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8922A -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8922A
CN101298922A CNA2008100839425A CN200810083942A CN101298922A CN 101298922 A CN101298922 A CN 101298922A CN A2008100839425 A CNA2008100839425 A CN A2008100839425A CN 200810083942 A CN200810083942 A CN 200810083942A CN 101298922 A CN101298922 A CN 101298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heating
evaporating dish
steam
generat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39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孝彦
内山智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98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89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使用加热器时不会发生加热不均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即使在蒸发皿(14)内没有水的状态下也能通过蒸汽加热器(15)对蒸发皿(14)加热,所以在不用蒸汽而只使用加热器(12、13)进行烹调时,对于放置在没有设置下加热器(12)的、亦即蒸发皿(14)上方的被加热物(23)也能依靠加热蒸发皿(14)的加热装置(15)进行加热。这样,可以防止加热不均匀,在烹调过程中可实现均匀加热。

Description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将电磁波加热和蒸汽组合起来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图6中所示的现有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100为向放置有被加热物的加热室101提供高频电磁波(微波)和蒸汽中的至少一种、来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烹调器。这一加热装置100中设有:起到产生高频电磁波的高频电磁波发生单元作用的磁控管102;在加热室101内产生出蒸汽的蒸汽发生单元103;对加热室101内的空气进行搅拌、使之循环的循环风扇104;起到对加热室101内的循环空气进行加热的室内加热器作用的对流加热器105;和穿过设在加热室101的壁面上检测孔来测量加热室101内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106。
加热室101设在前面开口的箱状机箱107内,机箱107的前表面上设有用于打开/关闭加热室101的被加热物取放口的机门108,机门108上带有透光窗108a。加热室101后面的空间为设有循环风扇104和驱动循环风扇104的电机的循环风扇室109。加热室101的后侧壁为将加热室101和循环风扇室109隔开的隔离板110。隔离板110上设有吸气孔111和排气孔112。
磁控管102可以设在(比方说)加热室101下方的空间内,在接收由磁控管102发出的高频电磁波的位置上设置搅波翼113。这样,当磁控管102发出的高频电磁波照射到转动着的搅波翼113上时,搅波翼113就一边对高频电磁波进行搅波,一边将其供给到加热室101内。另外,蒸汽发生单元103由加热后产生蒸汽的蒸发皿114和对蒸发皿114进行加热的蒸发皿加热器(图中未示出)构成(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3,473,908)。
但是,在上面所述的利用高频电磁波进行烹调且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100中,除了热风循环方式以外,还有在加热室101的上下增设加热器进行加热的上下加热器式加热装置。在这种装有上下加热器的加热装置中,下加热器通常需要设置成避开蒸发皿114。
但是这样一来,在使用上下加热器进行烧烤操作时,蒸发皿114所在的区域将加热不到,形成加热的死角,造成被加热物的加热不均匀,产生无法使被加热物整体均匀地带上烧烤后的金黄色、外观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加热器时不会发生加热不均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室;对所述加热室内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和设在所述加热室内、用于产生蒸汽的蒸发皿。所述蒸发皿在没有水的状态下仍然能够被加热。
采用上述构成之后,由于在蒸发皿中没有水的状态下仍可以对蒸发皿进行加热,所以在不用蒸汽而只使用加热器进行烹调时,位于没有设置加热器的位置、亦即蒸发皿上方的被加热物可利用蒸发皿加热器进行加热。这样,可以消除加热死角,防止加热不均,可以均匀进行加热烹调。另外,从烹调结束后到下一次烹调开始前这段时间,通过使用蒸发皿加热装置来维持加热室内的温度。此外,使用加热蒸发皿的加热装置还能防止蒸汽烹调后在加热室内壁产生结露(冷凝水)。
此外,本发明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室内温度的第1检测单元、和用于检测所述蒸发皿的温度的第2检测单元。
采用这样的结构之后,通过第1检测单元可检测出加热室内的温度,通过第2检测单元可检测出蒸发皿温度,因此蒸发皿温度较低的情况能够检测出来。根据这一检测结果,可在不用蒸汽而只使用加热器进行烧烤烹调时提高蒸发皿的温度。
并且,本发明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可在允许的总功率范围内将从所述加热室下方加热的下加热器进行的加热和由所述蒸发皿进行的加热之间进行切换。
采用这样的结构之后,通过在额定总功率范围内下对加热器加热和蒸发皿加热进行切换,可以对加热室的底面均匀地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对被加热物均匀地进行加热、烹调。或者,在额度功率范围内使高效率加热和节省能源得到兼顾。
此外,本发明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中的蒸发皿被设在靠近沿加热室的纵深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中表面温度较低的侧壁,从而可以利用蒸发皿加热器对温度较低的侧壁进行加热。这样,温度较低的侧壁容易吸收热量,可以防止产生温度较低的区域,进行均匀的加热。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由于在蒸发皿中没有水的状态下仍可以对蒸发皿进行加热,所以在不用蒸汽而只使用加热器进行烹调时,位于没有设置加热器的、亦即蒸发皿上方的被加热物可利用蒸发皿加热器进行加热。这样,可以消除加热死角,防止加热不均,可以均匀进行加热烹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的概要构成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II位置的截面图。
图3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4为表示控制单元的一种控制方式的时序图。
图5为烹调时的加热状态示意图。
图6为现有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的截面图。
上述附图中,10为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11为加热室,11a和11b为内侧壁,12为下加热器,13为上加热器,14为蒸发皿,18为第一温度传感器(第1检测单元),19为第二温度传感器(第2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10中设有:加热室11;对加热室11内进行加热的下加热器12和上加热器13;和设在加热室11内、用于产生蒸汽的蒸发皿14。蒸发皿14上设有即使在没有水的状态下仍能对蒸发皿14进行加热的蒸汽加热器15。下加热器12、上加热器13以及蒸汽加热器15由下面将要提到的控制单元20进行开关控制以及功率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10具有前表面(图1的右侧)开口、呈矩形箱状的机体16,上述前表面的开口处设有围绕下端可以自由转动的可开闭机门17,可开闭机门17的上端部附近设有用于打开/关闭机门17的拉手17a。加热室11的下部空间中设有绕过(避开)蒸发皿14的下加热器12,加热室11的上部空间中设有上加热器13。在加热室11的里侧深处的上方设有用于检测加热室11内的温度的第1检测单元亦即第一温度传感器18,其检测信号被传送到控制单元20中(见图3)。另外,蒸发皿14的底面设有蒸汽加热器15,并安装有用于检测蒸发皿14的温度的第2检测单元亦即第二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9和控制单元20连接,其检测信号也被传送到控制单元20中(见图3)。
如图2所示,在加热室11的一对侧壁11a、11b的其中一方(假定为右侧壁11a)的外侧,在前表面部分上设有操作部分21,同时在其内部空间16a中设有控制单元20等部件。为了抑制温度上升、保护电子元件等器件、内部空间16a内通常还设有风扇等冷却装置,对侧壁11a进行降温。但这样一来,加热室11内将形成温度较低的区域,可能会造成烹调效果不均。为此,蒸发皿14被设置成靠近沿加热室11的纵深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11a和11b中表面温度较低的侧壁11a,利用对蒸发皿14进行加热的蒸汽加热器15使侧壁11a的内壁的温度上升。
图3中示出了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其中,21为加热形态设定装置,指示控制单元20进行如微波加热、蒸汽加热和利用上下加热器进行烧烤加热等中的任意加热形态。具体说来,如果上述加热形态设定装置21的指示为微波加热,控制单元20则驱动图中未示出的高频电磁波发生装置进行微波加热;如果接收到的指示为蒸汽加热,就先给蒸发皿14中供水,同时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对蒸汽加热器的通电情况进行控制,对蒸发皿14进行加热,产生出蒸汽,进行蒸汽加热烹调。此外,如果是烧烤加热的指示,则进行如下所述的控制。
图4中的操作时序图示出了不用蒸汽而只使用加热器进行烹调时控制单元20对下加热器12、上加热器13和蒸汽加热器15的控制操作内容,图5中示出了在加热室内进行烧烤操作时的状态。如果加热形态设定装置21指示进行烧烤加热时,蒸汽加热器15通常是不通电的。但是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蒸汽加热器15在这样的时刻也被通电。
当烹调操作开始(t=t0)时,上加热器13和下加热器12首先通电,对加热室11内进行加热,从上下两个方向对放置在托架22上的如曲奇等被加热物23进行加热。其间,适时地通过红外传感器18检测出加热室11内的温度,并传送到控制单元20中。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9检测出蒸发皿的温度,这一温度信号也被传送到控制单元20中。控制单元根据上述两个检测到的温度,对下加热器12、上加热器13和蒸汽加热器15进行如图4中所示的开/关控制。
具体说来,在进行烧烤时,如图4所示在预热时为了迅速提高加热室内的温度首先对上下加热器13、12进行连续通电;然后,对各加热器12、13、15在允许的总功率范围内如ta、tb、tc所示的时间比例进行断续通电控制,将上下加热器13和12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8控制成目标温度A,而将蒸汽加热器15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19控制成目标温度B。
这样,通过使用蒸汽加热器15对蒸发皿14进行加热,可以对没有设置加热器12的地方也进行加热。而且,由于蒸汽加热器15设在将设有控制单元20和操作部分21等的内部空间16a和加热室11加以隔开的侧壁11a附近,也能让因内部空间16a的温度上升被抑制而容易引起温度下降的侧壁11a附近的温度得到提高。
另外,图4中的控制方式只是一个实际例子。很显然,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通电/断电控制。
如果采用如上所述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10的话,由于即使在蒸发皿14内没有水的状态下蒸汽加热器15也能对蒸发皿14进行加热,故在不用蒸汽而使用加热器12和13进行烹调时,对于放置在没有设置下加热器12的位置上的(亦即蒸发皿14上方的)被加热物23也能进行加热。这样,可以消除加热死角,防止加热不匀,实现均匀的加热烹调。并且,在烹调结束后到下一次烹调开始前这段时间内,通过利用加热蒸发皿14的蒸汽加热器15还可以维持加热室11内的温度。此外,在使用蒸汽加热进行烹调的场合下,通过蒸汽加热器15还能使加热室的内壁11a和11b保持干燥,防止结露。
另外,通过对下加热器12和蒸汽加热器15在允许的总功率范围内进行切换,可以对加热室11的底面进行均匀加热,从而对被加热物23进行均匀的加热烹调。并且,在允许的总功率范围内可以同时做到高效加热和节省能源。
并且,将蒸发皿14设置在沿加热室11的纵深方向延伸的左右侧壁11a和11b中表面温度较低的侧壁11a一侧之后,可以利用对蒸发皿14进行加热的蒸汽加热器15对温度较低的侧面11a进行加热。这样,侧面11a容易吸收热量,从而可以防止产生温度较低的区域,加热变得均匀。
此外,本发明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和改良。
例如,虽然上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靠近安装有控制单元20和操作部21等的内部空间16a一侧的侧壁11a作为加热室11中的表面温度较低的内壁的例子,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安装有向蒸发皿14内进行供水的水箱等的那一侧侧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在蒸发皿内没有水的状态下也能对蒸发皿进行加热,因此在不使用蒸汽而只是使用加热器进行烹调操作时,可以利用蒸发皿的加热装置对放置在蒸发皿上方等没有设置加热器的位置上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可以防止加热不均,产生烹调时能均匀加热的效果。本发明可以广泛适用在将高频电磁波加热和蒸汽加热结合起来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处理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中。

Claims (5)

1.一种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室;对所述加热室内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和设在所述加热室内、用于产生蒸汽的蒸发皿,
所述蒸发皿在没有水的状态下仍然能够被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室内温度的第1检测单元、和用于检测所述蒸发皿的温度的第2检测单元。
3.如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加热室下方加热的下加热器进行的加热和由所述蒸发皿进行的加热可以在允许的总功率范围内进行切换。
4.如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皿设在靠近沿加热室的纵深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中表面温度较低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皿设在靠近沿加热室的纵深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中表面温度较低的侧壁。
CNA2008100839425A 2007-05-01 2008-04-29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 Pending CN1012989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0689 2007-05-01
JP2007120689A JP5099888B2 (ja) 2007-05-01 2007-05-01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加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8922A true CN101298922A (zh) 2008-11-05

Family

ID=40053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839425A Pending CN101298922A (zh) 2007-05-01 2008-04-29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99888B2 (zh)
CN (1) CN1012989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0964A (zh) * 2016-12-30 2017-03-1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烹饪器
CN106580059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烹饪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3084B2 (ja) * 2009-09-04 2013-10-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104595943B (zh) * 2014-12-04 2017-03-0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波炉及其控制方法
JP6386417B2 (ja) * 2015-05-19 2018-09-05 大正電機販売株式会社 オーブ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4250A (ja) * 1999-09-01 2001-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2004044993A (ja) * 2002-03-12 2004-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JP3695658B2 (ja) * 2003-04-09 2005-09-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347149A (ja) * 2003-05-20 2004-1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2005249290A (ja) * 2004-03-04 2005-09-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0964A (zh) * 2016-12-30 2017-03-1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烹饪器
CN106580059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烹饪器
CN106490964B (zh) * 2016-12-30 2019-03-1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烹饪器
CN106580059B (zh) * 2016-12-30 2019-03-1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烹饪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99888B2 (ja) 2012-12-19
JP2008275269A (ja) 200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0053C (zh) 保持烹饪装置的腔室中的温度的方法和设备
US7915568B2 (en) Multifunction microwave oven with superheated steam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295838B1 (en) Cook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oking appliance
US20070221070A1 (en) Cooker and Cooking Method
KR20060006472A (ko) 가열조리장치
WO2005106333A1 (ja) マイクロ波加熱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EP1483942A1 (en) High 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with steam generating function
CN101298922A (zh)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加热装置
EP1655542B1 (en) Steam cooker
CN209136158U (zh) 烹饪装置
CN106724890B (zh) 烘烤方法、烘烤装置和电烤箱
JP2014052108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2297460A (zh) 微波炉加热食物后防止用户烫伤的方法
WO2015141207A1 (ja) 加熱調理器
JP5938291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6317019A (ja) 高周波加熱調理装置
CN106524675A (zh) 一种热风循环中药烘干箱
JP5595174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9219180A (zh) 可多分区烹饪微波炉
JP2012112572A (ja) 加熱調理器
CN209358804U (zh) 可多分区烹饪微波炉
JP2004012095A (ja)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JP2007303740A (ja) 加熱調理器
JPS61125524A (ja) 複合加熱調理器
JP2007010163A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