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5401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5401B
CN101335401B CN200810127302XA CN200810127302A CN101335401B CN 101335401 B CN101335401 B CN 101335401B CN 200810127302X A CN200810127302X A CN 200810127302XA CN 200810127302 A CN200810127302 A CN 200810127302A CN 101335401 B CN101335401 B CN 101335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evice body
handle part
pedestal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73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5401A (zh
Inventor
三吉利治
三木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35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5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5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54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45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the strain relief being achieved by molding parts around cable an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防止在进行包覆成型加工时熔化的树脂从外壳(80)的不可避免的间隙(88、89)流入内侧,能够防止产生例如接插件(20)的可动部无法动作等缺陷。本发明的连接器在绝缘性的器身(40)上保持与电缆(70)相连接的接插件(20),而且具有由金属板制成的外壳(80)封闭该器身(40)的插头主体(10),并且该插头主体(10)的一部分被包覆成型。所述器身(40)具有密封部(41、42),该密封部嵌入所述外壳(80)的间隙(88、89)中而塞住间隙(88、89)。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USB连接器插头,其具有与电缆相连接的接插件,该接插件保持在绝缘性的器身上,所述器身具有:把持部,所述把持部形成在插头(连接器)向塞孔(对应连接器)插入的插入方向后侧;比所述把持部薄的嵌合部,所述嵌合部从该把持部向所述插入方向前侧突出形成,用于插入塞孔中,该器身的把持部以及嵌合部具有由金属板制成的外壳所封闭的插头主体,并且从所述电缆的端部经由所述插头主体的所述器身的把持部直到嵌合部的根部被包覆成型(例如参照JP特表2001-517360号公报)。 
上述现有的插头的外壳在将金属板冲压加工之后,通过弯折加工冲压后的金属板而形成,但是在进行弯折加工时形成棱边不仅因需要高水平的技术而不符合成本要求,而且由于使用例如不锈钢或者板厚薄的材料都无法形成棱边,无论如何都会产生圆角。因此产生以下问题:在由竖折外壳的基座的延长部而形成的侧板中,相邻的侧板之间形成间隙,在进行包覆成型加工(嵌件加工)时熔化的树脂从外壳的间隙流入内侧,从而容易产生例如接插件的可动部变得不可动作等缺陷。 
另外,在以90度的弯曲角度竖折基座的各个延长部来形成外壳的相邻的侧板的情况下,在该相邻的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为最小,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最小的间隙也足以使熔化的树脂流入其中。或者相邻的侧板中的一个以90度弯曲角度竖折基座的延长部而制成,另一个则以小于90度的弯曲角度竖折基座的延长部而制成的情况下,在该相邻的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与弯曲角度差成比例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在进行包覆成型加工时熔化的树脂从外壳的间隙流入内侧,并且能够防止由此产生的各种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插头主体,该插头主体具有与电缆相连接的接插件,该接插件被保持在绝缘性的器身上,该器身被由金属板制成的外壳封闭,并且该插头主体的一部分被包覆成型加工,所述外壳具有矩形的基座和将该基座的延长部竖折而形成的多个侧板,所述器身具有密封部,该密封部嵌入到在所述外壳的相邻的所述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而塞住该间隙。 
另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器身具有:连接器的把持部,该把持部形成在连接器向对应连接器插入的插入方向后侧;比所述把持部薄的嵌合部,该嵌合部从该把持部向着所述插入方向前侧突出形成,用于插入到对应连接器中;所述外壳具有:前侧板,其用于覆盖所述把持部在所述插入方向前侧的前端面;左右侧板,其沿着与所述把持部的前端面相邻的左右侧面设置;筒状部,其是将所述前侧板的延长部弯折而形成,用于覆盖所述嵌合部;所述密封部嵌入到在所述前侧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而塞住该间隙,并且从所述插头主体的所述器身的把持部到嵌合部的根部被包覆成型加工。 
另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具有闩锁件,该闩锁件在将所述器身的嵌合部插入对应连接器时与该对应连接器卡合。 
另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外壳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由位于所述基座的所述插入方向后侧的延长部形成,而且与连接于所述接插件的所述电缆相结合,从所述电缆的端部经由所述插头主体的所述器身的把持部直到嵌合部的根部被包覆成型加工。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具有由金属板构成的外壳罩,该外壳罩具有:与所述基座相对的其他的基座;将该其他的基座的延长部竖折而形成并且与所述左右侧板相重合的其他的左右侧板;所述外壳罩与所述外壳覆盖所述器身的把持部的整个周围。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外壳罩具有其他的固定部,所述其他的固定部由位于所述其他的基座的所述插入方向后侧的延长部形成,用于与连接于所述接插件的所述电缆相结合。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由符合微型USB连接器规格的微型USB插头构成。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连接器,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由器身的密封部塞住外壳的不可避免的间隙,从而能够防止在进行包覆成型加工时熔化的树脂从外壳间隙流入内侧,因此能够防止产生例如接插件的可动件变得不可动作等的缺陷。 
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插头主体,该插头主体具有与电缆相连接的接插件,该接插件被保持在绝缘性的器身上,该器身被由金属板制成的外壳封闭,并且该插头主体的一部分被包覆成型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器身具有:连接器的把持部,该把持部形成在连接器向对应连接器插入的插入方向的后侧;比所述把持部薄的嵌合部,该嵌合部从该把持部向着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突出形成,用于插入到对应连接器中;所述外壳具有:矩形的基座;前侧板,其用于覆盖所述把持部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的前端面;左右侧板,其沿着与所述把持部的前端面相邻的左右侧面设置;筒状部,其是将所述前侧板的延长部弯折而形成,用于覆盖所述嵌合部;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左右侧板是将该基座的延长部竖折而形成的,所述器身具有从所述前端面的左右两侧部向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突出的密封部,该密封部嵌入到在所述外壳的相邻的所述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而塞住该间隙。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主视图,图1B是该连接器的右视图,图1C是该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2A是对该连接器的包覆成型品进行半剖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B是对该连接器的包覆成型品进行全剖后的状态的右视图。 
图3是表示该连接器的插头主体的主视面、俯视面以及右视面的立体图(电缆未图示)。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右视图。 
图5是表示该连接器的器身的主视面、俯视面以及右视面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该连接器的后视面、俯视面以及左视面的立体图。 
图7是该连接器的器身的后视图。 
图8是图7的A部放大图。 
图9A是图7的B-B剖视图,图9B是图7的C-C剖视图。 
图10是图7的D-D剖视图。 
图11是表示该连接器的第一接插件的后视面、俯视面以及左视面的立体图。 
图12A是该连接器的第一接插件的右视图以及后视图,图12B是其他的第一接插件的右视图以及后视图,图12C是第二接插件的右视图以及后视图。 
图13是表示该连接器的外壳的主视面、俯视面以及右视面的立体图。 
图14A是该连接器的外壳的主视图,图14B是外壳的俯视图,图14C是外壳的侧视图,图14D是图14B的A-A剖视图。 
图15A是该连接器的外壳罩的主视图,图15B是外壳罩的俯视图,图15C是外壳罩的右视图,图15D是图15B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以下说明在没有特别地预先声明的情况下,将图3中箭头a-b方向作为前后方向(连接器的长度方向),将箭头c-d方向作为左右方向(连接器的宽度方向),将箭头e-f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连接器的厚度方向)进行说明,所述前后方向是连接器向对应连接器进行插拔的插拔方向;所述左右方向是与所述插拔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脚距方向;所述上下方向是同时垂直于所述插拔方向和脚距方向的方向。 
在图1A、图1B、图1C、图2A、图2B中,附图标记1是A型的微型USB插头(电缆束用),其与例如移动电话、数码照相机、PDA、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中设置的未图示的AB型的塞孔(对应连接器)构成符合微型USB连接器规格的微型USB连接器,其通过如下过程制造完成:首先将图5、图6、图7所示的多个接插件20和多个闩锁件(锁闭弹簧)30安装在绝缘体的器身40上;接着将从电缆70的端部引出的多个导线71、72、73、74的末端通过焊接而连接在规定的接插件20的后侧;接着如图3所示使用外壳80和外壳罩90封闭器身40,并且将插头主体10组装在电缆70的端部,最后在射出成型用金属腔内装填插头主体10和从该插头主体10的后侧引出的电缆70的一部分(嵌插件),并注入绝缘性的树脂进行包覆成型加工(嵌插件成型),使熔化的树脂覆盖从电缆70的端部经由插头主体10的后侧把持部一直到插头主体10的前侧嵌合部的根部的部分,并进行固化而一体化。 
此外,附图标记2是插头1的包覆成型树脂(外皮),附图标记3是在位于插头1的后侧把持部周围的包覆成型树脂2的左右两侧面上设置的防滑部。另外,在位于插头1的后侧把持部周围的包覆成型树脂2的上下表面上,附有表示插头1的种类、插入方向的图标等未图示的雕刻,以使插头1正确的插入作为其对应连接器的塞孔。 
因此,插头1具有:多个接插件20,其用于与电缆70连接;多个闩锁件30;绝缘性的器身40,其用于保持这些接插件20以及闩锁件30;封闭用的外壳80(两部分结构),其用于覆盖该器身40;包覆成型树脂2,其使具有这些多个接插件20、多个闩锁件30、器身40、外壳80而构成的插头主体10和电缆70一体化,并且连续覆盖从电缆70的端部经由插头主体10的后侧把持部一直到插头主体10的前侧嵌合部的根部的部分。 
如此包覆成型而成的插头1提高了电缆70的耐弯曲性、拉伸强度和插 头主体10的坚固性,该插头对拽着电缆70拔出或者倾斜的掰着拔出等不正确的拔出抗破坏性强,另外,对倾斜的掰着插入、强行挤着插入或者颠倒插入等不正确的插入抗破坏性强,抗随意使用性强。 
接着,对插头1的各部件结构进行说明。 
接插件20由1号~n号(本实施方式中1号~5号)的接插件20a、20b、20c、20d、20e组成,在图5中,右端是1号接插件20a,从右端起第2个、第3个、第4个是2号接插件20b、3号接插件20c、4号接插件20d,左端是5号接插件20e。此外,接插件20包括后侧的接线部形状不同的两种类型的接插件,即一种为图11、图12A所示的第一接插件以及与第一接插件同种类型的图12B所示的其他的第一接插件,另一种为图12C所示的第二接插件,其中2号、5号接插件20b、20e使用第一接插件,4号接插件20d使用其他的第一接插件,1号、3号接插件20a、20c使用第二接插件。这样的接插件20是在将导电性好的薄金属平板冲压加工之后,通过弯折加工冲压后的金属平板而制成的,因为是使板厚方向(冲压方向)与插头1的左右方向一致而使用的,所以接插件20具有沿插头1前后方向的长、沿插头1左右方向的宽、沿插头1上下方向的高。 
如图11、图12A、图12B、图12C所示,接插件20在后侧具有保持在器身40上的保持部21,在前侧具有弹簧部22。保持部21在上部设置防拔用的卡合爪23。弹簧部22从保持部21向前侧延伸设置,具有以后部的根部(保持部21的前部)为支点而后部在上下方向上可弹性位移的悬臂梁结构。 
此外,接插件20在前侧具有接触部24、在后侧具有端子部25,所述接触部24用于与塞孔所具有的未图示的接插件相接触,所述端子25与电缆70相连接。接触部24从弹簧部22的前端向上突出而形成为山形。端子部25从保持部21向后侧延伸设置。 
另外,接插件20在端子部25具有沿上下方向扩展成“V”字形状而用于与导线71、72、73、74焊接的接线部。接线部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为扩展方向向上的第一接线部26以及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另一种为扩展方向向下的第二接线部28。 
第一接线部26设置在作为第一接插件的2号、5号接插件20b、20e上,该接线部具有:一侧的斜边26a,其从倾斜部25a向后侧呈同一平面延伸设 置,所述倾斜部25a是将端子部25的上部以大致55度的弯曲角度后视向左侧倾斜地弯曲而设置的;另一侧的斜边26c,其从一侧的斜边26a的下部经由弯曲角度大致为70度的弯曲部26b而后视向右斜上方延伸设置的,从而形成“V”字形状,该“V”字形状在2号、5号接插件20b、20e的垂直的中心线上具有中心,并且后视在端子部25的正上方并向上以大致110度扩展开。 
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设置在作为其他的第一接插件的4号接插件20d上,从一侧的斜边27a的下部经由弯曲角度大致为35度的弯曲部27b而后视向右侧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另一侧的斜边27c,该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除了各斜边27a、27b之间的扩展角度稍大,另一侧的斜边27C的宽度稍窄之外,与第一接线部26的结构相同。 
第二接线部28设置在作为第二接插件的1号、3号接插件20a、20c上,该第二接线部28具有:一侧的斜边28a,其从倾斜部25b向后侧呈同一平面延伸设置,所述倾斜部25b是将端子部25的下部以大致55度的弯曲角度后视向右侧倾斜地弯曲而设置的;另一侧的斜边28c,其从一侧的斜边28a的上部经由弯曲角度大致为70度的弯曲部28b而后视向左斜下方延伸设置,从而形成倒“V”字形状,该倒“V”字形状在1号、3号接插件20b、20e的垂直中心线上具有中心,并且后视在端子部25的正下方向下以大致110度扩展开。 
因此,作为第一接插件的2号、5号接插件20b、20e以及作为其他的第一接插件的4号接插件20d,在后侧端部的上部具有向上扩展开的“V”字形状的第一接线部26以及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从而从后视的形状呈“Y”字形,作为第二接插件的1号、3号接插件20a、20c,在后侧端部的下部具有向下扩展开的倒“V”字形状的第二接线部28,其后视的形状为与2号、5号以及4号接插件20b、20e、以及20d的后视的形状点对称的倒“Y”字形。 
接着,闩锁件30由对称结构的左右一对构成。闩锁件30是在将弹簧用不锈钢等金属平板冲压加工之后,弯折加工冲压后的金属平板而制成的,所述金属板具有接插件20大致2~3倍的板厚,因为其与接插件20相同,是使板厚方向(冲压方向)与插头1的左右方向一致来使用的,所以闩锁件30 具有沿插头1前后方向的长;沿插头1左右方向的宽;沿插头1上下方向的高。 
如图5、图6、图7、图10所示,闩锁件30在后侧具有保持在器身40上的保持部31,在前侧具有弹簧部32。从侧面看保持部31形成有向前侧开口的近似“U”字形状,并且在其下部设置有防拔用的卡合爪33。从保持部31的上片部向前侧延伸设置弹簧部32,该弹簧部32具有以保持部31的上片部的后部的根部为支点而前部在上下方向上可弹性位移的悬臂梁结构。 
此外,闩锁件30在前侧具有与塞孔所具有的未图示的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34,左右对称结构的一对旋转限制部35、36中的一个设置在一侧的闩锁件30的后侧,另一个设置在另一侧的闩锁件30的后侧。卡合部34从弹簧部32的前端部向上方突出呈山状。一个旋转限制部35呈“L”形,具有:垂直片35a,其在图5中从左侧的闩锁件30的保持部31向后侧呈同一平面被延伸设置;卡合片35b,其从后侧看从垂直片35a的下部向右侧大致水平地被延伸设置。另一个旋转限制部36是与一个旋转限制部35左右对称的“L”形,具有:垂直片36a,其在图5中从右侧的闩锁件30的保持部31向后侧呈同一平面被延伸设置;卡合片36b,从背面看其从垂直片36a的下部向左侧大致水平地被延伸设置。 
因此,一对闩锁件30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只是后侧的旋转限制部形状不同。 
接着,器身40是由绝缘性的树脂制成的射出成型品,如图5、图6、图7、图9A、图9B、图10所示,在后侧具有在插拔插头1时由手把持的长方体形状的把持部40a,在前侧具有用于插入塞孔的嵌合部40b。嵌合部40b是比把持部40a薄的长方体形状,并且从把持部40a的上下中间位置向前侧呈一体延伸设置。成为把持部40a的上表面与嵌合部40b的上表面之间的阶梯差面的、嵌合部40b上侧的把持部40a的前端面形成为向斜后方以大致45度倾斜的倾斜面40c。 
此外,器身40具有:第一焊接空间40d,其是在把持部40a的后部上表面上形成的切槽,并且用于容置导线72、74末端的上方和后方敞开,所述导线72、74用于焊接在第一接线部26上;第二焊接空间40e,其是在把持部40a的后部下表面上形成的切槽,并且用于容置导线71、73末端的下方 和后方敞开,所述导线71、73用于焊接在第二接线部28上;隔断壁40f,其形成在各空间40d、40e之间;凹部40g,其是在嵌合部40b的前部上表面上形成的切槽,并且用于插入塞孔所具有的接插件的上方和前方敞开。嵌合部40b的正面形状因凹部40g而形成为凹形。 
此外,器身40在倾斜面40c的左右两侧部上具有左右的密封部41、42,所述左右的密封部41、42嵌入外壳80的后述的间隙中而塞住该间隙。另外,以后详细说明密封部41、42。 
进一步,器身40具有用于安装接插件20的多个接插件安装槽43,并且具有用于安装闩锁件30的左右对称结构的一对闩锁件安装槽44a、44b。接插件安装槽43对应于接插件20由1号~5号接插件安装槽43a、43b、43c、43d、43e构成。在图5中,右端是1号接插件安装槽43a,从右边起第2号、第3号、第4号是2号接插件安装槽43b、3号接插件安装槽43c、4号接插件安装槽43d,左端是5号接插件安装槽43e。此外,接插件安装槽43与接插件20相对应包括后侧的插入口形状不同的两种类型的接插件安装槽,即如图6、图7所示,一种是从后侧看的形状呈与第一接插件以及其他的第一接插件相对应的“Y”字形的第一接插件安装槽以及其他的第一接插件安装槽,另一种是从后侧看的形状呈与第二接插件相对应的倒“Y”字形的第二接插件安装槽,2号、5号接插件安装槽43b、43e使用第一接插件安装槽,4号接插件安装槽43d使用其他的第一接插件安装槽,1号,3号接插件安装槽43a、43c使用第二接插件安装槽。 
这样的接插件安装槽43的槽宽稍微比接插件20的板厚宽,该接插件安装槽在器身40的隔断壁40f的宽度范围内并且在凹部40g的宽度范围内,在左右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间隔并列设置,该接插件安装槽从隔断壁40f的后端面到嵌合部40b的前端面在前后方向上平行地延伸设置而形成在器身40的整个长度上,而且从器身40的后侧插入相对应的接插件20的整个长度由此安装接插件。 
接插件安装槽43在后侧具有保持部安装部44,所述保持部安装部44用于固定保持接插件20的保持部21,在前侧具有弹簧部安装部45,所述弹簧部安装部45用于容置接插件20的弹簧部22。保持部安装部44是孔结构,其周围由把持部40a的树脂封闭。弹簧部安装部45从保持部安装部44向前 侧延伸设置而设置在嵌合部40b,该弹簧部安装部的前段部在嵌合部40b的前端面敞开,该弹簧部安装部的上部在凹部40g内敞开。 
此外,接插件安装部43在后侧具有接插件插入口,其用于保持接插件20的端子部25以及接线部。接插件插入口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插入作为第一接插件的2号、5号接插件20b、20e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以及插入作为其他的第一接插件的4号接插件20d的其他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7,另一种是插入作为第二接插件的1号、3号接插件20a、20c的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 
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形成为与2号、5号接插件20b、20e从后侧看的形状相对应的“Y”字形,并且设置在作为第一接插件安装槽的2号、5号接插件安装槽43b、43e上。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从2号、5号接插件安装槽43b、43e的保持部安装部44向后侧延伸设置从而形成在隔断壁40f上,并且后端部在隔断壁40f的后端面敞开,而且上部向第一焊接空间40d敞开从而在隔断壁40f的上表面(第一焊接空间40d的底面)上形成“V”字形的第一槽49,所述“V”字形的第一槽49从背侧(下侧)支承2号、5号接插件20b、20e的端子25的上部的倾斜部25a以及第一接线部26。 
其他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7形成为与4号接插件20d的从后侧看的形状相对应的“Y”字形,该其他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设置在作为其他的第一接插件安装槽的4号接插件安装槽43d上。其他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7从4号接插件安装槽43d的保持部安装部44向后侧延伸设置从而形成于隔断壁40f,并且后端部在隔断壁40f的后端面敞开,而且上部向着第一焊接空间40d敞开,从而在隔断壁40f的上表面上形成“V”字形的第一槽50,所述“V”字形的第一槽50从背侧支承4号接插件20d的端子25的上部的倾斜部25a以及第一接线部27。 
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形成为与1号、3号接插件20a、20c的从后侧看的形状相对应的“Y”字形,该第二接插件插入口设置在作为第二接插件安装部的1号、3号接插件安装槽43a、43c。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从1号、3号接插件安装槽43a、43c的保持部安装部44向后侧延伸设置从而形成在隔断壁40f上,并且后端部在隔断壁40f的后端面敞开,而且下部向着第二焊接空间40e敞开,从而在隔断壁40f的下表面上形成倒“V”字形的第二槽 51,所述倒“V”字形的第二槽51从背侧支承1号、3号接插件20a、20c的端子25的下部的倾斜部25b以及第二接线部28。 
在此,作为第一接插件安装槽的5号接插件安装槽43e,其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的下部“I”字部(插入作为第一接插件的2号、5号接插件20b、20e的保持部21、弹簧部22、接触部24、端子部25的部分)与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的上部“I”字部(插入作为第二接插件的1号、3号接插件20a、20c的保持部21、弹簧部22、接触部24、端子部25的部分)相重合,也具有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即5号接插件安装槽43e具有兼用作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和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的第一、第二接插件共同插入口52,并且第 
、第二接插件共同插入口52的上部向着第一焊接空间40d敞开从而在隔断壁40f上形成第一槽49,并且第一、第二接插件共同插入口52的下部向着第二焊接空间40e敞开从而在隔断壁40f上形成第二槽51,作为兼用作第一接插件安装槽与第二接插件安装槽的第一、第二接插件共同安装槽,可以择一插入第一接插件或者第二接插件的整个长度。 
闩锁件安装槽44a、44b的槽宽稍微比闩锁件30的板厚宽,并且设置在器身40的夹着接插件安装槽43的左右两侧部上,而且与接插件安装槽43相平行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从而从器身40的后侧将对应的闩锁件30的整个长度插入而进行安装。 
闩锁件安装槽44a、44b具有保持部安装部53,所述保持安装部53用于固定保持闩锁件30的保持部31,并且在前侧具有弹簧部安装部54,所述弹簧安装部54用于容置闩锁件30的弹簧部32。保持部安装部53是孔结构,其周围由把持部40a的树脂封闭。弹簧部安装部54从保持部安装部53向前侧延伸设置,并且设置在嵌合部40b的凹部40g的左右外侧部上,并且上下部向着嵌合部40b的上下表面敞开,而且前端部未达到嵌合部40b的前端面,位于稍微靠后侧的位置。 
此外,闩锁件安装槽44a、44b将用于容置闩锁件30的旋转限制部35、36的左右对称结构的一对闩锁件插入口55、56中的一个设置在一侧的闩锁件安装槽44a的后侧,将另一个设置在另一侧的闩锁件安装槽44b的后侧。一侧的闩锁件插入口55形成为与图5中左侧的闩锁件30的旋转限制部35的形状相对应的“L”形,并且从图5中左侧的闩锁件安装槽44a的保持部 安装部53向后侧延伸设置并形成在隔断壁40f的左侧,而且后端部在器身40的后端面敞开,下部在器身40的下表面敞开,从而在器身40的后侧下表面形成从下侧与一侧的旋转限制部35的卡合片35b与相抵接的卡合面57。另一侧的闩锁件插入口56形成为与图5中右侧的闩锁件30的旋转限制部36的形状相对应的“L”形,并且从图5中右侧的闩锁件安装槽44b的保持部安装部53向后侧延伸设置,并且形成在隔断壁40f的右侧,后端部在器身40的后端面敞开,下部在器身40的下表面敞开,从而在器身40的后侧下表面形成从下侧与另一侧的旋转限制部36的卡合片36b相抵接的卡合面58。 
此外,将1号~5号接插件20a、20b、20c、20d、20e的整个长度从器身40的后侧经由第一、其他的第一、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6、47、48插入1号~5号接插件安装槽43a、43b、43c、43d、43e,而且将多个接插件20在左右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间隔并列地安装在器身40上,并且将左右一对闩锁件30的整个长度从器身40的后侧经由闩锁件插入口55、56插入左右一对闩锁件安装槽44a、44b,从而夹着多个接插件20将一对闩锁件30并列安装在器身40上。 
在安装状态下,保持部21压入保持部安装部44并通过卡合爪23切入把持部40a的树脂来防止拔脱,在此状态下接插件20固定保持在器身40上,并且弹簧部22以在上下方向上可弹性位移的方式容置在弹簧部安装部45中,而且在嵌合部40b的凹部40g内,在左右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间隔并列地突出配置接触部24。 
此外,2号、5号接插件的20b、20e的端子部25以及第一接线部26,在端子部25的倾斜部25a的前端面与第一焊接空间40d的前侧的周壁面相抵接的状态下,插入配置在2号、5号接插件安装槽43b、43e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中,并且第一槽49从背侧支承端子部25的倾斜部25a以及第一接线部26的背面,而且端子部25的倾斜部25a以及第一接线部26的表面在第一焊接空间40d的下部露出。4号接插件的20d的端子25以及第一接线部27,在端子部25的倾斜部25a的前端面与第一焊接空间40d的前侧的周壁面相抵接的状态下,插入配置在4号接插件安装槽43d的其他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7中,并且其他的第一槽50从背侧支承端子部25的倾斜部25a以及第一接线部27的背面,而且端子部25的倾斜部25a以及第一接线部27 的表面在第一焊接空间40d的下部露出。1号、3号接插件的20a、20c的端子部25以及第二接线部28,在端子部25的倾斜部25b的前端面与第二焊接空间40e的前侧的周壁面相抵接的状态下,插入配置在1号、3号接插件安装槽43a、43c的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中,并且第二槽51从背侧支承端子部25的倾斜部25b以及第二接线部28的背面,而且端子部25的倾斜部25b以及第二接线部28的表面在第二焊接空间40e的上部露出。由此,在并列设置于间距方向上的多个接插件20的后侧,以上下两层呈交错状配置各个接线部26、27、28,并且在作为间距方向一侧的最外侧一端的接插件的5号接插件20e上,配置与其一个内侧的4号接插件20d相同种类的第一接插件。5号接插件20e的第一接线部26使4号接插件20d一侧的一个斜边26a斜向伸出到4号接插件20d的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的5号接插件20e一侧的另一个斜边27c的上侧。 
向这样安装在器身40上的接插件20连接导线71、72、73、74的工作通过以下工序完成:在第一接线部26以及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向上扩展开的状态(图7的状态)下保持器身40,通过在第一焊接空间40d中,在第一接线部26之上承载对应的导线72、74的末端(是通过去皮处理除去绝缘性的外皮72b、74b的芯线72a、74a)并且进行焊接,由此连接与2号、5号接插件20b、20e相对应的导线72、74,并且此时在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上也进行焊接,使4号、5号接插件20d、20e的第一接线部27、26之间短路的工序;在第二接线部28向上扩展开的状态(从图7的状态变到翻转器身40后的状态)下保持器身40,通过在第二焊接空间40e中,在第二接线部28之上承载对应的导线71、73的末端(是通过去皮处理除去绝缘性的外皮71b、73b的芯线71a、73a)并进行焊接,从而连接与1号、3号接插件20a、20c相对应的导线71、73。 
在此,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在器身40中具有第一堤防部59,该第一堤防部59在由2号接插件安装槽43b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形成的第一槽49与由4号接插件安装槽43d的其他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7形成的其他的第一槽50之间,从由这些第一槽49和其他的第一槽50支承的2号接插件20b的端子部25的上部的倾斜部25a以及第一接线部26与4号接插件20d的端子部25的上部的倾斜部25a以及第一接线部27之间,向这些倾 斜部25a以及第一、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6、27的上侧突出;并且具有第二堤防部60,该第二堤防部60在由1号、3号、5号接插件安装槽43a、43c、43e的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形成的三条第二槽51的彼此之间,从由这些第二槽51支承的1号、3号接插件的端子部25的下部的倾斜部25b以及第二接线部28之间,和从3号接插件的端子部25的下部的倾斜部25b以及第二接线部28的靠5号接插件20e一侧,向这些倾斜部25b以及第二接线部28的下侧突出。第一堤防部59在将导线72的末端焊接在2号接插件20b的第一接线部26上时,防止在该第一接线部26和与其相邻的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相互之间产生锡桥。从相邻的第二接线部28相互之间突出的第二堤防部60,在将导线71、73的末端焊接在1号接插件20a的第二接线部28以及3号接插件20c的第二接线部28上时,防止在该相邻的第二接线部28相互之间产生锡桥。此外,位于3号接插件的端子部25的下部的倾斜部25b以及第二接线部28的靠5号接插件20e一侧的第二堤防部60,在将导线73的末端焊接在3号接插件20c的第二接线部28上时,防止一部分焊锡从第二槽51流入5号接插件安装槽43e的第一、第二接插件共同插入口52中。 
此外,第一堤防部59的两侧面形成为斜面59a、59b,所述斜面59a、59b是从隔着该第一堤防部59而相邻的一侧的第一接线部26的另一侧的斜边26c的表面和另一侧的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的一侧的斜面27a的表面以比这些各斜边26c、27a更陡的倾斜角立起的,从相邻的第二接线部28之间突出的第二堤防部60的两侧面形成为斜面60a、60b,所述斜面60a、60b从隔着该第二堤防部60而相邻的一侧的第二接线部28的一侧的斜边28a的表面和另一侧的第二接线部28的另一侧的斜面28c的表面以比这些各斜边28a、28c更陡的倾斜角立起,与此相同,在位于3号接插件的端子部25的下部的倾斜部25b以及第二接线部28的靠5号接插件20e一侧的第二堤防部60的两侧面上也形成斜面60a、60b。 
进一步,在器身40上,在由4号接插件安装槽43d的其他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7形成的其他的第一槽5与由5号接插件安装槽43e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形成的第一槽49之间不具有第一堤防部59。由此,在将导线74的末端焊接在5号接插件20e的第一接线部26上时,一部分的焊锡流入4号接插件20d的其他的第一接线部27中,从而由该部分的焊锡能够使4号、 5号接插件20d、20e的第一接线部27、26彼此之间短路。 
在以上的结构中,插头1具有:多个接插件20,其沿间距方向并列设置;绝缘性的器身40,其用于保持所述接插件20,所述接插件20具有:接触部24,其与塞孔所具有的接插件接触;保持部21,其保持在所述器身40上;端子部25,其与从电缆70引出的导线71、72、73、74相连接,所述端子部25具有沿插头1的厚度方向扩展开而用于与所述导线71、72、73、74焊接的接线部26、27、28,所述插头1的厚度方向垂直相交于插头1插拔于塞孔的插拔方向以及与所述插拔方向垂直相交的所述间距方向。这样,因为接线部26、27、28沿插头1的厚度方向扩展开,所以能够防止因熔化的焊锡从接线部滴落而在相邻的接插件之间生成锡桥,同时能够提高导线71、72、73、74焊接的操作性,并且能够提高焊接的强度。此外,能够扩大接插件20的间距间隔,并没有使接线部26、27、28的位置偏离插头1的厚度方向,从而能够以与以往相同的插头的大小使接线部26、27、28沿插头1的厚度方向扩展开。 
此外,所述接线部26、27、28形成为“V”字形并且沿插头1的厚度方向扩展开。因为使接线部形状“V”字化,所以能够防止因熔化的焊锡从接线部26、27、28滴落而在相邻的接插件之间生成锡桥,同时能够提高导线71、72、73、74的焊接操作性,并且能够提高焊接的强度。此外,扩大接插件20的间距间隔,并没有使接线部26、27、28的位置偏离插头1的厚度方向,从而能够以与以往相同的插头的大小使接线部形状“V”字化。 
此外,所述接插件20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第一接插件20b、20d、20e,其在将插头1插入塞孔的插入方向后侧的上部上具有第一接线部26、27,并且从所述插入方向的后侧看呈“Y”字形;另一种是第二接插件20a、20c,其在所述插入方向后侧的下部上具有第二接线部28,并且从所述插入方向的后侧看呈倒“Y”字形,因为所述第一接插件20b、20d、20e与第二接插件20a、20c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交替配置,所以能够将导线71、72、73、74以交错状连接在接插件20上,并且能够在实现使接插件20的间距变窄的同时,使导线71、72、73、74的直径变大,而且能够成为小型、薄型的电特性优良的窄间距的插头1。 
此外,所述第一接线部26、27具有:一侧的斜边26a、27a,其从倾斜 部25a向所述插入方向后侧延伸设置,所述倾斜部25a通过倾斜地弯曲所述第一接插件20b、20d、20e的端子部25上部而制成;另一侧的斜边26c、27c,其从所述一侧的斜边26a、27a的下部经由弯曲部26b、27b而向斜上方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接线部28具有:一侧的斜边28a,其从倾斜部25b向所述插入方向后侧延伸设置,所述倾斜部25b通过倾斜地弯曲所述第二接插件20a、20c的端子部25下部而制成;另一侧的斜边28c,其从所述一侧的斜边28a的上部经由弯曲部28b向斜下方延伸设置,因此能够以与以往相同的制造方法简单并且价格低廉的制造使接线部形状“V”字化的接插件20。 
此外,所述间距方向一侧的最外侧的端接插件20e与在其内侧相邻的接插件20d为同一种类,因为所述端接插件20e与在其内侧相邻的接插件20d的接线部26、27彼此之间短路,所以不增加部件数,就能够通过焊接使端接插件20e的结线部和在其内侧相邻的接插件20d的接线部26、27短路。 
此外,所述接插件20具有比导线71、72、73、74的根数多一个的数量,只在短路的所述接线部26、27中的所述端接插件20e的接线部26上焊接导线74,因此不会产生没有连接在导线71、72、73、74上的多余的接插件。 
所述器身40具有:第一焊接空间40d以及第二焊接空间40e,其形成在所述插入方向后侧的上部以及下部上,并且容置所述导线71、72、73、74的末端;隔断壁40f,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焊接空间40d以及第二焊接空间40e之间;多个接插件安装槽43,其从所述隔断壁40f的端面向着所述插入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可以插入接插件20的整个长度,所述接插件安装槽43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第一接插件安装槽43b、43d、43e,其具有“Y”字形的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47并且插入所述第一接插件20b、20d、20e的整个长度;另一种是第二接插件安装槽43a、43c,其具有倒“Y”字形的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并且插入所述第二接插件20a、20c的整个长度,所述第一接插件安装槽43b、43d、43e与第二接插件安装槽43a、43c交替设置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并且所述第一接插件安装槽43b、43d、43e使所述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47的上部在所述第一焊接空间40d上敞开,从而在所述隔断壁40f的上表面上形成从背侧支承所述第一接线部26、27的“V”字形的第一槽49、50,所述第二接插件安装槽43a、43c使所述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的下部在所述第二焊接空间40e上敞开,从而在所述隔断壁40f的下表面上形 成从背侧支承所述第二接线部28的倒“V”字形的第二槽51,因此,不仅是使接线部形状“V”字化的接插件20的保持部21,包括端子部25以及接线部26、27、28都能够保持在器身40上,并且能够提高使接线部形状“V”字化的接插件20的保持力。此外,通过使接线部形状“V”字化能够确保足够的必要的导线71、72、73、74的焊接空间40d、40e并且使其不被侵占,同时在位置固定后的状态下能够以高位置精度使接线部26、27、28露出于导线71、72、73、74的焊接空间40d、40e,并且在进一步提高导线71、72、73、74的焊接的操作性的同时,能够提高焊接精度。 
所述端接插件20e的接插件安装槽43e具有兼用作所述第一接插件插入口46和所述第二接插件插入口48的第一、第二接插件共同插入口52,而且所述第一、第二接插件共同插入口52的上部向着所述第一焊接空间40d敞开从而在所述隔断壁40f的上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一槽49,并且所述第一、第二接插件共同插入口52的下部向着所述第二焊接空间40e上敞开从而在所述隔断壁40f的下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二槽51,并且作为兼用作所述第一接插件安装槽与第二接插件安装槽的第一、第二接插件共同安装槽43e,向所述第一、第二接插件共同安装槽43e中插入所述端接插件20e的整个长度,因此端接插件20e能够对应于第一接插件与第二接插件中的任何一种,从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性。 
此外,所述器身40具有:第一堤防部59,其从相邻的所述第一接线部26、27之间向第一接线部26、27的上侧突出;第二堤防部60,其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接线部28之间向第二接线部28的下侧突出,因此能够防止在相邻的第一接线部26、27之间以及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接线部28之间生成锡桥,从而可以以最小限度设定相邻的第一接线部26、27的间隔以及相邻的第二接线部28的间隔。由此,在不使接线部26、27、28的大小变小的情况下,能够使接插件20的间距间隔变窄,从而使插头1进一步小型化。此外,在不使接插件20的间距间隔扩大的情况下,能够使接线部26、27、28的大小变大,从而在提高导线71、72、73、74的焊接的操作性的同时,能够提高焊接的强度。 
此外,所述第一堤防部59的两侧面形成为斜面59a、59b,该斜面59a、59b从相邻的一侧的所述第一接线部27的一侧的斜边27a的表面和另一侧的 其他的所述第一接线部26的另一侧的斜面26c的表面以比这些各斜边27a、26c倾斜度更大的倾斜角立起,所述第二堤防部60的两侧面形成为斜面60a、60b,该斜面60a、60b从相邻的一侧的所述第二接线部28的一侧的斜边28a的表面和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接线部28的另一侧的斜面28c的表面以比这些各斜边28a、28c倾斜度更大的倾斜角竖直,因此熔化的焊锡更加难以越过第一堤防部59以及第二堤防部60,从而能够获得很好的防止出现锡桥的效果。此外,在导线71、72、73、74的末端装载在第一接线部26、27以及第二接线部28上时,不仅第一堤防部59以及第二堤防部60不会成为障碍,而且第一堤防部59的斜面59a、59b以及第二堤防部60a、60b成为将导线71、72、73、74的末端向第一接线部26、27以及第二接线部28引导的引导槽,从而能够提高导线71、72、73、74的焊接操作性。 
此外,插头1是现在USB连接器中最小、最薄的符合微型USB连接器规格的微型USB插头,但不会损害其大小,通过使接插件20的接线部形状“V”字化,能够防止因熔化的焊锡从接线部26、27、28滴落而在相邻的接插件之间产生锡桥,从而在提高导线71、72、73、74的焊接操作性的同时,能够提高焊接的强度。 
因此,插头1在实现与以往相同的小型化、薄型化的同时,能够防止因熔化的焊锡从接线部26、27、28滴落而在相邻的接插件之间产生锡桥,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将导线71、72、73、74操作性良好且高强度地焊接在接线部26、27、28上。 
但是,在安装状态下,保持部31压入保持部安装部53通过卡合爪33切入把持部40a的树脂来防止拔脱,在此状态下闩锁件30被固定保持,并且弹簧部32以在上下方向上可弹性位移的方式容置在弹簧部安装部54中,而且卡合部34突出配置在嵌合部40b的凹部40g的左右外侧部的左右两侧上表面上。 
此外,左侧的闩锁件30的旋转限制部35插入并配置在左侧的接插件安装槽44a的接插件插入口55中,并且在器身40的卡合面57上从下侧抵接卡合卡合片35b。右侧的闩锁件30的旋转限制部36插入并配置在右侧的接插件安装槽44a的接插件插入口56,并且在器身40的卡合面58上从下侧抵接卡合卡合片35b。由此,在插头1对塞孔进行插拔时,闩锁件伴随着卡合 部34的压下而限制向图10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能够防止因位于保持部安装部周围的树脂被切削造成器身40的闩锁保持力降低从而产生的插头1的锁闭功能的降低。 
接着,如图3、图13、图14A、图14B、图14C、图14D所示,外壳80通过在对具有与接插件20相比略厚的板厚的弹簧用不锈钢等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之后,弯曲加工冲压后的金属板而制成,所述外壳80具有覆盖器身40的把持部40a的上表面的矩形基座81和将该基座的延长部竖直弯曲而构成的多个侧板。侧板包括:前侧板82,其是沿倾斜面40c以大致45度的弯曲角度弯折从基座81的前侧边缘延长的延长部而形成,所述倾斜面40c是成为器身40的把持部40a的上表面与嵌合部40b的上表面之间的阶梯差面的嵌合部40b的上侧的把持部40a的前端面以大致45度向斜后方倾斜而形成的;左右侧板83、84,其是沿器身40的把持部40a的左右侧面以大致90度的弯曲角弯折从基座81的左右侧边缘延长的延长部而形成。 
此外,外壳80具有:筒状部85,其是将从前侧板82的前侧边缘进一步延长的比基座81以及前侧板82宽度更宽的延长部以沿着器身40的嵌合部40b的周侧面的方式弯折成四边筒形而形成;电缆压板87,其从基座81的后侧边缘中央部经由连接片86突出形成在后侧。 
进一步,外壳80具有:卡合爪83a、83b、84a、84b,其是从左右侧板83、84的前后两处向外侧切起而成的弹簧片;闩锁件窗85a、85b,其开口形成在筒状部85的周壁上部的左右侧部上;接地用的接片85c、85d,其是从筒状部85的周壁下部的左右两处向下侧切起而形成的细长的弹簧片。 
在此,在弯折加工冲压后的金属平板而形成外壳80时,因为各弯折部带圆角,所以在由弯折基座81的延长部而形成的侧板中的前侧板82的左右侧边缘和与该前侧板82相邻的左右侧板83、84的前侧边缘之间形成间隙88、89,而且因为前侧板82是以45度的弯曲角弯折基座81的延长部而形成,左右侧板83、84是以90度的弯曲角弯折基座81的延长部而形成,所以间隙88、89不是夹缝状的细长间隙而是很宽地形成为三角形状。 
在将器身40的前侧与外壳80的后侧相对的状态下,器身40塞入外壳80的内侧,同时通过将器身40的嵌合部40b压入外壳80的筒状部85,从而将外壳80安装在器身40的外侧。 
在安装状态下,外壳80的筒状部85覆盖器身40的嵌合部40b的周围,从而覆盖嵌合部40b的凹部40g,并且基座81以及左右侧板83、84覆盖器身40的把持部40a的上表面以及左右表面。此外,前侧板82覆盖将成为器身40的把持部40a的上表面与嵌合部40b的上表面之间的阶梯差面的嵌合部b上侧的把持部40a的前端面以大致45度倾斜而形成的倾斜面40c。此外,外壳80的连接片86以及电缆压板87在从器身40的后侧上部延长突出到电缆70的端部上表面上。由此,器身40的嵌合部40b只在前侧敞开,在该嵌合部40b中接插件20的接触部以一定的间距间隔并列地突出配置在左右方向上,并且左右的闩锁件30的卡合部34通过筒状部85的左右的闩锁件窗85a、85b而突出配置在嵌合部40b的上部金属表面的左右侧部上。 
并且,如图3、图4、图5所示,向前突出的器身40的左右的密封部41、42从倾斜面40c的左右两侧部向前侧突出形成,而且具有与外壳80的间隙88、89的左右宽度、上下宽度相当的厚度、高度,并且具有与间隙88、89的前后宽度相比稍长的长度。此外,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左右的密封部41、42的内表面41a、42a形成为平坦面,并将该相对的内表面41a、42a之间的间距设定为与外壳80的前侧板82的左右宽度大致相同的尺寸。左右的密封部41、42的外表面41b、42b与器身40的把持部40a的左右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这样的左右的密封部41、42在完成外壳80向器身40的安装之前,从该前端侧嵌入外壳80的左右两个间隙88、89,伴随着安装的进行,同时使该相对的内表面41a、42a与外壳80的前侧板82的左右端面滑动相接,并且进一步嵌入外壳80的左右间隙88、89中,安装完成之后外壳80的左右间隙88、89被完全塞住。由此,在制造插头1时的最后工序中进行的包覆成型加工时,能够防止熔化的树脂从外壳80的左右间隙88、89流入内侧,例如能够防止因熔化的树脂从外壳80的左右间隙88、89流入内侧的器身40的嵌合部40b,而产生的接插件20的弹簧部22以及接触部24变得不可移动或者闩锁件30的弹簧部32以及卡合部34变得不可移动等缺陷。 
接着,如图3、图15A、图15B、图15C、图15D所示,外壳罩90在对具有与外壳80相比稍厚的板厚的弹簧用不锈钢等金属平板进行冲压加工之后,弯折加工冲压后的金属平板而制成,并且具有:矩形的其他的基座91, 其覆盖器身的把持部40a的下表面;多个侧板,其由竖折该其他的基座91的延长部而形成。侧板包含其他的左右侧板92、93,所述其他的左右侧板92、93是将从其他的基座91的左右侧边缘延长的延长部以大致90度的弯曲角以沿外壳80的左右侧板83、84的外表面的方式竖折而形成。 
此外,外壳罩90具有在连接片94的端部向上扩展的“U”字形的电缆固定板95,所述连接片94从其他的基座91的后侧边缘中央部向后侧突出形成。进一步,外壳罩90具有卡合孔92a、92b、93a、93b,该卡合孔92a、92b、93a、93b开口形成在其他的左右侧板92、93的前后两处。 
在使安装了外壳80的器身40的下表面与外壳罩90的其他的基座91的内表面相对的状态下,将器身40压入外壳罩90的内侧的,并使外壳80的左右侧板83、84与外壳罩90的其他的左右侧板92、93的内侧相重合,从而外壳80的卡合爪83a、83b、84a、84b嵌入外壳罩的卡合孔92a、92b、93a、93b中,从而在器身40的外侧,在与外壳80接合固定的状态下安装外壳罩90。 
在安装状态下,该外壳罩90利用与外壳80的基座81相对的其他的基座91覆盖住器身40的把持部40a的下表面,并且外壳罩90与外壳80包围器身40的整个周围,由此起到了很高的封闭效果,并且提高了插头主体10的坚固性。 
此外,处于安装完外壳罩90之后,在电缆固定板95内装载电缆70的端部的状态下,通过对电缆固定板95进行扳金加工,以便紧包住电缆70的端部和外壳80的电缆压板87,从而在插头主体10的后侧牢固的结合固定电缆70的端部。 
在以上的结构中,插头1具有与电缆70相连接的接插件20,该接插件20保持在绝缘性的器身40上,该器身40具有由外壳80封闭的插头主体10,所述外壳80由金属板制成,该插头主体10的一部分是由包覆成型而形成,所述外壳80具有矩形的基座81和由竖折该基座81的延长部而形成的多个侧板82、83、84,并且所述器身40具有通过嵌入间隙88、89而塞住该间隙88、89的密封部41、42,所述间隙88、89形成在所述外壳80的相邻的所述侧板82与83、84之间。 
此外,所述器身40具有:插头1的把持部40a,其形成在插头1对塞孔 插入的插入方向的后侧;与所述把持部40a相比薄的嵌合部40b,其从该把持部40a向着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突出形成并且用于插入塞孔中;所述外壳80具有:前侧板82,其覆盖所述把持部40a的所述插入方向前侧的前端面40c;左右侧板83、84,其沿着与所述把持部40a的前端面40c相邻的左右侧面被设置;筒状部85,其是弯折所述前侧板82的延长部而形成并且覆盖所述嵌合部40b;所述密封部41、42通过嵌入到在所述前侧板82与左右侧板83、84之间形成的间隙88、89中而塞住该间隙88、89,并且从所述插头主体10的所述器身40的把持部40a到嵌合部40b的根部被包覆成型。 
此外,具有在将所述器身40的嵌合部40b插入塞孔时,与该塞孔卡合的闩锁件30。 
此外,所述外壳80具有固定部87,该固定部87由位于所述基座81的所述插入方向后侧的延长部形成并且与连接在所述接插件20上的所述电缆70相接合,并且从所述电缆70的端部经由所述插头主体10的所述器身40的把持部40a直到嵌合部40b的根部被包覆成型。 
此外,由金属板构成的具有外壳罩90,该外壳罩90具有:其他的基座91,其与所述基座81相对;其他的左右侧板92、93,其由竖折该其他的基座91的延长部而形成,并且与所述左右侧板83、84相重叠,该外壳罩90与所述外壳80覆盖所述器身40的把持部40a的整个周围。 
此外,所述外壳罩90具有其他的固定部95,该其他的固定部95由位于所述其他的基座91的所述插入方向后侧的延长部而形成,并且与连接在所述接插件20上的所述电缆70相接合。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头1由于利用器身40的密封部41、42塞住外壳80的不可避免的间隙88、89,所以能够防止在进行包覆成型加工时熔化的树脂从外壳80的间隙88、89流入内侧,例如能够防止产生接插件20或闩锁件30的可动部无法动作等的缺陷。 
以上,利用微型USB连接器的插头1对本发明的连接器(插头)的较佳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具有插头主体,该插头主体具有与电缆相连接的接插件,该接插件被保持在绝缘性的器身上,该器身被由金属板制成的外壳封闭,并且该插头主体的一部分被包覆成型加工,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身具有:连接器的把持部,该把持部形成在连接器向对应连接器插入的插入方向的后侧;比所述把持部薄的嵌合部,该嵌合部从该把持部向着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突出形成,用于插入到对应连接器中;
所述外壳具有:矩形的基座;前侧板,其用于覆盖所述把持部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的前端面;左右侧板,其沿着与所述把持部的前端面相邻的左右侧面设置;筒状部,其是将所述前侧板的延长部弯折而形成,用于覆盖所述嵌合部;
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左右侧板是将该基座的延长部竖折而形成的,
所述器身具有从所述前端面的左右两侧部向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突出的密封部,该密封部嵌入到在所述外壳的相邻的所述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而塞住该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嵌入到在所述前侧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而塞住该间隙,并且从所述插头主体的所述器身的把持部到嵌合部的根部被包覆成型加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闩锁件,该闩锁件在将所述器身的嵌合部插入对应连接器时与该对应连接器卡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由位于所述基座的所述插入方向的后侧的延长部形成,而且与连接于所述接插件的所述电缆相结合,从所述电缆的端部经由所述插头主体的所述器身的把持部直到嵌合部的根部被包覆成型加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嵌入到在所述前侧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而塞住该间隙,并且从所述插头主体的所述器身的把持部到嵌合部的根部被包覆成型加工,
并且具有由金属板构成的外壳罩,该外壳罩具有:与所述基座相对的其他的基座;将该其他的基座的延长部竖折而形成并且与所述左右侧板相重合的其他的左右侧板;所述外壳罩与所述外壳覆盖所述器身的把持部的整个周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嵌入到在所述前侧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而塞住该间隙,并且从所述插头主体的所述器身的把持部到嵌合部的根部被包覆成型加工,
并且具有由金属板构成的外壳罩,该外壳罩具有:与所述基座相对的其他的基座;将该其他的基座的延长部竖折而形成并且与所述左右侧板相重合的其他的左右侧板;所述外壳罩与所述外壳覆盖所述器身的把持部的整个周围;所述外壳罩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由位于所述其他的基座的所述插入方向的后侧的延长部形成,用于与连接于所述接插件的所述电缆相结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由符合微型USB连接器规格的微型USB插头构成。
CN200810127302XA 2007-06-29 2008-06-27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72303A JP4445982B2 (ja) 2007-06-29 2007-06-29 コネクタ
JP2007-172303 2007-06-29
JP2007172303 2007-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5401A CN101335401A (zh) 2008-12-31
CN101335401B true CN101335401B (zh) 2013-05-29

Family

ID=39709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730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401B (zh) 2007-06-29 2008-06-27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24222B2 (zh)
EP (1) EP2009750B1 (zh)
JP (1) JP4445982B2 (zh)
KR (1) KR100987569B1 (zh)
CN (1) CN101335401B (zh)
CA (1) CA2633711C (zh)
TW (1) TW20090157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0009599U1 (de) * 2010-06-28 2010-09-16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CN201829739U (zh) * 2010-07-30 2011-05-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328578B2 (en) 2010-08-13 2012-12-11 Lex Products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5099566B2 (ja) * 2010-09-06 2012-12-19 Smk株式会社 防水機能付きコネクタ
US8152563B1 (en) 2010-12-28 2012-04-10 Lex Product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pin ring, a pre-mold and an over-mold
US8152566B1 (en) 2011-02-16 2012-04-1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silient arm configured in fixed ended beam manner formed on metal shell
CN102655293B (zh) * 2011-03-02 2015-02-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684011B (zh) * 2011-03-15 2017-03-01 湖南城市学院 Usb接头固定装置
US8439708B2 (en) 2011-03-28 2013-05-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antilevered arm integrally formed on metal shell
JP5373864B2 (ja) * 2011-08-11 2013-12-18 タツタ電線株式会社 多心ケーブルと多心コネクタとの接続構造
KR20130059111A (ko) * 2011-11-28 2013-06-05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휴대 단말기용 접속 플러그
US8845356B2 (en) * 2012-01-31 2014-09-30 Invue Security Products Inc. Power adapter cord having locking connector
US8475212B1 (en) * 2012-02-21 2013-07-02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arging connector
US9190763B2 (en) 2012-03-14 2015-11-17 Lex Product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pre-molded and an over-molded material
DE102012215377B4 (de) * 2012-08-30 2017-10-19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onische Buchsenschnittstelle
CN105247744B (zh) 2013-01-16 2017-10-24 莫列斯公司 插头连接器
CN203225381U (zh) 2013-03-22 2013-10-0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端子台和本体的连接机构、包括其的电子设备和温度调节器
KR101507856B1 (ko) * 2014-10-14 2015-04-07 (주)금오전자 전자기기 도난 방지용 커넥터
JP6364502B2 (ja) * 2014-11-21 2018-07-2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超電導コイル
CN204633015U (zh) * 2015-05-27 2015-09-09 深圳市和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其屏蔽外壳
US9472873B1 (en) * 2015-08-12 2016-10-18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Reversible receptacle connector
JP6757572B2 (ja) * 2016-02-26 2020-09-2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シェルを備えた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CN107565229B (zh) * 2017-07-21 2020-06-0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404024A (zh) * 2017-07-24 2017-11-28 花银昌 一种连接器
JP7202866B2 (ja) * 2018-12-03 2023-01-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向けの端子、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製造方法
TWM580272U (zh) * 2019-01-18 2019-07-01 貿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線纜連接器
JP7151639B2 (ja) * 2019-06-26 2022-10-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20204913A1 (de) * 2020-04-17 2021-10-21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Miniaturisierter Stecker
USD997103S1 (en) * 2021-07-07 2023-08-29 Interconnect Solutions Compan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jacket
CN117954902A (zh) * 2024-03-18 2024-04-30 成都中科四点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稳定的smp连接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8476A (en) * 1997-04-29 1999-08-17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6210231B1 (en) * 1999-11-29 2001-04-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934753A (zh) * 2004-03-22 2007-03-21 Fci公司 包覆成型的电连接器
CN2906973Y (zh) * 2006-04-27 2007-05-30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微型usb线端接插件
CN1988275A (zh) * 2005-12-20 2007-06-27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18938B (en) * 1993-04-12 1994-01-11 Whitaker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5725395A (en) * 1996-08-12 1998-03-10 Lee; Su-Lan Yang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US6004160A (en) 1997-03-25 1999-12-2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sert molded housing
TW435872U (en) * 1998-09-25 2001-05-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US6280252B1 (en) * 2000-01-27 2001-08-2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irmly retaining an insulative housing
JP3405961B2 (ja) * 2000-05-24 2003-05-1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リセプタクルタイプの中継用コネクタ
TW519323U (en) * 2002-01-22 2003-01-21 Shu-Lan Yangli Connector
JP4269059B2 (ja) * 2003-05-30 2009-05-27 株式会社Pfu 帳票処理プログラム、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8476A (en) * 1997-04-29 1999-08-17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6210231B1 (en) * 1999-11-29 2001-04-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934753A (zh) * 2004-03-22 2007-03-21 Fci公司 包覆成型的电连接器
CN1988275A (zh) * 2005-12-20 2007-06-27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2906973Y (zh) * 2006-04-27 2007-05-30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微型usb线端接插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09750A1 (en) 2008-12-31
US20090004916A1 (en) 2009-01-01
CA2633711C (en) 2015-07-07
EP2009750B1 (en) 2012-10-31
JP4445982B2 (ja) 2010-04-07
CN101335401A (zh) 2008-12-31
KR20090004558A (ko) 2009-01-12
TWI358860B (zh) 2012-02-21
TW200901575A (en) 2009-01-01
US7824222B2 (en) 2010-11-02
CA2633711A1 (en) 2008-12-29
JP2009009896A (ja) 2009-01-15
KR100987569B1 (ko) 2010-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5401B (zh) 连接器
CN101335394B (zh) 连接器
CN104505677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104466581B (zh) 中继电连接器
US773619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TWM541660U (zh) 電連接器
KR101367395B1 (ko) 커넥터
JP2006244731A (ja) ターミナルおよびこのターミナル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CN107978901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I279946B (en)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pacer
US8192236B1 (en) Battery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108574164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2668269A (zh) 基板用同轴连接器、一对连锁端子和制造基板用同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2008025468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586192B2 (ja) コネクタ用ターミナル
JP518194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1212087B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20090600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207021402U (zh) 电连接器
KR20080000734U (ko) 리셉터클 터미널
TWI380539B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TWI384689B (zh) 電連接器
CN101192730B (zh) 电连接器
TWM356245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1229987A (ja) 圧接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