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7941A - 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7941A
CN101197941A CNA2007101967680A CN200710196768A CN101197941A CN 101197941 A CN101197941 A CN 101197941A CN A2007101967680 A CNA2007101967680 A CN A2007101967680A CN 200710196768 A CN200710196768 A CN 200710196768A CN 101197941 A CN101197941 A CN 101197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tortion correction
aperture compensating
signal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67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7941B (zh
Inventor
水野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97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7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9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80Geometric cor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Picture Signal Circuit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调整使用失真校正数据的光圈补偿信号,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通过部分转换放大比率而在图像中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根据失真校正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背景技术
在某些类型的现有监视相机或者车载相机中,使用广角镜头捕获宽范围的图像,并且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镜头的曲率所导致的图像失真并放大或缩小图像的一部分。为此,执行广角图像失真校正。
而且,相机信号处理包括光圈补偿。光圈补偿用于突出图像的轮廓,使得将提高图像的感知分辨率。通过在整个图像上均匀地添加光圈补偿信号以突出频带,可以获得在整个图像上具有均匀感知分辨率的图像。
另外,当通过电子变焦缩小图像时,由于实施频带调节,所以根据缩小比率而损失光圈补偿。然而,当把所有区域基本缩小相同的因子时,由于在整个图像上均匀地损失光圈补偿信号,所以输出了在整个图像上具有均匀感知分辨率的图像。
申请号为2005-57605的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公开了这样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通过对由于这样的广角图像失真校正而在所捕获的图像中导致的失真进行校正,改善图像质量。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校正参数编码器,针对每一指示光学变焦部件的变焦位置的变焦点,对失真校正参数进行编码,并且把失真校正参数存储在校正存储器中;控制微计算机,根据经历失真校正的像素的坐标值和变焦位置信息,读取与对应于变焦位置的两个变焦点相关的失真插值参数;变焦插值器,用于根据变焦位置之间的相位关系对已经读取的失真校正参数进行插值;以及校正参数解码器,其相对x-y方向,对所插值的失真校正参数进行解码,并且把结果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器。该图像处理装置使用变焦压缩参数,执行根据变焦位置的失真校正,其中,变焦压缩参数是通过基于变焦段点压缩各个镜头位置的失真校正参数所获得的。
发明内容
在根据相关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在局部地缩小图像的图像失真校正的情况下,如图12中所示,随着缩小比率的增加,频带调节变得更严格,所以依据区域,按不同的方式实施频带调节。即,因执行了1倍放大的区域和在同一图像中执行了缩小的区域之间的不同的比率,损失了光圈补偿信号。因此,输出图像的感知分辨率不均匀。
最近,在用于监视相机或者车载相机的系统中,把镜头的大小减小至最小,以减小相机模块的大小。当在系统中减小了镜头的大小时,通过图像处理的失真校正或者放大因子转换变得十分重要。于是,由于因这样的图像处理所导致的整个图像上的感知分辨率的不均匀,图像质量的降低可能成为问题。
希望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使用这种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即使在同一图像中按不同的放大因子执行了失真校正之后,也可在整个图像上维持均匀感知分辨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这样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可在整个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调整使用失真校正数据的光圈补偿信号,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通过部分转换放大比率而在图像中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这样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对通过图像失真校正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失真校正数据计算适当的增益,并且补偿因图像失真校正所损失的光圈补偿信号,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这样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前,对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针对当前坐标值的失真校正量,平移其中添加了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其中根据失真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失真校正量,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这样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用于根据失真校正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光圈补偿信号添加部件,用于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前的阶段,把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添加到干线信号,所述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对应于其中因图像失真校正损失了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以及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调整部件,用于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后的阶段,使用基于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所生成的光圈补偿信号,对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其中使用在图像失真校正中所使用的失真校正数据来计算所述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即使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后,也在整个图像上维持了均匀感知分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成像器件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成像器件的图像信号处理器中包括的、用于执行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配置方框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例的基于频带的光圈补偿电路中包括的光圈补偿信号生成电路和频带可变光圈补偿信号添加电路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4是示出此实施例中的频带平移系数生成电路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5A到5C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此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通过调整滤波器信号的增益而生成期望光圈补偿信号的图;
图6A和6B是用于解释此实施例中1倍放大和缩小的图;
图7是示出此实施例中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乘法电路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8是用于解释此实施例中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生成的图;
图9是示出此实施例中的通带和光圈补偿增益之间的特征关系的图;
图10是用于解释此实施例中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乘法的流程;
图11A到11C是根据此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2是用于解释根据相关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的问题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成像器件100的方框图。
成像器件100包括光学块101、成像元件102、图像预处理器103、图像信号处理器104、图像存储器105、显示处理器106、监视器107、压缩扩展器108、记录与回放单元109、记录介质110、控制微计算机111、校正参数解码器112、失真校正存储器113以及变焦插值器114。
另外,预处理器件200包括校正参数计算器201和校正参数编码器202。
在成像器件100中,光学块101包括用于会聚从对象所反射的光的一组镜头、用于驱动该组镜头的驱动部件等。光学块101会聚成像元件102处的入射光。而且,光学块101具有光学变焦功能。在光学变焦操作期间,根据从控制微计算机111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驱动镜头。
成像元件102由电荷耦合器件(CCD)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等形成。成像元件102把光学块101所会聚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所得到的模拟图像信号提供给图像预处理器103。
图像预处理器103对从成像元件102所提供的模拟图像信号,执行诸如关联双取样(CDS)、自动增益控制(AGC)、或模拟数字(A/D)转换等处理,并且把所得到的数字图像信号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器104。
图像信号处理器104把从图像预处理器103所提供的数字图像信号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05中,并且执行用于图像质量校正的处理,如失真校正。例如,图像存储器105由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半导体存储器形成。
显示处理器106根据从图像信号处理器104或者压缩扩展器108所提供的图像信号,生成用于把图像显示在监视器107上的图像信号,并且把所述图像信号输出到监视器107。例如,监视器107由液晶显示器(LCD)形成。
压缩扩展器108对从图像信号处理器104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进行编码,以根据预定的图像格式压缩图像信号,并且把所编码的图像信号提供给记录与回放单元109。而且,压缩扩展器108还对从记录与回放单元109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进行解码,以扩展图像信号,并且把所解码的图像信号提供给显示处理器106。
记录与回放单元109把通过由压缩扩展器108编码而压缩的图像信号写至记录介质110。而且,记录与回放单元109还把从记录介质110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提供给压缩扩展器108。例如,记录介质110由便携式半导体存储器、光盘、或者硬盘形成。
控制微计算机111根据从用户接口(未在图中加以显示)所提供的控制信号,输出用于指示特定操作的命令等,例如,输出到图像信号处理器104。而且,控制微计算机111向校正参数解码器112输出光学块101中镜头的位置信息等。另外,控制微计算机111还向失真校正存储器113提供用于读或写数据的时钟信号。
根据从控制微计算机111所提供的信息,校正参数解码器112针对x-y方向,对从失真校正存储器113所读取的、通过变焦插值器114的插值沿变焦方向所扩展的失真校正参数进行解码,作为与每一像素相关的校正量参数,并且把所述校正量参数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器104。
失真校正存储器113从预处理器件200的校正参数编码器202接收并保存通过压缩失真校正坐标所生成的失真校正参数。然后,失真校正存储器113响应于来自校正参数解码器112的请求,把其中保存的失真校正参数输出到变焦插值器114。
变焦插值器114使用从失真校正存储器113所读取的失真校正参数,对于变焦方向进行插值,并且把通过该处理所获取的失真校正参数提供给校正参数解码器112。
在预处理器件200中,校正参数计算器201根据光学块101中镜头的镜头数据,为所捕获图像中的所有像素创建失真校正坐标,并且把失真校正坐标输出到校正参数编码器202。
校正参数编码器202把从校正参数计算器201所提供的所有像素的失真校正坐标压缩生成失真校正参数,并且把该失真校正参数存储在失真校正存储器113中。另外,校正参数编码器202还把用于编码的网格信息提供给校正参数解码器112。
以下,将描述图1中所示的成像器件100的操作。
在成像器件100中,光学块101在成像元件102处会聚从对象所反射的光,而且成像元件102向图像预处理器103输出模拟图像信号。图像预处理器103对从成像元件102所提供的模拟信号执行诸如CDS或者ACG的处理,并且进一步执行A/D转换,然后把所得到的数字化的图像信号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器104。
图像信号处理器104把所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05中。而且,图像信号处理器104根据从校正参数解码器112所接收的校正量参数,对数字图像信号执行图像质量校正,如失真校正。把已经经历了该处理的图像信号提供给显示处理器106,从而在监视器107上显示已经校正了失真的所捕获的图像。
另外,压缩扩展器108对已经在图像信号处理器104中经历了图像质量校正的图像信号进行编码,以按预定的图像格式进行压缩,并且通过记录与回放单元109把所编码的图像信号写至记录介质110,从而记录所捕获的图像。可以把被编码以进行压缩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例如,经由通信接口。
另一方面,当回放在记录介质110上记录的图像数据时,记录与回放单元109读取图像数据,压缩扩展器108对其进行解码,以加以扩展,然后把所解码的图像信号提供给显示处理器106,从而把所回放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107上。
当显示和记录所捕获的图像信号时,在图像信号处理器104中,数字地校正原始图像中的光学失真。由于光学块101中的透镜的光学特性而引起光学失真。
在此实施例中,在预处理器件200中,对所有像素的失真校正坐标进行编码,并且把结果存储在失真校正存储器113中。于是,当从控制微计算机111接收到所捕获的图像上的坐标时,校正参数解码器112经由变焦插值器114从失真校正存储器113获取相应的压缩的数据,对所压缩的数据进行解码,以恢复失真校正坐标,并且把失真校正坐标输出到图像信号处理器104。从而,图像信号处理器104可以使用所接收的失真校正坐标等,执行失真校正。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用于执行根据此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成像器件100的图像信号处理器104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像信号处理器104包含干线(mainline)信号处理器2、失真校正数据准备电路3、失真校正电路4以及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调整电路(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调整部件)5。
干线信号处理器2为处理干线信号的电路。失真校正数据准备电路3是准备在失真校正电路4中所使用的失真校正数据的电路。
失真校正电路4是通过向由广角镜头并且纵向与水平方向均跨越180度而捕获的图像添加把预先准备的图像失真校正数据、而执行失真校正的电路。
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调整电路5是调整用于从失真校正电路4所输出的数据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的电路。
干线信号处理器2包括信号预处理器21和基于频带的光圈补偿电路(光圈补偿信号添加部件)22。
信号预处理器21把从传感器所提供的信号分离成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并且调整图像质量。
如图3中所示,基于频带的光圈补偿电路22包括针对高频带到低频带的多个光圈补偿信号生成电路AP1、AP2...和APn,以及频带可变光圈补偿信号添加电路221。
图3是示出光圈补偿信号生成电路AP1、AP2...和APn以及频带可变光圈补偿信号添加电路221的配置的方框图。
频带可变光圈补偿信号添加电路221包括频带平移系数生成电路31;乘法电路Gf1、Gf2...和Gfn;以及加法电路47和48。
频带平移系数生成电路31是这样的电路:其使用失真校正电路4中所使用的失真校正数据,生成用于平移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的频带平移系数,即,是这样的电路:其生成对应于由光圈补偿信号生成电路AP1、AP2...和APn所分别生成的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平移系数。
乘法电路Gf1、Gf2...和Gfn把由光圈补偿信号生成电路AP1、AP2...和APn所分别生成的光圈补偿信号乘以频带平移系数生成电路31所生成的频带平移系数,并且将结果输出到加法电路47。
加法电路47计算分别从乘法电路Gf1、Gf2...和Gfn输出的光圈补偿信号的乘法结果的总和,并且把结果输出到加法电路48。加法电路48是将加法电路47的输出加上干线信号的电路。
采用此配置,在根据此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即使在同一图像中使用不同的放大比率来校正失真时,也可以在整个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而且,在根据此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中,通过使用失真校正数据的光圈补偿信号的调整,可以校正因校正图像失真的相机系统中的放大率的部分变化所导致的图像中的分辨率的非均匀性。
另外,在图像信号处理器104中失真校正电路4之前的阶段,在考虑到用于从失真校正数据所获取的当前坐标的失真校正量的情况下,平移其中添加了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因此,可以获取理想的光圈补偿信号,通过该理想的光圈补偿信号,即使在失真校正之后也能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而且,在图像信号处理器104中的失真校正电路4之后的阶段,为补偿因失真校正而损失的光圈补偿信号,使用根据失真校正数据所计算的适当的增益,执行校正。于是,可以获取理想的光圈补偿信号,通过该理想的光圈补偿信号,即使在失真校正之后也能在整个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此实施例涉及这样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用于添加适当的光圈补偿信号,通过该光圈补偿信号,即使在具有使用图像失真校正功能放大或缩小特定区域并输出结果(如部分电子变焦)的功能的相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校正了图像失真之后,也可以维持适当的感知分辨率。
当在图像中生成具有不同放大比率的图像时,在整个图像上添加均匀光圈补偿信号是不适当的,因为输出了具有非均匀感知分辨率的图像。因此,实际上应该根据变焦比率或者失真校正比率来改变所添加的光圈补偿信号,使得所输出图像具有均匀感知分辨率。
假设其中使用了根据此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成像器件包括广角失真校正电路。在采用了广角失真校正的相机系统中,向通过广角镜头且纵向与水平方向均跨越180度而捕获的图像添加预先准备的图像失真校正数据,可以获取没有不自然感觉的图像。
在此实施例中,除了到目前为止已使用的广角失真校正电路之外,在图像信号处理器104中,在失真校正之前的阶段,还提供了频带可变光圈补偿信号添加电路221和将从失真校正电路4所输出的数据乘以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乘法电路81。为了计算用于平移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的系数和使用用于失真校正电路4中的失真校正数据计算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把频带可变光圈补偿信号添加电路221和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乘法电路81连接到失真校正数据准备电路3。
首先,将描述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添加。
在生成光圈补偿信号的现有方法中,根据高频带和低频带光圈补偿信号,生成光圈补偿信号。由于在图像中,在某一频带中添加了光圈补偿信号,所以在图像(如通过部分电子变焦而校正了失真的图像)中,在各个区域中,按不同的方式实施频带调节,使得输出具有非均匀感知分辨率的图像。
鉴于此问题,根据此实施例,与在固定频带中添加光圈补偿信号的现有方法不同,通过如图3中所示而配置的频带可变光圈补偿信号添加电路221,使用广角失真校正中所使用的失真校正数据,估计因失真校正而损失的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从而生成即使在失真校正之后也能维持的适当的光圈补偿信号,并且将光圈补偿信号加到干线信号。
在频带调节时,随着失真校正比率的增加,损失更大量的高频分量,使得仅保留了低频分量的信号。因此,在具有大失真校正比率的区域的情况下,当添加光圈补偿信号时,把所添加的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平移至较低侧。因此,能够获取其中即使在通过失真校正电路4之后也适当保持光圈补偿信号的图像。
图3中所示的频带可变光圈补偿信号添加电路221包括多个针对高频带到低频带的光圈补偿信号生成电路AP1、AP2、AP3...和APn。把光圈补偿信号分别乘以相关的频带平移系数,并且把乘法结果加起来,以得到最终的光圈补偿信号。在后继阶段,把光圈补偿信号加到干线信号上,并且把结果输入到失真校正电路4。
频带平移系数生成电路31根据从失真校正数据准备电路3所提供的失真校正数据,计算各滤波器的增益。参照图4,为了计算各滤波器的增益系数54,首先,使用失真校正数据计算当前像素的局部缩小比率51,可以根据失真校正比率和图像缩小比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局部缩小比率51。然后,使用局部缩小比率51,估计失真校正电路4中的信号的通带(passband)52。如先前所描述的,随着缩小比率的增加,频带调节变得越来越为严格,因此损失了大量的信号。接下来,根据所估计的通带52,确定光圈补偿信号的最佳频带53,通过该最佳频带53,即使在失真校正之后也不会损失光圈补偿信号。在可以估计经历调节的频带的该方法中,可以唯一地确定理想的信号,通过该理想的信号,即使在失真校正之后也不损失光圈补偿信号。
图4是频带平移系数生成电路31的功能框图。为了生成期望光圈补偿信号,频带平移系数生成电路31调整滤波器信号f1到fn的增益,如图4中所示。例如,在1倍放大的情况下,通过向高频带侧上的f1、f2等施加大的增益而生成光圈补偿信号,使得可突出轮廓。另一方面,在缩小的情况下。通过向低频带侧上的fn、fn-1等施加大的增益而生成光圈补偿信号,使得不会因频带调节而损失光圈补偿信号。通过使用多个滤波器信号,允许具有改进的精度的调整。即,通过改变滤波器信号的各个增益,平移其中添加了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
图5A示出了多个频带可变光圈补偿信号。图5B示出了针对弱频带调节(1倍放大)的区域所生成的、其中保留了高频带分量的光圈补偿信号。图5C示出了针对剧烈频带调节(缩小)的区域所生成的、其中保留了低频带分量的光圈补偿信号。
图6A是用于解释1倍放大的图。图6B是用于解释缩小的图。
当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的功能为开启时,把通过以上所描述的处理所获取的光圈补偿信号加到干线信号上。于是,如图6中所示,添加了理想的光圈补偿信号,通过该理想的光圈补偿信号,即使失真校正之后也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以下,将描述图7中所示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乘法电路81。
在现有方法中,把通过失真校正所获取的图像直接转换成用于输出的数据,例如,按NTSC(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格式。然而,当局部地采用电子变焦时,在图像中存在具有因局部变焦比率所导致的不同频带调节的区域,以致感知分辨率在整个图像上不均匀。
根据此实施例,通过对通过图像失真校正所获取的图像执行图像处理,校正了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感知分辨率的非均匀性,从而在整个图像上实现了均匀感知分辨率。即,光圈补偿信号生成器61根据通过失真校正所获取的图像而生成光圈补偿信号,乘法电路63把光圈补偿信号乘以根据当前像素的失真校正比率所生成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并且加法电路64把所得到的光圈补偿信号加到干线信号上。
与前一阶段中用于平移频带的系数的生成相类似,随着失真校正比率的增加,因频带调节损失的高频分量的量变得越来越大,以致仅保持了低频分量。因此,输出了具有非均匀感知分辨率的图像。在通过利用取决于区域的不同失真校正量的失真校正而获取的图像中,期望通过在具有大量失真校正的区域中施加大的光圈补偿增益,以补偿所损失的信号,而不在具有少量失真校正的区域中施加光圈补偿增益,在整个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如图8中所示所配置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生成器62,使用在失真校正电路4中所使用的失真校正数据,计算光圈补偿增益。首先,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生成器62使用失真校正数据,计算当前像素的局部缩小比率71。可以根据失真校正比率和图像缩小比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局部缩小比率71。
然后,使用局部缩小比率71,估计失真校正电路4中的信号的通带72。如先前所描述的,随着缩小比率的增加,频带调节变得越来越严格,以致损失了更大量的信号。
接着,根据所估计的通带72,计算用于乘以光圈补偿信号的步进值增益73。从示出通带和光圈补偿增益之间的关系的图9可理解,随着通带变得越来越窄,光圈补偿增益增加,而随着通带变得越来越宽,光圈补偿增益减小。即,随着电路的频带调节变得更加严格,更大量的光圈补偿信号损失,因此应该把光圈补偿信号乘以相应大的光圈补偿增益,以补偿所损失的光圈补偿信号。另一方面,在弱通带调节(如1倍放大)的情况下,不必施加大的光圈补偿增益(参照图10)。
把如所描述地计算的光圈补偿增益乘以根据干线信号所生成的光圈补偿信号,以生成添加于通过失真校正所获取的信号的光圈补偿信号。通过根据失真校正数据确定适当的光圈补偿增益,可以在所得到的信号中维持平滑的频带特性。当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乘法功能为开启时,乘以针对整个图像所计算的光圈补偿增益。于是,即使在失真校正之后,也可以在图像中维持均匀感知分辨率。
如以上所描述的,通过把图像失真校正之前所执行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加法与图像失真校正之后所执行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乘法相结合,可以获取具有均匀感知分辨率的图像。
图11A到11C是图像失真校正过程、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添加过程、以及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添加过程的流程图。
图11A是根据此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主流程图。图11B是图11A中所示的主流程图中的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添加过程的流程图。图11C是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添加过程的流程图。
参照图11A、11B和11C中所示的流程图,在图11A中所示的主流程图中的步骤S3中,执行图11B中所示的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添加过程,并且在主流程图中的步骤S6中,执行图11C中所示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添加过程。
在11B中所示的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添加过程中,设置图像的有效范围(步骤S11)、获取用于当前坐标值的失真校正数据(步骤S12)、以及根据该失真校正数据计算失真校正之后的频带调节(步骤S13)。然后,在考虑到频带的情况下,生成光圈补偿信号,以致即使在失真校正之后仍将维持光圈补偿信号(步骤S14),并且把所生成的光圈补偿信号加到干线信号上(步骤S15)。在图像的整个有效范围上执行从步骤S12至步骤S15的处理(步骤S16)。
在图11C中所示的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添加过程中,设置图像的有效范围(步骤S21),获取用于当前坐标值的失真校正数据(步骤S22),以及根据当前坐标值的失真比率计算光圈补偿增益(步骤S23)。然后,添加所计算的光圈补偿增益(步骤S24)。在图像的整个有效范围上执行从步骤S22至步骤S24的处理(步骤S25)。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例,在涉及与图像失真校正相关的部分电子变焦的处理中,校正了整个图像上的感知分辨率的非均匀性。
另外,可使用失真校正数据估计图像失真校正之后的频带调节。因此,可以有效地添加光圈补偿信号。
而且,由于根据多个信号生成光圈补偿信号,所以可按改进的精度来控制光圈补偿信号。
另外,通过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后,使用失真校正数据控制光圈补偿信号的增益,可以实现平滑的频率特性。
而且,可以把此处所提出的对失真校正数据的使用应用于改善图像质量的技术,例如阴影校正。
另外,可通过按现有变焦功能调整光圈补偿信号而提高图像质量。
这一技术领域中的熟练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所附权利要求或者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可以依据设计要求以及其它因素,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改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6年12月6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6-329567相关的主题,特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此处,以作参考。

Claims (6)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调整使用失真校正数据的光圈补偿信号,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通过部分转换放大比率而在图像中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2.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对通过图像失真校正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失真校正数据计算适当的增益,并且补偿因图像失真校正所损失的光圈补偿信号,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3.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前,对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针对当前坐标值的失真校正量,平移其中添加了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其中根据失真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失真校正量,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
4.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用于根据失真校正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光圈补偿信号添加部件,用于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前的阶段,把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添加到干线信号,所述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对应于其中因图像失真校正损失了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以及
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调整部件,用于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后的阶段,使用基于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所生成的光圈补偿信号,对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其中使用在图像失真校正中所使用的失真校正数据来计算所述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光圈补偿信号添加部件基于图像失真校正中所使用的失真校正数据,计算用于平移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的系数,以及
其中,所述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调整部件使用在图像失真校正中所使用的失真校正数据来计算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把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乘以根据通过图像失真校正所获取的图像所生成的光圈补偿信号,并且把乘以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的光圈补偿信号加上干线信号。
6.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用于根据失真校正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校正因图像失真校正所导致的非均匀感知分辨率,从而可在整个所显示的图像上实现均匀感知分辨率,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光圈补偿信号加法器,被配置为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前的阶段,把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添加到干线信号,所述可变频带光圈补偿信号对应于其中因图像失真校正损失了光圈补偿信号的频带;以及
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在图像失真校正之后的阶段,使用基于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所生成的调光圈补偿信号,对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其中使用在图像失真校正中所使用的失真校正数据来计算所述步进值光圈补偿增益。
CN2007101967680A 2006-12-06 2007-12-06 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7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9567/06 2006-12-06
JP2006329567A JP2008146155A (ja) 2006-12-06 2006-12-06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7941A true CN101197941A (zh) 2008-06-11
CN101197941B CN101197941B (zh) 2012-10-24

Family

ID=3949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676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7941B (zh) 2006-12-06 2007-12-06 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20703B2 (zh)
JP (1) JP2008146155A (zh)
CN (1) CN1011979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7738A (zh) * 2009-02-11 2012-01-11 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大地测量装置
CN106851512A (zh) * 2010-10-14 2017-06-13 索诺瓦公司 调整听力设备的方法及根据所述方法可操作的听力设备
CN110660013A (zh) * 2018-06-28 2020-01-07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器件、图像识别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2216B2 (ja) 2008-09-30 201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48061A (ja) * 2008-12-22 2010-07-01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等倍度調整方法
JP5197447B2 (ja) * 2009-03-12 2013-05-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5679791B2 (ja) * 2010-12-14 2015-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914813B2 (ja) * 2011-01-06 2016-05-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カメラ、歪み補正装置、及び歪み補正方法
US9143709B1 (en) * 2011-05-09 2015-09-22 Exelis, Inc.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NUC) gain damping
JP5924020B2 (ja) * 2012-02-16 2016-05-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5619124B2 (ja) * 2012-12-20 2014-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800970B2 (ja) * 2014-08-29 2015-10-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516434B2 (ja) * 2014-10-15 2019-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
GB2547842B (en) * 2014-12-04 2020-09-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program, and record medium
JP6582618B2 (ja) * 2015-06-29 2019-10-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テンプレートマッチングプログラム、テンプ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法およびテンプレートマッチング装置
JP7363555B2 (ja) * 2020-02-14 2023-10-1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3618A (en) * 1970-08-29 1974-05-22 Marconi Co Ltd Colour television camera equipments
DE2309884C3 (de) * 1973-02-28 1981-10-22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Schaltung zur Aperturkorektur von in einem vorgegebenen Amplitudenbereich begrenzten Bildsignalen
JPH0757003B2 (ja) * 1983-05-09 1995-06-14 大日本スクリ−ン製造株式会社 画像走査記録装置
JP2539682B2 (ja) * 1989-04-04 1996-10-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的に拡大撮影可能な撮像装置
US6243131B1 (en) * 1991-05-13 2001-06-05 Interactive Pictur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irectly scanning a rectilinear imaging element using a non-linear scan
US5343243A (en) * 1992-01-07 1994-08-30 Ricoh Company, Ltd. Digital video camera
JPH08256295A (ja) * 1994-12-21 1996-10-0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H10164326A (ja) * 1996-11-28 1998-06-19 Minolta Co Ltd 画像取り込み装置
JP2002369071A (ja) 2001-06-08 2002-12-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実装した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023716B2 (ja) * 2001-12-27 2007-1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解像度補正装置、解像度補正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解像度補正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4242125A (ja) 2003-02-07 2004-08-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4250437B2 (ja) * 2003-03-04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88100A (ja) * 2003-03-25 2004-10-14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移動体カメラ
JP4337463B2 (ja) 2003-08-06 2009-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5252626A (ja) * 2004-03-03 2005-09-15 Canon Inc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104571B2 (ja) * 2004-03-29 2008-06-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歪曲補正装置及びこの歪曲補正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US7920200B2 (en) * 2005-06-07 2011-04-05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device with two cylindrical lense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7738A (zh) * 2009-02-11 2012-01-11 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大地测量装置
CN102317738B (zh) * 2009-02-11 2013-07-10 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大地测量装置
US8699756B2 (en) 2009-02-11 2014-04-15 Leica Geosystems Ag Geodetic measuring device
CN106851512A (zh) * 2010-10-14 2017-06-13 索诺瓦公司 调整听力设备的方法及根据所述方法可操作的听力设备
CN106851512B (zh) * 2010-10-14 2020-11-10 索诺瓦公司 调整听力设备的方法及根据所述方法可操作的听力设备
CN110660013A (zh) * 2018-06-28 2020-01-07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器件、图像识别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10660013B (zh) * 2018-06-28 2024-04-26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器件、图像识别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46155A (ja) 2008-06-26
US20080137980A1 (en) 2008-06-12
US8320703B2 (en) 2012-11-27
CN101197941B (zh) 201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7941B (zh) 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US7932935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ducing deterioration of an image even when the gain increased
EP2129105B1 (en) Image reproducing apparatus, image reproducing method,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maging apparatus
US8233060B2 (en) Image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20070027605A (ko) 화상 압축 처리 장치, 화상 압축 처리 방법 및 화상 압축처리 프로그램
EP1555809A1 (en) Imaging system and reproducing system
JP5525592B2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RU244661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я,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я
JP624217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27244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7499087B2 (en) Noise reducing device and noise reducing method
US20080007629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image signal
US20050062861A1 (en) Image pickup device
JP5213604B2 (ja) 撮像装置
JP2018110300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702088B2 (ja) 画像信号のノイズ低減方法、ノイズ低減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0199994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281654A (ja) 画像再生装置
JPH11168653A (ja) 輪郭補償システム
WO201711019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20255768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撮像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103341A (ja) 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08258836A (ja) 撮像装置、信号処理回路、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24217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3770516B2 (ja) 画像出力装置及び画像出力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