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4761A - 用溶瘤病毒和免疫刺激剂治疗以增强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 - Google Patents

用溶瘤病毒和免疫刺激剂治疗以增强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4761A
CN101304761A CNA200680031389XA CN200680031389A CN101304761A CN 101304761 A CN101304761 A CN 101304761A CN A200680031389X A CNA200680031389X A CN A200680031389XA CN 200680031389 A CN200680031389 A CN 200680031389A CN 101304761 A CN101304761 A CN 101304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colytic virus
tumor
immunostimulant
cell
vir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13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C·科菲
B·G·汤普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colytics Bio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Oncolytics Bio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colytics Biotech Inc filed Critical Oncolytics Biotech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04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4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84Compounds having two nucleosides or nucleotides, e.g. 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 flavine-adenine dinucleot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6Viruses; Subviral particles; Bacteriophages
    • A61K35/765Reovirus; Rotavir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4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metasta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5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combination antigen/adjuvant
    • A61K2039/55511Organic adjuvants
    • A61K2039/55561CpG containing adjuvants; Oligonucleotide containing adjuv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2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dsRNA viruses
    • C12N2720/00011Details
    • C12N2720/12011Reoviridae
    • C12N2720/12032Use of virus as therapeutic agent, other than vaccine, e.g. as cytolytic ag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哺乳动物中治疗或减轻肿瘤并且通过使用溶瘤病毒和免疫刺激剂的组合提高溶瘤病毒效率的新方法,包括向宿主施用呼肠病毒并且通过添加免疫刺激剂如CpG寡脱氧核苷酸或者通过树突细胞向宿主递送的所述病毒的至少一种抗原提高免疫反应。

Description

用溶瘤病毒或基因疗法载体治疗后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识别的增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哺乳动物中使用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和免疫刺激剂治疗增殖紊乱的方法。
发明背景
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一百万的人被诊断患有癌症。尽管在医学研究上有许多进展,但是癌症在美国仍然是第二位主要的死亡原因。在工业化国家中,大约在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死于癌症。在探索新策略的过程中,溶瘤病毒疗法最近作为一种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的可行方法脱颖而出。与传统的基因疗法不同,该方法使用由于病毒的复制和伴随其后的细胞溶解能扩散到整个肿瘤组织的可复制病毒,由此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癌症治疗方法。对病毒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选择性地复制并杀死癌细胞。
溶瘤病毒可利用多种作用机制杀死癌细胞,所述机制包括细胞溶解、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和细胞坏死。病毒感染肿瘤细胞然后开始复制。病毒继续复制直到最后“溶解”(裂解)宿主细胞的膜,肿瘤细胞不再能含有病毒。肿瘤细胞被摧毁并且新产生的病毒扩散到邻近的癌细胞继续该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溶瘤病毒仅在癌细胞中复制,其通过正常组织时不导致损害,这很重要。因此,一旦根除所有肿瘤细胞,溶瘤病毒不再具有复制的能力并且免疫系统将其从体内清除。
在过去的几年中,对病毒细胞毒性分子机理的新认识为设计更有效的溶瘤病毒提供了科学理论。根据分子生物学中最近的进展设计出几种遗传修饰的病毒,如在肿瘤细胞中特异性复制并杀死肿瘤细胞的腺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另一方面,具有内在溶瘤能力的病毒治疗性应用也在评估之中。尽管通常已在临床前研究中证明了溶瘤病毒疗法的效力,但是在临床试验中该治疗效力仍不是最佳的。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条件复制病毒的溶瘤潜能的策略仍在探索之中。
发明概述
尽管认识到向患者施用溶瘤病毒可在患者中引起抗病毒免疫反应,但是研究的焦点已经集中在如何规避发生这种天然反应上。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利用该天然反应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用溶瘤病毒疗法治疗后,通过向患者施用免疫刺激剂,可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不仅肿瘤细胞易感染溶瘤病毒,而且在其表面表达病毒抗原的、经感染的肿瘤细胞也可被经过刺激的免疫系统识别并做为“外源物质”受到攻击。此外,已被溶瘤病毒溶解的肿瘤细胞暴露于免疫系统,因此增加免疫系统识别肿瘤抗原的机会,在存在免疫刺激剂时尤其如此。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在患肿瘤的哺乳动物中治疗肿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哺乳动物施用溶瘤病毒和免疫刺激剂。优选地,在施用溶瘤病毒后施用免疫刺激剂,更优选地在溶瘤病毒已感染肿瘤细胞后。最优选地,在所感染的肿瘤细胞表达至少一种溶瘤病毒抗原后施用免疫刺激剂。优选地,免疫刺激剂是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如胞嘧啶-磷酸盐-鸟苷(CpG)。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溶瘤病毒是呼肠孤病毒,更优选地是天然存在的呼肠孤病毒。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在患肿瘤的哺乳动物中提高溶瘤病毒的抗肿瘤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除了向哺乳动物施用溶瘤病毒外,还施用免疫刺激剂。优选地,在施用溶瘤病毒后施用免疫刺激剂。更优选地,在所感染的肿瘤细胞表达至少一种溶瘤病毒抗原后施用免疫刺激剂。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免疫刺激剂是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ODN),优选地是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苷(CpG)。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在患所述肿瘤的哺乳动物中提高溶瘤病毒的抗肿瘤活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将树突细胞与溶瘤病毒接触,(b)诱导树突细胞呈递溶瘤病毒的抗原,和(c)激发对树突细胞所呈递的抗原的免疫反应,由此在哺乳动物中引起对溶瘤病毒的免疫反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体内进行步骤(a)。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先体外后体内地进行步骤(a)并且在与病毒接触后向哺乳动物施用树突细胞。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提高溶瘤病毒疗法效力的方法,包括向哺乳动物施用溶瘤病毒并且向所述哺乳动物施用免疫刺激剂。优选地,在施用溶瘤病毒后,更优选地在溶瘤病毒已感染肿瘤细胞后施用免疫刺激剂。最优选地,在所感染的肿瘤细胞表达至少一种溶瘤病毒抗原后施用免疫刺激剂。优选地,免疫刺激剂是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ODN),如胞嘧啶-磷酸-鸟苷(CpG)。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溶瘤病毒是呼肠孤病毒,更优选地是天然存在的呼肠孤病毒。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的方法,包括(a)用溶瘤病毒感染肿瘤细胞和(b)激发对溶瘤病毒的抗原的免疫反应,其中对溶瘤病毒的免疫反应是对被感染的肿瘤细胞所表达的溶瘤病毒抗原的反应。优选地通过下列方法引起免疫反应,包括(i)将树突细胞与溶瘤病毒接触,(ii)诱导树突细胞呈递溶瘤病毒抗原和(iii)激发对溶瘤病毒的免疫反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接触发生在体内。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接触为先体外后体内、并且在接触后向哺乳动物施用树突细胞。
A.定义
“施用”意思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施用药物组合物的标准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肠内、经皮、静脉内、肌内或者腹腔内施用。向受试者“施用病毒”指以使其接触靶肿瘤细胞的方式向受试者施用病毒的行为。施用病毒的途径,以及制剂、载体将取决于靶细胞的位置以及类型。
细胞对病毒感染的“抗性”表明用该病毒感染细胞不导致显著的病毒产生或产量。“易感”细胞是表现为诱导为细胞病变效应、病毒蛋白合成,和/或病毒产生。
“瘤细胞”、“肿瘤细胞”或“增殖紊乱的细胞”,指异常高速增殖的细胞。包括肿瘤细胞的新生长是赘生物,也称作“肿瘤”。肿瘤是一种异常的组织生长,通常形成不同的团块,其通过细胞增殖比正常组织生长更迅速。肿瘤可能显示部分或完全缺乏组织结构以及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功能协调。如这里所使用的,肿瘤旨在包括造血肿瘤以及实体瘤。肿瘤可能是良性的(良性肿瘤)或恶性的(恶性肿瘤或癌)。可将恶性肿瘤粗略地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将由上皮结构产生的恶性肿瘤称作癌,将从结缔组织如肌肉、软骨、脂肪或骨中产生的恶性肿瘤称作肉瘤,将影响包括免疫系统组分的造血结构(属于形成血细胞的结构)的恶性肿瘤称作白血病和淋巴瘤。其它肿瘤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纤维瘤病。肿瘤细胞优选地位于哺乳动物内,特别是选自狗、猫、啮齿类、绵羊、山羊、牛、马、猪、人和非人灵长类的哺乳动物。最优选地,哺乳动物是人。
“溶瘤病毒”是一种优先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并杀死肿瘤细胞的病毒。溶瘤病毒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病毒或者基因工程改造的病毒。溶瘤病毒也包括详细描述的呼肠孤病毒之类的免疫保护的和重排列病毒。
“受溶瘤病毒感染”指溶瘤病毒进入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类似地,“肿瘤受溶瘤病毒感染”指溶瘤病毒进入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内复制。
“有效量”是足以导致预期效果的免疫刺激剂或呼肠孤病毒的量。对于用于治疗或改善肿瘤的溶瘤病毒来说,有效量是足以减轻或消除肿瘤症状,或者足以减缓肿瘤发展的溶瘤病毒的量。
“治疗或减轻肿瘤”意思是减轻或者消除肿瘤的症状,或者减缓肿瘤的发展。减轻优选地是至少约10%,更优选地至少约20%、30%、40%、50%、60%、70%、80%或90%。
可交替地使用术语“核酸”和“寡核苷酸”以表示包括多个核苷酸的分子。如这里所使用的,该术语指寡核糖核苷酸以及寡脱氧核糖核苷酸。该术语也将包括多核苷(即,多核苷酸减去磷酸)以及含有任何其它有机碱(organic base)的多聚体。核酸包括载体,例如,质粒,以及寡核苷酸。可从现有的核酸来源中获得核酸分子,但是优选地是合成的(例如,通过寡核苷酸合成产生)。
“免疫刺激剂”指实质上提高或加强对外源抗原的免疫反应(抗体和/或细胞介导的)的任何物质。
如这里所使用的“免疫刺激核酸”是含有诱导免疫反应的免疫刺激基序或主链的任何核酸。免疫反应可表征为,但不限于,Th 1型免疫反应或者Th2型免疫反应。通过活化的免疫细胞所激发的细胞因子和抗体产生谱定义这种免疫反应。
B..治疗肿瘤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在患所述肿瘤的哺乳动物中治疗肿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哺乳动物施用溶瘤病毒和免疫刺激剂。以使其能最终接触靶肿瘤细胞的方式施用溶瘤病毒。溶瘤病毒施用的途径,以及剂型、载体将取决于靶细胞的位置以及类型。可使用多种施用途径。例如,对于容易到达的实体瘤,可通过直接向肿瘤注射途径施用溶瘤病毒。对于造血肿瘤,例如,可通过静脉内或血管内途径施用溶瘤病毒。对于在体内不容易到达的肿瘤,如转移瘤,以可经通过哺乳动物身体的全身途径运输并由此到达肿瘤的方式(例如,静脉内或肌内)施用溶瘤病毒。可选择地,可直接地向单个实体瘤施用溶瘤病毒,其后通过身体的全身途径运送到转移瘤。也可通过皮下、腹膜内、鞘内注射(例如,对于脑肿瘤)、局部(例如,对于黑色素瘤)、口服(例如,对于口腔或食道肿瘤)、直肠内(例如,对于结肠直肠肿瘤)、阴道内(例如,对于子宫颈或阴道肿瘤)、鼻内或通过吸入喷雾(例如,对于肺部肿瘤)途径施用溶瘤病毒。
可以单剂量或多剂量(例如,一个以上剂量)施用溶瘤病毒。可在不同位点或者通过不同途径同时或者连续(例如,几天或几周期间)施用多剂量。优选地在施用免疫抑制剂前施用溶瘤病毒。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一次或多次施用病毒/免疫抑制剂的疗程。
溶瘤病毒优选地配制成单剂量型,每个剂量含有约102pfus-约1013pfus呼肠孤病毒。术语“单剂量型”指适合作为用于人受试者和其它哺乳动物的单一剂量在物理上分离的单位,每个单位含有经计算产生期望治疗效果的预先确定量的溶瘤病毒,其与适当的药物赋形剂联合。
本发明可应用于任何动物受试者,优选地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优选地选自犬、猫、啮齿类、家畜(如绵羊、山羊、牛、马和猪)、人和非人灵长类。优选地,哺乳动物是人。
本发明可结合其它肿瘤疗法如化疗、放疗、手术、激素疗法和/或免疫疗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任何溶瘤病毒和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实施本发明。溶瘤病毒可以是粘病毒科(myoviridae)、长尾病毒科(siphoviridae)、podpviridae、teciviridae、被盖病毒科(corticoviridae)、芽生病毒科(plasmavifidae)、脂毛病毒科(lipothrixviridae)、fuselloviridae、痘病毒科(poxviridae)、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藻DNA病毒科(phycodnaviridae)、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腺病毒科(adenoviridae)、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多DNA病毒科(polydnaviridae)、丝状病毒科(inoviridae)、微小病毒科(microviridae)、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cycto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双RNA病毒科(bimaviridae)、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线状病毒科(filoviridae)、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轻小病毒科(leviviridae)、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欧防风黄点病毒科(sequiviridae)、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星状病毒科(astroviridae)、诺达病毒科(nodaviridae)、四病毒科(tetraviridae)、番茄丛矮病毒科(tombusviridae)、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glaviviridae、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或者杆状RNA病毒科(barnaviridae)中的成员。
呼肠孤病毒是特别优选的溶瘤病毒。呼肠孤病毒是具有双链、节段RNA基因组的病毒。病毒体直径60-80nm并且拥有两个同心衣壳,其中的每一个都是二十面的。基因组由具有10-12个分离节段的双链RNA构成,总的基因组大小为16-27kbp。单个RNA节段大小不同。人呼肠孤病毒由三种血清型组成:1型(Lang株或T1L)、2型(Jones株,T2J)和3型(Dearing株或Abney株,T3D)。三种血清型根据中和以及血凝抑制试验很容易鉴别(见,例如,Fields,B.N.等,1996)。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溶瘤病毒是减毒的或修饰的腺病毒。减毒的或修饰的腺病毒可在具有活化的Ras途径的细胞中复制,但是不能在不具有活化的Ras途径的细胞中复制。腺病毒是约3.6kb的双链DNA病毒。在人类中,腺病毒可在眼中、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内复制并导致疾病。47种已知的人血清型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是造成绝大多数人类腺病毒疾病的原因。腺病毒编码几种对抗抗病毒宿主防御机制的基因产物。腺病毒的病毒相关RNA(VAI RNA或VA RNAI)是腺病毒感染后期在细胞质中高浓度累积的小的、结构RNAs。这些VAI RNA与PKR的双链RNA(dsRNA)结合基序结合并且通过自体磷酸化阻断PKR的dsRNA依赖的活化。因此,PKR不能起作用并且病毒可在细胞内复制。病毒体的超量产生最后导致细胞死亡。此处使用的术语“减毒的腺病毒”或“修饰的腺病毒”意思是阻止PKR活化的基因产物缺乏、被抑制或被突变,结果PKR活化不被阻断。优选地,VAI RNA的基因不被转录。这种减毒的或修饰的腺病毒不能在不具有激活的Ras途径的正常细胞中复制,但是其能感染并在具有激活的Ras途径的细胞中复制。
新城疫病毒(NDV)优先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复制,并且最常使用的病毒株是73-T(Reichard等,1992;Zorn等,1994;Bar-Eli等,1996)。PV701是一种新城疫病毒的减毒的,非重组的溶瘤株,其在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反应中根据肿瘤特异性缺陷,相对于正常细胞,选择性溶解肿瘤细胞。
副痘病毒口疮病毒是一种在包括人在内的不同哺乳动物中诱导急性皮肤损害的痘病毒。副痘病毒口疮病毒编码在阻断PKR活性中所涉及的基因OV20.0L。副痘病毒口疮病毒不能在不具有激活的Ras途径的细胞中复制。在本发明中更优选的溶瘤病毒是“减毒的副痘病毒口疮病毒”或者“修饰的副痘病毒口疮病毒”,其中阻止PKR活化的基因产物缺乏、被抑制或被突变,结果PKR活化不被阻断。优选地,基因OV20.0L不被转录。这种减毒的或修饰的副痘病毒口疮病毒将不能在不具有激活的Ras途径的正常细胞中复制,但是能感染并在具有激活的Ras途径的细胞中复制。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表达缺陷的单纯疱疹病毒1(HSV-I)突变体hrR3显示出在结肠癌细胞中复制但不能在正常肝细胞中复制(Yoon等,2000)。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I)载体特别有用,因为可对它们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便高度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和传播,并且也可表达多种外源转基因。这些载体可在多种肿瘤类型中显示致细胞病变效应,而不破坏正常组织,在肿瘤内提供扩大的基因递送,并且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已在患有脑肿瘤和其它癌症的患者中检验了多个重组HSV-I载体,其显示在包括脑的人类器官中安全地施用可复制HSV-I载体的可行性。
许多其它溶瘤病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例如,疱疹性口腔炎病毒(VSV)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证明脑炎病毒在小鼠肉瘤中具有溶瘤效应,但是可能需要减毒以便降低其在正常细胞中的感染力。痘苗病毒,由于其特别是能在肿瘤细胞中复制,代表了在本发明中有用的另外的复制溶瘤病毒。另外,可增强或者消除特定的病毒功能以提高抗肿瘤效率并且改善肿瘤细胞靶向。例如,因病毒的胸苷激酶和痘苗病毒生长因子基因的缺失而产生具有提高的肿瘤靶向活性的痘苗病毒突变体。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溶瘤病毒是修饰的痘苗病毒,如在美国专利公开No.2002/0028195中所述,其中突变E3L或者K3L。尽管复制和溶解在正常细胞中受限,但是麻疹病毒(MV)的疫苗株容易溶解转化的细胞。因此,MV非常适于发展作为溶瘤剂。已在感染带状疱疹、肝炎病毒、流感、水痘和麻疹病毒的肿瘤患者中描述了肿瘤消退(综述见Nemunaitis,1999)。可在请求保护的发明中使用任何溶瘤病毒。
已知各种溶瘤病毒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复制的能力基于不同的机理。呼肠孤病毒,例如,为了复制并破坏细胞,需要存在激活的Ras信号传导途径。在某些其它溶瘤病毒中,通过将必需病毒基因置于肿瘤特异性启动子的控制下达到肿瘤选择性。在某些病毒中,ElA区负责结合细胞肿瘤抑制基因Rb并且抑制Rb功能,因此允许细胞增殖机制,以及病毒复制以不受控制的方式进行。δ24在Rb结合区中具有缺失,并且不结合Rb(Fueyo等,2000)。因此,在正常细胞中通过Rb抑制突变体病毒的复制。然而,如果Rb失活并且细胞变成肿瘤细胞,那么δ24不再被抑制。因此,突变体病毒有效复制并且溶解Rb缺陷的肿瘤细胞。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复制的其它机制是本领域已知的。本发明对于与正常细胞相比,溶瘤病毒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复制的机制没有限制。
优选地,病毒不是用于递送用于基因治疗目的基因的载体。例如,已将病毒进行了改造以便递送腺病毒ElA基因、p53肿瘤抑制基因、编码前体药物的基因(Chmura等,1999;2001)或在辐射诱导的启动子下的基因。这些病毒,事实上,通常不优先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并且因此不被认为是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可以是天然存在的或者是经修饰的。当可从天然来源中分离并且在实验室中未被有意修饰时,溶瘤病毒是“天然存在的”。例如,溶瘤病毒可来自“野生来源”,即,来自已感染溶瘤病毒的人。
溶瘤病毒可以是重组溶瘤病毒,其由两个或多个遗传上不同的溶瘤病毒的基因组节段的重组/重排所致。溶瘤病毒基因组节段的重组/重排实际上可能在宿主生物体感染至少两个遗传上不同的溶瘤病毒后天然发生。也可在细胞培养物中产生重组病毒体,例如,通过使许可性宿主细胞与遗传上不同的溶瘤病毒的共感染(Nibert等1995)。本发明进一步包含使用由两个或多个遗传上不同的溶瘤病毒的基因组节段的重排所产生的重组溶瘤病毒,其中至少一个亲本病毒是遗传改造的、包括一个或多个化学合成的基因组节段、已经用化学或物理诱变剂处理过、或者其本身是重组事件的结果。本发明还包含使用在存在化学诱变剂,包括但不限于硫酸二甲酯和溴化乙锭时,或者存在物理诱变剂,包括但不限于紫外光和其它形式的辐射时,经历重组的重组溶瘤病毒。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使用在一个或多个基因组节段中包含缺失或重复的重组溶瘤病毒,由于与宿主细胞基因组的重组包括附加遗传信息的重组溶瘤病毒,或者包括合成的基因的重组溶瘤病毒。
可修饰溶瘤病毒并且使其仍然能裂解性感染哺乳动物肿瘤细胞。可在将所述溶瘤病毒施用于增殖细胞前,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法预处理溶瘤病毒(例如,通过胰凝乳蛋白酶或胰蛋白酶等蛋白酶处理)。用蛋白酶的预处理可除去病毒的外被(outer coat)或衣壳并且可提高病毒的感染力。溶瘤病毒可用脂质体或微胶粒包被。例如,在形成烷基硫酸去污剂的浓度的微胶粒存在时,可用胰凝乳蛋白酶处理病毒体以产生新的感染性亚病毒体颗粒。
可通过将突变的外壳蛋白整合到,例如病毒外被内以修饰溶瘤病毒。可通过取代、插入或缺失对蛋白质进行突变。取代包括插入不同的氨基酸替代天然氨基酸。插入包括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将另外的氨基酸残基插入到蛋白质内。缺失包括蛋白质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可通过本领域的已知方法产生这种突变。例如,编码外壳蛋白质之一的基因的寡核苷酸位点定向诱变可导致产生期望的突变体外壳蛋白。在体外感染COS 1细胞等哺乳动物细胞的溶瘤病毒中突变蛋白质的表达可导致突变蛋白整合到溶瘤病毒的病毒体颗粒内(Turner和Duncan,1992;Duncan等,1991;Mah等,1990)。
优选的一类免疫刺激剂包括佐剂。许多佐剂含有经设计用于防止抗原快速分解代谢的物质,如氢氧化铝或矿物油,以及免疫反应的刺激物,如脂质A、百日咳杆菌(Bortadella pertussis)或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来源的蛋白质。某些佐剂可通过商业途径买到,例如,弗氏不完全佐剂和完全佐剂(Difco Laboratories,Detroit,Mich.);Merck佐剂65(Merck and Company,Inc.,Rahway,N.J.);AS-2(SmithKlineBeecham,Philadelphia,Pa.);铝盐如明矾或磷酸铝;钙、铁或锌的盐;酰基化酪氨酸的不溶悬液;酰基化糖;阳离子或阴离子衍生化的多糖;聚磷腈;可生物降解的微球;单磷酰酯A、QS21、氨基烷基氨基葡糖苷4-磷酸,和quil A。细胞因子,如GM-CSF、白介素-2、-7、-12,和其它相似生长因子也可用作佐剂。
以便于特定组合物的方式向宿主施用免疫刺激剂,通常作为溶于缓冲盐中的单一单位剂量。优选地通常在1到几周后,可通过肠道或胃肠外途径,例如,皮下、皮肤、肌内、皮内、静脉内、动脉内、腹膜内、鼻内、口服、心内、胰腺内、关节内等途径另外递送强化剂量。可通过在靶位点施用达到免疫刺激剂的初始或强化剂量的局部化,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持续释放植入物、以不扩散的颗粒的形式递送等。免疫刺激剂递送的剂量和方案将随所选的特定试剂而改变。通常施用一个或多个剂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免疫刺激剂是多克隆活化剂,其可包括内毒素,例如脂多糖(LPS);和超抗原(外毒素)(见Herman等(1991)Annu Rev Immunol 9:745-72)。尽管超抗原优先活化T细胞,但是内毒素主要与巨噬细胞上的CD 14受体相互作用。因此触发两种细胞类型以释放促炎细胞因子。超抗原(SAgs)被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呈递并且与大量表达特异性T细胞受体Vβ结构域的T细胞相互作用。
可选择地,可使用免疫刺激核酸。免疫刺激核酸可具有免疫刺激基序如CpG基序,和聚鸟嘌呤(poly-G)基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在联合治疗中使用任何核酸以引起免疫反应,无论所述核酸是否具有可确认的基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免疫刺激核酸含有序列CpG,优选地由分子式:5′X1X2CGX3X43′所表示的共有的促有丝分裂的CpG基序,其中C和G是未甲基化的,X1、X2、X3和X4是核苷酸,在5′和3′端或者接近5′和3′端处不存在GCG三核苷酸序列(见,于1999年12月28日授予Krieg等的美国专利No.6,008,200)。已知CpG免疫刺激核酸刺激Th1型免疫反应。尽管在人类DNA中相对稀有,但是通常发现CpG序列存在于感染生物体如细菌的DNA中。人类免疫系统似乎已进化到能识别CpG序列作为感染的早期警戒信号,并且引起抗入侵病原体的立即且有力的免疫反应,而不引起应用其它免疫刺激剂所见到的有害反应。因此依赖这种天然的免疫防御机制,含有CpG的核酸可利用唯一的和天然的途径用于免疫治疗。已经在美国专利No.6,194,388,和所公开的专利申请,如PCT US95/01570、PCT/US97/19791、PCT/US98/03678、PCT/US98/10408、PCT/US98/04703、PCT/US99/07335和PCT/US99/09863中详尽地描述了CpG核酸对免疫调节的效应。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免疫刺激核酸是聚鸟嘌呤免疫刺激核酸。多篇参考文献,包括Pisetsky和Reich,1993Mol Biol.Reports,18:217-221;Krieger和Herz,1994,Ann.Rev.Biochem.,63:601-637;Macaya等,1993,PNAS,90:3745-3749;Wyatt等,1994,PNAS,91:1356-1360;Rando和Hogan,1998,在Applied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Technology,Krieg和Stein编辑,p.335-352;以及Kimura等,1994,J.Biochem.116,991-994中描绘了聚鸟嘌呤核酸的免疫刺激性质。
免疫刺激核酸可以是双链或单链。尽管单链分子具有增强的免疫活性,但是通常,双链分子在体内更稳定。因此,在本发明的某些方面,优选地核酸是单链,在其它方面优选地核酸是双链。整个免疫刺激核酸,或者其部分可以是非甲基化的,但是至少5′CpG 3′的C必需是非甲基化的。
为了便于摄取到细胞内,免疫刺激核酸优选长度为2-100个碱基。然而,如果存在足够的免疫刺激基序,任何多于6个核苷酸(甚至许多kb长)大小的核酸都能诱导免疫反应。优选地,免疫刺激核酸在8和100个核苷酸之间,并且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大小在8和50或者在8和30个核苷酸之间。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免疫刺激核酸的一个特别的优势是免疫刺激核酸可发挥免疫刺激活性,甚至在相对低的剂量时发挥免疫刺激活性。尽管所使用的剂量将视将要达到的临床目的而变化,但是适当的剂量范围是在单一剂量中提供约1Fg-约10,000Fg,通常至少约1,000Fg免疫核酸。可选择地,免疫刺激核酸的靶剂量导致施用免疫刺激核酸后,在第一个24-48小时内抽出的宿主血液的血量中有约1-10飞摩尔免疫刺激核酸。根据当前的研究认为免疫刺激核酸在这些剂量水平上几乎没有或者没有毒性。
适于本发明目的的免疫刺激核酸可以是磷酸二酯的形式,或为了更稳定,以硫代磷酸酯或者磷酸二酯/硫代磷酸酯混合物的形式。尽管可使用源于现有核酸来源,如基因组DNA或cDNA的寡核苷酸,优选的是使用合成的寡核苷酸。因此,可研发固体支持物上的寡核苷酸,使用β-氰乙基亚磷酰胺法(Beaucage,S.L.和Caruthers,M.H.TetrahedronLetters 22,1859-1862(1981))用于3′->5′装配,然后在不用调节pH的0.3M乙酸钠(最终0.3M)存在下于乙醇中进行沉淀。接下来,用4体积80%乙醇进行沉淀,随后在溶于纯水前干燥沉淀。在含有寡核苷酸的硫代磷酸酯中,用硫原子取代构成磷酸基的一个氧原子。可如以前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合成,除了用TETD(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溶液替换在磷酸二酯键合成所必需的氧化步骤中使用的碘/水/嘧啶四氢呋喃溶液,其提供用于产生硫代磷酸基的硫离子。也可设想磷酸二酯键,碱基或糖的其它修饰,以便修饰所使用的寡核苷酸的特性,特别是用于增加它们的稳定性。
可选择地,可通过主链修饰达到核酸稳定性。本发明优选的稳定的核酸具有修饰的主链。已经证明当体内施用时,核酸主链的修饰提供增强的免疫刺激核酸的活性。免疫刺激核酸主链包括,但不限于,修饰磷酸的主链,如硫代磷酸酯主链。这些免疫刺激序列的用途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见Bauer等(1999)Immunology 97(4):699-705;Klinman等(1999)Vaccine 17(1):19-25;Hasan等(1999)J Immunol Methods 229(1-2):1-22;以及其它。这种修饰的一种类型是硫酸主链修饰。例如,免疫刺激核酸,包括寡核苷酸5’端的至少两个硫代磷酸酯键和3’端(优选地5’端)的多个硫代磷酸酯键,可提供最大活性并且防止核酸受细胞内的外切酶和内切酶的降解。其它修饰磷酸的核酸包括修饰磷酸二酯的核酸,磷酸二酯和硫代磷酸核酸的组合、甲基膦酸酯、甲基硫代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及其组合。在PCT公开的专利申请PCT/US95/01570和PCT/US97/19791中更详细地讨论了免疫刺激核酸中这些组合中的每一个和它们对免疫细胞的特定效应。
引起主要Th1型反应的优选的免疫刺激剂包括,例如,单磷酰酯A,优选地是3-脱-O-酰基化单磷酰酯A以及铝盐的组合。含有CpG的寡核苷酸(其中CpG二核苷酸是非甲基化的)也包括主要的Th1反应。另一个优选的免疫刺激剂包括皂苷,如Quil A,或其衍生物,包括QS21和QS7(Aquila Biopharmaceuticals Inc.,Framingham,Mass.);七叶素;毛地黄皂苷;或者Gypsophila或昆诺藜(Chenopodium quinoa)皂苷。其它优选的制剂包括一种以上的皂甙,例如至少两个选自QS21、QS7、Quil A、β七叶素和毛地黄皂苷的成员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免疫刺激剂是溶瘤病毒的至少一种抗原,所述溶瘤病毒通过抗原呈递细胞(APCs)向宿主递送,如树突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和可进行基因改造成为有效的APCs的其它细胞。可对这种细胞进行遗传修饰以增加呈递抗原的能力,以改善T细胞反应的活化和/或维持但这不是必需的T细胞反应。通常可从多种生物液和器官中的任何一种中分离APC,其包括肿瘤和瘤旁组织,并且可以是自体的、同种异体的、同种同基因的或异种细胞。
已经证明使用负载肿瘤相关抗原的树突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产生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和抗肿瘤活性(Campton等2000;Fong和Engelmann2000)。在使用肿瘤抗原脉冲的(pulsed)树突细胞的体内临床试验中获得了很有希望的结果(Tarte和Klein 1999)。这些研究清楚地证明使用树突细胞产生抗癌症抗原的免疫反应的效力。
本发明的某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使用树突细胞或其祖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细胞是高效的APC(Banchereau和Steinman,Nature392:245-251,1998)并且已经证明作为用于引起预防性或治疗性抗肿瘤免疫的生理学佐剂很有效(见Timmerman和Levy,Ann.Rev.Med.50:507-529,1999)。一般地,树突细胞可根据下述情况进行鉴别,即它们的典型形状(原位是星形的,体外具有可见的显著的胞质突(树突))、它们能高效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并且它们能激活天然T细胞反应。可对树突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便在体内或先体外后体内表达通常不存在于树突细胞上的特异性细胞表面受体或者配体,本发明包括这种修饰的树突细胞。可使用负载分泌性小泡抗原(secreted vesicles antigen)的树突细胞(称作外来体)作为除了树突细胞以外的选择(见Zitvogel等,Nature Med.4:594-600,1998)。
可从外周血、骨髓、肿瘤浸润的细胞、瘤周组织浸润的细胞、淋巴结、脾、皮肤、脐带血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组织或液体中获得树突细胞和祖细胞。例如,可通过向从外周血中所收获的单核细胞培养物中添加GM-CSF、IL-4、IL-13和/或TNFα之类的细胞因子的组合先体外后体内地分化树突细胞。可选择地,可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GM-CSF、IL-3、TNFα、CD40配体、LPS、fit3配体和/或诱导树突细胞分化、成熟和增殖的其它化合物的组合,将从外周血、脐带血或骨髓中收获的CD34阳性细胞分化成树突细胞。
III.实施例
实施例1
在两个后胁腹上的两个皮下位置向两组雌性SCID小鼠注射1x106人乳腺癌MDA-MB468细胞。在注射后大约2-4周可很明显摸到肿瘤。将20μl、1.O×1O7PFU/ml浓度的、未稀释的呼肠孤病毒血清型3(Dearing株)注射到右侧肿瘤块内。连同呼肠孤病毒一起,也向组1的动物注射10μg含有CpG的寡核苷酸ODN 1826(TCC ATG ACG TTCCTGACGTT)。两周后,再次向这些动物注射等量ODN 1826。组2的动物接受与CpG同样量和同样频率的盐水注射。结果显示在两组中,动物左侧的肿瘤大于动物右侧的肿瘤,表明溶瘤病毒疗法在治疗肿瘤中有效。此外,组1动物中左侧肿瘤小于组2动物左侧的肿瘤,表明和溶瘤病毒疗法一道施用免疫刺激剂的额外的抗肿瘤效应。

Claims (28)

1、在患肿瘤的哺乳动物中治疗或减轻所述肿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向哺乳动物施用溶瘤病毒;和
(b)施用免疫刺激剂。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溶瘤病毒后施用免疫刺激剂。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在溶瘤病毒已感染肿瘤细胞后施用免疫刺激剂。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在经感染的肿瘤细胞表达溶瘤病毒的至少一种抗原或肿瘤特异性抗原后施用免疫刺激剂。
5、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溶瘤病毒后24小时施用免疫刺激剂。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溶瘤病毒是呼肠孤病毒。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呼肠孤病毒是天然存在的呼肠孤病毒。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免疫刺激剂是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ODN)。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免疫刺激剂是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苷(CpG)。
10、在患肿瘤的哺乳动物中提高溶瘤病毒抗肿瘤活性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向哺乳动物施用免疫刺激剂和溶瘤病毒。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在溶瘤病毒已感染肿瘤细胞后施用免疫刺激剂。
12、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在经感染细胞表达溶瘤病毒的至少一种抗原或肿瘤特异性抗原后施用免疫刺激剂。
13、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溶瘤病毒后24小时施用免疫刺激剂。
14、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溶瘤病毒是呼肠孤病毒。
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呼肠孤病毒是天然存在的呼肠孤病毒。
16、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免疫刺激剂是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ODN)。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免疫刺激剂是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苷(CpG)。
18、在患肿瘤的哺乳动物中提高溶瘤病毒的抗肿瘤活性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
(a)将树突细胞与溶瘤病毒接触;
(b)诱导树突细胞呈递溶瘤病毒的抗原;和
(c)在哺乳动物中激发对溶瘤病毒的免疫反应。
19、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以先体外后体内方式发生并且在接触后向哺乳动物施用树突细胞。
20、提高溶瘤病毒疗法效率的方法,包括:
(a)向哺乳动物施用溶瘤病毒;和
(b)施用免疫刺激剂。
21、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溶瘤病毒后施用免疫刺激剂。
22、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在溶瘤病毒已感染肿瘤细胞后施用免疫刺激剂。
23、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在溶瘤病毒疗法后24小时施用免疫刺激剂。
24、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溶瘤病毒疗法是呼肠孤病毒。
25、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呼肠孤病毒是天然存在的呼肠孤病毒。
26、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免疫刺激剂是是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ODN)。
27、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免疫刺激剂是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苷。
28、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的方法,包括:
(a)用溶瘤病毒感染肿瘤细胞;
(b)通过下列方法激发对溶瘤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
(i)将树突细胞与溶瘤病毒接触;
(ii)诱导树突细胞呈递溶瘤病毒的抗原;和
(iii)激发针对溶瘤病毒的免疫反应;
其中对溶瘤病毒的免疫反应是针对由所感染的肿瘤细胞所表达的溶瘤病毒抗原的反应。
CNA200680031389XA 2005-08-31 2006-08-22 用溶瘤病毒和免疫刺激剂治疗以增强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 Pending CN1013047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1328705P 2005-08-31 2005-08-31
US60/713,287 2005-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4761A true CN101304761A (zh) 2008-11-12

Family

ID=37808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1389XA Pending CN101304761A (zh) 2005-08-31 2006-08-22 用溶瘤病毒和免疫刺激剂治疗以增强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71723A1 (zh)
EP (1) EP1922085A4 (zh)
JP (1) JP2009504687A (zh)
CN (1) CN101304761A (zh)
AR (1) AR056487A1 (zh)
AU (1) AU2006287052B2 (zh)
CA (2) CA2825762A1 (zh)
IL (1) IL188816A0 (zh)
MX (1) MX2008002743A (zh)
SG (1) SG149870A1 (zh)
TW (1) TW200812614A (zh)
WO (1) WO2007025365A1 (zh)
ZA (1) ZA20080024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3099A (zh) * 2014-02-27 2017-08-18 溶瘤病毒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癌症的联合方法
CN108125989A (zh) * 2011-04-12 2018-06-08 英特维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溶瘤作用中的禽偏肺病毒
CN108338994A (zh) * 2017-01-25 2018-07-31 杭州康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溶瘤病毒作为用于治疗肿瘤和/或癌症的免疫刺激剂的应用
CN113797349A (zh) * 2015-01-16 2021-12-17 希望之城 细胞穿透抗体
CN113811318A (zh) * 2019-05-09 2021-12-17 萨特治疗学有限公司 使用树突细胞的溶瘤病毒递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6307A (en) 1997-08-13 2000-10-24 Oncolytics Biotech Inc. Reovirus for the treatment of cellular proliferative disorders
US6110461A (en) * 1997-08-13 2000-08-29 Oncolytics Biotech Inc. Reoviru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oplasia
GB0720624D0 (en) * 2007-10-20 2007-11-28 Academisch Ziekenhuis Leiden Viral Modification
WO2009135614A2 (en) * 2008-05-09 2009-11-12 Bayer Schering Pharma Aktiengesellschaft Use of a virus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WO2010105347A1 (en) 2009-03-16 2010-09-23 Mcmaster University Vaccination methods
US20100297072A1 (en) * 2009-05-19 2010-11-25 Depinho Ronald A Combinations of Immunostimulatory Agents, Oncolytic Virus, and Additional Anticancer Therapy
CN103260650B (zh) * 2010-10-20 2015-05-06 西奈山医学院 使用髓源抑制细胞治疗肿瘤的方法和组合物
WO2013112942A1 (en) 2012-01-25 2013-08-01 Dna Trix, Inc. Biomarkers and combination therapies using oncolytic virus and immunomodulation
WO2013163724A1 (en) * 2012-04-30 2013-11-07 Oncolytics Biotech Inc. Protecting modified viruses from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using the reovirus sigma 1 protein
EP2958994B1 (en) 2013-02-21 2019-05-29 Turnstone Limited Partnership Vaccine composition
GB201504251D0 (en) 2015-03-13 2015-04-29 Virttu Biolog Ltd And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The Oncolytic 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ed cells
US20170224796A1 (en) 2016-02-05 2017-08-10 Xeme Biopharma Inc. Therapeutic Cancer Vaccine Containing Tumor-Associated Neoantigens and Immunostimulants in a Delivery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3584A1 (en) * 2004-04-29 2005-12-01 Board Of Regents,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rotein l immunoglobulin binding domains for cell-specific targeting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5989A (zh) * 2011-04-12 2018-06-08 英特维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溶瘤作用中的禽偏肺病毒
CN107073099A (zh) * 2014-02-27 2017-08-18 溶瘤病毒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癌症的联合方法
CN107073099B (zh) * 2014-02-27 2022-09-27 默沙东公司 用于治疗癌症的联合方法
CN113797349A (zh) * 2015-01-16 2021-12-17 希望之城 细胞穿透抗体
CN108338994A (zh) * 2017-01-25 2018-07-31 杭州康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溶瘤病毒作为用于治疗肿瘤和/或癌症的免疫刺激剂的应用
US11357804B2 (en) 2017-01-25 2022-06-14 Hangzhou Converd Co., Ltd. Application of oncolytic viruses as immunostimulants for treatment of tumors and/or cancers
CN113811318A (zh) * 2019-05-09 2021-12-17 萨特治疗学有限公司 使用树突细胞的溶瘤病毒递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8002743A (es) 2008-03-26
US20070071723A1 (en) 2007-03-29
EP1922085A4 (en) 2009-12-30
ZA200800246B (en) 2009-08-26
AR056487A1 (es) 2007-10-10
WO2007025365A1 (en) 2007-03-08
CA2621127C (en) 2014-02-25
CA2825762A1 (en) 2007-03-08
CA2621127A1 (en) 2007-03-08
AU2006287052A1 (en) 2007-03-08
IL188816A0 (en) 2008-08-07
JP2009504687A (ja) 2009-02-05
TW200812614A (en) 2008-03-16
SG149870A1 (en) 2009-02-27
EP1922085A1 (en) 2008-05-21
AU2006287052B2 (en) 200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4761A (zh) 用溶瘤病毒和免疫刺激剂治疗以增强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
AU2001245627B2 (en) Immunostimulatory polynucleotide sequences for us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viral infections
JP5761911B2 (ja) Tlr7およびtlr8に対する安定化免疫調節rna(simra)化合物
US9096858B2 (en) Immune regulatory oligonucleotide (IRO) compounds to modulate toll-like receptor based immune response
CA2402268C (en) Immunostimulatory polynucleotide sequences for us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CA2570786C (en) Modified cpg-containing oligonucleotide multimers in immune stimulation
ES2624767T3 (es) Potenciación de tratamientos de enfermedades autoinmunitarias e inflamatorias mediante oligonucleótidos inmunorreguladores (IRO) antagonistas de TLR7 y TLR9
PT1511845E (pt) Oligonucleótidos imuno-estimuladores e suas utilizações
CN101541965A (zh) Tlr配体与抗病毒剂的组合物
AU2001245627A1 (en) Immunostimulatory polynucleotide sequences for us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viral infections
JP2004519457A (ja) 標的遺伝子の発現を阻害する方法および腫瘍を治療するための医薬
JP2009525989A (ja) 腫瘍溶解性ウイルスの治療を増強させる局所的免疫抑制の使用
CN102171235A (zh) 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来调制髓样分化初级应答基因88(MyD88)表达
CN102245187A (zh) 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来调制toll样受体3表达
US10066230B2 (en) Immune regulatory oligonucleotide (IRO) compounds to modulate toll-like receptor based immune response
JP5359883B2 (ja) 肝炎の治療剤又は予防剤
US7189834B2 (en) Oligoribonucleotides alert the immune system of animals to the imminence of microbial infection
Csatary et al. PROMISING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THERAPY IN HUMAN HIGH GRADE GLIOM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