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9204A - 探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探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9204A
CN101209204A CNA2007101927217A CN200710192721A CN101209204A CN 101209204 A CN101209204 A CN 101209204A CN A2007101927217 A CNA2007101927217 A CN A2007101927217A CN 200710192721 A CN200710192721 A CN 200710192721A CN 101209204 A CN101209204 A CN 101209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obe
basket
detector prob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27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9204B (zh
Inventor
二乃宫笃
笠井嘉
平林由纪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09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9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9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92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61B5/1455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61B5/14553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erebral tiss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eur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探针装置,用于具备了对生物体表面照射光的光照射机构和检测通过生物体内部并从生物体表面射出的光强度的光检测机构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具备:在其前端具备了光照射机构的多个光照射探针主体;在其前端具备了光检测机构的多个光检测探针主体;以如彼此邻接的点阵状的排列保持光照射探针主体和光检测探针主体的探针支撑体;以及将光检测探针主体和光照射探针主体支撑在探针支撑体的规定位置上的主体支撑部,光检测探针主体具备向生物体表面侧突出而形成的主突起部和配置在该主突起部的周围的多个副突起部,主突起部在其轴心具备光传输机构,主体支撑部相对于探针支撑体以光传输机构的轴心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撑副突起部。

Description

探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用的探针装置,尤其涉及适合用于计测生物体内的局部血液动态变化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用的探针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已知有称之为光表面形态测量装置的计测装置。该装置将配置有多个具有光照射/检测部的探针主体的探针装置以各个探针主体紧贴计测部位例如头部的方式安装后,从各个探针主体照射近红外线而进行计测。
根据现有技术的探针装置在配合被检者的头部形状而形成为碗状的由薄片材料制成的外壳部上点阵状地配置多个探针主体而构成。各个探针主体可从外壳部拆卸,在通过监控图像确认出由毛发等而引起探针主体与头皮的接触不完全的场合,可只重新安装该部分的探针。这样构成的探针装置,在将其安装到头部的场合,由于因被检验者的头部形状的个人差异或安装部位的不同而不见得一定适合头部,因此,使用时绕下颚系固定带以使外壳部较紧地按压头部。并且具备在计测时将借助于各条光纤传输而来的近红外线借助于探针主体朝向头部的皮下照射,并在受光用探针主体接受其反射光后,借助于光纤传回到计测装置主体的结构。
现有技术的结构如下:在发光用探针主体和受光用探针主体的前端部上形成有突起部,光纤的一个端部从该突起部的中央伸出。另外,作为其它的现有例有将光纤的前端部安装在光纤保持件上,并在该光纤保持件上设置调节旋钮从而可进行高度调节或微调。这样构成的探针装置虽然不能从外壳部拆卸,但借助于调节旋钮可在外壳部的内部移动光纤的前端部,能够在光纤的前端部和头皮的紧贴不充分等场合,可拨开毛发进行调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6449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将探针主体与头部皮下的接触在从该探针主体突出而配置的发射或接受检测光的光纤的前端部进行。换句话说,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探针主体与头部皮下的接触点构成“点接触”。因此,存在使在安装到外壳部上的各个探针主体的前端部上突出设置的光纤的前端部针对头部皮下保持垂直的姿势比较困难的课题。
在现有技术中,虽然具备微调旋钮从而可变更光纤前端部的姿势,但存在调节多个探针的垂直姿势需要很多时间等的问题。
再有,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探针主体与头部皮下的接触点构成“点接触”,从而需要在该光纤的前端部拨开毛发进行调节,因此,存在一边拨开毛发一边调节很多探针的垂直姿势的操作上需要很长的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了在向被检者安装时,容易保持探针主体的垂直姿势,而且在依旧保持该垂直姿势的状态下,容易拨开毛发的探针主体的探针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涉及本发明的探针装置,用于具备了对生物体表面照射光的光照射机构和检测通过生物体内部并从生物体表面射出的光强度的光检测机构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具备:在其前端具备了上述光照射机构的多个光照射探针主体;在其前端具备了上述光检测机构的多个光检测探针主体;以如相互邻接的点阵状的排列保持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和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的探针支撑体;以及将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支撑在上述探针支撑体的上述规定的位置上的主体支撑部,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具备向上述生物体表面一侧突出而形成的主突起部和配置在该主突起部的周围的多个副突起部,上述主突起部在其轴心具备连通上述光检测机构和外部的光传输机构,上述主体支撑部相对于上述探针支撑体以上述光传输机构的轴心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撑上述副突起部。
根据本发明,在向被检者安装时,容易维持探针主体的垂直姿势,而且在依旧保持该垂直姿势的状态下,容易拨开毛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3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从上方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
图4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突起部的外观图。
图6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垂直控制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拨开毛发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9是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从上面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
图10是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横向剖视图。
图11是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12是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从上面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
图13是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14是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从上面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
图15是涉及第五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将涉及第五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主体安装在检测探针安装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将涉及第五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主体的主突起部和副突起部的其它的配置的外观图。
图18是表示涉及第五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主体的副突起部的其它排列的仰视图。
图19是涉及第六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20是涉及第六实施方式的从上面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
图中:
1-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0-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1-振荡器,12-锁定放大器,13-对数放大器,14-差动放大器,15-A/D转换器,16-计算机,17-显示部,18-光纤,50-被检者,50a、50b-视野,51b-区域,52-毛发,60-接触面(接触部分),100-探针装置,200-探针夹,201-信号线,202-开口部,300-发光探针,310-发光探针主体,311-发光部,312-主突起部,313-照射用光纤,314-副突起部,315-支撑体,350-发光探针安装部,400-检测探针,410-检测探针主体,411-检测部,412-主突起部,413-检测用光纤,414-副突起部,415-支撑体,416-第一筐体,417-第二筐体,41 8-连接部,419-缓冲材料部,420-槽,421-开口部,422-帽,423-连结材料,424-切口部,425-定位凸缘,426-突出部,427-主筐体,428-接触部件,429-帽,430-安装用嵌合突起,431-安装部,432-嵌合凹部,433-贯通孔,434-隆起部,435-光连接器连接部,450-检测探针安装部,451-突出部,452-环状基体部,453a、453b-凹部,454-连接受部,455-卡爪,456-移动道,457-空间部,458-安装用凸缘,459-主体容纳部,460-高差调节空间,461-基体部,462-上部开口部,463-下部开口部,464-安装部,465-安装连结部,466-环突起,467-凸缘,468-安装用嵌合孔,469-光连接器连接受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20具体地说明涉及该发明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图1至图7表示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图8至图10表示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图11和图12表示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图13和图14表示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图15至图18表示涉及第五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图19至图20表示涉及第六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此外,同一部位或方向等以同一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详细地说明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涉及该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利用一旦脑的某个部位活动则随之用于向该部位输送氧气的血液量增大来计测生物体内的用来计测生物体内局部血液动态变化的装置。具体来讲,从头皮上方照射近红外光,通过该近红外光计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零乱,而计测大脑的表面附近的血液量的变化,并且通过将计测结果表示在二维图等上,能够简便地观察脑的工作。这里,所说的近红外光是指波长大于可见光的区域的电磁波。
首先参照图1说明涉及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1表示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在图1中,以该符号1总体表示的生物体装置,包括安装到被检者50的头部的探针装置100和对从该探针装置100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后进行图等的显示的计测装置主体10而构成。
上述探针装置100由用来安装到被检者50的头部的探针夹200和按规定的间距安装到该探针夹200上的多个发光探针300以及多个检测探针400构成。另外,多个发光探针300和检测探针400,如表示在图1的右上方的从探针夹200的上面观察的配置图,以检测探针400位于用斜线表示的发光探针300的两旁的方式配置成彼此交错且呈矩阵状。
另外,发光探针300由具备了发光部311的发光探针主体310和将该发光探针主体3 10安装到探针夹200的上述规定的位置的发光探针安装部350构成。作为发光部311,可利用半导体激光器、钛蓝宝石激光器、发光二极管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采用了具备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311的发光探针主体310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检测探针400由具备了检测部411的检测探针主体410和将该检测探针主体410安装到探针夹200的上述规定的位置的检测探针安装部450构成。作为检测部411,可利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子倍增管等的光电转换元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采用了具备了光电二极管的检测部411的检测探针主体410为例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上述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0包括用于去除外部引起的噪音的振荡器11、锁定放大器12、对数放大器13、差动放大器14、A/D转换器15、计算机16、显示部17以及未图示的电源部而构成。
根据该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从未图示的电源部接受电源供给并从发光部31发出的约1.5mW的较弱的近红外光(光),使用未图示的透镜系统而在发光部311内集光,并借助于设置在该发光部311的下部的主突起部312的照射用光纤313照射到被检者50的头部。从发光部311发出的光,为了去除起因于外部的噪音而通过振荡器11以100Hz~10MHz程度的任意频率f进行强度调制。
所用光的波长虽然基于生物体内的注目物质的分光特性,但在从血液内的Hb和HbO2的浓度计测氧气饱和度或血液量时,从600nm~1400nm的波长范围的光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波长使用。照射到被检者50的头部的光,通过照射用光纤313的视野50a、50b的区域,并且通过该区域内的血管等的血液动态局部地变化的区域51后,借助于形成在检测部411的下部的主突起部412的检测用光纤413,在检测部411检测。
如上所述,由于多个发光探针300和检测探针400,如表示在图1的右上方的从探针夹200的上面观察的配置图,配置成彼此交错且呈矩阵状,因此,从一个发光探针300a照射的光可由配置于X方向和Y方向的两旁的四个检测探针400a、400b、400c、400d的检测部411检测。换句话说,一个检测探针400可检出从配置于X方向和Y方向的两旁的四个发光探针300照射的光。也就是说,根据该实施方式,可计测安装有探针装置100的全体区域的血液动态变化。
借助于检测用光纤413在检测部411检测的光,在该检测部411进行光电转换,并且通过光的强度作为电信号的强度输出。表示从多个检测部411输出的通过光强度的电信号,通过各自的锁定放大器12只抽出光强度调制频率成分,并通过各自的对数转换器13对数转换后,输入到差动放大器14。在该差动放大器14中,例如,来自检测探针400a的输出输入到负极,来自检测探针400b的输出输入到正极,作为其结果,在互不相同的两处位置上的通过光强度的差分信号作为输出信号输出。来自该差动放大器14的输出信号在逐次A/D转换器15中转换成数据信号,并读入计算机16后,作为时间序列数据显示在显示装置17上。
并且,涉及该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的较大的特征之一在于,将发光探针300和检测探针400做成了大致相同的结构。具体来讲,发光探针300和检测探针400,虽然两者之间有在探针主体(310、410)上是配置了发光部311还是配置了检测部411的相异之处,以及伴随该差异,有该探针主体(310、410)和探针安装部(350、450)的连接是否伴随电源或光的供给或是否取得电信号的差异,但其它的基本结构具备大致相同的结构。下面虽然以检测探针400为主体进行说明,但若该说明与发光探针300相同,则省略对发光探针300的说明,若有差异则只记载其相异部分的说明。
另外,涉及该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的其它的较大的特征之一在于,在发光探针300和检测探针400的接触部分60上设置了多个突起部(312、314、412、414),借助于该突起部,可实现光的照射和得到该光的反射光。
即,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检测探针主体410的与被检者50的接触面60上具备设有检测用光纤413的主突起部412,并在该突起部412的周围配置了多个突起部414的结构。另外,发光探针300也同样地采用在与被检者50的接触面60上具备设有照射用光纤313的主突起部312,并在该主突起部312的周围设置了多个副突起部314的“由多个点构成的面接触”结构。
现有技术的发光探针或检测探针采用在与被检者50的接触面60上具备了将照射用或检测用光纤直接使用或用突起部加强的结构的“一点的点接触”方式。因此,存在使在安装到探针夹上的各个探针主体的前端部上突出设置的光纤的前端部针对头部皮下维持垂直的姿势比较困难的课题。在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具备微调旋钮从而可变更光纤前端部的姿势的技术,但存在调节多个探针的垂直姿势需要很多时间等的问题。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做成将与被检者50的生物体表面(接触面60)的接触,由在其轴心上具备了连通上述光照射机构(发光部311)或光检测机构(检测部411)和外部的光传输机构(照射用光纤313或检测用光纤413)的主突起部312、412,和向该主突起部312、412的周围突出的长度大致相同的多个副突起部(314、414)进行的结构,因此,能够以对生物体表面垂直的姿势容易支撑上述光传输机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的下部冒出部分所图示,通过在上述主突起部412的同心圆P1上等间距地设置四个副突起部414,从而可抑制四个方向的倾斜,因此,可减轻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此外,由于只要在主突起部412的周围有三个以上副突起部414,则具备了副突起部414的检测探针主体410就会以垂直的姿势自立,因此,能够期待与上述内容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或橡胶或弹性材料等的稍微软质的材料形成副突起部414,可使被检者50舒适,容易保持检测探针主体410的垂直姿势。如上所述,通过发光探针300也具备同样的结构,可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较大的特征之一在于,以主突起部412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撑上述多个副突起部414。
在这种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中,由于生物体表面的毛发妨碍,因而有难以使光纤的前端紧贴被检者50的生物体表面的问题。但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探针和与头部皮下的触点为“一点接触”,从而需要在该光纤的前端部一边拨开毛发一边进行调节,因此,存在一边拨开毛发一边调节很多探针的垂直的姿势的操作上需要很长的时间的问题。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主突起部412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撑副突起部414,因此,通过使该副突起部414转动,使得副突起部414的前端拨开毛发,因此,容易使检测用光纤413的前端部紧贴生物体表面。而且,通过副突起部414以主突起部412为中心转动,能够容易保持检测探针主体410的垂直的姿势。再有,通过以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副突起部414,通过将检测用光纤413设置在轴心,通过具有柔软性的副突起部414以强度大于副突起部414的主突起部412为中心转动,能够容易进行毛发的拨开和姿势控制。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发光探针300也具备同样的结构,可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较大的特征之一在于,使上述副突起部414的支撑415在探针夹200的外表面露出,并将该支撑体415可转动地安装在检测探针安装部450上。这样,由于即使在将探针装置100安装在被检者上的状态下,也能够用手指等拿捏并转动露出在探针夹200的外表面上的支撑体415,因此,能够简单地转动上述副突起部414。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发光探针300也具备具有同样的结构的支撑体315,可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较大的特征之一在于,由具备了检测部411和主突起部412的第一筐体416和具备了副突起部414和支撑体415的第二筐体417构成检测探针主体410,将上述第一筐体416固定在检测探针安装部450上而支撑,将上述第二筐体417安装成可相对于检测探针安装部450或上述第一筐体416转动。
根据具备了该特征的实施方式,由于使与生物体表面接触的主突起部412保持原状,仅仅使副突起部414转动,因此,使得具备了检测部411的第一筐体416与外部装置的连接或通过检测探针安装部450的电学地连接变得容易。尤其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借助于连接部418连接检测探针400和第一筐体416,能够将在检测部411输出的电信号借助于连接部418与探针夹200内的信号线连接,另外,不对其电学连接造成影响地通过使第二筐体417转动而使副突起部414转动,从而使毛发移动,进而能够使第一筐体416保持垂直的姿势。
此外,发光探针300也通过具备具有同样的结构的第一筐体和第二筐体,使得具备了发光部311的第一筐体与外部装置的连接或通过发光探针安装部向发光部311的电源供给变得容易。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较大的特征之一在于,在检测探针主体410的周围具备缓冲材料部419,借助于该缓冲材料部419将安装检测探针主体410安装在检测探针安装部450上。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与被检者50的生物体表面的凹凸配合的由多个点接触构成的面接触的紧贴度。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较大的特征之一在于,将检测探针主体410安装成可相对于检测探针安装部拆装。由此,可进行检测探针主体410的更换。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其它的较大的特征之一在于,可拆装地设有具备了副突起部414的第二筐体具备417。由此,能够更换与被检者50接触的副突起部414的部分。
下面参照图2~图7具体地说明成为涉及该实施方式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的较大的特征的探针装置100。如上所述,虽然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具体地说明检测探针400,但由于发光探针300也具备同样的结构和作用效果,因此,省略其具体的说明。这里,图2是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图4是检测探针的横向剖视图。图5是突起部的外观图,(a)图是检测探针主体的部分立体图,(b)图是检测探针主体的仰视图。图6是检测探针的垂直控制动作的说明图,(a)图是垂直姿势的检测探针的侧视图,(b)图是垂直控制动作的说明图。图7是拨开毛发的动作说明图。
首先,在图2中,在将检测探针400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的探针夹200内,配布有用来向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0引导的电线,配布有信号线201。该配线在探针夹200的端部集中,并与上述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0连接。另外,同样地在该探针夹200内也配布有用来向发光探针300供给电源的未图示的电源线,该电源线也与上述信号线201同样地在规定的位置捆成束并与上述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0连接。
另外,如用图1所说明的那样,就探针夹200而言,在矩阵状的交点部形成有用来安装发光探针300和检测探针400的开口部202,在该开口部202上相互交替地安装有发光探针安装部350或检测探针安装部450,各自连接上述信号线201或电源线。图2表示将检测探针400安装到开口部202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这里,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发光探针安装部350或检测探针安装部450的直径设定为20mm左右,并将矩阵状交点部的间距设定为30mm左右。另外,将探针夹200的厚度设定为15mm左右。
上述检测探针安装部450,包括在上下端部向内外周呈翼缘状地突出的突出部451的截面为“I字形”的基体部452和安装在环状基体部452的内侧的连接受部454以及缓冲材料部419而构成。在上述环状基体部452的外周,在上下突出部451之间形成有凹部453a,上述开口部202的端部嵌合在该凹部453a上。
这里,上述凹部453a的厚度小于探针夹200的厚度,通过在该凹部453a上安装开口部202,使得开口部202的表面部和背面部呈凹状地塌陷,并设定成在该塌陷部分嵌入突出部451的大小。由此,检测探针安装部450的上下面与上述探针夹200的表面构成同一面,从而可构成检测探针400适应探针夹200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环状基体部452的内侧的凹部453b的内周面的规定的位置上设有与连接部418连接的连接受部454。该连接受部454通过与连接部418连接,从而在悬臂支撑检测探针主体410的同时,也与其电学地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受部454上设有突出的卡爪455,在连接部418上设有与该卡爪455嵌合的槽420。卡爪455和槽420的嵌合通过从检测探针安装部450的下方插入检测探针主体410,槽420向卡爪455从下方滑动插入而进行。该嵌合的强度设定为无论在电学方面还是在力学方面都保持检测探针主体410的大小。
上述缓冲材料部419具备沿着内侧的凹部453b上部的突出部451配置的环状形状。就该缓冲材料部419的作用而言,其具备阻止上述连接部418向上方移动的功能。即,缓冲材料部419由于成为适合检测探针安装部450和检测探针主体410之间的缓冲材料而吸收检测探针主体410所受的来自被检者一侧的应力,因此,可使设置于检测探针主体410的前端部上的主突起部412的前端配合并紧贴被检者50的生物体表面的凹凸。另外,伴随被检者50的生物体表面的凹凸的检测探针主体410的倾斜也可通过设置该缓冲材料部419来吸收。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做成在探针夹200上可拆装检测探针主体410,因此,可提高检测探针主体410的更换及清扫性。
检测探针主体410由具备了检测部411、主突起部412、检测用光纤413的第一筐体416以及包围该第一筐体416的外周的第二筐体417构成。上述第一筐体416以圆柱形形状为基本形状,具备在该圆柱形状的底面中央具备了呈圆锥台形状地突出的主突起部412的外观。并且,在该圆柱形状的内部设有检测部411,在主突起部412的中心轴Q1上设有用于向检测部411传输光的线状的检测用光纤413,再有,在圆柱形状的外周面的规定的位置上设有上述连接部418。
在该实施方式中,发光探针主体310的第一筐体也具备与该检测探针主体410的第一筐体416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点在于,检测部411是发光部311,并且从连接部418接受电源供给。这里,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检测部411是光电二极管,但也可以使锁定放大器12或对数放大器13小型化后,收放在在该检测部411的区域内。同样地、虽然说明发光部311是发光二极管,但也可以使振荡器11等小型化后,设置在该发光部311的区域内。
上述第二筐体417具备包覆筐体416的上面、底面以及圆周侧面的一部分的外观形状。即,第二筐体417的底面具备包覆第一筐体416的整个底面的大小,并在其中央设有使设置在筐体上述第一416的主突起部412露出的开口孔421,在该开口孔421的周围设有副突起部414。另一方面,第二筐体417的外周和上表面形成为切开了其一部分的筒状,以使安装连接部418的圆周侧面露出。并且,切开了其一部分的第二筐体417的上表面构成从检测探针安装部45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地形成的支撑体415。
图3表示从上方观察了向上述外方突出的支撑体415的状态的检测探针400的外观立体图。根据该检测探针400的结构,通过使向该体检测探针400的中央呈半圆形地突出的支撑415转动,而使设置在该支撑体415的下部的多个副突起部414转动,从而可使毛发从主突起部412的正下方移动。另外此时,通过使支撑体415呈半圆形,从而容易用手指拿捏,而且可肉眼确认转动状况。
另外,图4表示用来说明具备了支撑体41 5的第二筐体41 7的转动范围的检测探针400的横向剖视图。从图4可知,第二筐体417以露出安装连接部418的第一筐体416的外表面的方式包覆第一筐体416的外周面。因此,在连接部418和连接受部454的接合部的两侧形成有具备了半环状截面的第二筐体417所能转动的空间部457。由此,以包括该空间部457的检测探针安装部450和第一筐体416之间的空间为移动道456,能够使第二筐体417以中心轴Q1为中心转动。
下面参照图5至图7,进一步说明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的结构和作用效果。在图5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检测探针主体410的底面(被检者50一侧的面)具备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L1、L2的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通过具备根部较粗且越向前端越细的圆锥台状,提高接触被检者50头皮时的柔软性和加工成型时的加工性。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或橡胶或弹性材料等的稍微软质的材料形成具备副突起部414的第二筐体417,提高接触被检者50的头皮时的紧贴感。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的高度L1、L2设定在3mm~5mm的范围内,并将安装该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的第二筐体417的底面的直径设定为17mm。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筐体416也由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或橡胶或弹性材料等的稍微软质的材料形成。因此,设置到该第一筐体416上的主突起部412也由稍微软质的材料形成。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中所说明,为了在确保连接受部454和连接部418的连结的同时,使第二筐体417可在第一筐体416的周围转动,而具备将第二筐体417的圆周侧面切开了一部分的形状。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利用该一部分切开了的形状,可分离第一筐体416和第二筐体417。也就是说,可从检测探针安装部450拆卸检测探针400,进而分离第二筐体417。这样,由于可更换具备了在被检者50的头皮上移动的副突起部414的第二筐体417,因此,比较卫生。尤其,在该实施方式中,除了因具备检测用光纤413而难以更换的主突起部412之外,可只更换副突起部414,因此,可降低成本。
另外,如图5的(b)图所示,通过在上述主突起部412的同心圆P1上等间距地设置四个副突起部414,从而副突起部414如图6的(a)图所示,可使检测探针主体410以垂直的姿势在被检者50的头皮上自立。由此,由于可使设置在主突起部412的中心轴Q1上的检测用光纤413保持垂直的姿势,因此,可提高精度。
另外,如图6的(b)图所示,在将探针装置100安装在被检者50上时,若检测探针主体410的中心轴Q1处在倾斜的姿势时,则通过拿捏支撑体415使第二筐体417转动,可使检测探针主体410的中心轴Q1趋近垂直从而保持(a)图所示的垂直的姿势。此时,通过并用上述缓冲材料部419,将更容易进行上述姿势控制动作。再有,如(b)图所示,通过由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副突起部414,利用该弹性可提高上述姿势控制动作效果。尤其,在该实施方式中,主突起部412通过在其中心具备检测用光纤413,比副突起部414的柔软性还硬,因此,可实现伴随上述转动的上述姿势控制动作效果的提高。
另外,如图7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伴随上述副突起部414的转动而拨开被检者50头皮的毛发的作用效果。图7表示在安装了探针装置100时,毛发位于主突起部412正下方而妨碍利用检测用光纤413的检测的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这种状态下,由于能够使副突起部414以检测用光纤413为中心转动,因此,通过副突起部414的前端的转动移动,能够使该起妨碍作用的毛发移动。例如在图7中,由于起妨碍作用的毛发52以一定的长度封堵检测用光纤413,因此,该毛发52以横穿的姿势位于多个副突起部414之间。若在这种状态下副突起部414沿Q2方向转动,则由于副突起部414a使横穿的毛发52移动,因此,能够使封堵检测用光纤413的毛发52移动。通过使副突起部414的转动动作向Q2方向和与其相反的方向即Q3方向交替地转动,能够使具有柔软性的毛发52也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副突起部414的转动的范围设定为从30度到90度。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8~图10,详细地说明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b。此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附注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由于发光探针也具备与该检测探针400b同样的构造,所以省略说明。这里,图8是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9是从上面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图10是检测探针的横向剖视图。
在图8中,涉及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b的特征之一在于,相对于检测探针安装部450在两侧支撑第一筐体416b。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具备了圆筒形的外观的第一筐体416的一方的圆周侧面上设置连接部418,并以连接受部454支撑该连接部418的悬臂支撑结构,但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具备了圆筒形的外观的第一筐体416的两侧的圆周侧面上设置连接部418b,并以两侧的连接受部454b支撑该连接部418b的双悬臂支撑结构。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在能够在两侧支撑第一筐体416b,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第一筐体416b。
另外,由于能够使连接部418a和连接受部454b的连接向两侧分散,因此,能够将各连接部418b和连接受部454b小型化。另外,由于在电连接中,也能够分散为两侧的连接部418b和的连接受部454b,因此,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实现小型化。此外,在电连接中,通过使之集中在一方的连结部,可简化探针夹200的配线。另外,由于连接部418b和连接受部454b的连结结构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涉及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b的其它的特征之一在于,通过采用上述双悬臂的支撑结构,从而变更了第二筐体417b的外观结构。即,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筐体417为避免一组连接部418和连接受部454的连结而采用了切开了筒状的一方的一侧的结构,但在该第二筐体417b中,为避免两组连接部418b和连接受部454b的连结而采用了切开了筒状的双方的一侧的结构。
即,在该实施方式的第二筐体417b上形成有,从具备了副突起部414的底面的两侧向上方延伸并在第一筐体416b的上部连接的带状的支撑体415b。图9表示从上方观察了支撑体415b的状态下的探针检测400b的外观立体图。
根据该检测探针400b的结构,通过使在检测探针400b的中央呈带状地突出的支撑体415b转动而使设置到该支撑体415的下部的多个副突起部414转动,从而能够使毛发52从主突起部412的正下方移动。另外此时,通过使支撑体415b呈带状,从而容易用手指等拿捏,而且可肉眼确认转动状况。
另外,图10表示用来说明具备了支撑体415b的第二筐体417b的转动范围的检测探针400b的横向剖视图。从图10中可知,第二筐体417b为了避开设置到第一筐体416b的两侧的连接部418b和连接受部454b而形成在其间。因此,在各自的连接部418b和连接受部454b的接合部的两侧形成第二筐体417b能够转动的空间部457b。由此,能够以包括该空间部455b的检测探针安装部450和第一筐体416b之间的空间作为移动道456而使第二筐体417b以中心轴Q1为中心转动。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1和图12,详细地说明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c。此外,对于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附注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由于发光探针也具备与该检测探针400c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这里,图11是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2是从上面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
在图11中,涉及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c的特征之一在于,以橡胶或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了探针夹200c,以某种程度的硬度形成了在该探针夹200c的规定位置形成的开口部202c,并在该开口部202c上拆装自如地且可转动地安装了检测探针400c。
在该实施方式中,做成通过以橡胶或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形成检测探针400c的外周,并将以橡胶或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的检测探针400c插入到以同样的材料形成的开口部202c中,借助于伴随该插入的两部件之间的摩擦,将检测探针400c对探针夹200c可拆装且可转动地保持的结构。
在上述探针夹200c的各个开口部202c上,借助于连结部件423安装有与上述检测探针400c的上部连接的帽422。在该帽422上设有连接受部454c,该连接受部454c借助于设置到连结部件423上的信号线423而与探针夹200的信号线201连接。
另一方面,检测探针400c由插入上述开口部202c的检测探针安装部450c和插入该检测探针安装部450c内部的检测探针主体410c构成。
检测探针安装部450c具备上部敞开的筒状的形状,在其圆周侧面的上部形成有向周围突出的安装用凸缘458,在其底面形成使主突起部412露出的开口部421和形成于该开口部421的周围的多个副突起部414。
上述安装用凸缘458具备随着向上方渐渐地突出的花瓣状的形状。通过在上述安装用凸缘458的上部保留用手指可拿捏程度的圆周部分415c,能够进行该检测探针400c的拆装或转动。再有,如图12所示,该安装用凸缘458通过在上述连结部件423的附近部分设置切口部424,能够使检测探针400c转动。
另外,上述检测探针主体410c具备可插入形成于上述检测探针安装部450c内部的主体容纳部459的圆柱形状的外观,在该圆柱形状的底面中央设有主突起部412,在上表面上设有与上述连接受部454c连接的连接部418c。这里,就上述主体容纳部459与检测探针主体410c的嵌合而言,其内径和外形设定成通过两部件的接触面的摩擦,达到能够保持两部件间的位置关系的程度的强度。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借助于形成在检测探针安装部450c上部的敞开部分首先插入检测探针主体410c直到该检测探针主体410c的主突起部412从检测探针安装部450c的开口部421突出的位置,以连接该检测探针主体410c和检测探针安装部450c,从而能够组装检测探针400c。并且,通过将该检测探针400c插入到上述探针夹200c的开口部202c中,并连结帽422的连接受部454c和连接部418c,无论在电学方面还是在结构方面都能够将检测探针400c安装到探针夹200c上。
这样,根据安装到探针夹200c上的检测探针400c,在将探针装置100佩戴到被检者50上时,通过检测探针400c和开口部202c的嵌合,能够调节被检者50的头皮和主突起部312的前端部的接触。尤其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使安装用凸缘458的形状为凹面形状且向外侧展开的形状,而在与开口部202c之间设有高度差调节空间460,从而利用该高度差调节空间460可调节检测探针400c对开口部202c的插入深度,因此,能够使上述被检者50的头皮和主突起部312的前端部的接触良好。
另外,由于在上述被检者50的头皮和主突起部312的前端部接触时,可分别进行主突起部412的高度调节(插入宽度)和副突起部414的高度差调节(插入宽度),因此,能够使紧贴度更加良好。
另外,通过用手指拿捏设置到上述安装用凸缘458的上部的圆周部分415c,能够使副突起部414以中心轴Q1为中心转动。此时,由于检测探针主体410c伴随帽422的连接其转动被抑制,因此,能够仅使副突起部414较大地转动。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3和图14,详细地说明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d。此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到第三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附注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由于发光探针也具备与该检测探针400d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这里,图13是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4是从上面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
在图11中,涉及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d的特征之一在于,由安装到探针夹200的开口部202上的检测探针安装部450d和收放在该检测探针安装部450d的主体容纳部459d中的检测探针主体410d构成该检测探针400d,并相对于主体容纳部459d可转动且能够调节向被检者一侧的突出量地设置了该检测探针主体410d。
即,涉及该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安装部450d由在其内部具备了圆柱形状的主体容纳部459d的筒状的基体部461和安装到该基体部461的上部开口部462上的帽422d构成。就上述基体部461而言,上部借助于上述开口部462开口,下端部通过向内部突出的环突起466形成直径比上述上部开口部462小的下部开口部463。
就上述帽422d而言,在一方侧安装与上述基体部461上端的一端连接的连结部件423d,在另一方侧设置安装连结部465,该安装连结部465安装到上述基体部461的上端的另一端上所设的突出的安装部464上。该连结部件423d和安装连结部465由橡胶或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再有,在帽422d的内侧设有连接受部454d,该连接受部454d借助于设置到连结部件423d上的信号线423而与探针夹200的信号线201连接。
另一方面,检测探针主体410由具备了检测部411的第一筐体416d和包覆该第一筐体416d的外周的第二筐体417d构成。第一筐体416d具备圆柱形状的外观,并在其底面中央设有主突起部412,在其上表面设有连接部418d。上述第二筐体417d具备包覆圆周侧面和底面的“木桶形状”的外观,而且在其中央底面上具备使上述主突起部412露出的开口部421和配置到该开口部421的周围的多个副突起部414,并在外周面上设有环状的定位凸缘425。该定位凸缘425由于具有与主体容纳部459的内面保持适当的间隙的直径L7而形成,因此,减少左右方向上的松动。
另外,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首先从第二筐体417d的上方的开口部插入第一筐体416d,能够在主突起部412从检测探针安装部450d的开口部421突出的位置组装检测探针主体410d。而且,将组装了成的检测探针主体410d从检测探针安装部450d的上部开口部462插入到主体容纳部459d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检测探针主体410d的直径L6比下部开口部463的内径L5小,定位凸缘425的直径L7比下部开口部463的内径L5大,因此,上述定位凸缘425以使检测探针主体410d的下部从下部开口部463露出的方式保持在突起466上。
而且,通过连结帽422d的连接受部454d和设置在第一筐体416d的上部的连接部418,进一步将设置于帽422d的另一端上的安装连结部465安装到检测探针安装部450d的安装部464上,从而检测探针主体410d由将其上部安装到检测探针安装部450上的帽422d所保持。
根据这种结构,检测探针主体410d由于通过连结到帽422d上的具有柔软性的连结部件423d和安装连结部465安装到检测探针安装部450上,因此,能够向被检者方向L8移动。而且,利用上述连结部件423d和安装连结部465的弹性,能够使检测探针主体410d的姿势配合被检者50的头部的凹凸变化。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以帽422d在检测探针安装部450d的上部突出的状态保持检测探针主体410,而且将连结部件423d和安装连结部465做成具有柔软性的带状的形状,因此,通过用手指拿捏帽422d等就能使检测探针主体410d以中心轴Q1为中心转动。该转动的幅度虽然不太大,但可实现移动副突起部414而拨开毛发52的程度的转动。并且,如果是这种程度的转动,也可使检测探针主体410d保持垂直于被检者50的头皮的姿势。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5~图18,详细地说明涉及第五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e。此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附注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由于发光探针也具备与该检测探针400e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这里,图15是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6是表示将检测探针主体安装到检测探针安装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检测探针主体的主突起部和副突起部的其它的配置的外观图,(a)图表示仰视图,(b)图表示俯视图,(c)图表示中央剖视图,(d)图表示侧视图。图1 8是表示副突起部的其它的排列的仰视图。
在图15中,涉及该第五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e的特征之一在于,包括安装到探针夹200的开口部202上的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和可拆装且可以中心轴Q1为中心转动地安装到该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上的检测探针主体410e而构成。
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具有在上下端部具备了向外侧突出的凸缘467的环状的外观,并在该环状的内周面的两侧设有安装用嵌合孔468。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上下的凸缘467之间的凹部453a内夹入探针夹200的开口部202,能够将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安装到探针夹200上。
检测探针主体410e包括在上部具备了环状的突出部426的圆柱形状的主筐体427和可拆装地安装到该主筐体427底面的接触部件428以及可拆装地安装到该主筐体427上表面上的帽429而构成。
主筐体427在其内部具备检测部411,连结到该检测部411上的检测用光纤413从主筐体427的底面中央突出而设置。在该主筐体427的圆周侧面的两侧设有与上述安装用嵌合孔468嵌合的安装用嵌合突起430。另外,环状的突出部426的直径设定成与凸缘467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另外,在主筐体427的下部设有在圆周上设置了高低差的接触部件428的安装部431。再有,在主筐体427的上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上述帽429上的连接部418e连接的连接受部454e。
另一方面,上述接触部件428由橡胶或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具备了在较薄的圆形基体的底面一侧设有向下方突出的主突起部412和多个突起部414的外观形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主突起部412的同心圆上也设有多个副突起部414。另外,主突起部412在其中心轴上形成有贯通孔433,在该贯通孔433内能够插入上述检测用光纤413。另外,在上述圆形基体的上面一侧形成有与上述主筐体427的安装部431嵌合的嵌合凹部432。根据该接触部件428,能够一边使检测用光纤413穿过上述主突起部412的贯通孔433,一边利用树脂的弹性使嵌合凹部432安装到安装部431上。
另外,上述帽429具备使其直径与突出部426的直径相同的较薄的圆盘上的外形,并在其一面侧设有连接部418e。与该连接部418e连接的未图示的配线从上述帽429的另一面引出。该引出的配线与其它检测探针400e或发光探针的配线一起捆成束,并与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0连接。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了上述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并使检测探针主体410e(主筐体427)相对于该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的内径带有余量可插入地设定了主筐体427的直径。如图16所示,在将两侧具备了安装用嵌合突起430的主筐体427插入到上述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中时,该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利用树脂的弹性挠曲,从而能够安装上述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
而且,在将主筐体427安装到了上述检测探针安装部450e上的状态下,上述安装用嵌合突起430与安装用嵌合孔468嵌合,能够保持该嵌合状态。由于上述安装用嵌合突起430的横宽L10设定成比安装用嵌合孔468的横宽L11窄,因此,利用宽度较宽的安装用嵌合孔468,能够使主筐体427以中心轴Q1为中心转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能够简单地更换具备了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的接触部件428,因此,能够应对被检者进行更换。
下面参照图17和图18说明接触部件428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以该接触部件428所说明的结构,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上,在上面所说明的第一到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相同的结构。
首先,图17表示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的其它形状的实施方式。涉及该图17的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428b,在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的根部部分形成了隆起部434,并在该隆起部434上设置了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通过设置该隆起部434,能够调节主突起部412和副突起部414的柔软性或强度。
隆起部434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在(a)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是从底面观察的将四个副突起部414的根部部分用凹面连续的隆起部434a。另外,以虚线表示的是将四个副突起部414的根部部分十字形地连续的隆起部434b。另外,以双点划线表示的是将四个副突起部414的根部部分用直线连续的隆起部434c。
另外,在图18中,虽然在上面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在主突起部412的同心圆P1上等间距地设置四个副突起部414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如(a)图所示,也可以在主突起部412的同心圆P1上等间距地设置三个副突起部414。另外,如(b)图所示,即使在等间距地设置四个副突起部414的场合,也可以将两侧(在图面上)的副突起部414a设置在同心圆P1上,并将上下(在图纸上)的副突起部414b设置在不同的同心圆P2上。通过在该不同的同心圆上设置副突起部414,能够不会遗漏地拨开接触部件428的投影面积范围内部。
(第六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9和图20,详细地说明涉及第六实施方式的检测探针400f。此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到第五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附注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由于发光探针也具备与该检测探针400f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这里,图19是检测探针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20是从上面观察的检测探针的立体图。
虽然在上面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学地连接探针装置100和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0的实施方式,但不限于此。例如,即使在将光源部设置在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0上,借助于光纤18将该光源向各个发光探针300供给,并将在各个检测探针400检测的光借助于光纤18汇聚在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0上的结构的探针装置100上也能适用。图19和图20表示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上述光纤的结构的实施方式。虽然下面说明这种结构,但也能在上面所说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上应用。
在图19中,检测用光纤413a的一端从主突起部412的前端部露出,另一端部与设置在第二筐体417d上部的光连接器连接部435连接。另一方面,在帽422d上连接有可与上述光连接器连接部435连接的连接受部469。而且,在光连接器连接受部469上连接有与上述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主体10连接的光纤18。使该光纤18和光连接器连接受部469的连结可拆装是有效的。此外,在发光探针上也可采用与该结构相同的结构。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即使安装光纤18也能使检测探针主体410f可转动,因此,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涉及该实施方式的探针装置,用于具备了对生物体表面照射光的光照射机构和检测通过生物体内部并从生物体表面射出的光强度的光检测机构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具备:在其前端具备了上述光照射机构的多个光照射探针主体;在其前端具备了上述光检测机构的多个光检测探针主体;以如彼此邻接的点阵状的排列保持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和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的探针支撑体;以及将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支撑在上述探针支撑体的上述规定的位置上的主体支撑部,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具备向上述生物体表面一侧突出而形成的主突起部和配置在该主突起部的周围的多个副突起部,上述主突起部在其轴心具备将上述光照射探针机构或上述光检测机构与外部连通的光传输机构,上述主体支撑部相对于上述探针支撑体以上述光传输机构的轴心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撑上述副突起部。
在这种场合,可以在上述主突起部的同心圆上以等间距配置三个以上的上述副突起部。
另外,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可以具备:具备了上述主突起部的第一筐体;以及具备了上述副突起部的第二筐体,且相对于上述第一筐体可转动支撑上述第二筐体。
另外,上述第一筐体可以具备电学地连接上述光照射机构或上述光检测机构和上述主体支撑体部,或者与外部装置光学地或电学地连接的连接机构。
再有,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可以可拆装地安装在上述主体支撑部上。
另外,上述副突起部可以彼此借助于基体板连结,借助于该基体板连结的上述副突起部可以可拆装地安装在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或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上。
此外,可以相对于第一筐体可拆装地安装上述第二筐体。

Claims (15)

1.一种探针装置,用于具备了对生物体表面照射光的光照射机构和检测通过生物体内部并从生物体表面射出的光强度的光检测机构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探针装置具备:在其前端具备了上述光照射机构的多个光照射探针主体;在其前端具备了上述光检测机构的多个光检测探针主体;保持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和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的探针支撑体;以及将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支撑在上述探针支撑体的上述规定的位置上的主体支撑部,
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具备向上述生物体表面一侧突出而形成的主突起部和配置在该主突起部周围的多个副突起部,
上述主突起部在其轴心具备连通上述光检测机构和外部的光传输机构,
上述主体支撑部相对于上述探针支撑体以上述光传输机构的轴心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撑上述副突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突起部的同心圆上以等间距配置有三个以上的上述副突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具有:具备了上述主突起部的第一筐体;以及具备了上述副突起部的第二筐体,
相对于上述第一筐体可转动地支撑上述第二筐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筐体具备电学地连接上述光照射机构或上述光检测机构和上述主体支撑体部的连接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筐体具备光学地或电学地连接上述光照射机构或上述光检测机构和外部装置的连接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可拆装地安装在上述主体支撑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可拆装地安装在上述主体支撑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突起部借助于基体板相互连结,借助于该基体板连结的上述副突起部可拆装地安装在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或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突起部借助于基体板相互连结,借助于该基体板连结的上述副突起部可拆装地安装在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或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探针支撑体以如相互邻接的点阵状的排列保持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和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探针支撑体以如相互邻接的点阵状的排列保持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和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第一筐体可拆装地安装上述第二筐体。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第一筐体可拆装地安装上述第二筐体。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第一筐体可拆装地安装上述第二筐体。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检测探针主体和上述光照射探针主体具有:具备了上述主突起部的第一筐体;以及具备了上述副突起部的第二筐体,
相对于上述第一筐体可转动地支撑上述第二筐体。
CN2007101927217A 2006-12-27 2007-11-16 探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92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0850 2006-12-27
JP2006-350850 2006-12-27
JP2006350850A JP4835428B2 (ja) 2006-12-27 2006-12-27 プロー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9204A true CN101209204A (zh) 2008-07-02
CN101209204B CN101209204B (zh) 2010-09-08

Family

ID=3927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272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9204B (zh) 2006-12-27 2007-11-16 探针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44326B2 (zh)
EP (1) EP1938746B1 (zh)
JP (1) JP4835428B2 (zh)
CN (1) CN101209204B (zh)
DE (1) DE602007006745D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1092A (zh) * 2016-11-28 2017-03-15 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的探头帽
CN106491091A (zh) * 2016-11-28 2017-03-15 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的探头
CN106618493A (zh) * 2016-11-28 2017-05-10 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的探头固定结构
CN113905672A (zh) * 2019-06-17 2022-01-07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光计测装置以及探针支架套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1468B2 (ja) 2007-09-28 2012-08-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ローブ装置
JP5756752B2 (ja) 2008-07-03 2015-07-29 セルカコール・ラボラトリ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Cercacor Laboratories, Inc. センサ
US8630691B2 (en) 2008-08-04 2014-01-14 Cercacor Laboratories, Inc. Multi-stream sensor front ends for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blood constituents
JP5567326B2 (ja) * 2009-12-28 2014-08-06 多摩岡産業株式会社 生体光計測用プローブおよび生体光計測装置
JP5459406B2 (ja) * 2010-08-31 2014-04-02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送光用プローブ、受光用プローブ、送受光用プローブ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測定装置
JP5880700B2 (ja) * 2012-05-30 2016-03-09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ホルダ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生体測定装置
US10004480B2 (en) * 2013-08-12 2018-06-26 Samsung Medison Co., Ltd. Prob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5033440A1 (ja) * 2013-09-06 2015-03-12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脳機能計測装置および脳機能計測装置用プローブホルダ
JP6476603B2 (ja) * 2014-06-16 2019-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学センサ、光学検査装置、および内部特性推定方法
JP6609737B2 (ja) * 2015-09-25 2019-11-27 株式会社NeU 生体光計測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
US11622691B2 (en) * 2017-08-25 2023-04-11 Infrascan Inc. Optical probe for oximetry measurements
GB201720819D0 (en) * 2017-12-14 2018-01-31 Petconnect Tech Ltd A photoplethysmography sensor device
CN115361911A (zh) * 2020-03-26 2022-11-1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光计测装置和探针支架套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1645A (en) * 1977-06-28 1981-08-04 Duke Univers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metabolism in body organs
US5038782A (en) * 1986-12-16 1991-08-13 Sam Technology, Inc. Electrode system for brain wave detection
JPH0385005A (ja) * 1989-08-29 1991-04-10 Nec Corp 複反射鏡アンテナ
US5497771A (en) * 1993-04-02 1996-03-12 Mipm Mammendorfer Institut Fuer Physik Und Medizin Gmbh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oxygen saturation of fetuses during childbirth
JP3577335B2 (ja) * 1993-06-02 2004-10-13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散乱吸収体計測方法及び装置
JP3593764B2 (ja) * 1995-11-29 2004-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体光計測装置
US6201982B1 (en) * 1998-07-02 2001-03-13 Baltimore Biomedical, Inc. Quick-placement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electrode
US6161030A (en) * 1999-02-05 2000-12-12 Advanced Brain Monitoring, Inc. Portable EEG electrode locator headgear
JP3967062B2 (ja) 2000-04-10 2007-08-29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プローブ装置
JP4090699B2 (ja) 2001-04-02 2008-05-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体光計測装置
JP2003260034A (ja) * 2002-03-08 2003-09-16 Japan Aqua Tec Co Ltd 脳波測定用ヘルメット
JP2006034429A (ja) * 2004-07-23 2006-02-09 Olympus Corp 脳波検出用電極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1092A (zh) * 2016-11-28 2017-03-15 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的探头帽
CN106491091A (zh) * 2016-11-28 2017-03-15 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的探头
CN106618493A (zh) * 2016-11-28 2017-05-10 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的探头固定结构
CN106618493B (zh) * 2016-11-28 2019-11-22 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的探头固定结构
CN113905672A (zh) * 2019-06-17 2022-01-07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光计测装置以及探针支架套件
CN113905672B (zh) * 2019-06-17 2023-08-29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光计测装置以及探针支架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61233A (ja) 2008-07-17
EP1938746A1 (en) 2008-07-02
DE602007006745D1 (de) 2010-07-08
EP1938746B1 (en) 2010-05-26
CN101209204B (zh) 2010-09-08
US20080183055A1 (en) 2008-07-31
JP4835428B2 (ja) 2011-12-14
US8244326B2 (en) 2012-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9204B (zh) 探针装置
DE69635228T2 (de) Vorrichtung für die pulsoximetrie durch laserdiode mittels multifaser optischen kabeln und wegwerf faseroptischen sonden
US20240108244A1 (en)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Changes in Chromophore Concentration
CN101548891B (zh) 探针装置
JP3967062B2 (ja) プローブ装置
CN101396261B (zh) 传感器装置
US7223232B2 (en) Endoscope probe system having confocal optical systems
US7440661B2 (en) Configurat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endoscope
US9814377B2 (en) Medical instrument having LED illumination system
CN103501707B (zh) 光声测量装置和与其一起使用的探头单元、以及内窥镜
US8035902B2 (en) Optical unit for probe and optical unit producing method
JP2001286449A5 (zh)
JP3660611B2 (ja) 撮像装置とそれに使用する撮像ヘッド
JPS6350044U (zh)
JP2009213833A (ja) 生体信号測定用プローブ
CN111317443A (zh) 一种组织成分无创检测装置、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US20200364575A1 (en) Surgical endoscope employing multi-spectrum ring-illuminated surgical camera
JP2008200226A (ja) プローブ装置
EP3705041A1 (de) Sensoranordnung
US10463255B1 (en) Optical source for 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
CN114199849A (zh) 一种应用于荧光成像的荧光光路系统
CN216307697U (zh) 一种可改善活体成像效果的均布光源装置
CN212816219U (zh) 一种医疗oct样品臂及医疗oct成像系统
JP3885128B2 (ja) 生体光計測装置
CN210541519U (zh) 基于小间距参考通道的表层干扰在线去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