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管的纺织机的络纱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管的纺织机的络纱头。
背景技术
长期已知的是,与自动交叉络纱机相结合,在这些纺织机的络纱头区域中布置改善从管纱抽纱的装置。大量专利描述了这样的装置,这些装置例如布置在位于纺纱位置的管纱的上方,并有助于纱线脱离管纱;换句话说,这些装置还确保在重绕过程中纱线张力保持在不对纱线造成损害的水平。
例如在DE 4418312A1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装置,其也称为抽纱加速器(thread draw-off accelerator)。该公知的抽纱加速器具有纱线引导面,该引导面为大直径面对管纱的截头圆锥壳形状。该截头圆锥壳被一截头棱锥壳贯穿,使得截头棱锥壳的边缘穿透截头圆锥壳从而形成凹槽。
与公知的其他抽纱加速器相比,所述装置的优点在于不会破坏或抑制从管纱上方抽纱时形成的纱线气圈(thread balloon),而仅对其进行整形。
此外,在DE 4406076A1和/或DE 4221559A1中描述了制造交叉卷绕筒管的纺织机,所述纺织机均在其络纱头区域中具有多部件式管状辅助退绕装置。
根据DE 4406076A1,这些辅助退绕装置均由插入彼此中的三个管状导纱元件构成。换句话说,可在管纱上方下降的下引导元件在中央导纱管上被可调高度地引导,中央导纱管又通过夹具固定到另一管状件上,该管状件静止布置在络纱头的组装板上。在下边缘区域以圆锥状方式构造的第一管状导纱元件在重绕过程中通过相关驱动器在管纱上方以指定方式下降,使得圆锥总是定位在管纱的所谓的管纱锥(cops cone)区域中。通过夹紧装置固定到上管状件上的中央导纱管在重绕过程中保持在其安装位置,并在输入侧上具有窄部(narrow position),所述安装位置例如在新批次开始时与待处理的管纱的相应长度相匹配。多个纱线气圈被布置在中央导纱管的输入侧上的该窄部分开,所述中央导纱管定位在待重绕的管纱的管尖的紧上方。
DE 4221559A1涉及一种具有类似辅助退绕装置的络纱头。
该公知的辅助退绕装置具有第一导纱元件,其可按指定方式调节高度,可在管纱上方下降,并且在其上支撑有导纱锥口(bell),该导纱锥口也安装成高度可调。该导纱锥口在位于两个止动件之间的滑杆上被引导并具有在沿纱线运行方向观察时位于输出侧上的窄部,所述两个止动件决定了端部位置的最大调节范围。在抽纱期间在管纱中在上方调节上述纱线气圈的长度,并且在该公知装置中还通过导纱锥口的窄部的情况对该长度进行限制。
由于在重绕过程中上述导纱元件的端部位置因转动的纱线气圈而持续与运行中的纱线接触,所以这些区域受到高度磨损。换句话说,必须经常检查导纱装置的磨损,特别是它们的窄部区域,并且必要时必须更换导纱元件。
从US-PS 5,494,231公知络纱机,其中在络纱头区域中安装有专用的可气动加载的纱线接收装置。这里,纱线接收装置布置在络纱头退绕位置的上游,并具有可加载压缩空气且可在管纱上方下降的锥口。该锥口又与可连接至可加载减压的夹持管的转接器相连。
而且,在朝向退绕位置开口的槽缝区域中,通过双头螺栓将环形气圈破坏器紧固到锥口上,使得管纱和从管纱接收到的纱线都可无问题地运送到络纱头的退绕位置。
此外,其中尤其公知与加捻机结合的环形气圈环,其在制造加捻筒管期间有助于退绕来自所谓的有边筒管的喂纱。这里,例如在DE 3734467A1中所述的固定在加捻机的环形纱架(ring bank)上的这些环形气圈环的直径显然大于有边筒管的直径。由于在操作期间这些气圈环受到纱线加载的不可忽略的载荷,所以气圈环具有可更换的内环,内环构造成磨损部件。这意味着必要时无需费力地将气圈环从加捻机的环形纱架拧下就可更换气圈环的内环。
发明内容
从上述类型的络纱头出发,本发明基于这样的目的,即改进这种类型的络纱头以获得一方面实现高络纱速度,而另一方面可无问题且经济地更换磨损部件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根据第一方面的络纱头实现,根据该第一方面,制造交叉卷绕筒管的纺织机的络纱头包括辅助退绕装置,该辅助退绕装置具有安装在位于退绕位置的管纱上方的、静止的管状导纱装置,所述导纱装置具有可更换地布置在输入侧上的导纱插入件。
根据本发明的络纱头的构造具体具有以下优点,即,不仅由于使用具有可更换的导纱插入件的导纱装置而可以以高络纱速度操作络纱头,而且在必要时可以无问题地更新该导纱装置的在络纱操作过程中受力最强的部件。换句话说,在导纱插入件相应磨损的情况下,可容易且非常快速地用相应的新部件更换该导纱插入件。
如第二方面所述,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成所述导纱插入件通过磁性保持件以力配合且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导纱装置上。如第三方面所述的这种磁性保持件优选具有布置在接收孔中的铁磁延伸部和永磁体,这里该磁性保持件允许在不使用必要工具的情况下快速更换导纱插入件。
根据第四方面和第五方面,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导纱插入件至少局部由高度耐磨材料制成,优选由工业陶瓷材料制成。换句话说,所述导纱插入件由基体以及高度耐磨纱线入口部构成,所述基体例如通过模铸或注射成型方法由金属或塑料材料经济地制造,在该基体上布置有用于所述磁性保持件的铁磁延伸部。这里,如上所述优选由工业陶瓷材料制成的所述纱线入口部例如通过粘接不可拆卸地紧固到所述基体上。按这种方式构造的导纱插入件不仅可相对经济地制造,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在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纱插入件的内宽与管状导纱装置的内宽对应。但是,根据第十方面所述的实施方式被证实更有利,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纱插入件的孔眼状开口的内宽小于所述导纱装置的内宽。在这种类型的实施方式中,存在通过对所述开口进行相应成形而特意影响纱线气圈形状的可能性,例如开口为当前纱材料或纱线的厚度的函数。所述导纱插入件的孔眼状开口可例如如第十一方面所述具有圆形截面或者如第十三方面所述具有多边形截面。
所述导纱插入件的纱线入口区域优选以漏斗状方式构造,所述导纱插入件的入口面在纵向剖视图中观察时线性延伸(第八方面)或者为凸弓形(第九方面)。在这两个实施方式中确保一方面在络纱过程开始时纱线可无问题地穿过所述孔眼状开口被向上吹送或吸入,另一方面在络纱过程中转动的纱线在该开口中旋转时不会受损。
在根据第十三方面所述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纱插入件的凸弓形入口面还具有槽口。这些槽口在旋转的纱线上产生振动,这对纱线气圈具有积极影响。
附图说明
以下将借助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在附图中:
图1表示制造交叉卷绕筒管的纺织机的络纱头的侧视图,该纺织机具有辅助退绕装置,该辅助退绕装置具有静止的管状导纱装置;
图2表示图1中示意性示出的辅助退绕装置的立体图;
图3表示布置在导纱装置的一端处的导纱插入件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4表示布置在导纱装置的一端处的导纱插入件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5表示布置在导纱装置的一端处的导纱插入件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6表示布置在导纱装置的一端处的导纱插入件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7表示布置在导纱装置的一端处的导纱插入件的第五实施方式;
图8表示布置在导纱装置的一端处的导纱插入件的第六实施方式;
图9表示导纱装置的仰视图,该导纱装置具有布置在接收孔中的永磁体;
图10表示具有铁磁延伸部的导纱插入件的又一实施方式;
图11表示导纱插入件根据图8的箭头F的视图;
图12表示导纱插入件根据图7的箭头F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了制造交叉卷绕筒管的纺织机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纺织机为所谓的自动交叉络纱机1。这种类型的交叉络纱机1在其端部框架(未示出)之间具有大量相似的工作站或络纱头2。如已知因此不再更详细说明的那样,在环锭纺纱机(未示出)上制造且仅具有相对较少的纱线材料的管纱9在这些络纱头2上被重绕以形成大体积交叉卷绕筒管11。
然后,通过自动操作服务单元(例如交叉卷绕筒管交换器)沿机器长度将成品交叉卷绕筒管11运送到交叉卷绕筒管输送装置21,并输送到布置在机器端部处的筒管装载站(未示出)等。
如图1所示,这种自动交叉络纱机1具有呈筒管和管输送系统3形式的后勤装置,或具有专用于工作站的筒管库,优选为所谓的环形库(round magazine),所述筒管和管输送系统及筒管库均布置在多个工作站2的区域中。
管纱9或空管34以垂直取向固定在输送板8上而在筒管和管输送系统3中旋转。在该筒管和管输送系统之中,图1仅示出了管纱供应部4、可以可逆驱动的储存部5、引向络纱头2的一个横向输送部6、以及管返回部7。如所示,供应的管纱9首先定位在退绕位置10并在该处重绕,该退绕位置10位于络纱头2处的横向输送部6的区域中。
用于此目的的各个络纱头2如公知的那样,因此仅简要说明,其具有各种纱线处理和纱线操纵装置,这些装置不仅确保管纱9可重绕形成大体积交叉卷绕筒管11,还确保在重绕过程中对纱线进行监测并可清除检测到的纱线缺陷。
本身公知的这些装置中的一种是络纱装置24,其具有绕枢轴销19可动地安装的筒子架18、筒管驱动装置26以及纱线横动装置28。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络纱过程中,交叉卷绕筒管11例如将其表面靠在被单个电机驱动的驱动鼓26上,从而通过摩擦接合被带动。
纱线在运行到交叉卷绕筒管11上时通过纱线横动装置28横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纱线横动装置为指状导纱件29。例如在DE 19858548A1中公知并详细介绍了这种纱线横动装置。
如在本说明书介绍的开始就已指出的那样,所述络纱头2通常还均具有纱线连接装置13(优选为气动操作的捻接装置)、可加载减压的抽吸管12以及类似的可加载减压的夹持管25。这里,抽吸管12和夹持管25连接至该纺织机专用的减压横梁32,该横梁又与减压源33相连。
这样的工作站2通常还具有下纱线传感器22、纱线张紧器14、带有纱线切割装置17的清纱器15、纱线张力传感器20以及打蜡装置16。此外,工作站2配备有辅助退绕装置23,其用于将在管纱9处就绪的下纱线气动运送到加载减压的夹持管25,并且还在络纱过程中确保在纱线离开管纱9时产生的纱线气圈在降低纱线张力方面受到积极影响。
如图2中以立体图所示,所述辅助退绕装置23基本上由可垂直移位地安装的气圈限制器27、管状导纱装置36以及转接器40构成。换句话说,可通过驱动器30沿垂直方向R以指定方式调节气圈限制器27,使得随着管纱9的退绕过程的进行,气圈限制器27可在络纱过程中向下运动。这里,元件27的下缘50有利地定位在管纱9的管纱锥51的高度附近。
如图1和图2所示,导纱装置36优选构造成多部件式。换句话说,导纱装置36由固定到静止布置的转接器40上的上管37以及下管38构成,下管38布置成可相对于上管37移位并且其安装高度可调节。在安装状态下,下管38在一高度处恒定固定在上管37上,使得布置在导纱装置36的下管38上的导纱插入件39布置在位于退绕位置10的管纱9的管尖的正上方。
根据本发明,所述导纱插入件39可容易更换地布置在导纱装置36的下管38上,在图3至图12中示出了导纱插入件39的各个实施方式。
从这多个图中可以看出,导纱插入件39的入口区域45构造成漏斗形状。这里,入口面46或者如以纵向剖视所见的图3、图5和图7所示构造成线性,或者如图4、图6、图8和图13及14所示构造成弓形。在根据图3和图4的实施方式中,导纱插入件39的内宽d与导纱装置36的下管38的内宽D一致。图5至图8示出了具有孔眼状开口47的导纱插入件39。换言之,开口47邻接入口区域45,该开口的内宽d显著小于导纱装置36的内宽D。例如图3至图6所示,导纱插入件39由耐磨材料(优选为钢)直接制成,然后在其与入口侧45相背的后部上具有铁磁延伸部35,该铁磁延伸部与固定在导纱装置36的接收孔41中的永磁体42相对应。换句话说,导纱插入件39上的铁磁延伸部35与导纱装置36上的永磁体42一起形成磁性保持件31。
根据图7、图8,导纱插入件39包括基体43和不可拆卸地固定到基体43上的纱线入口部44。这里,基体43例如构成为注射成型部件或模铸部件,并且例如由铝或塑料材料构成,而纱线入口部44由高度耐磨材料(例如工业陶瓷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导纱插入件39也通过磁性保持件31固定到导纱装置36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导纱插入件39中的孔眼状开口47可为圆形和多边形形式。此外,如图11所示,可在入口面46的区域中设置在纱线转动过程中影响纱线的槽口等。
根据本发明的辅助退绕装置23具有位于导纱装置36输入侧上的可更换的导纱插入件39,通过该辅助退绕装置可确保以对纱线轻柔的方式并以高络纱速度实施络纱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