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6480B - 显影剂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遮蔽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遮蔽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6480B
CN101356480B CN200780001420XA CN200780001420A CN101356480B CN 101356480 B CN101356480 B CN 101356480B CN 200780001420X A CN200780001420X A CN 200780001420XA CN 200780001420 A CN200780001420 A CN 200780001420A CN 101356480 B CN101356480 B CN 1013564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er
crg
insertion section
opening
devel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14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6480A (zh
Inventor
冈本克巳
大岛利明
市川和弘
福元贵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847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8605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847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99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6333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8004566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356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6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6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64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显影剂盒具有:容纳体,用于容纳显影剂;遮蔽器,可以相对于该容纳体进行直向移动地被支承,通过进行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把手部件,可以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进行旋转移动地被支承,具有把手部;以及转换机构,将使该把手部件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成使所述遮蔽器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

Description

显影剂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遮蔽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剂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遮蔽器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已经是广泛公知的。该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具有承载潜像的载像体、以及通过显影剂将由载像体承载的潜像可视化为显影剂像的显影部。并且,当从计算机等外部装置发送了图像信号等时,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显影部将由载像体承载的潜像可视化为显影剂像,并将该显影剂像转印到介质上,最终在介质上形成图像(参照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一83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向显影部补充供应显影剂的显影剂盒。并且,该显影剂盒例如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纳体和进行开闭的遮蔽器,当遮蔽器打开时,容纳体中的显影剂被补充供应给显影部。另外,显影剂盒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装卸,并具有用于在进行装卸时把持该显影剂盒的把手部件。
为了使容纳体中的显影剂向外部移动(例如补充供应给显影部),需要使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使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而设置复杂的机构,则可能会导致部件数量增加。因此,要求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结构使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的方法。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显影剂能够从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通过;第一遮蔽器,能够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关闭位置与使所述第一开口露出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遮蔽器,能够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关闭位置与使所述第二开口露出的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第一遮蔽器和第二遮蔽器在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之间相邻设置,当分别位于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时,形成显影剂能够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通过的状态。
作为使第一遮蔽器和第二遮蔽器进行开闭的结构而提出了以下两种结构,即:第一遮蔽器和第二遮蔽器各自独立地移动而进行开闭的结构;以及两个遮蔽器中的一个遮蔽器随着另一个遮蔽器的移动而移动并进行开闭的结构。
但是,上述两种结构中的前一结构容易导致部件数量增加。而在后一结构中,两个遮蔽器的移动容易受到制约。例如,在一个遮蔽器按压另一个遮蔽器而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由于所述另一个遮蔽器是被所述一个遮蔽器按压而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的,因此两个遮蔽器会在相同的时间停止,从而导致该两个遮蔽器的移动受到制约。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可以开闭的遮蔽器装置。该遮蔽器装置例如用于允许或限制显影剂在两个单元之间移动。并且,遮蔽器装置具有:密封部件,具有显影剂能够通过的开口,用于防止显影剂泄漏;以及遮蔽器,能够在封闭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的第一位置与使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密封部件在被按压在遮蔽器上的状态下防止显影剂泄漏。并且,当该遮蔽器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即当遮蔽器打开时),显影剂能够在上述两个单元之间移动。
但是,当遮蔽器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当遮蔽器打开时),密封部件有可能无法适当地防止显影剂泄漏。
例如,当遮蔽器在打开时仅按压(压缩)密封部件的开口周围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在该周围会产生密封部件的厚度急剧变化之处。并且,由此会产生以下问题:当遮蔽器打开时,在密封部件与和该密封部件相对的相对部件之间会产生间隙,正在上述两个单元之间移动的显影剂可能会从该间隙中泄漏出来。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能够使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的显影剂盒。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如下,即,显影剂盒具有:容纳体,用于容纳显影剂;遮蔽器,能够相对于该容纳体进行直向移动地被支承,通过进行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把手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进行旋转移动地被支承,具有把手部;以及转换机构,将使该把手部件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成使所述遮蔽器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
另外,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第一遮蔽器和第二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如下,即,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显影剂能够通过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遮蔽器和第二遮蔽器,在该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相邻设置,该第一遮蔽器能够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关闭位置与使所述第一开口露出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遮蔽器能够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关闭位置与使所述第二开口露出的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这里,所述第二遮蔽器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遮蔽器卡合而对该第一遮蔽器进行操作,在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向所述第二打开位置移动的打开移动和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向所述第二关闭位置移动的关闭移动中的至少一种移动的中途解除与所述第一遮蔽器的卡合。
另外,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能够适当地防止显影剂泄漏的遮蔽器装置。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如下,即,遮蔽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密封部件,具有显影剂能够通过的开口,用于防止显影剂泄漏;以及遮蔽器,具有比该密封部件的开口大的开口,能够在封闭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的第一位置与使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该遮蔽器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包围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的状态下按压该密封部件。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而使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打印机10的主要结构要素的图;
图2是表示打印机10的控制单元100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的状态的图;
图5是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调色剂盒60的主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调色剂盒60的后视图;
图7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调色剂盒60上除去了CRG遮蔽器630的状态的图;
图8是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调色剂盒60的主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调色剂盒60的后视图;
图10是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处理单元20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插入部遮蔽器230及其周边的图;
图12A是表示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突起617卡住杆628的状态的图;
图12B是表示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突起617对杆628的卡定被解除的状态的图;
图12C是表示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突起617对杆628的卡定被解除的状态的图;
图12D是从图12B中的A方向表示突起617等的图;
图13A是表示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挂钩626与锁定用孔21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3B是图13A的X-X截面图;
图13C是表示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挂钩626与锁定用孔21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3D是图13C的Y-Y截面图;
图14A是表示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周边部分的图;
图14B是表示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周边部分的图;
图14C是图14B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5A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的图;
图15B是表示正在移动的CRG遮蔽器630的CRG接触部634接触到插入部遮蔽器230时的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的图;
图15C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的图;
图16A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B是表示正在移动的CRG遮蔽器630的CRG接触部634接触到插入部遮蔽器230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C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A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B是表示正在移动的CRG遮蔽器630的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C是表示插入部遮蔽器230被卡合片636操作而到达关闭位置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D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的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8A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该CRG遮蔽器630与CRG密封件64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8B是表示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打开位置时该插入部遮蔽器230与插入部密封件27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9A是表示CRG遮蔽器810关闭时该CRG遮蔽器810和CRG密封件820的图;
图19B是表示CRG遮蔽器810打开时该CRG遮蔽器810和CRG密封件820的图;
图19C是图19B的Z-Z截面图。
标号说明:
10打印机,20处理单元,21单元框架,22盒体插入部,22a间隔壁,31感光体,32带电器,39辊,40曝光单元,50显影部,51调色剂容纳部,52显影辊,53供应辊,54限制刮板,56搅拌器,60调色剂盒,70转印单元,80定影单元,80a定影辊,80b加压辊,92供纸盒,94供纸辊,95运送辊,96排纸辊,98排纸托盘,100控制单元,101主控制器,102单元控制器,112接口,113图像存储器,210锁定用孔,210a壁,220锁定解除凸部,230插入部遮蔽器,231突出部,232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a边缘部,234卡合孔,235一端,235a一端接触部,240槽,250通孔,260插入部开口,270插入部密封件,272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a边缘部,280导向部,610CRG主体,611壁部,612CRG开口,614导向部,616肋,616a弯曲部,616b平坦部,617突起,618CRG连接器,620外盖,621把手部,622小齿轮部,623凸起,626挂钩,627避让孔,628杆,630CRG遮蔽器,631CRG遮蔽器开口,631a边缘部,632挂钩部,633孔,634接触部,636卡合片,640CRG密封件,642CRG密封件开口,642a边缘部,650搅拌器,810CRG遮蔽器,820CRG密封件,821CRG密封件开口,822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可以明确以下事项。
显影剂盒具有:
容纳体,用于容纳显影剂;
遮蔽器,能够相对于该容纳体进行直向移动地被支承,通过进行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
把手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进行旋转移动地被支承,具有把手部;以及
转换机构,将使该把手部件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成使所述遮蔽器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
根据该显影剂盒,由于通过转换机构而有效地利用使把手部件旋转移动的旋转力使遮蔽器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转换机构包括:齿条部,设置在所述遮蔽器上;以及小齿轮部,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把手部件上的所述齿条部卡合;借助于所述把手部件在所述齿条部与所述小齿轮部卡合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移动,所述旋转力被转换成所述直进力,使所述遮蔽器进行直向移动。
在具有齿条部和小齿轮部的情况下,转换机构可以简单地将所述旋转力转换成所述直进力。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遮蔽器由金属制造,所述把手部件由树脂制造,所述齿条部由间隔固定间距而设置的多个孔构成,所述小齿轮部由间隔固定间距而设置并可以与所述孔卡合的多个凸起构成。
在遮蔽器由金属制造的情况下,由于孔比凸起容易加工,因此当齿条部由孔构成时,可以简单地形成齿条部。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以及
显影剂盒,能够相对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装卸,该显影剂盒包括:容纳体,用于容纳显影剂;遮蔽器,能够相对于该容纳体进行直向移动地被支承,通过进行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把手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进行旋转移动地被支承,且具有把手部;以及转换机构,将使该把手部件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成使所述遮蔽器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由于通过转换机构而有效地利用使把手部件旋转移动的旋转力使遮蔽器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显影剂盒具有把手部件锁定部,该把手部件锁定部用于锁定所述把手部件以使其无法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进行旋转移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有:锁定解除部,用于解除所述把手部件相对于所述容纳体的锁定;以及盒体插入部,所述显影剂盒被插入到该盒体插入部中;当所述显影剂盒未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通过所述把手部件锁定部的锁定,所述把手部件相对于所述容纳体的旋转移动受到限制,当所述显影剂盒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通过所述锁定解除部解除所述锁定,由此允许所述把手部件进行所述旋转移动。
在显影剂盒具有把手部件锁定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有锁定解除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把手部件在显影剂盒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中时错误地发生旋转。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把手部件锁定部具有:突起部,设置在所述把手部件上;以及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容纳体上并能够与所述突起部卡合;所述锁定解除部是与所述突起部接触而使该突起部变形的凸部,当所述显影剂盒未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所述突起部被所述卡定部卡住,当所述显影剂盒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所述凸部使所述突起部变形,由此解除所述卡定部相对于所述突起部的卡定。
在把手部件锁定部为突起部和卡定部、锁定解除部为凸部的情况下,由于容易进行卡定部相对于突起部的卡定以及对该卡定的解除,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把手部件相对于容纳体的锁定和对该锁定的解除。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显影剂盒在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之后,通过所述把手部件向规定位置进行旋转移动而被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所述显影剂盒具有用于使所述容纳体相对于所述盒体插入部锁定的容纳体锁定部,该容纳体锁定部具有:挂钩,设置在所述把手部件上,随着所述把手部件的旋转移动而进行移动;以及孔部,设置在所述盒体插入部中,当所述显影剂盒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所述挂钩可以穿过所述孔部,并且当所述显影剂盒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时,所述挂钩无法穿过所述孔部。
在容纳体锁定部具有挂钩和孔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容纳体相对于盒体插入部锁定,并且可以解除该锁定。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显影剂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第一遮蔽器和第二遮蔽器,在该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相邻设置,该第一遮蔽器可以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关闭位置与使所述第一开口露出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遮蔽器可以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关闭位置与使所述第二开口露出的第二打丌位置之间移动;
在这里,所述第二遮蔽器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遮蔽器卡合而对该第一遮蔽器进行操作,在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向所述第二打开位置移动的打开移动和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向所述第二关闭位置移动的关闭移动中的至少一种移动的中途解除与所述第一遮蔽器的卡合。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第一遮蔽器和第二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包括:
像形成单元,该像形成单元具有:载像体,用于承载潜像;容纳部,用于容纳显影剂;显影剂承载体,用于通过该显影剂将由所述载像体承载的潜像可视化为显影剂像;以及
显影剂盒,可以相对于该像形成单元进行装卸,用于向所述容纳部供应显影剂;
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遮蔽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像形成单元上,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遮蔽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显影剂盒上。
在第一开口和第一遮蔽器设置在像形成单元上、第一开口和第二遮蔽器设置在显影剂盒上的情况下,例如当容纳在显影剂盒中的显影剂的量少时,会频繁地对该显影剂盒进行装卸,两个遮蔽器也会频繁地进行开闭。在该情况下,当设置有所述操作部时,可以更有效地发挥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两个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操作部通过弹性变形与所述第一遮蔽器卡合,并且通过弹性变形解除与所述第一遮蔽器的卡合。
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操作部与第一遮蔽器的卡合和该卡合的解除。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第一遮蔽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遮蔽器的长度方向,所述操作部是位于所述第二遮蔽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并具有弹性的金属片,在所述第一遮蔽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具有所述操作部可以卡合的卡合孔部,所述显影剂盒具有在所述第二遮蔽器移动时按压所述操作部以使其向所述第一遮蔽器一侧突出的突起,所述操作部在被所述突起按压时向所述第一遮蔽器一侧突出而可以与所述卡合孔部卡合,在未被所述突起按压时不突出而无法与所述卡合孔部卡合。
在操作部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在第一遮蔽器上设置有可以与操作部卡合的卡合孔部,该操作部通过被突起按压而与卡合孔部卡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操作部与第二遮蔽器卡合。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第二遮蔽器具有可以在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向所述第二打开位置移动时与所述第一遮蔽器接触的接触部,在所述第二遮蔽器移动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一遮蔽器接触并按压该第一遮蔽器,由此该第一遮蔽器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向所述第一打开位置移动。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第一遮蔽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遮蔽器的长度方向,所述接触部是在所述第二遮蔽器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向所述第一遮蔽器一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遮蔽器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向所述第二遮蔽器一侧突出的突出部,在所述第二遮蔽器移动时,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第一遮蔽器的宽度方向的一端接触并按压该一端,由此该第一遮蔽器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向所述第一打开位置移动。
在该情况下,由于接触部可靠地与第一遮蔽器接触,因此能够可靠地使第一遮蔽器从第一关闭位置向第一打开位置移动。
遮蔽器装置具有:
密封部件,具有显影剂可以通过的开口,用于防止显影剂泄漏;以及
遮蔽器,具有比该密封部件的开口大的开口,可以在封闭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的第一位置与使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该遮蔽器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包围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的状态下按压该密封部件。
根据该遮蔽器装置,遮蔽器具有比密封部件的开口大的开口,当位于第二位置时,在该遮蔽器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包围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的状态下按压该密封部件,由此密封部件的开口周围的部分与相对部件适当地进行接触,因此在密封部件与相对部件之间不易产生间隙,从而可以适当地防止显影剂的泄漏。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遮蔽器装置,该遮蔽器装置包括:
密封部件,具有显影剂可以通过的开口,用于防止显影剂泄漏;以及遮蔽器,具有比该密封部件的开口大的开口,可以在封闭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的第一位置与使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该遮蔽器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包围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的状态下按压该密封部件。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遮蔽器具有比密封部件的开口大的开口,当位于第二位置时,在该遮蔽器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包围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的状态下按压该密封部件,由此密封部件的开口周围的部分与相对部件适当地进行接触,因此在密封部件与相对部件之间不易产生间隙,从而可以适当地防止显影剂的泄漏。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具有两个所述遮蔽器装置,该两个遮蔽器装置按照当各自的遮蔽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显影剂可以在各遮蔽器的密封部件的开口之间移动的方式相邻设置,当该两个遮蔽器装置的遮蔽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被各个遮蔽器按压的密封部件接触。
在该情况下,可以适当地防止在两个遮蔽器装置之间通过的显影剂泄漏出来。
另外,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当所述两个遮蔽器装置的遮蔽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被各个遮蔽器按压的密封部件的开口的边缘部被两个遮蔽器夹持。
在该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防止显影剂从两个遮蔽器之间泄漏出来。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两个遮蔽器装置为第一遮蔽器装置和第二遮蔽器装置,所述第一遮蔽器装置设置在像形成单元上,所述像形成单元包括:载像体,用于承载潜像;容纳部,用于容纳显影剂;以及显影剂承载体,用于通过该显影剂将由所述载像体承载的潜像可视化为显影剂像;所述第二遮蔽器装置设置在显影剂盒上,该显影剂盒可以相对于该像形成单元进行装卸,用于向所述容纳部供应显影剂。
在两个遮蔽器装置设置在所述像形成单元和所述显影剂盒上的情况下,由于在两个遮蔽器装置之间通过的显影剂的量增多,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设置所述遮蔽器装置的效果、即可以防止显影剂泄漏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所述第一遮蔽器的遮蔽器具有可以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与所述第二遮蔽器装置的遮蔽器接触的接触部,在所述第一遮蔽器装置的遮蔽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所述接触部不到达与所述密封部件的开口相对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可以防止第二遮蔽器装置的遮蔽器由于所述第一遮蔽器装置的接触部而受到污染。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容纳体,用于容纳显影剂;密封部件,具有显影剂可以通过的第二开口,用于防止显影剂泄漏;第二遮蔽器,具有比该第二开口大的开口,可以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关闭位置与使所述第二开口露出的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进行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当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在该第二遮蔽器的开口的整个边缘部包围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第二开口的整个边缘部的状态下按压该密封部件;把手部件,可以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进行旋转移动地被支承,具有把手部;以及转换机构,将使该把手部件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成使所述第二遮蔽器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
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显影剂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以及
第一遮蔽器,在该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与所述第二遮蔽器相邻设置,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关闭位置与使所述第一开口露出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在这里,所述第二遮蔽器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遮蔽器卡合而对该第一遮蔽器进行操作,在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向所述第二打开位置移动的打开移动和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向所述第二关闭位置移动的关闭移动中的至少一种移动的中途解除与所述第一遮蔽器的卡合。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情况===
下面,使用图1和图2,将激光打印机(以下也称为打印机)10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说明其结构示例和动作示例。图1是表示构成打印机10的主要结构要素的图。图2是表示打印机10的控制单元100的结构的框图。在图1中,通过箭头来表示上下方向,例如供纸盒92配置在打印机10的下部,曝光单元40配置在打印机10的上部。
<<<打印机10的结构示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具有:作为像形成单元的一个示例的处理单元20、曝光单元40、作为显影剂盒的一个示例的调色剂盒60、转印单元70、定影单元80、构成对用户的通知单元的显示单元(未图示)、以及控制上述单元等以使其作为打印机而进行动作的控制单元100(图2)。另外,如图1所示,处理单元20包括:构成单元的骨架的树脂制的单元框架21、调色剂盒60可以插入到其中的盒体插入部22、作为载像体的一个例子的感光体31、以及沿该感光体31的旋转方向排列的带电器32、显影部50、辊39。
感光体31具有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感光层,在该感光层的表面上承载潜像。该感光体31可以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那样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带电器32用于使感光体31带电。曝光单元40是通过照射激光而在被带电的感光体31上形成潜像的装置。该曝光单元40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多角镜、F-θ透镜等,其根据从个人计算机、文字处理器等未图示的计算机输入的图像信号,向被带电的感光体31上照射经调制的激光。
显影部50具有通过作为显影剂的一个示例的调色剂使感光体31上的潜像显影的功能,其包括作为容纳部的一个示例的调色剂容纳部51、作为显影剂承载体的一个例子的显影辊52、供应辊53、限制刮板54、以及搅拌器56。
调色剂容纳部51用于容纳调色剂。显影辊52通过在其表面上承载调色剂并进行旋转而将该调色剂运送到与感光体31相对的显影位置处。显影辊52与感光体31接触,并通过被运送到显影位置处的调色剂将承载在感光体31上的潜像可视化为调色剂像(即,在接触状态下进行显影)。供应辊53是与显影辊52抵接并可以旋转的部件,具有将容纳在调色剂容纳部51中的调色剂供应给显影辊52的功能和在显影后从显影辊52上剥离残留在显影辊52上的调色剂的功能。限制刮板54沿显影辊52的轴向与其抵接,限制由显影辊52承载的调色剂的层厚,并向由显影辊52承载的调色剂赋予电荷。搅拌器56具有通过旋转而对调色剂进行搅拌的功能和将调色剂容纳部51内的调色剂输送给供应辊53的功能。
在调色剂盒60中填充有调色剂,调色剂盒60在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之后被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于是,调色剂盒60在安装在单元框架21上的状态下将被填充的调色剂补充供应给调色剂容纳部51。后面将说明调色剂盒60的结构。
转印单元70是用于将形成在感光体3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介质上的装置。辊39用于与感光体31抵接而使未被转印到介质上的调色剂(调色剂像)在感光体31的表面上均匀分散。
定影单元80包括定影辊80a和加压辊80b,是用于对被转印到介质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加压以使其熔融固定在介质上而成为永久性图像的装置。
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100包括主控制器101和单元控制器102,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被输入主控制器101,根据基于该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指令,单元控制器102控制所述各个单元等来形成图像。另外,主控制器101包括图像存储器113,该图像存储器113经由接口112与计算机连接,用于存储从该计算机输入的图像信号。
<<<打印机10的动作示例>>>
接着,说明如上构成的打印机10的动作。首先,当来自未图示的计算机的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经由接口(I/F)112被输入打印机10的主控制器101时,单元控制器102根据来自该主控制器101的指令进行控制,使感光体31、显影辊52等进行旋转。
感光体31在旋转的同时在带电位置处被带电器32依次带电。感光体31的被带电的区域随着感光体31的旋转到达曝光位置,通过曝光单元40在该区域中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潜像。在感光体31上形成的潜像随着感光体31的旋转到达显影位置,被显影辊52以调色剂进行显影。由此,在感光体31上形成调色剂像。
在感光体31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随着感光体31的旋转到达转印位置,通过转印单元70而被转印在介质上。另外,从供纸盒92经由供纸辊94向转印单元70运送介质。
被转印到介质上的调色剂像被定影单元80加热加压而被熔融固定到介质上。并且,熔融固定有调色剂像的介质经由各一对运送辊95和一对排纸辊96而被向排纸托盘98运送。
另一方面,未被转印到介质上的感光体31上的调色剂通过辊39而被均匀地分散。均匀分散了的调色剂在显影位置处被显影辊52剥离并被回收到调色剂容纳部51中。
===调色剂盒60及其周边的结构示例===
接着,使用图3至图11来说明调色剂盒60的结构示例和该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位于该调色剂盒60周边的处理单元20的部件的结构示例。
图3是表示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的状态的图。图5是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的调色剂盒60的主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调色剂盒60的后视图。图7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调色剂盒60上除去了CRG遮蔽器630的状态的图。图8是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的调色剂盒60的主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调色剂盒60的后视图。图10是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的处理单元20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插入部遮蔽器230及其周边的图。在图3至图9中,通过箭头来表示上下方向,在图5至图11中,通过箭头来表示长度方向。
<<<调色剂盒60的结构>>>
首先,说明调色剂盒60的结构。
调色剂盒60包括:盒体主体(以下也称为“CRG主体”)610、作为把手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外盖620、作为遮蔽器(第二遮蔽器)的一个示例的CRG遮蔽器630、作为密封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盒体密封件(以下也称为“CRG密封件”)640、以及搅拌器650。
CRG主体610是容纳调色剂的容纳体。如图3所示,该CRG主体610是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圆筒状的容器。如图7所示,CRG主体610在其外周面具有壁部611,该壁部611是笔直的壁。该壁部611位于长度方向的中央侧。
另外,在壁部611上设置有可以使CRG主体610内的调色剂通向CRG主体610的外部的CRG开口612。在该CRG开口612露出时,CRG主体610内的调色剂可以通过该CRG开口612向调色剂盒60的外部移动。CRG主体610包括导向部614,该导向部614是在CRG遮蔽器630移动时使该CRG遮蔽器630直向移动的导向部件。
另外,CRG主体61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壁部611的外侧具有作为能够与CRG遮蔽器630接触的突起的一个示例的肋616(图7)。该肋616被设置成其长度方向与CRG主体610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另外,肋616具有:弯曲部616a,位于该肋616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在CRG遮蔽器630移动时不与CRG遮蔽器630接触(参照图16A);以及平坦部616b,位于该肋616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在CRG遮蔽器630移动时与该CRG遮蔽器630接触(参照图16A)。
另外,如图6所示,CRG主体610在其背面侧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具有突起617。另外,CRG主体610在其下部具有CRG连接器618,该连接器618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可以与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上的连接器(未图示)接触。
外盖620是中空的圆筒,覆盖CRG主体610的外周面。该外盖620按照可以相对于CRG主体进行旋转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外盖620在其周面上的、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把手部621,通过由用户等对该把手部621进行操作,使得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
如图7所示,外盖620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具有小齿轮部622,该小齿轮部622由间隔固定的间距而设置的多个凸起623构成。另外,外盖620在其下部具有随着该外盖620的旋转而移动的挂钩626。
如图6和图9所示,外盖620具有避让孔627,由此在把手部621被操作、该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时,CRG主体610的突起617可以相对于该外盖620移动。另外,外盖620具有杆628,该杆628的一端侧与避让孔627的边缘部相连,另一端侧向突起617延伸。上述突起617具有能够卡住该杆628的卡定部的功能。杆628是突起部的一个示例。
如图7所示,CRG密封件640固定在壁部611上并包围着CRG开口612,用于防止调色剂从CRG主体610与CRG遮蔽器630之间泄漏出来。该CRG密封件640在中央部具有作为第二开口(密封部件的开口)的一个示例的CRG密封件开口642,该CRG密封件开口642的大小与CRG开口612的大小大致相同。另外,CRG密封件640是具有弹性的海绵体或聚氨酯泡沫,其被夹持在CRG主体610与CRG遮蔽器630之间并被压缩。
CRG遮蔽器630按照可以相对于CRG主体610进行直向移动的方式而被支承,通过在打开位置(图8)与关闭位置(图5)之间进行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并且,CRG遮蔽器630在位于作为第一位置的关闭位置时封闭CRG密封件开口642,在位于作为第二位置的打开位置时使CRG密封件开口642露出。
CRG遮蔽器630是厚度小于CRG密封件640的厚度的金属制的薄板,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与导向部614接触的同时进行直向移动。
如图5所示,CRG遮蔽器630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央、并且是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具有作为遮蔽器的开口的一个示例的CRG遮蔽器开口631,当位于打开位置时,如图4所示,该CRG遮蔽器开口631位于与CRG密封件开口642相对的位置处,在位于关闭位置时,如图3所示,该CRG遮蔽器开口631位于不与CRG密封件开口642相对的位置处。CRG遮蔽器开口631的大小比CRG密封件开口642的大小大。
另外,如图5所示,CRG遮蔽器630具有齿条部632,该齿条部632由间隔固定的间距而设置的多个孔633构成。小齿轮部62的凸起623可以与该齿条部632的孔633卡合。
另外,如图5所示,CRG遮蔽器630具有作为可以在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打开移动)时与后述的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的接触部的一个示例的CRG接触部634。该CRG接触部634是在CRG遮蔽器63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向插入部遮蔽器230侧延伸的延伸部。
另外,CRG遮蔽器630具有在从CRG遮蔽器630的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关闭移动)的过程中仅在中途的区间内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的卡合片636(图5)。该卡合片636具有弹性,通过进行弹性变形而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并且通过弹性变形而解除与该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另外,卡合片636位于CRG遮蔽器63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的、与肋616相对的位置处。
如图3所示,搅拌器650设置在CRG主体610的内部并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搅拌器650具有通过旋转而将CRG主体610内的调色剂向CRG开口612运送的功能、以及对CRG主体610内的调色剂进行搅拌的功能。搅拌器650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那样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其中心轴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与CRG开口612的位置大致相同。
<<<盒体插入部22的结构>>>
如前所述,处理单元20具有调色剂盒60插入到其中的盒体插入部22。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盒体插入部22具有:作为孔部的一个例子的锁定用孔210、作为锁定解除部的一个例子的锁定解除凸部220、作为遮蔽器(第一遮蔽器)的一个例子的插入部遮蔽器230、槽240、通孔250、插入部开口260(图3)、以及作为密封部件的一个例子的插入部密封件270。插入部遮蔽器230和插入部密封件270构成第一遮蔽器装置,所述CRG遮蔽器630和CRG密封件640构成第二遮蔽器装置。
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外盖620的挂钩626可以穿过锁定用孔210,并且在调色剂盒60安装在打印机上时该挂钩626无法穿过锁定用孔210。
锁定解除凸部220用于解除外盖620相对于CRG主体610的锁定,通过锁定解除凸部220与外盖620的杆628接触而使该杆628变形,解除突起617对杆628的卡定。
槽240在将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具有导向功能。即,通过CRG连接器618沿该槽240进入,调色剂盒60被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
通孔250是调色剂盒60的CRG连接器618可以贯穿的孔。当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贯穿通孔250的CRG连接器618与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上的连接器接触。
如图3和图4所示,插入部开口260设置在将调色剂容纳部51与盒体插入部22间隔开的间隔壁22a上,当该插入部开口260露出时,调色剂盒60内的调色剂被补充供应给调色剂容纳部51。
插入部密封件270固定在间隔壁22a上并包围插入部开口260,用于防止调色剂从该间隔壁22a与插入部遮蔽器230之间泄漏出来。如图3所示,该插入部密封件270在中央部具有作为第一开口(密封部件的开口)的一个例子的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该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的大小与插入部开口260的开口大致相同。另外,与CRG密封件640相同,插入部密封件270是具有弹性的海绵体或聚氨酯泡沫,其在间隔壁22a与插入部遮蔽器230之间被压缩。
插入部遮蔽器230可直向移动地被间隔壁22a支承,通过在作为第一位置(第一关闭位置)的关闭位置(图3)与作为第二位置的打开位置(图4)之间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并且,插入部遮蔽器230在位于关闭位置时封闭插入部密封件270,在位于打开位置时使插入部密封件270露出。所述CRG遮蔽器230的打开位置相当于第二打开位置,CRG遮蔽器230的关闭位置相当于第二关闭位置。
插入部遮蔽器230是厚度小于CRG密封件640的厚度的金属制的薄板,在其长度方向(该长度方向沿CRG遮蔽器63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与设置在间隔壁22a上的导向部280接触,并同时进行直向移动。
另外,如图11所示,插入部遮蔽器230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向远离间隔壁22a的方向突出(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向CRG遮蔽器630侧突出)的突出部231。并且,在该突出部231与间隔壁22a之间,插入部密封件270被压缩。
该突出部231具有作为遮蔽器的开口的一个示例的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在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打开位置时,如图4所示该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位于与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相对的位置处,在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关闭位置时,如图3所示该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位于不与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相对的位置处。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的大小比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的大小大。
另外,在突出部231上,在长度方向上的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的外侧(长度方向的两端侧)设置有作为可以与CRG遮蔽器630的卡合片636卡合的卡合孔部的一个例子的卡合孔234。
===调色剂盒装卸时的调色剂盒及其周边的动作示例===
接着,使用图3至图11、图12A至图12D、图13A、图13B、图14A至图14C、图15A至图15C、图16A至图16C、图17A至图17D、图18A、图18B来说明调色剂盒60进行装卸时的调色剂盒及其周边的动作示例。
图12A至图12D是用于说明外盖620相对于CRG主体610被锁定和解除该锁定的图,图12A是表示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突起617卡住杆628的状态的图。图12B是表示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突起617对杆628的卡定被解除的状态的图。图12C是表示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突起617对杆628的卡定被解除的状态的图。图12D是从图12B中的A方向表示突起617等的图。
图13A至图13D是用于说明CRG主体610相对于盒体插入部22被锁定和解除该锁定的图,图13A是表示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挂钩626与锁定用孔21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3B是图13A的X-X截面图,图13C是表示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的挂钩626与锁定用孔21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3D是图13C的Y-Y截面图。
图14A是表示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的CRG遮蔽器630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周边部分的图。图14B是表示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的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周边部分的图。图14C是图14B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5A至图15C是用于说明将使外盖620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成使CRG遮蔽器630直向移动的直进力的机械结构的图,图15A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的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的图,图15B是表示正在移动的CRG遮蔽器630的CRG接触部634接触到插入部遮蔽器230时的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的图,图15C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的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的图。
图16A至图16C是用于说明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的打开移动的图,图16A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6B是表示正在移动的CRG遮蔽器630的CRG接触部634接触到插入部遮蔽器230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6C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A至图17D是用于说明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关闭移动的图,图17A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7B是表示正在移动的CRG遮蔽器630的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7C是表示插入部遮蔽器230被卡合片636操作而到达关闭位置时的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7D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卡合片636与肋616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8A是表示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该CRG遮蔽器630与CRG密封件64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8B是表示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打开位置时该插入部遮蔽器230与插入部密封件27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在图13A和图13C中,为了便于说明,未对调色剂盒60的挂钩626以外的部分进行图示。另外,在图12A至图12C、图13B、图13D、图14A、图14B、图15A至图15C、图16A至图16C、图17A至图17D、图18A、图18B中,通过箭头来表示上下方向,在图12A至图12D、图13A至图13D、图18A、图18B中,通过箭头来表示长度方向。
<<安装调色剂盒时调色剂盒及其周边部件的动作示例>>
首先,说明将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调色剂盒60及其周边部件的动作示例。
【1.关于初始状态】
在这里,说明调色剂盒60及其周边部件的初始状态,即调色剂盒60插入到处理单元20的盒体插入部22中之前、调色剂盒60及其周边部件的状态。
当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5所示,CRG遮蔽器630在关闭位置处静止,CRG密封件630的CRG密封件开口642(CRG开口612)被封闭。
另外,当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6所示,外盖620的杆628与CRG主体610的突起617接触而被该突起617卡住。因此,在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外盖620相对于CRG主体610的旋转移动受到限制。这样,突起617和杆628构成了用于锁定外盖620以使其无法相对于CRG主体610进行旋转移动的把手部件锁定部。
另外,构成小齿轮部622的多个凸起623的一部分与构成齿条部632的多个孔633的一部分卡合(参照图15A)。CRG遮蔽器630的卡合片由于636与肋616的弯曲部616a相对(但是不与弯曲部616a接触)而不与平坦部616b接触,因此不被该平坦部616b按压(参照图16A)。
当着眼于盒体插入部22一侧时,如图11所示,插入部遮蔽器230在关闭位置处静止,插入部密封件270的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插入部开口260)被封闭。
【2.关于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之前的动作】
在这里,说明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之前的、即变为图3所示的状态之前的调色剂盒60等的动作。
当用户等把持把手部621而将调色剂盒60向盒体插入部22放下时,CRG连接器618沿槽240进入,该调色剂盒60被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当调色剂盒60被插入到了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4A所示,CRG遮蔽器630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相对而邻。
另外,当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通过锁定解除凸部220解除外盖620相对于CRG主体610的锁定。即,当调色剂盒60未被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2A所示杆628被突起617卡住,但是当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2B所示,通过锁定解除凸部220与杆628接触而使其变形,突起617对杆628的卡定被解除。因此,当调色剂盒60插入盒体插入部22中时,通过锁定解除凸部220解除上述锁定,由此允许外盖620进行上述旋转移动。
另外,当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CRG连接器618贯穿通孔250,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了盒体插入部22中时,CRG连接器618与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上的连接器接触。
另外,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的中途,挂钩626穿过锁定用孔210,当调色剂盒60插入到了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3A所示,挂钩626维持为可以穿过锁定用孔210的状态。
另外,当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CRG遮蔽器630在关闭位置处静止,卡合片636如图16A所示不被肋616(平坦部616b)按压,因此不向插入部遮蔽器230侧突出,不与卡合孔234卡合。
【3.关于把手部被操作时的动作】
在这里,说明位于关闭位置的CRG遮蔽器630到达关闭位置之前的、即从图3所示的状态到达图4所示的状态之前的调色剂盒60等的动作。
在锁定解除凸部220解除了突起617对杆628的卡定之后,通过用户等将把手部621向规定的方向(图3所示的箭头的方向)按压(操作),外盖620开始进行旋转移动。当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时,如图12B至图12D所示,锁定解除凸部220维持与杆628接触的状态,因此在外盖620的旋转移动中突起617卡住杆628。
当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时,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即,用户等按压把手部621的力作为使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而被传至该外盖620。并且,通过在齿条部632与小齿轮部622卡合的状态下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所述旋转力经由小齿轮部622和齿条部632被转换为使该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而被传至CRG遮蔽器630。于是,CRG遮蔽器630在所述直进力的作用下与导向部614接触而进行直向移动。这样,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具有将所述旋转力转换为所述直进力的转换机构的功能。
于是,由用户等将把手部621从图3所示的位置按压至图4所示的位置(与此同时,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由此如图15A至图15C所示,CRG遮蔽器630从关闭位置直向移动至打开位置(打开移动)。当把手部621被按压至图4所示的位置时,调色剂盒60被安装在盒体插入部22中。并且,当调色剂盒60被安装在了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4B所示,CRG遮蔽器630变成打开的状态。
另外,当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时,通过该CRG遮蔽器630的CRG接触部634,插入部遮蔽器230也在与导向部280接触的同时进行直向移动。
即,当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如图16A所示,CRG接触部634不与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但是在CRG遮蔽器630从关闭位置刚移动开之后,如图16B所示,CRG接触部634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突出部231在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235(更具体地说,是该一端235在插入部遮蔽器23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接触部235a)接触。并且,当CRG遮蔽器630进一步移动时,CRG接触部634与一端接触部235a接触而对其进行按压(具体地说是向下按),由此如图16C所示,插入部遮蔽器2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进行直向移动(打开移动)。一端接触部235a相当于在插入部遮蔽器2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时与CRG遮蔽器630接触的接触部。
并且,由于插入部遮蔽器230被CRG接触部634按压而进行直向移动,因此CRG遮蔽器630到达关闭位置的时间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到达关闭位置的时间相同。当插入部遮蔽器2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进行直向移动时,如图16B和图16C所示,CRG遮蔽器630的卡合片636被肋616的平坦部616b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但是不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孔234卡合(接触)。
另外,通过CRG遮蔽器6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如图4所示,CRG密封件开口642经由相对的CRG遮蔽器开口631露出。同样,通过插入部遮蔽器2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也经由相对的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露出。
另外,如图18A所示,在位于打开位置时,CRG遮蔽器630在CRG遮蔽器开口631的整个边缘部631a包围CRG密封件开口642的整个边缘部642a的状态下按压CRG密封件640。同样,如图18B所示,在位于打开位置时,插入部遮蔽器230在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的整个边缘部232a包围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的整个边缘部272a的状态下按压插入部密封270。于是,如图14B所示,被CRG遮蔽器230按压的CRG密封件640与被插入部遮蔽器230按压的插入部密封件270接触。并且,如图14C所示,CRG密封件640的边缘部642a和插入部密封件270的边缘部272a被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夹持。
另外,当用户等将把手部621从图3所示的位置按至图4所示的位置时(与此同时,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CRG整体610相对于盒体插入部22被锁定。
即,当把手部621位于图3所示的位置时(换言之,当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外盖620的挂钩626变成可以穿过挂钩用孔210的状态。于是,通过把手部621被按压,随着外盖620的移动而移动的挂钩626向图13A所示的箭头的方向移动,当把手部621到达图4所示的位置(调色剂盒60变成安装在盒体插入部22中的状态的位置)时,挂钩626到达图13C所示的位置。此时,如图13D所示,由于壁210a成为障碍物,因此该挂钩626变成无法穿过锁定用孔210的状态。这样,挂钩626和锁定用孔210构成了用于使CRG主体610相对于盒体插入部22锁定的容纳体锁定部。
如上所述,通过操作把手部621而使外盖620等动作,将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并且,在安装了调色剂盒60之后,通过CRG主体610内的搅拌器650进行旋转,CRG主体610内的调色剂经由CRG开口612和插入部开口260被补充供应给调色剂容纳部51。
<<取出调色剂盒时的调色剂盒及其周边的动作示例>>
下面,说明从处理单元20中取出调色剂盒60时调色剂盒60及其周边部件的动作示例。
【1.关于初始状态】
在这里,说明调色剂盒60及其周边部件的初始状态、即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调色剂盒60及其周边部件的状态。
当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如图14B所示,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分别在打开位置处静止并相对(相邻)。并且,调色剂盒60的调色剂成为可以通过相对的CRG密封件开口642和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而移动到调色剂容纳部51中的状态。另外,如图15C所示,构成外盖620的小齿轮部622的多个凸起623的一部分与构成CRG遮蔽器630的齿条部632的多个孔633的一部分卡合。
另外,如图17A所示,CRG遮蔽器630的CRG接触部634与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另外,CRG遮蔽器630的卡合片636与肋616的平坦部616b接触并被该平坦部616b按压,但是不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孔234卡合(不接触)。
CRG密封件640在CRG遮蔽器630与壁部611之间被压缩,该CRG密封件开口642露出。同样,插入部密封件270在插入部遮蔽器230与间隔壁22a之间被压缩,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露出。另外,如图14B所示,被CRG遮蔽器630按压的CRG密封件640与被插入部遮蔽器230按压的插入部密封件270接触。并且,如图14C所示,CRG密封件640的边缘部642a和插入部密封件270的边缘部272a被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夹持。
另外,外盖620的挂钩626位于图13C所示的位置,由于如图13D所示壁210a成为障碍物,因此该挂钩626成为无法穿过锁定用孔210的状态。即,CRG主体610相对于盒体插入部22被锁定。
另外,如图12C所示,由于锁定解除凸部220使杆628变形,因此突起617未卡住杆628,外盖620成为可以进行旋转移动的状态。另外,CRG连接器618与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上的连接器接触。
【2.关于遮蔽器进行关闭动作时调色剂CRG等的动作】
在这里,说明位于打开位置的CRG遮蔽器630到达关闭位置之前的、即从图4所示的状态变为图3所示的状态之前的调色剂盒60等的动作。
由于突起617对杆628的卡定被解除,因此通过用户等将把手部621向规定的方向(图4所示的箭头的方向)按压(操作),外盖620开始进行旋转移动。当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时,如图12B至图12D所示,由于锁定解除凸部220维持与杆628接触的状态,因此在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时突起617不卡住杆628。
随着外盖620的旋转移动,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即,用户等按压把手部621的力作为使该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的力而传至外盖620。通过在齿条部632与小齿轮部622卡合的状态下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所述旋转力经由小齿轮部622和齿条部632而作为使该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被传至CRG遮蔽器630。CRG遮蔽器630在所述直进力的作用下与导向部614接触而进行直向移动。
并且,通过用户等将把手部621从图4所示的位置按压至图3所示的位置(与此同时,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如图15A至图15C所示,CRG遮蔽器630从打开位置直向移动至关闭位置(关闭移动)。当把手部621被按压至图3所示的位置时,CRG遮蔽器630变成关闭的状态。
另外,当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时,通过该CRG遮蔽器630的卡合片636,插入部遮蔽器230也在与导向部280接触的同时进行直向移动。
即,当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如图17A所示,卡合片636被肋616的平坦部616b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向插入部遮蔽器230侧突出),但是不与卡合孔234卡合(接触)(卡合片636进入到卡合孔234中)。当CRG遮蔽器630刚从打开位置移动开之后,如图17B所示,发生弹性变形而向插入部遮蔽器230侧突出的卡合片636与卡合孔234卡合(接触)。当CRG遮蔽器630进一步移动时,卡合片636按压CRG遮蔽器630(具体地说是向上按),由此使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图17C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这样,卡合片636具有进行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而使该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关闭移动)的操作的操作部的功能。
CRG遮蔽器630在插入部遮蔽器230到达关闭位置时未到达关闭位置,在插入部遮蔽器230到达关闭位置之后可以进一步进行直向移动。CRG遮蔽器630通过进一步进行直向移动而到达图17D所示的关闭位置。在该移动时,卡合片636不与平坦部616b接触(与弯曲部616a相对)而不被该平坦部616b按压,因此不进入到卡合孔234中(因此不与卡合孔234卡合)。这样,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在CRG遮蔽器6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关闭移动)的中途被解除。
当CRG遮蔽器630(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进行直向移动时,如图17B和图17C所示,插入部遮蔽器230的一端接触部235a不与CRG遮蔽器630的CRG接触部634接触。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235(一端接触部235a)在该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时未到达与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相对的位置。
另外,通过CRG遮蔽器6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CRG密封件开口642(CRG开口612)被该CRG遮蔽器630封闭(图14A)。同样,通过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插入部开口260)也被该插入部遮蔽器230封闭。
另外,当用户等将把手部621从图4所示的位置按压至图3所示的位置(与此同时,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时,如图13A和图13B所示,CRG主体610相对于盒体插入部22的锁定被解除。
即,当把手部621位于图4所示的位置时,如图13C和图13D所示,外盖620的挂钩626成为无法穿过锁定用孔210的状态。并且,通过把手部621被按压,随着外盖620的移动而移动的挂钩626向图13C所示的箭头的方向移动,当把手部621到达图3所示的位置时,挂钩626到达图13A所示的位置。此时,如图13B所示,该挂钩626成为可以穿过锁定用孔210的状态。
【3.取出调色剂CRG时的调色剂CRG等的动作】
在这里,说明将CRG遮蔽器630在关闭位置静止的调色剂盒60从盒体插入部22中取出时的调色剂盒60等的动作。
当用户等把持把手部621而将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的调色剂盒60向上方抬起时,该调色剂盒60被从处理单元20取出。即,当将调色剂盒60向上方抬起时,由于挂钩626位于图13A和图13B所示的位置,因此挂钩626穿过锁定用孔210,调色剂盒60被从处理单元20中取出。
另外,当调色剂盒60被取出时,外盖620被锁定而无法相对于CRG主体610进行旋转移动。即,当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2B所示,锁定解除凸部220与杆628接触而使其变形,由此突起617不会卡住该杆628,但是当调色剂盒60被取出时,如图12A所示,该锁定解除凸部220不与杆628解除,因此突起617卡住杆628。因此,当调色剂盒60被取出时,通过该突起617和杆628,外盖620被锁定而无法相对于CRG主体610进行旋转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60等的有效性===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显影剂盒(调色剂盒60)包括:容纳体(CRG主体610),用于容纳显影剂(调色剂);遮蔽器(CRG遮蔽器630),可以相对于CRG主体610进行直向移动地被支承,通过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把手部件(外盖620),可以相对于CRG主体610进行旋转移动地被支承,具有把手部621;以及转换机构(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将使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成使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CRG遮蔽器630适当地进行开闭。下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前所述,为了使CRG主体610内的调色剂向外部移动(具体地说,将CRG主体610内的调色剂补充供应给调色剂容纳部51),要求CRG遮蔽器630适当地进行开闭。另一方面,当为了使CRG遮蔽器630进行适当的开闭而设置复杂的机构时,可能会导致部件数量增加。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A至图15C所示,通过转换机构(设置在CRG遮蔽器630上的齿条部632和设置在外盖620上的小齿轮部622),将使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为使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具体地说,当用户等按压外盖620的把手部621的力作为使该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而传至外盖620时,通过外盖620在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卡合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移动,所述旋转力经由小齿轮部622和齿条部632被转换为使该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并被传至CRG遮蔽器630。由此,CRG遮蔽器630通过所述直进力进行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
这样,由于通过转换机构有效地利用使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使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而使其开闭,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CRG遮蔽器630适当地进行开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B所示,在通过锁定解除凸部220解除了外盖620相对于CRG主体610的锁定之后,在把手部621被操作、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时,通过所述变换机构将所述旋转力转换为所述直进力,使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而打开。由此,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之后CRG遮蔽器630打开,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CRG遮蔽器630错误地打开。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的第二遮蔽器(CRG遮蔽器630)具有卡合片636,该卡合片636是与第一遮蔽器(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而对该插入部遮蔽器230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卡合片636),如图17A至图17D所示,在从使第二开口(CRG密封件开口642)露出的第二位置(CRG遮蔽器630的打开位置)向封闭CRG密封件开口642的第二关闭位置(CRG遮蔽器630的关闭位置)移动的关闭移动的中途,该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被解除。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适当地进行开闭。下面,将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前所述,作为使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进行开闭的结构而提出了以下两种结构,即,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各自独立地移动而进行开闭的结构、以及两个遮蔽器中的一个遮蔽器随着另一个遮蔽器的移动而移动来进行开闭的结构。
但是,上述两种结构中的前一结构容易导致部件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在后一结构中,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的移动容易受到制约。例如,在两个遮蔽器中的一个遮蔽器按压着另一个遮蔽器而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由于所述另一个遮蔽器被所述一个遮蔽器按压而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因此两个遮蔽器会在相同的时间停止,从而导致了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的移动受到制约。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A至图17D所示,CRG遮蔽器630的卡合片636在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向所述第二关闭位置移动的关闭移动的中途与此前卡合在一起的插入部遮蔽器230(具体地说即卡合孔234)的卡合被解除。
在该情况下,由于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在CRG遮蔽器630的关闭移动的中途被解除(在卡合即将被解除之前,插入部遮蔽器230到达关闭位置),因此在插入部遮蔽器230到达关闭位置之后,CRG遮蔽器630可以进一步移动(即,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的停止时间不同)。因此,可以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分别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而打开。
另外,在卡合片636设置在调色剂盒60的CRG遮蔽器630上的情况下,插入部遮蔽器230到达关闭位置的时间与CRG遮蔽器630到达关闭位置的时间不同尤其具有实际意义。即,在如图17C所示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关闭位置时,卡合片636进入到卡合孔234中而与该卡合孔234卡合,但是当如图17D所示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时,卡合片636不进入卡合孔234。因此,当在CRG遮蔽器630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调色剂盒60被从盒体插入部22取出时,该卡合片636不会被卡合孔234卡住,因此可以恰当地取出调色剂盒6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部在CRG遮蔽器630的所述关闭移动的中途与此前卡合在一起的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被解除,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操作部在从CRG遮蔽器630的第二关闭位置向第二打开位置移动的打开移动的中途与此前卡合在一起的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被解除。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分别移动至合适的打开位置而打开。
另外,也可以是:操作部在CRG遮蔽器630的所述打开移动和所述关闭移动中,在各移动的中途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被解除。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分别移动至合适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而进行开闭。这样,在操作部在CRG遮蔽器630的所述打开移动和所述关闭移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的中途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被解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适当地进行开闭。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遮蔽器装置(在这里,以第二遮蔽器装置为例来进行说明)包括:密封部件(CRG密封件640),具有显影剂(调色剂)可以通过的开口,用于防止调色剂泄漏;以及遮蔽器(CRG遮蔽器630),其具有比CRG密封件640的开口(CRG密封件开口642)大的开口(CRG遮蔽器开口631),可以在封闭CRG密封件开口642的第一位置(关闭位置)与使CRG密封件开口642露出的第二位置(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该CRG遮蔽器630在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在该CRG遮蔽器630的开口(CRG遮蔽器开口631)的整个边缘部631a包围CRG密封件开口642的整个边缘部642a的状态下按压CRG密封件640。由此,可以适当地防止调色剂泄漏。下面,将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前所述,在CRG遮蔽器630打开时(即,在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CRG密封件640有可能无法适当地防止调色剂泄漏。
在这里,使用图19A至图19C所示的比较例来进行具体的说明。图19A是表示CRG遮蔽器810关闭时该CRG遮蔽器810和CRG密封件820的图。图19B是表示CRG遮蔽器810打开时该CRG遮蔽器810和CRG密封件820的图。图19C是图19B的Z-Z截面图。与本实施方式的CRG密封件640相同,在比较例的CRG密封件820上设置有CRG密封件开口821,与本实施方式的CRG遮蔽器630不同的是,在比较例的CRG遮蔽器810上未设置CRG遮蔽器开口。并且,在封闭CRG密封件开口821时,如图19A所示,CRG遮蔽器810位于覆盖CRG密封件820的位置,但是在使CRG密封件开口821露出时,在图19B所示的上下方向上,CRG遮蔽器810的整体位于比CRG密封件820靠下的位置处。
并且,在如图19B所示CRG遮蔽器810打开时,该CRG遮蔽器810按照仅压缩CRG密封件820的图19B所示的上下方向的下侧的部分822的方式进行按压。如图19C所示,未被CRG遮蔽器810按压的部分(即所述上下方向的上侧的部分)的压缩状态被解除。因此,在CRG密封件820的、CRG密封件开口821的周围部分中产生该CRG密封件820的厚度急剧改变的部分(图19C所示的部分E)。并且,由于该部分E与和CRG密封件820相对的相对部件(即插入部密封件270或插入部遮蔽器230)未适当地接触,因此会在该部分E与相对部件之间产生间隙,正在从调色剂盒60向调色剂容纳部51中移动的调色剂可能会在图19B的长度方向上从CRG密封件开口821向外侧(图19B中由箭头D表示的方向)沿所述间隙移动,从而产生泄漏。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A所示,CRG遮蔽器630具有比CRG密封件开口642大的CRG遮蔽器开口631,在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在CRG遮蔽器开口631的整个边缘部631a包围CRG密封件开口642的整个边缘部642a的状态下按压CRG密封件640。在该情况下,通过CRG密封件开口642的周围部分(图18A中与虚线F对应的部分)被均匀地按压,CRG密封件开口631的周围部分与相对部分(插入部密封件270或插入部遮蔽器230)适当地接触,因此不易产生上述间隙,从而可以适当地防止正在调色剂盒60与调色剂容纳部51之间移动的调色剂泄漏出来。
在上述说明中,作为遮蔽器装置而以第二遮蔽器装置(CRG密封件640和CRG遮蔽器63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一遮蔽器装置(插入部密封件27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也可以发挥相同的效果。即,如图18B所示,插入部遮蔽器230具有比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大的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在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在插入部遮蔽器开口232的整个边缘部232a包围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的整个边缘部272a的状态下按压插入部密封件270,因此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的周围部分(图18B中与虚线G对应的部分)与相对部分(CRG密封件640或CRG遮蔽器630)适当地接触,因此可以适当地防止正在调色剂盒60与调色剂容纳部51之间移动的调色剂泄漏出来。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调色剂盒等,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使本发明易于理解,而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不言而喻,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或改进,在本发明中包括其等价物。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有一个感光体31和一个显影部50的单色打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针对每种颜色而具有独立的感光体31和显影部50的彩色打印机(即串列方式)。在该情况下,也存在与每种颜色相对应的调色剂盒60,各调色剂盒60分别被安装在规定的盒体插入部中,该调色剂盒60内的调色剂被补充供应给各个对应的显影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色剂盒60相对于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上的处理单元20进行装卸,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处理单元20是可以相对于打印机主体进行装卸的盒体,调色剂盒60也可以相对于从打印机主体上取下的处理单元20进行装卸。在该情况下,安装有调色剂盒60的状态的处理单元20相对于打印机主体进行装卸。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5A至图15C所示,所述转换机构具有设置在CRG遮蔽器630上的齿条部632和设置在外盖620上并可以与齿条部632进行卡合的小齿轮部622。并且,通过外盖620在齿条部632与小齿轮部622卡合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移动,所述旋转力被转换为所述直进力,由此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转换机构也可以具有齿条部和小齿轮部以外的结构。
但是,在转换机构具有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将使外盖620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为使CRG遮蔽器630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CRG遮蔽器630由金属制造,外盖620由树脂制造。并且,如图15A至图15C所示,齿条部632由间隔固定的间距而设置的多个孔633构成,小齿轮部622由间隔固定间隙而设置并可以与所述孔633卡合的多个凸起623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齿条部632也由间隔固定的间距而设置并能与构成小齿轮部622的凸起623卡合的多个凸起构成。
但是,在CRG遮蔽器630由金属制造的情况下,由于孔比凸起容易加工,因此当齿条部由孔构成时,可以简单地形成齿条部。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调色剂盒60具有把手部件锁定部(具体地说即突起617和杆628),该把手部件锁定部用于锁定外盖620以使其无法相对于CRG主体610进行旋转移动。如图10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主体的处理单元20)具有用于解除外盖620相对于CRG主体610的锁定的锁定解除部(锁定解除凸部220)和调色剂盒60插入到其中的盒体插入部22。并且,在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2A所示,通过所述把手部件锁定部的锁定,外盖620相对于CRG主体610的旋转移动受到限制,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2B所示,通过锁定解除凸部220解除所述锁定,由此允许外盖620进行所述旋转移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另外设置用于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之后解除所述锁定的专用部件。
但是,在调色剂盒60具有把手部件锁定部(突起617和杆628)、处理单元20具有锁定解除凸部22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可靠地防止在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外盖620错误地进行旋转(CRG遮蔽器630打开)。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把手部件锁定部具有设置在外盖620上的突起部(杆628)和可以与设置在CRG主体610上的杆628卡合的卡合部(突起617)。另外,如图10所示,锁定解除凸部220是与杆628接触而使该杆628变形的凸部。并且,在调色剂盒60未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2A所示,杆628被突起617卡住,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2B所示,通过锁定解除凸部220使杆628变形,突起617相对于杆628的卡定被解除。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把手部件锁定部也可以采用杆628和突起617以外的结构,锁定解除部可以采用使杆628变形的凸部以外的结构。
但是,在把手部件锁定部为杆628和突起617、锁定解除部为凸部的情况下,由于突起617对杆628的卡定和该卡定的解除容易进行,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而实现了外盖620相对于CRG主体610的锁定和对该锁定的解除。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色剂盒60在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之后向外盖620向规定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旋转移动,由此被安装在打印机主体(处理单元20)上。另外,打印机10具有用于使CRG主体610相对于盒体插入部22锁定的容纳体锁定部。并且,该容纳体锁定部具有:挂钩626,设置在外盖620上并随着外盖620的旋转而移动(图5);以及锁定用孔210,是设置在盒体插入部22中的孔部(锁定用孔210,图10),在调色剂盒60插入到盒体插入部22中时,如图13A和图13B所示,挂钩626可以穿过该锁定用孔210,并且在调色剂盒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上时,如图13C和图13D所示,挂钩626无法穿过该锁定用孔210。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容纳体锁定部也可以是除挂钩626和锁定用孔210之外的结构。
但是,在容纳体锁定部具有挂钩626和锁定用孔21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CRG主体610相对于盒体插入部22锁定,并且可以解除该锁定。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外盖620向所述规定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进行旋转移动时,通过所述变换机构(齿条部632和小齿轮部622)将所述旋转力转换为所述直进力,使CRG遮蔽器630打开。并且,在调色剂盒60安装在打印机主体(处理单元20)中时,CRG遮蔽器630如图14B所示打开,并且CRG主体610如图13C和图13D所示通过所述容纳体锁定部(挂钩626和锁定用孔210)而被锁定在盒体插入部22中。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调色剂盒60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时,CRG遮蔽器630打开,但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CRG主体610未被锁定在盒体插入部22中,在调色剂盒60被安装在处理单元20中之后,CRG主体610被锁定在盒体插入部22中。
但是,在调色剂盒60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上时CRG遮蔽器630打开,并且CRG主体610被锁定在盒体插入部22中的情况下,减轻了在安装之后用户等进行操作的繁琐,因此可以实现非常便于使用的打印机10。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打印机10包括:像形成单元(处理单元20)和显影剂盒(调色剂盒60),所述像形成单元包括:载像体(感光体31),用于承载潜像;容纳部(调色剂容纳部51),用于容纳显影剂(调色剂);以及显影剂承载体(显影辊52),用于通过该显影剂将由感光体31承载的潜像可视化为显影剂像(调色剂像);所述显影剂盒可以相对于该处理单元20进行装卸,用于将调色剂供应给调色剂容纳部51。并且,第一开口(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和第一遮蔽器(插入部遮蔽器230)分别设置在处理单元20上,第二开口(CRG密封件开口642)和第二遮蔽器(CRG遮蔽器630)分别设置在调色剂盒60上。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开口、第一遮蔽器、第二开口、第二遮蔽器也可以分别设置在调色剂盒60和处理单元20以外的单元上。
但是,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置在处理单元20上、第二开口和第二遮蔽器设置在调色剂盒60上的情况下,例如当容纳在调色剂盒60中的调色剂的量少时,会频繁地对该调色剂盒60进行装卸,两个遮蔽器也会频繁地进行开闭。在该情况下,当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636时,会更有效地发挥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两个遮蔽器适当地进行开闭的效果。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7A至图17D所示,卡合片636通过弹性变形而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并且通过弹性变形而解除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操作部通过在不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进行移动而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并且通过在不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进行移动而解除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
但是,在卡合片636通过弹性变形而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并通过弹性变形而解除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和对该卡合的解除。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插入部遮蔽器230的长度方向沿CRG遮蔽器630的长度方向,如图5所示,卡合片636是位于CRG遮蔽器63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并具有弹性的金属片。另外,如图11所示,插入部遮蔽器230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具有可以与卡合片636卡合的卡合孔部(卡合孔234),如图7所示,调色剂盒60具有在CRG遮蔽器630移动时按压卡合片636以使其向插入部遮蔽器230侧突出的突起(肋616)。并且,如图17A至图17D所示,卡合片636在被肋616(具体地说即平坦部616b)按压时向插入部遮蔽器230侧突出而可以与卡合孔234卡合,在未被肋616按压时不突出而无法与卡合孔234卡合。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而使卡合片636发生弹性变形并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
但是,当卡合片636是具有弹性的金属片,在插入部遮蔽器230上设置有可以与卡合片636卡合的卡合孔234,该卡合片636通过被肋616(具体地说即平坦部616b)按压而与卡合孔234卡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6A至图16C所示,CRG遮蔽器630具有在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时可以与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的CRG接触部634。并且,在CRG遮蔽器630移动时,通过CRG接触部634与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而对其进行按压,使该插入部遮蔽器2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接触部也可以使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7A所示,在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卡合片636不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并且,如图17B和图17C所示,卡合片636在从CRG遮蔽器630的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中,仅在中途的区间内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并对该插入部遮蔽器230进行操作,该插入部遮蔽器230被卡合片636操作而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CRG遮蔽器630位于打开位置时,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该卡合片636在到达CRG遮蔽器630的关闭移动的中途之前维持卡合状态,使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CRG接触部634的CRG遮蔽器63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是向插入部遮蔽器230侧延伸的延伸部,插入部遮蔽器230如图11所示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向CRG遮蔽器630侧突出的突出部231。并且,在CRG遮蔽器630移动时,如图16A至图16C所示,通过所述延伸部(CRG接触部634)与突出部231的、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接触而进行按压,使该插入部遮蔽器2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插入部遮蔽器230也可以是不具有突出部231的平板。
但是,当插入部遮蔽器230具有突出部231,在CRG遮蔽器630移动时所述延伸部(CRG接触部634)与突出部231接触而进行按压,由此使插入部遮蔽器230移动的情况下,由于CRG接触部634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可靠地接触,因此插入部遮蔽器230能够可靠地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CRG遮蔽器6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打开移动)时,如图16A至图16C所示,CRG接触部634与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与此相对,卡合片636不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在CRG遮蔽器6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关闭移动)时,如图17A至图17D所示,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与此相对,CRG接触部634不与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CRG遮蔽器630进行所述打开移动和所述关闭移动时,CRG接触部634与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并且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
在通过CRG接触部634使插入部遮蔽器2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打开移动)时,如果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而妨碍该打开移动的话,则CRG接触部634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接触变得不完全,可能会损害该CRG接触部634使插入部遮蔽器230进行打开移动的功能。同样,在通过卡合片636使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关闭移动)时,如果CRG接触部634与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而妨碍该关闭移动,则卡合片636与插入部遮蔽器230的卡合变得不完全,可能会损害该卡合片636使插入部遮蔽器230进行关闭移动的功能。与此相对,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所述打开移动时卡合片636不与插入部遮蔽器230卡合,并且所述关闭移动时CRG接触部634不与插入部遮蔽器230接触,在此情况下,CRG接触部634和卡合片636分别可以适当地发挥功能。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4A和图14B所示,打印机10具有两个所述遮蔽器装置,该两个遮蔽器装置按照在各自的遮蔽器(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打开位置时调色剂可以在各密封部件(CRG密封件640和插入部密封件270)的开口之间移动的方式相邻设置。并且,在该两个遮蔽器装置的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打开位置时,如图14B所示,被CRG遮蔽器630按压的CRG密封件640与被插入部遮蔽器230按压的插入部密封件270接触。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打印机10不具有相邻的两个遮蔽器装置,即遮蔽器装置与设置有开口的相对部件相对,在该遮蔽器装置的遮蔽器打开时,露出的密封部件与所述相对部件接触。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两个遮蔽器装置的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打开位置时,如图14C所示,被CRG遮蔽器630按压的CRG密封件640的边缘部642a和被插入部遮蔽器230按压的插入部密封件270的边缘部272a被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夹持,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两个遮蔽器(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打开位置时,CRG密封件640的边缘部642a和插入部密封件270的边缘部272a在不被该两个遮蔽器夹持的情况下接触。
但是,当两个遮蔽器(CRG遮蔽器630和插入部遮蔽器230)位于打开位置时,在C RG密封件640的边缘部642a和插入部密封件270的边缘部272a被该两个遮蔽器夹持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防止调色剂从两个遮蔽器之间泄漏出来。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两个遮蔽器装置为第一遮蔽器装置和第二遮蔽器装置,所述第一遮蔽器装置设置在像形成单元(处理单元20)上,所述像形成单元包括:载像体(感光体31),用于承载潜像;容纳部(调色剂容纳部51),用于容纳显影剂;以及显影剂承载体(显影辊52),用于通过该调色剂将由感光体31承载的潜像可视化为显影剂像(调色剂像);所述第二遮蔽器装置设置在显影剂盒(调色剂盒60)上,该显影剂盒可以相对于处理单元20进行装卸,用于向所述调色剂容纳部51供应调色剂。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打印机10具有:清洁单元,对感光体31上的调色剂进行清洁;以及废调色剂箱,可以相对于打印机主体进行装卸,被回收到该清洁单元中的调色剂被运送到该废调色剂箱中;所述两个遮蔽器装置也可以设置在清洁单元和废调色剂箱上。
但是,在两个遮蔽器装置设置在处理单元20和向该处理单元20供应调色剂的调色剂盒60上的情况下,由于通过两个遮蔽器装置之间的调色剂的量变多,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设置上述遮蔽器装置的效果、即可以适当地防止调色剂泄漏的效果。因此,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A至图16C所示,插入部遮蔽器230具有在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时与CRG遮蔽器630接触的接触部(一端接触部235a),一端接触部235a在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时未到达与插入部密封件270的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相对的位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接触部在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时到达与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相对的位置。
在所述接触部在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时到达与插入部密封件272相对的位置的情况下,该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附近的调色剂会附着在接触部上,通过接触部与CRG遮蔽器630接触,该CRG遮蔽器630可能会被污染。与此相对,在所述接触部(一端接触部235a)在插入部遮蔽器23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时未到达与插入部密封件开272相对的位置的情况下,插入部密封件开口272附近的调色剂难以附着在一端接触部235a上,因此可以防止CRG遮蔽器630被该调色剂污染。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密封件270和CRG密封件640为聚氨酯泡沫,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是厚度比插入部密封件270和CRG密封件640的厚度小的金属板,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也可以是金属制的板。
但是,在插入部遮蔽器230和CRG遮蔽器630为金属板的情况下,由于其厚度可以小于树脂制的板,因此在该两个遮蔽器打开时,插入部遮蔽器270与CRG密封件640容易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调色剂泄漏。因此,更优选上述实施方式。

Claims (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以及
显影剂盒,能够相对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装卸,该显影剂盒包括:容纳体,用于容纳显影剂;遮蔽器,以能相对于该容纳体进行直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通过进行直向移动而进行开闭;把手部件,以能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进行旋转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具有把手部;以及转换机构,将使该把手部件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力转换成使所述遮蔽器进行直向移动的直进力;
所述显影剂盒具有把手部件锁定部,该把手部件锁定部用于锁定所述把手部件以使其无法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进行旋转移动,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有:锁定解除部,用于解除所述把手部件相对于所述容纳体的锁定;以及盒体插入部,所述显影剂盒被插入到该盒体插入部中;
当所述显影剂盒未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通过所述把手部件锁定部的锁定,所述把手部件相对于所述容纳体的旋转移动受到限制,
当所述显影剂盒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通过所述锁定解除部解除所述锁定,由此允许所述把手部件进行所述旋转移动,
所述显影剂盒在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之后,通过所述把手部件向规定位置进行旋转移动而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
所述显影剂盒具有用于使所述容纳体相对于所述盒体插入部锁定的容纳体锁定部,
该容纳体锁定部具有:挂钩,设置在所述把手部件上,随着所述把手部件的旋转移动而进行移动;以及
孔部,设置在所述盒体插入部中,当所述显影剂盒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所述挂钩可以穿过所述孔部,并且当所述显影剂盒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时,所述挂钩无法穿过所述孔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部件锁定部具有:突起部,设置在所述把手部件上;以及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容纳体上并可以与所述突起部卡合;
所述锁定解除部是与所述突起部接触而使该突起部变形的凸部,
当所述显影剂盒未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所述突起部被所述卡定部卡住,
当所述显影剂盒插入到所述盒体插入部中时,所述凸部使所述突起部变形,由此解除所述卡定部相对于所述突起部的卡定。
CN200780001420XA 2006-07-04 2007-07-04 显影剂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遮蔽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6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84709A JP4386053B2 (ja) 2006-07-04 2006-07-04 画像形成装置
JP184708/2006 2006-07-04
JP184710/2006 2006-07-04
JP184709/2006 2006-07-04
JP2006184710A JP4419991B2 (ja) 2006-07-04 2006-07-04 シャッター装置、現像剤収容体、廃現像剤収容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84708A JP4386052B2 (ja) 2006-07-04 2006-07-04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CT/JP2007/063337 WO2008004566A1 (en) 2006-07-04 2007-07-04 Developer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shutter devic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0993XA Division CN101916061B (zh) 2006-07-04 2007-07-04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遮蔽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6480A CN101356480A (zh) 2009-01-28
CN101356480B true CN101356480B (zh) 2011-07-13

Family

ID=39072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142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6480B (zh) 2006-07-04 2007-07-04 显影剂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遮蔽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86052B2 (zh)
CN (1) CN1013564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178A (zh) * 2012-03-14 2012-07-1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显影组件及处理盒
MX2021000124A (es) 2014-08-01 2023-01-03 Canon Kk Cartucho de toner, mecanismo de suministro de toner y obturad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6480A (zh) 2009-01-28
JP4386052B2 (ja) 2009-12-16
JP2008015106A (ja) 200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6061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遮蔽器装置
CN102360174B (zh) 处理盒
US785315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CN101395542B (zh) 处理盒、显影剂供给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KR20010061976A (ko) 현상제 공급 카트리지, 현상제 수용 카트리지, 프로세스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8942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54558B (zh) 旋转式显影单元及调色剂供应容器
CN102854785A (zh) 处理结构件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3905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56480B (zh) 显影剂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遮蔽器装置
JP20053385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206521A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現像剤補給装置に装着される現像剤収容容器
JP63116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538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45793A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4954261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860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19991B2 (ja) シャッター装置、現像剤収容体、廃現像剤収容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7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H09179363A (ja)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119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33109B2 (ja) 現像剤収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50624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96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739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