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9420B - 具有基体和患者卧榻的磁共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基体和患者卧榻的磁共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9420B
CN101199420B CN2007101994601A CN200710199460A CN101199420B CN 101199420 B CN101199420 B CN 101199420B CN 2007101994601 A CN2007101994601 A CN 2007101994601A CN 200710199460 A CN200710199460 A CN 200710199460A CN 101199420 B CN101199420 B CN 101199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bed
coupling el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base
coupl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994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9420A (zh
Inventor
马丁·赫格特
托马斯·孔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1199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9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9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94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 G01R33/34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comprising arrays of sub-coils, i.e. phased-array coils with flexible receiver cha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42Mutual coupling or decoupling of multiple coils, e.g. decoupling of a receive coil from a transmission coil, or intentional coupling of RF coils, e.g. for RF magnetic field amplif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42Mutual coupling or decoupling of multiple coils, e.g. decoupling of a receive coil from a transmission coil, or intentional coupling of RF coils, e.g. for RF magnetic field amplification
    • G01R33/3657Decoupling of multiple RF coils wherein the multiple RF coils do not have the same function in MR, e.g. decoupling of a transmission coil from a receive coi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3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of moving material, e.g. flow contrast angiography
    • G01R33/56375Intentional motion of the sample during MR, e.g. moving table imaging
    • G01R33/56383Intentional motion of the sample during MR, e.g. moving table imaging involving motion of the sample as a whole, e.g. multistation MR or MR with continuous table mo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共振设备,具有基体和患者卧榻,基体具有磁系统,借助磁系统在激励区域内产生磁场,基于磁场可激励置于激励区域内的检查对象发出磁共振信号;在基体上位置固定地设多个基体耦合元件,这些基体耦合元件与用于分析磁共振信号的分析装置连接;在患者卧榻上位置固定地设多个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它们与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的第一局部线圈连接;基体耦合元件和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样设置和构成,使得当患者卧榻在移动区域的预定第一部分移动时,由第一局部线圈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输入分析装置,并且在移动区域的第一部分中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度恒定。

Description

具有基体和患者卧榻的磁共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基体和患者卧榻的磁共振设备,其中,该基体具有一个磁系统,借助该磁系统可在激励区域内产生磁场,基于该磁场可以激励位于该激励区域内的检查对象发出磁共振信号;患者卧榻可以相对于基体沿移动方向移动,从而当将检查对象置于患者卧榻上时,可以通过相应移动患者卧榻而将患者置于激励区域内。
背景技术
这样的磁共振设备一般是公知的。
在现有技术中,对由检查对象发出的磁共振信号的采集或者利用所谓的整体天线或者利用局部线圈实现。如果用整体天线接收磁共振信号,则可以从整个激励区域接收磁共振信号。但该接收仅能有较小的位置分辨率和较小的信噪比(SNR)。因此在磁共振设备中还要采用局部线圈,常常甚至是很多局部线圈。局部线圈设置在检查对象(通常为人)附近并因此而可以以好的SNR来接收,就是从激励区域的一小部分接收也是如此。此外,基于通过这样的局部线圈的设置得到的位置分辨率可以通过梯度场来补充位置编码。由此还可以减少拍摄所需的测量时间。
为了能够利用局部线圈的优点从头到脚对整个人体成像,需要在患者身上多个沿患者卧榻的移动方向设置的平面上安放大量局部线圈。这些平面通常被称为层。
沿移动方向看激励区域的长度典型地为约40至60cm。因此总是只能对人体的一部分、即位于激励区域内的部分进行成像。因此须使患者卧榻连同位于其上的患者逐渐移动穿过激励区域。每次都要激活位于激励区域内的局部线圈,并且局部线圈与用于分析磁共振信号的分析单元连接。其它局部线圈可以被抑制。由此可以利用相对少的接收信道工作,尽管存在很多局部线圈。
在现有技术的磁共振设备中,以上问题是这样解决的:将所有局部线圈通过设置在患者卧榻上相应数目的插头和可移动的电缆树引向设置在基体上的分析装置。由于所采用的长而细的电缆的衰减必须在局部线圈中设置前置放大器。此外每个局部线圈还必须包含一个失谐电路,以便能够在不使用时以及在发送时将该局部线圈去激活。还须在长电缆树中设置高成本的同步扼流圈(所谓的表面波陷波器),以便能够在发送时限制所感应的电压。
对于患者的背部区域可以将接收阵列在可移动的患者卧榻下固定地设置在激励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局部线圈的数量仅需对于激励区域足够即可。因此只要涉及患者的背部就可以省去很多局部线圈、其电缆连接以及信道选择。至检查对象的距离仅增加了患者卧榻的较小的厚度,而这是完全可容忍的。
而该方式在检查对象的上面则不能或几乎不能实现,因为患者以及患者不同身体部位的厚度是非常不同的。首先对于较瘦的患者或者例如在头部或腿部来说,固定安装在激励区域中的接收阵列离身体的表面太远,从而无法利用局部线圈的优点,即高位置分辨率和良好的SNR。
由DE 10130615 C2已公知一种用于局部线圈的、无接触地工作(即通过感应耦合)的插接装置。该构思已表明一种进步,因为为使局部线圈与分析装置的耦合不再需要局部线圈和分析装置之间的电接触。但仍然需要操作人员的主动插接连接。并且仍须有目的地将局部线圈与分析装置连接或与其分开。
由DE 3500456 C2公知,将局部线圈与整体天线耦合。在此尽管实现的是无接触的耦合。但该耦合仅对于一个单独的局部线圈是可能的,并且也只能是在对局部线圈适当定向的情况下。因此DE 3500456 C2的思想不能扩展到多个局部线圈。此外在这里也须主动地将局部线圈与整体天线连接或与其分开。
由EP 0437049 A2公知,将一个局部线圈直接感应地与直接与该局部线圈相邻设置的另一线圈耦合。在该构思中也必须主动地将局部线圈与分析装置连接或与其分开。
在较早的德国专利申请102005056711.8中同样描述了一种本文开始所述类型的磁共振设备。在该磁共振设备中在患者卧榻上相对于患者卧榻位置固定地设置了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其与第一局部线圈连接以接收磁共振信号。在基体上相对于该基体位置固定地设置了若干基体耦合元件,它们与分析装置连接以对磁共振信号进行分析。这些基体耦合元件以及该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是这样设置并实现的,使得由第一局部线圈接收的磁共振信号经该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输入到分析装置,只要患者卧榻在移动区域的特定第一部分移动。
德国专利申请102005056711.8在本发明的申请之日尚未公开。因此其并不表示一般公知的现有技术,而是在德国专利实践中仅在有限的范围内被考虑。
在德国专利申请102005056711.8中描述的磁共振设备已工作良好。尤其是利用该实施方式已可达到当局部线圈处于激励区域内时使该局部线圈自动地与分析装置耦合,而在其它情况下则强制与分析装置去耦合。
在德国专利申请102005056711.8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全部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度在移动区域的第一部分中可以随着患者卧榻移动的移动路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将如德国专利申请102005056711.8中描述的类型的磁共振设备进一步发展,以实现第一局部线圈与分析装置的均匀耦合。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磁共振设备来解决。按照本发明,在患者卧榻上相对于该患者卧榻位置固定地设置多个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些患者卧榻耦合元件与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的第一局部线圈连接。基体耦合元件和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样设置和构成,使得当患者卧榻在移动区域的预定第一部分移动时,由第一局部线圈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输入分析装置。在该移动区域的第一部分中该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相互耦合在一起的第一耦合度恒定。
优选不是仅有一个单独的局部线圈,而是有多个局部线圈,即除了第一局部线圈外至少还有一个第二局部线圈。在这种情况下在患者卧榻上关于该患者卧榻位置固定地设置多个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些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与第二局部线圈连接。这些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样设置和构成,使得当患者卧榻在移动区域的预定第二部分移动时,由该第二局部线圈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输入分析装置。在该移动区域的第二部分中该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相互耦合在一起的第二耦合度恒定。
移动区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是彼此分离的、即相互间有距离,或者是彼此相邻的,但优选移动区域的预定第一部分和预定第二部分相互间在一重叠区域内重叠。常常甚至是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大小相等,而所述重叠区域大于第一部分的一半。
优选基体耦合元件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样设置和构成,使得与患者卧榻在特定时刻在移动区域中移动的移动路径无关地,每个基体耦合元件在该时刻分别最多仅与一个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耦合。通过该措施可以降低或消除各局部线圈间的互扰。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分析装置可以根据患者卧榻的移动路径动态地将基体耦合元件分组到传输信道,这些传输信道分别特定地对应于一个局部线圈。
耦合元件,即基体耦合元件和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必要时还有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等可以构成为感应耦合元件或者电容耦合元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以有各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已多次提及的德国专利申请102005056711.8中已详细描述了耦合元件的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在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给出了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细节。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磁共振设备;
图2示出图1中磁共振设备的截面图;
图3示出患者卧榻和基体耦合元件的透视图;
图4示出图1中磁共振设备的另一截面图;
图5至7示出患者卧榻耦合元件相对于基体耦合元件的可能的布局设置;
图8和9示出患者卧榻耦合元件与基体耦合元件的耦合度;
图10示出流程图;
图11和12示意性示出由局部线圈至分析电路的可能的信号流动;
图13示意性示出患者卧榻耦合元件相对于基体耦合元件的另一种可能的布局设置;
图14示出患者卧榻耦合元件与基体耦合元件的耦合度;以及
图15示意性示出患者卧榻耦合元件相对于基体耦合元件的另一种可能的布局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磁共振设备具有基体1。该基体1本身具有磁系统,借助该磁系统可以在激励区域2中产生磁场。
该磁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本磁铁3,该基本磁铁3用于产生时间上恒定的、在激励区域2中局部至少基本均匀的基本磁场。此外该磁系统还包括整体天线4,借助该整体天线4可以产生在整个激励区域2内至少基本均匀的高频磁场。通常该磁系统还具有用于产生梯度场的梯度磁铁和补偿磁铁(Schirmmagnet)。
根据图1,磁共振设备还具有患者卧榻5。患者卧榻5可以相对于基体1沿移动方向z移过移动区域。该移动区域是这样确定的:从移动方向z看,患者卧榻5在激励区域2内的每个位置都是可定位的。由于激励区域2通常在移动方向z上延展约为40至60cm的激励区域长度l,以及患者卧榻具有数量级为2m的长度L,因此患者卧榻5的移动区域长度数倍于该激励区域长度l。
由于患者卧榻5的可移动性,当将检查对象6(通常为人)置于患者卧榻5上时可以通过相应地移动患者卧榻5将检查对象6置于激励区域2内。因此当检查对象6被置于激励区域2内时,可以通过相应地控制该磁系统(尤其是整体天线4)以及由此相应地产生适当的磁场来激励检查对象6发出磁共振信号。
可以借助整体天线4采集所发出的磁共振信号并输入分析装置7,分析装置7对磁共振信号进行分析。但以这种方式仅能以较低的质量再现检查对象6。因此通常还在检查对象6上设置局部线圈8,借助局部线圈8就是当每个局部线圈8仅占据很小的体积时也能明显高质量地采集磁共振信号。与现有技术不同,局部线圈8不通过电缆与分析装置7连接。因此图1中局部线圈8和分析装置7之间的线仅以虚线示出。局部线圈8与分析装置7的连接是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中已示出且在图2和图3更详细示出的,通常在检查对象6上设置很多局部线圈8。在此那些从移动方向z看上去基本具有相同高度的局部线圈8分别构成所谓的层。这些层视具体情况下的位置而覆盖检查对象6的整个身体。
优选每个局部线圈8与至少两个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连接。而每个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则仅与一个单独的局部线圈8连接。每个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设置在患者卧榻5的预定位置上。这些位置在以下只要需要将被称为患者卧榻位置,因为它们关于患者卧榻5是位置固定的。
尤其如图3所示,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设置成多个排10。每个排10在移动方向z上延伸的最大长度为患者卧榻的长度L。因此每个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排10在移动方向z上最大可延伸约2m。根据图4,在每个排10内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以栅格a的形式相继排列。栅格a典型地为8至15cm,尤其是10至12cm。栅格a通常为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间距b的整数倍,例如为2倍或3倍。
为了使局部线圈8连接到分析装置7,还在基体1上设置了与分析装置7连接的基体耦合元件11。基体耦合元件11设置在基体1上的特定位置上。这些位置在以下只要需要将被称为基体位置,因为它们关于基体1是位置固定的。
如尤其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的,基体耦合元件11也设置成排12。根据图4,基体耦合元件11的每个排12同样沿移动方向z延伸,但其长度小于患者卧榻5的长度,即基本上为激励区域的长度l。基体耦合元件11的每个排12都与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一个排10共同作用。
由图4还可看出,基体耦合元件11设置在激励区域2中。由于在激励区域2中沿移动方向z看相继设置了多个基体耦合元件11,因此由图4还可看出在移动方向z上基体耦合元件11的栅格a’明显小于激励区域长度l。基体耦合元件11的栅格a’与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栅格a相互间总是相同的。优选栅格a’为基体耦合元件11间距b’的整数倍,例如为2倍或3倍。基体耦合元件11的间距b’可与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间距b相同。
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排10的设置和基体耦合元件11的排12的设置相互间协调为,使得对应于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各排10的局部线圈8可以将其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各排10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和对应排12的基体耦合元件11输入分析装置7。这当然仅在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排10的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设置在对应的基体耦合元件11的排12的基体耦合元件11之一的作用范围内时成立。对此将在下文结合图5进行描述。
基体耦合元件11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这样设置和构成,使得当患者卧榻5在移动区域的预定部分移动时,由局部线圈8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和基体耦合元件11输入分析装置7。在此移动区域的预定部分对于各局部线圈8是特定的。在此各局部线圈8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和基体耦合元件11相互耦合在一起的耦合度K1,K2,…在移动区域的各部分中是恒定的。以下将结合图5至9详细描述这点是如何实现的。
在图5至7中示出4个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为在语言上对它们加以区分在图5至7中用以字母a-d补充的附图标记9来表示这些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在此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和9b与第一局部线圈8连接,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c和9d与第二局部线圈8连接。此外在该图中还示出了基体耦合元件11的两个排12。在此为在语言上对它们加以区分在图5至7中用以字母a-h补充的附图标记11来表示这些基体耦合元件11。
当患者卧榻5沿其移动路径移动时,任何时候患者卧榻5可以到达图5所示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至9d所处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或在对应于该位置的时刻)刚好尚没有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至9d与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h耦合。但当患者卧榻5从图5所示的状态出发继续移动时,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与基体耦合元件11a耦合的单独耦合度kaa(k表示耦合度,第一个a表示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第二个a表示基体耦合元件11a)上升,从0上升到最大值k1并然后又降低到0。在此按照图8单独耦合度kaa的上升和下降定义(至少近似地定义)了等腰三角形。
当单独耦合度kaa降低到0时,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至9d处于图6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恰好不再与基体耦合元件11a耦合,并且恰好尚未与基体耦合元件11b耦合。因此当患者卧榻5继续移动时,单独耦合度kab首先从0上升到最大值k1并然后重新下降到0。
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h的构造相同。因此直到在移动方向z上错开之前,由单独耦合度kab定义的三角形相应于由单独耦合度kaa定义的三角形。
随着患者卧榻5的继续移动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与基体耦合元件11c和11d耦合的单独耦合度kac和kad以类似的方式从0上升到最大值k1并然后重新下降到0。如此这样,直至患者卧榻5达到图7所示的、相应于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至9d相对于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h的位置。
如图5至7所示,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和9b以及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h这样设置,使得当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处于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d之间(即恰好没有与任一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d耦合)时,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b总是恰好与基体耦合元件11e至11h相对,即与此刻与其相对置的基体耦合元件11e至11h最大耦合。反之亦然。在图8中同样画出了对应的单独耦合度kbe至kbh。可看出第一局部线圈8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和9b与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h耦合在一起的总耦合度K1(即各单独耦合度kaa至kad以及kbe至kbh之和),从单独耦合度kaa达到其最大值k1的时刻起至单独耦合度kbh达到其最大值k1的时刻,K1恒定。
通常每排12的基体耦合元件11的数量相对较大,如为5个、8个、10个或更多。因此总耦合度K1在其中上升及下降的边界区域可以忽略。
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c和9d与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和9b相对错开的栅格度量a通常对应于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d及11e至11h相对错开的栅格度量a’。因此,类似于在第一部分中补充为恒定的总耦合度K1的单独耦合度kaa至kad和kbe至kbh,图9中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c和9d相继与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h耦合的单独耦合度kca至kcd以及kde至kdh也在移动区域的第二部分中补充为恒定的总耦合度K2。
第一和第二部分的长度l大小相同。该长度l基本上通过每排12的基体耦合元件11的数量和基体耦合元件11栅格度量a’来确定。第一和第二部分的长度l尤其是由下式给出:
l=(2n-1)·a′/2。
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有一个错位。该错位相当于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栅格度量a。因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重叠区域中重叠,其长度l’由下式给出:
l′=(2n-3)a/2。
因此重叠区域的长度l’与第一区域长度l之比V为:
V = 2 n - 3 2 n - 1 · a a ′
由于一般每排12的基体耦合元件11的数量大于2(例如5或10或如图5至7所示最少为4)并且栅格度量a、a’大小相同,因此比例V一般大于1/2。例如对于n=3,给出V为3/5=0.6,对于n=4,给出V为 5 / 7 ≅ 0.7 , 对于n=5,给出V为 7 / 9 ≅ 0.8 .
由图8和图9对单独耦合度kaa至kdh的显示可看出,与患者卧榻5在特定时刻在移动区域内移动的移动路径无关地,在该时刻每个基体耦合元件11a至11h或者不与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至9d耦合,或者仅与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至9d中的一个耦合。在任何时刻基体耦合元件1la至11h中的一个都不会同时与两个或更多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a至9d耦合。因此分析装置7可以容易地根据患者卧榻5的移动路径动态地将基体耦合元件11分组到传输信道,这些传输信道分别特定地对应于一个局部线圈8。这点将在以下结合图10简述。
根据图10,在步骤S1以移动患者卧榻5开始。
在步骤S2分析装置7选择第一局部线圈8。
在步骤S3分析装置7对于所选择的局部线圈8确定在当前移动位置上哪个基体耦合元件11与该被选择的局部线圈8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相耦合。在步骤S4分析装置7将这些基体耦合元件11组合到传输信道。
在步骤S5分析装置7检测其是否已对所有涉及的局部线圈8构成了传输信道。如果不是,分析装置7转向步骤S6选择另一个局部线圈8。分析装置7从步骤S6返回步骤S3。
而当确定已对所有涉及的局部线圈8定义了传输信道时,分析装置7在步骤S7通过所形成的传输信道采集局部线圈8的磁共振信号。
在步骤S8分析装置7检查是否应终止采集磁共振信号。如果不是,分析装置7返回步骤S2。否则分析装置7转向步骤S9停止患者卧榻5的移动。
如图11所示,各耦合元件9、11可以构成为感应耦合元件9、11。替代地,它们还可以如图12所示构成为电容耦合元件9、11。还可以采取混合的形式。但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和基体耦合元件11的每个排10、12都需结构一致。感应耦合元件9、11和电容耦合元件9、11的可能实施方式在已多次提及的德国专利申请102005056711.8中已详细描述。
以上描述了对于每个局部线圈8有两个与两个基体耦合元件11耦合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情况。但每个局部线圈8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的数量还可以大于2。图13示意性示出每个局部线圈8与三个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连接的情况。相应于图14,该实施方式的优点为:对于特定的基体耦合元件11,如基体耦合元件11a,在单独耦合度kaa下降到0和同一基体耦合元件11的另一单独耦合度kca上升之间存在一个间歇。图14示例性地对单独耦合度kaa和kac所示出的也类似地适用于其它单独耦合度。与此相对应地,如图8和9所示,在每个局部线圈8仅有两个仅与两个基体耦合元件11耦合的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时,通常不存在这样的间歇。
为达到恒定的耦合度K1、K2,同时与多个基体耦合元件11耦合是强制需要的。但当每个局部线圈8仅有一个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时也可能达到这样的耦合。这在图15中针对一个患者卧榻耦合元件9和多个基体耦合元件11示意性示出。
以上描述仅用于阐述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共振设备,具有基体(1)和患者卧榻(5),其中,
该基体(1)具有一磁系统,借助该磁系统在激励区域(2)内产生磁场,基于该磁场激励置于该激励区域(2)内的检查对象(6)发出磁共振信号;
患者卧榻(5)相对于该基体(1)在移动方向(z)上移过移动区域,从而通过相应地移动患者卧榻(5)将位于患者卧榻(5)上的检查对象(6)置于该激励区域(2)内;
在基体(1)上关于该基体(1)位置固定地设置多个基体耦合元件(11),这些基体耦合元件(11)与用于分析磁共振信号的分析装置(7)连接;
在患者卧榻(5)上关于该患者卧榻(5)位置固定地设置多个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些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与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的第一局部线圈连接;
所述基体耦合元件(11)和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样设置和构成,使得当患者卧榻(5)在移动区域的预定第一部分移动时,由第一局部线圈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11)输入分析装置(7),并且在该移动区域的第一部分中该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11)相互耦合在一起的第一耦合度(K1)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患者卧榻(5)上关于该患者卧榻(5)位置固定地设置多个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些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与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的第二局部线圈连接,以及该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样设置和构成,使得当患者卧榻(5)在移动区域的预定第二部分移动时,由该第二局部线圈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11)输入分析装置(7),并且在该移动区域的第二部分中该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11)相互耦合在一起的第二耦合度(K2)恒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区域的预定第一部分和预定第二部分相互间在一重叠区域内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区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大小相等,所述重叠区域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耦合元件(11)和所述第一或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这样设置和构成,使得与患者卧榻(5)在特定时刻在移动区域中移动的移动路径无关地,每个基体耦合元件(11)在该时刻分别最多仅与所述第一或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中的一个耦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7)根据患者卧榻(5)的移动路径动态地将基体耦合元件(11)分组到传输信道,这些传输信道分别特定地对应于所述第一或第二局部线圈中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11)构成为感应耦合元件(9,11)。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11)构成为电容耦合元件(9,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11)构成为感应耦合元件(9,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患者卧榻耦合元件和基体耦合元件(11)构成为电容耦合元件(9,11)。
CN2007101994601A 2006-12-13 2007-12-13 具有基体和患者卧榻的磁共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9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58848.7 2006-12-13
DE102006058848A DE102006058848B4 (de) 2006-12-13 2006-12-13 Magnetresonanzanlage mit einem Grundkörper und einer Patientenlie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9420A CN101199420A (zh) 2008-06-18
CN101199420B true CN101199420B (zh) 2011-11-09

Family

ID=3947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946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9420B (zh) 2006-12-13 2007-12-13 具有基体和患者卧榻的磁共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86077B2 (zh)
JP (1) JP5074168B2 (zh)
CN (1) CN101199420B (zh)
DE (1) DE10200605884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6313B (zh) * 2008-04-08 2012-08-29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射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射频系统
DE102008048290A1 (de) * 2008-09-22 2010-04-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agnetresonanzsystem mit Übertragung eines digitalisierten Magnetresonanzsignals über eine Luftstrecke
DE102009004448B4 (de) * 2009-01-13 2012-05-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pulenpositionserkennung
DE102010004515B4 (de) * 2010-01-13 2015-01-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Wirbelsäulenspulenanordnung (spine coil array) für MRI Anwendungen mit verbesserten Bildgebungsmöglichkeiten für dedizierte Körperregionen
DE102010025919A1 (de) * 2010-07-02 2012-01-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pule; D-Form
US8823378B2 (en) * 2010-12-23 2014-09-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ly communicating data
JP6211807B2 (ja) * 2012-07-23 2017-10-1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6073606B2 (ja) * 2012-09-03 2017-02-0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デジタル無線通信装置
DE102012216007A1 (de) * 2012-09-10 2014-03-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R Patiententisch mit integrierten RF Einrichtungen (RF PA)
JP6073612B2 (ja) * 2012-09-12 2017-02-0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DE102014210657A1 (de) * 2014-06-04 2016-01-0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chsen-verschiebbare Lokalspule
WO2019102020A1 (en) * 2017-11-27 2019-05-3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sh networks in wireless mri rf coil
JP7199836B2 (ja) * 2018-05-25 2023-01-06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9709502B (zh) * 2018-12-27 2021-02-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共振设备、通道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3475A (en) * 1984-11-15 1986-03-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ceiving radiation from loops in a common plane for monitoring hospital patients leadlessly
EP0437049A2 (en) * 1989-12-18 1991-07-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ntennae for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5969525A (en) * 1996-07-01 1999-10-19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R imag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73320C (fi) 1984-01-20 1987-09-10 Instrumentarium Oy Nmr-spolarrangemang.
DE3500465A1 (de) * 1985-01-09 1986-07-10 Wella Ag, 6100 Darmstadt Befestigung eines luefterrades auf der motorwelle eines elektromotors
US6946836B2 (en) * 2000-04-25 2005-09-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volving movement of patient's couch
JP4718714B2 (ja) * 2000-04-25 2011-07-0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DE10130615C2 (de) 2001-06-26 2003-07-31 Siemens Ag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Sensor oder Aktor
JP4734031B2 (ja) * 2005-05-27 2011-07-27 株式会社東芝 Mri装置
DE102005056711B3 (de) 2005-11-28 2007-05-10 Siemens Ag Magnetresonanzanlage mit einem Grundkörper und einer Patientenliege
US7173426B1 (en) * 2005-11-29 2007-02-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ptical link for transmitting data through air from a plurality of receiver coils in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JP4936865B2 (ja) * 2006-01-06 2012-05-23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のコイルシステムおよ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における受信信号の処理方法
CN101231331B (zh) * 2007-01-24 2010-09-29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mri感性耦合线圈的移动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3475A (en) * 1984-11-15 1986-03-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ceiving radiation from loops in a common plane for monitoring hospital patients leadlessly
EP0437049A2 (en) * 1989-12-18 1991-07-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ntennae for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5969525A (en) * 1996-07-01 1999-10-19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R imag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6058848A1 (de) 2008-07-10
US7486077B2 (en) 2009-02-03
CN101199420A (zh) 2008-06-18
DE102006058848B4 (de) 2010-08-05
US20080143332A1 (en) 2008-06-19
JP5074168B2 (ja) 2012-11-14
JP2008149140A (ja) 200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9420B (zh) 具有基体和患者卧榻的磁共振设备
US8841911B2 (en) RF coil assembly for MRI using differently shaped and/or sized coils
US6930481B2 (en) Three dimensional MRI RF coil unit capable of parallel imaging
JP5209842B2 (ja) 多重チャネルmri用の多巻き素子rfコイル・アレイ及び、rfコイル組立体を製造する方法
US7808241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US6529004B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N100449327C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射频线圈系统
US10281533B2 (en) MRT local coil position detection in an MRT system
US20080197849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Having a Base Body and a Patient Bed and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Signal Transmission
US20160135711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ice and rf coil assembly
JP6463608B2 (ja) 磁気共鳴トモグラフィシステムおよび該磁気共鳴トモグラフィシステムを用いたmri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US7518373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with reception antenna device
EP3248024B1 (en) Automated impedance adjustment of a multichannel rf coil assembly
JP2015020075A5 (zh)
US7924009B2 (en)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CN103033776B (zh)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校准数据的采集
EP1774355A1 (en) System of electric coil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frequency magnetic fields in a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uch a system of electric coils
US9274190B2 (en) Local coil
JP6525494B2 (ja) イメージングmrt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少なくとも1つのケーブルで信号を伝送する方法およびmrtシステム
CN104297707A (zh) 具有机械式高度调节的乳房线圈
JP3111045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用rfプローブ
CN103245925A (zh) 局部线圈系统
JPH04180733A (ja) 核磁気共鳴装置用表面コイ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