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8432A -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8432A
CN101258432A CNA2006800328344A CN200680032834A CN101258432A CN 101258432 A CN101258432 A CN 101258432A CN A2006800328344 A CNA2006800328344 A CN A2006800328344A CN 200680032834 A CN200680032834 A CN 200680032834A CN 101258432 A CN101258432 A CN 101258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r
optical compensating
compensating layer
layer
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28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野勇树
辻内直树
中田美惠
首藤俊介
古园井信行
佃明光
森山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58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8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4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the refractive index Nz perpendicular to the element surface being different from in-plane refractive indices Nx and Ny, e.g. biaxial or with normal optical ax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这样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该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有助于薄型化、耐久性较高、色偏移较小、色不均较少、可良好地防止黑显示时的漏光而使对比度提高。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依次具有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该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含有丙烯酸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该丙烯酸树脂含有特定的结构单元;该第一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并表现出作为异常光与平常光的光程差的相位差值越靠近短波长侧则越小的波长分散特性,并且其面内相位差Re1为90~160nm;该第二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其面内相位差Re2为0~20nm,并且其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2为30~300nm。

Description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助于薄型化、耐久性高、色偏移小、色不均少、并可良好地防止黑显示时的漏光而提高对比度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以及使用这样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和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以外,已提案有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在明亮场所与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地利用外部光,而在黑暗场所可利用背光等内部光源而使显示得以辨识。换言之,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采用兼具反射型和透射型的显示方式,根据周围的明亮度切换为反射模式、透射模式中的任一显示模式。其结果为,半透射型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由于降低耗电,并且即使在周围为较暗的场所也能够进行清晰显示,故可以适用于例如便携式机械的显示部。
作为此种半透射型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在下基板的内侧具有在铝等金属膜上形成有透光用窗部的反射膜,并使该反射膜发挥半透射反射板的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为反射模式的情况时,自上基板侧入射的外部光在通过液晶层后,被下基板内侧的反射膜反射,再次通过液晶层并自上基板侧射出,而有助于显示。另一方面,在为透射模式的情况时,来自下基板侧入射的背光的光通过反射膜的窗部,通过液晶层后,自上基板侧射出,而有助于显示。因此,反射膜形成区域中,形成有窗部的区域成为透射显示区域,而其它区域成为反射显示区域。然而,在现有的反射型或半透射反射型的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有发生色偏移和色不均的问题,或者在黑显示时产生漏光而使对比度下降的问题,并且至今长久未得到解决。另外,在实现薄型化的情况,其在耐久性方面并不充分。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2422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2090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薄型化、耐久性高、色偏移小、色不均少、可良好防止黑显示时的漏光而提高对比度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以及使用这样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依次具有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该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含有丙烯酸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该丙烯酸树脂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A20068003283400071
(通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脂肪族或脂环式烃基。)
Figure A20068003283400072
(通式(2)中,R3、R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该第一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表现出作为异常光与平常光的光程差的相位差值越靠近短波长侧则越小的波长分散特性,并且其面内相位差Re1为90~160nm,
该第二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其面内相位差Re2为0~20nm,并且其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2为30~300nm。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件保护膜对波长590nm的光的面内相位差Δnd为10nm以下,对波长590nm的光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为10nm以下,对波长550nm的光的光弹性系数为-2×10-12~2×10-12Pa-1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通式(2)中的R3为甲基,R4为甲基。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件保护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以上。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件保护膜的透湿度为3~100g/m2·24hr。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件保护膜的厚度为5~100μm。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板的在60℃/95%RH下保持492小时后的由下述式(A)所定义的偏光度变化率为-0.5~0.0%;
偏光度变化率(%)={(Pt-P0)/P0}×100    (A)
P0:初始偏光度,
Pt:t小时后的偏光度。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板的在60℃/95%RH下保持492小时后的以下述式(B)所定义的透射率变化率为0.0~2.5%;
透射率变化率(%)={(Yt-Y0)/Y0}×100    (B)
Y0:初始透射率,
Yt:t小时后的透射率。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板的在80℃下保持48小时后的由下述式(C)所定义的Rth变化率为-2.0~0.0%;
Rth变化率(%)={(Rtht-Rth0)/Rth0}×100    (C)
Rth0:初始Rth,
Rtht:t小时后的Rth。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板的在60℃/90%RH下保持48小时后的由下述式(D)所定义的Rth变化率为-2.5~0.0%;
Rth变化率(%)={(Rtht-Rth0)/Rth0}×100    (D)
Rth0:初始Rth,
Rtht:t小时后的Rth。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偏光件的一面上具有上述偏光件保护膜,在另一面上具有纤维素类树脂膜。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偏光件的两面上具有上述偏光件保护膜。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偏光件保护膜和上述偏光件之间具有易粘结层和粘结剂层。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粘结剂层是由聚乙烯醇类粘结剂形成的层。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具有粘着剂层作为最外层的至少一个。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最外层的一个上还具有亮度提高膜。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液晶面板。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在液晶单元的至少一面上,具有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液晶单元的一面上具有上述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在另一面上具有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
该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依次具有: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两面上具有纤维素类树脂膜的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
该第一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表现出作为异常光与平常光的光程差的相位差值越靠近短波长侧则越小的波长分散特性,并且其面内相位差Re1为90~160nm,
该第二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其面内相位差Re2为0~20nm,并且其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2为30~300nm。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在最外层的一个上还具有硬涂层。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液晶单元的两面上具有上述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液晶单元为反射型或半透射型的VA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的液晶面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有助于薄型化、耐久性高、色偏移小、色不均少、可良好地防止黑显示时的漏光而提高对比度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这种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
这种效果可以依照如下方式呈现:作为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依次具有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作为偏光板,采用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含有丙烯酸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的偏光板,该丙烯酸树脂含有特定的结构单元;该第一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表现出作为异常光与平常光的光程差的相位差值越靠近短波长侧则越小的波长分散特性,并且其面内相位差Re1在规定的范围内;该第二光学补偿层为膜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其面内相位差Re2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2在规定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偏光板的概略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中所含有的偏光板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概略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            液晶单元
12            第一光学补偿层
12′          第一光学补偿层
13            第二光学补偿层
13′          第二光学补偿层
20            液晶单元
21            玻璃基板
21′          玻璃基板
22            液晶层
23            反射电极
24            衬垫(spacer)
30            偏光板
30′          偏光板
31            偏光件
31′          偏光件
32            粘结剂层
32′          粘结剂层
33            易粘结层
34            偏光件保护膜
35            粘结剂层
35′          粘结剂层
36            偏光件保护膜
36′          纤维素类树脂膜
36″          纤维素类树脂膜
37            粘着剂层
37′          粘着剂层
38            粘着剂层
38′          粘着剂层
39            亮度提高膜
39′          硬涂层
40            导光板
50            光源
60            反射器
100           液晶面板
200           液晶显示装置
300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
300′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术语和符号的定义)
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和符号的定义如下所述:
(1)“nx”是面内的折射率呈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慢轴垂直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另外,例如“nx=ny”不仅包括nx与ny严格相等的情况,也包括nx与ny实质上相等的情况。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实质上相等”,是指也包括在对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整体的偏光特性不造成实用上的影响的范围内,nx与ny不同的情况。
(2)“面内相位差Δnd”或“面内相位差Re”是指在23℃下以波长590nm的光所测定的膜(层)面内的相位差值。Δnd或Re是在将波长590nm的膜(层)的慢轴方向、快轴方向的折射率分别设为nx、ny,并将d(nm)设为膜(层)的厚度时,通过式:Δnd或Re=(nx-ny)×d而求得。
(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是指在23℃下以波长590nm的光所测定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是在将波长590nm的膜(层)的慢轴方向、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设为nx、nz,并将d(nm)设为膜(层)的厚度时,通过式:Rth=(nx-nz)×d而求得。
(4)附加于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术语和符号上的数字“1”表示第一光学补偿层,数字“2”表示第二光学补偿层。
(5)所谓“λ/2板”,具有如下功能:将具有某特定振动方向的直线偏光,转换为具有与该直线偏光的振动方向正交的振动方向的直线偏光,或者将右旋圆偏振光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或者,将左旋圆偏振光转换为右旋圆偏振光)。λ/2板对于规定的光波长(通常为可见光区域),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值约为1/2。
(6)作为“λ/4板”,具有将某特定波长的直线偏光转换为圆偏振光(或将圆偏振光转换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λ/4板对于规定的光波长(通常为可见光区域),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值约为1/4。
A.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
A-1.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整体构成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概略截面图。如图1所示,该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300依次具有偏光板30、第一光学补偿层12和第二光学补偿层13。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各层通过任意适当的粘着剂层或者粘结剂层(未图示)而叠层。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整体厚度优选为50~300μm,更优选为100~2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200μm。因此,本发明对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有较大贡献。
A-2.偏光板
本发明的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含有丙烯酸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该丙烯酸树脂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A20068003283400141
(通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脂肪族或脂环式烃基。)
Figure A20068003283400142
(通式(2)中,R3、R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本发明的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在60℃/95%RH下保持492小时后的由下述式(A)所定义的偏光度变化率为-0.5~0.0%,
偏光度变化率(%)={(Pt-P0)/P0}×100    (A)
P0:初始偏光度,
Pt:t小时后的偏光度。
上述偏光度变化率优选为-0.45~0.00%,更优选为-0.40~0.00%,进一步优选为-0.35~0.00%,特别优选为-0.30~0.00%。
通过上述偏光度变化率为-0.5~0.0%,则可以制作加热/加湿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这样,加热/加湿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而提供。
本发明的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在60℃/95%RH下保持492小时后的由下述式(B)所定义的透射率变化率为0.0~2.5%,
透射率变化率(%)={(Yt-Y0)/Y0}×100    (B)
Y0:初始透射率,
Yt:t小时后的透射率。
上述透射率变化率优选为0.0~2.3%,更优选为0.0~2.1%,进一步优选为0.0~2.0%。
通过上述透射率变化率为0.0~2.5%,可以制作加热/加湿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这样,加热/加湿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而提供。
本发明的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在80℃下保持48小时后的由下述式(C)所定义的Rth变化率为-2.0~0.0%,
Rth变化率(%)={(Rtht-Rth0)/Rth0}×100    (C)
Rth0:初始Rth,
Rtht:t小时后的Rth。
上述Rth变化率优选为-1.5~0.0%,更优选为-1.2~0.0%,进一步优选为-1.0~0.0%。
通过上述Rth变化率为-2.0~0.0%,可以制作加热/加湿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这样,加热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而提供。
本发明的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在60℃/90%RH下保持48小时后的由下述式(D)所定义的Rth变化率为-2.5~0.0%,
Rth变化率(%)={(Rtht-Rth0)/Rth0}×100    (D)
Rth0:初始Rth,
Rtht:t小时后的Rth。
上述Rth变化率优选为-2.3~0.0%,更优选为-2.2~0.0%,进一步优选为-2.1~0.0%。
通过上述Rth变化率为-2.5~0.0%,可以制作加热/加湿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这样,加热/加湿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而提供。
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是在上述偏光件的一面上具有上述偏光件保护膜,在另一面上具有纤维素类树脂膜。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是在上述偏光件的两面上具有上述偏光件保护膜。
本发明的偏光板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是如图2所示,偏光件31的一面通过粘结剂层32和易粘结层33而粘结在上述偏光件保护膜34上,偏光件31的另一面通过粘结剂层35粘结在偏光件保护膜36而成的方式。偏光件保护膜36可以与上述偏光件保护膜34同种,也可以为其它任意适当的偏光件保护膜。
[偏光件保护膜]
本发明的含有上述丙烯酸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含有丙烯酸树脂,该丙烯酸树脂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
(通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脂肪族或脂环式烃基。)
Figure A20068003283400162
(通式(2)中,R3、R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作为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优选具体例,作为对应单体,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氯甲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3,4,5,6-五羟己酯、(甲基)丙烯酸2,3,4,5-四羟戊酯等。这些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中,就热稳定性优异而言,更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即,特别优选在通式(1)中,R1为甲基,R2为甲基。
上述丙烯酸树脂的结构中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0~95摩尔%,更优选为55~9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0~85摩尔%,特别优选为65~80摩尔%,最优选为65~75摩尔%。若上述含有比例低于50摩尔%,则存在无法充分发挥源自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而显现的效果,例如高耐热性、高透明性的顾虑。若上述含有比例高于95摩尔%,则存在树脂脆而易于破裂、无法充分发挥高机械强度、生产性差的顾虑。
上述丙烯酸树脂的结构中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50摩尔%,更优选为10~4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15~40摩尔%,特别优选为20~35摩尔%,最优选为25~35摩尔%。若上述含有比例低于5摩尔%,则存在如下顾虑:无法充分发挥源自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而显现的效果,例如高光学特性、高机械强度、与偏光件的优异粘结性、以及薄型化。若上述含有比例高于50摩尔%,则存在无法充分发挥例如高耐热性、高透明性的顾虑。
优选上述丙烯酸树脂的结构中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包含在下述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中。
(通式(3)中,R3、R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通式(2)和(3)中,R3、R4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更优选两者都为甲基。
在上述丙烯酸树脂中,也可以含有除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以外的其它结构单元。作为其它结构单元,可以列举将不饱和羧酸酯单体聚合而形成的结构单元的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A)、和将其它乙烯类单体聚合而形成的结构单元(B)等。
作为形成上述结构单元(A)的不饱和羧酸酯单体,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氯甲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3,4,5,6-五羟己酯、(甲基)丙烯酸2,3,4,5-四羟戊酯等。这些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形成上述结构单元(B)的其它乙烯类单体,例如可以列举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马来酸酐、衣康酸酐、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胺乙酯、丙烯酸丙基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胺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胺乙酯、N-乙烯基二乙基胺、N-乙酰基乙烯胺、烯丙胺、甲基烯丙胺、N-甲基烯丙胺、2-异丙烯基-噁唑啉、2-乙烯基-噁唑啉、2-丙烯酰基-噁唑啉、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苯基胺乙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缩水甘油苯乙烯、对胺基苯乙烯、2-苯乙烯基-噁唑啉等。这些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上述结构单元(B)中,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结构单元的含有浓度优选设为0~1重量%,更优选为0~0.1重量%。通过将苯乙烯类结构单元的含有浓度设为0~1重量%,能够防止相位差劣化和透明性降低。
在上述丙烯酸树脂中,优选含有0~10重量%的源自不饱和羧酸的结构单元,更优选含有0~5重量%,进一步优选含有0~1重量%。通过将上述丙烯酸树脂中的源自不饱和羧酸的结构单元设为10重量%以下,能够维持无色透明性、滞留稳定性、耐湿性。
上述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2000000,更优选为5000~100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500000,特别优选为50000~500000,最优选为60000~150000。若重均分子量偏离上述范围,则存在本发明的效果无法充分发挥的顾虑。
上述丙烯酸树脂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0℃以上,特别优选为125℃,最优选为130℃以上。由于Tg为110℃以上,故例如,当最终组装入偏光板时,易于成为耐久性优异者。上述丙烯酸树脂的Tg的上限值并无特别限定,但就成形性等方面而言,优选为300℃以下,更优选为29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85℃以下,特别优选为200℃以下,最优选为160℃以下。
上述丙烯酸树脂中,通过注射成形而得到的成形品以根据ASTM-D-1003的方法所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越高越优选,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8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若全光线透射率不足85%,则存在透明性降低、无法用于作为本来目的的用途的顾虑。
上述丙烯酸树脂优选高光透射率、面内相位差Δnd和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低的树脂。
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中的上述丙烯酸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60~1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70~100重量%,特别优选为80~100重量%。当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中的上述丙烯酸树脂的含量不足50重量%时,存在丙烯酸树脂本来所具有的高耐热性、高透明性无法充分反映的顾虑。
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还含有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酯、聚砜、聚苯醚、聚缩醛、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等其它热塑性树脂;酚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硅酮类树脂、环氧类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另外,也可以含有如下添加剂:受阻酚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苯甲酸酯类、氰基丙烯酸酯类等紫外线吸收剂或者抗氧化剂;高级脂肪酸、酸酯类、酸酰胺类、高级醇等润滑剂或者可塑剂;褐煤酸、其盐、其酯、其半酯、硬脂醇、硬脂酰胺和乙烯蜡等脱模剂;亚磷酸盐、次亚磷酸盐等防着色剂;卤素类或者磷类及硅酮类的非卤素类的阻燃剂;成核剂;胺类、磺酸类、聚醚类等防静电剂;颜料等着色剂等。其中,优选按照适用的用途所要求的特性,在本发明偏光件保护膜的透明性不降低的范围内进行添加。具体而言,优选丙烯酸树脂和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以外的树脂或添加剂相对于本发明偏光件保护膜的总含量,被设为10重量%以下。
为了赋予耐候性,特别优选在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的熔点优选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若紫外线吸收剂的熔点为130℃以上,则加热熔融加工时的挥发少,难以产生膜制造时的滚筒污染。
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但特别优选分子量为400以上的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分子量为400以上的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作为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Tinuvin1577”(Ciba SpecialtyChemicals Co.,Ltd.制造)、“Adeka Stab LA-31”(旭电化工业公司制造)等。
作为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的光学特性,正面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大小成为问题。因此,在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中也可以含有相位差降低剂。作为相位差降低剂,优选例如丙烯腈-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共聚物等含有苯乙烯的聚合物。作为相位差降低剂的添加量,相对于上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树脂,优选为3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以下。当超过该范围而添加时,存在因使可见光散射或损害透明性而导致缺乏作为偏光件保护膜的特性的顾虑。
在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中,除上述丙烯酸树脂以外,也可以含有丙烯酸弹性体颗粒。通过使丙烯酸弹性体颗粒分散于偏光件保护膜中,作为偏光件保护膜能够得到优异的韧性。
优选丙烯酸弹性体颗粒含有橡胶质聚合物。橡胶质聚合物中,作为原料单体,将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成分作为必须成分,作为除此以外优选含有的成分,可以列举二甲基硅氧烷和苯基甲基硅氧烷等硅酮成分、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成分、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等腈成分、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等共轭二烯成分、聚氨酯成分、乙烯成分、丙烯成分、异丁烯成分等。其中,优选含有选自丙烯酸成分、硅酮成分、苯乙烯成分、腈成分、共轭二烯成分中的至少1种。橡胶质聚合物可以含有原料单体(优选为上述各成分)的均聚物,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原料单体的共聚物,也可以含有它们两者。更优选组合2种以上的上述成分的橡胶质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含有丙烯酸成分和硅酮成分的橡胶质聚合物,含有丙烯酸成分和苯乙烯成分的橡胶质聚合物,含有丙烯酸成分和共轭二烯成分的橡胶质聚合物,含有丙烯酸成分、硅酮成分和苯乙烯成分的橡胶质聚合物等。
优选在橡胶质聚合物中,除上述成分以外,还含有二乙烯基苯、丙烯酸烯丙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等交联性成分。
作为橡胶质聚合物,优选含有具有丙烯酸烷基酯单元与芳香族乙烯类单元的组合的聚合物。丙烯酸烷基酯单元中,丙烯酸丁酯在提高韧性方面极为有效,通过使芳香族乙烯类单元例如苯乙烯共聚在其上,能够调节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折射率。
优选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与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其原因在于,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能够得到高透明性。以这种方式,作为使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与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差为0.01以下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将构成丙烯酸树脂的各单体单元的组成比进行调整的方法、将在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中所含的橡胶质聚合物和各单体的组成比进行调整的方法等。特别是将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类单元共聚在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烷基酯上,调整其共聚比率,由此得到与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差小的丙烯酸弹性体颗粒。
作为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70~300nm,更优选为100~200nm。当不足70nm时,存在韧性的改良效果不充分的顾虑;当大于300nm时,存在耐热性降低的顾虑。
作为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中的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含量,优选为7~40重量%,更优选为12重量%~20重量%。当不足7重量%时,存在韧性的改良效果不充分的顾虑;当超过40重量%时,存在耐热性降低的顾虑。
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也可以通过纵拉伸和/或横拉伸进行拉伸。
上述拉伸可以为仅纵拉伸的拉伸(自由端单轴拉伸),也可以为仅横拉伸的拉伸(固定端单轴拉伸),然而,优选纵拉伸倍率为1.1~3.0倍、横拉伸倍率为1.1~3.0倍的逐次拉伸或者同时双轴拉伸。仅纵拉伸的拉伸(自由端单轴拉伸)和仅横拉伸的拉伸(固定端单轴拉伸)存在如下顾虑:仅在拉伸方向上膜强度提高,而相对于拉伸方向在直角方向上强度并不提高,从而作为膜整体无法得到充分的膜强度。上述纵拉伸倍率更优选为1.2~2.5倍,进一步优选为1.3~2.0倍。上述横拉伸倍率更优选为1.2~2.5倍,进一步优选为1.4~2.0倍。当纵拉伸倍率、横拉伸倍率不足1.1倍时,存在拉伸倍率过低而几乎无拉伸效果的顾虑。若纵拉伸倍率、横拉伸倍率超过3.0倍,则由于膜端面的平滑性的问题,而易于产生拉伸裂纹。
优选上述拉伸温度为所拉伸的膜的Tg~(Tg+30℃)。若上述拉伸温度低于Tg,则存有导致膜断裂的顾虑。若上述拉伸温度超过(Tg+30℃),则存在膜开始熔融、通纸变得困难的顾虑。
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通过利用纵拉伸和/或横拉伸拉伸而成,不仅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并且机械强度也优异,生产性和再制性上升。
优选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的面内相位差Δnd为3.0nm以下,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为10.0nm以下,撕裂强度为2.0N/mm以上。通过面内相位差Δnd、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撕裂强度在这些范围内,而兼顾优异的光学特性和优异的机械强度。
在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中,面内相位差Δnd越小越好,优选为2.0nm以下,更优选为1.5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nm以下。若上述面内相位差Δnd超过3.0nm,则存在本发明的效果、特别是优异的光学特性无法发挥的顾虑。厚度方向相位差Rth越小越好,优选为7.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nm以下。若上述厚度方向相位差Rth超过10.0nm,则存在本发明的效果,特别是优异的光学特性无法发挥的顾虑。
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中,对波长550nm的光的光弹性系数优选为-2×10-12~2×10-12Pa-1,更优选为-1×10-12~1×10-12Pa-1。通过使对波长550nm的光的光弹性系数在上述范围内,而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特别是优异的光学特性。再者,对波长550nm的光的光弹性系数,例如通过使用光谱式椭圆仪(spectroscopic ellipsometer)(日本分光(株)制造,产品名“M-220”),一边夹持样品(尺寸2cm×10cm)的两端而施加应力(5~15N),一边测定样品中央的相位差值(23℃/波长550nm),由应力与相位差值的函数的倾斜度而算出。
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优选也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抗拉强度在MD方向上,优选为65N/mm2以上,更优选为70N/m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5N/mm2以上,特别优选为80N/mm2以上;在TD方向上,优选为45N/mm2以上,更优选为50N/m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5N/mm2以上,特别优选为60N/mm2以上。拉伸伸长率在MD方向上,优选为6.5%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5%以上,特别优选为8.0%以上;在TD方向上,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5.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上,特别优选为6.5%以上。当抗拉强度或者拉伸伸长率偏离上述范围时,存在无法发挥优异机械强度的顾虑。再者,抗拉强度或者拉伸伸长率例如能够依据JIS K 7113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中,透湿度优选为3~100g/m2·24hr,更优选为5~60g/m2·24hr。若上述透湿度超过100g/m2·24hr,则存在耐湿性差的顾虑。当上述透湿度不足3g/m2·24h时,存在粘结性差的顾虑。
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中,表示光学透明性的雾度越低越好,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以下。若雾度为5%以下,则可以在视觉上给予膜以良好的清晰感,若进一步设为1.5%以下,则在用作窗等采光部件时,也可以同时得到辨视性和采光性,另外,在用作显示装置的前面板时,也可以良好地目视到显示内容,故工业利用价值高。为了如此降低雾度,有效的方法是例如缩小丙烯酸树脂与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折射率差。另外,表面粗度也作为表面雾度而影响雾度,故也控制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粒径和添加量,或者减小制膜时冷却辊、轧光辊、转鼓、带、和溶液制膜的涂布基材的表面粗度也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5~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40μm。若偏光件保护膜的厚度为1μm以上,则具有适度的强度和刚性,在层压和印刷等二次加工时操作性良好。另外,由提取时的应力而产生的相位差也易于控制,故可以稳定且容易地进行膜制造。若偏光件保护膜的厚度为100μm以下,则除卷取膜变得容易以外,线速度、生产性、并且控制性变得容易得到。
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优选高张力下1%变形温度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此处,所谓高张力下1%变形温度,是对在膜长度方向上所取样的初始长度为15mm、宽度为4mm的样品,在张力1.5MPa下自25℃以20℃/分钟进行升温时,作为伸长1%时的温度而测定。该温度低意味存在耐热性差的趋势。当高张力下1%变形温度不足100℃时,存在产生如下问题的顾虑:在进行涂布加工中的干燥工序、蒸镀加工、溅射加工时,导致膜的平面性劣化。作为高张力下1%变形伸长率的上限,从得到断裂伸长率为15%以上的膜的方面考虑,优选设为140℃以下。
为了使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满足上述优选断裂伸长率和高张力下1%变形温度,可以适当调整所谓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戊二酸酐单元的含量、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粒径、添加量和膜中的分散状态的膜特性。
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优选膜长度方向的夏比(Charpy)冲击强度为60kJ/m2以上,更优选为90kJ/m2以上。通过将夏比冲击强度设为60kJ/m2以上,能够制作耐高速切割的膜。为了得到夏比冲击强度大的偏光件保护膜,有效的是在不使光学特性恶化的范围内增大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平均粒径。
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优选其全光线透射率为91%以上,更优选为93%以上。另外,实际上限为99%。为了达成以全光线透射率所表示的优异透明性,有效的是以不导入吸收可见光的添加剂和共聚成分的方式进行制作,或减小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
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也可以在至少一面上具有硬涂层。硬涂层是为了防止刮伤而设置的。作为形成硬涂层的硬涂剂,例如可以列举以有机硅类化合物、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为主要成分的热固化性交联树脂,和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的交联性树脂等。
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也可以在至少一面上具有防反射膜。防反射膜是为了提高全光线透射率而设置的。作为防反射膜,虽然存在多种,然而,优选至少包括光吸收层,例如优选采用包括低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和光吸收层的构成。作为低折射率层的材料,可以列举SiO2、MgF2等。作为高折射率层的材料,可以列举TiO2、ZrO2、ITO、SnO2、Y2O3、ZnO等。作为光吸收层,可以列举作为构成复合膜时的构成要素而在其中插入TiNx、Au、Ag、NiOx等膜而形成的层等。
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可以利用任意方法制造,但优选将用于形成上述丙烯酸树脂的原料(例如,形成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形成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等)、形成上述结构单元(A)的不饱和羧酸酯单体、形成上述结构单元(B)的其它乙烯类单体等)、上述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上述添加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等进行混合,根据需要添加任意适当的溶剂(例如,甲基乙基酮等),一边加热一边进行分子内环化反应。作为分子内环化反应,可以优选列举利用脱醇反应和/或脱水的分子内环化反应。作为一边加热一边进行分子内环化反应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然而,优选通过具有通风口的加热的挤出机而制造的方法、和利用在氮气流中或者真空下能够进行加热脱气的装置内进行制造的方法。再者,若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加热脱气的温度是产生由脱醇和/或脱水引起的分子内环化反应的温度,则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80~300℃的范围,更优选为200~280℃的范围。另外,此时的加热脱气时间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所要求的共聚组成而设定任意的适当时间,但通常优选为1~60分钟的范围。若在一边加热一边进行分子内环化反应后,可以通过挤出成形(T模具法和吹塑法等熔融挤出法)、浇铸成形(熔融流延法等)、和压延成形进行膜化。
含有上述通式(3)所示的戊二酸酐单元的丙烯酸树脂基本上能够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而制造。
使通式(4)所示的不饱和羧酸单体、通式(5)所示的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和当含有其它乙烯类单体单元时赋予该单元的乙烯类单体进行聚合,作为共聚物(a)。
Figure A20068003283400261
(通式(4)中,R5表示氢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Figure A20068003283400262
(通式(5)中,R6表示氢或碳原子数为1~5的脂肪族或脂环式烃基,R7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脂肪族烃基。)
作为单体的配合比例,将所配合的单体的总和设为100重量%,不饱和羧酸单体优选为15~45重量%,更优选为20~40重量份。另外,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优选为55~85重量%,更优选为60~80重量%。
将不饱和羧酸单体的含量设为15~45重量%,由此在加热共聚物(a)时,上述通式(3)所示的戊二酸酐单元的含量成为20~40重量%的优选范围,能够得到耐热性、无色透明性、滞留稳定性优异的丙烯酸树脂。
作为生成共聚物(a)的聚合方法,基本而言,可以使用以自由基聚合进行的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化聚合等众所周知的聚合方法。就杂质更少而言,特别优选溶液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
就制成防止着色树脂且色调良好的观点而言,生成共聚物(a)的聚合温度优选设为95℃以下,更优选为8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以下。另外,作为聚合温度的下限,就考虑聚合速度的生产性方面而言,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考虑到提高聚合产率或者聚合速度的目的,也可以随聚合的进行升高聚合温度,然而,此时优选为通过该工序而将上限温度控制在95℃以下,优选为在聚合开始温度也在75℃以下的较低温度下进行。
就生产效率的观点而言,作为用于生成共聚物(a)的聚合时间,优选为60~360分钟,更优选为90~180分钟。
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由共聚物(a)的分子量决定,故如上所述将丙烯酸树脂设为其优选聚合平均分子量的范围内(优选为1000~2000000,特别优选为80000~150000),并且共聚物(a)的分子量以重均分子量计,优选为1000~2000000,特别优选为80000~150000。
共聚物(a)的分子量通过例如调节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或者烷基硫醇、四氯化碳、四溴化碳、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三乙胺等链转移剂的添加量而控制。特别是在聚合稳定性和操作容易度等方面,能够优选采用调节作为链转移剂的烷基硫醇的添加量的方法。
作为上述烷基硫醇,例如可以列举正辛硫醇、叔十二硫醇、正十二硫醇、正十四硫醇、正十八硫醇等,其中优选使用叔十二硫醇、正十二硫醇。
作为上述烷基硫醇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在共聚物(a)的制造中所使用的总单体,优选为0.2~5.0重量份,更优选为0.3~4.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4~3.0重量份。
若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或者非存在下加热共聚物(a),则从在共聚物(a)内邻接的2单元不饱和羧酸单元彼此的羧基上脱水,或者从邻接的不饱和羧酸单元以及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元上脱离醇,生成1单元的上述戊二酸酐单元。
作为加热共聚物(a)使之脱水和/或脱醇,即进行分子内环化反应的方法,从生产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例如使用具有通风口的加热的挤出机的方法、和使用在不活泼气体气氛下或者真空下能够加热脱挥的装置的方法。
作为用于进行上述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具体装置,可以使用例如具备“Unimelt”型螺杆的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三螺杆挤出机、连续式或者分批式捏合机型混炼机等。在这些中,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在连续生产性,易于控制反应时的温度、时间、剪断速度,并且品质稳定性方面优选。
作为挤出机的螺杆的长度/直径比(L/D),优选为40以上。通过将L/D设为40以上,能够确保用于进行充分的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加热时间。通过使用L/D为40以上的挤出机,能够得到使未反应的不饱和羧酸单元的残存量减少,由加热成形加工时的反应再进行而造成的成形品内气泡产生少的聚合物,并且抑制成形滞留时的色调劣化。
作为用于进行上述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具体装置,更优选具有能够导入氮气等不活泼气体的结构的装置。其原因在于,若通过在氧存在下加热而进行分子内环化反应,则因存在黄色增加的趋势,故优选充分地将体系内以氮等不活泼气体进行置换。作为将氮等不活泼气体导入至双螺杆挤出机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从漏斗上部和/或下部连接配管、并流通10~100L/分钟左右的不活泼气体的方法等。
作为用于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加热温度,考虑到使该反应顺利进行的方面,优选为180~300℃,更优选为200~280℃。
作为用于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加热时间,根据所要求的共聚组成进行适当设定即可,但优选为1~60分钟,更优选为2~30分钟,更优选为3~20分钟。
优选在为了分子内环化反应而进行加热时,添加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盐类催化剂中的1种以上。作为酸性催化剂,可以列举盐酸、硫酸、对甲苯磺酸、磷酸、亚磷酸、苯膦酸、磷酸甲酯等。作为碱性催化剂,可以列举金属氢氧化物、胺类、亚胺类、碱金属衍生物、醇盐(alkoxide)类等。作为盐类催化剂,可以列举乙酸金属盐、硬脂酸金属盐、碳酸金属盐、氢氧化铵盐等。其中,因含有碱金属的碱性催化剂或盐类催化剂以较少量的添加量而显示出优异的反应促进效果,故可以优选加以使用。具体而言,可以列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甲醇钠、乙醇钠、酚钠、甲醇钾、乙醇钾、酚钾等醇盐化合物,乙酸锂、乙酸钠、乙酸钾、硬脂酸钠等有机羧酸盐等,在其中,可以优选使用氢氧化钠、甲醇钠、乙酸锂、乙酸钠。在盐类催化剂中,也存在通过制成水溶液而表现酸性或者碱性的物质,但这些作为盐类催化剂而使用,区别于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催化剂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共聚物(a),优选为0.01~1重量份。通过设为0.01重量份以上,能够得到作为该催化剂的实效;通过设为1重量份以下,而防止其催化剂保持的色对热塑性聚合物的着色产生不良影响,或透明性降低。
在使丙烯酸弹性体颗粒分散于丙烯酸树脂或者其前体中时,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优选为以其表层具有60℃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丙烯酸类树脂进行叠层的状态,或者使乙烯类单体进行接枝共聚的状态。通过如此操作,防止丙烯酸弹性体颗粒彼此的粘结-凝集,提高其操作性,并且提高在丙烯酸树脂中的分散性。
在表层具有60℃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丙烯酸类树脂叠层的状态(以下有时称作“核壳型”)的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中,作为构成外壳部分的“具有60℃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丙烯酸类树脂”,优选含有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元或不饱和羧酸类单元的物质。在外壳部分含有这些的核壳型丙烯酸弹性体颗粒,在添加到上述共聚物(a)中进行加热时,与基质树脂的亲和性良好,并且分散性提高。另外,通过加热,在外壳部分也进行分子内环化反应,成为外壳部分与基质树脂同化的情况,故能够由外壳部分防止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的透明性受抑制。另外,在基质树脂内丙烯酸弹性体颗粒得以坚固地保持,故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也提高。
作为成为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单元的原料的单体,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更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
作为成为不饱和羧酸类单元的原料的单体,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更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
核壳型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中内核与外壳的重量比相对于二者的总和,优选内核为50~90重量%,更优选为60~80重量%。
作为核壳型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MitsubishiRayon Co.,Ltd.制造的“Metablen”、Kaneka Corporation制造的“カネエ一ス”、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Paraloid”、Rohm and Haas Company制造的“Acryloid”、Ganz Chemical Co.,Ltd.制造的“Staphyloid”、KurarayCo.,Ltd.制造的“Parapet SA”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在使乙烯类单体进行接枝共聚的状态(以下称作“接枝共聚型”)的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中,作为乙烯类单体,可以采用具有乙烯基的不饱和羧酸酯类单体、具有乙烯基的不饱和羧酸类单体、和芳香族乙烯类单体等。另外,也可以根据与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中所含的橡胶质聚合物或基质树脂的兼容性,使其它乙烯类单体共聚。
作为赋予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乙烯类单体的量,以橡胶质聚合物:乙烯类单体的重量比计,优选为(10~80)∶(20~90),更优选为(20~70)∶(30~80),更优选为(30~60)∶(40~70)。通过将乙烯类单体设为20重量%以上,能够得到本方式的实效。另一方面,通过将乙烯类单体设为90重量%以下,能够抑制冲击强度下降。
在接枝共聚型丙烯酸弹性体颗粒中,也可以含有源自未进行接枝共聚的乙烯类单体的成分,但就冲击强度的观点而言,优选接枝率为10~100%。此处,所谓接枝率,是赋予橡胶质聚合物的乙烯类单体中进行接枝共聚的物质的重量比例。另外,未进行接枝的共聚物的甲基乙基酮溶剂,在30℃下测定的极限粘度并无特别限定,但就冲击强度与成形加工性的平衡的观点而言,优选使用为0.1~0.6dl/g的甲基乙基酮溶剂。
作为使丙烯酸弹性体颗粒成为接枝共聚型的方法,可以采用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化聚合等聚合法。
核壳型或者接枝共聚型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粒径、含量以及折射率,以除外壳部分及接枝共聚物部分以外的橡胶质聚合物为对象而进行评价。对于粒径,例如可以从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截面观察等,排除外壳部分和接枝共聚部分进行评价。另外,含量可以由在溶解有丙烯酸树脂的丙酮等溶剂中溶解后的不溶成分进行评价。
作为在丙烯酸树脂或者其前体中添加丙烯酸弹性体颗粒或其它添加剂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将丙烯酸树脂与其它添加成分预先混合后,通常在200~350℃下,由单螺杆或者双螺杆挤出机均匀地进行熔融混炼。
另外,在作为丙烯酸树脂的前体的共聚物(a)中添加丙烯酸弹性体颗粒或其它添加剂,在利用双螺杆挤出机等进行上述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同时,熔融混炼丙烯酸弹性体颗粒(B)或其它添加剂而进行配合。
在熔融混炼中,也可以同时进行赋予丙烯酸弹性体颗粒的外壳部分等不饱和羧酸单体单元或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单元的环化反应。
在后述的溶液制膜时,可以使用在将丙烯酸树脂与丙烯酸弹性体颗粒成分溶解或者分散的溶剂中混合后,将溶剂除去的方法。
特别优选在溶液制膜中,以除去异物为目的,将构成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的树脂进行过滤。通过除去异物,能够防止树脂的着色,可以有用地用作光学用途膜。可以将溶解在四氢呋喃、丙酮、甲基乙基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等溶剂中的树脂,优选在25℃以上100℃以下的温度下,用烧结金属、多孔性陶瓷、砂、金属丝网等过滤器进行过滤。
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可以利用熔融制膜或者溶液制膜进行制膜。作为熔融制膜,存在吹塑法、T模具法、压延法、切削法等,特别可以优选采用T模具法。作为溶液制膜,存在聚合物膜上浇铸法、浇铸转鼓法、金属带上浇铸法等,特别是可以优选采用聚合物膜上浇铸法。以下,举例说明各个制造方法。
在熔融制膜中,可以使用安装有单螺杆或者双螺杆的挤出螺杆的挤压机型熔融挤出装置等。作为其螺杆的L/D,设为25~120,可以防止着色,故优选。作为用于制造本发明偏光件保护膜的熔融挤出温度,优选为150~350℃,更优选为200~300℃。作为熔融剪断速度,优选为1000s-1以上5000s-1以下。另外,当使用熔融挤出装置进行熔融混炼时,就抑制着色的观点而言,优选使用通风口,在减压下或者氮气流下进行熔融混炼。
若依据T模具法,则可以使熔融树脂在以齿轮泵计量后从T模具喷嘴吐出,用施加静电法、气室法、气刀法、压辊法等,密接于转鼓等冷却介质上进行冷却固化,而得到膜。为了得到厚度不均少、雾度小的膜,特别优选压辊法。
溶液制膜优选利用溶剂溶解基质树脂。作为溶剂,可以使用四氢呋喃、丙酮、甲基乙基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等,特别优选采用丙酮或甲基乙基酮。
聚合物膜上浇铸法是如下方法:使用棒式涂布机、模具式涂布机等,将溶解有作为原料的树脂组合物的溶液,浇铸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耐热膜上,蒸发除去溶剂(干式法)或者以凝固液固化溶液(湿式法)。
构成防反射膜的低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光吸收层等,可以使用蒸镀或溅镀等真空薄膜膜形成技术而形成。
本发明的偏光件保护膜可以叠层在其它基材上而使用。例如,相对于玻璃、聚烯烃树脂、构成高遮断性层的乙烯亚乙烯共聚物、聚酯等基材,利用含有粘结性树脂层的多层挤出成型或多层吹塑成型而能够叠层成形。在热融着性高时,有时也省略粘结层。
[偏光件]
由上述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可以使用将聚乙烯醇类树脂膜以二色性物质(具有代表性的为碘、二色性染料)进行染色后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的物质。构成聚乙烯醇类树脂膜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聚合度优选为100~5000,更优选为1400~4000。构成偏光件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能够利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将树脂溶解于水或者有机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进行流延成膜的流延法、浇铸法、挤出法)成形。偏光件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偏光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的目的及用途而适当设定,具有代表性的为5~80μm。
作为偏光件的制造方法,可以根据目的、使用材料和条件等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具有代表性的为可以采用将上述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提供给包括膨润、染色、交联、拉伸、水洗、和干燥工序的一系列制造工序的方法。除干燥工序以外的各处理工序中,通过将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在各个工序所使用的溶液的浴中,进行处理。膨润、染色、交联、拉伸、水洗、和干燥的各处理顺序、次数以及实施的有无,可以根据目的、使用材料和条件等进行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将几个处理用一个工序同时进行,也可以省略特定的处理。更详细而言,例如拉伸处理可以在染色处理后进行,也可以在染色处理前进行,也可以与膨润处理、染色处理和交联处理同时进行。另外,例如可以适当采用在拉伸处理的前后进行交联处理。另外,例如,水洗处理可以在全部处理后进行,也可以仅在特定的处理后进行。
膨润工序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浸渍在充满水的处理浴(膨润浴)中而进行。由该处理,清洗聚乙烯醇类树脂膜表面的污垢和抗粘连剂,并且通过使聚乙烯醇类树脂膜膨润而能够防止染色不均等不均匀性。在膨润浴中,可以适当添加甘油和碘化钾等。膨润浴的温度具有代表性的为20~60℃左右,浸渍在膨润浴中的时间具有代表性的为0.1~10分钟左右。
染色工序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浸渍在含有碘等二色性物质的处理浴(染色浴)中而进行。在染色浴的溶液中所使用的溶剂,通常使用水,但也可以适量添加与水具有相溶性的有机溶剂。二色性物质,相对于100重量份溶剂,具有代表性的是以0.1~1.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当使用碘作为二色性物质时,染色浴的溶液优选还含有碘化物等助剂。其原因在于可以改善染色效率。相对于100重量份溶剂,助剂优选以0.02~20重量份,更优选2~1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作为碘化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染色浴的温度具有代表性的是20~70℃左右,浸渍于染色浴中的时间具有代表性的为1~20分钟左右。
交联工序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将上述染色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交联剂的处理浴(交联浴)中而进行。作为交联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交联剂。作为交联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硼酸和硼砂等硼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等。这些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交联浴的溶液中所使用的溶剂,通常使用水,但也可以适量添加与水具有相溶性的有机溶剂。相对于100重量份溶剂,交联剂具有代表性的是以1~1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当交联剂的浓度低于1重量份时,常有无法得到充分的光学特性的情况。当交联剂的浓度超过10重量份时,有时在拉伸时在膜上所产生的拉伸力变大,并且所得到的偏光板收缩。交联浴的溶液优选还含有碘化物等助剂。其原因在于易于在面内得到均匀的特性。助剂的浓度优选为0.05~15重量%,更优选为0.5~8重量%。碘化物的具体例与染色工序的情况相同。交联浴的温度具有代表性的为20~70℃左右,优选为40~60℃。浸渍于交联浴中的时间具有代表性的为1秒钟~15分钟左右,优选为5秒钟~10分钟。
拉伸工序如上所述可以在任一阶段进行。具体而言,可以在染色处理后进行,也可以在染色处理前进行,也可以与膨润处理、染色处理和交联处理同时进行,也可以在交联处理后进行。聚乙烯醇类树脂膜的累积拉伸倍率需要设为5倍以上,优选为5~7倍,更优选为5~6.5倍。当累积拉伸倍率不足5倍时,有时难以得到高偏光度的偏光板。当累积拉伸倍率超过7倍时,有时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偏光件)易于断裂。作为拉伸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当采用湿式拉伸法时,将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在处理浴(拉伸浴)中拉伸至规定倍率。作为拉伸浴的溶液,适当使用在水或者有机溶剂(例如乙醇)等溶剂中添加各种金属盐、碘、硼或锌的化合物而得到的溶液。
水洗工序具有代表性的为通过将实施上述各种处理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浸渍于处理浴(水洗浴)中而进行。由水洗工序,能够将聚乙烯醇类树脂膜的多余残存物清洗掉。水洗浴可以为纯水,也可以为碘化物(例如碘化钾、碘化钠)的水溶液。碘化物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10质量%。在碘化物水溶液中,也可以添加硫酸锌、氯化锌等助剂。水洗浴的温度优选为10~60℃,更优选为30~40℃。浸渍时间具有代表性的为1秒钟~1分钟。水洗工序可以仅进行1次,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当多次实施时,可以适当调整在各处理所使用的水洗浴中所含的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例如,水洗工序包括将聚合物膜浸渍在碘化钾水溶液(0.1~10质量%、10~60℃)中1秒钟~1分钟的工序和用纯水冲洗的工序。
作为干燥工序,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干燥方法(例如,自然干燥、鼓风干燥、加热干燥)。例如,当加热干燥时,干燥温度具有代表性的为20~80℃,干燥时间具有代表性的为1~10分钟。按如上的方式可以得到偏光件。
[其它层等]
在本发明的偏光板中,含有上述偏光件和上述偏光件保护膜,但优选在偏光件保护膜与偏光件之间具有易粘结层和粘结剂层。
上述粘结剂层优选是由聚乙烯醇类粘结剂形成的层。聚乙烯醇类粘结剂具有聚乙烯醇类树脂和交联剂。
上述聚乙烯醇类树脂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将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其衍生物,含有乙酸乙烯酯与具有共聚性的单体的共聚物的皂化物,将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聚氨酯化、醚化、接枝化、磷酸酯化等后得到的改性聚乙烯醇等。作为上述单体,可以列举马来酸(酐)、富马酸、丁烯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及其酯类,乙烯、丙烯等α-烯烃,(甲基)烯丙基磺酸(钠)、磺酸钠(马来酸单烷基酯)、二磺酸钠马来酸烷基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碱盐、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物等。这些聚乙烯醇类树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上述聚乙烯醇类树脂就粘结性方面而言,平均聚合度优选为100~3000,更优选为500~3000,平均皂化度优选为85~100摩尔%,更优选为90~100摩尔%。
作为上述聚乙烯醇类树脂,可以使用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是具有反应性高的官能基的聚乙烯醇类粘结剂,就偏光板的耐久性提高的方面而言优选。
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可以使聚乙烯醇类树脂与双酮以众所周知的方法进行反应而得到。例如可以列举:将聚乙烯醇类树脂预先分散在乙酸等溶剂中,在其中添加双酮的方法;将聚乙烯醇类树脂预先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或者二噁烷等溶剂中,在其中添加双酮的方法等。另外,可以列举将双酮气体或者液状双酮直接接触于聚乙烯醇的方法。
若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乙酰乙酰基改性度为0.1摩尔%以上,则并无特别限定。当不足0.1摩尔%时,粘结剂层的耐水性不充分,故不适当。乙酰乙酰基改性度优选为0.1~40摩尔%,更优选为1~20摩尔%。若乙酰乙酰基改性度超过40摩尔%,则与交联剂的反应点变少,耐水性的提高效果小。乙酰乙酰基改性度是通过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而测定的值。
作为上述交联剂,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聚乙烯醇类粘结剂中所使用的交联剂。交联剂可以使用具有至少2个与聚乙烯醇类树脂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乙二胺、三亚乙基胺、六亚甲基二胺等具有2个亚烷基与胺基的亚烷基二胺类(其中优选六亚甲基二胺);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三亚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合物、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亚甲基双(4-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及这些的酮肟嵌段物或者酚嵌段物等异氰酸酯类;乙二醇二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甘油醚、甘油二或者三甘油醚、1,6-己二醇二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甘油醚、二甘油苯胺、二甘油胺等环氧类;甲醛、乙醛、丙醛、丁醛等单醛类;乙二醛、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顺丁烯二醛、邻苯二醛等二醛类;羟甲基脲、羟甲基三聚氰胺、烷基化羟甲基脲、烷基化羟甲基化三聚氰胺、乙酰胍胺、苯胍胺与甲醛的缩合物等胺基-甲醛树脂;还有钠、钾、镁、钙、铝、铁、镍等二价金属、或者三价金属的盐以及其氧化物等。作为交联剂,优选三聚氰胺类交联剂,特别优选羟甲基三聚氰胺。
上述交联剂的配合量,相对于100重量份聚乙烯醇类树脂,优选为0.1~35重量份,更优选为10~25重量份。另一方面,为了使耐久性进一步提高,可以相对于100重量份聚乙烯醇类树脂,超过30重量份且46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配合交联剂。特别是当使用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时,优选交联剂的使用量超过30重量份而使用。通过在超过30重量份且46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配合交联剂,而提高耐水性。
另外,在上述聚乙烯醇类粘结剂中,也可以进一步添加硅烷偶合剂和钛偶合剂等偶合剂,各种粘着赋予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和耐水解稳定剂等稳定剂等。
本发明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可以为了在与偏光件接触的面上提高粘结性,而实施易粘结处理。作为易粘结处理,可以列举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低压UV处理、皂化处理等表面处理,优选为了在进行易粘结处理后,形成易粘结层(固定层(anchor layer))。
作为上述易粘结层,例如可以列举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层。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层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含有异氰酸酯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胺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巯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羧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环氧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乙烯型不饱和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卤素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异氰酸酯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优选为胺基类硅烷醇。进一步通过添加用于使上述硅烷醇高效地进行反应的钛系催化剂或锡系催化剂,而使粘结力得以加强。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中添加其它添加剂。具体而言,也可以进一步使用萜烯树脂、酚树脂、萜烯-酚树脂、松香树脂、二甲苯树脂等粘着赋予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等稳定剂等。
上述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层是利用众所周知的技术进行涂布、干燥而形成。硅酮层的厚度在干燥后,优选为1~300nm,更优选为1~100nm,进一步优选为1~80nm,特别优选为5~70nm。在涂布时,也可以用溶剂稀释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稀释溶剂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醇类。稀释浓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5重量%,更优选为1~3重量%。
上述粘结剂层的形成是通过将上述粘结剂涂布在偏光件保护膜的任一侧或者两侧、偏光件的任一侧或者两侧而进行。在将偏光件保护膜与偏光件贴合之后,实施干燥工序,形成包括涂布干燥层的粘结剂层。也可以在形成粘结剂层后将其贴合。偏光件与偏光件保护膜的贴合可以通过辊筒贴合机等进行。加热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可以根据粘结剂的种类适当决定。
若粘结剂层的厚度在干燥后的厚度过厚时,则在偏光件保护膜的粘结性方面并不理想,故优选为0.1~50nm,更优选为1~50nm,进一步优选为5~40nm。
偏光件保护膜对于偏光件的贴合,可以在偏光件的两面用上述偏光件保护膜的一侧进行粘结。
另外,偏光件保护膜对于偏光件的贴合,可以在偏光件的一面用上述偏光件保护膜的一侧进行粘结,而在另一面上贴合纤维素类树脂膜。
上述纤维素类树脂膜并无特别限定,然而,从透明性和粘结性方面考虑,优选为三醋酸纤维素。纤维素类树脂膜的厚度优选为30~100μm,更优选为40~80μm。若厚度薄于30μm,则膜强度降低且操作性恶化;若厚于100μm,则在耐久性中光透射率的下降变得明显。
A-3.第一光学补偿层
第一光学补偿层是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的正A板,其用于消除在VA模式(垂直配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斜向观察时,因正交尼科尔(Nicol)状态的偏光板失去外观上的正交状态而使视角特性恶化的原因。
第一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减轻从斜向观察时的色偏移。
第一光学补偿层表现出作为异常光与平常光的光程差的相位差值越靠近短波长侧则越小的波长分散特性。
第一光学补偿层例如优选列举如下:为拉伸膜层,含有液晶,并且含有具有芴骨架的聚碳酸酯的层(例如记载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48919号公报中);为拉伸膜层,并且含有乙酸纤维素的层(例如记载在日本专利特开2000-137116号公报中);为拉伸膜层,并且含有2种以上的具有不同波长分散特性的芳香族聚酯聚合物的层(例如记载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14234号公报中);为拉伸膜层,并且含有具有2种以上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的层,该单体单元源自形成具有不同波长分散特性的聚合物的单体(记载在WO00/26705号公报中);将2种以上具有不同波长分散特性的拉伸膜层进行叠层的复合膜层(记载在日本专利特开平2-120804号公报中)等。
作为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为均聚物(homopolymer),也可以为共聚物(copolymer),也可以为多个聚合物的掺合物。在为掺合物的情况,由于需要为光学性透明,故相溶掺合、各聚合物的折射率大致相等。
作为上述掺合物的具体组合,例如可以列举:作为具有负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作为具有正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聚(偏二氟乙烯)、聚(环氧乙烷)、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等的组合;作为具有负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聚苯乙烯、苯乙烯/十二酰基顺丁烯二酰亚胺共聚物、苯乙烯/环己基顺丁烯二酰亚胺共聚物、苯乙烯/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共聚物等,与作为具有正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聚(苯醚)的组合;作为具有负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与作为具有正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聚碳酸酯的组合;作为具有负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与作为具有正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的组合等。在这些中,从透明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作为具有负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聚苯乙烯,与作为具有正光学异向性的聚合物的聚(苯醚)的组合。作为聚(苯醚),例如可以列举聚(2,6-二甲基-1,4-苯醚)等。
作为上述共聚物(copolymer),例如可以列举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类共聚物、聚酯类共聚物、聚酯碳酸酯类共聚物、聚芳酯类共聚物等。特别是因为具有芴骨架的片段能够成为负光学异向性,所以优选具有芴骨架的聚碳酸酯、具有芴骨架的聚碳酸酯类共聚物、具有芴骨架的聚酯、具有芴骨架的聚酯类共聚物、具有芴骨架的聚酯碳酸酯、具有芴骨架的聚酯碳酸酯类共聚物、具有芴骨架的聚芳酯、具有芴骨架的聚芳酯类共聚物等。
第一光学补偿层能够作为λ/4板发挥功能。第一光学补偿层的面内相位差Re1为90~160nm,优选为100~150nm,更优选为110~150nm。
第一光学补偿层以能够作为λ/4板适当发挥功能的方式设定其厚度。其厚度可以设定为能够得到所需的面内相位差Re1。具体而言,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厚度优选为40~200μm,更优选为50~180μm,进一步优选为60~150μm。
第一光学补偿层的面内相位差Re1通过使表示上述的波长分散特性(逆波长分散特性)的树脂膜的拉伸倍率和拉伸温度变化而进行控制。
拉伸倍率可以根据第一光学补偿层中所需的面内相位差Re1、第一光学补偿层中所需的厚度、所使用的树脂的种类、所使用的膜的厚度、拉伸温度等,进行适当改变。具体而言,拉伸倍率优选为1.17~1.47倍,更优选为1.22~1.42倍,进一步优选为1.27~1.37倍。通过以这种拉伸倍率进行拉伸,可以得到具有能充分发挥本发明效果的面内相位差Re1、并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的第一光学补偿层。
拉伸温度可以根据第一光学补偿层中所需的面内相位差Re1、第一光学补偿层中所需的厚度、所使用的树脂的种类、所使用的膜的厚度、拉伸倍率等,进行适当改变。具体而言,拉伸温度优选为130~150℃,更优选为135~145℃,进一步优选为137~143℃。通过以这种拉伸温度进行拉伸,可以得到具有能充分发挥本发明效果的面内相位差Re1、并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的第一光学补偿层。
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形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如下方法:调制将上述形成材料溶解于溶剂而获得的溶液,将其在表面平滑的基材膜上和金属制环形带(endless belt)上涂布成为膜状,其后蒸发除去溶剂,形成第一光学补偿层。
在上述涂布中可以使用的溶剂并无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四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苯、邻二氯苯等卤化烃类;苯酚、对氯酚等酚类;苯、甲苯、二甲苯、甲氧基苯、1,2-二甲氧基苯等芳香族烃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环戊酮、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等酮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溶剂;叔丁醇、丙三醇、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一缩二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2-甲基-2,4-戊二醇等醇类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溶剂;乙腈、丁腈等腈类溶剂;二乙醚、二丁醚、四氢呋喃等醚类溶剂;二硫化碳;乙基赛路苏(ethylcellosolve)、丁基赛路苏(butyl cellosolve)等赛路苏类等。这些溶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涂布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旋涂法(spin coat)、辊涂法(roll coat)、流涂法(flowcoat)、印刷法(print coat)、浸涂法(dip coat)、流延成膜法、棒式涂布法(bar coat)、凹版印刷法等。另外,在涂布时,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聚合物层的重叠方式。
上述基材膜的形成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方法。例如,优选列举透明性优异的聚合物,另外,从适于拉伸处理和收缩处理方面而言,优选热塑性树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三醋酸纤维素(TAC)等醋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降冰片烯树脂(例如商品名“ARTON”(JSR(株)制造)、商品名“ZEONOR”、商品名“ZEONEX”)(日本Zeon公司制造)等)、纤维素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及这些的混合物等。另外,也可以使用液晶性聚合物等。再者,也可以使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号)中所记载的、在侧链具有取代酰亚胺基或者未取代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与在侧链具有取代苯基或者未取代苯基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等。作为具体例,例如具有由异丁烷及N-亚甲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所构成的交替共聚物、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等。这些形成材料之中,例如,优选能够将形成透明膜时的双折射率设定为相对更低的材料,具体而言,优选上述的在侧链具有取代酰亚胺基或者未取代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与在侧链具有取代苯基或者未取代苯基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在上述树脂之中,作为代表性的可以列举三醋酸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类聚合物膜、降冰片烯类聚合物膜(商品名“ARTON”(JSR(株)制造)、商品名“ZEONOR”、商品名“ZEONEX”(日本Zeon公司制造)等)。
上述基材膜的厚度优选为10~1000μm,更优选为2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30~100μm。
另外,作为将第一光学补偿层形成为偏光板的透明保护层的方法,例如可以将上述涂布溶液涂布在偏光件上,并将上述溶剂蒸发除去形成第一光学补偿层。
A-4.第二光学补偿层
第二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可以作为所谓负C板发挥功能。因第二光学补偿层具有这种折射率分布,故特别可以良好地补偿VA模式的液晶单元的液晶层的双折射性。即,第二光学补偿层用于除去在VA模式(垂直配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从斜向观察时,由于液晶分子的等向性崩解而使视角特性恶化的原因。其结果为,可以得到视角特性显著提高的液晶显示装置。
由于在本说明书中“nx=ny”不仅包括nx与ny严格相等的情况,也包括nx与ny实质上相等的情况,故第二光学补偿层可以具有面内相位差Re2,并可以具有慢轴。作为负C板在实用上能够容许的面内相位差Re2为0~20nm,优选为0~10nm,更优选为0~5nm。
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2为30~300nm,优选为60~180nm,更优选为80~150nm,进一步优选为100~120nm。能够得到这种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2的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等而变化。
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10μm。
作为形成上述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材料,可以列举任意的适当高分子膜、将表现胆甾醇状液晶相的液晶性材料进行固化而得到的膜、固化为盘形液晶性化合物的膜以及无机层状化合物等。
作为形成上述第二光学补偿层的高分子膜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等。另外,可以列举环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尼龙和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类树脂,芳香族聚酰亚胺和聚酰亚胺酰胺等酰亚胺类树脂,砜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醚醚酮类树脂,聚苯硫醚类树脂,乙烯醇类树脂,偏氯乙烯类树脂,乙烯缩丁醛类树脂,芳酯类树脂,聚甲醛类树脂,环氧类树脂。另外,也可以列举含有上述树脂的掺合物等的高分子膜等。
作为上述第二光学补偿层所使用的高分子膜,除了可以由浇铸法进行制膜而得到以外,可以利用任意适当的拉伸法进行拉伸而得到。作为上述拉伸法,例如可以列举纵单轴拉伸法、横单轴拉伸法、纵横同时双轴拉伸法、纵横逐次双轴拉伸法等。上述拉伸处理法例如可以使用辊拉伸机、拉幅机或双轴拉伸机等适当拉伸机而进行。另外,上述拉伸也可以分为2次或者3次以上的工序而进行。将上述高分子膜进行拉伸的方向可以为膜长度方向(MD方向),也可以为宽度方向(TD方向)。
作为形成上述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材料,优选可以列举:在日本专利特开2003-287750公报[0100]中所记载的聚酰亚胺膜;在日本专利特开2003-287623号公报[0123]中所记载的将含有向列型液晶单体和聚合性手性剂、并表现出胆甾醇状液晶相的液晶性材料进行固化的膜;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32608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负C板。另外,可以列举:在日本专利特开平7-281028号公报[0068]中所记载的盘形液晶无配向层;和在日本专利特开平9-80233号公报[0034]中所记载的将水膨润性无机层状化合物涂布在基材上后进行干燥而得到的膜。
A-5.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依次具有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然而,偏光板与第一光学补偿层、第一光学补偿层与第二光学补偿层分别根据目的而利用任意适当的方法进行叠层。代表性的为将偏光板与第一光学补偿层之间、第一光学补偿层与第二光学补偿层之间,由粘着剂层或粘结剂层进行粘结。
通过以粘着剂层或粘结剂层如此填满各层(也包含偏光板)的间隙,而在组装入图像显示装置时,可以防止各层的光学轴的关系偏离,或防止各层彼此擦伤。另外,也可以减少层间的界面反射,或在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提高对比度。
上述粘着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或粘结力等进行适当设定。具体而言,粘着剂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100μm,更优选为5μm~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30μm。
作为形成上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粘着剂。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溶剂型粘着剂、非水类乳胶型粘着剂、水类粘着剂、热熔粘着剂等。这些中,优选使用将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质聚合物的溶剂型粘着剂。其原因在于,该溶剂型粘着剂对于偏光件、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表现出适当粘着的特性(润湿性、凝集性和粘结性),并且光学透明性、耐候性和耐热性优异。
作为形成上述粘结剂层的粘结剂,代表性的可以列举固化型粘结剂。作为固化型粘结剂的代表例,可以列举紫外线固化型等光固化型粘结剂、湿气固化型粘结剂、热固化型粘结剂。
作为热固化型粘结剂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环氧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类粘结剂。作为湿气固化型粘结剂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异氰酸酯树脂类的湿气固化型粘结剂。优选为湿气固化型粘结剂(特别是异氰酸酯树脂类的湿气固化型粘结剂)。由于湿气固化型粘结剂与空气中的水分及粘附体表面的吸附水、羟基和羧基等活性氢基等反应而进行固化,通过涂布粘结剂后放置而可以使之自然固化,并且操作性优异。再者,因固化不必加热,故在层间粘结时不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抑制由于加热所导致的各层劣化。再者,所谓异氰酸酯树脂类粘结剂,是指聚异氰酸酯类粘结剂、聚氨酯树脂粘结剂等的总称。
上述固化型粘结剂也可以使用例如市售的粘结剂,也可以将上述各种固化型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而调制成固化型树脂粘结剂溶液(或者分散液)。在调制固化型树脂粘结剂溶液(或者分散液)时,溶液(或者分散液)中的固化型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固态成分重量为10~80重量%,更优选为20~6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0~50重量%。作为所使用的溶剂,可以根据固化型树脂的种类而采用任意适当的溶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苯、二甲苯等。这些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对各层(也包括偏光板)间的粘结剂的涂布量可以根据目的进行适当设定。例如,涂布量相对于各层的主面,每单位面积(cm2)优选为0.3~3ml,更优选为0.5~2ml,进一步优选为1~2ml。
在涂布后,根据需要,通过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而使粘结剂中所含的溶剂挥发。以如此方式所得到的粘结剂层的厚度优选为0.1~20μm,更优选为0.5~15μm,进一步优选为1~10μm。
粘结剂层的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优选为0.1~0.5GPa,更优选为0.2~0.5GPa,进一步优选为0.3~0.4GPa。另外,由于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与韦克斯硬度(Vicker’s hardness)的相关性为公知,所以也可以换算为韦克斯硬度。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制造的薄膜硬度计(例如商品名:MH4000或商品名:MHA-400等),由按压深度与按压荷重而算出。
A-6.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其它构成要素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其它光学层。作为这种其它光学层,可以根据目的或图像显示装置的种类而采用任意适当的光学层。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液晶膜、光散射膜、衍射膜,另外如其它光学补偿层(相位差膜)等。
本发明的偏光板也可以具有粘着剂层作为最外层的至少一个(有时将这种偏光板称作粘着型偏光板)。作为优选的方式,可以在上述偏光件保护膜的未粘结偏光件侧上,设置用于将其它光学膜或液晶单元等与其它部件粘结的粘着剂层。如此,通过具有粘着剂层作为最外层,例如可以使与其它部件(例如液晶单元)的叠层变得容易,并防止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从其它部件剥离。作为上述粘着剂层的材料,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材料。优选使用吸湿性和耐热性优异的材料。其原因在于,可以防止由吸湿所造成的发泡和剥离、由热膨胀差等所造成的光学特性降低、液晶单元的翘曲等。就实用方面而言,上述粘着剂层的表面在直到实际上使用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为止期间,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隔离物(separator)进行覆盖,防止污染。作为隔离物,例如通过如下等方法形成:在任意适当的膜上,根据需要设置由硅酮类、长链烷基类、氟类、硫化钼等剥离剂的剥离涂层。
形成上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将丙烯酸类聚合物、硅酮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类和橡胶类等的聚合物作为基质聚合物的粘着剂。特别可以优选使用如丙烯酸类粘着剂的光学透明性优异,并且表现出适度润湿性、凝集性和粘结性的粘着特性,耐候性和耐热性等优异的粘着剂。特别优选含有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着剂。
另外,除上述以外,就防止由吸湿造成的发泡现象或剥落现象,防止由热膨胀差等造成的光学特性下降和液晶单元翘曲,进而以高品质且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性等方面而言,优选为吸湿率低且耐热性优异的粘着剂层。
上述粘着剂层也可以含有例如天然物或合成物的树脂类,尤其是赋予粘着性的树脂,或者包括玻璃纤维、玻璃珠、金属粉、其它无机粉末等的填充剂和颜料、着色剂、抗氧化剂等的能够添加在粘着剂层中的添加剂。
另外,也可以为含有微粒并表现出光扩散性的粘着剂层等。
上述粘着剂层可以以适当方式进行附设。作为其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如下等方式:制备在含有甲苯或乙酸乙酯等适当溶剂的单一物或者混合物的溶剂中溶解或分散有基质聚合物或其组合物而得到的10~40重量%左右的粘着剂溶液,将其以流延方式或涂布方式等适当的扩散方式直接附设在附设面上的方式;或者根据上述在隔离物上形成粘着剂层,并将其转移粘结在附设面上的方式。
粘着剂层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成或种类等的重叠层而设置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一面或两面上。另外,在设置于两面时,也可以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正反面制成组成、种类和厚度等相异的粘着剂层。
粘着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和粘结力等适当决定,优选为1~40μm,更优选为5~30μm,特别优选为10~25μm。若薄于1μm,则耐久性变差;另外,若厚于40μm,则易于产生由发泡等所造成的浮动或剥落,而导致外观变差。
为了提高上述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与上述粘着剂层之间的密接性,也可以在其层间设置固定(anchor)层。
作为上述固定层,优选使用选自聚氨酯、聚酯、分子中含有胺基的聚合物类的固定层,特别优选使用分子中含有胺基的聚合物类。分子中含有胺基的聚合物,因分子中的胺基表现出与粘着剂中的羧基和导电性聚合物中的极性基进行反应或离子性相互作用等相互作用,所以可以确保良好的密接性。
作为分子中含有胺基的聚合物类,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亚胺、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乙烯基吡啶、聚乙烯基吡咯烷、由上述丙烯酸类粘着剂的共聚单体所表示的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等含有胺基的单体的聚合物等。
为了在上述固定层赋予抗静电性,也可以添加抗静电剂。作为用于赋予抗静电性的抗静电剂,可以列举: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类,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聚喹喔啉等导电聚合物类,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等金属氧化物类等,然而,尤其考虑到光学特性、外观、抗静电效果、以及抗静电效果在加热时、加湿时的稳定性,可以适合使用导电性聚合物类。其中,可以特别优选使用聚苯胺、聚噻吩等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者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其原因在于,在使用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层的形成材料时,可以抑制在涂布工序时由有机溶剂造成的光学膜基材的变质。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也可以在最外层的一个进一步具有亮度提高膜。作为上述亮度提高膜,可以采用从自然光或者偏振光中分离出直线偏振光的任意适当的膜。作为这种亮度提高膜的代表例,可以列举:将格栅型偏光件、具有折射率差的2种以上材料所制成的2层以上的多层薄膜叠层体、在光束分光器等所使用的折射率不同的蒸镀多层薄膜、具有折射率的2种以上材料所制成的2层以上的复折射层多层薄膜叠层体、使用了具有折射率的2种以上树脂的2层以上的树脂叠层体进行拉伸的膜;将直线偏振光在呈正交的轴方向上以反射/透射而分离的膜等。例如,可以使用将由拉伸而表现相位差的材料(例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或者丙烯酸类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相位差表现量少的树脂(例如,如JSR公司制造的ARTON的降冰片烯类树脂)交替叠层而成的多层叠层体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亮度提高膜例如市售有3M公司制造的商品名DBEF。本发明的亮度提高膜的厚度代表性的为50~200μm左右。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各层,也可以是通过例如以水杨酸酯类化合物、苯并酚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镍配盐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处理的方式等,具有紫外线吸收能的物质。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可以通过将各层由上述粘着剂层或粘结剂层进行叠层而制作。作为叠层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可以将偏光件、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冲压成规定尺寸,以各层的光轴所呈的角度成为所需的范围的方式对齐方向,由粘着剂或粘结剂而将它们叠层。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用途]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可以适合用于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自发光型显示装置)。作为可以应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可以列举液晶显示装置、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PD)、场发射显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在将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例如可以用于防止黑显示时的漏光以及视角补偿。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可以适合用于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适合用于反射型和半透射型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在将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于EL显示器时,例如可以用于防止电极反射。
B.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
B-1.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的整体构成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的概略截面图。如图3所示,该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300′依次具有偏光板30′、第一光学补偿层12′和第二光学补偿层13′。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的各层是由任意适当的粘着剂层或者粘结剂层(未图示)进行叠层。
B-2.偏光板
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中所包含的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所形成的偏光件的两面上具有纤维素类树脂膜。
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中所包含的偏光板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如图4所示,是偏光件31′的一面由粘结剂层32′而粘结在纤维素类树脂膜36′上、偏光件31′的另一面由粘结剂层35′而粘结在纤维素类树脂膜36″上的形态。
[纤维素类树脂膜]
上述纤维素类树脂膜并无特别限定,但从透明性、粘结性方面而言,优选为三醋酸纤维素。纤维素类树脂膜的厚度优选为30~100μm,更优选为40~80μm。若厚度薄于30μm,则膜强度降低且操作性劣化;若厚度厚于100μm,则在耐久性方面,光透射率的降低变得明显。
[偏光件、其它层等]
可以采用与上述A-2项所说明的物质相同的物质。
B-3.第一光学补偿层
可以采用与上述A-3项所说明的物质相同的物质。
B-4.第二光学补偿层
可以采用与上述A-4项所说明的物质相同的物质。
B-5.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依次具有上述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然而,偏光板与第一光学补偿层、第一光学补偿层与第二光学补偿层分别根据目的由任意适当的方法而叠层。代表性的为将偏光板与第一光学补偿层之间、第一光学补偿层与第二光学补偿层之间,利用粘着剂层或粘结剂层进行粘结。
通过如此以粘着剂层或粘结剂层填满各层(也包括偏光板)的间隙,则在组装入图像显示装置时,可以防止各层的光学轴的关系偏离,或防止各层彼此擦伤。另外,也可以减少层间的界面反射,在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可以提高对比度。
上述粘着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或粘结力等进行适当设定。具体而言,粘着剂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100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50μm,最优选为10μm~30μm。
作为形成上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粘着剂。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溶剂型粘着剂、非水类乳胶型粘着剂、水类粘着剂、热熔粘着剂等。在这些中,优选使用将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质聚合物的溶剂型粘着剂。其原因在于,该溶剂型粘着剂对于偏光件、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表现出适当的粘着特性(润湿性、凝集性和粘结性),并且光学透明性、耐候性和耐热性优异。
作为形成上述粘结剂层的粘结剂,代表性的可以列举固化型粘结剂。作为固化型粘结剂的代表例,可以列举紫外线固化型等光固化型粘结剂、湿气固化型粘结剂、热固化型粘结剂。
作为热固化型粘结剂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环氧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类粘结剂。作为湿气固化型粘结剂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异氰酸酯树脂类的湿气固化型粘结剂。优选为湿气固化型粘结剂(尤其是异氰酸酯树脂类的湿气固化型粘结剂)。由于湿气固化型粘结剂与空气中的水分或粘附体表面的吸附水、羟基或羧基等活性氢基等反应且进行固化,通过涂布粘结剂后放置而可以使之自然固化,并且操作性优异。再者,因固化不必加热,故在层间粘结时不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抑制由于加热所导致的各层劣化。再者,所谓异氰酸酯树脂类粘结剂,是指聚异氰酸酯类粘结剂、聚氨酯树脂粘结剂等的总称。
上述固化型粘结剂也可以使用例如市售的粘结剂,也可以将上述各种固化型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而调制成固化型树脂粘结剂溶液(或者分散液)。在调制固化型树脂粘结剂溶液(或者分散液)时,溶液(或者分散液)中的固化型树脂的含有比例,固态成分重量优选为10~80重量%,更优选为20~6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0~50重量%。作为所使用的溶剂,可以根据固化型树脂的种类而采用任意适当的溶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苯、二甲苯等。这些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对各层(也包括偏光板)间的粘结剂的涂布量可以根据目的进行适当设定。例如,涂布量相对于各层的主面,每单位面积(cm2)优选为0.3~3ml,更优选为0.5~2ml,进一步优选为1~2ml。
在涂布后,根据需要,通过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而使粘结剂中所含的溶剂挥发。以如此方式所得到的粘结剂层的厚度优选为0.1~20μm,更优选为0.5~15μm,进一步优选为1~10μm。
粘结剂层的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优选为0.1~0.5GPa,更优选为0.2~0.5GPa,进一步优选为0.3~0.4GPa。另外,由于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与韦克斯硬度(Vicker’s hardness)的相关性为公知,所以也可以换算为韦克斯硬度。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制造的薄膜硬度计(例如商品名:MH4000或商品名:MHA-400等),由按压深度与按压荷重而算出。
B-6.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的其它构成要素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也可以再具有其它光学层。作为这种其它光学层,可以根据目的或图像显示装置的种类而采用任意适当的光学层。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液晶膜、光散射膜、衍射膜,另外如其它光学补偿层(相位差膜)等。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也可以具有粘着剂层作为最外层的至少一个(有时将这种偏光板称作粘着型偏光板)。作为优选的方式,可以设置用于与其它光学膜和液晶单元等其它部件进行粘结的粘着剂层。通过如此具有粘着剂层作为最外层,例如,可以使与其它部件(例如液晶单元)的叠层变得容易,并防止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从其它部件剥离。作为上述粘着剂层的材料,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材料。优选使用吸湿性或耐热性优异的材料。其原因在于,可以防止由吸湿造成的发泡或剥离、由热膨胀差等造成的光学特性的降低、液晶单元的翘曲等。实用上,上述粘着剂层的表面在直到实际上使用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为止期间,利用任意适当的隔离物进行覆盖,可以防止污染。隔离物例如可以利用如下方法等形成:在任意适当的膜上,根据需要设置由硅酮类、长链烷基类、氟类、硫化钼等剥离剂的剥离涂层。
形成上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将丙烯酸类聚合物、硅酮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类和橡胶类等的聚合物作为基质聚合物的粘着剂。特别可以优选使用如丙烯酸类粘着剂的光学透明性优异,并且表现出适度润湿性、凝集性和粘结性的粘着特性,耐候性和耐热性等优异的粘着剂。特别优选含有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着剂。
另外,除上述以外,就防止由吸湿造成的发泡现象或剥落现象,防止由热膨胀差等造成的光学特性下降和液晶单元翘曲,进而以高品质且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性等方面而言,优选为吸湿率低且耐热性优异的粘着剂层。
上述粘着剂层也可以含有例如天然物或合成物的树脂类,尤其是赋予粘着性的树脂,或者包括玻璃纤维、玻璃珠、金属粉、其它无机粉末等的填充剂和颜料、着色剂、抗氧化剂等的能够添加在粘着剂层中的添加剂。
另外,也可以为含有微粒并表现出光扩散性的粘着剂层等。
上述粘着剂层可以以适当方式进行附设。作为其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如下等方式:制备在含有甲苯或乙酸乙酯等适当溶剂的单一物或者混合物的溶剂中溶解或分散有基质聚合物或其组合物而得到的10~40重量%左右的粘着剂溶液,将其以流延方式或涂布方式等适当的扩散方式直接附设在附设面上的方式;或者根据上述在隔离物上形成粘着剂层,并将其转移粘结在附设面上的方式。
粘着剂层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成或种类等的重叠层而设置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的一面或两面上。另外,在设置于两面时,也可以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的正反面制成组成、种类和厚度等相异的粘着剂层。
粘着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和粘结力等适当决定,优选为1~40μm,更优选为5~30μm,特别优选为10~25μm。若薄于1μm,则耐久性变差;另外,若厚于40μm,则易于产生由发泡等所造成的浮动或剥落,而导致外观变差。
为了提高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与上述粘着剂层之间的密接性,也可以在其层间设置固定(anchor)层。
作为上述固定层,优选使用选自聚氨酯、聚酯、分子中含有胺基的聚合物类的固定层,特别优选使用分子中含有胺基的聚合物类。分子中含有胺基的聚合物,因分子中的胺基表现出与粘着剂中的羧基和导电性聚合物中的极性基进行反应或离子性相互作用等相互作用,所以可以确保良好的密接性。
作为分子中含有胺基的聚合物类,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亚胺、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乙烯基吡啶、聚乙烯基吡咯烷、由上述丙烯酸类粘着剂的共聚单体所表示的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等含有胺基的单体的聚合物等。
为了在上述固定层赋予抗静电性,也可以添加抗静电剂。作为用于赋予抗静电性的抗静电剂,可以列举: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类,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聚喹喔啉等导电聚合物类,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等金属氧化物类等,然而,尤其考虑到光学特性、外观、抗静电效果、以及抗静电效果在加热时、加湿时的稳定性,可以适合使用导电性聚合物类。其中,可以特别优选使用聚苯胺、聚噻吩等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者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其原因在于,在使用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层的形成材料时,可以抑制在涂布工序时由有机溶剂造成的光学膜基材的变质。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也可以在最外层的一个再具有硬涂层。作为硬涂层,例如可以采用在日本专利特开平8-338912号公报中所揭示的硬涂层、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9-113728号公报中所揭示的硬涂层。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形成上述偏光板的偏光件或偏光件保护膜等、或粘着剂层等各层,例如也可以通过以水杨酸酯类化合物、苯并酚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镍配盐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处理的方式等,具有紫外线吸收能。
C.液晶面板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在液晶单元的至少一面上,具有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优选实施形态之一是在上述液晶单元的一面上具有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在另一面上具有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或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对于液晶单元的粘结,优选由在该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或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的最外层所设置的粘着剂层进行粘结。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是在上述液晶单元的两面上具有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优选在本发明中,上述液晶单元为反射型或半透射型VA模式。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概略截面图。在此,说明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用液晶面板。液晶面板100具有液晶单元20、在液晶单元20的下侧所配置的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300、在液晶单元20的上侧所配置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300′。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300是从液晶单元20侧依次具有粘着剂层38、第二光学补偿层13、第一光学补偿层12、粘着剂层37、包含含有特定结构单元而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34、易粘结层33、粘结剂层32、偏光件31、粘结剂层35、偏光件保护膜36、亮度提高膜39。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300′是从液晶单元20侧依次具有粘着剂层38′、第二光学补偿层13′、第一光学补偿层12′、粘着剂层37′、纤维素类树脂膜36′、粘结剂层32′、偏光件31′、粘结剂层35′、纤维素类树脂膜36″、硬涂层39′。液晶单元20是具有一对玻璃基板21、21′、在该基板间所配置的作为显示媒体的液晶层22。在下基板21′的液晶层22侧上,设有反射电极23。在上基板21上,设有彩色滤光片(未图示)。基板21、21′的间隔(单元间隙)由衬垫24进行控制。
D.图像显示装置
接着,对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的液晶面板。此处虽作为一例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当然可以适用于需要偏光板或液晶面板的所有显示装置。作为本发明的偏光板可以应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如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PD)、场发射显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的自发光型显示装置。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截面图。在图示例中虽对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也适用于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等。
液晶显示装置200具有液晶单元20、夹持液晶单元20而配置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300及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300′、导光板40、光源50、反射器60。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300及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300′以其偏振光轴相互正交的方式进行配置。液晶单元20具有一对玻璃基板21、21′、和在该基板间所配置的作为显示媒体的液晶层22。在一个的基板21上,设有控制液晶的电光学特性的开关元件(代表性的为TFT)、对该开关元件提供闸信号的扫描线以及提供源信号的信号线(均未图示)。在另一个的玻璃基板21′上,设有构成彩色滤光片的彩色层与遮光层(黑底层)(均未图示)。基板21、21′的间隔(单元间隙)由衬垫24进行控制。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再者,只要无特别表示,实施例中的份和百分比为重量标准。评价以如下方式进行。
<偏光件保护膜与偏光件的粘结性>
根据以下标准,对用手拧转偏光板(100mm×100mm)而拧断时的状态进行评价。
○:偏光件与偏光件保护膜成为一体,不产生剥落。
△:在偏光件和偏光件保护膜、端部可以确认剥落。
×:在偏光件与偏光件保护膜之间可以确认剥落。
<偏光板外观>
对所得到的偏光板的外观进行评价。评价是对于50mm×50mm的偏光板以下述标准由目视而进行。
○:隆起或条纹等一处也没有。
×:未发现隆起或条纹。
所谓隆起,表示偏光件-偏光件保护膜间未密接的状态;所谓条纹,表示偏光件保护膜、或者偏光件为极少量面积,但本身粘结的状态。
<周边不均>
对所得到的偏光板的周边不均进行评价。评价是对所得到的偏光板,进行加热试验(80℃、240小时),将偏光板以成为上板0°、下板90°的方式贴附在玻璃,从下板侧照射背光,以下述基准评价周边不均。周边不均的评价使用于偏光板的背光的相反侧(距离上板50cm的位置)所设置的测定机(二维色分布测定装置,Konica Minolta公司制造,商品名:CA-1500w)而进行。
<相位差的测定>
利用自动双折射测定装置(王子测量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自动双折射仪KOBRA-WPR)计测试料膜的折射率nx、ny和nz,算出面内相位差Δnd(或Re)和厚度方向相位差Rth。测定温度为23℃,测定波长为590nm。
<偏光度变化率、透射率变化率>
将粘着型偏光板,以偏光板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成为45°的方式,以25mm×50mm冲压,将该粘着型偏光板的粘着剂层贴附在玻璃板上,作为测定样品。在60℃/95%RH的恒温恒湿器中投入测定样品,以规定的时间取出,自取出经过30分钟后,以DOT-3(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测定偏光度变化率、透射率变化率。
<厚度的测定>
当厚度不足10μm时,使用薄膜用分光光度计(大塚电子(株)制造,产品名“瞬间多重测光系统MCPD-2000”)进行测定。当厚度为10μm以上时,使用Anritsu Company Inc.制造的数字式测微计“KC-351C型”进行测定。
<加热下Rth变化率>
以夹持玻璃板、且偏光板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成为上板45°且下板135°的方式贴附粘着型偏光板,制作测定样品。在80℃的恒温器中投入测定样品,以规定的时间取出,测定Rth。
<加热/加湿下Rth变化率>
以夹持玻璃板、且偏光板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成为上板45°且下板135°的方式贴附粘着型偏光板,制作测定样品。在60℃/90%RH的恒温恒湿器中投入测定样品,以规定的时间取出,测定Rth。
<液晶面板的评价>
测定所得到的液晶面板在黑显示状态下的对比度和色偏移。测定是使用ELDIM公司制造的“EZ-Contrast 160D”,测定达到全方位/极角0~80°为止的亮度和色。
[制造例1:偏光件的制造]
将厚度为80μm的聚乙烯醇膜,在5重量%(重量比:碘/碘化钾=1/10)的碘水溶液中进行染色。接着,浸渍在含有3重量%的硼酸和2重量%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而在含有4重量%的硼酸和3重量%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拉伸至5.5倍后,浸渍在5重量%的碘化钾水溶液中。其后,在40℃的烘箱中干燥3分钟,得到厚度为30μm的偏光件。
[制造例2:含有具有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的制造]
将2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8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0.3重量份的过硫酸钾、和15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装入反应器中,将反应器一边用氮气置换,一边保持在70℃。连续反应至单体完全转化为聚合物为止,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水溶液。将所得到的水溶液用作悬浊剂。在容量为5公升、且具有挡板和Pfaudler型搅拌翼的不锈钢制高压釜中,供给将0.05重量份的上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共聚物悬浊剂溶解于165重量份离子交换水而得到的溶液,以400rpm进行搅拌,以氮气置换体系内。接着,一边搅拌反应体系,一边添加下述混合物质(A),升温至70℃。
混合物质(A):
甲基丙烯酸                27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            73重量份
正十二硫醇                0.4重量份
2,2′-偶氮二异丁腈       0.2重量份
将内温达到70℃的时刻作为聚合开始时刻,保持180分钟后,停止聚合。以后,根据通常的方法,冷却反应系统,并分离、洗净和干燥聚合物,得到珠粒状共聚物(a-1)。该共聚物(a-1)的聚合率为98%,重均分子量为13万。
将所得到的共聚物(a-1),供给至38mmΦ的双螺杆-单螺杆复合型连续混炼挤出机(CTE公司制造,HTM38、L/D=47.5)。由漏斗部一边以10L/分钟的量清扫氮气,一边以螺杆转速75rpm、原料供给量10kg/hr、料筒温度290℃进行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颗粒状热塑性聚合物(A-1)。热塑性聚合物(A-1)的戊二酸酐结构单元为28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单元为68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单元为4重量%。
除热塑性聚合物(A-1)以外,合成丙烯酸弹性体颗粒。在附有冷却器的玻璃容器(容量5公升)内,添加下述组合物(B)作为初始调整溶液。
组合物(B):
去离子水                120重量份
碳酸钾                  0.5重量份
磺基琥珀酸二辛酯        0.5重量份
过硫酸钾                0.005重量份
一边在氮气氛下搅拌上述初始调整溶液(组合物(B)),一边添加下述组合物(C),在70℃下反应30分钟,得到橡胶质聚合物。
组合物(C):
丙烯酸丁酯                53重量份
苯乙烯                    17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交联剂)  1重量份
一边继续搅拌,一边在70℃下,以90分钟连续添加下述组合物(D),添加结束后,再保持90分钟,形成壳层。
组合物(D):
甲基丙烯酸甲酯                21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                    9重量份
过硫酸钾                      0.005重量份
用硫酸凝固所得的聚合体胶乳(latex),以氢氧化钠中和后,进行洗净、过滤、干燥,得到核壳型作为含有橡胶质的聚合物的丙烯酸弹性体颗粒(B-1)。以电子显微镜测定的丙烯酸弹性体颗粒(B-1)的橡胶质聚合物部分的平均粒径为170nm。另外,所得到的丙烯酸弹性体颗粒(B-1)与热塑性聚合物(A-1)的折射率差为0.002。
相对于80重量份的热塑性聚合物(A-1),添加20重量份的丙烯酸弹性体颗粒(B-1),使用日本制钢公司制造的双螺杆挤出机TEX30(L/D=44.5),自漏斗部一边以10L/分钟的量清扫氮气,一边以螺杆转速100rpm、原料供给量10kg/小时、料筒温度280℃进行混炼,得到颗粒状丙烯酸类树脂(C-1)。
在具备搅拌机的300ml的可分离烧瓶中,添加50g所得到的丙烯酸类树脂(C-1)、150g的2-丁酮,用双螺旋带搅拌翼搅拌24小时。用1μm切割(cut)的玻璃过滤器进行过滤,得到丙烯酸类树脂溶液。
将所得到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的一部分,取至固定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100μm)的玻璃板上,使用棒式涂布机形成均匀膜。在50℃下将其加热10分钟,得到自我支持性膜。将所得到的膜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后,固定于金属框,进而在100℃下加热10分钟,在120℃下加热20分钟,在140℃下加热20分钟,在170℃下加热40分钟,得到含有具有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D-1)。
[实施例1]
(易粘结层的形成)
将通过相对于100份的硅烷偶合剂APZ-6601(Toray Dow CorningSilicone Co.,Ltd.制造)添加66.7份的异丙醇而调制的溶液,在上述所得到的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的一面(与偏光件粘结的面)上以线棒#5进行涂布,使挥发成分蒸发。蒸发后的易粘结层的厚度为50nm。
(粘结剂水溶液的制备)
将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乙酰乙酰基改性的聚乙烯醇树脂(乙酰化度为13%)含有20重量份的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水溶液,调制成浓度为0.5重量%,从而调制聚乙烯醇类粘结剂水溶液。
(偏光板的制作)
以在偏光件的一面上接触上述偏光件保护膜(D-1)的易粘结层面、在另一面上接触经皂化处理的厚度为40μm的三醋酸纤维素膜(Konica Minolta Opt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C4UYW)的皂化处理面的方式,使用上述所调制的聚乙烯醇类粘结剂水溶液进行贴合。一边使聚乙烯醇类粘结剂水溶液分别流入偏光件保护膜(D-1)的易粘结层面侧与偏光件之间、以及三醋酸纤维素侧与偏光件之间,一边进行压粘,在70℃下干燥10分钟,得到偏光板。
(粘着剂层的形成)
作为基质聚合物,使用含有包含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酸2-羟乙酯=100∶5∶0.1(重量比)的共聚物且重均分子量为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固态成分30%)。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相对于100份的聚合物固态成分,添加4份的作为异氰酸酯类多官能性化合物的日本Polyurethane公司制造的Coronate L、以及0.5份的添加剂(KBM403,信越Silicones制造)、用于调整粘度的溶剂(乙酸乙酯),调制粘着剂溶液(固态成分12%)。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25μm的方式,将该粘着剂溶液涂布在脱模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DiafoilMRF38,三菱化学聚酯制造)上,以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燥,形成粘着剂层。
(粘着型偏光板的制作)
在上述偏光板的上述偏光件保护膜(D-1)面上,以放电量133w·min/m2实施电晕处理后,将形成上述粘着剂层的脱模膜进行贴合,制作粘着剂型偏光板。
(偏光板的评价)
将对于所得到的偏光板的偏光件保护膜和偏光件的粘结性、外观、以及周边不均进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所得到的偏光板的偏光度变化率、透射率变化率、加热下Rth变化率、和加热/加湿下Rth变化率示于表2。
(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与偏光板的叠层:下板侧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制作)
将90重量份的向列型液晶性化合物、10重量份的手性剂、5重量份的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 907,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和30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进行混合,涂布在双轴拉伸PET膜上,在80℃下热处理3分钟后,照射紫外线进行交联处理。所得到的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为3μm,Re2为0nm,Rth2为110nm。第一光学补偿层使用逆分散膜(商品名:PURE-ACE WR,帝人公司制造)。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厚度为100μm,Re1为147nm。以相对于偏光板的吸收轴,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成为75°、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成为15°的方式,将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进行叠层。第一光学补偿层叠层在偏光板的偏光件保护膜(D-1)面侧。偏光板与第一光学补偿层之间使用丙烯酸类粘着剂(厚度12μm),第一光学补偿层与第二光学补偿层之间使用异氰酸酯类粘结剂(厚度5μm)。其后,剥离双轴拉伸PET膜,在剥离面以20μm的厚度涂布用于与液晶单元贴合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在偏光板的三醋酸纤维素膜面侧上,由丙烯酸类粘着剂而叠层亮度提高膜。对所得到的下板侧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周边不均进行评价,结果为遍及偏光板整体均未确认有周边不均。
(上板侧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的制作)
除了将上述偏光板中所使用的偏光件保护膜(偏光件的两侧一起)取代为三醋酸纤维素膜(富士胶卷公司制造,厚度80μm),进而在未设有第一和第二光学补偿层的侧的最外层上设置硬涂层(厚度5μm)以外,其它与上述同样进行,制作上板侧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
(液晶面板的制作)
将上述所得到的下板侧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和上板侧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以图5所示的配置,贴附于VA方式的液晶单元,制作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的评价)
所得到的液晶面板的对比度优异,也可以有效抑制色偏移。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使用上述所制备的聚乙烯醇类粘结剂水溶液,在下板侧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中的偏光件的两面上以接触经皂化处理的厚度为40μm的三醋酸纤维素膜(Konica Minolta Opt公司制造,商品名:KC4UYW)的皂化处理面的方式进行贴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偏光板、液晶面板。对所得到的下板侧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周边不均进行评价,结果为:在偏光板的周边部确认到不均。
(偏光板的评价)
将对所得到的偏光板中的偏光件保护膜与偏光件的粘结性、外观、以及周边不均进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所得到的偏光板的偏光度变化率、透射率变化率、加热下Rth变化率、以及加热/加湿下Rth变化率示于表2。
(液晶面板的评价)
所得到的液晶面板的对比度、色偏移都比实施例1的液晶面板差。
[表1]
Figure A20068003283400621
参照表1可知,实施例1与比较例1相比,加热试验后的周边不优异(无漏光)。
[表2]
  偏光度变化率(%)   透射率变化率(%)  加热下Rth变化率(%)   加热/加湿下Rth变化率(%)
 实施例1   -0.298*   1.956*   -0.7   -2.0
 比较例1   -1.130*   3.229*   -2.2   -2.9
*3次测定的平均值
参照表2可知,实施例1与比较例1相比,得到偏光度变化率、透射率变化率、加热下Rth变化率、加热/加湿下Rth变化率的任一方面都优异的结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和液晶面板能够实用于各种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PDP等)。

Claims (22)

1.一种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
依次具有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
该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含有丙烯酸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该丙烯酸树脂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A20068003283400021
通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脂肪族或脂环式烃基,
Figure A20068003283400022
通式(2)中,R3、R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该第一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表现出作为异常光与平常光的光程差的相位差值越靠近短波长侧则越小的波长分散特性,并且其面内相位差Re1为90~160nm,
该第二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其面内相位差Re2为0~20nm,并且其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2为30~3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件保护膜对波长590nm的光的面内相位差Δnd为10nm以下,对波长590nm的光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为10nm以下,对波长550nm的光的光弹性系数为-2×10-12~2×10-12Pa-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2)中的R3为甲基,R4为甲基。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件保护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件保护膜的透湿度为3~100g/m2·24hr。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件保护膜的厚度为5~100μm。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的在60℃/95%RH下保持492小时后的由下述式(A)所定义的偏光度变化率为-0.5~0.0%,
偏光度变化率(%)={(Pt-P0)/P0}×100    (A)
P0:初始偏光度,
Pt:t小时后的偏光度。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的在60℃/95%RH下保持492小时后的由下述式(B)所定义的透射率变化率为0.0~2.5%,
透射率变化率(%)={(Yt-Y0)/Y0}×100    (B)
Y0:初始透射率,
Yt:t小时后的透射率。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的在80℃下保持48小时后的由下述式(C)所定义的Rth变化率为-2.0~0.0%,
Rth变化率(%)={(Rtht-Rth0)/Rth0}×100    (C)
Rth0:初始Rth,
Rtht:t小时后的Rth。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的在60℃/90%RH下保持48小时后的由下述式(D)所定义的Rth变化率为-2.5~0.0%,
Rth变化率(%)={(Rtht-Rth0)/Rth0}×100    (D)
Rth0:初始Rth,
Rtht:t小时后的Rth。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光件的一面上具有所述偏光件保护膜,在另一面上具有纤维素类树脂膜。
12.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光件的两面上具有所述偏光件保护膜。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光件保护膜与所述偏光件之间具有易粘结层和粘结剂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剂层是由聚乙烯醇类粘结剂形成的层。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粘着剂层作为最外层的至少一个。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最外层的一个上还具有亮度提高膜。
17.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液晶单元的至少一面上,具有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晶单元的一面上具有所述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在另一面上具有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
该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依次具有: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两面上具有纤维素类树脂膜的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
该第一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表现出作为异常光与平常光的光程差的相位差值越靠近短波长侧则越小的波长分散特性,并且其面内相位差Re1为90~160nm,
该第二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其面内相位差Re2为0~20nm,并且其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2为30~300nm。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B)在最外层的一个上还具有硬涂层。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晶单元的两面上具有所述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
21.如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单元为反射型或半透射型的VA模式。
22.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
CNA2006800328344A 2005-09-09 2006-09-07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2584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2281/2005 2005-09-09
JP2005262281 2005-09-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8432A true CN101258432A (zh) 2008-09-03

Family

ID=3783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28344A Pending CN101258432A (zh) 2005-09-09 2006-09-07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930750A1 (zh)
JP (1) JPWO2007029788A1 (zh)
KR (1) KR20080064802A (zh)
CN (1) CN101258432A (zh)
TW (1) TW200714943A (zh)
WO (1) WO2007029788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798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复合偏振板和使用其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18885B (zh) * 2008-10-08 2014-05-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高对比度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808407A (zh) * 2015-05-07 2015-07-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
CN107831934A (zh) * 2016-09-16 2018-03-23 星电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结构和具有该光学层叠结构的触摸感测装置
CN108885297A (zh) * 2016-03-29 2018-11-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挠性偏振膜、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9070567A (zh) * 2016-05-30 2018-12-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偏光板
CN110461599A (zh) * 2017-03-22 2019-11-1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叠层拉伸膜
CN110632695A (zh) * 2019-08-20 2019-12-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578495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3227853A (zh) * 2018-12-27 2021-08-06 三星Sdi株式会社 偏光板和包括偏光板的光学显示装置
CN114341678A (zh) * 2019-10-25 2022-04-12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调制装置
CN114502995A (zh) * 2019-09-30 2022-05-1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0933B2 (ja) * 2006-07-31 2013-06-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8722182B2 (en) 2007-04-16 2014-05-13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WO2008152885A1 (ja) * 2007-06-08 2008-12-1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36797A (ja) * 2007-07-31 2009-02-19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8767297B2 (en) 2007-08-14 2014-07-01 Lg Chem, Ltd. Optical film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wavelength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e
JP5252477B2 (ja) * 2007-11-07 2013-07-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JP5364284B2 (ja) * 2008-03-26 2013-12-1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00129203A (ko) * 2009-05-29 2010-12-08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체의 절단 방법
KR20120002411A (ko) * 2010-06-30 2012-01-05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복합구성 편광판 세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ips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508544B (zh) * 2012-06-11 2017-06-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5528606B2 (ja) * 2012-06-21 2014-06-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有機elパネル
KR20140085316A (ko) * 2012-12-27 2014-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3131226B (zh) * 2013-01-23 2017-08-01 长兴材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
US9541794B2 (en) 2014-01-10 2017-01-10 Apple Inc. High dynamic rang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S2689126T3 (es) * 2014-01-31 2018-11-08 Essilor International Estructura de polarización que comprende un sistema adhesivo de glioxal y lente polarizada que la comprende
TWI686629B (zh) * 2014-09-30 2020-03-0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
EP3241044B1 (en) 2014-12-30 2019-02-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stack including reflective polarizer and compensation film
KR20160093885A (ko) * 2015-01-30 2016-08-09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581897B1 (ko) * 2015-11-27 2023-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602158B1 (ko) * 2016-03-10 2023-11-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6712157B2 (ja) * 2016-03-25 2020-06-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JP6712161B2 (ja) 2016-03-30 2020-06-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TWI606286B (zh) 2016-05-24 2017-11-2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複合膜以及顯示裝置
TWM537663U (zh) 2016-10-25 2017-03-0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視角控制裝置以及可控制視角顯示裝置
TWI605287B (zh) 2016-12-29 2017-11-1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8345139B (zh) 2017-01-25 2022-04-2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视角可切换显示装置
WO2019013520A1 (ko) * 2017-07-10 2019-01-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원편광판
CN207650518U (zh) 2017-12-26 2018-07-24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视角可切换装置以及视角可切换显示模块
JP6642611B2 (ja) * 2018-04-03 2020-02-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積層体
CN208126055U (zh) 2018-04-28 2018-11-20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2060A1 (fr) * 2001-10-09 2003-04-17 Teijin Limited Element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et utilisation d'un film de dephasage pour ledit element
JP2003121641A (ja) * 2001-10-10 2003-04-23 Nitto Denko Corp 積層位相差板、偏光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70290A (ja) * 2002-06-10 2004-03-04 Toray Ind Inc 偏光板
JP4475507B2 (ja) * 2003-04-07 2010-06-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位相差層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8885B (zh) * 2008-10-08 2014-05-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高对比度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813798B (zh) * 2009-02-23 2013-08-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复合偏振板和使用其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1813798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复合偏振板和使用其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4808407A (zh) * 2015-05-07 2015-07-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
CN104808407B (zh) * 2015-05-07 2018-05-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
CN108885297A (zh) * 2016-03-29 2018-11-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挠性偏振膜、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9070567B (zh) * 2016-05-30 2019-10-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偏光板
CN109070567A (zh) * 2016-05-30 2018-12-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偏光板
CN107831934A (zh) * 2016-09-16 2018-03-23 星电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结构和具有该光学层叠结构的触摸感测装置
CN107831934B (zh) * 2016-09-16 2022-04-29 星电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结构和具有该光学层叠结构的触摸感测装置
CN110461599A (zh) * 2017-03-22 2019-11-1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叠层拉伸膜
CN110461599B (zh) * 2017-03-22 2021-10-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叠层拉伸膜
CN113227853A (zh) * 2018-12-27 2021-08-06 三星Sdi株式会社 偏光板和包括偏光板的光学显示装置
CN113227853B (zh) * 2018-12-27 2023-09-12 三星Sdi株式会社 偏光板和包括偏光板的光学显示装置
CN110632695A (zh) * 2019-08-20 2019-12-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578495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4502995A (zh) * 2019-09-30 2022-05-1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14341678A (zh) * 2019-10-25 2022-04-12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调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09312B (zh) 2009-05-01
TW200714943A (en) 2007-04-16
KR20080064802A (ko) 2008-07-09
JPWO2007029788A1 (ja) 2009-03-19
EP1930750A1 (en) 2008-06-11
WO2007029788A1 (ja) 200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8432A (zh)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1273292A (zh) 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1253431A (zh) 偏光件保护膜、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JP4751312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0392441C (zh) 层叠光学薄膜、椭圆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US9739910B2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08068978A1 (ja)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481435B2 (en) Horizontal alignment-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08059721A1 (fr) Plaque de polarisation elliptique et 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à alignement vertical
KR20060071407A (ko) 하드코트 필름, 반사방지 하드코트 필름, 광학소자 및화상표시장치
WO2007086265A1 (ja) 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位相差板、位相差板付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50004231A (ko) 광확산성 시트, 광학소자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100057654A (ko) 타원편광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973219A (zh)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US7692747B2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biaxial optically anisotropic member
KR20170013158A (ko)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725957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偏光板套組
JP2016139027A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90129915A (ko)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I839433B (zh) 附相位差層之偏光板
JP2024079405A (ja)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4585952A (zh) 赋形薄膜、以及具备赋形薄膜的光学层叠体
CN118112704A (zh) 光学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