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5338A - 锁眼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锁眼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5338A
CN101275338A CNA2008100815774A CN200810081577A CN101275338A CN 101275338 A CN101275338 A CN 101275338A CN A2008100815774 A CNA2008100815774 A CN A2008100815774A CN 200810081577 A CN200810081577 A CN 200810081577A CN 101275338 A CN101275338 A CN 101275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cylinder
sewing machine
moves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15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5338B (zh
Inventor
西村和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5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5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5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53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06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sewing buttonhol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2Slitting or groov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Abstract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通过第一锤子的下降而将配置在送料台上的加工布按压在切刀上,从而形成“圆头孔”。第二锤子通过锤子移动机构的动作而在第一锤子后上部的待机位置和与第一锤子的下表面重叠的动作位置之间移动。使第二锤子从待机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时的移动路径是下降移动和前进移动的组合,与对配置在送料台上的加工布进行按压的压脚并不干涉。在使第二锤子移动至动作位置来形成“平头孔”时,无需为了避免与压脚干涉而使送料台移动。因此,可减少锁眼缝制的工序,并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Description

锁眼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眼缝纫机,该锁眼缝纫机包括一个切刀和两个锤子(第一锤子和第二锤子),并利用第一锤子将加工布按压在切刀上而形成“圆头孔”,利用第二锤子将加工布按压在切刀上而形成“平头孔”。
背景技术
锁眼缝纫机包括用于在加工布上形成钮孔的锤子装置。锤子装置包括:以与加工布的下表面相对的形态固定在缝纫机机架上的切刀、以及隔着加工布在上方与切刀相对的锤子。锤子通过致动器的动作而向下方移动,从而将加工布按压在切刀上。通过该按压,切刀在加工布上形成钮孔。有时在锁眼缝开始前利用锤子装置来形成钮孔,有时在锁眼缝结束后利用锤子装置来形成钮孔。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1年第120865号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包括两个锤子(第一锤子和第二锤子)。第一锤子具有可以向整个切刀按压的形状,第二锤子具有可以向切刀的一部分按压的形状。
第一锤子固定于弯曲的臂部件的前端部,并配置在切刀的上方。气缸通过臂部件使第一锤子下降。在臂部件的内侧空间中设置有旋转气缸,第二锤子固定在旋转气缸的输出旋转体上。
第二锤子通常位于第一锤子上方的待机位置。当气缸在第二锤子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动作了时,第一锤子将加工布按压在整个切刀上,从而形成“圆头孔”。
在旋转气缸的输出旋转体的旋转下,第二锤子移动至与第一锤子的下表面重叠的动作位置。当气缸在第二锤子位于动作位置的状态下动作了时,第二锤子将加工布按压在切刀的一部分上,从而形成“平头孔”。锁眼缝纫机在进行锁边缝的孔的左右两侧具有压脚,该压脚将加工布保持在送料台的上表面上。在上述锁眼缝纫机中,有时在加工布上形成了圆头锁眼线迹后再在加工布的别处形成平头锁眼线迹。在形成了圆头锁眼线迹后,压脚和第一锤子上升。上升后,当第二锤子移动至动作位置时,存在第二锤子与左右的压脚或压脚的支撑部件干涉的问题。这是因为压脚位于第一锤子两侧的缘故。
为了使第二锤子不产生干涉,上述锁眼缝纫机进行如下所示的动作。在锁眼缝结束后,送料机构使送料台向前方移动。压脚从与第一锤子相对的侧方位置移动至不与第一锤子相对的前方位置。旋转气缸使第二锤子移动至动作位置。之后,送料机构使送料台向前方移动,从而形成“平头孔”。这样,在以往的锁眼缝纫机中,当使用第二锤子来形成“平头孔”时,需要使加工布的送料台前后往复移动,存在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第二锤子可与送料台的位置无关地迅速移动至动作位置,减少锁眼缝的工序,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锁眼缝纫机中,送料台对将加工布压在所述送料台上的压脚予以支撑,所述锁眼缝纫机包括:配置在被所述压脚压住的加工布的下侧的切刀、以及隔着所述加工布在上方与所述切刀相对的第一锤子,所述第一锤子下降而将所述加工布按压在所述切刀上,并在按压部分上形成钮孔,所述锁眼缝纫机包括:第二锤子,该第二锤子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锤子不同;以及锤子移动机构,该锤子移动机构使所述第二锤子在待机位置与所述第一锤子下方的动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待机位置在水平方向上比所述第一锤子更靠近所述送料台支撑所述压脚的一侧。
第二锤子通常位于比第一锤子更靠近送料台支撑压脚的一侧的待机位置上。当用第二锤子在加工布上形成钮孔时,第二锤子通过锤子移动机构的动作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至第一锤子下方的动作位置。在待机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的第二锤子的移动路径为前后方向,与将加工布压在送料台上的压脚并不干涉。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锁眼缝纫机中,所述锤子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使第二锤子在中间位置与所述待机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所述中间位置是指所述第二锤子的上表面比所述第一锤子的下表面低或与所述第一锤子的下表面相同的位置;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二锤子在所述中间位置与所述动作位置之间前后移动。
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动作组合,第二锤子可以从待机位置迅速地移动至动作位置。第二锤子能可靠地避免与压脚以及第一锤子干涉地进行移动。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锁眼缝纫机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上下移动用气缸来构成,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前后移动用气缸来构成。上下移动用气缸固定在所述前后移动用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部上,可简单地构成包括上下移动用气缸和前后移动用气缸的锤子移动机构。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锁眼缝纫机中,所述第二锤子固定在上下移动用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部上,可简单地构成包括第二锤子、上下移动用气缸和前后移动用气缸的锤子移动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4是切刀和第一、第二锤子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锤子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锤子处于中间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锤子处于动作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表示最佳实施形态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锁眼缝纫机1包括:矩形箱状的底板台2、以及以嵌入底板台2上部的开口内的形态进行配置的底板3。在底板3的后部(将图1的右侧设为锁眼缝纫机1的后方)设置有向上方竖立的立柱4。在立柱4的上部设置有机臂5,该机臂5与底板3平行地朝着前方延伸。锁眼缝纫机1将底板台2固定在未图示的工作台上进行使用。
在机臂5的前部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针杆7,在针杆7的下端安装有缝针6。针杆7和缝针6通过来自配置在机臂5内部的主轴的传动进行上下移动。针杆7和缝针6在左侧下降位置与右侧下降位置之间交替地上下移动。左侧下降位置和右侧下降位置是指沿着与后述的送料台8的送布方向垂直的方向左右离开规定宽度的位置。
在底板3的下部以与针杆7和缝针6的上下移动位置对应的形态设置有两个弯针(未图示)。两个弯针通过来自主轴的传动而与针杆7和缝针6的上下移动同步地动作。支撑两个弯针的弯针座(未图示)和针杆7通过设置在底板3内部的转动机构的动作而绕铅垂轴一体地转动。
在底板3的上部设置有送料台8,该送料台8保持加工布W(参照图5),使加工布W进行送料移动。在设于底板3下部的移动机构(未图示)的动作下,送料台8可在水平面内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
如图5所示,在底板3的下部设置有切刀座12。切刀座12配置在所述弯针座的后侧(针杆7和缝针6的上下移动位置的后侧)。在切刀座12的上部,切刀13以成为与送料台8的上表面大致相同高度的形态进行安装。如图4所示,切刀13具有圆头部13a和直线部13b。切刀13与后述的第一锤子24互动,从而在加工布W上形成利用了圆头部13a和直线部13b的“圆头孔”。切刀13与后述的第二锤子45互动,从而在加工布W上形成仅利用了直线部13b的“平头孔”。
在送料台8的上部设置有左右一对压脚臂15、16。如图1、图3所示,压脚臂15、16具有从送料台8的后部上表面的支撑部8a向上方竖立并朝着前方弯曲延伸的形状。在压脚臂15、16的前端部分别安装有压脚15a、16a。如图2所示,压脚15a、16a位于缝针6的左右两侧,并在设于送料台8的气缸(未图示)的动作下上下移动。移动至下方的压脚15a、16a从上方压住配置在送料台8上的加工布W。
如图3、图5所示,在送料台8的上方,在与送料台8下部的切刀13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锤子24。在设于机臂5前部的锤子轴22的下端上固定有锤子支撑台23。第一锤子24用固定螺钉25可装拆地安装在锤子支撑台23上。如图3和图5所示,固定在机臂5的下部框架5a上的圆筒形的支撑体21内装有锤子轴22,并将锤子轴22可上下移动地支撑。
如图3所示,在机臂5的内部设置有使第一锤子24上下移动的锤子驱动机构10。锤子驱动机构10包括:作为驱动源的缸体20、以及将缸体20的动作传递给锤子轴22的连杆机构。
缸体20是双作用气缸,如图3所示,配置在底板台2、立柱4和机臂3的整个内部。缸体20的下端部通过支撑销27与底板台2的下部框架2a连结。缸体20能以支撑销27为轴前后倾倒。
将缸体20的动作传递给锤子轴22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和中间连杆34。
如图3所示,第一连杆30具有逆L字形的正面形状。设于机臂5内部的第一支撑轴31支撑着第一连杆30的L字的弯曲部分30a。第一连杆30能以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轴31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一连杆30的后端部30b与从缸体20朝着上方延伸的活塞杆20a的前端部20b连结。
如图3所示,锤子轴22侧的第二连杆32是具有直线形状的连杆。设于机臂5内部的第二支撑轴33对第二连杆32予以支撑。第二连杆32能以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轴33为中心进行转动。
向前方延伸的第二连杆32的前端部32a与向着机臂5的内部延伸的锤子轴22的上端连结。在第二连杆32与锤子轴22的连结部上配置有块体(未图示),该块体可转动地被支撑销38支撑。被支撑销38支撑的块体允许以第二支撑轴33为中心转动的第二连杆32的端部32a和上下移动的锤子轴22的上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
第二连杆32的后端部32b通过中间连杆34与第一连杆30的前端部30c连结。连结销35将第一连杆30的端部30c与中间连杆34连结。连结销36将第二连杆32的端部32b与中间连杆34连结。连结销35、36与第一支撑轴31及第二支撑轴33平行地延伸。
如图3所示,第二连杆32的前部被弹簧43向上施力。弹簧43钩在卡合销41和卡合销42上,卡合销41设置在第二连杆32前半部的一个面上,卡合销42设置在机臂5的上部框架5b上。
如图3所示,在第一锤子24的后侧配置有:第二锤子45、以及使第二锤子45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移动的锤子移动机构47。下面对第二锤子45和锤子移动机构47的结构进行说明。
锤子移动机构47包括前后移动用气缸49(第二驱动机构)和上下移动用气缸53(第一驱动机构)。如图3、图5所示,在锤子支撑台23上安装有L字形的连结支撑体48。前后移动用气缸49固定在朝着上方延伸的连结支撑体48的上端部。如图5、图6所示,前后移动用气缸49具有向后突出的活塞杆49a。在活塞杆49a的上下方设置有与活塞杆49a平行的引导轴49b、49b。在活塞杆49a及引导轴49b、49b的前端部上固定有第一连结部件50。活塞杆49a通过前后移动用气缸49的动作而前进或后退。引导轴49b、49b对第一连结部件50进行引导。第一连结部件50对应于活塞杆49a的前进、后退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活塞杆49a的前进是指活塞杆49a从前后移动用气缸49突出的动作,图5中是指活塞杆49a向后方移动。
在第一连结部件50上用多个固定螺栓52固定有L字形的连结支撑体51。上下移动用气缸53固定在向前方延伸的连结支撑体51的下端部上。如图6、图7所示,上下移动用气缸53具有向下突出的活塞杆53a。在活塞杆53a的前后设置有与活塞杆53a平行的引导轴53b、53b。在活塞杆53a及引导轴53b、53b的前端部上固定有第二连结部件54。活塞杆53a通过上下移动用气缸53的动作而上升或下降。引导轴53b、53b对第二连结部件54进行引导。第二连结部件54对应于活塞杆53a的上升(后退)、下降(前进)而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第二连结部件54的下表面上用多个固定螺栓55固定有平板状的锤子支撑体45a。第二锤子45形成在向前方延伸的锤子支撑体45a的端部上。如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第二锤子45是只与切刀13的直线部13b的一部分对应的小型锤子。
图4中第一锤子24的平面形状也用双点划线来表示。第一锤子24比第二锤子45大。第一锤子24具有对应于切刀13的圆头部13a和直线部13b的形状。
对锁眼缝纫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锤子驱动机构10的缸体20通常位于图3所示的前进位置。此时,第一连杆30通过活塞杆20a的前进而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杆32顺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的第二连杆32将与第二连杆32的前端连结的锤子轴22向上方上提。固定在锤子轴22下端的第一锤子24上升,并如图5中的实线所示,位于从送料台8上的加工布W向上方离开的位置上。第二连杆32中途的弹簧43用弹力来辅助锤子轴22上提。
锤子移动机构47的前后移动用气缸49的活塞杆49a通常位于前进位置,使固定在活塞杆49a前端部上的第一连结部件50移动至后方。上下移动用气缸53的活塞杆53a通常位于上升位置,使固定在活塞杆53a前端部上的第二连结部件54移动至上方。固定在第二连结部件54上的第二锤子45向后上方移动,成为图5中实线所示的待机位置。第二锤子45的待机位置为第一锤子24的后侧(在水平方向上比第一锤子24更靠近送料台8的支撑部8a侧并从送料台8上的加工布W向上方离开的位置)。
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孔”时,驱动缸体20后退。此时,通过活塞杆20a的后退,第一连杆30顺时针地转动,第二连杆32逆时针地转动。逆时针转动的第二连杆32将与第二连杆32的前端连结的锤子轴22向下方压下。固定在锤子轴22下端的第一锤子24下降,并将配置在送料台8上的加工布W按压在切刀13上。如上所述,第一锤子24具有对应于切刀13的圆头部13a和直线部13b的平面形状。切刀13和第一锤子24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孔”。
在加工布W上形成“平头孔”时,锁眼缝纫机1驱动上下移动用气缸53的活塞杆53a下降。通过活塞杆53a的下降,第二连结部件54下降。若第二连结部件54下降,则固定在第二连结部件54上的第二锤子45移动至中间位置。如图6所示,中间位置是指第二锤子45的上表面在第一锤子24的后侧与第一锤子24的下表面高度大致相同的位置。中间位置也可以是第二锤子45的上表面比第一锤子24的下表面低的位置。
之后,锁眼缝纫机1驱动前后移动用气缸49的活塞杆49a后退。通过活塞杆49a的后退,第一连结部件50和连结支撑体51向前方移动。若连结支撑体51向前方移动,则上下移动用气缸53向前方移动。通过上下移动用气缸53的移动,第二锤子45与第二连结部件54一起从所述中间位置向前方移动。如图7中的实线所示,第二锤子45成为与第一锤子的下表面重叠的动作位置。
若在第二锤子45位于动作位置的状态下驱动缸体20后退,则可形成“平头孔”。通过驱动缸体20后退,如上所述,第一锤子24下降。此时,如图7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与第一锤子24的下表面重叠的第二锤子45也同时下降。下降的第二锤子45将加工布W按压在切刀13上。如上所述,第二锤子45具有仅与切刀13的直线部13b的一部分对应的平面形状。切刀13和第二锤子45在加工布W上形成与切刀13的直线部13b对应的直线状的“平头孔”。
在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1中,第二锤子45通过锤子移动机构47的动作而从夹着第一锤子24设定在与针杆7相反的一侧的待机位置向第一锤子24下侧的动作位置移动。第二锤子45的移动路径与在针杆7的左右两侧将加工布W压在送料台8上的压脚15a、16a不干涉。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1在使用第二锤子45来形成“平头孔”时无需使送料台8前后移动,可提高锁眼缝制的作业效率。
第二锤子45在通过上下移动用气缸53的动作而从待机位置下降至中间位置后,通过前后移动用气缸49的动作从中间位置向动作位置前进。第二锤子45的移动路径也不与位于第二锤子45前下部的第一锤子24干涉。第二锤子45能迅速且可靠地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动作位置。
上下移动用气缸53固定在前后移动用气缸49的活塞杆49a的前端部。第二锤子45固定在上下移动用气缸53的活塞杆53a的前端。可简单地构成包括前后移动用气缸49和上下移动用气缸53的锤子移动机构47,装配容易。
对局部变更了上面说明的实施形态的变更形态进行说明。
1)使第二锤子45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用气缸53也可用上下移动用螺线管等其它致动器来构成。同样地,使第二锤子45前后移动的前后移动用气缸49也可用前后移动用螺线管等其它致动器来构成。
2)锤子驱动机构1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结构。例如,锤子驱动机构也可以是包括直接驱动锤子轴22的脉冲马达的结构。
3)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将上下移动用气缸53通过连结支撑体51固定在前后移动用气缸49的活塞杆49a上。在变更形态中,也可在活塞杆49a的前端部上或在安装于前端部的第一连结部件50上直接固定上下移动用气缸53。
4)上述实施形态的锤子移动机构47包括上下移动用气缸53和前后移动用气缸49。在变更形态中,也可省略上下移动用气缸53,而只用前后移动用气缸49来构成锤子移动机构47。第二锤子45通过向前的直线移动而成为动作位置,通过向后的直线移动而成为待机位置。
5)在变更形态中,也可包括具有不利用圆头部13a的形状的第一锤子。此时,可以用第一锤子和第二锤子来形成长度不同的“平头孔”。
6)在变更形态中,也可变更切刀13的安装位置,从而用第一锤子来形成“平头孔”并用第二锤子来形成“圆头孔”。
由上面的详细说明可以明确,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1包括为了形成与利用第一锤子形成的钮孔不同的钮孔而使用的第二锤子。第二锤子通过锤子移动机构的动作而在第一锤子后上部的待机位置和与第一锤子的下表面重叠的动作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锤子的移动路径是上下方向的移动和前后移动的组合,不与将加工布压在送料台上的压脚干涉。在使第二锤子成为动作位置来形成钮孔时,无需使送料台前后移动,可减少锁眼缝制的工序,从而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Claims (4)

1.一种锁眼缝纫机,送料台对将加工布压在所述送料台上的压脚予以支撑,所述锁眼缝纫机包括:配置在被所述压脚压住的加工布的下侧的切刀、以及隔着所述加工布在上方与所述切刀相对的第一锤子,所述第一锤子下降而将所述加工布按压在所述切刀上,并在按压部分上形成钮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锤子,该第二锤子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锤子不同;以及
锤子移动机构,该锤子移动机构使所述第二锤子在待机位置与所述第一锤子下方的动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待机位置在水平方向上比所述第一锤子更靠近所述送料台支撑所述压脚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子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二锤子在中间位置与所述待机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所述中间位置是指所述第二锤子的上表面比所述第一锤子的下表面低或与所述第一锤子的下表面相同的位置;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二锤子在所述中间位置与所述动作位置之间前后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上下移动用气缸来构成,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前后移动用气缸来构成,
所述上下移动用气缸固定在所述前后移动用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锤子固定在所述上下移动用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部上。
CN2008100815774A 2007-03-28 2008-02-27 锁眼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53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83919A JP2008237658A (ja) 2007-03-28 2007-03-28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7-083919 2007-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5338A true CN101275338A (zh) 2008-10-01
CN101275338B CN101275338B (zh) 2012-07-18

Family

ID=39909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157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5338B (zh) 2007-03-28 2008-02-27 锁眼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37658A (zh)
KR (1) KR100989741B1 (zh)
CN (1) CN1012753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4350A (zh) * 2013-12-31 2014-05-07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套结和锁眼功能快速切换的一体机
CN104413975A (zh) * 2013-09-09 2015-03-18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锁眼机的击锤调节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6428B (zh) * 2011-07-28 2013-07-31 中屹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复合送料链式线迹缝纫机
TWI509124B (zh) * 2014-02-07 2015-11-21 Chee Siang Ind Co Ltd A keyhole with hammer adjustment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8963B2 (ja) * 1992-06-26 2001-01-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穴かがりミシンの布開き装置
JP3670065B2 (ja) * 1995-07-24 2005-07-13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押え切断装置
JP4189103B2 (ja) 1999-10-27 2008-12-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JP4959869B2 (ja) * 1999-12-13 2012-06-27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布切り装置
JP2004173783A (ja) * 2002-11-25 2004-06-24 Juki Corp ミシンの布切断装置
DE10304821B3 (de) * 2003-02-06 2004-02-26 Dürkopp Adler AG Knopfloch-Nähmaschine
KR100983757B1 (ko) * 2005-08-04 2010-09-24 쥬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단춧구멍내기 재봉기의 천 절단장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3975A (zh) * 2013-09-09 2015-03-18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锁眼机的击锤调节机构
CN104413975B (zh) * 2013-09-09 2016-03-02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锁眼机的击锤调节机构
CN103774350A (zh) * 2013-12-31 2014-05-07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套结和锁眼功能快速切换的一体机
CN103774350B (zh) * 2013-12-31 2015-10-07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套结和锁眼功能快速切换的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89741B1 (ko) 2010-10-26
JP2008237658A (ja) 2008-10-09
KR20080088436A (ko) 2008-10-02
CN101275338B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5338B (zh) 锁眼缝纫机
TW434340B (en) Apparatus for needing a web
CN1861873A (zh) 钮扣孔缝纫机
CN1926275A (zh) 装饰片送料装置
US3570426A (en) Top feed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CN1837442B (zh) 用于刺绣缝纫机的绣花压具
CN1904178B (zh) 嵌条缝纫机
CN1757811B (zh)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CN1944752A (zh) 缝纫机的堆积装置
JP6555629B1 (ja) ミシン
CN101845725B (zh) 缝纫机
CN100476053C (zh) 钮扣孔缝纫机
CN1904180A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N101270538B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291093C (zh) 缝纫机的压脚操作装置
JP3529414B2 (ja) 上下送りミシン
CN109518369B (zh) 一种袋花机
CN1540054A (zh) 机针送料缝纫机
TWI231329B (en) Sewing machine
CN1611649A (zh) 钉扣缝纫机及其压布器
CN1904177A (zh) 嵌条缝纫机
JP7466997B2 (ja) 刺しゅう装置
JP5880917B2 (ja) ミシン
JP4492178B2 (ja) ミシン
US1947950A (en) Blind stitch sewing mach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