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2763A - 发热体及物品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体及物品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2763A
CN101242763A CNA2006800303671A CN200680030367A CN101242763A CN 101242763 A CN101242763 A CN 101242763A CN A2006800303671 A CNA2006800303671 A CN A2006800303671A CN 200680030367 A CN200680030367 A CN 200680030367A CN 101242763 A CN101242763 A CN 101242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heating
water
heater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03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臼井薰
润米幸夫
木村久雄
峯裕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ycoal Products Corp
Myco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yco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yco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yco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2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8Warming devices generating the heat by exothermic reactions, e.g. heat released by the contact of unslaked lime with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4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foodstuffs or other articles intended to be cooked or heated within the package
    • B65D81/3484Packages having self-contained heating means, e.g. heating generated by the reaction of two chemic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16Materials undergoing chemical reactions when used
    • C09K5/18Non-reversible chemical reac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ker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体及使用这样的发热体的物品加热装置。该发热体可以获得迅速、稳定的放热反应。发热体(1)包括袋体(10)和被封入到袋体(10)中的、包含铝粉末及生石灰粉末的发热剂(20)。袋体(10)由在基体布上开设有许多针孔(15)的包装材料构成,该基体布通过在无纺布(11)上附加防水层(13)而形成,在水位差为27cm时,透水速度为每1cm2、45~310毫升/分钟。由此,在假定为标准的物品加热条件下,水温的上升、上升温度、上升温度持续时间、及蒸气温度的上升、上升温度、上升温度持续时间为较佳值。

Description

发热体及物品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水发生反应而放热的发热体、及使用该发热体对食品(杀菌袋装食品、罐装饮料等加工完毕的食品)、或手巾等进行加热的物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与水反应而放热的发热体,以往公知有一种将铝粉末与生石灰(氧化钙)粉末混合而成的物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于是,使用这样的发热体来烫酒、热盒饭以及在必要时对杀菌袋装食品等加工完毕的食品进行再次加热的食品加热装置也被普遍应用。
在该发热体中,使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而放热,并使通过该反应生成的消石灰(氢氧化钙)与铝粉末发生放热反应。通过这样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用于加热食品等物品的充分的放热量。根据上述专利文献,可以在反应后约30秒达到大约100℃,并将该温度维持20分钟以上。另外,该发热体具有不产生异味、且只需要很少量的发热剂即可这样的优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467729号
在上述那样的物品加热装置中,发热体被装入到用普通的无纺布等制成的内袋中,然后再密封于水密性的外袋中。使用时,将内袋从外袋中取出,连同内袋一起与水接触,从而使水与其中的发热剂发生反应。水透过内袋的无纺布与内部的发热剂发生反应。一般认为,此时,发热剂越早与水接触,放热反应越早开始。另外还认为,产生的热是借助热水、水蒸气而逐渐扩散的,此时内袋的透水性越高,热扩散的速度越快。即,可认为,内袋透水的效率(透水性)也可能有助于发热体的放热反应。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在物品加热装置中考虑到这样的内袋透水性的开发、提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着眼于内袋的透水性,从而提供一种可以获得更加迅速、稳定的放热反应的发热体以及使用这样的发热体的物品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发热体由袋体和被封入到该袋体中的、包含铝粉末及生石灰粉末的发热剂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袋体由在基体布上开设有许多针孔的包装材料构成,该基体布通过在无纺布上附加防水层而形成,在水位差为27cm时,该包装材料的透水速度为每1cm2、45~310毫升/分钟。
包含铝粉末及生石灰粉末的发热剂与水发生反应,发生以下放热反应。
CaO+H2O→Ca(OH)2+15.2KCal
2Al+3Ca(OH)2→3CaO·Al2O3+3H2+47KCal
采用本发明,可以根据袋体的透水速度控制发热剂的该放热反应。而且,在水位差为27cm时,透水速度为每1cm2、45~310毫升/分钟,优选为45~190毫升/分钟,更优选为60~170毫升/分钟,由此,在假定为标准的物品加热条件下,会使水温的上升、上升温度、上升温度持续时间、及蒸气温度的上升、上升温度、上升温度持续时间为较佳值。此外,可以防止发热剂从袋体漏出。
作为本发明的发热剂及无纺布的材质、物性,可以列举出如下方式。
本发明的袋体的无纺布的材质可以使用棉、纸浆、羊毛等天然纤维,粘胶丝(人造丝)和铜铵纤维等再生纤维,或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聚乙醇酸为代表的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聚酯类,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丙烯酸纤维等合成纤维等。也可以将这些材料中的2种以上材料进行复合后而使用。另外,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射流喷网法(spunlace)、纺粘法(spun bond)。
无纺布可以使用具有这样的物性的材料等:单位面积重量(称量)(g/m2):40~70、厚度(μm):170~460、纵向拉伸强度(N/5cm):35~380、横向拉伸强度(N/5cm):13~165、纵向拉伸伸长率(%):80以下、横向拉伸伸长率(%):120以下。
另外,防水层例如可以通过对合成树脂膜进行层叠加工来形成。合成树脂膜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共聚多酰胺系树脂、共聚多酯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系树脂、弹性体(elastomer)等,或使用由这些材料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树脂形成的单层膜或层叠膜。合成树脂膜的厚度为0.01~0.3mm,优选为0.02~0.1mm。
另外,发热剂中的铝粉末与生石灰粉末的重量大于等于3g,可以对手巾等进行加热。两者的重量比可以设为,铝∶生石灰=10∶90~60∶40。特别是从温度的上升与温度的持续性方面考虑,优选为,铝∶生石灰=35∶65~50∶50。并且,可使用铝的粒度分布例如为,~45μm:35%~60%、45~63μm:15~30%、63~75μm:5~25%、+75μm:10~28%、生石灰粉末的粒度分布为、~75μm:10~55%、75~150μm:25~55%、+150μm:0~65%的发热剂。
本发明的物品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热体、具有排气口的容器、以及反应用的水,将上述发热体连同要加热的物品一起放入到上述密闭容器中,加入上述反应用的水,利用由上述发热体产生的热对物品进行加热。
作为物品的例子,可以列举杀菌袋装食品、罐装饮料、煮鸡蛋、盒饭等食品,还有手巾等。
另外,作为容器的形状,可以列举袋、箱、锅。设于容器上的排出口可排出发热剂在上述放热反应中生成的H2、H2O,在选择口的尺寸和数量时,要既能确保保温性又能防止容器的膨胀、破坏。
在本发明中,若将上述物品定位于上述容器上部的盖的内侧,并利用上述反应用的水蒸发而生成的蒸气对该物品进行加热,则适合加热手巾。
由以上说明可知,采用本发明,可以提供在假定为标准的物品加热条件下,水温的上升、上升温度、上升温度持续时间以及蒸气温度的上升、上升温度、上升温度持续时间为较佳值的发热体及使用该发热体的物品加热装置。另外,还可确认,不仅可以根据发热剂的物性来控制发热性,也可以根据袋体的透水性来控制发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热体构造的图,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物品加热装置的图。
图3是说明本次使用的透水速度测定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透水速度与通气速度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5是说明温度测定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各样品的热水温度与测定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各样品的气体介质温度与测定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物品加热装置的图,图8(A)是整个加热装置的立体图,图8(B)是主视剖视图。
图9是说明温度测定方法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热体                 10袋体
11无纺布                13防水层
15针孔                  20发热剂
30物品加热装置          31加热袋
32排气口                40物品加热装置
41加热箱                42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对袋体的透水性、以及透水性与发热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透水性
准备以多种密度在袋体基体材料上开设了针孔的样品,测定各样品的透水性(透水速度)。
(1)袋体基体材料
袋体基体材料使用非防水性的无纺布(100%棉、CO40s/PP40、ユニチカ(UNITIKA)社制)。该无纺布的物性为,单位面积重量(称量)(g/m2):40、厚度(μm):330、纵向拉伸强度(N/5cm):35、横向拉伸强度(N/5cm):15、纵向拉伸伸长率(%):25、横向拉伸伸长率(%):75。本次使用的无纺布是以射流喷网法制成的。所谓射流喷网法,是指以柱状喷射高压水流来使纤维缠结的制造方法,可以制成柔软、富有悬垂性、不起毛的无纺布。以该方法制成的无纺布主要用于尿布、医疗器材、食品用和清扫用生活用品。在无纺布的一表面上,通过挤压、层叠加工而设有防水层(PP制)。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加热粘合等方法。防水层的厚度为40μm。
(2)针孔
在上述基体材料上,使用针孔装置以各种密度开设针孔。本次使用的针孔装置具有在表面以横向间隔3.3mm、纵向间隔3mm竖立地设有针的辊、和与该辊相对的基体材料支承辊。另外,还有一种对针进行加热,使与针接触的层叠膜部分熔化来开孔的方式。将基体材料固定在上述基体材料支承辊上,使两根辊朝相反方向旋转,在基体材料的整个表面上以大致相同的密度形成了直径为0.1~0.4mm的针孔。然后,准备10个基体材料,这些基体材料通过使用改变了辊的列数的装置、或通过改变基体材料通过辊的次数而改变了针孔密度。针孔密度为800~8000个/100cm2。另外,若针孔直径变大,则有时粒子直径较小的发热剂粒子易从袋体漏到外部,产生不佳状况。因此,针孔密度优选为2000~8000个/100cm2,更优选为3800~7100个/100cm2
将该基体材料裁剪为50mm×50mm见方的尺寸,做成样品。
(3)透水性
通常,不存在作为表示布等的透水性的标准的公共规格。因此,以测定有孔膜透水速度的方法为基础,采用以下说明的透水速度测定方法来测定各样品的透水性。
图3是说明本次使用的透水速度测定方法的图。
首先,准备不锈钢制的测定用罐51(内部尺寸为335×535×178mm),使该罐内充满23±3℃的离子交换水。在罐51的侧面下方设有供离子交换水流入的流入管53,在该管的上方设有流出管55。各管可利用阀54、56开闭。离子交换水自流入管53流入到罐51中,并从流出管55排出。
在罐51的底面设有朝下方延伸的流出管57(直径:19.05mm)。流出管57可利用阀58开闭。使样品S的防水加工面为上侧并利用橡胶圈59将该样品S临时卡定在流出管57的出口,用密封带进行缠绕将出口完全包覆,然后用不透水性的PP粘贴带将其周围固定。流出管57的出口与流出管55之间的高度(水位差)H为270±9.5mm。而且,在该出口的下方设置有采集容器61。该采集容器61载置于重量秤(未图示)(GF-3000、A&D社制)上。
打开两阀54、56,将罐51保持在溢出状态,打开流出管57的阀58,测定由采集容器61采集的水的量(毫升)。此时,在单位时间的透水量稳定之后(10秒钟内连续测定的透水量的标准离差至少3次以上在5%以内之后),测定1分钟以上,将在任意1分钟内测定的量作为透水量(毫升)。然后,将样品1分钟内每1cm2的透水量换算为透水速度(毫升/min/cm2)。设离子交换水的比重为1.000(g/cm3)。
接着,调查了测定出的透水性与公知的通气性之间的联系。这是由于透水性试验耗时费力,若其与通气性相关,则可以用通气性试验进行代替的缘故。
使用Gurley式通气性测定仪(Gurley Type Densometer)(RANGE:300ml、TIMER:s、t<1,测定部直径:30mm,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依据JIS P8117)测定通气性。将测定的值(sec/300ml)换算为通气速度(毫升/min/cm2)。
利用上述方法对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针孔密度不同的10个样品测定透水性,使用Gurley式通气性测定仪测定了通气性。
表1表示通气性与透水性的测定值、以及由该测定值换算出的通气速度与透水速度。
表1
  样品No.   通气性   透水性
  测定值   通气速度   测定值   透水速度
  (sec/300ml)   (ml/min./cm2)   (ml/min.)   (ml/min./cm2)
  1   40.7   62.57   60.66   21.28
  2   11.0   231.50   39.28   13.78
  3   9.9   257.22   52.87   18.55
  4   7.3   348.83   52.46   18.41
  5   6.8   374.48   63.89   22.42
  6   3.0   848.83   190.83   66.95
  7   1.9   1340.25   301.80   105.89
  8   1.1   2314.98   478.23   167.79
  9   0.7   3637.83   739.90   259.59
  10   0.5   5092.96   1024.70   359.51
图4是表示透水速度与通气速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纵轴表示由本例子中测定出的透水度换算出的透水速度,横轴表示由以Gurley式通气性测定仪测定出的通气性换算出的通气速度。
如曲线图所示,在两速度较低的情况下(通气速度小于等于400ml/min/cm2),值呈散乱分布,当速度提高时,则近似为一次函数。因此,可以说透水速度与通气速度是相关联的。由该曲线图可知,本例子的袋体材料可获得透水速度∶通气速度1∶13这样的关系。
如上所述,由于透水速度的测定耗时费力,因此,在进行下面的实验时,将样品的透水速度替换成了易于推算的通气速度。另外,透水速度以通气速度/13求得。
袋体的透水性与发热温度之间的关系
使用上述袋体制作发热体,调查了该发热体的发热温度与袋体的通气性之间的关系。
(1)使用的发热剂
发热剂使用生石灰粉末(田源石灰制)30g与铝粉末(VA-150山石金属制)20g的混合粉末。
生石灰的粒度分布为,~75μm:11.69%、75~150μm:29.27%、+150μm:59.04%;铝粉末的粒度分布为,~45μm:43.52%、45~63μm:19.85%、63~75μm:18.90%、+75μm:17.73%。生石灰的物性为,氧化钙:93%以上(由EDTA滴定法(NN指示剂)测定),二氧化碳:2.0%以下(由ストレライン法(sutorelain method)测定),杂质:3.2%以下(由高氯酸法、EDTA滴定法、吸收光度法测定)。另外,杂质量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亚铁、氧化镁的总和。
(2)袋体样品
袋体样品使用与测定了透水性的样品相同的无纺布,改变样品从针孔装置的辊中通过的次数,制成了通气速度如下的样品。
样品1:170~250(毫升/min/cm2);
样品2:250~400(毫升/min/cm2);
样品3:400~600(毫升/min/cm2);
样品4:600~1300(毫升/min/cm2);
样品5:1300~2000(毫升/min/cm2);
样品6:2000~3600(毫升/min/cm2);
样品7:3600~4000(毫升/min/cm2);
样品8:4000~5000(毫升/min/cm2)。
用这些样品制作袋体(发热体容纳部:90mm×155mm),封入了发热剂。
(3)发热温度测定方法
图5是说明温度测定方法的图。
在具有排气口32的加热袋31中放入发热体1、食品(杀菌袋装米饭)F、水W130g。在该例子中,在开口部能以可密闭的方式开闭的加热袋31上设有2个直径为5mm的排气口32。在温度保持在20℃的恒温室内,将加热袋31保持在设于绝热材料71上的不锈钢容器73内,从开始发热起在20分钟内,用测定装置D测定加热袋31内的气体介质温度(蒸气温度)T1、热水温度T2、环境温度T3。
图6是表示各样品的热水温度与测定时间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各样品的气体介质温度与测定时间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在各图中,横轴表示测定时间(分钟),纵轴表示热水温度T2(图6)或气体介质温度T1(图7)。
如图6所示,就热水温度T2而言,虽然通气速度较慢的样品1的温度在反应刚刚开始之后急剧上升,但立即开始降低,20分钟后降低至40℃左右。通气速度较慢的样品2的温度也仅仅上升至50℃左右。另一方面,通气速度为中等程度的样品3、4及5的温度在反应刚刚开始之后上升,5分钟后达到70℃以上,该温度可维持至20分钟以后。此外,通气速度较快的样品6、7及8的温度在反应开始之后上升至90℃以上,5分钟后至10分钟内维持在90℃,20分钟后也维持在80℃以上。
如图7所示,就蒸气温度(气体介质温度)T1而言,通气速度较慢的样品1、2、3及4未上升至50℃以上。但是,通气速度较快的样品5、6、7及8的温度在反应开始2分钟后急剧上升至70℃以上,在约10分钟内维持在70℃以上。
于是,对上述食品加热装置是否满足以下温度条件进行研究。
1)热水温度在80℃以上持续13分钟以上;
2)蒸气温度在70℃以上持续10分钟以上;
3)反应开始后2分钟之内,蒸气温度上升至70℃以上。
表2是判断各样品的温度条件的表。
表2
样品NO.   通气性   1)水温   2)蒸气温度   3)蒸气温度上升
  测定值 通气速度   80℃以上13分以上   70℃以上10分以上   70℃以上2分以内
  (sec/300ml) (ml/min./cm2)
  1   约10.0~15.0 170~250(不包括上限值)   ×   ×   ×
  2   约6.0~10.0 250~400(不包括上限值)   ×   ×   ×
  3   约4.0~6.0 400~600(不包括上限值)   ×   ×   ×
  4   约2.0~4.0 600~1300(不包括上限值)   ○   ×   ×
  5   约1.3~2.0 1300~2000(不包括上限值)   ○   ○   ○
  6   约0.7~1.3 2000~3600(不包括上限值)   ○   ○   ○
  7   约0.6~0.7 3600~4000(不包括上限值)   ○   ○   ○
  8   约0.5~0.6 4000~5000(不包括上限值)   ○   ○   ○
通气速度小于等于1300的样品1、2、3及4不满足各条件,米饭也未被加热。另一方面,通气速度为1300~5000的样品5、6、7及8满足各条件,米饭也被加热。但是,在通气速度大于等于4000的样品8中,发热剂粉末从袋体的针孔中漏了出来。一般认为,这是由于通气速度较快的样品存在因针孔重叠而使针孔直径变大了的部分。
由以上结果可知如下内容。
(1)可以根据袋体的通气速度控制发热温度。
(2)适合用于加热食品(杀菌袋装米饭)的袋体的通气速度为1300~4000毫升/min/cm2(透水速度约为100~310毫升/min/cm2)。
另外,由于通气速度为600~1300毫升/min/cm2(透水速度约为46~100毫升/min/cm2)的样品4也满足条件1)水温在80℃以上持续了13分钟以上,因此,只要是要加热的物品为可浸泡在水中小件物品,则可以充分地被加热。因此可以说,适合加热物品的透水速度为45~310毫升/min/cm2
接着,说明由发热剂的生石灰粉末与铝粉末构成的发热剂重量对发热温度的影响。
发热剂重量及重量比与发热温度
(1)发热剂
使用具有上述物性的铝粉末和生石灰粉末,制成以下4个发热剂样品。
样品1,铝粉末∶生石灰粉末=50∶50,总重量10g;
样品2,铝粉末∶生石灰粉末=50∶50,总重量5g;
样品3,铝粉末∶生石灰粉末=50∶50,总重量3g;
样品4,铝粉末∶生石灰粉末=10∶90,总重量20g。
(2)发热温度测定方法
图9是说明温度测定方法的图。
在内表面实施了防水加工的纸制加热箱41的盖42内侧安装一次性纸巾T。在该箱41内,放入使用上述4个发热剂样品制成的发热体1,加入水W,然后关闭盖42。水W的重量设为发热剂重量的2.6倍。然后,在开始发热3分钟内,用测定装置D测定纸巾T的温度T1、热水温度T2、环境温度T3。另外,由放热反应生成的水蒸气、氢气自加热箱41主体与盖之间的间隙选出。
用该结果对作为上述食品加热装置是否满足以下温度条件进行研究。
1)手巾温度(T1)在3分钟之内上升至50℃。
表3是判断各样品温度条件的表。
表3
  样品No.   重量比(铝粉末∶生石灰粉末)   重量(g)   手巾温度(T1)3分钟以内约50℃   判断
  1   50∶50   10   ◎   ○
  2   50∶50   5   ○   ○
  3   50∶50   3   ○   ○
  4   10∶90   20   ○   ○
采用上述任一发热剂样品的发热体均满足上述条件。但是,样品1(重量比=50∶50,总重量10g)温度上升表现最佳。
由以上结果可知,在被加热物体较小的情况下,即使铝粉末与生石灰粉末的重量比为10∶90(样品4),也可以使用。另外,即使重量比为50∶50,也能以较小的重量(3g、样品4)使用,因此,可以减少价格昂贵的铝粉末的量。
实施例1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热体构造的图,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剖视图。
该发热体1包括袋体10和被装入到该袋体10中的发热剂20。
袋体10为棉制无纺布11(CO40s/PP40、ユニチカ(UNITIKA)社制),在其内侧表面设有防水层13(PP)。在袋体10的整个表面上,以大致相同的密度开设有针孔15。针孔15的直径为0.2~0.4mm。以上述说明的测定方法(参照图3)测定出的、袋体10的透水速度为100毫升/min/cm2。另外,该值可以由使用Gurley式通气性测定仪测定的通气速度换算得出。袋体10的尺寸为90mm×155mm。
发热剂20是混合有30g生石灰粉末(田源石灰制)与20g铝粉末(VA-150山石金属制)而成的混合粉末。将该发热剂20收容于袋体10中,制成了发热体1。
实施例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物品加热装置的图。该例子表示对杀菌袋装米饭进行加热的装置。
物品加热装置30包括具有排气口32的加热袋(容器)31、图1所示的发热体1、反应用的水W。在该例子中,设有2个直径为5mm的圆形排气口32。可以设置2~4个直径为3~7mm的孔作为排气口32。另外,也可以根据容器设置1~2个直径为10~15mm的孔,或者8~10个直径为1~2mm的孔。另外,排气口的形状也可以不是圆形,只要是可供水蒸气、氢气逸出的形状即可。
另外,为了防止发热体1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在保管时将发热体1装入气密性的外袋中。
将从外袋中取出的发热体1、杀菌袋装米饭F装入密闭容器31中,加入130g水W,密封该容器31。发热体1发生放热反应,从而将被装入该容器31中的杀菌袋装米饭F加热。由该放热反应产生的水蒸气、气体从加热袋31的排气口32排出。结果,15分钟后,米饭被充分加热,也未发生发热剂1泄漏。
另外,除上述原料之外,作为袋体用的非防水性无纺布,可以使用ソフロン(Soflon)EMR-50(国光制纸社制)等。该无纺布的物性为,单位面积重量(称量)(g/m2):50.0±5.0、厚度(μm):0.40±0.10(μm)、纵向拉伸强度(N/25mm):41.00±10.00、横向拉伸强度(N/25mm):9.50±3.00、纵向拉伸伸长率(%):27以下、横向拉伸伸长率(%):120以下、纵向5%模量(N/25mm):17.00±7.00、横向50%模量(N/25mm):3.10±1.00。该无纺布是以射流喷网法制成的。
实施例3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物品加热装置的图,图8(A)是整个加热装置的立体图,图8(B)是主视剖视图。该例子表示对一次性纸巾进行加热的装置。
物品加热装置40包括加热箱(容器)41、发热体1、反应用的水W。另外,为了防止发热体1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在保管时将发热体1装入气密性的外袋中。
发热体1由与实施例1相同的袋体和被装入到该袋体中的发热剂构成。袋体由与实施例1相同材质的棉制无纺布制成。在该例子中,袋体的尺寸为50mm×110mm。
发热剂是混合有5g生石灰粉末(田源石灰制)与5g铝粉末(VA-150山石金属制)而成的混合粉末(合计10g)。
加热箱41的内表面是用实施了防水加工的纸制成的,其上表面开口。该上表面可由盖42开闭。在盖42的内侧安装有可取出的一次性纸巾T。
将从外袋中取出的发热体1装入加热箱41中,加入26g水W,关闭加热箱的盖42。发热体1发生放热反应,从而将安装于盖42内表面的纸巾T加热。另外,由放热反应产生的水蒸气、气体从加热箱41与盖42之间的间隙排出。结果,3分钟后,纸巾被充分加热。
另外,发热剂的铝粉末与生石灰粉末的重量比、或混合粉末的重量、物性并不限定于上述值。

Claims (3)

1.一种发热体,该发热体由袋体和被装入到该袋体中的、包含铝粉末及生石灰粉末的发热剂构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袋体由在基体布上开设有许多针孔的包装材料构成,该基体布通过在上述无纺布上附加防水层而形成;
在水位差为27cm时,该包装材料的透水速度为每1cm2、45~310毫升/分钟。
2.一种物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物品加热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具有排气口的容器、和反应用的水;
将上述发热体连同要加热的物品一起放入到上述容器中,再加入上述反应用的水,利用由上述发热体产生的热对物品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物品加热装置将上述物品定位于上述容器上部的盖的内侧,利用上述反应用的水蒸发而生成的蒸气对该物品进行加热。
CNA2006800303671A 2005-08-22 2006-06-23 发热体及物品加热装置 Pending CN1012427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9374/2005 2005-08-22
JP2005239374 2005-08-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2763A true CN101242763A (zh) 2008-08-13

Family

ID=37771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03671A Pending CN101242763A (zh) 2005-08-22 2006-06-23 发热体及物品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29594A1 (zh)
JP (1) JPWO2007023611A1 (zh)
CN (1) CN101242763A (zh)
WO (1) WO200702361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0754A (zh) * 2014-07-23 2014-11-05 南昌艾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高效发热剂
CN106833547A (zh) * 2017-02-07 2017-06-13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食品加热用自热剂及其包装
CN107960846A (zh) * 2017-12-12 2018-04-27 常州市瑞泰物资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食物加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7973002A (zh) * 2017-01-23 2018-05-01 顾帆 一种瓶装饮料加温装置、方法及用途
CN108278788A (zh) * 2018-01-25 2018-07-13 龚宇 一种能够产热发热的部件
CN110204367A (zh) * 2019-05-21 2019-09-06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低温生物发酵堆的热启动方法
CN110359421A (zh) * 2019-07-30 2019-10-22 沈阳化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高压堵水橡胶气囊及生产工艺
CN110359421B (zh) * 2019-07-30 2024-05-24 沈阳化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高压堵水橡胶气囊及生产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78113A1 (en) * 2006-06-01 2007-12-06 Hickey Charles P Wipe Heating System
JP2010183925A (ja) * 2007-05-21 2010-08-26 Maikooru Kk 物品加熱装置
JP6028182B2 (ja) * 2012-07-06 2016-11-16 株式会社光未来 水素ガスの密封袋、及び水素ガスの溶解方法
CN103844891A (zh) * 2014-03-12 2014-06-11 南华大学 快速煮蛋装置
CN110079281A (zh) * 2019-04-23 2019-08-0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新型自热食品发热包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9689A (en) * 1967-02-10 1970-01-13 Simoniz Co Heat producing package
USRE32026E (en) * 1973-07-04 1985-11-12 Asa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of warmer
US3942510A (en) * 1974-08-21 1976-03-09 General Kinetronics Heating device
US3998749A (en) * 1974-09-06 1976-12-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Chemical heater formulation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heat
US3980070A (en) * 1975-01-08 1976-09-14 Scotty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ing pack containing a granular chemical composition
US4095583A (en) * 1976-11-19 1978-06-20 Chem-E-Watt Corporation Self-contained warming pad
US4080953A (en) * 1976-12-08 1978-03-2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ochemical heating device
JPS5835706B2 (ja) * 1979-04-19 1983-08-04 株式会社 ケミツク 使用時に水を添加して発熱させる化学かいろ
US4358291A (en) * 1980-12-31 1982-11-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lid state renewable energy supply
JPS6220583A (ja) * 1985-07-18 1987-01-29 Kiribai Kagaku Kogyo Kk 発熱剤組成物
US4762113A (en) * 1986-08-04 1988-08-09 Chori Company, Ltd. Self-heating container
JPH0425082Y2 (zh) * 1986-09-19 1992-06-15
JPS6443594A (en) * 1987-08-10 1989-02-15 Yoshikazu Munakata Heat-generating composition
JPS6443216A (en) * 1987-08-12 1989-02-15 Yoshikazu Munakata Food heating and warmth keeping structure
JPH0428085A (ja) * 1990-05-24 1992-01-30 Nec Corp メモリデータ書込み制御方式
JPH0448709Y2 (zh) * 1990-06-27 1992-11-17
JPH09184A (ja) * 1995-06-19 1997-01-07 Haruzou Nishida 穀類及び麺類保存処理方法並びに水蒸気加熱装置付き食品
JPH09192026A (ja) * 1996-01-24 1997-07-29 Ebaa Corp:Kk 発熱体
US5925406A (en) * 1997-07-18 1999-07-20 The Procter & Gamble Co. Method of making a gas permeable material
JP2000107039A (ja) * 1998-09-30 2000-04-18 Hisao Horiguchi 携帯用加熱容器
JP2001238906A (ja) * 1999-12-24 2001-09-04 Lion Corp 発熱体組成物、発熱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309598B1 (en) * 2000-02-08 2001-10-30 Thomas J. Tully Electrochemical heater and method for sterilizing
JP3467729B2 (ja) * 2000-02-17 2003-11-17 株式会社協同 発熱剤及び発熱剤を使用する方法
JP2003336042A (ja) * 2002-05-20 2003-11-28 Maikooru Kk 吸水性ポリマー入り発熱組成物及び発熱体
JP4093348B2 (ja) * 2002-05-20 2008-06-04 マイコール株式会社 足温用発熱体及び足温用発熱体の製造方法
US20040024102A1 (en) * 2002-07-30 2004-02-05 Hayes Richard Allen Sulfonated aliphatic-aromatic polyetherester films, coatings, and laminate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0754A (zh) * 2014-07-23 2014-11-05 南昌艾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高效发热剂
CN107973002A (zh) * 2017-01-23 2018-05-01 顾帆 一种瓶装饮料加温装置、方法及用途
CN106833547A (zh) * 2017-02-07 2017-06-13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食品加热用自热剂及其包装
CN106833547B (zh) * 2017-02-07 2019-11-01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食品加热用自热剂及其包装
CN107960846A (zh) * 2017-12-12 2018-04-27 常州市瑞泰物资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食物加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8278788A (zh) * 2018-01-25 2018-07-13 龚宇 一种能够产热发热的部件
CN110204367A (zh) * 2019-05-21 2019-09-06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低温生物发酵堆的热启动方法
CN110359421A (zh) * 2019-07-30 2019-10-22 沈阳化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高压堵水橡胶气囊及生产工艺
CN110359421B (zh) * 2019-07-30 2024-05-24 沈阳化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高压堵水橡胶气囊及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7023611A1 (ja) 2009-02-26
US20090229594A1 (en) 2009-09-17
WO2007023611A1 (ja) 200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2763A (zh) 发热体及物品加热装置
JP3921550B1 (ja) 食品加熱装置
US9851125B2 (en) Transportable device for heating foodstuffs, and a transportable heating element
US4038148A (en) Anaerobic environmental system for bacteria culture testing
ES2551591T3 (es) Cápsula y envase para preparar una bebida por centrifugación
CN104093382B (zh) 发热器具
MX2012014404A (es) Cartucho de bebida de una sola preparacion, sistema que incluye el mismo y metodo de uso.
NO322107B1 (no) Forseglet patron for tillaging av drikke
JPS5847483A (ja) 微好気性環境発生装置
EP1237629A2 (en) Chemical protective covering
JP2005342174A (ja) 医療用薬液容器
CN107367360A (zh) 用于生物反应容器的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应用
CN101242860A (zh) 蒸散装置及蒸散方法
CN1809507A (zh) 用于产生气体的可再用设备
ES2269181T3 (es) Cubierta para el tratamiento aerobico de material biodegradable.
CN102264321A (zh) 加热器具
KR100407582B1 (ko) 발열제 및 그 사용방법
KR101135433B1 (ko) 반응기체 배출을 줄일 수 있는 내용물 가열키트
Westlund et al. Operational aspects on foaming in digesters caused by Microthrix parvicella
JP2010183925A (ja) 物品加熱装置
JPH09192026A (ja) 発熱体
CN102277795A (zh) 一种滤袋滤纸及茶叶滤袋和袋装茶叶
CN206125892U (zh) 拉线式自冷或自热式反应舱及具有该反应舱的液体包装瓶
JP2016112479A (ja) 水素水製造器具
WO2018130623A1 (en) A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ydrog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