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3808A - 空气除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除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3808A
CN101173808A CNA2007101848484A CN200710184848A CN101173808A CN 101173808 A CN101173808 A CN 101173808A CN A2007101848484 A CNA2007101848484 A CN A2007101848484A CN 200710184848 A CN200710184848 A CN 200710184848A CN 101173808 A CN101173808 A CN 101173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ne electrolysis
air
storing unit
gas
liqui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48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园田泰亮
美浓岛春树
岩间明文
馆野一郎
中西政文
狩野贤三
安藤秋好
狐塚进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73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38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17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 F24F8/125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sprayed or atomised substances including air-liquid contact processes
    • A61L9/14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sprayed or atomised substances including air-liquid contact processes air-liquid contact processes, e.g. scrubb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3Dispensing or storing means for active compounds
    • A61L2209/134Distributing means, e.g. baffles, valves, manifolds, 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4Filter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20Method-related aspects
    • A61L2209/21Use of chemical compounds for treating air or the like
    • A61L2209/213Use of electrochemically treated water, e.g. electrolysed water or water treated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17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F24F8/24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using sterilising med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消除电解水向外部的泄漏,且能够较容易地进行保养,该装置具备:主体,其具备贮留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吸水部件,其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将气液接触部件和吸水部件一体化地拆装自如地安装在主体上,同时,在安装在该主体上的状态下,吸水部件进入贮水部内,浸渍在电解水中,且贮水部为密闭或半密闭状态。

Description

空气除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来对空气进行除菌的空气除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提出了一种除菌装置,其以除去空中浮游微生物等为目的,使电解水雾在空气中扩散,使该电解水雾直接与空中浮游微生物接触,从而使病毒等失去活性(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81358号公报)。
但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能够扩散电解水雾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虽然上述除菌装置在可扩散电解水雾的小空间内有效,但在公共设施及交通工具等的大空间内难于发挥效果。
另外,上述以往的除菌装置产生诸多的不良情况,由于将电解水雾扩散到空间,故使用大量用于产生雾的水,同时由于雾而使空间内被加湿,从而使窗户变模糊等。
于是,申请人首先开发了一种落地式的空气除菌装置,包括:气液接触部件,其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交叉状配置在落地式的框体内;电解水滴下装置,其由用于将电解水滴到该气液接触部件上的泵机构等构成;送风装置,其将被除菌空间的空气向气液接触部件送风,该空气除菌装置使由送风装置从设于框体下部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与滴到所述气液接触部件的电解水接触,然后从设于框体上部的吹出口吹出所述空气。
但是,上述空气除菌装置需要设置用于将生成的电解水汲取到上方且从上方向气液接触部件滴下的特定的泵机构等(电解水滴下装置),并且,至少被做成能够回收过剩供给到气液接触部件的电解水的构造,因此,存在构造复杂化、装置大型化,且成本高的问题。
而且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气液接触部件上粘附空气中的尘埃及电解水中的水垢,所以需要进行洗净等的日常维护,但该构造难于将气液接触部件从空气除菌装置上拆卸。另外,该构造有可能难于确保密闭性,在装置倾斜时有电解水漏到外部之虞。因此,目前的除菌装置作为车及电车等的车内空气除菌装置,在实用中还存有很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有关目前的技术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电解水向外部的泄漏,且容易进行维护。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其具有存储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吸水部件,其用于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供给气液接触部件,将气液接触部件和吸水部件一体化地拆装自如地安装在主体上,同时,在安装在该主体上的状态下,吸水部件进入贮水部内并浸渍在电解水中,且贮水部为密闭或半密闭状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其具有存储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送风装置,其用于对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供给气液接触部件,同时,在通过送风装置对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的空气路径中设有集尘装置以及/或脱臭装置。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其具有存储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电解水;分割壁,其将该电极周围的上部空间与其他的部分隔开;气体排放装置,其用于从该分割壁内侧的空间向外部排放气体,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供给气液接触部件。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其具有存储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贮水部内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电解水;气体排放装置,其用于从贮水部内向外部排放气体,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供给气液接触部件,同时,将气体排放装置的出口配置在气液接触部件的附近。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其具有存储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电解水;给水槽,其拆装自如地安装在主体上,用于向贮水部内补充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阀装置,其在主体倾斜时禁止从给水槽进行的给水,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供给气液接触部件。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其具有存储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电解水;给水槽,其拆装自如地安装在主体上,用于向贮水部内补充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送风装置,其用于对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供给气液接触部件,同时,利用送风装置从外部导入空气,在使该空气与气液接触部件接触后,排放到外部。
本发明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吸水部件,其一端部与气液接触部件接触,另一端部浸渍在贮水部内的电解水中,利用毛细管现象将该电解水供给气液接触部件;浮子阀装置,其控制从给水槽进行的给水,该浮子阀装置在该电解水的水位上升到至少高于吸水部件的另一端部浸渍到贮水部内的电解水中时的水位时,禁止从给水槽进行的给水。
本发明第八方面在第六或第七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气液接触部件配置在主体的一端部上,将给水槽配置在主体的另一端部上,从主体的一端部跨到另一端部构成贮水部,将电极配置在给水槽和气液接触部件之间的贮水部内,同时,将送风装置配置在气液接触部件和给水槽之间的主体上,该送风装置从旋转的轴向吸引空气,并向半径方向喷出。
本发明第九方面在第一~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气液接触部件进行亲水性处理。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其具备:主体,其具备贮留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吸水部件,其利用毛细管现象用于将电解水从贮水部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因此,能够利用毛细管现象通过吸水部件吸上贮水部内的电解水,并迅速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利用该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对空气进行高效除菌。
另外,由于将气液接触部件和吸水部件一体化地拆装自如地安装在主体上,同时,在安装在该主体上的状态下,吸水部件进入贮水部内,浸渍在电解水中,且贮水部为密闭或半密闭状态,所以能够成为确保贮水部的密闭性、不易漏水的构造。尤其是,在空气除菌装置倾斜的条件下使用时,例如,在车载空气除菌装置的情况下的坡道上行驶时等,这种构造更有效。
而且,根据本发明,可以将气液接触部件以及吸水部件从主体上自如地拆卸,故能够洗净粘附在气液接触部件以及吸水部件上的来自通风空气的尘埃及电解水中的水垢,并能够在洗净后很简单地安装到主体上。由此,容易进行日常维护。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二方面,空气除菌装置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其具备:主体,其具备贮留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送风装置,其用于对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因此,能够利用毛细管现象迅速地将贮水部的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利用该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对空气进行高效除菌。
另外,通过将贮留电解水的贮水部设成密闭或半密闭的构造,能够成为确保贮水部的密闭性、不易漏水的构造。尤其是,在空气除菌装置倾斜的条件下使用时,例如,在车载空气除菌装置的情况下在坡道行驶时等,这种构造更有效。
而且,由于在通过送风装置对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的空气路径中设置集尘装置以及/或脱臭装置,所以能够通过集尘装置消除或抑制尘埃向气液接触部件的粘附。另外,通过脱臭装置能够对空气进行除臭。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三方面,空气除菌装置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少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其具备:主体,其具备贮留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所述电解水;分割壁,其从其他的部分隔开该电极周围的上部空间;气体排放装置,其用于将气体从该分割壁内侧的空间向外部排放,利用毛细管现象从贮水部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电解水,因此,能够利用毛细管现象迅速将贮水部的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利用该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能够对空气进行高效除菌。
另外,通过将贮留电解水的贮水部设成密闭或半密闭的构造,能够成为确保贮水部的密闭性、不易漏水的构造。尤其是,在空气除菌装置倾斜的条件下使用时,例如,在车载空气除菌装置的情况下在坡道行驶时等,这种构造更有效。
还有,通过分割壁和气体排放装置,能够顺畅地捕集以及排出通过电极生成的气体。因此,能够将因产生的气体而导致贮水部内的压力上升的不良情况防患于未然。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四方面,空气除菌装置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其具备:主体,其具备贮留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电解水;气体排放装置,其用于将气体从贮水部排向外部,并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因此,利用毛细管现象能够迅速地将贮水部的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利用该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对空气进行高效除菌。另外,通过将贮留电解水的贮水部设成密闭或半密闭的构造,能够成为确保贮水部的密闭性、不易漏水的构造。
而且,能够通过气体排放装置将由电极产生的气体从贮水部排向外部。尤其是,由于将该气体排放装置的出口配置在气液接触部件附近,故即使在因倾斜,贮留部内的电解水进入气体排放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气体排放装置的出口向气液接触部件排放,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电解水泄漏到外部的不良情况。由此,在空气除菌装置倾斜的条件下使用时,例如,在车载空气除菌装置的情况下在坡道行驶时等,这种构造更有效。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五方面,空气除菌装置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其具备:主体,其具备贮留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所述电解水;给水槽,其拆装自如地在主体上安装,用于向贮水部内补充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阀装置,其在主体倾斜时禁止从所述给水槽进行的给水,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因此,利用毛细管现象能够迅速地将贮水部内的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利用该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对空气进行高效除菌。另外,通过将贮留电解水的贮水部设成密闭或半密闭的构造,能够成为确保贮水部的密闭性、不易漏水的构造。
尤其是,在主体倾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阀装置禁止从给水槽进行的给水,因此在给水槽侧变高倾斜、给水槽出口的水位落下时,能够可靠地避免从给水槽向贮水部过度给水的不良情况。由此,在空气除菌装置倾斜的条件下使用时,例如,在车载空气除菌装置的情况下在坡道行驶时等,本发明尤其有效。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六方面,空气除菌装置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其具备:主体,其具备贮留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电解水;给水槽,其拆装自如地在主体上安装,用于向贮水部内补充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送风装置,其用于对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同时,利用送风装置从外部导入空气,在使其与气液接触部件接触后,向外部排放,因此,能够利用毛细管现象迅速地将贮水部内的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利用该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对空气进行高效除菌。另外,通过将贮留电解水的贮水部设成密闭或半密闭的构造,能够成为确保贮水部的密闭性、不易漏水的构造。尤其是,在空气除菌装置倾斜的条件下使用时,例如,在车载空气除菌装置的情况下在坡道行驶时等,这种构造更有效。
而且,利用毛细管现象将贮水部内的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由此,不需要设成可将与气液接触部件接触的电解水再返回贮水部这样的如现有的循环型的将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的电解水进行回收的构造,因此,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单化、小型化。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基础上,空气除菌装置具备:吸水部件,其一端部与气液接触部件接触,另一端浸渍在贮水部内的电解水中,利用毛细管现象将该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浮子阀装置,其控制从给水槽进行的给水,该浮子阀装置在该电解水的水位上升到至少高于吸水部件的另一端浸渍到贮水部内的电解水时的水位时,禁止从给水槽进行的给水,因此,能够使吸收部件一直浸渍在电解水中。由此,能够可靠地确保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的供给。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八方面,在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的基础上,空气除菌装置在主体的一端部上配置气液接触部件,在主体的另一端部上配置给水槽,从主体的一端部跨到另一端部构成贮水部,将电极配置在给水槽和气液接触部件间的贮水部内,同时,将送风装置配置在气液接触部件和给水槽间的主体上,该送风装置从旋转的轴方向吸引空气,并向半径方向喷出,因此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细长化,小型化,同时能够确保吸引外气、向气液接触部件送风、从给水槽向贮水部补充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电解、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的一连串的动作。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九方面,在第一~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对气液接触部件进行了亲水性处理,因此,能够提高其对电解水的亲水性。由此能够保持气液接触部件的电解水的保水性,能够长时间持续向该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的空气和电解水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l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除菌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从图1的一面侧(正面侧)看到的空气除菌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从图2的相反侧(背面侧)看到的空气除菌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拆下图1的主体罩后的状态的空气除菌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图4的空气除菌装置的分解图;
图6是图3的空气除菌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的空气除菌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通过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从而除去空中浮游微生物等,该空气除菌装置是为实现最大限度地消除电解水向外部泄漏的不良情况,同时容易对气液接触部件进行维护而开发的装置。其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了提供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水泄漏、且容易进行维护的空气除菌装置的目的,即该空气除菌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存储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吸水部件,其用于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电解水从贮水部供给气液接触部件,该空气除菌装置将气液接触部件和吸水部件一体化地拆装自如地安装在主体上,同时,在安装在该主体上的状态下,吸水部件进入贮水部内并浸渍在电解水中,且贮水部为密闭或半密闭状态。根据本发明,尤其是由于能够实现确保贮水部的密闭性、不易漏水的构造,因此适用于乘用车及公共汽车等汽车的室内及电车车辆等的车载。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除菌装置VW的外观图,图2是从一面侧(正面侧)看到的图1的空气除菌装置VW的纵剖侧视图,图3是从另一面侧(背面侧)看到的图1的VW的纵剖侧视图。在各图中,1是本实施例的空气除菌装置VW的主体;2是安装在主体1上并覆盖安装在主体1上的后述的除菌元件8、过滤器7、送风机20等的主体罩。主体罩2由顶板2T和从该顶板2T的外周边缘向垂直方向延伸的4个面板(正面面板2A、背面面板2B、侧面面板2R以及侧面面板2L)形成的壁面构成。
在上述顶板2T的上表面形成有操作部10,该操作部10具备多个(实施例中为4个)控制用的操作开关11、由多个(实施例中为2个)LED灯构成的显示装置12、以及电源开关13。在顶板2T的一端部(图1的前端部)和正面面板2A的上端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将作为被除菌空间的室内的空气吸入空气除菌装置VW内(主体罩2内)的吸气口4。另外,在位于正面面板2A和背面面板2B的一端侧(图1以及图2中为正面面板2A以及背面面板2B的右侧端)的侧面面板2R上,形成有用于将由除菌元件8除菌后的空气向空气除菌装置VW的外部(作为被除菌空间的室内)喷出的排气口5。该排气口5由跨侧面面板2R的上下方向形成的多个小孔5A··构成。
另外,在主体罩2的顶板2T的另一端侧(侧面面板2L侧)形成有沿垂直方向(上下方向)贯通顶板2T的孔14。该孔14为给水槽15用的孔,当主体罩2安装在主体1上时,给水槽15的上表面15B位于该孔14内。在主体罩2的正面面板2A上形成有用于确认贮留在该给水槽15内的水(作为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一例的自来水)的水位的水量确认用窗16。通过该水量确认用窗16,不用拆卸主体罩2,就能够确认给水槽15内的水量。
下面,利用图2~图5说明空气除菌装置VW的内部结构。图4是表示从主体1上拆下主体罩2后的状态的空气除菌装置VW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表示图4的空气除菌装置VW的分解图。
空气除菌装置VW的主体1为由承受面1A和从该承受面1A的外周边缘向垂直方向(下方向)延伸的壁面1B构成的框架体,在壁面1B的下端形成有从壁面1B向外方扩张的扩张部1C。壁面1B的外周的设定与上述主体罩2的内周大致相同,设定扩张部1C的外周比其大。当在主体1上安装主体罩2时,主体罩2的壁面顶端(下端)的内面抵接主体1的壁面1B,由此,主体罩2在扩张部1C的上表面由主体1的壁面1B保持。
在上述主体1的承受面1A中,在一端部、另一端部以及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的中央部,分别形成有垂直方向(上下方向)贯通承受面的连通孔30、31、32、33。在承受面1A的一端部形成的连通孔30用于在主体1的一端部安装除菌元件8,在其周围形成有从承受面1A向上方立起的卡合部30A。在承受面1A的另一端部形成的连通孔33用于在主体1的另一端部安装给水槽15,在该连通孔33的周围也形成有从承受面1A向上方立起的卡合部33A。另外,承受面1A的中央部的连通孔31和连通孔32邻接形成,同时连通孔31在背面面板1B侧、连通孔32在正面面板1A侧并列。在该连通孔31中安装后述的电极17、18,连通孔32连接同样后述的通气管37的一端。
另外,在承受面1A的底面(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在主体1上安装电解槽托盘25的卡合部25D。该电解槽托盘25为由一端部25A侧、另一端部侧25B、中央部25C构成的纵长形状的水承受部件,其中,一端部25A侧具备在内部能够确保充分容积的空间;另一端部25B侧同样具备在内部能够确保充分容积的空间;中央部25C连通一端部25A侧和另一端部25B侧,其一侧(前方侧)被深挖,内部容积减小,成为狭长的形状。
该电解槽托盘25嵌合在上端的开口边缘形成于主体1的承受面1A的底面上的上述卡合部25D。具体地说,在电解槽托盘25的上端开口边缘全周安装有作为密闭部件的密封件26的状态下,电解槽托盘25从主体1的扩张部1C的下方插入壁面1B内。而且,当电解槽托盘25插入到规定的安装位置时,上端开口嵌合在卡合部25D内,由此,在主体1上安装电解槽托盘25。在电解槽托盘25安装到主体1上的状态下,上端开口被主体1的承受面1A密闭地闭塞,在该电解槽托盘25的内部形成密闭构造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槽9。在该贮水槽9内贮留后述的电解水。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密封件26安装在电解槽托盘25的上端开口整个边缘的状态下,通过主体的承受面1A密闭地闭塞,在该承受面1A上形成的连通孔30、31、33分别被吸水部件19、电极17、18、给水槽15闭塞,从通气管37与连通孔32连接的关系上看,不是完全密闭的构造,而是半密闭的构造。
但是,如上所述,由于电解槽托盘25的中央部为前面侧被深挖、内部容积减小,成为狭长的形状,故在贮水槽9的中央部贮留的电解水的容量也必然减少。由于在该贮水槽9内的中央部,即如上所述,在主体1的一端部上安装除菌元件8,另一端部上安装给水槽15,因此,在该除菌元件8和给水槽15之间的贮水槽9内,设有上述的一对电极17、18(电解单元)。通过电极17、18对贮留在贮水槽9内的自来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电解)来生成电解水。具体地说,电极17、18通过电源的通电而电解贮水槽9内的自来水,从而生成包含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上端连接有电极端子52、53。另外,各电极端子52、53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从这里经由电极端子52、53使电极17、18通电。
在此,所谓活性氧种是指具有比通常的氧高的氧化活性的氧分子及其关联物质,是在超氧化阴离子、单态氧、羟自由基或过氧化氢的所谓的狭义的活性氧中包含臭氧、次亚卤酸等所谓广义的活性氧的活性氧种。
电极17、18为例如基板是Ti(钛)、皮膜槽由Ir(铱)、Pt(白金)构成的电极板,施加在该电极17、18上的电流值的电流密度被设定成20mA(毫安)/cm2(平方厘米),产生规定的浮游残留氯浓度(例如,1mg(毫克)/1(升))。
当利用上述电极17、18给自来水通电时,在阴极电极发生如下反应:
4H+4e-+(4OH)→2H2+(4OH-)
在阳极电极发生如下反应:
2H2O→4H++O2+4e-
同时,水中含有的氯化物离子(预先添加在自来水中的)发生如下反应):
2Cl-→Cl2+2e-
而且,该Cl2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Cl2+H2O→HClO+HCl
如上述化学式所示,通过利用电极17、18的电化学处理,产生上述的氢以及氧等的气体(气体)。
在该结构中,通过对电极17、18通电,能够生成包含杀菌力大的HClO(次氯酸)的杀菌水(电解水)。尤其是,配置有如上所述的电极17、18的贮水槽9内的中央部内部容积小、形状狭长,贮留的自来水的容量少,因此,能够通过电极17、18的电解生成高浓度的(即,次氯酸的浓度高)电解水。
该电极17、18如图6以及图7所示,其周围通过电极固定板54固定,以使两电极板的面存在规定的间隔相对而并排设置。在该电极固定板54的上端形成具有与上述的主体1的连通孔31大致相同的形状的突起部54A,该突起部54A卡合保持在连通孔31的内面上而被安装在主体1上。具体地说,当从承受面1A的底面侧(下侧)向连通孔31内插入安装有电极17、18的电极固定板54时,形成于上端的突起部54A与连通孔31的内壁嵌合,由此,突起部54A通过连通孔31的内壁面保持而被安装在主体1上。
此时,为了不妨碍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的流通,即,使向贮水槽9内供给的自来水从主体1的另一端部侧(给水槽15)流向电极17、18,且由电极17、18生成的电解水顺畅地流向一端部侧(除菌元件8),相对设置的两电极17、18的板面以与从另一端侧向一端侧的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的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安装在贮水槽9中。另外,在电极17、18安装到主体1上的状态下,至少前端(下端)浸渍在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中。
另一方面,在主体1的中央部上,即配设有上述电极17、18的贮水槽9的中央部的上方,设有送风机20。送风机20是用于向除菌元件8通风的送风装置,其构成为,从外部(室内)导入空气并将其供给除菌元件8,在接触之后,向外部排放。送风机20由送风扇21、风扇电动机22、以及风扇罩23构成,其中,风扇电动机22设置在送风扇21的旋转轴中心并旋转驱动送风扇21;风扇罩23在正面面板2A位于的一侧面(图2的正侧面)的中心部形成有风扇吸气口23A,同时在侧面面板2R位于的一端侧(图2的右侧面)的下部形成有风扇排气口23B。本实施例的送风机20由从送风扇21旋转的轴方向吸引空气并向半径方向喷出的西洛克风扇构成。
上述的送风机20配置成上述风扇吸气口23A位于正面面板2A侧,风扇排气口23B位于侧面面板2R侧,在由固定板(第一固定板40和第二固定板45)包围其外周的状态下,将其安装在主体1的承受面1A的中央部上面。
上述固定板由位于送风机20的一面侧(前面侧)的第一固定板40和位于另一面侧(背面侧)的第二固定板45构成。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板40由平面41、周壁部42、保持面8A、安装部44构成,其中,平面41并设在送风机20的一侧面(正面侧);周壁部42从该平面41的外周边缘向送风机20侧延伸;保持面8A从平面41的一端侧(图5的右端侧)平行于平面41而延伸,并用于固定除菌元件8;安装部44从平面41的上端边缘再向上方立起,两端(图5所示的左右端)向送风机20的相反侧大致直角弯曲,在其内侧具备用于安装过滤器7的固定部件43。在该第一固定板40的平面41上,在与形成于送风机20的风扇罩23上的风扇吸气口23A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圆形的孔41A。另外,在位于平面41的上方的周壁部42的前端形成有与形成于后述的第二固定板45上的凸部47A嵌合的凹部42A。
第二固定板45由平面46、周壁部47、以及保持面8B构成,其中,平面46并设于送风机20的另一侧(背面侧);周壁部47从该平面46的外周边缘向送风机20侧延伸;保持面8B从平面46的一端侧(图5的右端侧)平行于平面46而延伸,并用于固定除菌元件8。在位于该平面46的上方的周壁部47的下部的一端侧,形成有与上述凹部42A嵌合的凸部47A。另外,平面46的周壁部47为延伸侧(送风机20侧)的一端侧(图3中为左端侧,图5中为右端侧,即除菌元件8侧),当将送风机20配置在固定板40、45内时,其从风扇排气口23B位于的部位跨到除菌元件8侧的一端侧,安装有间隔板48A、48B,该间隔板48A、48B形成将从风扇排气口23B喷出来的空气供给除菌元件8的空气通道48。另外,在安装于下方的间隔板48B上还安装有用于调节从风扇排气口23B喷出的空气的风向的风扇49。
而且,为了将送风机20安装到主体1上,首先,在送风机20的一端侧,对准形成于平面41的孔41A和送风机20的风扇罩23的风扇吸气口23A的位置来配置第一固定板40。然后,从送风机20的另一端侧配置第二固定板45。此时,当配置第二固定板45的周壁部47的顶端以使其抵接第一固定板40的周壁部42的顶端时,周壁部46的凸部47A嵌合在形成于周壁部42的上方的所述凹部42A内,由此,送风机20被围绕在由固定板40、45形成的空间内。在该状态下,从第二固定板45的背面侧螺钉固定两固定板40、45,同时,两固定板40、45和主体1也能够通过螺钉固定等而被固定,由此在主体1上安装。
如上所述,通过固定部件43将过滤器7安装到第一固定板40的前面侧的安装部44上。该过滤器7为具有集尘或脱臭、或具有集尘和脱臭双方功能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具备集尘和脱臭双方功能的过滤器7。该过滤器7配置在利用送风机20对除菌元件8进行通风的空气路径中,即配置在除菌元件8的上风侧的位置处。即,本实施例的过滤器7拆装自如地安装在送风机29的上风侧、即上述第一固定板40的安装部44的固定部件43内。
另外,在主体1上安装有主体罩2的状态下,该过滤器7以与前面面板2A存在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在该前面面板2A的内侧,同时,吸气口4位于过滤器7的上方的前面侧、即前面面板侧。因此,当送风机20运转时,从吸气口4吸入的空气通过形成于前面面板2A和过滤器7之间的间隙,并在通过设于送风机20前面的该过滤器7之后,被吸入送风机20。
上述的除菌元件8是使贮留在贮水槽9中的上述电解水与来自送风机20的通风空气接触的气液接触部件,其配置在主体1的一端部上。本实施例的除菌元件8是具有蜂窝构造的过滤器部件,即为确保气液接触面积大、能够保水、不易堵塞的构造。即,除菌元件8是使波状弯曲的原材料和平板状的原材料接合,作为整体形成蜂窝状的结构。这些原材料使用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即电解水造成的劣化少的原材料,例如,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树脂、氯乙烯树脂、氟系树脂(PTFE、PFA、ETFE等)、纤维素系材料或陶瓷系材料等原材料。这样,通过用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除菌元件8,能够实现该除菌元件8的耐久性的提高。另外,对除菌元件8实施亲水性处理,提高其对电解水的亲水性,由此,能够保持除菌元件8对电解水的保水性(湿润性),能够长时间持续保持对该除菌元件8进行通风的空气与电解水的接触。而且,该除菌元件8的上表面以及底面安装耐腐蚀性优良的板部件。
还有,在该除菌元件8上一体形成有两个圆筒状的吸水棒19。吸水棒19、19是用于吸上电解水并供给除菌元件8的吸水部件,例如,由丙烯酸纤维及聚酯纤维等组成的无纺布及海绵等吸水性优良的原材料形成。
吸水棒19的一端部(上端部)被设置成抵接上面的板部件8C。而且,在从该一端部在除菌元件8内向垂直方向(下方向)延伸后,从除菌元件8的另一端(下端)突出,另一端部(下端部)从除菌元件8的底部(底面的板部件8C)突出。即,在底面的板部件8C上形成有吸水棒19贯通的未图示的孔,吸水棒19的另一端从那里突出,并进一步向下方延伸。另外,从除菌元件8的底部突出的吸水棒19的长度尺寸小于贮水槽9内(电解槽托盘25)的高度尺寸,但设定成足够的长度。另外,在底面的板部件8C的上述孔的边缘部,向下方突出形成有保持吸水棒19的大致呈环形的保持部8D,吸水棒19由该保持部8D支承。
上述的除菌元件8拆装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主体1的承受面1A上的连通孔30内。在此说明除菌元件8的安装方法。首先,在形成于上述承受面1A的连通孔30的周围上的卡合部30A的上端全周边缘安装作为密闭部件的密封件34,从其上方载置元件支承件35。另外,在第一固定板40的保持面8A和第二固定板的保持面8B之间的空间,从元件支承件35的上方插入与吸水棒19一体化的除菌元件8,从而使除菌元件8的板部件8C的底面载置到元件支承件35的上表面。此时,在密封件34的内周面抵接板部件8C的保持部8D的外周面,密封件34和保持部8D成为贴紧的状态。由此,除菌元件8安装在主体1上。在该除菌元件8安装在主体1上的上述状态下,连通孔30通过密封件34、元件支承件35将除菌元件8堵塞,密闭地进行密封,因此,贮水槽9呈密闭状态或半密闭状态。另外,在该状态下,吸水棒19进入贮水槽9内,另一端部浸渍在电解水中。
另一方面,上述的给水槽15是用于将自来水向贮水槽9内补充的筒式的槽。该给水槽15在从形成于底面的圆形开口15A向垂直方向立起后,向外方扩张,然后进一步向垂直方向立起,呈上端被比开口15A的直径大的上表面15B闭塞的形状。而且,从形成于下端的开口15A向内部给水,同时,自来水通过形成于后述的盖支承件62的通水口64从该开口15A向贮水槽9内补充。
另外,在给水槽15的开口15A侧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牙61,该螺纹牙61与在盖60的内面侧形成的未图示的螺纹槽螺合。盖60保持给水槽的开口15A侧,同时与上述的盖支承件62、作为密闭部件的密封件65、66一起,对在主体1的承受面1A的另一侧形成的连通孔33进行密闭,即拆装自如地安装给水槽15。
在该盖60的下端安装有给水槽15的状态下,在给水槽15的开口15A的内面形成立起的圆筒状的止水部60A。在该止水部60A的上侧设有止水阀72。该止水阀72是用于在挪动及在主体1上安装给水槽15时,避免从给水槽15内漏水的阀装置。该止水阀72的外径形成得比开口15附近的给水槽15的内径小,且比上述止水部60A的内径大。另外,在止水阀72的中心部安装有下端安装在盖支承件62上的止水阀的轴部件73。
而且,在给水槽15安装在主体1上的通常状态下,该止水阀72位于止水部60A的上方,即位于与该止水部60A存在规定的间隙的位置,因此,给水槽15内的自来水如图3的箭头所示,通过该间隙到达开口15A,其后通过上述盖支承件62的通水口64从该开口15A向贮水槽9内供给。
在给水槽15没有安装在主体1上的状态下,安装在轴部件73的下端侧的弹簧部件75伸长,止水阀72在该弹簧部件75的作用下向下方拉伸,向下方移动,抵接在止水部60A的上表面,从而能够闭塞上述间隙,禁止从给水槽15内进行的给水。
在给水槽15安装在主体1上的状态下,通过阀装置70控制从该给水槽15向贮水槽9内的给水。本实施例的阀装置70由浮子阀71构成,该浮子阀71根据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的水位控制从给水槽15进行的给水。
上述浮子阀71在由呈纵长形状的板部件构成的主体的一端,安装有一直位于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的水面上的浮子,主体的另一端可倾动地枢支在盖支承件62的底面。由此,浮子阀71根据该浮子阀71的一端的浮子所处位置的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的水位,可在上下方向倾动。
由上述结构构成的阀装置70,其构成为:通常,当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贮留到吸水棒19的另一端(下端部)的上方的规定水位时,由浮子阀71的主体上表面闭塞通水口64,从而可靠地禁止从给水槽15向贮水槽9的给水,当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的水位落到规定水位以下时,通过上述浮子阀71的倾动动作,开放通水口64,从而向贮水槽9内进行给水。并且,该浮子阀71开放通水口64的水位为吸水棒19的另一端(下端部)浸渍在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的水位。
另外,就从给水槽15的给水而言,至少吸水棒19的另一端部(下端部)在电解水的水位上升到贮水槽9内的电极17、18以上的情况下,即,在到达禁止上述给水的规定水位的情况下,通过浮子阀71可靠地闭塞通水口64,从而禁止从给水槽15进行的给水。
这样,由于能够通过本实施例的阀装置70而使吸水棒19一直浸渍在电解水中,因此能够可靠地确保电解水向除菌元件8的供给。
另外,该浮子阀71被构成为:在主体1倾斜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禁止从给水槽15向贮水槽9的给水。即,当主体1的一端侧的除菌元件8侧变高倾斜时,主体1的另一端侧的给水槽15侧变低倾斜,给水槽15侧的贮水槽9内的水面上升,不用说,浮子阀71闭塞通水口64。但是,本浮子阀71被构成为:即使在主体1的另一端侧的给水槽15侧变高倾斜,给水槽15的开口15A的水位落下的情况下,也能够禁止向贮水槽9的给水。
即,当主体1的另一端侧的给水槽15侧变高倾斜,给水槽15的开口15A的水位落到低于预先设定的规定水位时,贮水槽9内的水向除菌元件8侧移动,但如上所述,由于贮水槽9内为密闭构造或半密闭构造(本实施例为半密闭构造),故电解水几乎不会从贮水槽9内漏出,因此,在给水槽15侧的贮水槽9内能够保持一定量的水位。由此,能够维持浮子阀71闭塞通风口64的状态。
通过上述的结构,即使在给水槽15侧变高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避免从给水槽15向贮水槽9的不适当的过度给水。
另一方面,在形成有安装主体1的电极17、18的连通孔31、和与该连通孔31并设且连接上述通气管37的连通孔32的中央部的承受面1A的底面的贮水槽9内,设有将电极17、18周围的上部空间与其他部分隔开的分割壁50。分割壁50在贮水槽9内从主体1的承受面1A的底面向垂直方向延伸,前端设置在贮水槽9内贮留的电解水内、且在与成为贮水槽9的底面的电解槽托盘25的上表面之间存在对电解水的流通无障碍的充分的间隙。
上述电极17、18与连接在连通孔32内的通气管37的一端一起配设在由该分割壁50围绕的空间内。通气管37是从密闭构造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槽9内向外部排放气体的气体排放装置,本实施例的通气管37从在由贮水槽9内的分割壁50围成的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的水面上的空间内开口(气体排放装置的入口)的一端向贮水槽9外部延伸,在通过送风机20的周围之后,另一端在除菌元件8的侧面面板2R的相反侧的上端附近开口(气体排放装置的出口)。
即,当向电极17、18通电时,如上所述,贮水槽9内的自来水被电解,生成包含HClO(次氯酸)的杀菌水(电解水),但在该电解水的生成过程中,由电极17、18生成气体(氢及氧等)。在此,在没有气体排放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本发明的贮水槽9为密闭构造或半密闭构造,所以产生的气体贮存在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的水面上。而且,因生成、存储的气体而使贮水槽9内的压力慢慢上升,从而导致贮水槽9变形或破损,最糟糕的是,贮留的电解水有可能漏出。
因此,通过设置如本发明的通气管37,能够通过该通气管37将由电极17、18产生的气体排放到贮水槽9的外部。尤其是,由分割壁50围绕电极17、18的周围,与其他部分隔开、尤其是通过与分割壁50的外侧的贮水槽9的电解水的水面上的空间隔开,由电极17、18生成的气体集结在由分割壁50围绕的电解水的水面上的空间,因此,通过将通气管37的一端的开口设置在该空间内,能够通过该通气管37顺畅地捕集由电极17、18产生的气体,从而能够从在除菌元件8的侧面面板2R的相反侧的上端附近开口的另一端排向贮水槽9的外部。由此,能够对因产生的气体而带来的贮水槽9内的压力上升的不良情况防患于未然。
尤其是,通过将通气管37的另一端的开口(出口)配置在除菌元件8的附近,即使在主体1倾斜、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进入通气管37内并从另一端的开口排出的情况下,电解水也被排向除菌元件8,因此,能够利用除菌元件8吸水。由此,能够防止电解水漏出到空气除菌装置VW的外部的故障。
下面,利用以上的结构说明本实施例的空气除菌装置VW的动作。首先,按下在主体罩2的顶板2T上形成的操作部10的电源开关13,当接通电源时,开始向电极17、18通电。由此,贮留在贮水槽9内的自来水被电解,生成包含次氯酸的电解水(电化学处理)。
另外,在向电极17、18通电的同时起动送风机20。由此,形成从吸气口4吸入的室内(被除菌空间内)空气依次通过过滤器7、送风机20、除菌元件8、然后从排气口5排出的空气路径。即,从吸气口4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在主体罩2的前面面板2A和过滤器7之间形成的间隙,通过过滤器7。此时,空气中含有的尘埃被过滤器7捕集。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过滤器7在具有集尘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脱臭的效果,故在通过过滤器7时也能够除去空气中的恶臭。接着,被过滤器7除去了尘埃以及恶臭的空气从送风风扇21旋转的轴向、即从形成于风扇罩23的前面侧的风扇吸气口23A吸到送风机20中。然后,空气从送风风扇21的半径方向、即形成于风扇罩23的一端侧的下部的风扇排气口23B喷出,经由形成于该风扇排气口23B的空气喷出侧的空气通道48,向除菌元件8进行通风供给。
向除菌元件8供给的空气与渗入除菌元件8的次氯酸接触。该次氯酸在例如流感病毒侵入室内的空气中的情况下,具有破坏、消除(除去)感染该流感病毒所必须的表面蛋白(高浓度)的功能,当对其进行破坏时,不让流感病毒和感染该病毒所必需的被感染生物的受容体(受体)结合,由此阻止感染。这样,利用除菌元件8供给室内的空气,使其与供给该除菌元件8的电解水接触,由此能够利用电解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对空气进行高效除菌。
另外,通过除菌元件8而被除菌的空气从设于除菌元件8的一端侧的侧面面板2R的排气口5排放到外部(室内)。
根据以上详述的本发明的空气除菌装置VW,能够利用毛细管现象将通过电极17、18的通电进行电解生成的、贮留在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通过吸水棒19迅速向除菌元件8供给,利用除菌元件8使电解水与来自送风机20的通风空气接触,从而对空气进行高效除菌。
该情况下,不像以前那样设置特别的泵机构等电解水滴下装置,就能够将贮留在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向除菌元件8供给,故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单化以及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由于不需要泵机构,所以也就没有了用于驱动泵的电力消耗,故能够实现消耗电力的减少。
另外,贮留电解水的贮水槽9通过在电解槽托盘25的上端开口边缘利用密封件26密闭地安装在主体1上来构成,同时,形成于主体1的承受面1A上的各连通孔30、31、32、33也分别通过与吸水棒19一体化的除菌元件8、固定电极17、18的电极固定板54、通风管37以及给水槽15,一样被密闭地进行闭塞,因此该贮水槽9成为密闭构造或半密闭构造,故能够成为确保贮水槽9的密闭性、不易漏水的构造。
尤其是,在使与除菌元件8接触的电解水再返回贮水槽9的以往的循环型的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必须设置至少能够回收向气液接触部件过度供给的电解水的构造,因此导致构造复杂化、装置大型化,同时加大了成本。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利用毛细管现象将贮水槽9内的电解水向除菌元件8供给,所以不再需要如以往那样回收向除菌元件8供给的电解水,从而能够实现水的路径及构造的简单化、小型化。而且,容易将贮水槽9做成密闭构造,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贮水槽9的密闭性。由此,也能够搭载在车及电车等的车内。这样,在车载本发明的空气除菌装置的情况下,当在坡道行驶时等空气除菌装置倾斜的条件下使用之际,这种构造更有效。
另外,通过使除菌元件8和吸水棒19一体化地拆装自如地安装在主体1上,能够将除菌元件8和吸水棒19自如地从主体1上拆卸,洗净粘附在除菌元件8和吸水棒19上的来自通风空气的尘埃及电解水中的水垢,并能够在洗净后简单地安装到主体1上。由此,能够容易进行日常维护。
尤其是,在将过滤器7设置在除菌元件8的上风侧的空气路径中,除去空气中的尘埃之后,将其向除菌元件8供给,由此,能够消除或抑制尘埃向除菌元件8的粘附。而且,由于本实施例的过滤器7还具备脱臭功能,所以还能够除去空气中的恶臭。
而且,由从送风风扇21旋转轴的方向吸引空气并向半径方向喷出的西洛克风扇构成如本实施例的送风机20,由此,由于除菌元件8配置在送风机20的送风风扇21旋转轴的方向,所以吸水槽9也为纵长形状,从而能够使装置整体细长化,能够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确保吸引外气(室内的空气)、向除菌元件8送风、将自来水从给水槽15向贮水槽9补充、电解、向除菌元件8供给的一连串的动作。

Claims (9)

1.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其具有存储所述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吸水部件,其用于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所述电解水从所述贮水部供给所述气液接触部件,
将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和所述吸水部件一体化地拆装自如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同时,在安装在该主体上的状态下,所述吸水部件进入所述贮水部内并浸渍在所述电解水中,且所述贮水部为密闭或半密闭状态。
2.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其具有存储所述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送风装置,其用于对所述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
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所述电解水从所述贮水部供给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同时,在通过所述送风装置对所述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的空气路径中设有集尘装置以及/或脱臭装置。
3.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其具有存储所述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所述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所述电解水;分割壁,其将该电极周围的上部空间与其他的部分隔开;气体排放装置,其用于从该分割壁内侧的空间向外部排放气体,
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所述电解水从所述贮水部供给所述气液接触部件。
4.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其具有存储所述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所述贮水部内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所述电解水;气体排放装置,其用于从所述贮水部内向外部排放气体,
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所述电解水从所述贮水部供给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同时,将所述气体排放装置的出口配置在所述气液接触部件的附近。
5.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其具有存储所述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所述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所述电解水;给水槽,其拆装自如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用于向所述贮水部内补充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阀装置,其在所述主体倾斜时禁止从所述给水槽进行的给水,
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所述电解水从所述贮水部供给所述气液接触部件。
6.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由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材料形成的气液接触部件使电解水和通风空气接触,由此进行除菌,该空气除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其具有存储所述电解水的密闭或半密闭构造的贮水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贮水部内,通过通电而对所述贮水部内的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由此生成所述电解水;给水槽,其拆装自如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用于向所述贮水部内补充至少包含氯化物离子的水;送风装置,其用于对所述气液接触部件进行通风,
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所述电解水从所述贮水部供给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同时,利用所述送风装置从外部导入空气,在使该空气与所述气液接触部件接触后,排放到外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吸水部件,其一端部与所述气液接触部件接触,另一端部浸渍在所述贮水部内的电解水中,利用毛细管现象将该电解水供给所述气液接触部件;浮子阀装置,其控制从所述给水槽进行的给水,
该浮子阀装置至少在该电解水的水位上升到高于所述吸水部件的另一端部浸渍到所述贮水部内的电解水中时的水位时,禁止从所述给水槽进行的给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气液接触部件配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部上,将所述给水槽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部上,从所述主体的一端部跨到另一端部构成所述贮水部,将所述电极配置在所述给水槽和所述气液接触部件之间的所述贮水部内,同时,将所述送风装置配置在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和所述给水槽之间的所述主体上,该送风装置从旋转的轴向吸引空气,并向半径方向喷出。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实施了亲水性处理。
CNA2007101848484A 2006-10-30 2007-10-30 空气除菌装置 Pending CN1011738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4164 2006-10-30
JP2006294164A JP2008110011A (ja) 2006-10-30 2006-10-30 空気除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3808A true CN101173808A (zh) 2008-05-07

Family

ID=38988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848484A Pending CN101173808A (zh) 2006-10-30 2007-10-30 空气除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28272A1 (zh)
EP (1) EP1918652A3 (zh)
JP (1) JP2008110011A (zh)
KR (1) KR20080039260A (zh)
CN (1) CN10117380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6896A (zh) * 2013-04-15 2013-07-24 欧坤 多功能空气治理机
CN104121652A (zh) * 2013-04-27 2014-10-29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
CN106114146A (zh) * 2016-07-28 2016-11-16 太仓文广汇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6985639A (zh) * 2017-03-08 2017-07-28 珠海爱琴海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10671761A (zh) * 2019-11-07 2020-01-10 深圳市康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66053B2 (ja) * 2008-10-21 2012-11-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脱臭装置
US9533897B2 (en) 2013-03-12 2017-01-03 Radical Waters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activation of water
GB2561864B (en) * 2017-04-25 2020-01-01 Protex Hygiene Ltd Improvements related to the disinfecting of an air space
CN207445856U (zh) * 2017-09-19 2018-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WO2021066203A1 (ja) * 2019-10-03 2021-04-08 学校法人 東邦大学 空間除菌清浄化装置
JP7228140B2 (ja) * 2019-10-03 2023-02-24 学校法人東邦大学 空間除菌清浄化装置
CN117769611A (zh) * 2021-08-23 2024-03-26 怡迅(珠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杀菌功能的电解器具和空气净化装置
KR102400096B1 (ko) * 2021-11-29 2022-05-23 주식회사 한새 살균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4541U (ja) * 1992-03-16 1993-10-12 正義 前川 脱臭用フィルター
JP2000257914A (ja) * 1999-03-05 2000-09-22 Techno Ryowa Ltd 強酸性水を用いた除菌空調システム
US6394427B1 (en) * 2000-09-13 2002-05-28 Research Products Corp. Drainless humidifier with water level sensing
JP2002181358A (ja) * 2000-10-04 2002-06-26 Denso Corp 加湿装置および加湿装置付き空調装置
US7754157B2 (en) * 2002-07-08 2010-07-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Humidifier
JP4401695B2 (ja) * 2002-07-08 2010-01-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JP4239692B2 (ja) * 2003-06-04 2009-03-1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JP4347012B2 (ja) * 2003-10-02 2009-10-21 株式会社サンシ−ル 空気清浄化装置
JP4549204B2 (ja) * 2004-07-21 2010-09-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加湿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6896A (zh) * 2013-04-15 2013-07-24 欧坤 多功能空气治理机
CN104121652A (zh) * 2013-04-27 2014-10-29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
CN104121652B (zh) * 2013-04-27 2018-10-16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
CN106114146A (zh) * 2016-07-28 2016-11-16 太仓文广汇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6985639A (zh) * 2017-03-08 2017-07-28 珠海爱琴海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10671761A (zh) * 2019-11-07 2020-01-10 深圳市康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18652A2 (en) 2008-05-07
EP1918652A3 (en) 2010-05-26
KR20080039260A (ko) 2008-05-07
US20080128272A1 (en) 2008-06-05
JP2008110011A (ja) 200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3808A (zh) 空气除菌装置
KR102665126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7967900B2 (en) Air filtering apparatus
JP2011145031A (ja) 加湿機
US7850769B2 (en) Air filtering apparatus having foreign material removing mechanism
CN1210527C (zh) 加湿器
CN100557323C (zh) 空气除菌装置
EP1890089A2 (en) air filtering apparatus
KR100899516B1 (ko) 공기 제균 장치
JP2012042132A (ja) 加湿機
JP2010019447A (ja) 加湿機
CN101121036A (zh) 空气除菌装置
JP2009180434A (ja) 加湿装置
JP2010151365A (ja) 加湿装置
JP2008183182A (ja) 空気除菌装置
JP6948520B2 (ja) 空気清浄機
JP2011158104A (ja) 加湿機
JP2011137605A (ja) 加湿機
CN1991260B (zh) 立式空气除菌装置
JP6078788B2 (ja) 空気浄化装置
KR101228198B1 (ko) 에어 컨디셔너
JP2012029782A (ja) 空気浄化エレメント、及びこの空気浄化エレメントを組み込んだ空気清浄装置
JP7203299B2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KR200291824Y1 (ko) 공기청정기
JP2011153726A (ja) 加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