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9319B -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9319B
CN101289319B CN200810061982XA CN200810061982A CN101289319B CN 101289319 B CN101289319 B CN 101289319B CN 200810061982X A CN200810061982X A CN 200810061982XA CN 200810061982 A CN200810061982 A CN 200810061982A CN 101289319 B CN101289319 B CN 101289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arbide
sintering
water
weight
prod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619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9319A (zh
Inventor
郑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NGXIN SE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NGXIN SE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NGXIN SE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619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9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9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9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9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9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其特征在于:其重量百分比组分为:碳化硅80%~95%,碳粉5%~20%,烧结助剂1%~2%。其生产方法是:将上述原料放入去离子水中,再添加粘结剂、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和分散剂,球磨混合5~20小时形成水基碳化硅浆料,采用喷雾造粒工艺对浆料进行喷雾干噪,制得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对粉粒采用干压成型,获得碳化硅陶瓷素坯,将素坯放入真空反应烧结炉中渗硅烧结,在1500~1800℃温度下,保温1~5小时后,制备成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及配比科学合理,生产方法安全、成本低,所制成的碳化硅陶瓷能满足特殊工况的机械密封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机械密封行业所需的陶瓷密封材料,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蠕变性、耐磨擦磨损、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抗氧化性。碳化硅陶瓷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高的热传导系数,使得碳化硅陶瓷呈现出优异的抗热震性能,而且还具有高热稳定性、良好的耐腐蚀、耐磨擦性能。因此,在机械、化工、能源、军工等高技术领域作为机械密封材料得以广泛应用。
反应烧结碳化硅(代号RBSiC)是应用熔融硅浸渗含碳碳化硅陶瓷素坯制得的致密陶瓷烧结体。该方法具有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短、坯体收缩率小(<3%),易于制备大尺寸复杂形状构件等特点,最适合工业化生产。
碳化硅密封环属高新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产品(结构工程陶瓷),国外称这类材料为先进陶瓷(Advanced)、技术陶瓷(Technical ceramics)、高技术陶瓷(Hightechnolgy ceramics)、特种陶瓷(special ceramics)、精细陶瓷(Fineceramics),其制造工艺包括sic粉体制备、粉体成型(素坯)、坯体烧结和机械精加工。目前,sic粉体制备工艺大都采用乙醇为溶剂进行球磨混料,但是这种工艺生产出的陶瓷成本较高,喷雾造粒时容易发生爆炸。
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的生产方法”(CN101081740A,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其主要特征是取重量份数的碳化硅微粉5-8份、碳黑0.5-1.5份、石墨1-1.5份、0.1-0.5份粘结剂;其中碳化硅粒度级配为:sic(90-30μm)3-5份、sic(30-0.8μm)2-3份;羚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粉末分别为0.1-0.5份;真空烧结过程分为低温0-700℃,保持3-5小时;中温700-1400℃,保持4-6小时;高温1400-2200℃,保持5-7小时,加入重量份数为1-3份的金属硅。其碳化硅微粉含量只有5-8份。
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坯体,配料组分为碳化硅100重量份,炭黑7~18重量份,碳纤维2~8体积份。制备方法是将配料碳化硅和炭黑的复合粉体及碳纤维分散于有机单体和交联剂的溶液中,将固化后的成型坯体在60~80℃下充分干燥得坯体,坯体在烧结炉内用硅粉掩埋在500~800℃排胶、保温,烧结温度为1500~1800℃。它用碳纤维作为增强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它采用的原料及配比科学合理,生产方法安全、成本低,所制成的碳化硅陶瓷能满足特殊工况的机械密封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其重量百分比组分为:碳化硅80%~95%,碳粉5%~20%,烧结助剂1%~2%。
同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碳化硅80~95重量份、碳粉5~20重量份、烧结助剂1~2重量份作为原料放入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作为溶剂,碳化硅小球作为研磨介质,再添加粘结剂、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和分散剂球磨混合,球磨混合5~20小时形成水基碳化硅浆料,所形成的水基碳化硅浆料中固相含量为30%~60%;所述粘结剂的重量是原料总重的0.5%~3%,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的重量是原料总重的0.5%~2%,分散剂的重量是原料总量的0.5%~1.5%,所述原料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3∶7~3∶2;
(2)采用离心造粒干燥机喷雾造粒工艺对上述水基碳化硅浆料进行喷雾干燥,水基碳化硅浆料直接喷雾到离心造粒干燥机热空气中,通过调节热风进口温度和浆料流量、雾化器转速,控制含水率,热风进口温度300~400℃,出口温度80~120℃,浆料流量100~200Kg/h,雾化器转速8000~12000r/min,喷雾干燥制备得到的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为球形颗粒、粒度为80~400目、含水重量百分比0.5%~1.5%;
(3)将上述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在80~200MPa下干压成型,获得碳化硅陶瓷素坯;
(4)将上述碳化硅陶瓷素坯放入反应烧结炉中渗硅烧结,升温速度5~20℃/min,在1500~1800℃温度下保温1~5h后,制得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
所述的粘结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或甲基纤维素,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为聚丙烯酰胺或聚乙二醇,分散剂为聚丙烯酸或磷酸铝,烧结助剂为硼、碳化硼或硼与碳化硼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工艺,以去离子水为溶剂替代乙醇制备水基碳化硅浆料,同时,引入改性剂(粘结剂、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和分散剂)能满足喷雾干燥的工艺技术要求,从而制备出高质量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和高性能碳化硅陶瓷,。高性能碳化硅陶瓷经清理、机械精加工、抛光处理,制得反应烧结碳化硅机械密封环。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及配比科学合理,生产方法安全、成本低,所制成的碳化硅陶瓷能满足特殊工况的机械密封要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在该陶瓷的制备过程中,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是将混合好的水基碳化硅浆料直接喷雾到离心造粒干燥机热空气中,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干燥,避免了各组份的再团聚和沉降分离,保持了浆料原有的均匀性;同时使浆料雾化均匀,得到的粒度分布均匀、流动性好的球形颗粒(即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如图1所示)。经干压成型得到的陶瓷素坯(即碳化硅陶瓷素坯,如图2所示)断面均匀,造粒球均已破碎,在素坯里没有留下任何大的宏观缺陷。(2)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粒粉流动性能好,适用自动干压成型。这不仅提高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均匀性、密度和烧结性能,而且还可以改善粉体成型车间的空气质量,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喷雾造粒浆料中所添加的粘结剂、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和分散剂,可以保证水基碳化硅浆料即使在固相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小的粘度、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能。(3)采用水基料碳化硅浆料喷雾造粒工艺处理的粉体与传统的乙醇为溶剂机械混合工艺处理的粉体相比,粉体的流动性能发生明显的改善,粉体休止角从42.5°减少到26.4°,而松装密度由0.52g/cm3增加到0.93g/cm3。流动性能良好的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适用于自动干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陶瓷素坯均匀性和烧结性能及陶瓷制品力学性能。采用水基浆料喷雾造粒工艺与传统的乙醇为溶剂机械混合工艺比较,(sic+c)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体积密度3.10g/cm3,游离硅含量8.22%,硬度(HRA)90,抗折强度434MPa,产品技术性能指标符合JB/T6374-2006机械行业标准要求,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而传统工艺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制品体积密度3.02g/cm3,游离硅含量>12%,硬度(HRA)88,抗折强度356MPa。(4)本发明采用去离子水作为溶剂进行球磨混料,不但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适于批量生产。在喷雾造粒过程中,去离子水蒸发,并在随后的烧结过程中,粘结剂、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和分散剂都被挥发,因此最终所得的(sic+c)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是由碳化硅、碳粉、硼(或碳化硼)这三种成分或其固溶体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喷雾造粒工艺制得的碳化碳复合粉体造粉粒形貌示意图。
图2是干压成型工艺所得的碳化硅陶瓷素坯断面形貌示意图。
图3是最终所得的(sic+c)反应烧结碳化硅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中份均指重量份。
实施例一:
一种(sic+c)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生产方法,选用94份碳化硅、5份c粉和硼与1份硼与碳化硼混合物作为原料,放入70份去离子水,碳化硅小球为研磨介质,添加0.5份聚乙烯醇、2份聚丙烯酰胺和1份聚丙烯酸,球磨混合10小时后配制成水基碳化硅浆料;采用喷雾造粒工艺对水基碳化硅浆料进行喷雾干燥,要求热风进口温度380℃,出口温度110℃,浆料流量100公斤/小时,制备得到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对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采用100MPa干压成型,获得碳化硅陶瓷素坯;将上述碳化硅陶瓷素坯放入真空反应烧结炉中渗硅烧结,在1700℃温度下保温2小时,制备成(sic+c)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该陶瓷的体积密度为3.09g/cm3,游离硅8.18%,抗折强度432Mpa,硬度(HRA)89。
实施例二:
一种(sic+c)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生产方法,选用81份碳化硅、17份c粉和2份硼作为原料,原料放入230份去离子水中,碳化硅小球为研磨介质;再添加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0.5份聚乙二醇和1.5份磷酸铝,球磨混合20小时后配制成水基碳化硅浆料;采用喷雾造粒工艺对水基碳化硅浆料进行喷雾干燥,热风进口温度360℃,出口温度95℃,浆料流量200公斤/小时,制备得到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对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采用150MPa干压成型,获得碳化硅陶瓷素坯;将碳化硅陶瓷素坯放入真空反应烧结炉中渗硅烧结,在1800℃温度下保温5小时,制备成(sic+c)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该陶瓷的体积密度为3.10g/cm3,游离硅8.22%,抗折强度436MPa,硬度(HRA)90。
实施例三:
一种(sic+c)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生产方法,选用90份碳化硅、8.5份c粉和1.5份碳化硼作为原料,将述原料放入150份去离子水中,碳化硅小球为研磨介质;再添加3份甲基纤维素、1份聚丙烯酰胺和0.5份聚丙烯酸,球磨混合5小时后配置成水基碳化硅浆料;采用喷雾造粒工艺对水基碳化硅浆料进行喷雾干燥,热风进口温度350℃,出口温度100℃,浆料流量150公斤/小时;制备得到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对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采用130MPa干压成型,获得碳化硅陶瓷素坯;将碳化硅陶瓷素坯放入真空反应烧结炉中渗硅烧结,在1750℃温度下保温4小时后,制备成(sic+c)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该陶瓷的体积密度为3.10g/cm3,游离硅8.20%,抗折强度434MPa,硬度(HRA)90。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碳化硅80~95重量份、碳粉5~20重量份、烧结助剂1~2重量份作为原料放入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作为溶剂,碳化硅小球作为研磨介质,再添加粘结剂、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和分散剂球磨混合,球磨混合5~20小时形成水基碳化硅浆料,所形成的水基碳化硅浆料中固相含量为30%~60%;所述粘结剂的重量是原料总重的0.5%~3%,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的重量是原料总重的0.5%~2%,分散剂的重量是原料总量的0.5%~1.5%,所述原料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3∶7~3∶2;
(2)采用离心造粒干燥机喷雾造粒工艺对上述水基碳化硅浆料进行喷雾干燥,水基碳化硅浆料直接喷雾到离心造粒干燥机热空气中,通过调节热风进口温度和浆料流量、雾化器转速,控制含水率,热风进口温度300~400℃,出口温度80~120℃,浆料流量100~200Kg/h,雾化器转速8000~12000r/min,喷雾干燥制备得到的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为球形颗粒、粒度为80~400目、含水重量百分比0.5%~1.5%;
(3)将上述碳化硅复合粉体造粉粒在80~200MPa下干压成型,获得碳化硅陶瓷素坯;
(4)将上述碳化硅陶瓷素坯放入反应烧结炉中渗硅烧结,升温速度5~20℃/min,在1500~1800℃温度下保温1~5h后,制得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
所述的水溶性高分子混合物溶胶为聚丙烯酰胺或聚乙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助剂为硼、碳化硼或硼与碳化硼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或甲基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丙烯酸或磷酸铝。
CN200810061982XA 2008-06-03 2008-06-03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1289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1982XA CN101289319B (zh) 2008-06-03 2008-06-03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1982XA CN101289319B (zh) 2008-06-03 2008-06-03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9319A CN101289319A (zh) 2008-10-22
CN101289319B true CN101289319B (zh) 2010-06-30

Family

ID=40033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1982XA Active CN101289319B (zh) 2008-06-03 2008-06-03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93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3512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硅坩埚用粉粒体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2880B (zh) * 2009-01-05 2012-01-0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碳化硅基增强复合陶瓷及制备方法
CN101555143B (zh) * 2009-05-12 2012-06-06 宁波欧翔精细陶瓷技术有限公司 常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1747068B (zh) * 2009-12-24 2012-10-10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含量大于92%的自结合碳化硅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2295A (zh) * 2010-09-30 2011-02-02 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0674B (zh) * 2011-01-31 2014-06-1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反应烧结SiC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2584315B (zh) * 2012-02-03 2013-07-31 台州东新密封有限公司 汽车尾气净化器用催化剂载体的合成方法
CN103602844A (zh) * 2013-11-19 2014-02-26 四川大学 一种多孔生物医用金属、陶瓷或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03734B (zh) * 2014-05-20 2016-01-2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铜冶炼炉的陶瓷流槽的制备方法
CN104030688A (zh) * 2014-06-19 2014-09-10 浙江立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4387073B (zh) * 2014-10-09 2016-03-09 奉化市中立密封件有限公司 基于反应烧结法制造超细高韧性碳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
CN105174963A (zh) * 2015-07-28 2015-12-23 江西申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8103A (zh) * 2015-09-01 2017-03-08 常熟佳合高级陶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碳化硼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41336A (zh) * 2015-12-28 2016-05-0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一种碳化硼/碳化硅陶瓷整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948754B (zh) * 2016-05-03 2019-02-22 浙江东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反应烧结制备细晶粒碳化硅陶瓷的方法
CN108727030A (zh) * 2017-04-25 2018-11-02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陶瓷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82324A (zh) * 2017-08-18 2017-11-24 深圳市赛普戴蒙德科技有限公司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5623A (zh) * 2017-08-23 2017-12-08 沈阳长信碳化硅微粉有限公司 一种精细陶瓷制品用的碳化硅微粉的生产方法
CN109776094A (zh) * 2017-11-10 2019-05-2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超精密陶瓷导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98989A (zh) * 2018-04-08 2018-07-20 河南航瑞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烧结注浆成型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0937900B (zh) * 2018-09-25 2022-04-26 陕西固勤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09704797A (zh) * 2018-12-10 2019-05-03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短切碳纤维增强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04923B (zh) * 2019-07-04 2021-11-23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颗粒级配的碳化硼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818424B (zh) * 2019-11-11 2021-10-22 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式医用雾化器用多孔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04034B (zh) * 2019-12-25 2021-11-12 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半导体零件
CN111635241B (zh) * 2020-06-15 2021-07-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件的增材制造方法
CN112159232A (zh) * 2020-09-29 2021-01-01 南通三责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高致密碳化硅陶瓷及其制造方法
CN114478014A (zh) * 2020-10-26 2022-05-13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碳化硅陶瓷材料、陶瓷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41202B (zh) * 2020-10-27 2023-01-06 上海德宝密封件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反应烧结碳化硅性能的造粒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39851B (zh) * 2020-12-07 2023-05-30 句容市博远电子有限公司 陶瓷被银技术ntc温度传感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12608158A (zh) * 2020-12-31 2021-04-06 兆山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的碳化硅陶瓷材料低温烧结方法
CN112939604A (zh) * 2021-02-01 2021-06-11 奉化市飞固凯恒密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碳化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15662A (zh) * 2021-04-21 2022-10-21 威海华瓷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无压烧结碳化硅造粒粉的原料配方、制备方法及废料回收制粉工艺
CN113185297B (zh) * 2021-04-27 2023-06-27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电加热用陶瓷材料及其应用
CN113213942B (zh) * 2021-05-26 2022-04-01 湖南仁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碳化硅陶瓷窑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9489B (zh) * 2021-10-22 2023-05-12 湘潭大学 一种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0346B (zh) * 2021-12-27 2023-03-24 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碳化硅复合粉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5619B (zh) * 2022-11-23 2023-11-17 广东昊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25425A (zh) * 2022-12-02 2023-04-07 江苏高越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球制作工艺
CN116239383B (zh) * 2023-05-08 2023-08-15 苏州拓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陶瓷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854478A (zh) * 2023-07-20 2023-10-10 四川硅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8A (zh) * 1991-03-21 1992-10-07 清华大学 晶须增韧强化碳陶瓷复合材料
US5643843A (en) * 1994-04-14 1997-07-0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Silicon nitride/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densified materials prepared using composite powders
EP1634860A3 (de) * 2004-09-08 2007-01-24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Carbidkeramikmaterials, Carbidkeramikmaterial, Vorkörper für ein carbidkeramisches Bauteil und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Ausgangsmaterials für einen Vorkörper für keramisches Material
CN101104559A (zh) * 2007-07-24 2008-01-16 山东金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增强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8A (zh) * 1991-03-21 1992-10-07 清华大学 晶须增韧强化碳陶瓷复合材料
US5643843A (en) * 1994-04-14 1997-07-0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Silicon nitride/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densified materials prepared using composite powders
EP1634860A3 (de) * 2004-09-08 2007-01-24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Carbidkeramikmaterials, Carbidkeramikmaterial, Vorkörper für ein carbidkeramisches Bauteil und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Ausgangsmaterials für einen Vorkörper für keramisches Material
CN101104559A (zh) * 2007-07-24 2008-01-16 山东金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增强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03940A 2000.07.25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3512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硅坩埚用粉粒体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9319A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9319B (zh)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CN100445235C (zh) 一种氮化铝增强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29037B (zh) 一种铝碳滑板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55143B (zh) 常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5130438B (zh) 一种基于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硼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6986649B (zh) 一种高性能SiC/W金属陶瓷复合喷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9201A (zh) 高发射率红外节能辐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5575B (zh) 高纯低蠕变电熔莫来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1169A (zh) 一种碳化硅加碳复相陶瓷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1697A (zh) 一种制备B4C/SiC复合陶瓷粉的方法
CN1326801C (zh) 矾土基β-Sialon结合刚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20251B (zh) 一种高性能无压烧结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6064946A (zh) 机械密封用SiC/石墨复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23412B (zh) 低温烧成制备高性能氧化硅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方法
KR102094198B1 (ko) 탄화규소 고 탄소계 복합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671791A (zh) 一种自润滑碳化硅复合陶瓷基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14750A (zh) 一种纳米碳纤维复合碳化硅陶瓷环及制备方法
CN107746282A (zh) 一种原位碳化硅纤维增强液相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制造方法
CN110963807A (zh) 一种用于水泥窑过渡带的节能型莫来石质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5863B (zh) 一种高强度超微孔电煅煤基炭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51699A (zh) 一种不锈钢/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1789A (zh) 一种防护构件用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1012A (zh) 含碳的碳化硅密封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9234A (zh) 一种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内衬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092B (zh) 一种火化炉用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DONGXIN SE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ZHEJIANG DONGXIN SEAL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5604 Xinmin Industrial Zone, Liushi Town, Zhejiang, Yueqing

Patentee after: Tung Xin seal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325604 Xinmin Industrial Zone, Liushi Town, Zhejiang, Yueqi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Dongxin Seal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5

Address after: No. 12, No. 1, Beiyang Industrial Park, upper town, Linghai City, Tai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Xin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325604 Xinmin Industrial Zone, Liushi Town, Zhejiang, Yueqing

Patentee before: Tung Xin seal Company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