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2777B - 建筑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建筑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2777B
CN101302777B CN2008101106258A CN200810110625A CN101302777B CN 101302777 B CN101302777 B CN 101302777B CN 2008101106258 A CN2008101106258 A CN 2008101106258A CN 200810110625 A CN200810110625 A CN 200810110625A CN 101302777 B CN101302777 B CN 101302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iece
web
building
housing region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06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2777A (zh
Inventor
罗伯特·J·西蒙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kesi technology Co.
R.J.S. Consortium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2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2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2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2777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09Hooks, dovetails or other interlocking conn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15Brackets, gussets, joining pl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48Connections between open section prof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57Beam to beam conn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63Connections to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2001/2466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72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 formed from a number of parallel prof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2001/2496Shear bracing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柱件、横梁和交叉支撑的建筑框架结构及其方法。柱件的特征在于由多个细长的角铁形部件组装在一起而成,其中角铁形部件由多个分隔件分隔开,分隔件建立了位于隔开的相对支腿之间的面朝横向的凹槽,该凹槽用于容纳横梁的中部腹板的插入端和交叉支撑件的端部。在两个柱件之间的垂直堆叠连接的头尾相连区域呈现与横梁中部腹板的插入端形成紧凑的、摩擦约束衔接的形式。构架中的柱件可以通过一定量的有益的独自的负载操作来应对于强烈的负载,这是由多个角铁形部件,及通过适度的可逆的抗摩擦的能量消耗的纵向相对移动来进行的和提供的。这种负载也可以通过横梁和柱件间的衔接处的可逆的摩擦相对运动来抵抗。类似的摩擦连接还存在于交叉连接的横梁间。

Description

建筑框架结构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2年3月18日,申请号为02828574.3以及发明名称为“建筑框架结构”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及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建筑框架结构,尤其涉及能在该结构中使用的独特的柱体、横梁、交叉支撑及互连结构。这里将显示并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其操作方法、以及几个所示的变化实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加长柱件结构,该柱件结构由多个加长的角铁形部件组装而成,通过螺栓将这些部件及位于其间的分隔件连为一体,其中分隔件帮助限定了柱件的最终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个首选柱件实施例中,使用了四个这种角铁形部件,一般来说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加长的,直角的,与普通结构相同的角铁形截面的形式,以及十字形分隔件(一个或多个)位于这些部件之间并将它们分隔开。这四个加长部件以这样一种方式排列,即,它们的支腿基本上从组装好的柱件的长轴以星形方式辐射。每个角铁形部件的每个支腿与相邻的一个该部件的一支腿相向而对。
这些角铁形部件和一个或多个分隔件是通过螺母—螺栓连接起来的,在这些元件间形成了一摩擦界面。根据该连接具有的张紧程度,可以调节摩擦连接的程度。角铁形部件和分隔件的组装连接形成了一个通常为十字形(横截面)的柱状组件。每个柱状组件在这里也称做一个柱件结构或一个柱件。
给定这种柱状组件中,显而易见在一个组装好的柱件的相对支腿之间的区域含有空隙或凹槽。在一个建筑框架结构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最佳方式,使用这些凹槽来接纳加长工字梁内的中部腹板的改进的插入端部区 域(延伸区域)。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这些凹槽还容纳十字支撑件的端部,其中每个十字支撑件均具有平直的金属块的形式。改进的工字梁由从其上下凸缘去除一较短部分以产生一中部腹板延伸部分而得到。适当的设置在柱件的角铁形部件的凸缘以及横梁的中部腹板延伸部分端部上的螺栓孔或开口与螺母—螺栓组件一起配合来完成一柱件和一横梁间的固定组装。在这种立柱/横梁组件中,柱件和横梁通过一摩擦界面直接相互接合,其摩擦接合的程度可利用螺母—螺栓来调整。
对于这种柱件/横梁的相互连接,设置在工字梁的腹板末端凸起处的最低处的开口具有一个向下开的钩状件形式,在一个构架结构的快速、初始组装中,该钩状件延伸进入柱件的凸缘间的开放或凹入区域。在重力的影响下,暴露并面向下方的钩状件挂住并架在一预装的螺母—螺栓组件,其中螺栓的杆部延伸通过并横跨一对凸缘间的区域来起一卡子的作用,钩状件可以定位于该卡子上并达到重力稳定。这种定位快速地引入了被组装构架的初始稳定性,并且起到指示柱件和横梁的正确的相对位置的作用。
应当认识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可以被改进并可能在某些应用中实现。例如,柱件可以由三根而不是四根加长部件形成。对于仅具有三根这种部件的柱件,这些元件的支腿间的内角,环绕着柱件的长轴前进,可以是120°-120°-120°、135°-139°-90°或180°-90°-90°。对这些组合的说明在这里仅用于说明而无法列举。
另一个改进部分包括交叉支撑件的构造和结构。这种构造可以是例如一个直角角铁的形式、一个管状件的形式,或一个由平板和角铁构成的焊接组件的形式。对这些组合的说明在这里仅用于说明而无法列举。
尽管可以根据本发明制造不同长度的用部件组装的柱件,但是该长度主要由设计者选择,这里特别展示并讨论两种不同的长度。这两个长度之中主要的一个是长度为一个多层建筑中的典型两层楼高度的柱件。另一个长度是柱件大致上具有一层楼高度的长度。各个柱件头尾相连的堆叠在一起以形成加长的竖直的柱件堆叠体,该柱件堆叠体确定了整个建筑构架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趣的特征,两个柱件堆叠体头尾抵接,这种抵接 基本存在于最终建筑的一个预期楼层高度的位置处。在该位置,根据本发明的特别特征,在这些端部连接的堆叠柱件间产生一个直接的结构衔接,该衔接是通过螺母—螺栓连接的横梁的中部腹板的端部延伸区域而建立。因此,根据本发明,横梁和柱件间的结构连接作为相邻的堆叠柱件间的连接衔接件。引入到衔接的螺母—螺栓组件中的张紧程度控制了横梁和柱件间存在的摩擦接合的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趣的特征,提供了一种独特方法,该方法是在多个竖直的矩形区域引入垂直平面交叉支撑的方法,其中这些矩形区域被一对垂直隔开的横梁和一对水平隔开的柱件跨越。尽管可以将不同的特定部件用作交叉支撑结构,但是其中一种非常有用并在这里显示的是交叉并支撑这种间隔的普通的平直钢条。这些钢杆的两端被用镙栓固定在柱件的角铁形部件的相对凸缘间的凹槽处。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一个根据本发明形成的建筑结构的柱件和横梁间作用并传递的力位于通过柱件和横梁的中心纵轴的竖直平面内。因此,如所希望的,负荷操纵基本上在相邻的连接部件之间的中心处进行。通过交叉支撑元件传递的力也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内。
螺母—螺栓,即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细长柱件和分隔件间以及横梁和柱件间的相互连接区域的摩擦界面连接,允许在某些特定负荷环境下在这些部件间有限量的相对滑动。这种滑动加强了建筑构架结构的负荷承载能力,并以无害的热的形式提供了一定量的能量消耗。
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将清楚地显示本发明在几个方面的特殊特征和优势。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设计包括了一种位于横向相邻的水平横梁中部区域间的跨梁连接。带有通孔的连接件拧到并穿过相邻横梁的中部腹板,并具有一些与可用作衔接件的柱件的凸缘端部区域相同的某些特征,以允许安装加长的跨梁,该梁连接于横梁与横梁之间,并位于一对柱件中间的位置。
附图概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建筑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杆件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柱件的上端部分视图,并被用在图1所示的建筑框架结构中。
图3是图2中部分显示的柱件的顶端轴向视图。
图4、5A和5B以分离的方式分别显示了用在图2和图3中柱体的柱体分隔件和组成该分隔件的各部件。
图6是根据本发明使用的一特定构造的工字梁的部分等距图。
图7是一特定构造的槽型横梁的部分等距图。该梁也可根据本发明来使用。
图8是显示互连结构的部分视图,该互连结构存在于图1的框架结构中的堆叠柱件和横梁间,以及柱件和对角的交叉支撑件间。
图9是详细显示在组装及连接横梁和一对堆叠柱件的初始步骤的部分视图。
图10是显示大致如图9中所示部件的等距的放大视图。
图11显示在两个横梁和一对堆叠柱件间的已完成的衔接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剖面线12-12剖开的视图。
图13是与图9非常相似的一个视图,不同之处在于此处所示为横梁和柱件间的相互连接位于柱件两端的垂直中间位置处。
图14是显示使用在图1的建筑框架结构中出现的柱件堆叠体下端处的一基板结构的视图。
图15是与图2类似的一部分视图,其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即在柱体中的角铁形部件能够相对于另一角铁形部件和该柱体中的一分隔件(未显示)独立、纵向地移动。
图16和17是比较一普通的矩形管状柱体和一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交叉形柱体的视图,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容纳建筑物的内墙结构在其上的固定。
图18和19与图3类似,区别在于所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个组装的星形横截面的柱体的两种不同的改进形式。
图20部分性地显示了一个交叉横梁连接的端部。
图21和2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柱体的改变形式的两种不同的横截面。
图23-25显示了交叉支撑件的各种改变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来看附图,首先参见附图1-5B,图1中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个多层建筑构架结构的一节段部分21。在构架结构21中,显示了四个柱件堆叠体22、24、26和28,每个柱件堆叠体由多个头尾连接的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接衔细长柱件构成。这里所用的术语“柱件堆叠体”是指多个端部连接的柱件,而所用的词“柱件”代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单个柱件体。为了显示本发明提供的典型的多功能性,在这些柱件堆叠体中显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柱件一双层楼柱件和单层楼柱件。
堆叠体22中的三个柱件以30、32和34显示。正如随后将更详细地描述的,柱件32的上端32a连接到柱件30的下端,柱件32的下端32b连接到柱件34的上端。柱件30(仅部分地显示)和32是两层楼柱件(见长度L),柱件34是单层楼柱件(见长度I)。另一柱件专门在图1中用35表示。该柱件实质上与柱件32的结构相同。
在图1所示的几个柱件堆叠体之间延伸并连接到这些堆叠体上的是多根水平的横梁,如以36、38和40表示的三根横梁。这三根横梁中的相邻两根间的距离是相同的,并具有构架结构21的一层楼高度的间距。在图1中,横梁36以其近端在柱件30、32之间的头尾连接处衔接(下面将进行解释)到柱件堆叠体上。在图1中,横梁38以其近端连接到柱件32的相对端(上端和下端)的垂直中心处。在图1中,横梁40以其近端连接到柱件32、34之间的头尾连接处。正如将要解释的,上述横梁36、40的端部连接到柱件堆叠体22内的柱件上的方式与图1中横梁38的近端连 接到柱件32的上下两端间的中心处的方式稍有不同。
如图1中所示,具有多个较大的黑点。这些黑点代表分隔件或分隔结构的位置,这些分隔件或分隔结构形成了构架结构中使用的多个柱件的部分结构。例如,图1中42、44处显示的是构成柱件32的一部分的两个黑点(分隔件)。这两个点显示了柱件32内的分隔点在结构21中的位置,其大致上位于楼层的中点处。因此,点42代表柱件32内的一分隔件,该分隔件通常是垂直地位于横梁36、38间的中心处。点44以及其所代表的柱件32内的分隔件通常是垂直地位于横梁38、40间的中心处。黑点45代表单层楼柱件34内的一分隔件,该分隔件通常是垂直地位于横梁34的上下两端的垂直中心处。图1中的空心点代表在各柱件堆叠体内的垂直相邻柱件间的头尾连接。
图2和图3更详细地显示了柱件32的结构,以及图1所示柱件堆叠体中使用的各种柱件中的许多其它结构。柱件32在这里具有四个细长的角铁形部件46、48、50和52。这些角铁形部件基本上彼此平行,并平行于柱件32的中心长轴32c。部件46、48、50和5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个直角横截面,该直角横截面由有角度地相交的支腿,如部件46中的支腿46a、46b形成。这些支腿在一个诸如拐角46c的细长的线性拐角处汇合。拐角46c紧邻轴线32c并基本上与其平行。
如图所示,柱件32通常具有一个交叉形状的横截面结构,其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即,使角铁形部件内的各支腿基本上从轴线32c处横向向外辐射(星形)。每个角铁形部件中的每各支腿与下一相邻角铁形部件的一支腿隔开、彼此面对并基本平行。
如图2所示,在柱件32的上端区域32a设置有对齐的通孔,诸如设置在凸缘46b上的通孔54。正如将要解释的,这些通孔用于连接诸如横梁36的横梁,以及用于衔接到诸如横梁30的上部横梁的底侧。
在前面提到的图1中的黑点42、44的位置处,设置了交叉形状的由两部件构成的分隔件,诸如在图3-5B中不同显示的分隔件42。该分隔件42由两个相同结构的部件构成,其中一个是在图5A中单独显示的42a,另一个是在图5B中单独显示的42b。这些分隔部件具有中部凹口,使得 它们能够如图4装配在一起,并且部件42a、42b的向外延伸部分设置有通孔,诸如显示在部件42b中的孔56。
分隔件42通常位于横梁36、38的纵向中心处,并位于柱件部件46、48、50和52的相对支腿之间。该分隔件利用合适的螺母—螺栓组件,如图3中以58所示的组件并通过设置在部件46、48、50、52的支腿中的合适的容纳通孔(未显示)而拧在其位置处。类似地,分隔件44被置于立柱32内垂直地位于横梁38、40的中心处。当位于其位置时,这些分隔件将柱件的角铁形部件分隔开并且这些分隔件的中心线与前面提到的柱件轴线32c重合。每个部件42a、42b的厚度最好大约等于横梁的中心腹板部分的厚度,其中横梁用在图1所示的建筑构架结构中。
在每个柱件中,角铁形部件、分隔这些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分隔件、以及将所有东西绑在一起的螺母—螺栓组件(以及相关的通孔)以这样一种方式相互包容,即与每个分隔件相应的区域处具有一摩擦界面。该界面可以允许在这些元件之间有一特定小量的相对纵向运动(沿柱件的长轴方向)。引进到螺母—螺栓组件中的松紧程度决定了摩擦接合的程度,因而该摩擦接合是可选择及可调节的。本发明的该特征的重要性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一个组装好的柱件,如柱件32,呈四个彼此间如上所述并显示的方式布置的直角的角铁形部件组装在一起的形式,并通过螺母—螺栓组件保持在一起,其中螺母—螺栓组件将这些角铁形部件夹持在诸如分隔件42、44的分隔件上。该结构的结果是具有沿着柱件32的长度横向向外的开口或凹槽,这些开口或凹槽部分地由角铁形部件的相对支腿间存在的间隔构成。
这些凹槽在这里被用来容纳诸如横梁36、38、40等横梁的中部腹板的延伸端部,这将在下面描述。
暂时转向图15,此处,部分显示的角铁形部件46、48、50、52是分隔开的部件。在图15中,虚线60和虚线箭头62显示了角铁形部件48从其相对于另外三个角铁形部件46、50、52的实线轮廓位置稍稍向上位移。类似地,双点划线64和双点划线箭头66显示了角铁形部件50相对于部 件46、48、50向上的位移。部件48、50的这些移动位置在图15中被夸大了。这么做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前面提到过),即,这些内置于角铁形部件和间隔件间的紧固区域之中的冗余是如此工作的,即在能使柱件32产生弯曲的严酷负荷条件下,其中的角铁形部件实际上可以彼此相对地稍稍移动从而有点象作为独立部件起作用。这种移动在这些元件彼此接触的区域产生摩擦的、消耗能量的减速作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柱件的这种能力提供了这样一种柱件,即该柱件可以起到吸收作用到建筑构架上的震动的热能消耗器的作用。
现在参见图6,7,18和19,从图6开始,其以36部分地显示了前面提到的横粱36的一端部。横梁36包括一个中部腹板36a和上下凸缘36b和36c。如图所示,凸缘36b和36c的一较短部分已经被去除以产生并暴露来自于中部腹板36a的延伸部分36d。
在延伸部分36d上设置有三个在垂直方向上间隔开的通孔36e和一个朝下的通孔状钩状件36f。这种根据本发明的设置而从普通工字梁改造的形式如何工作,将在下面描述。
图7中以68显示了用于本发明的另一横梁结构。横梁68由一种普通的槽形元件改成,该槽形元件具有一中部腹板68a和上下凸缘68b和68c。上下凸缘的端部已经被如图所示地去除,来得到并暴露一来自于中部腹板68a的延伸部分68d。延伸部分68d与前面提到的图6中的延伸部分36d类似,也包括三个通孔68e和一个通孔状钩状件68f。不必更多的描述,就可以清楚如何用槽状横梁68替代工字梁36。
图18和1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星形横截面柱件结构的改进形式。在图18中显示一个柱件70,该柱件70具有由角铁形部件72、74、76形成的一种三边结构。部件72、74、76包括成对的以一定角度相交的细长支腿,诸如支腿72a和72b,它们在一个诸如拐角72c的细长线性拐角处交接,其中该拐角基本上平行于并稍许离开柱件70的长轴70a。在图18显示的特定结构中,三个角铁形部件中的每一个在成对的支腿间的内角大约为120度。
合适的分隔件结构,在柱件70的部件72、74和76间的以78显示的 分隔件以与前述在诸如部件46、48、50和52的柱件部件间的分隔件42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分隔件和角铁形部件间的连接也与柱件32的前述连接相似。
在图19中显示了另一种柱件结构80,具有与图18中显示的柱件70类似的一种三边结构。为了简化的目的,附图18中用于柱件70的几个部件的同一套参考标号也用于图19中的柱件80的相似位置和相似部件。柱件80和柱件70间的主要不同在于,在柱件80中,两个角铁形部件的以一定角度相交的支腿具有大约135度的内角,第三个角铁形部件的支腿具有大约90度的内角。
现在转回图8-12,图8更详细地显示了建筑结构21内的包括柱件30,32和横梁36,38的区域的细节。在该图中,柱件和横梁彼此间完全组装在一起,其中横梁36的端部区域36d产生了柱件30和32之间的头尾衔接,横梁38的端部区域通过螺母—螺栓组件连接到基本上位于柱件32的两端间的纵向中心区域处。应当记得,柱件32具有基本上横跨构架结构21的两层楼尺寸的长度。如图8中所示,一个具有四个螺母—螺栓组件的螺母—螺栓模式被用在柱件30,32和横梁38间的连接区域。在柱件32和横梁38间的连接区域,其处在柱件间没有发生衔接,横梁36的端部也利用螺母—螺栓组件构成的四个螺母—螺栓模式连接到柱件部件46,48的支腿。这样,在横梁36的端部连接区域包括三个通孔和一个朝下的钩状件。类似地,在横梁38的端部区域也包括三个通孔和一个朝下的钩状件。
如图8中所示,一个交叉支撑结构包括一对杆件结构的交叉支撑件82,84。这两个交叉支撑件横跨由横梁36,38和柱件32,35构成的矩形区域。这两个交叉支撑件的端部延伸通过并位于角铁形部件的支腿间的间距/凹槽之间,并通过位于图8中以86,88显示的区域处的螺母—螺栓组件适当地固定在那里。交叉支撑件82,84与横梁36,38的长轴和柱件32的长轴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内。
图9显示了在横梁36和柱件30,32相互连接之前的各部件的情况。在图9的实线部分,柱件32的上端初始地设置有一螺母—螺栓组件90, 螺栓的杆部延伸通过设置在角铁形部件46,48上的通孔中的最下面一个。柱件30还不占据其在图9中的实线位置,而是位于图9中的向上有一定间隔的点划线位置处。
横梁36的端部包括中部腹板延伸部分36d,其朝向角铁形部件46,48间的凹槽并如弯箭头92所示进入一合适位置。这包括延伸部分36d在部件46,48间的插入以及利用重力将钩子36f钩在螺母—螺栓组件90的螺栓杆上。
然后横梁36定位使得其长轴基本上垂直于柱件32的长轴,而柱件30被降低进入到它在图9中实线所示的位置。当此操作发生后,设置在横梁延伸部分36d、柱件32上端和柱件30下端的通孔排列成一条直线,从而允许螺母—螺栓组件相对于所示的其它通孔插入并拧紧。
这得到了一个柱件30,32和横梁36间完成了的组装,其中横梁36的腹板延伸部分36d在柱件30,32的相邻端间产生了一衔接。该情况清楚地显示在图11和12中。图10也有益于说明该情况,在该图中显示的是将上面的柱件30向下降低到柱件32的上端之前的这些部件的情况。使用的用于产生横梁36和柱件30,32间的相互衔接的多个螺母—螺栓组件被适当地拧紧,来建立预期程度的摩擦的相互接合,该摩擦的相互接合直接存在于横梁36和柱件30,32的相对表面间。
图13显示了发生在横梁38和柱件32的垂直中部间的相互连接的同样的过程。
现在来完成对各附图中显示的内容的描述,图14显示了一个用在构架结构21中的基板结构94,其与诸如柱件堆叠体22的不同柱件堆叠体的基部相邻。这些基板结构将堆叠体有效地连接到基础(未显示)上。基板结构94包括一通常为水平的板96,在板96上表面上焊接有一交叉结构98。该交叉结构是基本上与分隔件42相同的一分隔件结构。该交叉结构接受堆叠体22中的最下面柱件的下端,该柱件利用相对的分隔开的支腿在其下端容纳该交叉结构。合适的螺母—螺栓组件(未显示)将这些部件固定在该基板结构上。
图16和1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在这两个图中特别使 用了一比较的方式来显示其不同之处,即在使用一普通的矩形管状柱件(图16)和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交叉形柱件(图17)的不同情况下,它存在于在一建筑物的拐角处汇合的墙壁(具有厚度W)处。
在图16中,显示了一个普通的中空矩形的方形横截面柱件100与四个内墙结构102、104、106和108。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具有图17中所示墙壁厚度的墙结构,柱件100的拐角将突出并暴露在外。为了不使这些拐角突出,则必须增大墙壁厚度,而增大的墙壁厚度将转变为一个完成的建筑物内的可用楼层空间的减小。
如图17中所示,其显示了一个柱件32的横截面的横向周界轮廓,这些相同的墙壁结构102、104、106、108以这样一种方式集合在一起,即,它们的拐角不会由于柱件的任何部位的突出而被破坏。
在图20中,部分地显示了位于一对相互垂直的横梁110、112之间的跨梁连接(仅显示了一端),其中横梁110、112可以形成图1中构架结构21的一部分。特别地,横梁110的纵向中心区域具有两对(通过螺栓)连接到其中部腹板110a两侧的直角连接件,诸如那对容纳在其中的连接件114、116。连接件114、116分别包括隔开的平行的支腿114a、116a,它们基本上以与前述角铁形部件46、48、50和52的支腿间设置的间距相同的间距分隔开(如图所示)。
包括诸如两个以118显示的孔的四个通孔设置在支腿114a、116a上。一个螺母—螺栓组件120配置在最下面的相对通孔中,螺栓的杆部横跨支腿114a、116a之间的区域。
部分地显示但还未连接的是,设置有带通孔的中部腹板延伸部分112a的横梁112的端部,其中最下面的通孔实际上是一与前述钩状件36f相似的钩状件112b。横梁110、112的完整连接基本上以与上述柱件—横梁连接相同的方式完成。
图21显示了一个用于细长部件的改进的柱件130的横截面,该柱件包括一个平板132、两个直角的角铁形部件134,136。一个与这些部件一起使用的分隔件结构以138显示。
图22显示了具有另一改进的横截面形状的柱件140,该柱件包括一个槽形件142、两个直角的角铁形部件144、146。一个与这些部件一起使用的分隔件结构以148显示。
图23显示了一改进的交叉支撑结构150,其通过将一平板152和一角铁154焊接在一起组成。
图24显示了交叉支撑结构的另一改进形式156,其具有普通的直角角铁的形状。
图25显示了交叉支撑结构的另一改进形式158,其具有一直线的管状结构。
目前已经全部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特殊特征。本发明的柱件和横梁部件,其可以使用标准结构的横截面部件容易地构成,以允许可以非常容易地、直观地和极度精确地就地组装和构造。螺母-螺栓连接件,基本上就是由这些组件组装成一个建筑构架所需的所有东西,建立起所有所需的连接和接合,而不需要使用焊接。柱件和横梁之间的连接区域极其重要,在该处横梁端部产生了在垂直堆叠的相邻柱件间的承载负载的衔接。类似的连接还存在于横梁和横梁之间。具有各种不同可行结构的多组件组装的柱件,具有明显小于可比较的重力承载管状柱件的重力覆盖区域。相互连接的柱件、横梁和交叉连接结构在同一个包含各自纵轴的竖直平面内传递和控制负荷。相对运动、能量消耗、摩擦连接存在于:(a)柱件内,(b)柱件、横梁和交叉连接件之间,和(c)从横梁到横梁,以对传递到建筑物的猛烈负荷提供合适及宽泛的反应。

Claims (3)

1.一种在一对合适位置的、在先安装的建筑-构架柱件之间安装细长工字梁的方法,在安装所述梁之前,所述建筑-构架柱件间隔开,并且其中所述梁包括平面的、竖直的中部腹板,所述方法包括:
为上述两个间隔开的柱件中的每一个柱件建立并且是在其内建立(a)一对间隔开的、大致平行的-平面的板部件,所述板部件起锚固点的作用,并被以形成直立的、平面的、易于垂直向下垂直地进入的、顶部敞开的梁-腹板容纳区域的方式间隔开,所述容纳区域具有适于自由地、直接地、接触地、摩擦地容纳所述梁的中部腹板厚度的横向宽度,和(b)横跨部件,所述横跨部件在位于所述容纳区域的敞开的顶部之下的位置在所述板部件之间延伸;
制备所述梁的中部腹板的相对端中的每一个以使,(a)在垂直方向没有障碍物以便允许所述腹板端部向下插入所提及的特征性的容纳区域,并穿过所述容纳区域的所述敞开的顶部,以及(b)具有面朝下的钩状件,所述钩状件设计成通过重力而向下挂住并架靠到所提及类型的横跨部件上;
垂直降低制备好腹板端部的梁以使其制备好的腹板端部插入到所述容纳区域中,所述容纳区域与两个间隔开的所述建筑-构架柱件相配的、已建立的锚固点相关,其中制备好的腹板端部中的钩状件挂住且变成架靠到与所述锚固点相关的所述横跨部件上,并且所述建筑-构架柱件之间预先降低的横向间隔无需任何可察觉的增加,以及
通过所述垂直降低步骤,(a)使降低的梁通过重力与间隔开的建筑-构架柱件连接并互连,并且(b)在所述降低的梁与互连的、间隔开的建筑-构架柱件之间形成重力稳定的、合适的空间互锁构造的状态。
2.一种在一对间隔的、在先安装的建筑构架元件之间的工字梁交叉连接部,所述建筑构架元件具有面向彼此的侧面,所述元件是柱件或梁,所述交叉连接部包括:
细长的、交叉连接的工字梁,其包括竖直的平面的中部腹板,
对于建筑构架元件的每个所述面向侧面,(a)一对间隔的、大致平行的-平面的板部件,所述板部件间隔开以形成竖直的、通常为平面的、易于垂直向下垂直地进入的、顶部敞开的区域来容纳所述交叉连接的工字梁的所述腹板,所述区域具有适于自由地、但直接地、接触地、摩擦地容纳所述交叉连接的工字梁的中部腹板厚度的宽度,和(b)横跨装置,所述横跨装置在所述区域的敞开的顶部之下延伸跨越所述区域,以及
邻接于所述交叉连接的工字梁的中部腹板的每一端的腹板端部制备,所述腹板端部制备(a)延伸超过交叉连接的工字梁的凸缘、并被垂直地清除了交叉连接的工字梁的凸缘,以便允许将其穿过所述区域的敞开的顶部而向下插入到容纳区域中,以及(b)构造有面朝下的钩状件,所述钩状件设计成通过重力向下挂住并架靠到所述区域中的所述横跨装置上,
所述交叉连接的工字梁,在建立了所述交叉连接部的环境中,使其制备好的腹板端部插入与所述两个间隔的建筑构架元件相关的面对的容纳区域中,其中这些腹板端部中的钩状件挂住且架靠在与所述区域相关的所述横跨装置上,从而所述交叉连接的工字梁通过重力与所述间隔的建筑-构架元件连接并互连,与由此交叉连接的建筑构架元件处于一种重力稳定的、合适的空间互锁构造的状态。
3.一种在一对合适位置的、在先安装的建筑构架元件之间安装细长工字梁作为交叉连接部的方法,所述建筑构架元件面向彼此,并且是柱件或梁,且在该工字梁安装之前,所述建筑构架元件进一步间隔开,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工字梁包括竖直的平面的中部腹板,所述方法包括:
为所提及的两个面向彼此的元件中的每一个元件,建立(a)一对间隔的、大致平行的-平面的板部件,所述板部件起锚固点的作用,并且以形成竖直平面的、易于垂直向下垂直地进入的、顶部敞开的工字梁-腹板容纳区域的方式间隔开,所述容纳区域具有适于自由地、直接地、接触地、摩擦地容纳该工字梁的中部腹板厚度的横向宽度,和(b)横跨装置,所述横跨装置在位于所述容纳区域的敞开的顶部之下的位置在所述板部件之间延伸;
制备该工字梁的中部腹板的相对端中的每一个,(a)以使得垂直地清除凸缘以便允许将每个腹板端部向下插入到所提及的特征性容纳区域中,并穿过所述容纳区域的所述敞开的顶部,以及(b)以使得具有面朝下的钩状件,所述钩状件设计成通过重力而向下挂住并架靠到所提及类型的横跨装置上;
垂直降低制备好腹板端部的工字梁以使制备好的腹板端部插入到面对的容纳区域中,所述容纳区域与两个间隔的建筑-构架元件相配的、已建立的锚固点相关,其中制备好的腹板端部中的钩状件挂住且变成架靠在与所述锚固点相关的所述横跨装置上,并且所述建筑构架柱件之间预先降低的横向间隔无需任何可察觉的增加,以及
通过所述垂直降低步骤,(a)使降低的工字梁通过重力与间隔的建筑-构架元件连接并互连,并且(b)在所述降低的工字梁与互连的、间隔的建筑-构架元件之间形成重力稳定的、合适的空间互锁构造的状态。
CN2008101106258A 2002-03-18 2002-03-18 建筑框架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101302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02/008465 WO2003080951A1 (en) 2002-03-18 2002-03-18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28574.3A Division CN1623023A (zh) 2002-03-18 2002-03-18 建筑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2777A CN101302777A (zh) 2008-11-12
CN101302777B true CN101302777B (zh) 2011-06-08

Family

ID=2845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28574.3A Pending CN1623023A (zh) 2002-03-18 2002-03-18 建筑框架结构
CN200810110625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302777B (zh) 2002-03-18 2002-03-18 建筑框架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28574.3A Pending CN1623023A (zh) 2002-03-18 2002-03-18 建筑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1485542B1 (zh)
JP (1) JP2005520960A (zh)
CN (2) CN1623023A (zh)
AU (1) AU2002244318B2 (zh)
BR (1) BR0209851B8 (zh)
CA (1) CA2479217C (zh)
DE (1) DE60217552D1 (zh)
MX (2) MX343776B (zh)
WO (1) WO20030809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11094A1 (en) * 2002-03-18 2007-07-25 Robert J. Simmons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US7310920B2 (en) * 2004-05-06 2007-12-25 Hovey Jr David Two-way architectural structural system and modular support member
JP4203533B1 (ja) * 2008-03-05 2009-01-07 株式会社アイ.テック 鉄骨柱及び鉄骨梁の接合構造
JP2008261214A (ja) * 2008-06-17 2008-10-30 J Simons Robert 梁を設置する方法
JP2008303704A (ja) * 2008-06-17 2008-12-18 J Simons Robert 梁相互接続構造体
JP5638356B2 (ja) * 2010-11-18 2014-12-10 株式会社巴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塔状構造物用部材
SE535750C2 (sv) * 2011-05-06 2012-12-04 Makahper Ab System av element med pelare och tvärslåar samt pelarbeslag med clips
KR200464558Y1 (ko) * 2011-08-11 2013-01-08 신경철 프로파일 모서리 조립 보강재
CN103104037B (zh) * 2011-11-10 2015-11-18 同济大学 H型钢梁与矩形管柱对穿连接板连接节点
CN103334993A (zh) * 2013-04-03 2013-10-02 倪惠华 钣金件连接装置
CN104074280B (zh) * 2014-07-25 2016-08-17 浙江乔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卡箍连接结构
CN104074279B (zh) * 2014-07-25 2016-08-03 浙江乔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连接工型和t型钢条的连接结构
LT6370B (lt) * 2015-06-10 2017-03-10 Uab Aldrea Sijos komponentai, skirti techniniam konstravimui, konstravimo rinkinys ir sijos komponentų sujungimo būdas
CN105479421A (zh) * 2015-12-19 2016-04-13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金属分隔工具
CN107795013A (zh) * 2016-08-30 2018-03-13 谢志强 一种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板柱结构榫卯插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93334B (zh) * 2016-09-23 2018-06-29 沈阳建筑大学 装配式钢结构梁贯通榫卯式节点结构及组装方法
FR3065977B1 (fr) * 2017-05-05 2019-07-12 Nextensia Ensemble d’elements de structure destines a former un parking aerien a etages, et parking aerien a etages correspondant
WO2019157237A1 (en) * 2018-02-09 2019-08-15 Conxtech, Inc. Full moment connection collar systems
CN108643602B (zh) * 2018-05-21 2021-02-02 同济大学 一种适用于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外包锚钢加固结构
CN109555230B (zh) * 2018-11-29 2020-10-27 青岛理工大学 具有恢复功能的部分填充结构框架装配节点
CN110984456A (zh) * 2019-11-07 2020-04-10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的桁架屋盖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12282059A (zh) * 2020-11-25 2021-01-29 灵境(湖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地用的连接钢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677A (en) * 1908-04-27 1909-06-22 Ralph Roy Belcher Building and shelving construction.
US1729743A (en) * 1927-05-10 1929-10-01 Jorgensen Aage Kjarsgaard Library-stack-supporting structure
FR654692A (fr) * 1928-01-04 1929-04-09 Assemblage pour poutres et colonnes ou piliers métalliques
DE1929175A1 (de) * 1969-06-09 1970-12-17 Rensch Eberhard Wand,insbesondere Trennwandsystem
US3977801A (en) * 1974-11-22 1976-08-31 Thomas Philip Murphy Connector for structural members
FR2471461A1 (fr) * 1979-12-10 1981-06-19 Nolle Herve Elements de constructions : poteaux porteurs et assises
FR2613403A1 (fr) * 1987-04-03 1988-10-07 Bretzner Michel Pilier, notamment pour constructions a ossature bois et constructions faisant usage de tels piliers
DE29518886U1 (de) * 1995-11-29 1996-02-08 Luig Klaus Dipl Ing Stahlbauskelettkonstruk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85542B1 (en) 2007-01-10
BR0209851B8 (pt) 2014-06-17
EP1485542A1 (en) 2004-12-15
MXPA04008991A (es) 2005-07-01
DE60217552D1 (de) 2007-02-22
JP2005520960A (ja) 2005-07-14
CN101302777A (zh) 2008-11-12
AU2002244318A1 (en) 2003-10-08
AU2002244318B2 (en) 2008-05-29
CA2479217C (en) 2011-10-04
CA2479217A1 (en) 2003-10-02
BR0209851A (pt) 2004-06-15
CN1623023A (zh) 2005-06-01
WO2003080951A1 (en) 2003-10-02
MX343776B (es) 2016-11-23
BR0209851B1 (pt)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2777B (zh) 建筑框架结构
US6802169B2 (en)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US8161707B2 (en)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US6257426B1 (en) Shelf engagement mechanism
KR100925576B1 (ko) 건축 구조체
JP2017133209A (ja) 木造建築物の構造躯体の接合構造
JP2006307583A (ja) 木造建築構造体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JP4365448B1 (ja) ハニカム建築構造体の基本ユニット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EP1739243B1 (en)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EP1811094A1 (en)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KR100431353B1 (ko) 철 골조용 형강 구조
JP5110895B2 (ja) 建築用構造部材
JP2006207340A (ja) パネル組み立て式パーティション
JP2007044063A (ja) H形鋼の交差連結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書架の耐震装置
JP2023066261A (ja) 建物
JP2004225347A (ja) 構造物の制震構造
JP2019129754A (ja) キャットタワー
JP3981371B2 (ja) トラス構造物とこれを用いた階段
JP2008063898A (ja) ユニット建物及びユニット建物用制振装置
JP2006083584A (ja) 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構築方法
JP2006183338A (ja) 木造建築物における木材の連結構造
KR20200131719A (ko) 모듈식 조립체
JP2005307516A (ja) 軸組構造
JP3516197B2 (ja) 建物の架構構造
KR20230161181A (ko) 조립식 가구용 구조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NGKESI TECHNOLOGY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MMONS ROBERT J. JOINT COMPANY

Effective date: 20141030

Owner name: SIMMONS ROBERT J. JOINT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OBERT J SIMMONS

Effective date: 201410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30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Kangkesi technology Co.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R.J.S. Consortiu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30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R.J.S. Consortium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Simmons Robert J.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