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034A - 具有解表、清热解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质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解表、清热解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质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4034A
CN101274034A CNA2007100647990A CN200710064799A CN101274034A CN 101274034 A CN101274034 A CN 101274034A CN A2007100647990 A CNA2007100647990 A CN A2007100647990A CN 200710064799 A CN200710064799 A CN 200710064799A CN 101274034 A CN101274034 A CN 101274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solution
weight
reference substanc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647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4034B (zh
Inventor
付立家
付建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647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74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4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4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原料药组成为:广藿香、菊花、金银花、大青叶、白花蛇舌草、地黄、牡丹皮、白薇、薄荷、石膏组成,制备方法为:通过加水煎煮,菊花等热浸,广藿香、薄荷、水提取挥发油浓缩至清膏。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备很好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

Description

具有解表、清热解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俗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一般经5~7天痊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等,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流感病毒传播迅速、流行广泛,抗原易变异,人群的特异性免疫状况不稳定。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对人类威胁较大。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大约有150种以上的病毒可以引起感冒,所以我们一生中才会不断地感冒。一般来说,小孩平均每年感冒约5-8次,成年人每年患感冒约2-5次。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
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仅有小部分可能会混合细菌感染,而且一般都发生在得病的几天以后。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所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不该用抗菌素而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据统计,目前有80%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
所以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感冒,且无副作用的药物制剂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广藿香40-180重量份        菊花40-180重量份
金银花40-180重量份        大青叶85-20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40-180重量份    地黄40-180重量份
牡丹皮40-180重量份        白薇40-180重量份
薄荷30-90重量份           石膏85-200重量份;
上述原料优选配比为:
广藿香100-150重量份        菊花120-180重量份
金银花100-150重量份        大青叶85-13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100-150重量份    地黄100-150重量份
牡丹皮100-150重量份        白薇100-150重量份
薄荷60-90重量份           石膏85-10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可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广藿香100-150重量份        菊花120-180重量份
金银花100-150重量份        大青叶85-13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100-150重量份    地黄100-150重量份
牡丹皮100-150重量份        白薇100-150重量份
薄荷60-90重量份            石膏85-100重量份
麦冬40-80重量份;
上述原料优选配比为:
广藿香100重量份            菊花130重量份
金银花110重量份            大青叶13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150重量份        地黄150重量份
牡丹皮150重量份            白薇130重量份
薄荷70重量份               石膏90重量份
麦冬7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可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广藿香40-180重量份        菊花40-180重量份
连翘40-180重量份          大青叶85-200重量份
板蓝根40-180重量份        地黄40-180重量份
地骨皮40-180重量份        白薇40-180重量份
薄荷30-90重量份           石膏85-200重量份;
上述原料优选配比为:
广藿香100-150重量份        菊花120-180重量份
连翘100-150重量份          大青叶85-130重量份
板蓝根100-150重量份        地黄100-150重量份
地骨皮100-150重量份        白薇100-150重量份
薄荷60-90重量份            石膏85-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优选配比为:
广藿香120重量份        菊花130重量份
连翘120重量份          大青叶90重量份
板蓝根120重量份        地黄120重量份
地骨皮130重量份        白薇130重量份
薄荷65重量份           石膏10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按常规工艺加入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口服液、滴丸、喷雾剂、颗粒剂等临床可接受的剂型;所述辅料包括溶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粘合剂、润滑剂、基质等。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选取原料药:
广藿香40-180重量份     菊花40-180重量份
连翘40-180重量份       大青叶85-200重量份
板蓝根40-180重量份     地黄40-180重量份
地骨皮40-180重量份     白薇40-180重量份
薄荷30-90重量份        石膏85-200重量份;
制法: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4/5)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水6-8倍量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80℃)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加水9-12倍量提取挥发油5-7小时,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剩余1/4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和/或浸出物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1)取相当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料药22-28g的制剂,研细,加氯仿35-45ml,加热回流提取0.5-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各2~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4-6∶3-5∶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3-6g,加石油醚(60~90℃)50ml,密塞,时时振摇25-35分钟,滤过,滤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8~10ul、样品溶液10~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7-22∶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1-3∶7-9)混合的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正丁醇浸出物:
取供试品适量,研细成粉末,精密称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粉末2g,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饱和正丁醇40-6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2小时,放冷,用水饱和正丁醇补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置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质量控制方法优选如下鉴别方法和/或浸出物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1)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30g,研细,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各2~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5g,加石油醚(60~90℃)50ml,密塞,时时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8~10ul、样品溶液10~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2∶8)混合的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正丁醇浸出物:
取供试品适量,研细成粉末,精密称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粉末2g,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饱和正丁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水饱和正丁醇补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置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很好的药效,相比现有制剂表现出很好的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是通过大量具体创造性试验筛选后得到,鉴别方法中通过对样品处理方法的筛选,展开剂的选择,使得鉴别专属性很好,而且方法经济适用、结果快速,并且对不同的薄层板都能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药理试验
考察本发明的药效,按实施例的方法将如下药物组制成颗粒剂:
药物组I  广藿香100g  菊花130g  金银花110g  大青叶130g  白花蛇舌草150g  地黄150g  牡丹皮150g  白薇130g  薄荷70g  石膏90g  麦冬70g
药物组II  广藿香120g  菊花130g  连翘120g  大青叶90g  板蓝根120g地黄120g  地骨皮130g  白薇130g  薄荷65g  石膏100g
药物组III  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阳性对照组  市售感冒解毒颗粒
一、疏风解表作用:
取体重150~200g的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四组,称重编号,前三组分别灌胃按照本发明药物组I、II和III制备的颗粒剂,灌胃量均为3.0g/kg,对照组灌胃相同剂量市售感冒解毒颗粒,以上各组于给药后2小时齐踝关节处瞬时截断双后肢,随即取下双足跖部肉垫皮肤和皮下组织各2-3块,按常规方法固定,脱水、包埋、切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足跖部汗腺上皮细胞内的变化,主要观察空泡的发生率,结果见下表:
组别   动物数(只)   观察汗腺数(个)   空泡汗腺数(个)   空泡发生率(%)
  药物组I   10   437   125   28.6**
  药物组II   10   408   146   35.8*
  药物组III   10   413   205   49.6*
  对照组   10   362   69   19.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I、II、III疏风解表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药物,而本发明药物组II、III的作用高于本发明药物组I,本发明药物组III的作用高于本发明药物组II。
解毒作用:
实验用大鼠预先测体温3日,实验当日测定值为大鼠基础体温,筛选体温变化不超过0.3℃的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3只:阳性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I、II、III,灌胃给药后,立即将1%角叉菜胶溶液0.1ml注入大鼠右后肢脚掌下,记录致炎前及致炎后1~6h大鼠足体积,并计算肿胀率。结果见下表:
Figure A20071006479900131
Figure A2007100647990014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比较抑制大鼠肿胀脚掌的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药物组I、II、III比较其抑制作用,则是药物组III>药物组II>药物组I,均具有抑菌解毒的功效。
二、清热作用:
取体重在2.0~3.0kg的大耳白家兔,雌雄兼有,实验前一天,选取体温在38.0~39.4℃,当日体温变化不超过0.4℃的家兔作为实验用兔。当日,测定造模前基础体温,白家兔耳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1ml.kg-1(10ml),观察体温变化,每2小时记录一次,选取注射1h后体温上升超过0.5℃的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本发明药物组I、II、III,阳性对照组。给家兔灌胃,给药后,持续观察家兔体温变化,每2小时记录一次,共测12h,计算各时间点温度的变化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下表:
Figure A20071006479900142
Figure A20071006479900151
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对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例2鉴别方法筛选实验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是通过大量具体创造性试验筛选后得到,现将部分试验披露如下:
(1)大青叶的薄层鉴别
①供试品溶液提取时间的考察
取本发明药物颗粒剂30g,研细,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提取0.5h、1.0h、1.5h,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比较提取不同时间供试品溶液在薄层板上的展开效果,结果见下表:
  提取时间   0.5   1.0   1.5
  显色效果   斑点显色较浅   显色效果清晰   与提取1h时的显色效果相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加氯仿回流提取1小时,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品溶液相应位置,斑点显色清晰,符合试验要求。
②样品溶液点样量的优选:
取供试品溶液3μl、5μl、7μl、10μl,对照品溶液各2~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观察薄层板上供试品主斑点显色的效果,结果见下表:
  点样量   3μl   5μl   7μl   10μl
  效果   供试品在相应对照品位置无斑点   供试品在相应对照品位置斑点颜色很浅   供试品在相应对照品位置斑点颜色浅   供试品在相应对照品位置斑点显色效果好
从上表可以看出供试品点样量在10μl时,在薄层板上显色效果好,适合试验要求。
③阴性对照试验
取缺大青叶的阴性样品,照上述鉴别方法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展开后在对照品溶液对应位置上没有出现相应斑点,说明所选取的鉴别实验专属性强。
(2)薄荷的薄层鉴别
①供试品溶液提取时间的选择
取本发明药物颗粒剂5g,共4份,加石油醚(60~90℃)50ml,密塞,分别振摇10、20、30、50分钟,滤过,滤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各对照品溶液10ul、样品溶液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2∶8)混合的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清晰。比较不同提取时间供试品溶液主斑点的显色效果,结果见下表:
  提取时间(min)   10   20   30   50
  显色效果   供试品在相   供试品在相应   供试品在相应对   显色效果与
  应对照品位置无斑点   对照品位置斑点颜色浅   照品位置斑点显色效果好  提取30min时的相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供试品溶液制备时提取30min已经适合试验要求,而且节约了试验时间。
②上述鉴别方法中展开剂配比的优选:
吸取各对照品溶液10ul、样品溶液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配比为17∶1、19∶1、22∶1、17∶2、1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2∶8)混合的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清晰。观察各薄层版上供试品溶液展开的效果,结果见下表:
  展开剂配比   17∶1   19∶1   22∶1   17∶2   19∶2
  展开效果   差   好   差   很差   较差
从上表可以看出展开剂配比为19∶1时,供试品溶液展开效果最好,没有出现拖尾、主斑点分离不好、显色不清晰等现象。
③上述鉴别方法中样品溶液点样量的优选:
吸取各对照品溶液8~10μl,样品溶液3、6、10、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配比为(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2∶8)混合的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清晰。观察薄层板上供试品主斑点显色的效果,结果见下表:
  点样量   3μl   6μl   10μl   15μl
  效果   供试品在相应对照品位置无斑点   供试品在相应对照品位置斑点颜色很浅   供试品在相应对照品位置斑点颜色浅   供试品在相应对照品位置斑点显色效果好
从上表可以看出供试品点样量在15μl时,在薄层板上显色效果好,适合试验要求。
④阴性对照试验
取缺薄荷的阴性样品,照上述鉴别方法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展开后在对照品溶液对应位置上没有出现相应斑点,说明所选取的鉴别实验专属性强。
实验例3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①正丁醇用量
取本发明药物颗粒剂适量,研细成粉末,精密称取粉末2g,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饱和正丁醇40、50、6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h,放冷,用水饱和正丁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置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结果见下表:
Figure A20071006479900181
从上表可以看出,正丁醇加入量为50ml时,浸出物含量已经达到了稳定。
②回流提取时间的考察
按如上所述方法,加入50ml正丁醇分别提取0.5h、1h、1.5h,比较不同提取时间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Figure A20071006479900182
从上表可以看出,正丁醇提取1h时,浸出物含量已经达到了稳定,所以选择加50ml正丁醇提取1h.。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均能够实现上述实验例所述的效果
实施例1:泡腾颗粒
广藿香100g  菊花130g  金银花110g  大青叶130g白花蛇舌草150g  地黄150g  牡丹皮150g  白薇130g薄荷70g  石膏90g  麦冬70g;
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80℃)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加水10倍量提取挥发油6小时,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
将清膏、蔗糖与上述细粉混合,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碳酸氢钠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另一份加入柠檬酸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将两种颗粒混合均匀,喷入挥发油,即得。
实施例2:滴丸
广藿香100g  菊花130g  金银花110g  大青叶130g白花蛇舌草150g  地黄150g  牡丹皮150g  白薇130g薄荷70g  石膏90g
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80℃)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加水10倍量提取挥发油6小时,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将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匀,与适量基质(可以是聚乙二醇4000或6000、硬脂酸纳、甘油明胶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及适量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迅速加入挥发油混合均匀,保温(50~70℃),滴入冷却液(5~10℃)中,制成滴丸,即得。
实施例3:胶囊
广藿香120g  菊花130g  连翘120g  大青叶90g板蓝根120g  地黄120g  地骨皮130g  白薇130g薄荷65g  石膏100g;
本药物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通过常规工艺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软胶囊
广藿香100g  菊花130g  金银花110g  大青叶130g白花蛇舌草150g  地黄150g  牡丹皮150g  白薇130g薄荷70g  石膏90g
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80℃)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加水10倍量提取挥发油6小时,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至100~150目,与适量聚乙二醇400混合,加入适量助悬剂,加入挥发油,混匀,压制软胶囊,即得。
实施例5:片剂
广藿香120g  菊花130g  连翘120g  大青叶90g板蓝根120g  地黄120g  地骨皮130g  白薇130g薄荷65g  石膏100g;
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80℃)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加水10倍量提取挥发油6小时,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匀,加入适量淀粉和糊精,制粒,干燥,喷入挥发油,压片,即得。
实施例6:颗粒
广藿香120g  菊花130g  连翘120g  大青叶90g板蓝根120g  地黄120g  地骨皮130g  白薇130g薄荷65g  石膏100g
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80℃)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加水10倍量提取挥发油6小时,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7:颗粒
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薄荷50g  石膏125g
制法: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80℃)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加水10倍量提取挥发油6小时,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制成1000g,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鉴别:(1)取本品30g,研细,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各2~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5g,加石油醚(60~90℃)50ml,密塞,时时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8~10ul、样品溶液10~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2∶8)混合的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正丁醇浸出物:取供试品适量,研细成粉末,精密称取本品粉末2g,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饱和正丁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水饱和正丁醇补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置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即得;本品含正丁醇浸出物不得少于6.0%。
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12克。

Claims (10)

1. 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     40-180重量份  菊花    40-180重量份
金银花     40-180重量份  大青叶  85-20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 40-180重量份  地黄    40-180重量份
牡丹皮     40-180重量份  白薇    40-180重量份
薄荷       30-90重量份   石膏    85-200重量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中的原料药组成中:
广藿香     100-150重量份  菊花    120-180重量份
金银花     100-150重量份  大青叶  85-13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 100-150重量份  地黄    100-150重量份
牡丹皮     100-150重量份  白薇    100-150重量份
薄荷       60-90重量份    石膏    85-100重量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      100-150重量份  菊花    120-180重量份
金银花      100-150重量份  大青叶  85-13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  100-150重量份  地黄    100-150重量份
牡丹皮      100-150重量份  白薇    100-150重量份
薄荷        60-90重量份    石膏    85-100重量份
麦冬        40-80重量份。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       100重量份  菊花    130重量份
金银花       110重量份  大青叶  130重量份
白花蛇舌草   150重量份  地黄    150重量份
牡丹皮       150重量份  白薇    130重量份
薄荷  70重量份  石膏  90重量份
麦冬  70重量份。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 100-150重量份  菊花   120-180重量份
连翘   100-150重量份  大青叶 85-130重量份
板蓝根 100-150重量份  地黄   100-150重量份
地骨皮 100-150重量份  白薇   100-150重量份
薄荷   60-90重量份    石膏   85-100重量份。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广藿香 120重量份  菊花    130重量份
连翘   120重量份  大青叶  90重量份
板蓝根 120重量份  地黄    120重量份
地骨皮 130重量份  白薇    130重量份
薄荷   65重量份   石膏    100重量份。
7. 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选取原料药:
广藿香 40-180重量份  菊花   40-180重量份
连翘   40-180重量份  大青叶 85-200重量份
板蓝根 40-180重量份  地黄   40-180重量份
地骨皮 40-180重量份  白薇   40-180重量份
薄荷   30-90重量份   石膏   85-200重量份;
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4/5)加水煎煮2-3次,每次加水6-8倍量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80℃)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加水9-12倍量提取挥发油5-7小时,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剩余1/4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和/或浸出物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1)取相当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料药22-28g的制剂,研细,加氯仿35-45ml,加热回流提取0.5-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各2~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4-6∶3-5∶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3-6g,加石油醚(60~90℃)50ml,密塞,时时振摇25-35分钟,滤过,滤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8~10ul、样品溶液10~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7-22∶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1-3∶7-9)混合的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正丁醇浸出物:
取供试品适量,研细成粉末,精密称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粉末2g,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饱和正丁醇40-6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2小时后,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2小时,放冷,用水饱和正丁醇补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置105℃干燥2-4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20-4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即得。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和/或浸出物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1)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30g,研细,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各2~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5g,加石油醚(60~90℃)50ml,密塞,时时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8~10ul、样品溶液10~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2∶8)混合的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正丁醇浸出物:
取供试品适量,研细成粉末,精密称取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粉末2g,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饱和正丁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水饱和正丁醇补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置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即得。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选取如下原料药物制成颗粒剂:
广藿香  75g  菊花  75g  连翘  75g  大青叶  125g
板蓝根  75g  地黄  75g  地骨皮75g  白薇    75g
薄荷  50g  石膏  125g
制法: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80℃)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加水10倍量提取挥发油6小时,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制成1000g,即得;
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和正丁醇浸出物测定:
鉴别:(1)取本品30g,研细,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各2~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5g,加石油醚(60~90℃)50ml,密塞,时时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8~10ul、样品溶液10~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2∶8)混合的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正丁醇浸出物:取供试品适量,研细成粉末,精密称取本品粉末2g,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饱和正丁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水饱和正丁醇补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置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  即得;本品含正丁醇浸出物不得少于6.0%。
CN2007100647990A 2007-03-27 2007-03-27 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Active CN101274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47990A CN101274034B (zh) 2007-03-27 2007-03-27 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47990A CN101274034B (zh) 2007-03-27 2007-03-27 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89917A Division CN102119978B (zh) 2007-03-27 2007-03-27 具有解表、清热解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034A true CN101274034A (zh) 2008-10-01
CN101274034B CN101274034B (zh) 2011-03-30

Family

ID=39994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647990A Active CN101274034B (zh) 2007-03-27 2007-03-27 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7403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1282A (zh) * 2010-11-01 2012-05-16 梁杰 一种抗病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3512A (zh) * 2014-12-08 2015-03-04 樊金刚 制备用于小儿退烧的药物制剂的方法
CN105535245A (zh) * 2015-12-21 2016-05-04 沈阳飞龙伟业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芩翘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87595A (zh) * 2020-12-21 2021-04-02 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解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46C (zh) * 1997-05-29 2001-03-28 成都迪康制药公司 小儿感冒颗粒(无糖型)及制备方法
CN1634244A (zh) * 2004-09-24 2005-07-06 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24076A (zh) * 2005-12-23 2006-08-30 刘春� 小儿感冒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1282A (zh) * 2010-11-01 2012-05-16 梁杰 一种抗病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3512A (zh) * 2014-12-08 2015-03-04 樊金刚 制备用于小儿退烧的药物制剂的方法
CN105535245A (zh) * 2015-12-21 2016-05-04 沈阳飞龙伟业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芩翘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87595A (zh) * 2020-12-21 2021-04-02 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解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034B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9424B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药物
CN102178804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32B (zh)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5205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4034B (zh) 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Li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N100496555C (zh) 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69182B (zh) 一种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药物组合物
CN101732668A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0367994C (zh) 一种治疗耳聋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9978B (zh) 具有解表、清热解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CN105535391A (zh) 一种治疗肺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4547902A (zh) 中药制剂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药物中的用途
CN104547798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9806A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11569005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3434A (zh) 一种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1095905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
CN105106775A (zh) 一种治疗产后大便难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165A (zh) 一种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168774A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4469A (zh) 一种制备用于电灼伤膏状制剂的方法
CN104547922A (zh) 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602A (zh)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片剂和制法
CN104547945A (zh) 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