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1791B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1791B
CN101341791B CN2007800008016A CN200780000801A CN101341791B CN 101341791 B CN101341791 B CN 101341791B CN 2007800008016 A CN2007800008016 A CN 2007800008016A CN 200780000801 A CN200780000801 A CN 200780000801A CN 101341791 B CN101341791 B CN 101341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loud speaker
centring disk
oscillating plate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08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1791A (zh
Inventor
舟桥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313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30620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5945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129685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341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1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1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17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20),具有支架(5)、磁路(1)、音圈体(2)、振动板(3)、第1结合体(12a)和第2结合体(12b),第1结合体(12a)和第2结合体(12b)分别设置在比振动板(3)更靠近磁路(1)一侧,其内周部与音圈体(2)连接,其外周部与支架(5)连接。并且,第1结合体(12a)具有第1定心支片(10a)和第1折环(11a),第1折环(11a)具有向振动板(3)的方向、或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的第1折环突出部(21a)。第2结合体(12b)具有第2定心支片(10b)和第2折环(11b),第2折环(11b)具有向与第1折环突出部(21a)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2折环突出部(21b)。根据该结构,可以得到失真被抑制且易于减轻振动部重量、并改善了驱动效率的扬声器(20)。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等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扬声器100,如图12所示,具有磁路101、音圈体102、振动板103和支架105。音圈体102相对于磁路101上设置的磁隙可移动地配置,且与振动板103的内周端连接。振动板103的外周端经由振动板折环104与支架105连接。并且,振动板103的背面,经由悬挂托架106和折环107与支架105连接。另外,振动板折环104的突出形状与折环107的突出形状为相反方向,由此振动板103的上下振幅呈上下对称。由此,降低了扬声器100的失真。
另外,这样的现有扬声器100被公开于,如日本公开专利特开2004-7332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3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低失真特性且驱动效率高的扬声器。
本发明的扬声器,具有支架、磁路、音圈体、振动板、第1结合体和第2结合体,被支架支承的磁路形成磁隙,音圈体相对于磁隙可移动地配置,振动板的外周部经由振动板折环与支架连接,振动板的内周部与音圈体连接,第1结合体和第2结合体分别设置在比振动板更靠近磁路一侧,其内周部与音圈体连接,其外周部与支架连接。并且,第1结合体具有第1定心支片和第1折环,第2结合体具有第2定心支片和第2折环,第1折环具有向振动板的方向、或向振动板的反方向突出的第1折环突出部,第2折环具有向与第1折环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2折环突出部。根据该结构,可以得到抑制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失真、且易于减轻振动部重量的、驱动效率被改善的扬声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2是现有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磁路
2         音圈体
3         振动板
4         振动板折环
5         支架
8         磁隙
10a       第1定心支片
10b       第2定心支片
10c       第3定心支片
10d       第4定心支片
11a,11c  第1折环
11b,11d  第2折环
12a,12c  第1结合体
12b,12d  第2结合体
20        扬声器
21a,21c  第1折环突出部
21b,21d  第2折环突出部
21e       第3折环突出部
21f       第4折环突出部
22a       第3突出部
22b       第4突出部
23a,23b  连接部
31        隔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利用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扬声器2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扬声器20具有擂钵状的支架5、磁路1、音圈体2和振动板3。磁路1被配置于支架5的底部中央。并且,磁路1是将圆板状磁体1a和圆板状平板1b和圆筒状磁轭1c相互组合并粘合而形成的。另外,在磁轭1c的侧壁部分的内周侧面与平板1b的外周侧面之间形成有磁隙8。磁隙8具有朝向磁路1的上面侧开口的圆筒状的形状。
音圈体2具有圆筒状的本体2a和卷绕于本体2a外周部的线圈2b。另外,在音圈体2的上部外周部分连接有薄盘状的振动板3。并且,音圈体2配置成相对于磁隙8在上下方向可移动。通过音圈体2在上下方向的动作,振动板3振动。另外,在音圈体2的上端部分设置有用于防尘的防尘罩9。
另外,振动板3是扬声器20的发音源。因此,振动板3使用兼顾较高的刚性和内部损耗的纸浆或者树脂等为主要材料。并且,振动板3的外周端部分经由向上方突出的振动板折环4(以下,称为折环4)与支架5的开口端部分连接。另外,振动板3的内周端部分被粘合固定在本体2a的外周侧。另外,为了不对振动板3施加可动负荷,使用发泡聚氨酯树脂或发泡橡胶、SBR橡胶、布等材料形成折环4。
第1定心支片10a(以下,称为定心支片10a)和第2定心支片10b(以下,称为定心支片10b),如图1和图2所示,其内周端部分与本体2a的外周侧连接。另外,相对于本体2a,定心支片10a、10b分别连接于比振动板3的固定部3a更靠近磁路1的一侧。并且,定心支片10a和定心支片10b之间具有规定的距离L的间隔,并与本体2a连接。并且,定心支片10a的外周端部分经由与定心支片10a相独立的第1折环11a(以下,称为折环11a)与支架5连接。同样地,定心支片10b的外周端部分经由与定心支片10b相独立的第2折环11b(以下,称为折环11b)与支架5连接。另外,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构成第1结合体12a(以下,称为结合体12a)。另外,同样地,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构成第2结合体12b(以下,称为结合体12b)。另外,折环11a和折环11b经由隔垫31以一体化的状态固定于支架5。另外,隔垫31的高度尺寸是L,折环11a与折环11b之间具有规定的距离L的间隔,并固定于支架5。另外,定心支片10a与定心支片10b的间隔、和折环11a与折环11b的间隔均具有规定的距离L的间隔。但是并不限定定心支片10a与定心支片10b的间隔必须与折环11a与折环11b的间隔相等。只要分别考虑定心支片10a、10b、折环11a、11b、隔垫31等的形状后再决定即可。
定心支片10a、10b是环状的波板结构。由此,是对应于音圈体2在上下方向的运动而伸缩的结构。并且,为了不对振动板3施加较大的可动负荷,与折环4相同,使用发泡聚氨酯树脂、或发泡橡胶、SBR橡胶、布等材料形成定心支片10a、10b。
另外,折环11a具有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的半圆形截面的第1折环突出部21a(以下,称为突出部21a)。同样,折环11b具有向与振动板3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半圆形截面的第2折环突出部21b(以下,称为突出部21b)。并且,为了不对振动板3施加较大的可动负荷,使用发泡聚氨酯树脂、或发泡橡胶、SBR橡胶、布等材料形成折环11a、11b。
另外,分别对折环4的弹性模量E0、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进行比较时,优选折环4的弹性模量E0最小,其次是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较小,而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最大。即,优选满足E0<E1<E2的关系,折环4最软,其次是折环11a较软,而折环11b最硬。在后面详细叙述其原因。另外,例如,通过使用聚氨酯树脂、或发泡聚氨酯树脂、发泡橡胶形成折环4和折环11a,使用橡胶材料形成折环11b,由此得到E0<E1<E2的条件。
另外,扬声器20中,向线圈2b输入音声信号后,与形成于磁隙8中的磁场进行反应,音圈体2在上下方向运动。通过音圈体2的运动,振动板3振动,使扬声器20发出声音。特别是,通过在定心支片10a、10b的外周端部分设置折环11a、11b,抑制扬声器20发出的声音的失真,并且提高扬声器20的驱动效率。
通常,定心支片10a、10b的内周端部与外周端部与音圈体2和支架5连接,其目的是抑制音圈体2动作时所发生的摆动。因此,为了易于跟踪音圈体2的动作,定心支片10a、10b具有环状的波板结构,被赋予弹性。定心支片10a、10b具有环状的波板结构,由此在音圈体2的振幅量较小时,对音圈体2的动作产生较大负荷的情况较少。但是,随着音圈体2的振幅量变大,定心支片10a、10b相对于音圈体2动作的负荷变大。
因此,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中,结合体12a具有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结合体12b具有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并且,定心支片10a的外周部经由折环11a与支架5连接。同样,定心支片10b的外周部经由折环11b与支架5连接。由此,当音圈体2的振幅量变大,定心支片10a、10b成为音圈体2的负荷时,会对折环11a、11b施加应力。因此,对应于施加在折环11a上的应力,折环11a的突出部21a弹性变形。同样,对应于施加在折环11b上的应力,折环11b的突出部21b弹性变形。另外,由于突出部21a、21b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状,折环11a、11b的弹性变形能够顺畅地进行,施加于折环11a、11b的应力的吸收能顺畅地进行。另外,图1和图2所示的扬声器20中,突出部21a、21b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状。但是,突出部21a、21b的截面形状并不局限于半圆形状。即,只要施加于折环11a、11b上的应力能集中于突出部21a、21b,折环11a、11b能顺畅地弹性变形,则也可以是例如截面为锐角状的突出部或椭圆状的突出部(未图示)等。
因此,即使在音圈体2的振幅量变大时,由于定心支片10a、10b和折环11a、11b的存在,不易阻碍音圈体2的振幅。其结果是可抑制扬声器20的驱动效率的下降。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折环4、结合体12a、结合体12b这三个支承体在上下方向上支承音圈体2。为了提高扬声器20的驱动效率,平面面积最大的折环4厚度较薄地构成,包括振动板3和折环4等的振动部的重量被减少。由此,振动板3的重量和折环4的重量变轻,扬声器20的驱动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折环4薄的情况下,音圈体2的支承强度下降。因此,折环11a和折环11b构成为比折环4厚。由此,补偿了音圈体2的支承强度的下降。即,结合体12a的弹性模量Ea与结合体12b的弹性模量Eb都比折环4的弹性模量E0大。即,满足E0<Ea和E0<Eb的关系,结合体12a和结合体12b比折环4更硬。
这种结构的扬声器20中,音圈体2的支承主要由结合体12a和结合体12b支承。因此,结合体12a的上下负荷和结合体12b的上下负荷尽可能地为相同状态,由此有效抑制振动板3的上下运动的失真。
接下来,对结合体12a的上下负荷和结合体12b的上下负荷实质上为相同状态的结构进行说明。
另外,定心支片10a、10b是环状的波板结构,是分别具有多个第3突出部22a和第4突出部22b的结构,所述第3突出部22a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所述第4突出部22b向与第3突出部22a相反的方向突出。因此,基本上,在定心支片10a、10b的上下方向上的负荷实质上相等。
首先,对折环11b的形状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折环11b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21b。即,突出部21b是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的形状。并且,突出部21b的截面实质上具有半圆形状。由此,折环11b易向图2中的下方、即向与振动板3相反的方向变形。相反地,折环11b不易向图2中的上方、即不易向振动板3的方向变形。
另外,为了吸收折环11b在上下方向上的变形难易差,设置有折环11a。通过设置折环11a,折环11b的上下负荷之差、即易向下方变形的特性被吸收。因此,折环11a具有与折环11b相向的形状。
即,如图2所示,折环11a具有向图2中的上方、即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21a。并且,突出部21a的截面实质上具有半圆形状。由此,突出部21a易向图2中的上方、即向振动板3的方向变形。相反地,不易向图2中的下方、即不易向与振动板3相反的方向变形。这样,折环11a的突出部21a和折环11b的突出部21b的截面具有实质上为半圆的形状,且相互相向地配置。由此,折环11a的上下负荷的大小与折环11b的上下负荷的大小实质是相同状态。
对折环11a、11b进一步详述,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即,如图1所示,折环4为向图1的上方突出的形状。为此,考虑到折环4产生的负荷差,折环11a比折环11b软。
如上所述,由于折环4厚度薄,其重量也轻。由此,振动板3的重量和折环4的重量变轻,扬声器20的驱动效率提高。因此,针对振动板3的上下动作的负荷不会很大。但是,折环4向图1中的上方突出,因此折环4易向上方变形,反之不易向下方变形。虽然这个差别不大,但仍成为振动板3的上下动作负荷的差。相对于振动板3的上下运动负荷差,本发明的扬声器20如上所述,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即,折环11a比折环11b柔软些。由此,振动板3的上下动作负荷差被调整为实质上相同的状态。
换言之,图1和图2中,由于折环4的形状和折环11a的形状所导致的原因,与向下方移动相比,音圈体2易向图1的上方和图2的上方移动。并且,由于折环11b的形状导致的原因,与向上方的移动相比,易向下方移动。由此,将折环11a和折环4作为一对,分别考虑其相对于一个折环11b移动的容易度。由此,如上所述,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其结果是,振动板3的上下振幅实质上为上下对称,扬声器20中的失真被降低。并且,平面形状最大的折环4的重量被减轻,因此,易减轻扬声器20的振动部的重量,即使对于用于再现中高音的扬声器20,也能得到驱动效率高的扬声器20。
另外,在定心支片10a、10b经由折环11a、11b与支架5连接的结构中,如上所述,音圈体2的振动幅度增大到某程度前,保证了定心支片10a、10b的功率线性(power linearity)的直线性。另外,音圈体2的振动幅度在规定的幅度以上,难以保证直线性的情况下,由折环11a、11b的弹性来补偿直线性。因此,优选折环11a和折环11b的总弹性模量比定心支片10a和定心支片10b的总弹性模量大。即,优选折环11a、11b比定心支片10a、10b硬。
另外,优选设定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分别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对应于音圈体2的振动幅度,两者独立工作。设定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之间,即,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的连接部23a的弹性模量比定心支片10a的弹性模量大,并且比折环11a的弹性模量大,由此保证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的独立性。即,优选连接部23a比定心支片10a硬,且比折环11a硬。
同样地,优选设定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分别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对应于音圈体2的振动幅度,两者独立工作。设定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之间,即,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的连接部23b的弹性模量比定心支片10b的弹性模量大,且比折环11b的弹性模量大,由此保证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的独立性。即,优选连接部23b比定心支片10b硬,且比折环11b硬。
另外,为了设定连接部23a的弹性模量比定心支片10a的弹性模量大,且比折环11a的弹性模量大,例如,粘合折环11a和定心支片10a的粘合剂的种类可以使用丙烯酸等硬质粘合剂。另外,如果向连接部23a粘贴加强材料(未图示),易提高连接部23a的弹性模量。同样,为了设定连接部23b的弹性模量比定心支片10b的弹性模量大,且比折环11b的弹性模量大,例如,粘合折环11b和定心支片10b的粘合剂的种类可以使用丙烯酸等硬质粘合剂。另外,如果向连接部23b粘贴加强材料(未图示),易提高连接部23b的弹性模量。
另外,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其他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3所示扬声器20的折环11a、11b的结构、即结合体12a、12b的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扬声器20的不同,其他部分则具有相同结构。
即,图3所示扬声器20具有如下结构,即,折环11a的突出部21a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折环11b的突出部21b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另外,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构成第1结合体12a,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构成第2结合体12b。另外,折环11a和折环11b经由隔垫31,以一体化的状态固定在支架5上。
如上所述,图3所示扬声器20,提供了一种扬声器20发出的声音失真得到抑制,并且,扬声器20的驱动效率得到提高的扬声器20。另外,同样地,由于易于减轻扬声器20的振动部的重量,因此,即使对于用于再现中高音的扬声器20,也能够得到驱动效率高的扬声器20。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剖面图。另外,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其他例的剖面图。并且,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另一例的剖面图。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折环11a、11b的结构、即结合体12a、12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不同,其他部分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首先,图4所示扬声器20设置有第1折环11c(以下称作折环11c),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折环11a。折环11c具有两个第1折环突出部21c(以下称作突出部21c)和一个第3折环突出部21e(以下称作突出部21e),因此具有波形形状的截面形状。突出部21c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突出部21e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为了不对振动板3施加大的可动负荷,使用发泡聚氨酯树脂或者发泡橡胶、SBR橡胶、布等材料形成折环11c。另外,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c构成第1结合体12c。另外,折环11c和折环11b经由隔垫31,以一体化的状态固定在支架5上。
如图4所示,折环11c具有向图4的上方即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的两个突出部21c和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的一个突出部21e。由此,折环11c容易向图4中的上方、即向振动板3的方向变形,反之,不易向图4中的下方、即不易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变形。为此,如图4所示,通过将折环11b和折环11c组合,折环11b的上下负荷的大小和折环11c的上下负荷的大小实质上是相同的状态。
并且,折环11c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即,折环11c比折环11b略软。折环11c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的理由,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的理由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图4所示的扬声器20中,振动板3的上下振幅实质上也是上下对称的,扬声器20中的失真被降低。并且,平面形状最大的折环4的厚度薄,重量轻,因此易减轻扬声器20的振动部的重量,即使对于用于再现中高音的扬声器20,也能得到驱动效率高的扬声器20。
其次,图5所示扬声器20设置有第2折环11d(以下称作折环11d),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折环11b。折环11d具有两个第2折环突出部21d(以下称作突出部21d)和一个第4折环突出部21f(以下称作突出部21f),由此具有波形形状的截面形状。突出部21f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突出部21d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为了不对振动板3施加大的可动负荷,使用发泡聚氨酯树脂或者发泡橡胶、SBR橡胶、布等材料形成折环11d。另外,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d构成第2结合体12d。另外,折环11a和折环11d经由隔垫31,以一体化的状态固定在支架5上。
如图5所示,折环11d具有向图5中的上方、即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的一个突出部21f和向图5的下方、即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的两个突出部21d。由此,折环11d易向图5的下方、即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变形,反之,不易向图5的上方、即不易向振动板3的方向变形。因此,如图5所示,通过将折环11a和折环11d组合,折环11a的上下负荷的大小和折环11d的上下负荷的大小实质上是相同的状态。
并且,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d的弹性模量E2。即,折环11a比折环11d略软。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d的弹性模量E2的理由,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与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的理由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外,图5所示的扬声器20中,振动板3的上下振幅实质上也是上下对称的,降低了扬声器20中的失真。并且,平面形状最大的折环4的厚度薄,重量轻,因此,易减少扬声器20的振动部的重量,即使对于用于再现中高音的扬声器20,也能够得到驱动效率高的扬声器20。
其次,图6所示扬声器20分别设置有折环11c和折环11d,以代替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折环11a和折环11b。另外,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c构成第1结合体12c。另外,同样地,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d构成第2结合体12d。另外,折环11c和折环11d经由隔垫31,以一体化的状态固定在支架5上。
如图6所示,折环11d具有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的一个突出部21f和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的两个突出部21d。由此,折环11d易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变形,反之,不易向振动板3的方向变形。另外,折环11c具有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的两个突出部21c和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的一个突出部21e。由此,折环11c易向振动板3的方向变形,反之,不易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变形。因此,如图6所示,通过将折环11c和折环11d组合,折环11c的上下负荷的大小和折环11d的上下负荷的大小实质上是相同的状态。
并且,折环11c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d的弹性模量E2。即,折环11c比折环11d略软。折环11c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d的弹性模量E2的理由,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折环11a的弹性模量E1略小于折环11b的弹性模量E2的理由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此外,图6所示的扬声器20中,振动板3的上下振幅实质上也是上下对称,降低了扬声器20中的失真。并且,平面形状最大的折环4的厚度薄,重量轻,因此,易于减少扬声器20的振动部的重量,即使对于用于再现中高音的扬声器20,也能够得到驱动效率高的扬声器20。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剖面图。图8是图7所示的扬声器2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中,第1结合体12a的结构和第2结合体12b的结构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不同,其他部分具有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即,如图7和图8所示,定心支片10a和定心支片10b各自的外周端部分,经由隔垫31以一体化的状态固定在支架5上。另外,隔垫31的高度尺寸为L,定心支片10a和定心支片10b之间具有规定的距离L的间隔,并固定在支架5上。并且,定心支片10a的内周端部分经由独立于定心支片10a的折环11a,与音圈体2本体2a的外周侧连接。同样地,定心支片10b的内周端部分经由独立于定心支片10b的折环11b,与音圈体2本体2a的外周侧连接。另外,折环11a、11b分别连接于本体2a的比振动板3的固定部3a更靠近磁路1的一侧。并且,折环11a和折环11b之间具有规定的距离L的间隔,而与本体2a连接。另外,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构成第1结合体12a。另外,同样地,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构成第2结合体12b。另外,定心支片10a和定心支片10b的间隔、以及折环11a和折环11b的间隔,均具有规定的距离L的间隔。但是,并不限定定心支片10a和定心支片10b的间隔与折环11a和折环11b的间隔相等。可以通过分别考虑定心支片10a、10b、折环11a、11b、隔垫31等的形状来决定。
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相同,向线圈2b输入声音信号后,与在磁隙8中形成的磁场反应,音圈体2在上下方向运动。由于音圈体2的运动,振动板3振动,使扬声器20发出声音。特别是定心支片10a、10b的内周端部分设置有折环11a、11b,由此抑制了扬声器20发出的声音的失真,并且提高了扬声器20的驱动效率。另外,易减轻扬声器20的振动部的重量,即使对于用于再现中高音的扬声器20,也能够得到驱动效率高的扬声器20。
另外,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其他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9所示扬声器20中的折环11a、11b的结构、即结合体12a、12b的结构与图7和图8所示扬声器20的不同,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结构。
即,图9所示扬声器20的结构是,折环11a的突出部21a向振动板3的反方向突出,折环11b的突出部21b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另外,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构成第1结合体12a,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构成第2结合体12b。另外,定心支片10a和定心支片10b经由隔垫31,以一体化的状态固定在支架5上。
如上所述,图9所示扬声器20提供了一种扬声器20发出的声音失真得到抑制、并且扬声器20的驱动效率得到提高的扬声器20。另外,同样地,由于易于减轻扬声器20的振动部的重量,因此,即使对于用于再现中高音的扬声器20,也能够得到驱动效率高的扬声器20。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剖面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扬声器2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中,第1结合体12a的结构和第2结合体12b的结构与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不同,其他部分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图10和图11所示的扬声器20中,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的折环11a的外周端部分和支架5之间插入第3定心支片10c(以下称作定心支片10c)。同样地,折环11b的外周端部分和支架5之间插入第4定心支片10d(以下称作定心支片10d)。另外,定心支片10a和折环11a以及定心支片10c构成第1结合体12a。同样地,定心支片10b和折环11b以及定心支片10d构成第2结合体12b。另外,定心支片10c和定心支片10d经由隔垫31,以一体化状态固定在支架5上。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与定心支片10a、10b相同,定心支片10c、10d是环状的波板结构。由此,是与音圈体2的上下方向的动作相对应地伸缩的结构。并且,与定心支片10a、10b相同,为了不对振动板3施加大的可动负荷,使用发泡聚氨酯树脂或者发泡橡胶、SBR橡胶、布等材料形成定心支片10c、10d。并且,与定心支片10a、10b相同,定心支片10c、10d是分别具有多个第3突出部22a和第4突出部22b的结构,第3突出部22a向振动板3的方向突出,第4突出部22b向第3突出部22a的反方向突出。因此,基本上,定心支片10c、10d的上下方向的负荷是实质上相同的。由此,扬声器20的基本动作、作用和效果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第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0中,振动板3的上下振幅实质上是上下对称,降低了扬声器20的失真。并且,平面形状最大的折环4的厚度薄,且重量轻,因此易于减轻扬声器20的振动部的重量,即使对于用于再现中高音的扬声器20,也能够得到驱动效率高的扬声器20。
工业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扬声器降低了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失真,驱动效率得到改善。由此,特别能够用于中、高音域的扬声器。

Claims (8)

1.一种扬声器,包括:
支架;
磁路,其被所述支架支承,并形成磁隙;
音圈体,其相对于所述磁隙可移动地配置;
振动板,其外周部经由振动板折环与所述支架连接,其内周部与所述音圈体连接;
第1结合体,其设置在比所述振动板更靠近所述磁路一侧,并具有第1定心支片和与该第1定心支片分体设置的第1折环,其内周部与所述音圈体连接,其外周部与所述支架连接;
第2结合体,其设置在比所述振动板更靠近所述磁路一侧,并具有第2定心支片和与该第2定心支片分体设置的第2折环,其内周部与所述音圈体连接,其外周部与所述支架连接,
所述第1折环具有向所述振动板的方向、或向所述振动板的反方向突出的第1折环突出部,
所述第2折环具有向与所述第1折环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2折环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1定心支片和所述第2定心支片分别与所述音圈体连接,
所述第1折环和所述第2折环分别与所述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1结合体具有设置于所述第1折环与所述支架之间的第3定心支片,
所述第2结合体具有设置于所述第2折环与所述支架之间的第4定心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1定心支片和所述第2定心支片分别与所述支架连接,
所述第1折环和所述第2折环分别与所述音圈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1结合体的弹性模量和所述第2结合体的弹性模量比所述振动板折环的弹性模量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1折环的弹性模量比所述第2折环的弹性模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1折环是使用发泡橡胶而形成的,所述第2折环是使用橡胶材料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振动板折环和所述第1折环是使用发泡聚氨酯树脂而形成的,
所述振动板折环的弹性模量比所述第1折环的弹性模量小。
CN2007800008016A 2006-05-10 2007-05-07 扬声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1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1333/2006 2006-05-10
JP131332/2006 2006-05-10
JP2006131332A JP4735406B2 (ja) 2006-05-10 2006-05-10 スピーカ
JP2006131333A JP2007306203A (ja) 2006-05-10 2006-05-10 スピーカ
PCT/JP2007/059450 WO2007129685A1 (ja) 2006-05-10 2007-05-07 スピー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1791A CN101341791A (zh) 2009-01-07
CN101341791B true CN101341791B (zh) 2012-02-22

Family

ID=38839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080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1791B (zh) 2006-05-10 2007-05-07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35406B2 (zh)
CN (1) CN1013417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47700A1 (ja) * 2008-06-05 2009-12-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JP5385387B2 (ja) * 2009-06-29 2014-01-0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用ダンパ
KR102271867B1 (ko) * 2014-09-19 2021-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피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9188Y2 (zh) * 1973-06-14 1981-11-17
JPS5737582Y2 (zh) * 1978-09-29 1982-08-18
JPS5866797A (ja) * 1981-10-19 1983-04-21 Idemitsu Kosan Co Ltd 配管への海洋生物の付着防止方法
JPS5866797U (ja) * 1981-10-27 1983-05-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カ用ダンパ支持装置
JPH02133097A (ja) * 1988-11-14 1990-05-22 Toshiba Corp 同期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JPH02133097U (zh) * 1989-04-07 1990-11-05
JPH03247099A (ja) * 1990-02-23 1991-11-05 Sharp Corp スピーカ
JPH09284890A (ja) * 1996-04-15 1997-10-31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EP0843949B1 (en) * 1996-05-31 2002-10-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dynamic loudspeaker and system comprising the loudspeaker
JP2003199192A (ja) * 2001-10-16 2003-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用ダンパー及びスピーカ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9-284890A 1997.10.3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1791A (zh) 2009-01-07
JP4735406B2 (ja) 2011-07-27
JP2007306202A (ja) 200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6854B (zh) 扬声器
CN101310560B (zh) 扬声器
EP1786237B1 (en) Speaker
US8041068B2 (en) Loudspeaker
JP4735405B2 (ja) スピーカ用ダンパーとそ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
CN101341791B (zh) 扬声器
JP4735306B2 (ja) スピーカ
CN101107878A (zh) 扬声器
CN101310559B (zh) 扬声器
CN200987215Y (zh) 一种改善扬声器中高频频率响应的结构
JP4735275B2 (ja) スピーカ
JP2007306203A (ja) スピーカ
JP2007306204A (ja) スピーカ
JP2007194702A (ja) スピーカ
JP2007194700A (ja) スピー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