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722B - 薄片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薄片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4722B
CN101274722B CN2008100848231A CN200810084823A CN101274722B CN 101274722 B CN101274722 B CN 101274722B CN 2008100848231 A CN2008100848231 A CN 2008100848231A CN 200810084823 A CN200810084823 A CN 200810084823A CN 101274722 B CN101274722 B CN 101274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lice
unit
processing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horizont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48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4722A (zh
Inventor
森山刚
加藤仁志
深津康男
石川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74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4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7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00Collating or gathering sheets combined with processes f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or signatures or for interposing inserts
    • B42C1/12Machines for both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nd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the sheets or signatures
    • B42C1/125Sheet sorters combined with bin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6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 B65H2301/362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of stationary material
    • B65H2301/3621Positioning; Changing position of stationary material perpendicularly to a first direction in which the material is already in registere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3Forming a pil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articles, e.g. buffering, forming bu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能够防止在薄片处理设备中发生卡纸,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使可沿每一个薄片的横向方向移动的对齐单元的对齐板抵靠堆叠在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相对应的侧边,以横向对齐薄片。横向定位传感器单元检测输送的薄片的横向位置。当检测到的薄片的横向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该设备的CPU改变对齐板的待机位置,使得其间沿薄片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将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延长预定时间段。

Description

薄片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到在薄片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并且处理从图像形成设备排出的薄片的薄片处理设备以及包括薄片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在某些情况下,薄片处理设备连接到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包括它们的多功能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排出侧。这种类型的部分薄片处理设备被配置为能够堆叠并对齐处理盘上从图像形成设备排出的薄片,然后对薄片执行装订处理等处理。
附带地,传统上已经提出了例如设置有校正装置(下文中称为横向定位校正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该校正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薄片在与薄片输送方向垂直的幅面方向上的侧边,并且通过沿幅面方向移动薄片来校正薄片的幅面位置(参见日本特开2004-51256)。
根据该提案,可以校正薄片的幅面位置,从而使薄片的横向定位位置与图像写入位置一致。此外,由于可以在薄片输送过程中检测薄片在幅面方向上的侧边并移动薄片,因此可以执行薄片位置校正,而不降低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率。此外,由于薄片经过了横向定位校正,因此可以在使薄片的各个侧边的位置沿幅面方向对齐的情况下将各个薄片从图像形成设备排出到薄片处理设备中。
近年来,一些系统,尤其是高速数字复印系统,已被配置为具有连接在图像形成设备和薄片处理设备之间的诸如封面装 订设备和大容量堆叠器的各种后处理设备。
因此,即使当薄片在薄片的侧边的位置沿幅面方向对齐的情况下从图像形成设备排出时,也可能在各种后处理设备中输送薄片过程中发生薄片沿幅面方向的位置偏移。
为了处理该问题,传统上,在薄片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之前临时堆叠薄片的处理盘上将薄片对齐。这意味着即使在图像形成设备中执行了横向定位校正之后,还需要在处理盘上对齐薄片。
然而,当输送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偏移量超过容许的偏移量时,薄片可能与处理盘的对齐板发生碰撞从而被损坏或者引起卡纸。高速数字复印系统尤其需要系统稳定性,因此需要尽可能彻底地避免卡纸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其能够防止在薄片处理设备中发生卡纸,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薄片堆叠单元的薄片处理设备,所述薄片堆叠单元被配置为堆叠来自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对齐单元,其以可沿垂直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用于通过使所述对齐单元抵靠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相对的侧边,来沿横向方向对薄片进行对齐;位置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由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所输送的薄片的横向方向的薄片位置;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改变所述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所述对齐单元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延长预 定时间段。
通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配置,当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的横向方向的薄片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改变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对齐单元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将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延长预定时间段。其结果是,即使当输送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位置从正确的位置偏移不小于预定偏移量时,也可以避免在薄片堆叠单元的对齐单元和薄片之间发生碰撞。这使得可以防止在薄片处理设备中发生卡纸,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该薄片处理设备包括偏移输送单元,其设置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所述对齐单元的上游,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沿薄片的横向方向偏移薄片。
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的横向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单元可以在当前作业之后的后续打印作业中使所述对齐单元保持在待机位置,并且保持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
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所述预定位置时,在没有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延长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提高所述对齐单元用于对齐薄片的移动速度。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包括薄片堆叠单元的薄片处理设备,所述薄片堆叠单元被配置为堆叠来自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对齐单元,其以可沿垂直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用于通过使所述对齐单元抵靠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相对的侧边,来沿横向方向对薄片进行对齐;位置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由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所输送的薄片的横向方向的薄片位置;偏移输送单元,其设置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所述对齐单元的上游,用于沿所述横向方向偏移薄 片;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改变所述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所述对齐单元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在对齐薄片的操作过程中提高所述对齐单元的移动速度。
通过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配置,当输送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位置从正确的位置偏移不小于预定偏移量时,改变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对齐单元的沿薄片的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在对齐薄片的操作过程中提高对齐单元的移动速度。其结果是,即使当输送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位置从正确的位置偏移不小于预定偏移量时,也可以避免在薄片堆叠单元的对齐单元和薄片之间发生碰撞。因此,可以防止在薄片处理设备中发生卡纸,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在薄片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设备和连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处理设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薄片堆叠单元,所述薄片堆叠单元被配置为堆叠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对齐单元,其以可沿垂直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用于通过使所述对齐单元抵靠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相对的侧边,来沿横向方向对薄片进行对齐;位置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在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输送的薄片的横向方向的薄片位置;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改变所述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所述对齐单元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延长预定时间段。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在薄片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设备和连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处理设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薄片堆叠单元,所述薄片堆叠单元被配置为堆叠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对齐单元,其以可沿垂直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用于通过使所述对齐单元抵靠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相对的侧边,来沿横向方向对薄片进行对齐;位置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在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输送的薄片的横向方向的薄片位置;偏移输送单元,其设置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所述对齐单元的上游,用于沿所述横向方向偏移薄片;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改变所述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所述对齐单元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在对齐薄片的操作过程中提高所述对齐单元的移动速度。
从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自动整理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4是自动整理装置控制器的控制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设置在自动整理装置中的横向定位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横向定位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设置在自动整理装置中的处理盘的视图。
图8A和8B是用于说明设置在自动整理装置中的处理盘的对齐板的各个待机位置的视图。
图9是横向定位异常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横向定位偏移量的范围的图。
图11A和11B是用于说明设置在自动整理装置中的处理盘的对齐板的第二待机位置的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薄片输送时间间隔的说明图。
图13是当检测到横向定位异常时所执行的警报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组成单元而设置在自动整理装置中的横向定位校正装置的视图。
图15是横向定位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16的(A)和(B)是用于说明当横向定位校正装置进行横向定位校正时对齐板执行的对齐操作的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当横向定位校正装置进行横向定位校正时对齐板执行的对齐操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000包括复印机(图像形成设备)10和连接到复印机10的薄片排出侧的自动整理装置(薄片处理设备)500。
用于读取原稿的扫描器200布置在复印机10的上部。扫描器 200包括原稿给送器100、扫描器单元104、反射镜105~107和图像传感器109。在由扫描器200读取原稿D的情况下,首先,用户将原稿D放置(堆叠)在原稿给送器100的盘100a上。假设将原稿D中的每一个面朝上,即,使其图像形成面朝上放置在盘100a上。
接下来,沿如图1所示的朝左的方向从前面的页开始逐个顺序输送放置在盘100a上的原稿D。然后,经由弯曲路径将每一个原稿D输送到平板玻璃102上,以沿如图1所示的朝右的方向在平板玻璃102上进行输送,之后,将原稿D排出到排出盘112上。
在以这种所谓的移动原稿读取模式进行原稿读取的情况下,将扫描器单元104保持在预定位置,原稿D从左到右通过扫描器单元104,从而读取原稿D。更具体地,以垂直于原稿的输送方向的幅面方向作为主扫描方向并且以原稿的输送方向作为副扫描方向进行扫描以读取原稿D。
在该读取操作中,用来自扫描器单元104的灯103的光照射通过扫描器单元104的原稿D,将来自原稿D的反射光经由反射镜105~107和透镜108引导到图像传感器109。应当指出,图像传感器109从原稿D逐行读取的图像数据经过下文中参考图3描述的图像信号控制部202进行的预定图像处理,然后将该图像数据发送到曝光控制部110。
另一方面,在以所谓的固定原稿读取模式进行原稿读取的情况下,由原稿给送器100输送的原稿D临时停止在平板玻璃102上,在这种状态下,扫描器单元104从左到右移动,从而读取原稿D。此外,在进行原稿读取而不使用原稿给送器100的情况下,用户抬起原稿给送器100并将原稿D放置在平板玻璃102上,之后以固定原稿读取模式进行原稿读取。
复印机10包括用于给送容纳在盒114或者115中的薄片P的薄片给送部1002以及用于在由薄片给送部1002给送的薄片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03。
图像形成部1003包括感光鼓111、显影装置113和转印充电器116。在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来自曝光控制部110的激光束照射到感光鼓111上,从而在感光鼓111上形成潜像。然后,显影装置113将潜像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应当指出,在图像形成部1003下游的各个位置处,布置有定影装置117、排出辊对118等等。
操作和显示单元400布置在复印机10上。操作和显示单元400包括用于配置图像形成操作的各种功能的多个键以及用于显示表示设置的信息的显示部。
接下来,对由复印机10进行的图像形成操作给出说明。
首先,以由扫描器200执行的移动原稿读取模式或者固定原稿读取模式由图像传感器109从原稿D读取的图像数据经过由图3所示的图像信号控制部202进行的预定图像处理,然后将该图像数据传送到曝光控制部110。之后,曝光控制部110输出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激光束。
在由多角镜110a进行扫描的同时,该激光束照射到感光鼓111上,从而根据扫描的激光束在感光鼓111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显影装置113将在感光鼓111上形成的该静电潜像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
另一方面,薄片P从盒114和115、手动薄片给送器125以及双面输送路径124中的一个输送到包括感光鼓111和转印充电器116的转印部。在转印部中将感光鼓111上的可视化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薄片P上,具有转印在其上的图像的薄片P经过定影装置117进行的定影处理。然后,经过了定影处理的薄片P从排出 辊对118排出到自动整理装置500中。
当要将薄片P面朝下,即,使具有调色剂图像的面朝下排出时,挡板121将通过了定影装置117的薄片P临时引导到路径122中。然后,在薄片P的末端通过了挡板121之后,挡板121将薄片P切换回并且输送到排出辊对118,之后从复印机10排出。
因此,薄片P在具有调色剂图像的面朝下的情况下从复印机10排出。在从前面的页开始顺序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例如,当形成使用原稿给送器100读取的图像时或者当形成从计算机输出的图像时,通过所谓的反向排出来排出薄片P,可以以正确的页顺序堆叠薄片P。
当在例如从手动薄片给送器125输送的OHP薄片的硬薄片P上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不将薄片P引导到路径122中,从而由排出辊对118从复印机10面朝上,即,使具有调色剂图像的面朝上排出该薄片P。
此外,当分别在薄片P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从定影装置117向排出辊对118引导薄片P,紧接在薄片P的末端通过了挡板121之后,挡板121将薄片P切换回并且从路径122引导到双面输送路径124。
将这样从复印机10排出的薄片P取进自动整理装置500,以对其上形成有图像的薄片执行装订处理或者书册装订处理。
接下来,参考图2对自动整理装置500给出说明。
自动整理装置500顺序接收从复印机10排出的薄片,执行将接收到的薄片对齐为一束的处理、以及逐束对薄片进行分页的分页处理或者非分页处理、以及用骑马装订器对薄片束的末端进行骑马装订的骑马装订处理(装订处理)、书册装订处理等等。自动整理装置500包括:骑马装订器部600,用于对薄片进行骑马装订;以及作为执行书册装订处理的部的书册装订部800,该 书册装订处理用于将薄片束折叠为两部分并进行装订。
骑马装订器部600包括作为临时堆叠多个薄片的薄片堆叠器单元的处理盘630和作为用于沿幅面方向,即垂直于薄片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对齐堆叠在处理盘630上的薄片束的对齐单元对的对齐板1002。骑马装订器部600还包括用于对薄片束进行骑马装订的骑马装订器601。
书册装订部800包括书册装订入口传感器831、骑马装订器对810和堆叠薄片的书册装订盘830。书册装订盘830设置有中间辊803和可移动薄片定位部件816。
在与骑马装订器对810相对的位置设置砧811,骑马装订器810和砧协作以对书册装订盘830中接收到的薄片束执行骑马装订处理。
在骑马装订器810下游的位置处布置有折叠辊对804,在与折叠辊对804相对的位置处布置有推压部件815。使推压部件815向书册装订盘830中接收到的薄片束突出,从而将薄片束推入折叠辊对804之间。在输送辊对805下游的位置处布置有薄片排出传感器832。
自动整理装置500设置有用于取进从复印机10排出的薄片的入口辊对502和用于输送取进的薄片的输送辊对503,入口传感器531布置在入口辊对502和输送辊对503之间。
此外,在输送辊对503和缓冲辊对505之间,布置有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其作为偏移输送单元,用于以沿幅面方向,即横向方向使薄片移位并将薄片排出的偏移分页模式,输送薄片,同时向幅面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偏移薄片。应当指出,如下文中所说明的,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还用作检测薄片在幅面方向上的侧端位置的薄片位置检测器单元。
在偏移分页模式下,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针对输送到自 动整理装置500中的全部薄片工作,以校正每一个薄片的横向定位,并且输送薄片同时将薄片偏移到幅面方向上的预定位置。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包括输送辊1101a和1102a以及与输送辊1101a和1102a分别压力接触的从动辊1101b和1102b。
在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下游的位置处,布置有缓冲辊505,其能够经由输送辊对503和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围绕其外周卷绕输送到该位置的预定数量的薄片。在缓冲辊505转动过程中,压靠辊512、513和514围绕缓冲辊505的外周卷绕薄片,并且沿缓冲辊505的转动方向输送薄片。
在压靠辊513和514之间布置有切换挡板511,在压靠辊514下游的位置处布置有切换挡板510。切换挡板511选择性地工作,以在围绕缓冲辊505卷绕的状态下将围绕缓冲辊505卷绕的薄片引导到分页路径522,或者将薄片从缓冲辊505剥离以将该薄片引导到朝着样品盘701延伸的非分页路径521中。应当指出,图2中的附图标记533表示布置在非分页路径521的中间部分中的薄片排出传感器。
另一方面,切换挡板510选择性地工作,以将围绕缓冲辊505卷绕的薄片剥离,将其引导到分页路径522中,或者在围绕缓冲辊505卷绕的状态下简单地将其引导到缓冲路径523中。在缓冲路径523中,布置有用于检测缓冲路径523上的薄片的缓冲路径传感器532。
在分页路径522的下游位置处,布置有切换挡板508。切换挡板508将引导到分页路径522中的薄片引导到分页排出路径524或者书册装订路径525。
引导到分页排出路径524中的薄片经由输送辊对507堆叠在处理盘630上。叶片660枢转地移动到与堆叠在处理盘630上的薄片束的最上面的薄片接触,并且工作以使其抵靠处理盘630的右 侧端。堆叠在处理盘630上的薄片根据需要经过对齐处理和骑马装订处理,之后通过排出辊680a和680b排出到堆叠盘700上。
排出辊680b由摆动导向器650支持。未示出的摆动马达使摆动导向器650摆动,以使排出辊680b与处理盘630上的薄片束的最上面的薄片接触。当与处理盘630上的最上面的薄片接触时,排出辊680b能够与排出辊680a协作,从处理盘630向堆叠盘700排出薄片束。
当将薄片从复印机10排出到如上构成的自动整理装置500中时,首先,由入口辊对502接收薄片。这时,入口传感器531同时检测薄片通过定时。
接下来,在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检测横向定位偏移量的同时,进一步输送经由入口辊对502输送的薄片。然后,将薄片输送到缓冲辊505,并且在缓冲辊505转动过程中压靠辊512、513和514将薄片卷绕在缓冲辊505的外周,以沿缓冲辊505的转动方向输送。下文中,将说明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的横向定位偏移量检测操作。
当要执行非分页处理时,薄片被切换挡板511从缓冲辊505剥离,并且被引导到非分页路径521中,以经由排出辊对509排出到样品盘701上。
另一方面,在执行分页处理、装订处理或者书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为了将预定数量的薄片的束输送到例如骑马装订器部600,切换挡板511和510均在围绕缓冲辊505卷绕的状态下将薄片顺序输送到缓冲路径523中。
然后,当将预定数量的薄片输送到缓冲路径523中时,切换挡板510将薄片从缓冲辊505剥离,以将其输送到分页路径522中。输送到分页路径522中的薄片传送通过输送辊对506,切换挡板508将其引导到分页排出路径524或者书册装订路径525中。
由切换挡板508引导到分页排出路径524中的薄片堆叠在处理盘630上。然后,根据经由图1所示的操作和显示单元400配置的设置,作为束堆叠在处理盘630上的薄片经过对齐板1002对的对齐处理和骑马装订器601的骑马装订处理。排出辊680a和680b将经过了对齐板1002的对齐处理和骑马装订器601的骑马装订处理的每一个薄片束排出到堆叠盘700上。同样在偏移分页模式下时,对齐板1002以薄片束为单位将薄片对齐,之后排出辊680a和680b将其排出到堆叠盘700上。
执行骑马装订处理的骑马装订器601被配置为可沿处理盘630的外周移动。这使得可以装订堆叠在处理盘630上的薄片束相对于薄片输送方向(如图2所示的朝左的方向)的末端(后端)。
另一方面,经由输送辊对802将由切换挡板508引导到书册装订路径525中的薄片输送到书册装订盘830上,成束堆叠的薄片经过骑马装订器810和砧811的骑马装订处理。之后,推压部件815将薄片束推入折叠辊对804之间,以折叠成两部分,并且通过折叠辊对804向下游进行输送。然后,经由输送辊对805将折叠后的薄片束排出到排出盘850上。
接下来,将参考图3来说明复印机10的控制系统。
复印机10包括CPU电路部150。CPU电路部150包含CPU150A、ROM 151和RAM 152,并基于存储在ROM 151中的控制程序,对部101、201、202、209、301、401和501执行集中控制。RAM 152临时存储控制数据,并还用作用于执行控制处理所涉及的算术运算的工作区。
原稿给送器控制部101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指令,驱动控制原稿给送器100。图像读取器控制部201驱动控制扫描器200的扫描器单元104、图像传感器109等等,并且将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传输到图像信号控制部202。
图像信号控制部202将经由图像读取器控制部201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入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对该数字信号执行各种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之后将该视频信号传送到打印机控制部301。此外,图像信号控制部202对经由外部接口209从外部计算机210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执行各种处理,将处理后的数字图像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之后将该视频信号传送到打印机控制部301。由CPU电路部150控制由图像信号控制部202执行的处理操作。
打印机控制部301基于接收到的从图像信号控制部202输入的视频信号,驱动曝光控制部110。操作和显示单元控制部401与操作和显示单元400和CPU电路部150交换信息。此外,操作和显示单元控制部401将根据各个键的操作从操作和显示单元400传送的键信号输出到CPU电路部150,并且基于来自CPU电路部150的信号,在操作和显示单元400的显示部上显示相应的信息。
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包含在例如自动整理装置500中,并且与CPU电路部150交换信息,从而控制自动整理装置500的整体操作。应当指出,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可以设置在复印机10中。
接下来,将参考图4来说明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
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包括CPU 550、ROM 551和RAM552。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经由未示出的通信IC与设置在复印机10中的CPU电路部150进行通信,以进行数据交换,并且执行存储在ROM 551中的各种程序,以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指令,控制自动整理装置500的驱动。此外,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基于来自传感器531~533和传感器1104、1112、1108、1109、1203和1202中相关联的一个的信号,控制各个马达的驱 动。更具体地,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基于相关联的信号,控制马达M1~M3、M150、M160、M180、M1103、M1106、M1107、M1202、M1201、M1203、M1204等等中的每一个的驱动。
接下来,将参考图5来说明自动整理装置500的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
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包括输送马达M1103。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驱动输送马达M1103,以经由齿轮1116和同步带1115向输送辊1101a和1102a提供驱动力,从而输送辊1101a和1102a与从动辊1101b和1102b协作以输送薄片。
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检测正在输送的薄片的前端。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安装在横向定位传感器单元1105中,横向定位传感器偏移马达M1106驱动该横向定位传感器单元1105以沿箭头44和43表示的幅面方向移动。横向定位HP传感器1108检测横向定位传感器单元1105的初始位置。
在图5中,附图标记1112表示末端检测传感器,末端检测传感器1112检测正在输送的薄片。此外,末端检测传感器1112检测薄片的末端通过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内的输送辊1101a和1101b。
接下来,将参考图6来说明由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执行的横向定位检测处理。
首先,在步骤S401中,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的CPU 550判断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是否开启。如果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开启,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402。
在步骤S402中,CPU 550驱动横向定位传感器偏移马达M1106,以沿A方向偏移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A方向是图5中的箭头43表示的方向,在该方向上,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最终变得不能检测到薄片。
接下来,在步骤S 403中,CPU 550将测得的横向定位偏移的方向作为A方向存储在RAM 552中。此外,在步骤S404中,CPU 550开始对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的偏移距离进行计算,然后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 409。
在步骤S409中,CPU 550判断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是否已关闭。如果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还未关闭,则重复执行步骤S 409。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09中CPU 550判断为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已关闭,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410。
如果在步骤S401中CPU 550判断为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关闭,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405,其中,CPU 550驱动横向定位传感器偏移马达M1106,以沿B方向偏移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B方向是图5中的箭头44表示的方向,在该方向上,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最终变得能够检测到薄片。
接下来,在步骤S406中,CPU 550将测得的横向定位偏移的方向作为B方向存储在RAM 552中。此外,在步骤S407中,CPU 550开始对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的偏移距离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横向定位传感器偏移马达M1106的驱动量来进行偏移距离的计算。例如,当用脉冲马达实现横向定位传感器偏移马达M1106时,对驱动脉冲进行计数,而当用DC马达实现横向定位传感器偏移马达M1106时,对来自马达的FG信号脉冲或者对从设置在马达处的编码器发送的脉冲进行计数。然后,在步骤S408中,CPU 550判断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是否已开启。如果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还未开启,则重复执行步骤S408。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08中CPU 550判断为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已开启,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410。
然后,在步骤S410中,CPU 550将表示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在开启或者关闭之前移动的偏移距离的偏移距离计算值X作为 横向定位偏移量存储在RAM 403中。
接下来,在步骤S411中,CPU 550停止横向定位传感器偏移马达M1106,在步骤S412中,清空偏移距离计算值X。然后,在步骤S413中,CPU 550驱动横向定位传感器偏移马达M1106,以将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偏移到待机位置。
当将薄片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中时,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的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检测薄片的侧端位置,即相对于基准位置的幅面偏移量,之后,将薄片输送到处理盘630,以在处理盘630上进行对齐处理。
接下来,将参考图7来说明处理盘630。
在图7中,附图标记M3表示薄片排出马达。由薄片排出马达M3驱动的输送辊对507将薄片排出到处理盘630上。在图7中,附图标记M1201表示第一对齐马达,M1202表示第二对齐马达。第一对齐马达M1201和第二对齐马达M1202分别驱动用于对齐排出到处理盘630上的薄片的第一和第二对齐板1002a和1002b。应当指出,如图2所示,第一对齐板和第二对齐板分别布置在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前”、“后”侧。
第一对齐板1002a和第二对齐板1002b构成对齐单元对,并且分别沿由箭头1401和1400表示的方向单独驱动,以使其抵靠薄片在幅面方向上的各个侧边,从而对齐薄片。图7中的附图标记1202和1203分别表示用于检测第一对齐板1002a的初始位置和第二对齐板1002b的初始位置的第一对齐HP传感器和第二对齐HP传感器。
图8A和8B是用于说明处理盘630的第一对齐板1002a和第二对齐板1002b各自的待机位置(基准位置)的视图。
在图8A和8B所示的例子中,当选择了偏移分页模式时,将输送到处理盘630上的薄片P与从移位中心偏移了束移位量Lc 的位置对齐,然后将其排出到堆叠盘700上。在这之前,第二对齐板1002b在与如图8A所示的处于本来位置的薄片的右端间隔距离L的位置待机(参见图8A)。
然后,当薄片P排出到处理盘630上时,第二对齐板1002b沿移位方向移动距离Lc+L,从而对齐薄片P,并且将薄片P从移位中心移位束移位量Lc(参见图8B)。虽然在图8B所示的例子中,薄片P的束朝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前侧(朝图2所示的观察者侧,即相对于薄片输送方向朝左)移位,但是以薄片束为单位在朝前的方向(朝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前侧)和朝后的方向(朝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后侧)之间切换偏移方向,从而能够以分页的方式堆叠薄片束。
附带地,需要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尺寸尽可能小。然而,由于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偏移量的容差被设置为较大的值,所以需要使横向定位检测装置1001在图像形成设备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较大,这导致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尺寸增大。
此外,由于横向定位偏移量的容差被设置为较大的值,所以更需要考虑到横向定位偏移量的增大的容差来设置处理盘的对齐板的待机位置,以防止在薄片和对齐板之间发生碰撞。这增大了每一个对齐板在对齐薄片时需要移动的距离,因此对齐一个薄片所花费的时间变得更长。因此,根据设备的大小和复印的生产率来确定横向定位偏移量的容差。
接下来,将参考图9来说明当薄片的横向定位偏移量在参考图6所说明的横向定位检测处理的正常范围之外时所执行的横向定位异常处理过程。由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执行图9中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601中,CPU 550执行参考图6所说明的横向 定位检测处理。然后,在步骤S602中,CPU 550判断横向定位偏移量的绝对值是否不小于预定值。在本实施例中,将该预定值设置为12.5mm,并且将横向定位偏移量划分为三个范围。更具体地,假设相对于输送路径的中心测量横向定位偏移量,判断为当横向定位偏移量的绝对值小于±12.5mm时,其处于正常范围,当不小于±12.5mm且小于±15mm时,处于警报范围,当不小于±15mm时,处于异常范围。应当指出,“+”表示相对于薄片输送方向朝右(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中朝后)的偏移,即沿图5中的箭头43表示的方向的偏移,而“-”表示相对于薄片输送方向朝左(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中朝前)的偏移,即沿图5中的箭头44表示的方向的偏移。当横向定位偏移量不小于±15mm时,在沿薄片输送方向的薄片输送路径的横向侧在薄片和某些设备组件之间可能产生干涉,在最坏的情况下引起卡纸。
如果在步骤S602中判断为横向定位偏移量的绝对值小于±12.5mm,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608,而如果横向定位偏移量的绝对值不小于±12.5mm,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603。
在步骤S603中,CPU 550指示复印机10的CPU电路部150将薄片给送模式切换为增加薄片输送空间间隔(即,前一页的末端和后续页的前端之间的空间间隔)的模式。然后,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604,其中,CPU 550根据在步骤S 601中检测到的横向定位偏移方向和横向定位偏移量,将用于对齐输送到处理盘630上的薄片的对齐板1002a和1002b中的一个的待机位置改变为第二待机位置。将第二待机位置设置为使对齐板1002a和1002b之间的距离比当对齐板1002a和1002b中的一个处于正常待机位置时的该距离长预定距离。
图11A示出将对齐板1002b的待机位置从相对处于本来位置的薄片的右端间隔距离L的原始位置改变到相对该原始位置 间隔距离α的第二待机位置的情况。这使得即使当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偏移量的绝对值不小于定义正常范围的±12.5mm时,也可以防止在处理盘630中在每一个薄片和对齐板1002a或1002b之间发生碰撞。
接下来,在步骤S605中,CPU 550判断是否正在以增大后的薄片输送空间间隔将薄片输送到处理盘630上。如果正在以增大后的薄片输送空间间隔将薄片输送到处理盘630上,则CPU550将用于对齐薄片的对齐板1002b的移动速度设置为默认值(步骤S606)。每当将薄片从复印机10传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时,通过复印机10和自动整理装置500之间的通信从复印机10发送与薄片相关联的属性数据。因此,自动整理装置500可以通过分析属性数量,来判断是否正在以增大后的薄片输送空间间隔输送薄片。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05中判断为在没有增大薄片输送空间间隔的情况下正在将薄片输送到处理盘630上,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607,其中,CPU 550将对齐板1002b的移动速度改变为比默认速度高的第二速度。
当判断为横向定位偏移量的绝对值不小于预定值时,已经从复印机10给送了预定数量的薄片。因此,当将这些薄片中的每一个输送到处理盘630上时,在所示出的例子的情况下,如图11A和11B所示,已经将对齐板1002b的待机位置设置为位于正常待机位置外侧的第二待机位置。该第二待机位置距离移位中心比正常待机位置远距离α,从而使对齐板1002b的移动速度提高了对应于距离α的时间,使得保持薄片对齐时间等于改变对齐板1002b的待机位置之前的薄片对齐时间。
如果对齐板1002b的移动速度增大,则对齐薄片的能力可能劣化。然而,在本处理中,执行步骤S605作为防止出现被视为 最高优先级的卡纸的临时处理。
接下来,在步骤S608中,CPU 550判断检测到正在输送的薄片是不是最后一个。如果该薄片不是最后一个,则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601,如果该薄片是最后一个,则停止该处理。
该处理使得即使当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偏移量比预定值大距离α或者更多时,也可以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中防止卡纸发生。应当指出,虽然在参考图11A和11B对对齐处理给出的说明中,假设薄片偏移了正(+)的量,即沿图5中的箭头43表示的方向(相对于输送方向朝右(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中朝后))发生了偏移,从而将对齐板1002b移动到原始待机位置外侧的第二待机位置,如果假设薄片偏移了负(-)的量,即沿图5中的箭头44表示的方向(相对于输送方向朝左(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中朝前))发生了偏移,则通过代替对齐板1002b将对齐板1002a移动到原始待机位置外侧的第二待机位置,同时将对齐板1002b保持在原始待机位置,来执行对齐处理。
图12是用于说明在图9中的处理中从复印机10排出薄片的时间间隔的概念图。在图12中,附图标记P1~P8分别表示薄片,t1和t1+t2表示薄片到薄片的时间间隔。薄片到薄片时间间隔表示前一薄片的末端通过排出辊对118的时间点和该前一薄片随后的薄片的前端到达排出辊对118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段。换句话说,薄片到薄片时间间隔表示薄片移动前一薄片的末端和后续薄片的前端之间的距离所花费的时间段。如果在图9中的步骤S602中判断为横向定位偏移量在正常范围内,则复印机10以薄片到薄片时间间隔t1给送薄片。如果横向定位偏移量超过了正常范围,则复印机10将薄片给送模式切换为增大薄片输送空间间隔的模式,使得薄片到薄片时间间隔等于t1+t2。基于通过将距离α除以对齐板1002b的移动速度的变化量(第二速度-默认 速度)而获得的值,来设置薄片到薄片时间间隔,使得即使当对齐板1002b的待机位置位于正常待机位置外侧的距离α处时,也可以防止在对齐板1002b和正在输送的薄片之间发生碰撞。
应当指出,在本实施例中,在横向定位检测处理中检测到横向定位偏移量处于警报范围内,并且将薄片给送模式切换为增大薄片输送空间间隔的模式时,针对在模式切换之后输入的作业(即在下一个和之后的作业中)保持该设置。当服务人员通过对操作和显示单元400进行操作而取消了薄片输送空间间隔增大模式时,将增大后的薄片输送空间间隔切换为正常薄片输送空间间隔。
接下来,参考图13,对在参考图6说明的横向定位检测处理中检测到薄片的横向定位偏移量超过了正常范围时所执行的警报显示处理给出说明。由复印机10的CPU电路部150的CPU150A执行该控制处理。
首先,在步骤S621中,CPU 150A从自动整理装置控制部501的CPU 550接收在参考图6说明的横向定位检测处理中检测到的横向定位偏移量的数据。然后,在步骤S622中,CPU 150A判断接收到的横向定位偏移量是否不小于预定值。应当指出,当定位偏移量超过预定值的次数达到预定计数值时,CPU 550可以通知CPU 150A该情况。
如果在步骤S622中判断为横向定位偏移量的绝对值小于±12.5mm,则结束该处理。如果横向定位偏移量的绝对值不小于±12.5mm,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623,其中,CPU 150A估计横向定位偏移量增大的原因。
可以如下估计横向定位偏移量增大的原因:例如,当用于对复印机10给送的薄片的数量进行计数的未示出的薄片给送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了表示输送薄片的辊的维护定时的值时,可 以判断为到达辊清洁/替换定时。此外,当仅在复印机10中的特定薄片给送盒的薄片给送操作中发生横向定位偏移时,可以认为该薄片给送盒的横向定位发生了偏移。
接下来,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624,其中,CPU 150A指示操作和显示单元控制部401在操作和显示单元400上显示警报。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推荐清洁/替换薄片输送辊的消息(对策)。
应当指出,可以由自动整理装置500的CPU 550执行上述控制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 550指示CPU 150A使得在操作和显示单元400上显示警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当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位置从本来的位置偏移不小于预定偏移量时,根据偏移方向,将对齐板1002a和1002b中的一个的待机位置改变为距离处于本来位置的薄片的间隔比正常位置远的位置,同时使复印机10的薄片输送空间间隔大于在正常情况下的间隔。结果,即使当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位置从本来的位置偏移了预定偏移量+α时,也可以避免在处理盘630的对齐板1002a或1002b和薄片之间发生碰撞。这使得可以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中防止卡纸发生,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由于当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中的薄片的横向定位位置偏移了不小于预定偏移量时,在操作和显示单元400的显示部上显示维护消息,可以通知用户进行正确的维护,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可操作性。
接下来,将参考图14~18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应当指出,通过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省略与对这些组件相对应的组件的重复说明,仅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点。
当复印机10的薄片输送速度增大时,不可能仅通过自动整 理装置500中的处理盘630的对齐板1002b的间隔动作来处理增大后的速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在自动整理装置500中的处理盘630上游的位置处校正薄片的横向定位位置。
图14是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的示意图。在图14中,附图标记M1103表示输送马达。输送马达M1103经由齿轮1116和同步带1115对输送辊1101a和1102a施加驱动力,并且与从动辊1101b和1102b协作来输送薄片。
作为位置检测器单元的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检测正输送的薄片的前端。横向定位传感器1104安装在横向定位传感器单元1105中,该横向定位传感器单元1105由横向定位传感器偏移马达M 1106驱动,以分别沿由箭头44和43表示的如图14所示的左右方向移动。横向定位HP传感器1108检测横向定位传感器单元1105的初始位置。
在图14中,附图标记M1107表示横向定位单元偏移马达,该横向定位单元偏移马达驱动相对横向定位传感器单元1105独立设置的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以分别沿由箭头46和45表示的如图14所示的左右方向移动装置1101。横向定位单元HP传感器1109检测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的初始位置。此外,在图14中,附图标记1112表示末端检测传感器,末端检测传感器1112不仅检测正输送的薄片,还检测薄片的末端通过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内的输送辊1101a和1102a。应当指出,本实施例中的横向定位检测处理与参考图6说明的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将参考图15来说明横向定位校正处理。应当指出,在所示出的例子中,自动整理装置500在偏移分页模式下工作,因此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进行的横向定位校正包括交替沿A方向和沿B方向,以薄片束为单位,将薄片偏移预定束移位量 Lb。
首先,在步骤S501中,CPU 550判断束的偏移方向(移位方向)是A方向还是B方向。如果在步骤S501中判断为当前薄片沿A方向偏移,则CPU 550开始驱动横向定位单元偏移马达M1107,从而以速度Va沿A方向移动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步骤S 502)。应当指出,图14中的箭头46表示A方向。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01中判断为当前薄片沿B方向偏移,则CPU 550开始驱动横向定位单元偏移马达M1107,从而以速度Va沿B方向移动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步骤S503)。应当指出,图14中的箭头45表示B方向。
接下来,CPU 550基于横向定位单元偏移马达M 1107的驱动量,来判断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是否移动了与横向定位偏移量Lb+束移位量La相对应的距离(步骤S504)。作为在图6的横向定位检测处理的步骤S410中存储在RAM 403中的具有符号(对于A方向是正(+)号或者对于B方向是负(-)号)的横向定位偏移量与具有根据在本处理的步骤S501中确定的移位方向给出的符号(对于A方向是正(+)号或者对于B方向是负(-)号)的束移位量La的和的绝对值,来计算与横向定位偏移量Lb+束移位量La相对应的距离。CPU 550重复执行步骤S504,直到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移动了与横向定位偏移量Lb+束移位量La相对应的距离为止。如果在步骤S 504中判断为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已移动了该距离,则CPU 550停止横向定位单元偏移马达M1107(步骤S505),之后终止该横向定位校正处理。
束移位量La表示移位分页模式下的逐束移位量,在本实施例中将其设置为15mm。将薄片的横向定位偏移量的正常值配置为落入±12.5mm的范围内,因此最大横向定位校正量是15 mm+12.5mm=27.5mm。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如上执行横向定位校正操作,之后将薄片输送到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处理盘630上,以在处理盘630上进行对齐处理。
接下来,将参考图16(A)、16(B)和17对当自动整理装置500执行横向定位校正时在偏移分页模式下执行的对齐操作给出说明。
图16(A)是示出在使薄片束朝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后侧(相对于薄片输送方向朝右)移位以进行对齐的情况下对齐板1002a和1002b各自的待机位置的视图。在所示出的例子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假设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已经对输送到处理盘630上的每一个薄片P从复印机10排出时所产生的横向定位偏移量Lb执行了校正,并且将其横向定位偏移了束移位量La。因此,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对薄片P进行移位,之后将其堆叠在图16(A)所示的后侧堆叠位置(第一堆叠位置)。
因此,可以将对齐板1002a和1002b中的每一个为了对齐薄片而在处理盘630上应该移动的对齐距离Ld设置为与比在将薄片从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输送到处理盘630过程中所产生的偏移量Le稍大的偏移量相对应的距离(Ld>Le)。应当指出,对齐距离Ld是对齐板1002a和1002b中的每一个从待机位置到对齐位置要移动的距离。因此,可以防止输送到处理盘630上的每一个薄片P与对齐板1002a或1002b碰撞而产生有缺陷的输送。
在将薄片P输送到处理盘630上之后,如图16(B)所示,将第一对齐板1002a和第二对齐板1002b中的每一个朝对齐位置移动对齐距离Ld,从而执行薄片P在中心位置的对齐。更具体地,在所示出的例子的情况下,将第一对齐板1002a和第二对齐板1002b从与朝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后侧移位的后侧堆叠位置相 对应的各个待机位置移动,以对齐堆叠在处理盘630上的薄片束。然后,排出辊对580a和580b将对齐的薄片束排出到堆叠盘700上。
为了对齐朝自动整理装置500后侧移位的薄片束所执行的对齐处理与上述操作类似。更具体地,如图17所示,可以简单地通过在前侧位置和后侧位置之间切换作为基准位置的移位薄片的中心位置来执行类似的对齐。在所示出的例子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横向定位校正装置1101使每一个薄片P移位,然后将其堆叠在朝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前侧移位的前侧堆叠位置(第二堆叠位置)。
从图16(B)所示的后侧堆叠位置明显可以看出,图17所示的前侧堆叠位置从移位中心朝自动整理装置500的前侧移位预定移位量。当要将薄片束堆叠在后侧堆叠位置上时,如图17所示,对齐板1002a和1002b处于与后侧堆叠位置相对应的各自的待机位置。从与后侧堆叠位置相对应的各自的待机位置移动对齐板1002a和1002b,以对齐堆叠在处理盘630上的薄片束。这种情况下的对齐距离与图16(B)所示的薄片束朝前移位的情况下的对齐距离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然后,排出辊对580a和580b将对齐的薄片束排出到堆叠盘700上。
例如,当选择了偏移分页模式时,重复执行如下操作:对齐图16(B)所示的后侧堆叠位置上的薄片束并将其排出到堆叠盘700上,然后对齐图17所示的前侧堆叠位置上的随后的薄片束并将其排出到堆叠盘700上。结果,在按照薄片束移位的状态下将薄片束堆叠在堆叠盘700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更具体地,当要将薄片堆叠在处理盘630的前侧堆叠位置上时,预先将对齐板1002a和1002b移动到与前侧堆叠位置相对应的各自的待机位置,而当要将薄片堆叠在处 理盘630的后侧堆叠位置上时,预先将对齐板1002a和1002b移动到与后侧堆叠位置相对应的各自的待机位置。此外,通过使对齐板1002a和1002b之间的距离比在薄片不偏移的情况下的距离短,可以缩短对齐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增加每单位时间段内对齐薄片的数量。
在横向定位检测处理中检测到薄片的横向定位偏移量超过了正常范围时所执行的警报显示处理与参考图13所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警报显示处理基本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其说明。
应当指出,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薄片处理设备使用自动整理装置,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设置有薄片对齐单元的任何设备,例如堆叠器、封面书册装订设备或者鞍形订书钉书册装订设备。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覆盖全部变形、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7年3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08236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7)

1.一种包括薄片堆叠单元的薄片处理设备,所述薄片堆叠单元被配置为堆叠来自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
对齐单元,其以可沿垂直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用于通过使所述对齐单元抵靠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相对的侧边,来沿横向方向对薄片进行对齐;
位置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由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所输送的薄片的横向方向的薄片位置;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改变所述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所述对齐单元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延长预定时间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移输送单元,其设置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所述对齐单元的上游,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沿薄片的横向方向偏移薄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的横向位置超过所述预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单元在当前作业之后的后续打印作业中使所述对齐单元保持在待机位置,并且保持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所述预定位置时,在没有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延长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提高所述对齐单元用于对齐薄片的移动速度。
5.一种包括薄片堆叠单元的薄片处理设备,所述薄片堆叠单元被配置为堆叠来自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
对齐单元,其以可沿垂直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用于通过使所述对齐单元抵靠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相对的侧边,来沿横向方向对薄片进行对齐;
位置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由所述薄片处理设备所输送的薄片的横向方向的薄片位置;
偏移输送单元,其设置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所述对齐单元的上游,用于沿所述横向方向偏移薄片;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改变所述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所述对齐单元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在对齐薄片的操作过程中提高所述对齐单元的移动速度。
6.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在薄片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设备和连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处理设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薄片堆叠单元,所述薄片堆叠单元被配置为堆叠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
对齐单元,其以可沿垂直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用于通过使所述对齐单元抵靠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相对的侧边,来沿横向方向对薄片进行对齐;
位置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在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输送的薄片的横向方向的薄片位置;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改变所述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所述对齐单元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薄片的输送间隔延长预定时间段。
7.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在薄片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设备和连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处理设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薄片堆叠单元,所述薄片堆叠单元被配置为堆叠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薄片,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
对齐单元,其以可沿垂直于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的薄片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用于通过使所述对齐单元抵靠堆叠在所述薄片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相对的侧边,来沿横向方向对薄片进行对齐;
位置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在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输送的薄片的横向方向的薄片位置;
偏移输送单元,其设置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所述对齐单元的上游,用于沿所述横向方向偏移薄片;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薄片位置超过预定位置时:改变所述对齐单元的待机位置,使得所述对齐单元的沿所述横向方向的间隔加宽预定量;并在对齐薄片的操作过程中提高所述对齐单元的移动速度。
CN2008100848231A 2007-03-27 2008-03-27 薄片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82360 2007-03-27
JP2007082360A JP4963435B2 (ja) 2007-03-27 2007-03-27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722A CN101274722A (zh) 2008-10-01
CN101274722B true CN101274722B (zh) 2010-12-22

Family

ID=3979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482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722B (zh) 2007-03-27 2008-03-27 薄片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559543B2 (zh)
JP (1) JP4963435B2 (zh)
CN (1) CN1012747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2025B2 (en) * 2007-03-02 2011-01-0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US7862024B2 (en) * 2007-12-27 2011-01-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finish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 finishing method
US8308154B2 (en) * 2008-02-25 2012-1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5104582B2 (ja) * 2008-06-19 2012-1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578830B2 (ja) * 2009-10-21 2014-08-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5506334B2 (ja) * 2009-11-04 2014-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5441628B2 (ja) * 2009-11-10 2014-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穿孔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96965B2 (ja) 2010-05-14 2015-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69491B2 (ja) * 2010-05-18 2015-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バッファ装置
JP5847480B2 (ja) * 2011-08-04 2016-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
JP6128829B2 (ja) * 2012-01-10 2017-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987561B2 (ja) * 2012-08-31 2016-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材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2837841B (zh) * 2012-09-29 2015-09-09 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滑动卡钞块的捆钞机纸币调整装置
JP2015086040A (ja) * 2013-10-30 2015-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92873B2 (ja) * 2013-12-27 2018-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WO2015185147A1 (en) 2014-06-05 2015-12-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device, method of operating a printing device, and a printing system
US9927754B1 (en) * 2016-09-06 2018-03-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system that adjusts a discharge interval from an image forming section according to an accumulated number of rotations of a driven member in a post processing section
US9983536B2 (en) * 2016-09-06 2018-05-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system that adjusts a discharge interval from an image forming section according to a speed of a motor in a post processing section
JP2019068218A (ja) * 2017-09-29 2019-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723580B2 (en) * 2018-03-22 2020-07-28 Fuji Xerox Co., Ltd. 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9159A (en) * 1992-06-01 1993-06-15 Xerox Corporation Translating nip registration device
JP3647179B2 (ja) * 1996-07-25 2005-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収納・整合装置及び製本装置
JP4154088B2 (ja) * 1999-08-05 2008-09-24 グラドコ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4019833B2 (ja) 2002-07-17 2007-12-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用紙位置ずれ補正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52054A (ja) * 2004-08-11 2006-02-23 Olympus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媒体搬送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337740B2 (ja) * 2005-01-11 2009-09-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用紙仕分け方法、用紙仕分け装置及び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6273543A (ja) * 2005-03-30 2006-10-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819636B2 (ja) * 2005-12-01 201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02782B2 (en) 2010-09-28
JP2008239298A (ja) 2008-10-09
CN101274722A (zh) 2008-10-01
US7559543B2 (en) 2009-07-14
US20090243180A1 (en) 2009-10-01
US20080237965A1 (en) 2008-10-02
JP4963435B2 (ja)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722B (zh) 薄片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
CN102815560B (zh) 片材运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107004B2 (en) Compactly arrang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104765B2 (en) Document feeder for efficiently supplying originals and storing originals in a discharge stacker after reading
CN101139054B (zh) 纸堆叠设备和成像设备
JP4747138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2015980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809408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lateral displacement correction function
CN102642741B (zh) 后处理装置以及包括该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6788440B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sheet treat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00189487A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86420B (zh) 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11275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8672314B2 (en)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JP4533280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6449440B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having job recovery depending on number of sheets in ejection tray
JP6201396B2 (ja) 印刷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69993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685627B2 (e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36728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124977B2 (en)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5007539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079021B1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6290221B1 (en) Sheet stacking/convey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heet stacking/conveying unit
JP6579437B2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