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7762A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7762A
CN101267762A CNA2006800347379A CN200680034737A CN101267762A CN 101267762 A CN101267762 A CN 101267762A CN A2006800347379 A CNA2006800347379 A CN A2006800347379A CN 200680034737 A CN200680034737 A CN 200680034737A CN 101267762 A CN101267762 A CN 101267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bending
operating line
base por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47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7762B (zh
Inventor
上野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67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7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7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3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 A61B1/0004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for mechanical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7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 A61B1/0016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using motor drive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orce transmission elements, e.g. control wi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窥镜。内窥镜(12)具有:插入体腔内的细长的插入部(22),和设置在所述插入部(22)的基端侧的硬质的基部(24)。从插入部(22)的内部直到基部(24),贯穿有光导纤维(52b、52c)和CCD缆线(54c、54d)等传输线。在基部(24)的内部安装有保持部(120),所述保持部(120)以限制传输线向与插入部(22)和基部(24)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保持传输线。在基部(24)上设置有连接器部(28),所述连接器部(28)用于将穿过所述保持部而延伸出来的所述传输线的端部连接至外部装置。

Description

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有用于传输信号或光的传输线,所述传输线配置在插入部的基端侧的基部的内侧。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2-159243号公报中公开有这样的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有用于防止噪声从成为噪声源的超声波电动机混入缆线的框架。该内窥镜的框架不仅屏蔽来自电动机的噪声,还起到从弯曲操作线屏蔽缆线的作用。即,现有形式的噪声混入防止机构配置为仅通过壁部将缆线和噪声源(超声波电动机)隔开的状态。
在上述的日本特开平2-159243号公报中公开的内窥镜中,设置框架来作为隔开超声波电动机和缆线进行屏蔽的壁部,但在框架的内部也可以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自由地使缆线移动。由于可以这样自由地使缆线移动,因此缆线处于也可移动到不想移动的部分的状态。因此,缆线容易与其他结构体抵接。
另外,即使从噪声等对缆线进行屏蔽,在被屏蔽的空间大的情况下,也难以对该空间内均匀地屏蔽,有时产生屏蔽度高的部分和屏蔽度低的部分。当缆线从屏蔽度高的位置移动至屏蔽度低的位置时,噪声有可能混入。因此,为了能够在空间内整个区域对噪声均匀地进行屏蔽,需要坚固的屏蔽结构。
并且,当具有使缆线的位置自由变化的程度的长度时,相反,该长度部分的缆线是无用的,对应于该长度部分,传输效率有可能降低。例如,如果是信号线则容易混入噪声,并且容易衰减。如果是光纤,则容易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不易受到其他的结构部件或噪声的影响,并可以有效地进行信号或光的传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具有:细长的插入部,其从前端部插入体腔内;硬质的基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传输线,其从所述插入部的内部到所述基部延伸出来,用于传输信号和/或光;保持部,其安装在所述基部的内部,以限制所述传输线向与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基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保持所述传输线;以及连接器部,其设置于所述基部,将穿过所述保持部而延伸出来的所述传输线的端部连接至外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示意图。
图2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示意性的局部剖视图。
图2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示意性的局部剖视图的变形例。
图3是表示配设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部的内部的框架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部的内部的示意性的纵剖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部的内部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配设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部的内部的齿轮传动电动机和链轮之间的联轴器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示意性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示意性的局部剖视图。
图10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部的内部的示意性的纵剖面图。
图10B是表示从图10A中的箭头10B方向观察的状态的连接片止挡件。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部的内部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
图11B是沿图11A中的11B-11B线的示意性的横剖面图。
图11C是沿图11A中的11B-11B线的示意性的横剖面图。
图12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沿图11A中所示的基部的内部的11B-11B线的示意性的横剖面图的变形例。
图12B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沿图11A中所示的基部的内部的11B-11B线的示意性的横剖面图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用于实施该发明的最佳方式。
使用图1至图6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0具有电动弯曲内窥镜12、光源装置14、处理器16、监视器18以及操作部20。光源装置14将光传递至内窥镜12。处理器16将来自CCD 54b(参照图2A)的电信号转换为影像信号或者控制CCD 54b,所述CCD 54b设置在内窥镜12的后述的插入部22的前端结构部42上。监视器18显示由处理器16处理后的影像信号。
内窥镜12具有:细长的插入部22;硬质的基部24;以及通用软线(管体)26,其在一端部具有可以与光源装置14以及处理器16连接的连接器28。在基部24的一端部(前端部)连接有插入部22的基端部。在基部24的另一端部(基端部)连接有通用软线26的另一端部。连接器28具有:光导连接器28a,其用于与光源装置14连接;以及电连接器28b,其用于与处理器16连接。
操作部20与内窥镜12分开形成。该操作部20具有:操作部主体32a;操作杆32b,其进行弯曲操作指示;以及各种开关32c。该操作部20通过操作信号用缆线34而与光源装置14电连接。因此,由操作操作部20的操作杆32b或开关32c等各操作部件而产生的各种操作指示信号经由操作信号用缆线34输入至光源装置14。由于光源装置14与后述的弯曲驱动机构60电连接,所以通过操作部20的操作,弯曲驱动机构60动作。因此,操作部20可以使内窥镜12的插入部22的弯曲部44向上下(UD)方向和左右(RL)方向弯曲。
内窥镜12的插入部22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依次具有前端结构部42、弯曲部44和挠性管部46。挠性管部46的基端部与基部24的一端部连接。
如图2A所示,在内窥镜12中配设有照明光学系统52和观察光学系统54。照明光学系统52具有照明透镜52a和光导纤维52b。在插入部22的前端结构部42中配设有照明透镜52a和光导纤维52b。光导纤维52b从前端结构部42穿过弯曲部44、挠性管部46、基部24、通用软线26的通路并与光导连接器28a光连接。因此,当从光源装置14将照明光引导到光导连接器28a时,照明光从该光导连接器28a穿过光导纤维52b、照明透镜52a射出。
观察光学系统54具有物镜54a、CCD 54b以及CCD缆线54c。在插入部22的前端结构部42中配设有物镜54a和CCD 54b。在CCD 54b上电连接有CCD缆线54c,所述CCD缆线54c将来自CCD 54b的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16,或者在通过处理器16控制CCD 54b时将信号传递至CCD 54b。该CCD缆线54c从前端结构部42穿过弯曲部44、挠性管部46、基部24、通用软线26的通路并与电连接器28b(参照图1)电连接。
如图3所示,在基部24的内部配设有成为基部24的底座的框架(框体)24a。该框架24a形成侧面为大致梯形的箱型。因此,容易形成框架24a,并且,容易提高其强度。
如图4所示,在基部24的成为底座的框架(框体)24a中配设有用于使弯曲部44电动弯曲的弯曲驱动机构60。该弯曲驱动机构60具有:产生驱动力的一对驱动源(电动机单元)62;以及驱动力传递机构64(参照图5),其将这些驱动源62的驱动力分别独立地传递至各操作线48。
驱动源62具有:第一和第二电动机框架72a、72b;以及一对齿轮传动电动机74。第一电动机框架72a通过螺钉73a固定在基部24的框架(框体)24a的基端部。第二电动机框架72b通过螺钉73b,在框架24a的外侧固定在第一电动机框架72a上。齿轮传动电动机74固定在第二电动机框架72b上。该电动机74的驱动轴74a的横截面形成为D字状,该驱动轴74a在与基部2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并且朝向框架24a的内侧配置。
驱动力传递机构64具有联轴器(coupling)82、链轮84、链条86以及牵引部件88。联轴器82通过电动机74的驱动轴74a的旋转而旋转。联轴器82进而也配设在链轮84上。即,在齿轮传动电动机74和链轮84之间,配设有用于将电动机74的驱动轴74a的动力传递至链轮84的联轴器82。配设在链轮84的开口部84a中的旋转轴84b以贯通框架24a的状态通过螺钉85固定。因此,链轮84随着联轴器82的旋转相对于旋转轴84b旋转。再有,在旋转轴84b的各端部上,配设有上下方向弯曲用及左右方向弯曲用的链轮84。因此,该旋转轴84b为各链轮84共用,可以减少在与驱动源62组装时与齿轮传动电动机74之间的轴偏移(軸ず机)。
如图6所示,联轴器82具有第一至第三部件92、94、96。第二部件94卡合在第一部件92上。第三部件96卡合在第二部件94上。第二部件94配设在第一和第三部件92、96之间。
在第一部件92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以限制电动机74的D字状的驱动轴74a旋转的状态配设的D字状的开口部92a。在第一部件92的另一侧面上,沿着通过中心轴的径向形成有凹部92b。在该凹部92b的中心,还形成有具有大致圆形状的截面的凹部92c(参照图4)。在该凹部92c中,配设有右旋的螺母92d和左旋的螺母92e(参照图4)。这些螺母92d、92e螺合在电动机74的驱动轴74a上而固定。
在第二部件94的一侧面上,形成有卡合在第一部件92的凹部92b中的凸部94a。在第二部件94的另一侧面上形成有凹部94b。凹部94b的长度方向和凸部94a的长度方向可以相互正交。
在第三部件96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与第二部件94的凹部94b卡合的凸部96a。在该凸部96a上,形成有具有大致圆形状的截面的凹部96b。在该凹部96b中,配设有右旋的螺母96c和左旋的螺母96d(参照图4),这些螺母96c、96d螺合在链轮84的旋转轴84b上而固定。在第三部件96的另一侧面上形成有叉部96e,该叉部96e卡合在链轮84的开口部84a(参照图5)中,并且供链轮84的旋转轴84b贯穿。即,该叉部96e以贯通链轮84的轴的方式沿着中心轴开口。因此,第三部件96相对于被固定的旋转轴84b旋转,即,卡合在该第三部件96的叉部96e上的链轮84相对于旋转轴84b旋转。
因此,第一至第三部件92、94、96、即联轴器82随着电动机74的驱动轴74a的旋转而一体地旋转。这样,链轮84也随着电动机74的驱动轴74a的旋转而相对于旋转轴84b旋转。即使由于该联轴器82而在齿轮传动电动机74的驱动轴74a和链轮84的旋转轴84b之间稍微产生偏移,电动机74的驱动力也可以顺畅地传递至链轮84的旋转轴84b。
如图5所示,链条86与链轮84的外周的齿啮合。牵引部件88配设在链条86的端部,牵引操作线48。牵引部件88将固定在操作线48的基端部上的卡定部件48a卡定。因此,操作线48连接在驱动力传递机构64上。虽然未图示,但操作线48的前端固定在弯曲部44上。因此,操作线48从弯曲部44贯穿引导管50的内部而延伸至基部24。连接片102例如通过焊锡等固定在引导管50的基端部。该连接片102卡定在利用螺钉105相对于框架24a固定的连接片止挡件104上。并且,第一至第三链条导轨106a、106b、106c分别通过螺钉107a、107b、107c固定在框架24a上。并且,第四链条导轨106d通过螺钉107d固定在分隔板108(参照图4)上。因此,链条86顺畅地运行,并且,可防止链条86从链轮84脱落。
如图4所示,在第二电动机框架72b上,配设有使齿轮传动电动机74动作的电动机控制基板(控制装置)112。在该电动机控制基板112上,电连接有齿轮传动电动机74,并且,电连接有操作部20。因此,来自操作部20的操作杆32b的弯曲信号经由操作信号用缆线34、光源装置14、连接器28、通用软线26传送至电动机控制基板112。电动机控制基板112根据来自操作部20的弯曲信号驱动电动机74。即,控制电动机74的旋转轴84b的旋转量和旋转方向。
再有,链轮84的旋转轴84b固定在框架24a上。进而,链轮84通过联轴器82绕其旋转轴84b的旋转而旋转。因此,在电动机74、联轴器82和链轮84设置为上下方向(UD)用和左右方向(RL)用的情况下,可以使各链轮84通过各电动机74的控制而分别独立地旋转动作。
筒状的保持部(中空体)120例如螺合并固定在框架24a的基端部。此时,保持部120贯穿在第一电动机框架72a的贯通孔72c中。因此,保持部120的基端部从框架24a的基端部沿着基部24的轴向延伸出来。保持部120例如由铝等导电性材料形成。或者,在保持部120的内周面或外周面上粘贴有导电性材料的薄膜(例如铝箔)。另外,保持部120也可以将例如铝箔等导电性材料夹在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因此,保持部120作为静电屏蔽部而起作用。从插入部22的前端结构部42延伸出来的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贯穿插入部22的内部,通过该保持部120的内部并向通用软线26导出。该保持部120的内径形成得较小,以防止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即,由于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贯穿在该保持部120内,从而在框架24a内的位置被限制。因此,由于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贯穿在狭窄的空间内,并且保持部120具有作为静电屏蔽部的作用,所以能够大致均匀地对噪声进行屏蔽。因此,通过保持部120,可防止来自齿轮传动电动机74和电动机控制基板112的噪声混入CCD缆线54c。
然而,根据内窥镜12的种类来决定弯曲部44相对于挠性管部46的最大弯曲角度。例如如果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2为大肠用,则该弯曲部44的最大弯曲角度为上下(UD)180度、左右(RL)160度。电动机控制基板112将该弯曲角度、即链轮84的旋转角度(转动角度)存储在电动机控制基板112的存储器(未图示)中,进行最大弯曲角度的控制。
这里,为了在由于某些原因电动机控制基板112的存储器的读取或者写入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不损坏弯曲部44,如图5所示,机械式停止部件130设置在基部24的内部。该停止部件130具有止挡件基座132、止挡件调整螺钉固定板134、止挡件调整螺钉136以及止挡件138。止挡件基座132固定在框架24a上。止挡件调整螺钉固定板134通过螺钉135固定在该止挡件基座132上。止挡件138具有突部138a,所述突部138a与牵引部件88的凸部88a抵靠,以使牵引部件88不过度牵引。止挡件调整螺钉136调整止挡件138的位置。并且,该止挡件138的强度形成为比齿轮传动电动机74的最大牵引力强。即,在使电动机74最大地转动时,止挡件138能够克服其力而保持预定的状态。
其次,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0的作用。这里,主要说明内窥镜12的基部24的内部的弯曲驱动机构60的作用。
向适当的方向操作操作部20的操作杆32b。于是,操作信号通过操作信号用缆线34、光源装置14、光导连接器28a、通用软线26输入到基部24的电动机控制基板112。电动机控制基板112根据该输入的信号来驱动电动机74的驱动轴74a使其旋转。
联轴器82通过电动机74的驱动轴74a的旋转而旋转。通过该联轴器82的旋转,链轮84相对于其旋转轴84b旋转。通过链轮84的旋转,链条86移动。因此,操作线48经由牵引部件88、卡定部件48a沿着其轴向移动。从而,弯曲部44随着操作线48的移动而弯曲。
此时,对于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在弯曲部44弯曲的情况下,通过保持部120,仅允许它们在其轴向移动,限制它们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因此,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几乎不移动。并且,由于具有静电屏蔽部的作用的保持部120的内部空间形成为非常狭窄,因此相对于电动机74的放射噪声的屏蔽状态在保持部120的内部保持为大致均匀。这样,由于即使在弯曲部44弯曲时,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也几乎不移动,并且,保持部120的内部相对于放射噪声的屏蔽状态保持为大致均匀,因此,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受到放射噪声的影响。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该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将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内插在细长且空间狭窄的筒状的导电性材料的保持部120中,并且,将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保持成在保持部120的内部几乎不移动。因此,保持部120作为静电屏蔽部起作用,能够大致均匀地保持该保持部120的内部相对于放射噪声的屏蔽状态,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放射噪声对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的影响。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对在硬质的基部24的基端部经由通用软线(管体)26设置连接器2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也可以如图2B所示,在基部24的基端部直接设置连接器28。另外,图2B的连接器28中,示出了光导连接器28a,也可以配设有电连接器28b。
其次,用图7说明第二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起相同作用的部件标以相同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基部24和通用软线26形成为可以装卸。
该情况下,在配设于内窥镜12的插入部22和基部24的内部的CCD缆线54c上,在基部24的基端部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接点55a。另外,可以与该第一电接点55a电连接的第二电接点55b安装在通用软线26的另一端部的位置上。电缆54d连接在该第二电接点55b上。该电缆54d穿过通用软线26的通路与一端部的电连接器28b电连接。
在光导纤维52b上,在基部24的基端部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光接点53a。另外,可以与该第一光接点53a光连接的第二光接点53b安装在通用软线26的另一端部的位置上。光导纤维52c连接在该第二光接点53b上。该光导纤维52c穿过通用软线26的通路与一端部的光导连接器28a光连接。
在将基部24的基端部和通用软线26的另一端部相互面对地安装的情况下,始终以在预定位置对位的状态安装。当这样安装时,第一电接点55a与第二电接点55b电连接,并且第一光接点53a与第二光接点53b光连接。
由于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进行内窥镜12的搬运等时,容易挪动。并且,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没有图示,但清洗处理器具贯穿通道等时,能够容易进行。
其次,用图8至图10B说明第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起相同作用的部件标以相同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8所示,在操作部20的操作部主体32a上,还配设有送气开关32d、送水开关32e、抽吸开关32f。即,操作部20除了具有用于进行弯曲操作指示的操作杆32b以外,还具有产生送气/送水操作指示和抽吸操作指示信号的操作按钮。另外,在基部24中,配设有未图示的处置器具贯穿通道的基端部的钳子口24b。因此,能够使细长的处置器具从钳子口24b穿过基部24和插入部22的内部并从前端结构部42突出,来进行各种处置。
如图9所示,在内窥镜12的插入部22、基部24以及通用软线26中,除了照明光学系统52和观察光学系统54之外,还配设有送气管路56a、送水管路56b以及抽吸管路56c。在内窥镜12的插入部22和基部24中,还配设有未图示的处置器具贯穿通道。即,送气管路56a、送水管路56b和抽吸管路56c、还有处置器具贯穿通道与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并列设置。
如图10A所示,保持部120一体地具有筒状的保持部主体122和从该主体122延伸出来的延伸部124。该延伸部124通过螺钉73a固定在基部24的框架24a的基端部。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该保持部主体122的内侧贯穿有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在该保持部主体122的外侧配设有送气管路56a、送水管路56b和抽吸管路56c。送气管路56a、送水管路56b和抽吸管路56c以贯通框架24a的基端部的状态配设。
再有,如图10B所示,连接片止挡件104具有引导操作线48的引导部104a。这些引导部104a将操作线48之间的间隔保持为预定的间隔,以防止线48之间缠绕在一起。
再有,由于该实施方式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因此省略其说明。
其次,用图11A至图12B说明第四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起相同作用的部件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框架24a具有:U字部25a,其横截面形成为大致U字状;以及盖部25b,其覆盖在该U字部25a的开口部上。盖部25b通过螺钉25c相对于U字部25a固定。
如图11A所示,在框架24a的基端部形成有狭窄的开口部24c,以便容许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在轴向的移动,并防止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与该框架24a的基端部的开口部24c同轴地在第一电动机框架72a上也形成有大致相同形状的开口部72c。从这些开口部24c、72c到弯曲驱动机构60的附近,在框架24a的U字部25a和盖部25b的内周面粘贴有例如铝箔等薄的导电性材料。由于该导电性材料作为静电屏蔽部起作用,并且,开口部24c、72c的内部分别狭窄地形成,因此限制了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能够得到大致均匀的屏蔽状态。因此,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放射噪声对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的影响。
再有,如图11C所示,也可以在框架24a的U字部25a的内部配设有例如由塑料材质等轻量地形成的位置限制部件25d。该情况下,位置限制部件25d具有第一和第二开口部25e、25f。在这些第一和第二开口部25e、25f的内周面粘贴有例如铝箔等薄的导电性材料。并且,在第一开口部25e中,贯穿有未图示的例如光导纤维52b。在第二开口部25f中,贯穿有未图示的CCD缆线54c。这些第一和第二开口部25e、25f形成为非常狭窄。
因此,由于导电性材料作为静电屏蔽部起作用,并且,开口部25e、25f的内部分别狭窄地形成,因此能够限制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能够得到大致均匀的屏蔽状态。因此,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放射噪声对CCD缆线54c和光导纤维52b的影响。
其次,用图12A和图12B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如图12A所示,框架24a的横截面形成为U字状。保持部120通过螺钉121固定在该框架24a的底部上。该保持部120一体地具有凸缘部120a和立设部120b,所述凸缘部120a用于相对于框架24a固定(留める)螺钉121,所述立设部120b从框架24a的底部朝向框架24a的中央部立起设置。在该立设部120b上,在框架24a的大致中央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120c。该保持部120例如由铝等导电性材料形成。或者,该保持部120例如由塑料材质等形成,在贯通孔120c的内周面粘贴有例如铝箔等薄的导电性材料。在该贯通孔120c中,贯穿有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该贯通孔120c狭窄地形成,允许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在轴向移动,但限制它们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因此,与上述的同样,可防止噪声混入配设在具有静电屏蔽部作用的贯通孔120c的内侧的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中。
如图12B所示,框架24a在弯曲驱动机构60附近的位置变形。这里,U字部25a和盖部25b分别变形,在框架24a的大致中央的位置上形成有配设了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的大致圆形状的凹部120d。该凹部120d狭窄地形成,允许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分别在轴向移动,但限制它们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并且,U字部25a和盖部25b之间狭窄地形成,以防止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从凹部120d露出至外侧。
因此,与上述的同样,可防止噪声混入配设在具有静电屏蔽部作用的贯通孔120d的内侧的光导纤维52b和CCD缆线54c中。
至此,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的所有的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该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内窥镜,其不易受到其他结构部件或噪声的影响,可以有效地进行信号或光的传输。

Claims (12)

1.一种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12)具有:
细长的插入部(22),其具有前端部和基端部,从所述前端部插入体腔内;
硬质的基部(24),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
传输线(52b、54c),其从所述插入部的内部到所述基部延伸出来,用于传输信号和/或光;
保持部(120),其安装在所述基部的内部,以限制所述传输线向与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基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保持所述传输线;以及
连接器部(28),其设置于所述基部,用于将穿过所述保持部而延伸出来的所述传输线的端部连接在外部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部(24)和所述连接器部(28)之间配设有管体(26),所述管体(26)在内部形成有通路,
所述传输线(52b、54c)配设在所述管体的通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22)具有可以弯曲的弯曲部(44),
所述基部(24)具有:在使所述弯曲部弯曲动作时被驱动的驱动机构(60);和保持该驱动机构的框体(24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12)具有操作线(48),所述操作线(48)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插入部(22)的所述弯曲部(44)上,所述操作线(48)的基端连接在所述基部(24)的所述驱动机构(60)上,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产生驱动力的驱动源(62);传递机构(64),其与所述操作线的基端连接,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操作线;以及控制装置(112),其使所述驱动源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线(48)具有:上下方向用的上下弯曲用操作线,其使所述弯曲部(44)向上下方向弯曲;以及左右方向用的左右弯曲用操作线,其使所述弯曲部向左右方向弯曲,
所述传递机构(64)具有:第一传递机构,其与所述上下弯曲用操作线连接;以及第二传递机构,其与左右弯曲用操作线连接,
所述第一传递机构和所述第二传递机构配设在所述保持部(120)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12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120)呈筒状,并且,在其内周面和外周面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层状的方式包含导电性材料。
8.一种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12)具有:
细长的插入部(22),其具有前端部和基端部,从所述前端部插入体腔内;
硬质的基部(24),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具有驱动机构(60);
管体(26),其从所述基部向基端侧延伸出来,并且在其延伸出来的端部具有用于连接到外部装置的连接器部(28),所述管体(26)在内部形成有通路;
传输线(52b、54c),其从所述插入部的内部配设到所述管体的所述通路,并与所述连接器部连接,传输信号和/或光;以及
保持部(120),其安装在所述基部的内部,并以下述状态保持所述传输线:限制所述传输线向与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基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并且在从所述驱动机构产生噪声的情况下,防止所述传输线受到来自所述噪声的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22)具有可以弯曲的弯曲部(44),
所述内窥镜(12)具有操作线(48),所述操作线(48)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弯曲部上,所述操作线(48)的基端连接在所述基部(24)的所述驱动机构(60)上;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产生驱动力的驱动源(62);传递机构(64),其与所述操作线的基端连接,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操作线;以及控制装置(112),其使所述驱动源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线(48)具有:上下方向用的上下弯曲用操作线,其使所述弯曲部(44)向上下方向弯曲;以及左右方向用的左右弯曲用操作线,其使所述弯曲部向左右方向弯曲,
所述传递机构(64)具有:第一传递机构,其与所述上下弯曲用操作线连接;以及第二传递机构,其与左右弯曲用操作线连接,
所述第一传递机构及所述第二传递机构配设在所述保持部(120)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12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120)呈筒状,并且在其内周面和外周面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层状的方式包含导电性材料。
CN2006800347379A 2005-11-22 2006-10-20 内窥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77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7235A JP4789597B2 (ja) 2005-11-22 2005-11-22 内視鏡
JP337235/2005 2005-11-22
PCT/JP2006/320958 WO2007060800A1 (ja) 2005-11-22 2006-10-20 内視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762A true CN101267762A (zh) 2008-09-17
CN101267762B CN101267762B (zh) 2010-12-29

Family

ID=38067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47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7762B (zh) 2005-11-22 2006-10-20 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00763A1 (zh)
EP (1) EP1952750A4 (zh)
JP (1) JP4789597B2 (zh)
CN (1) CN101267762B (zh)
WO (1) WO200706080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919A (zh) * 2010-07-29 2012-05-2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弯曲机构
CN103547209A (zh) * 2012-01-16 2014-01-2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3547208A (zh) * 2012-01-30 2014-01-2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插入装置
CN104434002A (zh) * 2014-12-15 2015-03-25 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连接器及内窥镜系统
CN105764403A (zh) * 2013-11-27 2016-07-1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插入设备的操作机构、插入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97392B2 (en) * 2005-01-05 2014-08-05 Avantis Medical Sytems, Inc. Endoscope assembly with a polarizing filter
US8289381B2 (en) 2005-01-05 2012-10-16 Avantis Medical Systems, Inc. Endoscope with an imaging cathe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configuring an endoscope
US8872906B2 (en) 2005-01-05 2014-10-28 Avantis Medical Systems, Inc. Endoscope assembly with a polarizing filter
WO2007087421A2 (en) 2006-01-23 2007-08-02 Avantis Medical Systems, Inc. Endoscope
US8064666B2 (en) 2007-04-10 2011-11-22 Avantis Medical System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amining or imaging an interior surface of a cavity
US9492063B2 (en) 2009-06-18 2016-11-15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US11278190B2 (en) 2009-06-18 2022-03-22 Endochoice, Inc.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US9554692B2 (en) 2009-06-18 2017-01-31 EndoChoice Innovation Ctr. Ltd.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11547275B2 (en) 2009-06-18 2023-01-10 Endochoice, Inc. Compact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system
US9713417B2 (en) 2009-06-18 2017-07-25 Endochoice, Inc. Image capture assembly for use in a multi-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US10165929B2 (en) 2009-06-18 2019-01-01 Endochoice, Inc. Compact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system
US9872609B2 (en) 2009-06-18 2018-01-23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11864734B2 (en) 2009-06-18 2024-01-09 Endochoice, Inc.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9901244B2 (en) 2009-06-18 2018-02-27 Endochoice, Inc. Circuit board assembly of a multiple 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US8926502B2 (en) 2011-03-07 2015-01-06 Endochoice, Inc. Multi camera endoscope having a side service channel
US9706903B2 (en) 2009-06-18 2017-07-18 Endochoice, Inc. Multiple 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system with modular imaging units
US9642513B2 (en) 2009-06-18 2017-05-09 Endochoice Inc. Compact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system
US9402533B2 (en) 2011-03-07 2016-08-02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Endoscope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9101287B2 (en) 2011-03-07 2015-08-11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Multi camera endoscope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working channels
US9101268B2 (en) 2009-06-18 2015-08-11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Multi-camera endoscope
EP3718466B1 (en) 2010-09-20 2023-06-07 EndoChoice, Inc. Endoscope distal section comprising a unitary fluid channeling component
US9560953B2 (en) 2010-09-20 2017-02-07 Endochoice, Inc. Operational interface in a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EP3540495A1 (en) 2010-10-28 2019-09-18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Optical systems for multi-sensor endoscopes
JP6054874B2 (ja) 2010-12-09 2016-12-27 エンドチョイス イノベーション センター リミテッド マルチカメラ内視鏡用フレキシブル電子回路基板
EP3420886B8 (en) 2010-12-09 2020-07-15 EndoChoice, Inc. Flexible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11889986B2 (en) 2010-12-09 2024-02-06 Endochoice, Inc. Flexible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for a multi-camera endoscope
CN103491854B (zh) 2011-02-07 2016-08-24 恩多卓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多摄影机内窥镜的多元件罩
EP3659491A1 (en) 2011-12-13 2020-06-03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Removable tip endoscope
EP2604172B1 (en) 2011-12-13 2015-08-12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Rotatable connector for an endoscope
GB201203389D0 (en) * 2012-02-25 2012-04-11 Smiths Medical Int Ltd Medico-surgical assemblies
US9560954B2 (en) 2012-07-24 2017-02-07 Endochoice, Inc. Connector for use with endoscope
JP5657843B1 (ja) * 2013-02-07 2015-01-21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操作部構造
US9993142B2 (en) 2013-03-28 2018-06-12 Endochoice, Inc. Fluid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a multiple 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US9986899B2 (en) 2013-03-28 2018-06-05 Endochoice, Inc. Manifold for a multiple 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US10499794B2 (en) 2013-05-09 2019-12-10 Endochoice, Inc. Operational interface in a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WO2015168177A1 (en) 2014-04-28 2015-11-0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ulti-link modular continuum robotic endoscope system
WO2016088504A1 (ja) 2014-12-03 2016-06-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WO2017002424A1 (ja) * 2015-06-29 2017-01-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8020A (ja) * 1986-03-07 1987-09-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装置
JPH02159243A (ja) 1988-12-14 1990-06-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US4982725A (en) * 1989-07-04 1991-01-0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JP3091211B2 (ja) * 1990-10-15 2000-09-25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2598568B2 (ja) * 1990-11-20 1997-04-09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H08160317A (ja) * 1994-12-09 1996-06-21 Machida Endscope Co Ltd 内視鏡
US5876326A (en) * 1995-03-10 1999-03-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lectronic endoscope with grounded spirally-wound lead wires
US6371907B1 (en) * 1996-11-18 2002-04-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driving manipulation wires with drive motor in drum portion
JP3207130B2 (ja) * 1997-02-27 2001-09-10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内視鏡
JP2003010099A (ja) * 2001-06-29 2003-01-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4323150B2 (ja) * 2002-09-30 2009-09-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動湾曲内視鏡
US6776758B2 (en) * 2002-10-11 2004-08-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FI-protected ultrasound probe
CN100522043C (zh) * 2003-05-12 2009-08-05 富士能株式会社 气囊式内窥镜
JP2004357807A (ja) * 2003-06-03 2004-12-24 Pentax Corp 電子内視鏡
CN2645600Y (zh) * 2003-09-25 2004-10-06 上海富士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步进电机弯角控制手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919A (zh) * 2010-07-29 2012-05-2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弯曲机构
CN102469919B (zh) * 2010-07-29 2014-07-0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弯曲机构
CN103547209A (zh) * 2012-01-16 2014-01-2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3547209B (zh) * 2012-01-16 2016-06-1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3547208A (zh) * 2012-01-30 2014-01-2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插入装置
CN103547208B (zh) * 2012-01-30 2015-12-0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插入装置
CN105764403A (zh) * 2013-11-27 2016-07-1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插入设备的操作机构、插入设备
CN105764403B (zh) * 2013-11-27 2018-04-0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插入设备的操作机构、插入设备
CN104434002A (zh) * 2014-12-15 2015-03-25 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连接器及内窥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36060A (ja) 2007-06-07
JP4789597B2 (ja) 2011-10-12
WO2007060800A1 (ja) 2007-05-31
US20080200763A1 (en) 2008-08-21
CN101267762B (zh) 2010-12-29
EP1952750A4 (en) 2014-12-31
EP1952750A1 (en)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7762B (zh) 内窥镜
US4989586A (en) Endoscope having a solid-state image pickup device
US4957112A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US5097838A (en) Ultrasonic endoscope
JP2002369788A (ja) 電子内視鏡
US5569162A (en) Structure of end portion of side-looking type electronic endoscope
CN101115434B (zh) 内窥镜、内窥镜系统和内窥镜用切换电路部件
JPS60203230A (ja) 固体撮像素子を用いた内視鏡
JP4017925B2 (ja) 超音波内視鏡
JP2001128937A (ja) 電子内視鏡
JP2007007179A (ja) 電子内視鏡の撮像装置
JP2007301227A (ja) 撮像装置
JP3290109B2 (ja) 内視鏡
JP2005279299A (ja) 超音波内視鏡
JPH1033461A (ja) 内視鏡
WO2019031465A1 (ja) 超音波内視鏡
JPS63160637A (ja) 超音波内視鏡
JP2019122671A (ja) 超音波内視鏡及び内視鏡装置
CN219331581U (zh) 一种内窥镜的光纤束驱动机构、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JP2710417B2 (ja) 内視鏡装置
JP2836757B2 (ja) 内視鏡
JP4581254B2 (ja) 内視鏡
JP4451363B2 (ja) 内視鏡装置
JPH07163514A (ja) 湾曲装置
JPH02159243A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