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3413B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3413B
CN101393413B CN2008101613394A CN200810161339A CN101393413B CN 101393413 B CN101393413 B CN 101393413B CN 2008101613394 A CN2008101613394 A CN 2008101613394A CN 200810161339 A CN200810161339 A CN 200810161339A CN 101393413 B CN101393413 B CN 101393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ze
original copy
view data
document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13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3413A (zh
Inventor
橿渕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93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3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3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34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93Enlarging or re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1Bandwidth or redundancy redu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4Arrangements for exposing and producing an image
    • G03G2215/0426Editing of the image, e.g. adding or dele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其程序和存储介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在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指定单元,用于接收对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的大小的指定和对观察距离设置的指定;放大/缩小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元数据以及根据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粘贴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从通过读取原稿所获得的原稿图像数据分离对象而获得的对象数据进行编辑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内部图像处理的数字化,复印机设置有高速增长数量的功能。作为基本功能的例子,除具有用于复制原稿的复制功能和能够打印由主计算机所创建的文档的PDL(pagedescription language,页面描述语言)功能以外,还具有用于通过网络将文档发送到复印机外部的发送(SEND)功能。 
除这些以外,近来的复印机具有许多功能,包括存储箱(BOX)功能和使用通过存储箱功能存储在复印机中的原稿图像的组合或装订等编辑功能,其中,存储箱功能使得可以将通过复制功能或PDL功能所创建的原稿图像存储在复印机中,并且可以再使用所存储的图像。 
另一方面,还存在用户对更高图像质量的要求,并且作为追求高精度的原稿再现性的结果,复印机中的图像处理分辨率从600dpi向1200dpi、2400dpi不断增加,并且信号的比特数也从8比特向10比特、12比特不断增加。因为这一原因,为了处理用于内部处理的位图数据而添加存储器或存储装置、或者替换更高性能的CPU,由此所导致的装置和开发的成本的增加现在已不容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有这样一种技术:以对象为单位将图像处理设备所读取的原稿分割成区域,并且将原稿所包括的各对象转换成后面说明的格式的数据,此后,用户使用编辑功能(日本 特开2005-159517号公报)。在该例子中,根据文本(TEXT)、图形(GRAPHIC)和图像(IMAGE)等属性对原稿所包括的对象进行分类。矢量化具有文本或图形属性的对象以生成矢量数据,并且将具有图像属性的对象转换成JPEG(Joint Photographic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数据。向用户提供用于编辑这样转换后的数据的功能。在上述技术中,图像处理设备不必处理具有十分大量信息的位图数据,即,具有高分辨率和大比特数的位图数据。此外,通过使用可以容易地进行编辑和变形的矢量数据,能够预期降低成本和提高用户可操作性。 
作为文字处理器等文档创建设备中的编辑功能,有这样一种编辑功能:使用图像扫描器等图像读取设备,将照片和插图等图像数据输入文档中。 
此外,在将图像数据获取到文档中的情况下,在直接将用户所指定的剪切区域粘贴(组合)到文档时指定倍率。可选地,该设备根据粘贴该剪切区域的文档的大小自动放大/缩小数据。这使得用户能够以简单过程通过图像输入更高效地进行编辑操作(日本特开平5-81399(1993)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以对象为单位分割所读取的原稿,并且将各分割后的对象适当转换成矢量数据或JPEG数据,从而使得可以改善编辑功能的可操作性。然而,复印机中小的UI和简单的操作部件没有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可操作性以使得每当在粘贴对象时,选择放大/缩小比、并且指定被粘贴的对象大小。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用户获取文档图像并对其进行编辑时,可操作性仍然效率低。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与 对象分割时所获得的对象有关的第一特征量和与正被编辑的文档有关的第二特征量,自动计算各对象的最佳倍率,并且粘贴该对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存储部件,用于在从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所述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指定部件,用于接收对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的大小的指定和对观察距离设置的指定;放大/缩小处理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元数据以及根据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所述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粘贴部件,用于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所述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包括:存储部件,用于在从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所述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放大/缩小处理部件,用于读取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中的图像数据,以确定包括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大小的平均值和所有字体大小的平均值,作为第二特征量,并且用于基于所述元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所述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粘贴部件,用于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所述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用于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包括以下步骤:在从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 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所述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接收对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的大小的指定和对观察距离设置的指定;基于所述元数据以及根据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所述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所述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用于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包括以下步骤:在从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所述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通过读取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中的图像数据,并且由此确定包括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大小的平均值和所有字体大小的平均值作为第二特征量,来基于所述元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所述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所述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使计算机执行信息处理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用于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包括以下步骤:在从所述所读取原稿的所述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所述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接收对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的大小的指定和对观察距离设置的指定;基于所述元数据以及根据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所述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所述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可以根据在对象分割时所 获得的对象的第一特征量和与正被编辑的文档有关的第二特征量,自动计算各对象的最佳倍率,然后可以粘贴该对象。换句话说,在分割前的对象与其它对象相比较在该原稿中大的情况下,即使编辑该对象并且将其粘贴到文档中,也可以保持该对象相对于其它对象的大小比。因此,在放大或缩小对象时,可以在反映创建该对象的用户的意图的同时,将该对象粘贴到另一文档中。因此,即使利用复印机中小的UI和简单的操作部件,也可以高效地编辑和粘贴对象,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方便性。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MFP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所进行的处理的整体概况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概况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处理的概况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对象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登记或假脱机在存储部中的对象数据和元数据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扩展功能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象数据和原始原稿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粘贴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使页对象大小和页字体大小与文档大小和观察距离设置相关的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扩展功能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扩展功能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扩展功能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扩展功能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象数据和原始原稿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图1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粘贴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扩展功能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以及 
图2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使放大/缩小处理中所使用的字体大小与文档大小、观察距离设置和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相关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通过作为 信息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设备实现本实施例。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在通过因特网等网络104连接办公室10的环境下实现该图像处理系统。将多功能外围设备(MFP)100、使用MFP100的客户PC102、数据库105和代理服务器103连接到办公室10中所构建的局域网(LAN)107。顺便提及,MFP100是进行多个功能(复制功能、打印功能和发送功能等)的复印机。办公室10中的LAN107通过设置在各办公室中的代理服务器103连接到网络104。 
应该注意,图1所示的结构仅是一个例子,办公室10的个数可以为两个或多个。作为网络104,典型地,可以使用以下其中任何一种:因特网、LAN、广域网(WAN)、电话线路、专用数字线路、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线路、帧中继线路、通信卫星线路、有线电视线路、以及用于数据广播的无线通信线路等。可选地,网络104还可以是通过组合这些线路所实现的所谓的通信网络,并且可以使用任何网络,只要该网络可以发送和/或接收数据即可。 
作为客户PC102的各种类型的终端均包括通用计算机中设置的标准组件(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盘、外部存储装置、网络接口、显示器、键盘、以及鼠标等)。 
接着,将参考图2说明MFP100的具体结构。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MFP的具体结构的框图。 
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部201利用来自光源(未示出)的光照射一批原稿或一个原稿上的图像,并且通过透镜将所反射的图像聚焦在固态摄像装置上。然后,图像读取部201从固态摄像装置获得所读取的图像信号,作为具有预定分辨率(600点/英寸(dpi) 等)的位图数据。注意,图像读取部201包括自动进稿器(ADF)。 
MFP100具有用于在打印部203中将与所读取的图像信号相对应的图像打印在记录介质上的复制功能。当将一个原稿图像复制在记录介质上时,数据处理部206对来自图像读取部201的所读取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以生成记录信号,并且在打印部203中将该记录信号打印在记录介质上。另一方面,当复制多个原稿图像时,将与一页相对应的记录信号临时存储在存储部202中,然后顺序将其输出给打印部203,从而将其打印在打印介质上。 
此外,作为通过网络I/F205的通信功能,MFP100通过后面说明的处理将从图像读取部201所获得的位图数据转换成对象数据,以将该对象数据发送给数据库105。此外,MFP100为再使用而接收存储在数据库105中的对象数据,或者将对象数据转换成XML页面规格(XPS)格式或便携式文件格式(PDF)等矢量数据文件格式的图像文件,并且将结果所得的文件转送给客户PC102。 
例如,数据处理部206通过网络I/F205接收从客户PC102输出的打印数据。然后,数据处理部206将该打印数据转换成打印部203可打印的记录信号,并且将该记录信号输出给打印部203,从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 
通过设置在MFP100中的输入部204给出操作者对MFP100的指令,并且通过设置在数据处理部206中的控制部(未示出)控制响应于这些指令而进行的操作。此外,将处理期间操作者的输入状态和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207上。 
此外,存储部202具有用于存储通过后面说明的处理所获得的对象数据的存储区域和用于以表形式存储后面说明的文档大小和观察距离设置的第二特征量的区域。此外,在数据处理 部中,还设置有处理各种类型的图像所使用的图像处理缓冲器和图像编辑缓冲器。在图像编辑缓冲器中,将在基于对象数据进行图像编辑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复制对象数据所获得的数据存储为图像编辑数据。 
处理的概况
接着,将参考图3说明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所进行的整个处理的概况。 
图3是示出图像处理系统所进行的整个处理的概况的流程图。通过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部(未示出)控制所有操作。 
首先,在步骤S301,输入图像。在作为扫描作业进行输入处理的情况下,MFP100的图像读取部201以位图形式扫描并读取原稿,并且获得例如600dpi的每像素8比特的图像信号。数据处理部206对该图像信号进行预处理,并且将结果所得的图像信号作为一页的图像数据(位图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2中。在作为使用页面描述语言代码(以下称之为PDL代码)的PDL作业进行该输入处理的情况下,数据处理部206以PDL代码的形式存储一页的图像数据(矢量数据)。 
接着,在作为扫描作业进行该输入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302中判断为扫描),数据处理部206在步骤S303进行块选择(blockselection,BS),以进行内容分离处理。具体地,数据处理部206首先将存储在存储部202中的、将要处理的图像信号分割成字符/线区域和半色调图像区域。数据处理部206进一步将字符/线区域分割成均被当作段落的块或者分割成由线构成的表和图形,并且将它们转换成对象。 
另一方面,数据处理部206进一步将半色调图像区域分割成相互独立的、被分割成方块的图像部分或背景(该图像的背景)部分等所谓的对象(块)。应该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文本(字 符)、图形(细线、图表、表)、图像(IMAGE)作为属性的例子,但是属性的类型不局限于此。不用说,可以根据用途或目的使用其它类型的属性,并且不是必须使用所有这些属性。 
接着,在步骤S304,矢量化所分离的各对象。在矢量化过程中,首先,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对被判断为文本属性(TEXT属性)的各对象进行字符识别,并且进一步识别字符的大小、式样和字体,并且将所识别的数据转换成视觉上忠实于通过扫描原稿所获得的字符的字体数据。另一方面,勾画被判断为图形属性(GRAPHIC属性)的、由线形成的表或图表的各对象。而且,对被判断为图像属性(IMAGE属性)的图像的各对象单独进行JPEG压缩。 
基于对象的属性进行对这些类型的对象的矢量化。将矢量化后的对象存储为下面的格式的对象数据,该格式包括可以在MFP100中使用的后面说明的元数据和图像信息(图像数据)。此外,在相应的对象数据中还包括各对象的布局信息,并且存储布局信息。 
接着,在对PDL代码进行输入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302中判断为PDL),在步骤S305,对于要存储的各对象,将所输入的PDL代码转换(格式转换)成后面说明的对象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包括在PDL代码中的属性数据(例如,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元数据和布局信息进行类似转换以存储它们。 
这里所说的元数据包括对象特征和名称等关于对象的信息、以及关于要在后面说明的粘贴处理中使用的第一特征量的信息,第一特征量表示在原稿中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表示在原稿中对象与其它对象的相对关系的第一特征量包括后面说明的平均对象大小、相关对象的对象大小、平均字体大小、以及相关对象的字体大小。
接着,在步骤S306,对各对象进行图像分析和文档分析,以修正在步骤S304和S305所生成的元数据并添加新的信息。同时,扫描作业中所生成的对象信息(对象数据)与PDL作业中所生成的对象信息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文本、图形和图像这三个属性应用于任一作业,并且,在具有相同属性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处理以使得无论作业是哪一类型都不具有任何差异。此外,在对象的属性为文本的情况下,基于文档分析的结果总结文档内容。另一方面,在对象的属性为图形的情况下,进行图像分析以获得关于该对象的特征量、名称、以及图表和线的类型等的更详细的信息。同时,在对象的属性为图像的情况下,进行图像分析以获得关于该对象的特征量、名称、以及肖像和风景等特征的更详细的信息。然后将这样获得的信息添加给元数据。然而,注意,添加给元数据的上述信息仅仅是例子,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信息。还可以添加任何信息,只要该信息与对象有关即可。 
随后,在步骤S307,将通过直到步骤S306的上述步骤所获得的对象数据假脱机在存储部202中,并且同时以可再使用状态将其存储在存储部202或数据库105中。应该注意,不是必须在存储时登记对象数据。可选地,可以通过另一判断处理来判断是否登记对象数据,在该判断处理中,例如,如果已将与相关数据重叠或类似的对象数据登记在了存储部202中,则不登记对象数据。 
接着,在步骤S308,执行后面说明的发送处理和打印处理。为了仅将数据登记在存储部202或数据库105中,终止处理,而不进行发送处理和打印处理。 
发送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4说明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 所进行的发送处理的概况。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处理的概况的流程图。通过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部(未示出)控制所有操作。 
首先,在步骤S401,读出假脱机在存储部202中的对象数据。 
接着,在步骤S402,基于在步骤S401中所读出的对象数据具有的布局信息,构建作为打印信息的文档信息。 
此后,在步骤S403,将所构建的文档信息转换成某一外部格式,并且将转换后的文档信息通过网络I/F205发送给目的地。这里所说的外部格式表示例如作为位图格式的标签图像文件格式(TIFF)和JPEG格式、以及作为矢量格式的PDF格式和XPS格式。 
打印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5说明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所进行的打印处理的概况。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处理的概况的流程图。通过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部(未示出)控制所有操作。 
首先,在步骤S501,读出假脱机在存储部202中的对象数据。 
接着,在步骤S502,基于在步骤S501中所读出的对象数据具有的布局信息,构建打印数据。 
此后,在步骤S503,将在步骤S502中所形成的打印数据转换成可在打印部203中打印的记录信号,然后将转换后的记录信号输出给打印部203,通过打印部203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 
对象数据和元数据
接着,将参考图6和7说明对象数据和元数据。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对象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 图。 
对象数据601包括头602、元数据603、布局数据604和图像数据605。 
在头602中存储对象数据的宽度和高度等对象大小、位图格式或矢量格式等数据格式。在元数据603中存储关于对象属性的信息、搜索和编辑中所使用的信息、以及对象ID等关于对象数据的信息。在布局数据604中存储表示对象本身在原稿中的位置的信息。图像数据605是对象的实际数据,并且以头中所示的位图格式或矢量格式来表示。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登记或假脱机在存储部202中的对象数据及其相应元数据的例子的概念图。 
在存储部202中,作为例子存储对象数据701、702、703、704和705。并且,各对象数据具有它们相应的元数据706、707、708、709和710。各元数据706、707、708、709和710包括对象ID、对象数据的属性、对象数据的特征(或类型)。此外,各元数据包括关于后面说明的原稿中相应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的信息,该信息包括平均对象大小和相应对象的对象大小、以及在元数据中包括字体数据的情况下的平均字体大小和相应对象的字体大小。 
应该注意,向所有对象数据唯一分配ID作为对象ID。 
编辑功能
接着,将参考图8和9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编辑功能的概况。 
图8和9是均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画面的例子的图。该操作画面是由输入部204和显示部207特别构成的操作画面的例子。 
通过一体地形成输入部204和显示部207构成操作画面 800。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分别通过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器(LCD)构成输入部204和显示部207。自然,可以将操作画面800配置成:独立地,输入部204为硬键或鼠标指示器,显示部207为CRT。用户通过操作画面选择或指定各种功能。 
图8中的操作画面800是MFP100的基本操作画面。为了选择由第一实施例实现的各种功能,在操作画面800的例子中使用扩展功能键801。 
当用户按下扩展功能键801时,接收到通过该按下所获得的信号的操作画面800改变为图9中的扩展功能画面900。图9中的扩展功能画面900显示作为MFP100的扩展功能所设置的各种功能,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选择这些功能。当用户按下扩展功能画面900上的编辑布局键901时,通过该按下显示编辑布局画面902。 
编辑布局画面902上的原稿读取键903是用于读取原稿的按键。当按下原稿读取键903时,进行图3的流程图中所示的上述处理,从而将读取结果显示在预览画面904上。这里,基于布局数据604重新配置通过利用图3所示的处理将图像分割成对象、并矢量化对象所获得的对象数据920,并且将对象数据920显示在预览画面904上。应该注意,即使没有按下原稿读取键时,也可以进行下面的处理。 
在编辑布局画面902上,对象列表画面905显示对象ID的列表,作为登记或假脱机在存储部202和数据库105中的对象数据的信息。另一方面,当用户通过对象列表画面905选择某一对象数据时,在对象预览画面906上绘制登记或假脱机在存储部202中的所选择对象的图像数据605。然后,用户通过对象预览画面906检查对象数据的内容。应该注意,关于在对象列表画面905上以列表显示的对象数据的信息,不局限于对象ID。可选地, 还可以使用元数据603的一部分或图像数据605本身。 
在按下粘贴按钮907时,利用后面说明的粘贴处理,在编辑过程中将通过对象列表画面905所选择的某一对象数据粘贴到文档中。将结果所得的数据显示在预览画面904上。并且,当在通过该预览画面选择了对象数据之后按下清除按钮908时,可以从文档清除所粘贴的对象数据和文档内的对象数据。 
此外,当在通过预览画面选择了某一对象数据之后用户按下移动按钮909时,可以将该对象数据移动至任一位置。此外,当按下打印按钮913时,基于正显示在对象预览画面906上的对象数据,进行上述打印处理。 
与观察距离设置有关的特征量的计算
接着,将参考图10说明用于计算上述元数据的第一特征量的方法,其中,第一特征量表示在原稿中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0是示出在预先读取原稿之后存储在存储部202中的对象数据和经过了读取的原始原稿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原稿1000是A3大小(29.7cm×42cm)的原稿,当根据图3中的流程读出图像时,在步骤S303和S304生成对象数据701、702、703和705。此后,在步骤S306生成各对象数据的元数据603。此时,计算在后面说明的粘贴处理中使用的、表示在原稿中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的第一特征量,作为元数据603的一部分。这里,对于各元数据,计算平均对象大小和相应对象的对象大小,作为第一特征量。除此之外,当包括字体数据时,还为各元数据计算平均字体大小和相应对象的字体大小。在步骤S307,将计算出的数据分别包括在元数据603中并存储在存储部202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对象大小表示各对象的大小,并且被 记录为通过将对象的高度(cm)乘以其宽度(cm)所获得的值。并且,上述字体大小表示各对象的字体大小,并且记录对象中的字体大小(Pt)。此外,平均对象大小和平均字体大小分别表示在读取原稿时包括在一页中的所有对象大小的平均值和所有字体大小的平均值。因此,这些值在出现于同一原稿中的对象数据之间是相同的。应该注意,仅对于文本或图形(图表)等包括字体数据的对象数据,可获得字体大小和平均字体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将对象大小定义为通过将对象的高度乘以其宽度所获得的面积。然而,可以使用例如对象的高度、宽度和对角线的长度。在上述说明中,获得所有对象大小的平均值以确定各对象大小相对于原稿中所有对象的平均大小的比。换句话说,通过将原稿中的对象的大小与对象的平均大小进行比较,可以获得关于对象在原稿中所占的区域的大小比的信息。通过将该信息存储在元数据中,在编辑时确定对象的缩放比时,可以在保持编辑前所读取的原稿中的对象的相对大小比的状态下,将对象粘贴到文档中。 
粘贴(组合)处理的细节
接着,将参考图9、11和12详细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述粘贴处理。 
图11是包括放大/缩小处理的粘贴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部(未示出)控制所有操作。 
当从编辑布局画面902上的对象列表905中选择任一对象ID时,在所选择的ID的显示上使用阴影910,并且在对象预览画面906上显示相关对象数据的预览。这里,选择对象数据701作为例子。当在这种状态下按下粘贴按钮907时,在步骤S1101,从后面说明的图12所示的表中获得第二特征量,其中,根据后面说明的文档大小和观察距离设置获得第二特征量。在本实施 例中,使用后面说明的“页对象大小”和“页字体大小”作为第二特征量。“页对象大小”是适合于用户观察文档的一页文档中的对象的标准大小。并且,还可以将此称为适合于文档中的对象的平均大小。同样,“页字体大小”是适合于用户观察文档的一页文档中的字体的标准大小。类似地,还可以将此称为适合于文档中的字体的平均大小。当通过文档大小按钮911指定“A4”,并且通过观察距离设置按钮912选择“海报”时,在第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2所示的值,将页对象大小设置为“50”,并且将页字体大小设置成“30”。 
接着,在步骤S1102,从存储部202读出对象数据701。 
此后,在步骤S1103,从对象数据701的元数据706读出对象的属性。在所读取的属性为文本属性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读取的属性为图形属性且对象为图表或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04,当所读取的属性是上述属性以外的其它属性时,处理进入步骤S1106。 
在对象数据是前一情况的情况下,即,在所读取的属性为文本属性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读取的属性为图形属性且对象为图表或表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4,从元数据603获得上述平均字体大小和字体大小。 
接着,在步骤S1105,为了进行放大/缩小处理,计算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字体大小。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字体大小的计算。 
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字体大小=页字体大小×(字体大小/平均字体大小) 
此外,当在步骤S1103中对象数据为后一情况时,在步骤S1106从元数据603获得上述平均对象大小和相关对象的对象大小。
接着,在步骤S1107,为了进行放大/缩小处理,计算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对象大小。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对象大小的计算。 
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对象大小=页对象大小×(对象大小/平均对象大小) 
接着,在步骤S1108,基于这样获得的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字体大小或对象大小,进行对象的放大/缩小处理。这里,作为例子,具有文本属性的图像数据605是字体数据(或者包括字体数据的PDL代码),因此改变其字体大小,具有图形属性的图像数据605是轮廓路径的坐标数据,因此改变其坐标。对于具有图像属性的图像数据605,通过使用双立方(bi-cubic)方法改变该图像数据605的图像大小。另外,基于预览画面904上的显示位置更新布局数据604。 
这里,对象数据701具有图表以外的图形属性,因此在步骤S1106获得其对象大小,并且在步骤S1107计算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对象大小。这里,根据上述公式,该处理之后的对象大小为“91”(=50×213/117)。 
此外,在步骤S1108,将包括这样改变后的布局数据604和图像数据605的对象数据601临时存储在存储部202的图像编辑缓冲器中。在编辑时自然可以再使用这样临时存储的对象数据601。 
最后,在步骤S1109,在预览画面904上显示进行了放大/缩小和粘贴处理之后的对象数据701的预览。 
文档大小和观察距离设置的表
接着,将参考图9、12、13和14详细说明上述粘贴处理中使用的页对象大小和页字体大小。 
图12是使页对象大小和页字体大小与后面说明的文档大 小和观察距离设置相关的表的例子。由管理用户预先设置该表。例如,假定这样一种情况:要粘贴的文档的大小为“A4”,并且使用该文档作为普通文档。这里所述的术语“普通”意为用户阅读置于桌上的文档的情况、或者用户用手拿着阅读文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页对象大小和页字体大小分别表示用户阅读A4大小的文档时的最佳对象大小和字体大小。具体地,在A4大小的普通文档的情况下,分别将对象大小和字体大小设置成“35”和“10”,作为最佳值。将这些值中的每一个设置为各大小的平均值。图13是在按下文档大小按钮911时的用户界面(UI)画面的一个例子,图14是在按下观察距离设置按钮912时的UI画面的一个例子。 
在粘贴处理中,从图12所示的表中获得分别与通过文档大小按钮911和观察距离设置按钮912所选择的项相对应的页对象大小和页字体大小。 
当用户按下文档大小按钮911时,显示图13所示的文档大小列表1301,以使得可以改变正在编辑的文档的大小。另外,可以利用该处理改变在粘贴处理中要使用的第二特征量。此外,按下观察距离设置按钮912,从而显示图14所示的观察距离列表1401。然后,从该列表中选择一个选项,从而在编辑过程中改变观察距离的设置。可以利用该处理改变粘贴处理中要使用的第二特征量。 
另外,在观察距离列表中设置有页默认设置,并且当进行伴随后述原稿读取的编辑时,该设置变成有效。后面将详细说明页默认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的表那样设置页对象大小和页字体大小,并且用户从该列表中选择文档大小和观察距离。然而,还可以直接设置这些第二特征量。 
伴随原稿读取的编辑功能
接着,将参考图9、15和16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包括原稿读取的编辑功能。 
图15是在进行原稿读取时的UI画面的例子,图16是在粘贴对象数据701时的UI画面的例子。 
在上述编辑功能中,用户按下原稿读取按钮903以读取原稿。然后,用户按下观察距离设置按钮912以选择图14中通过“-”所示的页默认设置,从而允许进行下面的处理。 
当按下图9中的原稿读取按钮903时,将所读取的图像数据1501显示在预览画面904上。这里,将观察距离设置按钮912设置成通过“-”所示的页默认。假定:在这种状态下从对象列表画面905中选择对象数据701,并且按下粘贴按钮907。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从上述表,而是从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获得作为粘贴处理中要使用的第二特征量的页对象大小和页字体大小。换句话说,当选择页默认设置时,使用所读取的图像数据1501所包括的所有对象的对象大小的平均值作为页对象大小,而不使用根据粘贴对象的文档的大小和观察距离所确定的值。使用所读取的图像数据1501所包括的所有对象的字体大小的平均值作为页字体大小。 
在图15中,假定:所有对象的对象大小的平均值为“38”,并且字体大小的平均值为“47”。此时,在将页对象大小定义为“38”、并将页字体大小定义为“47”时,进行粘贴处理。在图16中,对象数据1601是进行粘贴处理之后的对象数据,并且对象大小为“69”(=38×213/117)。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除第一实施例所使用的大小以外,还使用通过文档结构分析所获得的分类信息作为对象数据601的元数 据603中所述的第一特征量,其中,第一特征量表示在原稿中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 
这里,将参考图17说明与第二实施例的编辑处理有关的元数据。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要读出的原稿和包括在该原稿中的对象的对象数据的例子的概念图。 
原稿1700是A3大小(29.7cm×42cm)的原稿,当根据图3中的流程读出图像时,在步骤S303和S304生成对象数据1701、1702、1703和1704。此后,在步骤S306为各对象数据生成元数据603。此时,可以获得作为在后述的粘贴处理中要使用的第一特征量的平均对象大小、对象的对象大小、以及通过文档结构分析所获得的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作为元数据603的一部分,其中,第一特征量表示在原稿中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然后,在步骤S307,将这些信息项包括在元数据603中,并且将其存储在存储部202中。 
在本实施例中,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包括例如页眉(标题、日期和公司名称等)、页脚(页数等)、以及除此之外的主体。仅对于包括字体数据的、具有文本属性的对象数据,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才有效。对于具有文本属性外的属性的对象数据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应该注意,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不局限于上述信息,并且可以使用任何信息,只要该信息与文档结构相关即可。 
接着,将参考图9、18和19详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粘贴处理。 
图1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粘贴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部(未示出)控制所有操作。图1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UI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当从编辑布局画面902上的对象列表画面905中选择某一对象ID时,在所选择的ID的显示上使用阴影910。然后,在对象预览画面906上显示该对象数据的预览。这里,选择对象数据1703作为例子。 
当用户在这种状态下按下粘贴按钮907时,在步骤S1801中从图20所示的表中获得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的根据文档大小和观察距离设置的第二特征量(页对象大小和页字体大小)。 
接着,在步骤S1802,从存储部202读出对象数据1703。 
此后,在步骤S1803,从对象数据1703的元数据603读出对象属性。当对象数据1703的属性为文本属性时,处理进入步骤S1804。 
在步骤S1804,从元数据603获得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 
接着,在步骤S1805,从后面说明的图20所示的表中获得与文档大小(“A4”)、观察距离设置(“海报”)和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页眉”)相对应的字体大小(“42”)。类似于图12,图20由管理用户预先设置。例如,假定这样一种情况:粘贴对象的文档的大小为“A4”,并且该文档用作普通文档。在这种情况下,字体大小表示用户阅读A4大小的文档时的适当值。而且,根据示出在文档结构中如何使用字体的分类信息适当确定字体大小。具体地,在A4大小的普通文档的情况下,将页眉所使用的字体大小设置成“20”,作为最佳值,将主体所使用的字体大小设置成“12”,作为最佳值,并且将页脚所使用的字体大小设置成“10”,作为最佳值。 
接着,在步骤S1808,基于在步骤S1805中所获得的字体大小进行对象的放大/缩小处理。对象数据1703具有文本属性的图像数据605,并且这是字体数据(或者包括字体数据的PDL代码),因此将字体大小改变成“42”。另外,基于在预览画面904 上的显示位置更新布局数据604。 
此外,在步骤S1808,将这样改变后的布局数据604和包括图像数据605的对象数据1703临时存储在存储部202的图像编辑缓冲器中。在编辑时自然可以再使用这样临时存储的对象数据1703。 
随后,在步骤S1809,在预览画面904上显示进行放大/缩小和粘贴处理之后的对象数据1901的预览(图19)。 
应该注意,具有文本属性以外的属性(图像属性或图形属性)的对象数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顺便提及,在具有文本属性以外的属性的对象数据的情况下,图18所示的步骤S1801~S1802、S1806~S1807、以及S1808~S1809中的处理分别与图11所示的步骤S1101~S1102、S1106~S1107、以及S1108~S1109中的处理相同。 
接着,将参考图20详细说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用于根据文档大小、观察距离设置和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描述第二特征量的上述表。 
图20是示出使放大/缩小处理所使用的字体大小与文档大小、观察距离设置、以及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相关的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粘贴处理中,从图20所示的表获得与通过文档大小按钮911和观察距离设置按钮912所指定的项相对应的、具有文本属性的对象数据的字体大小。而且,当用户按下文档大小按钮911时,显示图13所示的文档大小列表1301,以使得可以改变正在编辑的文档的大小。另外,利用该处理可以改变粘贴处理中要使用的第二特征量。此外,按下观察距离设置按钮912,从而显示图14所示的观察距离列表1401。然后,从该列表中选择一个选项,从而在编辑过程中改变观察距离的设置。利用该处理可 以改变粘贴处理中要使用的第二特征量。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配置,使得可以作为表来准备字体大小,并且用户可以从该列表选择字体大小。可选地,可以直接输入并设置第二特征量。 
其它配置和处理内容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其它实施例
此外,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由多个装置(例如,计算机、接口装置、阅读器和打印机等)形成的系统、或由单个装置(多功能装置、打印机和传真设备等)构成的设备。 
此外,可以通过使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单元(MPU))从存储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流程图的过程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该程序代码,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因此,该程序代码和存储或记录该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的方面。 
作为用于提供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可以使用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以及ROM等。 
此外,当由计算机执行所读出的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此外,该程序的执行包括这样一种情况:运行在计算机上的OS等基于该程序的指令进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插入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写入插入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的存储器中。此后,设置在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等基于该程序的指令进 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因此,还可以通过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所进行的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存储部件,用于在从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所述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
指定部件,用于接收对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的大小的指定和对观察距离设置的指定;
放大/缩小处理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元数据以及根据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所述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
粘贴部件,用于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所述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表示包括在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所述第一特征量是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的平均对象大小和所述对象的对象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表示包括在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所述第一特征量是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的平均字体大小和所述对象的字体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表示包括在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所述第一特征量是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要处理的对象具有图像属性,或者如果所述对象具有图形属性且不是图表,则所述放大/缩小处理部件根据基于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页对象大小、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的平均对象大小、以及所述对象的对象大小,确定所述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对象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要处理的对象具有文本属性,或者如果所述对象具有图形属性且是图表,则所述放大/缩小处理部件根据基于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页字体大小、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的平均字体大小、以及所述对象的字体大小,确定所述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对象的字体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要处理的对象具有文本属性,则所述放大/缩小处理部件根据基于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所述文档的大小、所述观察距离设置、以及所述所读取原稿中的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所定义的字体大小,确定所述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字体大小。
8.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存储部件,用于在从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所述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
放大/缩小处理部件,用于读取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中的图像数据,以确定包括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大小的平均值和所有字体大小的平均值,作为第二特征量,并且用于基于所述元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所述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
粘贴部件,用于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所述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从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所述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
接收对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的大小的指定和对观察距离设置的指定;
基于所述元数据以及根据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所述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
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所述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表示包括在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所述第一特征量是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的平均对象大小和所述对象的对象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表示包括在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所述第一特征量是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的平均字体大小和所述对象的字体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表示包括在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对象与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所述第一特征量是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要处理的对象具有图像属性,或者如果所述对象具有图形属性且不是图表,则在进行放大/缩小处理的步骤中,根据基于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页对象大小、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的平均对象大小、以及所述对象的对象大小,确定所述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对象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要处理的对象具有文本属性,或者如果所述对象具有图形属性且是图表,则在进行放大/缩小处理的步骤中,根据基于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所述文档的大小和所述观察距离设置所定义的页字体大小、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的平均字体大小、以及所述对象的字体大小,确定所述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对象的字体大小。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要处理的对象具有文本属性,则在进行放大/缩小处理的步骤中,根据基于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所述文档的大小、所述观察距离设置、以及所述所读取原稿中的文档结构的分类信息所定义的字体大小,确定所述放大/缩小处理之后的字体大小。
1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从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对象以允许再使用所述对象,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从所述所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分离出对象时,将所述对象与包括在所述原稿中的其它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第一特征量存储在元数据中;
通过读取所述对象被输出到的文档中的图像数据,并且由此确定包括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有对象大小的平均值和所有字体大小的平均值作为第二特征量,来基于所述元数据和所述第二特征量对所存储的所述对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以及
将经过所述放大/缩小处理的所述对象粘贴到所述文档的图像数据中。
CN2008101613394A 2007-09-20 2008-09-19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3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4103A JP4904235B2 (ja) 2007-09-20 2007-09-20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7244103 2007-09-20
JP2007-244103 2007-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3413A CN101393413A (zh) 2009-03-25
CN101393413B true CN101393413B (zh) 2011-01-26

Family

ID=4047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133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3413B (zh) 2007-09-20 2008-09-19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23389B2 (zh)
JP (1) JP4904235B2 (zh)
CN (1) CN1013934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4235B2 (ja) * 2007-09-20 2012-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9218736A (ja) * 2008-03-07 2009-09-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996350B1 (en) 2011-11-02 2015-03-31 Dub Software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document management
JP6000992B2 (ja) * 2014-01-24 2016-10-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文書ファイル生成装置及び文書ファイル生成方法
CN105760501A (zh) * 2016-02-22 2016-07-13 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格式转换方法及装置
US10452904B2 (en) * 2017-12-01 2019-10-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lockwise extraction of document metadata
US10839562B2 (en) * 2018-04-04 2020-11-17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abling object attribute driven super resolution encoding
JP7226007B2 (ja) * 2019-03-26 2023-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67166A (ja) 2021-10-29 2023-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23067164A (ja) 2021-10-29 2023-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7801A (ja) * 1998-11-02 2000-05-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媒体
JP2005159517A (ja) * 2003-11-21 2005-06-1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777229A (zh) * 2004-11-16 2006-05-2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7877B2 (ja) * 1988-03-31 1998-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ドット文字パターンの平滑化方式
JP2697918B2 (ja) * 1989-09-26 1998-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H0581399A (ja) 1991-09-18 1993-04-02 Hitachi Ltd 文書作成装置
US5424853A (en) * 1993-04-19 1995-06-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5613017A (en) * 1994-09-29 1997-03-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mage data among media having different image output sizes
JPH08272987A (ja) * 1995-04-03 1996-10-18 Canon Inc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5754873A (en) * 1995-06-01 1998-05-19 Adob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ling a selected block of text to a preferred absolute text height and scaling the remainder of the text proportionately
US6556713B2 (en) * 1997-07-31 2003-04-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H11306197A (ja) * 1998-04-24 1999-11-05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コンピュータ可読メモリ
US6441919B1 (en) * 1998-09-02 2002-08-2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rendering and compositing in variable printing
US6529214B1 (en) * 1999-05-14 2003-03-04 Checkerboard Ltd. Interactive print job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US6418180B1 (en) * 2001-07-19 2002-07-09 Marvin Wei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nting objects having substantially uniform size
EP1355484B1 (en) * 2002-04-17 2017-03-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mpre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mage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4088585A (ja) * 2002-08-28 2004-03-1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US7797631B2 (en) * 2002-09-18 2010-09-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793142B2 (ja) * 2002-11-15 2006-07-05 株式会社東芝 動画像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JP4074856B2 (ja) * 2004-01-22 2008-04-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変換装置および画像変換プログラム
JP2006128763A (ja) * 2004-10-26 2006-05-18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6277727A (ja) * 2005-03-04 2006-10-12 Canon Inc レイアウト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738857B2 (ja) * 2005-03-23 2011-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4347264B2 (ja) * 2005-05-20 2009-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
US7770109B2 (en) * 2005-12-16 2010-08-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aptive layout for content
JP4891137B2 (ja) * 2007-04-19 2012-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04235B2 (ja) * 2007-09-20 2012-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7801A (ja) * 1998-11-02 2000-05-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媒体
JP2005159517A (ja) * 2003-11-21 2005-06-1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777229A (zh) * 2004-11-16 2006-05-2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3413A (zh) 2009-03-25
US20090080000A1 (en) 2009-03-26
JP2009077145A (ja) 2009-04-09
US8223389B2 (en) 2012-07-17
JP4904235B2 (ja)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3413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JP5268274B2 (ja) 検索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227569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050105116A1 (en)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ocument processing method
US20050128516A1 (en)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ocument processing method
US2007024228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dex data of document data, and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the same
JP2005157449A (ja)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060059415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document input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document man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rograms for implementing the control methods, and storage media storing the control programs
US881811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groups object images based on object attribut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09072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that stores program thereof
CN101242468B (zh) 远程复印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496079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EP2040451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09165025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90154763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generating easily readable image
JP4101052B2 (ja) 文書管理装置、文書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023944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10035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1482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903037B2 (ja) 文書作成方法及び文書作成装置
JP3903036B2 (ja) 文書作成方法及び文書作成装置
JP2006005584A (ja) 媒体作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媒体作成方法、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で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2007194713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210257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0332971A (ja) 複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