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7964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7964A
CN101307964A CNA2008100952127A CN200810095212A CN101307964A CN 101307964 A CN101307964 A CN 101307964A CN A2008100952127 A CNA2008100952127 A CN A2008100952127A CN 200810095212 A CN200810095212 A CN 200810095212A CN 101307964 A CN101307964 A CN 101307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imeter
discharge
discharge bypass
refrigerating circulatory
circulato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52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7964B (zh
Inventor
高桥正敏
田积欣公
野间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07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7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7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79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高效地进行除霜的制冷循环装置,使用配管来连接压缩机(1)、四通阀(11)、冷凝器(2)、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设有:排气旁路(31、32、33),该排气旁路(31、32、33)使排出制冷剂从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四通阀的排出管(1a)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管(1b)和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蒸发器的蒸发器配管(4a)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分流;以及制冷剂控制装置(40),该制冷剂控制装置(40)可使排出制冷剂向所述排气旁路内任意流动,当在供暖运行中进行除霜时,使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排气旁路而分流,使在所述排气旁路内流动的流量比流向所述四通阀的流量多。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使用压缩机的排出气体制冷剂来使附着在蒸发器上的霜融化的旁通回路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制冷循环装置会因运行状态的不同而使霜附着在蒸发器上,从而导致能力下降。即,在压缩机内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排出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阀流入到冷凝器内,制冷剂通过热交换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被节流装置减压,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后流入到蒸发器中,通过热交换而蒸发,并再次经由四通阀而被吸入到压缩机内。在此,在蒸发器的周围温度较低的场合,霜会逐渐附着在蒸发器上,随着霜的附着量的增加,能力下降。
另外,可根据需要来进行使附着在蒸发器上的霜融化的运行,作为使该霜融化的方法,有一种是通过切换四通阀来进行逆循环运行,从而使各个热交换器的作用逆转来使霜融化的方法。然而,该方法会导致原本的冷凝器侧的温度下降。
因此,有一种不进行逆循环运行的除霜方法,即在供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动的排出管上设置分支管,使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向冷凝器,并使另一部分经由电磁阀等制冷剂控制装置流入到蒸发器内,从而使附着在蒸发器上的霜融化(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实开昭60-10178号公报)。
图3表示的是上述公报所记载的以往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实线箭头表示的是供暖运行循环,虚线箭头表示的是除霜运行循环。在图3中,在室外机B内设置压缩机1、四通阀11、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在室内机A内设置冷凝器2,从而构成供暖运行时的制冷循环。另外,用分支管5和电磁阀6来构成从排出管1a到节流装置3与蒸发器4之间的管路为止的排气旁路30。在该结构中,当持续进行供暖运行时,霜会附着到蒸发器4上。因此,在除霜运行时,在冷凝器2和蒸发器4各自的热交换器的作用保持供暖运行的状态下打开排气旁路30的电磁阀6,使排出气体制冷剂直接流入到蒸发器4内来进行除霜,可在继续供暖运行的同时进行蒸发器4的除霜。
然而,上述以往的结构一般是在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主流朝着冷凝器流动的方向上设置分支管,基本上是利用排气旁路来使大量的制冷剂流向冷凝器,而且在排出压力较低的场合,绕过冷凝器而流入蒸发器内的排出气体制冷剂的量进一步减少,因此排气旁路的效果差,除霜时间长,另外,若想使尽量多的排出气体制冷剂绕过冷凝器流动,则设在排气旁路上的电磁阀等制冷剂控制装置必须选择流路阻力极小的装置,因此,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短除霜时间、可扩大设在排气旁路上的电磁阀等制冷剂控制装置的选择范围以提高设计自由度、并可降低成本的制冷循环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具有该制冷循环装置并可提高供暖运行时的舒适性的空调机中使用的制冷循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在除霜时使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在排气旁路内流动的流量比流向四通阀的流量多。由此,大量排出制冷剂流向旁路侧,因此,可使蒸发器的温度上升,并使压缩机的过热度和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从而可在抑制冷凝器的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的除霜时间。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使用配管来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设有:排气旁路,该排气旁路使排出制冷剂从连接压缩机与四通阀的排出管向压缩机的吸入管和连接节流装置与蒸发器的蒸发器配管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分流;以及制冷剂控制装置,该制冷剂控制装置可使排出制冷剂向排气旁路内任意流动,当在供暖运行中进行除霜时,使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排气旁路而分流,使在排气旁路内流动的流量比流向四通阀的流量多。
由此,大量排出制冷剂向排气旁路侧流动,因此可使蒸发器的温度上升,或者使压缩机的过热度和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并由此使蒸发器的温度进一步上升,从而可在抑制冷凝器的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的除霜时间。另外,由于设置在排气旁路上的制冷剂控制装置的流路阻力的影响变小,因此可提高设计自由度,并可由此降低成本。
另外,本发明使排气旁路的流路阻力小于冷凝器侧的流路阻力,可使在排气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比流向冷凝器侧的四通阀的流量多。
另外,本发明在排出管上设有分支管,连接成使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在排气旁路的方向上的动压成分的作用比在四通阀的方向上的大,由于排出制冷剂的动压成分很大地作用于旁路侧,因此分支管处的制冷剂分流比例在排气旁路侧比四通阀侧大,可增加排气旁路侧的制冷剂的流路。而且,即使存在设置在排气旁路上的制冷剂控制装置也可维持循环量,即,可减小制冷剂控制装置的流路阻力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将设在排出管上的分支管做成T字形,使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朝着排气旁路的方向直线流动并朝着四通阀的方向曲折流动,从而可使排气旁路的流路阻力比冷凝器侧的流路阻力小,并可使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在排气旁路的方向上的动压成分的作用比在四通阀的方向上的大。
另外,本发明利用T字管使来自旁路的制冷剂流在排气旁路的出口与制冷循环的配管汇流的部位上直线流动,从而可使排气旁路的流路阻力比冷凝器侧的流路阻力小,可增加旁路侧的制冷剂流量。
另外,在本发明中,向蒸发器配管分支的路径和向吸入管分支的路径上的排气旁路的配管长度均比冷凝器侧的配管长度短,从而可使排气旁路的流路阻力比冷凝器侧的流路阻力小,可增加旁路侧的制冷剂流量。
另外,本发明将排气旁路的配管直径做成冷凝器侧的配管直径的同等以上,从而可使排气旁路的流路阻力比冷凝器侧的流路阻力小,可增加旁路侧的制冷剂流量。
另外,本发明使排出制冷剂中的50%~90%在排气旁路内流动,由此,大量排出制冷剂向旁路侧流动,因此可使蒸发器的温度上升,或者使压缩机的过热度和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并由此使蒸发器的温度进一步上升,从而可在抑制冷凝器的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的除霜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冷凝器用送风机和蒸发器用送风机,在除霜时使蒸发器用送风机运行。由此,蒸发器可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可进一步缩短蒸发器的除霜时间并抑制冷凝器的能力下降。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流过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外部气体温度检测装置,在除霜时根据外部气体温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空气温度来控制蒸发器用送风机的运行。由此,当外部气体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可使外部气体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因此可高效地利用外部气体的热能进行除霜,从而可在抑制冷凝器的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的除霜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蒸发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蒸发温度检测装置,在除霜时根据蒸发温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温度来控制蒸发器用送风机的运行。由此,可以仅在外部气体温度高于蒸发器温度时使外部气体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因此可使利用外部气体的热能进行除霜的范围扩大,从而可在抑制冷凝器的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的除霜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霜时按时间来控制蒸发器用送风机的运行。由此,当检测外部气体温度和蒸发器温度的检测部件误测了时等,可防止因室外送风机过度运行而妨碍除霜,从而可在抑制冷凝器的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的除霜时间,并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霜时按通常运行时的压缩机运行时间来控制蒸发器用送风机的运行时间。由此,可减少因检测部件的偏差所导致的室外送风机的过度运行而妨碍除霜的情况,从而可在抑制冷凝器的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的除霜时间,并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霜时按通常运行时的蒸发器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时间来控制蒸发器用送风机的运行。由此,可减少因检测部件的偏差所导致的室外送风机的过度运行而妨碍除霜的情况,从而可在抑制冷凝器的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的除霜时间,并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空调机中使用。由于在空调机中使用可缩短除霜时间的制冷循环装置,因此可抑制在供暖运行中进行除霜时室温下降,从而可提高舒适性。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空调机中使用。通过弥补在供暖运行中进行除霜时的供暖能力的下降,可进一步抑制室温下降,从而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由于大量排出制冷剂向排气旁路侧流动,因此可加大蒸发器的温度上升来缩短除霜时间,另外,由于设置在排气旁路上的制冷剂控制装置的流路阻力的影响小,因此可提高设计自由度并由此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将该制冷循环装置用于空调机中,可抑制在供暖运行中进行除霜时室温下降,从而可提高舒适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由于排出制冷剂的动压成分作用在旁路管侧,因此使分支管部的分流比例在旁路管侧大幅度提高,使设置在旁路管上的制冷剂控制装置的流路阻力的影响减小,从而可提高设计自由度并由此降低成本,而且,由于大量排出制冷剂向旁路管侧流动,因此可缩短除霜时间,从而不仅可应用于空调机,还可应用于冰箱、自动售货机和热泵式供热水器等中。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的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系统图。
图2表示的是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系统图。
图3表示的是以往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以装设在空调机上的情况为例对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系统图,表示了空调机的制冷剂流(供暖运行时为实线箭头方向,除霜运行时为虚线箭头方向)。在图1中,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改变制冷剂流的四通阀11、对高压高温制冷剂进行冷凝的冷凝器2、对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节流装置3、使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4依次通过配管相连而构成通常的制冷循环。在此,冷凝器2设置在室内机A内,其它部件设置在室外机B内,另外,室内机A内具有冷凝器用送风机、即室内送风机7和电加热器9,室外机B内具有蒸发器用送风机、即室外送风机8。
在本实施形态1中,设置有使来自压缩机1的排出制冷剂在四通阀11跟前的排出管1a上分流的第一排气旁路31,并从其进一步分支形成向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之间的蒸发器配管4a旁通的第二排气旁路32、以及向压缩机1的吸入管1b旁通的第三排气旁路33。即,在此,排气旁路包括第一排气旁路31、第二排气旁路32和第三排气旁路33。
在第一排气旁路31的途中具有可使排出气体制冷剂任意流动的制冷剂控制装置40,根据需要来控制制冷剂流。在第二排气旁路32的途中具有蒸发器旁路流量调整管32a和止回阀32b。在第三排气旁路33的途中具有吸入旁路流量调整管33a,对第二排气旁路32与第三排气旁路33之间的流量平衡进行调整。
另外,排出管1a上的第一排气旁路31的分支由大致T字形的分支管51来实现。该分支管51使压缩机1的排出制冷剂朝着第一排气旁路31的方向直线流动(箭头D1),并朝着四通阀11的方向大致直角折弯地流动(箭头D2)。
另外,第二排气旁路32的出口处的向蒸发器配管4a的汇流、以及第三排气旁路33的出口处的向吸入管1b的汇流也分别具有与分支管51相同的T字管52、53。即,在热交换器配管4a侧的T字管52的汇流中,使来自节流装置3的向蒸发器配管4a的制冷剂流大致直角折弯(箭头D3),并使来自第二排气旁路32的制冷剂流朝着蒸发器配管4a直线流动(箭头D4)。在吸入管1b侧的T字管53的汇流中,使来自四通阀11的向吸入管1b的原来的制冷剂流大致直角折弯(箭头D5),并使来自第三排气旁路33的制冷剂流朝着吸入管1b直线流动(箭头D6)。
下面对具有如上构成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空调机的动作、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在供暖运行时,如实线箭头所示,在压缩机1内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排出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1流入到室内机A的冷凝器2中,制冷剂通过热交换而冷凝,对室内进行供暖。冷凝后的制冷剂进入室外机B内,被节流装置3减压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后流入到蒸发器4中,通过热交换而蒸发,从而吸收室外的热量。接着,制冷剂再次经由四通阀11而被吸入压缩机1内。在该通常的供暖运行时,制冷剂控制装置40关闭。在此,在蒸发器4的周围温度较低的场合,霜会逐渐附着在蒸发器4上,随着霜的附着量的增加,供暖能力下降。
因此,当在霜附着量增加至规定量的阶段进行除霜运行时,如虚线箭头所示,打开设置在第一排气旁路31上的制冷剂控制装置40,使排出气体制冷剂向第二排气旁路32和第三排气旁路33流动,从而对蒸发器4进行除霜。这是通过第二排气旁路32使蒸发器4的温度上升来促进霜的融化,而且通过第三排气旁路33使压缩机1的干燥度上升来使压缩机1和排出气体制冷剂的温度上升,由此,蒸发器4的温度进一步上升。在这样构成时,四通阀11并不切换,而是在保持供暖运行的状态下进行除霜,供暖能力下降,但与利用逆循环来除霜的系统相比,可减小正在供暖的室内的温度变化,可抑制舒适性的下降。
第一排气旁路31不必非得使排出气体制冷剂向第二排气旁路32和第三排气旁路33双方分流,即使只是向任一方流动,也可在保持供暖运行的状态下进行除霜。即,也可以在第二排气旁路32和第三排气旁路33上分别配设制冷剂控制装置来代替上述结构的制冷剂控制装置40,并根据运行状况等进行控制。另外,作为排气旁路,也可以仅由第一排气旁路31和第二排气旁路32组合而成,或是仅由第一排气旁路31和第三排气旁路33组合而成。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1中,在使来自压缩机1的排出气体制冷剂从第一排气旁路31向第二排气旁路32和第三排气旁路33流动而循环时,还为压缩机1的排出管1a上的第一排气旁路31的分支而设置T字形的分支管51。特别地,该分支管51使压缩机1的排出制冷剂朝着第一排气旁路31的方向直线流动,并朝着四通阀11的方向大致直角折弯地流动。采用这种结构,排出气体制冷剂在第一排气旁路31的方向上的动压成分的作用比在四通阀11的方向上的大。另外,由于该动压作用,分支管51处的制冷剂分流比例在第一排气旁路31侧变大,可增加第一排气旁路31侧的排出气体制冷剂的流量。
由此,能以更短的时间使附着在蒸发器4上的霜融化,进一步减少室内的温度变化,可进一步抑制舒适性的下降。特别地,由于使排出气体制冷剂流入第一排气旁路31内的流量比流向四通阀11的流量大,因此即使因供暖能力下降而导致室温暂时下降,也能以更短的时间来完成除霜,从而具有可抑制舒适性下降的巨大效果。
另外,在吸入管1b和蒸发器配管4a的汇流侧也使用了T字管52、53,使得在第二排气旁路32的出口以及第三排气旁路33的出口与制冷循环的配管汇流的部位上的流动成为直线,尽可能地不妨碍流动使流路阻力变得较小,从而可将从排出管1a流向第一排气旁路31的流量设定得更多。另外,T字形分支管51和T字管52、53不必非得呈完全的T字形,只要使它们的排气旁路侧的流路阻力较小即可。
如上所述,由于使排出气体制冷剂的动压成分作用在第一排气旁路31侧,或使汇流时的流路阻力也减小而可顺畅地流动,因此使得分支管51处的分流比例在第一排气旁路31侧变多、设置在第一排气旁路31上的制冷剂控制装置40的流路阻力的影响减小等,可加大制冷剂控制装置40的设计自由度,并可由此降低成本。
另外,通过将从第一排气旁路31到第二排气旁路32的路径以及从第一排气旁路31到第三排气旁路33的路径上的制冷剂配管的任一配管长度均做成比冷凝器2侧的配管长度短,或是将其配管直径做成冷凝器2侧的配管直径的同等以上,以使排气旁路侧的流路阻力小于冷凝器2侧的流路阻力,也可将从排出管1a流向第一排气旁路31的流量设定得更多。
如上面的几个实施例所示,通过使排气旁路侧的流路阻力小于冷凝器2侧的流路阻力,可将从排出管1a流向第一排气旁路31的流量设定成比流向冷凝器侧的四通阀的流量多。在除霜时,通过使压缩机1的排出气体制冷剂流入到第一排气旁路31内的流量比流向四通阀11的流量多,可使蒸发器4的温度上升,并可利用压缩机1的过热度和排出气体制冷剂的温度上升来使蒸发器4的温度更大幅度地上升,从而可在抑制冷凝器2的能力下降的同时进一步缩短蒸发器4的除霜时间。另外,由于设置在第一排气旁路31上的制冷剂控制装置40的流路阻力的影响变小,因此可提高设计自由度,并可由此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包括上述结构的制冷循环装置,可提供一种能提高舒适性的空调机。
通常流向第一排气旁路31的分流比例不满50%,且使霜融化的除霜时间也较长,但在本实施形态1中,通过使排出制冷剂中的50%~90%流向第一排气旁路31,虽然还受周围温度条件的影响,但大致5~7分钟就能结束除霜。由此,流向室内机A的冷凝器2的制冷剂的循环量下降,但通过加大压缩机1的干燥度、使排出气体制冷剂的温度上升等,也可抑制供暖能力的下降。此外,若在室内机A内设置作为辅助加热装置的电加热器9,则可弥补制冷循环的供暖能力的下降,可进一步抑制室温下降来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实施形态2)
图2表示的是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系统图。图2的制冷循环与图1的制冷循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室外机B内设置有:对吸入蒸发器4内的外部气体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外部气体温度检测部件101;对蒸发器4的温度进行检测的蒸发温度检测部件102;以及具有对测得的各个温度进行处理和对压缩机1的运行时间进行检测、定时功能的控制部件110。
下面针对具有如上构成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空调机,主要对与实施形态1所述的动作、作用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本实施形态2中,当外部气体温度检测部件101为规定值(例如1℃)以上时,使室外送风机8运行。供暖运行时,在蒸发器4上会结霜,这是因为在蒸发器4内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远低于0℃,从而使蒸发器4本身的温度成为冰点以下,此时,即使外部气体温度超过0℃仍然会结霜。因此,若除霜时外部气体温度超过0℃,则霜自然会融化,但为了以尽量短的时间进行除霜,在制冷循环中使用排出制冷剂旁路以使蒸发器4的温度上升,并使室外送风机8运行以将高于0℃的外部气体吹向蒸发器4,从而可高效地将外部气体的热能用于除霜,可进一步缩短除霜时间。
另外,当蒸发温度检测部件102的温度低于外部气体温度检测部件101的温度时,使室外送风机8运行,直到蒸发温度检测部件102的温度达到外部气体温度检测部件101的温度为止,从而可扩大外部气体的热能在除霜中的利用范围,可提高除霜效率并缩短除霜时间。
另外,在除霜时,当室外送风机8的运行经过一定时间后使室外送风机8的运行停止,由此,在误测了外部气体温度和蒸发器温度时,也可防止室外送风机8过度运行而妨碍除霜,因此可在抑制冷凝器2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4的除霜时间,并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另外,基于从上一次除霜结束后的压缩机1的通常运行时间、或是基于蒸发温度检测部件102的检测温度成为规定值以下的时间来预测蒸发器4的霜量并确定除霜时室外送风机8的运行时间,从而可减少因检测部件的偏差而妨碍除霜的情况。由此,可在抑制冷凝器2能力下降的同时缩短蒸发器4的除霜时间,并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Claims (16)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使用配管来连接压缩机(1)、四通阀(11)、冷凝器(2)、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其特征在于,设有:
排气旁路(31、32、33),该排气旁路(31、32、33)使排出制冷剂从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四通阀的排出管(1a)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管(1b)和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蒸发器的蒸发器配管(4a)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分流;以及
制冷剂控制装置(40),该制冷剂控制装置(40)可使排出制冷剂向所述排气旁路内任意流动,
当在供暖运行中进行除霜时,使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排气旁路而分流,使在所述排气旁路内流动的流量比流向所述四通阀(11)的流量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旁路(31、32、33)的流路阻力小于冷凝器侧的流路阻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出管(1a)上设有分支管(51),连接成使压缩机(1)的排出制冷剂在排气旁路的方向(D1)上的动压成分的作用比在四通阀的方向(D2)上的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出管(1a)上设有T字形的分支管(51),使压缩机(1)的排出制冷剂朝着排气旁路的方向(D1)直线流动并朝着四通阀的方向(D2)曲折流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旁路(32)的出口与制冷循环的配管(4a)汇流的部位上,利用T字管(52)使来自排气旁路(32)的制冷剂流直线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蒸发器配管(4a)分支的路径和向所述吸入管(1b)分支的路径上的排气旁路(31、32、33)的配管长度均比冷凝器侧的配管长度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排气旁路的配管直径做成冷凝器侧的配管直径的同等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排出制冷剂中的50%~90%流入排气旁路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冷凝器用送风机(7)和蒸发器用送风机(8),在除霜时使蒸发器用送风机(8)运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流过蒸发器(4)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外部气体温度检测装置(101),在除霜时根据所述外部气体温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空气温度来控制所述蒸发器用送风机(8)的运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蒸发器(4)的温度进行检测的蒸发温度检测装置(102),在除霜时根据所述蒸发温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温度来控制所述蒸发器用送风机(8)的运行。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霜时按时间来控制蒸发器用送风机(8)的运行。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霜时按通常运行时的压缩机运行时间来控制蒸发器用送风机(8)的运行时间。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霜时按通常运行时的蒸发器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时间来控制蒸发器用送风机(8)的运行。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室内机(A)和室外机(B)构成的空调机中使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具有辅助加热装置(9)的室内机(A)和室外机(B)构成的空调机中使用。
CN2008100952127A 2007-04-19 2008-04-18 制冷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79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10243A JP5104002B2 (ja) 2007-04-19 2007-04-19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07-110243 2007-04-19
JP2007301512 2007-11-21
JP2007-301512 2007-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7964A true CN101307964A (zh) 2008-11-19
CN101307964B CN101307964B (zh) 2010-09-29

Family

ID=4004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521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7964B (zh) 2007-04-19 2008-04-18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04002B2 (zh)
CN (1) CN10130796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1428A (zh) * 2010-09-09 2012-04-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3154644A (zh) * 2010-10-01 2013-06-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CN103471203A (zh) * 2013-08-29 2013-1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器系统
CN104729006A (zh) * 2013-12-24 2015-06-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52819A (zh) * 2017-06-06 2017-09-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14735A (zh) * 2017-07-13 2017-12-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1442583A (zh) * 2020-03-31 2020-07-24 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并联管路除霜控制方法
CN117469871A (zh) * 2023-12-26 2024-0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59499Y1 (zh) * 1967-09-16 1970-05-04
JPS4929490Y1 (zh) * 1970-06-17 1974-08-10
JPS504284Y1 (zh) * 1970-06-17 1975-02-04
JPH0620039Y2 (ja) * 1985-09-27 1994-05-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S63251770A (ja) * 1987-04-08 1988-10-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凍サイクル
JPH01208678A (ja) * 1988-02-16 1989-08-22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JPH0587426A (ja) * 1991-09-30 1993-04-0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3485679B2 (ja) * 1995-06-27 2004-01-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H11230646A (ja) * 1998-02-17 1999-08-27 Denso Corp エンジン駆動ヒートポンプ
JP2001183037A (ja) * 1999-12-28 2001-07-06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1428A (zh) * 2010-09-09 2012-04-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401428B (zh) * 2010-09-09 2016-0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3154644A (zh) * 2010-10-01 2013-06-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CN103471203A (zh) * 2013-08-29 2013-1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器系统
CN103471203B (zh) * 2013-08-29 2016-04-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器系统
CN104729006A (zh) * 2013-12-24 2015-06-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52819A (zh) * 2017-06-06 2017-09-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223927A1 (zh) * 2017-06-06 2018-12-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14735A (zh) * 2017-07-13 2017-12-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514735B (zh) * 2017-07-13 2020-04-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1442583A (zh) * 2020-03-31 2020-07-24 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并联管路除霜控制方法
CN117469871A (zh) * 2023-12-26 2024-0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469871B (zh) * 2023-12-26 2024-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67676A (ja) 2008-11-06
JP5104002B2 (ja) 2012-12-19
CN101307964B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7964B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1592414B (zh) 空调机
CN102272534B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0821728B1 (ko)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JP496960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213817B2 (ja) 空気調和機
US20070137238A1 (en) Multi-range cross defrosting heat pump system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CN101344335B (zh) 冷冻循环装置
JP4069947B2 (ja) 冷凍装置
CN104949210B (zh)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JPH0799297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611385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2050399B (zh) 一种空调装置
US6609390B1 (en) Two-refrigerant refrigerating device
CN103292527A (zh) 空调装置
US11802702B2 (en) Controller of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outdoor unit, relay unit, heat source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09243802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装置
CN100390478C (zh) 冷冻装置
JP2007139244A (ja) 冷凍装置
JP2003185307A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KR102082881B1 (ko)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공기조화기
WO2022267886A1 (zh) 空调器的防结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2011080733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9145032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KR101203995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상운전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