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2362A - 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2362A
CN101302362A CNA2008100396003A CN200810039600A CN101302362A CN 101302362 A CN101302362 A CN 101302362A CN A2008100396003 A CNA2008100396003 A CN A2008100396003A CN 200810039600 A CN200810039600 A CN 200810039600A CN 101302362 A CN101302362 A CN 101302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earth
acid
epoxidation
solution
nano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96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2362B (zh
Inventor
李富友
胡鹤
黄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0396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2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2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2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2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23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环氧化试剂将纳米材料上带有的表面活性剂中的C=C双键氧化得到三元环氧化合物,再利用环氧化物在酸性或碱性下开环与含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反应,制得两亲性和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本方法工艺简单,使用范围广泛,反应产率高,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纳米材料是指由极细晶粒组成,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量级(1~100nm)的固态材料。由于极细的晶粒,大量处于晶界和晶粒内缺陷的中心原子以及其本身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纳米材料与同组成的微米晶体(体相)材料相比,在催化、光学、磁性、力学等方面具有许多奇异的性能,使得纳米材料在机械、电子、光学、磁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发射窄、寿命长、抗漂白等优点,在生物标记和成像方面有着重大应用价值。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领域必须解决水溶性性和生物相容性问题,并且稀土纳米材料的表明要有活性官能团能进一步跟生物分子连接。目前,通常制备的稀土纳米材料主要是利用长烷基链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包覆剂,因此它们一般是疏水的,且难以进一步功能化。例如,采用水热法(Li YD,Nature 2005,437,121;Inorganic Chemistry 2006,45,6661)或者热解法(Yan CH,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5,127,3260;Capobianco J A,Journal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6,128,7444;)等制备的稀土纳米材料表面包覆有长烷基链,因而都是疏水的,只能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当前常用的改良策略是在稀土纳米材料的表面包裹一层SiO2或者高分子材料,这种包裹能改善两亲性,也能提供活性官能团。但是这种策略成本高、工艺复杂、效果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泛,成本低廉的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采用表面活性剂配体环氧化法,具体而言是采用过氧化物作为环氧化试剂将稀土纳米材料上带有的表面活性剂中的双键氧化成三元环氧化物;再在酸性或碱性下,三元环氧化物与带有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得到两亲性的稀土纳米材料,并提供有用的活性官能团。
本发明提出的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带有表面活性剂的稀土纳米材料以0.1g/L~3.0g/L的浓度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相对于表面活性剂配体2~3摩尔当量的过氧化物环氧化试剂,在40~50℃或室温下反应3~12小时,再直接加入相对于表面活性剂配体4~6倍摩尔当量的带有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在酸性(如pH=4~6)或碱性(如pH=8~10)下与环氧化后的三元环氧化合物反应3~12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溶剂,用乙醇或水洗涤,离心分离,反复1~6次,将沉淀在-20~100℃真空干燥2~50小时,最后制得两亲性的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是含有C=C双键的油酸或者亚油酸,或它们的钠盐,亚油酸的结构式为(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油酸的结构式为(CH3-(CH2)7-CH=CH-(CH2)7COOH)。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环己烷、正己烷、正庚烷、氯仿、二氯甲烷、苯或甲苯。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稀土纳米材料为稀土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或钇(Y)的氟化物,氧化物,磷酸盐,钒酸盐或氟化物钠盐;或者掺杂了Er、Yb/Er、Yb/Ho、Yb或Tm的稀土元素的氟化物,氧化物,磷酸盐,钒酸盐或氟化物钠盐。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过氧化物环氧化试剂为过三氟乙酸(CF3CO3H)、过甲酸(HCO3H)、过乙酸(CH3CO3H)、过苯甲酸(C6H5-CO3H)或间氯过苯甲酸(ClC6H4-CO3H),或者为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带有表面活性剂的稀土纳米材料可以通过水热法(Li YD,Nature 2005,437,121;Inorganic Chemistry 2006,45,6661,Chemistry of Materials,2007,19,727)或者热解法(Yan CH,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5,127,3260;Capobianco J A,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6,128,7444)或者其它类似方法来制备。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带氨基化合物为末端双氨基聚乙二醇(PEG)[(C2H4O)NC6H16N2O],分子量~1500,带羟基化合物为不同分子量的末端单羟基聚乙二醇(PEG)[CH3(OCH2CH2)nOH],分子量~1900和~550。
本方法工艺简单,使用范围广泛,反应产率高,成本低廉。该方法可以得到两亲性的上转换稀土纳米材料,且表面包裹有用的活性官能团。
附图说明
图1是疏水的(功能化前)稀土纳米材料(LaF3:Yb/Ho)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是疏水的(功能化前)稀土纳米材料(LaF3:Yb/Ho)的环己烷溶液在980nm激光器激发下的荧光光谱。
图3是间氯过苯甲酸环氧化后,用末端双氨基PEG功能化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LaF3:Yb/Ho)的水溶液在980nm激光器激发下的荧光光谱。
图4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LaF3:Yb/Ho)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是疏水的(功能化前)稀土纳米材料(LaF3:Yb/Ho)的红外光谱。
图6是表面配体经环氧化反应后生成环氧化合物的稀土纳米材料(LaF3:Yb/Ho)的红外光谱。
图7是环氧化后用末端双氨基PEG功能化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LaF3:Yb/Ho)的红外光谱。
图8是过苯甲酸环氧化后,用末端双氨基PEG功能化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NaYF4:Yb/Er)的水溶液在980nm激光器激发下的荧光光谱。
图9是过乙酸环氧化后,用末端双氨基PEG功能化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NaYF4:Yb/Tm)的水溶液在980nm激光器激发下的荧光光谱。
图10是混合环氧化剂(过苯甲酸和过乙酸)环氧化后,用末端双氨基PEG功能化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LaF3:Yb/Er)的水溶液在980nm激光器激发下的荧光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水热法合成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LaF3:Yb/Er,LaF3:Yb/Ho,NaYF4:Yb/Er,NaYF4:Yb/Tm
将1.2克氢氧化钠、9mL水、10mL乙醇和20mL油酸混合在一起,搅拌得到均一溶液。在该溶液加入总共1mmol 0.5mol/L的稀土硝酸盐(Ln(NO)3,Ln:85mol%La,12mol%Yb,3mol%Er;79mol%La,20mol%Yb,1mol%Ho;78mol%Y,20mol%Yb,2mol%Er或Tm)水溶液,搅拌5分钟,随后再加入4mL NaF(1.0M)水溶液,搅拌10分钟。将混合溶液转移到50mL水热釜,于160℃水热处理8小时。自然冷却后,加入环己烷收集沉淀,再加入乙醇析出沉淀并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三次,干燥。即可得到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LaF3:Yb/Er,LaF3:Yb/Ho,这些材料可以很好的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它们的粒径和形貌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典型的结果如图1所示,LaF3:Yb/Ho为~15nm的单分散纳米晶.在980nm激光器的激发下,该材料在环己烷中呈现典型的绿光(520-570nm)和极弱的红光(650-670nm)上转换发射,如图2所示,绿光相应于从5S25I8的跃迁;红光相应于从5F55I8的跃迁。
实施例2水热法合成表面带有亚油酸的纳米LaF3:Yb/Er,LaF3:Yb/Ho,NaYF4:Yb/Er,NaYF4:Yb/Tm
将1.2克氢氧化钠、9mL水、10mL乙醇和20mL亚油酸混合在一起,搅拌得到均一溶液。在该溶液加入总共1mmol 0.5mol/L的稀土硝酸盐(Ln(NO)3,Ln:85mol%La,12mol%Yb,3mol%Er;79mol%La,20mol%Yb,1mol%Ho;78mol%Y,20mol%Yb,2mol%Er或Tm)水溶液,搅拌5分钟,随后再加入4mLNaF(1.0M)水溶液,搅拌10分钟。将混合溶液转移到50mL水热釜,于160℃水热处理8小时。。自然冷却后,加入20ml乙醇并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三次,干燥。即可得到表面带有亚油酸的纳米YVO4。该材料可以很好的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例如,在980nm激光器的激发下,该材料在环己烷中呈现典型的绿光(520-570nm)和红光(650-670nm)上转换发射,绿光相应于从2H11/24S3/24I15/2的跃迁;红光相应于从4F9/24I15/2的跃迁。
实施例3热解法合成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CeF3:Tb
将0.05mmol Tb(CF3COO)3、0.95mmol Ce(CF3COO)3、20mL油酸和20mL 1-十八烯混合均匀,于100℃真空除水、氧气。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到280℃再保持1个小时。自然冷却后,加入环己烷和丙酮混合物(体积比1∶4),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三次,干燥。即可得到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CeF3:Tb。该材料可以很好的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例如,在250nm光的激发下,该材料在环己烷中呈现典型的Tb的特征发射(450-650nm之间多个发射带),489nm相应于5D47F6的跃迁,542nm相应于5D47F5的跃迁,582nm相应于5D47F4的跃迁,619nm相应于5D47F3的跃迁。
实施例4间氯过氧化苯甲酸环氧化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LaF3:Yb/Ho来制备末端双氨基聚乙二醇(PEG)功能化的两亲性纳米材料
将0.006g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LaF3:Yb/Ho加到60mL的环己烷∶二氯甲烷(1∶1,v/v)混合溶剂中,再加入15mg的过苯甲酸,40~50℃回流3小时(此溶液记为A溶液);将0.25g的末端双氨基聚乙二醇(PEG)(分子量~1500)加入3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此溶液记为B溶液),然后将A溶液缓慢滴加B溶液中,搅拌8小时。最后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加入无水乙醇后离心分离出纳米材料,用水、乙醇分别洗涤3次,即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该材料在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在980nm激光器的激发下,该材料在水中呈现典型的绿光(520-570nm)其相应于从5S25I8的跃迁,其光谱见图3。
实施例5过苯甲酸(C6H5-CO3H)环氧化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LaF3:Yb/Er来制备末端双氨基聚乙二醇(PEG)功能化的两亲性纳米材料
将0.12g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LaF3:Yb/Er加到60mL的环己烷∶二氯甲烷(1∶1,v/v)混合溶剂中,再加入25mg的间氯过氧化苯甲酸,40~50℃回流4小时(此溶液记为A溶液);将1g的末端单羟基聚乙二醇(PEG)(Mt~1900)加入3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此溶液记为B溶液),然后将A溶液缓慢滴加B溶液中,搅拌10小时。最后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加入无水乙醇后离心分离出纳米材料,用水、乙醇分别洗涤4次,即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该材料在水,DMF,DMSO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在980nm激光器的激发下,该材料在水中呈现典型的绿光(520-570nm)和红光(650-670nm)上转换发射,绿光相应于从4H11/24S3/24I15/2的跃迁;红光相应于从4F9/24I15/2的跃迁。
实施例6混合环氧化剂(过苯甲酸和过甲酸)环氧化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LaF3:Yb/Er来制备相应的两亲性纳米材料
将0.1g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LaF3:Yb/Er加到60mL的环己烷∶二氯甲烷(1∶1,v/v)混合溶剂中,再加入30mg的过苯甲酸和30mg的过甲酸,室温搅拌6小时(此溶液记为A溶液);将1.5g的末端双氨基聚乙二醇(PEG)(分子量~1500)加入3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此溶液记为B溶液),然后将A溶液缓慢滴加B溶液中,搅拌12小时。最后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加入无水乙醇后离心分离出纳米材料,用水、乙醇分别洗涤6次,即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该材料在水,DMF,DMSO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
上述方法制备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的粒径和形貌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结果如图4所示,粒径依然为~15nm,但部分粒子堆积在一起。对比说明环氧化过程不影响粒径,但是由于表面基团发生变化,影响粒子的分散性。材料表面的官能团采用红外光谱测定,氧化前后的稀土纳米材料的红外光谱结果如图5、6、7所示。图5结果显示,氧化前纳米材料在3007cm-1处有吸收表面,相应于=C-H伸缩振动。图6结果显示,氧化后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表面没有发现该吸收,表明不存在C=C。但是在1548到1370cm-1有一个较宽的吸收带为环氧的吸收,这说明了C=C被环氧化为三元环氧化物。拉曼光谱和光电子能谱进一步证明C=C被环氧化为三元环氧化物中间体。环氧化物中间体与末端双氨基PEG(Mt~1500)反应后,PEG嫁接到油酸分子中间形成两亲性功能化纳米材料。在980nm激光器的激发下,该材料在水中呈现典型的绿光(520-570nm)和红光(650-670nm)上转换发射,其结果如图8,绿光相应于从从4H11/24S3/24I15/2的跃迁;红光相应于从4F9/24I15/2的跃迁。表明了该材料有良好的上转换性能。
实施例7过乙酸(CH3CO3H)环氧化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NaYF4:Yb/Tm来制备相应的两亲性纳米材料
将0.18g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NaYF4:Yb/Tm加到60mL的环己烷∶二氯甲烷(1∶1,v/v)混合溶剂中,再加入25mg的过乙酸,室温搅拌5小时(此溶液记为A溶液);将0.5g的末端双氨基聚乙二醇(PEG)(分子量~1500)加入3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此溶液记为B溶液),然后将A溶液缓慢滴加B溶液中,搅拌10小时。最后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加入无水乙醇后离心分离出纳米材料,用水、乙醇分别洗涤3次,即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该材料在水,DMF,DMSO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在980nm激光器的激发下,该材料在水中呈现典型的极弱的蓝光(460-490nm)和近红外(760-830nm)上转换发射,其结果如图9,表明了该材料有良好的上转换性能。
实施例8过三氟乙酸(CF3CO3H)环氧化表面带有亚油酸的纳米NaYF4:Yb/Er来制备相应的两亲性纳米材料
将0.1g表面带有亚油酸的纳米NaYF4:Yb/Er加到60mL的环己烷∶二氯甲烷(1∶1,v/v)混合溶剂中,再加入25mg的过三氟乙酸,室温搅拌4小时(此溶液记为A溶液);将0.8g的末端双氨基聚乙二醇(PEG)(分子量~1500)加入3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此溶液记为B溶液),然后将A溶液缓慢滴加B溶液中,搅拌8小时。最后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加入无水乙醇后离心分离出纳米材料,用水、乙醇分别洗涤3次,即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该材料在水,DMF,DMSO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该材料在水中呈现典型的较弱的绿光(520-570nm)和较强的红光(650-670nm)上转换发射,较弱的绿光相应于从2H11/24S3/24I15/2的跃迁;较强的红光相应于从4F9/24I15/2的跃迁,其结果如图10表明了该材料有良好的上转换性能。
实施例9混合环氧化剂(间氯过氧化苯甲酸和过乙酸)环氧化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CeF3:Tb来制备相应的两亲性纳米材料
将0.1g表面带有油酸的纳米CeF3:Tb加到60mL的环己烷∶二氯甲烷(1∶1,v/v)混合溶剂中,再加入15mg的间氯过氧化苯甲酸和15mg的过乙酸,室温搅拌7小时(此溶液记为A溶液);将0.5g的末端双氨基聚乙二醇(PEG)(分子量~1500)加入3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此溶液记为B溶液),然后将A溶液缓慢滴加B溶液中,搅拌11小时。最后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加入无水乙醇后离心分离出纳米材料,用水、乙醇分别洗涤4次,即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该材料在水,DMF,DMSO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该材料在水中也呈现典型的Tb的特征发射,489nm相应于5D47F6的跃迁,542nm相应于5D47F5的跃迁,582nm相应于5D47F4的跃迁,619nm相应于5D47F3的跃迁。

Claims (4)

1.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将带有表面活性剂的稀土纳米材料以0.1g/L~3.0g/L的浓度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再加入相对于表面活性剂配体2~3摩尔当量的过氧化物环氧化试剂,在室温或者40~50℃下反应3~12小时,再向溶液中加入相对于表面活性剂配体4~6倍摩尔当量的带有羟基或氨基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反应3~12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溶剂,用醇或水洗涤,离心分离,反复1~6次,在-20~100℃下真空干燥2~50小时,即制得两亲性和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含有C=C双键的油酸或亚油酸,或它们的盐;所述的过氧化物环氧化试剂为过三氟乙酸、过甲酸、过乙酸、过苯甲酸、间氯过苯甲酸,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带有表面活性剂的稀土纳米材料为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的氟化物,氧化物,磷酸盐,钒酸盐或氟化物钠盐;或者是掺杂了铒、镱/铒、镱/钬、镱/铥的上述稀土元素的氟化物,氧化物,磷酸盐,钒酸盐或氟化物钠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环己烷、正己烷、正庚烷、氯仿、二氯甲烷、苯或甲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带氨基活性基团的化合物为末端双氨基聚乙二醇,带羟基活性基团的化合物为末端单羟基聚乙二醇。
CN2008100396003A 2008-06-26 2008-06-26 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2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96003A CN101302362B (zh) 2008-06-26 2008-06-26 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96003A CN101302362B (zh) 2008-06-26 2008-06-26 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2362A true CN101302362A (zh) 2008-11-12
CN101302362B CN101302362B (zh) 2012-05-09

Family

ID=4011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3960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2362B (zh) 2008-06-26 2008-06-26 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236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0863A (zh) * 2010-06-17 2010-10-27 复旦大学 表面功能基团可调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54663A (zh) * 2013-04-08 2013-08-21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接枝改性稀土夜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20698A (zh) * 2016-11-22 2017-05-10 福州大学 一种ZnPc‑UCNP‑PEG‑G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729708A (zh) * 2016-11-22 2017-05-31 福州大学 一种ZnPc‑UCNP@SiO2‑PEG‑G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7189712A (zh) * 2017-06-14 2017-09-22 浏阳市慧丰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烟花爆竹的防伪胶水的制作方法
CN110343526A (zh) * 2019-07-19 2019-10-18 河南大学 一种纳米荧光材料及利用其制得的双模上转换荧光防伪材料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0863A (zh) * 2010-06-17 2010-10-27 复旦大学 表面功能基团可调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70863B (zh) * 2010-06-17 2014-05-21 复旦大学 表面功能基团可调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54663A (zh) * 2013-04-08 2013-08-21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接枝改性稀土夜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54663B (zh) * 2013-04-08 2015-05-20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接枝改性稀土夜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20698A (zh) * 2016-11-22 2017-05-10 福州大学 一种ZnPc‑UCNP‑PEG‑G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729708A (zh) * 2016-11-22 2017-05-31 福州大学 一种ZnPc‑UCNP@SiO2‑PEG‑G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7189712A (zh) * 2017-06-14 2017-09-22 浏阳市慧丰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烟花爆竹的防伪胶水的制作方法
CN110343526A (zh) * 2019-07-19 2019-10-18 河南大学 一种纳米荧光材料及利用其制得的双模上转换荧光防伪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2362B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2362B (zh) 一种表面配体环氧化制备两亲性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0588615C (zh) 一种水溶性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Xue et al. A 980 nm laser-activated upconverted persistent probe for NIR-to-NIR rechargeable in vivo bioimaging
CN103638944B (zh) 一种磁性复合催化剂Ag/HNTs/Fe3O4的制备方法
CN1304523C (zh) 基于荧光能量转移原理发光的稀土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
CN101798056B (zh) 稀土氟化物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580775A (zh) 一种纳米荧光磁粒及其制备方法
EP2295374B1 (en) Fullerene-silica nanoparticles with improved fluorescenc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CN101289217B (zh) 一种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的微乳液水热合成方法
CN111253931B (zh) 一种基于上转换核壳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29920A (zh) 一种绿色荧光碳量子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5894A (zh) 一种稀土金属有机框架包覆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221370A (ja) 超分子ナノ集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超分子ナノ集合体
CN106345458A (zh) 介孔碳‑二氧化硅复合体负载纳米钯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Chen et al. Dual mode emission of core–shell rare earth nanoparticles for fluorescence encoding
Yan et al. Polyacrylonitrile fluorescent nanofibers for selective and reversible copper detection in aqueous solutions
CN114753186B (zh) 一种在氟碳介质中高稳定悬浮分散的纸张脱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89216B (zh) 一种水溶性稀土纳米材料的微乳液合成方法
CN102206490A (zh) 核壳结构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核壳结构红色荧光粉
Liu et al. Hollow mesoporous Gd 2 O 3: Eu 3+ spheres with enhanced luminescence and their drug releasing behavior
CN104804026B (zh) 端羧基超支化聚酯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00460B (zh) 一种纳米硫化物近红外长余辉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550593A (zh) 稀土掺杂氟化物上转换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CN105754585A (zh) 一种高效发光的油酸包覆稀土氟化钙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FR2862631A1 (f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une poudre submicronique, nanostructuree, de sesquioxyde, oxohydroxyde, hydroxyde ou oxyde mixte de terre ra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