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3298B - 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3298B
CN101363298B CN2008101336372A CN200810133637A CN101363298B CN 101363298 B CN101363298 B CN 101363298B CN 2008101336372 A CN2008101336372 A CN 2008101336372A CN 200810133637 A CN200810133637 A CN 200810133637A CN 101363298 B CN101363298 B CN 101363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mechanism
latch piece
engage detent
rotation
buff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36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3298A (zh
Inventor
服部大树
宝方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63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3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3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3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其包括:基座部件;适于与撞针啮合的闩锁件;和金属板形状的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包括适于通过与闩锁件的啮合部分啮合以防止闩锁件旋转的啮合棘爪部分。该啮合棘爪部分形成有条形形状的槽部分,该条形槽部分基本在啮合棘爪部分的板厚方向的中心部分沿着棘轮机构的旋转方向延伸。闩锁件和棘轮机构枢转地安装在基座部件上。该闭锁装置还包括合成树脂模制部分,其一体地模制在棘轮机构的外周边表面上以便露出在槽部分的板厚度方向两侧上的啮合棘爪部分的金属表面。合成树脂模制部分包括适配在槽部分中的缓冲部分。该缓冲部分通过啮合棘爪部分的暴露的金属表面伸出并且适于与闩锁件的啮合部分接触。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门、后门、行李箱盖、座椅靠背或座垫等的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告2002-276228号公开一种在先提出的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在这种技术中,闭锁装置包括能够与固定在车身侧的撞针啮合的板形形状的金属闩锁件,以及适于通过与这个闩锁件啮合防止该闩锁件旋转的板形形状的金属棘轮机构。而且,合成树脂模制部分一体地模制在棘轮机构和闩锁件的每个外周边表面上。模制在棘轮机构上的合成树脂模制部分包括在适于与闩锁件啮合的棘轮机构的啮合棘爪部分上的缓冲部分。该缓冲部分从啮合棘爪部分的啮合金属表面伸出并且能够与闩锁件接触。这个缓冲部分用于减小当闩锁件与棘轮机构接触时发出的接触声。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上所述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中,合成树脂模制部分包括覆盖棘轮机构的横向外表面(沿着板厚度方向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的横向侧模制部分,并且缓冲部分通过使横向侧模制部分的一部分沿着相对于棘轮机构的旋转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伸出超过啮合棘爪部分而形成。因此,当闩锁件和棘轮机构之间的啮合和分离重复许多次时,例如,在施加于缓冲部分的压力载荷的影响下,包括缓冲部分的横向侧模制部分与棘轮机构的横向外表面存在分开或剥离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担心,即减小当闩锁件与棘轮结构接触时发出的接触声的效果将很快退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其构造成将缓冲部分牢固地固定于棘轮机构的啮合棘爪部分,以便长时间地减小当闩锁件与棘轮结构接触时发出的接触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其包括:基座部件;适于与撞针啮合的闩锁件;金属板形式的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包括适于通过与闩锁件的啮合部分啮合而防止闩锁件旋转的啮合棘爪部分,该啮合棘爪部分形成有条形形状的槽部分,该槽部分基本在啮合棘爪部分的板厚方向的中心部分沿着棘轮机构的旋转方向延伸,闩锁件和棘轮机构枢转地安装在基座部件上;以及合成树脂模制部分,其一体地模制在棘轮机构的外周边表面上以便露出在槽部分的板厚度方向两侧上的啮合棘爪部分的金属表面,合成树脂模制部分包括适配在槽部分中的缓冲部分,该缓冲部分通过啮合棘爪部分的暴露的金属表面伸出并且适于与闩锁件的啮合部分接触。
从下面参考附图的描述将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闭锁装置的示意的前视图。
图2是用于闭锁装置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图3是用于闭锁装置的操作的另一个说明性视图。
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棘轮机构的放大的斜向透视图。
图6是在棘轮机构被提供合成树脂模制部分之前棘轮机构的放大的斜向透视图。
图7是棘轮机构的放大的前视图。
图8是当沿着图7的箭头VIII的方向观察时的视图。
图9是当沿着图7的箭头IX的方向观察时的视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沿着图7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进行说明。
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闭锁装置1包括基座部件2、闩锁件5和棘轮机构7。基座部件2用合成树脂和/或金属形成,并且固定或紧固于设置在车身的可打开和可关闭的门(未示出)上。闩锁件5通过枢转轴3能够枢转地连接或安装于基座部件2上。也就是,闩锁件5安装成以便能够绕基座部件2里面的枢转轴3摆动。闩锁件5能够与固定在车身的撞针(门撞针)4啮合。棘轮机构7通过枢转轴6能够枢转地连接于基座部件2。即,棘轮机构7安装成以便能够绕枢转轴6摆动。棘轮机构7适于通过啮合与撞针4啮合的闩锁件5而防止闩锁件5沿着闩锁件5的打开方向(图1至3中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在图1中,覆盖或封闭基座部件2的表面的盖板从图中略去,以便清楚地示出闭锁装置1的内部结构。
闩锁件5用金属形成,并且具有金属板的形式。闩锁件5包括啮合槽(凹口)51、半闭锁啮合部分52以及全闭锁啮合部分53。啮合槽51能够与撞针4啮合。半闭锁啮合部分52和全闭锁啮合部分53每个能够与棘轮机构7的啮合棘爪部分(伸出部分)71啮合。通过使撞针4根据门的关闭操作能够与啮合槽51啮合,闩锁件5从图1的双点划线(交替的一长两短的虚线)所示的打开位置旋转或摆动通过图2和图3所示的旋转中间位置到图1的实线所示的完全闭锁位置(关闭位置)。在闩锁件5的外周边表面上,除了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和邻近该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的部分之外,一体地模制有合成树脂模制部分8。应当指出,闩锁件5总是被弹簧(未示出)朝着打开位置偏置或推动。
棘轮机构7用金属形成,并且具有金属板的形式。在棘轮机构7的外周表面上,一体地模制有合成树脂安模制部分9。棘轮机构7包括在该棘轮机构7的基本中心部分的枢轴孔(枢转支撑孔)72,和在棘轮机构7的旋转端部(即,相对于其旋转轴线在棘轮机构7的径向外端)的啮合棘爪部分71。也就是,棘轮机构7形成有枢转轴6枢转地配合在其中的枢轴孔72。棘轮机构7总是被弹簧(未示出)朝着棘轮机构7的啮合位置(图1所示)偏置。棘轮机构7适于响应设置在基座部件2的相对侧上的释放杠杆(未示出)的运动(即,通过被释放杠杆驱动),克服弹簧的偏置力,从其啮合位置沿着释放方向(图1至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闩锁件5从打开位置朝着完全闭锁位置旋转时,啮合棘爪部分71适于通过与闩锁件5的半闭锁啮合部分52啮合,将闩锁件5保持或维持在半闭锁位置。而且,当闩锁件5从打开位置朝着完全闭锁位置旋转时,啮合棘爪部分71适于通过与闩锁件5的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啮合,将闩锁件5保持在完全闭锁位置。主要如图4、图6和图11所示,条形形状的槽部分10沿着棘轮机构7的板厚度方向(图4和图11的竖直方向)基本形成在啮合棘爪部分71的中心。即,啮合棘爪部分71形成有沿着棘轮机构7的旋转方向(释放方向)从啮合棘爪部分71的末端71a延伸直到预定位置的槽部分10。在啮合棘爪部分71与闩锁件5的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啮合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槽部分10延伸成使得槽部分10的端部(预定位置)10a相对于基座部件2设置于超过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的外侧(即,沿着棘轮机构7的旋转方向在前进一侧)。换句话说,在啮合棘爪部分71与闩锁件5的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啮合的状态下,槽部分10的端部10a相对于闩锁件5的旋转轴线位于超过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的径向外部位置。在图4的剖视图中,为了简化视图,枢转轴3和6以及基座部件2从附图中被略去。
在棘轮机构7上的合成树脂模制部分9包括缓冲部分(减振部分)91、横向侧模制部分92、边缘模制部分93以及孔覆盖部分,主要如图5所示。缓冲部分91在啮合棘爪部分71的区域内形成条形形状,并且模制成适配在槽部分10中并且在沿着棘轮机构7的厚度方向的槽部分10的两侧上形成暴露的金属表面71b。横向侧模制部分92罩覆或覆盖棘轮机构7的每个横向外表面(即,沿着板厚度方向彼此相对的两表面)。边缘模制部分93罩覆或覆盖棘轮机构7的除了缓冲部分91之外的边缘表面(即,相对于棘轮机构7的旋转的径向外表面)。孔覆盖部分罩覆或覆盖枢轴孔72的内周表面。这些缓冲部分91、横向侧模制部分92、边缘模制部分93以及孔覆盖部分通过一体模制形成。
缓冲部分91从棘轮机构7的暴露的金属表面71b稍稍伸出,因此能够与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接触,主要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缓冲部分91沿着棘轮机构7的径向伸出超过两个暴露的金属表面71b。缓冲部分91模制成以便从位于啮合棘爪部分71的末端71a的槽部分10的位置向棘轮机构7的边缘表面的颚部分73平滑地与边缘模制部分93连接。这个颚部分73沿着棘轮机构7的关闭旋转方向位于邻近槽部分10(或暴露的金属表面71b)的区域。即,在位于啮合棘爪部分71的末端71a的缓冲部分91的位置和位于颚部分73的边缘模制部分93的位置之间,缓冲部分91与边缘模制部分93逐渐地成为一体或结合。而且,在啮合棘爪部分71的槽部分10的端部10a侧上,边缘模制部分93的槽端覆盖部分93a覆盖槽部分10的端部10a和对应于一假想线的棘轮机构7的整个区域,该假想线沿着板厚度方向从端部10a延伸,主要如图7和图10所示。也就是,槽端覆盖部分93a覆盖棘轮机构7的板厚度方向的整个表面,该表面位于槽部分10的端部10a。而且,由于暴露的金属表面71b设置在沿着板厚度方向的缓冲部分91的两侧上,缓冲部分91不与横向侧模制部分92直接连接。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当撞针4根据门的关闭操作与闩锁件5的啮合槽51啮合时,闩锁件5克服弹簧的偏置力从打开位置(图1所示的双点划线)朝着完全闭锁位置旋转。在使闩锁件5到完全闭锁位置的过程中,如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由于在半闭锁啮合部分52之后的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的(径向)末端侧以与覆盖棘轮机构7的颚部分73的边缘模制部分93接触的方式滑动,棘轮机构7克服弹簧的偏置力沿着其释放方向临时旋转。
当闩锁件5朝着完全闭锁位置进一步旋转时,如图3所示的第二状态,棘轮机构7借助于弹簧的偏置力沿着啮合方向旋转,并且啮合棘爪部分71的末端71a与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的外周边(相对于旋转的径向外边缘)接触。然后,当闩锁件5进一步旋转并且到达过行程位置(沿着关闭或闭锁方向稍稍超过完全闭锁位置的位置)时,棘轮机构7借助于弹簧的偏置力旋转到棘轮机构7的啮合位置,并且然后闩锁件5借助于门的密封反作用力从过行程位置返回至完全闭锁位置。因此,如由图1的实线所示的第三状态,啮合棘爪部分71与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啮合,以便将闩锁件5保持在完全闭锁位置。
在上述第一状态下,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的径向外边缘能够在棘轮机构7的边缘表面的颚部分73上平滑地滑动;由于缓冲部分91在啮合棘爪部分71的末端71a和棘轮机构7的颚部分73之间与边缘模制部分93(即,沿着板厚度方向整个地覆盖棘轮机构7的径向外表面的边缘模制部分93的区域)平滑地连接或合并,因此,能够实现闩锁件5和棘轮机构7的平滑旋转,使得在门的关闭操作时能够防止响亮的或不正常的噪声的产生。即,棘轮机构7的啮合棘爪部分71和闩锁件5的啮合部分之间的滑动阻力不增加,因此能够实现平滑的操作。
在上述第二状态下,缓冲部分91在棘轮机构7的啮合棘爪部分71的末端71a的位置处与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的径向外边缘接触。因此,在这时,接触声响(当闩锁件5与棘轮机构7接触或啮合时产生的)和滑动噪声被减小或减轻。
在上述第三状态下,至少能够列出下面的优点。
(a)设置在啮合棘爪部分71中的缓冲部分91与闩锁件5的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接触。因此能够减小这时的接触声响。
(b)在重负载施加于啮合棘爪部分71的情况下,邻接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的缓冲部分91通过弹性变形而变形,并且全闭锁啮合部分53变成与啮合棘爪部分71的暴露的金属表面71b接触,因此,能够确保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和啮合棘爪部分71之间的啮合强度的高水平。
(c)缓冲部分91形成为适配在啮合棘爪部分71的槽部分10中。因此缓冲部分91到啮合棘爪部分71的固定(粘结)是牢固的从而能够增强耐用性。
(d)缓冲部分91形成为条形(即,长而窄)形状并且沿着板厚度方向基本设置在啮合棘爪部分71的中心。即便在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与啮合棘爪部分71之间的相对位置沿着板厚度方向从理想位置偏离了一定程度的状态下,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与啮合棘爪部分71啮合,缓冲部分91也能够可靠地变成与完全闭锁啮合部分53接触。
(e)缓冲部分91与横向侧模制部分92不直接接触。因此,即便缓冲部分由于压缩变形而变形,这个变形不直接传递给横向侧模制部分92,因此能够防止横向侧模制部分92从棘轮机构7的横向侧(即,沿着板厚度方向的相对的两个表面)破裂开或被剥离。
(f)在啮合棘爪部分71的槽部分10的端部10a侧上,边缘模制部分93的槽端覆盖部分93a覆盖包括沿着板厚度方向的槽部分10的端部10a的整个区域。即,沿着与朝着末端71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从包括端部10a的棘轮机构7的区域,边缘模制部分93的槽端覆盖部分93a覆盖棘轮机构7的径向外表面的板厚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换句话说,暴露的金属表面71b的旋转方向端比槽部分10的旋转方向的端部10a设置得更靠近啮合棘爪部分71的末端71a。因此,缓冲部分91能够更牢固地固定于啮合棘爪部分71。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上面的教导对上面描述的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根据上面实施例的闭锁装置1可以用作用于车辆的后门、行李箱盖、座椅靠背或座垫的闭锁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提供闩锁件5的半闭锁啮合部分52。
本申请基于2007年8月9日提交的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208635号。这个日本专利申请的整个内容引入于此以供参考。
本发明的范围参考下面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其包括:
基座部件;
适于与撞针啮合的闩锁件;
金属板形式的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适于通过与所述闩锁件的啮合部分啮合以防止所述闩锁件旋转的啮合棘爪部分,所述啮合棘爪部分形成有条形形状的槽部分,所述条形形状的槽部分基本在所述啮合棘爪部分的板厚度方向的中心部分沿着所述棘轮机构的旋转方向延伸,
所述闩锁件和所述棘轮机构能够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基座部件上;以及
合成树脂模制部分,其一体地模制在所述棘轮机构的外周边表面上以便在所述槽部分的板厚度方向两侧上露出所述啮合棘爪部分的金属表面,
所述合成树脂模制部分包括适配在所述槽部分中的缓冲部分,所述缓冲部分通过所述啮合棘爪部分的暴露的金属表面伸出并且适于与所述闩锁件的所述啮合部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装置,其中
所述缓冲部分形成为使设置在所述啮合棘爪部分的末端的所述缓冲部分的末端与沿着所述棘轮机构的关闭-旋转方向邻近暴露的金属表面的合成树脂模制部分的区域平滑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装置,其中
所述槽部分延伸以便在所述棘轮机构的所述啮合棘爪部分与所述闩锁件的所述啮合部分啮合的情况下,将所述槽部分的端部相对于所述闩锁件的旋转轴线设置在超过所述闩锁件的所述啮合部分的径向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其中之一所述的闭锁装置,其中
所述合成树脂模制部分整个地覆盖沿着板厚度方向从所述槽部分的端部延伸的所述棘轮机构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装置,其中
所述啮合棘爪部分包括相对于所述棘轮机构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外表面;
所述径向外表面包括
适于在相对于所述闩锁件的旋转轴线的所述闩锁件的径向外表面上滑动的第一表面;
适于与所述闩锁件的所述径向外表面的啮合部分啮合以防止所述闩锁件旋转的第二表面;以及
所述槽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并且适配在所述槽部分中的所述缓冲部分适于与所述闩锁件的所述径向外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和5其中之一所述的闭锁装置,其中
所述合成树脂模制部分包括
第一模制部分,其覆盖沿着板厚度方向彼此相对的所述棘轮机构的两个表面,所述第一模制部分被切割以露出所述啮合棘爪部分的金属表面,和
第二模制部分,其覆盖相对于所述棘轮机构的旋转轴线的所述棘轮机构的径向外表面,所述第二模制部分与所述第一模制部分一体地模制;并且
所述第二模制部分被切割以露出所述啮合棘爪部分的金属表面,以形成适配在所述槽部分中的所述缓冲部分,并且将暴露的金属表面的释放-旋转方向的端部设置成比所述槽部分的释放-旋转方向的端部更靠近所述啮合棘爪部分的末端。
CN2008101336372A 2007-08-09 2008-07-16 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 Active CN101363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8635 2007-08-09
JP2007208635A JP4444318B2 (ja) 2007-08-09 2007-08-09 車両用ラッチ装置
JP2007208635 2007-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3298A CN101363298A (zh) 2009-02-11
CN101363298B true CN101363298B (zh) 2012-01-25

Family

ID=4038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36372A Active CN101363298B (zh) 2007-08-09 2008-07-16 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44318B2 (zh)
CN (1) CN101363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5123B2 (ja) * 2009-02-19 2011-09-07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DE102010005843A1 (de) * 2010-01-26 2011-07-28 Kiekert AG, 42579 Schloss mit Einlaufpuffer
JP5679882B2 (ja) * 2011-03-31 2015-03-04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固定装置
CZ2011565A3 (cs) * 2011-09-12 2013-03-20 Skoda Auto A.S. Ovládací zarízení delené výklopné zádi vozidla
DE102012101092A1 (de) * 2012-02-10 2013-08-14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chlossanordnung
JP5919600B2 (ja) * 2012-04-11 2016-05-1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ラッチ装置
JP5922482B2 (ja) * 2012-04-27 2016-05-24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固定装置
DE102012024285A1 (de) * 2012-12-12 2014-06-12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CN103967355A (zh) * 2013-02-04 2014-08-06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锁闩机构
JP6292762B2 (ja) * 2013-04-01 2018-03-14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装置
EP3238981A1 (en) * 2016-04-27 2017-11-01 Grupo Antolin-Ingenieria, S.A.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backrest of a vehicle
CN105822151A (zh) * 2016-05-25 2016-08-03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门锁消音减震机构
JP6836053B2 (ja) * 2016-09-30 2021-02-2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ラッチ装置
DE102017120340A1 (de) * 2017-09-05 2019-03-07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schloss mit Bremselement
CN107476684B (zh) * 2017-10-09 2022-07-19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锁锁闭机构
JP6617128B2 (ja) * 2017-10-10 2019-12-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ラッチ装置
JP6840100B2 (ja) * 2018-02-21 2021-03-10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DE102019107229A1 (de) * 2019-03-21 2020-09-24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Türschloss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CN110080638B (zh) * 2019-04-23 2020-04-0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棘轮棘爪配合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军用越野车门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89A (zh) * 1993-06-14 1995-08-16 通用汽车公司 车门锁
CN1420251A (zh) * 2001-10-03 2003-05-28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门锁装置
JP2003301647A (ja) * 2002-04-08 2003-10-24 Shiroki Corp ロッ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89A (zh) * 1993-06-14 1995-08-16 通用汽车公司 车门锁
CN1420251A (zh) * 2001-10-03 2003-05-28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门锁装置
JP2003301647A (ja) * 2002-04-08 2003-10-24 Shiroki Corp ロッ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44318B2 (ja) 2010-03-31
JP2009041289A (ja) 2009-02-26
CN101363298A (zh) 200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3298B (zh) 用于车辆的闭锁装置
JP5285524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5093223B2 (ja) ロック装置
US7926858B2 (en) Lock device
JP5251865B2 (ja) ロック装置
JP5333212B2 (ja) ロック装置
GB2433962A (en) A latch mechanism for mounting a vehicle seat
US7401822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JP5991995B2 (ja) フラップまたはドア用のロック
EP1946959A1 (en) Latch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EP2538002B1 (en) Automotive door latch device
JP2003097125A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US10920463B2 (en) Side door occupant latch with manual release and power lock
JP7380693B2 (ja) 自動車用ロック
JP5382542B2 (ja) チェックリンク装置
JP2016505739A (ja) 自動車ドアラッチ
JP6186604B2 (ja) フラップまたはドア用のロック
JP2000515942A (ja) 自動車のドアロック、ボンネットロック又はこれに類似のもの
US20140217751A1 (en) Latch mechanism
US11110840B1 (en) Latch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applications
JP4973297B2 (ja) ロック装置
JP7341857B2 (ja) ドアラッチ装置
JP5811377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4806318B2 (ja) 圧縮コイルスプリング組付構造及び車両用フードリフト装置
JP3906143B2 (ja) 可動レバーの支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TSUI METAL ARKA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6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JAPAN TO: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01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Mitsui Kinzoku Act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