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2976B - 四辊冷轧机 - Google Patents

四辊冷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2976B
CN101322976B CN2008100222618A CN200810022261A CN101322976B CN 101322976 B CN101322976 B CN 101322976B CN 2008100222618 A CN2008100222618 A CN 2008100222618A CN 200810022261 A CN200810022261 A CN 200810022261A CN 101322976 B CN101322976 B CN 101322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plate
roll
secretly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222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2976A (zh
Inventor
景雪明
戴卫刚
华钟南
林伟
华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HUANGHUA ELECTRIONIC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HUANGHUA ELECTRION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HUANGHUA ELECTRIONIC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HUANGHUA ELECTRION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222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2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2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2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2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29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四辊冷轧机,属于冷轧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机架、上、下支承辊、上、下工作辊,上支承辊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工作窗口的上方,下支承辊则安装在机架的工作窗口的下方,上、下工作辊安装在工作窗口的中部,并且共同位于上、下支承辊之间,其中,上工作辊分别与上支承辊和下工作辊辊面接触,而下工作辊与下支承辊辊面接触,特点是: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上、下工作辊的长度方向的进带口一侧设有一对彼此保持前后对应关系的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优点:由于在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上、下工作辊的进带口一侧设置了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从而能使带材在保持所需的张力下进入上、下工作辊轧制,保障轧制出的带材具有整体的匀致效果。

Description

四辊冷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辊冷轧机。
背景技术
四辊冷轧机在钢铁、轻工和电子产品等生产行业的应用十分普遍,其主要功用是将具有一定厚度的带材轧薄(业界还称之为碾薄)。此外,在文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对四辊冷轧机的报导也并不鲜见,例如:CN2167794Y推荐有四辊头冷轧机;CN2698479Y介绍有工作辊双向移动式四辊冷轧机;CN2880297Y披露有新型带材四辊冷轧机;CN2930898Y揭示有四辊可逆式数字液压控制冷轧机;CN201040286Y公开有四立柱预应力机架四辊可逆冷轧机,等等。
然而,包括上面例举的专利技术方案在内的市售的四辊冷轧机对于轧制厚度在1mm以上的带材基本上能表现出良好的轧制效果,而对于轧制微薄的例如厚度在1mm以下乃至轧制厚度为0.05~0.4mm以下的带材时,轧制的带材成品率并不会令人满意,因为带材越薄越容易出现松弛现象。当带材处于松弛状态下引入四辊冷轧机的上、下工作辊之间并且由上、下工作辊轧制时,轧出的带材往往会出现一侧平伏而另一侧凹凸不平的不匀致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卷边、绉褶而导致产品报废。
经申请入长期探索并且认为,导致轧出的带材出现不匀致和/或绉褶的问题是由于带材在进入上、下工作辊之前的张力不能得到合理控制所致,因此,如果能在四辊冷轧机的机架(业界习惯称为牌坊)上并且在对应于上、下工作辊的进带口一侧配备带材张力调整机构,则不失为是一种得以消除前述欠缺的有效手段,前提还须保证原四辊冷轧机的整体结构不发生变化,藉以使已有技术中的普通的四辊冷轧机适应对某些特殊的例如对0.05~0.4mm的银铜带之类的带材的轧制。申请人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上述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带材在保持良好的张力下进入到上、下工作辊之间的四辊冷轧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四辊冷轧机,它包括机架、上、下支承辊、上、下工作辊,上支承辊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工作窗口的上方,下支承辊则安装在机架的工作窗口的下方,上、下工作辊安装在工作窗口的中部,并且共同位于上、下支承辊之间,其中,上工作辊分别与上支承辊和下工作辊辊面接触,而下工作辊与下支承辊辊面接触,特点是: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上、下工作辊的长度方向的进带口一侧设有一对彼此保持前后对应关系的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所述的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设在所述的工作窗口内,而所述的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尾随于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的后部并且在工作窗口的对应部位探出于所述的机架外,所述的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包括一对压板支架、螺杆座板、第一底座、至少一个第一手轮、第一压板和一对第一夹带板,一对压板支架彼此对应地固定在机架上,并且位于所述的工作窗口的带材进入口的两侧,螺杆座板的两端置于所述的一对压板支架上,第一底座固定在压板支架的底部,并且该第一底座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一夹带板腔,第一手轮固定在第一螺杆的顶部,而第一螺杆的下部旋配在所述的螺杆座板上的螺杆孔中,第一压板和一对第一夹带板以叠合状态地置于所述的第一夹带板腔内,并且第一压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的第一螺杆接触,其中,一对第一夹带板位于第一压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包括一对悬臂、上固定板、一对滑动导杆、一对滑动导杆座、第二底座、第二螺杆、活动压板、第二手轮、第二压板和一对第二夹带板,一对悬臂彼此保持平行地与所述的机架固定,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工作窗口的外部的两侧,上固定板的两端固定在一对滑动导杆的顶部,而一对滑动导杆的底部与一对滑动导杆座固定,一对滑动导杆座固定在第二底座上,并且一对滑动导杆座之间构成有一第二夹带板腔,底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悬臂上,第二螺杆的底部固定在活动压板的中部,而第二螺杆的上部通过螺母旋配在上固定板的中部并且探出于上固定板,活动压板的两端套置在一对滑动导杆上,第二手轮固定在第二螺杆所探出于上固定板的顶部,第二压板和一对第二夹带板彼此以叠合状态地置于所述的第二夹带板腔内,并且第二压板上表面与所述的的压板相接触,其中,一对第二夹带板位于第二压板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压板支架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的偏上部各开设有一位置对应并且形状相同的定位槽,所述的螺杆座板的两端可插拨地插置在所述的定位槽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第一夹带板的外表面各包覆有第一清洁层。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夹带板的外表面各包覆有第二清洁层。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清洁层为布或毡。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清洁层为布或毡。
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优点:由于在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上、下工作辊的进带口一侧设置了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从而能使带材在保持所需的张力下进入上、下工作辊轧制,保障轧制出的带材具有整体的匀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配备有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的四辊冷轧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示意的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的组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和公众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但所有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非实质性的等效替代或简单变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具体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四辊冷轧机的机架1,该机架1也习惯称为牌坊,而四辊冷轧机的概念是依据辊的数量所定义的,由于存在上、下支承辊2、3和上、下工作辊4、5共计四根辊,因此定义为四辊冷轧机。上、下支承辊2、3和上、下工作辊4、5的中部对应于机架1的工作窗口6。由于四辊冷轧机的自身结构属于公知技术,而且由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所提到的中国专利文献广泛描述,例如在CN2698479Y和CN2899986Y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说明,因此申请人不再进行赘述。
由图2所示,上支承辊2的两端各通过一上轴座45可动地支承在机架1的上方,更具体地讲支承在机架1的工作窗口6的上方,而下支承辊3的两端各通过一下轴座43可动地支承在机架1的工作窗口6的下方,一对上、下工作辊4、5的两端各通过工作辊轴座44可动地安装在机架1的工作窗口6的中部。由图1和图2所示,一对上、下工作辊4、5位于上、下支承辊2、3之间,上工作辊4的辊面与上支承辊2的辊面接触,并且还与下工作辊5的辊面接触,下工作辊5的辊面与下支承辊3的辊面接触。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上、下工作辊4、5的长度方向的进带口一侧设置有一对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8。上面所讲的进带口一侧是指四辊冷轧机在工作时,带材从上、下工作辊4、5之间引入的那一侧,即由图2所示的右侧。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整体上位于工作窗口6内,而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8伴随在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的后侧并在工作窗口6的对应位置处以悬臂状态地探出机架1外。由图1所示,待轧制的带材14从料架9上的料带辊筒10上退出时,先途经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8,再引至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然后从上、下工作辊4、5的进带口一侧引入,由上、下工作辊4、5进行轧薄,同时由位于机架1另一侧即图1中示意在左侧的收卷机构卷取。收卷机构对应于上、下工作辊4、5的出带口一侧,该收卷机构包括电机11、减速机12和收卷辊筒13,减速机12与电机11按照公知的常识组配,而收卷辊筒13设在减速机12的末级动力输出轴上。
请具体见图2,给出了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8的具体构造,现申请人对它们分别作详细描述。
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的一对压板支架41各加工成L形,用螺钉40与机架1固定,在一对压板支架41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各开设有一道位置相对应并且形状相同的定位槽42,螺杆座板17的两端插配在所述的定位槽42中,在螺杆座板17的背面即底面固定一第一底座39,该第一底座39的中部构成有一缺失部分,藉由该缺失部分(也可称缺失区域)构成为第一夹带板腔38,在该第一夹带板腔38内以插嵌方式插入第一压板19和一对第一夹带板37。其中,第一压板19和一对第一夹带板37构成为叠合状态,并且第一夹带板37位于第一压板19的下方,即一对第一夹带板37中的上面的一枚第一夹带板37与第一压板19的下表面接触,而第一压板19的上表面与螺杆座板17相对应并且与第一螺杆16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申请人所推荐的第一手轮15有一对,因此第一螺杆16便相应有一对,各第一手轮15固定在相应的第一螺杆16的顶部,而第一螺杆16的下部旋入预设在螺杆座板17上的螺杆孔18中。当向顺时针方向操纵第一手轮15时,第一螺杆16下行并且伸入到第一夹带板腔38中向下顶推第一压板19,由第一压板19对一对第一夹带板37施加压力,使途经一对第一夹带板37之间的带材14(图1示)夹紧,反之亦然。如果将所述的第一手轮15的数量改为一个,第一螺杆16随之改为一根,并且将第一螺杆16的位置移至螺杆座板17的中部,则同样是可以的。为了对途经一对第一夹带板37之间的带材14实施保护,因此在一对第一夹带板37的表面包裹第一清洁层36,第一清洁层36的材料既可以采用布,也可以使用毡,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选择后者,由毡将沾附在带材14表面的油污和/或尘杂擦除。
仍请见图2,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8的一对悬臂34的基部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对应于工作窗口6的外部的两侧,固定时,应确保一对悬臂34保持平行,第二底座25的两端各用螺钉32与一对悬臂34上所预设的螺钉孔35固定。在第二底座25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滑动导杆座31,各滑动导杆座31上固定一滑动导杆33的底端。一活动压板24的两端套置在一对滑动导杆33上,一上固定板21的一端用螺母与一根滑动导杆33的顶部固定,上固定板21的另一端同样用螺母与另一根滑动导杆33的顶部固定。一第二螺杆23的底端通过螺杆套28与活动压板24的中部固定,而第二螺杆26的上端穿过上固定板21并且与固设在上固定板21中部的螺母22相配合,第二螺杆26的顶端固定第二手轮20。第二压板26的下表面与一对第二夹带板29的上面的一枚第二夹带板29接触,而第二压板26的上表面与活动压板24的下表面接触。由于前面提到的一对滑动导杆座31之间构成有一第二夹带板腔30,因此第二压板26和一对第二夹带板29容置于第二夹带板腔30中。当向顺时针方向操纵第二手轮20时,第二螺杆23携活动压板24下行,由活动压板24将第二压板26向下推,进而由第二压板26对一对第二夹带板29中的上面的一枚第二夹带板29施加压力,使途经一对第二夹带板29之间的带材14(图2示)夹紧,反之亦然。包覆在一对第二夹带板29上的第二清洁层27的功用同对第一清洁层36的描述。
应用例:
请结合图1和图2,四辊冷轧机采用由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生建机构厂生产的型号为ZCE28-17-1型冷轧机,带材14为厚度0.15mm、宽度600mm的银铜带。在四辊冷轧机进入工作之前即启动之前,先将带材14从料架9上的料带辊筒10上引出,先途经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8的一对彼此对置的第二夹带板29,进而引经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的一对彼此对置的第一夹带板37之间,直至从上、下工作辊4、5的进带口一侧引入到上、下工作辊4、5之间。启动四辊冷轧机,由第一、第二工作辊4、5将厚度为0.15mm的带材14轧薄,轧薄后的带材14由收卷机构收卷。在轧制过程中,只要通过对第一手轮15和/或第二手轮20的操作,便可使带材14处于良好张力状态下进入第一、第二工作辊4、5之间,轧出的银铜带表面光洁如镜,厚度一致,没有凹凸、绉褶现象。依据业界公知的常识,当第一、第二工作辊4、5之间的间距(隙)调整到趋于所需(所期望)的程度时,再通过第一、第二夹带37、29进行微调,若带材14偏厚,则将第一、第二夹带板37、29对带材14所施加的夹紧力加大;反之,若带材14偏薄,则将第一、第二夹带板37、29对带材14所施加的夹紧力减小,夹紧力的大小通过操纵第一、第二手轮15、20来实现。

Claims (6)

1.一种四辊冷轧机,它包括机架(1)、上、下支承辊(2、3)、上、下工作辊(4、5),上支承辊(2)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工作窗口(6)的上方,下支承辊(3)则安装在机架(1)的工作窗口(6)的下方,上、下工作辊(4、5)安装在工作窗口(6)的中部,并且共同位于上、下支承辊(2、3)之间,其中,上工作辊(4)分别与上支承辊(2)和下工作辊(5)辊面接触,而下工作辊(5)与下支承辊(3)辊面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上、下工作辊(4、5)的长度方向的进带口一侧设有一对彼此保持前后对应关系的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8),所述的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设在所述的工作窗口(6)内,而所述的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8)尾随于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的后部并且在工作窗口(6)的对应部位探出于所述的机架(1)外,所述的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7)包括一对压板支架(41)、螺杆座板(17)、第一底座(39)、至少一个第一手轮(15)、第一压板(19)和一对第一夹带板(37),一对压板支架(41)彼此对应地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位于所述的工作窗口(6)的带材进入口的两侧,螺杆座板(17)的两端置于所述的一对压板支架(41)上,第一底座(39)固定在压板支架(41)的底部,并且该第一底座(39)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一夹带板腔(38),第一手轮(15)固定在第一螺杆(16)的顶部,而第一螺杆(16)的下部旋配在所述的螺杆座板(17)上的螺杆孔(18)中,第一压板(19)和一对第一夹带板(37)以叠合状态地置于所述的第一夹带板腔(38)内,并且第一压板(19)的上表面与所述的第一螺杆(16)接触,其中,一对第一夹带板(37)位于第一压板(19)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8)包括一对悬臂(34)、上固定板(21)、一对滑动导杆(33)、一对滑动导杆座(31)、第二底座(25)、第二螺杆(23)、活动压板(24)、第二手轮(20)、第二压板(26)和一对第二夹带板(29),一对悬臂(34)彼此保持平行地与所述的机架(1)固定,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工作窗口(6)的外部的两侧,上固定板(21)的两端固定在一对滑动导杆(33)的顶部,而一对滑动导杆(33)的底部与一对滑动导杆座(31)固定,一对滑动导杆座(31)固定在第二底座(25)上,并且一对滑动导杆座(31)之间构成有一第二夹带板腔(30),底座(2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悬臂(34)上,第二螺杆(23)的底部固定在活动压板(24)的中部,而第二螺杆(23)的上部通过螺母(22)旋配在上固定板(21)的中部并且探出于上固定板(21),活动压板(24)的两端套置在一对滑动导杆(33)上,第二手轮(20)固定在第二螺杆(23)所探出于上固定板(21)的顶部,第二压板(26)和一对第二夹带板(29)彼此以叠合状态地置于所述的第二夹带板腔(30)内,并且第二压板(26)上表面与所述的压板(24)相接触,其中,一对第二夹带板(29)位于第二压板(26)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辊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压板支架(41)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的偏上部各开设有一位置对应并且形状相同的定位槽(42),所述的螺杆座板(17)的两端可插拨地插置在所述的定位槽(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辊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第一夹带板(37)的外表面各包覆有第一清洁层(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辊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夹带板(29)的外表面各包覆有第二清洁层(2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辊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清洁层(36)为布或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辊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清洁层(27)为布或毡。
CN2008100222618A 2008-06-30 2008-06-30 四辊冷轧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2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22618A CN101322976B (zh) 2008-06-30 2008-06-30 四辊冷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22618A CN101322976B (zh) 2008-06-30 2008-06-30 四辊冷轧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2976A CN101322976A (zh) 2008-12-17
CN101322976B true CN101322976B (zh) 2010-06-02

Family

ID=40186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2226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2976B (zh) 2008-06-30 2008-06-30 四辊冷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29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3218A (zh) * 2018-11-26 2019-02-15 东莞归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钢带边缘打磨用托带装置
CN111571357B (zh) * 2020-05-27 2021-05-14 惠州市岩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镀镍铜带的加工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89306A (en) * 1932-04-18 1933-03-16 Schmitz Walzmasch Cold rolling mill
GB402500A (en) * 1932-06-18 1933-12-07 J F Ratcliff Metal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cleaning, and feeding of metal strips to rolls ofrolling mills
DE3635088A1 (de) * 1986-10-15 1988-04-28 Bwg Bergwerk Walzwerk Verfahren und walzstrasse zum herstellen von metallband in einem walzprozess
US20030167818A1 (en) * 1999-12-01 2003-09-11 Heiji Kato Hot rolling thin strip
CN2860647Y (zh) * 2006-01-04 2007-01-24 朝阳首钢北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带钢厂 覆铜金属材料复合轧机
CN201214102Y (zh) * 2008-06-30 2009-04-01 常熟市双华电子有限公司 四辊冷轧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89306A (en) * 1932-04-18 1933-03-16 Schmitz Walzmasch Cold rolling mill
GB402500A (en) * 1932-06-18 1933-12-07 J F Ratcliff Metal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cleaning, and feeding of metal strips to rolls ofrolling mills
DE3635088A1 (de) * 1986-10-15 1988-04-28 Bwg Bergwerk Walzwerk Verfahren und walzstrasse zum herstellen von metallband in einem walzprozess
US20030167818A1 (en) * 1999-12-01 2003-09-11 Heiji Kato Hot rolling thin strip
CN2860647Y (zh) * 2006-01-04 2007-01-24 朝阳首钢北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带钢厂 覆铜金属材料复合轧机
CN201214102Y (zh) * 2008-06-30 2009-04-01 常熟市双华电子有限公司 四辊冷轧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5-106619A 1980.08.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2976A (zh) 2008-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01326B (zh) 一种钢带加工用冷轧机及冷轧工艺
CN101322976B (zh) 四辊冷轧机
CN212798929U (zh) 一种轧光机的进布装置
CN201214102Y (zh) 四辊冷轧机
US3394574A (en) Treatment of strip metal
CN101549354B (zh) 一种六辊轧机
CN201015775Y (zh) 用于冷轧中宽钢带的轧制装置
CN104438318B (zh) 一种多辊可换式冷轧机
CN202936001U (zh) 用于钢带卸卷的防偏卷结构
CN2880297Y (zh) 新型带材四辊冷轧机
CN203844370U (zh) 一种专用钢板贴膜装置
CN105964691A (zh) 一种新型十辊钢板冷轧机结构
CN201793273U (zh) 一种垫纸平直度调节装置
CN217191824U (zh) 一种压皱式打弯机
CN115041556B (zh) 金属型材造型机
CN212800748U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用热轧辊
CN203556634U (zh) 一种多辊可换式冷轧机
CN2228811Y (zh) 一种板带材高精度轧机
CN1958181A (zh) 一种热轧板带轧机
CN211390790U (zh) 一种多面压花设备
CN209407266U (zh) 一种新型门框成型机
CN112374743A (zh) 一种玻璃基板加工用短辊包覆装置
CN206963402U (zh) 一种麻类茎秆碾压辊碾压力及啮合间隙自动调节机构
CN218461839U (zh) 一种可移动式钼片抛光用抛光设备
CN218262632U (zh) 一种黑色金属压延带应力消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6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