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1460A -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1460A
CN101261460A CNA2008100820664A CN200810082066A CN101261460A CN 101261460 A CN101261460 A CN 101261460A CN A2008100820664 A CNA2008100820664 A CN A2008100820664A CN 200810082066 A CN200810082066 A CN 200810082066A CN 101261460 A CN101261460 A CN 101261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ngaging
foot
protuberance
manuscrip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20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1460B (zh
Inventor
近藤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 Hong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61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1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1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14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5Script supports connected to the typewriter or prin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2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 E05D11/105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pivot axis
    • E05D11/1064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2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 E05F1/1246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05F1/1253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 E05F1/1261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for counter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38Modular devices, i.e. allowing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components,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它们能够可靠而且流畅地进行脚部的移动,具有在设备主体上设置于上下方向的安装孔,并且具有可向上下方向滑动地插入在该安装孔中的脚部,在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的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在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上的设置于上下方向的安装孔中,上述原稿压板安装在上述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上,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可开闭地支撑上述原稿压板,在上述脚部上可转动地设有与上述安装孔的内壁压力滑动接触的球状滑动部件。

Description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应用在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以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上,在该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后部,通过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可开闭地安装有原稿压板。原稿压板开闭装置是一种铰链机构,其用于轴支承原稿压板使其可绕铰链轴转动,从而能够使原稿压板压紧在设备主体上表面的原稿台玻璃上,并且能够使该原稿台玻璃露出。为了将原稿设置在原稿台玻璃上,要使原稿压板向上方转动(使原稿压板向离开原稿台玻璃的方向(有时称为打开方向)移动),以使原稿台玻璃露出(开放),在将原稿放置到该原稿台玻璃上之后,使原稿压板向相反方向转动而关闭,用原稿压板使原稿压紧在原稿台玻璃上,由此,能够将原稿设置在原稿台玻璃上。
在这样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公知有这样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为了将书等之类厚度大的原稿稳定地压紧在设备主体的上表面,而使原稿压板开闭装置能够在设备主体的上下方向上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在设备主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脚部,该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到设置在设备主体上的安装孔中,从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可在设备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移动地安装在设备主体上。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62457号专利
关于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在书等之类厚度大的原稿的情况下,当在将原稿设置在原稿台玻璃上之后关闭原稿压板时,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会向设备主体的上方移动,原稿压板能够以与原稿台玻璃平行的状态,与原稿面接触地覆盖在原稿台玻璃上,所以能够将书等之类厚度大的原稿稳定地压紧在设备主体的上表面上,而且能够尽量防止外部光进入到设备主体的内部而妨碍曝光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脚部上,可转动地设有圆柱状的滚子部件,当使脚部在安装孔内移动时,滚子部件在安装孔的内壁滚动,由此,流畅地进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脚部)的移动。但是,在成为这样的构成时,如果脚部的移动不是滚子部件滚动的方向,则滚子部件不转动,所以存在不能流畅地进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脚部)的移动的问题。再有,当滚子部件弯曲地安装在脚部、或在使用过程中滚子部件的轴偏移时,在脚部的移动时滚子部件不转动,所以还存在不能流畅地进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脚部)的移动,其移动反而难以进行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它们能够可靠而且流畅地进行脚部的移动,具有在设备主体上设置于上下方向的安装孔,并且具有可向上下方向滑动地插入在该安装孔中的脚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为这样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的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在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上的设置于上下方向的安装孔中,上述原稿压板安装在上述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上,上述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可开闭地支撑上述原稿压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脚部上可转动地设有与上述安装孔的内壁压力滑动接触的球状滑动部件。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脚部上可转动地设置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接触的球状滑动部件,无论插入到安装孔中的脚部在安装孔内在上下方向上如何移动,与安装孔的内壁抵接的球状滑动部件都会转动,所以能可靠且流畅地进行脚部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滑动部件在上述脚部的前部和后部在上下方向上错开位置地设置。此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在上述脚部上设置有卡合构件,该卡合构件具有与设置在上述安装孔中的卡合凹部卡合的卡合凸部。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卡合构件具有将上述卡合凸部和上述卡合凹部的卡合状态解除的解除构件。
此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卡合凸部可在上述脚部的两侧面出没,并且被向突出方向施力,上述解除构件具有拔出凸部,该拔出凸部可在上述脚部的前表面的大致下方出没,并且被向突出方向施力,而且,该拔出凸部在向没入方向移动时,使上述卡合凸部向没入方向移动,当使上述脚部向后方侧倾倒时,上述拔出凸部与形成上述安装孔的壁面接触而向没入方向移动,从而使上述脚部能够从上述安装孔中拔出。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两个卡合凸部分别设置在一对卡合凸部件上,该一对卡合凸部件可在上述脚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地支撑在上述脚部上,这些卡合凸部件具有:施力部件,它们相互接触,并对上述卡合凸部向从上述脚部突出的方向施力;和卡合工作凹部,它们设置在上述脚部的前表面侧,上述卡合工作凹部在上述卡合凸部从上述脚部突出时相互远离,在上述卡合凸部没入到上述脚部中时相互抵接或接近,上述拔出凸部设置在拔出凸部件上,该拔出凸部件可在上述脚部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支撑在上述脚部上,在该拔出凸部件的后表面设有卡合工作凸部,当上述卡合工作凸部与上述卡合凸部件的各卡合工作凹部卡合、这些卡合工作凹部分离时,上述拔出凸部从上述脚部突出,当使该拔出凸部向没入到上述脚部中的方向移动时,上述两个卡合工作凹部相互抵接或接近,上述卡合凸部没入到上述脚部中。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根据本发明,与上述一样,无论插入到安装孔中的脚部在安装孔内在上下方向上如何移动,与安装孔的内壁抵接的球状滑动部件都会转动,所以能可靠且流畅地进行脚部的移动。
根据上面所说明那样的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由于在脚部中可转动地设置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接触的球状滑动部件,所以无论插入到安装孔中的脚部在安装孔内在上下方向上如何移动,与安装孔的内壁抵接的球状滑动部件都会转动,因而能可靠且流畅地进行脚部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的一个示例,其是表示将原稿压板关闭的状态的图,(a)是概要俯视图,(b)是概要侧视图。
图2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的一个示例,其是表示将原稿压板打开90°的状态的概要侧视图。
图3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的一个示例,其是表示隔着较厚的原稿将原稿压板关闭的状态的概要侧视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表示脚部插入到安装孔的深处的状态的正视图,(b)是表示卡合凸部与卡合凹部卡合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图,(c)是表示卡合凸部与卡合凹部卡合的状态的侧视图,(d)是表示使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向后方侧倾倒、使卡合凸部向没入方向移动了的状态的侧视图,(e)是表示将脚部从安装孔拔出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正视图,(b)是右视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图,(c)是后视图,(d)是立体图。
图6是沿图5A(a)中的A-A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7是沿图5A(a)中的B-B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8是沿图5A(a)中的C-C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9是表示使本发明的卡合凸部没入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安装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后视图。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安装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图,(c)是右视图,(d)是沿图10A(b)中的D-D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左卡合凸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正视图,(d)是右视图,(e)是仰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右卡合凸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正视图,(d)是左视图,(e)是仰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合凸部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右视图,(d)是正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安装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正视图,(d)是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图1~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在办公设备10的设备主体11的后端部,可转动地安装有原稿压板12。作为办公设备10,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特别列举复印机作为优选示例,但没有特别限定地进行说明。
如图1~图5B所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是这样的装置:在具有原稿压板12的办公设备10的设备主体11上设置有安装孔15,在该安装孔15中可滑动地插入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的脚部3,在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上安装有原稿压板12,并且将原稿压板12支撑成可以相对于设备主体11开闭,其特征在于,在脚部3上可转动地设有与安装孔15的内壁压力滑动接触的球状滑动部件4。
在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例如设有原稿台玻璃(未图示),利用原稿压板12使原稿紧贴在该原稿台玻璃上,并且由原稿压板12覆盖遮蔽原稿台玻璃。在设备主体11上表面的后端部附近的两处,分别设有在上下方向(有时称为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安装孔15。安装孔15形成为横截面是矩形的凹状。在该安装孔15的两侧面,设有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卡合凹部16。卡合凹部16在高度方向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其任意设定。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具有:基体部件21,其通过脚部3安装在办公设备10的设备主体11上;支撑部件22,其可转动地轴支承在该基体部件21上,并且安装在原稿压板12上;以及弹性部件23,其设置在基体部件21和支撑部件22之间,对原稿压板12向打开方向转动施力,形成使原稿压板12转动、用原稿压板12覆盖设备主体11上表面的关闭状态,和使其上面露出的打开状态。
如图1~图5B、图10A及图10B所示,基体部件21例如构成为具有:具有脚部3的底板21a;和两侧板21b,它们从底板21a的两侧端部分别在相对于底板21a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底板21a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在底板21a的下表面,设有从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脚部3,该脚部3插入在设备主体11的安装孔15中,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安装在设备主体11上。在侧板21b上,设有贯穿铰链销24的轴孔21c。在侧板21b的比轴孔21c靠前方处,设有贯穿受压销25穿过的受压销孔21d。受压销25是弹性部件23隔着凸轮滑动体26所抵接的受压部件,该受压部件并不限于受压销25等销,也可以是辊,例如是受压辊。
支撑部件22例如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顶板的上板22a;从上板22a的两侧端部分别相对于上板22a向下方折弯大致90°而成的两侧板22b;以及使上板22a的前端部相对于上板22a向下方折弯大致90°而成的弹性部件支撑部22c。
在两侧板22b的大致中央部,分别设有通过小螺钉等安装在原稿压板12的后端侧的安装片22d。在两侧板22b的一个端部(前端部),设有轴贯穿孔(未图示)。通过使两侧板22b的轴贯穿孔和基体部件21的轴孔21c孔对齐,且将铰链销24隔着垫圈等插入到该孔21c中,支撑部件22就以铰链销24为轴可转动地连接到在基体部件21上。
弹性部件23对原稿压板12向打开方向转动施力。再有,在本发明中,所谓打开方向是指在使原稿压板12转动时原稿压板12从原稿台玻璃离开的方向。在本发明中,所谓关闭方向是与打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是指在使原稿压板12转动时原稿压板12接近原稿台玻璃的方向。
弹性部件23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压缩螺旋弹簧23a。压缩螺旋弹簧23a收纳在支撑部件22内,且弹性地设置于弹性部件支撑部22c和受压销25之间。压缩螺旋弹簧23a的一个端部支撑于弹性部件支撑部22c上,并且压缩螺旋弹簧23a的另一端部收纳在例如形成为矩形的有底筒体状的凸轮滑动体26中,并且通过该凸轮滑动体26与受压销25抵接。压缩螺旋弹簧23a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在图示示例中为一个,压缩螺旋弹簧23a对凸轮滑动体26施力使其与受压销25抵接。
设置在基体部件21上的脚部3形成为俯视时为大致矩形形状。脚部3的宽度优选以比没有设置卡合凹部16的安装孔15的宽度稍大的尺寸形成。此外,脚部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优选以比安装孔1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稍长(比脚部3的宽度和安装孔15的宽度的差要长)的尺寸形成。此外,脚部3的长度(长度方向的长度)虽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以比安装孔15的长边方向(深度方向)的长度要短的尺寸形成。脚部3前表面的下方优选倾斜而形成为斜度面3a。
在脚部3的比高度方向的中央部稍靠上方处,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分别贯通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第一滑动部件安装孔31。该第一滑动部件安装孔31内,由配置于前表面侧的滑动部件收纳部31a、和配置于后面侧且比滑动部件收纳部31a直径大的具有螺纹槽的螺纹部31b形成为两节。滑动部件收纳部31a的前方形成为朝向前端部直径逐渐缩小。即,滑动部件收纳部31a的前端开口部(有时称为第一开口部31c)的直径以最小的尺寸形成。
在该第一滑动部件安装孔31的滑动部件收纳部31a内,如图6所示那样可转动地收纳有作为滑动部件的例如滚珠41。滚珠41以比第一开口部31c的直径大且比滑动部件收纳部31a(除了第一开口部31c及其前方的直径缩小部分外)的直径小的尺寸、例如比该滑动部件收纳部31a的直径略小的尺寸形成,在收纳在滑动部件收纳部31a内的状态下,滚珠41的一部分可从第一开口部31c突出。
在第一滑动部件安装孔31的螺纹部31b中螺合有盖体32,使得第一滑动部件安装孔31的后表面侧被封闭。盖体32是将第一滑动部件安装孔31的后表面侧封闭的部件,例如是与螺纹部31b螺合的螺合部件。由此,滚珠41以不会从第一滑动部件安装孔31出来的方式收纳在第一滑动部件安装孔31内。在盖体32和滚珠41之间,设有作为施力部件的例如压缩螺旋弹簧33。在压缩螺旋弹簧33和滚珠41之间设有垫圈34,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经由垫圈34,滚珠41的一部分从第一开口部31c突出,在脚部3插入在安装孔15中时,滚珠41与安装孔15的内壁压力滑动接触。
此外,在脚部3的高度方向的下方,如图10A及图10B所示,设有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分别贯通前表面的斜度面3a及后表面的第二滑动部件安装孔35。该第二滑动部件安装孔35内,与第一滑动部件安装孔31相反,由配置于后表面侧的滑动部件收纳部35a和配置于前表面侧且比滑动部件收纳部35a直径大的具有螺纹槽的螺纹部35b形成为两节。滑动部件收纳部35a的后方形成为朝向后方侧的开口部(有时称为第二开口部35c)直径逐渐缩小。即,滑动部件收纳部35a的第二开口部35c的直径以最小的尺寸形成。
在该第二滑动部件安装孔35的滑动部件收纳部35a内,如图7所示那样可转动地收纳有作为滑动部件4的例如滚珠42。滚珠42以比第二开口部35c的直径大且比滑动部件收纳部35a(除了第二开口部35c及直径缩小的部位外)的直径小的尺寸、例如比该滑动部件收纳部35a的直径略小的尺寸形成,在收纳在滑动部件收纳部35a内的状态下,滚珠42的一部分可从第二开口部35c突出。
在第二滑动部件安装孔35的螺纹部35b上螺合有盖体36,使得第二滑动部件安装孔35的前表面侧被封闭。盖体36是将第二滑动部件安装孔35的前表面侧封闭的部件,例如是与螺纹部螺合的螺合部件。由此,滚珠42以不会从第二滑动部件安装孔35出来的方式收纳在第二滑动部件安装孔35内。在盖体36和滚珠42之间,设有作为施力部件的例如压缩螺旋弹簧37。在压缩螺旋弹簧37和滚珠42之间设有垫圈38,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7的作用力,经由垫圈38,滚珠42的一部分从第二开口部35c突出,在脚部3插入在安装孔15中时,滚珠42与安装孔15的内壁压力滑动接触。从该第二开口部35c突出的滚珠42与安装孔15的后表面压力滑动接触,并且从第一开口部31c突出的滚珠41与安装孔15的前表面压力滑动接触,脚部3(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可在高度方向上流畅地移动。
此外,在脚部3上优选设有卡合构件5,并且卡合构件5具有与设置于安装孔15中的卡合凹部16卡合的卡合凸部62、72。卡合构件5优选具有将卡合凸部62、72和卡合凹部16的卡合状态解除的解除构件8。作为卡合构件5,只要能与卡合凹部16卡合以及解除该卡合状态,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构成为具有:具有卡合凸部62、72的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和作为解除构件8的结构要素的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上的拔出凸部件81。
在脚部3的高度方向的下方,在比斜度面3a靠上方处,如图8~图10B所示,设有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分别贯通两侧面的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该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在侧视时形成为前表面侧突出的大致凸状。在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的后部设有两个通孔52。这些通孔52以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为中心而对称配置。此外,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的凸状的前端部和前表面侧圆形地贯通,并作为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而形成。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可移动地设置在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上,并且拔出凸部件81可移动地设置在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和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上。
一对卡合凸部件由左卡合凸部件61和右卡合凸部件71构成。左卡合凸部件61的左侧的侧面,如图11所示,是从左侧的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脚部3的左侧面)突出的卡合凸部62,其从高度方向的上方和中央部的大致中间到下方倾斜,并作为倾斜面62a而形成。另外,在左卡合凸部件左侧的前表面上,设有从与卡合凸部相反一侧的侧端部倾斜的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的卡合工作凹部63。此外,在左卡合凸部件61的后表面上,与卡合凸部62相反一侧的侧端部侧的后表面向前后方向突出,并作为防止拔出凸部64而形成。另外,在左卡合凸部件61的与卡合凸部62相反一侧的侧部,设有安装于下端部的倾斜的板簧65。板簧65是施力部件的一个示例,也可使用其它施力部件。在左卡合凸部件61的设置有板簧65的面(有时称为第一面61a)上,设有克服作用力来收纳该板簧65的弹簧收纳部66。
如图12所示,右卡合凸部件71与左卡合凸部件61,除了板簧之外,左右对称地设置。即,右卡合凸部件71在右侧的侧面上设有卡合凸部72,在前表面设有卡合工作凹部73,在后表面设有防止拔出凸部74。右卡合凸部件71的板簧75与左卡合凸部件61的板簧65上下相反地安装在右卡合凸部件71的上端部。板簧75是施力部件的一个示例,也可使用其它施力部件。在右卡合凸部件71的设有板簧75的面(有时称为第二面71a)上,设有克服作用力来收纳该板簧75的弹簧收纳部76。如图9所示,左卡合凸部件61及右卡合凸部件71,以这样的尺寸形成:在它们克服彼此的板簧65、75的作用力而使第一面61a及第二面71a相互面接触时,左卡合凸部件61及右卡合凸部件71的宽度比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的宽度(脚部3的宽度)略短。即,以一对卡合凸部62、72能够收纳在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内的尺寸来形成左卡合凸部件61及右卡合凸部件71的宽度。
如图8、图9及图13所示,拔出凸部件81由以下部分构成:贯穿在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中的拔出凸部82;和设置在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内的工作部83。拔出凸部82是直径比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的直径稍小的圆形,且形成为比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的轴向长度要长的长度。拔出凸部82的前端面的下表面优选为倾斜。工作部83形成为矩形形状。工作部83的后表面设有从中央部到两侧端部分别向后方侧突出的两个卡合工作凸部84。即,工作部83的后表面形成为大致V字状。这些卡合工作凸部84形成为分别与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的卡合工作凹部63、73卡合。即,以卡合工作凸部84的倾斜面和卡合工作凹部63、73的倾斜面互相面接触地卡合的方式而分别形成卡合工作凸部84及卡合工作凹部63、73。
关于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它们的卡合工作凹部63、73与拔出凸部82插入在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中的拔出凸部件81的卡合工作凸部84卡合,并且通过在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和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的后表面侧的壁面之间设置的两个防止拔出部件91,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可在宽度方向上移动,而不会从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拔出。如图8、图9及图14所示,防止拔出部件91例如形成为具有弯曲成大致90°而成的拔出卡合部92的大致L字状。在防止拔出部件91上,设有在内周面具有螺纹槽的安装孔93,将穿过了通孔52的小螺钉95等螺合到安装孔93中,将防止拔出部件91固定在脚部3的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内,在卡合凸部62、72从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脚部3的侧面)突出时,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的防止拔出凸部64、74和防止拔出部件91的拔出卡合部92卡合,并且拔出凸部件81的卡合工作凸部84和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的各卡合工作凹部63、73分别卡合,从而,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不会从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拔出。
由此,构成为,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的板簧65、75相互接触,并且通过相互的作用力,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施力,一对卡合凸部62、72从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脚部3的侧面)突出,并且,此时,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的各卡合工作凹部63、73和拔出凸部件81的卡合工作凸部84卡合,拔出凸部82从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脚部3的前表面)突出。此外,构成为,在使拔出凸部82向没入到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内的方向移动时,拔出凸部件81被压入到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内,卡合工作凹部63、73沿着卡合工作凸部84的倾斜面移动,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克服板簧65、75的作用力而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动,左卡合凸部件61的第一面61a和右卡合凸部件71的第二面71a接触或接近,并且两个卡合凸部62、72没入到脚部3的侧面内。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及办公设备10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没有使用设备主体11的状态下,原稿压板12紧贴在设备主体11的原稿台玻璃上,并覆盖遮蔽原稿台玻璃。在要将原稿放置到原稿台玻璃上时,首先,握住原稿压板12的与安装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的部位相反一侧的的端部或其附近等,将原稿压板12向上方抬起。即,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24为轴转动,使原稿台玻璃面露出到外部。在这样使原稿压板12转动时,原稿压板12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3a的作用力而被向打开方向转动施力,所以可在感觉不到重量的情况下向打开方向转动。
在露出的原稿台玻璃面上放置原稿后,使抬起的原稿压板12下降。即,使原稿压板12向与原稿台玻璃接触的关闭方向以铰链销24为轴转动,使其向下方移动从而成为关闭状态。此时,若原稿较薄,例如为一张薄纸,则原稿压板12仅以铰链销24为轴转动,通过原稿压板12而使原稿不会从原稿台玻璃上浮起地与原稿台玻璃紧贴,从而能够良好地复印原稿等。
在原稿如书那样厚度大的情况下,当使原稿压板12转动(向下方移动)时,在原稿压板12成为关闭状态前,即,在原稿压板12成为与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原稿台玻璃)大致平行之前,原稿压板接触原稿17(参照图3。)的端部,在与该原稿17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原稿压板12之间形成空间。即,原稿压板12成为与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相反一侧的端部浮起的状态。将该浮起一侧的原稿压板12向设备主体11一侧按压,或借助于原稿压板12的自重,脚部3从安装孔15向拔出方向(上方)移动,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向上方移动,并且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24为轴转动。即,以覆盖原稿17的上部的方式,自动调节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的高度使原稿压板12移动。例如,在该原稿17的上部为平坦面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原稿压板12与其上部面接触。其结果为,厚度大的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因此,原稿压板12可与原稿的厚度无关地使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
这样,当脚部3在安装孔15内移动时,由于在脚部3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滚珠41、42,该滚珠41、42与形成安装孔15的前表面及后表面抵接,所以该滚珠41、42转动,因而能可靠且流畅地进行脚部3的移动。即,由于无论脚部3如何移动,与安装孔15的内壁抵接的滚珠41、42都会转动,所以可流畅地进行脚部3的移动。此外,在使原稿压板12向关闭方向转动时,脚部3的比高度方向的中央部靠上方的前表面与形成安装孔15的前表面侧的壁面接触,并且脚部3的下方的后表面与形成安装孔15的后表面侧的壁面接触,所以通过在脚部3的比与形成安装孔15的壁面接触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稍靠上方的前表面和下方的后表面分别设置滚珠41、42,在脚部3向上方移动时,滚珠41、42可靠地与形成安装孔15的壁面接触。因此,能可靠且流畅地进行脚部3的移动。
此外,卡合凸部62、72分别从脚部3的两侧面突出,并且这些卡合凸部62、72向安装孔15的卡合凹部16内突出,所以即使想要将脚部3从安装孔15拔出,由于卡合凸部62、72与卡合凹部16卡合(参照图4A(b)及图4B(c)。),在使用办公设备10的过程中,脚部3也不会从安装孔15拔出。
此外,在维护等的情况下,经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使脚部3向后部侧倾倒(参照图4B(c)及(d))。于是,脚部3的前表面的下方与形成安装孔15的前表面侧的壁面抵接,并且拔出凸部82的前端部与该壁面抵接,拔出凸部82向没入拔出凸部件移动部53内的方向移动。拔出凸部件81被压入到卡合凸部件工作部51内,卡合工作凹部63、73沿着卡合工作凸部84的倾斜面移动,一对卡合凸部件61、71克服板簧65、75的作用力而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左卡合凸部件61的第一面61a和右卡合凸部件71的第二面71a接触或接近,并且两个卡合凸部62、72没入到脚部3的侧面内。由此,由于解除了卡合凸部62、72和卡合凹部16的卡合,所以当在使脚部3向后部侧倾倒的状态下使脚部3向从安装孔15拔出的方向移动时,可将脚部3从安装孔15拔出(参照图4B(e))。此外,由于脚部3的前表面的下部作为斜度面3a而形成,因此能可靠地使拔出凸部件81与形成安装孔15的壁抵接,能可靠地将脚部3从安装孔15中拔出。因此,由于通过使脚部3向后部侧倾倒可将脚部3从安装孔15拔出,所以可容易地进行维护和部件等的更换。
此外,在将脚部3安装到安装孔15中时,当将脚部3从前端部插入到安装孔15中时,从脚部3的两侧面突出的卡合凸部62、72与形成安装孔15的壁的端部抵接。此时,由于卡合凸部62、72的下方形成为倾斜面62a、72a,所以与脚部3的移动一起,卡合凸部62、72克服板簧65、75的作用力而向没入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脚部3插入到安装孔15内进行安装。当向没入方向移动的卡合凸部62、72到达安装孔15的卡合凹部16时,通过板簧65、75的作用力,卡合凸部62、72从脚部3的两侧部突出而与卡合凹部16卡合。其结果为,通过将脚部3插入到安装孔15中,脚部3被安装在安装孔15中,能够经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将原稿压板12简单地安装到设备主体11上。因此,可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及原稿压板12的安装和取下,而且部件数量减少、可实现成本降低。
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在脚部可转动地设有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接触的球状滑动部件,所以无论插入在安装孔中的脚部在安装孔内在上下方向上如何移动,由于与安装孔的内壁抵接的球状滑动部件都会转动,因此能可靠且流畅地进行脚部的移动,所以特别适于用作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Claims (7)

1.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的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在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上的设置于上下方向的安装孔中,上述原稿压板安装在上述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上,上述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可开闭地支撑上述原稿压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脚部上可转动地设有与上述安装孔的内壁压力滑动接触的球状滑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部件在上述脚部的前部和后部在上下方向上错开位置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脚部上设置有卡合构件,该卡合构件具有与设置在上述安装孔中的卡合凹部卡合的卡合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构件具有将上述卡合凸部和上述卡合凹部的卡合状态解除的解除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凸部可在上述脚部的两侧面出没,并且被向突出方向施力,
上述解除构件具有拔出凸部,该拔出凸部可在上述脚部的前表面的大致下方出没,并且被向突出方向施力,而且,该拔出凸部在向没入方向移动时,使上述卡合凸部向没入方向移动,
当使上述脚部向后方侧倾倒时,上述拔出凸部与形成上述安装孔的壁面接触而向没入方向移动,从而使上述脚部能够从上述安装孔中拔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卡合凸部分别设置在一对卡合凸部件上,该一对卡合凸部件可在上述脚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地支撑在上述脚部上,这些卡合凸部件具有:施力部件,它们相互接触,并对上述卡合凸部向从上述脚部突出的方向施力;和卡合工作凹部,它们设置在上述脚部的前表面侧,上述卡合工作凹部在上述卡合凸部从上述脚部突出时相互远离,在上述卡合凸部没入到上述脚部中时相互抵接或接近,
上述拔出凸部设置在拔出凸部件上,该拔出凸部件可在上述脚部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支撑在上述脚部上,在该拔出凸部件的后表面设有卡合工作凸部,当上述卡合工作凸部与上述卡合凸部件的各卡合工作凹部卡合、这些卡合工作凹部分离时,上述拔出凸部从上述脚部突出,当使该拔出凸部向没入到上述脚部中的方向移动时,上述两个卡合工作凹部相互抵接或接近,上述卡合凸部没入到上述脚部中。
7.一种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办公设备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CN2008100820664A 2007-03-08 2008-03-05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1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58329 2007-03-08
JP2007058329 2007-03-08
JP2007058329A JP5112718B2 (ja) 2007-03-08 2007-03-08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1460A true CN101261460A (zh) 2008-09-10
CN101261460B CN101261460B (zh) 2010-06-09

Family

ID=3984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206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1460B (zh) 2007-03-08 2008-03-05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112718B2 (zh)
KR (1) KR100993964B1 (zh)
CN (1) CN101261460B (zh)
TW (1) TW20090314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8008A (zh) * 2011-08-30 2013-03-13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办公机器
TWI422955B (zh) * 2009-11-18 2014-01-11 Kem Hongkong Ltd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CN103984215A (zh) * 2013-02-13 2014-08-13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具有其的事务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9925B2 (ja) * 2009-08-20 2014-08-1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開閉装置の抜け防止機構並びにこの抜け防止機構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6210480B2 (ja) 2013-01-18 2017-10-1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6016745B2 (ja) * 2013-09-27 2016-10-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押えの取付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704620B2 (ja) * 2014-01-06 2015-04-2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2020065020A (ja) * 2018-10-19 2020-04-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ねじりコイルバネ支持構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8094Y2 (zh) * 1986-03-27 1992-07-07
JPH0313932A (ja) * 1989-06-13 1991-01-22 Ricoh Co Ltd 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JP3262457B2 (ja) * 1994-07-20 2002-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自動送り装置
JPH09208098A (ja) * 1996-02-07 1997-08-12 Canon Inc 原稿自動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5023A (ja) * 1996-07-19 1998-02-10 Brother Ind Ltd 走査装置
JP3121111U (ja) * 2006-02-03 2006-04-27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2955B (zh) * 2009-11-18 2014-01-11 Kem Hongkong Ltd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CN102968008A (zh) * 2011-08-30 2013-03-13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办公机器
CN102968008B (zh) * 2011-08-30 2015-04-01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办公机器
CN103984215A (zh) * 2013-02-13 2014-08-13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具有其的事务机器
CN103984215B (zh) * 2013-02-13 2017-03-01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具有其的事务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1460B (zh) 2010-06-09
JP2008224704A (ja) 2008-09-25
KR100993964B1 (ko) 2010-11-11
KR20080082444A (ko) 2008-09-11
TW200903141A (en) 2009-01-16
JP5112718B2 (ja) 2013-01-09
TWI367390B (zh) 201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1460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CN101377633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KR101020611B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장치 및 원고압착판을 구비한 사무기기
CN101290487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CN100419583C (zh) 原稿压紧板开闭装置
KR100675668B1 (ko) 원고압착판개폐장치 및 그 원고압착판개폐장치를 구비한사무기기
CN101631177B (zh) 开闭装置和具备该开闭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CN101021697B (zh) 原稿压接板的开闭装置
CN104179955B (zh) 换档装置
CN1819789A (zh) 胶囊萃取设备
KR102008517B1 (ko) 브이홈 절삭장치용 클램핑장치
KR20100066359A (ko) 원고압착판개폐장치 및 이 원고압착판개폐장치를 사용한사무기기
KR100532112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급지카세트
JP2008257167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TWI529069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辦公室自動化機器
CN101398646A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CN101840176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KR101378244B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장치 및 사무기기
CN1991608A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US20010011819A1 (en) Book holder
JP5217002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3668539B2 (ja) 原稿圧着板の取付装置
JP2006017855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WO2005007348A1 (fr) Agrafeuse verticale avec positionnement des feuilles
JPH0736591B2 (ja) 原稿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TOH ELECIRICAL MACHINERY (HONG KO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3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13

Address after: Chinese Hongkong Kowloon, Ashley Road No. 33 Kowloon Center 9 Building Room 908

Patentee after: Kem Hongkong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