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6323A - 液体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6323A
CN101246323A CNA2008100920234A CN200810092023A CN101246323A CN 101246323 A CN101246323 A CN 101246323A CN A2008100920234 A CNA2008100920234 A CN A2008100920234A CN 200810092023 A CN200810092023 A CN 200810092023A CN 101246323 A CN101246323 A CN 101246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quid developer
developer
liquid
toner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20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6323B (zh
Inventor
手岛孝
秋冈宏治
井熊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46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6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3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Develope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Wet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显影剂,所述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对记录介质的定影特性优异,同时调色剂粒子的分散稳定性优异,另外,提供一种使用了这种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含有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和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优选调色剂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7~3μm、调色剂粒子的圆度为0.85~0.98、调色剂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宽度S为1.4以下。优选绝缘性液体在含有上述脂肪酸单酯的基础上还含有脂肪族烃和/或硅油。绝缘性液体中的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优选为5~55wt%。

Description

液体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对形成于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剂,有干式调色剂和液体显影剂(液体调色剂),所述干式调色剂以干的状态使用由包含颜料等着色剂及粘结树脂的材料构成的调色剂,所述液体显影剂将调色剂分散于电绝缘性的载液(绝缘性液体)中。
使用干式调色剂的方法使用固体状态的调色剂,因此,虽然有利于使用,但是粉体有可能对人体等带来坏影响,此外,在由调色剂的飞散引起的污垢、分散调色剂时的均匀性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另外,在干式调色剂中存在如下问题:容易引起粒子的凝聚,难以充分缩小调色剂粒子的大小,难以形成分辨率高的调色剂图像。另外,在将调色剂粒子的大小设定为较小的尺寸时,由上述的粉体引起的问题会变得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在使用液体显影剂的方法中,由于有效地防止了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的凝聚,因而可使用微细的调色剂粒子,另外,作为粘结树脂,可使用软化点比干式调色剂中使用的树脂材料低的(低软化温度)的树脂。其结果是,使用液体显影剂的方法具有如下特点:线条纹图像的再现性良好,灰度等级再现性良好,彩色的再现性优异,另外,作为高速的图像形成方法也优异。
但是,在现有的液体显影剂中所使用的绝缘性液体是以石油类的烃为主的液体。这种液体显影剂在定影时,会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着绝缘性液体。使用现有的液体显影剂时,由于存在附着于该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的绝缘性液体,因而定影强度下降,无法得到足以满足的定影特性。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进行了如下尝试:使用植物油等天然油脂来作为绝缘性液体,并在定影时通过油脂的氧化聚合反应来提高定影强度(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但是,使用了上述那样的油脂的液体显影剂虽然提高了定影强度,但还是无法获得足够的定影强度。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2512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显影剂,所述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对记录介质的定影特性优异,同时调色剂粒子的分散稳定性优异,另外,提供一种使用了这种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通过下述的本发明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的特征在于,包含含有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和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
在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中,优选上述调色剂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7~3μm、下述式(I)表示的上述调色剂粒子的圆度为0.85~0.98、下述式(II)表示的上述调色剂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宽度S为1.4以下。
R=L0/L1      ...(I)
(式中,L1(μm)表示测定对象的调色剂粒子的投影像的周长,L0(μm)表示与测定对象的调色剂粒子的投影像的面积等面积的正圆的周长。)
S=[D(90)-D(10)]/D(50)     ...(II)
(其中,在对调色剂粒子由小的粒径进行粒度分布的测定时,在累积体积占整体体积的X%时的粒径设定为D(X)。)
在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中,优选绝缘性液体在含有上述脂肪酸单酯的基础上,还包含脂肪族烃和/或硅油。
在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中,优选上述绝缘性液体中的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为5~55wt%。
在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中,优选上述脂肪酸单酯在上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富集。
在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中,优选上述脂肪酸单酯为脂肪酸和碳原子数为1~4的1元醇的酯。
在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中,优选在25℃下使用振动式粘度计、根据JIS Z8809测定的粘度为50~1000mPa·s。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显影部、转印部和定影部,其中,所述多个显影部使用颜色不同的多种液体显影剂而形成对应于各色的单色像;所述转印部通过输送记录介质,将由多个上述显影部形成的多个上述单色像依次转印于上述记录介质,且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形成使转印好的多个上述单色像重叠而成的未定影彩色图像;所述定影部将上述未定影彩色图像定影在上述记录介质上;上述液体显影剂包含含有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和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显影部、中间转印部、二次转印部和定影部,其中,所述多个显影部使用颜色不同的多种液体显影剂而形成对应于各色的单色像;所述中间转印部依次转印由多个上述显影部形成的多个上述单色像,形成使转印好的多个上述单色像重叠而成的中间转印图像;所述二次转印部将上述中间转印图像转印于上述记录介质上,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形成未定影彩色图像;所述定影部将上述未定影彩色图像定影在上述记录介质上;上述液体显影剂包含含有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和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多个上述显影部至少具有显影辊、压缩装置和感光体,其中,在所述显影辊的表面形成上述液体显影剂的层;所述压缩装置使上述调色剂粒子在上述层中的上述显影辊的表面附近富集;上述感光体通过转印上述显影辊上的上述液体显影剂而形成上述单色像。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上述压缩装置通过对上述层施加和上述调色剂粒子同极性的电场,来使上述调色剂粒子在上述层中的上述显影辊的表面附近富集。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上述显影部至少具有显影辊、感光体和涂敷辊,其中,在所述显影辊的表面形成上述液体显影剂的层;所述感光体通过转印上述显影辊上的液体显影剂而形成上述单色像;所述涂敷辊对上述显影辊供给液体显影剂;上述涂敷辊是在其表面形成有槽的网纹辊,通过在上述槽中承载上述液体显影剂,对上述显影辊供给上述液体显影剂。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形成在上述涂敷辊上的上述槽相对于上述涂敷辊的旋转方向而倾斜设置。
根据以上的构成,可提供一种液体显影剂,所述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对记录介质的定影特性优异,同时调色剂粒子的分散稳定性优异。并且可提供一种使用了这种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模式图;
图2是将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放大了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涂敷辊的立体概念图;
图4是图3所示涂敷辊的放大模式图;
图5是表示显影辊上的液体显影剂层内的调色剂粒子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应用于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应用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模式图;
图8是将图7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放大了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1...调色剂粒子,1000...图像形成装置,10Y、10M、10C、10K...感光体,11Y...带电辊,12Y...曝光组件,13Y、13M...感光体挤压辊,14Y、14M...清洁板,15Y、15M...显影部回收部,16Y...消电组件,17Y...感光体清洁板,18Y...显影剂回收部,20Y、20M、20C、20K...显影辊,201Y...液体显影剂层,21Y...显影辊清洁板,22Y...显影剂压缩辊,23Y...显影剂压缩辊清洁板,30Y、30M、30C、30K...显影部,31Y...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2Y...涂敷辊,32Ya...槽,32Yb...山,33Y...限制板,34Y...显影剂搅拌辊,40...转印部,41...输送带,42...带驱动辊,43...张力辊,44Y、44M、44C、44K...转印支承辊,70...输送路径,74...绝缘性液体贮存部,76...泵,77...过滤装置,100Y...显影组件,101Y...感光体挤压装置,F40...定影部(定影装置),F1...热定影辊(加热辊),F1a...柱状卤灯,F1b...辊基材,F1c...弹性体,F11c...离型层,F12...除去板,F2...加压辊,F2a...旋转轴,F2b...辊基材,F2c...弹性体,F3...耐热带,F4...带张紧构件,F4a...突壁,F4f...凹部,F5...记录介质,F5a...调色剂图像,F6...清洁构件,F7...框架,F9...弹簧,1000’...图像形成装置,10Y’、10M’、10C’10K’...感光体,11Y’...带电辊,12Y’...曝光组件,13M’、13Y’...感光体挤压辊,14Y’、14M’...清洁板,15M’、15Y’、15C’15K’...显影剂回收部,16Y’...消电组件,17Y’...感光体清洁板,18Y’...显影剂回收部,20Y’、20M’、20C’、20K’...显影辊,201Y’...液体显影剂层,21Y’...显影辊清洁板,23Y’...电晕放电器(压缩装置),30Y’、30M’、30C’、30K’...显影部,31Y’...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2Y’...涂敷辊,33Y...限制板,34Y...搅拌辊,40’...中间转印部,41’...带驱动辊,42’、43’...从动辊,44’...张力辊,46’...中间转印部清洁板,47’...显影剂回收部,48’...非接触式偏置施加构件51Y’、51M’、51C’51K’...首次转印支承辊,52Y’、52M’、52C’52K’...中间转印部挤压装置,53Y’...中间转印部挤压辊,55Y’...中间转印部挤压清洁板,56Y’...显影剂回收部,60’...二次转印组件,61’...上游侧二次转印辊,62’...下游侧二次转印辊,63’、65’...二次转印辊清洁板,64’、66’...显影剂回收部,70Y...输送路径,80Y、80M、80C、80K...液体显影剂补给部,81Y、81M、81C、81K...液体显影剂罐,82Y、82M、82C、82K...绝缘性液体罐,83Y、83M、83C、83K...搅拌装置,100Y’...显影组件,101Y’...感光体挤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液体显影剂》
首先,对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是在绝缘性液体中分散有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的显影剂。
<绝缘性液体>
首先,对绝缘性液体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绝缘性液体包含作为脂肪酸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脂肪酸单酯。
在现有的液体显影剂的情况下,由于例如在使用时绝缘性液体向图像形成装置外泄漏(例如,定影时绝缘性液体的挥发等)、以及丢弃用完的液体显影剂等的原因,绝缘性液体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坏影响。另外,现有的液体显影剂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存在附着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的绝缘性液体,因而损害了调色剂粒子向记录介质的定影性(定影强度下降)。
与此相对,本发明的绝缘性液体中所使用的脂肪酸单酯是有利于环境的成分。因此,能够降低由绝缘性液体向图像形成装置外漏出以及丢弃用完的液体显影剂的等而引起的绝缘性液体给环境带来的负担。其结果是,能够提供有利于环境的液体显影剂。
另外,脂肪酸单酯在定影时具有使构成调色剂粒子的聚酯树脂塑化的效果(增塑剂效果)。通过该增塑剂效果,例如当将纸用作记录介质时,调色剂粒子容易进入纸纤维的缝隙中,因此,纸和调色剂粒子的定影特性优异。另外,通过该增塑剂效果,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调色剂粒子也熔融,可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因此,还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低温、高速的图像形成。另外,由于脂肪酸单酯是向记录介质中也能够很好地浸透的成分,因此,当在定影中调色剂粒子和记录介质接触时,附着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的脂肪酸单酯迅速向记录介质中浸透。而且,在该脂肪酸单酯的浸透的同时,由定影时的热熔融的调色剂粒子(聚酯树脂)的一部分也浸透到记录介质的内部,起到锚定效果,从而提高了纸和调色剂粒子的定影特性。
如上所述,脂肪酸单酯在定影时显现使构成调色剂粒子的聚酯树脂塑化的效果。即,包含脂肪酸单酯和以聚酯树脂为主要成分的调色剂粒子的液体显影剂在定影时,脂肪酸单酯恰好地浸透到调色剂粒子中,显现如上所述的可塑化效果。与此相对,在保存时抑制脂肪酸单酯向调色剂粒子中浸透。其结果是,可靠地防止了保存时的调色剂粒子之间的凝聚,从而不仅可使调色剂粒子对记录介质的定影特性优良,而且还可使液体显影剂的保存稳定性优异。
但是,当以全彩色形成图像时存在如下问题:如果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间的粘度偏差大,则在所形成的图像中,各色的显色性就会不同,无法获得鲜明的图像。
与此相对,通过如本发明那样含有脂肪酸单酯,可使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间的粘度的偏差比较小,能够形成在各色间取得平衡的、鲜明的图像。换句话说,由于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间的粘度的偏差小,因此,能够在显影条件下容易地调整要形成的图像中的各色的显色性。
构成这种脂肪酸单酯的脂肪酸成分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油酸、棕榈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等所代表的不饱和脂肪酸;丁酸、月桂酸、己酸、辛酸、癸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等所代表的饱和脂肪酸等,可以使用从这些脂肪酸中选择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组合。
其中,当脂肪酸单酯含有作为脂肪酸成分的饱和脂肪酸时,脂肪酸单酯不容易发生劣化(氧化、分解等),成为化学上特别稳定的物质。因此,含有这种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可长期可靠地防止粘度上升、变色、电阻值下降等劣化现象,液体显影剂的保存稳定性特别优异。另外在定影时,与调色剂粒子一起,脂肪酸单酯也转印于纸,在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中包含饱和脂肪酸单酯。如上所述,饱和脂肪酸单酯为不容易劣化的成分,调色剂图像即使暴露于外部环境(光、热、氧等),也能可靠地防止变色,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成可长期保持鲜明。
另外,当脂肪酸单酯含有作为脂肪酸成分的饱和脂肪酸时,作为饱和脂肪酸,优选含有碳原子数8~16的脂肪酸。由此,脂肪酸单酯在定影时可以特别有效地显现可塑效果,液体显影剂成为定影特性特别优异的显影剂。另外,能够可靠地防止保存时的调色剂粒子的凝聚。
另外,在上述的脂肪酸单酯中,当绝缘性液体尤其包含以作为脂肪酸成分的不饱和脂肪酸为构成成分具有的脂肪酸单酯(不饱和脂肪酸单酯)时,能够获得如下的效果。即,与饱和脂肪酸单酯同样地,在定影时,不饱和脂肪酸单酯浸透到调色剂粒子中,显现可塑效果。此外,不饱和脂肪酸单酯可以在定影时通过施加到液体显影剂上的热量等而引起氧化聚合,其自身固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调色剂粒子和记录介质的定影强度。由此,能够特别有效地发挥上述的锚定效果,能够获得特别优异的定影强度。
另外,这种脂肪酸单酯以外的脂肪酸单酯是脂肪酸和一元醇的酯,该醇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烷醇。由此,液体显影剂的化学稳定性优异,液体显影剂的保存稳定性更优异。并且,能够使绝缘性液体的粘度适当,且使液体显影剂对记录介质的浸透更为适当。这种醇可列举: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等。
另外,这种脂肪酸单酯的粘度优选为10mPa·s以下,更优选为5mPa·s以下。由此,可通过记录介质更好地进行浸透,同时能够更可靠地促进由定影时的热熔融的调色剂粒子向记录介质中浸透。另外,例如在用如下所述的方法制造液体显影剂时,能够很好地获得粒径一致的调色剂粒子。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粘度是在25℃下使用振动式粘度计、根据JIS Z8809测定的粘度。
另外,作为构成绝缘性液体的成分,可以含有脂肪族烃。
脂肪族烃是主要由脂肪族烃构成的液体,并且是具有高电阻、且在化学上稳定的液体。因此,使用了脂肪族烃的液体显影剂具有特别优异的带电特性、保存稳定性,得到的调色剂图像为缺点等少而且特别鲜明的图像。另外,脂肪族烃与脂肪酸单酯的亲和力高,并容易浸透于纸等记录介质中。因此,在定影时,含有脂肪族烃及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能够迅速浸透到记录介质中。由此,可减少存在于调色剂粒子间的绝缘性液体,得到的调色剂图像将更加鲜明。另外,脂肪族烃在保存时为吸湿少的液体。因此,当将脂肪族烃与脂肪酸单酯同时用作绝缘性液体时,能够恰好地防止在保存时绝缘性液体吸湿,从而能够进一步恰好地防止绝缘性液体变性(劣化)。因此,液体显影剂成为保存稳定性特别优异的显影剂。
可以用于绝缘性液体的脂肪族烃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矿物油,如アイソパ一E、アイソパ一G、アイソパ一H、アイソパ一L(アイソパ一;埃克森化学公司的商品名)、コスモホワイトP-60、コスモホワイトP-70、コスモホワイトP-120(コスモ石油润滑剂公司的商品名)、ダイナフレシアW-8、ダフニ一オイルCP、ダフニ一オイルKP、トランスフオ一マオイルH、トランスフオ一マオイルG、トランスフオ一マオイルA、トランスフオ一マオイルB、トランスフオ一マオイルS(出光兴产公司的商品名)、シエルゾ一ル70、シエルゾ一ル71(シエルゾ一ル70;シエルオイル公司的商品名)、アマスコOMS、アマスコ460溶剂(アマスコ;スピリッツ公司的商品名)、低粘度或高粘度液体石蜡(和光纯药工业)、辛烷、异辛烷、癸烷、异癸烷、萘烷、壬烷、十二烷、异十二烷、环己烷、环辛烷、环癸烷等,其中,可以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这种脂肪族烃优选为饱和烃。作为饱和烃的脂肪族烃为化学上特别稳定的液体,可以长期较高地维持液体显影剂的电阻。
另外,脂肪族烃优选构成的脂肪族烃具有烃基的支链。由此,脂肪族烃为化学上更稳定的烃,使用了这种脂肪族烃的液体显影剂的保存稳定性特别优异。其通常认为是由于,构成脂肪族烃的脂肪族烃的结构体积大,从而成为难以引起化学反应的结构。
另外,作为构成绝缘性液体的成分,可以含有硅油。
硅油是以硅氧烷键为骨架的有机化合物。硅油一般具有高的电阻。因此,在将硅油用作绝缘性液体时,液体显影剂的电阻特别高,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性、显影性优异。另外,作为绝缘性液体,通过在含有脂肪酸单酯的基础上含有硅油,液体显影剂可以以高速进行低温定影,得到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强度优异。其考虑如下。虽然硅油与脂肪酸单酯相溶,但是与构成调色剂粒子的聚酯树脂的亲和力低。因此,在含有硅油和脂肪酸单酯的液体显影剂中,与聚酯树脂亲和力高的脂肪酸单酯选择地浸透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从而在定影时特别有效地显现可塑效果。因此,即便在较低温度且高速地进行定影时,调色剂图像也能够牢固地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另外,硅油根据种类而具有多种多样的粘度,因此,通过选择硅油,可以将液体显影剂的粘度设定为特别优选的粘度。另外,硅油一般是化学上稳定、且对人体影响小的物质。因此,液体显影剂成为能够很好地防止保存时的绝缘性液体的劣化,保存稳定性优异的显影剂。并可以做成即便在绝缘性液体向图像形成装置外泄漏的情况下也安全的液体显影剂。
可用于绝缘性液体的硅油可列举例如:KF96、KF4701、KF965、KS602A、KS603、KS604、KF41、KF54、FA630(信越公司制造)、TSF410、TFS433、TFS434、TFS451、TSF437(モメンテイプ·パフオ一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ジヤパン合同会公司制造)、SH200(東レ公司制造),其中,可以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绝缘性液体中的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优选为5~55wt%,更优选为1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当脂肪酸单酯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脂肪酸单酯容易附着于调色剂粒子,可使绝缘性液体恰好地浸透到记录介质中,结果可得到特别优异的定影强度。而且,在定影时足以使调色剂粒子塑化的脂肪酸单酯附着在调色剂粒子表面上,从而调色剂粒子之间塑化且熔融,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得到具有目标色调以及特别优异的光泽的图像。
另外,当绝缘性液体不仅含有脂肪酸单酯,还含有脂肪族烃系液体和/或硅油时,脂肪酸单酯和脂肪族烃系液体和/或硅油的比率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满足如下的关系。即,当将绝缘性液体中的脂肪酸单酯的含量设定为X[wt%]、将脂肪族烃系液体和硅油的含量设定为Z[wt%]时,优选满足0.3≤X/Z≤9.0的关系,更优选满足0.5≤X/Z≤4.0的关系。通过满足这种关系,绝缘性液体的粘度将变得适当,同时绝缘性液体将具有充分高的电绝缘性。其结果是,液体显影剂的带电特性特别优异。另外,在定影时,脂肪酸单酯浸透到调色剂粒子中,更好地显现可塑效果,由此调色剂粒子对记录介质的定影特性特别优异。
另外,绝缘性液体也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成分。可列举例如:脂肪酸甘油三酯、甘油、脂肪酸等脂肪酸甘油酯的分解物、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等,其中,可以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在液体显影剂(绝缘性液体)中,可以含有提高调色剂粒子的分散性的分散剂。
这种分散剂可列举例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ソルスパ一ス(日本鲁布里卓尔公司的商品名)、聚羧酸及其盐、聚丙烯酸金属盐(例如钠盐等)、聚甲基丙烯酸金属盐(例如钠盐等)、聚马来酸金属盐(例如钠盐等)、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金属盐(例如钠盐等)、聚苯乙烯磺酸金属盐(例如钠盐等)、多胺脂肪酸缩聚物等高分子分散剂、粘土矿物、硅石、磷酸三钙、三硬脂酸金属盐(例如铝盐等)、二硬脂酸金属盐(例如铝盐、钡盐等)、硬脂酸金属盐(例如钙盐、铅盐、锌盐等)、亚麻酸金属盐(例如钴盐、锰盐、铅盐、锌盐等)、辛酸金属盐(例如铝盐、钙盐、钴盐等)、油酸金属盐(例如钙盐、钴盐等)、棕榈酸金属盐(例如锌盐等)、十二烷基苯磺酸金属盐(例如钠盐等)、环烷酸金属盐(例如钙盐、钴盐、锰盐、铅盐、锌盐等)、树脂酸金属盐(例如钙盐、钴盐、锰盐、锌盐等)等。
在上述的分散剂中,多胺脂肪酸缩聚物是与构成调色剂粒子的聚酯树脂的亲和性特别高的成分,因此,附着于调色剂粒子表面附近,可以有效地防止调色剂粒子之间的凝聚(结块)。而且,多胺脂肪酸缩聚物与脂肪酸单酯的亲和性也高。其结果是,能够使调色剂粒子的分散性特别高。另外,多胺脂肪酸缩聚物能够提高脂肪酸单酯向调色剂粒子中的浸透,能够使脂肪酸单酯的可塑效果更显著。其结果是,能够使调色剂粒子更牢固地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并能够使形成的图像的光泽更优异。
另外,多胺脂肪族缩聚物为具有带正电特性的成分。通过使这种成分附着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可使调色剂粒子的带电特性更高。
当使用多胺脂肪酸缩聚物时,液体显影剂中的多胺脂肪酸缩聚物的含量,相对于调色剂粒子100重量份,优选为0.5~7.5重量份,更优选为1~5重量份。由此,能够使使用多胺脂肪酸缩聚物所得到的效果更显著。
另外,绝缘性液体也可以含有抗氧化剂。
另外,在液体显影剂(绝缘性液体)中,也可以含有电荷控制剂。
电荷控制剂可列举例如: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镁等金属氧化物、安息香酸的金属盐、水杨酸的金属盐、烷基脂环酸的金属盐、儿茶酚的金属盐、含金属偶氮染料、苯胺黑染料、四苯基合硼酸盐衍生物、季铵盐、烷基吡啶鎓盐、氯化聚乙烯、硝基苯酸等。
在室温(20℃)下,绝缘性液体的电阻优选为1.0×1011Ωcm以上,更优选为1.0×1012Ωc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1013Ωcm以上。
另外,绝缘性液体的介电常数优选为3.5以下。
<调色剂粒子>
下面,对调色剂粒子进行说明。
[调色剂粒子的构成材料(调色剂材料)]
1.聚酯树脂
构成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调色剂)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
聚酯树脂透明性高,在用作粘结树脂时,可使所得图像的显色性更高。
另外,聚酯树脂与上述的脂肪酸单酯化学结构相似,从而亲和性非常高。因此,可使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的分散稳定性优异。另外,聚酯树脂与脂肪酸单酯的亲和性高,因此可使上述的脂肪酸单酯很好地附着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通过如上述那样使脂肪酸单酯附着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更显著地发挥如上所述的可塑效果,从而在定影时调色剂粒子容易浸透到记录介质中,同时调色剂粒子之间容易熔融。其结果是,可获得没有凹凸、平滑的调色剂图像,进而可获得色调和光泽都优异的图像。
聚酯树脂是通过将多元酸和多元醇进行脱水缩合而合成的树脂。
多元酸可列举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均苯四甲酸、萘二羧酸那样的芳香族羧酸类;马来酸酐、富马酸、琥珀酸、链烯基琥珀酸酐、己二酸等脂肪族羧酸类;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族羧酸类等,其中,可以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在这些多元酸中,优选使用芳香族羧酸。由此,通过如上所述的脂肪酸单酯,能够容易地塑化调色剂粒子。
另外,多元醇可列举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脂肪族二醇类;环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等等脂环族二醇类;加氢双酚A、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等芳香族二醇类等,其中,可以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多元醇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多元醇中,优选使用芳香族二醇类、脂环族二醇类,更优选使用芳香族二醇类。由此,通过如上所述的脂肪酸单酯,能够容易地塑化调色剂粒子。
另外,聚酯树脂优选在其分子内具有氨基。由此,可通过脂肪酸单酯更容易地进行塑化,同时也提高了正带电性。
向得到的聚酯树脂中进一步加入单羧酸和/或单醇,使聚合末端的羟基和/或羧基酯化,由此可调整聚酯树脂的酸值。这种单羧酸可列举例如:乙酸、乙酸酐、安息香酸、三氯乙酸、三氟乙酸、丙酸酐等。另外,单醇可列举例如:甲醇、乙醇、丙醇、辛醇、2-乙基己醇、三氟乙醇、三氯乙醇、六氟异丙醇、苯酚等。
聚酯树脂的酸值优选为15KOHmg/g以下,更优选为0.5~12KOHmg/g。
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5~70℃,更优选为20~55℃。由此,可使液体显影剂在低温下的定影特性更优异,同时可使形成的图像的光泽更优异。
聚酯树脂的软化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0~130℃,更优选为50~120℃,进一步优选为60~115℃。在本说明书中,软化温度是指以高化式流动测试仪(岛津制作所制)中的测定条件:升温速度5℃/min、模具孔径1.0mm规定的软化开始温度。
2.着色剂
另外,调色剂可以含有着色剂。着色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颜料、染料等。
3.其他成分
另外,调色剂还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成分。这种成分可列举例如公知的蜡、磁性粉末等。
另外,调色剂的构成材料(成分)除如上所述的材料之外,也可以使用例如硬脂酸锌、氧化锌、氧化铈、硅石、氧化钛、氧化铁、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等。
[调色剂粒子的形状等]
用如上所述的材料构成的调色剂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0.7~3μm,更优选为0.8~2.5μm,进一步优选为0.8~2μm。当调色剂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上述范围内的值时,可以减小各调色剂粒子间的特性的偏差,提高液体显影剂整体的可靠性,同时可充分提高由液体显影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分辨率。另外,可使调色剂粒子良好地分散于绝缘性液体,并可提高液体显影剂的保存稳定性。
与此相对,当调色剂粒子的平均粒径低于上述下限值时,有时各调色剂粒子间的特性的偏差变大,不能提高液体显影剂整体的可靠性,结果无法得到优异的显影性、转印性。另外,在保存时可能引起调色剂粒子的凝聚,从而有时无法得到保存稳定性充分的液体显影剂。另一方面,当调色剂粒子的平均粒径超过上述上限值时,有时无法充分提高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分辨率。另外,当保存液体显影剂时,有时容易引起沉淀,无法得到保存稳定性充分的液体显影剂。在本说明书中,“平均粒径”是指体积标准的平均粒径。
另外,关于构成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用下述式(I)表示的圆度R的平均值(平均圆度)优选为0.85~0.98,更优选为0.90~0.98,进一步优选为0.92~0.98。
R=L0/L1      ...(I)
(式中,L1(μm)表示测定对象的调色剂粒子的投影像的周长,L0(μm)表示与测定对象的调色剂粒子的投影像的面积等面积的正圆的周长。)
当调色剂粒子如上述具有适当的圆度时,可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保持适量的脂肪酸单酯,因此,可更有效地发挥如上所述的增塑剂效果。其结果是,可使调色剂粒子向记录介质的定影特性更高,同时使形成的图像的光泽更优异。另外,由于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存在适量的脂肪酸单酯,因而在保存时可使调色剂粒子容易地向绝缘性液体中分散,可使含有调色剂粒子的液体显影剂的分散稳定性特别优异。另外,能够充分缩小调色剂粒子的粒径,同时使调色剂粒子的转印效率、机械强度特别优异。
另外,构成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间的平均圆度的标准偏差优选为0.15以下,更优选为0.001~0.10,进一步优选为0.001~0.05。由此,各调色剂粒子间的带电特性、定影特性等特性的偏差变得特别小,可进一步提高调色剂粒子整体的可靠性。
另外,用下述式(II)表示的调色剂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宽度S优选为1.4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以下。
S=[D(90)-D(10)]/D(50)     ...(II)
(其中,在对调色剂粒子由小的粒径进行粒度分布的测定时,将累积体积占整体体积的X%时的粒径设定为D(X)。)
当调色剂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宽度S为上述范围内的值时,各调色剂粒子间的粒径的偏差变小,当从显影容器向涂敷辊等上汲出液体显影剂时,调色剂粒子间的缝隙变大,适量的绝缘性液体附着到调色剂粒子上,从而可进行有效的转印、显影。另外,在定影时,通过在调色剂粒子间存在适当的绝缘性液体(脂肪酸单酯),能够获得优异的定影强度。而且,由于各调色剂粒子间的粒径的偏差小,在定影时能够容易地对调色剂粒子均匀地作用压力及热量,调色剂粒子容易均匀地熔融,由此能够获得目标色调的图像。而且,通过调色剂粒子均匀地熔融,调色剂粒子的平滑性变得优异,从而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变高。
当调色剂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宽度S大于上述上限值时,各调色剂粒子间的粒径的偏差变大,当从显影容器向涂敷辊等上汲出液体显影剂时,调色剂粒子间的缝隙变小,附着于调色剂粒子上的绝缘性液体的量不足,难以进行有效的转印、显影。另外,在定影时压力及热量无法均匀地作用于调色剂粒子,调色剂粒子不能均匀地熔融,由此无法获得目标色调的图像。而且,调色剂图像的平滑性变差,从而调色剂图像的光泽下降。
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的含量优选为10~60wt%,更优选为20~50wt%。由此,在保存时,能够可靠地防止调色剂粒子之间接触且脂肪酸单酯及分散剂游离,可使液体显影剂的定影特性及带电特性特别优异。另外,可使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适当,同时,可使定影时的加热等条件特别稳定。
另外,液体显影剂的粘度优选为20~400mPa·s,更优选为30~350mPa·s。当液体显影剂的粘度为上述的范围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调色剂粒子的分散性,同时在后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更加均匀地向涂敷辊供给液体显影剂,另外,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液体显影剂从涂敷辊等上滴下等。
另外,在使用多种颜色的液体显影剂时,粘度最高的液体显影剂的粘度和粘度最低的液体显影剂的粘度之差优选为250mPa·s以下,更优选为220mPa·s以下。由此,可以形成鲜明的图像。
另外,由上述的成分构成的液体显影剂在室温(20℃)下的电阻优选为1×1012Ωcm以上,更优选为2×1012Ωcm以上。
《液体显影剂的制造方法》
下面,对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性液体作为含有脂肪酸单酯和其他成分的液体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显影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使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树脂微粒子缔合来得到缔合粒子的缔合粒子形成工序;在脂肪酸单酯中粉碎缔合粒子,得到调色剂粒子的工序;将得到的调色剂粒子与构成绝缘性液体的其他成分进行混合的混合工序。
[缔合粒子的制备]
首先,对由主要用聚酯树脂构成的树脂微粒子缔合而成的缔合粒子的制备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缔合粒子的制备可以使用任意的方法,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得在由水系液体构成的水系分散剂中分散主要由聚酯树脂(调色剂构成材料)构成的分散质(微粒子)而成的水系乳化液,并使该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缔合,由此来获得缔合粒子。
(水系乳化液)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水系乳化液进行说明。
通过后述的水系乳化液制备工序而得到的水系乳化液,为在由水系液体构成的水系分散剂中微分散有分散质(微粒子)的构成。
-水系分散剂(水系液体)-
水系分散剂由水系液体构成。
在本发明中,“水系液体”是指由水和/或与水的相溶性优异的液体(例如,相对于25℃下的水100g中的溶解度为30g的液体)构成的液体。如上所述,水系液体由水和/或与水的相溶性优异的液体构成,优选主要由水构成,特别优选水的含量为70wt%以上,更优选为90wt%以上。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水系液体,能够提高例如水系分散剂中的分散质的分散性,并能够将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设定为粒径比较小、并且大小偏差小的分散质。其结果是,最终得到的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的粒子间大小以及形状的偏差小、圆度大。
另外,水系分散剂(水系液体)优选为与后述的高绝缘性液体的相溶性低的水系液体(例如,相对于25℃下的高绝缘性液体100g的溶解度为0.01g的水系液体)。由此,可以在由后述的混合液制备工序得到的混合液中恰好地保持分散质的形状,可使最终得到的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的形状均匀。
水系液体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水;甲醇、乙醇、丙醇等醇系溶剂;1,4-二氧杂环己烷、四氢呋喃(THF)等醚系溶剂;吡啶、吡嗪、吡咯等芳香族杂环化合物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等酰胺系溶剂;乙腈等腈系溶剂;乙醛等醛系溶剂等。
-分散质(微粒子)-
分散质含有构成如上所述的调色剂粒子的成分。
另外,在分散质中,可以含有溶解该成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溶剂。由此,可以提高例如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的流动性,可以将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设定为粒径比较小、并且大小偏差小的分散质。其结果是,最终得到的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的粒子间大小以及形状的偏差小、圆度大。
溶剂只要是溶解构成分散质的成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溶剂,可以是任意的溶剂,优选使用比上述的水系液体沸点低的溶剂。由此,可容易地除去溶剂。
另外,溶剂优选与上述的水系分散剂(水系液体)的相溶性低的溶剂(例如,相对于25℃下的水系分散剂100g的溶解度为30g以下的溶剂)。由此,可使分散质以稳定的状态微分散在水系乳化液中。
另外,溶剂的组成例如可根据如上所述的着色剂的组成及水系分散剂的组成等来适当选择。
这种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MEK等酮系溶剂、甲苯等芳香族烃系溶剂等公知的有机溶剂。
另外,在水系乳化液中,可以含有乳化分散剂。
当使用了乳化分散剂时,可提高分散质的分散性,同时能够比较容易地使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的形状、大小的偏差特别小,并且可使分散质的形状大致为球形。其结果是,能够获得由大致球形、形状均匀、且大小一致的调色剂粒子构成的最终的液体显影剂。在此,乳化分散剂可列举例如公知的乳化剂、分散剂。
水系乳化液中的乳化剂、分散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0wt%以下,更优选为0.01~1.0wt%。
另外,在水系乳化液中,可以含有分散助剂。
分散助剂可列举例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等。
分散助剂优选与分散剂并用。当水系乳化液中含有分散剂时,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助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wt%以下,更优选为0.005~0.5wt%。
另外,在水系乳化液中,也可以将分散质以外的成分作为不溶物分散。例如,可以在水系乳化液中分散硅石、氧化钛、氧化铁等无机类粉末、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等有机类微粉末等。
在以上说明的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水系乳化液中,由于分散质为液体状,因而分散质通过其表面张力而具有形成为圆度(圆球度)大的形状的倾向。因此,最终得到的液体显影中的调色剂粒子的圆度特别高,各粒子间的形状偏差特别小。
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55wt%,更优选为10~50wt%。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彼此间的结合(凝聚),并可使调色剂粒子(液体显影剂)的生产性特别优异。
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液体状的分散质)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3μm,更优选为0.1~2μm。由此,可使最终得到的调色剂粒子的大小最合适。在本说明书中,“平均粒径”是指体积标准的平均粒径。
(水系乳化液制备工序)
如上所述的水系乳化液,可以如下制备(水系乳化液制备工序)。
首先,准备在上述的水系液体中根据需要添加分散剂而成的水性溶液。
另一方面,制备包含作为如上所述的调色剂粒子的主要成分的聚酯树脂的树脂液。在树脂液的制备中,例如可以在聚酯树脂的基础上使用上述的溶剂。此外树脂液也可以是通过加热聚酯树脂而得到的熔融的液体,另外,在树脂液的制备中,也可以使用将例如聚酯树脂、着色剂等调色剂用材料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通过使用这种混合物,即使在调色剂的构成材料中包含难以相互分散或相溶的成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得通过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成为各成分充分相溶、微分散了的状态。特别是当使用对如上所述的溶剂的分散性比较低的颜料(着色剂)时,通过向溶剂中分散之前预先施行混合,使聚酯树脂等有效地涂敷在颜料粒子的周围,由此,提高了颜料向溶剂中的分散性(特别是可微分散到溶剂中),从而最终得到的调色剂的显色性也变得良好。由此可知,即使在调色剂的构成成分中包含对上述的水系乳化液的水系分散剂的分散性差的成分或对水系乳化液的分散剂中所含的溶剂的溶解性差的成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的分散性特别优异。
接着,在进行搅拌的状态的水性溶液中缓慢地滴加上述树脂液,由此得到在水系分散剂中分散了包含聚酯树脂的分散质的水系乳化液。通过用这种方法制备水系乳化液,可进一步提高水系乳化液中的分散质的圆度。其结果是,最终得到的液体显影中的调色剂粒子的各粒子间形状的偏差变得特别小。在进行树脂液的滴加时,可以对水性溶液和/或树脂液进行加热。另外,当在树脂液的制备中使用了溶剂时,例如在进行如上所述的滴加后,也可以通过对得到的水系乳化液进行加热,或放置于减压氛围下,来除去分散质中所含的溶剂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当混合树脂液和水性溶液时,也可以利用搅拌机等对树脂液加以剪断,同时在树脂液中缓慢地添加(滴加)水系液体,由此进行反相乳化,从而最终得到在水系液体中分散了来自树脂液的分散质的分散液。由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得到例如均匀且微细地分散了分散质的水系乳化液。
(缔合粒子形成工序)
下面,在如上得到的水系乳化液中添加电解质,使分散质缔合,由此形成缔合粒子(缔合粒子形成工序)。
添加的电解质可列举例如:盐酸、硫酸、磷酸、乙酸、草酸等酸性物质;硫酸钠、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镁、磷酸钠、磷酸二氢钠、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氯化钙、乙酸钠等有机或无机的水溶性盐等,其中,可以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硫酸钠、硫酸铵等1价阳离子的硫酸盐适合用于进行均匀的缔合。
在添加电解质前,可以添加羟基磷灰石等无机分散稳定剂及离子性、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稳定剂。通过在有分散稳定剂(乳化剂)的情况下添加电解质,可以防止不均匀的缔合。
这种分散稳定剂可列举例如:聚环氧乙烷壬基苯基醚、聚环氧乙烷辛基苯基醚、聚环氧乙烷十二烷基苯基醚、聚环氧乙烷烷基醚、聚环氧乙烷脂肪酸酯、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环氧乙烷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各种普流尼克嵌段类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烷基硫酸酯盐型的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等。其中,阴离子性、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即使添加少量,也对分散稳定性有效,可以优选使用。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优选为40℃以上。
相对于水系乳化液中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的电解质的量优选为0.5~15重量份,更优选为1~12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10重量份。当电解质的添加量低于上述下限值时,有时不能充分地进行分散质的缔合。另外,当电解质的添加量超过上述上限值时,分散质的缔合变得不均匀,有可能产生粗大粒子,从而最终得到的调色剂粒子的大小有可能产生偏差。
另外,可以在水系乳化液的制备之后立刻进行本工序,也可以在水系乳化液的调整后保存水系乳化液,然后进行本工序。在后者的情况下,进行保存的期间没有特别限定,若设为10天以内,则可使得到的缔合粒子的粒度分布特别狭窄。
而且,在缔合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等,由此得到缔合粒子。
得到的缔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7μm,更优选为0.5~3μm。由此可使最终得到的调色剂粒子的粒径适当。
[粉碎工序]
接着,在脂肪酸单酯中将如上述得到的缔合粒子进行粉碎(粉碎工序)。由此得到在脂肪酸单酯中分散有调色剂粒子的调色剂粒子分散液。
如上所述,脂肪酸单酯是与聚酯树脂的亲和性高的成分。因此,在脂肪酸单酯中粉碎缔合粒子时,脂肪酸单酯容易侵入构成缔合粒子的微粒子(分散质)之间,能够以更小的能量有效地粉碎缔合粒子。
另外,通过如上述那样在脂肪酸单酯中粉碎缔合粒子,可以在最终得到的液体显影剂中,使脂肪酸单酯富集(吸附)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通过如上述那样使脂肪酸单酯富集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可使如上所述的可塑效果更显著。其结果是,调色剂粒子更加容易侵入纸纤维(记录介质)的缝隙中,因此,可使调色剂粒子的定影强度特别优异,同时可使形成的图像的光泽特别优异。
另外,由于在脂肪酸单酯这样的液体中进行粉碎,因此可以防止产生通过凝聚等而变得粗大的调色剂粒子。
另外,得到的调色剂粒子由于在其表面具有来自于微粒子(分散质)的凹凸,因而可在该凹凸中可靠地保持脂肪酸单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粉碎缔合粒子来得到调色剂粒子,因而与现有的粉碎法及湿式粉碎法相比,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微粉(比目标大小的粒子非常小的粒子)。其结果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由微粉引起的液体显影剂的带电特性的下降。
另外,由于脂肪酸单酯的粘度比较低,容易侵入构成缔合粒子的微粒子(分散质)之间,从而能够很好地粉碎缔合粒子。
在混合脂肪酸单酯与缔合粒子之前,优选在脂肪酸单酯中添加多胺脂肪酸缩聚物。由此,多胺脂肪酸缩聚物作为分散助剂起作用,能够更有效地粉碎缔合粒子,同时可使得到的缔合粒子的分散性更高。另外,可使多胺脂肪酸缩聚物附着于调色剂粒子表面,其结果是,可使液体显影剂的带电特性更高。另外,通过多胺脂肪酸缩聚物附着于调色剂粒子表面,可使脂肪酸单酯可靠地富集在调色剂粒子表面。
[混合工序]
接着,将如上述得到的调色剂粒子分散液和构成绝缘性液体的其他成分进行混合,使调色剂粒子分散于绝缘性液体中(混合工序)。
通过如上所述,可获得在含有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中分散有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的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脂肪酸单酯中粉碎缔合粒子的液体进行了说明,但作为粉碎缔合粒子的液体,也可以使用混合了脂肪酸单酯与构成绝缘性液体的其他成分的混合溶液。当在这种混合溶液中粉碎缔合粒子时,也可以得到如上所述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包含脂肪酸单酯和其他成分的绝缘性液体进行了说明,但如果绝缘性液体仅由脂肪酸单酯构成,则可省略上述的混合工序来制造液体显影剂。
《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模式图,图2是将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放大了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涂敷辊的立体概念图,图4是图3所示涂敷辊的放大模式图,图5是表示显影辊上的液体显影剂层内的调色剂粒子的状态的模式图,图6是表示应用于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的一例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0包括:4个显影部30Y、30M、30C、30K;转印部40;以及定影部(定影装置)F40。
显影部30Y、30M、30C分别具有用黄色类液体显影剂(Y)、品红色类液体显影剂(M)、青色类液体显影剂(C)对潜像进行显影,从而形成与每种颜色对应的色彩的单色像的功能。另外,显影部30K具有用黑色类液体显影剂(K)对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黑色的单色像的功能。
由于显影部30Y、30M、30C、30K的构成相同,因此,下面对显影部30Y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显影部30Y包括:作为图像载体的一例的感光体10Y、以及沿感光体10Y的旋转方向而设置的带电辊11Y、曝光组件12Y、显影组件100Y、感光体挤压装置101Y、转印支承辊44Y、消电组件16Y、感光体清洁板17Y和显影剂回收部18Y。
感光体10Y包括圆筒状的基材和形成于该基材外围面的感光层,可以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箭头所示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感光体10Y由后述的显影组件100Y供给液体显影剂,从而在表面形成液体显影剂的层。
带电辊11Y是用于使感光体10Y带电的装置,曝光组件12Y是通过照射激光来在带电的感光体10Y上形成潜像的装置。该曝光组件12Y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多角镜、F-θ透镜等,基于从个人计算机、字处理机等没有图示的主计算机输入的图像信号,向带电的感光体10Y照射经调制的激光。
显影组件100Y是用于使用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对形成于感光体10Y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装置。关于显影组件100Y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描述。
感光体挤压装置101Y配置在旋转方向上的显影组件100Y的下游侧,且与感光体10Y对置,其包括:感光体挤压辊13Y;清洁板14Y,其与所述感光体挤压辊13Y挤压滑接来去除附着于该感光体挤压辊13Y表面上的液体显影剂;以及显影剂回收部15Y,其回收被去除的液体显影剂。该感光体挤压装置101Y具有从显影于感光体10Y上的显影剂中回收剩余的载体以及本来不需要的灰雾(fog)调色剂,来提高显影内的调色剂粒子比率的功能。
消电组件16Y是在后述的转印部40上将转印图像转印于记录介质F5上后,去除感光体10Y上的残留电荷的装置。
感光体清洁板17Y是抵接在感光体10Y的表面上的橡胶制的构件,具有在后述的转印部40中将像转印于记录介质F5上后,将残留于感光体10Y上的液体显影剂刮除的功能。
显影剂回收部18Y具有回收由感光体清洁板17Y去除的液体显影剂的功能。
下面,对转印部40进行说明。
转印部40包括输送带41、带驱动辊42、张力辊43、以及转印支承辊44Y、44M、44C、44K。
输送带41为无端的弹性带构件,具有输送记录介质F5的功能。
另外,输送带41卷挂并张紧于带驱动辊42和张力辊43之间,在与感光体10Y、10M、10C、10K抵接的情况下由带驱动辊42旋转驱动。
另外,转印支承辊44Y在感光体10Y和输送带41抵接的位置上设置,以使转印支承辊44Y和输送带41抵接。同样地,转印支承辊44M、转印支承辊44C、转印支承辊44K在各自对应的感光体10M、感光体10C、感光体10K与输送带41抵接的位置上设置,以使各自对应的感光体与输送带41抵接。
在这种构成下,当由输送带41输送的记录介质F5通过输送带41而经过各感光体和各转印支承辊之间时,在各显影部形成的单色像被依次转印到记录介质F5上。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0构成为:在转印部40中由各显影部形成的单色像被依次转印到记录介质F5上,从而在记录介质F5上形成重叠多个单色像而成的未定影的彩色图像。
在转印部40,如此将形成于感光体10Y、10M、10C、10K上的单色像依次转印到纸张、薄膜、布等记录介质F5上。为此,作为即使在记录介质F5表面因纤维体等而不平滑的片材的情况下,也仿照该不平滑的片材表面来提高转印特性的装置,采用弹性带构件。
在转印部40中转印到记录介质F5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图像)F5a被送到后述的定影部F40中进行定影。
下面,对显影组件100Y、100M、100C、100K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以显影组件100Y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显影组件100Y包括: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涂敷辊32Y、限制板33Y、显影剂搅拌辊34Y、显影辊20Y、显影辊清洁板21Y、以及显影剂压缩辊(压缩装置)22Y。
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具有贮存用于对形成于感光体10Y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液体显影剂的功能。
涂敷辊32Y具有向显影辊20Y供给液体显影剂的功能。
如图3所示,该涂敷辊32Y是在铁等金属性的辊的表面均匀且螺旋状地形成槽并实施镀镍的被称为网纹辊的辊,其直径约为25nm。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通过所谓的切削加工及转造加工等,相对于涂敷辊32Y的旋转方向D2而倾斜地形成了多个槽32Ya。
该涂敷辊32Y在与液体显影剂接触的情况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将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内的液体显影剂承载到槽32Ya上,并向显影辊20Y输送所述承载的液体显影剂。因此,涂敷辊32Y能够在形成槽32Ya的X方向的宽度上将液体显影剂涂敷于显影辊20Y。
槽间距(在图4中的X方向上形成槽32Ya的山和山的周期性间隔)根据需要的液体显影剂的膜厚,优选为大约55~250μm。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如下:槽间距P约为80μm,山的宽度约为40μm,槽32Ya的上部宽度PI1约为50μm,底面部宽度PI2约为30μm,槽32Ya的深度He约为20μm,山32Yb的高度Hc约为30μm,从而形成了从山32Yb的中央部单调地向槽32Ya的底部倾斜的倾斜部SL。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如下:使山32Yb部的表面粗糙度Rz
Figure S2008100920234D00261
使槽32Ya部的表面粗糙度Rz
Figure S2008100920234D00262
通过涂敷辊32Y具有如上所述的槽,可以不依赖于液体显影剂的粘度地将体显影剂贮存部31Y内的液体显影剂稳定地供给显影辊20Y。例如,在长时间启动图像形成装置时等,即使在装置内部的温度上升从而液体显影剂的粘度下降了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显影所需的足量的液体显影剂稳定地供给显影辊。因此,不受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条件的影响,能够可靠地防止或抑制在形成的图像中产生图像不均。通过在具有这种涂敷辊32Y的图像形成装置1000中使用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可形成定影性优异、同时没有图像不均的鲜明的调色剂图像。
限制板33Y抵接在涂敷辊32Y的表面上,限制涂敷辊32Y上的液体显影剂D的量。即,该限制板33Y起到刮下涂敷辊32Y上的剩余液体显影剂,并测量供给显影辊20Y的涂敷辊32Y上的液体显影剂D的作用。该限制板33Y由作为弹性体的聚氨酯橡胶构成,并由铁等金属制的限制板支撑构件支撑。另外,限制板33Y从上述的垂直面A观看,设置于涂敷辊32Y通过旋转而从液体显影剂D出来的一侧(即,从垂直面A看为图2中的左侧)。限制板33Y的橡胶硬度根据JIS-A约为77度,限制板33Y的向涂敷辊32Y表面抵接的抵接部的硬度(约77度)低于后述的显影辊20Y的弹性体层的向涂敷辊32Y表面压靠的压靠部的硬度(约85度)。
显影剂搅拌辊34Y具有将液体显影剂搅拌成均匀分散状态的功能。
在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内,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具有正电荷,液体显影剂通过显影剂搅拌辊34Y被搅拌成均匀分散的状态,涂敷辊32Y通过旋转从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汲取所述液体显影剂,并通过限制板33Y限制液体显影剂量后提供给显影辊20Y。
显影辊20Y为了用液体显影剂对承载于感光体10Y上的潜像进行显影,承载液体显影剂将其输送到与感光体10Y对置的显影位置处。
通过由上述的涂敷辊32Y提供液体显影剂,显影辊20Y在其表面上形成液体显影剂层201Y。
该显影辊20Y是在铁等金属制内芯的外围部设置具有导电性的弹性体层的辊,其直径约为20mm。另外,弹性体层为两层结构,其内层为橡胶硬度根据JIS-A约为30度、厚度约为5mm的聚氨酯橡胶,其表层(外层)为橡胶硬度根据JIS-A约为85度、厚度约为30μm的聚氨酯橡胶。而且,显影辊20Y以上述表层作为压靠部并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分别与涂敷辊32以及感光体10Y压靠。
另外,显影辊20Y可绕其中心轴旋转,该中心轴比感光体10Y的旋转中心轴位于靠下的位置上。另外,显影辊20Y沿与感光体10Y的旋转方向(在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对感光体10Y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时,在显影辊20Y和感光体10Y之间形成电场。
显影剂压缩辊22Y是具有使显影辊20Y上承载的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变为压缩状态的功能的装置。换句话说,显影剂压缩辊22Y是具有如下功能的装置:对上述的液体显影剂层201Y施加与调色剂粒子1同极性的电场,由此如图5所示,使调色剂粒子1富集在液体显影剂层201Y中的显影辊20Y的表面附近。通过如此使调色剂粒子富集,能够提高显影密度(显影效率),其结果是,能够获得品质高的鲜明的图像。
在该显影剂压缩辊22Y中,设有清洁板23Y。
该清洁板23Y具有去除显影剂压缩辊22Y上附着的液体显影剂的功能。
另外,显影组件100Y具有抵接在显影辊20Y的表面上的橡胶制的显影辊清洁板21Y。该显影辊清洁板21Y是用于在上述显影位置处进行显影后,刮除残留于显影辊20Y上的液体显影剂的装置。被显影辊清洁板21Y去除的液体显影剂被回收到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内并被再利用。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0具有将各显影剂回收部(15Y、18Y)所回收的液体显影剂中的绝缘性液体进行再利用的再利用装置。
该再利用装置包括:输送路径70,其从各显影剂回收部输送所回收的液体显影剂;过滤装置77,其去除输送来的液体显影剂中的固体成分(调色剂粒子等);以及绝缘性液体贮存部74,其贮存由所述过滤装置77去除了固体成分的绝缘性液体。
在输送路径70上设有泵76,利用该泵76将各显影剂回收部所回收的液体显影剂输送到绝缘性液体贮存部74中。
贮存于绝缘性液体贮存部74中的绝缘性液体通过没有图示的输送装置而被适当地输送到各显影部中并被再利用。
另外,通过没有图示的过滤状态检测手段来检测去除到过滤装置77中的固体成分。然后,基于该检测结果来更换过滤装置77。由此,可以稳定地维持过滤装置77的过滤功能。
下面,对定影部进行说明。
定影部F40用于使在上述的显影部、转印部等中形成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F5a定影于记录介质F5上。
如图6所示,定影部F40包括:热定影辊F1、加压辊F2、耐热带F3、带张紧构件F4、清洁构件F6、框架F7、以及弹簧F9。
热定影辊(定影辊)F1包括:由管材构成的辊基材F1b、覆盖在该辊基材F1b外围的弹性体F1c、以及在辊基材F1b的内部作为加热源的柱状卤灯F1a。该热定影辊F1可沿图中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在热定影辊F1的弹性体F1c的表层设有PFA层。由此,虽然各弹性体F1c、2c的厚度不同,但两弹性体F1c、2c大致均衡地弹性变形,从而形成所谓的水平压印带(水平ニツプ),并且,由于热定影辊F1的圆周速度与后述的耐热带F3或记录介质F5的输送速度之间不产生偏差,因此可进行非常稳定的图像定影。
在热定影辊F1的内部内置有构成加热源的2根柱状卤灯F1a、F1a,这些柱状卤灯F1a、F1a的发热元件分别配置于不同的位置。而且,通过有选择地点亮各柱状卤灯F1a、F1a,可在后述的耐热带F3卷绕于热定影辊F1上的定影压印带部位与后述的带张紧构件F4滑接于热定影辊F1上的部位不同的条件下、或在宽幅的记录介质和窄幅的记录介质不同的条件下等,容易地进行湿度控制。
加压辊F2与热定影辊F1相对配置,并构成为经由后述的耐热带F3对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F5a的记录介质F5施加压力的结构。
另外,加压辊F2包括由管材构成的辊基材F2b、以及覆盖该辊基材F2b外围的弹性体F2c,并可沿图中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上述的热定影辊F1的弹性体F1c和加压辊F2的弹性体F2c大致均衡地弹性变形,从而形成所谓的水平压印带。另外,由于热定影辊F1的圆周速度与后述的耐热带F3或记录介质F5的输送速度之间不产生偏差,因此可进行非常稳定的图像定影。
耐热带F3是张挂在加压辊F2和带张紧构件F4的外围并可移动,并被热定影辊F1和加压辊F2夹压的无端的环形带。
该耐热带F3由具有0.03mm以上的厚度的2层结构的无缝管形成,其中其表面(与记录介质F5接触的一侧的面)由PFA形成,背面(与加压辊F2以及带张紧构件F4接触的一侧的面)由聚酰亚胺形成。耐热带F3不限于此,也可以由不锈钢管、镍电铸管等金属管、硅等耐热树脂管等其他材料形成。
带张紧构件F4比热定影辊F1和加压辊F2的定影压印带部相比,配置于记录介质F5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同时被配置为以加压辊F2的旋转轴F2a为中心可向箭头P方向摇动。
带张紧构件F4构成为:在记录介质F5不通过定影压印带部位的状态下,向热定影辊F1的接线方向张紧耐热带F3。当在记录介质F5进入定影压印带部位的初始位置定影压力大时,不能顺畅地进入,从而有时会在记录介质F5的前端被折叠的状态下进行定影,但通过构成如上述那样向热定影辊F1的接线方向张紧耐热带F3的结构,能够形成使记录介质F5顺畅地进入的记录介质F5的导入口部,从而记录介质F5可稳定地进入定影压印带部位。
带张紧构件F4是嵌于耐热带F3的内周并与加压辊F2协作向耐热带F3赋予张力f的近似半月形的带滑动构件(耐热带F3在带张紧构件F4上进行滑动)。该带张紧构件F4被配置在由耐热带F3从热定影辊F1与加压辊F2的压紧部接线L向热定影辊F1一侧卷绕而形成压印带的位置上。突壁F4a突设于带张紧构件F4的轴方向上的一端或两端,该突壁F4a具有如下作用:当耐热带F3偏向轴方向上的一端时,通过该耐热带F3抵接于该突壁F4a来限制耐热带F3偏向端部。弹簧F9以压缩状态被设置在突壁F4a的与热定影辊F1相反一侧的端部和框架之间,从而带张紧构件F4的突壁F4a被轻轻压在热定影辊F1上,由此带张紧构件F4与热定影辊F1滑接地被定位。
将带张紧构件F4轻压在热定影辊F1上的位置设为压印带初始位置,并且,将加压辊F2压靠在热定影辊F1上的位置设为压印带终止位置。
在定影部F40中,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F5a的记录介质F5从上述压印带初始位置进入定影部,通过耐热带F3和热定影辊F1之间并从压印带终止位置离开,由此记录介质F5上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F5a被定影,然后,向加压辊F2压靠在热定影辊F1上的压紧部的接线方向L被排出。
清洁构件F6配置于加压辊F2和带张紧构件F4之间。
该清洁构件F6滑接于耐热带F3的内周面,清洁耐热带F3内周面上的异物和磨损粉末等。通过如上述清洁异物及磨损粉末等,来刷新耐热带F3,消除上述摩擦系数的不稳定因素。另外,在带张紧构件F4上设有凹部F4f,从而构成位收纳从耐热带F3去除的异物及磨损粉末等的结构。
另外,定影部F40具有去除板(去除装置)F12,在将调色剂图像F5a定影在记录介质F5上之后,所述去除板F12去除热定影辊F1的表面上附着(残留)的绝缘性液体。该氧化聚合促进剂去除板F12去除绝缘性液体,并且也可以同时去除在定影时移动到热定影辊F1上的调色剂等。
为了通过加压辊F2和带张紧构件F4张紧耐热带F3并用加压辊F2稳定地进行驱动该耐热带F3,可将加压辊F2和耐热带F3的摩擦系数设定得比带张紧构件F4和耐热带F3的摩擦系数大。但是,由于异物侵入耐热带F3和加压辊F2之间或耐热带F3和带张紧构件F4之间,或者耐热带F3与加压辊F2以及带张紧构件F4之间的接触部的磨损等的原因,摩擦系数有时会变得不稳定。
因此,将带张紧构件F4和耐热带F3的卷绕角设定得比加压辊F2和耐热带F3的卷绕角小,并将带张紧构件F4的直径设定得比加压辊F2的直径小。由此,耐热带F3在带张紧构件F4滑动的长度变短,能够避免由时效变化及外乱引起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可用加压辊F2稳定地驱动耐热带F3。
由热定影辊F1施加的热量(定影温度)具体地优选为80~200℃,更优选为100~180℃。
《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应用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模式图,图8是将图7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放大了的放大图。
如图7、8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0’包括:4个显影部30Y’、30M’、30C’、30K’;中间转印部40’;二次转印组件(二次转印部)60’;定影部(定影装置)F40;以及4个液体显影剂补给部80Y、80M、80C、80K。
显影部30Y、30M、30C分别具有用黄色类液体显影剂(Y)、品红色类液体显影剂(M)、青色类液体显影剂(C)对潜像进行显影,从而形成与每种颜色对应的色彩的单色像的功能。另外,显影部30K具有用黑色类液体显影剂(K)对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黑色(黑)的单色像的功能。
由于显影部30Y’、30M’、30C’、30K’的构成相同,因此,下面对显影部30Y’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显影部30Y’包括:作为图像载体的一例的感光体10Y’、以及沿感光体10Y’的旋转方向而设置的带电辊11Y’、曝光组件12Y’、显影组件100Y’、感光体挤压装置101Y’、首次转印支承辊51Y’、消电组件16Y’、感光体清洁板17Y’和显影剂回收部18Y’。
感光体10Y’包括圆筒状的基材和形成于该基材外围面的感光层,可以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如用图8中箭头所示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感光体10Y’由后述的显影组件100Y’供给液体显影剂,从而在表面形成液体显影剂的层。
带电辊11Y’是用于使感光体10Y’带电的装置,曝光组件12Y’是通过照射激光来在带电的感光体10Y’上形成潜像的装置。该曝光组件12Y’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多角镜、F-θ透镜等,基于从个人计算机、字处理机等没有图示的主计算机输入的图像信号,向带电的感光体10Y’照射经调制的激光。
显影组件100Y’是用于使用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对形成于感光体10Y’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装置。关于显影组件100Y’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描述。
感光体挤压装置101Y’配置在旋转方向上的显影组件100Y的下游侧,且与感光体10Y’对置,其包括:感光体挤压辊13Y’;清洁板14Y’,其与该感光体挤压辊13Y’压力滑接来去除附着于表面上的液体显影剂;以及显影剂回收部15Y’,其回收去除了的液体显影剂。该感光体挤压装置101Y’具有从显影于感光体10Y’上的显影剂中回收剩余的载体以及本来不需要的灰雾调色剂,来提高显影内的调色剂粒子比率的功能。
首次转印支承辊51Y’是用于将形成于感光体10Y’的单色像转印到后述的中间转印部40’上的装置。
消电组件16Y’是在通过首次转印支承辊51Y’将中间转印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部40’上之后,去除感光体10Y’上的残留电荷的装置。
感光体清洁板17Y’是抵接在感光体10Y’的表面上的橡胶制的构件,具有在通过首次转印支承辊51Y’在中间转印部40’上转印图像之后,将残留于感光体10Y’上的液体显影剂刮除的功能。
显影剂回收部18Y’具有回收由感光体清洁板17Y’去除的液体显影剂的功能。
中间转印部40’为无端的弹性带构件,被张挂于传递马达(没有图示)的驱动力的带驱动辊41’以及一对从动辊42’、43’上。另外,中间转印部40’在通过首次转印支承辊51Y’、51M’、51C’、51K’而与感光体10Y’、10M’、10C’、10K’抵接的情况下,被带驱动辊4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
而且,张力辊44’赋予中间转印部40’规定的张力,以消除松弛。该张力辊44’被配置在比一个从动辊42’靠中间转印部40’的旋转(移动)方向下游侧、且比另一个从动辊43’靠中间转印部40’的旋转(移动)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上。
在该中间转印部40’上通过首次转印支承辊51Y’、51M’、51C’、51K’依次转印在显影部30Y’、30M’、30C’、30K’中形成的对应于各色的单色像,从而对应于各色的单色像被重叠。由此,在该中间转印部40’上形成全彩色显影剂图像(中间转印图像)。
将形成于多个感光体10Y’、10M’、10C’、10K’上的单色像依次二次转印并重叠在该中间转印部40’上来承载,然后在后述的二次转印组件60’中一并转印到纸张、薄膜、布等记录介质F5上。为此,作为当在二次转印过程中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F5时,即使记录介质F5表面因纤维体等而不平滑的片材的情况下,也仿照该不平滑的片材表面来提高二次转印特性的装置,采用弹性带构件。
另外,在该中间转印部40’中配置有由中间转印部清洁板46’、显影剂回收部47’和非接触式偏置施加构件48’构成的清洁装置。中间转印部清洁板46’及显影剂回收部47’配置于从动辊43’一侧。
在中间转印部清洁板46’具有在通过二次转印组件(二次转印部)60’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F5上之后,将附着于中间转印部40’上的液体显影剂刮除的功能。
显影剂回收部47’具有回收由中间转印部清洁板46’去除的液体显影剂的功能。
非接触式偏置施加构件48’与中间转印部40’分离地配置在面对张力辊44’的位置上。该非接触式偏置施加构件48’用于在二次转印后对残留于中间转印部40’上的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固体成分)施加与该调色剂极性相反的偏置电压。由此,中和调色剂,降低对中间转印部40’的调色剂的静电附着力。在该例中,使用电晕带电器,作为非接触式偏置施加构件48’。
非接触式偏置施加构件48’不必一定要配置在面向张力辊44’的位置上,也可以配置在比从动辊42’更靠中间转印部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且比从动辊43’更靠中间转印部40’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的任意位置上,例如可以配置在从动辊42’和张力辊44’之间的位置等。另外,非接触式偏置施加构件48’也可以使用电晕带电器以外的公知的非接触式带电器。
另外,中间转印部挤压装置52Y’配置在比首次转印支承辊51Y’更靠中间转印部的移动方向下游的一侧。
中间转印部挤压装置52Y’用于在转印到中间转印部40’上的液体显影剂没有达到期望的分散状态时,从转印后的液体显影剂中去除剩余的绝缘性液体。
中间转印部挤压装置52Y’包括:中间转印部挤压辊53Y’、中间转印部挤压清洁板55Y’,其与中间转印部挤压辊53Y’压力滑接来清洁表面;以及显影剂回收部56Y’,其回收用中间转印部挤压清洁板55Y’去除的液体显影剂。
中间转印部挤压装置52Y’具有如下功能:从首次转印于中间转印部40’上的显影剂中回收剩余的载体,提高显影内的调色剂粒子比率,并回收本来不需要的灰雾调色剂。
二次转印组件60’包括彼此沿转印材料移动方向间隔规定间距而配置的一对二次转印辊。在这些一对二次转印辊中,配置于中间转印部40’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的二次转印辊为上游侧二次转印辊61’。该上游侧二次转印辊61’可经由中间转印部40’而与带驱动辊41’压靠。
另外,在一对二次转印辊中,配置于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下游侧的二次转印辊为下游侧二次转印辊62’。该下游侧二次转印辊62’可经由中间转印部40’而与从动辊42’压靠。
即,上游侧二次转印辊61’、下游侧二次转印辊62’分别使记录介质F5抵接在与悬挂于带驱动辊41’及从动辊42’的中间转印部40’上,从而将在中间转印部40’上通过色重叠而形成的中间转印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F5上。
此时,带驱动辊41’及从动辊42’也分别作为上游侧二次转印辊61’、下游侧二次转印辊62’的支承辊而起作用。即,带驱动辊41’在二次转印组件60’中兼作配置于比从动辊42’更靠记录介质F5的移动方向上游侧位置的上游侧支承辊。另外,从动辊42’在二次转印组件60’中兼作配置于比带驱动辊41’更靠记录介质F5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位置的上游侧支承辊。
因此,输送到二次转印组件60’的记录介质F5,在从上游侧二次转印辊61’和带驱动辊41’间的压靠开始位置(压印带开始位置)至下游侧二次转印辊62’和从动辊42’间的压靠终止位置(压印带终止位置)的转印材料的规定的移动区域,与中间转印带紧贴。由此,中间转印部40’上的全彩色的中间转印图像通过规定时间被二次转印到与中间转印部40’紧贴的状态的记录介质F5上,因此,可进行良好的二次转印。
另外,二次转印组件60’针对二次转印辊61’具有二次转印辊清洁板63’和显影部回收部64’。另外,二次转印组件60’针对二次转印辊62’具有二次转印辊清洁板65’和显影部回收部66’。各个二次转印辊清洁板63’、65’分别与二次转印辊61’、62’抵接来刮除在二次转印后残留于各个二次转印辊61’、62’上的液体显影剂。另外,显影部回收部64’、66’分别回收由各个二次转印辊清洁板63’、65’从各个二次转印辊61’、62’刮下来的液体显影剂来贮藏。
通过二次转印组件60’转印于记录介质F5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图像)F5a被送到上述的定影部(定影装置)F40进行定影。
下面,对显影组件100Y’、100M’、100C’、100K’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显影组件100Y’作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显影组件100Y’包括: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涂敷辊32Y’、限制板33Y’、显影剂搅拌辊34Y’、显影辊20Y’、显影辊清洁板21Y’以及电晕放电器(压缩装置)23Y’。
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具有贮存用于对形成于感光体10Y’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液体显影剂的功能。
涂敷辊32Y’具有向显影辊20Y’供给液体显影剂的功能。
该涂敷辊32Y’是在铁等金属性的辊的表面均匀且螺旋状地形成槽并实施镀镍的被称为的网纹辊的辊,其直径约为25mm。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通过所谓的切削加工及转造加工等,相对于涂敷辊32Y’的旋转方向而倾斜地形成了多个槽。该涂敷辊32Y’在与液体显影剂接触的情况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将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内的液体显影剂承载到槽中,并向显影辊20Y’输送所述承载的液体显影剂。
限制板33Y’抵接在涂敷辊32Y’的表面上,限制涂敷辊32Y’上的液体显影剂D的量。即,该限制板33Y’起到刮下涂敷辊32Y’上的剩余液体显影剂,并测量供给显影辊20Y’的涂敷辊32Y’上的液体显影剂D的作用。该限制板33Y’由作为弹性体的聚氨酯橡胶构成,并由铁等金属制的限制板支撑构件支撑。另外,限制板33Y’设置于涂敷辊32Y’通过旋转而从液体显影剂出来的一侧(即,图8中的右侧)。限制板33Y’的橡胶硬度根据JIS-A约为77度,限制板33Y’的向涂敷辊32Y’抵接的抵接部的硬度(约77度)低于后述的显影辊20Y’的弹性体层的向涂敷辊32Y’表面压靠的压靠部的硬度(约85度)。另外,被刮下的剩余的液体显影剂被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回收再利用。
显影剂搅拌辊34Y’具有将液体显影剂搅拌成均匀分散状态的功能。由此,即使在多个调色剂粒子1凝聚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调色剂粒子1彼此很好地分散。特别是在将已用过的液体显影剂进行再利用时,也可以使调色剂粒子1很好地分散。
在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内,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粒子1具有正电荷,液体显影剂通过显影剂搅拌辊34Y’被搅拌成均匀分散状态,涂敷辊32Y’通过旋转从液体显影剂贮存部31Y汲取所述液体显影剂,并通过限制板33Y’限制液体显影剂量后提供给显影辊20Y’。
显影辊20Y’为了用液体显影剂对感光体10Y’上的潜像进行显影,承载液体显影剂将其输送到与感光体10Y’对置的显影位置处。
通过由上述的涂敷辊32Y’提供液体显影剂,显影辊20Y’在其表面上形成液体显影剂层201Y。
该显影辊20Y’是在铁等金属制内芯的外围部设置具有导电性的弹性体层的辊,其直径约为20mm。另外,弹性体层为两层结构,其内层为橡胶硬度根据JIS-A约为30度、厚度约为5mm的聚氨酯橡胶,其表层(外层)为橡胶硬度JIS-A约为85度、厚度约为30μm的聚氨酯橡胶。而且,显影辊20Y以上述表层作为压靠部并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分别与涂敷辊32Y’以及感光体10Y’压靠。
另外,显影辊20Y’可绕其中心轴旋转,该中心轴比感光体10Y’的旋转中心位于靠下的位置上。另外,显影辊20Y’沿与感光体10Y’的旋转方向(在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和相反的方向(在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对感光体10Y’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时,在显影辊20Y’和感光体10Y’之间形成电场。
电晕放电器(压缩装置)23Y’是具有使显影辊20Y’上承载的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变为压缩状态的功能的装置。换句话说,电晕放电器(压缩装置)23Y’是具有如下功能的装置:对上述的液体显影剂层201Y施加与调色剂粒子1同极性的电场,由此如图5所示,使调色剂粒子1富集在液体显影剂层201Y中的显影辊20Y’的表面附近。通过如此使调色剂粒子富集,能够提高显影密度(显影效率),其结果是,可获得品质高的鲜明的图像。
在显影组件100Y’中,涂敷辊32Y’和显影辊20Y’通过不同的动力源(没有图示)而分别驱动。而且,通过改变涂敷辊32Y’和显影辊20Y’的转速(线速度)比,能够调节提供给显影辊20Y’上的液体显影剂的量。
另外,显影组件100Y’包括:抵接在显影辊20Y’的表面上的橡胶制的显影辊清洁板21Y’、以及显影剂回收部22Y’。该显影辊清洁板21Y’是用于在上述显影位置处进行显影后,刮除残留于显影辊20Y’上的液体显影剂的装置。被显影辊清洁板21Y’去除的液体显影剂被回收到液体显影剂回收部22Y’内。
另外,如图7、8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0’包括向显影部30Y’、30M’、30C’、30K’补给液体显影剂的液体显影剂补给部80Y、80M、80C、80K。这些液体显影剂补给部80Y、80M、80C、80K分别包括:液体显影剂罐81Y、81M、81C、81K;绝缘性液体罐82Y、82M、82C、82K;以及搅拌装置83Y、83M、83C、83K。
在各液体显影剂罐81Y、81M、81C、81K中,分别贮藏有对应于各色的高浓度的液体显影剂。另外,在各绝缘性液体罐82Y、82M、82C、82K中,分别贮藏有绝缘性液体。而且,在各搅拌装置83Y、83M、83C、83K中被供应有来自各液体显影剂罐81Y、81M、81C、81K的规定量的各高浓度液体显影剂、以及来自各绝缘性液体罐82Y、82M、82C、82K的规定量的各绝缘性液体。
而且,各搅拌装置83Y、83M、83C、83K分别将提供来的各高浓度液体显影剂和各绝缘性液体分别进行搅拌混合,制作在各液体显影剂贮藏部31Y’、31M’、31C’、31K’中使用的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由各搅拌装置83Y、83M、83C、83K分别制作的各液体显影剂分别被提供给各液体显影剂贮藏部31Y’、31M’、31C’、31K’。
另外,如图7、8所示,在液体显影剂补给部80Y、80M、80C、80K中,分别回收由显影剂回收部15Y’、15M’、15C’、15K’回收的各液体显影剂以及由显影剂回收部22Y’、22M’、22C’、22K’回收的各液体显影剂,并进行再利用。
定影部F4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以上,对本发明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例如,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不限于应用在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液体显影剂。
另外,本发明的液体显影剂不限于利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造的液体显影剂。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得到水系乳化液、且在该水系乳化液中添加电解质而得到的缔合粒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缔合粒子也可以利用乳液聚合缔合法制备,即:在水系液体中分散着色剂、单体、表面活性剂以及聚合引发剂,并通过乳液聚合来制备水系乳化液,然后在该水系乳化液中添加电解质来使其缔合。另外也可以将得到的水系乳化液进行喷雾干燥来得到缔合粒子。
[实施例]
[1]液体显影剂的制造
(实施例1)
<含有脂肪酸单酯的液体的制备>
如下制备构成绝缘性液体的含有脂肪酸单酯的液体。
首先,如下精制粗大豆油,得到精制的大豆油。
首先,使用甲醇、二乙醚、石油醚、丙酮等作为溶剂通过低温结晶法粗精制粗大豆油。
接着,将粗精制的粗大豆油(第1粗精制油)300体积份投入烧瓶中,然后,在烧瓶内注入沸腾的水100体积份,将烧瓶堵塞。
接着,振动烧瓶,将上述粗大豆油(第1粗精制油)和沸腾的水进行混合。
接着,静置烧瓶,直到烧瓶内的混合液分离成3层。
在确认完全分离后,将烧瓶移到冷库中放置24小时。
然后,将未冻结的成分移到其他烧瓶中。
对未冻结的成分再次重复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操作,取出得到的未冻结的成分,由此获得粗制油脂(第2粗精制油)。
接着,在烧瓶内将如上得到的粗制油脂(第2粗精制油)100体积份和主要由含水硅酸铝构成的活性粘土35体积份进行混合、搅拌。
接着,在加压(0.18MPa)下将得到的混合物保存48小时,使活性粘土完全沉淀。
然后,除去沉淀物,得到精制的大豆油(下面,简称为大豆油。)。在大豆油中主要含有以亚油酸为主要成分的脂肪酸甘油酯,大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为98wt%。另外,亚油酸成分在总脂肪酸成分中为53mol%。
接着,进行所得到的大豆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除掉通过该反应产生的甘油,由此得到主要由脂肪酸单酯构成的液体。进一步精制该液体,由此得到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为99.9wt%以上的大豆油脂肪酸甲酯。这样得到的脂肪酸单酯主要以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α-亚麻酸甲酯等不饱和脂肪酸单酯和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等饱和脂肪酸单酯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单酯为84%,另外,在25℃下使用振动式粘度仪、根据JIS Z8809测定的大豆油脂肪酸甲酯的粘度为3.0mPa·s。
<着色剂母液的制备>
首先,准备聚酯树脂(软化温度:99℃)和作为着色剂的青色类颜料(大日精化公司制造,颜料蓝15:3)的混合物(质量比50∶50)。使用20L型的亨舍尔混合机将这些成分进行混合,得到制造调色剂用的原料。
接着,使用双螺杆混练挤出机将该原料(混合物)进行混练。将从双螺杆混练挤出机的挤出口挤出的混练物进行冷却。
将如上冷却的混练物进行粗粉碎,制成平均粒径为1.0mm以下的粉末。在混练物的粗粉碎中使用锤式粉碎机。
在得到的混练物的粉末中加入甲基乙基甲酮,以使固体成分含量为30wt%,用爱高电动混合机(美国aiga公司制造:M-1000)进行湿式分散,制备出着色剂母液。
<树脂液的制备>
在上述着色剂母液33重量份中加入甲基乙基甲酮200重量份以及上述聚酯树脂73重量份,用爱高电动混合机(美国aiga公司制造:M-1000)进行混合,制作树脂液。予以说明,颜料均匀地微分散在该溶液中。
<水系乳化液的制备>
在具有大型共混搅拌浆叶(maxblend stirring blade)的圆筒型的2L可拆卸烧瓶中加入上述树脂液500重量份、甲基乙基甲酮45.5重量份,将树脂液的固体成分含量设定为55wt%。
然后,在烧瓶内的树脂液中加入1N氨水41.7重量份(相对于上述聚酯树脂所具有的羧基的总量的摩尔当量比为1∶1),利用スリ一ワン电动机(新东科学公司制造),将搅拌浆叶的转速设定为210rpm(搅拌浆叶的圆周速度:0.71m/s),充分进行搅拌,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去离子水133重量份。将烧瓶内的溶液温度调整为25℃,一边继续进行搅拌,一边对上述树脂液滴加13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引起反相乳化,得到分散有包含聚酯树脂的分散质的水系乳化液。
<由缔合产生的缔合粒子的制造>
接着,继续进行烧瓶内的搅拌,同时向水系乳化液1中加入去离子水285重量份,以使1N氨水和水的总量为593重量份。然后,将作为阴离子型乳化剂的エマ一ル0(花王公司制造)2.6重量份用30份去离子水稀释并加入水系乳化液中。
然后,将水系乳化液的温度保持在25℃,同时将搅拌的转速设定为150rpm(搅拌浆叶的圆周速度:0.54m/s),滴加3.5%的硫酸铵水溶液300重量份,将分散质的缔合体的粒径设定为3.5μm。滴加后,继续搅拌至分散质的缔合体的粒径成长为5.0μm,完成缔合操作。
对得到的缔合体分散液在减压下蒸馏去除有机溶剂,由此进行干燥,得到缔合粒子。
各实施例、比较例中的各自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体积标准平均粒径,这些粒子的平均粒径及粒度分布用Mastersizer 2000粒子分析装置(MalvernInstruments Ltd.制造)进行测定。
<液体显影剂的制备>
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缔合粒子40重量份、大豆脂肪酸甲酯60重量份、多胺脂肪酸缩聚物(日本ル一プリゾ一ル公司制造、商品名“ソルスパ一ス11200”)1重量份、以及硬脂酸铝(日本油脂制造)0.5重量份放入陶瓷制锅,进一步将锆球(球直径:3mm)放入陶瓷制锅中,以使体积填充率达到30%。用台式罐磨机以旋转速度220rpm进行200小时粉碎,得到调色剂分散液。
在粉碎结束后,投入作为脂肪族烃的液体石蜡(コスモ石油公司制造、商品名“コスモホワイトP-60”)100重量份,分散调色剂粒子。放入球直径1mm的锆球进行24小时分散。由此得到液体显影剂。
另外,取代青色类颜料,分别变更为品红类颜料:颜料红122、黄色类颜料:颜料黄180、黑色类颜料:炭黑(テグザ公司制造,Printex L),除此之外,与上述同样地制造品红类液体显影剂、黄色类液体显影剂、黑色类液体显影剂。
此外,本实施例的聚酯树脂(软化温度:99℃)使用如下制备的聚酯树脂。
在50升的反应釜中加入下述组成的酸、醇成分、催化剂等原材料,在常压氮气流中在210℃下进行12小时反应。然后,依次减压,并在10mmHg下继续进行反应。反应基于ASTM E28-517以软化点进行追踪,并在该软化点达到88℃的时刻结束了反应。
对苯二甲酸  79.7重量份
间苯二甲酸  53.1重量份
乙二醇  28.6重量份
新戊二醇  48.0重量份
四丁基钛酸酯  1.0重量份
得到的聚合物为无色的固体,酸值为1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3℃,软化温度(T1/2)为99℃。
另外,利用GPC测定装置(東ソ一制造HLC-8120GPC),组合使用東ソ一制造的TSK-GEL G5000HXL·G4000HXL·G3000HXL·G2000HXL作为分离柱,在柱温度:40℃、溶剂:四氢呋喃、溶剂浓度0.5质量%、过滤器:0.2μm、流量:1ml/min下测定重均分子量,使用标准聚苯乙烯进行换算,求出了分子量,结果,重均分子量为7400。
(实施例2)
取代大豆油脂肪酸,使用如下制备的菜籽油脂肪酸,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制造出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通过与实施例1的大豆油同样的操作,精制粗菜籽油,得到精制的菜籽油(以下,简称为菜籽油。)。在菜籽油中主要含有以油酸为主要成分的脂肪酸甘油酯,菜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为98wt%。另外,油酸成分、亚油酸成分在总脂肪酸成分中分别为52mol%、24mol%。
接着,进行该菜籽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除掉通过该反应产生的甘油,由此得到主要由脂肪酸单酯构成的液体。进一步精制该液体,由此得到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为99.9wt%以上的菜籽油脂肪酸甲酯。在25℃下使用振动式粘度仪、根据JIS Z8809测定的菜籽油脂肪酸甲酯的粘度为3.0mPa·s。
(实施例3)
将用于酯交换反应的醇变更为乙醇,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在得到的大豆油脂肪酸乙酯中,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为99.9wt%以上。
(实施例4)
将用于酯交换反应的醇变更为丁醇,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在得到的大豆油脂肪酸丁酯中,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为99.9wt%以上。
(实施例5)
取代液体石蜡,使用硅油(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商品名“KF96”),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6)
取代液体石蜡,使用以1∶1混合了液体石蜡(コスモ石油公司制造、商品名“コスモホワイトP-60”)和硅油(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商品名“KF96”)的混合液,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7)
取代液体石蜡,使用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精制成的大豆油,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8)
作为聚酯树脂,使用表1所示的聚酯树脂,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聚酯树脂使用如下制备的聚酯树脂。
在50升的反应釜中加入下述组成的酸、醇成分、催化剂等原材料,在常压氮气流中在210℃下进行12小时反应。然后,依次减压,并在10mmHg下继续进行反应。反应基于ASTM E28-517以软化点进行追踪,并该软化点达到115℃的时刻结束反应。
对苯二甲酸  79.7重量份
间苯二甲酸  53.1重量份
乙二醇      28.6重量份
新戊二醇    48.0重量份
四丁基钛酸酯  1.0重量份
得到的聚合物为无色的固体,酸值为1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5℃,软化温度(T1/2)为125℃。
另外,利用GPC测定装置(東ソ一制造HLC-8120GPC),组合使用東ソ一制造的TSK-GEL G5000HX·G4000HXL·G3000HXL·G2000HXL作为分离柱,在柱温度:40℃、溶剂:四氢呋喃、溶剂浓度0.5质量%、过滤器:0.2μm、流量:1ml/min下测定重均分子量,使用标准聚苯乙烯进行换算,求出了分子量,结果,重均分子量为9000。
(实施例9~11)
如表1所示地调整绝缘性液体中的脂肪酸单酯、脂肪族烃的含量,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12)
在粉碎工序中,使用直径4mm的锆球,以旋转速度3300rpm进行240小时粉碎,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13)
在粉碎工序中,使用直径0.8mm的锆球,以旋转速度150rpm进行110小时粉碎,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比较例1)
将聚酯树脂变更为环氧树脂(埃比科特环氧树脂1004、软化温度128℃),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比较例2)
在粉碎工序中,取代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使用液体石蜡(コスモ石油公司制造、商品名“コスモホワイトP-60”),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比较例3)
在粉碎工序中,取代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使用硅油(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商品名“KF96”),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对以上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将液体显影剂的制造条件及物性等示于表1。
Figure S2008100920234D00461
[2]评价
对如上得到的各液体显影剂进行了以下的评价。
[2.1]定影强度
通过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使用由上述各实施例及上述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在记录纸(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上质纸LPCPPA4)上形成了规定图案的图像。然后,使用如图6所示的定影装置,将热定影辊的设定温度设定为100℃进行了热定影。
然后,在确认非偏移区域后,用橡皮(狮王办公用品公司制造、“LION 261-11”)将记录纸上的定影图像以施压负荷1.2kgf擦2次,利用X-Rite Inc公司制造“X-Rite model 404”测定图像密度的残存率,并按照以下5阶段的标准进行了评价。
A: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为95%以上(非常好)。
B: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为90%以上且低于95%(良好)。
C: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为80%以上且低于90%(一般)。
D: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为70%以上且低于80%(稍差)。
E: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低于70%(非常差)。
[2.2]分散稳定性试验
将由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得到的青色类液体显影剂10mL放入远沉管中,在重力加速度1000G、10分钟的条件下悬挂于离心分离机中后,分集上清液的200μL,用由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使用的绝缘性液体稀释至100倍,做成样品。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公司制造、V-570)对各样品测定吸收波长。
由青色类颜料的吸收域(685nm)的吸光度的值,按照以下4阶段标准进行了评价。
A:吸光度为1.50以上(完全看不到沉淀)。
B:吸光度为1.00以上且低于1.50(几乎看不到沉淀)。
C:吸光度为0.50以上且低于1.00(可确认沉淀)。
D:吸光度低于0.50(沉淀明显,即使在自然放置下也开始沉淀)。
[2.3]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光泽)评价
通过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使用由上述各实施例及上述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在记录纸(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上质纸LPCPPA4)上形成了规定图案的图像。然后,使用如图6所示的定影装置,将热定影辊的设定温度设定为100℃进行了热定影。
对由如上得到的记录纸上的图像,使用光泽仪(村上色彩研究所制造GM-26D)进行光泽度(光泽)测定,并按照以下4阶段标准进行了评价。
A:光泽度为7以上(非常好)。
B:光泽度为6以上且低于7(良好)。
C:光泽度为5以上且低于6(稍差)。
D:光泽度低于5(非常差)。
[2.4]保存稳定性
将由上述各实施例及上述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在35℃、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放置了6个月。然后,观察液体显影剂的情形,并按照以下5阶段标准评价了放置前后的粘度、颜色、酸值及电阻值的变化。液体显影剂的颜色的变化通过目视进行了评价。另外,粘度使用振动式粘度仪,根据JISZ8809进行。另外,电阻值使用万能电位计MM II-17B、液体用电极LP-05、密封盒P-618(川口电机制作所制造)进行测定。
A:完全看不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
B:几乎看不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
C:稍微看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但处于作为液体显影剂没有问题的范围。
D:清楚地看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
E:明显地看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
[2.5]带电特性
对由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使用マイクロチツク·ニチオン公司制造的“显微镜式激光ゼ一タ电位计”ZC-2000测定电位差,并按照以下5阶段标准进行了评价。
测定如下进行:用稀释溶剂将液体显影剂稀释,将其加入□10mm的透明室内,以电极间隔9mm施加300V的电压,同时用显微镜观察室内的粒子的移动速度,由此,算出移动速度,并由该值求取Z电位。
A:电位差为+100mV以上(非常好)。
B:电位差为+85mV以上且低于+100mV(良好)。
C:电位差为+70mV以上且低于+85mV(一般)。
D:电位差为+50mV以上且低于+70mV(稍差)。
E:电位差低于+50mV(非常差)。
[2.6]分辨率
通过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使用由上述各实施例及上述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在记录纸上形成规定图案的彩色图像,并用目视调查了分辨率。
将这些结果示于表2。
[表2]
表2
  定影强度   分散稳定性   光泽   保存稳定性   带电特性   分辨率[根/mm]
  实施例1   A   A   A   A   A   9.8
  实施例2   A   A   A   A   A   9.3
  实施例3   A   A   A   A   A   8.6
  实施例4   A   A   A   A   A   8.2
  实施例5   A   A   A   A   A   9.8
  实施例6   A   A   A   A   A   8.4
  实施例7   A   A   A   C   B   9.3
  实施例8   B   A   A   A   A   8.4
  实施例9   A   A   A   B   B   8.9
  实施例10   B   A   A   B   A   8.5
  实施例11   A   A   A   B   A   7.0
  实施例12   B   B   B   A   B   7.2
  实施例13   B   B   B   A   B   9.7
  比较例1   C   D   D   C   B   7.4
  比较例2   E   D   D   A   B   6.8
  比较例3   E   D   D   A   B   5.2
如表2所表明的那样,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定影强度、分散稳定性优异。另外,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保存稳定性、带电特性、分辨率、所形成图像的光泽度也优异。与此相对,各比较例的液体显影剂都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3]树脂的合成
(直链型聚酯树脂PES1)
在50升的反应釜中加入下述组成的酸、醇成分、催化剂等原材料,在常压氮气流中在210℃下进行12小时反应。然后,依次减压,并在10mmHg下继续进行反应。反应基于ASTM E28-517以软化点进行追踪,并该软化点达到95℃的时刻结束反应。
对苯二甲酸  79.7重量份
间苯二甲酸  53.1重量份
乙二醇      28.6重量份
新戊二醇    48.0重量份
四丁基钛酸酯1.0重量份
得到的聚合物(PES1)为无色的固体,酸值为1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5℃,软化温度(T1/2)为107℃。
另外,利用GPC测定装置(東ソ一制造HLC-8120GPC),组合使用東ソ一制造的TSK-GEL G5000HXL·G4000HXL·G3000HXL·G2000HXL作为分离柱,在柱温度:40℃、溶剂:四氢呋喃、溶剂浓度0.5质量%、过滤器:0.2μm、流量:1ml/min下测定重均分子量,使用标准聚苯乙烯进行换算,求出分子量,结果,重均分子量为7740。
(直链型聚酯树脂PES2)
在50升的反应釜中加入下述组成的酸、醇成分、催化剂等原材料,在常压氮气流中在210℃下进行11小时反应。然后,依次减压,并在10mmHg下继续进行反应。反应基于ASTM E28-517以软化点进行追踪,并在该软化点达到87℃的时刻结束反应。
对苯二甲酸  53.1重量份
间苯二甲酸  79.7重量份
乙二醇      26.0重量份
新戊二醇    43.7重量份
四丁基钛酸酯  1.0重量份
得到的聚合物(PES2)为无色的固体,酸值为1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6℃,软化温度(T1/2)为95℃。另外,重均分子量为5200。
(支链型聚酯树脂PES3)
在50升的反应釜中加入下述组成的酸、醇成分、催化剂等原材料,在常压氮气流中在240℃下进行12小时反应。然后,依次减压,并在10mmHg下继续进行反应。反应基于ASTM E28-517以软化点进行追踪,并在该软化点达到159℃的时刻结束反应。
对苯二甲酸     19.4重量份
间苯二甲酸     90.7重量份
己二酸         17.1重量份
乙二醇         25.4重量份
新戊二醇       42.6重量份
四丁基钛酸酯   1.0重量份
エピクロン830  3.0重量份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制双酚F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170(g/eq))
カ一ジユラE 1.0重量份
(シエルジヤパン制烷基缩水甘油酯)环氧当量250(g/eq)
得到的聚合物(PES3)为无色的固体,酸值为9.8,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0℃,软化温度(T1/2)为176℃。另外,重均分子量为176000。
[4]液体显影剂的制造
(实施例14)
<含有脂肪酸单酯的液体的制备>
如下制备构成绝缘性液体的含有脂肪酸单酯的液体。
首先,如下精制粗大豆油,得到精制的大豆油。
首先,使用甲醇、二乙醚、石油醚、丙酮等作为溶剂通过低温结晶法粗精制粗大豆油。
接着,将精制的粗大豆油(第1粗精制油)300体积份投入烧瓶中,然后,在烧瓶内注入沸腾的水100体积份,将烧瓶堵塞。
接着,振动烧瓶,将该粗大豆油(第1粗精制油)和沸腾的水混合。
接着,静置烧瓶,直到烧瓶内的混合液分离成3层。
在确认完全分离后,将烧瓶移到冷库中放置24小时。
然后,将未冻结的成分移到其他烧瓶中。
对未冻结的成分再次重复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操作,取出得到的未冻结的成分,由此获得粗制油脂(第2粗精制油)。
接着,在烧瓶内将如上得到的粗制油脂(第2粗精制油)100体积份和主要由含水硅酸铝构成的活性粘土35体积份进行混合、搅拌。
接着,在加压(0.18MPa)下将得到的混合物保存48小时,使活性粘土完全沉淀。
然后,除去沉淀物,得到精制的大豆油(下面,简称为大豆油。)。在大豆油中主要含有以亚油酸为主要成分的脂肪酸甘油酯,大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为98wt%。另外,亚油酸成分在总脂肪酸成分中为53mol%。
接着,进行所得到的大豆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除掉通过该反应产生的甘油,由此得到主要由脂肪酸单酯构成的液体。进一步精制该液体,由此得到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为99.9wt%以上的大豆油脂肪酸甲酯。这样得到的脂肪酸单酯主要以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α-亚麻酸甲酯等不饱和脂肪酸单酯和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等饱和脂肪酸单酯为主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单酯为84%,另外,在25℃下使用振动式粘度仪、根据JISZ8809测定的大豆油脂肪酸甲酯的粘度为3.0mPa·s。
<着色剂母液的制备>
首先,准备聚酯树脂PES1和作为着色剂的青色类颜料(大日精化公司制造,颜料蓝15:3)的混合物(质量比50∶50)。使用20L型的亨舍尔混合机将这些成分进行混合,得到制造调色剂用的原料。
接着,使用双螺杆混练挤出机将该原料(混合物)进行混练。将从双螺杆混练挤出机的挤出口挤出的混练物进行冷却。
将如上冷却的混练物进行粗粉碎,制成平均粒径为1.0mm以下的粉末。在混练物的粗粉碎中使用锤式粉碎机。
在得到的混练物的粉末中加入甲基乙基甲酮,以使固体成分含量为30wt%,用爱高电动混合机(美国aiga公司制造:M-1000)进行湿式分散,制备出着色剂母液。
<树脂液的制备>
在上述着色剂母液33重量份中加入甲基乙基甲酮200重量份以及上述聚酯树脂73重量份,用爱高电动混合机(美国aiga公司制造:M-1000)进行混合,制作树脂液。予以说明,颜料均匀地微分散在该溶液中。
<水系乳化液的制备>
在具有大型共混搅拌浆叶的圆筒型的2L可拆卸烧瓶中加入上述树脂液500重量份、甲基乙基甲酮45.5重量份,将树脂液的固体成分含量设定为55wt%。
然后,在烧瓶内的树脂液中加入1N氨水41.7重量份(相对于上述聚酯树脂具有的羧基的总量的摩尔当量比为1∶1),利用スリ一ワン电动机(新东科学公司制造),将搅拌浆叶的转速设定为210rpm(搅拌浆叶的圆周速度:0.71m/s),充分地进行搅拌,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去离子水133重量份。将烧瓶内的溶液温度调整为25℃,一边继续进行搅拌,一边对上述树脂液滴加13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引起反相乳化,得到分散有包含聚酯树脂的分散质的水系乳化液。
<由缔合产生的缔合粒子的制造>
接着,继续进行烧瓶内的搅拌,同时向水系乳化液1中加入去离子水285重量份,以使1N氨水和水的总量为593重量份。然后,将作为阴离子型乳化剂的エマ一ル0(花王公司制造)2.6重量份用30份去离子水稀释并加入水系乳化液中。
然后,将水系乳化液的温度保持在25℃,同时将搅拌的转速设定为150rpm(搅拌浆叶的圆周速度:0.54m/s),滴加3.5%的硫酸铵水溶液300重量份,将分散质的缔合体的粒径设定为3.5μm。滴加后,继续搅拌至分散质的缔合体的粒径成长为5.0μm,完成缔合操作。
对得到的缔合体分散液在减压下蒸馏去除有机溶剂,由此进行干燥,得到缔合粒子。
各实施例、比较例中的各自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体积标准平均粒径,这些粒子的平均粒径及粒度分布用Mastersizer 2000粒子分析装置(MalvernInstruments Ltd.制造)进行测定。
<液体显影剂的制备>
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缔合粒子40重量份、大豆脂肪酸甲酯60重量份、多胺脂肪酸缩聚物(日本ル一プリゾ一ル公司制造、商品名“ソルスパ一ス11200”)1重量份、以及硬脂酸铝(日本油脂制造)0.5重量份放入陶瓷制锅,进一步将锆球(球直径:3mm)放入陶瓷制锅中,以使体积填充率达到30%。用台式罐磨机以旋转速度220rpm进行200小时粉碎,得到调色剂分散液。
在粉碎结束后,投入菜籽油(日清オイリオ公司制造、商品名“ハイオレイツク菜籽油”)100重量份,分散调色剂粒子。放入球直径1mm的锆球进行24小时分散。由此得到液体显影剂。
另外,取代青色类颜料,分别变更为品红类颜料:颜料红122、黄色类颜料:颜料黄-180、黑色类颜料:炭黑(テグザ公司制造,Printex L),除此之外,与上述同样地制造品红类液体显影剂、黄色类液体显影剂、黑色类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15)
作为聚酯树脂,使用如上合成的PES2,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4同样地操作,制造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16)
作为聚酯树脂,使用以重量比1∶4的比例混合有PES1和PES3的聚酯树脂,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4同样地操作,制造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17)
作为聚酯树脂,使用以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有PES2和PES3的聚酯树脂,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4同样地操作,制造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18)
通过与实施例14的大豆油同样的操作,精制粗菜籽油,得到精制的菜籽油(以下,简称为菜籽油。)。在菜籽油中主要含有以油酸为主要成分的脂肪酸甘油酯,菜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为98wt%。另外,油酸成分、亚油酸成分在总脂肪酸成分中分别为52mol%、24mol%。
接着,进行该菜籽油的一部分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除掉通过该反应产生的甘油,由此得到主要由脂肪酸单酯构成的液体。进一步精制该液体,由此得到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为99.9wt%以上的菜籽油脂肪酸甲酯。
下面,作为绝缘性液体,取代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使用菜籽油脂肪酸甲酯,取代菜籽油而使用大豆油,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4同样地进行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实施例19)
在聚酯树脂PES1的合成中,使用将乙二醇的亚乙基的氢取代为氨基的物质,合成具有氨基的聚酯树脂PES4。聚酯树脂PES4为无色的固体,酸值为1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6℃,软化温度(T1/2)为108℃。
另外,利用GPC测定装置(東ソ一制造HLC-8120GPC),组合使用東ソ一制造的TSK-GEL G5000HXL·G4000HXL·G3000HXL·G2000HXL作为分离柱,在柱温度:40℃、溶剂:四氢呋喃、溶剂浓度0.5质量%、过滤器:0.2μm、流量:1ml/min下测定重均分子量,使用标准聚苯乙烯进行换算,求出了分子量,结果,重均分子量为7520。
使用该聚酯树脂PES4与上述实施例14同样地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比较例4)
在粉碎工序中,取代大豆油脂肪酸甲酯、菜籽油,使用液体石蜡(コスモ石油公司制造、商品名“コスモホワイトP-60”),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4同样地进行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比较例5)
在粉碎工序中,取代大豆油脂肪酸甲酯、菜籽油,使用硅油(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商品名“KF96”),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4同样地进行操作,制造对应于各色的液体显影剂。
对以上的各实施例,将液体显影剂的制造条件及物性等示于表3及4。
Figure S2008100920234D00561
Figure S2008100920234D00571
[5]评价
对由上述实施例14~19及比较例1~3得到的各液体显影剂进行了以下的评价。
[5.1]定影强度
通过如图7、图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使用由上述各实施例以及上述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在记录纸(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上质纸LPCPPA4)上形成了规定图案的图像。然后,使用如图6所示的定影装置,将热定影辊的设定温度设定为100℃进行了热定影。
然后,在确认非偏移区域后,用橡皮(狮王办公用品公司制造、砂字消除“LION 261-11”)将记录纸上的定影图像以施压负荷1.5kgf擦2次,利用X-Rite Inc公司制造“X-Rite model 404”测定图像密度的残存率,并按照以下5阶段的标准进行了评价。
A: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为95%以上(非常好)。
B: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为90%以上且低于95%(良好)。
C: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为80%以上且低于90%(一般)。
D: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为70%以上且低于80%(稍差)。
E:图像密度的残存率低于70%(非常差)。
[5.2]分散稳定性试验
将由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得到的青色类液体显影剂10mL放入远沉管中,在重力加速度1000G、10分钟的条件下悬挂于离心分离机后,分集上清液的200μL,用由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使用的绝缘性液体稀释至100倍,做成样品。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公司制造、V-570)对各样品测定吸收波长。
由青色类颜料的吸收域(685nm)的吸光度的值,按照以下4阶段标准进行评价。
A:吸光度为1.50以上(完全看不到沉淀)。
B:吸光度为1.00以上且低于1.50(几乎看不到沉淀)。
C:吸光度为0.50以上且低于1.00(确认沉淀)。
D:吸光度低于0.50(沉淀明显,即使在自然放置下也开始沉淀)。
[5.3]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光泽)评价
通过如图7、图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使用由上述各实施例及上述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在记录纸(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上质纸LPCPPA4)上形成了规定图案的图像。然后,使用如图6所示的定影装置,将热定影辊的设定温度设定为100℃进行了热定影。
对由如上得到的记录纸上的图像,使用光泽仪(村上色彩研究所制造GM-26D)进行光泽度(光泽)测定,按照以下4阶段标准进行评价。
A:光泽度为7以上(非常好)。
B:光泽度为6以上且低于7(良好)。
C:光泽度为5以上且低于6(稍差)。
D:光泽度低于5(非常差)。
[5.4]保存稳定性
将由上述各实施例及上述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在35℃、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放置了6个月。然后,观察液体显影剂的情形,并按照以下5阶段标准评价了放置前后的粘度、颜色、酸值及电阻值的变化。液体显影剂的颜色的变化通过目视进行了评价。另外,粘度使用振动式粘度仪,根据JISZ8809进行。另外,电阻值使用万能电位计MM II-17B、液体用电极LP-05、密封盒P-618(川口电机制作所制造)进行测定。
A:完全看不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
B:几乎看不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
C:稍微看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但处于作为液体显影剂没有问题的范围。
D:清楚地看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
E:明显地看到液体显影剂的粘度/颜色/电阻值的变化。
[5.5]带电特性
对由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使用マイクロチツク·ニチオン公司制造的“显微镜式激光ゼ一タ电位计”ZC-2000测定电位差,并按照以下5阶段标准进行了评价。
测定如下进行:用稀释溶剂将液体显影剂稀释,将其加入□10mm的透明室内,以电极间隔9mm施加300V的电压,同时用显微镜观察室内的粒子的移动速度,由此,算出移动速度,由该值求取Z电位。
A:电位差为+120mV以上(非常好)。
B:电位差为+100mV以上且低于+120mV(良好)。
C:电位差为+70mV以上且低于+100mV(一般)。
D:电位差为+50mV以上且低于+70mV(稍差)。
E:电位差低于+50mV(非常差)。
[5.6]分辨率
使用如图7、图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使用由上述各实施例及上述各比较例得到的液体显影剂在记录纸上形成规定图案的彩色图像,用目视调查了分辨率。
将这些结果示于表5。
[表5]
表5
Figure S2008100920234D00611
 如表5所表明的那样,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定影强度、分散稳定性优异。另外,本发明液体显影剂的保存稳定性、带电特性、分辨率、所形成图像的光泽度也优异。与此相对,各比较例的液体显影剂都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Claims (13)

1.一种液体显影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含有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和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显影剂,其中,上述调色剂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7~3μm,下述式(I)表示的上述调色剂粒子的圆度为0.85~0.98,下述式(II)表示的上述调色剂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宽度S为1.4以下;
R=L0/L1      ...(I)
式中,L1(μm)表示测定对象的调色剂粒子的投影像的周长,L0(μm)表示与测定对象的调色剂粒子的投影像面积等面积的正圆的周长;
S=[D(90)-D(10)]/D(50)    ...(II)
其中,在对调色剂粒子由小的粒径进行粒度分布的测定时,在累积体积占整体体积的X%时的粒径设定为D(X)。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显影剂,其中,绝缘性液体在含有上述脂肪酸单酯的基础上,还包含脂肪族烃和/或硅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显影剂,其中,上述绝缘性液体中的脂肪酸单酯的含量为5~55wt%。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显影剂,其中,上述脂肪酸单酯在上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富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显影剂,其中,上述脂肪酸单酯为脂肪酸和碳原子数为1~4的1元醇的酯。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显影剂,其中,在25℃下使用振动式粘度计、根据JIS Z8809测定的粘度为50~1000mPa·s。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显影部、转印部和定影部,其中,所述多个显影部使用颜色不同的多种液体显影剂来形成对应于各色的单色像;所述转印部通过输送记录介质,将由多个上述显影部形成的多个上述单色像依次转印于上述记录介质,且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形成使转印好的多个上述单色像重叠而成的未定影彩色图像;所述定影部将上述未定影彩色图像定影在上述记录介质上;
并且,上述液体显影剂包含含有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和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显影部、中间转印部、二次转印部和定影部,其中,所述多个显影部使用颜色不同的多种液体显影剂来形成对应于各色的单色像;所述中间转印部依次转印由多个上述显影部形成的多个上述单色像,形成使转印好的多个上述单色像重叠而成的中间转印图像;所述二次转印部将上述中间转印图像转印于上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形成未定影彩色图像;所述定影部将上述未定影彩色图像定影在上述记录介质上;
并且,上述液体显影剂包含含有脂肪酸单酯的绝缘性液体和主要由聚酯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多个上述显影部至少具有显影辊、压缩装置和感光体,其中,在所述显影辊的表面形成上述液体显影剂的层;所述压缩装置使上述调色剂粒子在上述层中的上述显影辊的表面附近富集;上述感光体通过转印上述显影辊上的上述液体显影剂而形成上述单色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压缩装置通过对上述层施加和上述调色剂粒子同极性的电场,来使上述调色剂粒子在上述层中的上述显影辊的表面附近富集。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显影部至少具有显影辊、感光体和涂敷辊,其中,在所述显影辊的表面形成上述液体显影剂的层;所述感光体通过转印上述显影辊上的液体显影剂而形成上述单色像;
所述涂敷辊对上述显影辊供给液体显影剂;上述涂敷辊是在其表面形成有槽的网纹辊,通过在上述槽中承载上述液体显影剂,对上述显影辊供给上述液体显影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形成在上述涂敷辊上的上述槽相对于上述涂敷辊的旋转方向而倾斜设置。
CN2008100920234A 2007-02-16 2008-02-15 液体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63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36971 2007-02-16
JP2007036971 2007-02-16
JP2007-036971 2007-02-16
JP2007289085 2007-11-06
JP2007-289085 2007-11-06
JP2007289085A JP2008225442A (ja) 2007-02-16 2007-11-06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6323A true CN101246323A (zh) 2008-08-20
CN101246323B CN101246323B (zh) 2012-05-30

Family

ID=39844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202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6323B (zh) 2007-02-16 2008-02-15 液体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25442A (zh)
CN (1) CN10124632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7627A (zh) * 2013-02-21 2014-08-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液体显影剂
CN104007628A (zh) * 2013-02-21 2014-08-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液体显影剂
TWI483088B (zh) * 2008-08-26 2015-05-01 Trend Tone Imaging Inc 顯像組成物
CN110023842A (zh) * 2016-11-25 2019-07-16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显影剂和液体显影剂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07898A (ja) * 2008-10-31 2010-05-13 Seiko Epson Corp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097438B (zh) * 2010-04-16 2015-11-25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非水系树脂粒子分散液
JP5103504B2 (ja) * 2010-05-27 2012-12-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液体現像剤及び湿式画像形成方法
WO2014050559A1 (ja) 2012-09-26 2014-04-03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57177B2 (ja) 2018-03-16 2022-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現像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77519A1 (en) * 2002-10-30 2004-07-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wo-component develop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therewith
JP2005091800A (ja) * 2003-09-18 2005-04-07 Sanyo Chem Ind Ltd 静電写真用液体現像剤、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EP1584989B1 (en) * 2004-03-23 2011-09-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Use of a toner
JP4752296B2 (ja) * 2005-03-09 2011-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現像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体現像剤
JP4816881B2 (ja) * 2005-07-06 2011-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041161A (ja) * 2005-08-01 2007-02-15 Seiko Epson Corp 液体現像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体現像剤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3088B (zh) * 2008-08-26 2015-05-01 Trend Tone Imaging Inc 顯像組成物
CN104007627A (zh) * 2013-02-21 2014-08-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液体显影剂
CN104007628A (zh) * 2013-02-21 2014-08-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液体显影剂
CN110023842A (zh) * 2016-11-25 2019-07-16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显影剂和液体显影剂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25442A (ja) 2008-09-25
CN101246323B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6323B (zh) 液体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277800B2 (ja) 液体現像剤
US8080356B2 (en) Liquid developer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JP5003455B2 (ja) 湿式現像剤
JP5024229B2 (ja)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46596A (ja)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58284B2 (en) Liquid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97392B2 (en) Liquid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45381B2 (ja)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3568A (ja)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80355B2 (en) Liquid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92991A (ja)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23088A1 (en) Liquid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22281A (ja)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3638A (ja) 液体現像剤、液体現像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6737B2 (ja) 液体現像剤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液体現像剤用トナー、液体現像剤の製造方法、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3353A (ja) 液体現像剤、液体現像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3681A (ja) 絶縁性液体、液体現像剤、液体現像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21262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057399A (ja) 着色樹脂微粒子、着色樹脂微粒子分散液、着色樹脂微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着色樹脂微粒子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JP2012256065A (ja) 液体現像剤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液体現像剤用トナー、液体現像剤の製造方法、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6818B2 (ja)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3680A (ja)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3371A (ja) 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68421A (zh) 色调剂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