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127B - 一种微型消防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消防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4127B
CN101274127B CN2008100904354A CN200810090435A CN101274127B CN 101274127 B CN101274127 B CN 101274127B CN 2008100904354 A CN2008100904354 A CN 2008100904354A CN 200810090435 A CN200810090435 A CN 200810090435A CN 101274127 B CN101274127 B CN 1012741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intake
power
water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04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4127A (zh
Inventor
罗建国
陆军
谢钟铭
赖焕萍
梁靖
周伟
张冰
许醇婷
蒲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904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74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4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4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型消防车,包括驾驶室、底盘、动力传动系统和后车厢,还包括:水箱,设置在后车厢的前侧;水泵,设置在后车厢的后侧,其取水口与水箱连通;取力器,固定设置在水箱下方的底盘车架上,且其动力输入端与动力传动系统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行车传动轴,设置在取力器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与底盘的后桥动力输入端之间,用于行车驱动力的传递;水泵传动轴,设置在取力器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水泵的动力输入端之间,用于水泵驱动力的传递;水泵采用带吸水装置的低压离心水泵,该带吸水装置的低压离心水泵的取水口分为第一取水口和第二取水口,第一取水口与水箱连通,第二取水口用于抽取外部水源;在第一取水口与水箱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消防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消防车。
背景技术
由于大、中型消防车的外形尺寸较大,行驶时需要较好的道路交通条件。在许多城市的旧城区、集市、车站码头等区域道路狭窄拥堵,一旦发生火情时,大型消防车开不进去,无法在规定的出警时间内到达现场,殆误灭火救援时机,进而使小火情变大火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型泵浦消防车,专利号为ZL200720147643.6,该方案是在微型客车的基础上拆除掉后排座椅,并在中排座椅后面增加隔板,将车厢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在后车厢内放置小容量水箱、自带动力的细水雾机动泵灭火装置,具有体积小,灵活轻便、行动快捷的优点,解决了消防车难进窄巷灭火的难题。
但是,由于的细水雾灭火装置的作用有限,无法满足较大火情的需要;进行灭火操作时细水雾灭火装置需要接近火源,存在着安全性差的问题。
另外,上述专利的水箱容积较小,不能适用外设消防水源供给不足的火警现场。比如说全线封闭的高速公路,即使周围有自然水源,受高速公路路基、隔离网的阻碍,取水十分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引起交通堵塞。普通微型泵浦消防车虽能快速赶到现场,却因受动力、承载能力和空间的限制,不能搭载大容量水箱,需要外接水源,现场没有水源或供水系统,无法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消防车。它采用原车发动机驱动消防专用离心水泵,性能可靠,可快速、率先到达现场,扑灭初期小型火灾并控制火势蔓延。
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消防车包括驾驶室、底盘、动力传动系统和后车厢,还包括:
水箱,设置在所述后车厢的前侧;
水泵,设置在所述后车厢的后侧,其取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取力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下方的底盘车架上,且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行车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取力器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底盘的后桥动力输入端之间,用于行车驱动力的传递;
水泵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取力器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水泵的动力输入端之间,用于水泵驱动力的传递。
优选地,所述水泵采用带吸水装置的低压离心水泵,该带吸水装置的低压离心水泵的取水口分为第一取水口和第二取水口,其中,所述第一取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第二取水口用于抽取外部水源。
优选地,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取水口与水箱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水泵连接的油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水泵的转速、出水压力和流量。
所述油门控制器为手动油门控制器。
优选地,还包括闷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取水口。
所述行车传动轴采用万向传动轴,且该轴的两端分别与取力器的第一动力输出端和后桥动力输入端之间采用连接法兰紧固。
所述水泵传动轴采用万向传动轴,且该轴的两端分别与取力器的第二动力输出端和所述水泵的动力输入端之间采用连接法兰紧固。
所述水泵进水口与水箱出水口之间的管路采用不锈钢金属软管。
所述后车厢的两侧壁及后侧壁上均安装有铝合金卷帘门。
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消防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消防专用离心水泵,该水泵能够满足扑灭小型火灾的射水要求,可有效避免小火情变为大火情,将火灾的损失降至最低;其中,车载发动机的通过取力器输出至所述水泵,以减小后车厢内水泵所占用的空间,进而大大增加了所述水箱的容量,提供充足的自带水源。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采用消防专用的带吸水装置的低压离心水泵,它有两个取水口,其中一个取水口用于抽取外部水源,可以直接利用水塘、河流或消防栓等外部水源作为灭火水源;利用设置在所述水泵与水箱之间连接管路上的阀门来控制所述水泵的进水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增设有油门控制器,用来控制水泵的转速,调节水泵的流量和压力,可满足不同的消防射水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消防车,特别适用于对通道狭窄区域及初期火灾现场进行及时扑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微型消防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微型消防车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微型消防车的动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取力器7的主视图。
图中:驾驶室1、底盘2、后桥21、动力传动系统3、变速器31、后车厢4、水箱5、注水口51、出水口52、溢流口53、排污口54、液位显示仪55、水泵6、取水口61、第一取水口61a、第二取水口61b、取力器7、壳体71、输入轴72、上输出轴73、下输出轴74、行车传动轴8、水泵传动轴9、阀门10、油门控制器11、闷盖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设计要点在于,它采用水泵作为消防射水的水源动力装置,其流量与扬程能够满足较大火情的需要;同时,该水泵的动力来自车载发动机,因此,可减小所述水泵的外形尺寸,进而可增大水箱的容量,以适应外设消防水源供给不足的火警现场。
请参见图1,该图是本发明所述微型消防车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微型消防车主要由驾驶室1、底盘2、动力传动系统3、后车厢4、水箱5、水泵6、取力器7、行车传动轴8和水泵传动轴9组成;在整辆车的前部是驾驶室1,驾驶室1的后方是后车厢4。请一并参见图2,该图是本发明所述微型消防车的俯视图。
其中,所述水箱5设置在所述后车厢4的前侧,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水箱5上设有注水口51、出水口52、溢流口53、排污口54和液位显示仪55;实际上,上述注水口51、出水口52、溢流口53、排污口54和液位显示仪55相对于水箱5本体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只要满足各口的功能需要均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水箱5是可拆卸结构,以适应整车维护的需要。
其中,所述水泵6设置在所述后车厢4的后侧,且所述水泵6的取水口61与所述水箱5的出水口52连通;所述取力器7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5下方的底盘车架上,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3变速器3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为详细说明动力传输各部件的连接关系,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所述微型消防车的动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I部放大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取力器7壳体的前端法兰面通过螺栓和定位销(图中未示出)与变速器3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取力器7的输入轴前端的花键套套入变速器的输出花键轴(图中未示出);所述行车传动轴8设置在所述取力器7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底盘2的后桥21动力输入端之间,用于行车驱动力的传递;所述水泵传动轴9设置在所述取力器7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水泵6的支力输入端之间,用于水泵驱动力的传递。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为所述取力器7的下部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为所述取力器7的上部动力输出端。
本发明所述的行车传动轴8和水泵传动轴9均采用万向传动轴,且所述行车传动轴8和水泵传动轴9两端的固定连接方式分别采用连接法兰紧固。
为实现发动机的全功率输出,所述取力器7工作状态的转换(即行车状态和灭火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控制操作系统完成,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分配给或者临时完全地切换给水泵6。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控制操作系统的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故在此不予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取力器7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5,该图是本发明所述取力器7的主视图。
如图5所示,所述取力器7包括壳体71、置于所述壳体71内的输入轴72、上输出轴73和下输出轴74,其中所述输入轴72与下输出轴74同轴设置,所述输入轴73至上输出轴73的动力传动采用有5个小传动齿轮,所述壳体是铝合金材料的壳体。
特别说明一点,所述取力器7可以配套选用市售产品,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传递扭矩和空间结构等参数设计。
与背景技术所述的专利号为ZL200720147643.6的多功能微型泵浦消防车相比,该专利采用细水雾灭火装置,无法满足较大火情的需要;并且进行灭火操作时细水雾灭火装置需要接近火源,存在着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水泵提供灭火用水的输出,无需接近火源,操作安全、可靠性高。另外,本发明所述水泵是非自带动力水泵,车载发动机的动力经所述取力器输出至水泵,这样,可大大减小水泵的外形尺寸,减小后车厢内水泵所占用的空间,进而可增大所述水箱的容量,提供充足的自带水源。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6采用带吸水装置的低压离心水泵,该低压离心水泵的取水口61分为第一取水口61a和第二取水口61b;其中,所述第一取水口61a通过管路与所述水箱5连通,所述第二取水口61b与吸水管(图中未示出)连接用于抽取外部水源。
也就是说,水泵进水通道分为两路,其中:采用车载水箱5作为水源时,灭火用水经第一取水口61a进入水泵6;采用消防栓、水池等外部水源时,灭火用水经第二取水口61b进入水泵6。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包括阀门10,所述阀门10设置在所述第一取水口61a与水箱5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所述阀门10用于控制水泵6的进水状态,即需要使用外部水源时,先关闭阀门10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与所述水泵6连接的油门控制器11,用于控制水泵6的转速,调节水泵6的出水压力和流量,获得不同的流量与扬程投入正常的供水运行,以满足不同的消防射水要求。
实际上,所述油门控制器11可以是电子调速或机械调速,即手动启动或自动启动,也可以选用二种油门控制并存的方式,只要满足合理控制的需要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再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还包括闷盖12,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取水口61b。当非工作状态或或需要从水箱5进水时,用闷盖12将所述第二取水口61b封住;当需要使用外部水源时,先关闭另一路的进水口,取下闷盖12,装上随车配带的吸水管即可。
另外,本发明所述水泵6进水口与水箱5出水口之间的管路采用不锈钢金属软管,消除了车辆行走时产生的震动对水泵6和水箱5的损害,提高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
特别地,本发明所述后车厢4的外壁上均安装有铝合金卷帘门,后车厢4内空间宽阔,在水泵6左右两侧的后车厢4内和水箱5侧面可安装有消防器材和破拆救援器材,打开车厢卷帘门即可方便拿取;本发明所配备的消防器材的安装、摆放通过人机工程学的优化,操作拿取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微型消防车,具有机动灵活、快捷,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的特点;它采用原车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水泵,动力性能可靠,可以实现行车与泵水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设置在后车厢前部的可拆卸的大容量水箱,能够为缺水火灾现场提供充足的水源;油门控制器用来调节水泵的流量和压力,满足不同的消防射水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微型消防车,包括驾驶室、底盘、动力传动系统和后车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箱,设置在所述后车厢的前侧;
水泵,设置在所述后车厢的后侧,其取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取力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箱下方的底盘车架上,且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行车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取力器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底盘的后桥动力输入端之间,用于行车驱动力的传递;
水泵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取力器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水泵的动力输入端之间,用于水泵驱动力的传递;
所述水泵采用带吸水装置的低压离心水泵,该带吸水装置的低压离心水泵的取水口分为第一取水口和第二取水口,其中,所述第一取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第二取水口用于抽取外部水源;在所述第一取水口与水箱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后车厢的两侧壁及后侧壁上均安装有铝合金卷帘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消防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泵连接的油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水泵的转速、出水压力和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控制器为手动油门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消防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闷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取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传动轴采用万向传动轴,且该轴的两端分别与取力器的第一动力输出端和后桥动力输入端之间采用连接法兰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传动轴采用万向传动轴,且该轴的两端分别与取力器的第二动力输出端和所述水泵的动力输入端之间采用连接法兰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进水口与水箱出水口之间的管路采用不锈钢金属软管。
CN2008100904354A 2008-04-14 2008-04-14 一种微型消防车 Active CN101274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04354A CN101274127B (zh) 2008-04-14 2008-04-14 一种微型消防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04354A CN101274127B (zh) 2008-04-14 2008-04-14 一种微型消防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127A CN101274127A (zh) 2008-10-01
CN101274127B true CN101274127B (zh) 2010-12-29

Family

ID=39994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04354A Active CN101274127B (zh) 2008-04-14 2008-04-14 一种微型消防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741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7686B (zh) * 2010-07-13 2013-10-09 徐晓光 车载超细水雾三相射流自动控制系统
CN102423520B (zh) * 2011-09-13 2013-08-28 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多级组合式增流增压装置
CN102406993B (zh) * 2011-11-07 2013-05-01 河南海力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皮卡型高压细水雾取力消防车
CN102406994B (zh) * 2011-11-07 2013-06-05 河南海力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高压细水雾消防车用取力分动装置
CN103157212B (zh) * 2012-12-05 2015-06-10 张德明 一种基于suv车型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车
CN103083850A (zh) * 2013-01-15 2013-05-08 牡丹江森田特种车辆改装有限责任公司 超高层垂直供水消防车
CN105771128B (zh) * 2016-04-26 2020-12-25 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车体管架式多功能消防车
CN111388911A (zh) * 2020-04-24 2020-07-10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变电站灭火装置用供水装置
CN115042619A (zh) * 2022-06-30 2022-09-13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作业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127A (zh) 2008-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127B (zh) 一种微型消防车
CN102284161B (zh) 消防灭火模块及控制系统
CN208355973U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系统及含有该系统的消防车
CN202223791U (zh) 消防灭火模块
CN201415017Y (zh) 涵道风扇软式云梯消防车
CN102409632A (zh) 高压细水雾洒水车
CN206510758U (zh) 一种环卫洒水车
CN102327681A (zh) 高压细水雾越野消防车
CN215741528U (zh) 一种消防车多车自动供水受水控制器
CN105435400A (zh) 轻型高机动远程供水消防方法及系统
CN201363327Y (zh) 一种应用于消防救援摩托车上的液压系统
CN204815470U (zh) 轻型高机动远距离供水消防车
CN206730330U (zh) 一种双向行驶隧道消防车
CN201586341U (zh) 轻型高压细水雾消防车
CN202136716U (zh) 一种高压细水雾越野消防车
CN205326804U (zh) 一种市政用排水车
CN201997025U (zh) 农村用简易消防车
CN102335490B (zh) 高压细水雾防化洗消车
CN205427687U (zh) 消防车取力器、离合器、泵浦同步操作机构
CN208355972U (zh) 一种多功能泵浦消防车
CN204815468U (zh) 轻型高机动远程供水消防系统
CN202844433U (zh) 装有清障铲的多功能消防抢险救援坦克车
CN202448753U (zh) 适用于拖拉机的真空抽吸装置和拖拉机
CN2787251Y (zh) 具有灭火排烟双重功能的高性能高倍泡沫排烟消防车
DE102017000184A1 (de) Anordnung und System für die Feuerwehr mit einer leichten, mobilen Pumpen-Motoreinheit um an allen Wasserentnahmestellen schnell, einfach und sicher Wasser entnehmen und fördern zu könn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o Jianguo

Inventor after: Pu Zhengshu

Inventor after: Lu Jun

Inventor after: Xie Zhongming

Inventor after: Lai Huanping

Inventor after: Yan Ge

Inventor after: Liang Jing

Inventor after: Zhou 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Bing

Inventor after: Xu Chunting

Inventor before: Luo Jianguo

Inventor before: Lu Jun

Inventor before: Xie Zhongming

Inventor before: Lai Huanping

Inventor before: Liang Jing

Inventor before: Zhou W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Bing

Inventor before: Xu Chunting

Inventor before: Pu Zhengsh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UO JIANGUO LU JUN XIE ZHONGMING LAI HUANPING LIANG JING ZHOU WEI ZHANG BING XU CHUNTING PU ZHENGSHU TO: LUO JIANGUO LU JUN XIE ZHONGMING LAI HUANPING YAN GE LIANG JING ZHOU WEI ZHANG BING XU CHUNTING PU ZHENG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