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5533A - 供纸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纸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5533A
CN101315533A CNA2008100981172A CN200810098117A CN101315533A CN 101315533 A CN101315533 A CN 101315533A CN A2008100981172 A CNA2008100981172 A CN A2008100981172A CN 200810098117 A CN200810098117 A CN 200810098117A CN 101315533 A CN101315533 A CN 101315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eeding cassette
sheet conveying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81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5533B (zh
Inventor
小寺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15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5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5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55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供纸盒(7)安装在彩色打印机(1)上,可以从规定高度的供纸位置沿纸张运送方向供应纸张,该供纸盒(7)存放印刷用纸张并包括底部(711)、一对支承板(72)、以及第一纸张载置板(74)。一对支承板(72)是可以相对于底部(711)进行相对移动并可以支承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的部件。第一纸张载置板(74)载置纸张,并且可以使所载置的纸张的一端位于供纸位置处,该第一纸张载置板(74)具有:端缘部(742),沿与纸张运送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设置在一对支承板(72)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以及接触回避部(743),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载置纸张时,使纸张避免与端缘部(742)接触。

Description

供纸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纸盒,特别涉及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存放供应给图像形成部等的印刷用纸张的供纸盒。
另外,本发明涉及具有供纸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可以根据图像信息而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定影部,使由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定影在纸张上;供纸部,存放可以在表面上形成图像的纸张;以及纸张运送部,向图像形成部或定影部运送纸张。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从供纸部供应的纸张被运送给图像形成部,由图像形成部根据图像信息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形成部在表面上形成了图像的纸张被纸张运送部运送给定影部,由定影部将图像定影在纸张上。已定影了图像的纸张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
这里,供纸部具有可以存放印刷用纸张的供纸盒和用于向纸张运送部供纸的辊等。如日本专利文献实开平04-100131号公报和特开平11-139572号公报所示,该供纸盒包括:底部;载置板,配置在底部的上侧,可以载置纸张;以及一对支承板,可以相对于底部进行相对移动,并且可以支承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部。并且,一般来说,载置板通过以一端为中心进行转动,其另一端向上侧移动。在这样的供纸盒中,在载置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部形成有缺口,以使得在载置板的另一端一侧沿上下方向移动时载置板不会与一对支承板发生干涉。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供纸盒中,在载置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缺口,因此在缺口的边缘部形成了端缘(edge)部。另一方面,对于这种供纸盒来说,在向供纸盒补充纸张时,在很多情况下是将纸张捆的一端一侧载置在载置板上并使纸张捆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将纸张载置在载置板的标准的位置处。当进行该补充纸张的作业时,有时纸张的端部会被在载置板的缺口的边缘部形成的端缘部卡住,从而妨碍纸张的载置。
另外,有以下供纸盒:在一对支承板上形成有从支承板向近似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用于支承纸张的突出部。对于该供纸盒,在安放纸张时,有时使纸张在一对支承板之间滑动而将纸张载置在一对支承板之间。在该情况下,由于纸张会被突出部卡住,因此难以载置纸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向供纸盒补充纸张时可以防止纸张被纸张载置板的端缘卡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使纸张难以被支承部的突出部卡住。
第一发明的供纸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存放运送给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纸张,所述供纸盒的特征在于,包括:底部;一对支承板,可以相对于所述底部进行相对移动,并且可以支承与纸张的运送方向交叉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部;以及纸张载置板,配置在所述底部的上方,用于载置纸张;所述纸张载置板包括:端缘部,沿与纸张运送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一对支承板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以及接触回避部,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载置纸张时,使纸张避免与所述端缘部接触。
在该供纸盒中,当载置纸张时,使一对支承板相对于底部进行相对移动以使其与载置的纸张的尺寸相一致,并从上侧将纸张载置在一对支承板之间。这里,一般来说,当向供纸盒补充纸张时,在很多情况下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在一对支承板之间滑动而载置纸张。此时,由于安装其他构成部件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会在纸张载置板上形成缺口,而一旦形成了该缺口,则会产生端缘部。当补充纸张时,在很多情况下纸张的顶端会被该端缘部卡住。
但是,这里,在使纸张在一对支承板之间滑动而将纸张载置在纸张载置板上时,通过接触回避部可以避免纸张与端缘部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纸张被端缘部卡住。因此,容易将纸张载置在纸张载置板上。
第二发明的供纸盒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一对支承板具有可以载置所述纸张的一部分的支承载置部,所述纸张载置板还具有与所述底部平行地配置的纸张载置部,所述接触回避部设置在所述纸张载置部与所述端缘部之间,从所述纸张载置部向所述底部一侧弯折而形成,通过所述接触回避部使所述端缘部位于比所述一对支承板的所述支承载置部的高度位置靠近下侧的位置处。
这里,由于端缘部配置在比支承载置部的高度位置靠近下侧的位置处,因此可以防止纸张的端部被端缘部卡住。
第三发明的供纸盒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纸张载置板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端部可自由转动地受到支承。
这里,通过使纸张载置板以纸张载置板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可以使纸张的一端位于供纸位置处。
第四发明的供纸盒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底部具有槽部,所述端缘部和所述接触回避部可以插入到所述槽部中。
这里,可以防止端缘部和接触回避部与底部接触而使纸张载置板的一端被抬起来。因此,在使纸张滑动而载置纸张时,可以防止接触回避部妨碍纸张的载置。
第五发明的供纸盒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纸张载置部在所述接触回避部的附近具有开口,所述接触回避部具有扭曲部,所述扭曲部按照连接所述接触回避部的端部和所述纸张载置部的方式设置而构成所述开口的边缘。
这里,有时在纸张载置板上设置例如用于检测有无纸张的传感器用的开口(缺口)。此时,当使开口部分的一部分成为敞开的形状时,形成了开口的部分的强度会降低。
因此,在该发明中,为了防止开口部分的强度降低,设置连接接触回避部的端部和纸张载置部的扭曲部,通过该扭曲部来构成开口的边缘。因此,虽然形成有开口,但是可以抑制强度降低。
第六发明的供纸盒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纸张载置板具有:第一宽度方向部,设置在所述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端部,沿纸张宽度方向延伸;长度方向部,从所述第一宽度方向部向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延伸;第二宽度方向部,在该第二宽度方向部与所述长度方向部连接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从所述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向所述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延伸的缺口,所述第二宽度方向部设置在所述长度方向部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端部,沿纸张宽度方向延伸;以及连接部,按照横贯所述缺口的方式相对于纸张宽度方向倾斜地架设,连接所述第二宽度方向部和所述长度方向部。
这里,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将其载置在纸张载置板上时,可以通过连接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顺畅地滑动,从而可以防止纸张被端缘部卡住。
第七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供纸盒。
第八发明的供纸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存放印刷用纸张,所述供纸盒的特征在于,包括:纸张载置板,载置纸张;以及一对支承板,用于支承载置在所述纸张载置板上的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一对支承板分别具有:侧部,具有规定的高度,并且沿与所述纸张宽度方向正交的纸张运送方向延伸,与纸张的侧部相对;以及支承突出部,从所述侧部向纸张突出而形成,可以与纸张的侧部抵接;所述支承突出部的纸张插入方向的上游一侧的插入导向用侧面从所述支承突出部的、与纸张抵接的纸张抵接面直到所述侧部而倾斜。
对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盒来说,当补充印刷用纸张时,将纸张载置在纸张载置板上,并通过一对支承板来支承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或者,当将纸张载置在纸张载置板上时,通过从纸张插入方向的上游一侧插入纸张而将纸张载置在一对支承板之间。这里,所谓纸张插入方向是指从一对支承板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一对支承板的上侧朝向一对支承板之间的方向。因此,当从纸张插入方向的上游一侧插入纸张时,使纸张在一对支承板之间滑动。此时,由于支承突出部的纸张插入方向的上游一侧的插入导向用侧面从支承突出部的纸张抵接面直到侧部而倾斜,因此可以防止纸张被支承突出部卡住,从而容易插入纸张。
第九发明的供纸盒在第八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插入导向用侧面从底端向上方具有拔模斜度。
这里,在使用模具来进行制造时,容易从底部向上方进行拔模。
第十发明的供纸盒在第八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侧部的、与纸张的侧部相对的面从底端向上方具有拔模斜度。
这里,在使用模具来进行制造时,容易从底部向上方进行拔模。
第十一发明的供纸盒在第八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支承突出部的纸张插入方向的下游一侧的侧面从底端向上方具有拔模斜度。
这里,在使用模具来进行制造时,容易从底部向上方进行拔模。
第十二发明的供纸盒在第八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一对支承板还分别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在所述侧部的底端与所述侧部一体地形成,该底部与所述纸张载置板平行,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纸张载置板沿纸张宽度方向自由滑动地进行安装。
这里,通过一对支承板而变得容易支承纸张捆。
第十三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供纸盒。
第十四发明的供纸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存放运送给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纸张,所述供纸盒的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纸张载置板,具有:平面部,配置在所述底部的上方,在上表面上载置纸张;以及凹部,按照从所述平面部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平面部的一部分上;摩擦部件,用于与从所述纸张载置板运送出的纸张的下表面抵接,防止纸张的重叠运送;以及倾斜部件,与所述摩擦部件相邻而配置在所述摩擦部件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该倾斜部件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端部比所述摩擦部件的高度高,并且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上表面。
第十五发明的供纸盒在第十四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摩擦部件配置在所述纸张载置板的凹部内。
第十六发明的供纸盒在第十四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还包括一对支承板,所述一对支承板可以相对于所述底部进行相对移动,并且可以支承与纸张的运送方向交叉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
第十七发明的供纸盒在第十六发明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纸张载置板具有:端缘部,沿与纸张运送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一对支承板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以及接触回避部,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载置纸张时,使纸张避免与所述端缘部接触;所述凹部的、与所述接触回避部相邻并沿纸张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形成在所述接触回避部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纸张难以被纸张载置板的端缘部卡住。
另外,通过本发明,纸张难以被一对支承板的突出部卡住。
附图说明
图1是彩色打印机1的整体简要示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供纸盒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表示形成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供纸盒的框架的底部上的槽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供纸盒的端缘部和接触回避部、孔的周边的放大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供纸盒的框架和第一纸张载置板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纸张载置板的缺口的周边的图;
图7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纸张载置板的图;
图7B是图7A所示的纸张载置板的放大平面部分图;
图7C是所述纸张载置板的一部分的截面放大图;
图7D是所述纸张载置板的一部分的截面放大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供纸盒的整体立体图;
图9是从上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供纸盒的支承板时的图;
图10是从侧面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供纸盒的支承板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整体概要>
图1表示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1。该图1是用于表示各构成要素的配置的示意图,省略了各部分的详细结构。另外,图1的箭头A表示中间转印带81的循环方向。
该彩色打印机1与未图示的计算机等连接,可以根据从外部的计算机等发送来的图像信息而将彩色图像印刷在纸张上。
该彩色打印机1具有:图像形成部2,根据图像信息来形成图像;纸张运送部3,运送纸张;定影部4,将由图像形成部2形成的图像定影在纸张上;排出部5,将纸张排出到彩色打印机1的上部;供纸部6,存放纸张;转印装置8,将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以及外框9(装置主体)。
图像形成部2具有用于形成颜色各异的调色剂图像的四个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a、2b、2c、2d。四个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a~2d在横向方向上排成一列而配置,如图1所示,其分别具有:感光鼓21、显影装置22、带电装置24、曝光装置25、清洁装置26、以及调色剂容器27。这里,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a是形成黑色图像的部分,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b是形成黄色图像的部分,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c是形成青色图像的部分,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d是形成品红色图像的部分。
感光鼓21是可以承载根据图像信息而形成了的静电潜像的部件。各感光鼓21的旋转轴沿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
显影装置22是用于向感光鼓21供应调色剂的装置,其与感光鼓21相邻而配置。在显影装置22的内部形成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空间221,该显影装置22具有:显影辊222、磁辊223、以及两个扩散部件224。该显影辊222是配置成与感光鼓21相对并用于向感光鼓21供应显影剂容纳空间221内的调色剂的部件。磁辊223是用于向显影辊222供应显影剂容纳空间221内的调色剂的辊。扩散部件224是用于使显影剂容纳空间221内的调色剂扩散的部件。
带电装置24是用于使感光鼓21的表面带电的装置,其与感光鼓21相邻而配置在感光鼓21的上方。
曝光装置25是根据图像信息而向感光鼓21照射光的部分,其配置在可以向带电装置24与显影装置22之间照射光的、感光鼓21的上方的位置处。具体地说,配置在比显影装置22和调色剂容器27靠上的位置处。
清洁装置26是用于清洁未被转印而残留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的装置,其包括清洁辊261和清洁刮板262。另外,清洁装置26与感光鼓21相邻而配置在感光鼓21的侧面。清洁辊261是将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转印后残留的调色剂清除到装置的内部的部件,其与感光鼓21的旋转轴平行地配置。清洁刮板262与感光鼓21相邻。该清洁刮板262是用于从感光鼓21上刮掉未被清洁辊261除去的残留调色剂并将其回收到装置的内部的部件。
调色剂容器27是容纳可以供应给显影装置22的调色剂的部件,五个调色剂容器27排列在横向方向上而配置。具体地说,从图1的左侧依次容纳有品红色、青色、黄色、黑色、黑色的调色剂。如果显影装置22内的调色剂减少,则会从调色剂容器27向显影装置22供应调色剂。另外,在调色剂容器27的内部具有用于搅拌调色剂的两个搅拌部件271。这里,容纳黑色调色剂的两个调色剂容器27与一个显影装置22连接。配置两个容纳黑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27的原因在于:黑色调色剂用于单色图像形成动作和彩色图像形成动作这两者,因而消耗量最多。
纸张运送部3是按照图像形成部2、定影部4、排出部5的顺序来运送供纸部6的纸张的部分,其具有运送带31。
定影部4是对由图像形成部2形成在纸张上的图像进行定影的部分,其具有加压辊41和加热辊42。
排出部5是用于将图像已定影在表面上的纸张排出到彩色打印机1的外部的部分,其设置在侧部。
供纸部6具有可以存放各种纸张的多个供纸盒7。另外,供纸部6配置在该彩色打印机1的下部。后面将对该供纸盒7进行详细的说明。
转印装置8是用于将形成在各感光鼓21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的装置,其配置在各感光鼓21的下侧。另外,转印装置8具有:中间转印带81、驱动辊82、张紧辊83、第一转印辊84、第二转印辊85、带清洁装置86、以及带支承辊87。中间转印带81为环状的带,可以在表面上承载图像。驱动辊82是用于使中间转印带81循环的辊,其通过未图示的马达而进行旋转。张紧辊83是用于向中间转印带81施加张力的部件,其配置成与驱动辊82相对。第一转印辊84是用于使中间转印带81与纸张接触的辊,其从内侧支承中间转印带81。第二转印辊85是用于与第一转印辊84一起将中间转印带81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的部件,其配置在与第一转印辊84相对的位置处。带清洁装置86是用于清洁残留在中间转印带81的表面上的显影剂的装置。带支承辊87是支承中间转印带81以使其与感光鼓21接触的部件,其配置成与感光鼓21相对。
外框9是可以将图像形成部2、定影部4、以及转印装置8等配置在其内部的部件。
<供纸盒>
——供纸盒的整体构成——
图2是表示供纸盒7的整体的立体图。根据该图2来说明供纸盒7。供纸盒7是可以存放纸张的部件,其配置在供纸部6中。该供纸盒7包括:框架71、一对支承板72、第一纸张载置板74、以及对位板75。另外,这里所谓的纸张运送方向是指在从供纸盒7向纸张运送部3供纸时纸张移动的方向,即从后述的第四壁部715朝向第三壁部714的方向。另外,所谓宽度方向是指与纸张运送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这里,该供纸盒7可以向图1的纸面的眼前一侧抽出。
——框架——
如图3所示,框架71为箱状的部件,其具有底部711、第一壁部712、第二壁部713、第三壁部714、以及第四壁部715。底部711是配置在框架71的底面的部分。另外,在底部711上,在第一壁部712与第二壁部713之间形成有槽711a,第一纸张载置板74的一部分、具体地说即后述的端缘部742和接触回避部743的一部分可以进入到所述槽711a内。这里,纸张被载置在纸张的载置位置处,具体地说被载置在一对支承板72之间,并且被载置在对位板75与框架71的第三壁部714之间。第一壁部712是设置在彩色打印机1的眼前一侧(在操作者进行操作时操作者所处的一侧)的部分,并形成有在从彩色打印机1抽出时可以把持的把手(未图示)。第二壁部713是配置成与第一壁部712相对并位于彩色打印机1的里侧的部分。第三壁部714是配置在第一壁部712与第二壁部713之间的部分,并形成有支承纸张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支承面714a。另外,可以从第三壁部714的上方向纸张运送部3供应纸张。这里,所谓纸张的供纸位置是指可以从第一纸张载置板74上向纸张运送部3供应纸张的位置,具体地说即纸张的一端位于第三壁部714的上方的状态时的纸张的位置。第四壁部715是配置在第一壁部712与第二壁部713之间并配置成与第三壁部714相对的部分。
——一对支承板——
一对支承板72是支承纸张的两个侧部、具体地说即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部件,其设置成可以相对于底部711沿纸张的宽度方向自由地进行相对移动。另外,如图2所示,一对支承板72具有支承载置部721和支承部722。支承载置部721是与底部711平行地设置的部分,其可以载置纸张的一部分。另外,支承载置部721被安装成可以相对于底部711沿纸张的宽度方向自由地进行相对移动。支承部722设置在与支承载置部721近似正交的方向上,其按照与纸张的侧部相对的一侧的面从底部711开始逐渐地远离纸张一侧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另外,支承部722具有支承突出部73。支承突出部73是通过顶端来支承纸张的部分,并且是在将纸张载置在底部711上时从一对支承板72的支承部722向纸张突出的部分。
——第一纸张载置板——
如图2、图4~图6所示,第一纸张载置板74是可以载置纸张的部件,其配置在底部711的上侧。另外,第一纸张载置板74具有:纸张载置部741、端缘部742、以及接触回避部743。
纸张载置部741具有:第一宽度方向部741a、第一长度方向部741b、以及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第一宽度方向部741a是两端可自由转动地由第一壁部712和第二壁部713支承并从该受支承的部分沿宽度方向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第一纸张载置板74以该第一宽度方向部741a为中心进行转动。另外,第一宽度方向部741a在中央部被分成两个,并且连接有第一长度方向部741b。第一长度方向部741b是沿纸张运送方向(与宽度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部分,其具有一对细板部741d和凹部741e。一对细板部741d分别配置在第一宽度方向部741a与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之间。凹部741e形成在一对细板部741d之间。这里,形成在凹部741e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端部处的连接部741f向底部711弯折,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载置纸张时,纸张难以被连接部741f卡住。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是沿第三壁部714配置在第三壁部714的附近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上,在与第一长度方向部741b连接的连接部分的附近形成有近似四边形形状的孔741g,以不妨碍用于检测有无纸张的传感器(未图示)的发光和受光。孔741g的纸张运送方向的里侧的端部向底部711一侧弯折,并位于比支承载置部721靠近底部711一侧的位置处。因此,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载置纸张时,孔741g的纸张运送方向的里侧端部难以卡住纸张,从而难以妨碍纸张的载置。
如图5所示,端缘部742是设置在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部分,在纸张载置在纸张载置部741上的状态下位于比支承载置部721靠近底部711一侧的位置处。
接触回避部743是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载置纸张时使纸张不会被端缘部742卡住的部分,其具有回避板部743a和扭曲部743b。回避板部743a是形成在端缘部742与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之间并通过将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端部向下方弯折而形成的部分。如图5所示,由于该接触回避部743的存在,端缘部742位于比一对支承板72的支承载置部721的高度位置靠近下侧的位置处。扭曲部743b是设置在孔741g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部分,并且是连接回避板部743a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部分和第一长度方向部741b的部分。由于按照连接回避板部743a的弯折的顶端部分与第一长度方向部741b的平面部的方式而形成了该扭曲部743b,因此该扭曲部743b成为扭曲的状态。通过该扭曲部743b,可以防止孔741g的一部分被切开、即敞开以防止强度降低。
——对位板——
对位板75是用于使纸张在纸张运送方向上进行对位的部件,其配置成可以自由地从第四壁部715向第三壁部714滑动。另外,对位板75是沿与底部711近似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部件,并且是支承纸张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部分。
——关于第一纸张载置板的凹部——
这里,如在图7A中详细地表示出的那样,在第一纸张载置板74上,为了进行加强而在平面部上通过拉深加工形成有多个凹部741h。多个凹部741h在一对细板部741d、第一宽度方向部741a、以及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上形成为近似直线状,通过相互连结这些凹部,可以提高第一纸张载置板74对挠曲、扭曲的强度。
图7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为了方便起见,这里使用图7A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纸张载置板74的凹部。
在凹部741h上,在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的中央部形成有粘贴摩擦部件79的区域。摩擦部件79为厚度比凹部741h的深度薄一些的矩形形状,并且为摩擦系数较高的材质。该摩擦部件79配置成与配置在上方的用于运送纸张的前运送滚轮(未图示)相对并可以与被送出的纸张的下表面抵接,用于防止纸张的重叠运送。另外,在与摩擦部件79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边部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有通过切削凹部741h的底面并使切削部分竖起而形成的两个倾斜部741i。倾斜部741i随着从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靠近下游一侧而向凹部741h的上表面突出,其下游一侧的端部的高度与第一纸张载置板74的平面部的高度大致相同,并稍高于摩擦部件79的高度。
如图7B、7C、7D所示,在第一纸张载置板74的、设置有摩擦部件79的附近的下方设置有升高机构78。升高机构78包括驱动轴78a和升高板78b。并且,在驱动轴78a的端部固定升高板78b。升高板78b为矩形形状的板金部件,在该升高板78b的中央部通过拉深形成有突起78c。驱动轴78a可旋转地由框架71保持,其顶端从第二壁部713突出,在该突出的部分上安装有联结部件(未图示)。在将供纸盒安装到主体上时,联结部件与主体的驱动连结。通过该构成,一旦驱动轴78a进行旋转,则升高板78b的突起78c与第一纸张载置板74的凹部的下表面抵接,抬起第一纸张载置板74(参照图7C、7D)。
另外,摩擦部件79不从第一纸张载置板74突出,并且倾斜部741i的端边与摩擦部件79的上游一侧的端部相邻并处于稍高的位置,因此在补充纸张时纸张不会被摩擦部件79卡住。
另外,在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上设置有凹部741h,与该凹部相邻而设置有接触回避部743,纸张被接触回避部743向上引导,因此纸张的顶端难以落入到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的凹部741h中。
<动作>
在该彩色打印机1中,当从与外部连接的计算机等发送来图像信息时,根据发送来的图像信息而在感光鼓21上形成静电潜像。从显影装置22向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像供应调色剂,在感光鼓21上形成调色剂像。该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1上。此时,纸张从供纸部6被运送到与中间转印带81接触的位置处。具体地说,通过未图示的马达使第一纸张载置板74以由一对支承板72支承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转动,使第一纸张载置板74上的纸张位于可以向纸张运送部3供纸的位置处。位于可以供纸的位置处的纸张被供应给纸张运送部3,并被纸张运送部3运送到与中间转印带81接触的位置处。然后,中间转印带8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纸张上,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被运送到定影部4。然后,由定影部4使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上,定影了调色剂像的纸张被排出到彩色打印机1的外部。
这里,对向供纸盒7补充纸张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向供纸盒7补充纸张时,把持供纸盒7的第一壁部712的把手(未图示)而将供纸盒7向彩色打印机1的眼面一侧抽出。然后,调整一对支承板72以使其与纸张的尺寸相一致,并将纸张从上侧插入到一对支承板72之间。或者,将纸张从一对支承板72的上侧插入到一对支承板72之间的、第四壁部715一侧,并使纸张在一对支承板72之间向第三壁部714一侧滑动,由此来载置纸张。然后,通过对位板75来进行对位。
这里,由于第一纸张载置板74的端缘部742位于比支承载置部741的高度位置靠近下侧的位置处,因此可以防止纸张被端缘部742卡住。另外,即使在第一纸张载置板74的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上形成有传感器用的孔741g,也可以通过扭曲部743b来防止强度降低。并且,由于在底部上形成有端缘部742和接触回避部743可以进入的槽711a,因此可以防止端缘部742与底部711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第一纸张载置板74,该第一纸张载置板74的扭曲部743b的纸张运送方向的眼前一侧向端缘部742延伸的方向延伸,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6所示使用第二纸张载置板80,该第二纸张载置板80具有:第三宽度方向部(是形成在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端部处的部分,在图6中没有表示出来)、第二长度方向部802、第四宽度方向部803、以及连接部804。
这里,由于第三宽度方向部和第二长度方向部802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宽度方向部741a和第一长度方向部741b相同,因此省略说明。第四宽度方向部803是在与第二长度方向部802连接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沿纸张运送方向延伸的缺口805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连接部804被设置成横贯缺口805,该连接部804与端缘部742的端部相邻并从第四宽度方向部803逐渐向纸张运送方向的眼面一侧倾斜而与第二长度方向部802连接。这里,当使纸张在纸张运送方向上滑动而载置纸张时,可以减小纸张同时与连接部804接触的面积。即,由于连接部804相对于纸张的纸张运送方向一侧的端部倾斜,因此纸张与连接部804不平行。因而,纸张难以被连接部804卡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宽度方向部741c上设置有传感器用的孔741g,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将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纸张载置板741的下方以外的位置处而如图7A所示那样使用没有孔741g的纸张载置板。
2.第二实施方式
图8~图10表示了供纸盒的第二实施方式。由于供纸盒以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因此这里仅对供纸盒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供纸盒7′包括:框架171、一对支承板172、以及对位板174。
框架171为箱状的部件,其具有:纸张载置板1711、第一壁部1712、第二壁部1713、第三壁部1714、以及第四壁部1715。另外,框架171在彩色打印机的里侧具有用于从彩色打印机中抽出时使得容易抽出的滚轮1716。纸张载置板1711是配置在框架171的底面的部分,用于载置纸张。这里,纸张被载置在可以向纸张运送部3供纸的位置,具体地说被载置在一对支承板172之间,并且被载置在对位板174与框架171的第三壁部1714之间。第一壁部1712是设置在彩色打印机的眼前一侧的部分,并形成有在从彩色打印机抽出时可以把持的把手1712a。第二壁部1713是配置成与第一壁部1712相对并位于彩色打印机的里侧的部分。第三壁部1714是配置在第一壁部1712与第二壁部1713之间的部分,并形成有支承纸张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支承面1714a。第四壁部1715是配置在第一壁部1712与第二壁部1713之间并配置成与第三壁部1714相对的部分。
一对支承板172是支承纸张的两个侧部、具体地说即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部件,其设置成可以自由地沿纸张的宽度方向移动。另外,一对支承板172具有底部1721和支承部1722(侧部)。底部1721是与纸张载置板1711接触的部分,并且是可以载置纸张的一部分的部分。与纸张载置板1711平行并可相对于纸张载置板1711沿纸张宽度方向自由滑动地安装在纸张载置板1711上。支承部1722设置在与底部1721近似正交的方向上,并且按照与纸张相对的一侧的面从底部1721开始逐渐地远离纸张一侧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另外,支承部1722具有支承突出部173。支承突出部173是用于通过顶端来支承纸张的部分,并且是在将纸张载置在纸张载置板1711上时从一对支承板172的支承部1722向纸张突出的部分。另外,支承突出部173在支承部1722的铅垂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突出一侧的顶端的位置不根据高度位置而变化,而是相同。
这里,如上所述,由于支承部1722按照其与纸张相对的一侧的面从底部1721开始逐渐地远离纸张一侧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因此如图10所示,在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的方向上,突出量逐渐增加。这样,从底部1721朝向上方具有了拔模斜度。并且,支承突出部173沿支承板172的延伸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而配置有多个。如图9所示,该支承突出部173中的、位于第三壁部1714一侧的三个支承突出部173具有接触面1731和锥面1732(插入导向用侧面)。接触面1731(纸张抵接面)是设置在支承突出部173的突出方向的顶端处并与纸张的侧部相对的面。另外,接触面1731的宽度在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并且该接触面1731平坦且光滑地形成。这样,从底部1721朝向上方具有了拔模斜度。为了在使纸张在一对支承板172之间滑动而将其插入到纸张载置位置时使其难以被支承突出部173卡住而形成了锥面1732,并且锥面1732形成在支承突出部173的第四壁部1715一侧的侧面上。另外,锥面1732的倾斜程度在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的方向上逐渐变大。具体地说,锥面1732按照从支承突出部173的突出方向的顶端直到支承部1722而倾斜的方式设置。
对位板174是用于将纸张高精度地载置在纸张载置位置处的部件,配置成可以自由地在第三壁部1714与第四壁部1715之间滑动。另外,对位板174是沿与纸张载置板1711近似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部件,并且是支承纸张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部分。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向供纸盒7′补充纸张时,把持供纸盒7′的第一壁部1712的把手1712a,向彩色打印机的眼前一侧抽出供纸盒7′。然后,调整一对支承板172以使其与纸张的尺寸相一致,并将纸张从上侧插入到一对支承板172之间。或者,将纸张从一对支承板172的上侧插入到一对支承板172之间的、第四壁部1715一侧,并使纸张在一对支承板172之间向第三壁部1714一侧滑动,由此来载置纸张。然后,通过对位板174来进行对位。
这里,在载置纸张时纸张难以被支承突出部173卡住。因此,容易将纸张载置在纸张载置板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在多个支承突出部173中的、第三壁部1714一侧的三个支承突出部173上形成有锥面173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全部的支承突出部173上形成锥面173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彩色打印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同样地应用于复印机或数码复合机。

Claims (17)

1.一种供纸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存放运送给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纸张,所述供纸盒的特征在于,
包括:
底部;
一对支承板,可以相对于所述底部进行相对移动,并且可以支承与纸张的运送方向交叉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部;以及
纸张载置板,配置在所述底部的上方,用于载置纸张;
所述纸张载置板包括:
端缘部,沿与纸张运送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一对支承板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以及
接触回避部,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载置纸张时,使纸张避免与所述端缘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支承板具有可以载置所述纸张的一部分的支承载置部,
所述纸张载置板还具有与所述底部平行地配置的纸张载置部,
所述接触回避部设置在所述纸张载置部与所述端缘部之间,从所述纸张载置部向所述底部一侧弯折而形成,
通过所述接触回避部使所述端缘部位于比所述一对支承板的所述支承载置部的高度位置靠近下侧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张载置板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端部可自由转动地受到支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具有槽部,所述端缘部和所述接触回避部可以插入到所述槽部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张载置部在所述接触回避部的附近具有开口,
所述接触回避部具有扭曲部,所述扭曲部按照连接所述接触回避部的端部和所述纸张载置部的方式设置而构成所述开口的边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张载置板具有:
第一宽度方向部,设置在所述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端部,沿纸张宽度方向延伸;
长度方向部,从所述第一宽度方向部向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延伸;
第二宽度方向部,在该第二宽度方向部与所述长度方向部连接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从所述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向所述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延伸的缺口,所述第二宽度方向部设置在所述长度方向部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端部,沿纸张宽度方向延伸;以及
连接部,按照横贯所述缺口的方式相对于纸张宽度方向倾斜地架设,连接所述第二宽度方向部和所述长度方向部。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纸盒。
8.一种供纸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存放印刷用纸张,所述供纸盒的特征在于,
包括:
纸张载置板,载置纸张;以及
一对支承板,用于支承载置在所述纸张载置板上的纸张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一对支承板分别具有:侧部,具有规定的高度,并且沿与所述纸张宽度方向正交的纸张运送方向延伸,与纸张的侧部相对;以及支承突出部,从所述侧部向纸张突出而形成,可以与纸张的侧部抵接;
所述支承突出部的纸张插入方向的上游一侧的插入导向用侧面从所述支承突出部的、与纸张抵接的纸张抵接面直到所述侧部而倾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导向用侧面从底端向上方具有拔模斜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的、与纸张的侧部相对的面从底端向上方具有拔模斜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突出部的纸张插入方向的下游一侧的侧面从底端向上方具有拔模斜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支承板还分别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在所述侧部的底端与所述侧部一体地形成,该底部与所述纸张载置板平行,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纸张载置板沿纸张宽度方向自由滑动地进行安装。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纸盒。
14.一种供纸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存放运送给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纸张,所述供纸盒的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
纸张载置板,具有:平面部,配置在所述底部的上方,在上表面上载置纸张;以及凹部,按照从所述平面部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平面部的一部分上;
摩擦部件,用于与从所述纸张载置板运送出的纸张的下表面抵接,防止纸张的重叠运送;以及
倾斜部件,与所述摩擦部件相邻而配置在所述摩擦部件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该倾斜部件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端部比所述摩擦部件的高度高,并且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上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部件配置在所述纸张载置板的凹部内。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对支承板,所述一对支承板可以相对于所述底部进行相对移动,并且可以支承与纸张的运送方向交叉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供纸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张载置板具有:
端缘部,沿与纸张运送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一对支承板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以及
接触回避部,在使纸张沿纸张运送方向滑动而载置纸张时,使纸张避免与所述端缘部接触;
所述凹部的、与所述接触回避部相邻并沿纸张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形成在所述接触回避部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一侧。
CN2008100981172A 2007-05-29 2008-05-13 供纸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3155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1617A JP4956280B2 (ja) 2007-05-29 2007-05-29 給紙カ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1617 2007-05-29
JP2007-141617 2007-05-29
JP2007170204 2007-06-28
JP2007-170204 2007-06-28
JP2007170204 2007-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5533A true CN101315533A (zh) 2008-12-03
CN101315533B CN101315533B (zh) 2010-12-22

Family

ID=40106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81172A Active CN101315533B (zh) 2007-05-29 2008-05-13 供纸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56280B2 (zh)
CN (1) CN10131553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4994A (zh) * 2009-11-27 2011-07-0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供纸结构件和装有供纸结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95170A (zh) * 2010-06-24 2011-12-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送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7161A (ja) * 1998-04-24 2000-01-11 Ricoh Co Ltd 給紙トレイ
JP2002255359A (ja) * 2001-02-23 2002-09-11 Canon Inc シート位置規制積載装置とこ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2003128267A (ja) * 2001-10-25 2003-05-0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3201021A (ja) * 2002-01-09 2003-07-15 Murata Mach Ltd 用紙ガイド
JP4429952B2 (ja) * 2005-03-30 2010-03-10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4994A (zh) * 2009-11-27 2011-07-0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供纸结构件和装有供纸结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14994B (zh) * 2009-11-27 2014-08-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供纸结构件和装有供纸结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95170A (zh) * 2010-06-24 2011-12-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送纸装置
CN102295170B (zh) * 2010-06-24 2015-11-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送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97022A (ja) 2008-12-11
JP4956280B2 (ja) 2012-06-20
CN101315533B (zh) 201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4786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12126530A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4003218A (zh) 片体托盘及具备其的送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
JP6217898B2 (ja) 記録装置
US10212304B2 (en) Document scanner
CN101315533B (zh) 供纸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29510A (zh) 供纸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569728A (zh) 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73397A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5081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794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両面印刷ユニット
JP2016101994A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170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1906922B2 (en) Sor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JP20121813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197820A1 (en) Print media stack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CN10411159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029626A (ja) 給紙カ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8362B2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65498A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5484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26371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原稿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被記録媒体後処理装置
JP5498845B2 (ja) 取り付け機構、シート供給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80352B2 (ja) 用紙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搬送方法
US20190144232A1 (en) Sheet press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