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3815A - 扬声器装置、扬声器装置的安装体及搭载扬声器装置的移动体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装置、扬声器装置的安装体及搭载扬声器装置的移动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3815A
CN101223815A CNA2006800254425A CN200680025442A CN101223815A CN 101223815 A CN101223815 A CN 101223815A CN A2006800254425 A CNA2006800254425 A CN A2006800254425A CN 200680025442 A CN200680025442 A CN 200680025442A CN 101223815 A CN101223815 A CN 101223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peaker unit
sound
housing
fix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254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3815B (zh
Inventor
面田学
渡边正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23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3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3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3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3Screens for loudspeak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10Arrangement of audio equipment; Suppor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04R1/083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mouthpieces
    • H04R1/086Protective screens, e.g. all weather or wind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4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扬声器装置(100)具备:具有振动板(6)的扬声器单元(2);以及覆盖扬声器单元并且具有用于将扬声器单元发出的声音向外部放出的声音放出部(130)的防风盖(3)。还具备与防风盖的底面结合并以振动板的振动方向(X)和声音放出部构成0度以上90度以下的角度的方式支撑扬声器单元的壳体(5)。

Description

扬声器装置、扬声器装置的安装体及搭载扬声器装置的移动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尤其适合于强风下使用的扬声器装置、扬声器装置的安装体及搭载了扬声器装置的移动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搭载于摩托车上的音频用的扬声器装置,设置在摩托车的前部罩内。由于通过前部罩可降低作用于扬声器装置的风压而减小对扬声器单元的影响,所以作为构成面向驾驶员的音频系统的装置正在普及。该扬声器装置例如公开在特开2000-228793号公报和实开昭62-52586号公报上。
最近,日本法律经修改后,允许在日本的高速公路上进行在摩托车的后座上搭乘了乘客的双座摩托车的行驶。随之,在后座的附近设置后座的搭乘者也能听取良好的声音的面向后座的扬声器装置的愿望也高涨。
然而,若在后座附近设置扬声器装置,则与设置于前部罩内的情况不同,不能带来防风效果,较大的风压作用于扬声器装置。因此,扬声器单元的振动板被风压压入而难以发出声音,并且若长时间持续该状态,则音圈处于过热状态而存在破坏的危险。
另外,这种问题并非仅限于搭载在摩托车上的扬声器装置,只要是在强风下使用的扬声器装置就同样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技术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较大的风压和强风具有抵抗性,并且能够再现高音质的声音的扬声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a)~(j)的扬声器装置、扬声器装置安装体以及搭载了扬声器装置的移动体。
(a)一种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振动板6的扬声器单元2;覆盖上述扬声器单元并且具有用于将上述扬声器单元发出的声音放出的声音放出部130的防风盖3;以及,与上述防风盖的底面结合,并以上述振动板的振动方向和由上述声音放出部形成的声音放出面构成0度以上且90度以下的角度的方式支撑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壳体5。
(b)根据(a)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上述防风盖3具备突出部22,该突出部22与上述声音放出部的上述壳体侧的端部连接,并以从上述声音放出部形成的面向上述防风盖的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
(c)根据(a)或(b)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空气在上述防风盖内和上述扬声器装置外流通的通气孔19。
(d)根据(c)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其特征在于,具备:以包围上述壳体的侧面和底面的方式设置,且在上述扬声器装置移动时,使流动于上述扬声器装置周围的空气向上述壳体的周围流动的风道26。
(e)根据(a)至(d)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装置400,其特征在于,上述防风盖3的与上述扬声器单元相对的面3a朝向上述振动板形成为凸状。
(f)一种安装体,用于安装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500,该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500具备:具有振动板6的扬声器单元2;覆盖上述扬声器单元并且具有用于将上述扬声器单元发出的声音向外部放出的声音放出部130的防风盖3;以及与上述防风盖的底面结合并支撑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壳体5,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壳体隔开规定距离的凹部105,由上述壳体和上述凹部形成的空间成为,在安装了上述扬声器装置的上述安装体移动时使流动于上述扬声器装置周围的空气向上述壳体流动的风道26、108、201。
(g)根据(f)所述的安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与上述凹部接合的状态装配的支撑体106,上述风道形成于上述壳体和上述支撑体之间。
(h)根据(f)所述的安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与上述壳体接合的状态设置于上述凹部上的支撑体107,上述风道形成于上述壳体和上述凹部之间。
(i)根据(f)至(h)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体是移动体101的行李箱103。
(j)一种移动体101,其特征在于,安装有(f)至(i)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扬声器装置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对扬声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以图5的A-A线剖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频率特性的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风洞实验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风洞实验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风洞实验图。
图11是没有突出部22的情况的风洞实验图。
图12是没有突出部22的情况的风洞实验图。
图13是没有突出部22的情况的风洞实验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的纵剖视图。
图15是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的情况的风洞实验图。
图16是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的情况的风洞实验图。
图17是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的情况的风洞实验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体的纵剖视图。
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体的纵剖视图。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图。
图2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图。
图22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图。
图2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搭载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100的摩托车101的侧视图。扬声器装置100以埋入设置于后座102的后方的行李箱103前面的左右两侧的状态如下面图2、图3所述的那样进行安装。各扬声器装置100通过电缆与设置在摩托车101的前部罩104内侧的音频设备39连接,从而控制音量等。
图2是从上方观察摩托车10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扬声器装置100以位于就座在后座102上的收听者L的左右两侧的方式安装在行李箱103上。
图3表示一对扬声器装置100的立体图。扬声器装置100具备:具有声音放出窗13和突出部22的防风盖3;以及与防风盖3的下端连接的壳体5。这里的上下方向是指在后面叙述的图4中的上下方向。扬声器装置100的详细结构使用图4至图6在后面叙述。
另外,如图2所示,扬声器装置100在后座102的左右两侧、以防风盖3的声音放出窗13的开口面与摩托车101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搭载在摩托车101上。如后面叙述的那样成为如下结构,即,伴随着摩托车101的行驶而产生的外部气流难以从声音放出窗13进入防风盖3内。
图4表示扬声器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防风盖3是通过压铸或注射成型等而形成的空心状,而且底面开口。防风盖3包括:上面部30、设有多个狭缝状的声音放出窗13的声音放出部130、与声音放出部130的下端部形成为一体的突出部22、以及形成于声音放出部130及突出部22的两侧上的曲面状的侧面部12。
通过沿侧面部12描绘曲线的上面部30,从DW方向流动的空气流变得顺畅。
突出部22从与声音放出部130的下端部连接的端部(上侧端部),向其相反侧的构成防风盖3的底面的一边的端部(前端部)倾斜设置。倾斜以前端部比声音放出部130位于防风盖3的外侧的角度形成。再有,在突出部22的前端部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部21。
声音放出窗13是缺角的长方形,是相对防风盖3的底面在垂直方向较长的形状。声音放出窗13以一定间隔配置在声音放出部130的长度方向上。还有,声音放出窗13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也可以是如网眼状的其他形状。再有,也可以将偏氯纶网等设在声音放出部130上。
壳体5与防风盖3的底面结合。壳体5是以开口的面为上面的大致箱形状,而且上面具有相对于壳体5的底面以规定角度倾斜的面。在壳体5的侧壁14的外面,在全周范围内形成有相对于外面垂直地伸出的凸缘17,在凸缘17上形成有多个拧入用于固定防风盖3的螺钉(未图示)的螺纹孔18。再有,在凸缘17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形成通气孔19(参照图6)的孔20,通气孔19将从声音放出窗13流入到防风盖3内的外部空气排出到外部,或者在防风盖3内部为负压的场合从外部吸入空气。
在壳体5的侧壁14的内面,形成有多个相对于底面垂直(上下方向)地延伸的筒状的肋15。在这些肋15上拧入用于固定扬声器支撑部4的自攻螺钉16。
扬声器支撑部4是矩形的板状构件,中央部进行开口以便能够安装(支撑)扬声器单元2。扬声器支撑部4的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的两侧端部,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折弯而形成与壳体5进行安装的安装部24。在安装部24上沿长度方向留出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通孔25,在通孔25中贯通用于将扬声器支撑部4安装在壳体5上的自攻螺钉16的轴部。
扬声器支撑部4的开口安装有扬声器单元2,扬声器单元2通过螺钉23固定在设置于开口两侧的螺纹孔(未图示)上。扬声器单元2是直接传动方式的全频带再现用的装置,并且具有振动板6。
振动板6从振动板6的振动方向X(参照图6)看是缺角的长方形。在振动板6上,为了防止振动时的变形并得到高品位的声音,沿长度方向留出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加强用的凹陷部9。
将壳体5从上端侧压入防风盖3的底面的开口,成为图5所示的扬声器装置100。图5是扬声器装置100的主视图。
图6表示用图5所示的A-A线剖切了扬声器装置100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由于凸缘17与防风盖3的底面的周边部抵接,所以壳体5相对于防风盖3进行定位。上面部30形成为从壳体5的底面及声音放出部130观察为凸出的圆弧状剖面。图6中的双点划线是由声音放出部130形成的声音放出面。
设置在突出部22的前端部上的切口部21与设置在凸缘17上的孔20协作来形成通气孔19。通过通气孔19,防风盖3内的空气被吸引到外部,或者外部的空气流入防风盖3内,促进防风盖3内的压力调整。
扬声器单元2的振动板6,其外周部通过环状的边缘7弹性支撑在框架8上,且可沿箭头X方向振动。在振动板6的下端部,在全周范围内连接有音圈10,音圈10有间隙地插入到形成于磁路11上的磁间隙内。若在音圈10上流通电流,则振动板6沿箭头X方向振动并产生声波。通过振动板6形成为在与振动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细长地延伸的形状(缺角的长方形),扬声器单元2具有使声波朝向长度方向的轴周围呈放射状发出的指向特性,从而可得到高效率及良好的频率特性。
扬声器单元2以磁路11向壳体5一侧突出的方式固定在扬声器支撑部4的开口上。再有,扬声器单元2通过扬声器支撑部4支撑在壳体5上,使得振动板6与声音放出部130(声音放出窗13)相对,并且振动板6的振动方向X相对于声音放出部130以倾斜规定角度α的状态相对。
在这里,振动板6的振动方向X相对声音放出部130的倾斜角度α如下定义。振动板6的振动方向X相对于壳体5的底面垂直,且与声音放出部130平行的情况设为α=0度;振动板6的振动方向X相对于壳体5的底面垂直,且与声音放出部130垂直的情况设为α=90度。
振动板6需要设置成角度α为0度以上90度以下。通过将角度α设为0度以上90度以下,从扬声器单元2输出的声波容易从声音放出部130放出。
接着,使角度α在0度至90度之间发生变化,对角度α给予声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扬声器单元2及扬声器支撑部4相对声音放出部130平行地依次接近并用壳体5支撑,使角度α增大。
若将角度α设为0度,则由于振动板6相对于声音放出部130平行地进行振动,所以大多数声音被防风盖3反射而从声音放出部130放出。因而,从声音放出部130直接放出的声音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不能有效地放出。因此,角度α最好是大于0度。
另外,如图2所示,最好将角度α设定成声音放出方向大致成为收听者L的头部的方向。因而,若将角度α设定为90度,则由于声音相对于声音放出部垂直地放出,所以相对于收听者L从正横向放出声音,听取并不良好。因而,角度α最好小于90度。
图7表示角度α为30度~60度的场合的频率特性。图7的横轴是频率(Hz)、纵轴是放大率(dB)。
从图7中可知,放大率在3kHz附近下降到40dB左右,而在角度α增大并接近90度时达到80dB左右,有被改善的倾向。尤其是α=60附近音质最好,从而较理想。因此,为了增大振动板6的振动方向X对声音放出部130的倾斜角度α,将扬声器支撑部4相对于声音放出部130平行地接近并倾斜配置,则可得到良好的声音,从而较理想。尤其是,若使角度α大于50度,则频率特性也得以改善,从而较理想。
如上所述,振动板6必需安装成相对于声音放出部130具有0度以上90度以下的角度α。再有,通过使振动板6的振动方向X相对于声音放出部130倾斜成具有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角度α,能够以音响上更好的音质和充分的音量从声音放出窗13放出声音。其中,特别是若为大于50度小于90度的角度α,则还可以改善频率特性且音质变得良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上面部30的声音放出部130侧的端部位于比振动板6的声音放出部130侧的端部还靠外侧,通过这样做,防风盖3完全覆盖振动板6,因此能够减小伴随摩托车101的行驶产生的外部气流对振动板6的影响。
因此,最好是以上面部30的声音放出部130侧的端部比振动板6的声音放出部130侧的端部还靠外侧的方式设置声音放出部130。在本实施方式中,做成声音放出部130和壳体5的侧面在一条直线上。
可是,在将扬声器装置100设置成埋入行李箱103的一部分的场合,行李箱103的容量减小相当于扬声器装置100的容量。为了确保行李箱103的容量,壳体5的容量也有限制。如上所述,通过将扬声器单元2相对声音放出部130倾斜角度α进行配置,能够进一步增加壳体5的内容积。通过这样做,低音特性变得良好,可以对收听者提供高音质的音乐。
图8至图10是以向量表示伴随摩托车101的行驶而受到来自图4所示的DW方向的风的扬声器装置100的产生于周边的气流的状态的图。黑的部分表示气流、白的部分表示无风的状态。图8表示风速50km/h的情况,图9表示风速100km/h的情况,图10表示风速180km/h的情况。
无论哪种风速的场合侵入防风盖3内的气流都较弱,其方向与扬声器单元2的振动板6的振动方向基本上不一致,所以可知处于振动板6难以被风压按压的状态。
图11至图13表示防风盖3没有突出部22的情况,图11表示风速50km/h、图12表示风速100km/h、图13表示风速180km/h的情况。无论哪种风速的场合侵入防风盖3内的气流都较弱,处于振动板6难以被风压按压的状态,但是与使用了具有上述突出部22的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100的情况相比较,防风盖3内的流量增加。
从以上内容可知,扬声器装置100通过设置突出部22,使侵入到防风盖3内的气流变弱。
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100若受到来自图4所示的DW方向的风,则由于突出部22是倾斜的,所以沿防风盖3的风的流动(气流)在突出部22加速。而且,利用在突出部22加速后的气流,促进通过突出部22的切口部21所构成的通气孔91的在防风盖3内的空气的出入。
根据上述特征,防风盖3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孔19被吸引到外部,适当地进行利用通气孔19的防风盖3内的空气的压力调整。因此,能够减小作用于扬声器单元2的风压,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振动板6被压入而难以发出声音,或者音圈遭受热破坏的情况。
图14(a)、(b)是表示用于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200安装在摩托车101上的本发明的安装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图15至图1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上的风洞实验结果的图。对于与图6的扬声器装置10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4(a)、(b)所示的扬声器装置200,壳体5的背面侧侧面与上面30的空间40被填埋。
如图14(a)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具备形成于行李箱103上的凹部105,以及以与凹部105接合的状态装配的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6。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6以包围扬声器装置200的壳体5的侧面和底面、且壳体5和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6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支撑扬声器装置200。
形成于壳体5和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6之间的空间作为风道26起作用,该风道26在摩托车101移动时将沿突出部22的外表面流动的空气从壳体5的正面侧经由底面导向背面侧。
还有,也可以将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6和扬声器装置200形成为一体之后,装配在凹部105中。扬声器装置200例如用图4的侧面方向的两端部的至少一方支撑在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6上。
图14(b)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将扬声器装置200安装在摩托车101上的图。
图15至图17表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安装在摩托车101上的扬声器装置200周边的气流的状态,图15是表示风速50km/h、图16是表示风速100km/h、图17是表示风速180km/h的情况。
从图15至图17中可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只有扬声器装置100而未设置风道26的图8至图10的情况相比较,防风盖3内的流量进一步减少。
因此,若以包围壳体5的侧面和底面、且以与壳体5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用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6支撑扬声器装置200,则通过形成于壳体5和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6之间的风道26,沿突出部22外表面的气流更加顺畅地流动,防风盖3内的空气容易从通气孔19吸引,可进一步促进防风盖3内的压力调整。
还有,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及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安装体,表示了安装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200的例子,但是,所安装的扬声器装置既可以是第一实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100,也可以是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
图18(a)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体的纵剖视图。对于与图14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体具备形成于行李箱103上的凹部105、以及用于支撑扬声器装置200的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7。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7设置成与凹部105隔开规定间隔,以与壳体5接合的状态支撑扬声器装置200。形成于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7与凹部105之间的空间作为风道108起作用。风道108具有与图14(a)所示的风道26同样的效果。
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7具有可容纳壳体5的尺寸,其侧面以不妨碍来自通气孔19的空气流的高度进行设置。扬声器装置支撑部107例如用行李箱103的上下端部的至少一方支撑。
图18(b)是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体将扬声器装置200安装在摩托车101上的图。
图19(a)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体的纵剖视图。对于与图14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体具备:形成于行李箱103上的凹部105、以及设置在行李箱103的上下端部的至少一方的扬声器装置支撑部(未图示)。扬声器装置支撑部以凹部105的内面包围壳体5的侧面和底面且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支撑扬声器装置200。形成于壳体5与凹部105之间的空间作为风道201起作用。风道201具有与图14(a)所示的风道26同样的效果。
图19(b)是使用第三实施方式的安装体将扬声器装置200安装在摩托车101上的图。
其次,图20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300的纵剖视图。对于与图6的扬声器装置10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扬声器装置300中,连通壳体5内部和防风盖3内部的通孔28设在壳体5的背面侧的侧壁14上。
若设置这种通孔28,则在扬声器单元2的振动板6意外地被风压压入时,能够将壳体5内的空气压的增加部分释放到防风盖3内。因此,能够防止发生音质下降等不良情况并提高可靠性。
另外,该场合,若将通孔28形成为还可以产生低声频反射效果,则低音特性得以改善且音质提高,从而较理想。
还有,也可以在通孔28上设置根据壳体5内的空气压的大小进行动作的阀,通常情况下用该阀堵住通孔28,仅在振动板6被压入而使壳体5内的空气压变高的情况下打开该通孔28。
图2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400的纵剖视图。对于与图6的扬声器装置10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扬声器装置400中,上面部30的外面部3b与其它实施方式同样,从壳体5的底面观察形成为剖面向上(外侧)凸出的大致圆弧状,内面部3a形成为朝向振动板6(内侧)剖面凸出的大致圆弧状。
外面部3b与其他实施方式同样,是外部气流容易流动并难以产生风切音的形状。而且内面部3a通过做成剖面向内侧凸出的大致圆弧形状,扬声器单元2发出的声波更容易向声音放出窗13反射,声压变高的同时听觉上的特性(音质和音量)也变得良好。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500进行说明。图22是第5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500的纵剖视图,图23是扬声器装置500的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24是扬声器装置500的动作说明图。对于与图6的扬声器装置10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22所示,在扬声器装置500中,设有用于开闭声音放出窗13的开闭板29。开闭板29可沿上下方向ds移动地支撑在防风盖3上,通过齿轮等适当的动力传递部件30与马达31连接。若驱动马达31,则开闭板29沿上下方向ds移动。在扬声器装置500附近设有后述的风压传感器36,但在这里未图示。
开闭板29通过图23所示的控制系统调节开口量,扬声器装置500的音量也根据各种条件进行调节。
如图23所示,马达31通过放大器32与开口量运算控制部33连接,扬声器装置500通过放大器34与音量运算控制部35连接。开口量运算控制部33和音量运算控制部35相互连接。开口量运算控制部33及音量运算控制部35由包含CPU、RAM、ROM等的微型机构成。再有,开口量运算控制部33与设置在扬声器装置500附近的风压传感器36连接,音量运算控制部35与音频设备39连接。
开口量运算控制部33基于从风压传感器36输入的信号及存储在ROM等中的程序对马达31进行控制,并调节开闭板29的开口量。而且,将表示开口量的信号输出到音量运算控制部35。
音量运算控制部35从音频设备39输入音频信号37。而且,音量运算控制部35基于从开口量运算控制部33输入的信号(开口量)及存储在ROM等中的程序,控制扬声器装置500并调节输出的音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风压传感器36检测扬声器装置500附近的风压,并控制成风压越大开闭板29的开口量越小。通过这样做,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振动板6被风压按压的情况。再有,若控制成风压超过某一规定值时完全关闭开闭板29,则能够提高防止振动板6被风压按压的效果。与此同时,若停止向扬声器装置500输出声音信号,则能够防止无益的电力消耗。
还有,取代风压传感器36而使用检测能够类推风压的物理量的传感器(例如车速传感器),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成开闭板29的开口量越小音量越大。虽然开闭板29的开口量越小,声音越难以放出到外部且风切音变大,但是,通过增大音量,坐在后座102上的收听者L却容易收听扬声器装置500的再现音。
另外,若仅在音频设备39的开关接通时打开开闭板29,而在开关断开时完全关闭开闭板29,则能够完全防止振动板6被风压按压。而且,能够防止在不使用音频设备39时异物进入到扬声器装置500而致使扬声器单元2破损的情况。
还有,扬声器装置500至少具备马达31即可,对于放大器32、开口量运算控制部33、放大器34、音量运算控制部35具备这些所有的单元或任意一个单元即可。
图24(a)表示开闭板29向壳体5的底面的方向(下方向)移动,而使声音放出窗13完全打开了的状态;图24(b)表示开闭板29向上方移动,而使声音放出窗13完全关闭了的状态。
以上举出具体例子对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及安装体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可对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而且,也可以适当组合各实施方式。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500(以下各扬声器装置)并不限于安装在行李箱103上,也可以设置在后座102或其附近。
而且,各扬声器装置的应用方式也并限定于摩托车等移动体,作为防灾用例如在海岸上,在抵抗台风等的强海风提供声音信息时也可以应用。通过将各扬声器装置的防风盖3朝向风上游且使风的吹出方向和声音放出窗13的开口面大致平行地设置,扬声器单元2不会被强烈的风压破坏,能够以相应的音量和清晰的音质提供声音信息。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通过设置防风盖3,能够防止振动板6被风压压入而难以发出声音或者音圈8遭到热破坏的情况。而且,通过设置突出部22、通气孔19,或与安装体一起形成风道26、108、201,可改善频率特性等,提高音质。
本发明具有以下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扬声器装置在较大的风压或强风下也可使用,能够再现高音质的声音。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
具备:具有振动板(6)的扬声器单元(2);
覆盖上述扬声器单元并且具有用于将上述扬声器单元发出的声音向外部放出的声音放出部(130)的防风盖(3);以及,
与上述防风盖的底面结合,并以上述振动板的振动方向和由上述声音放出部形成的声音放出面构成0度以上90度以下的角度的方式支撑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壳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风盖(3)具备与上述声音放出部的上述壳体侧的端部连接,并以从上述声音放出部形成的面向上述防风盖的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的突出部(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空气在上述防风盖内和上述扬声器装置外流通的通气孔(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其特征在于,
具备以包围上述壳体的侧面和底面的方式设置,且在上述扬声器装置移动了时使流动于上述扬声器装置周围的空气向上述壳体的周围流动的风道(2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装置(400),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风盖(3)的与上述扬声器单元相对的面(3a)朝向上述振动板成为凸状。
6.一种安装体,用于安装扬声器装置(100、200、300、400、500),该扬声器装置具备:具有振动板(6)的扬声器单元(2);覆盖上述扬声器单元并且具有用于将上述扬声器单元发出的声音向外部放出的声音放出部(130)的防风盖(3);以及与上述防风盖的底面结合并支撑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壳体(5),该安装体的特征在于,
具有与上述壳体隔开规定距离的凹部(105),
由上述壳体和上述凹部形成的空间成为风道(26、108、201),该风道(26、108、201)在安装上述扬声器装置的上述安装体移动了时,使流动于上述扬声器装置周围的空气向上述壳体的周围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与上述凹部接合的状态装配的支撑体(106),上述风道形成于上述壳体和上述支撑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与上述壳体接合的状态设置于上述凹部上的支撑体(107),上述风道形成于上述壳体和上述凹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体是移动体(101)的行李箱(103)。
10.一种移动体(101),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体。
CN2006800254425A 2005-07-15 2006-07-12 扬声器装置、扬声器装置的安装体及搭载扬声器装置的移动体 Active CN1012238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7778/2005 2005-07-15
JP2005207778 2005-07-15
PCT/JP2006/313877 WO2007010800A1 (ja) 2005-07-15 2006-07-12 スピーカ装置、スピーカ装置の取付体、及びスピーカ装置を搭載した移動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3815A true CN101223815A (zh) 2008-07-16
CN101223815B CN101223815B (zh) 2012-10-24

Family

ID=3766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54425A Active CN101223815B (zh) 2005-07-15 2006-07-12 扬声器装置、扬声器装置的安装体及搭载扬声器装置的移动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99961B2 (zh)
EP (1) EP1909530A4 (zh)
JP (1) JP4535128B2 (zh)
CN (1) CN101223815B (zh)
WO (1) WO20070108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5244A (zh) * 2018-07-04 2021-02-19 Pss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 波导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9128B2 (ja) * 2009-05-22 2013-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US8718300B1 (en) * 2010-01-21 2014-05-06 Willie E. Dixon Motorcycle media system
US8139810B2 (en) 2010-07-27 2012-03-20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Motorcycle speaker system
JP2020088543A (ja) * 2018-11-21 2020-06-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放音装置
WO2024107442A1 (en) * 2022-11-15 2024-05-23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Adjustable loudspeak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49253C (de) * 1951-01-09 1952-09-11 Telefunken Gmbh Lautsprecheranordnung
US3276538A (en) * 1965-01-13 1966-10-04 Gen Motors Corp Combination automobile instrument panel and horn loudspeaker
US4445228A (en) * 1982-11-01 1984-04-24 Yamaha Parts Distributors, Inc. Motorcycle audio system
JPH0234156Y2 (zh) 1984-12-26 1990-09-13
JPS6252586U (zh) 1985-09-24 1987-04-01
US5008944A (en) * 1990-02-06 1991-04-16 Sels Michael O Loudspeaker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JP2665174B2 (ja) 1995-01-13 1997-10-22 日本電気移動通信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US5646381A (en) * 1995-09-19 1997-07-08 Top Source Technologies Roof mounted sound horns for vehicles
JP3480223B2 (ja) 1997-02-28 2003-12-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ボックス装置
US5802193A (en) * 1997-04-08 1998-09-01 Kieltyka; William J. Outdoor loudspeaker system
US6420975B1 (en) * 1999-08-25 2002-07-16 Donnelly Corporation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sound processing system
US5979590A (en) * 1998-04-20 1999-11-09 Top Source Automotive, Inc. Sound bar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s
JP4172671B2 (ja) 1998-12-01 2008-10-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スレフ・スピーカ装置
US6580801B1 (en) * 1999-03-02 2003-06-17 Toa Corporation Loudspeaker apparatus
US6127919A (en) * 1999-03-10 2000-10-03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Rearview vehicle mirror with audio speakers
JP4502237B2 (ja) * 2000-11-06 2010-07-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用通信装置
JP2002240758A (ja) * 2001-02-19 2002-08-28 Honda Motor Co Ltd 軽車両における遠隔ロック操作装置
US6647121B2 (en) * 2001-03-13 2003-11-11 Thomas M. Stanberry Motorcycle audio system
US6752366B2 (en) * 2002-01-18 2004-06-22 Po-An Chuang Structure for mounting speaker
US20050123148A1 (en) * 2003-11-20 2005-06-09 Ohler Robert E. Motorcycle audio system
US7464952B2 (en) * 2005-03-07 2008-12-16 Hal Stigger Media windshield for two-wheeled vehic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5244A (zh) * 2018-07-04 2021-02-19 Pss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 波导组件
US11699427B2 (en) 2018-07-04 2023-07-11 Pss Belgium Nv Waveguide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99961B2 (en) 2012-06-12
EP1909530A4 (en) 2010-01-06
JPWO2007010800A1 (ja) 2009-01-29
WO2007010800A1 (ja) 2007-01-25
US20090154757A1 (en) 2009-06-18
JP4535128B2 (ja) 2010-09-01
CN101223815B (zh) 2012-10-24
EP1909530A1 (en) 2008-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3815B (zh) 扬声器装置、扬声器装置的安装体及搭载扬声器装置的移动体
JP3410206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107509143A (zh) 车辆用扬声器系统、以及具备该扬声器系统的车辆构造物
CN111836159B (zh) 发声模组
CN106341753A (zh) 框架轨集成式重低音音箱组件及方法
CN110996225B (zh) 扬声器
US6298943B1 (en) Bass-reflex speaker assembly
CN208386918U (zh) 扬声器及便携终端
US20220021969A1 (en) Waterproof microphone
CN109660912B (zh) 车载音箱以及汽车
CN209120453U (zh) 汽车门低音炮
CN209120474U (zh) 基于车门低音炮的汽车音响系统
US4323138A (en) Automotive loud speaker enclosure
CN2648750Y (zh) 可改善频率响应的受话器
JP2019186710A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及びスピーカシステムのエンクロージャ構造
CN217335821U (zh) 燃油车声浪模拟发声装置
CN220809313U (zh) 一种防颤音汽车扬声器及车载装置
CN215121191U (zh) 一种电动车提示音装置
CN109862465B (zh) 车载音箱以及汽车
CN214205607U (zh) 一种减振结构及终端
CN218450396U (zh) 车载降噪音箱
US11381920B1 (en) Loudspeaker with acoustically transparent spider
CN219514221U (zh) 一种车载音响扬声器
JP2684032B2 (ja) 車載用音響装置
CN216611045U (zh) 一种avas系统的音响装置、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VICTO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04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04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JVC Kenwood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Victo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