CN101411714A - 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 Google Patents

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1714A
CN101411714A CNA2007100502309A CN200710050230A CN101411714A CN 101411714 A CN101411714 A CN 101411714A CN A2007100502309 A CNA2007100502309 A CN A2007100502309A CN 200710050230 A CN200710050230 A CN 200710050230A CN 101411714 A CN101411714 A CN 101411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ligomeric isomaltose
chemical substance
group
vagina
colpit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502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0502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117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1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1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及药物领域的一种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物质为低聚异麦芽糖或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为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其中,以重量计,低聚异麦芽糖的用量为1%~99%,载体的用量为1%~9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的化学物质能明显促进阴道自有乳酸杆菌的生长,并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使阴道恢复菌群平衡,对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能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及药物领域,尤其是涉及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背景技术:我国的流调资料表明,我国妇女的阴道炎发病率已经超过60%。阴道炎主要分为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上阴道炎多为混合感染,其中滴虫和细菌及滴虫和真菌混合感染较为常见,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较少。正常情况下,人阴道内有需氧菌和厌氧菌寄居,形成一种平衡的生态环境。阴道环境影响着菌群,菌群也影响阴道环境。人阴道细菌按照其与人体的关系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兼性菌。有益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害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兼性菌包括大肠杆菌等,正常阴道中乳酸杆菌占优势,在维持阴道正常菌群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人体发生疾病或因服用抗生素破坏了阴道菌群的平衡时,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阴道菌群失调,使阴道失去了基本的自身的生理屏障,从而引发阴道炎。目前阴道炎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包括采用广谱抗生素或抗微生物物质如纳米银的系列产品,及在阴道大量补充乳酸杆菌工程菌。广谱抗生素或抗微生物物质产品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将阴道内其他厌氧菌、需氧菌和真菌一并杀死,这样反而可能进一步破坏阴道微生态环境,加剧阴道菌群失调,故其并不是最佳的选择。阴道中的乳酸杆菌并非单一的菌种,而是至少三种以上不同菌种的混合物,且不是所有的乳酸杆菌都有抗菌作用,在阴道大量补充乳酸杆菌工程菌的治疗方法有引起新的生物风险的可能。
低聚异麦芽糖是以淀粉为原料,经过特殊酶的作用而制成的。它是指2~10个葡萄糖分子之间至少有一个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5不等的一类支链状低聚糖,包括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等。目前低聚异麦芽糖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作为着色剂,甜味剂以及延长食品的保存期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药物可能破坏阴道微生态环境或引起新的生物风险的缺陷,提供一种促进原有的阴道自体乳酸杆菌的生长,恢复阴道正常微生态环境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低聚异麦芽糖或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为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其中,以重量计,低聚异麦芽糖的用量为1%~99%,载体的用量为1%~99%。
上述方案中,所述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
上述方案中,承载化学物质的形式为粉状、水状、水凝胶状、片状、泡腾片状、胶囊状、软膏状或栓状。
上述方案中,低聚异麦芽糖或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的医药用途为在治疗和预防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方面的应用,或在与这些疾病相关的产品中的应用。
乳酸杆菌能利用异麦芽低聚糖增殖,而阴道中的有害菌和兼性菌由于缺少必要的酶系,利用异麦芽低聚糖的能力弱或不能利用。本发明的发明人考察了低聚异麦芽糖(混合物)及其中支链糖成份(纯品)对体外培养的各种细菌的生长繁殖的影响,发现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支链糖成份可选择性地使乳酸杆菌得到增殖。乳酸杆菌的增殖会带来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通过菌群优势和产生抗菌类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二是发酵低聚糖产生乳酸、醋酸等短链脂肪酸使阴道pH值降低,即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三是在抑制有害菌的同时也就减少了其有毒代谢物的产生,如氨、吲哚、对位甲酚等。表1显示了低聚异麦芽糖(混合物)及其中支链糖成份(纯品)对体外培养的各种细菌的抑菌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可知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支链糖成份可选择性地使乳酸杆菌得到增殖,并对阴道中的有害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兼性菌(大肠杆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本发明的发明人考察了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支链糖成份对抗实验性大鼠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的试验,发现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支链糖成份对大鼠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研究结果如下:
1.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体外对乳酸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将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传代培养两天(37℃)后,稀释(用PBS液)至101,取1ml加入到分别含0%、1%、5%、10%、15%潘糖、异麦芽三糖和低聚异麦芽糖的液体TSA中培养18hr,取出计数。结果发现以各上含不同浓度低聚糖的液体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与普通培养基的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菌落相比较,其菌落明显得小于普通培养基。但均有明显促进乳酸杆菌生长的作用,但是以上含1%低聚糖组与含5%、10%、15%低聚糖组的乳酸杆菌的菌落数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但是5%,10%,15%三组无明显差别。
2.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体外抑菌实验
本发明的发明人按照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进行了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实验,结果见表1至表12。
表1 5%低聚糖的抑菌结果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41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51
表2 10%低聚糖的抑菌结果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52
表3 15%低聚糖的抑菌结果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53
结果表明,5%、10%、15%的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均能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综上所述,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主要成分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乳酸杆菌增殖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生的作用,具有促进人体原有的自体乳酸杆菌生长,恢复阴道正常微生态环境,防治各种阴道炎的潜力。
3.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抗实验性大鼠霉菌性阴道炎的实验
3.1 实验性大鼠霉菌性阴道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选雌性未交配Wistar大鼠,以阴道分泌物清洁度(革兰氏染色)筛选出健康合格大鼠,SC苯甲酸雌二醇0.1ml/100g(10mg/kg),连续4d(以后1次/2d,直至造模结束)。第5d开始先以2ml:8万μ的庆大霉素针液0.2-0.3ml阴道灌洗,然后再注入浓度为1×108~109CFU/ml的白色念珠菌液0.12ml,1次/d,连续3d,每次灌菌后动物倒立3min左右。灌菌完成后的第6d取阴道分泌物,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后观察清洁度(评价标准见表4),筛选出清洁度>2.5级或可见孢子或菌丝的动物为造模成功。
表4 阴道清洁度评价标准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54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61
3.2 低聚异麦芽糖抗实验性大鼠霉菌性阴道炎的实验
3.2.1 实验方法
动物分组:造模成功动物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是:模型对照、阳性对照、低聚异麦芽糖高、中、低剂、阳性药+低聚异麦芽糖组(阳+药组),另取未造模动物为阴性对照组。
给药: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阴道灌入赋型剂;高、中、低剂组分别灌入22.5%、11.25%、6.75%的低聚异麦芽糖,均0.2ml/只共给药9天;阳性对照组阴道塞入含80mg/kg的双唑泰栓剂,阳+药组灌入22.5%低聚异麦芽糖0.2ml后再塞入含80mg/kg的栓剂,疗程7天。
预防组动物先阴道灌入22.5%低聚异麦芽糖0.2ml/只共9天,自灌药第6天起开始造模至造模结束。
结果评价:实验结束后,各组取阴道分泌物、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后取阴道组织。评价指标如下:
①阴道分泌物根据分泌物的多少进行量化评分,评分标准:阴道分泌物极少、正常,计为0分;阴道分泌物基质样粘稠,计为1分;阴道分泌物粘稠,计为2分;阴道分泌物较多,似干酪样计为3分。
②阴道洁度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后光镜下评价清洁度(标准见表1);
③阴道组织病理学观察,阴道组织置12%甲醛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PAS染色,光镜下观察阴道炎症病变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
阴道炎症病变评分方法:将HE染色阴道切片纵向分为上下两段,光镜下按阴道炎症病变评分标准[5]进行分段评分,然后二值相加再除以2即得到阴道炎症病变评分。
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将PAS染色阴道切片纵向分为上下两段,光镜下按阴道炎症白色细胞浸润项下评分标准进行分段评分,然后二值相加再除以2即得到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评分。
统计方法:以分泌物多少、洁度的量化评分,及病理组织炎症评分、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评分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各类分值均以X±SD表示,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包、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认为结果有显著差异。
3.2.2 实验结果
3.2.2.1 低聚异麦芽糖对霉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及阴道清洁度的影响:
由表5结果可看出,供试药高、中、低剂量组比模型组分泌物及阴道清洁度评分有明显下降,说明低聚异麦芽糖对霉菌性阴道炎有治疗作用。且高、中、低剂量组间存在量效关系,即随药物(化学物质)剂量增加分泌物分值有所降低。双唑泰栓+低聚异麦芽糖组将分泌物及清洁度分值已降至正常组水平,说明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表5 低聚异麦芽糖治疗大鼠阴道炎对其阴道分泌物的影响(X±SD)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71
3.2.2.2 低聚异麦芽糖对霉菌性阴道炎阴道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由表6阴道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各组与模型组比炎症分值均有显著性降低,表明低聚异麦芽糖有疗效。低聚异麦芽糖随剂量增加炎症治愈程度有所增加。受试物各剂量组较双唑泰组的疗效好。双唑泰栓+低聚异麦芽糖组疗效最好,显示二者合用有协同作用。预防组与模型组比,其炎症分值也有明显下降,说明低聚异麦芽糖对白色念珠菌所致霉菌性阴道炎炎症反应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表6 低聚异麦芽糖对霉菌性阴道炎病理组织学的影响(X±SD)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72
治愈程度%=(模型组分值—低聚异麦芽糖物组分值/模型组分值)×100%
3.2.2.3 低聚异麦芽糖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的影响
由表7阴道白细胞浸润程度表明,供试药各组与模型组比炎症分值均有显著性降低,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对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有治疗作用,且随剂量增加炎细胞浸润程度有所减轻。受试物各剂量组较双唑泰组的疗效好。双唑泰栓+低聚异麦芽糖组疗效最好,显示二者合用有协同作用。预防组与模型组比,其白细胞浸润程度也有明显下降,说明低聚异麦芽糖对病原微生物所致阴道炎感染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表7 低聚异麦芽糖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的影响(X±SD)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81
3.2.3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低聚异麦芽糖对霉菌性阴道炎,(1)具有治疗作用,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各剂量治疗效果均较双唑泰拴阳性组的效果好;(2)与双唑泰拴联用具有协同作用;(3)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3 潘糖、异麦芽三糖抗实验性大鼠霉菌性阴道炎的实验
3.3.1 实验方法
动物分组:造模成功动物随机均分为11组,分别是:模型对照、阳性对照、潘糖组、异麦芽三糖组,另取未造模动物为阴性对照组。
给药: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阴道灌入赋型剂;潘糖组、异麦芽三糖组分别灌入22.5%的相应低聚糖,均0.2ml/只共给药9天;阳性组阴道塞入含80mg/kg的栓剂,疗程7天。
结果评价及统计方法:参见3.2.1。
3.3.2 实验结果
3.3.2.1 潘糖、异麦芽三糖对霉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及阴道清洁度的影响:
由表8结果可看出,各低聚糖组比模型组分泌物及阴道清洁度评分有明显下降,说明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各组份对霉菌性阴道炎有治疗作用。
表8 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组份治疗大鼠阴道炎对其阴道分泌物及阴道清洁度的影响(X±SD)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82
3.3.2.2 潘糖、异麦芽三糖对霉菌性阴道炎阴道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由表9阴道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供试药组组与模型组比炎症分值均有显著性降低,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各组份对霉菌性阴道炎有治疗作用。
表9 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组份对霉菌性阴道炎病理组织学的影响(X±SD)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91
治愈程度%=(模型组分值—低聚异麦芽糖物组分值/模型组分值)×100%
3.3.2.3 潘糖、异麦芽三糖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的影响
由表10阴道白细胞浸润程度表明,供试药各组与模型组比炎症分值均有显著性降低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各组份对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有治疗作用。
表10 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组份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的影响(X±SD)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92
3.3.3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对霉菌性阴道炎具有治疗作用。
4.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抗实验性大鼠细菌性阴道炎的实验
4.1 实验性大鼠细菌性阴道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选雌性未交配新西兰大白兔,以阴道分泌物清洁度(革兰氏染色)筛选出健康合格动物。用5号头皮针硅胶管涂无菌石蜡油,缓慢插入大白兔阴道约5~8cm,回抽确定在阴道内注射含大肠埃希菌(1×109CFU/ml)和葡萄球菌(1×109CFU/ml)的造模菌液0.75ml。1次/d,连续3d,造模第6天,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后观察清洁度(评价标准见表11),筛选出清洁度>2.5级的动物为造模成功。
表11 阴道清洁度评价标准
Figure A200710050230D00093
4.2 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抗实验性大鼠细菌性阴道炎的实验
4.2.1 实验方法
动物分组:造模成功动物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是:模型对照、阳性对照、潘糖组、异麦芽三糖组、低聚异麦芽糖组,另取未造模动物为阴性对照组。
给药: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阴道灌入赋型剂;潘糖组、异麦芽三糖组、低聚异麦芽糖组分别灌入22.5%的相应低聚糖,均1.25ml/只共给药9天;阳性组阴道给予氧氟沙星(10mg/kg,0.2%氧氟沙星1ml),疗程7天。
结果评价:实验结束后,各组取阴道分泌物、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后取阴道组织。评价指标如下:
①阴道病变治愈程度停止治疗第5天将大鼠活杀,解剖取阴道标本进行肉眼观察。阴道标本按充血、水肿、出血3项基本指标进行评分。无充血、水肿、出血评0分。轻度:阴道黏膜尚平滑有轻度充血,评1分。中度:阴道黏膜尚平滑,中度充血,可见点状出血点,评2分。重度:阴道黏膜不平滑,重度充血,可见多量出血点,组织轻度水肿,评3分。以模型组的分值定为100%(炎症程度),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可得出药物(化学物质)组的炎症程度,模型组与乳酸杆菌治疗组炎症程度的差值即为乳酸杆菌组治愈程度。
②阴道洁度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后光镜下评价清洁度(标准见表1);
③阴道组织病理学观察,阴道组织置12%甲醛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PAS染色,光镜下观察阴道炎症病变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
阴道炎症病变评分方法:将HE染色阴道切片纵向分为上下两段,光镜下按阴道炎症病变评分标准[5]进行分段评分,然后二值相加再除以2即得到阴道炎症病变评分。
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将PAS染色阴道切片纵向分为上下两段,光镜下按阴道炎症白色细胞浸润项下评分标准]进行分段评分,然后二值相加再除以2即得到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评分。
统计方法:以阴道病变治愈程度、洁度的量化评分,及病理组织炎症评分、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评分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各类分值均以X±SD表示,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包、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认为结果有显著差异。
4.2.2 实验结果
4.2.2.1 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对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及阴道清洁度的影响:
由表12结果可看出,各低聚糖组比模型组分泌物及阴道清洁度评分有明显下降,说明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组份对细菌性阴道炎有治疗作用。
表12 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组份治疗大鼠细菌性阴道炎对其阴道分泌物及阴道清洁度的影响(X±SD)
Figure A200710050230D00101
4.2.2.2 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对细菌性阴道炎阴道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由表13阴道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供试药组组与模型组比炎症分值均有显著性降低,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组份对细菌性阴道炎有治疗作用。
表13 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组份对细菌性阴道炎病理组织学的影响(X±SD)
治愈程度%=(模型组分值—低聚异麦芽糖物组分值/模型组分值)×100%
4.2.2.3 潘糖、异麦芽三糖及低聚异麦芽糖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的影响
由表14阴道白细胞浸润程度表明,供试药各组与模型组比炎症分值均有显著性降低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组份对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有治疗作用。
表14 低聚异麦芽糖及其中组份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程度的影响(X±SD)
Figure A200710050230D00112
4.2.3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对细菌性阴道炎具有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的化学物质能明显促进阴道自有乳酸杆菌的生长,并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使阴道恢复菌群平衡,对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能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详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为由上述九种多糖的混合物组成的低聚异麦芽糖,其承载形式为粉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由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组成,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载体为水,以重量计,低聚异麦芽糖在载体中的浓度为1%,其承载形式为水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由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组成,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载体为水,以重量计,低聚异麦芽糖在载体中的浓度为99%,其承载形式为粉状。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由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组成,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载体为水凝胶,其配方如下:卡波姆5g,水1000g,低聚异麦芽糖100g,二乙胺适量;其承载形式为水凝胶状。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由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组成,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载体为明胶和水,其配方如下:明胶150g,水1000g,低聚异麦芽糖150g;其承载形式为水凝胶状。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由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组成,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载体为片剂基质,其配方如下:乳糖35g,糖粉10g,低聚异麦芽糖50g,5%PVP溶液4g,硬脂酸镁1g;其承载形式为片状。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由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组成,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载体为泡腾片剂基质,其配方如下:碳酸氢钠24g富马酸25g,低聚异麦芽糖50g,硬脂酸镁1g;其承载形式为泡腾片状。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由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组成,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载体为胶囊剂基质,其配方如下:低聚异麦芽糖50g,乳糖49g,硬脂酸镁1g;其承载形式为胶囊状。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由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组成,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载体为软膏剂基质,其配方如下:低聚异麦芽糖300g,明胶30g,甘油200g,水1000g;其承载形式为软膏状。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为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由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组成,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载体为栓剂基质,其配方如下:低聚异麦芽糖70g,栓剂基质(90%聚乙二醇1000+10%聚乙二醇4000)30g;其承载形式为栓状。

Claims (5)

1.一种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物质为低聚异麦芽糖或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为低聚异麦芽糖和载体,其中,  以重量计,低聚异麦芽糖的用量为1%~99%,载体的用量为1%~9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异麦芽糖为潘糖、异麦芽三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异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中的一种或两到九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物质的承载形式为粉状、水状、水凝胶状、片状、泡腾片状、胶囊状、软膏状或栓状。
5.一种低聚异麦芽糖或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的医药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医药用途为低聚异麦芽糖或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组合物在治疗和预防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方面的应用,或在与这些疾病相关的产品中的应用。
CNA2007100502309A 2007-10-15 2007-10-15 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Pending CN1014117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502309A CN101411714A (zh) 2007-10-15 2007-10-15 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502309A CN101411714A (zh) 2007-10-15 2007-10-15 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1714A true CN101411714A (zh) 2009-04-22

Family

ID=40592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502309A Pending CN101411714A (zh) 2007-10-15 2007-10-15 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1171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3071A (zh) * 2009-12-03 2016-04-06 奎斯特诊断投资有限公司 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方法
CN106511976A (zh) * 2016-10-25 2017-03-22 天益健康科学研究院(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缓解妇科炎症提高免疫力的组合物
CN107149619A (zh) * 2017-05-18 2017-09-12 四川悦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既能抑制有害菌繁殖又能促进益生菌生长的复方制剂
CN108135919A (zh) * 2015-09-29 2018-06-08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用于维持乳杆菌属优势的组合物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3071A (zh) * 2009-12-03 2016-04-06 奎斯特诊断投资有限公司 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方法
US11028450B2 (en) 2009-12-03 2021-06-08 Quest Diagnostics Investments Incorporated Kits for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CN108135919A (zh) * 2015-09-29 2018-06-08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用于维持乳杆菌属优势的组合物
CN106511976A (zh) * 2016-10-25 2017-03-22 天益健康科学研究院(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缓解妇科炎症提高免疫力的组合物
CN107149619A (zh) * 2017-05-18 2017-09-12 四川悦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既能抑制有害菌繁殖又能促进益生菌生长的复方制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5028B (zh) 一种壳聚糖和有机硅季铵盐复合抗菌剂及制备方法
JP7354274B2 (ja) 複合ラクトバチルス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女性の膣の健康における用途
TWI652343B (zh) 一種捲曲乳桿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及其應用
CN105189732A (zh) 预防和/或治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化脓性链球菌、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或糠秕马拉色菌相关的感染、定植或疾病的方法
CN107185031B (zh)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023322A1 (en) Synergistic composition for maintenance of healthy balance of microflora
CN101411714A (zh) 治疗阴道炎的化学物质
CN106860451A (zh) 一种利福霉素‑硝基咪唑偶联分子的新应用
Mittal et al. Local drug delivery in the urinary tract: curre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N109432160A (zh) 治疗女性阴道炎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355894B1 (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ugar for maintaining lactobacillus dominance in the urogenital area
Fathima et al. Microbial biofilms: A persisting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CN103127490B (zh) 一种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10234325A (zh) 用于维护微生物群落的健康平衡的协同组合物
WO2017193509A1 (zh) 一种仿生型妇科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2475A (zh) 一种防治乳腺炎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286463C (zh)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干奶牛乳房灌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11441A (zh) 一种用于防治牛子宫内膜炎的溶葡萄球菌酶冻干粉剂
CN101199474A (zh) 硝呋太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2116A (zh) 一种利福霉素‑喹嗪酮双靶标分子的新应用
CN101269081A (zh) 阴道益生菌自体发生器
CN102885850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多孔凝胶颗粒剂
TW201121580A (en) Vaginal cleaner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CN105168211B (zh) 一种奥美拉唑钠药物组合物
CN1562361A (zh) 抗膀胱癌的复合灌注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