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7923A - 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7923A
CN101397923A CNA2008101658569A CN200810165856A CN101397923A CN 101397923 A CN101397923 A CN 101397923A CN A2008101658569 A CNA2008101658569 A CN A2008101658569A CN 200810165856 A CN200810165856 A CN 200810165856A CN 101397923 A CN101397923 A CN 101397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gear
oil purifier
oil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58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7923B (zh
Inventor
藤本靖司
小笠原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97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7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7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79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0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lubricant venting or purifying means, e.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3Mounting or connecting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relative to the machine or engine; Details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在曲轴箱收容变速结构,对曲轴以及变速结构的动力传递进行断接的离合器装置被收容在离合器室中,介于由来自曲轴的动力传递被驱动的油泵以及被供给部之间的滤油器安装在离合器罩上,其中,为了在气缸筒的内径、调时传动机构的配置等上确保设计自由度的同时,可以实现在沿着曲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动力装置的小型化,将滤油器(216)在曲轴(36)的轴线以及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之间配置在它们的下方。

Description

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滤油器的配置构造的改良,其中,所述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在构成被搭载在车架上的发动机主体的一部分的曲轴箱将曲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收容变速机构,对所述曲轴以及所述变速机构间的动力传递进行断接的离合器装置被收容在形成于所述曲轴箱和与该曲轴箱结合的离合器罩之间的离合器室中,通过来自所述曲轴的动力传递驱动的油泵以及介于被供给部之间的滤油器被安装在所述离合器罩上。
背景技术
离合器室收容用于对曲轴以及变速机构间的动力传递进行断开/连接的离合器装置,离合器罩结合在离合器箱上,以将所述离合器室形成在离合器罩与离合器箱之间,在这样的离合器罩上,以位于曲轴的上方的方式安装滤油器,所述滤油器用于对从油泵排出的油进行净化,这样的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已经在专利文献1中公知。
专利文献1:日本再公表2003—07110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当滤油器配置在曲轴的上方时,由于在曲轴的上方配置气缸筒(シリンダボア),所以在为了实现发动机的高输出化而将气缸筒大径化时,在沿着曲轴的轴线的方向上气缸筒的轴线以及滤油器间的距离变大,导致在沿着曲轴的轴线的方向上的动力装置的大型化。另外,在曲轴的沿着轴线的一端侧在所述气缸筒的外侧配置在气门装置以及曲轴间配置的正时传动机构时,在滤油器侧配置调时传动机构的构造中,不得不将滤油器沿着曲轴的轴线配置在更外侧,导致在沿着曲轴轴线方向上的动力装置的进一步的大型化,因此,不得不将所述调时传动机构配置在与滤油器相反的一侧。即,为了抑制在沿着曲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动力装置的小型化,当要将滤油器在沿着驱使的轴线的方向尽量配置在内侧时,在所述气缸筒的内径和调时传动机构的配置等上产生设计自由度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气缸筒的内径、调时传动机构的配置等上确保设计自由度的同时,可以实现在沿着曲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动力装置的小型化的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在所述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中,曲轴旋转自如地被曲轴箱支承,曲轴箱构成发动机主体的一部分,发动机主体被搭载在车架上,并且在曲轴箱收容变速机构,对所述曲轴以及所述变速机构间的动力传递进行断接的离合器装置被收容在离合器室中,离合器室形成于所述曲轴箱和与该曲轴箱结合的离合器罩之间,由来自所述曲轴的动力传递驱动油泵,介于该油泵以及被供给部之间的滤油器安装在所述离合器罩上,所述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滤油器在所述曲轴的轴线以及所述离合器装置的轴线之间被配置在所述曲轴的轴线以及所述离合器装置的轴线的下方。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所述滤油器在俯视时与所述离合器装置的一部分重合,并被配置在所述离合器装置的轴向外端的内侧。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所述滤油器使作为该滤油器的构成要素的过滤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沿着所述曲轴的轴线的方向从所述离合器罩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并且所述滤油器被配置在所述曲轴的下方且在沿着所述离合器装置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的该离合器装置的外侧。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所述滤油器在从侧面观察其一部分时与所述油泵重合配置。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连接所述被供给部即液压式的所述离合器装置和控制使该离合器装置起作用的液压的离合器控制装置的油路设置于所述离合器罩。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所述滤油器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侧支架的相反侧,所述侧支架被支承在所述车架或所述发动机主体上。
而且,实施例的进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4对应于本发明的被供给部。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滤油器在曲轴的轴线以及离合器装置的轴线之间被配置在这些轴线的下方,所以可以有效利用在曲轴以及离合器装置之间在它们下方产生的空间来配置滤油器,可以提高位于曲轴上方的气缸筒的内径、调时传动机构的配置等处于曲轴上方的零件的设计自由度。而且曲轴的轴线以及离合器装置的轴线间的下方位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内侧在空间上存在富裕,因此可以确保其他零件在配置上的自由度,可以抑制在沿着曲轴轴线的方向上的滤油器的突出。另外,通过使滤油器位于曲轴的下方,可以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滤油器在俯视时与离合器装置的一部分重合,并被配置在离合器装置的轴向外端的内侧,因此可以避免因为滤油器的安装使得动力装置在曲轴的轴向上大型化,可以使得滤油器从离合器罩的突出带来的影响不会施加给横向倾斜角(bank angle)。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滤油器使其过滤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沿着曲轴的轴线的方向从离合器罩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并且滤油器被配置在曲轴的下方且离合器装置的外侧,因此行驶风容易吹到滤油器上,可以提高滤油器的冷却性。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以使滤油器的一部分在侧视时与油泵重合的方式接近配置油泵和滤油器,可以缩短连接油泵以及滤油器之间的油路,且可以简化。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通过将控制使液压式的离合器装置起作用的液压的离合器控制装置与离合器装置以及离合器控制装置间的油路集约配置于离合器罩,可以缩短简化油路,并且可以提高控制离合器装置的机构的维护操作性。
进而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由于滤油器被配置在车架的宽度方向上的在车架或发动机主体上支承的侧支架的相反侧,所以在放下侧支架使自动两轮车处于停车状态时可以提高滤油器的维护等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动力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3是动力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面图;
图5是图4的5—5线剖面图;
图6是后部倾斜体侧的与图5对应的剖面图;
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8是齿轮变速机构及离合器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9是图8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0是图2的10—10线放大剖面图;
图11是图10的11—11线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液压系统的结构的系统图;
图13是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4是图13的14—14线剖面图;
图15是图13的15向视图。
图中:
33—发动机主体;
34—侧支架(side stand);
35—曲轴箱;
36—曲轴;
63—作为被供给部的进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
64—作为被供给部的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
91—离合器室;
92—离合器罩;
102—离合器装置;
102a—离合器装置的轴方向外端;
103—齿轮变速机构;
209—油泵;
216—滤油器;
220—离合器控制装置;
237、238—油路;
243—过滤件;
F—车架;
P—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图,图1是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动力装置的左侧视图;图3是动力装置的右侧视图;图4是图2的4—4线剖面图;图5是图4的5—5线剖面图;图6是后部倾斜体侧的与图5对应的剖面图;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8是齿轮变速机构及离合器装置的纵剖面图;图9是图8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0是图2的10—10线放大剖面图;图11是图10的11—11线剖面图;图12是表示液压系统的结构的系统图;图13是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4是图13的14—14线剖面图;图15是图13的15向视图。
首先,图1中,跨骑式车辆即自动两轮车的车架F具有:可转向地使用轴支承(軸支)前轮WF的前叉25的头管26、从该头管26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架27…以及接连设置于两主架27…的后部并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枢轴板28…,在前端可摆动地被支承于枢轴板28…上的摆臂29的后部轴支承后轮WR。而且,在上述枢轴板28的下部及上述摆臂29的前部之间设置连杆30,并在上述枢轴板28的上部及上述连杆30之间设置减震单元31。
在上述主架27…及枢轴板28…上悬挂有发动机E和变速机M构成的动力装置P,且从该动力装置P的变速机M输出的旋转动力经由沿前后延伸的驱动轴32被传递至上述后轮WR。
在上述发动机E的发动机主体33或车架F上安装有侧车梯34,在该实施例中,侧车梯34安装于上述车架F上的左侧的枢轴板28的下部。因而,在竖起侧车梯34停车时,自动两轮车呈向左侧倾斜的状态。
图2及图3中,上述发动机E的发动机主体33构成V型水冷式的结构,并具有:在搭载到自动两轮车的状态下位于前方的前部倾斜体(bank)BF和位于比该前部倾斜体BF更靠后方位置的后部倾斜体BR,在两倾斜体BF、BR共同的曲轴箱35旋转自如地支承沿着自动两轮车左右方向的曲轴36。
曲轴箱35是通过将上部箱半体35a及下部箱半体35b结合而构成的,按照呈V字形的方式在上部箱半体35a上一体形成前部及后部气缸体38F、38R,且上述曲轴36的轴线配置在上述上部箱半体35a及上述下部箱半体35b的结合面37上。
前部倾斜体BF包括:前部气缸体38F、与前部气缸体38F结合的前部气缸盖39F以及与前部气缸盖39F结合的前部气缸盖罩40F,后部倾斜体BR包括:后部气缸体38R、与后部气缸体38R结合的后部气缸盖39R以及与后部气缸盖39R结合的后部气缸盖罩40R,在上述曲轴箱35的下部结合有油盘41。
在前部气缸体38F上形成有沿着上述曲轴36的轴线方向排列的两个气缸筒42…,前部气缸体38F按照以发动机主体33向车架F悬挂的状态使上述气缸筒42…的轴线向前上方倾斜的方式与曲轴箱35结合。另外,在后部气缸体39R上形成有沿着上述曲轴36的轴线方向排列的两个气缸筒42…,后部气缸体39R按照以发动机主体33向车架F悬挂的状态使各气缸筒42…的轴线向后上方倾斜的方式与曲轴箱35结合。而且,分别可滑动地嵌合于前部倾斜体BF的两气缸筒42…的活塞43…以及分别可滑动地嵌合于后部倾斜体BR的两气缸筒42…的活塞43…均共同与上述曲轴36连结。
在图4及图5中,在前部气缸盖39F上,对各气缸筒42…的每一个配设有各一对进气门44…,该各一对进气门44…通过各一对的阀弹簧46…被向闭阀方向施力使得能够进行开闭动作,并且配设有各一对排气门45…,该一对排气门45…通过阀弹簧47…被向闭阀方向施力使得能够进行开闭动作。这些进气门44…及排气门45…通过前部倾斜体侧气门装置48F来驱动开闭。
上述倾斜体侧气门装置48F具备:具有与上述曲轴36平行的轴线,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前部气缸盖39F上,并且配置于进气门44…的上方的凸轮轴49;安装于该凸轮轴49上设置的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四个)进气侧凸轮50…及进气门44…之间且可滑动地嵌合于前部气缸盖39F的进气侧气门挺杆51…;以及一端具有与设于上述凸轮轴49上的多个(该实施例中为四个)排气侧凸轮52…滚动接触的滚子53…,并且另一端可调节进退位置地拧合有与各排气门45…的杆45a…的上端相抵接的气门挺杆螺丝54…的摇臂55…,摇臂55…具有与上述凸轮轴49平行的轴线,并通过固定配置于前部气缸盖39F的摇臂轴56可摆动地被支承。
在图6中,在后部气缸盖39R上,对各气缸筒42…的每一个配置有各一对进气门43…及各一对排气门44…,该各一对进气门43…及各一对排气门44…通过阀弹簧280…、281…被向闭阀方向施力使得能够进行开闭动作,这些进气门43…及排气门44…通过后部倾斜体侧气门装置48R来驱动开闭。
后部倾斜体侧气门装置48R具备:具有与上述曲轴36平行的轴线,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后部气缸盖39R上,并且配置于进气门43…的上方的进气侧凸轮轴57;具有与上述曲轴36平行的轴线,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后部气缸盖39R上,并且配置于排气门44…的上方的排气侧凸轮轴58;安装于进气侧凸轮轴57上设置的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四个)进气侧凸轮59…及进气门43…之间且可滑动地嵌合于后部气缸盖39R的进气侧气门挺杆60…;以及安装于排气侧凸轮轴58上设置的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四个)排气侧凸轮61…及排气门44…之间且可滑动地嵌合于后部气缸盖39R的排气侧气门挺杆62…。
而且,在后部倾斜体侧气门装置48R上附设有进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和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4,进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可将后部倾斜体BR的双气缸的进气门43…的动作方式切换为开闭动作状态及闭阀停止状态,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4可将双气缸的排气门44…的动作方式切换为开闭动作状态及闭阀停止状态。
图7中,进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与进气侧气门挺杆60…关联设置,其具备:可滑动地嵌合于进气侧气门挺杆60的销支架65;在与进气侧气门挺杆6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液压室66,且可滑动地嵌合于销支架65的滑销67;发挥对滑销67向缩减液压室66容积的方向施力的弹力,并设置于滑销67与销支架65之间的回位弹簧68;以及阻止滑销67绕轴线的旋转,并设置于销支架65及滑销67之间的挡销69。
在销支架65的外周设有环状槽71,并在销支架65上设置有底的滑动孔72,滑动孔72具有与进气侧气门挺杆60的轴线正交的轴线,且其一端在上述环状槽71开口并且另一端堵塞。另外,在销支架65上以可收容进气门43中的杆43a的前端部的方式同轴设有:使借助阀弹簧28被向闭阀方向施力的进气门43中的杆43a的前端部插通的插通孔73;以及与该插通孔73之间夹着滑动孔72的延长孔74。在进气侧气门挺杆60的堵塞端侧,将堵塞延长孔74端部的圆盘状的垫片75嵌合于销支架65,且与该垫片75抵接的突部76一体地设置于进气侧气门挺杆60的堵塞端内表面中央部。
在销支架65的滑动孔72内滑动自如地嵌合滑销67。在该滑销67的一端和进气侧气门挺杆6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与环状槽71连通的液压室66,并将回位弹簧68收纳于滑销67的另一端和滑动孔72的堵塞端之间形成的弹簧室77内。
在滑销67的轴方向中间部,以可收容上述杆43a的前端部的方式设置有可与上述插通孔73及延长孔74同轴相连的收容孔78,该收容孔78在插通孔73一侧的端部与插通孔73对置,并向形成于滑销67的下部外侧面的平坦的抵接面79开口。而且,抵接面79沿滑销67的轴线方向较长地形成,收容孔78向抵接面79的液压室66侧的部分开口。
这样的滑销67沿轴方向滑动,以使基于液压室66的液压而作用于该滑销67的一端侧的液压力和基于回位弹簧68而作用于滑销67的另一端侧的弹力平衡,在液压室66的液压为低压的非动作时,滑销67以使收容孔78从插通孔73及延长孔74的轴线错开并使上述杆43a的前端与抵接面79抵接的方式向图7的右侧移动,在液压室66的液压为高压的动作状态下,滑销67以使插通到插通孔73中的上述杆43a的前端部收容于收容孔78及延长孔74的方式向图7的左侧移动。
而且,在滑销67移动至使其收容孔78与插通孔73及延长孔74同轴相连的位置时,通过从进气侧凸轮59作用的推压力的作用,进气侧气门挺杆60滑动,与此对应,销支架65及滑销67也与进气侧气门挺杆60一起向进气门43侧移动,然而,仅仅是上述杆43a的前端部被收容于收容孔78及延长孔74内,并不能从进气侧气门挺杆60及销支架65向进气门43施加开阀方向的推压力,从而进气门43仍旧保持停止状态。另外,在滑销67移动至使上述杆43a的前端部与抵接面79抵接的位置时,在从进气侧气门凸轮59作用的推压力的作用下,进气侧气门挺杆60滑动,与此对应,销支架65及滑销67也向进气门43侧移动,伴随于该移动,开阀方向的推压力作用于进气门43,因此,对应于进气侧凸轮59的旋转,进气门43进行开闭作动。
在后部气缸盖39R上设有为了滑动自如地支承进气侧气门挺杆60…而使该进气侧气门挺杆60…嵌合的支承孔80…,在该支承孔80…的内表面,按照围绕进气侧气门挺杆60…的方式设置有环状凹部81…,环状凹部81…尽管在进气侧气门挺杆60…的支承孔80…内滑动但仍与销支架65的环状槽71连通。另外,在进气侧气门挺杆60…及后部气缸盖39R之间,设有对进气侧气门挺杆60…向使其与进气侧凸轮59…抵接的方向施力的弹簧82…。
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4的结构与进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相同,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4与排气侧气门挺杆62…关联设置,并且可切换在高压液压起作用时使排气门44闭阀停止的状态和在作用的液压降低时使排气门44开闭动作的状态。
即,后部倾斜体侧气门装置48R通过进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及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4…的动作控制,可切换使后部倾斜体BR中的双气缸的进气门43…及排气门44…开闭动作的状态和使后部倾斜体BR中的双气缸的进气门43…及排气门44…闭阀停止而使气缸停止的状态。
再返回图4,在发动机主体33搭载于车架F的状态下的曲轴36的左侧端部上连结有发电机84,该发电机84包括固定于曲轴36的转子85和固定配置于上述转子85内的定子86,并收容于由曲轴箱35和结合于该曲轴箱35的左侧侧面的发电机罩87构成的发电机收容室88内,上述定子86固定于发电机罩87。
而且,在上述转子85上经由可向转子85侧传递动力的单向离合器89连结有齿轮90,来自未图示的起动机的动力被传递向该齿轮90。
另一方面,在发动机主体33搭载于车架F的状态下的曲轴箱35的右侧侧面上,结合有在与曲轴箱35之间形成离合器室91的离合器罩92,在上述离合器室91内,在上述曲轴36上,固设有驱动链轮93、94。一驱动链轮93构成了前部倾斜体侧正时(調時)传动机构95的一部分,前部倾斜体侧正时传动机构95将曲轴36的旋转动力按1/2的减速比传递至前部倾斜体侧气门装置48F中的凸轮轴49,前部倾斜体侧正时传动机构95构成为将环状的凸轮链97卷挂在上述驱动链轮93和设置于上述凸轮轴49的从动链轮96上。另外,另一驱动链轮94构成了后部倾斜体侧正时传动机构98的一部分,后部倾斜体侧正时传动机构98将曲轴36的旋转动力按1/2的减速比传递至后部倾斜体侧气门装置48R中的进气侧及排气侧凸轮轴57、58,该后部倾斜体侧正时传动机构98构成为将环状的凸轮链99卷挂在上述驱动链轮94和分别设置于上述进气侧及排气侧凸轮轴57、58的从动链轮(未图示)上。
而且,在前部气缸体38F及前部气缸盖39F上形成有使上述凸轮链97行进的凸轮链室100,在后部气缸体38R及后部气缸盖39R上形成有使上述凸轮链99行进的凸轮链室(未图示)。
上述曲轴36及后轮WR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从曲轴36侧起依次具有一次减速装置101、离合器装置102、齿轮变速机构103及驱动轴32,且一次减速装置101及离合器装置102收容于上述离合器室91内,齿轮变速机构103收容于曲轴箱35内。
同时参考图8,上述齿轮变速机构103具备可选择性确立的多个变速档的齿轮排,例如第一~第六档用齿轮排G1、G2、G3、G4、G5、G6,并被收容于曲轴箱35内,在第一主轴105及中间轴(counter shaft)107之间设有第二、第四及第六档用齿轮排G2、G4、G6,并且在同轴且相对旋转自如地贯通第一主轴105的第二主轴106及上述中间轴107之间设有第一、第三及第五档用齿轮排G1、G3、G5。
上述曲轴箱35包含沿着曲轴36的轴线的方向隔开间隔并彼此对置的一对侧壁35c、35d,具有与曲轴36平行的轴线且形成为圆筒状的第一主轴105的中间部旋转自如地贯通上述侧壁35c,并在侧壁35c及第一主轴105之间装有滚珠轴承108。另外,具有与曲轴36平行的轴线的第二主轴106与第一主轴105在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且第二主轴106可相对旋转地贯通第一主轴105,并在第一主轴105及第二主轴106之间装有多个滚针轴承109…。另外,第二主轴106的另一端部经由滚珠轴承110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曲轴箱35的侧壁35d。
包含与曲轴36平行的轴线的中间轴107的一端部经由滚珠轴承111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上述侧壁35c,中间轴107的另一端部使滚珠轴承112及环状的密封部件113介于与上述侧壁35d之间,并旋转自如地贯通该侧壁35d,在中间轴107从侧壁35d突出的突出端部上固定有驱动锥齿轮114,具有在自动两轮车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的从动锥齿轮115与该驱动锥齿轮114啮合。
然而,驱动锥齿轮114及从动锥齿轮115在齿轮室118内彼此啮合,该齿轮室118由覆盖上述曲轴箱35的上述侧壁35d的一部分且可装卸地结合于上述侧壁35d的第一齿轮罩116、可装卸地结合于第一齿轮罩116的第二齿轮罩117和上述侧壁35d形成,从动锥齿轮115同轴具备的轴部115a旋转自如地贯通第二齿轮罩117,在上述轴部115a及第二齿轮罩117之间装有滚珠轴承119和位于该滚珠轴承119外侧的环状密封部件120。另外,在从动锥齿轮115上嵌合支承轴112的一端部,该支承轴112的另一端部经由滚柱轴承112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第一齿轮罩116。而且,上述轴部115a与上述驱动轮32连结。
同时参照图9,上述离合器装置102是具有设于上述齿轮变速机构103及曲轴36之间的第一及第二离合器124、125而构成为双式(two type)的装置,第一离合器124设于上述曲轴36及第一主轴105的一端部之间,第二离合器125设于上述曲轴36及第二主轴106的一端部之间。而且,来自上述曲轴36的动力经由一次减速装置101及缓冲弹簧127而输入至对于第一及第二离合器124、125共同的离合器外座圈(clutch outer)126。
一次减速装置101包括:设于上述曲轴36的比上述驱动链轮94更靠外侧的驱动齿轮128;可相对旋转地被支承于第一主轴105并与驱动齿轮128啮合的从动齿轮129,从动齿轮129经由缓冲弹簧127与上述离合器外座圈126连结。
在一次减速装置101的外侧,在曲轴36的轴端上安装有脉冲发生器268,通过检测该脉冲发生器268来检测曲轴36的转速的转速检测器269被安装在离合器罩92的内表面。另外,在离合器罩92上设置有用于检查脉冲发生器268的检查孔270,且该检查孔270为尽量小径化而从曲轴36的轴线偏心地设于离合器罩92上,该检查孔270被可装卸的盖部件271关闭。
第一离合器124具备:上述离合器外座圈126;由该离合器外座圈126同轴包围,并且无法相对旋转地结合于第一主轴105上的第一离合器内座圈(clutch inner)131;无法相对旋转地卡合于上述离合器外座圈126的多个第一摩擦板132…;无法相对旋转地卡合于第一离合器内座圈131并且与第一摩擦板132…交替配置的多个第二摩擦板133…;与彼此重叠配置的第一及第二摩擦板132…、133…对置地设于第一离合器内座圈131的第一受压板134;在与第一受压板134之间夹着第一及第二摩擦板132…、133…的第一活塞135;以及对第一活塞135施力的第一弹簧136。
在第一离合器内座圈131固定地配设有端壁部件138,端壁部件138在与第一活塞135之间形成面临第一活塞135的背面的第一液压室137,对应于第一液压室137的液压增大,第一活塞135动作,以将第一及第二摩擦板132…、133…夹在其与第一受压板134之间,由此,第一离合器124成为将从曲轴36传递给离合器外座圈126的动力传递给第一主轴105的连接状态。另外,在第一离合器内座圈131及第一活塞135之间形成有面临第一活塞135的正面的消除(canceller)室139,上述第一弹簧136被收容于消除室139中,使得向减少第一液压室137的容积侧发挥弹力。
而且,消除室139为了给齿轮变速机构103的各个润滑部以及第一及第二主轴105、106之间供油而与同轴设于第二主轴106的第一油通路140连通。因而,即使伴随旋转的离心力作用在负压状态下的第一液压室137的油上而产生推压第一活塞135的力,离心力也会同样地作用于消除室139的油上,因此,避免了第一活塞135向将第一及第二摩擦板132…、133…夹在其与第一受压板134之间的一侧不正常地移动的状态的产生。
第二离合器125配置为在沿着第二主轴106轴线的方向与第一离合器124并排,以将上述第一离合器124夹在其与上述一次减速装置101之间,该第二离合器125具备:上述离合器外座圈126;由该离合器外座圈126同轴包围,并且无法相对旋转地结合于第二主轴106的第二离合器内座圈141;无法相对旋转地卡合于上述离合器外座圈126的多个第三摩擦板142…;无法相对旋转地卡合于第二离合器内座圈141,并且与第三摩擦板142…交替配置的多个第四摩擦板143…;与彼此重叠配置的第三及第四摩擦板142…、143…对置地设于第二离合器内座圈141的第二受压板144;在与第二受压板144之间夹着第三及第四摩擦板142…、143…的第二活塞145;以及对第二活塞145施力的第二弹簧146。
在与第二活塞145之间形成面对第二活塞145背面的第二液压室147的端壁部件148,被固定地配设于第二离合器内座圈141,对应于第二液压室147的液压增大,第二活塞145动作,以将第三及第四摩擦板142…、143…夹在其与第二受压板144之间,由此,第二离合器125成为将从曲轴36传递给离合器外座圈126的动力传递给第二主轴106的连接状态。另外,在第二离合器内座圈141及第二活塞145之间形成有面对第二活塞145正面的消除室149,上述第二弹簧146被收容于消除室149中,使得向减少第二液压室147的容积侧发挥弹力。
而且,消除室149与后述的第二油通路150连通。因而,即使伴随旋转的离心力作用在负压状态下的第二液压室147的油上而产生推压第二活塞145的力,离心力也会同样地作用于消除室149的油上,因此,避免了第二活塞145向将第三及第四摩擦板142…、143…夹在其与第二受压板144之间的一侧不正常地移动的状态的产生。
在从右侧朝向自动两轮车的行进方向前方覆盖第一及第二离合器124、125的离合器罩92的内表面侧,安装有第一、第二及第三隔壁部件151、152、153。而且,在第二主轴106及第一隔壁部件151之间设有第一筒部件155,第一筒部件155形成与第一离合器124的第一液压室137连通的第一油路154,在第二主轴106及第二隔壁部件152之间设有第二筒部件156,第二筒部件156在与第一筒部件155之间形成与第二离合器125的消除室149连通的环状的第二油通路150并同轴围绕第一筒部件155,在第二主轴106及第三隔壁部件153之间设有第三筒部件158,第三筒部件158在与第二筒部件156之间形成与第二液压室147连通的环状的第二油路157并同轴围绕第二筒部件156。
再次返回图8,在齿轮变速机构103的第一主轴105及中间轴107之间,从离合器装置102的相反侧依次排列设置第四档用齿轮排G4、第六档用齿轮排G6及第二档用齿轮排G2。第二档用齿轮排G2由一体地设于第一主轴105上的第二档用驱动齿轮160和相对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中间轴107并与第二档用驱动齿轮160啮合的第二档用从动齿轮161构成,第六档用齿轮排G6由相对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第一主轴105的第六档用驱动齿轮162和可进行轴方向移动且无法相对旋转地被支承于中间轴107并与第六档用驱动齿轮162啮合的第六档用从动齿轮163构成,第四档用齿轮排G4由可进行轴方向移动且无法相对旋转地被支承于第一主轴105上的第四档用驱动齿轮164和相对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与中间轴107并与第四档用驱动齿轮164啮合的第四档用从动齿轮165构成。
在第二档用从动齿轮161及第四档用从动齿轮165之间,在中间轴107上支承有第一变速装置(shifter)166,并使第一变速装置166无法相对旋转且可沿轴方向移动,该第一变速装置166可切换与第二档用从动齿轮161卡合的状态、与第四档用从动齿轮165卡合的状态以及与第二档用从动齿轮161及第四档用从动齿轮165的任一个均不卡合的状态,在该第一变速装置166上一体设置第六档用从动齿轮163。另外,第四档用驱动齿轮164一体设置于第二变速装置167上,第二变速装置167无法相对旋转且可沿轴方向移动地被支承于第一主轴105,且第二变速装置167可切换对第六档用驱动齿轮162的卡合及卡合解除。
而且,通过在第二变速装置167不与第六档用驱动齿轮162卡合的状态下将第一变速装置166卡合于第二档用从动齿轮161,第二档用齿轮排G2得以确立,通过在第二变速装置167不与第六档用驱动齿轮162卡合的状态下将第一变速装置166卡合于第四档用从动齿轮165,第四档用齿轮排G4得以确立,通过将第一变速装置166设为中立状态并将第二变速装置167卡合于第六档用驱动齿轮162,第六档用齿轮排G6得以确立。
在第二主轴106从第一主轴105的另一端部突出的突出部及中间轴107之间,从离合器装置102的相反侧依次排列设置第一档用齿轮排G1、第五档用齿轮排G5及第三档用齿轮排G3。第三档用齿轮排G3由轴方向可移动且无法相对旋转地被支承于第二主轴106的第三档用驱动齿轮168以及相对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中间轴107并与第三档用驱动齿轮168啮合的第三档用从动齿轮169构成,第五档用齿轮排G5由相对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第二主轴106的第五档用驱动齿轮170以及轴方向可移动且无法相对旋转地被支承于中间轴107且与第五档用驱动齿轮170啮合的第五档用从动齿轮171构成,第一档用齿轮排G1由一体设于第二主轴106的第一档用驱动齿轮172以及相对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中间轴107且与第一档用驱动齿轮172啮合的第一档用从动齿轮173构成。
第三档用驱动齿轮168被一体地设于第三变速装置174上,第三变速装置174无法相对旋转且可沿轴方向移动地被支承于第二主轴106,第三变速装置174可切换对第五档用驱动齿轮的卡合及卡合解除。在第三档用从动齿轮169及第一档用从动齿轮173之间,在中间轴107上支承有第四变速装置175,并使第四变速装置175无法相对旋转且可沿轴方向移动,该第四变速装置175可切换与第三档用从动齿轮169卡合的状态、与第一档用从动齿轮173卡合的状态以及与第三档用从动齿轮169及第一档用从动齿轮173均未卡合的中立状态,在该第四变速装置175上一体地设置第五档用从动齿轮。
而且,通过在第三变速装置174不与第五档用驱动齿轮卡合的状态下将第四变速装置175卡合于第一档用从动齿轮,第一档用齿轮排G1得以确立,通过在第三变速装置174不与第五档用驱动齿轮卡合的状态下,将第四变速装置175卡合于第三档用从动齿轮169,第三档用齿轮排G3得以确立,通过将第四变速装置175设为中立状态并将第三变速装置174卡合于第五档用驱动齿轮,第五档用齿轮排G5得以确立。
第一~第四变速装置166、167、174、175通过第一~第四换挡拨叉176、177、178、179被旋转自如地保持,这些换挡拨叉176~179沿着两主轴105、106及中间轴107的轴线方向被驱动,由此,第一~第四变速装置166、167、174、175得以沿着轴方向动作。
在图10中,第一~第四换挡拨叉176~179具有与曲轴36的轴线平行的轴线,并卡合于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曲轴箱35上的换档鼓180的外周,第一~第四换挡拨叉176~179可以滑动地被支承于具有与换档鼓180平行的轴线并被支撑于曲轴箱35的换挡拨叉轴205、206,对应于换档鼓180的转动,所述各换挡拨叉176~179在换挡拨叉轴205、206上滑动动作。
所述换档鼓180被换档促动器即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所发挥的动力驱动旋转,该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安装于曲轴箱35的侧面,在该实施例中,在发动机主体33向车架F搭载的搭载状态下被安装于曲轴箱35的左右任一侧面例如左侧面上。而且以覆盖所述齿轮变速机构103中的中间轴107的轴端的方式将第一以及第二齿轮罩116、117可以装卸地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5的左侧面,但上述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被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齿轮罩116、117的上方且沿着所述中间轴107轴线的第一以及第二齿轮罩116、117的外端的内侧。另外在曲轴箱35的左侧面安装有发电机罩87,但所述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如图2所示,被配置于发电机罩87的后方,如图10所示,被配置于沿着换档鼓180的轴线即曲轴36轴线的发电机87的外端的内侧。
而且,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如图2所示,将其动作轴线即旋转轴线C1配置在与上述齿轮变速机构103的轴向正交的平面内,并且在上下方向倾斜的状态下、在该实施例中是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下被安装于曲轴箱35的左侧面。
同时参考图11,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发挥的动力通过减速齿轮机构182、筒形凸轮183、圆板状的传动旋转部件184、传动轴185以及丢失运动(lost motion)弹簧186被传递给换档鼓180的轴向一端。
在曲轴箱35的左侧面紧固有箱部件188,箱部件188与曲轴箱35之间形成工作室187,工作室187收容上述减速齿轮机构182、筒形凸轮183以及传动旋转部件184,以堵塞该箱部件188的开口端的方式在该箱部件188上安装盖部件189。而且,上述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以使电动机轴190向工作室187内突出的方式被安装于上述箱部件188上。
上述齿轮减速机构182包括:设置在上述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的电动机轴190上的驱动齿轮192;与该驱动齿轮192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193;与第一中间齿轮193一起旋转的第二中间齿轮194;设置于上述筒形凸轮183并与第二中间齿轮194啮合的从动齿轮195。
第一以及第二中间齿轮193、194设置于旋转轴196上,旋转轴196两端旋转自如地被上述箱部件188以及盖部件189支承,上述筒形凸轮183的两端部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箱部件188以及盖部件189。
在上述筒形凸轮183的外周设有螺旋状的凸轮槽197。另一方面,传动旋转部件184能够绕与换档鼓180相同的轴旋转,对置配置在筒形凸轮183的外周,在该传动旋转部件184上,在圆周方向上隔开等间隔地设有能够选择性地与上述槽197卡合的多个卡合销198、198…。而且,对应于筒形凸轮183的旋转多个上述卡合销198、198…顺次卡合于凸轮槽197而被运送,由此,向传动旋转部件184传递旋转动力。
在上述传动旋转部件184上同轴且不能相对旋转地结合有传动轴185的一端部,传动轴185同轴且相对旋转自如地贯通换档鼓180,在该传动轴185的另一端部以及换档鼓180的另一端部之间设置丢失运动弹簧186,传动轴185的转动带来的转动力通过丢失运动弹簧186被传递给换档鼓180。
为了检测换档鼓180的转动位置,换档传感器199安装在箱部件188上,该换档传感器199的检测轴200被箱部件188支承为旋转自如。
而且,和上述换档鼓180一起旋转的驱动齿轮201与第三中间齿轮202啮合,与第三中间齿轮202一起旋转的第四中间齿轮203与设置在上述检测轴200上的从动齿轮204啮合。
注意图2,在上述发电机罩87的下方,在上述曲轴箱35的左侧面安装有水泵208,在曲轴箱35内,与水泵208同轴地收容有第一及第二油泵209、210及扫气泵(scavenging pump)211,第一及第二油泵209、210及扫气泵211与上述水泵208一同旋转动作。而且,经由环状链212将来自上述一次减速装置101的从动齿轮129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水泵208、第一及第二油泵209、210及扫气泵211,如图8及图9所示,与上述从动齿轮129卡合的驱动链轮213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第一主轴105,且在共同连结于水泵208、第一及第二油泵209、210以及扫气泵211上的从动链轮214和上述驱动链轮213上卷挂上述链212。
图12中,第一油泵209切换离合器装置102中的第一及第二离合器124、125的断接,并且喷出用于进行后部倾斜体侧气门装置48R中的进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及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4的切换动作的液压,从油盘41汲起且从第一油泵209喷出的油经由油路215而与第一滤油器216连接,且上述油路215与安全阀217连接。另外,通过第一滤油器216净化了的油分流向分成两条的第一及第二分路油路218、219,第一分路油路218与用于切换离合器装置102的断接的离合器控制装置220连接,第二分路油路219与后部倾斜体侧气门机构48R中的进行进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及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4的切换动作的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连接,且在第二分路油路219中设置有减压阀222。
另外,第二油泵210用于向发动机E的各个润滑部供给润滑用的油,从油盘41汲起且从第二油泵210喷出的油经过油通路223与第二滤油器225连接,且在油通路223的中途连接安全阀224。由第二滤油器225净化后的油被导向设有油冷却器226的油通路228,且在该油通路228中连接压力传感器227。
来自上述油通路228的油被供给至齿轮变速机构103中的第一及第二主轴105、106周围的润滑部229、上述齿轮变速机构103中的中间轴107周围的润滑部230以及发动机主体33中的多个润滑部231。而且,第一及第二主轴105、106周围的润滑部229的油被引导至与第一离合器124的消除室137连通的第一油通路140。另外,来自上述润滑部231的油经由缩窄部232被供给至与第二离合器125中的消除室149连通的第二油通路150,而用于将油迅速供给到消除室149的电磁开关阀233与上述缩窄部232并列连接。
同时参照图13以及图14,上述离合器控制装置220包括切换液压向第一离合器124中的第一液压室137的作用、释放的第一电磁控制阀235和切换液压向第二离合器125的第二液压室147的作用、释放的第二电磁控制阀236,离合器控制装置220被配置在前部倾斜体BF的前部气缸体38F的右侧方并安装在上述离合器罩92的外表面,从沿着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的方向看,离合器控制装置220配置于该离合器装置102的更外侧。即,在离合器罩92上设有突出部92a和延长部92b,突出部92a向外侧方突出使得在与上述离合器装置102对应的位置收容该离合器装置102,延长部92b从该突出部92a延伸到前部气缸体38F的右侧方,且在该延长部92b上安装离合器控制装置220。
而且,构成离合器控制装置220的第一及第二电磁控制阀235、236如图13所明示,配置在前后及上下方向均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及第二电磁控制阀235、236中的第二电磁控制阀236被配置于比第一电磁控制阀235更靠上方且比上述曲轴36更靠上方的位置,且配置于下方的第一电磁控制阀235的至少一部分在该实施例中,大部分被配置于比曲轴36更靠前方的位置。
另外,如图15所示,在离合器罩92中的上述延伸部92b的外表面上安装离合器装置102,使其位于比离合器罩92的最外端即上述突出部92a的前端更靠内侧的位置。
在上述离合器罩92上设有:将与第一离合器124的第一液压室137连通的第一油路154及第一电磁控制阀235之间连结的油路237;和将与第二离合器125的第二液压室147连通的第二油路157及第二电磁控制阀236之间连结的油路238。
注意图14,第一滤油器216是配置于在上述车架F的宽度方向上与上述侧车梯34相反侧的滤油器,其在曲轴36的轴线C2及上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C3之间被装配在离合器罩92上,使得被配置于这些轴线C2、C3的下方。
第一滤油器216的过滤器壳体239是从发动机主体33的曲轴箱35向外方突出的壳体,其制成形成外端开放的有底收容孔240的圆筒状,一体形成于离合器罩92,封闭上述收容孔240的外端开口部的盖部件241与上述过滤器壳体239连接。
圆筒状的过滤件243被支承在支承框242上,支承框242被夹持于收容孔240的内端闭塞部及上述盖部件241之间且被收容于过滤器壳体239。而且,在过滤件243的周围形成有环状的未净化室244,在过滤件243内形成有净化室245。
从曲轴36的下方且沿着上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的方向来看,这样的第一滤油器216配置于该离合器装置102的外方,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配置于离合器装置102的前斜下方,使得在沿着上述曲轴36的轴线的方向上,其结构要素即上述过滤件243的至少一部分从离合器罩92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并且位于比离合器罩92中的突部92a的最外端更靠内侧的位置。
另外,如图13所明示,第一滤油器216设于离合器罩92上,使得在侧面看,该第一滤油器216的一部分与上述水泵208、第一及第二油泵209、210以及扫气泵211重叠。
然而,在与曲轴36及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看时,第一滤油器216如图14及图15所示,位于比通过离合器装置102的轴方向外端102a的垂直线L1更靠内侧的位置,另外,在沿着曲轴36及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的方向的侧面看时,如图13所示,第一滤油器216按照通过离合器装置102的最前端102b的垂直线L2通过第一滤油器216的方式配置。由此,第一滤油器216配置于比上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方向外端102a更靠内侧的位置,使得从平面看与上述离合器装置102的一部分产生重叠。
在与第一滤油器216对应的部分上,在离合器罩92的内表面紧固有连接部件246。另一方面,在离合器控制装置220的附近,离合器罩92的内表面紧固有油路形成部件247,使得在油路形成部件247与离合器罩92之间夹着平板状的隔壁部件248,在油路形成部件247及隔壁部件248之间形成有油路249。而且,连接部件246形成有与第一滤油器216的净化室245连通的连接油路250,向上述油路形成部件247侧延伸的连接管251的一端液密地嵌合于连接油路250。另外,连接管251的另一端嵌合于接头部件252,接头部件252液密地嵌合于上述隔壁部件248上设置的圆筒状的嵌合筒部248a。另外,将分别连结上述油路形成部件247及隔壁部件248之间的油路249和第一及第二电磁控制阀235、236的油路253、254设于离合器罩92上。
因而,第一滤油器216的净化室245与连接油路250、连接管251、接头部件252、油路249及上述油路253、254连接,连接油路250、连接管251、接头部件252、油路249及上述油路253、254构成参照图12说明的第一分路油路218。
连结第一滤油器216的未净化室244及第一油泵209的喷出口之间的油路215包括:与第一油泵209的喷出口连通并设于曲轴箱35的油路255;和连结该油路255及上述未净化室244之间的连接管256,连接管256的两端液密地嵌合于上述油路255的端部及离合器罩92。
减压阀222的阀壳257与连接部件246一起结合于离合器罩92,使得将上述连接部件246夹在该阀壳257与离合器罩92的内表面之间。该减压阀222构成为,按照在与上述阀壳257的一端之间形成油室258的方式可滑动地嵌合阀体259,且在设于阀壳257的另一端侧的弹簧支承部件267及阀体259之间设置弹簧260,弹簧260对阀体259向减小上述油室258的容积的一侧施力。
而且,在上述连接部件246及阀壳257上设有连结连接部件246内的油路250及上述油室258之间的通路261,该通路261为第一及第二分路油路218、219的分路点。
上述减压阀222通过阀体259往复滑动使得基于油室258的液压得到的液压力及上述弹簧260的弹力平衡,而将油室258的液压减压到一定程度,利用减压阀222减压后的液压被导向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侧。
通过配置这样的减压阀222,即将减压阀222配置于第一滤油器216的跟前,并如图12所明示,从第一滤油器216的轴线方向看,上述减压阀222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滤油器216重叠配置。
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由独立地与后部倾斜体BR中的双气缸的各气缸对应的一对电磁控制阀262、262构成,并被安装于后部倾斜体BR中的后部气缸盖39R的左侧面。
而且,一电磁控制阀262控制双气缸之一的进气侧及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64的液压,另一电磁控制阀262控制另一气缸的进气侧及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64的液压。
由上述减压阀222减压后的油经由连接管264、油路265及油路266被导入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其中,连接管264一端连接于阀壳257并向远离离合器盖92的一侧延伸;油路265连接于该连接管264的另一端,并且按照延伸至曲轴箱35的左侧面的形式被设置于该曲轴箱35;油路266设置于曲轴箱35、后部气缸体38R及后部气缸盖39R的左侧面侧,并连接上述油路265及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之间。设有减压阀222的第二分路油路219由上述连接管264和上述油路265、266构成。
另外,第二滤油器225在第一滤油器216的前方被安装于曲轴箱35的右侧面。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驱动控制齿轮变速机构103的变速动作的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被安装于曲轴箱35的左侧面,可提高配置于曲轴箱35周围的功能部件在设计方面的自由度,而容易从动力装置P的外侧方对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进行存取,从而能够提高该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的维护性。另外,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的动作轴线C1由于被配置于与上述齿轮变速机构103的轴向正交的平面,所以虽然在曲轴箱35的上述左侧面上安装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也可以尽量抑制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从曲轴箱35向外的突出量。
另外,齿轮变速机构103的中间轴107的轴端由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曲轴箱35的左侧面上的第一及第二齿轮罩116、117覆盖,上述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安装在上述曲轴箱35的左侧面,以使其位于第一及第二齿轮罩116、117的上方且沿着上述中间轴107的轴线的第一及第二齿轮罩116、117的内侧,因此,通过第一及第二齿轮罩116、117可保护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促动器不受来自下方的飞石及泥水等影响,而无需用于保护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的专用部件,从而可减少部件数量。而且,由此无需在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的周围设置用于安装保护罩的凸台等即可,故没有凸台等造成的其他部件在布局方面的限制,从而能够提高其他部件在布局方面的自由度。
另外,在曲轴箱35的左侧面安装有发电机罩87,但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位于上述发电机罩87的后方且比沿着上述曲轴箱36的轴线的上述发电机罩87的外端更靠内侧的位置,因此,可有效地活用从曲轴箱35的左侧面突出的发电机罩87的周围的空间来配置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通过配置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可防止动力装置P在沿着曲轴36的轴线方向上的大型化。另外,通过发电机罩87,可保护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不受来自前方的飞石及泥水等影响,不需要用于保护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的专用部件,从而可减少部件数量。而且,由此无需在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的周围设置用于安装保护罩的凸台等,故没有凸台等造成的其他部件在布局方面的限制,从而能够提高其他部件在布局方面的自由度。
另外,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的动作轴线C1沿上下方向倾斜,因此,在进行换档驱动用电动机181的装卸作业时,位于前方的发电机罩87不会产生影响,故可提高维护性。
在曲轴箱35的右侧面结合有收容离合器装置102的离合器罩92,并将对离合器装置102的断接动作进行切换控制的离合器控制装置220按照配置于前部倾斜体BF中的前部气缸体38F的右侧方的方式安装在离合器罩92的外表面,因此,行驶风容易吹到离合器控制装置220而能够提高冷却性,并且也能够避免发动机主体33的前后长度增大。而且,较少在与离合器罩92的外表面对应的部分配置进气系统的部件、车架F等车辆结构部件,因此,通过在离合器罩92的外表面安装离合器控制装置220,可实现进气系统的部件、车架F等的设计自由度的提高。
而且,离合器装置102构成为具有第一及第二离合器124、125的双式,离合器控制装置220具有对第一及第二离合器124、125的断接进行单独控制的第一及第二电磁控制阀235、236。而且,由于第一及第二电磁控制阀235、236配置于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因此,第一及第二电磁控制阀235、236分别容易碰触到行进风,而可得到良好的冷却性。
而且,第一及第二电磁控制阀235、236中第二电磁控制阀236配置于比第一电磁控制阀235更靠上方且比上述曲轴36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一电磁控制阀235的至少一部分(本实施例中为大部分)配置于比曲轴36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可按照在具有比曲轴36及离合器装置102之间大的空间的自曲轴36的上方到前方的空间内配置离合器控制装置220的方式,将曲轴36及离合器装置102的轴间堵塞配置,并且行驶风也可以容易吹到第一及第二电磁控制阀235、236。
离合器控制装置220配置于比离合器罩92的最外端更靠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离合器控制装置220向曲轴箱35右侧的突出,而不必对离合器控制装置220的配置产生的倾斜角予以考虑。
进而,从沿着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的方向看,离合器控制装置220配置于比该离合器装置102更靠外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动力装置P沿左右方向大型化,以避开向曲轴箱35的右侧最突出的离合器装置102,而将离合器控制装置220安装于离合器罩92的外表面。
而且,将连结液压式的离合器装置102和控制作用于该离合器装置102的液压的上述离合器控制装置220的油路237、238设于上述离合器罩92上,因此,可缩短油路237、238而实现简单化,并且可实现控制离合器装置102的机构的维护性的提高。
然而,在上述离合器罩92上设有第一滤油器216,且该第一滤油器216在曲轴36的轴线及上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C2、C3之间被配置在这些轴线C2、C3的下方。因此,可有效地利用在曲轴36及离合器装置102之间在它们下方产生的空间来配置第一滤油器216,而可确保位于曲轴36上方的气缸筒42的内径、正时传动机构95、98的配置等位于曲轴36上方的部件的设计自由度。而且,曲轴36的轴线C2及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C3之间的下方位置在发动机主体33的内侧有充裕的空间,因此,不会对其它部件在配置上的自由度产生限制,而可抑制沿着曲轴36的轴线方向上的第一滤油器216的突出。另外,由于第一滤油器216位于曲轴36的更下方,从而可实现自动两轮车的低重心化。
另外,第一滤油器216按照从平面看与上述离合器装置102的局部重叠的方式配置于上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方向外端102a的内侧,因此,通过安装第一滤油器216,可避免动力装置P在曲轴36的轴方向上大型化,可使第一滤油器216从离合器罩92的突出造成的影响不会波及横向倾斜角(bank angle)。
另外,对于第一滤油器216而言,在沿着曲轴36的轴线的方向上,使第一滤油器216的结构要素即过滤件243的至少一部分向离合器罩92外表面的外侧突出,从该曲轴36的下方且沿着上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的方向看,将该第一滤油器216配置于该离合器装置102的外侧,因此,行驶风容易吹到第一滤油器216,而可提高第一滤油器216的冷却性。
而且,第一滤油器216按照从侧面看使其局部与水泵208、第一及第二油泵209、210以及扫气泵211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可接近配置第一油泵209及第一滤油器216,而可缩短连结第一油泵209及第一滤油器216之间的油路215以实现简化。
另外,连结离合器装置102和控制作用于该离合器装置102的液压的离合器控制装置202的油路237、238设置在离合器罩92上,因此,通过将连结离合器控制装置202和离合器装置102及离合器控制装置220之间的油路237、238集中配置于离合器罩92,可将油路237、238缩短且简化,并且可提高控制离合器装置102的机构的维护操作性。
而且,通过将第一滤油器216配置于上述车架F的宽度方向上与侧车梯34相反的一侧,可提高支起侧车梯34的自动两轮车在停车状态下的第一滤油器216的维护等的操作性。
另外,在连结第一滤油器216及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之间的第二分路油路219中设置减压阀222,但该减压阀222临近配置于第一滤油器216,因此,可有效地利用所需的液压,并且可紧凑配置减压阀222及第一滤油器216。
另外,第一滤油器216的大致圆筒状的过滤器壳体239按照从曲轴箱35向外突出的方式被安装于曲轴箱35,从过滤器壳体239的轴线方向看,上述减压阀222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滤油器216重叠配置,因此,可进一步接近配置减压阀222及第一滤油器216,而更有助于实现动力装置P的紧凑化。
另外,由于第一滤油器216及上述减压阀222设于曲轴箱35上安装的离合器罩92,因此可提高组装性。另外,使用相同的发动机主体33,而容易区分具有减压阀222及第一滤油器216的动力装置P和没有减压阀及滤油器的动力装置。
而且,第一油泵209的喷出口与进气侧及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64及上述离合器装置102共同连接,因此,可抑制动力装置P体积的增加,可以将与进气侧及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64及离合器装置102关联的液压系统紧凑化,而能够制成适用于自动两轮车的动力装置P。
而且,由于在与液压控制机构即离合器控制装置220及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中的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连通的第二分路油路219的中途设置减压阀222,因此,可适当且高效地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220及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的液压。
另外,在从第一油泵209分路并在与离合器控制装置220及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相连的第一及第二分路油路218、219中的第二分路油路219的中途设置上述减压阀222,因此,可向离合器控制装置220及气门用液压控制装置221作用适用于它们的液压,而可适当且高效地统一液压系统。
而且,进气侧及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63、64可通过低于离合器装置102的液压进行切换动作,并由减压阀222减压第一油泵209的喷出液压来供给,因此,可对进气侧及排气侧阀动作方式变更机构及离合器装置102分别作用合适的液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超过权利要求范围记载的本发明,可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改进。

Claims (6)

1.一种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在所述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中,曲轴(36)旋转自如地被曲轴箱(35)支承,曲轴箱(35)构成发动机主体(33)的一部分,发动机主体(33)被搭载在车架(F)上,并且在曲轴箱(35)收容变速机构(103),对所述曲轴(36)以及所述变速机构(103)间的动力传递进行断接的离合器装置(102)被收容在离合器室(91)中,离合器室(91)形成于所述曲轴箱(35)和与该曲轴箱(35)结合的离合器罩(92)之间,由来自所述曲轴(36)的动力传递驱动油泵(209),介于该油泵(209)以及被供给部(63、64、102)之间的滤油器(216)安装在所述离合器罩(92)上,
所述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器(216)在所述曲轴(36)的轴线以及所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之间被配置在所述曲轴(36)的轴线以及所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器(216)在俯视时与所述离合器装置(102)的一部分重合,并被配置在所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向外端(102a)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器(216)使作为该滤油器(216)的构成要素的过滤件(243)的至少一部分在沿着所述曲轴(36)的轴线的方向从所述离合器罩(92)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并且所述滤油器(216)被配置在所述曲轴(36)的下方且在沿着所述离合器装置(102)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的该离合器装置(102)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器(216)在从侧面观察其一部分时与所述油泵(209)重合配置。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被供给部即液压式的所述离合器装置(102)和控制作用于该离合器装置(102)的液压的离合器控制装置(220)的油路(237、238)设置于所述离合器罩(92)。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器(216)在所述车架(F)的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侧支架(34)的相反侧,所述侧支架(34)被支承在所述车架(F)或所述发动机主体(33)上。
CN2008101658569A 2007-09-29 2008-09-25 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79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6958 2007-09-29
JP2007256958A JP5020765B2 (ja) 2007-09-29 2007-09-29 自動二輪車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2007256958 2007-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7923A true CN101397923A (zh) 2009-04-01
CN101397923B CN101397923B (zh) 2011-03-23

Family

ID=40139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585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7923B (zh) 2007-09-29 2008-09-25 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028670B2 (zh)
EP (1) EP2042692B1 (zh)
JP (1) JP5020765B2 (zh)
CN (1) CN101397923B (zh)
AT (1) ATE466173T1 (zh)
DE (1) DE602008001093D1 (zh)
ES (1) ES2343488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2073A1 (de) * 2005-03-16 2006-09-28 Dr.Ing.H.C. F. Porsche Ag Schmierölversor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JP4800167B2 (ja) * 2006-09-29 2011-10-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ギヤシフト装置
JP4791314B2 (ja) * 2006-09-29 2011-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ギヤシフト装置
JP2009162278A (ja) * 2007-12-28 2009-07-23 Honda Motor Co Ltd 変速装置のシフトドラム駆動装置
GB2521807B (en) * 2013-10-14 2016-08-31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Llc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927172B2 (ja) * 2013-12-26 2016-06-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6444351B2 (ja) * 2016-09-27 2018-1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内燃機関のオイルフィルター取付け構造
CN112469889B (zh) * 2018-07-05 2022-12-13 赛峰集团 用于涡轮机离心式通气器的具有过滤网的部件
JP7208865B2 (ja) * 2019-07-02 2023-01-19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鞍乗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7403B2 (ja) * 1990-10-31 1999-05-31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湿式乾式組合せクラッチ装置
JP3326842B2 (ja) * 1993-02-10 2002-09-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のオイル濾過装置
CN2305491Y (zh) * 1997-01-09 1999-01-27 陈义模 多用微型汽油发动机
US6758197B2 (en) * 2000-09-01 2004-07-06 Bombardier-Rotax Gmbh Blow-by gas separator and decompresso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3166619A (ja) * 2001-11-30 2003-06-13 Honda Motor Co Ltd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付き内燃機関
US7021266B2 (en) * 2002-02-20 2006-04-0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lubricating device
JP3889974B2 (ja) * 2002-02-27 2007-03-0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配管構造
ES2386541T3 (es) * 2002-04-08 2012-08-2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
JP4065751B2 (ja) * 2002-10-01 2008-03-2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経路
US6823829B1 (en) * 2003-06-06 2004-11-30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Dry-sump lubrication type four-stroke cycle engine
JP2005090375A (ja) * 2003-09-18 2005-04-07 Fuji Heavy Ind Ltd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2006105131A (ja) * 2004-09-08 2006-04-2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43488T3 (es) 2010-08-02
JP2009085108A (ja) 2009-04-23
CN101397923B (zh) 2011-03-23
EP2042692B1 (en) 2010-04-28
EP2042692A3 (en) 2009-08-26
DE602008001093D1 (de) 2010-06-10
ATE466173T1 (de) 2010-05-15
JP5020765B2 (ja) 2012-09-05
EP2042692A2 (en) 2009-04-01
US8028670B2 (en) 2011-10-04
US20090084633A1 (en)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7923B (zh) 自动两轮车用动力装置的滤油器的配置构造
CN101424199B (zh) 小型车辆用发动机
CN101397046B (zh) 跨骑式车辆用动力单元中的离合器控制装置的配置结构
CN101398058B (zh) 跨乘型车辆用动力单元中的换挡促动器的配置构造
CN101424198B (zh) 小型鞍座型车辆
JP2009083684A5 (zh)
CN101173699B (zh) 车辆用动力装置
CN101445142B (zh) 机动两轮车用动力单元
CN101469769B (zh) 变速装置的变速鼓驱动装置
JP2009083683A5 (zh)
US8235160B2 (en) Power unit for small type vehicle with valve operation controller and speed change controller disposed on opposite side of clutch device
JP2009085108A5 (zh)
EP2042766B1 (en) Structure for disposing clutch control apparatus in power unit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025406B2 (ja) 小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EP2042777B1 (en) Structure for disposing a shift actuator in a power unit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4890409B2 (ja) 小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