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0993A - 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 - Google Patents
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90993A CN101190993A CNA2006100703290A CN200610070329A CN101190993A CN 101190993 A CN101190993 A CN 101190993A CN A2006100703290 A CNA2006100703290 A CN A2006100703290A CN 200610070329 A CN200610070329 A CN 200610070329A CN 101190993 A CN101190993 A CN 1011909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merization
- gross weight
- monomer gross
- improve
- perc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聚合单体总重量为100%计,由甲基丙烯酸甲酯12~72%、苯乙烯21~66%和丙烯腈7~22%加入扩链剂在氧化还原体系中进行乳液聚合而成。具有促进塑化,令塑化更均匀;提高熔体强度,改善延伸性能;提高表面质量,减少熔融脉动,增加表面光泽;改善加工性能,减少喷霜、银纹,降低制品发泡密度,增加伸长率及牵引速度的特点。由于其更高的相对分子质量,使其能更大的提高熔体强度。用于PVC发泡制品,使制品气孔结构稠密而均匀,密度更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氯乙烯低发泡材料用加工改性剂。
背景技术
加工改性剂是针对PVC加工性能差而开发的一种改善性助剂。PVC难加工的特性表现在熔体 粘度大,流动性差;熔体热强度差,树脂间粘合力不高,容易产生熔体破裂,使制品外观变差。使用加工助剂即可很好地克服PVC加工中的各种缺陷。目前的加工助剂存在的问题是使PVC混合料的流动性仍然不是很好,从而影响产品外观,得到的材料密度一般在0.8~1.0g/cm3,对低发泡材料来说不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具有相对较高的分子质量,可以提高熔体强度,改善制品光洁度,流动性好,降低制品发泡密度。
本发明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聚合单体总重量为100%计,由甲基丙烯酸甲酯12~72%、苯乙烯21~66%和丙烯腈7~22%加入扩链剂在氧化还原体系中进行乳液聚合而成。
所述扩链剂可以采用二乙烯基苯,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1~0.05%。
所述氧化还原体系为:氧化剂占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3~0.04%,还原剂占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03~0.004%,络合剂占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18~0.024%,助还原剂占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6~0.08%。氧化剂可以采用过氧化氢或异丙苯,还原剂采用硫酸亚铁,络合剂采用EDTA,助还原剂采用雕白块。
乳液聚合用乳化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1~1.5%。
所述乳液聚合反应在50~60℃下启动,控制温度≤75℃。
乳液聚合反应采用多段乳液聚合反应,可分为四段进行,每一段聚合反应聚合单体的用量为总量的四分之一。
本发明的优点: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苯乙烯(ST)、丙烯腈(AN),通过不同单体配比并加入扩链剂多段乳液聚合而成。具有促进塑化,令塑化更均匀;提高熔体强度,改善延伸性能;提高表面质量,减少熔融脉动,增加表面光泽;改善加工性能,减少喷霜、银纹,降低制品发泡密度,增加伸长率及牵引速度。由于其更高的相对分子质量,使其能更大的提高熔体强度。用于PVC发泡制品,使制品气孔结构稠密而均匀,密度更低。经实验测得,加工改性剂的特性粘度为8.0~10.0,PVC发泡管的发泡密度可以达到0.5~0.6g/cm3。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工艺过程为: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LS-901树脂)的合成是在搪瓷玻璃反应釜中通过乳液聚合而成的。在3000L反应釜中加入1500-1800kg去离子水,12~18kg十二烷基硫酸钠,反应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分四段,50-60℃启动反应,控制温度≤75℃。加入一段聚合单体的混合物(混有扩链剂二乙烯基苯: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1~0.05%),当测得转化率大于95%后,再加入下一段聚合单体。四段反应完,85℃熟化1小时,降温放料,经过压力式喷雾干燥塔喷雾干燥而成。聚合单体总量为1200kg。氧化还原体系为:过氧化氢或异丙苯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3~0.04%,硫酸亚铁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03~0.004%,EDTA为氧化剂量的6倍,雕白块为氧化剂量的2倍。以上各原料尽管有变化的范围,作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常识,在该范围内均可实施。
实施例一:按照上述制备工艺,聚合单体混合物总量按100%,一、二、三、四段分别占25%。各个单体在聚合单体混合物中的比例为:MMA12%、ST66%、AN22%。扩链剂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1%。
产品的特性粘度为:8.0。
实施例二:按照上述制备工艺,聚合单体混合物总量按100%,一、二、三、四段分别占25%。各个单体在聚合单体混合物中的比例为:MMA20%、ST60%、AN20%。扩链剂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3%。
产品的特性粘度为:8.5。
实施例三:按照上述制备工艺,聚合单体混合物总量按100%,一、二、三、四段分别占25%。各个单体在聚合单体混合物中的比例为:MMA40%、ST45%、AN15%。扩链剂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5%。
产品的特性粘度为:8.6。
实施例四:按照上述制备工艺,聚合单体混合物总量按100%,一、二、三、四段分别占25%。各个单体在聚合单体混合物中的比例为:MMA60%、ST30%、AN10%。扩链剂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3%
产品的特性粘度为:8.8。
实施例五:按照上述制备工艺,聚合单体混合物总量按100%,一、二、三、四段分别占25%。各个单体在聚合单体混合物中的比例为:MMA64%、ST27%、AN9%。扩链剂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2%
产品的特性粘度为:9.0。
实施例六:按照上述制备工艺,聚合单体混合物总量按100%,一、二、三、四段分别占25%。各个单体在聚合单体混合物中的比例为:MMA72%、ST21%、AN7%。扩链剂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3%。
产品的特性粘度为:9.5。
分别将以上各个实施例制得的加工改性剂产品按照下列方案进行检测:
配方一 | 配方二 | 配方三 | 配方四 | 配方五 | 配方六 | 配方七 | 配方八 | |
PVC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氯化聚乙烯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AC发泡剂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0.7 |
碳酸钙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PE蜡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复合铅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硬脂酸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实施例一产品 | 8.0 | |||||||
实施例二产品 | 8.0 | |||||||
实施例三产品 | 8.0 | |||||||
实施例四产品 | 8.0 | |||||||
实施例五产品 | 8.0 | |||||||
实施例六产品 | 8.0 | |||||||
日本某公司知名产品 | 8.0 | |||||||
国内知名同类产品 | 8.0 |
将以上八组配方分别按照重量比例在高速混料机中混至125℃出料冷却,后在双辊塑炼机上180℃3分钟的条件下,拉制成片材。分别进行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的检测。
测试结果:
配方一 | 配方二 | 配方三 | 配方四 | 配方五 | 配方六 | 配方七 | 配方八 | |
拉伸强度N/m2 | 40.39 | 40325 | 40.64 | 40.17 | 40.59 | 40.85 | 40.71 | 39.92 |
冲击强度KJ/m2 | 8.19 | 8.22 | 8.20 | 8.31 | 8.29 | 8.46 | 8.44 | 7.94 |
通过试验测试结果可见通过以上数据表明本发明的加工改性剂LS-901树脂在低温冲击、拉伸强度等方面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Claims (7)
1.一种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聚合单体总重量为100%计,由甲基丙烯酸甲酯12~72%、苯乙烯21~66%和丙烯腈7~22%加入扩链剂在氧化还原体系中进行乳液聚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二乙烯基苯,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1~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体系为:氧化剂占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3~0.04%,还原剂占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03~0.004%,络合剂占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18~0.024%,助还原剂占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06~0.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或异丙苯,还原剂为硫酸亚铁,络合剂为EDTA,助还原剂为雕白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乳液聚合用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聚合反应在50~60℃下启动,控制温度≤7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聚合反应分为四段进行,每一段聚合反应聚合单体的用量为总量的四分之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0703290A CN101190993A (zh) | 2006-11-18 | 2006-11-18 | 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0703290A CN101190993A (zh) | 2006-11-18 | 2006-11-18 | 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90993A true CN101190993A (zh) | 2008-06-04 |
Family
ID=3948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703290A Pending CN101190993A (zh) | 2006-11-18 | 2006-11-18 | 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90993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32394A (zh) * | 2010-12-22 | 2012-07-04 | 无锡市长盛塑化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用丙烯酸酯助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2040699B (zh) * | 2009-10-23 | 2012-09-05 | 淄博世拓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热稳定性好、抗冲击的高效聚氯乙烯改性剂及其改性的聚氯乙烯 |
CN104136527A (zh) * | 2013-02-28 | 2014-11-05 | Lg化学株式会社 | Pvc发泡加工助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pvc发泡加工助剂的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 |
CN113201194A (zh) * | 2021-06-07 | 2021-08-03 | 长春联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低发泡高抗冲pvc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06
- 2006-11-18 CN CNA2006100703290A patent/CN10119099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0699B (zh) * | 2009-10-23 | 2012-09-05 | 淄博世拓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热稳定性好、抗冲击的高效聚氯乙烯改性剂及其改性的聚氯乙烯 |
CN102532394A (zh) * | 2010-12-22 | 2012-07-04 | 无锡市长盛塑化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用丙烯酸酯助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2532394B (zh) * | 2010-12-22 | 2013-09-11 | 无锡市长盛塑化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用丙烯酸酯助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4136527A (zh) * | 2013-02-28 | 2014-11-05 | Lg化学株式会社 | Pvc发泡加工助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pvc发泡加工助剂的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 |
CN104136527B (zh) * | 2013-02-28 | 2017-03-01 | Lg化学株式会社 | Pvc发泡加工助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pvc发泡加工助剂的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 |
CN113201194A (zh) * | 2021-06-07 | 2021-08-03 | 长春联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低发泡高抗冲pvc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87166A (zh) | 抗冲击性、加工性能优良的聚氯乙烯混合物 | |
US9505923B2 (en) | Transparent ABS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superior shock resistance, scratch resistance, and transparency | |
CN1990514B (zh) | 用于pet树脂增韧结晶的核壳结构离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90993A (zh) | 聚氯乙烯低发泡管用高分子量加工改性剂 | |
CN100494232C (zh) | 一步法合成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的方法 | |
CN103570881A (zh) | 一种聚丙烯酸酯接枝氯乙烯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63171A (zh) | 抗冲击性、加工性优良的聚氯乙烯混合物 | |
CN1331925C (zh) | 发泡性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 | |
CN104017323A (zh) | 一种abs/pvc共混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24919B (zh) | 一种蓄电池外壳用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59723B (zh) | 用于abs和pvc树脂改性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 |
CN104292399A (zh) | 一种高抗冲pvc改性剂的合成方法 | |
CN103890085A (zh) | 包含交联的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组合物,使用该组合物制备共聚物的方法和具有改进的泡沫成型性能的氯乙烯树脂 | |
KR101556447B1 (ko) | Pvc 발포 가공조제,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염화비닐 수지 조성물 | |
CN103130962A (zh) | 氯化聚乙烯橡胶、丙烯酸丁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73670B (zh) | 抗冲改性剂acr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86162A (zh) | 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工程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4736472B (zh) | 一种高效流动阻隔析出助剂及由其制备的pvc-u注塑管件料 | |
CN102443218A (zh) | 可热塑化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28240A (zh) | 耐候性、抗冲性、经济性优良的pvc助剂 | |
CN104804144A (zh) | 一种抗冲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 |
CN104693366A (zh) | 核壳结构acr胶乳、改性树脂粉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20799B (zh) | 具有优异低光泽特性的耐候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20800B (zh) | 具有优异低光泽特性的耐候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90997A (zh) | 聚氯乙烯片材、薄膜用加工改性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