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及NMOS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栅极及NMOS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器件为了达到更快的运算速度、更大的数据存储量以及更多的功能,集成电路晶片朝向更高的元件密度、高集成度方向发展,半导体器件的栅极尺寸变得越来越细且长度变得较以往更短。
在现有技术中,MOS晶体管的栅极的形成以图案化光刻胶层为掩膜,采用干法蚀刻法刻蚀栅介电层上的硬掩膜层和多晶硅层,形成栅极,由于在刻蚀过程中,光刻胶层与干法蚀刻气体反应,使栅极两侧产生聚合物层,影响栅极长度,因此需要去除聚合物层以恢复栅极长度。
现有在形成栅极的工艺中去除聚合物层的过程,如图1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00上形成栅介电层102,所述形成栅介电层102的方法为热氧化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栅介电层102上沉积多晶硅层104;用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多晶硅层104上形成硬掩膜层106,所述硬掩膜层106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氮氧化硅等,用以在刻蚀过程中保护多晶硅层104;用旋涂法在硬掩膜层106上形成光刻胶层108,经过曝光显影工艺,在光刻胶层108上形成与后续形成的源/漏极位置对应的开口109。
如图2所示,以光刻胶层108为掩膜,沿开口109,用干法蚀刻法刻蚀硬掩膜层106和多晶硅层104至露出栅介电层102,形成栅极104a,由于在刻蚀过程中,光刻胶层与干法蚀刻气体反应,使栅极104a两侧产生厚度为2nm~8nm的聚合物层110;灰化法去除光刻胶层108。
如图3所示,用湿法酸洗将聚合物层110去除,露出栅极104a。
如图4所示,用湿法蚀刻法去除硬掩膜层106,具体为酸蚀法,采用的酸蚀溶液为磷酸。
在申请号为200410093459的中国专利申请中,还可以发现更多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关的信息,形成栅极结构的方法。
现有在形成栅极过程中,在对硬掩膜层进行刻蚀的时候,由于栅极两侧没有膜层保护,对栅极也会产生一定的腐蚀,并且栅极中多晶硅的均匀性不好,栅极经过腐蚀后,边缘产生凹陷,从而会影响器件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栅极及NMOS晶体管的制作方法,防止栅极边缘产生凹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依次带有栅介电层、多晶硅层、硬掩膜层及图案化光刻胶层的半导体衬底;以光刻胶层为掩膜,刻蚀硬掩膜层和多晶硅层至露出栅介电层,形成栅极,所述栅极两侧形成有聚合物层;依次去除光刻胶层和硬掩膜层后,去除聚合物层。
可选的,所述去除硬掩膜层的方法为湿法蚀刻法。所述湿法蚀刻法采用的溶液为磷酸,浓度为98%。
可选的,所述去除光刻胶层的方法为灰化法。所述灰化法所需的温度为240℃~280℃。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层是由光刻胶层与刻蚀气体反应形成。所述聚合物层的材料为碳氢氯化合物和氟硅氧化合物。去除聚合物层的方法为湿法酸洗。所述酸洗溶液为氢氟酸、氢氧化铵和双氧水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NMOS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依次带有栅介电层、多晶硅层、硬掩膜层及图案化光刻胶层的半导体衬底;以光刻胶层为掩膜,刻蚀硬掩膜层和多晶硅层至露出栅介电层,形成栅极,所述栅极两侧形成有聚合物层;依次去除光刻胶层和硬掩膜层后,去除聚合物层;在栅极两侧形成侧墙;在栅极两侧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源/漏极。
可选的,所述去除硬掩膜层的方法为湿法蚀刻法。所述湿法蚀刻法采用的溶液为磷酸,浓度为98%。
可选的,所述去除光刻胶层的方法为灰化法。所述灰化法所需的温度为240℃~280℃。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层包括是由光刻胶层与刻蚀气体反应形成。所述聚合物层的材料为碳氢氯化合物和氟硅氧化合物。去除聚合物层的方法为湿法酸洗。所述酸洗溶液为氢氟酸、氢氧化铵和双氧水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在去除硬掩膜层后再去除聚合物层,由于聚合物层在去除硬掩膜层过程中对栅极两侧的保护,使栅极不因均匀性问题而被破坏,保持完整。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是现有工艺制作栅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制作栅极的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6至图9是本发明制作栅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制作NMOS晶体管的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11至图14是本发明制作NMOS晶体管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去除硬掩膜层后再去除聚合物层,由于聚合物层在去除硬掩膜层过程中对栅极两侧的保护,使栅极不因均匀性问题而被破坏,保持完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图5是本发明制作栅极的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如图5所示,执行步骤S101,提供依次带有栅介电层、多晶硅层、硬掩膜层及图案化光刻胶层的半导体衬底;执行步骤S102,以光刻胶层为掩膜,刻蚀硬掩膜层和多晶硅层至露出栅介电层,形成栅极,所述栅极两侧形成有聚合物层;执行步骤S103,依次去除光刻胶层和硬掩膜层后,去除聚合物层。
图6至图10是本发明制作栅极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6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200;在半导体衬底200上形成栅介电层202,所述形成栅介电层202的方法为热氧化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栅介电层202上沉积多晶硅层204;用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多晶硅层204上形成硬掩膜层206,所述硬掩膜层206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氮氧化硅等,用以在刻蚀过程中保护多晶硅层204;用旋涂法在硬掩膜层206上形成光刻胶层208,经过曝光显影工艺,在光刻胶层208上形成与后续形成的源/漏极位置对应的开口209。
如图7所示,以光刻胶层208为掩膜,沿开口209,用干法蚀刻法刻蚀硬掩膜层206和多晶硅层204至露出栅介电层202,形成栅极204a,由于在刻蚀过程中,光刻胶层与干法蚀刻气体反应,使栅极204a两侧产生厚度为2nm~8nm的聚合物层210,用以在后续去除硬掩膜层206时保护栅极204a,所述聚合物层210的材料为碳氢氯化合物和氟硅氧化合物;灰化法去除光刻胶层208。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层210的具体厚度例如2nm、3nm、4nm、5nm、6nm、7nm或8nm等。
如图8所示,用湿法蚀刻法去除硬掩膜层206,具体为酸蚀法,采用的酸蚀溶液为磷酸,浓度为98%。
如图9所示,用湿法酸蚀方法将聚合物层210去除,露出栅极204a,所述酸洗溶液为氢氟酸、氢氧化铵和双氧水组合。
现有技术在对硬掩膜层206进行刻蚀的时候,由于栅极204a两侧没有膜层保护,对栅极204a也会产生一定的腐蚀,并且栅极204a中多晶硅的均匀性不好,栅极经过腐蚀后,边缘产生凹陷,从而影响器件特性。
本实施例中,在去除硬掩膜层206后再去除聚合物层210,由于聚合物层210在去除硬掩膜层206过程中对栅极204a两侧的保护,使栅极204a不因均匀性问题而被破坏,保持完整。
图10是本发明制作NMOS晶体管的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如图10所示,执行步骤S201,提供依次带有栅介电层、多晶硅层、硬掩膜层及图案化光刻胶层的半导体衬底;执行步骤S202,以光刻胶层为掩膜,刻蚀硬掩膜层和多晶硅层至露出栅介电层,形成栅极,所述栅极两侧形成有聚合物层;执行步骤S203,依次去除光刻胶层和硬掩膜层后,去除聚合物层;执行步骤S204,在栅极两侧形成侧墙;执行步骤S205,在栅极两侧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源/漏极。
图11至图14是本发明制作NMOS晶体管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300;在半导体衬底300上形成栅介电层302,所述形成栅介电层302的方法为热氧化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栅介电层302上沉积多晶硅层304;用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多晶硅层304上形成硬掩膜层306,所述硬掩膜层306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氮氧化硅等,用以在刻蚀过程中保护多晶硅层304;用旋涂法在硬掩膜层306上形成光刻胶层308,经过曝光显影工艺,在光刻胶层308上形成与后续形成的源/漏极位置对应的开口309。
本实施例中,在形成NMOS晶体管的多晶硅层304时,为使NMOS晶体管与PMOS晶体管内电子传输特性一致,需要在沉积多晶硅层304时,将离子掺杂入多晶硅层304上层,增加多晶硅层304上层的浓度。
如图12所示,以光刻胶层308为掩膜,沿开口309,用干法蚀刻法刻蚀硬掩膜层306和多晶硅层304至露出栅介电层302,形成栅极304a,由于在刻蚀过程中,光刻胶层与干法蚀刻气体反应,使栅极304a两侧产生厚度为2nm~8nm的聚合物层310,用以在后续去除硬掩膜层306时保护栅极304a,所述聚合物层310的材料为碳氢氯化合物和氟硅氧化合物;灰化法去除光刻胶层308。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层310的具体厚度例如2nm、3nm、4nm、5nm、6nm、7nm或8nm等。
如图13所示,用湿法蚀刻法去除硬掩膜层306,具体为酸蚀法,采用的酸蚀溶液为磷酸,浓度为98%。
如图14所示,用湿法酸洗方法将聚合物层310去除,露出栅极304a,所述酸洗溶液为氢氟酸、氢氧化铵和双氧水组合;以栅极304a为掩膜,向半导体衬底300内注入P型离子,形成低掺杂漏极312;用回蚀法在栅极304a两侧形成侧墙314,所述侧墙314的材料为氧化硅、氮化硅或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等;以栅极304a及侧墙314为掩膜,向半导体衬底300内注入N型离子,形成源/漏极316。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