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6640A - 微波检测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波检测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6640A
CN101346640A CNA2006800486719A CN200680048671A CN101346640A CN 101346640 A CN101346640 A CN 101346640A CN A2006800486719 A CNA2006800486719 A CN A2006800486719A CN 200680048671 A CN200680048671 A CN 200680048671A CN 101346640 A CN101346640 A CN 101346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ulation
gain
processor
reverb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86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6640B (zh
Inventor
M·皮拉利
P·托拉萨
M·M·扎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gress Rail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General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CN101346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6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6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9/00Safety means for rail/road crossing traffic
    • B61L29/24Means for warning road traffic that a gate is closed or closing, or that rail traffic is approaching, e.g. for visible or audible warning
    • B61L29/28Means for warning road traffic that a gate is closed or closing, or that rail traffic is approaching, e.g. for visible or audible warning electrically operated
    • B61L29/30Supervision, e.g. monito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4Systems determining presence of a targ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5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transponders powered from received waves, e.g. using passive transponders, or using passive reflectors
    • G01S13/751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transponders powered from received waves, e.g. using passive transponders, or using passive reflectors wherein the responder or reflector radiates a coded signal
    • G01S13/75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transponders powered from received waves, e.g. using passive transponders, or using passive reflectors wherein the responder or reflector radiates a coded signal using a signal generator for modifying the reflectivity of the reflector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91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i.e. where the body of an intruder causes the interference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91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i.e. where the body of an intruder causes the interference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 G08B13/2494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i.e. where the body of an intruder causes the interference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other electrical sensor means, e.g. microwave detectors combined with other sensor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01S7/4004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 G01S7/4008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of transmit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01S7/4004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 G01S7/4021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of re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Control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Circuit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波检测系统,包含发送器,配置为沿路径发送信号以检测受监控区域的入侵者;以及调制反射器,配置为接收发送的信号以生成具有由该调制反射器引入的特性的调制信号,调制反射器配置为发送所述调制信号。所述系统还包含定位以接收调制信号的接收器以及配置为用于提供可变检测阈值以响应系统增益变化的自适应阈值调整单元。所述系统还包含处理器,配置为用于处理由接收器提供的调制信号,并且配置用于根据由自适应阈值调整单元提供的可变检测阈值来测量已处理调制信号中的特性。

Description

微波检测系统和方法
与本发明相关的具体数据
本专利申请是2005年8月2日提交的序号为11/195,145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的部分连续申请,该申请要求2003年8月25日提交的序号为10/647,413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现美国专利号为6,933,858的优先权益,而后者又要求2002年8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405,490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益,其中各相关文件均通过引用完整地结合到本文中。
本申请还要求2005年12月23日提交的序号为60/753,907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完整地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一般来讲,本发明涉及微波检测系统。更具体来讲,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显示具有单铁路轨道102的典型先有技术铁路道口100。第一栅门104A和104B在火车接近轨道102时关闭,由此限制来自轨道102相应一侧的交通流。在与第一栅门104A和104B相对的轨道102的对面,第二栅门106A和106B关闭,以限制来自对侧的交通流。
在图2中,显示了类似的先有技术铁路道口200,但是显示两条轨道202和204作为道口200。与上面显示的单轨配置100相似,第一栅门206A和206B在火车接近轨道202或204时关闭,由此限制来自轨道102该侧的交通流。在与栅门206A和206B相对的轨道202和204的对面,第二栅门208A和208B关闭,以限制来自对侧的交通流。
在这些先有技术系统中,栅门在检测到接近的火车时关闭。为了检测位于轨道附近已关闭栅门之间的障碍物,一些先有技术系统依靠发送器/接收系统响应障碍物自身对所发送信号的反射而不使用反射器或检测来自反射器的信号的存在。参见美国专利号6,340,139和美国专利号5,625,340。
其它先有技术系统则依靠反射调频雷达的反射器,利用发送和反射信号之间的频率和幅度差别来确定监视区域内物体的存在。这些先有技术系统检测信号幅度和信号相位的差别。后者得自由反射器处的传输时间部件定义的信号传输时间确定的相移。但是,在这个已知实现中,系统包含接收器、计算器、传输时间元件、定向分离滤波器以及放大器,其中每一个都逐项地递增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参见美国专利号5,775,045。
已经开发了几种利用微波检测系统的系统。但是,先有技术系统当前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障碍物误检测、障碍物检测不准确、检测障碍物失败、回声检测、不当监视以及与初始安装和进行中操作相关的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说明用于单轨交叉的先有技术铁路道口。
图2说明用于双轨交叉的先有技术铁路道口。
图3示意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自动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微波检测系统。
图4示范性地说明用于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的示范控制状态。
图5说明用于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的逻辑流程中的示范步骤。
图6说明用于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例如具有单轨交叉的铁路道口,并且指出收发信机、调制反射器和示范监视区域的布局的一个示范实施例。
图7说明用于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例如具有双轨交叉的铁路道口,并且指出收发信机、调制反射器和示范监视区域的布局的一个示范实施例。
图8说明用于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例如具有双轨交叉的铁路道口,并且指出收发信机、调制反射器、无源反射器和示范监视区域的布局的一个示范实施例。
图9说明用于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例如具有三轨交叉的铁路道口,并且指出收发信机、多个调制反射器和示范相关监视区域的布局的一个示范实施例。
图10说明用于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例如由周界定义的区域,并且指出收发信机、调制反射器和示范监视周界的布局的一个示范实施例。
图11示意说明根据本发明方面自动调整检测阈值以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微波检测系统。
图12显示用于图11的系统中的实例变量阈值。
图13显示相对用于图11的系统中的固定阈值的实例变量阈值。
在这些附图中,相应的参考字符和代号通常表示相应的部件。
详细说明
本发明方面针对微波检测系统,例如可使用调制的微波信号自动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以下说明将首先描述一个实施例,例如可用于自动检测铁路道口的禁区中障碍物的存在。然后,说明将描述另一实施例,例如可用于自动检测通过定义禁区的一个或多个周界的入侵,如用于机场。
图3是用于自动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系统300的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例如使用微波发送器/接收器302和调制反射器308检测铁路道口区域内障碍物的存在。发送器/接收器302配备天线304。如图所示,发送器/接收器302可以是组合收发信机302,或者可以是独立的发送器302A和独立的接收器302B。在后一种情况下,发送器302A和接收器302B可以各自配备天线304。收发信机302提供接收信号338给前置放大器312,前置放大器312提供经处理的信号给解调器314。解调器314提供解调的接收信号338给处理器316进行信号分析。
处理器316可以是单个处理器,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配置为多个处理器316。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316是双核处理器316配置。处理器316可由存储器(未示出)、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组成。关于处理器316的所述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软件、固件或硬件来配置和执行。
发送信号332由发送器302A发送并且由一个或多个调制反射器(MDR)308接收。调制反射器308接收发送信号332并且引入特性以创建调制信号330。调制信号330由调制反射器308发送或反射并且由接收器302B接收。系统300提供由收发信机302和调制反射器308及相关发送信号332和调制信号330定义的监视区域334的增强定义。发送信号332和调制信号330定义监视区域334使得监视区域334中的障碍物检测是发送信号332或调制信号330的扰乱的功能(function),如下文进一步论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发信机302在波段X中工作于9.2GHz到10.6的频率,如具有22.0MHz FM扫描/带宽的10.0GHz。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是连续波微波信号。发送器302A的功率可以在10mW加或减1mW的范围内。发送器302A的其它功率电平可以在20mW加或减2mW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器302B可以是始发站,即收发信机302。在另一实施例中,接收器302B与发送器302A分离。在又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双接收器302B,其中组合他们的接收信号338并且对组合的信号进行分析。这后一实施例可能适用于发送信号332的频率可导致例如由相移或造成发送信号332不利影响调制信号330的其它信号模式造成的零位信号,从而不利影响检测调制信号330以及由调制反射器308引入的任何特性的能力的情况。
在另一实施例中,收发信机302发送调频的发送信号332而不是连续或单个的频率信号。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带宽5.0和25.0MHz之间的频率调制可引入发送器302A中。通过将频率调制引入发送信号332,不希望的幅度调制的频率增大到可以实现接收信号338的峰值和/或接收信号338中的边带的增强检测的水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304可以是定向天线,提供发送信号332的形成以定义监视区域334。收发信机天线304的类型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监视区域334的形状、监视区域334的所需监视距离以及发送信号332的频率。例如,抛物面天线可以提供5度的波束角,而喇叭天线(horn antenna)可以提供30度的波束角。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发信机天线304的
Figure A20068004867100091
调制反射器308响应发送信号332。调制反射器308可能包含或包括调制反射器天线336。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制反射器308是调制喇叭反射器,带有大小为12.5×9.5×15cm的喇叭反射器。在另一实施例中,调制反射器308是角锥喇叭反射器,造成调制反射器308和收发信机天线304之间100米的最大距离。在又一实施例中,调制反射器308是抛物面反射器,提供调制反射器308和收发信机天线304之间200米的最大距离。
在图3中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设置无源反射器310从发送器302A接收发送信号332A,并且将发送信号332B无源反射至调制反射器308。此外,可设置无源反射器310从调制反射器308接收调制信号330A并且将调制信号330B无源重定向至接收器302B。通过设置无源反射器310,监视区域334可以针对特定铁路道口应用和设计进行成形、扩展或设计,以更有效地监视所需监视区域334是否存在障碍物。无源反射器310也可以用于形成定义两个独立监视区域334的发送信号332的两个段。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无源反射器310定义与第一监视区域334成达60度角的第二监视区域334。在其它实施例中,无源反射器310创建的两个监视区域334之间的角度可超过60度。在此类实施例中,反射的能量减少并且因此由发送信号332和调制信号330定义的区域减小。但是,通过使用角度小于或等于60度的无源反射器310,可以扩展发送信号332和调制信号330覆盖的总监视区域,以便监视更复杂的区域并且提供更完整的监视覆盖。
收发信机304和调制反射器天线336的选择定义了监视区域334的大小,包括收发信机302和调制反射器308之间的距离(或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发信机天线304是喇叭天线并且调制反射器天线336是喇叭,定义监视区域334的天线304和336之间的距离介于10到28米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收发信机天线304是喇叭天线并且调制反射器天线336是抛物面,距离介于18到28米之间。在又一实施例中,收发信机天线304是抛物面天线并且调制反射器天线336是抛物面,距离介于28到60米之间。同样,在系统中包括无源反射器310时也是如此。在一实施例中,收发信机天线304是喇叭天线并且调制反射器天线336是抛物面,距离介于10到25米之间。在又一实施例中,收发信机天线304是抛物面天线并且调制反射器天线336是抛物面,距离介于25到50米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制反射器308接收发送信号332。调制反射器308调制接收的发送信号332并且通过反射将带有调制特性340的调制信号330重新发送到接收器302B。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制特性可以是相位调制。但是,应该理解,任何调制技术均可用于授予调制特性给信号330。可以采用的模拟和数字调制技术的说明性实例包括以下技术: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脉冲调制(pm)、脉冲编码调制(pcm)、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增量调制(dm)、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vsd)、最小频移键控(msk)等。调制反射器308可以是无源装置也可以是有源装置。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调制反射器308通过将特性340如相位调制引入接收的发送信号332来产生调制信号330,在频率约为10.0KHz时相位调制介于0°和180°之间。调制频率可以是4.0KHz、4.7KHz、5.7KHz、6.7KHz、9.0KHz或12.0KHz。也可以使用4.0KHz到13.0KHz的其它频率进行相位调制。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调制反射器308是带有八(8)个或更多不同相位的多相或连续相位调制反射器。这样的实施例在消除调制信号330的不需要的幅度调制时可能是有利的。
调制反射器308的调制造成提供障碍物检测的调制信号330中的一个或多个唯一可识别特性340。例如,频率或相位调制可以创建发送信号332如发送的载波信号中不存在的调制信号330中的边带。幅度、能量、频率或边带量可以定义特性的各种实施例。
接收器302B响应发送信号332和调制信号330的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接收器302B接收的接收信号338可以包含也可以不包含由调制反射器308引入的特性340。接收信号338使用来自收发信机302中的发送器302A中的部分载波信号转换成基带。前置放大器和滤波器312放大和过滤接收信号338并且将经调节的接收信号338传递给解调器314。接收信号338由解调器314解调以由处理器316处理接收信号338进行信号分析,从而分析由调制反射器308引入的特性340的量。此量可以是监视区域334中的障碍物的表示。
在收发信机302中,发送信号332或其载波部分与接收信号338混合,其中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载波信号被抵消,由此让边带由处理器316进行分析。可以分析边带以确定所需的特性340,并且由此确定监视区域334中物体的存在或不存在。
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处理器316进行的信号分析过程包括检测和对比接收信号338的边带中的能量量,例如由边带峰值幅度表示。接收信号338由前置放大器滤波器312过滤以去除可能造成来自移动物体的多普勒效应的回声。在这样的过滤之后,在监视区域334内不存在物体时,接收信号338仅包括由调制反射器308引入的特性340。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调制频率选择为高于由监视区域334内的物体移动造成的多普勒效应频率的频率。如上所述,在使用10GHz的发送信号332的载波频率时,可以使用4KHz、4.7KHz、5.7KHz或6.7KHz的频率。
如以上示例中所述,所需特性340可以是接收信号338中包含的边带的特定幅度、频率和/或相位。可以分析接收信号及其边带并且与预定义的值、阈值或模型进行对比。例如,如果接收信号的边带具有超过预定义值的幅度峰值或能量水平,处理器316可以确定监视区域334内不存在障碍物。但是,如果接收信号的边带的幅度峰值低于预定义值或阈值,则处理器316将确定监视区域334内有障碍物。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确定第一边带的峰值幅度减小3dB以上表示监视区域334内有物体。
接收信号338中的边带的边带能量量也可以用于确定存在或不存在物体。如果确定的能量水平低于预定水平,处理器316可以确定监视区域334内存在物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可以检测和确定接收信号338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边带中的总能量量。此类边带的总能量水平与预定能量水平进行对比。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总能量水平为正常水平的80%时,即减少20%,处理器316确定监视区域334内存在障碍物。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分析一个或多个边带和/或边带的能量或峰值幅度偏差可介于5%至50%之间。
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峰值幅度或能量水平检测的预定对比水平在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和/或产品部署期间根据测试和操作建立,并且取决于发送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300包括可变输入功能(未示出),让操作员可以调节处理器316的灵敏度或阈值水平,用于确定接收信号338是否包含所需的特性340并且由此确定是否在监视区域334内检测到物体。
如果接收信号338包含如上所述由调制反射器308引入的所需量的特性340,系统300会提供监视区域334无障碍物的指示。由调制反射器308生成的所需量的特性340的存在表示接收信号338原本作为发送信号332发送、由调制反射器308调制并且作为具有特性340的调制信号330重新发送。调制信号330中所需量的特性340的接收还确保接收的不当或错误信号不会提供监视区域334无障碍物的错误指示。
在备选实施例中,系统300可以包含两个或更多收发信机302,每个以各自的频率工作。在此实施例中,可以视作有两个单独的接收信号338由接收器302B接收,或者一个接收信号338被接收,但接收信号338具有一个以上的信号部分。从一种观点来看,两个发送信号332由两个收发信机302发送,并且具有两种特性340的两个调制信号330由调制反射器308生成。在任一情况下,对每个接收信号338应用上述信号调节、解调和分析过程。处理器316作出的监视区域334中有无障碍物的判决由每个接收信号338的信号分析组合确定。
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收发信机302单独检测来自多个调制反射器308的多个调制信号330和特性340。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每个调制反射器308被调整为在唯一和单独的调制频率对发送信号332进行频率或相位调制。每个接收器302B被调整为解调信号以确定特性340,由此确定每个定义的监视区域334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每组发送器302A、调制反射器308和接收器302定义单独的监视区域334,可包括由每组通信发送器302A、调制反射器308和接收器302B之间的区域定义的多条路径。例如,参见图9。
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GPS系统322从全球定位卫星(GPS)系统(未示出)接收数据信号。在此实施例中,系统300从接收的GPS数据中接收时间和/或同步信号并且将其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处理器316可以利用接收的GPS数据来增强系统300的报告、管理和/或诊断能力。
在工作中,系统300的监视工作在从道口栅门系统324接收表示栅门已关闭的栅门关闭信号时开始。在收到栅门关闭信号时,系统300开始发送发送信号332并且接收接收信号338以监视监视区域334在栅门关闭后道口中是否有障碍物。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轨道打开信号激活后,系统300停止检测道口或监视区域334。在另一个实例例中,如果监视区域334未被预期的障碍如通过的铁路车辆所阻碍,系统300继续检查监视区域334。
在检测不到障碍时,系统300生成同意行动(consent action)326,在一个实施例中是由处理器316发起的继电器(relay)初始化。在道口区域或监视区域334检测到障碍物时,不会生成开放区域指示并且会采取进一步动作。在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316发起警报动作328,例如警报继电器的发起。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事件或动作数据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使得可以在稍后的时间或由远程管理系统(未示出)对数据事件进行分析。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处理器316配置为提供一个或多个操作功能。这些包括接收有关栅门打开系统324的栅门降低或升高的信息。在从栅门打开系统324收到指示栅门已经降低的信息或栅门关闭信号时,处理器316可以发起由发送器302A进行的发送信号332的传输。在解调器314收到经处理的接收信号338时,处理器316分析接收信号是否具有特性340。在处理器316通过接收信号338确定上述所需量的特性340时,处理器316可生成同意信号326。在处理器316确定接收信号338不含所需量的特性340并且由此确定监视区域334中有障碍物时,处理器316生成占用区域警报328。
在其它示范实施例中,处理器316可选地探测和验证系统300的内部组件的完整性。处理器316还可以发起和提供自诊,并且检测所有系统组件(参见320)的工作效率,包括提供发送器302A和接收器302B的自动自测。处理器316还可以提供系统300的各种输入和输出的控制和管理,例如通信端口/链路(未示出),包括从GPS系统322获取时间参考信号。处理器316还可以管理与包含发送器302A、接收器302B、调制反射器308、无源反射器310及其它系统设备的系统300设备机柜相关联的防入侵传感器。处理器316还可以将系统故障警报作为本地警报提供或提供给远程管理实体或系统(未示出)。处理器316结合存储器(未示出)可以按照处理器316的决定而记录或存储动作或事件并且生成此类事件、动作和状态的通信至远程站点、系统或实体。
在图4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第一状态是系统关闭状态402。在开始为系统300供电时,处理器316转换到初始化状态404。在此状态中,处理器316验证其配置和工作状态。如果配置不存在,处理器316转换到配置状态406以从外部来源获取配置信息或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此信息可以经由通信链路(未示出)从远程管理系统获取。如果正确的配置数据存在,处理器316控制在处理器316的上次重设之前出现的反复性错误的存在。如果错误存在,则处理器316转换到不可用状态408并且等待经由通信链路的外部命令重启系统300进行的监测。如果系统中有错误,处理器316也可以转换到不可用状态408,并且对外部系统或管理系统作出警报或通知以指示需要修理。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可用状态408可以自动发起系统重启(未示出)。
如果处理器316通过了初始化状态404的测试和配置诊断,处理器316转换到待命状态410。在此状态中,系统可以工作并且等待外部指示以进入分析状态412。在待命状态410期间,系统工作正常无任何错误并且等待“栅门关闭”信号。处理器316监视系统的安全和自诊以确定是否出现系统可操作性的变化。处理器316更新从GPS系统322接收的时间和同步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进入分析状态412的外部指示是从外部来源收到铁路道口栅门已经降低。
相应地,在待命状态410期间,处理器316从全球定位卫星(GPS)接收器系统322接收信息。此信息可能包括任何可用GPS卫星提供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此信息包括时间和/或同步信息。一旦系统接收激活信号,例如栅门关闭信号,处理器316从待命状态410转换到分析状态412。
在分析状态412中,处理器316设置定时器并且从发送器302发起发送信号332的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定时器设置为5秒钟。系统从接收器302接收信号,经分析以确定如上所述由调制反射器308引入的特性340。如果接收器302收到包含所需量的特性340的调制信号330,并且在定时器终止之前接收器302不断收到,处理器316确定监视区域334无障碍物。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处理器316就转换到区域“干净”状态414。区域“干净”状态414发起同意动作326,并且在接收指示栅门已打开(未示出)的信号之后,处理器316返回待命状态410。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同意动作326是“全部干净”继电器的设置,但也可以是其它动作,包括经由通信链路(未示出)发送消息至远程站点或系统。
处理器316分析来自接收器302的接收信号338,并且确定监视区域334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一旦在定时器期间确定了障碍物(如上所述),系统就转换到区域被占状态416。在区域被占状态416中,继续监视接收信号338以确定障碍物是否继续位于监视区域334中或者障碍物是否已移离监视区域334并且区域内不再有障碍。如果确定是这样并且定时器已过期,系统转换到区域“干净”状态414。如果处理器316确定障碍物在监视区域334内移动(如下所述),系统继续监视障碍物的存在。为了这种确定,滤波器算法与监视区域334的反复扫描结合使用。如果在定义的时间段之后,在一个实例例中为定时器的时间之后,区域被占状态416发起警报动作328。在一个实施例中,警报动作328可以是警报继电器(未示出)的激活。在另一实施例中,警报动作328可以是其它动作,包括经由通信链路(未示出)发送警报消息到远程站点或系统。
如果在分析状态410、区域被占状态416或区域“干净”状态414期间,处理器316接收栅门不再关闭的信号,处理器316就去激活任何同意或警报动作,并且将系统返回待命状态410。
如果在待命状态410、分析状态412、区域“干净”状态414或区域被占状态416期间,在系统或系统操作中检测到或出现错误,系统转换到致命错误状态418。无论何时系统自诊识别了发送器302A或接收器302B、系统组件或控制逻辑或由处理器316操作的软件发生故障,系统也转换到致命错误状态418。在致命错误状态418中,诊断的错误会记录在存储器(未示出)中并且可能发起系统重启(未示出)。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转换到初始化状态404以进行进一步分析或系统重启(未示出)。
图5A和5B统称为图5,其中说明了自动检测未授权区域入侵的方法500的一个示范实施例,例如检测与铁路道口相关的监视区域334内障碍物的存在。处于空闲状态502的系统在高度、定期或连续基础上从GPS系统332接收信息。系统等待启动事件或命令。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系统在栅门关闭时自动启动,例如在框506中收到栅门关闭信号时。在收到栅门关闭信号506或从栅门关闭系统508收到指示时,处理器316发起或设置定时器510。此外,处理器316在框512发起由发送器302进行的发送信号332的传输。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发送信号332在框514由调制反射器308直接接收。在另一实施例中,发送信号332由无源反射器310接收并且从无源反射器310反射到调制反射器308。在任一情况下,调制反射器308在框514接收发送信号332。调制反射器308在框518使用任何适当的调制技术调制接收信号338并且在框520反射或发送调制信号330。
调制信号330反射回接收器302B或作为调制信号330A发送到无源反射器310,然后无源反射器310将包含特性340的调制信号330B反射到接收器302B。在任一情况下,接收器302B可在框522接收包含或不包含由调制反射器308引入的所需量的特性340的信号338。在框528中处理接收信号338以确定接收信号338中是否如上所述存在所需量的特性340。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接收信号338在框526中先由前置放大器和滤波器312处理以获得经处理的信号如基带信号。
如果在框530中检测到所需量的特性340(如上所述),处理器316在框532中会检查定时器是否已过期。如果定时器未过期,处理器316在框528中继续分析接收信号338。如果在框530中继续检测到所需量的特性340并且在框532中定时器已过期,处理器316在框534中发起“干净”区域同意动作。一旦发起同意动作,系统在框544中返回空闲状态。
如果在框528中的分析期间,处理器316在框530中确定不存在所需量的特性340,处理器316会检查定时器以确保它未过期。如果定时器在框536中已过期,处理器316在框542中发起警报动作328。一旦在框542中发起警报动作328,系统在框544中返回空闲状态。
但是,如果在框528中的分析期间处理器316在框530中确定接收信号338不包含所需量的特性340并且定时器未过期,处理器316在框538确定检测到的物体或障碍在监视区域334内移动还是静止不动。处理器316通过对比一个接收信号338B与另一接收信号338A并且确定和分析两个信号之间的变化或差异来确定检测到的物体在监视区域334中移动还是静止不动。第一接收信号338A可与第二接收信号338B进行对比。第一接收信号338A和第二接收信号338B之间的变化可与阈值、模型或签章(signature)进行对比,以确定第二接收信号338B中检测的物体是否为第一接收信号338A中检测到的同一物体,如果是,变化可能表示物体在监视区域334内移动。例如,如果第一边带的幅度变化在不到2秒时间段内低于阈值幅度,处理器316可确定物体在监视区域334内移动。
在备选方案中,接收信号338的第一边带幅度峰值变化20%可能表示移动物体。处理器316可以通过评估接收信号338一段时间以识别接收信号338中的边带幅度、频率或能量变化,从而进行此确定。此外,在上述使用两个或更多收发信机定义单个监视区域334的实施例中,可以分析两个或更多接收信号338。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分析两个或更多调制信号330的两个或更多特性340来指示移动。
如果处理器316确定障碍或物体在监视区域334中移动或运动,处理器316在框540会检查定时器。如果定时器在框540已过期,处理器316在框542中发起警报动作。但是,如果定时器在框540尚未过期,系统在框528继续分析接收信号338。如果在框538确定物体未在监视区域334中移动,系统在框528继续分析接收信号338以确定调制特性。此过程会继续,直至定时器过期。
图6说明用于单轨交叉的示范铁路道口检测器系统,指示了收发信机302、调制反射器308和结果监视区域334的布局的一个实施例。单轨602由道口栅门604A和604B以及栅门606A和606B封闭。第一收发信机608发送第一发送信号332A(未示出)至第一调制反射器610并且调制反射器610反射第一调制信号330A(未示出)至第一收发信机608,由此定义第一监视区域612。第二收发信机614发送第二发送信号332B(未示出)至第二调制反射器616并且第二调制反射器616反射第二调制信号330B至第二收发信机614,由此定义第二监视区域618。在此单轨铁路道口中,系统定义的监视区域334是监视区域612和618。
图7说明用于双轨交叉的示范铁路道口检测器系统,指示了收发信机302、调制反射器308和相关监视区域334的布局的一个实施例。轨道702和704受栅门706A和706B以及栅门708A和708B保护。第一收发信机710发送第一微波束714至调制反射器712。第一监视区域334由束714定义。第二收发信机716发送第二微波束720至调制反射器718。第二监视区域334由束720定义。在此双轨铁路道口中,系统定义的监视区域334是由714和720定义的区域。
图8说明用于双轨交叉的示范铁路道口检测器系统,指示了收发信机302、调制反射器308、无源反射器310和监视区域334的布局的一个实施例。轨道802和804受栅门806A和806B以及栅门808A和808B保护。第一收发信机810发送第一微波束816由无源反射器812接收。无源反射器812反射接收束816至调制反射器814,由此创建第二束818。第一收发信机的结果监视区域是由束816和818定义的区域。第二收发信机820发送第三微波束828至无源反射器822。无源反射器822反射接收束828至调制反射器824,由此创建第四束826。第二收发信机的结果监视区域是由束828和826定义的区域。
图9说明用于三轨交叉的示范铁路道口检测器系统,指示了收发信机302、调制反射器308和监视区域334的布局的一个实施例。轨道902、904和906受栅门908A和908B以及栅门910A和910B保护。第一收发信机912发送三个微波束。收发信机912的第一束916发送至第一调制反射器914。第一收发信机912的第二束920发送至第二调制反射器918。第一收发信机912的第三束924发送至第三调制反射器922。这样,第一收发信机912的监视区域334是由束916、920和924定义的区域。第二收发信机926以类似方式发送三个微波束。收发信机930的第一束926发送至第一调制反射器928。第二收发信机926的第二束934发送至第二调制反射器932。第二收发信机926的第三束938发送至第三调制反射器936。这样,第二收发信机926的监视区域334是由束930、934和938定义的区域。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收发信机912和926分别发送一个以上的发送信号332,每个发送信号332送往单独的调制反射器308。每个调制反射器308配置为通过引入唯一特性340唯一地调制发送信号332以基于由每个调制反射器308接收的接收发送信号332而生成相关的唯一调制信号330。接收器302B从一个或多个调制反射器308接收发送信号。接收器302B、前置放大器312、解调器314和处理器316配置为如上所述识别每个唯一的调制信号330和特性340以确定每个接收的调制信号330中的唯一特性340并且由此确定物体的存在与否。这些中的每一个分别确定,以便分别确定是否已接收每个和各个特性340的所需量,由此确定每个和各个监视区域916、920、924、930、934和938中是否存在障碍物。在此示范实施例中,系统和方法工作以为特定配置和实施例检测每个调制信号330中的每个和各个特性340的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为每个和各个单独的调制信号执行图5中定义的方法和过程。
图10说明用于检测禁区1001中的入侵的系统,例如由周界定义的区域。图10显示收发信机、调制反射器和结果监视周界的布局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第一收发信机1002发送第一发送信号(未示出)至第一调制反射器1004并且调制反射器1004反射第一调制信号(未示出)至第一收发信机1002,由此定义第一监视周界区域1006。第二收发信机1012发送第二发送信号(未示出)至第二调制反射器1014并且第二调制反射器1014反射第二调制信号至第二收发信机1012,由此定义第二监视周界区域1016。第三收发信机1022发送第三发送信号至第三调制反射器1024并且调制反射器1024反射第三调制信号(未示出)至第三收发信机1022,由此定义第三监视周界区域1026。第四收发信机1032发送第四发送信号(未示出)至第四调制反射器1034并且调制反射器1034反射第四调制信号(未示出)至第四收发信机1032,由此定义第四监视周界区域1036。应该理解,此布局可用于许多监视应用,其中禁区可由周界定义,如在机场、海港、桥梁、隧道、工业地点、军事地点、住宅综合体等情况下。应该理解,禁区不需要完全被封闭周界限制。此外,图10中所示的配置只是说明性的,因为禁区的形状可以是任何地理配置。而且收发信机、调制反射器和无源反射器的数量,如有的话,将视任何指定应用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微波入侵屏障,如图10中所示的示范屏障1106,可能具有指定的80米的长度并且可能与邻近微波屏障重叠约20米。应该理解,周界长度可以视任何指定应用如机场大小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更大的机场,周界长度可以从数公里延伸至更长长度。
道口应用(如铁路道口、跑道道口、高速公路道口等)与周界保护、车辆地面移动控制和跑道侵入保护应用如机场、军事基地等之间的差异在于,在此类应用中,要检测的目标可以是移动(如临时的)目标,如经过的入侵者、移进或移出监视区域的车辆或移进监视跑道区域的飞机,而在铁路道口中,问题是目标是否停留在道口。例如,在铁路道口应用中,检测系统可以配置为仅在栅门关闭后打开微波屏障几秒种,如约10秒钟,然后将信号水平,如信号幅度水平,与固定阈值检测水平进行对比。例如,可以选择阈值检测水平以确定“空区域”,比如不设障区域对设障区域。通过对比,在周界应用中,检测系统可以配置为保持微波屏障连续打开,并且还可以使用可变阈值检测水平配置,以在周界应用中提供改进的入侵检测。
图11示意说明根据本发明一方面自动变化检测阈值以检测禁区中的入侵的微波检测系统1100。系统1100可包含用于图3所示系统300中的元件。例如,图11的系统1100可包含微波发送器/接收器302和调制反射器308。收发信机302提供接收信号338给前置放大器312,前置放大器312提供经处理的信号给解调器314。解调器314提供解调的接收信号338给处理器316,以进行信号分析。
发送信号332由发送器302A发送并且由一个或多个调制反射器(MDR)308接收。调制反射器308接收发送信号332并且引入特性以创建调制信号330。调制信号330由调制反射器308发送或反射并且由接收器302B接收。发送信号332和调制信号330定义监视区域334,使得监视区域334中的障碍物检测是发送信号332或调制信号330的扰乱的功能,如上文所述。例如,如果接收信号的边带的幅度峰值低于预定义值或固定阈值,此状况可能表示受保护周界中有入侵。
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检测系统1100的工作原理可如下所示:调制反射器308授予的调制造成调制信号中唯一可识别的特性。处理这些特性允许检测入侵者的存在(或不存在)。例如,相位调制可以创建发送信号,如原本由收发信机302发送的信号中不存在的调制信号中的边带。来自调制反射器308的调制信号由收发信机302中的解调器接收和解调,并且经过处理以量化由调制反射器308引入(并且在监视区域内有入侵者时进一步受影响)的此类特性。此量化,如测量一个或多个特性的峰值幅度水平,允许检测监视区域内入侵者的存在(或不存在)。例如,如果接收信号的边带具有超过预定义值的幅度峰值或能量水平,处理器316可以确定监视区域内不存在入侵者,而如果幅度峰值或能量水平低于预定义值,则处理器316可以确定监视区域内存在入侵者。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系统1100还包含耦合到处理器316的阈值调整单元344,用于例如响应系统1100的增益变化自动调整检测阈值。此可变阈值可用于对相对更快的信号变化,如入侵者移入监视周界,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微波屏障。相对更快的信号变化可能包括相对典型较慢发生的信号变化发生得更快的信号变化,例如可由于环境状况变化或由于监视周界植物生长等发生的变化。在一个实例中,可变阈值可基于在对微波屏障信号应用“平滑”算法(如低通滤波器),并且减去补偿接收信号中的慢信号变化以生成可变阈值时获得的接收信号幅度水平。例如,在屏障信号水平低于此可变阈值(和/或低于固定阈值)时,检测系统可配置为生成“入侵警报”消息,指示哪个屏障检测到入侵。这可用于打开振铃器和/或适当定位的摄像机(如作为机场视频监视系统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显示入侵图像。此信息还可用于在机场地图上显示入侵位置,指示哪个微波屏障检测到入侵。因此,检测系统1100可配置为与不同设备(如视觉监视设备)交互作用,以便在触发初始警报时注意指定周界部分。
系统增益通常是指构成系统1100的电子链的幅度增益。在周界应用中,由于植被(如草)生长、温度变化、传感器外罩正面积水等因素,可能会出现系统增益漂移。对于由积水造成的增益变化,可以提供允许从包含天线304、306的传感器外罩的正面调整天线距离的水校准装置。已经发现,如果天线,如天线304和/或336,置于距传感器外罩正面的适当距离,此表面上积水的影响变得可以忽略。例如,通过在变化天线距正面的距离时测量信号电平,相对正面放置天线以最大化信号电平,然后向传感器正面的方向移动天线直至测量到信号水平的预定降低,如低于最大信号水平约10%,可以确定此距离。在使用特定载波频率,如10GHz范围内的载波频率时,大气条件如雨或雾对系统增益的影响可以忽略。
周界系统1100的入侵通常导致特定量的载波信号电平减小。相反地,系统1100的增益增大导致屏障信号电平增大,从而在检测阈值固定为预定值时可能导致系统1100检测入侵的灵敏度减小。例如,入侵造成的屏障信号电平减小可能导致信号电平低于预定义的固定阈值,但是在系统增益增大时可能不会导致信号电平下降到低于预定义的固定阈值,也许会导致未能检测到入侵者。追踪系统增益变化的可变阈值更能抵抗增大的增益影响。在图12所示的示范实施例中,可变阈值1200可以变化以使得屏障信号电平1202和可变阈值1200之间的所需差值1206保持响应系统增益。例如,可变阈值1200可响应增益增大水平1208从虚线1204所示的之前水平上升,并且响应增益减小水平1210下降以保持信号电平和检测阈值之间的所需差值1206。在图13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可变阈值1300可用于从已经增大或减小的信号电平1302分别减去或加上,以保持信号电平1302和固定检测阈值1306之间的所需差值1304。
回到图11,测试调制器342可用于测试系统1100的电子增益。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试调制器342可在检测系统1100的正常工作模式中定期使用。测试调制器342对检测可能影响系统检测能力的增益漂移很有帮助。如上所述,增益值增大会导致系统检测灵敏度增小。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试调制器342可配置为将参考信号343注入系统1100,如注入接收器302B。处理器316使用参考信号343在解调器输出的电平来测量系统1100的电子增益。处理器316可为阈值调整单元344提供表明系统1100的测量增益的增益测量信号346。根据增益测量信号346,阈值调整单元344可以调整可变阈值以补偿系统1100的增益变化。阈值调制单元344可为处理器316提供调整的可变阈值信号以用于根据经由解调器314接收的信号电平而识别入侵。例如,处理器316可以对比接收的信号电平和可变阈值,以确定信号电平是否低于可变阈值,或者可以按变量阈值修改信号电平,然后对比修改的信号和固定阈值以确定修改的信号电平是否低于固定检测阈值,即表示入侵。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文中所示和所述的方法执行或进行顺序不是必须的,除非另有说明。也就是说,预期方法的方面或步骤可以用任何顺序执行,除非另有说明,所述方法可包括比本文中公开的更多、更少或替代方面或步骤。
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示范结构和方法进行各种更改,上述说明中包含或附图中显示的所有内容应视为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所述系统和方法可用于监视机场跑道以追踪和/或识别移入和移出跑道监视地段的飞机或其它车辆,从而帮助防止因飞机或其它车辆闯入监视地段而造成事故。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系统可用于追踪进入或离开监视区域的车辆的移动。
在介绍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元件时,定语“一个”、“该”和“所述”用于表示一个或多个元件。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表示除了列出的元件可能还有其它元件。

Claims (23)

1.一种微波检测系统,包括:
发送器,配置为沿路径发送信号以检测到监视区域的入侵者;
调制反射器,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信号以生成具有由所述调制反射器引入的特性的调制信号,所述调制反射器配置为发送所述调制信号;
接收器,被定位以接收所述调制信号;
自适应阈值调整单元,配置为用于响应所述系统增益变化而提供可变检测阈值;以及
处理器,配置为用于处理由所述接收器提供的所述调制信号,并且配置为用于相应于由所述自适应阈值调整单元提供的所述可变检测阈值而测量已处理的调制信号中的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含测试调制器,配置为用于将测试信号注入所述接收器以允许确定所述系统增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用于测量所述测试信号以确定所述系统增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用于为所述自适应阈值调整单元提供指示所述系统增益的增益测量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自适应阈值调整单元还配置为用于为所述处理器提供阈值调整信号,以指示所述可变检测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用于在所述系统增益减小时从所接收的调制信号中减去所述可变检测阈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用于在所述系统增益增大时从所接收的调制信号加上所述可变检测阈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自适应阈值调整单元还配置为用于在所述系统增益增大时增大所述可变检测阈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自适应阈值调整单元还配置为用于在所述系统增益减小时减小所述可变检测阈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监视区域是禁区,并且所述系统配置为用于自动检测所述禁区中的入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监视区域是机场跑道,并且所述系统配置为用于自动检测所述跑道中的物体侵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配置为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监视区域中自动追踪物体的地面移动。
13.一种自动检测监视区域中的入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沿路径发送微波信号以检测到禁区的入侵者;
在调制反射器处接收所述微波信号;
调制由所述调制反射器接收的信号,以生成具有特性的调制信号。
发送所述调制信号以由接收器接收;
响应于所述系统的增益而调整检测阈值;以及
处理所述接收的调制信号,以相应于所述检测阈值来测量接收的调制信号中的特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系统的增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确定的增益指示相比之前确定的增益有增益增大时,增大所述检测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确定的增益指示相比之前确定的增益有增益减小时,减小检测阈值。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所确定的增益而调整检测阈值包括相应于所述系统增益增大而从所接收的调制信号中减去信号电平量。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所确定的增益而调整检测阈值包括相应于所述系统增益减小而向所接收的调制信号加上信号电平量。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作为相应于所述检测水平阈值的所测量特性的功能而发起动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动作包括生成入侵警报,所述入侵警报指示已检测到所述监视区域中的入侵。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区域是禁区。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区域是机场跑道,所述方法还包括自动检测所述跑道中的物体侵入。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物体进入或离开所述监视区域的检测而在一个或多个监视区域中自动追踪物体的地面移动。
CN2006800486719A 2005-12-23 2006-12-18 微波检测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5390705P 2005-12-23 2005-12-23
US60/753,907 2005-12-23
US11/421,118 2006-05-31
US11/421,118 US7439876B2 (en) 2005-08-02 2006-05-31 Microwav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PCT/US2006/048191 WO2007075539A1 (en) 2005-12-23 2006-12-18 Microwav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640A true CN101346640A (zh) 2009-01-14
CN101346640B CN101346640B (zh) 2011-11-09

Family

ID=38038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867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640B (zh) 2005-12-23 2006-12-18 微波检测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439876B2 (zh)
EP (1) EP1966626B1 (zh)
JP (1) JP2009521681A (zh)
CN (1) CN101346640B (zh)
AT (1) ATE433123T1 (zh)
PT (1) PT1966626E (zh)
WO (1) WO2007075539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3755A (zh) * 2016-09-22 2017-01-25 北京聚速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微波雷达的周界防护系统和方法
CN109983360A (zh) * 2016-08-18 2019-07-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高安全运动传感器
CN111901758A (zh) * 2015-09-16 2020-11-06 伊万尼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网络内的位置
US11323845B2 (en) 2015-09-16 2022-05-03 Ivani, LLC Reverse-beaco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existing detection fields
US11350238B2 (en) 2015-09-16 2022-05-31 Ivan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user at a computer
US11423968B2 (en) 2015-09-16 2022-08-23 Ivani, LLC Detecting location within a network
US11800319B2 (en) 2015-09-16 2023-10-24 Ivani, LLC Building system control utilizing building occupanc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7001958D1 (de) * 2007-05-21 2009-09-24 Fiat Ricerche System zur Überwachung des Fahrzeugaufkommens in einem Autobahnabschnitt
US7969349B2 (en) * 2009-04-06 2011-06-28 Raytheon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close clutter in a radar system
DK2394882T3 (da) * 2010-06-09 2014-02-03 Scheidt & Bachmann Gmbh Funktionssikret scanner
US9019115B2 (en) * 2010-07-02 2015-04-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arning horn control system,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US8596587B2 (en) 2011-05-09 2013-12-03 Bystep,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ndant vehicle detection at highway-rail grade crossings
US20130256466A1 (en) * 2012-04-03 2013-10-03 Metrom Rail, Llc Rail crossing remote diagnostics
US9297892B2 (en) * 2013-04-02 2016-03-2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 radar system to reduce nuisance alerts caused by false stationary targets
JP6244136B2 (ja) * 2013-08-09 2017-12-06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列車制御装置
US10665118B2 (en) 2014-11-19 2020-05-26 The Island Radar Company Railroad crossing and adjacen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vehicular traffic control preemp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967894B2 (en) 2014-11-19 2021-04-06 The Island Radar Company Redundant, self-deterministic, failsafe sens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ilroad crossing and adjacen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vehicular traffic control preemption
CN106067244B (zh) * 2016-06-29 2018-08-1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周界探测系统的传感器阈值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
JP7070913B2 (ja) * 2017-01-10 2022-05-18 株式会社エイクラ通信 動揺測定システム
US10479381B2 (en) * 2017-03-22 2019-11-19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evel crossing
US10471978B2 (en) * 2017-03-22 2019-11-12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evel crossing
FR3081620B1 (fr) * 2018-05-25 2020-07-17 Greenerwave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e caracteristique d'un recepteur dans un milieu, et systeme mettant en oeuvre ce procede
CN112970148A (zh) * 2018-10-31 2021-06-1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反射电磁波的装置和操作这样的装置的方法
JP2021059172A (ja) * 2019-10-04 2021-04-15 Jr東日本コンサルタンツ株式会社 進入検知装置、進入検知システム、及び、進入検知方法
DE102020203715A1 (de) 2020-03-23 2021-09-23 Siemens Mobility GmbH System zur Überwachung einer Verkehrssituation
US10946878B1 (en) * 2020-07-14 2021-03-16 Bnsf Railway Company Wireless slide fence system and method
DE102020125930A1 (de) 2020-10-05 2022-04-07 Rene Schönfelder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von Flächen oder Räumen
WO2022170025A2 (en) 2021-02-04 2022-08-11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Machines Corp. Intrusion de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806986A (fr) 1935-06-08 1936-12-30 Telefunken Gmbh Perfectionnements aux procédés servant à déceler la présence d'un objet dans un champ de rayonnement électro-magnétique
US3243801A (en) 1963-11-19 1966-03-29 Lab For Electronics Inc Radar system for identifying targets
US3314066A (en) 1965-06-02 1967-04-11 Devenc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entrance of an object into a region being monitored
DE2501244A1 (de) 1975-01-14 1976-07-1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ueberwachungseinrichtung
IT1200370B (it) 1981-03-25 1989-01-18 Goldstein Pinchas Apparecchiatura di protezione ottica a traguardo passiva e complesso riflettore stabilizzato impiegato in essa
FR2733091B1 (fr) 1983-05-06 1997-05-23 Cmh Sarl Repondeur hyperfrequence electriquement controlable et ses applications a la realisation de leurres electromagnetiques
IL78355A0 (en) 1986-03-31 1986-07-31 Lev Advanced Detection Systems Perimeter surveillance system
US4956999A (en) 1988-11-30 1990-09-18 Gp Taurio,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tructural members subject to transient loads
US4901575A (en) 1988-11-30 1990-02-20 Gp Taurio,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tructural members subject to transient loads
US5239459A (en) 1990-02-05 1993-08-24 General Research Corporation Automated assessment processor for physical security system
FR2681433B1 (fr) 1991-09-18 1993-10-29 Jean Guena Systeme de mesure de distance entre deux stations mobiles l'une par rapport a l'autre.
US5198799A (en) 1991-09-26 1993-03-30 Allied-Signal Inc. Opto-electronic security fence
JPH05107351A (ja) * 1991-10-16 1993-04-27 Fujitsu Ten Ltd 閾値決定手段を有する車間距離測定装置
US5631875A (en) 1991-11-11 1997-05-20 Robert Bosch Gmbh Device for measuring distance with ultrasound
SE9203904D0 (sv) 1992-01-31 1992-12-23 Kenneth Gustavsson Anordning foer att oevervaka en zon samt positionering av objekt inom denna
DE4241648C1 (de) 1992-12-04 1994-09-01 Borus Spezialverfahren Elektronisches Überwachungssystem
JP2581497B2 (ja) * 1993-02-15 1997-02-12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気象レーダ用受信機
DE9411602U1 (de) * 1994-07-18 1995-08-17 Siemens Ag Anordnung zum Feststellen von Objekten in einem zu überwachenden Bereich
WO1997002167A1 (fr) 1995-07-04 1997-01-23 Hiroyuki Minakami Systeme de trafic/transport
WO1997007005A1 (en) 1995-08-18 1997-02-27 Yoshitaka Hirano A safety device for a passenger on a platform
JP3085158B2 (ja) * 1995-09-20 2000-09-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周波数解析型レーダ装置
US5699986A (en) * 1996-07-15 1997-12-23 Alternative Safety Technologies Railway crossing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US5977913A (en) 1997-02-07 1999-11-02 Dominion Wirel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and locating personnel
JP3829436B2 (ja) * 1997-10-13 2006-10-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Fm−cwレーダ装置
EP0971242A1 (en) 1998-07-10 2000-01-12 Cambridge Consultants Limited Sensor signal processing
US6492933B1 (en) * 1999-09-02 2002-12-10 Mcewan Technologies, Llc SSB pulse Doppler sensor and active reflector system
JP3401618B2 (ja) * 1999-12-14 2003-04-28 株式会社ホンダエレシス レーダ装置及びノイズレベル閾値変更方法
US6267332B1 (en) 2000-01-07 2001-07-31 Robert E. Almblad Railroad safety system
US6340139B1 (en) * 2000-06-01 2002-01-22 Labarge, Inc. Highway grade crossing vehicle violation detector
KR100776868B1 (ko) * 2000-08-16 2007-11-16 레이던 컴퍼니 레이더 수신기를 위한 비디오 증폭기
US20020196155A1 (en) 2001-06-21 2002-12-26 Mcnulty Wayne F. Alarm system and method
US6933858B2 (en) 2002-08-23 2005-08-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obstacles within the area of a railroad grade crossing using a phase modulated microwave signal
JP4387827B2 (ja) * 2004-02-18 2009-12-24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踏切障害物検知装置
CN1695999B (zh) * 2004-05-13 2011-02-09 通用电气公司 监视和控制报警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1758A (zh) * 2015-09-16 2020-11-06 伊万尼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网络内的位置
US11323845B2 (en) 2015-09-16 2022-05-03 Ivani, LLC Reverse-beaco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existing detection fields
US11350238B2 (en) 2015-09-16 2022-05-31 Ivan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user at a computer
CN111901758B (zh) * 2015-09-16 2022-08-09 伊万尼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网络内的位置
US11423968B2 (en) 2015-09-16 2022-08-23 Ivani, LLC Detecting location within a network
US11711667B2 (en) 2015-09-16 2023-07-25 Ivani, LLC Detecting location within a network
US11800319B2 (en) 2015-09-16 2023-10-24 Ivani, LLC Building system control utilizing building occupancy
CN109983360A (zh) * 2016-08-18 2019-07-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高安全运动传感器
CN106353755A (zh) * 2016-09-22 2017-01-25 北京聚速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微波雷达的周界防护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66626A1 (en) 2008-09-10
ATE433123T1 (de) 2009-06-15
JP2009521681A (ja) 2009-06-04
US20060232440A1 (en) 2006-10-19
PT1966626E (pt) 2009-08-19
US7439876B2 (en) 2008-10-21
EP1966626B1 (en) 2009-06-03
CN101346640B (zh) 2011-11-09
WO2007075539A1 (en) 2007-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6640B (zh) 微波检测系统和方法
US7295111B2 (en) Microwav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trusion to an off-limits zone
EP2814012B1 (en) Cooperative intrusion detection
US20080136632A1 (en) Microwav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trusion to an off-limits zone
EP1547036B1 (en)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perimeter physical movement
US20030222809A1 (en) Millimeter wave radar monitoring system
US693385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obstacles within the area of a railroad grade crossing using a phase modulated microwave signal
US5774045A (en) Arrangement for detecting objects in a region to be monitored
KR101457137B1 (ko) 레이더 센서에 의한 차량 현장 통합 감시 시스템
US201001178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for container security
EP2703833A1 (en) Intrusion detection
US7633426B2 (en) Combined radar and communications link
US8044839B2 (en) Combined radar and communications link
US7728725B2 (e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or underground/above ground applications 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ansponders
Zhang et al. A construction accident preven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US20230211787A1 (en) Roadside infrastructure detection, localization, and monitoring
JP2005045712A (ja) 監視システム
JP3909370B2 (ja) 防犯センサ
US20050248480A1 (en)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system for personnel and vehicles
US875477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yond perimeter detection and early warning
EP272225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ject detection
RU2495489C1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контроля объектов в стационарных хранилищах
JP4169677B2 (ja) 障害物検知装置
US20220392322A1 (en) Multisensor Security System with Aircraft Monitoring
Krogmeier et al. Borman expressway ATMs equipment evalu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ANJIN RAIL SERVICES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ENERAL ELECTRIC CO.

Effective date: 201105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STATE OF NEW YORK, THE USA TO: STATE OF ALABAMA, THE US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10

Address after: alabama

Applicant after: Progress Rail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befor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