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3258A - 处理表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表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3258A
CN101263258A CNA2006800339565A CN200680033956A CN101263258A CN 101263258 A CN101263258 A CN 101263258A CN A2006800339565 A CNA2006800339565 A CN A2006800339565A CN 200680033956 A CN200680033956 A CN 200680033956A CN 101263258 A CN101263258 A CN 101263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water
copolymer
fit
particulate 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39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O·埃利萨尔德
M·施密特
M·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CN101263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3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3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55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6Antifouling paints; Underwater paints
    • C09D5/1606Antifouling paints; Underwater pai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nti-fouling ag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34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unsaturated ethers, acetals, hemiacetals, ketones or aldehyd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7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71Cooling; Steaming or heating, e.g. in fluidised beds; with molten meta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3/00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 D06M23/08Processes in which the treating agent is applied in powder or granular form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200/00Functionality of the treatment composition and/or properties imparted to the textile material
    • D06M2200/01Stain or soil resistanc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200/00Functionality of the treatment composition and/or properties imparted to the textile material
    • D06M2200/10Repellency against liquids
    • D06M2200/12Hydrophobic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2Moisture-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21Moisture-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hydrophob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表面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用以下物质处理所述表面:(a)至少一种疏水剂,(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d)任选地,一种或多种乳化剂,最终,处理后进行干燥。

Description

处理表面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表面的方法,其包括用以下物质处理所述表面: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随后将其干燥。
本发明还涉及经处理的表面。本发明还涉及优选含水配制剂和生产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含水配制剂的方法。
数年来人们一直对处理表面从而使其防污或至少难以受污染具有明显兴趣。众多方法涉及提供具有纹理(texturing)的表面,例如具有5至100μm高的凸起和5至200μm的间隔分离的表面。已对表面赋予模拟莲属植物的纹理,例如参见WO 96/04123和US 3,354,022。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明智的且不适于处理织物表面。
EP 1 283 296公开了涂覆织物片状结构,涂层通过如下所述制成:将织物用50重量%至80重量%的至少一种例如选自土豆淀粉和诸如硅胶、石英粉或高岭土的氧化材料的细碎材料(直径在0.5至100μm范围内(至少80重量%细碎材料))和20重量%至50重量%包含粘合剂、氟化聚合物和若适合的话助剂的基质涂覆。
WO 04/74568公开了一种通过用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一种有机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有机或无机固体的含水液体处理来整理织物材料的方法,其中有机或无机固体以至少5.5g/l的分数存在于液体中。硅胶,特别是热解法硅胶优选为微粒形式的固体。
然而,如EP 1 283 296中所推荐的土豆淀粉在含水液体中具有随温度变化的特定溶解度,因此在涂覆操作中无法最佳控制土豆淀粉颗粒的直径。尤其是在例如硅胶的无机固体的情况下,观察到某种附聚倾向,这对施加不利且使组织参数的设定更困难。
另外观察到在许多情况中通过前述方法涂覆的织物有时具有不充足的耐洗性。例如,若洗涤有汗渍的织物,则将观察到第一次洗涤后的防污效果降低,且在若干次洗涤周期后防污效果实际上已消失。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了上述缺点的处理表面的方法,特别是关于处理织物表面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避免了上述缺点且呈现良好的防污性的经处理的表面。
我们已发现该目的通过开始所定义的方法实现。
本发明方法针对的是表面。对本发明而言的表面可由任何所需要的材料构成且属于任何所需要的物品。优选由诸如纸、板、皮革、人造皮革、Alcantara的纤维材料构成的表面,且更具体的表面是织物的表面。
对本发明而言,织物为织物纤维、织物中间物和终产品和由其制造的成品以及用于服装工业的织物,其也包括例如地毯和其它家居织物以及用于工业目的的织物结构。这些结构包括未定型结构,如短纤维;线性结构,如麻线、长丝、纱线、长麻、细绳、饰带、滚带、绳索;以及三维结构,如毛毡、织造物、非织造物和衬垫。对本发明而言,织物可为天然来源,实例为棉花、羊毛或亚麻;或合成来源,实例为聚酰胺、聚酯、改性的聚酯、聚酯混纺织物、聚酰胺混纺织物、聚丙烯腈、三乙酸酯、乙酸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微纤维和玻璃纤维织物。特别优选由棉花构成的织物。
对本发明而言,织物的片状结构可具有一个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的表面(侧面、正面),另一个表面未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或两个表面(侧面、正面)均可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例如,在诸如工作服的一些服装中,例如可能合理的是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外表面,而内(面向身体)表面未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另一方面,可能合理的是一些工业织物如遮篷的两面(正面和反面)均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
根据本发明用以下物质进行处理: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从以下物质选择疏水剂:
(a1)含卤(halous)有机(共)聚合物,
(a2)石蜡,和
(a3)每分子具有至少一个C10-C60烷基的化合物。
有用的含卤有机(共)聚合物(a1)包括例如氯化,尤其是氟化的(共)聚合物,所述(共)聚合物优选通过一种或多种单或多卤化、优选氯化、更优选氟化的(共聚)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合制备。
非常特别优选的卤化(共聚)单体是含氟烯烃例如偏二氟乙烯、三氟一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如例如US 2,592,069和US 2,732,370中描述的氟化或全氟化C3-C11羧酸的乙烯基酯,如US 2,642,416、US 3,239,557和US 3,462,296中描述的氟化或全氟化醇例如氟化或全氟化C3-C14烷基醇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HO-CH2-CH2-CF3、HO-CH2-CH2-C2F5、HO-CH2-CH2-n-C3F7、HO-CH2-CH2-iso-C3F7、HO-CH2-CH2-n-C4F9、HO-CH2-CH2-n-C6F13、HO-CH2-CH2-n-C8F17、HO-CH2-CH2-O-n-C6F13、HO-CH2-CH2-O-n-C8F17、HO-CH2-CH2-n-C10F21、HO-CH2-CH2-n-C12F25的(甲基)丙烯酸酯。
例如(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的C1-C20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式I的酯的共聚物:
Figure A20068003395600071
其中
R1是氢、CH3、C2H5
R2是CH3、C2H5
x是4-12的整数,优选是6-8的整数,
y是1-11的整数,优选是1-6的整数,
或者(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氟化羧酸的乙烯基酯的共聚物也可用作含卤有机(共)聚合物(a)。
有用的含卤有机(共)聚合物(a)还包括氟化、尤其是全氟化C3-C12烷基醇的(甲基)丙烯酸酯与未卤化C1-C20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所述氟化、尤其是全氟化C3-C12烷基醇例如为HO-CH2-CH2-CF3、HO-CH2-CH2-C2F5、HO-CH2-CH2-n-C3F7、HO-CH2-CH2-iso-C3F7、HO-CH2-CH2-n-C4F9、HO-CH2-CH2-n-C6F13、HO-CH2-CH2-n-C8F17、HO-CH2-CH2-O-n-C6F13、HO-CH2-CH2-O-n-C8F17、HO-CH2-CH2-n-C10F21、HO-CH2-CH2-n-C12F25,所述未卤化C1-C20醇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二十烷基酯。
有关可用作含卤有机(共)聚合物(a1)的氟化聚合物和共聚物的综述参见例如M.Lewin等,Chemical Processing of Fibers and Fabrics(“纤维和织物的化学加工”),Part B,第2卷,Marcel Dekker,New York(1984),第172页和随后内容以及178-182页。
其他用作含卤有机(共)聚合物(a1)的氟化(共)聚合物例如描述于DE199 120 810中。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用一种含卤(共)聚合物(a1)或多种不同的含卤(共)聚合物(a1)进行。
含卤(共)聚合物(a1)优选以未交联形式用于进行本发明的方法,但它可以在干燥期间交联。
其它适合的疏水剂(a)是石蜡(a2)。石蜡(a2)在室温下可以是例如液体或固体,并且具有天然的或优选合成的来源。优选的石蜡(a2)是合成石蜡,例如费-托合成蜡,例如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或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高密度聚乙烯蜡,以及根据DIN 53402测定的酸值为1至150mg KOH/g石蜡的经部分氧化的高密度聚乙烯蜡,对于高密度聚乙烯蜡,不仅包括乙烯均聚物蜡还包括聚乙烯与总计至多20重量%的共聚单体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或1-十二烯的共聚物,尤其是所谓的链烷烃石蜡和异链烷烃石蜡,例如粗石蜡(粗链烷烃石蜡),疏松蜡萃余物,去油粗石蜡(去油粗链烷烃石蜡),半精制或完全精制的石蜡(半精制或完全精制的链烷烃石蜡)和漂白的石蜡(漂白的链烷烃石蜡)。在这里链烷烃石蜡特别是指在40-80℃、优选在50-75℃熔融的室温下为固体的石蜡,即支化或未支化、环状或优选非环状的饱和烃,为单独饱和烃或优选多种饱和烃混合物的形式。在本发明范围内,链烷烃石蜡优选由具有18-45个碳原子的饱和烃组成。在本发明范围内,异链烷烃石蜡优选由每分子具有20-60个碳原子的饱和烃组成。
有用的疏水剂(a)还包括每分子具有至少一个C10-C60烷基、优选具有C12-C40烷基的线性或杂环、优选杂芳族化合物(a3),以下也缩写成化合物(a3),C10-C60烷基不同或优选相同并且是支化或优选是未支化的。优选当加热至120至200℃范围内的温度时能分离出至少一种脂肪胺或至少一种脂肪醇(即具有C10-C60烷基的胺或醇)的化合物(a3)。
非常特别优选通式II的化合物:
Figure A20068003395600091
其中
R3选自支化或优选未支化的C10-C60烷基,例如n-C10H21、n-C12H25、n-C14H29、n-C16H33、n-C18H37、n-C20H41、n-C30H61、n-C40H81、n-C50H101、n-C60H121,和
R9-OCH2,其中R9选自支化或优选未支化的C10-C60烷基,例如n-C10H21、n-C12H25、n-C14H29、n-C16H33、n-C18H37、n-C20H41、n-C30H61、n-C40H81、n-C50H101、n-C60H121。碳数和相应的氢数是指平均数。
R4-R8不同或优选相同并选自氢,R3,CH2-OH,CH2-O-C1-C10烷基,尤其是CH2-OCH3、CH2-OC2H5、CH2-O-n-C4H9、CH2-OCH2CH2OH,CH2-OCH2CH2O-C1-C10烷基,尤其是CH2-OCH2CH2OCH3、CH2-OCH2CH2OC2H5、CH2-OCH2CH2O-n-C4H9、CH2-(OCH2CH2)2O-H,CH2-(OCH2CH2)2O-C1-C10烷基,尤其是CH2-(OCH2CH2)2OCH3、CH2-(OCH2CH2)2OC2H5和CH2-(OCH2CH2)2O-n-C4H9
化合物(a3)的其他特别优选实例为通式III的化合物:
其中每个变量如上定义。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使用包含至少一种石蜡(a2)与至少一种化合物(a3)的组合的疏水剂(a)。
有用的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是含卤,优选不含卤的共聚物,其可通过使至少一种单烯属不饱和共聚单体与至少一种至少二烯属不饱和共聚单体(交联剂)自由基共聚获得,并且其是微粒形式。
用于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的单烯属不饱和共聚单体的实例是单乙烯基芳族化合物,例如α-甲基苯乙烯,尤其是苯乙烯;和烯属不饱和羧酸例如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C1-C10烷基酯,更具体地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还可以使用丙烯腈。
有用的交联剂包括例如二或三乙烯基芳族化合物,例如邻二乙烯基苯、间二乙烯基苯和对二乙烯基苯;以及由烯属不饱和醇酯化的烯属不饱和羧酸,其实例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以及二或三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其实例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1-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1,1,1-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可以通过使用例如至多20mol%、优选1-10mol%、更优选至少3mol%交联剂与至少80mol%、优选至少90mol%、更优选至多97mol%的一种或多种上述单烯属不饱和共聚单体制备。
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可以在实际合成后通过适合的颗粒成形方法粉碎共聚物获得,例如通过研磨。也可以这样进行合成,以微粒形式产生单烯属不饱和共聚单体或单不饱和共聚单体与交联剂的共聚物,例如通过以乳液聚合或细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的形式进行合成。
本发明范围内的微粒形式意欲指交联共聚物(b)以不溶于水或含水介质的颗粒形式存在。所述的颗粒可具有不规则形状或可优选具有规则形状,例如椭圆形或球形,这意味着包含这样的颗粒,其中至少75重量%、优选至少90重量%以球形存在,而其它颗粒以粒状存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既不以聚集体形式存在,又不以附聚体形式存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具有10-450nm,优选20-250nm、更优选50-100nm范围内的重均直径。粒径可以采用常用的方法例如电子透射显微镜测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具有均匀的粒度分布,即至少80重量%的颗粒具有平均直径的±20%范围内的直径。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具有双峰或更多峰的粒度分布。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具有一定的热尺寸稳定性,因为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在30-200℃、优选120-180℃、更优选150-170℃储存,在1秒至30分钟、优选至多3分钟的时期内其尺寸没有任何可测量程度的改变。
有用的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包括例如一种或多种单烯属不饱和共聚单体与一种或多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所述单烯属不饱和共聚单体例如为单乙烯基芳族化合物、单烯属不饱和羧酸、单烯属不饱和羧酸的C1-C10烷基酯、单烯属不饱和羧酰胺、烯属不饱和羧酸的多官能衍生物。
特别适合的单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的实例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尤其是苯乙烯。
特别适合的单烯属不饱和羧酸为例如马来酸、富马酸、E-和Z-巴豆酸、衣康酸、尤其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
特别适合的单烯属不饱和羧酸的C1-C10烷基酯为支化或未支化的C1-C10烷醇与上述单烯属不饱和羧酸之一的酯。具体的实例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
特别适合的单烯属不饱和羧酰胺为N-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尤其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
特别适合的烯属不饱和羧酸的多官能化衍生物是通式IV的化合物:
Figure A20068003395600121
其中
X1和X2相同或不同并选自氧、NH和N-R11
A是间隔基,例如支化或未支化的C2-C20亚烷基或亚苯基。C2-C20亚烷基的实例是-(CH2)2-、-CH2-CH(CH3)-、-(CH2)3-、-CH2-CH(C2H5)-、-(CH2)4-、-(CH2)5-、-(CH2)6-、-(CH2)7-、-(CH2)8-、-(CH2)9-、-(CH2)10-;优选C2-C4-亚烷基;尤其是-(CH2)2-、-CH2-CH(CH3)-、-(CH2)3-、-(CH2)4-和-CH2-CH(C2H5)-。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并选自C1-C10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仲戊基、新戊基、1,2-二甲基丙基、异戊基、正己基、异己基、仲己基、正庚基、正辛基、2-乙基己基、正壬基、正癸基,更优选未支化的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和正丁基。
特别适合的具有环氧基的共聚单体为例如马来酸、富马酸、E-和Z-巴豆酸、尤其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缩水甘油酯。
特别适合的具有NH-CH2OH基团的共聚单体为例如甲醛与单烯属不饱和羧酰胺、尤其是N-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的反应产物。
特别适合的具有乙酰乙酰基的共聚单体为例如通式V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
Figure A20068003395600131
其中
R12选自支化或未支化的C1-C10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仲戊基、新戊基、1,2-二甲基丙基、异戊基、正己基、异己基、仲己基、正庚基、正辛基、2-乙基己基、正壬基、正癸基,更优选未支化的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和正丁基。
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可以以传统方式制备,例如在一种或多种乳化剂的存在下通过与一种或多种自由基起始物乳液聚合来制备。特别优选通过播种模式(seeded mode)的乳液聚合制备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共聚物(c);即,最初以非常小的颗粒形式(例如其具有15-30nm的平均直径)添加一种或多种不溶于水的聚合物例如聚苯乙烯,然后所述聚合物在共聚合期间促进液滴形成。不应该将在共聚开始时以非常小的颗粒添加的聚合物与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混淆。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在室温下的粘度为10-200mPa·s,例如由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测定。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0至+30℃、优选为-20至+30℃。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具有0.1重量%至7重量%的每分子具有例如一个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共聚合的共聚单体。
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方案还包括用至少一种乳化剂(d)进行处理。有用的乳化剂(d)是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化合物。
适合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化合物为例如乙氧基化单、二和三烷基酚(乙氧基化程度在3-50范围内,烷基基团:C4-C12)以及乙氧基的脂肪醇(乙氧基化程度在3-80范围内;烷基:C8-C36)。实例为BASF Aktiengesellschaft的
Figure A20068003395600141
牌或Union Carbide的
Figure A20068003395600142
牌。其他适合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化合物为通式VI的那些:
Figure A20068003395600143
R13选自C6-C40烷基,例如正己基、异己基、正庚基、异庚基、正辛基、异辛基、正壬基、正癸基、异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异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异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八烷基、正二十烷基、n-C30H61、n-C40H81,具有1-5个C-C双键的C3-C40烯基,其中C-C双键是例如分离的或共轭的。具体的实例为烯丙基、-(CH2)2-CH=CH2、全顺式-(CH2)8-(CH=CH-CH2)3CH3、全顺式-(CH2)8-(CH=CH-CH2)2(CH2)4CH3、顺-(CH2)8-CH=CH-(CH2)7CH3
R14相同或不同并选自氢和甲基,优选为氢,
m和n相同或不同并选自0-20的整数,优选为2-12的整数。
适合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化合物例如为烷基硫酸酯(烷基:C8-C12)的碱金属盐和铵盐、乙氧基化烷醇(乙氧基化程度在4-30范围内,烷基:C12-C18)和乙氧基化烷基酚(乙氧基化程度在3-50范围内,烷基:C4-C12)的硫酸单酯的碱金属盐和铵盐、烷基磺酸(烷基:C12-C18)和烷基芳基磺酸(烷基:C9-C18)的碱金属盐和铵盐。特别适合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化合物为琥珀酸的亚硫酸化C5-C40烷基单酯的碱金属盐和铵盐。
适合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化合物通常为含C6-C18烷基、C6-C18芳烷基或杂环基的伯铵盐、仲铵盐、叔铵盐或季铵盐、烷醇铵盐、吡啶鎓盐、咪唑啉鎓盐、噁唑啉鎓盐、吗啉鎓盐、噻唑啉鎓盐以及氧化胺的盐、喹啉鎓盐、异喹啉鎓盐、鎓盐、锍盐和鏻盐。可提及的实例为乙酸十二烷基铵或相应的盐酸盐、各种链烷酸2-(N,N,N-三甲基铵)乙基酯的氯化物或乙酸盐、N-十六烷基氯化吡啶鎓、N-十二烷基硫酸吡啶鎓、N-十六烷基-N,N,N-三甲基溴化铵、N-十二烷基-N,N,N-三甲基溴化铵、N,N-二硬脂基-N,N-二甲基氯化铵以及Gemini表面活性剂N,N’-(十二烷基二甲基)乙二胺二溴化物。许多其它的实例可参见H.Stache,Tensid-Taschenbuch,Carl-Hanser-Verlag,Munich,Vienna,1981和参见McCutcheon′s,Emulsifiers & Detergents,MC Publishing Company,Glen Rock,1989。
待处理的表面可以用以下物质在一步或多步中处理: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例如通过用至少一种优选含水配制剂处理待处理的表面进行,优选含水配制剂包含: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也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优选含水配制剂进行多个处理步骤。
含水配制剂可以是任何所需的水悬浮液、优选含水液体。
含水配制剂,尤其是含水液体的固体含量可以在10重量%至70重量%、优选30重量%至50重量%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通过处理待处理的表面实施本发明方法,包括最初用包含至少一种疏水剂(a)和另外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优选含水配制剂处理表面,随后用包含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但不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的新的液体处理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通过处理待处理的表面实施本发明方法,包括最初用包含至少一种疏水剂(a)和另外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的优选含水配制剂处理表面,随后用包含不同的疏水剂(a)和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但不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的新的优选含水配制剂处理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通过处理待处理的表面实施本发明方法,包括最初用包含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和另外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的优选含水配制剂处理表面,随后用包含疏水剂(a)的新的优选含水配制剂处理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通过处理待处理的表面实施本发明方法,包括最初用包含至少一种疏水剂(a),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和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的优选含水液体处理表面,随后用既不包含疏水剂(a)也不包含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但包含第一步用过的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的新的液体处理表面。
用于进行本发明处理的温度本身并不关键。温度可以在10-60℃范围内,优选在15-30℃范围内。
优选含水配制剂、尤其是优选含水液体的pH可以在2-9范围内,优选在3.5-7.5范围内。
为了通过用含水液体处理待处理的表面而实施本发明,可以选择吸湿率从而使得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吸湿率在25重量%至95重量%范围内,优选在60重量%至90重量%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常用于整理织物的机器中进行,实例为轧染机(pad-mangle)。优选垂直织物进料轧染机,其中基本元件为彼此挤压接触的两个辊,织物经由所述辊导入。在上述辊之上填充优选含水配制剂并润湿织物。压力导致织物挤出且确保恒定的吸液量(add-on)。在其它优选的轧染机中,织物首先穿过浸渍浴导入,随后向上穿过彼此挤压接触的两个辊。在后一情况下,也认为轧染机具有垂直向上的织物进料。轧染机描述于例如Hans-Karl Rouette,“Handbuch derTextilveredlung”,Deutscher Fachverlag 2003,第618-620页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将待处理的表面与含水配制剂接触,所述含水配制剂包含: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可例如通过单次或多次喷涂、用细滴润湿(bedrizzle)、上溢(overpour)或印刷完成。
对本发明而言,含水配制剂可包含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例如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乙二醇单正丁基醚、乙二醇单异丁基醚、乙酸、正丁醇、异丁醇、正己醇和异构体、正辛醇和异构体、正十二醇和异构体。有机溶剂可占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含水配制剂的连续相的1重量%至40重量%,优选2重量%至25重量%。含水配制剂应理解为指连续相主要或在极限情况下全部由水构成的配制剂。
在本发明的处理后,将经处理的表面干燥。干燥可以在例如20-120℃范围内的温度下完成。
例如干燥可以在大气压下进行。也可以在减压下,例如在1-850毫巴范围内的压力下进行。
干燥可以利用加热或未加热的气流,特别是例如加热或未加热的惰性气流如氮气流。为了利用加热的气流,适合的温度范围为例如30-200℃,优选120-180℃、更优选150-170℃。
在本发明的处理和干燥操作后可以接着进行热处理,在本发明范围内也称为回火,该热处理可以为连续操作或分批操作。回火处理的持续时间可以在宽范围内选择。回火处理可以通常进行大约1秒至30分钟,尤其是至多3分钟的持续时间。回火处理通过加热到至多180℃、优选150-170℃范围内的温度进行。当然需要使回火处理的温度适应构成根据本发明处理过的表面的材料的敏感性。
适合的特定回火方法的实例为热空气干燥。
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方案包括用优选含水配制剂处理表面,所述优选含水配制剂包含:
(a)0.1重量%至20重量%、优选1重量%至15重量%的疏水剂,
(b)1重量%至25重量%、优选5重量%至15重量%的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1重量%至25重量%、优选2重量%至20重量%的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0重量%至10重量%、优选0.01重量%至5重量%的乳化剂,
(e)总计0重量%至50重量%、优选1重量%至25重量%的助剂,
所有的%基于整个的优选含水配制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通过使用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助剂(e)的含水配制剂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助剂(e)基于整个的优选含水配制剂例如为至多50重量%。尤其是当要处理一种或多种织物表面时,可有利的是在用于本发明目的的优选含水配制剂中包含一种或多种助剂(e),在这种情况下,助剂(e)选自生物杀伤剂、增稠剂、抑泡剂、润湿剂、增塑剂、柔软剂(手感改良剂)、填料、交联剂(固化剂)和成膜助剂。
可用作助剂(e)的生物杀伤剂的实例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作为Avecia Lim的
Figure A20068003395600181
牌可市购)及其碱金属盐;其它适合的生物杀伤剂为2-甲基-2H-异噻唑-3(MIT)和5-氯-2-甲基-2H-异噻唑-3-酮(CIT)。一般而言,基于优选含水配制剂,10-150ppm的生物杀伤剂是足够的。
有用的助剂(e)还包括一种或多种增稠剂,所述增稠剂可以是天然或合成来源的。适合的合成增稠剂为聚(甲基)丙烯酸化合物、聚羧酸、聚醚、聚亚胺、聚酰胺和聚氨酯,尤其是包含85重量%至95重量%的丙烯酸、4重量%至15重量%的丙烯酰胺与大约0.01重量%至1重量%的式VII的(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共聚物,
其分子量Mw在100 000-200 000g/mol范围内,其中每个R15为甲基或优选为氢。天然增稠剂的实例为琼脂、角叉菜、改性淀粉和改性纤维素。
包含的增稠剂的量基于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含水配制剂可以为例如0重量%至10重量%,优选为0.05重量%至5重量%、更优选为0.1重量%至3重量%。
用作助剂(e)的抑泡剂的实例是室温下为液体的未乙氧基化或单乙氧基化或多乙氧基化的聚硅氧烷。
用作助剂(e)的润湿剂的实例为烷基聚糖苷、膦酸烷基酯、膦酸烷基苯基酯、磷酸烷基酯和磷酸烷基苯基酯。
用作助剂(e)的增塑剂的实例为酯化合物,所述酯化合物选自被烷醇完全酯化的脂族或芳族二元或更多元羧酸和至少单烷醇酯化的磷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烷醇为C1-C10烷醇。
被烷醇完全酯化的芳族二元或更多元羧酸的优选实例为完全烷醇酯化的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苯六甲酸;具体的实例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正壬酯、邻苯二甲酸二正癸酯、间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间苯二甲酸二正壬酯、间苯二甲酸二正癸酯。
被烷醇完全酯化的脂族二元或更多元羧酸的优选实例为己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乙酯、己二酸二正丁酯、己二酸二异丁酯、戊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乙酯、戊二酸二正丁酯、戊二酸二异丁酯、琥珀酸二甲酯、琥珀酸二乙酯、琥珀酸二正丁酯、琥珀酸二异丁酯及其混合物。
被烷醇至少单酯化的磷酸的优选实例为磷酸C1-C10烷基二C6-C14芳基酯,如磷酸异癸基二苯酯。
其他适合的增塑剂的实例为被C1-C10烷基羧酸至少单酯化的脂族或芳族二元或更多元醇。
被C1-C10烷基羧酸至少单酯化的脂族或芳族二元或更多元醇的优选实例为2,2,4-三甲基戊烷-1,3二醇单异丁酸酯。
其他适合的增塑剂为优选具有200g/mol的Mw的可通过脂族二羧酸和脂族二醇缩聚,例如己二酸或琥珀酸和1,2-丙二醇的缩聚获得的聚酯,和优选具有450g/mol的Mw的聚丙二醇烷基苯基醚。
其他适合的增塑剂为被两种不同醇醚化并且其分子量Mw在400-800g/mol范围内的聚丙二醇,其中优选一种醇可以为烷醇,尤其是C1-C10烷醇,另一种醇可以优选为芳族醇,例如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尤其是苯酚。
用作助剂(e)的填料的实例为微粒形式的三聚氰胺和颜料。
用作助剂(e)的手感改良剂的实例为有机硅乳液,即可优选带有亲水基团如OH基或烷氧基化基团的聚硅氧烷的水乳液。
用作助剂(e)的交联剂(硬化剂)的实例为脲、乙二醛和甲醛的缩合产物,如果适合的话,其优选用线性C1-C4烷醇醚化,尤其是双重、三重或四重甲醇或乙醇醚化的
Figure A20068003395600201
用作助剂(e)的交联剂(硬化剂)还包括异氰脲酸酯,尤其是亲水化异氰脲酸酯以及混合的亲水化二异氰酸酯/异氰脲酸酯,例如C1-C4烷基聚乙二醇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的异氰脲酸酯的反应产物。这类适合的交联剂的实例例如由EP-A 0 486 881已知。
用作助剂(e)的成膜剂(成膜助剂)的实例为二甘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使用(a)至(c)、如果适合的话乳化剂(d)和如果适合的话助剂(e)处理之前,向待涂覆的表面提供至少一种底漆(f)。底漆(f)优选使要根据本发明处理的表面具有与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电荷相反的电荷。例如,当使用微粒形式的阳离子型交联有机共聚物(b)时,使用阴离子型底漆(f)是有利的。然而,当使用微粒形式的阴离子型交联有机共聚物(b)时,使用阳离子型底漆(f)是有利的。
适合的底漆(f)可以为例如聚合或非聚合性质的。适合的聚合物底漆例如可以具有5000-500 000g/mol范围内的数均分子量。
有用的阳离子型底漆(f)包括例如聚乙烯亚胺,尤其是氨基聚硅氧烷,例如具有至少一个(CH2)wNH-R16(在每种情况下w为1-10的整数,尤其是2-7的整数,且R16选自氢、优选线性C1-C4烷基)基团和(CH2)wNH-R17基团(R17选自氢、优选线性C1-C4烷基)的聚硅氧烷,以及聚乙烯基咪唑。其他适合的阳离子型底漆(f)为二烯丙基二C1-C4烷基铵卤化物的聚合物,其中各C1-C4烷基优选为线性。
其他适合的阳离子型底漆(f)为等摩尔量的优选环状二胺与表氯醇和烷化剂的反应产物,所述烷化剂例如为硫酸二甲酯,C1-C10烷基卤化物、尤其是碘甲烷,或苄基卤化物、尤其是苄基氯。这种反应产物的分子量Mw可以在1000-1 000 000g/mol范围内并且结构如下,参考等摩尔量的哌嗪与表氯醇和苄基氯的反应产物的实例说明:
适合的阴离子型底漆(f)为例如阴离子单体,尤其是烯属不饱和磺酸、烯属不饱和氧化胺或(甲基)丙烯酸的均聚物,或如果适合的话与一种或多种(甲基)丙烯酸的C1-C10烷基酯的共聚物。其他适合的阴离子型底漆为例如阴离子聚氨酯,即,本文中是每分子包含至少一个磺酸基或羧酸基的聚氨酯,其可通过使用例如1,1-二羟甲基丙酸制备。
为使用一种或多种底漆(f),其优选以含水配制剂使用并在用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处理之前施加。适合的操作技术包括例如喷涂、用细滴润湿、尤其是轧染。
可以分别在施加底漆(f)和用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处理之前和之后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条件对应于如上所述的条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将阳离子型底漆(f)施加到棉表面,如果适合的话热处理,随后用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乳化剂(c)和疏水剂(a)和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处理。在此之后进行热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将阴离子型底漆(f)施加到聚酯表面,如果适合的话热处理,随后用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乳化剂(c)和疏水剂(a)和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处理。在此之后进行热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以下物质涂覆的表面:
(f)如果适合的话,至少一种底漆,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可以有利地由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生产。根据本发明的表面为具有纹理并且防水以及难以污染。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仅以微量(若有的话)将一种或多种所用乳化剂(d)施加于本发明的表面,并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于本发明的经涂覆的表面中。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仅以微量(若有的话)将一种或多种所用助剂(e)施加于本发明的表面,并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于本发明的经涂覆的表面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表面的特征在于处理产生可以不均匀、优选均匀的涂层。均匀意欲指纹理是规则的,而不均与是指纹理不规则,即表面上有纹理区和无纹理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表面具有平均吸液量在1-10g/m2范围内,优选在1.5-5g/m2范围内的涂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表面是织物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水配制剂,其包含: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e)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助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优选含水配制剂包含:
(a)0.1重量%至20重量%、优选1重量%至15重量%的疏水剂,
(b)1重量%至25重量%、优选5重量%至15重量%的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1重量%至25重量%、优选2重量%至20重量%的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0重量%至10重量%、优选0.01重量%至5重量%的乳化剂,
(e)总计0重量%至50重量%、优选1重量%至25重量%的助剂,
所有重量百分数基于整个的本发明优选含水配制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配制剂包含一种或多种助剂(e),优选至多10重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含水配制剂的pH在2-9范围内、优选在3.5-7.5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含水配制剂具有的固体含量在10重量%至70重量%范围内,优选在30重量%至50重量%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含水配制剂的具有的动态粘度在50-5000mPa·s范围内,优选100-4000mPa·s范围内、更优选200-2000mPa·s范围内,例如根据DIN 51562-1至4用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粘度计测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含水配制剂包含数均直径在10-450nm范围内的交联有机(共)聚合物(b)。
根据本发明的含水配制剂使得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特别有效,并且例如通过用水稀释可容易地加工成同样使得本发明方法有效的液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产根据本发明的含水配制剂的方法,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优选通过将以下物质与水混合来进行: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e)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助剂。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可以使用任何需要的容器进行,优选搅拌容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中,组分水和以下物质的添加顺序并不关键: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e)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助剂。优选的是首先将水作为初始进料引入,然后混入组分(a)至(c)和如果适合的话(d)和(e)。
通过工作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使用Malvern的Coulter计数器,根据ISO 13321测定分散或乳化的加成共聚物的粒径分布。
始终使用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按照DIN 51562-1至4测定动态粘度。
I.制备本发明配制剂的组分
I.1.合成具有NH-CH2OH基团、乙酰乙酰基或环氧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I.1.1合成具有NH-CH2OH基团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1)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1.1.1:
161g完全无离子水
17.9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163.7g丙烯酸正丁酯、245.2g苯乙烯、2.8g新蒸馏的丙烯酸
12g 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MAMol),15重量%的水溶液。
混合物I.1.1.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0.6g Na2S2O8
混合物I.1.1.3:在5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0.4g HO-CH2-O-SO2Na
向配有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160ml完全无离子水和9.1g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33重量%的水悬浮液)的悬浮液。使氮气通过悬浮液1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加热到7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1.1.1,混合物I.1.1.2和混合物I.1.1.3。混合物I.1.1.1在3小时内添加,混合物I.1.1.2和混合物I.1.1.3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温度维持在75℃。
在完成添加后,在7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1.7g过氧化氢叔丁基(在水中70重量%)在22ml蒸馏水中的溶液和0.8g HO-CH2-O-SO2Na在25ml蒸馏水中的溶液。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添加0.5g 20重量%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丙二醇溶液和10ml蒸馏水的混合物,随后搅拌10分钟。
然后用大约4g 25重量%的氨水将pH调节到6.3。
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Disp.1,其包含具有NH-CH2OH基团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1)。固体含量为38.7重量%,动态粘度为5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58nm。
I.1.2.合成具有环氧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2)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1.2.1:
277g完全无离子水
17.9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245.2g丙烯酸正丁酯、120g苯乙烯、2.8g新蒸馏的甲基丙烯酸
16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6g丙烯酸2-羟乙酯。
混合物I.1.2.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4.0g Na2S2O8
向配有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160ml完全无离子水和9.1g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33重量%的水悬浮液)和0.8g焦磷酸钠的悬浮液。使氮气通过悬浮液1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加热到7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1.2.1和混合物I.1.2.2。混合物I.1.2.1在3小时内添加,混合物I.1.2.2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温度维持在75℃。
在完成添加后,在7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2g过氧化氢叔丁基(在水中70重量%)在11ml蒸馏水中的溶液和2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acetone disulfite)在23.5ml蒸馏水中的溶液。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添加0.5g 20重量%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丙二醇溶液和10ml蒸馏水的混合物,随后搅拌10分钟。
然后用大约4g 25重量%的氨水将pH调节到5。
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Disp.2,其包含具有环氧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2)。固体含量为39.2重量%,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57nm。
I.1.3合成具有NH-CH2OH基团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3)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1.3.1:
175g完全无离子水
128g苯乙烯、2.8g丙烯酸、在68ml水中的12g 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245.2g丙烯酸正丁酯
在12ml水中的8g化合物VI.1(参见下面)
12g 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M,参见下面)
Figure A20068003395600271
R13.1-[N(CH2CH2O)6H]2            VI.1
其中R13.1为顺式-(CH2)8-CH=CH-(CH2)7CH3
使用甲酸调节pH为4.0。
混合物I.1.3.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2g 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250ml完全无离子水、4g化合物VI.1(溶于6ml水中)、66g混合物I.1.3.1和10.2g混合物I.1.3.2的乳液。使用甲酸将pH调节到4.0。之后,使氮气通过得到的乳液15分钟。随后将乳液加热到7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其余的混合物I.1.3.1和混合物I.1.3.2。其余的混合物I.1.3.1在2小时内添加,其余的混合物I.1.3.2在2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温度维持在75℃。
在完成添加后,在7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2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重量70%)和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2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1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Disp.3,其包含具有NH-CH2OH基团的成膜加成共聚物(c.3)。固体含量为37.0重量%,动态粘度为37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00nm。
I.2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
I.2.1.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2.1.1:
243g完全无离子水
305.2g苯乙烯,2.8g丙烯酸,
80g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参见下面)
在12ml水中的8g化合物VI.1
12g 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Figure A20068003395600281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使用甲酸将pH调节为4.0。
混合物I.2.1.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2g 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250ml完全无离子水、4g化合物VI.1(溶于6ml水中)、66g混合物I.2.1.1和10.2g混合物I.2.1.2的乳液。使用甲酸将pH调节到4.0。之后,使氮气通过得到的乳液15分钟。随后将乳液加热到7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其余的混合物I.2.1.1和混合物I.2.1.2。其余的混合物I.2.1.1在2小时内添加,其余的混合物I.2.1.2在2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维持温度在75℃。
在完成添加后,在7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2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70重量%)和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2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此后,冷却到室温。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0.5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WD.1,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固体含量为37.8重量%,动态粘度为35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91nm。
I.2.2.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2)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2.2.1:
238g完全无离子水
397g苯乙烯
100g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
2.8g丙烯酸
28.6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混合物I.2.2.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2g Na2S2O8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240ml完全无离子水和48.5g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33重量%的水悬浮液)的乳液。之后,使氮气通过得到的悬浮液15分钟。随后将悬浮液加热到8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2.2.1和混合物I.2.2.2。混合物I.2.2.1在3小时内添加,混合物I.2.2.2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将温度维持在85℃。
在完成添加后,在8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7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70重量%)和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5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WD.2,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2)。固体含量为37.2重量%,pH为2.0和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08nm。
I.2.3.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3)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2.3.1:
380g完全无离子水
400g苯乙烯
100g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
16.7g 3重量%的焦磷酸钠水溶液
26.8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混合物I.2.3.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5g Na2S2O8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250ml完全无离子水、8.9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139g混合物I.2.3.1和10.5g混合物I.2.3.2的乳液。之后,使氮气通过得到的乳液15分钟。随后将乳液加热到8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其余的混合物I.2.2.1和混合物I.2.2.2。其余的混合物I.2.2.1在3小时内添加,其余的混合物I.2.2.2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将温度维持在85℃。
在完成添加后,在8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2.1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70重量%)和用30毫升蒸馏水稀释的11.5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使用25重量%的氨水将pH调节为8.0。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WD.3,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3)。固体含量为38重量%,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79nm。
I.2.4.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4)
重复I.2.3,仅不同的是初始进料时使用3.6g(不是8.9g)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这产生水分散体WD.4,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4)。固体含量为37.7重量%,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22nm。
I.2.5.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5)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2.5.1:
313g完全无离子水
470g苯乙烯
42.7g 35重量%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溶液
15g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16.7g 3重量%的焦磷酸钠水溶液
35.7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混合物I.2.2.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2.5g Na2S2O8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300ml完全无离子水和45.5g 33重量%的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在水中)的悬浮液。之后,使氮气通过悬浮液15分钟。随后将悬浮液加热到8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2.5.1和混合物I.2.5.2。混合物I.2.5.1在3小时内添加,混合物I.2.5.2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将温度维持在85℃。
在完成添加后,在8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4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70重量%)和用25ml蒸馏水稀释的1.5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使用25重量%的氨水将pH调节为7。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WD.5,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5)。固体含量为37.9重量%,动态粘度为32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17nm。
I.2.6.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6)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2.6.1:
334g完全无离子水
400g苯乙烯,
100g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35.7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混合物I.2.6.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2.5g Na2S2O8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300ml完全无离子水和60.6g 33重量%的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在水中)的悬浮液。之后,使氮气通过悬浮液15分钟。随后将悬浮液加热到8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2.6.1和混合物I.2.6.2。混合物I.2.6.1在3小时内添加,混合物I.2.6.2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将温度维持在85℃。
在完成添加后,在8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4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70重量%)和用25ml蒸馏水稀释的1.5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使用25重量%的氨水将pH调节为7。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WD.6,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6)。固体含量为38重量%,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11nm。
I.2.7.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7)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2.7.1:
238g完全无离子水
377g苯乙烯、2.8g丙烯酸
20g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28.6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混合物I.2.7.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2.0g Na2S2O8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300ml完全无离子水和48.5g 33重量%的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在水中)的悬浮液。之后,使氮气通过悬浮液15分钟。随后将悬浮液加热到8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2.7.1和混合物I.2.7.2。混合物I.2.7.1在3小时内添加,混合物I.2.7.2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将温度维持在85℃。
在完成添加后,在8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4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70重量%)和用25ml蒸馏水稀释的1.5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pH为2.0的水分散体WD.7,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7)。固体含量为37.4重量%,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05nm。
I.2.8.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8)
重复I.2.7,不同的是使用混合物I.2.8.1,其具有以下组成:
238g完全无离子水
377g苯乙烯,2.8g丙烯酸,
40g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28.6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这产生pH为2.0的水分散体WD.8,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8)。固体含量为37.5重量%,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08nm。
I.2.9.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9)
重复I.2.7,不同的是使用混合物I.2.9.1,其具有以下组成:
238g完全无离子水
377g苯乙烯、2.8g丙烯酸
60g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28.6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这产生pH为2.0的水分散体WD.9,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9)。固体含量为37.1重量%,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08nm。
I.2.10.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0)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2.10.1:
311g完全无离子水
450g苯乙烯
10g 1,3-二乙烯基苯、25g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
42.9g 35重量%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溶液
35.7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混合物I.2.10.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2.5g Na2S2O8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300ml完全无离子水和15.2g 33重量%的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在水中)的悬浮液。之后,使氮气通过得到的悬浮液15分钟。随后将悬浮液加热到85℃。
然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2.10.1和混合物I.2.10.2。混合物I.2.10.1在3小时内添加,混合物I.2.10.2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将温度维持在85℃。
在完成添加后,在8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4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70重量%)和用25ml蒸馏水稀释的1.5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使用25重量%的氨水将pH调节为7。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WD.10,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0)。固体含量为37.6重量%,动态粘度为32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57nm。
I.2.11.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1)
重复I.2.10,不同的是使用混合物I.2.11.1,其具有以下组成:
311g完全无离子水
450g苯乙烯
75g 1,3-二乙烯基苯
42.9g 35重量%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溶液
35.7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这产生pH为7.0的水分散体WD.11,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1)。固体含量为37.2重量%,动态粘度为32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17nm。
I.2.12.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2)
重复I.2.8,不同的是使用混合物I.2.12.1,其具有以下组成:
238g完全无离子水
377g苯乙烯、2.8g丙烯酸
60g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
28.6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这产生pH为2.0的水分散体WD.12,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2)。固体含量为37.2重量%,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08nm。
I.2.13.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3)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2.13.1:
200g完全无离子水
150g苯乙烯、256.6g丙烯酸正丁酯、3.5g丙烯酸
45g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35.7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混合物I.2.13.2:
68g完全无离子水
25g苯乙烯、15g在85ml水中的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5g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7.1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混合物I.2.13.3: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2.5g Na2S2O8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300ml完全无离子水和60.6g 33重量%的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在水中)的悬浮液。之后,使氮气通过得到的悬浮液15分钟。随后将悬浮液加热到85℃。
在此之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2.13.1和混合物I.2.13.3。混合物I.2.13.1在2小时30分钟内添加,混合物I.2.13.3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将温度维持在85℃。在混合物I.2.13.1的添加完成后,立即开始添加混合物I.2.13.2,其在30分钟内添加。
在完成添加后,在8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30ml蒸馏水稀释的1.4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70重量%)和用25ml蒸馏水稀释的1.5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随后将该批料冷却至室温。使用25重量%的氨水将pH调节为7。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水分散体WD.13,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3)。固体含量为37.7重量%,动态粘度为32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101nm。
I.2.14.制备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4)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2.14.1:
209g完全无离子水
178.6g甲基丙烯酸甲酯、141.7g丙烯酸正丁酯、8g甲基丙烯酸
60g 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2.3ml水中的1.5g n-C16H33O(CH2CH2O)7H
混合物I.2.14.2:在31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2.4g Na2S2O8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468ml完全无离子水、1.8g 33重量%的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在水中)、5.3g丙烯酸正丁酯和6.5g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乳液。之后,使氮气通过得到的乳液15分钟。随后将乳液液加热到85℃并添加3.4g混合物I.2.14.2。在85℃另外搅拌15分钟。
之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2.14.1和其余的混合物I.2.14.2。混合物I.2.14.1在2小时内添加,其余的混合物I.2.14.2在2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将温度维持在85℃。
在完成添加后,在8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6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0.4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于3.6ml蒸馏水中的溶液和0.7g丙酮合亚硫酸氢盐溶液(在水中13重量%)。
在此之后冷却到室温并添加2.4g 25重量%的氨水溶液。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2g凝块。
这产生pH为9.2的水分散体WD.14,其包含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b.14)。固体含量为34重量%,动态粘度为3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252nm。
I.3生产本发明的含水配制剂
使用以下成分:
1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和90重量%的CH2=CHCOO-CH2-CH2-O-n-C6F13的无规共聚物的水分散体(固体含量为20重量%)(a1.1),其Mn为30000g/mol(GPC),
链烷烃石蜡(未支化的,熔化范围65-70℃,每分子的平均碳原子数:40)(a2.1)
(d.1):油胺与6当量氧化乙烯的反应产物
(e.1):白油,
(e.2):下式的化合物:
Figure A20068003395600381
将表1的组分混入搅拌容器中,并且如果适合的话,用水补充至1升以获得本发明的含水配制剂F.1至F.3。
本发明含水配制剂F.1至F.3中的(b)颗粒没有附聚倾向。
以Disp.1的形式添加(c.1),以WD.1的形式添加(b.1)等等。每种固体的量记录在表中。
表1:本发明含水配制剂的组成
  编号   (a)   (b)   (c)   (d)   (e)
  F.1   70.9g(a1.1)   106.3g(b.1)   70.9g(c.3)   *   -
F.2 114.5g(a2.1),48g(a3.1) 44g(b.1) 46.5g(c.3)   *,7.5g(d.1)   13g(e.1),199.7g(e.2)
  F.3   70.9g(a1.1)   106.3g(b.3)   70.9g(c.1)   **    -
:制备(b.1)的化合物VI.1,制备(c.3)的n-C12H25(OCH2CH2)3OSO3Na
**制备(b.3)和(c.1)的n-C12H25(OCH2CH2)3OSO3Na
I.4制备阴离子型底漆(fA.1)
制备以下混合物:
混合物I.4.1:
146g完全无离子水
130.8g苯乙烯、245.2g丙烯酸正丁酯、12g丙烯酸,
17.9g 28重量%的n-C12H25(OCH2CH2)3OSO3Na水溶液
溶于68g水中的12g 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混合物I.4.2: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0.6g Na2S2O8
混合物I.4.3:在100ml完全无离子水中的0.4g HO-CH2SO2Na
向配有锚式搅拌器、氮气连接器和三个计量装置的5升罐中装入包含160ml完全无离子水和9.1g 33重量%的聚苯乙烯种子(平均直径30nm,在水中)的悬浮液。使氮气通过悬浮液1小时。随后将悬浮液加热到75℃。
之后,开始同时添加混合物I.4.1,I.4.2和I.4.3。混合物I.4.1在3小时内添加,混合物I.4.2和I.4.3各自在3小时15分钟内添加。在添加期间将温度维持在75℃。
在完成添加后,在75℃搅拌30分钟,并为了除臭,随后经90分钟的时间,同时计量加入用22ml蒸馏水稀释的1.2g过氧化氢叔丁基溶液(在水中70重量%)和用25ml蒸馏水稀释的0.8g HO-CH2SO2Na溶液。
随后将该批料冷却至室温并使用25重量%的氨水将pH调节至7.5。随后经由125μm的网过滤可由此获得的分散体。过滤耗时4分钟。其除去大约1g凝块。
这产生pH为7.5的底漆(fA.1)水分散体。固体含量为39.6重量%,动态粘度为310mPa·s。粒径分布:最大值在216nm。
将等摩尔量的哌嗪与表氯醇和苄基氯的反应产物用作阳离子型底漆(fK.1),其分子量Mw为15000g/mol。
II.本发明的织物表面处理
使用以下织物:
棉:1m×30cm,100%棉织造物,漂白的,未丝光处理,斜纹构造,单位重量196g/m2(Co);
聚酯:1m×30cm,聚酯短纤维织造物,单位重量220g/m2(PES)。
在所有情况下均使用以下设备:
轧染机:由Mathis制造,HVF12085型,接触压力1-3巴。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在所有情况下设定的接触压力均使得吸湿率(基于纤维重量)在聚酯情况下为60%,在棉情况下为90%。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液体处于室温下。
干燥机:来自Mathis THN 12589的连续干燥机。
测试方法:
喷雾测试:AATCC 22-2001,防油评级(oil rating):AATCC 118-2002,
疏水化:AATCC 193-2004,光滑度:AATCC 124-2001,
洗涤条件:在30℃下精细循环,15g/l的温和衣物洗涤剂,
洗涤机:Miele Novotronic T440C,设定:转筒干燥,手工熨斗除湿(handion moist)。
II.1以两步或更多步进行本发明的织物表面处理-生产Co.1和PES.1
通用操作要求:
使用根据表2的含水液体轧染织物(Co或PES)(步骤1)。在此之后在拉幅机上于110℃干燥两分钟并随后使用根据表2的液体轧染(步骤2)。之后,在干燥机中于160℃将由此处理过的织物处理2分钟。这产生根据表2的本发明织物。
含水液体通过用水将表2组分混合(稀释)至1升来生产。
将EP 0 486 881实施例4的疏水化异氰脲酸酯/二异氰酸酯用作助剂(e.4)。
II.2以两步或更多步进行本发明的有底漆织物表面处理-生产PES.2
最初使用包含8.3g/l阳离子型底漆(fK.1)的含水液体轧染PES。吸湿率为60%,吸液量为0.5g(fK.1)/m2PES。在此之后在干燥机中于120℃热处理2分钟。
在此之后使用根据表2的含水液体轧染(步骤1)。在此之后在拉幅机上于110℃干燥两分钟以使剩余水分含量为6重量%并随后使用根据表2的液体轧染(步骤2)。之后,在干燥机中于160℃将由此处理过的织物处理2分钟。这产生根据表2的本发明织物。
含水液体通过用水将表2的本发明配制剂混合(稀释)至1升来生产。
将EP 0 486 881实施例4的疏水化异氰脲酸酯/二异氰酸酯用作助剂(e.4)。
II.3以一步进行本发明的织物表面处理-生产Co.2和Co.7
使用根据表2的含水液体轧染Co。在此之后在拉幅机上于110℃干燥2分钟以使剩余水分含量为7%并随后在干燥机中于160℃热处理2分钟。这产生根据表2的本发明织物Co.2或Co.7。
重复根据表2的程序以生产本发明的Co.3和Co.7,不同的是所用起始材料为1m×30cm,100%棉制造物,漂白的,未丝光处理,斜纹构造,单位重量为120g/m2,和在150℃(不是160℃)进行热处理。这产生本发明的织物Co.3或Co.7。喷雾测试结果为90,光滑度结果为DP 3.25(Co.3)和3.5(Co.7)
II.4以两步或更多步进行本发明的有底漆织物的表面处理-生产PES.3
最初使用包含8.3g/l阴离子型底漆(fA.1)的含水液体轧染PES。吸湿率为60%,吸液量为0.5g(fA.1)/m2PES。在此之后在干燥机中于120℃热处理2分钟。
在此之后使用根据表2的含水液体轧染(步骤1)。在此之后在拉幅机上于110℃干燥两分钟以使剩余水分含量为6重量%并随后在干燥机中于160℃处理2分钟。这产生根据表2的本发明织物PES.3。
含水液体通过用水将表2的本发明配制剂混合(稀释)至1升来生产。II.5以两步或更多步进行本发明的织物表面处理-生产Co.4和PES.4
使用根据表2的含水液体轧染Co(步骤1)。在此之后在拉幅机上于110℃干燥两分钟并随后使用根据表2的液体轧染(步骤2)。之后,在干燥机中于160℃将由此处理过的织物处理2分钟。这产生根据表2的本发明织物Co.4。
含水液体通过用水将表2组分混合(稀释)至1升来生产。
II.6以两步或更多步进行本发明的有底漆织物的表面处理-生产Co.5和Co.6
最初使用包含5g/l阳离子型底漆(fK.1)的含水液体轧染Co。吸湿率为90%,吸液量为0.5g(fK.1)/m2PES。在此之后在干燥机中于140℃热处理2分钟。在此之后使用根据表2的含水液体轧染(步骤1)。在此之后在拉幅机上于110℃干燥两分钟并随后使用根据表2的液体轧染(步骤2)。之后,在干燥机中于160℃将由此处理过的织物处理2分钟。这产生根据表2的本发明织物Co.5或Co.6。
含水液体通过用水将表2组分混合(稀释)至1升来生产。
将EP 0 486 881实施例4的疏水化异氰脲酸酯/二异氰酸酯用作助剂(e.4)。
Figure A20068003395600421
Figure A20068003395600431

Claims (17)

1、一种处理表面的方法,其包括用以下物质处理所述表面: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随后将其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为织物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交联有机共聚物(b)的重均直径在10-450n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干燥后在120-180℃范围内的温度下处理所述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疏水剂(a)选自:
(a1)含卤有机(共)聚合物,
(a2)石蜡,和
(a3)每分子具有至少一个C10-C60烷基的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用含水配制剂处理所述表面,所述含水配制剂包含: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在一种或多种助剂(e)的存在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用以下物质进行所述处理之前施加底漆(f):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e)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助剂。
9、一种用以下物质涂覆的表面:
(a)如果适合的话,底漆,
(b)至少一种疏水剂,
(c)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d)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表面,其中所述涂层具有的平均吸液量在0.2-10g/m2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表面,其包括织物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的表面,其中所述交联有机(共)聚合物(b)的重均直径在10-450nm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的表面,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疏水剂(a)选自:
(a1)含卤有机(共)聚合物,
(a2)石蜡,和
(a3)每分子具有至少一个C10-C60烷基的化合物。
14、一种含水配制剂,其包含: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e)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助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含水配制剂,其中所述交联有机(共)聚合物(b)的重均直径在10-450nm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含水配制剂,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疏水剂(a)选自:
(a1)含卤有机(共)聚合物,
(a2)石蜡,和
(a3)每分子具有至少一个C10-C60烷基的化合物。
17、一种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的含水配制剂的方法,其包括将以下物质与水混合:
(a)至少一种疏水剂,
(b)至少一种微粒形式的交联有机共聚物,
(c)至少一种具有环氧基、NH-CH2OH基团或乙酰乙酰基的成膜加成共聚物,
(d)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e)如果适合的话,一种或多种助剂。
CNA2006800339565A 2005-09-16 2006-09-11 处理表面的方法 Pending CN1012632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44520A DE102005044520A1 (de) 2005-09-16 2005-09-16 Verfahren zur Behandlung von Oberflächen
DE102005044520.9 2005-09-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3258A true CN101263258A (zh) 2008-09-10

Family

ID=37775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39565A Pending CN101263258A (zh) 2005-09-16 2006-09-11 处理表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50571A1 (zh)
EP (1) EP1929084A2 (zh)
KR (1) KR20080046713A (zh)
CN (1) CN101263258A (zh)
BR (1) BRPI0615936A2 (zh)
DE (1) DE102005044520A1 (zh)
WO (1) WO200703149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7968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下使用的消防服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9007A2 (de) * 2006-11-17 2008-05-22 Basf Se Wässrige formulier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JP2010528193A (ja) * 2007-05-22 2010-08-19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表面処理方法
WO2018026724A1 (en) * 2016-08-01 2018-02-08 Daikin America, Inc. Wax composition for use on plan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4197A (en) * 1975-03-21 1977-08-23 Wacker-Chemie Gmbh Thermally self-cross-linkable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s
EP0886176A1 (en) * 1997-06-19 1998-12-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ing element containing polymer particles and lubricant
US6939922B2 (en) * 2001-03-30 2005-09-06 Rohm And Haas Company Coating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DE10128894A1 (de) * 2001-06-15 2002-12-19 Basf Ag Verfahren zur schmutzablösungsfördernden Behandlung von Oberflächen textiler und nicht-textiler Materialien
DE60126353T2 (de) * 2001-08-07 2007-10-18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Biaxial orientierte schichtförmige polyesterfolie und folie mit harter überzugsschicht
EP1371693A3 (en) * 2002-06-14 2004-01-07 Rohm And Haas Company Damage resistant coatings, film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containing crosslinked nanoparticles
US7244775B2 (en) * 2002-09-30 2007-07-17 Rohm And Haas Company Damage resistant coatings, film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containing crosslinked nanoparticles
DE10306893A1 (de) * 2003-02-18 2004-08-26 Basf Ag Verfahren zur Hydrophobierung von textilen Materialien
WO2005082616A1 (en) * 2004-02-24 2005-09-09 Milliken & Company Treated textil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textile substrate
US7213309B2 (en) * 2004-02-24 2007-05-08 Yunzhang Wang Treated textil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textile substrat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7968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下使用的消防服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5044520A1 (de) 2007-03-22
BRPI0615936A2 (pt) 2012-12-18
KR20080046713A (ko) 2008-05-27
EP1929084A2 (de) 2008-06-11
WO2007031491A2 (de) 2007-03-22
US20080250571A1 (en) 2008-10-16
WO2007031491A3 (de) 2007-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1822B (zh) 含氟防水组合物
JP6272588B1 (ja) 撥水処理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1192691A (en) Textile treatment us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fluoroaliphatic ester, polymer and carbonylimino or imine compounds
JP6030957B2 (ja) 繊維材料の撥油及び/又は撥水加工用組成物
CN102666971B (zh) 含氟聚合物和处理剂
CN102046750B (zh) 防污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防污剂组合物进行了处理的物品
CN102666970B (zh) 含氟聚合物和表面处理剂
CN101379240B (zh) 处理基材的方法
JP3864610B2 (ja) 水分散型撥水撥油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90400B2 (ja) 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CN101680159A (zh) 处理表面的方法
CN101263259B (zh) 涂覆表面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合适颗粒
CN101263258A (zh) 处理表面的方法
CN104379831B (zh) 透湿防水布帛及其制法
CN101535560A (zh) 含水配制剂及其用途
TW202235525A (zh) 具有耐水壓提升效果的撥水性有機微粒子
JP2009001919A (ja) 繊維構造物
AU2002345239A1 (en) Treatment of textiles with fluorinated polyeth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