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7799A - 数字解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解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7799A
CN101197799A CNA2007101412850A CN200710141285A CN101197799A CN 101197799 A CN101197799 A CN 101197799A CN A2007101412850 A CNA2007101412850 A CN A2007101412850A CN 200710141285 A CN200710141285 A CN 200710141285A CN 101197799 A CN101197799 A CN 101197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ignal
value
received signal
scheduled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12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7799B (zh
Inventor
海木延佳
坂井孝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97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7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7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05Correction of errors induced by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if related to the coding algorith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according to sign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字解调装置,包括向构成接收信号的接收单元以及解调接收信号的解调单元的每一电路元件供给功率的供给单元。该装置还包括:纠正单元,用于纠正由于该接收信号的传输路径上产生的噪声所引起的误差;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指示在纠正单元纠正误差时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量的值;判定单元,用于根据由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值判定接收信号的接收状况在预定期间内是否良好;以及降低单元,用于在判定单元判定接收状况良好时降低供给单元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的功率。判定单元根据在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值指示噪声已落在预定基准量以下之后的预定期间里由计算单元重复计算出的值来判定接收状况。

Description

数字解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解调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接收已调制信号并将其解调的装置中,必须保证每个电路元件被供给一定强度的功率以获得正确解调的信号。必要的供给功率的强度根据信号的接收状况而改变。例如,在电路元件中,当接收状况不佳时必须增大供给功率。然而,在良好的接收状况下,供给功率则不需要增大那么多。因此,为了降低功耗,可以想到根据信号的接收状况来控制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的功率。
日本未审专利特开2005-33671号公报中公开的一种装置接收电视广播并解调该广播的信号以再现声音和图像。在该装置中,根据接收状况来控制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的功率。更具体地,当信号的接收电平在一阈值以下时停止向信号接收器供给功率,而当接收电平超过该阈值时重新开始功率供给。因为在接收电平极差时功率供给被停止,所以降低了功耗。
然而在以上公报的装置中,功率供给在接收电平不大于阈值后立即被停止,并且功率供给在接收电平超过阈值后立即被开始。在这种构造中,功率供给会根据接收状况仅仅暂时的变化而被停止或开始。例如,当阈值以下的接收电平暂时增大到超过阈值并随后立即回到阈值以下的电平时,功率供给会根据接收电平的暂时增大而被开始,并且即使在接收电平回到阈值以下的电平之后功率仍保持被供给。因此,在供给的功率在接收状况改变后立即改变的构造中,不能根据接收状况正确地控制功率供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解调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功率能够根据包括暂时变化在内的接收状况的变化来被正确地供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数字解调装置包括:构成接收单元和解调该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的解调单元的多个电路元件;供给单元,用于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功率;纠正单元,用于纠正由于接收信号的传输路径上产生的噪声所引起的误差;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指示在纠正单元纠正误差时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量的值;判定单元,用于根据在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值指示噪声已落在预定基准量以下之后的预定期间里由计算单元重复计算出的值,来判定接收信号的接收状况在该预定期间里是否良好;以及降低装置,用于在判定单元判定接收状况良好时降低供给单元向每个电路单元供给的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构成接收单元和解调由该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的解调单元的多个电路元件、以及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功率的供给单元的数字解调装置的一种控制方法,包括:纠正步骤,用于纠正由于接收信号的传输路径上产生的噪声所引起的误差;计算步骤,用于计算指示在在纠正步骤中纠正误差时信号中所含的噪声量的值;判定步骤,用于根据在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值指示噪声已落在预定基准量以下之后的预定期间里在计算步骤中重复计算出的值,来判定接收信号的接收状况在该预定期间里是否良好;以及降低步骤,用于当在判定步骤中判定接收状况良好时降低供给单元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的功率。
根据本发明,即使当算出值指示噪声量已落在基准量以下时,在计算出指示噪声量已落在基准量以下的值之后的预定期间里还是多次重复对指示噪声量的值的计算。根据算出值来判定接收状况是否良好。因此,在接收状况仅是暂时得到改善时,并不判定接收状况为良好。这使得能够更加恰当地降低供给的功率。因为供给的功率在接收状况被判定为良好时被降低,所以抑制了整个装置的功耗。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接收信号是信号列的形式,其中各自具有预定长度的多个单位信号被连续排列,纠正单元对每个单位信号纠正由于信号列的传输路径上产生的噪声所引起的误差,计算单元根据由纠正单元对多个单位信号执行的纠正量来计算指示关于这多个单位信号各自的噪声量的值的平均值,并且判定单元根据在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平均值指示噪声已落在预定基准量以下之后的预定期间里由计算单元重复计算出的平均值,来判定接收信号的接收状况在该预定期间里是否良好。当接收状况在比单位信号的长度短的期间里变化时,如果根据在这样短的期间里的变化来控制供给的功率,那么功率会被频繁地改变或者控制跟不上接收状况的变化。因此,不能执行恰当的控制。然而根据以上特征,当对每个单位信号执行纠正时,关于多个单位信号计算出各自指示所纠正噪声的强度的值的平均值。根据该平均值来控制供给的功率。因此,由于是根据一定程度长期间里接收状况的变化来控制供给的功率,所以供给的功率被恰当地控制。该平均值可以是每单位信号的平均值或是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值。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当计算单元在预定期间里重复计算出的任何平均值有任何一个都指示噪声已落在预定基准量以下时,判定单元判定接收信号的接收状况在该预定期间里良好。根据该特征,当接收状况暂时变化时,不改变供给的功率。只有当一定期间里平均值指示所纠正的噪声量在基准量以下时,才改变供给的功率。这使得更加能够确保恰当地控制供给的功率。
在本发明中,判定单元可根据计算单元在预定期间里重复计算出的值的全体的方差与指示噪声已落在预定基准量以下的值之间的关系,来判定接收状况是否良好。根据此特征,基于这多个算出值以何种方式分布,就可恰当地控制供给的功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纠正单元包括对接收信号列中所包含的每个单位信号实施波形均衡的波形均衡单元,并且计算单元计算关于波形均衡单元所实施的波形均衡的调制误差率(MER)作为指示噪声量的值。当波形均衡被执行时,可容易地计算MER。这实现了计算单元的简单构造。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理解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蜂窝电话的外观图;
图1B是示出了该蜂窝电话的大致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B中所示调谐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图1B中所示解调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图1B中所示控制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了由图4的控制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A到6C是将在图5的处理中调用的子例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蜂窝电话1000的外观图。图1B示出了包括在蜂窝电话1000中的数字解调装置1的大致构成。
该实施例的蜂窝电话1000中包括数字解调装置1。数字解调装置1对由蜂窝电话1000通过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Sr进行解调。从输出自数字解调装置1的已解调信号取出关于文字、图像、声音、或程序的数据的信息,并再现该数据。这些文字、图像等通过电话1000上所设的未示出的显示器和未示出的扬声器被提供给蜂窝电话1000的用户。另外,数字解调装置1可被采用在该种蜂窝电话之外的其它数字接收器中,例如数字电视(TV)接收器、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或使用无线LAN的个人计算机(PC)等。
数字解调装置1中包括调谐器100、解调器200、以及控制器300。调谐器100被电连至解调器200。调谐器100还被电连至天线并对通过该天线接收到的信号Sr实施频道选择处理。即,调谐器100从信号Sr所包含的多个频道当中选出单个频道,并接收该单个频道。调谐器100然后将该选择性地接收的频道的信号转换为中频(IF)信号,该中频信号被发送至解调器200。解调器200接收发送自调谐器100的IF信号;解调该IF信号;并随后输出已解调的信号。已解调信号是例如所谓的传输流(TS)信号。
数字解调装置1由多个电路元件组成。以下说明中如果不作另外指定,则每个电路元件可由专用于起独立功能作用的一组电路组件构成;或可由诸如通用处理器等硬件组件以及使诸如处理器等硬件组件操作以起到将在稍后说明的各个功能的作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在后一种情形中,每个电路元件是通过组合这些硬件组件和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接下来将对由蜂窝电话1000接收的信号列进行说明。被蜂窝电话1000接收的信号列是由多个载波传输的。在本实施例的以下示例中,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法来传输将由蜂窝电话1000接收的信号列。
根据OFDM方法的信号是信号列的形式,其中各自具有规定长度的许多个码元被连续排列。每个码元包含有彼此重叠的多个单位信号。这些单位信号是通过根据具有预定数据长度的数据调制不同频率的载波得到的。每个码元在除包含数据的有效部分之外的部分包含保护间隔。与有效部分后端的一部分具有完全相同的信号成分的保护间隔被设置在码元的前端。利用保护间隔来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在从发送该信号列的发送站到蜂窝电话1000的传输路径中产生的多个多径波的影响。一个码元中所包含的有效部分的长度被称为有效码元长度。
OFDM信号还包含多个离散的导频信号。当信号列中所包含的单位信号被排列在由时间轴和频率轴定义的平面中时,OFDM信号中所包含的这些离散的导频信号沿时间轴和频率轴中的任意一个等间隔地排列。这些离散的导频信号形成根据规定编码方法等表示并以预定的排列顺序被插入到信号列中的数列。换言之,这些离散的导频信号被排列在信号列中从而使得在由各离散的导频信号指示的数值被以该预定排列顺序从信号列中取出时,根据该规定编码方法表示的数列被再现。
此外,本实施例中假设的信号列接受了各种交织和各种编码以便能够执行误差纠正以纠正信号列中产生的误差。例如,对于编码,使用了Reed-Solomon(RS)编码和Viterbi编码。对于交织,使用的是比特交织、字节交织、时间交织、以及频率交织。如上所述的交织是对与发送信号中所包含的信号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时间或频率上的重新排列。通过在蜂窝电话1000中对已实施了各种编码和各种交织的信号列实施解调处理和解交织处理,信号列中所包含的误差可以得到纠正。
对于本实施例中假设的信号列,适用根据日本数字地面广播的传输系统。对于日本数字地面广播,采用了综合业务数字广播——地面(ISDB-T)系统。
图2是示出了调谐器100的构成的框图。调谐器100中包括RF放大器单元101、混频器单元102、VCO-PLL单元103、滤波器单元104、以及IF放大器单元105。输入到调谐器100的信号Sr由RF放大器单元101放大,并随后被输出到混频器单元102。VCO-PLL单元103根据与特定频道相对应的频率生成混频信号,即进行频道选择处理。由VCO-PLL单元103生成的混频信号被输出到混频器单元102。混频器单元102根据输出自RF放大器单元101的信号Sr的IF频率以及来自VCO-PLL单元103的混频信号生成IF信号Si。
由混频器单元102生成的IF信号Si被输出到滤波器单元104。滤波器单元104从输出自混频器单元102的信号Si中去除不需要的信号成分。已被去除了不需要的信号成分的信号Si被输出到IF放大器单元105。IF放大器单元105放大输出自滤波器单元104的信号Si,并随后将经放大的信号Si输出到解调器200。
调谐器100中还包括功率供给单元110。功率供给单元110向RF放大器单元101、混频器单元102、滤波器单元104、以及IF放大器单元105当中的每一个供给功率。RF放大器单元101等由从功率供给单元110供给的各功率运作。功率供给单元110中存储将在以下说明的表1的数据,表1示出了要向RF放大器单元101等供给的功率强度。
表1包含n组电流值,其中每组由与从RF放大器单元101到IF放大器单元105中的各单元相对应的电流值组成。表1中所包含的电流值——诸如Ir1到Irn以及Im1到Imn等——已被设置成满足Ir1≥Ir2≥Ir3≥…≥Irn(<Ir1);Im1≥Im2≥Im3≥…≥Imn(<Im1)等条件。简言之,这些电流值被设置成从表1中的上一行到下一行逐步递减。
功率供给单元110中存储1到n当中指示当前组号的一个数字。通过参照表1,功率供给单元110将对应于当前组号的组的电流值的电流供给至对应于各电流值的RF放大器单元101到IF放大器单元105。例如,在当前组号为3时,功率供给单元110向RF放大器单元101供给Ir3的电流;向混频器单元102供给Im3的电流;依此类推。控制器300向功率供给单元110发送指示功率供给单元110将当前组号更新为新组号的信号。当接收到该信号时,功率供给单元110将当前组号更新为由来自控制器300的该信号指示的新组号。
[表1]
  组号   RF放大器单元   混频器单元
  1   Ir1   Im1
  2   Ir2   Im2
  3   Ir3   Im3
  ..   ..   .. ..
  n   Irn   Imn
接下来将对解调器200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了解调器200的构成的框图。如图3所示,解调器200由诸如ADC单元201等将在以下说明的多个电路元件构成。
解调器200中包括:ADC单元201、AFC码元同步单元202、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单元203、帧同步单元204、波形均衡单元205、以及误差纠正单元206。从调谐器100输出的IF信号Si被输入到ADC单元201。ADC单元201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经转换的数字信号输出到AFC码元同步单元202。
AFC-码元同步单元202对输出自ADC单元201的数字信号实施滤波处理等。AFC码元同步单元202确定由稍后将说明的FFT单元203进行傅立叶变换的起始点,即码元同步点,并执行码元同步。AFC码元同步单元202随后将经同步的数字信号输出到FFT单元203。在一变形中,AFC码元同步单元202可将关于码元同步点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300。在另一变形中,AFC码元同步单元202可推导关于指示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器300。
在ISDB-T系统中,指示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包括有效码元长度为252μs的模式1、有效码元长度为504μs的模式2、以及有效码元长度为1008μs的模式3。当码元同步点被确定时,将使得能够实现多径波影响最小的最适合的接收的点设置到该同步点。作为确定该同步点的方法,使用了其中参照信号的相关性或者通过使用诸如离散的导频信号等导频信号来纠正相移等的方法。
FFT单元203通过时频傅立叶变换来转换从AFC码元同步单元202输出的数字信号。对于该傅立叶变换,一般使用所谓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FT单元203将已被实施傅立叶变换的数字信号依次输出到帧同步单元204。
帧同步单元204以帧为单位来同步从FFT单元203输出的每个数字信号。一帧由例如204个码元构成,并且从一帧信号获得一批TMCC信息。由帧同步单元204同步的数字信号被输出到波形均衡单元205。
根据数字信号中所包含的离散的导频信号,波形均衡单元205对由帧同步单元204同步的数字信号实施波形均衡。波形均衡是用以纠正发生在每个单位信号中的星座与基准值的偏移的一种信号纠正。星座与基准值的偏移主要是由于信号传输路径中产生的噪声引起的。
波形均衡如下执行。首先,波形均衡单元205从输出自帧同步单元204的信号列提取出离散的导频信号。另一方面,波形均衡单元205根据离散导频信号使用的规定编码方法依次生成指示数列的信号作为基准信号。波形均衡单元205随后将每个提取出的离散导频信号除以所生成的相应基准信号。
接下来,波形均衡单元205沿时间轴或频率轴中的任意一个内插以上除法结果。内插使用的是线性内插法、最大似然估计法等。波形均衡单元205随后将输出自帧同步单元204的信号列中所包含的相应单位信号除以每个内插的数值。由此来对信号列实施波形均衡。已应用了波形均衡的单位信号被解映射为各自具有预定数据长度的数据项。解映射的结果被输出到误差纠正单元206。
另一方面,在解映射信号列时,波形均衡单元205针对每个单位信号测量已实施了波形均衡的信号列的星座与星座基准值的差异,即调制误差率(MER)。MER指示接收信号的星座误差。在本实施例中,MER的具体值被计算成使得值越大指示相对于接收信号强度而言噪声量越小。由波形均衡单元205针对各个单位信号测出的MER测量值以实施波形均衡的顺序被输出到控制器。
误差纠正单元206对输出自波形均衡单元205的信号实施误差纠正。误差纠正是通过与发送侧上对信号实施的交织和编码相对应的解交织和解码来执行的。已实施了各种交织的数字信号通过解交织被恢复为交织前的数字信号。另外,已编码信号通过解码被恢复为编码前的数字信号。由此,由于通过传输路径而被包含在信号中的各种误差得到纠正。在一变形中,误差纠正单元206可在对数字信号实施误差纠正时测量误差纠正量,并计算误码率(BER)。计算出的BER可被输出到控制器300。
已由解调器200如上所述地对其实施解调的数字信号作为TS信号从解调器200输出。
图4是示出了控制器300的构成的框图。控制器300包括诸如处理器和存储器等硬件组件,以及包括使硬件组件起到组号存储单元301、平均值计算单元302、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以及组号设置单元304的作用的计算机程序和各种数据项在内的软件组件。
组号存储单元301中存储自然数1到n中的一个数字。所存储的自然数对应于上表1中各电流值组中当前的组号。平均值计算单元302根据发送自解调器200的指示MER测量值的数据计算MER的平均值。该平均值是对应于每个单位信号的在对预定数目的单位信号实施了波形均衡时测得的多个MER测量值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计算单元302计算的平均值,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当前信号接收状况是否良好。组号设置单元304根据接收状况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来确定组号。组号设置单元304随后将指示该组号的数据发送到调谐器100,并指示组号存储单元301存储指示该组号的数据。
图5是示出将由控制器300的功能性组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满足控制器300执行功率供给控制的条件时图5的处理开始。例如,在蜂窝电话1000开始接收特定广播时的时机图5的处理开始。
首先,在步骤S1,控制器300在组号存储部分301中设置默认组号,并向调谐器100发送指示将组号设为1的信号。该默认组号为1。即在表1所示的多个组中,最大电流值的那组是默认的。
接着,在步骤S2,控制器300等待一定的时间长度。在步骤S3,平均值计算单元302计算MER的平均值。该平均值是例如通过累加从解调器200依次发送的预定数目的MER测量值并将总和除以MER测量值的数目来计算的。
接着,在步骤S4,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在步骤S3由平均值计算单元302计算出的MER平均值是否在预定减少阈值以上。已达到该减少阈值的MER平均值指示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量相对于接收信号的强度已达到某一基准量。该基准量已被优选地设为充分小于解调器200能正确解调接收信号时噪声量的极限值。理由如下。在基准量已被如此设置的情形中,当MER平均值超过减少阈值时,噪声充分小于导致不能正确解调的极限量。因此,即使当在调谐器100中供给的功率被减小时,也不会在解调中出现问题。
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在减少阈值以上,即步骤S4中为是时,流程前进至步骤S9,在此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是否已连续落在减少阈值以上预定的次数,例如5次。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没有连续落在减少阈值以上该预定的次数,即步骤S9中为否时,控制器300重新从步骤S2起执行处理。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已连续落在减少阈值以上预定的次数,即步骤S9中为是时,控制器300执行步骤S10的电流值减少处理并随后执行步骤S7的处理。
如上所述,即使在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在从步骤S2到S4以及S9的一连串处理中判定MER平均值已落在预定的减少阈值以上时,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也不立即判定接收状况良好。MER平均值的计算被重复多次。只有在计算出的MER平均值已连续落在减少阈值以上预定的次数时,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才判定接收状况良好,然后执行电流值减少处理。换言之,只有在MER平均值一旦落在减少阈值以上后良好接收状况稳定持续预定期间时,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才判定接收状况良好。
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在步骤S4判定MER平均值小于减少阈值,即步骤S4中为否时,流程前进至步骤S5,在此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是否在小于减少阈值的一预定的复位阈值以下。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在复位阈值以下,即步骤S5中为是时,控制器300执行步骤S11的电流值复位处理,并随后执行步骤S7的处理。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大于复位阈值,即步骤S5中为否时,流程前进至步骤S6,在此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是否在大于复位阈值且小于减少阈值的一预定的增加阈值以下。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在增加阈值以下,即步骤S6中为是时,控制器300执行步骤S12的电流值增加处理,并随后执行步骤S7的处理。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MER平均值大于增加阈值,即步骤S6中为否时,控制器300执行步骤S7的处理。
在步骤S7,控制器300判定是否应结束一系列功率供给控制步骤。当控制器300判定满足结束这一系列功率供给控制步骤的条件时,例如,当特定广播的接收结束,即步骤S7中为是时,流程前进至步骤S8,在此控制器300将电流组号设为作为默认值的1;指示组号存储单元301存储该电流组号;并向调谐器100发送指示调谐器100将电流组号设为1的信号。随后该一连串的功率供给控制步骤结束。当控制器300在步骤S7中判定应继续这一连串的功率供给控制步骤,即步骤S7中为否时,控制器300从步骤S2起再次执行处理。
图6A到6C是将在图5的处理中调用的电流值减少处理、电流值复位处理、以及电流值增加处理的流程图。当电流值减少处理被调用时,首先在步骤S20,组号设置单元304判定存储在组号存储单元301中的当前组号是否小于n。当组号设置单元304判定当前组号在n以上,即步骤S20中为否时,电流值减少处理随即结束。当组号设置单元304判定当前组号小于n,即步骤S20中为是时,流程前进至步骤S21,在此组号设置单元304指示组号存储单元301将所存储的组号递增1;并向调谐器100发送指示调谐器100将当前组号更新为已递增1的新组号。由此,调谐器10中的供给的总功率被降低。电流值减少处理随即结束。
当电流值复位处理被调用时,首先,在步骤S25,组号设置单元304判定存储在组号存储单元301中的当前组号是否大于1。当组号设置单元304判定当前组号在1以下,即步骤S25中为否时,电流值复位处理随即结束。当组号设置单元304判定当前组号大于1,即步骤S25中为是时,流程前进至步骤S26,在此组号设置单元304指示组号存储单元301存储默认值1;并向调谐器100发送指示调谐器100将当前组号更新为1的信号。电流值复位处理随即结束。
当电流值增加处理被调用时,首先,在步骤S30,组号设置单元304判定存储在组号存储单元301中的当前组号是否大于1。当组号设置单元304判定当前组号在1以下,即步骤S30中为否时,电流值增加处理随即结束。当组号设置单元304判定当前组号大于1,即步骤S30中为是时,流程前进至步骤S31,在此组号设置单元304指示组号存储单元301将所存储的组号递减1;并向调谐器100发送指示调谐器100将当前组号更新为已递减1的新组号。由此,调谐器中供给的总功率增加。电流值增加处理随即结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MER平均值落在减少阈值以上仅一次时,并不立即判定接收状况良好。只有当MER平均值落在减少阈值以上预定的次数时,才判定接收状况良好,并减少供给的功率。换言之,只有当判定MER平均值稳定持续了预定期间时,才判定接收状况良好。因此,即使当MER平均值暂时落在减少阈值以上时,也不立即改变供给的功率。这使得功率供给稳定。另外,由于在接收状况良好时减少了供给的功率,所以抑制了蜂窝电话1000的总功耗。
当MER平均值落在小于减少阈值的增加阈值以下时,执行用于增加供给的功率的处理。因此,一度被减少的供给功率在接收状况恶化时被增加。这确保了接收信号的正确解调。此外,当MER平均值落在小于增加阈值的复位阈值以下时,供给功率的强度被设为默认组值1,即最大电流值那一组。因此,即使当接收状况急剧恶化时,也能对供给功率进行适当的控制以应付接收状况的急剧恶化。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接收状况良好的处理。图7是示出了与图5相对应的在第二实施例中将由控制器30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7中,在处理上与图5中相同的步骤分别用与图5中相同的步骤编号标示,例如,步骤S1等。以下,将省略对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和处理的说明。
图7的流程与图5的流程区别在于步骤S101到S103。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在步骤S4判定MER平均值落在减少阈值以上,即步骤S4中为是时,流程前进至步骤S101,在此平均值计算单元302逐一存储发送自解调器200的MER值。平均值计算单元302重复MER值的积累直到平均值计算单元302判定已存储了预定数目的MER值,即在步骤102中判定结果为否时流程返回步骤S101。当已存储了预定数目的MER值,即步骤S102中为是时,流程前进至步骤S103,在此平均值计算单元302计算所积累的MER值的平均值以及这些MER值的方差。此外,根据平均值计算单元302计算出的MER值的方差,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在步骤S103中判定接收状况是否良好。
更具体地,平均值计算单元302计算MER值的方差,并且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根据该方差估计MER值的分布。例如,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假定MER值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根据平均值计算单元302计算出的方差,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计算该正态分布中大于减少阈值的部分相对于整个分布的比率。当该比率在预定比率以上时,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接收状况良好,即步骤S103中为是。当该比率小于预定比率时,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接收状况不良,即步骤S103中为否。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接收状况良好时,控制器300执行步骤S10的电流减少处理。当接收状况判定单元303判定接收状况不好时,控制器300从步骤S2起执行处理。
即,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判定MER平均值已落在减少阈值以上时,在该判定后的预定期间里积累多个MER值,例如500个MER值。从这些MER值的方差估计MER值的分布。根据该分布中在减少阈值以上的那部分的比率是否在预定比率以上,判定接收状况是否良好。例如,当统计地假设正态分布并且平均值和方差分别由μ和δ2表示时,由于MER值分布的95.4%落在μ±2δ的范围内,所以根据μ±2δ的阈值来判定接收状况是否良好。因此,根据MER值以何种方式分布,能够确切地把握接收状况是否良好。
以上已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绝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作出各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的是向调谐器100的每个电流元件供给的电流。然而,在变形中,也可控制电压。
在一变形中,在图5的步骤S9,可在MER平均值被计算了预定次数并且MER平均值大于减少阈值的比率超过预定比率时判定接收状况良好。在另一变形中,在图5的步骤S9,可在MER平均值和方差被计算了预定次数并且μ±2δ的值在预先设置的若干时间区间中的任何一个内都超过预定值时,判定接收状况良好。在另一变形中,在图7的步骤S103,可在MER值在减少阈值以上的数目相对于积累的MER值总数的比率超过预定比率时,判定接收状况良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根据波形均衡单元205中测得的MER,判定接收状况是否良好。然而在一变形中,可根据在误差纠正单元206执行误差纠正时计算出的BER来判定接收状况是否良好。类似于波形均衡,误差纠正是被执行用来正确解调接收信号的各种纠正处理中的一种。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ISDB-T系统作为数字地面广播。然而,除ISDB-T系统之外,本发明还可应用到诸如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数字视频广播——地面(DVB-T)系统、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系统、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系统、以及无线LAN使用的IEEE 802.11a/b/g/n系统等各种传输系统。
本发明可由使包括通用处理器在内的硬件组件执行数字解调装置1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这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用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形式来分发,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括诸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盘、软盘(FD)、和磁光(MO)盘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以及诸如硬盘等固定型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可经由诸如因特网等通信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电通信手段来分发。这一计算机程序产品并非为数字解调装置所专有。通过与用于频道选择处理和数字解调处理的计算机程序组合使用,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使通用信息处理装置起到数字解调装置的功能。
本发明还可应用于诸如数字电视接收器等再现文字、图像、诸如计算机程序等数据、以及声音中的至少一个的各种数字接收器。这一数字接收器从已解调信号列获取关于文字、图像、诸如计算机程序等数据、以及声音的信息,然后接收器再现这些文字等。根据该构造,由于这些文字等是从已适当解调的信号列再现的,所以再现的精度得到了改善。
虽然结合以上概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很显然的是许多替换、修改和变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相应地,以上阐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旨在为说明性而不是限定性的。可作出各种改动而不会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数字解调装置,包括:
构成接收单元和解调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的解调单元的多个电路元件;
供给单元,用于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功率;
纠正单元,用于纠正由于在所述接收信号的传输路径上产生的噪声引起的误差;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指示在所述纠正单元纠正所述误差时所述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量的值;
判定单元,用于根据在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值指示所述噪声已落在预定基准量以下之后的预定期间里由所述计算单元反复计算的值,来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状况在所述预定期间里是否良好;以及
降低单元,用于在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接收状况良好时降低由所述供给单元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的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号是其中各自具有预定长度的多个单位信号被连续排列的信号列的形式,
所述纠正单元对每个单位信号纠正由于在所述信号列的传输路径上产生的噪声引起的所述误差,
所述计算单元根据由所述纠正单元对多个单位信号执行的纠正量,计算指示关于所述多个单位信号的各个噪声量的值的平均值,以及
所述判定单元根据在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平均值指示所述噪声已落在所述预定基准量以下之后的所述预定期间里由所述计算单元重复计算的平均值,来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状况在所述预定期间里是否良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计算单元在所述预定期间里重复计算的所述平均值中的任意一个都指示所述噪声已落在所述预定基准量以下时,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状况在所述预定期间里良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根据由所述计算单元在所述预定期间里重复计算的值全体的方差与指示所述噪声已落在所述预定基准量以下的值之间的关系,来判定所述接收状况是否良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正单元包括对所述接收信号列中所包含的每个单位信号实施波形均衡的波形均衡单元,并且
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关于由所述波形均衡单元实施的所述波形均衡的调制误差率(MER)作为所述指示噪声量的值。
6.一种数字解调装置控制方法,所述数字解调装置包括构成接收单元和解调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的解调单元的多个电路元件、以及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功率的供给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纠正步骤,用于纠正由于在所述接收信号的传输路径上产生的噪声所引起的误差;
计算步骤,用于计算指示在所述纠正步骤中纠正所述误差时所述信号中所包含的噪声量的值;
判定步骤,用于根据在于所述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值指示所述噪声已落在预定基准量以下之后的预定期间里在所述计算步骤中重复计算的值,来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状况在所述预定期间里是否良好;以及
降低步骤,用于当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所述接收状况良好时,降低由所述供给单元向每个电路元件供给的功率。
CN2007101412850A 2006-12-05 2007-08-09 数字解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7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28266A JP4291848B2 (ja) 2006-12-05 2006-12-05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328266 2006-12-05
JP2006328266 2006-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7799A true CN101197799A (zh) 2008-06-11
CN101197799B CN101197799B (zh) 2011-08-10

Family

ID=3947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128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7799B (zh) 2006-12-05 2007-08-09 数字解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30455A1 (zh)
JP (1) JP4291848B2 (zh)
CN (1) CN1011977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974A (zh) * 2011-07-21 2013-01-2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同步和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电视信号接收方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2731B2 (ja) 2007-08-08 2010-04-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デジタル受信装置。
JP5770655B2 (ja) * 2012-02-22 2015-08-2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品質計測装置及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8756A (en) * 1992-07-02 1995-09-05 Motorola, Inc. High frequency battery saver for a radio receiver
US5428638A (en) * 1993-08-05 1995-06-27 Wireless Acc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6236674B1 (en) * 1996-02-23 2001-05-22 Teletransactions, Inc. Transceiver control with sleep mode operation
JP3475037B2 (ja) * 1997-03-14 2003-12-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機
JP4351783B2 (ja) * 2000-03-08 2009-10-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復調装置
JP2004147119A (ja) * 2002-10-24 2004-05-2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3769555B2 (ja) * 2003-07-10 2006-04-26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携帯型受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JP4259239B2 (ja) * 2003-09-10 2009-04-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同期判定回路
ATE374474T1 (de) * 2003-12-30 2007-10-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berechnung der bitfehlerrate eines empfangenen signals
JP4628150B2 (ja) * 2004-03-29 2011-02-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06062040A1 (ja) * 2004-12-08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受信装置、集積回路、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受信方法
US7418032B2 (en) * 2005-03-15 2008-08-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lter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links based on measured noise
US7916711B2 (en) * 2005-03-24 2011-03-29 Sipor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ving power in a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CN100512042C (zh) * 2005-05-24 2009-07-08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功率控制的方法
US7734303B2 (en) * 2006-04-12 2010-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modulation error ratio for evaluation of transmitter performance
GB2444100B (en) * 2006-11-24 2009-10-28 Imagination Tech Ltd Channel estimation and equalization in ofdm receiver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974A (zh) * 2011-07-21 2013-01-2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同步和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电视信号接收方法、装置
CN102891974B (zh) * 2011-07-21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同步和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电视信号接收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41660A (ja) 2008-06-19
JP4291848B2 (ja) 2009-07-08
CN101197799B (zh) 2011-08-10
US20080130455A1 (en) 200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29150B1 (ko) Ofdm 심볼 벡터 이퀄라이징 방법, 트레이닝 심볼정보의 변화 추정 방법 및 수신기
CN1984106B (zh) 数字解调装置、数据接收器、该装置的控制方法、该装置的计算机产品以及其上记录该产品的记录介质
EP1746753A1 (en) Ofdm reception device ofdm reception method
CN1972258B (zh) 数字解调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字接收器
CN101414840B (zh) 数字解调设备、数字接收器、以及该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1741799A (zh) 接收装置和方法、用于此装置和方法的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01155169B (zh) 数字解调装置、数字接收机、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197799B (zh) 数字解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346807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roadcast service data in a broadca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he broadcast service data, and frame including the broadcast service data
EP4145728B1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roadcast service data in a broadca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21893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ving power in a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CN101399558B (zh) 数字解调装置、数字接收器、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6042025A (ja) Ofdm信号復調回路及びofdm信号復調方法
JP4476915B2 (ja)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復調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デジタル復調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デジタル受信装置
EP2104237A2 (en)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channel list in receiving apparatus
CN1972259B (zh) 数字解调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字接收器
JP2010034854A (ja) 復調装置、復調方法、復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EP1986427A2 (en) Channel list forming method, receiving apparatus, picture display apparatus, sound output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setting method
CN101714972B (zh) 数字接收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640652A (zh) 数字解调装置、数字接收器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3078839A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4559351B2 (ja) デジタル受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受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デジタル処理装置
JP4724609B2 (ja)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復調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デジタル受信装置
JP2009081721A (ja)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e et al. Processing speed improvement based on an efficient symbol decoding structure in a T-DMB software baseband re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