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1265A - 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1265A
CN101271265A CNA2008100867730A CN200810086773A CN101271265A CN 101271265 A CN101271265 A CN 101271265A CN A2008100867730 A CNA2008100867730 A CN A2008100867730A CN 200810086773 A CN200810086773 A CN 200810086773A CN 101271265 A CN101271265 A CN 101271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ojector
posture
air
illumin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67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1265B (zh
Inventor
酒井洋平
桥本聪
佐佐木史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1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1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2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其具备光源灯(1111)和冷却光源灯(1111)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具备多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1111)吹送空气。多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W1、W2)设定成相互不同的方向。另外,各送风方向(W1、W2)在从下述方向看时分别设定成与光轴(A′)正交且相互对向的方向,该方向是沿从光源灯(1111)射出的光束的光轴(A′)的方向。

Description

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机。
背景技术
以往,下述投影机已为众所周知,该投影机具备: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按照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来形成图像光;和投影光学装置,放大投影图像光。
在这种投影机中,作为光源装置大多使用放电发光型的光源装置,该放电发光型的光源装置具备:光源灯,例如在一对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和反射器,使从光源灯放射出的光束一致为一定方向并射出。然而,在这种光源装置中,却因伴随发光的发热而使光源灯内的温度上升,发生热对流,在光源灯的上方一侧和下方一侧产生温度差。这样,在光源灯的温度分布上产生比较大的偏差时,易于在光源灯的管壁发生黑化等,引起光源灯明亮度的下降、光源灯的破裂。
因此,以往为了减弱光源灯的上方一侧和下方一侧的温度差、高效冷却光源灯,提出了一种利用冷却风扇对光源灯从侧方按大致水平方向吹送空气的技术(例如,参见文献:特开2002-23261号公报)。
上述文献所述的技术是以在按大致水平方向投影图像光的所谓正向放置姿势(载置在桌子等设置面上的状态)及悬挂姿势(从天花板等悬挂使之相对于正向放置姿势呈上下相反的状态)下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为前提,而设计出的。也就是说,在按正向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的两个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都对光源灯从水平方向吹送空气,使光源灯的上方一侧和下方一侧的温度差得以减弱,高效冷却光源灯。
但是,采用上述文献所述的技术,在按大致铅垂方向(上下方向)投影图像光的上方投影姿势(向上方一侧投影的姿势)、下方投影姿势(向下方一侧投影的姿势)下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相对于光源灯,冷却风扇位于上方一侧或下方一侧,从冷却风扇对光源灯按铅垂方向吹送空气。例如,从冷却风扇对光源灯由下方一侧朝向上方一侧吹送空气时,主要冷却光源灯的下方一侧,在光源灯的上方一侧和下方一侧产生较大的温度差,无法高效冷却光源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应按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的投影机。
本发明的投影机具备:光源灯;和冷却装置,冷却上述光源灯;其特征为,上述冷却装置具备多个冷却风扇,对上述光源灯吹送空气;上述多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被设定成相互不同的方向。
这里,作为多个冷却风扇,既可以直接对光源灯吹送空气,也可以通过管道对光源灯吹送空气。
在本发明中,在按正向放置姿势、悬挂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要事先设定为,使得例如多个冷却风扇之中的一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送风方向,为水平方向。只要这样事先进行了设定,在按正向放置姿势、悬挂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就可以通过驱动上述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按水平方向吹送空气,减弱光源灯的上方一侧和下方一侧的温度差而高效冷却光源灯。
另外,由于多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被设定成相互不同的方向,因而当按上方投影姿势、下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即使在从上述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吹送的空气的送风方向设定成从下方一侧朝向上方一侧的送风方向时,也能够将从其他冷却风扇之中的至少任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吹送的空气的送风方向设定为从上方一侧朝向下方一侧的送风方向、水平方向的送风方向。因此,在按上方投影姿势、下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可以通过驱动上述其他冷却风扇之中的至少任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从上方一侧朝向下方一侧或者按水平方向吹送空气,减弱光源灯的上方一侧和下方一侧的温度差而高效冷却光源灯。
从而,可以对应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冷却装置具备2个上述冷却风扇,上述各送风方向在从沿下述光束的光轴的方向看时,分别设定成与上述光轴正交且相互对向的方向,该光束是从上述光源灯射出的。
这里,作为2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不限于设定成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构成。作为各送风方向,只要分别设定成在从沿光轴的方向看时与光轴正交的方向,就可以设定成与光轴按除90°之外的角度交叉的方向。
例如,作为投影机的构成,其构成为,通过以从光源灯射出的光束的光轴为中心使投影机旋转90°,将其设定为正向放置姿势、上方投影姿势、悬挂姿势及下方投影姿势的各姿势。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由于2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如上进行了设定,因而在上述各姿势下,能够利用2个冷却风扇之中的至少任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从上方一侧朝向下方一侧,或者按水平方向,吹送空气。因此,在使投影机成为上述构成时,可以对应按上述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
另外,由于冷却装置具备2个冷却风扇,因而可以采用最少数目的冷却风扇,对应按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不妨碍投影机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各送风方向在按预定的姿势从该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分别设定成水平方向。
在本发明中,各送风方向在按预定的姿势例如正向放置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分别设定成水平方向。因此,在其构成为通过如上所述地以光轴为中心使投影机旋转90°而设定为上述各姿势时,可以在上述各姿势下,利用2个冷却风扇之中的至少任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从上方一侧朝向下方一侧,或者按水平方向,可靠吹送空气。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各送风方向设定成,沿着与上述各送风方向正交的方向相互偏离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由于各送风方向如上所述地进行了设定,因而在2个冷却风扇的驱动时,来自一个冷却风扇的空气和来自另一个冷却风扇的空气不产生干涉。也就是说,可以抑制从一个冷却风扇所排出的空气进入另一个冷却风扇的排气口。因此,可以使得从两个冷却风扇良好地吹送空气,能够进一步高效冷却光源灯。另外,因为可以抑制从一个冷却风扇所排出的空气,也就是通过光源灯而变热的空气进入另一个冷却风扇的排气口,所以能够防止各冷却风扇的热劣化。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冷却装置具备2个上述冷却风扇,上述各送风方向分别设定成在从沿下述光束的光轴的方向看时与上述光轴正交且相互正交的方向,该光束是从上述光源灯射出的。
这里,作为多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不限于设定成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构成,只要分别设定成在从沿光轴的方向看时相互正交的方向,就可以设定成以除90°之外的角度相对光轴交叉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其构成为通过如上所述地以光轴为中心使投影机旋转90°而设定为上述各姿势时,多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如上所述地进行设定,因而能够在上述各姿势下,利用多个冷却风扇之中的至少任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从上方一侧朝向下方一侧,或者按水平方向吹送空气。因此,在使投影机成为上述构成时,可以对应按上述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
另外,由于冷却装置具备2个冷却风扇,因而可以采用最少数目的冷却风扇,对应按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不妨碍投影机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各送风方向在按预定的姿势从该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分别设定成铅垂方向或水平方向。
在本发明中,多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在按预定的姿势(例如,正向放置姿势)从该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分别设定成从沿光轴的方向看相互正交的铅垂方向或水平方向。借此,在其构成为通过如上所述地以光轴为中心使投影机旋转90°而设定为上述各姿势时,可以在上述各姿势下,利用多个冷却风扇之中的至少任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从上方一侧朝向下方一侧,或者按水平方向,可靠吹送空气。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具备风扇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多个冷却风扇的工作;上述风扇驱动控制部相应于该投影机的姿势来控制上述多个冷却风扇的工作。
这里,风扇驱动控制部例如下面所示,要识别投影机的姿势。
也就是说,在投影机中设置操作机构,能够由利用者设定输入投影机的姿势(例如,正向放置姿势、悬挂姿势、上方投影姿势及下方投影姿势等)。而且,风扇驱动控制部通过输入来自操作机构的操作信号,识别投影机的姿势。
另外,在投影机中设置陀螺传感器等的倾斜状态检测部,检测该投影机的姿势。而且,风扇驱动控制部通过输入来自倾斜状态检测部的信号,识别投影机的姿势。
在本发明中,投影机具备风扇驱动控制部,相应于该投影机的姿势来控制多个冷却风扇的工作。借此,因为由风扇驱动控制部,相应于投影机的姿势来控制多个冷却风扇的工作,所以能够对应按上述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投影部概略构成的附图。
图3A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姿势的附图。
图3B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姿势的附图。
图3C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姿势的附图。
图3D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姿势的附图。
图4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冷却装置的光源灯的冷却结构的附图。
图5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冷却装置的光源灯的冷却结构的附图。
图6A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利用第1冷却装置的对光源灯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的附图。
图6B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利用第1冷却装置的对光源灯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的附图。
图6C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利用第1冷却装置的对光源灯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的附图。
图6D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利用第1冷却装置的对光源灯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的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投影部概略构成的附图。
图9A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利用冷却装置的对光源灯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的附图。
图9B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利用冷却装置的对光源灯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的附图。
图9C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利用冷却装置的对光源灯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的附图。
图9D是模式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利用冷却装置的对光源灯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投影机的构成)
图1是表示投影机1概略构成的框图。
投影机1按照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来形成彩色图像(图像光),并将该彩色图像放大投影于屏幕Sc上。该投影机1如图1所示,大致包括图像投影部10、操作机构20、第1冷却装置30A及第2冷却装置30B、控制装置40以及将各部件10、30A、30B、40收置配置于内部的外装壳体50(参见图3A~图3D)。
图2是表示图像投影部10概略构成的附图。还有,在图1中,为了简化说明,作为图像投影部10的构成,只图示出第1光源装置11A、第2光源装置11B、液晶面板151及投影透镜16。在图2中,为了简化说明,将从投影透镜16开始的投影方向设为Z轴,将与Z轴正交的2个轴分别设为X轴及Y轴。并且下面的附图也相同。还有,Z轴及X轴如图2所示,是在由下述光束的光轴A形成的平面(图2中,是与纸面平行的面)内相互正交的轴,该光束从第1光源装置11A及第2光源装置11B到达投影透镜16。另外,Y轴与上述平面正交。
图像投影部10在控制装置40的控制之下,形成图像光将其放大投影于屏幕Sc上。该图像投影部10如图2所示,具备第1光源装置11A及第2光源装置11B、照明光学装置12、色分离光学装置13、中继光学装置14、光学装置15以及作为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透镜16。
第1光源装置11A及第2光源装置11B用来朝向照明光学装置12射出光束。还有,各光源装置11A、11B因为具有相同的构成,所以在下面,只说明第1光源装置11A。而且,对于第2光源装置11B,将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1光源装置11A具备:光源装置主体111(图2);和光源驱动部112(图1),在控制装置40的控制之下,以预定的驱动电压驱动构成光源装置主体111的光源灯1111(图1、图2)(使之点亮)。
光源装置主体111如图2所示,具备在一对电极1111A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光源灯1111、主反射镜1112、平行化透镜1113及灯罩1114。还有,有关灯罩1114的详细构成,将在说明各冷却装置30A、30B时,同时进行说明。
而且,从光源灯1111放射出的光束通过主反射镜1112在光源装置主体111的前方一侧使射出方向一致,作为会聚光予以射出,并通过平行化透镜1113所平行化,向照明光学装置12射出。
这里,作为光源灯1111,大多使用卤素灯、金属卤化物灯或者高压水银灯。另外,作为主反射镜1112,虽然在图2中采用椭圆面反射器来构成,但是也可以作为使从光源灯1111所射出的光束大致平行化进行反射的抛物面反射器来构成。这种情况下,省略平行化透镜1113。
构成上面所说明的各光源装置11A、11B的各光源装置主体111如图2所示,在使射出的光束的光轴A′大致一致的状态下,按X轴方向相互对向进行配置。
照明光学装置12如图2所示,具备对应于各光源装置11A、11B设置的2个第1透镜阵列121、导光棱镜120、第2透镜阵列122、偏振转换元件123及重叠透镜124。而且,从各光源装置11A、11B所射出的光束由各第1透镜阵列121分别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从各第1透镜阵列121所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通过导光棱镜120使之偏振大致90°,按同一方向(+Z轴方向)行进,并在第2透镜阵列122的旁边成像。从第2透镜阵列122所射出的各部分光束,其中心轴(主光线)垂直于偏振转换元件123的入射面地进行入射,并通过偏振转换元件123作为大致1种直线偏振光予以射出。从偏振转换元件123作为直线偏振光射出且通过重叠透镜124后的多个部分光束在光学装置15的下述的3片液晶面板上重叠。
色分离光学装置13如图2所示,具备2片分色镜131、132及反高射镜133,并且具有下述功能,即通过这些分色镜131、132及反射镜133,将从照明光学装置12所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分离成红、绿、蓝3色的色光。
中继光学装置14如图2所示,具备入射侧透镜141、中继透镜143及反射镜142、144,并且具有下述功能,即将由色分离光学装置13所分离出的色光例如将红色光引导到光学装置15的下述的红色光侧液晶面板。
光学装置15用来按照图像信息调制所入射的光束,形成图像光(彩色图像)。该光学装置15如图2所示,具备:3个液晶面板151(将红色光侧的液晶面板设为151R、将绿色光侧的液晶面板设为151G、将蓝色光侧的液晶面板设为151B);入射侧偏振板152,配置于各液晶面板151的光路前级侧;射出侧偏振板153,配置于各液晶面板151的光路后级侧;以及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154。
3个入射侧偏振板152用来只使由色分离光学装置13所分离出的各光束之中的具有和通过偏振转换元件123一致后的偏振方向大致相同的偏振方向的偏振光透射,吸收其他的光束,在透光性基板上粘贴偏振膜来构成。
3个液晶面板151具有在一对透明的玻璃基板内密封封入了作为电光物质的液晶之构成,按照来自控制装置40的驱动信号,控制上述液晶的取向状态,调制从入射侧偏振板152所射出的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
3个射出侧偏振板153具有和入射侧偏振板152大致相同的功能,透射经由液晶面板151所射出的光束之中的一定方向的偏振光,并吸收其他的光束。
十字分色棱镜154合成从射出侧偏振板153所射出的按每种色光调制后的各色光,形成彩色图像。该十字分色棱镜154呈粘贴了4个直角棱镜的俯视大致正方形状,并且在粘贴直角棱镜之间的界面,形成2个多层电介质膜。这些多层电介质膜透射从液晶面板151G射出且经过射出侧偏振板153后的色光,并反射从液晶面板151R、151B射出且经过射出侧偏振板153后的各色光。这样一来,各色光就被合成,形成彩色图像。
投影透镜16作为组合了多个透镜的透镜组来构成,将由十字分色棱镜154所形成的彩色图像放大投影于屏幕Sc上。
图3A~图3D是模式表示投影机1的姿势的附图。
操作机构20由未图示的遥控器、投影机1所具备的按钮、按键来构成,识别利用者进行的输入操作,将预定的操作信号输出给控制装置40。
例如,操作机构20识别由利用者进行的“按正向放置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之意的输入操作,将与该输入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输出给控制装置40。
这里,所谓的正向放置姿势如图3A所示,指的是从投影透镜16的投影方向(Z轴)为大致水平方向的姿势。
另外,例如操作机构20识别由利用者进行的“按悬挂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之意的输入操作,将与该输入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输出给控制装置40。
这里,所谓的悬挂姿势如图3B所示,指的是从正向放置姿势(图3A)的状态以X轴(光轴A′)或Z轴为中心旋转180°后的姿势。
再者,例如操作机构20识别由利用者进行的“按上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之意的输入操作,将与该输入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输出给控制装置40。
这里,所谓的上方投影姿势如图3C所示,指的是从正向放置姿势(图3A)的状态以X轴为中心按箭头R1方向(图3A)进行旋转使从投影透镜16的投影方向(Z轴)成为上方一侧的姿势。
再者,例如操作机构20识别由利用者进行的“按下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之意的输入操作,将与该输入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输出给控制装置40。
这里,所谓的下方投影姿势如图3D所示,指的是从正向放置姿势(图3A)的状态以X轴为中心按箭头R2方向(图3A)进行旋转使从投影透镜16的投影方向(Z轴)成为下方一侧的姿势。
图4及图5是模式表示第1冷却装置30A的光源灯1111的冷却结构的附图。具体而言,图4是表示从光束射出侧看时的冷却结构的附图。图5是表示从+Y轴方向看时的冷却结构的附图。
第1冷却装置30A如图2所示,对应于第1光源装置11A来设置,对构成第1光源装置11A的光源灯1111吹送空气进行冷却。
第2冷却装置30B如图2所示,对应于第2光源装置11B来设置,对构成第2光源装置11B的光源灯1111吹送空气进行冷却。
还有,各冷却装置30A、30B因为具有相同的构成,所以在下面,只说明第1冷却装置30A。而且,对于第2冷却装置30B,将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这里,在说明第1冷却装置30A的构成之前,对于灯罩1114的构成进行说明。还有,构成各光源装置11A、11B的各灯罩1114其不同之处只是,从光束射出侧看上去下述的各导入口1114A、1114B及各整流板1114E、1114F的形成位置被相反设定。在下面,只说明第1光源装置11A的灯罩1114。
灯罩1114如图4或图5所示,具有将光源灯1111及主反射镜1112收置配置于内部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在该灯罩1114中,在与Z轴方向交叉的两个端面如图4或图5所示,在射出光束的前方一侧形成用来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内部的导入口1114A、1114B。
一对导入口1114A、1114B如图5所示,在从Y轴方向看时形成在相互对向的位置。
另外,一对导入口1114A、1114B如图4所示,在从沿光轴A′的方向看时其形成为,各开口中心位置P1、P2的Y轴方向位置相互不同。
另外,在该灯罩1114中,在相对一对导入口1114A、1114B正交的两个端面如图4或图5所示,在射出光束的前方一侧形成用来将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口1114C、1114D。
更为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一侧的导入口1114A其Y轴方向的长度尺寸L1(图4)设定成15mm。而且,导入口1114A形成到开口中心位置P1相对光轴A′向+Y轴方向按10mm的离开尺寸LO1(图4)的量偏离了的位置。
另一方面,-Z轴方向一侧的导入口1114B其Y轴方向的长度尺寸L2(图4)设定成14mm。而且,导入口1114B形成到开口中心位置P2相对光轴A′向-Y轴方向按10mm的离开尺寸LO2(图4)的量偏离了的位置。
再者,在该灯罩1114中,在各导入口1114A、1114B的内侧边缘如图5所示,形成整流板1114E、1114F。这些整流板1114E、1114F形成为,从各导入口1114A、1114B的射出光束的前方一侧的内侧边缘,以相对灯罩1114的与Z轴方向交叉的各侧面倾斜的状态,朝向灯罩1114内部突出。而且,整流板1114E将通过导入口1114A导入到灯罩1114内部的空气,整流为从-Z轴方向朝向-X轴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向。另外,整流板1114F将通过导入口1114B导入到灯罩1114内部的空气,整流为从+Z轴方向朝向-X轴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向。
第1冷却装置30A如图1所示,具备第1风扇装置31和第2风扇装置32。
第1风扇装置31如图1所示,具备:第1冷却风扇311;和第1风扇驱动器312,在控制装置40的控制之下,以预定的驱动电压驱动第1冷却风扇311。
第1冷却风扇311采用离心式风扇(多叶片风扇)来构成,该离心式风扇将按照风扇旋转轴方向所吸入的空气向旋转切线方向排出;并且如图2、图4或图5所示,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311A(图2、图5)朝向-X轴方向的状态下,配设到灯罩1114的+Z轴方向一侧。而且,灯罩1114的导入口1114A和排气口311A通过管道311B进行连接。
也就是说,从第1冷却风扇311的排气口311A所排出的空气通过管道311B及导入口1114A,导入灯罩1114内部。导入灯罩1114内部后的空气由整流板1114E进行整流,且向-Z轴方向一侧流通,并向光源灯1111的+Y轴方向一侧吹送。然后,吹送到光源灯1111的空气沿着主反射镜1112的反射面进行流通,通过灯罩1114的各排出口1114C、1114D向灯罩1114外部排出。
第2风扇装置32如图1所示,具备:第2冷却风扇321;和第2风扇驱动器322,在控制装置40的控制之下,以预定的驱动电压驱动第2冷却风扇321。
第2冷却风扇321采用多叶片风扇来构成,并且如图2、图4或图5所示,在排气口321A朝向-X轴方向的状态下,配设到灯罩1114的-Z轴方向一侧。而且,灯罩1114的导入口1114B和排气口321A通过管道321B进行连接。
也就是说,从第2冷却风扇321的排气口321A所排出的空气通过管道321B及导入口1114B,导入灯罩1114内部。导入灯罩1114内部后的空气由整流板1114F进行整流,且向+Z轴方向一侧流通,并向光源灯1111的-Y轴方向一侧吹送。然后,吹送到光源灯1111的空气沿着主反射镜1112的反射面进行流通,通过灯罩1114的各排出口1114C、1114D向灯罩1114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利用第1冷却风扇311的对光源灯1111的送风方向W1以及利用第2冷却风扇321的对光源灯1111的送风方向W2如图4所示,在从沿光轴A′的方向看时,分别设定成与光轴A′正交且相互对向的方向。另外,各送风方向W1、W2设定成,沿着与各送风方向W1、W2正交的Y轴方向相互偏离的状态。
图6A~图6D是模式表示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利用第1冷却装置30A的对光源灯1111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W1、W2的附图。具体而言,图6A~图6D表示出从光束射出侧看时的各送风方向W1、W2。图6A是与图3A对应的附图,表示出按正向放置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的送风方向W1、W2。另外,图6B~图6D是分别与图3B~图3D对应的附图。
在按正向放置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各送风方向W1、W2如图6A所示,设定为相互逆向的水平方向。
另外,在按悬挂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各送风方向W1、W2如图6B所示,设定为相对于正向放置姿势时的各送风方向W1、W2以光轴A′(X轴)为中心旋转180°后的相反方向(水平方向)。
再者,在按上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各送风方向W1、W2如下所示进行设定。
各送风方向W1、W2如图6C所示,设定为相对于正向放置姿势时的各送风方向W1、W2以光轴A′为中心按箭头R1方向(图6A)旋转90°后的方向。
也就是说,送风方向W1设定为从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向(铅垂方向)。另外,送风方向W2设定为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铅垂方向)。
另外,在按下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各送风方向W1、W2如下所示进行设定。
各送风方向W1、W2如图6D所示,设定为相对于正向放置姿势时的各送风方向W1、W2以光轴A′为中心按箭头R2方向(图6A)旋转90°后的方向。
也就是说,送风方向W1设定为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铅垂方向)。另外,送风方向W2设定为从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向(铅垂方向)。
控制装置40的构成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按照未图示的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投影机1整体。还有,作为控制装置40的构成,将以控制各冷却装置30A、30B的功能为主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的功能则简化或省略其说明。该控制装置40如图1所示,具备液晶面板驱动控制部41和风扇驱动控制部42等。
液晶面板驱动控制部41对于对图像信号(图像信息)实施过信号处理的数字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并根据实施过图像处理的数字图像数据生成驱动信号,将该驱动信号输出给液晶面板151,使之形成预定的光学像。作为上述图像处理,例如有放大/缩小等的图像尺寸调整处理、梯形失真校正处理、画面质量调整处理及灰度系数校正处理等。
风扇驱动控制部42通过输入来自操作机构20的操作信号,识别投影机1的姿势,控制各冷却装置30A、30B的工作。还有,风扇驱动控制部42因为同样控制各冷却装置30A、30B的工作,所以在下面,只说明控制第1冷却装置30A工作的结构。还有,在图6A~图6D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作为表示各送风方向的箭头W1、W2,表示为送风量多的箭头大,送风量少的箭头小。
风扇驱动控制部42在从操作机构20输入了“按正向放置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之意的操作信号时,给各风扇驱动器312、322输出预定的控制指令,并如图6A所示,使得来自第1冷却风扇311的送风量比来自第2冷却风扇321的送风量多地进行控制。
另外,风扇驱动控制部42在从操作机构20输入了“按悬挂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之意的操作信号时,给各风扇驱动器312、322输出预定的控制指令,并如图6B所示,使得来自第2冷却风扇321的送风量比来自第1冷却风扇311的送风量多地进行控制。
再者,风扇驱动控制部42在从操作机构20输入了“按上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之意的操作信号时,给各风扇驱动器312、322输出预定的控制指令,并如图6C所示,使得来自第1冷却风扇311的送风量比来自第2冷却风扇321的送风量多地进行控制。
另外,风扇驱动控制部42在从操作机构20输入了“按下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之意的操作信号时,给第1风扇驱动器312及第2风扇驱动器322输出预定的控制指令,并如图6D所示,使得来自第2冷却风扇321的送风量比来自第1冷却风扇311的送风量多地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风扇驱动控制部42相应于投影机1的姿势以下述方式来控制第1冷却装置30A的工作,该方式为,使来自2个冷却风扇311、321之中位于上方一侧的冷却风扇的送风量比来自位于下方一侧的冷却风扇的送风量多。
例如,假设来自位于下方一侧的冷却风扇的送风量为0,则因为从位于上方一侧的冷却风扇吹送并且通过光源灯1111而变热的空气进入下方一侧的冷却风扇,使冷却风扇热劣化,所以风扇驱动控制部42要一直驱动2个冷却风扇311、321地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具有下面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冷却装置30A具备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其中的对光源灯1111的空气的送风方向W1、W2如上所述进行设定。
借此,在按正向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从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对光源灯1111按水平方向吹送空气。因此,可以减弱光源灯1111的上方一侧和下方一侧的温度差而高效冷却光源灯1111。
另外,当按上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即便在送风方向W2相对光源灯1111设定为从下方朝向上方的送风方向时,也可以将送风方向W1相对光源灯1111设定为从上方朝向下方的送风方向。因此,在按上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也从第1冷却风扇311相对光源灯1111从上方朝向下方吹送空气,可以减弱光源灯1111的上方一侧和下方一侧的温度差而高效冷却光源灯1111。
还有,在按下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也相同,因为送风方向W2相对光源灯1111设定为从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向,所以能够高效冷却光源灯1111。
从而,可以对应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1111。
还有,由于第2冷却装置30B也具备和第1冷却装置30A相同的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因而可以利用各冷却装置30A、30B,高效冷却2个光源灯1111。
这里,投影机1通过以从光源装置主体111射出的光束的光轴A′(X轴)为中心使投影机1旋转90°,而设定为正向放置姿势、上方投影姿势、悬挂姿势及下方投影姿势的姿势。另外,各送风方向W1、W2在从沿光轴A′的方向看时,分别设定成相互对向的方向。借此,在上述各姿势下,能够利用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的至少任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1111从上方一侧朝向下方一侧,或者按水平方向吹送空气。因此,可以对应按上述的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1111。
另外,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在按正向放置姿势及悬挂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分别设定成水平方向。借此,在上述各姿势下,能够利用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的至少任一个冷却风扇对光源灯1111从上方一侧朝向下方一侧,或者按水平方向可靠地吹送空气。
另外,各冷却装置30A、30B具备2个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借此,可以采用最少数目的冷却风扇,对应按上述各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2个光源灯1111,不妨碍投影机1的小型化。
再者,各送风方向W1、W2设定成沿Y轴方向相互偏离的状态。借此,在2个冷却风扇311、321的驱动时,来自一个冷却风扇的空气和来自另一个冷却风扇的空气不产生干涉。也就是说,可以抑制从一个冷却风扇所排出的空气进入另一个冷却风扇的排气口。因此,可以使得从两个冷却风扇311、321良好地吹送空气,能够更高效冷却光源灯1111。另外,因为可以抑制从一个冷却风扇所排出的空气,也就是通过光源灯1111而变热的空气进入另一个冷却风扇的排气口,所以能够防止各冷却风扇311、321的热劣化。再者,即便一直驱动两个冷却风扇311、321,也因为各冷却风扇311、321可以不断吸入用来冷却光源灯1111的温度低的空气,并且抑制从一个冷却风扇排出的通过光源灯1111而变热的空气进入另一个冷却风扇的排气口,所以能够防止各冷却风扇311、321的热劣化。
而且,投影机1具备风扇驱动控制部42,相应于投影机1的姿势来控制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的工作。借此,因为由风扇驱动控制部42来相应于投影机1的姿势控制各风扇311、321的工作,所以能够对应按上述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1111。
另外,风扇驱动控制部42相应于投影机1的姿势,以下述方式来控制冷却装置30A、30B,该方式为,使来自2个冷却风扇311、321之中位于上方一侧的冷却风扇的送风量比来自位于下方一侧的冷却风扇的送风量多。借此,可以对应按上述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1111的上方一侧。
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为了简化说明,作为投影机1的姿势,以正向放置姿势、悬挂姿势、上方投影姿势及下方投影姿势的4个姿势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投影机1可以设定为能对以光轴A′为中心的360°所有方向进行投影的各种姿势,并且即便是这样的各种各样的姿势也可以产生上述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相同的部件附上相同的符号,其详细的说明予以省略或简化。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1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投影部10概略构成的附图。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投影机1采用具备2个光源装置11A、11B的双灯式来构成。另外,投影机1对应于双灯式具备2个冷却装置30A、30B。而且,各送风方向W1、W2在从沿光轴A′的方向看时,设定成与光轴A′正交且相互对向的方向。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机1如图7或图8所示,采用只具备1个光源装置11的单灯式来构成。另外,投影机1如图7所示,对应于单灯式只具备1个冷却装置30。而且,各送风方向W1、W2在从沿光轴A′的方向看时,设定成与光轴A′正交且相互正交的方向。
其他的构成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投影部10如图8所示,与单灯式相对应,省去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2个第1透镜阵列121之中的1个第1透镜阵列121及导光棱镜120,并且其形成为具有俯视大致L状。
图9A~图9D是模式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按各种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的利用冷却装置30的对光源灯1111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W1、W2的附图。具体而言,图9A~图9D和图6A~图6D相同,是分别对应于图3A~图3D的附图。
2个冷却风扇311、321之中,第1冷却风扇311如图9A~图9D所示设定为,对于光源灯1111,从-Z轴方向一侧朝向+Z轴方向一侧(箭头W1方向)吹送空气。
另外,第2冷却风扇321如图9A~图9D所示设定为,对于光源灯1111,从-Y轴方向一侧朝向+Y轴方向一侧(箭头W2方向)吹送空气。
而且,在按正向放置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各送风方向W1、W2如下进行设定。
也就是说,送风方向W1如图9A所示,设定为水平方向。另外,送风方向W2如图9A所示,设定为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铅垂方向)。
另外,在按悬挂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送风方向W1因为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于正向放置姿势时以光轴A′为中心旋转180°,所以如图9B所示,相对于正向放置姿势时的送风方向W1设定为相反方向(水平方向)。另外,送风方向W2如图9B所示,设定为从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向(铅垂方向)。
再者,在按上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送风方向W1因为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于正向放置姿势时以光轴A′为中心按箭头R1方向(图9A)旋转90°,所以如图9C所示,设定为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铅垂方向)。另外,送风方向W2如图9C所示,设定为水平方向。
另外,在按下方投影姿势从投影机1投影图像光时,送风方向W1因为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于正向放置姿势时以光轴A′为中心按箭头R2方向(图9A)旋转90°,所以如图9D所示,设定为从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向(铅垂方向)。另外,送风方向W2如图9D所示,设定为水平方向。
还有,虽然具体的图示进行了省略,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与光源灯1111(光源装置主体111)之间,分别配设管道和灯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驱动控制部42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如图9A~图9D所示,相应于投影机1的姿势以下述方式来控制冷却装置30,该方式为,使来自2个冷却风扇311、321之中位于上方一侧的冷却风扇的送风量比来自位于下方一侧的冷却风扇的送风量多,并且一直驱动2个冷却风扇311、321。
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即便在如上所述将各送风方向W1、W2设定为相互正交的方向时,也产生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还有,本发明不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达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均包括于本发明中。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30、30A、30B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
也就是说,冷却装置30、30A、30B虽然具备2个冷却风扇311、321,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具备3个以上的冷却风扇。
另外,2个冷却风扇311、321的送风方向W1、W2虽然通过各整流板1114E、1114F,设定成与光轴A′按除90°之外的角度交叉的方向,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与光轴A′正交的方向。
再者,2个冷却风扇311、321的送风方向W1、W2虽然从沿光轴A′的方向看上去,设定成与光轴A′正交、且相互对向的方向或相互正交的方向,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相互不同的方向,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向。
另外,2个冷却风扇311、321不限于多叶片风扇,也可以采用空气的吸入方向及排出方向相同的轴流风扇来构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风扇驱动控制部42虽然通过输入来自操作机构20的操作信号,识别投影机1的姿势,并根据识别出的结果来控制冷却装置30、30A、30B的工作,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在投影机1中,设置检测投影机1姿势的陀螺传感器等倾斜状态检测部。而且,风扇驱动控制部42也可以通过输入来自倾斜状态检测部的信号,识别投影机1的姿势,并根据识别出的结果,来控制冷却装置30、30A、30B的工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风扇驱动控制部42也可以采用和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来控制冷却装置30、30A、30B的工作。
例如,风扇驱动控制部42虽然驱动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的双方,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只驱动第1冷却风扇311及第2冷却风扇321的任一个。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图像投影部10虽然其构成为,从光源装置11、11A、11B射出的光轴A′(X轴)和从投影透镜16的投影方向(Z轴)正交,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光轴A′和投影方向平行。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各送风方向W1、W2设定为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方向。另外,相反,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各送风方向W1、W2设定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方向。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投影机1虽然采用具备3个液晶面板151的三片式投影机来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具备1个液晶面板的单片式投影机来构成。另外,还可以作为具备2个液晶面板的投影机或者具备4个以上液晶面板的投影机,来构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光入射面和光射出面不同的透射型液晶面板,但是也可以使用光入射面和光射出面相同的反射型液晶面板。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光调制装置使用了液晶面板,但是也可以使用下述器件等除液晶之外的光调制装置,该器件使用微镜。这种情况下,光束入射侧及光束射出侧的偏振板152、153可以省略。
本发明因为可以对应按各种姿势投影图像光的情形而高效冷却光源灯,所以能够用于展示、家庭影院所使用的投影机。

Claims (7)

1.一种投影机,其具备:光源灯;和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冷却上述光源灯;其特征为,
上述冷却装置具备多个冷却风扇,该多个冷却风扇对上述光源灯进行吹送空气的送风;
上述多个冷却风扇的空气的各送风方向被设定为相互不同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冷却装置具备2个上述冷却风扇,
上述各送风方向在从下述方向看时,分别设定成与上述光轴正交且相互对向的方向,该方向是沿从上述光源灯所射出的光束的光轴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各送风方向在按预定的姿势从该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分别设定成水平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各送风方向设定成,沿着与上述各送风方向正交的方向相互偏离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冷却装置具备2个上述冷却风扇,
上述各送风方向在从下述方向看时,分别设定成与上述光轴正交且相互正交的方向,该方向是沿从上述光源灯所射出的光束的光轴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各送风方向在按预定的姿势从该投影机投影图像光时,分别设定成铅垂方向或水平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具备风扇驱动控制部,该风扇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多个冷却风扇的工作;
上述风扇驱动控制部相应于该投影机的姿势,来控制上述多个冷却风扇的工作。
CN2008100867730A 2007-03-20 2008-03-20 投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12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2460/2007 2007-03-20
JP2007072460 2007-03-20
JP2007287090A JP4582139B2 (ja) 2007-03-20 2007-11-05 プロジェクタ
JP287090/2007 2007-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265A true CN101271265A (zh) 2008-09-24
CN101271265B CN101271265B (zh) 2010-09-29

Family

ID=3998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677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1265B (zh) 2007-03-20 2008-03-20 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582139B2 (zh)
CN (1) CN101271265B (zh)
TW (1) TWI37656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746A (zh) * 2010-08-10 2011-02-0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光源模组及投影机
CN102375311A (zh) * 2010-08-09 2012-03-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CN102486600A (zh) * 2010-12-03 2012-06-0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及其投影装置
CN102763033A (zh) * 2010-02-25 2012-10-3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灯的方法
CN105319818A (zh) * 2014-07-15 2016-02-1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35211A (ja) * 2008-12-05 2010-06-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0164679A (ja) * 2009-01-14 2010-07-29 Panasonic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4816755B2 (ja) * 2009-04-02 2011-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2033393B (zh) 2009-09-29 2012-08-15 三洋科技中心(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式显示装置
US9678415B2 (en) 2011-11-21 2017-06-13 Hitachi Maxell, Ltd. Projector device
JP5366228B2 (ja) * 2012-03-30 2013-12-11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源冷却装置、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光源冷却方法
JP6283991B2 (ja) * 2013-10-23 2018-02-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投射装置
WO2019021463A1 (ja) * 2017-07-28 2019-01-31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TWI673561B (zh) * 2018-09-28 2019-10-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汞燈冷卻裝置與投影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2908B2 (ja) * 2002-01-28 2008-04-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光源装置の冷却方法
JP3803634B2 (ja) * 2002-12-09 2006-08-02 Necビュ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の光源冷却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04191742A (ja) * 2002-12-12 2004-07-08 Tamron Co Ltd ランプ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JP3985749B2 (ja) * 2003-07-10 2007-10-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4776888B2 (ja) * 2004-03-26 2011-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表示装置用の光源ユニット、投射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3033A (zh) * 2010-02-25 2012-10-3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灯的方法
CN102763033B (zh) * 2010-02-25 2015-04-2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灯的方法
CN102375311A (zh) * 2010-08-09 2012-03-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CN102375311B (zh) * 2010-08-09 2016-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CN101963746A (zh) * 2010-08-10 2011-02-0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光源模组及投影机
CN101963746B (zh) * 2010-08-10 2012-09-19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光源模组及投影机
CN102486600A (zh) * 2010-12-03 2012-06-0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及其投影装置
CN102486600B (zh) * 2010-12-03 2014-04-2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及其投影装置
CN105319818A (zh) * 2014-07-15 2016-02-1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
US9606427B2 (en) 2014-07-15 2017-03-28 Coretr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module with light combining system, fans and ducts
CN105319818B (zh) * 2014-07-15 2017-11-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76565B (en) 2012-11-11
JP2008262153A (ja) 2008-10-30
JP4582139B2 (ja) 2010-11-17
TW200839416A (en) 2008-10-01
CN101271265B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1265B (zh) 投影机
CN100478777C (zh)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US7922335B2 (en) Projector
KR100664325B1 (ko) 광 터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프로젝션 장치
CN102033396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US7540618B2 (en) Thin projector
CN100405212C (zh) 通风管道、冷却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06199783B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CN102393597A (zh) 照明光学系统、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924696B (zh) 投影机
CN101067713B (zh) 投影装置
CN2921892Y (zh) 用于dlp的投影光学系统
JP3581568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873520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US20060126031A1 (en)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of projection apparatus
US8038325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reflecting mirror, reflecting mirror,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01681087B (zh) 光源装置及利用该光源装置的投射式显示装置
US20060017362A1 (en) Method of reduci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portions of a lamp bulb, optical unit,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television apparatus
CN109031864A (zh) 投影机及其光机
CN101976011B (zh) Md短焦距投影显示装置
CN102331653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2033392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JP2008052931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2436128B (zh)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JP2007206604A (ja) プロジェ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