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2395A - 杆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杆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2395A
CN101202395A CNA2007101851472A CN200710185147A CN101202395A CN 101202395 A CN101202395 A CN 101202395A CN A2007101851472 A CNA2007101851472 A CN A2007101851472A CN 200710185147 A CN200710185147 A CN 200710185147A CN 101202395 A CN101202395 A CN 101202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etaining part
cover cap
ba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51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2395B (zh
Inventor
山下和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02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2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2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23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means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of mating connecto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第一外壳(10)具有管状罩盖(12)和可旋转杆(30)。当第一和第二外壳(10;50)正常地配合在一起时,杆(30)上的锁定器(32)和设置在罩盖(12)上的待锁定部分(21)在罩盖(12)的打开端侧彼此锁定。因此,防止杆进行旋转。当第一和第二外壳(10;50)正常地配合在一起时,第二外壳(50)上的保持部分(52)覆盖罩盖(12)的打开端,并且在待锁定部分(21)和锁定器(32)彼此解锁时,保持部分(52)防止罩盖(12)的打开端沿杆(30)的返回方向弹性变形。

Description

杆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杆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0-214653公开了一种杆型连接器,该杆型连接器具有由合成树脂制成且构造成配合在一起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具有罩盖,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罩盖的外表面上。凸轮沟槽形成在杆上,凸轮销设置在第二外壳的外表面上,处于对应于凸轮沟槽的位置。杆具有锁定器,挠性锁定臂设置在罩盖的打开端处。
第二外壳配合在罩盖中,以便凸轮销接合凸轮沟槽的进口。然后,旋转杆。因此,外壳因为由凸轮销和凸轮沟槽之间的接合所执行的凸轮作用而配合在一起。锁定器和锁定臂在外壳被正常地配合在一起时,在罩盖的打开端处弹性地锁定在一起。因此,防止杆进一步旋转,并且两个外壳被锁定在配合状态。锁定臂和锁定器可以彼此解锁,以便杆可以沿返回方向旋转,以分离外壳。
在不将锁定臂从锁定器完全解锁的情况下,能够沿返回方向旋转杆。在这种情况下,罩盖的打开端可能跟随杆的旋转,并且沿杆的返回方向弹性变形。因此,操作者可能难以进行分离连接器的操作,并且担心罩盖塑性变形。
鉴于上述情况实现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地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彼此分离,以及防止罩盖塑性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杆型连接器。第一外壳具有管状罩盖和可旋转的杆。第二外壳可稍微配合至第一外壳的罩盖内。然后,朝向罩盖的打开端旋转杆,以在杆和第二外壳之间产生凸轮作用。凸轮作用将外壳推入到连接状态。当外壳被恰当地连接时,杆上的锁定器锁定至罩盖上的待锁定部分,以防止杆的进一步操作。然而,锁定器可从待锁定部分解锁,以便杆可以沿分离外壳的返回方向旋转。连接器还包括处于覆盖罩盖的打开端的位置上的保持部分。保持部分构造成:在两个外壳恰当地配合在一起之后,防止罩盖的打开端沿杆的返回方向弹性变形。
保持部分优选地设置在第二外壳上,并且当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正常地配合在一起时,保持部分覆盖罩盖的打开端。
保持部分优选地布置在罩盖的打开端处,以覆盖布置在待锁定部分的两侧处的待保持部分。
在外壳正常地配合在一起的状态下,通过使锁定器和待锁定部分彼此解锁,以及然后沿返回方向旋转杆,从而使外壳彼此分离。如果待锁定部分和锁定器没有完全接合,则罩盖的打开端可能试图跟随杆的返回操作。然而,保持部分布置成覆盖罩盖的打开端并且防止罩盖的打开端塑性变形。因此,能够使待锁定部分和锁定器彼此迅速且顺利地解锁,以及避免罩盖的塑性变形。
此外,当两个外壳正常地配合在一起时,第二外壳的保持部分覆盖罩盖的打开端侧。因此,允许在罩盖的打开端处的弯曲,直到两个外壳正常地配合在一起。在将第二外壳配合在罩盖中时,第二外壳的配合姿势可以由罩盖的打开端的弹性变形校正。此外,能够简化第一外壳的结构。
此外,保持部分在罩盖的打开端处覆盖在待锁定部分的两侧处的待保持部分。因此,当待锁定部分和锁定部分彼此解锁时,能够确定地防止罩盖的打开端沿杆的返回方向弹性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两个外壳配合在一起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两个外壳的配合操作开始之前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其中杆布置在初始位置。
图3是表示两个外壳初步配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两个外壳正常地配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杆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杆型连接器包括构造成配合在一起的第一连接器F和第二连接器M。第一连接器M具有第一外壳10和杆30。第二连接器F具有第二外壳50。在以下的描述中,外壳10和50的彼此相连接的端部称为前端。
第一外壳10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在宽度方向上既窄且长。如图2和3所示,第一外壳10具有矩形块状端子配件容纳部分11和布置在端子配件容纳部分11的前方的罩盖12。罩盖12呈矩形柱或矩形管的形状而突出。空腔13形成在端子配件容纳部分11内部的上下台阶处,矛状件(lance)14背靠背地形成在空腔13的内壁上。与电线90的端部相连接的阳性端子配件80分别以垂直对称的姿势从每个空腔13的后端插入空腔13内。矛状件14牢固地锁定已适当插入空腔13内的阳性端子配件80。突片81形成在每个阳性端子配件80的前端处,并且在罩盖12内部向前突出。
罩盖12具有沿高度方向彼此垂直面对的两个对向长侧15和沿左右方向彼此面对的两个对向短侧16。长侧15和短侧16构成罩盖12的四个侧边。罩盖部分12具有薄壁,因此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变形。
两个大致柱形的轴17从第一外壳10的短侧16的外表面的后部突出,用于支承杆30。左凹槽和右凹槽18形成在短侧16上,并且沿外壳10和50彼此配合在一起和分离的方向、从短侧16的前端向后纵向延伸。当第二外壳50配合在罩盖12中时,第二外壳50的凸轮销51进入每个沟槽18内。阴性容纳部分19形成在短侧16的外表面的前端附近,用于容纳杆30上的臂31的周边边缘。
待锁定部分21在罩盖12的打开前端处设置在罩盖12的长侧15的顶壁的大致横向中心。待锁定部分21布置得比罩盖12的打开端稍微靠前。待锁定部分21由向上竖立的支承腿22和从支承腿22的上端向前突出的锁定爪23组成,从而限定出一个L形截面。从支承腿22的后表面的左侧和右侧至罩盖12的上壁的上表面形成左右三角形肋24,以加强支承腿22。每个肋24具有朝后方逐渐下降的倾斜侧25。待锁定部分21弹性地锁定至设置在杆30上的锁定器32。
如图3所示,配合凹部26限定在待锁定部分21的肋24的左右两侧处,并且当两个外壳10和50配合在一起时,配合凹部26可接纳第二外壳50上的保持部分52。配合凹部26在罩盖12的前端处限定出大致不规则四边形的凹部。左右待保持部分27设置在配合凹部26的后方,并且可由保持部分52所保持。待保持部分27在平面图上为方形板。每个待保持部分27的上表面布置得低于罩盖12的上壁的上表面,从而限定出从下方接触保持部分52的台阶。另外,待保持部分27薄于布置在待保持部分27的外周上的罩盖12的上壁的部分。
杆30由合成树脂制成。如图5所示,杆30由横向延伸的既长且窄的操作部分33和从操作部分33的左右两端突出的板状臂31组成。因此,杆30为基本U状或门状。操作部分33布置为在第一外壳10上并横跨过第一外壳10,以便臂31沿第一外壳10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布置。因此,杆30利用跨过第一外壳10的杆30而被安装在第一外壳10上。
如图2所示,凸轮沟槽34形成在每个臂31上,并且在相应的臂31的外周上开放。轴承35在凸轮沟槽34的附近沿其厚度方向穿过每个臂31。轴17可配合在每个臂31的轴承35中,以便杆30可在初始位置(见图2)和配合位置(见图1)之间旋转。当杆30处于初始位置(图2)并且操作部分33布置在端子配件容纳部分11中时,臂31相对于第一外壳10的向上突出量较大。当杆30处于配合位置(图1)并且操作部分33布置在罩盖12的打开端处时,臂31相对于第一外壳10的向上突出量较小。
当杆30处于初始位置时,凸轮沟槽34的进口向前打开并且与切槽18连通。因此,第二外壳50上的凸轮销51可进入凸轮沟槽34。两个臂31的外围都在预定范围中逐步向下,并且容纳在容纳凹部19中。容纳凹部19中的两个臂31的外围的布置阻止臂31被打开。
锁定器32形成在操作部分33的大致横向中心处,并从操作部分33的最内侧部分朝待锁定部分21向下悬挂,以便可将锁定器32锁定至待锁定部分21。缝隙36形成在锁定器32的两侧,以便锁定器32可以弹性变形。打开的长方形锁定孔37形成在锁定器32的内部。当杆30旋转至罩盖12的打开端并且旋转至配合位置时,锁定爪23配合在锁定器32的锁定孔37中,并且锁定爪23锁定至锁定孔37的边缘。因此,杆30在配合位置处被锁定为防止旋转状态,如图1所示。从锁定器32的上端处的根部延伸至锁定孔37的下边缘的锁定器32的部分在图1中大致垂直地对齐,并且垂直于外壳的连接方向延伸。从锁定孔37延伸至锁定器32的自由端的锁定器32的部分锥形地倾斜向下并且向前。锁定器32的锥形部分限定出保持部分38,该保持部分38由手指所保持,以便执行解锁操作,以便杆30可以沿返回方向旋转。拱形保护壁39设置在操作部分33的大致横向中心处,并且向前突出且围绕锁定器32的外周。保护壁39防止外部异物(包括手指)干涉锁定器32。
第二外壳50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长方形块状。空腔53在对应于第一外壳10的空腔13的位置处形成在第二外壳50内部。与电线90的端部相连接的阴性端子配件70可以从第二外壳50的后端插入空腔53内。挠性矛状物54形成在每个空腔53的内壁上。空腔53和矛状物54分别具有与第一连接器外壳10的空腔13和矛状物14几乎相同的构造。阴性端子配件70具有用于接纳阳性端子配件80的突出部81的矩形管状部分71。凸轮销51从第二外壳50的左右外侧表面突出。
左右保持部分52从接近第二外壳50的上表面的横向中心的位置和接近第二外壳50的后端的位置突出。每个保持部分52都以基本矩形柱的形状竖立。左右肋55从保持部分52的外侧横向地延伸至第二外壳50的上表面。每个肋55均为基本三角形的板状,并且起到了加强相应的保持部分52的作用。打开的配合空间56形成在保持部分52的内部面对的侧表面和保持部分52的前表面上。在相应的配合空间56上方的每个保持部分52的节段限定出保持主体57。当外壳10和50配合在一起时,待保持部分27纵向配合在保持部分52的配合空间56中。因此,每个保持部分52的保持主体57覆盖待保持部分27的上表面。保持主体57的下表面和待保持部分27的上表面沿杆30的返回方向彼此面对,所述杆30的返回方向为待保持部分27和罩盖12的打开方向。因此,保持主体57阻止罩盖被打开(弹性变形)。
第一外壳10的杆30保持在初始位置,以便外壳10和50可以配合在一起。在这种状态下,第二外壳50初步配合在罩盖12中,如图2所示。从而,凸轮销51进入凸轮沟槽34的进口。然后,操作者使用其手指保持操作部分33,例如保护壁39,从而杆30由操作者朝向打开端旋转。因此,两个外壳10和50由于凸轮沟槽34和凸轮销51之间的接合所产生的凸轮作用而朝正常配合状态被牵引。保持部分52进入配合凹部26内,并且保持主体57在外壳10和50到达正常配合状态之前随即覆盖待保持部分27。在将外壳10和50配合在一起的操作中,杆30的锁定器32跨过待锁定部分21的锁定爪23,并且在最后阶段弹性变形。
如图1和4所示,当两个外壳10和50恰当地配合在一起时,待锁定部分21的锁定爪23配合在锁定器32的锁定孔37中,锁定器32弹性地返回至其初始状态。当锁定器32弹性地锁定至待锁定部分21时,防止了杆30的旋转,由此两个外壳10和50被杆30锁定在防止分离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锁定器32的前端在第二外壳50的后端的后方,其中保持部分52的上部由杆30的操作部分33所遮盖。当两个外壳10和50正常地配合在一起时,第二外壳50中的阴性端子配件70和第一外壳10中的阳性端子配件80在预定的正常深度下彼此电气连接。
连接器F和M可能为了维修等而必须彼此分离。为此,保持部分38由操作者的手指所保持,并且沿杆30的返回或解锁方向被抬高。因此,锁定器32远离锁定爪23移动,以使锁定部分32和锁定爪23彼此解锁。因此,杆30可以沿返回方向旋转至初始位置。由于杆30的凸轮作用,从而杆30的返回旋转使得连接器F和M彼此分离。
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没有顺利地执行从待锁定部分21分离锁定器32的操作,则向罩盖12的上壁施加朝向杆30的返回方向的拉力。因此,担心第一外壳10的上壁在其打开端处打开(弹性变形)。然而,第二外壳50的保持部分52(保持主体57)覆盖设置在罩盖12的上壁的打开端边缘处的待保持部分27。因此,当待保持部分27接触保持部分52时,在罩盖12的上壁不打开(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地使待锁定部分21和锁定部分32彼此分离。
如上所述,如果待锁定部分21锁定器32部分地接合,则罩盖12的打开端将试图跟随杆30的返回操作。然而,保持部分52覆盖罩盖12的打开端并且防止了罩盖12的打开端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在罩盖12不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可以使待锁定部分21和锁定器32迅速且顺利地彼此解锁。
当两个外壳10和50正常且恰当地配合在一起时,第二外壳50的保持部分52覆盖罩盖12的打开端。然而,罩盖12的打开端可以弯曲,直到两个外壳10和50正常地配合在一起。当第二外壳50配合至罩盖12内时,第二外壳50的配合姿势可以由罩盖12的打开端的弹性变形所校正。相比于保持部分52位于第一外壳10上的情况,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并且简化第一外壳10的结构。
保持部分52在罩盖12的打开端处覆盖设置在待锁定部分21的两侧处的待保持部分27。因此,当待锁定部分21和锁定部分32彼此解锁时,能够防止罩盖12的打开端沿杆30的返回方向弹性变形。
罩盖12的打开端处的待保持部分27比罩盖12的外周低一个台阶。保持部分52的保持主体57配合在罩盖12的打开端处的下保持部分27中。因此,保持部分52的高度较低,并且能够防止保持部分52和其他部分彼此干涉。
本发明不局限于参考上述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例如,以下实施例也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保持部分可位于第一外壳上。例如,保持部分可突出至罩盖的打开端。
待保持部分可设置在罩盖的打开端的一个位置处,或者设置在罩盖的打开端的不少于三个位置处。
待保持部分可与布置在罩盖外周上的罩盖的上表面相平齐。
待保持部分应当布置在罩盖的打开端处。待保持部分可不仅布置在罩盖的上壁上,而且布置在罩盖的左右侧壁(短侧)或者罩盖的下壁上。因为罩盖的长侧比其短侧可更加弹性地变形,故优选地是将待保持部分设置在罩盖的长侧上。待保持部分可设置在罩盖的长侧和短侧部分上。

Claims (9)

1.一种杆型连接器,包括:
第一外壳(10),该第一外壳(10)具有带有打开前端的管状罩盖(11)和接近于所述打开前端形成的待锁定部分(21);
第二外壳(50),该第二外壳(50)可插入所述罩盖(11)的打开前端,以与所述第一外壳(10)相连接;
杆(30),该杆(3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10)上,并且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外壳(50)产生凸轮作用,以使所述外壳(10)连接和分离,所述杆(30)具有锁定器(32),当所述外壳(10;50)被适当连接时,该锁定器(32)接合所述罩盖(11)上的待锁定部分(21),以防止所述杆(30)的进一步旋转,并且将所述外壳(10;50)保持在一起;
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50)上的至少一个保持部分(52),该至少一个保持部分(52)处于这样的位置:当所述外壳(10;50)被恰当地连接时,保持部分(52)覆盖所述罩盖(11)的打开前端的一部分,以当所述杆(30)沿分离所述恰当连接的外壳(10;50)的方向旋转时,防止所述罩盖(11)的所述打开前端发生弹性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外壳(10)具有布置在所述罩盖(11)的前端处的至少一个待保持部分(27),所述保持部分(52)布置用于覆盖所述待保持部分(2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保持部分(52)的至少一部分沿基本垂直于所述外壳(10;50)的连接方向的方向,从所述待保持部分(27)向外并且基本邻近于所述待保持部分(27)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保持部分(27)在所述待锁定部分(21)的两侧处包括待保持部分(27)。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保持部分(27)薄于所述罩盖(11)的邻近区域。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所述外壳(10;50)没有被恰当地连接时,所述保持部分(52)与所述待保持部分(27)相间隔开,以允许所述罩盖(11)的打开前端在所述外壳(10;50)的连接期间发生弹性变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保持部分(52)与所述第二外壳(50)整体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杆(30)具有至少一个凸轮沟槽(34),所述第二外壳(50)具有至少一个凸轮销(51),用以与所述杆(30)的凸轮沟槽(34)相接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杆(30)具有保持部分(38),该保持部分(38)布置用于使所述锁定器(32)偏斜,以脱离与所述待锁定部分(21)的接合,从而允许所述杆(30)沿着使所述外壳(10;50)分离的方向旋转。
CN2007101851472A 2006-10-30 2007-10-30 杆型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23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3984 2006-10-30
JP2006293984A JP2008112613A (ja) 2006-10-30 2006-10-30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6-293984 2006-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2395A true CN101202395A (zh) 2008-06-18
CN101202395B CN101202395B (zh) 2010-06-16

Family

ID=3933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514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2395B (zh) 2006-10-30 2007-10-30 杆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31597B2 (zh)
JP (1) JP2008112613A (zh)
CN (1) CN1012023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4231A (zh) * 2013-10-29 2016-06-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7658629A (zh) * 2016-07-25 2018-02-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7325B2 (ja) * 2008-09-18 2013-07-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5798897B2 (ja) * 2011-11-24 2015-10-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5843167B2 (ja) * 2012-11-15 2016-01-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9853391B2 (en) 2015-09-01 2017-12-2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ire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coaxial connection and front loade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structures
JP6164265B2 (ja) * 2015-09-07 2017-07-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564750B2 (ja) * 2016-09-07 2019-08-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8189D0 (en) * 1995-04-21 1995-06-07 Amp Gmbh Connector with pivotable coupling lever
JPH10214653A (ja) 1997-01-30 1998-08-11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2003173840A (ja) * 2001-12-05 2003-06-20 Jst Mfg Co Ltd 防水コネクタ
JP2003272755A (ja) * 2002-03-18 2003-09-26 Yazaki Corp カバー付コネクタ
JP4229282B2 (ja) * 2004-04-28 2009-02-2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285376B2 (ja) * 2004-09-06 2009-06-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517940B2 (ja) * 2005-05-27 2010-08-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4231A (zh) * 2013-10-29 2016-06-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5684231B (zh) * 2013-10-29 2017-10-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7658629A (zh) * 2016-07-25 2018-02-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658629B (zh) * 2016-07-25 2019-07-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31597B2 (en) 2008-10-07
CN101202395B (zh) 2010-06-16
JP2008112613A (ja) 2008-05-15
US20080102666A1 (en) 200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2395B (zh) 杆型连接器
CN102074827B (zh) 接头连接器、线束及组装接头连接器的方法
CN101252232B (zh) 端子接头、连接器和形成方法
JP4088189B2 (ja) コネクタ
CN100508297C (zh) 电连接器
JP2010267604A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0524961C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01192729A (zh) 连接器
DE102005056671B4 (de) Verbinder
CN101752738A (zh) 连接器
JP2008269946A (ja) コネクタ
CN105870696A (zh) 具有电缆连接器的连接器装置
CN1855635B (zh) 连接器
CN1756001A (zh) 连接器
CN100514761C (zh) 保险丝接线盒
EP179622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1197476B (zh) 连接器
JP6717508B1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解除治具
CN1645677B (zh) 连接器
JP6009528B2 (ja) 充電用インレット
CN102570143A (zh) 连接器
JP536293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11096503A (ja) コネクタ
JP326903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0593265C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410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