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1664B - 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运输载具 - Google Patents

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运输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1664B
CN101391664B CN2008101755770A CN200810175577A CN101391664B CN 101391664 B CN101391664 B CN 101391664B CN 2008101755770 A CN2008101755770 A CN 2008101755770A CN 200810175577 A CN200810175577 A CN 200810175577A CN 101391664 B CN101391664 B CN 1013916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ransport carrier
support body
pair
sup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55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1664A (zh
Inventor
杨庭杰
陈宜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755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1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1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1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1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16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运输载具,用以将一物件自供应端运送至客户端,首先提供一运输载具,此运输载具具有一可视物件尺寸大小而调整的承载空间,接着放置一托盘至运输载具内,最后再将物件装设于托盘内,以使物件装载于运输载具内以进行后续的运送流程,并于运送过程中,可通过不同的机械手臂搬运此一装设有物件的运输载具。

Description

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运输载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及搬运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运输载具。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制作过程包括制作液晶面板的前段制程,以及后续将液晶面板加以组装的模块化制程。同时基于制作生产的成本考虑,此一前段制程与后续的模块化制程通常会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例如面板供应端与客户端。
一般而言,面板(panel)供应端为安全无虞地运送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或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LCD panel)至客户端,以进行后续液晶显示器(LCD)的制程步骤时,由于液晶面板具有厚度薄且易碎的特性,因此面板供应端均会使用专用的包装容器予以封装,通过该专用的包装容器提供背光模块或液晶显示面板运送时的安全防护。
如图1及图2所示为目前用于背光模块或液晶显示面板等物件10的包装方式,包装容器20具有一上盖21及一底座22,且上盖21和底座22是由塑料材质(如聚乙烯:polyethylene,PE)所制成,于上盖21和底座22内设置有与物件10相配合的凹槽23,使物件10能稳固地放置于底座22及上盖21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接着,再以一塑料袋30包覆此一装有物件10的包装容器20,然后再放置入包装箱40内以便于将此包装容器20自供应端运送到客户端。
虽然此一形式的包装容器有助于将背光模块或液晶显示面板等物件,安全地从供应端运送至客户端,惟在此运送过程中包含供应端将装有包装容器的包装箱置放于运输货柜中、客户端自运输货柜内卸载该些包装箱并运送至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将包装容器自包装箱中取出并搬运至生产在线、以及最后拆卸包装容器外层的塑料袋和上盖以便将物件放置于工作平台上,以进行后续的组装操作。因此,采用此种形式的包装容器,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在包装容器的搬运与拆卸上,而大幅地增加人事雇用成本,且也无法快速有效地将物件自供应端运送至客户端的生产线,进而使客户端制造产品的产能下降。
另外,由于上盖及底座都使用塑料材质以一体成型的方式所构成,因此每一包装容器仅能适用于单一物件尺寸大小的物件上,对于运送不同物件尺寸的物件,则必须开发、制造新的模具以对应不同物件尺寸的包装容器。同时受限于组成材质的关系,此种形式的包装容器所能承受的重量有限,因此在运送时包装容器向上堆栈的数量受到限制,进而增加搬运次数而使运输成本上升。并且,此种形式的包装容器在使用上不能重复使用,使制造生产成本相对的增加,且不符合环保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法首先提供一所欲装载的物件,再提供一运输载具,并调整此运输载具的承载空间,使承载空间匹配于所提供的物件的尺寸大小,接着放置一托盘(tray)至运输载具的承载空间内,最后将物件装设于此托盘中,完成装载步骤,以方便后续的物件运送操作。
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中所使用的运输载具,包含二架体以及一活动组件。二架体相对设置并各自包含复数个支架,且架体与架体之间通过二架体上相对应的二支架相连接,以在二架体的间构成一承载空间。活动组件设置于相对应的二支架之间,且活动组件可相对于二支架位移,以令二架体对应调整承载空间的尺寸。
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中所使用的运输载具,其结构也可为包含一第一架体、一第二架体及一对托盘。第一架体包含一对活动组件,第二架体与此等活动组件相连接,此等托盘分别对应并配置于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上。
本发明的装载及搬运方法中所使用的运输载具,其所具有的承载空间可视物件尺寸而进行调整,因此可节省为因应物件尺寸而开发新模具的制造成品。并且,本发明的装载及搬运的方法通过机械手臂来进行运输载具的装载与卸载操作,因此可加快物件自供应端运送至客户端的速度,以及节省客户端在后续产品组装上的时间,同时不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运输载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运输载具的组合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运输载具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活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运输载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的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运输载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运输载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运输载具装载于包装箱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运输载具置放于栈板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运输载具卸载于底座的实施方式示意图;以及
图8A、图8B与图8C为本发明运输载具内物件卸载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物件                              20:包装容器
21:上盖                              22:底座
23:槽                                30:塑料袋
40:包装箱                            50:运输载具
51:第一架体                          511:水平支架
5111:对应端                          512:活动组件
5121:固定孔                          513:矩形支架
5131:垂直支架                        514:斜向支架
52:第二架体                          521:水平支架
5211:对应端                          5212:定位孔
522:矩形支架                         5221:垂直支架
523:斜向支架                         53:托盘
531:L形凹槽                          54:固定组件
55:承载空间                          60:第一ㄇ形支架
601:头部                             61:第二ㄇ形支架
611:底端                             62:斜向支架
63:L形支架                           631:第一支架
632:第二支架                         64:水平支架
70:第一机械手臂                      71:第二机械手臂
72:第三机械手臂                      73:工作平台
80:栈板                              90:底座
91:容置槽                            h1:第一长度
h2:第二长度                          h3:第三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3A和图4所示为本发明运输载具的一实施例的分解及组合示意图。依据本实施例所揭示的运输载具50,包含一第一架体51、一第二架体52、一对托盘53及一对固定组件54。第一架体51由金属材质(如铁、钢、合金等金属)所组成,第一架体51包含一对水平支架511、一对活动组件512、一矩形支架513及一对斜向支架514。二水平支架511分别具有一对应端5111,且相对此对应端5111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组件512相连接,此活动组件512具有一固定孔5121(如图3B所示);二矩形支架513包含一对垂直支架5131,矩形支架513系通过垂直支架5131的一端与水平支架511的对应端5111相连接;二斜向支架514斜向连接垂直支架5131与水平支架511,例如:二斜向支架5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二垂直支架5131相对二水平支架511的另一端附近,以及二水平支架511上相对于对应端5111的另一端与对应端5111的间,令斜向支架514以由垂直支架5131朝向水平支架511倾斜。
第二架体52也由金属材质(如铁、钢、合金等金属)组成,第二架体52包含一对水平支架521、一矩形支架522以及一对斜向支架523。二水平支架521分别具有一对应端5211,且相对此对应端5211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定位孔5212(如图3B所示);二矩形支架522包含一对垂直支架5221,矩形支架522是通过垂直支架5221的一端与水平支架521的对应端5211相连接;二斜向支架523斜向连接垂直支架5221与水平支架521,例如:二斜向支架5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二垂直支架5221相对二水平支架521的另一端附近,以及二水平支架521相对于对应端5211的另一端与对应端5211之间,即斜向支架523斜向连接垂直支架5221与水平支架521。
请继续参阅图3A和图3B所示,二托盘53分别具有多数个L形凹槽531,多数个L形凹槽531间以彼此相间隔的形式排列于托盘53的一侧,且L形凹槽531内的结构形状与尺寸系匹配并对应于所欲装置物件10的形状与尺寸,特别是物件10的厚度。固定组件54于活动组件512的固定孔5121与第二架体52的定位孔5212相对应时,系用以锁附此对应的固定孔5121与定位孔5212,令第二架体52不致相对第一架体51产生滑动,此固定组件54系指螺栓、插销及固定柱等,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定位孔5212与固定孔5121相对应时,固定组件54系同时穿设于定位孔5212与固定孔5121,令定位孔5212不致于相对固定孔5121滑动。
请再次参阅图3A和图4所示,当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相连接时,系通过第二架体52设有固定孔5121的一端套设第一架体51设有活动组件512的一端,令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之间构成一承载空间55,并利用活动组件512的固定孔5121与第二架体52的定位孔5212相对应的关系,调整承载空间55的大小,以匹配于所欲装设的物件10尺寸,特别是物件10的长度;然后再以固定组件54锁附或插固于定位孔5212与固定孔5121,令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不会相对滑动。接着以二托盘53相对设有L形凹槽531的另一侧,使二托盘53分别对应配置于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中,最后再将物件10放置于各L形凹槽531内。
在此将物件10装设于运输载具50的操作上,也可先将二托盘53对应放置于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内,然后再调整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承载空间55的大小,以匹配于物件10的尺寸。此仅为使用者在组装运输载具50时的操作手法的不同,并非限制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
并且,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间的承载空间55可视物件10的尺寸而进行调整,因此可适用于装载不同尺寸的物件10,而不需为了因应物件10尺寸而开发不同的模具,同时,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分别由金属材质所组成,因此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并避免废弃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危害。换言之,本发明所揭示的运输载具50可大幅的减少模具的开发成本,以及降低所使用原料的生产成本,同时符合经济及环保效益。
如图3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的组成形式,也可为分别包含一第一ㄇ形支架60、一第二ㄇ形支架61及一对斜向支架62。其中,第一ㄇ形支架60具有一头部601,且第二ㄇ形支架61具有一对底端611,此二底端611分别连接于第一ㄇ形支架60的头部601两端,令第二ㄇ形支架61与第一ㄇ形支架60相连接;二斜向支架6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ㄇ形支架60,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二ㄇ形支架61,即斜向支架62斜向连接第一ㄇ形支架60与第二ㄇ形支架61。
又或者如图3D所示,第一架体51与第二架体52分别包含一对L形支架63、一对水平支架64及一对斜向支架62。二L形支架63通过此等水平支架64相互连接,且各L形支架63包含一第一支架631与一第二支架632;二斜向支架62系分别连接于二L形支架63的第一支架631与第二支架632,即斜向支架62斜向连接第一支架631与第二支架632。
如图4至图8B所示为本发明运输载具的装载及卸载的实施方式示意图。首先,供应端将物件10以上述的方法装设于运输载具50内,并将这些装设有物件10的运输载具50放置于包装箱40内,接着再通过一第一机械手臂70将此包装箱40放置于栈板(pallet)80上(如图6所示),此一放置过程也可为将多数个包装箱40堆栈于栈板80上。然后以堆高机等搬运机具将放置有此包装箱40的栈板80摆放至运输货柜里(图未显示),并运送至客户端。
客户端于接收到运输货柜后,将这些放置有包装箱40的栈板80运送至生产部门,并卸载装设有物件10的运输载具50。接着利用一第二机械手臂71夹取并放置此运输载具50至一底座(cart)90(如图7所示),底座90上设置有不同长度的容置槽91,例如,底座90上同时具有一第一长度h1、一第二长度h2、及一第三长度h3,以供具有不同承载空间55的运输载具50对应放置。
如图8A和图8B所示,当装载有运输载具50的底座90,通过客户端内部的物流运输系统传送至生产线,利用一第三机械手臂72伸入于运输载具50中夹持并取出物件10,以及将此物件10放置于一工作平台73上(如图8C所示),以进行后续的显示器整体组装操作。
在此一装载与运送物件的过程中,无论是供应端的物件生产部门或客户端的产品组装部门,都可通过机械手臂等自动化设备协助操作人员进行装载与卸载的操作流程,可有效节省物件装卸时间,进而提高生产与组装速度,同时避免因过度使用人力所引发的适法性(劳工法)问题。
本发明的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物件装设于运输载具的承载空间并放置于包装箱后,通过机械手臂将装设有运输载具的包装箱放置于栈板上,并以搬运机具将栈板摆放于运输货柜里,然后运送至客户端。待物件运抵客户端时,客户端同样利用机械手臂将运输载具取出并放置于传送底座上,并运送至生产线,最后,再通过第三机械手臂将物件放置于工作平台上以进行后续的组装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通过机械手臂搬运装设有物件的运输载具,不但能节省使用人力搬运所消耗的时间,同时也减少物件自供应端至客户端的时间,进而能加快最终产品的生产速度。同时,本发明的运输载具所包含的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是由金属材质所构成,并且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所构成的承载空间可视物件尺寸进行调整,使本发明的运输载具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以及省去为因应物件尺寸而开发新模具的制造成本。
同时,本发明的运输载具所包含的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都由金属材质所构成,因此在运输载具的装载与搬运上,可通过金属架体的支撑强度,令运输载具得以互相堆栈(如向上堆栈)的方式进行装载与搬运,进而使单位时间内所能搬运的运输载具数目增加,以节省搬运成本。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提供一物件;
提供一运输载具,并调整该运输载具的承载空间,以匹配该物件的尺寸,其中该运输载具包括两个通过活动组件连接的架体,该两个架体分别由多个支架连接形成三角框架体结构,该两架体对应设置形成可匹配该物件尺寸的该承载空间;
对应该两架体配置一对托盘至该运输载具内,该对托盘分别具有多个L形凹槽,该多个L形凹槽间以彼此间隔的形式排列于该托盘的一侧,且该L形凹槽内的结构形状与尺寸匹配并对应于该物件的形状与尺寸;以及
装设该物件至该托盘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放置该运输载具于一包装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通过一第一机械手臂,将该包装箱连同该运输载具一并放置于一栈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通过一第二机械手臂,取出该包装箱内的该运输载具并放置于一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通过一第三机械手臂,取出该运输载具内的该物件,并放置于一工作平台上。
6.一种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二架体,相对设置并且分别包含多个支架,该多个支架相互连接形成三角形框架体结构,且该二架体通过相对应的二支架相互连接,以于该二架体之间构成一承载空间;以及
一活动组件,设置于该相对应的二支架之间,且该活动组件可相对于该二支架位移,以令该二架体对应调整该承载空间的尺寸;
一对托盘,设置于该架体内,该对托盘分别具有多个L形凹槽,该多个L形凹槽间以彼此间隔的形式排列于该托盘的一侧,且该L形凹槽内的结构形状与尺寸匹配并对应于物件的形状与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三角形框架体结构的多个支架包含一斜向支架,该斜向支架的二端分别连接二相邻的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组件一端连接于该相对应的二支架的其中一支架,该活动组件的另一端套设于该相对应的二支架的另一支架内,并可相对于该相对应的二支架的其中一支架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组件与支架套接处具有二固定孔,该相对应的二支架的其中一支架具有一定位孔,并通过一固定件穿设过该定位孔与该二固定孔的其中一固定孔,以令该活动组件固设于该相对应的二支架之间。
10.一种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架体,包含一对活动组件;
一第二架体,与该对活动组件连接,该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分别由多个支架连接形成三角框架体结构,该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对应设置形成可匹配物件尺寸的承载空间;以及
一对托盘,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配置,该对托盘分别具有多个L形凹槽,该多个L形凹槽间以彼此间隔的形式排列于该托盘的一侧,且该L形凹槽内的结构形状与尺寸匹配并对应于该物件的形状与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对活动组件分别具有一固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架体具有一对定位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对固定组件,锁附对应的该对固定孔与该对定位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架体包含:
一对水平支架;
一矩形支架,包含一对垂直支架,该对垂直支架的一端与该对水平支架的一对应端连接;以及
一对斜向支架,斜向连接该对垂直支架与该对水平支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对活动组件的一端固设于该对水平支架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架体包含:
一对水平支架;
一矩形支架,包含一对垂直支架,该对垂直支架的一端与该对水平支架的一对应端连接;以及
一对斜向支架,斜向连接该对垂直支架与该对水平支架。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分别包含:
一第一ㄇ形支架,具有一头部;
一第二ㄇ形支架,具有一对底端,其与该头部连接;以及
一对斜向支架,斜向连接该第一ㄇ形支架与该第二ㄇ形支架。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分别包含:
一对水平支架;
一对L形支架,通过该对水平支架互相连接,且各该L形支架包含一第一支架与一第二支架;以及
一对斜向支架,斜向连接各该第一支架与各该第二支架。
CN2008101755770A 2008-11-07 2008-11-07 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运输载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1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55770A CN101391664B (zh) 2008-11-07 2008-11-07 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运输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55770A CN101391664B (zh) 2008-11-07 2008-11-07 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运输载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1664A CN101391664A (zh) 2009-03-25
CN101391664B true CN101391664B (zh) 2012-05-23

Family

ID=40492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557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1664B (zh) 2008-11-07 2008-11-07 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运输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16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3052B1 (ko) * 2010-04-08 2012-12-18 주식회사 태성기연 판유리 수납장치
CN102152899A (zh) * 2011-05-13 2011-08-17 厦门大学 折叠嵌套式纸浆模缓冲衬垫
CN102490974A (zh) * 2011-12-02 2012-06-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包装袋及其包装方法
CN102717995A (zh) * 2012-06-27 2012-10-10 杭州三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槽及其辅件成套集成包装结构
CN103318233A (zh) * 2013-05-22 2013-09-25 苏州华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环境监测车综合控制板架
CN103395569B (zh) * 2013-08-06 2015-08-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包装装置
CN107264941A (zh) * 2017-06-30 2017-10-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包装方法、显示面板包装箱及包装箱体
CN109358442A (zh) * 2018-12-10 2019-02-19 江苏沃达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固定结构
CN215905189U (zh) * 2021-05-12 2022-02-25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搬运机器人及仓储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0074Y (zh) * 2003-06-10 2004-08-04 李文彬 可以无段调整宽距的搬运车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0074Y (zh) * 2003-06-10 2004-08-04 李文彬 可以无段调整宽距的搬运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1664A (zh)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1664B (zh) 装载及搬运物件的方法及其运输载具
CN102712414B (zh) 板状体的收容容器和收容体以及板状体的装载装置和运送车辆
CN101767673B (zh) 汽车白车身板料存放、转运装置
CN102700850A (zh) 用于液晶玻璃面板包装的支撑架
WO2000068117A1 (en) Portable assembly line
CN106142036B (zh) 一种汽车边梁板放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068303Y (zh) 可置于集装箱内的运车框及包含该运车框的集装箱
CN207292078U (zh) 一种组合式铝棒转运装置
CN216508449U (zh) 物流台车
CN110539952A (zh) 一种托盘、一种钢材运载箱及钢材运载方法
CN205169135U (zh) 一种新型周转箱
CN201321244Y (zh) 一种台架式集装箱
CN206406794U (zh) 一种运输车
CN106064716A (zh) 小型立体仓库助力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7347100U (zh) 一种叉车货叉架及其采用的新型型钢
CN208393517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箱体运输的承载货架
CN219707927U (zh) 集装箱装运轿车专用拆卸式钢架
CN105480742A (zh) 货物转移设备
CN210101681U (zh) 一种用于转运的后围蒙皮器具
CN104326178B (zh) 全铝公交车可拆卸式运输架
CN212797016U (zh) 一种油箱运输装置
CN211442386U (zh) 一种卷接机组搬运车
CN215515617U (zh) 一种货物运输用翻转机
CN211443581U (zh) 一种新型运输架
CN213799826U (zh) 一种汽车前桥运送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