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7798A - 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7798A
CN101187798A CNA2007101869315A CN200710186931A CN101187798A CN 101187798 A CN101187798 A CN 101187798A CN A2007101869315 A CNA2007101869315 A CN A2007101869315A CN 200710186931 A CN200710186931 A CN 200710186931A CN 101187798 A CN101187798 A CN 101187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cleaning
image bearing
cleaning blade
bear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69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7798B (zh
Inventor
粟屋哲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87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7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7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77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11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lade; Details of cleaning blades, e.g. blade shape, layer forming
    • G03G21/0029Details relating to the blad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3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rush; Details of cleaning brushes, e.g. fibre dens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16Special arrangement of entire apparatus
    • G03G2215/00021Plural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image forming units in cooperation, e.g. for duplex, colour or high-speed simple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清洁设备包括:清洁刀片,其用于接触可旋转的图像承载构件并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清除调色剂;辅助清洁构件,其关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清洁刀片的上游,用于帮助所述清洁刀片的清洁操作;以及片,其接触所述辅助清洁构件并接触所述清洁刀片远离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成像装置包括:可旋转的图像承载构件;清洁刀片,其用于接触所述可旋转的图像承载构件并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清除调色剂;辅助清洁构件,其关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清洁刀片的上游,用于帮助所述清洁刀片的清洁操作;片,其接触所述辅助清洁构件并接触所述清洁刀片远离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诸如复印机或打印机之类的转印类型的成像装置的清洁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用于在形成于成像装置的诸如电子照相感光件之类的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之后清除残留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显影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清洁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的清洁性能能够长时间地保持令人满意的水平。所述清洁装置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2004-271968中公开。
所述清洁装置具有清洁刀片,所述清洁刀片接触图像承载构件以清除残留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显影剂(此后,显影剂被称作残余调色剂)。所述清洁装置还具有辅助清洁构件,所述清洁构件接触图像承载构件并旋转以清除在上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残余调色剂。根据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辅助清洁构件在清洁刀片的上游侧。辅助清洁构件刮擦并搅拌转印的残余调色剂,并且还能够确保图像承载构件始终涂覆有预设(适当)量的调色剂。根据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清洁刀片和辅助清洁构件设置为清洁刀片和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接触区域、以及辅助清洁构件和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接触区域在从图像承载构件的外周表面的最低点(即,重力的方向和图像承载构件的外周表面交叉点的下部点)起±90°的范围内。进一步讲,根据重力的方向,清洁刀片和辅助清洁构件设置为清洁构件和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接触区域并不与辅助清洁构件的扫过范围重叠。
在所述清洁装置的情况时,当转印残余调色剂通过辅助清洁构件从图像承载构件清除时,清除的调色剂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沿重力的方向下落,并积累在图像承载构件下方,而不会重新设置在图像承载构件上。进一步讲,当转印残余调色剂通过清洁刀片从图像承载构件清除时,清除的调色剂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沿重力的方向下落,并积累在图像承载构件下方,而不会重新设置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由此,通过辅助清洁构件而重新涂覆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的调色剂的量保持稳定。稳定量的重新涂覆的调色剂作为润滑剂,用于减小清洁刀片的弯曲、低频振动(噪声)的产生等等。因此,所述清洁装置的清洁性能能够长时间地保持令人满意。
在成像装置准备成像操作或成像装置的盒(包括清洁装置)以新的盒替换之后不久,清洁刀片易于弯曲或以低频振动。因此,为了最小化清洁刀片的弯曲或低频振动的出现,在成像装置或盒从工厂运输之前,预设(适当)量的调色剂作为润滑剂沿清洁刀片的清洁边缘而设置。
然而,在运输过程中,上述预设量的调色剂会由于在装置和盒分发的过程中出现的振动等而下落(损失)。因此,尽管沿清洁刀片的清洁边缘设置有预设(适当)量的调色剂,在成像装置准备成像操作或成像装置中的盒以新的盒替换之后不久,清洁刀片仍然可能弯曲或以低频振动(产生低频噪声)。
作为其中一种用于防止上述问题的装置,通过鼓的外周表面、清洁刀片以及辊形刷可以形成封闭的空间,并在所述封闭的空间中保留一定量的调色剂。然而,所述方法具有以下问题:如果保留在辅助清洁构件的调色剂的量较少,当辅助清洁构件旋转时封闭空间中的调色剂就会被吸附至辅助清洁构件和/或被辅助清洁构件刮除。因此,保留在封闭空间中的调色剂的量是不稳定的,从而会使清洁刀片弯曲和/或不规律地振动或产生低频噪声,而这是形成不令人满意的图像的其中一个原因。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H11-1611256公开了另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根据所述申请,清洁刀片的后侧设置有一片板,从而调色剂沿清洁刀片的清洁边缘保留。然而,在所述结构性设置的情况时,沿清洁刀片的清洁边缘保留的调色剂的量受转印残余调色剂的量影响,并因此,沿清洁边缘保留的调色剂的量是不稳定的。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2005-258044公开了另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根据所述申请,与前述方法不同,清洁装置设置有套筒,在所述套筒上形成磁刷。根据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套筒在清洁刀片的上游侧。进一步讲,清洁装置设置有用于在清洁刀片的后侧上积累调色剂的构件。所述构件设置为并不与套筒接触。
所述结构性设置的问题在于,当图像比率较低的复印件以相当大数目连续地产生时,不仅使到达清洁刀片的调色剂的量减少,而且使沿清洁边缘积累的调色剂吸附至磁刷,从而使沿清洁刀片的清洁边缘保留的调色剂的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稳定沿清洁刀片的清洁边缘保持的调色剂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此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清洁刀片,其用于接触可旋转的图像承载构件并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清除调色剂;辅助清洁构件,其相对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清洁刀片的上游,用于帮助所述清洁刀片的清洁操作;以及片,其接触所述辅助清洁构件并接触所述清洁刀片的远离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性以及优点通过本发明的以下结合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装置的鼓盒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成像装置的清洁装置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3是成像装置的清洁装置部的放大的剖视图,其中过量的调色剂通过用于支撑支持片的基板所具有的孔而排出。
图4是鼓、清洁刀片以及支持片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装置的剖视图,其示出了装置的一般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
〔实施方式〕
(1)成像装置的一般结构
图5是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示出了装置的一般结构。图1是图5示出的成像装置的鼓盒部的放大图。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装置是所谓的单鼓型的电子照相复印机(即,使用单个感光构件的成像装置),并且通过重复形成单色图像的成像操作(每个全色图像四次)在感光构件上合成地形成全色图像。
所述复印机具有成像部A和图像读取部B(数字彩色图像读取部)。成像部A设置有成像部本身和给纸机构部。图像读取部B在成像部A上方。
原稿、如彩色原稿(全色图像)放置在图像读取部B的原稿放置台21上,并且使原稿的图像承载表面面向下,从而原稿与预设的参考线等对准。接下来,原稿被原稿压板22覆盖。原稿放置台21由透明玻璃形成。
在原稿放置台21下方具有第一扫描单元25。第一扫描单元25具有原稿照明灯23和第一反射镜24。当按压开始复印按钮时,驱动第一扫描单元25,从而第一扫描单元25以预设的速度V沿原稿放置台21的底面移动。进一步,驱动具有第二反射镜26和第三反射镜27的第二扫描单元28,从而第二扫描单元28以速度V/2(即,第一扫描单元25移动速度一半的速度)同样沿原稿放置台21的底面移动。当第一扫描单元25和第二扫描单元28如上所述进行驱动时,对原稿放置台21上的彩色原稿的底面进行扫描,从而原稿的图像信息通过全色传感器单元29获得;从原稿照明灯23射出并被原稿反射的光束被分离为基色的光束,并且对基色的各光束进行光电读取(转换为电信号)。接下来,由此获得的电信号通过图像处理部进行处理,并输入成像部A的控制单元R中。
成像部A装配有图像承载构件,所述图像承载构件是外径为60mm的鼓的形式的电子照相感光鼓1(此后,电子照相感光鼓将简单地称作鼓)。鼓1以预设的周向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即,由附图中箭头标志表示的方向)旋转地进行驱动。当旋转地驱动鼓1时,鼓1的周面通过一次充电辊2均匀地充电至预设的极性和电势能级,所述一次充电辊2作为充电部件,其外径为10mm。接下来,鼓1的周面的充电部由作为曝光单元的激光单元3(激光扫描器)进行曝光;所述充电部被激光单元3射出同时根据图像信息进行调制的激光束扫描。结果,静电潜像(曝光图案)形成在鼓1的周面上。更具体而言,激光单元3输出激光束,同时用从控制单元R发送的图像信息调制激光束。当鼓1的周面的均匀充电部被所述激光束扫描(曝光)时,静电潜像(曝光图案)产生在鼓1的周面上。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剂(此后,显影剂被称作调色剂)在旋转式显影器单元4的黑色显影设备K、黄色显影设备Y、品红显影设备M或青色显影设备C中显影。
上述四个显影设备K、Y、M和C安装在旋转体4b(旋转构件)中,所述旋转体由轴4a可旋转地支撑,从而可以将四个显影设备中任一个移动至显影位置,即通过以受控的方式旋转旋转体4b而将静电潜像显影在鼓1上的位置。鼓表面上的静电潜像通过调色剂显影在移动至显影位置的显影设备中。上述的充电部件2、曝光部件3和显影部件4组成用于在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部件。
调色剂图像形成在鼓1上之后,调色剂图像转印(一次转印)至一次转印站T1中的中间转印带6(此后,中间转印带将被称作带)上。带6是中间转印单元5的构件,调色剂图像暂时转印至所述带6上。带6是柔性和环状的带,并由介质材料形成。带6由一次转印辊7、辅助二次转印辊8和张紧辊9支撑,由此环绕所述辊张紧。当带6存在于辊7和鼓1之间时,一次转印辊7压在鼓1上。鼓1和带6之间的界面是一次转印站T1。当旋转地驱动辅助二次转印辊8时,带6通过辊8以配合鼓1的周向速度的周向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即,由箭头标志表示的方向)循环地驱动。当预设的一次转印偏压作用于一次转印辊7时,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以从鼓1的周面剥离的方式静电转印至带6上。
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带6的表面上之后,鼓表面通过清洁装置10清洁(鼓1的周面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由清洁装置10清除),从而鼓1的周面重复地用于成像操作。清洁装置10在第2小节中详细地进行描述。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装置的情况时,上述的鼓1和一次转印辊2以及清洁装置10以成像单元Q(处理盒Q)的形式结合,所述成像单元Q可拆除地安装在成像装置的主组件A中。
主组件A设置有二次转印辊11,所述二次转印辊11设置为可放置成与带6的与辅助二次转印辊8接触的部分接触或分离。当二次转印辊11放置为接触带6的与辅助二次转印辊8接触的部分时,二次转印站T2形成在带6和二次转印辊11之间。
主组件A还设置有带清洁器12,所述带清洁器12设置为可以放置为与带6的与张紧辊9接触的部分接触或分离。
当成像装置在全色成像模式时,在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步骤和将调色剂图像从鼓1转印(一次转印)至带6上的步骤的组合以列出的顺序连续执行四次,一次用于四种基色中的一种(即,黄、品红、青和黑色)。结果,四个颜色不同的调色剂图像以多层转印至带6的表面上,合成地产生单个未定影的全色调色剂图像。顺便提及,四个颜色不同的调色剂图像形成的顺序并不仅限于上述顺序。
在一次转印的过程中,即,当调色剂图像从鼓1转印至带6上时,二次转印辊11和带清洁器12保持与带6分开,从而不会干扰刚被转印(一次转印)至带6上的调色剂图像(多个图像)。
最后的调色剂图像完成了转印(一次转印)至带6上(即,在带6上完成了合成形成未定影的基于四基色的全色图像)的同时,执行控制,从而二次转印辊11放置为接触带6,由此形成二次转印站T2。
同时,记录介质片材S(此后,记录介质片材将简单地称作记录介质S)从片材进给系统的第一至第四片材进给盒41-44中选择的片材进给盒供应至主组件A中,同时一页一页分开。接着,各记录介质S通过片材传送路径以预设的控制定时引入上述的二次转印站T2(即,二次转印辊11和带6之间的压区)中,其中所述片材传送路径包括成对的对齐辊13。顺便提及,主组件A还设置有手动进给部45(托盘),记录介质S可以通过所述手动进给部45一页一页手动地供应至装置的主组件A中,从而各记录介质S通过片材传送路径以预设的控制定时引入压区T2中,其中所述片材传送路径包括所述成对的对齐辊13。
各记录介质S通过二次转印站T2传送,同时由带6和二次转印辊11而保持压紧。当记录介质S传送通过二次转印站T2时,带6上的颜色不同并合成地组成单个未定影全色图像的未定影的四个单色调色剂图像一起转印(二次转印)至记录介质S上。在所述转印或二次转印的过程中,预设的偏压(二次转印偏压)作用于二次转印辊11。记录介质S从二次转印站T2传送出之后,记录介质S与带6的表面分离,并被引入采用了加热辊的定影设备14中。在定影设备14中,记录介质S和其上的四个单色调色剂图像受到热和压力的作用。结果,以多层转印至记录介质S上的黄、品红、青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至记录介质,同时被混合。从而,产生了全色打印件。记录介质S传送出定影设备14之后,记录介质S由一对排出辊15排出至输送托盘16上。
当成像装置在黑白模式时,仅有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鼓1上,并转印(一次转印)至带6上。接着,黑色的调色剂图像从带6转印(二次转印)至记录介质S上。随后,记录介质S被引入定影设备14中。
(2)鼓盒Q和清洁装置10
接下来,参考图1-4,作为成像单元的鼓盒Q和清洁装置10将根据其结构进行描述。图2是图1的清洁装置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是成像装置的清洁装置部分的放大的剖视图,其中过量的调色剂通过支撑支持片的基板具有的孔排出。图4是鼓、清洁刀片以及支持片的立体图。
所述实施方式中的鼓盒Q是由鼓1、一次充电辊2以及清洁装置10组成的组件,这些部件整体地放置在壳体(盒)中,从而这些部件可拆除地一起安装在装置的主组件A中。当盒Q安装在装置的主组件A中时,盒Q机械连接并电连接至复印机的主组件A,从而可以使成像装置进行成像操作。即,通过装置主组件A的驱动部件可以旋转地驱动鼓1。一次充电辊2通过鼓1的旋转而旋转。进一步讲,通过装置主组件A的驱动部件可以旋转地驱动作为辅助清洁构件的清洁装置10的导电刷辊35(辊形式的毛刷)。而且,导电刷辊35电连接(接地)至装置主组件A的外壳。
鼓1、充电辊2以及清洁装置10位于盒的壳体的第一部31(即,鼓容器部)中。鼓容器部31的开口覆盖有作为盒壳体的第二部的鼓盖32,所述鼓盖32与盒壳体的第一部31结合。换言之,盒壳体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组成废调色剂存储器33。
鼓1由盒壳体的鼓容器部31通过插入轴承而可旋转地支撑。而且,充电辊2由鼓容器部31通过插入轴承而可旋转地支撑。充电辊2通过充电辊盖31a保护,所述充电辊盖31a与鼓容器部31形成一体。
清洁装置10具有清洁刀片34和导电刷35。清洁刀片34由橡胶形成。导电刷35是辊的形式,并且其外径为18mm。
清洁刀片34牢固地附连至基板34a(金属支撑板)的边缘,由此通过基板34a支撑,并且基板34a牢固地附连至盒壳体的鼓容器部31,从而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相对刀片34的基部在关于鼓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
导电刷辊35由盒壳体的鼓容器部31通过插入轴承而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导电刷辊35相对清洁刀片34和鼓1的接触区域在关于鼓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接触鼓1。导电刷辊35沿这种方向旋转地驱动,即在鼓1和刷辊35之间接触的区域中的鼓1的周面的运动与刷辊35的刷毛的清洁边缘的运动方向相反。进一步讲,导电刷辊35电连接(接地)至成像部A的外壳。
清洁装置10设置有弹性片36(此后,弹性片将被称作支持片),所述弹性片36由聚氨酯形成,并且其厚度大致为100μm。至少部分支持片36接触与鼓1相对的清洁刀片34的相对面(后表面)。支持片36牢固地附连至作为支持片支撑构件的基板36a,由此由基板36a支撑。基板36a由SUS形成,并且其厚度大致为0.2mm。基板36a精确地相对基板34a设置。基板36a和清洁刀片34的基板34a一起牢固地附连至盒壳体的鼓容器部31。
支持片36的基板36a设置有用于排出过量调色剂的孔36b。支持片36设置为接触导电刷辊35,从而其与基板36a相对的边缘部向导电刷辊35延伸超出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支持片36设置为使支持片36明显进入导电刷辊35的距离H大致为1mm。当辊35静止时,所述距离H通过测量支持片36的在导电刷辊35的顶圆的内侧的部分的长度(深度)而获得。
进一步讲,清洁装置10设置有刮刀37,所述刮刀37是用于清除吸附至刷辊35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清除构件(刷恢复构件)。刮刀37设置为接触导电刷辊35。刮刀37是弹性片,其通过与其刮擦边缘相对的部分附连至刮刀附连基部构件37a,其中刮擦边缘部在刷辊35的半径方向明显地进入导电刷辊35中大致2mm(明显的进入量G)。刮擦附连基部构件37a牢固地附连至盒壳体的鼓容器部31,从而所述刮擦附连基部构件37a精确地进行设置。当导电刷辊35旋转时,刷辊35的刷毛被刮刀37按压及刮擦。因此,被刷辊35回收而进入刷辊35的刷毛之间空间的调色剂被排出刷辊35。进一步讲,清洁装置设置有盖片38,所述盖片38覆盖导电刷辊35以防止已从刷辊35排出的调色剂再次进入刷辊35的刷毛之间空间中。盖片38附连至盖片附连基部38a,所述盖片附连基部38a牢固地附连至盒壳体的鼓容器部31,从而所述盖片附连基部38a精确地进行设置。
另外,清洁装置10设置有用于防止调色剂通过鼓1和盒壳体的鼓容器部31之间的间隙泄漏的弹性片39(挤压片)。关于鼓1的旋转方向,弹性片39位于导电刷辊35的上游。弹性片39通过其基部牢固地附连至盒壳体的鼓容器部31,从而其功能性边缘部设置为接触鼓1。
参考图1,线X-X和线Y-Y是水平线和竖直线(假想线),当鼓盒Q在复印机的主组件A中的成像位置时,所述水平线和所述竖直线与鼓1的旋转轴线重合。平行于线Y-Y(竖直线)的向下方向是重力的方向。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一次充电辊2设置在盒Q中,从而当盒Q在装置主组件A中的成像位置时,一次转印辊2在鼓1下方(并且接近线X-X(竖直线))。清洁刀片34设置在盒Q中,从而当盒Q在装置主组件A中的成像位置时,清洁刀片34(清洁边缘)和鼓1之间的接触点是在鼓1最低点关于鼓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大致40°处。接着,参考图3,导电刷辊35设置在盒Q中,从而当盒Q在装置主组件A中的成像位置时,点a(即,导电刷辊35和鼓1之间的接触点)在点b(即,清洁刀片34和鼓1之间的接触点)关于鼓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大致5°(图1)处。
接下来,参考图3,将对封闭空间E进行描述。封闭空间E是沿鼓1的周面在上述的点b(即,清洁刀片34和鼓1之间的接触点)和点a(即,导电刷辊35开始接触鼓1的周面的点)之间形成的空间。在封闭空间E与鼓1的周面的相对侧上,支持片36接触导电刷辊35。换言之,封闭空间E由鼓1的周面在上述点a和点b之间的部分、清洁刀片34的表面在点b和点c(即,清洁刀片34和支持片36之间的接触点)之间的部分、支持片36在点c和点d(即,导电刷构件35的周面(节距圆)开始接触支持片36的点)之间的部分,以及刷构件35的周面(节距圆)在点d和点a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清洁装置10进行构造,从而支持片36延伸超出清洁刀片35的清洁边缘并接触导电刷辊35。
所述封闭空间E被用作调色剂存储器。即,在鼓盒Q从鼓盒工厂运出之后,预设量的调色剂t(图2)作为润滑剂存储在所述封闭空间E中。
上述的封闭空间E起存储器的作用,其中预设量的调色剂可以可靠地存储在封闭空间E中。因此,通过在所述封闭空间E中存储预设量的调色剂,可以防止调色剂由于盒Q的分发的过程中出现的振动等而从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消失(下落)。因此,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可以防止出现以下问题或类似问题,即在成像装置准备好成像操作或成像装置主组件中的盒Q以崭新的盒替换之后不久,作为鼓清洁构件的清洁刀片34弯曲和/或以低频振动。
进一步讲,通过支持片36防止导电刷辊35接触沿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设置的调色剂。因此,在成像操作的过程中在封闭空间E中积累的调色剂并不会被导电刷辊35吸收;可以确保足够量的调色剂作为润滑剂始终沿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保持。
残余调色剂,或一次转印之后残留在鼓1的周面上的调色剂(即在成像操作的过程中未能转印至带6上的调色剂)首先通过导电刷辊35回收,所述导电刷辊35是辅助鼓清洁构件。接下来,通过导电刷辊35回收的调色剂由刮刀37从导电刷辊35刮去,并由于其自身的重量沿重力的方向下落,并积累在废调色剂存储部33中。字母的附图标记ta表示积累在废调色剂存储器33中调色剂的本体。
当导电刷构件35旋转时,导电刷辊35刚通过刮刀37恢复的部分再次接触鼓1的周面,由此在鼓1的周面位于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的上游侧的部分涂覆适当量的调色剂。接着,涂覆的调色剂被在下游侧的清洁刀片34刮掉。当涂覆的调色剂被清洁刀片34刮掉时,其收集在封闭空间E中。换言之,封闭空间E中的调色剂在成像操作的过程中从封闭空间E消耗,所述封闭空间E通过调色剂补充。因此,可以确保预设(适当)量的调色剂作为润滑剂始终沿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提供。
进一步讲,清洁刀片34和导电刷辊35设置为在重力的方向不重叠。因此,当从清洁刀片34刮除残余调色剂时,残余调色剂不会落在导电刷辊35上。因此,导电刷辊35中的调色剂的量始终保持恒定,从而可以控制通过导电刷辊35重新涂覆鼓1的周面的调色剂量。
只要实现了结构性的设置,以使清洁刀片34和鼓1之间的接触点和导电刷辊34和鼓1之间的接触点与鼓1在重力方向的最低点在鼓1的旋转方向偏离不超过±90°,并且使清洁刀片24和鼓1之间的接触点与导电刷辊35的扫过区域在重力方向不重叠,则可以获得上述效果。
用于恢复导电辊35的部件的恢复效果可以通过使用弹性物质片作为用于刮刀37的材料而增强。回收的调色剂,即已进入导电刷辊35的刷毛之间空间的调色剂可以通过设置由弹性物质片形成的刮刀37而积极地从刷辊35移出,从而刮刀37的刮擦边缘部在辊35的半径方向明显地进入导电刷辊35中大致2mm。进一步讲,导电刷辊35由盖片38覆盖以防止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在通过刷辊35回收之后刚从刷辊35排出)再次进入刷辊35的刷毛之间的空间。在调色剂从导电刷辊35排出之后,调色剂由于其自身重量而下落,并积累在废调色剂存储部33中。
接地至复印机的主组件A的外壳部的导电刷辊35不仅清除转印残余调色剂的电荷(所述电荷的电势能级与鼓1的周面相同),而且扰乱残余调色剂,由此帮助清洁刀片34清洁鼓1。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刮刀37明显进入导电刷辊35的距离(深度)G大致为2mm,而支持片36的自由边缘部明显进入导电刷辊35的距离(深度)H大于大致1mm。因此,积累在导电刷辊35中的调色剂并不直接接触支持片36的自由边缘部。因此,可以使对支持片36的自由边缘部的损害最小化,从而确保预设(适当)量的调色剂始终沿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保持。
如果过量的调色剂正好进入上述封闭空间E,过量的调色剂将压力施加于支持片36,由此使支持片36与清洁刀片34分离。因此,过量的调色剂通过清洁刀片34和支持片36之间的间隙而从封闭空间E移出,并随后通过基板36a设置的过量调色剂排出孔36b沿图3中箭头标志F表示的方向排出。因此,沿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保持的调色剂量稳定保持在预设(适当)的水平。
同样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不仅通过相对清洁刀片34的后表面的与支持片36接触的部分倾斜基板36a的支持片支撑表面而在清洁刀片34和支持片36之间设置楔形间隙,而且支持片支撑基板36a设置有过量调色剂排出孔36b。因此,如果过量的调色剂正好进入上述的封闭空间E,调色剂的溢流(过量的调色剂)沿基板36a的倾斜表面行进,并随后通过孔36b排出。因此,预设(适当)量的调色剂作为润滑剂而始终沿清洁刀片34的清洁边缘保持。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支持片36独立于清洁刀片34。然而,支持片36可以通过将支持片36直接粘结至清洁刀片34而与清洁刀片34成一体。然而,如果支持片36直接粘结至清洁刀片34,过量的调色剂不能象所述实施方式中的那样被排出。因此,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这种结构性的设置是优选的。
辅助清洁构件35不需要作为导电刷辊。即,辅助清洁构件35也可以是导电弹性橡胶辊。进一步讲,辅助清洁构件35可以在辅助清洁构件35和鼓1之间的界面中以这种方向旋转,即,使辅助清洁构件35的周面(顶圆)和鼓1的周面沿相同的方向移动。
图像承载构件1可以是可循环移动的带的形式。进一步讲,图像承载构件1不需要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件。即,图像承载构件还可以是可静电记录的介质构件、中间转印件等。
成像装置可以形成这种的结构,即,使形成在图像承载构件1上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至记录介质S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稳定沿清洁刀片和鼓之间的接触线保持的调色剂的量,而与形成在鼓上的图像的类型无关。
虽然本发明参考在此公开的结构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阐述的细节,并且所述申请旨在覆盖这种在以下权利要求的改进的目的或范围内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16)

1.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清洁刀片,其用于接触可旋转的图像承载构件并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清除调色剂;
辅助清洁构件,其关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清洁刀片的上游,用于帮助所述清洁刀片的清洁操作;以及
片,其接触所述辅助清洁构件并接触所述清洁刀片远离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中,所述辅助清洁构件是可旋转的,并且所述辅助清洁构件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中,所述辅助清洁构件是毛刷辊。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设备,进一步包括清除构件,所述清除构件用于进入所述毛刷并清除沉积在所述毛刷上的调色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设备,进一步包括清除构件,所述清除构件用于进入所述毛刷并清除沉积在所述毛刷上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清除构件进入所述毛刷的进入量大于所述片进入所述毛刷的进入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中,所述清洁刀片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接触部在所述辅助清洁构件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接触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中,通过积累在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和所述片材之间的调色剂的压力,所述片材可以远离所述清洁刀片,并且所述调色剂通过由于所述压力而在所述清洁刀片和所述片材之间提供的间隙下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设备,进一步包括支撑构件,其用于支撑所述片材,其中,所述支撑构件设置有孔部,所述调色剂通过所述孔部落入调色剂容纳部。
9.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可旋转的图像承载构件;
清洁刀片,其用于接触所述可旋转的图像承载构件并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清除调色剂;
辅助清洁构件,其关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清洁刀片的上游,用于帮助所述清洁刀片的清洁操作;
片,其接触所述辅助清洁构件并接触所述清洁刀片远离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辅助清洁构件是可旋转的,并且所述辅助清洁构件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辅助清洁构件是毛刷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清除构件,所述清除构件用于进入所述毛刷并清除沉积在所述毛刷上的调色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清除构件,所述清除构件用于进入所述毛刷并清除沉积在所述毛刷上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清除构件进入所述毛刷的进入量大于所述片进入所述毛刷的进入量。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清洁刀片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接触部在所述辅助清洁构件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之间的接触部的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积累在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和所述片材之间的调色剂的压力,所述片材可以远离所述清洁刀片,并且所述调色剂通过由于所述压力而在所述清洁刀片和所述片材之间提供的间隙下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设置有孔部,所述调色剂通过所述孔部落入调色剂容纳部。
CN2007101869315A 2006-11-15 2007-11-15 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7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08894 2006-11-15
JP2006308894A JP4878271B2 (ja) 2006-11-15 2006-11-15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08894 2006-1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7798A true CN101187798A (zh) 2008-05-28
CN101187798B CN101187798B (zh) 2011-09-07

Family

ID=39480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693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7798B (zh) 2006-11-15 2007-11-15 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29654B2 (zh)
JP (1) JP4878271B2 (zh)
CN (1) CN101187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0484A1 (en) * 2009-05-28 2010-1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leaning device and cleaning performance maintaining method
JP5353589B2 (ja) * 2009-09-15 2013-11-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清掃装置、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08577B2 (ja) * 2012-07-03 2015-04-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US9891578B2 (en) * 2015-12-29 2018-02-1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leaner blade sealing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04972A (en) * 1980-12-23 1982-06-30 Canon Inc Cleaning device
JPH01166377A (ja) * 1987-12-23 1989-06-30 Hitachi Ltd Cd信号のエラーレート低減回路
JP3695496B2 (ja) 1997-11-28 2005-09-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感光体クリーナ装置
JP2003202786A (ja) * 2001-11-02 2003-07-18 Fuji Xerox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像担持体用クリーナ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77799A (ja) 2002-11-28 2004-06-24 Fuji Xerox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方法、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1968A (ja) * 2003-03-10 2004-09-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5234411A (ja) * 2004-02-23 2005-09-02 Kyocera Mita Corp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5258044A (ja) 2004-03-11 2005-09-22 Fuji Xerox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4543853B2 (ja) * 2004-09-22 2010-09-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6243619A (ja) * 2005-03-07 2006-09-14 Fuji Xerox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7798B (zh) 2011-09-07
US20080260439A1 (en) 2008-10-23
JP4878271B2 (ja) 2012-02-15
JP2008122833A (ja) 2008-05-29
US7729654B2 (en) 201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5867B2 (en) Waste toner collec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4569327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8078081B2 (en) Image-forming device having a belt cleaning unit
US2006025144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187798B (zh) 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
US7184693B2 (en) Toner cartridge used with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41822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1147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73083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50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0421038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78602C (zh) 处理盒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US200700868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developing bias voltag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3020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79470A (ja) 中央オーガーを備えた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4543853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032360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57306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H09114322A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1863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49985B1 (ko) 전사벨트 크리닝장치를 구비한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프린터
CN205263479U (zh) 转印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0075746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66209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7072373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