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117A - 马达用绝缘机壳 - Google Patents

马达用绝缘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7117A
CN101227117A CNA2007101940033A CN200710194003A CN101227117A CN 101227117 A CN101227117 A CN 101227117A CN A2007101940033 A CNA2007101940033 A CN A2007101940033A CN 200710194003 A CN200710194003 A CN 200710194003A CN 101227117 A CN101227117 A CN 101227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wer
suppling part
part spare
power sup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40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7117B (zh
Inventor
山口真二
田中义和
菅原济文
衣川浩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27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7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1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达用绝缘机壳。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电源供给部件通过嵌件成型以在板厚度方向上彼此留有间隔地进行绝缘叠层配置的状态与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并且将第二、第三及第四电源供给部件的电源端子作为连接器端子的电源连接器也与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

Description

马达用绝缘机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用绝缘机壳。
背景技术
作为参照,在此对2006年12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347726号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事项全部加以引用。
迄今为止,具有分为三相(U相、V相、W相)的马达线圈的三相马达已为人所知(参照例如日本专利公开2002-153004号公报)。还有,下记所述的三相马达用绝缘机壳也已被众所周知,即该三相马达用绝缘机壳具有作为用来向该三相马达各自的马达线圈进行电源供给的电源供给部件的端子(terminal)(参照例如日本专利公开2000-224801号公报)。
在日本专利公开2000-224801号公报中,公开了下记所述的绝缘机壳的构成,即该绝缘机壳包括三种端子(terminal)、分别配置在各个端子之间的两张绝缘板和设置有收纳槽的机壳主体,且端子与绝缘板相互交替叠层配置并被收纳于机壳主体的收纳槽内。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的马达用绝缘机壳中,由于将树脂板(plate)用于各相端子间的绝缘因而零部件数目增加,且还另外需要用来制造树脂板的制造设备(模具等)的设备费用,所以难于实现产品的低成本化。进而,还出现了下记问题,即由于产生了将端子和树脂板组装进机壳主体内的组装工时,因而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增加。
还有,作为其他的课题还出现了例如下记所示的问题,即在构成为用固定用的螺丝等将电源布线分别连接于各相端子的接点上来进行电源供给的马达用绝缘机壳中,需要进行将电源布线组装到各相端子上的作业,从而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制开发的,其目的在于:能够确保各电源供给部件间的绝缘并能够削减各零部件的组装作业,进而可以简化外部电源向马达进行电源供给的构造。
(解决课题的方法)
也就是,第一方面的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用绝缘机壳,该马达用绝缘机壳包括电源供给部件、和支撑多个上述电源供给部件的树脂制机壳主体,该电源供给部件是由具有用来连接到电源上的电源端子、和用来使马达线圈通电的多个线圈端子的板状导电性金属构成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件通过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以在板厚度方向上彼此留有间隔地进行绝缘叠层配置的状态与上述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并且用来向该电源供给部件的上述电源端子供给电源的电源连接器也与该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上述电源供给部件的上述电源端子构成上述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用来连接到电气设备上的电气设备端子通过嵌件成型与上述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并且用来对该电气设备的控制器进行连接的电气设备连接器也与该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上述电气设备端子构成上述电气设备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用来连接到电气设备上的电气设备端子通过嵌件成型与上述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上述电源连接器是作为用来供给电源并且对上述电气设备的控制器进行连接的两用连接器而构成的;上述电源端子及上述电气设备端子构成上述两用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件由环状部件构成;设置在上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件上的上述电源端子分别是以插通该电源供给部件的环形孔且在叠层方向上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供给部件的上述线圈端子的顶端部是以较该电源供给部件的环形外周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供给部件的上述电源端子的顶端部是以朝该电源供给部件的径向外侧折弯后比该电源供给部件的环形外周更为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件包括第一电源供给部件、及第二、第三、第四电源供给部件;该第一电源供给部件由环状部件构成,并具有从环形外周呈放射状突出的多个线圈端子;该第二、第三、第四电源供给部件由与上述第一电源供给部件留有间隔地依次绝缘叠层配置的环状部件构成,并具有电源端子和多个线圈端子,该电源端子从环形孔周缘的一部分开始向叠层方向上方延伸,该线圈端子从环形外周缘向叠层方向下方延伸,并且顶端部在与该第一电源供给部件的线圈端子所在的垂直于叠层方向的平面相同的平面上向径向外侧折弯后彼此相位相异地被进行了配置。
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电源供给部件由无接合的一体部件形成。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由于使多个电源供给部件进行叠层配置并通过嵌件成型与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所以不需要进行相关的组装作业,因而在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方面是有利的。
还有,由于使电源连接器与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所以只要将电源插塞插入到机壳的电源连接器中进行连接,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向马达用绝缘机壳供给电源,因此在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方面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一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电源供给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二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二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电源供给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三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三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整体结构的剖面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三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电源供给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马达上安装了本实施例三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时的侧面部分剖面图。
图9是表示在马达上安装了马达用绝缘机壳时的其他的侧面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对理想的实施例所进行的下记说明在本质上仅为一个示例,并不是意图对本发明、该适用物或者该用途进行限定。
<实施例一>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马达用绝缘机壳的电源供给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马达用绝缘机壳10包括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以及支撑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的树脂制机壳主体20,该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是由具有用来连接到电源上的电源端子12b~14b、和用来使马达线圈通电的多个线圈端子11a~14a的板状导电性金属(例如铜等)构成的。
上述第一电源供给部件11由环状部件构成,具有从环形外周呈放射状突出的多个线圈端子11a、11a、……。
上述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2~14分别由与第一电源供给部件11留有间隔地依次进行绝缘叠层配置的环状部件构成,并具有电源端子12b~14b和多个线圈端子12a~14a,该电源端子12b~14b从环形孔周缘的一部分开始向叠层方向上方延伸,该线圈端子12a~14a从环形外周缘向叠层方向下方延伸,并且顶端部在与该第一电源供给部件11的线圈端子11a所在的垂直于叠层方向的平面相同的平面上向径向外侧折弯后彼此相位相异地被进行了配置。
在此,设置在上述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2~14上的电源端子12b~14b分别是以插通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2~14各自的环形孔且向叠层方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由此,能够利用环形孔作为用来安置电源端子12b~14b的空间,从而能够抑制机壳主体20的大型化并可以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还有,上述线圈端子11a~14a在垂直于叠层方向的同一平面上彼此相位错开,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是以彼此相位错开20度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在此,线圈端子14a与U相线圈、线圈端子13a与W相线圈、线圈端子12a与V相线圈的一端分别进行电连接,并且在线圈端子11a上分别连接有上述U相线圈、V相线圈及W相线圈的另一端,从而构成了星形连接(star connection)。另外,在本实施例一中,以星形连接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局限于此,当然也适用于其他的连接方法,例如三角形连接(delta connection)等。
还有,上述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由无接合的一体部件形成,具体来说,是利用压制成形(pressing)、激光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wire-EDM)等方法,从一个板状部件上切割下来而形成的。如上所示,通过将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设定为无接合点的一体部件,从而与利用熔接将电源端子12b~14b和线圈端子11a~14a接合到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上的情况相比,不存在接合点处的电力传送损耗,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电力传送。这一点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也是相同的。
进而,在上述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上施加锡、锌、金、银等的电镀处理。例如,如果电源插塞的连接器端子和马达线圈的线圈线被加以镀锡处理的话,则也同样对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施加镀锡处理。这样一来,可对在使离子化倾向不同的材料之间进行接触时所产生的电子电离进行防止,且在提高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的耐腐蚀性方面是有利的。这一点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也是相同的。
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通过嵌件成型以在板厚度方向上彼此留有间隔地进行叠层配置且相互绝缘的状态与上述机壳主体20形成为一体,并且用来向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2~14各自的电源端子12b~14b供给电源的电源连接器25也与上述机壳主体20形成为一体。在此,设置在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2~14上的电源端子12b~14b构成电源连接器25的连接器端子。
还有,上述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的线圈端子11a~14a的顶端部是以较各个电源供给部件11~14的环形外周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上述电源连接器25的连接器连接口26朝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的叠层方向上方开口,通过将电源插塞插入到电源连接器25的连接器连接口26中,从而经由作为连接器端子的电源端子12b~14b能够使马达用绝缘机壳10通电。
另外,上述机壳主体20是利用合成树脂一体形成的,可以是用聚酰胺系、聚醛系、聚碳酸酯系、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系、聚苯硫醚(PPS)系等的可塑性树脂形成的、或者也可以是用例如酚醛树脂那样的热硬化性树脂形成的。
还有,虽然在本实施例一中,机壳主体20的上表面是用树脂封住的,但并不是仅局限于这一形态,也可以设定成上表面的一部分开口,并利用开口部对由于树脂变形所产生的应变(deformation)进行吸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一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10,由于使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进行叠层配置且通过嵌件成型与机壳主体20形成为一体,因而在各个电源供给部件11~14之间流入了树脂,成为彼此绝缘的状态。由此,不需要以往在各个电源供给部件11~14之间所夹入的绝缘板等,因而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并能够实现低成本化。还有,由于是一体形成的结构所以不需要进行组装作业,从而在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方面是有利的。
还有,由于使电源连接器25与机壳主体20形成为一体,所以仅将电源插塞插入到机壳主体20的电源连接器25中进行连接,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向马达用绝缘机壳10供给电源,并在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方面是有利的。
<实施例二>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马达用绝缘机壳的电源供给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电源连接器35的连接器连接口36朝向马达径向外侧,所以在下面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且仅就不同点进行说明。
如图3、图4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马达用绝缘机壳30是通过嵌件成型使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以在板厚度方向上进行绝缘叠层配置的状态与机壳主体31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的。
在此,上述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2~14的电源端子32~34的顶端部是以插通环形孔并在叠层方向上突出后,再向径向外侧折弯而成为较环形外周突出的这一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还有,用来向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2~14各自的电源端子32~34供给电源的电源连接器35与机壳主体31形成为一体。在此,设置在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2~14上的电源端子32~34构成了电源连接器35的连接器端子。还有,机壳主体31在叠层方向上相对应地贯通了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的环形孔。
上述电源连接器35的连接器连接口36朝机壳主体31的径向外侧开口,并且通过将电源插塞插入到电源连接器35的连接器连接口36中,从而经由作为连接器端子的电源端子32~34能够使马达用绝缘机壳30通电。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二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30,由于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11~14由环状部件形成,且电源端子32~34是以插通环形孔且在叠层方向上突出后,再向径向外侧折弯而成为较环形外周突出的这一状态被进行配置的,所以能够从马达径向方向上进行电源插塞与电源连接器35之间的连接,从而当在马达径向方向上确保了作业空间时可实现作业性能的提高。
<实施例三>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三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剖面立体图,图7是表示马达用绝缘机壳的电源供给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5~图7所示,马达用绝缘机壳50包括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1~54、以及支撑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1~54的树脂制机壳主体60,该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1~54是由具有用来连接在电源上的电源端子52b~54b、和用来使马达线圈通电的多个线圈端子51a~54a的板状导电性金属(例如铜等)构成的。
上述第一电源供给部件51由环状部件构成,具有从环形外周呈放射状突出的多个线圈端子51a、51a、……。
上述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2~54分别由与第一电源供给部件51留有间隔地依次进行绝缘叠层配置的环状部件构成,并具有电源端子52b~54b和多个线圈端子52a~54a,该电源端子52b~54b从环形孔周缘的一部分开始向叠层方向上方延伸,该线圈端子52a~54a从环形外周缘向叠层方向下方延伸,并且顶端部在与该第一电源供给部件51的线圈端子51a所在的垂直于叠层方向的平面相同的平面上向径向外侧折弯后彼此相位相异地被进行了配置。
在此,设置在上述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2~54上的电源端子52b~54b分别是以插通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2~54各自的环形孔且向叠层方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还有,上述线圈端子51a~54a在垂直于叠层方向的同一平面上彼此相位错开,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是以相位分别错开20度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1~54通过嵌件成型以在板厚度方向上彼此留有间隔地进行叠层配置且相互绝缘的状态与上述机壳主体60形成为一体,并且用来与设置在马达侧的感应器等的电气设备进行连接的电气设备端子56、56、……通过嵌件成型也与该机壳主体60形成为一体。
上述电气设备端子56、56、……分别是以插通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2~54各自的环形孔且向叠层方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进而,电源连接器65及电气设备连接器62分别与上述机壳主体60形成为一体,该电源连接器65用来向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2~54各自的电源端子52b~54b供给电源,该电气设备连接器62用来连接电气设备的控制器(无图示)。
在此,设置在第二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2~54上的电源端子52b~54b构成了电源连接器65的连接器端子,电气设备端子56、56、……构成了电气设备连接器62的连接器端子。
还有,上述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1~54的线圈端子51a~54a的顶端部是以较各个电源供给部件51~54的环形外周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进而,在线圈端子51a~54a的顶端部形成了U字形的缺口,能够实现线圈端子51a~54a与马达线圈的线圈线71(参照图8)之间的连接。
上述电气设备连接器62的连接器连接口63朝着机壳主体60的轴方向开口,并且通过将电气设备控制器的连接插塞插入到电气设备连接器62的连接器连接口63中,从而经由作为连接器端子的电气设备端子56、56、……能够在控制器与电气设备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还有,上述电源连接器65的连接器连接口66朝着机壳主体60的轴方向开口,并且通过将电源插塞插入到电源连接器65的连接器连接口66中,从而经由作为连接器端子的电源端子52b~54b能够使马达用绝缘机壳50通电。
还有,在机壳主体60的、形成有电气设备连接器62及电源连接器65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与马达相连接侧的面)上,以在机壳主体60的轴方向上延伸且在机壳主体60的周方向上彼此留有间隔的状态设置有四个啮合销67,该啮合销67是在将马达用绝缘机壳50安装到马达70(参照图8)上时进行定位用的。
图8是表示在马达70上安装了本实施例三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50时的侧面部分剖面图。如图8所示,在马达70的马达线圈的线圈线71、71上电连接有线圈端子51a~54a,由电源所供给的电力通过马达用绝缘机壳50而被传递给马达70。
还有,机壳主体60的啮合销67被嵌合到位于马达70内的啮合孔中,从而规定了马达用绝缘机壳50和马达70的安装位置,并可以防止松动摇晃。
上述电气设备端子56与设置在马达70侧的电气设备电连接,从而在控制器和马达70之间可进行控制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三所涉及的马达用绝缘机壳50,由于电气设备端子56成为被树脂覆盖且彼此绝缘的状态,进而也与第一至第四电源供给部件51~54成为绝缘状态,所以没有必要通过将绝缘板夹在各个电气设备端子56、56、……之间来进行绝缘,从而在削减零部件数量方面是有利的。
还有,由于使电气设备连接器62与机壳主体60形成为一体,所以仅将控制器的连接插塞插入到电气设备连接器62中进行连接,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将电气设备与控制器连接起来,从而在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方面是有利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三中,对于在机壳主体60上分别设置了三销的电源连接器65和五销的电气设备连接器62的这一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局限于这一形态,例如图9所示,也可以设置具有由三销的电源端子52b~54b和五销的电气设备端子56、56、……构成的共计八销的连接器端子的电源/电气设备两用连接器75。通过设定成为这样的结构,从而仅将使电源插塞和控制器的连接插塞一体化了的一个连接插塞插入到一个两用连接器75中进行连接,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进行电源供给和电气设备的控制,从而在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负担方面是有利的。与分别形成电源连接器和电气设备连接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成形所需要的树脂量,并且在降低成本方面是有利的。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发明由于能够获得下记所述的效果,即能够确保各电源供给部件间的绝缘且能够削减各零部件的组装作业,进而可以简化外部电源对马达进行电源供给的结构的这一实用性高的效果,所以是非常有用的,并且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高。

Claims (8)

1.一种马达用绝缘机壳,包括电源供给部件、和支撑多个上述电源供给部件的树脂制机壳主体,该电源供给部件是由具有用来连接到电源上的电源端子、和用来使马达线圈通电的多个线圈端子的板状导电性金属构成的,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件通过嵌件成型以在板厚度方向上彼此留有间隔地进行绝缘叠层配置的状态与上述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并且用来向该电源供给部件的上述电源端子供给电源的电源连接器也与该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
上述电源供给部件的上述电源端子构成上述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绝缘机壳,其特征在于:
用来连接到电气设备上的电气设备端子通过嵌件成型与上述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并且用来对该电气设备的控制器进行连接的电气设备连接器也与该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
上述电气设备端子构成上述电气设备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绝缘机壳,其特征在于:
用来连接到电气设备上的电气设备端子通过嵌件成型与上述机壳主体形成为一体,
上述电源连接器是作为用来供给电源并且对上述电气设备的控制器进行连接的两用连接器而构成的,
上述电源端子及上述电气设备端子构成上述两用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绝缘机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件由环状部件构成,
设置在上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件上的上述电源端子分别是以插通该电源供给部件的环形孔且在叠层方向上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用绝缘机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供给部件的上述线圈端子的顶端部是以较该电源供给部件的环形外周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用绝缘机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供给部件的上述电源端子的顶端部是以朝该电源供给部件的径向外侧折弯后比该电源供给部件的环形外周更为突出的状态被进行配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绝缘机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件包括:
第一电源供给部件,由环状部件构成,并具有从环形外周呈放射状突出的多个线圈端子,以及
第二、第三、第四电源供给部件,由与上述第一电源供给部件留有间隔地依次绝缘叠层配置的环状部件构成,并具有电源端子和多个线圈端子,该电源端子从环形孔周缘的一部分开始向叠层方向上方延伸,该线圈端子从环形外周缘向叠层方向下方延伸,并且顶端部在与该第一电源供给部件的线圈端子所在的垂直于叠层方向的平面相同的平面上向径向外侧折弯后彼此相位相异地被进行了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绝缘机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个电源供给部件由无接合的一体部件形成。
CN2007101940033A 2006-12-25 2007-11-26 马达用绝缘机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1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47726 2006-12-25
JP2006-347726 2006-12-25
JP2006347726A JP4855239B2 (ja) 2006-12-25 2006-12-25 モータ用絶縁ハウジン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117A true CN101227117A (zh) 2008-07-23
CN101227117B CN101227117B (zh) 2012-05-30

Family

ID=39432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400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117B (zh) 2006-12-25 2007-11-26 马达用绝缘机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79732B2 (zh)
JP (1) JP4855239B2 (zh)
CN (1) CN101227117B (zh)
DE (1) DE10200706110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4514A (zh) * 2010-09-20 2013-06-12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压缩机
CN103532280A (zh) * 2012-06-20 2014-01-22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电机定子的连接器和相关的电机定子
CN104620477A (zh) * 2012-09-17 2015-05-13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能够接收温度传感器的线圈绝缘器,和相应的定子互连器以及用于温度传感器的支撑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1007B2 (ja) * 2007-03-01 2012-05-3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001824B2 (ja) * 2007-12-27 2012-08-15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DE102008007409A1 (de) * 2008-02-04 2009-08-0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Kontaktring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der in Sternschaltung betrieben wird
CN101577455B (zh) * 2008-05-05 2013-07-31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多级电路的电机及其导线连接器
JP4896261B2 (ja) * 2008-06-23 2012-03-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端子の絶縁ハウジング
JP4688910B2 (ja) * 2008-08-08 2011-05-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DE102008050322B4 (de) * 2008-10-04 2021-07-15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omotor-Anschluss sowie Elektromotor
JPWO2010110112A1 (ja) * 2009-03-25 2012-09-27 株式会社ミツバ 減速機構付モータ
IT1397784B1 (it) * 2010-01-15 2013-01-24 Gate Srl Collettore per lo statore di un motore brushless in corrente continua a magneti permanenti
DE102010005776A1 (de) * 2010-01-25 2011-07-2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Hallstadt, 96103 Elektromotor
EP2562915B1 (en) * 2011-08-24 2015-05-2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entral power supply memb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US20130062137A1 (en) * 2011-09-14 2013-03-1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JP5764459B2 (ja) 2011-10-19 2015-08-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5927836B2 (ja) * 2011-10-19 2016-06-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DE102012023477A1 (de) * 2012-11-28 2014-05-28 Ziehl-Abegg Se Schaltelement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Stator mit einem solchen Schaltelement und Elektromotor
JP6054754B2 (ja) * 2013-01-15 2016-12-2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KR20170137758A (ko) * 2015-04-15 2017-12-13 섀플러 테크놀로지스 아게 운트 코. 카게 플러그가 내부에 고정된 지지부를 구비하는 자동차 클러치용 액추에이터 및 이와 같은 액추에이터를 구비하는 하이브리드 모듈
FR3035554B1 (fr) 2015-04-22 2019-03-22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po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et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correspondante
KR102048432B1 (ko) 2015-08-10 2019-11-25 닛본 세이고 가부시끼가이샤 브러시레스 모터 및 그것을 탑재한 전동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및 차량
JP6654851B2 (ja) * 2015-10-20 2020-02-2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接続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70141342A (ko) * 2016-06-15 2017-12-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모터
KR20170141343A (ko) * 2016-06-15 2017-12-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모터
DE112018001667T5 (de) * 2017-03-31 2019-12-19 Nidec Corporation Sammelschieneneinheit und motor
DE102017209519B4 (de) * 2017-06-07 2024-03-28 Vitesco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Elektronisches 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6968600B2 (ja) * 2017-07-03 2021-11-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NL2019307B1 (en) 2017-07-20 2019-02-12 E Traction Europe Bv Stator with terminal connector
JP6752194B2 (ja) * 2017-12-28 2020-09-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FR3079368B1 (fr) 2018-03-23 2020-05-08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po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DE102018207787B3 (de) * 2018-05-17 2019-10-10 Magna Powertrain Bad Homburg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n und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DE102018217555A1 (de) * 2018-10-12 2020-04-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ktroantrieb, Bremsvorrichtung und Fahrzeug
US11133719B2 (en) * 2019-06-26 2021-09-28 Atieva, Inc. Motor winding connector ring
WO2021247954A1 (en) 2020-06-05 2021-12-0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rushless motor for a power tool
US20240088745A1 (en) * 2022-09-12 2024-03-14 Ferrari S.P.A. Electric machine three-phase stator
EP4336712A1 (en) 2022-09-12 2024-03-13 FERRARI S.p.A. Three-phase stator winding of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991A (ja) * 1995-07-05 1997-01-21 Nippon Steel Corp 表面外観に優れた電気Znめっき鋼板の製造方法
US5770902A (en) * 1995-11-02 1998-06-23 Globe Motors Motor termination board
EP0875091A1 (en) * 1996-01-18 1998-11-04 Shibaura Engineering Works Company, Ltd. A motor mounted in a vehicle
JP4224649B2 (ja) * 1999-01-29 2009-02-18 株式会社 サーモセッタ 三相交流モータ用絶縁ハウジング
JP3793691B2 (ja) * 2000-11-10 2006-07-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3相モータ
JP3733316B2 (ja) * 2001-10-26 2006-01-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薄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集中配電部材
JP3947122B2 (ja) * 2003-03-24 2007-07-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機器のシールドケースへの電線接続構造
CN2821211Y (zh) * 2005-07-14 2006-09-2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封闭型压缩机的电源线组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4514A (zh) * 2010-09-20 2013-06-12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压缩机
CN103154514B (zh) * 2010-09-20 2015-10-07 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压缩机
CN103532280A (zh) * 2012-06-20 2014-01-22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电机定子的连接器和相关的电机定子
CN104620477A (zh) * 2012-09-17 2015-05-13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能够接收温度传感器的线圈绝缘器,和相应的定子互连器以及用于温度传感器的支撑件
CN104620477B (zh) * 2012-09-17 2018-01-05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能够接收温度传感器的线圈绝缘器,和相应的定子互连器以及用于温度传感器的支撑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50377A1 (en) 2008-06-26
JP2008160988A (ja) 2008-07-10
JP4855239B2 (ja) 2012-01-18
CN101227117B (zh) 2012-05-30
DE102007061107A1 (de) 2008-06-26
US7579732B2 (en) 2009-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7117B (zh) 马达用绝缘机壳
CN101364679B (zh) 电连接组件
US6402569B1 (en) Molded bus bar system
US20030096520A1 (en) Press-fit bus bar distributing power
CN103053079B (zh) 端子连接结构
CN1819345A (zh) 板载电源连接器
US9455502B2 (en) Press-in contact
US20020007967A1 (en) Wiring unit
US8668518B2 (en) Data bus structure for terminal blocks and terminal blocks using the same
US20170040085A1 (en) Wire harn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wire harness
CN103688416A (zh) 电接触元件
CN102017332A (zh) 借助中间电路板的阳型多点连接器连接装置
JP6493841B2 (ja) 自動車用電池充電器に使用される電子装置の製造および組み立て工程
CN105322330A (zh) 双厚度双端公片式端子
CN111404302A (zh) 具有汇流排单元的电动机
US6524113B1 (en) Automobile junction box with replaceable busbar circuit blocks
US7485802B2 (en) Circuitry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2015788A (ja) 圧接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20010002530A1 (en) Connecting method of connectors
US6469261B2 (en) Wiring unit
JP2006085960A (ja)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57981B1 (en) Wiring unit and electric junction box
CN1944127B (zh) 带至少一根电连接导线的液压控制汽车制动装置的液压调制器
US20240032187A1 (en) High-current element for high-current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10074215U (zh)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SSUBISHI ELECTRIC CORP. FURUKAWA A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SSUBISHI ELECTRI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0106

Owner nam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1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10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atentee after: Missubishi Electric Co., Ltd.

Patentee after: Furukawa A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Patentee before: Missubishi Electric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