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7770A - 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7770A
CN101167770A CNA2007100929658A CN200710092965A CN101167770A CN 101167770 A CN101167770 A CN 101167770A CN A2007100929658 A CNA2007100929658 A CN A2007100929658A CN 200710092965 A CN200710092965 A CN 200710092965A CN 101167770 A CN101167770 A CN 101167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dextrin
venenum bufonis
slow
preparation
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29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运强
丁彦吉
樊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0929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67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67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7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采用包合法及分散法制成。包合法采用β-环糊精为主要辅料,将蟾酥进行包合处理,再将蟾酥包合物与其它药物及辅料制备成药物制剂;分散法采用玉米朊、丙烯酸树脂等缓释材料将蟾酥制成分散体系再与其它药物及辅料制备成药物制剂。发明的喉痛消炎制剂是对已有中成药喉痛消炎丸进行的工艺改进,解决了因蟾酥药材引起的持久苦口麻舌味,患者乐于接受,在对蟾酥进行掩味与矫味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克服了由于喉痛消炎丸强烈刺激性与过敏性引起的喉头水肿等不良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该制剂采用环糊精包合法及分散法制成。
背景技术:
喉痛消炎丸为国家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口腔含服,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肺、胃热盛引起的咽喉肿痛、烂喉丹疼、单双乳蛾、喉痹失音、水浆不下、口舌腐烂、腮腺肿瘤、痈疽疮疖、无名肿毒、舌尖红、脉浮数等症,该品种疗效较好,但有持久麻舌感,口感差,病人顺应性差,达到不能耐受的程度,这是该制剂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且临床上有引起咽喉水肿和过敏的报道。经处方分析后,知不良反应主要是由蟾酥引起的,蟾酥是一种动物蛋白,由多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主要成分为强心配糖体、蟾酥内酯、儿茶酚胺类化合物等,其中蟾酥内酯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既要使蟾酥成份充分释放利用,又要避免由蟾酥成份带来的持久苦麻味,成为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本发明从以下几种方案进行了研究和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试验:
试验一:胶浆矫味:利用胶浆能干扰味蕾味觉,掩盖药物的辛辣味,已采用西黄芪胶、琼脂、海藻酸钠、CMC-Na等物料,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胶浆液,再与一定量药料细粉混匀,结果因本品麻舌味太过强烈,所采用的几种胶浆对矫味效果均无明显作用,且干燥过程太长,不适宜做成固体制剂;
试验二:泡腾型制剂矫味:利用崩解过程相互作用生成CO2气体,刺激味蕾,干扰味觉,并有清凉饮料风味,已采用枸椽酸与NaHCO3作为制剂辅料,制粒压制成泡腾片,结果干扰味蕾持续时间较短,相对蟾酥的持久麻舌感,并不能产生实质性效果;
试验三:明胶甘露醇矫味:已采用将药物细粉均匀分散于明胶浆中,并加入一定量甘露醇,混匀,制剂,结果制备的物料有一定引湿性,口感尝试过程,物料很快会溶散于唾液中,致使分散于明胶中药物很快被释放,造成口腔中局部麻舌感强烈。故明胶甘露醇法矫味不可行;
试验四:缓释材料分散矫味:采用缓释材料,通过影响药物的崩解和释放,以达到矫味目的,经使用不同缓释材料进行试验,结果因材料不同矫味效果有差异,其中以玉米朊、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效果最佳;
试验五:环糊精包合矫味:环糊精多用于包合脂溶性物质,例如挥发油等,目的是防止挥发油散失以保持药效,也有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水溶性差的药物进行包合,目的是增加药物溶解性以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在注射剂中较为常见,同时也有将环糊精应用于口感差药物的矫味,例如包合磷酸苯丙哌林、包合盐酸雷尼替丁等,本发明人将该技术应用于喉痛消炎丸工艺的改进中,将蟾酥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蟾酥包合物,以掩盖其不良口感,另外喉痛消炎处方中冰片易于挥发,同样将其以环糊精包合制成冰片包合物,再取其它药料并添加辅料制备成制剂,结果制备成喉痛消炎制剂,有效掩盖了蟾酥苦麻味,解决了喉痛消炎丸口感差问题,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易于接受。
试验六:固体粉末包衣矫味:该方案思路采用包衣材料(多数具有缓释作用),将药粉粉碎制成极细粉,再将缓释材料制成包衣液,将包衣液雾化后均匀喷入药粉,挥去溶剂,即得包衣粉术,以此制剂。最终该方案因药量远少于设备生产最低量,故未进行。
其它试验:我们曾采用掩味粉末香精、腺苷酸等辅料进行试验,结果无法掩盖蟾酥强烈的麻舌味。
结果表明:方案四、方案五可行性好,制备的样品口感佳,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或掩盖蟾酥引起的喉痛消炎制剂苦口麻舌味。
缓释材料分散法主要特点是利用不同性质的载体使药物处于高分散状态,达到不同要求的用药目的: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使液体药物固体化等。药物分散常用不溶性药物材料,包括纤维素类与聚丙烯酸树脂类,乙基纤维素(EC)无毒、无药理活性,是一种理想的不溶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缓释固体分散体,在其中加入HPC、PEG、PVP等水溶性物质作为致孔剂可以调节释药速率,获得更理想释药效果。聚丙烯酸树脂类载体材料为季铵基的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包括RL和RS等几种),在胃液中可溶胀,在肠液中不溶,Eudragit聚合物的类型和用量,可影响释药速率,配合使用两种具有不同穿透性能的Eudragit,可获得理想的释药速率。
在现有文献中,还没有公开喉痛消炎丸采用环糊精包合技术或缓释材料分散技术进行工艺改进的相关资料资料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口服制剂),包含a、人工牛黄1.5~3.8、青黛1.0~2.5、珍珠1.5~3.8、百草霜1.5~3.8和雄黄1.5~3.8重量份,b、蟾酥环糊精包合物1.5~26.1重量份和冰片环糊精包合物2.0~52.5重量份,或者蟾酥缓释固体分散体1.5~27.5和冰片1.0~2.5重量份,c、药用辅料。
该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包含如下制剂形式:口含片、口崩片、分散片、咀嚼片、滴丸、散剂、口腔膜剂、喷剂,优选口含片。环糊精可以为α环状糊精、β环状糊精、γ环状糊精或它们的衍生物,缓释材料可以为玉米朊、丙烯酸树脂I~IV号、乙基纤维素(E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聚乙二醇(PEG)等。蟾酥环糊精包合物,是指蟾酥的醇提物部分用环糊精包合。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还进一步包含蟾酥醇提后的药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所说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a.取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三味分别粉碎或研细,并过八号筛,作为药料I,备用;
b.取珍珠、雄黄两味分别水飞或粉碎制成极细粉,并过九号筛,作为药料II,备用;
c.取蟾酥药材,采用浓度为50%~95%的乙醇为溶剂,提取1~3次,过滤,得提取药液,滤渣干燥、研细,作为药料III,备用,将提取药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得蟾酥乙醇提取物干品;
d.取蟾酥药材乙醇提取物以及蟾酥药材乙醇提取物重量的1~20倍的环状糊精,在搅拌状态下,将水不断加入到环糊精中配制成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取步骤c蟾酥乙醇提取物干品,以少量乙醇溶解,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继续搅拌1~5小时,使蟾酥与坏状糊精分子充分接触并形成包合物,冷藏静置,过滤或离心,取包合物,低温减压干燥,并粉碎过筛,即得蟾酥环糊精包合物,作为药料IV,备用;
f.取冰片以及冰片重量的1~20倍的环状糊精,在搅拌状态下,将水不断加入到环糊精中配制成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取冰片以少量乙醇溶解,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继续搅拌1~5小时,使冰片与环状糊精分子充分接触并形成包合物,冷藏静置,过滤或离心,取包合物,低温减压干燥,并粉碎过筛,得冰片的环糊精包合粉末,作为药料V,备用;
g.将上述各步骤得到的药料I、II、III、IV、V,按处方药材当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制成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制备上述中药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与蟾酥药材对应量的0.5~10倍量的缓释材料用5~20倍量乙醇振摇或超声溶解,配制成缓释材料液;
b.蟾酥粉碎成细粉,然后加入到上步缓释材料液中,搅拌使蟾酥药物均匀分散于缓释材料液中,得蟾酥药物分散液,加热,回收或挥去乙醇,浓缩,低温减压干燥,然后粉碎成极细粉,即得蟾酥缓释分散体粉末,备用;
c.取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冰片四味分别粉碎或研细,并过八号筛,作为药料VI,备用;
d.取珍珠、雄黄两味分别水飞或粉碎制成极细粉,并过九号筛,作为药料II,备用;
e.将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药料VI和II与步骤b得到的蟾酥缓释分散体粉末按处方药材当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制成制剂。
上述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缓释材料为疏水性缓释材料,所说的疏水性缓释材料,包括玉米朊、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其制剂形式优选口含片,其特征在于:药用辅料为赋型剂25%~98%、香精0.5%~5.0%、润滑剂1.0%~5.0%,均为占片重量比,其赋型剂可选用:蔗糖、甘露醇、乳糖、淀粉、糊精的一种或几种;粘合剂可选用:乙醇、CMC-Na胶浆、阿拉伯胶浆、西黄芪胶浆、琼脂胶浆、海藻酸钠胶浆中的一种;香精可选用:薄荷香精、果味香精、咖啡香精、巧克力香精中的一种;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改进制备工艺,以实现掩盖不良口感并降低其不良反应,提供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特点是采用了环糊精包合工艺或缓释材料分散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1)药材原料的前处理:按处方,取人工牛黄、珍珠、雄黄、百草霜、青黛、蟾酥、冰片,以上七味,将珍珠、雄黄水飞成极细粉,过九号筛;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与上述极细粉配研,过八号筛,混匀;蟾酥、冰片另行处理。
(2)环糊精包合蟾酥、冰片:取蟾酥药材,用乙醇提取,过滤,得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得蟾酥提取物干品;取β环糊精,加入适量蒸馏水中,70℃水浴下搅拌制成β-CD饱和溶液;将蟾酥提取物干品以少量乙醇溶解,制成每1ml含2.0g生药当量浓度的溶液;搅拌速度条件下,将该溶液缓缓滴加到环糊精饱和溶液中,继续搅拌1小时,搅拌完毕,冷藏过夜,滤过,洗涤,低温减压干燥,研碎,得蟾酥包合粉末。冰片同法操作,制成冰片包合粉末。工艺中选择将蟾酥和冰片混合共用环糊精包合,也可采用环糊精分别包合,优选分别包合。本发明在研究中发现:分别包合的包封率情况较混合包合更易于检测判断,并根据质量分析结果评价环糊精包合过程,各工艺参数指标对两者影响情况,避免因共同包合,相同工艺参数指标造成蟾酥包封率与冰片包封率的顾此失彼,虽然两者都采用环糊精包合,但解决的问题不同,包合蟾酥是解决口感问题,而包合冰片是解决冰片不稳定易挥发问题,因此混合包合的结果是包封率难以控制,从而影响麻味和异味的掩味质量。
(3)蟾酥缓释分散体制备:取玉米朊、丙烯酸树脂等缓释材料,用乙醇溶解,配制成缓释材料液;将蟾酥乙醇提取物干品以少量乙醇溶解或直接粉碎过筛(≥150目);将蟾酥乙醇溶液或蟾酥细粉加入到缓释材料液中,搅拌使蟾酥药物均匀分散于缓释材料液中,得蟾酥药物分散液;将分散液挥去乙醇,浓缩,低温减压干燥,并粉碎过筛(≥200目),即得蟾酥分散体。
(4)制剂成型:取步骤(1)所得的各药料,与步骤(2)制备的蟾酥与冰片包合粉末,按处方药材当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制成口含片、口崩片、分散片、咀嚼片、滴丸、散剂、口腔膜剂、喷剂等制剂;取步骤(1)所得的各药料及冰片,与步骤(3)制备的蟾酥分散体粉末,按处方药材当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制成口含片、口崩片、分散片、咀嚼片、滴丸、散剂、口腔膜剂、喷剂等制剂。
本发明进一步制成口含片,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取药料混合均匀,添加25%~98%的赋型剂和0.5%~5.0%的香精,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粘合剂,湿法制粒,过16目到30目筛,颗粒低温干燥,加入1.0%~5.0%的润滑剂,混匀、压片,制成喉痛消炎口含片。赋型剂优选为蔗糖、甘露醇(3∶2),粘合剂优选乙醇(85%~90%),香精经多人口试选择薄荷口味,润滑剂优选1.0%~2.0%硬脂酸镁。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与现有的喉痛消炎丸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并达到如下效果:对喉痛消炎丸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了环糊精包合及缓释材料分散等新工艺,克服了喉痛消炎丸的麻味和苦味,改善了病人的耐受性和顺应性,同时减少起咽喉水肿和过敏等副作用。本发明的制剂,尤其是口含片制备过程顺利,工艺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工业化生产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原工艺样品口感差问题,避免了蟾酥引起的咽喉与口腔持久苦口麻舌味,刺激性降低而安全性更高,患者服用顺应性得到提高。本发明的口含片,每次一片,每天2~3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喉痛消炎口含片:拟制备口含片共200片,每片含药量与5丸原剂型用量相当,额定片重为0.8g。取处方七味药材,其中珍珠、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三味分别粉碎并过9号筛,按处方比例称取制备1000丸所需的以上5种药材量,研配,混匀,得2.29g药料;蟾酥药材用8倍量的75%的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水浴挥干乙醇,并与上述滤渣分别于50℃减压干燥后,得到蟾酥醇提物干品和滤渣干品,备用;按蟾酥醇提干品:β-CD=1∶10分别称取物料,将β-CD70℃水浴下搅拌溶于蒸馏水中并形成饱和溶液,再将蟾酥醇得干品以少量乙醇溶解缓慢滴加到β-CD饱和溶液中,继续搅拌5小时,冷藏过夜,过滤,取沉淀物,50℃减压干燥得到包合物;冰片以少量乙醇溶解,同法操作得冰片包合物;称取蟾酥与冰片包合物(0.35g药材当量)以及蟾酥提取滤渣干品,并与以上2.29g药料共同研配,另取90g蔗糖与60g甘露醇为赋型剂,添加0.5%薄荷冰(0.8g)为香精,混匀,以适量85%乙醇为粘合剂制粒(20目),颗粒低温干燥后,加1.0%~2.0%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混匀,压片,即得中喉痛消炎口含片。
实施例2:
喉痛消炎滴丸:拟制备滴丸共50g,每次服用量为0.5g与5丸原剂型用量相当。取处方七味药材,其中珍珠、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冰片四味分别粉碎并过200目筛,按处方比例称取制备500丸所需的以上6种药材量,研配,混匀,得1.320g药料;按蟾酥∶玉米朊=1∶2分别称取物料,将玉米朊用10倍量95%乙醇搅拌制成10%玉米朊乙醇溶液,蟾酥加入该溶液,并超声搅拌使蟾酥充分溶解分散于玉米朊缓释液中;将缓释液水浴挥去乙醇,50℃减压干燥,再粉碎过200目筛,即得蟾酥分散体粉末;称取蟾酥分散体粉末0.525g,并与以上1.320g药料共同研配均匀,加入到熔融的48g聚乙二醇4000基质中,搅匀,滴入到以液体石蜡为冷却剂中,取出药丸置滤纸上吸除残余冷却液,以小袋分装,每袋装0.5g,即得本发明中的喉痛消炎滴丸。
实施例3:
喉痛消炎分散片:拟制备分散片共100片,每片含药量与5丸原剂型用量相当,额定片重为0.8g。取处方七味药材(同实施例1),药材前处理与蟾酥、冰片包合方法同实施例1,将各药料与药物包合物按处方药材当量比例混合研配;以1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75%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崩解剂,以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的20%乙醇溶液为粘合剂,湿法制粒(20目),50℃减压干燥得颗粒,加入1.0%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混匀,压片,即得本发明中喉痛消炎分散片。
实施例4:
喉痛消炎口腔膜剂:取聚乙烯醇、明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适宜比例加入水中溶涨,再加热使至80℃使溶解,加入一定量甘油、吐温-80,搅匀,然后置50℃水浴中保温,作为基质溶液,备用;取处方七味药材(同实施例1),药材前处理与蟾酥的丙烯酸树脂IV分散体粉末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2,将各药料与药物包合物按处方药材当量比例混合研配;再将研配后药料加入上述备好的基质溶液中搅匀,超声脱气得到含药基质溶液,在干净玻璃板上均匀涂上液体石蜡作脱膜剂,再将制得的含药基质溶液均匀的铺在水平的玻璃板上,用消毒后的玻璃棒刮平,控制厚度为0.20mm~0.25mm,室温风干,启膜,切成1cm2大小的膜,分装,即得本发明中喉痛消炎口腔膜剂。
更多的喉痛消炎口含片实施例见下表:
1.处方组成
Figure S2007100929658D00071
制备方法:
实施例5
1.取处方药材,珍珠、雄黄水飞成极细粉;
2.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分别粉碎并过9号筛,并与冰片研配,混匀;
3.按蟾酥∶丙烯酸树脂IV=1∶5称取物料,用15ml乙醇溶解树脂,将蟾酥加入树脂缓释溶液中,超声使蟾酥充分分散,减压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得蟾酥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粉末,备用;
4.将1~3得到的药料与0.4%的薄荷冰研配,混匀,再加入乳糖与淀粉,混匀,以适量阿拉伯胶浆为粘合剂,20目制粒;
5.颗粒低温干燥,添加4%滑石粉,混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6
1.取处方药材,珍珠、雄黄水飞成极细粉;
2.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分别粉碎并过9号筛,并与冰片研配,混匀;
3.按蟾酥∶玉米朊=1∶5称取物料,玉米用10m195%乙醇溶解配制成缓释液,将蟾酥加入该溶液中,超声使充分分散,水浴挥去乙醇,减压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得蟾酥玉米朊缓释分散体粉末,备用;
4.将1~3得到的药料与蔗糖、淀粉混匀,以适量羧甲基纤维素钠胶浆为粘合剂,制粒,过20目筛;
5.颗粒低温干燥,添加2%硬脂酸镁与2%滑石粉,混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7
1.取处方药材,珍珠、雄黄水飞成极细粉;
2.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分别粉碎并过9号筛,研配,混匀;
3.蟾酥用10倍量的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液水浴挥去乙醇后与滤渣分别50℃减压干燥,得蟾酥醇提物干品和滤渣干品,备用;
4.按蟾酥醇提干品:β-CD=1∶5称取物料,β-CD的加水制成饱和溶液,将蟾酥醇提干品以少量乙醇溶解,加入到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搅拌5小时,静置过夜,取沉淀,50℃减压干燥,得蟾酥包合物,备用;
5.冰片以少量乙醇溶解,同法操作制备冰片的β-CD包合物;
6.称取蟾酥与冰片包合物以及蟾酥滤渣干品,并与其它药料共同研配,再加入95g乳糖,混匀,以90%乙醇制粒,过20目筛;
7.颗粒低温干燥后,加1%微粉硅胶(500目),混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8(蟾酥与冰片共同包合)
1~3同含片1制法;
4.按蟾酥醇提物干品与冰片药材总量的10倍量称取β-环糊精,环糊精加水配制成饱和溶液,将蟾酥醇提物干品(0.175g药材当量)与冰片以少量乙醇溶解,制成混合溶液,将其滴加到环糊精的饱和溶液中,搅拌,静置,取沉淀,低温减压干燥,得蟾酥与冰片的混合包合物,备用;
5.称取混合包合物以及蟾酥提取残渣,并与其它药料共同研配,另取蔗糖与甘露醇,添加0.5%薄荷冰,混匀,以85%乙醇制粒,过20目筛;
7.颗粒低温干燥后,加硬脂酸镁与滑石粉,混匀,压片,即得。
对比实施例  原丸剂
1.取处方药材,珍珠、雄黄水飞成极细粉;
2.人工牛黄、冰片、蟾酥、青黛分别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用百草霜包衣,打光,即得
口感比较
我们将实施例1、5-7以及对比实施例1所制得的喉痛消炎含片,随机选择受试者对口感进行主观口感尝试,并与原剂型进行比较,以评价其口感改善情况,受试者样本量在40-50人间,年龄在22-63岁之间,根据受试者的主观描述,归纳口感(麻味)改善情况,结果如下表: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对比实施例8 对比实施例2
口感改善情况 无明显苦口麻舌味,口感大大改善,有清凉薄荷味 无明显苦口麻舌味,但在即将含化时麻舌味开始出现,有清凉薄荷味 苦味大大降低,麻舌味不明显,口感得到改善 无明显苦口麻舌味,口感大大改善,口感润滑,有淡淡甜味 口感有一定改善,但效果不如蟾酥与冰片分别包合显著,有清凉薄荷味;对静置时的上清液尝试口感,结果有淡淡麻舌味。 强烈而持久的苦口麻舌味
结论,本发明的组合物可明显改善口味(主要是麻味),避免了蟾酥引起的咽喉与口腔持久苦口麻舌味,且可使刺激性(如咽喉水肿等)降低从而提高安全性,患者服用顺应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的范围,在本发明实质的基础上进行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如将蟾酥与冰片混合之后再进行环糊精包合,同样可改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麻味,了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包含a、人工牛黄1.5~3.8、青黛1.0~2.5、珍珠1.5~3.8、百草霜1.5~3.8和雄黄1.5~3.8重量份,b、蟾酥环糊精包合物1.5~26.1重量份和冰片环糊精包合物2.0~52.5重量份,或者蟾酥缓释固体分散体1.5~27.5和冰片1.0~2.5重量份,c、药用辅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制剂形式为口含片、口崩片、分散片、咀嚼片、滴丸、散剂、口腔膜剂、喷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制剂,其制剂形式为口含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所说的环糊精为α环状糊精、β环状糊精、γ环状糊精或它们的衍生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所说的缓释材料为玉米朊、丙烯酸树脂I~IV号、乙基纤维素(E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聚乙二醇(PEG)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蟾酥环糊精包合物,是指蟾酥的醇提物部分用环糊精包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含蟾酥醇提后的药渣。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取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三味分别粉碎或研细,并过八号筛,作为药料I,备用;
b.取珍珠、雄黄两味分别水飞或粉碎制成极细粉,并过九号筛,作为药料II,备用;
c.取蟾酥药材,采用浓度为50%~95%的乙醇为溶剂,提取1~3次,过滤,得提取药液,滤渣干燥、研细,作为药料III,备用,将提取药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得蟾酥乙醇提取物干品;
d.取蟾酥药材乙醇提取物以及蟾酥药材乙醇提取物重量的1~20倍的环状糊精,在搅拌状态下,将水不断加入到环糊精中配制成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取步骤c蟾酥乙醇提取物干品,以少量乙醇溶解,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继续搅拌1~5小时,使蟾酥与环状糊精分子充分接触并形成包合物,冷藏静置,过滤或离心,取包合物,低温减压干燥,并粉碎过筛,即得蟾酥环糊精包合物,作为药料IV,备用;
f.取冰片以及冰片重量的1~20倍的环状糊精,在搅拌状态下,将水不断加入到环糊精中配制成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取冰片以少量乙醇溶解,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继续搅拌1~5小时,使冰片与环状糊精分子充分接触并形成包合物,冷藏静置,过滤或离心,取包合物,低温减压干燥,并粉碎过筛,得冰片的环糊精包合粉末,作为药料V,备用;
g.将上述各步骤得到的药料I、II、III、IV、V,按处方药材当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制成制剂。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与蟾酥药材对应量的0.5~10倍量的缓释材料用5~20倍量乙醇振摇或超声溶解,配制成缓释材料液;
b.蟾酥粉碎成细粉,然后加入到上步缓释材料液中,搅拌使蟾酥药物均匀分散于缓释材料液中,得蟾酥药物分散液,加热,回收或挥去乙醇,浓缩,低温减压干燥,然后粉碎成极细粉,即得蟾酥缓释分散体粉末,备用;
c.取人工牛黄、青黛、百草霜、冰片四味分别粉碎或研细,并过八号筛,作为药料VI,备用;
d.取珍珠、雄黄两味分别水飞或粉碎制成极细粉,并过九号筛,作为药料II,备用;
e.将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药料VI和II与步骤b得到的蟾酥缓释分散体粉末按处方药材当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制成制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步骤a所述的缓释材料为疏水性缓释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说的疏水性缓释材料,包括玉米朊、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制剂形式为口含片,其特征在于:药用辅料为赋型剂25%~98%、香精0.5%~5.0%、润滑剂1.0%~5.0%,均为占片重量比。
CNA2007100929658A 2007-11-09 2007-11-09 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167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929658A CN101167770A (zh) 2007-11-09 2007-11-09 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929658A CN101167770A (zh) 2007-11-09 2007-11-09 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7770A true CN101167770A (zh) 2008-04-30

Family

ID=39388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929658A Pending CN101167770A (zh) 2007-11-09 2007-11-09 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6777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3323A (zh) * 2011-04-22 2012-10-24 韩全贵 一种咀嚼片
CN107296959A (zh) * 2016-04-13 2017-10-27 沈阳药科大学 脂蟾毒配基的环糊精包合物及制备和用途
CN108740677A (zh) * 2018-06-22 2018-11-06 化州化橘红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化橘红缓释型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7288A (zh) * 2019-12-30 2020-03-27 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包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63967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广东富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低温干燥的爽口片生产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3323A (zh) * 2011-04-22 2012-10-24 韩全贵 一种咀嚼片
CN102743323B (zh) * 2011-04-22 2013-07-31 韩全贵 一种咀嚼片
CN107296959A (zh) * 2016-04-13 2017-10-27 沈阳药科大学 脂蟾毒配基的环糊精包合物及制备和用途
CN108740677A (zh) * 2018-06-22 2018-11-06 化州化橘红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化橘红缓释型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7288A (zh) * 2019-12-30 2020-03-27 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包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63967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广东富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低温干燥的爽口片生产装置
CN114763967B (zh) * 2021-01-15 2023-06-27 广东富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低温干燥的爽口片生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7749B (zh) 一种改善蟾酥口味的炮制方法
CN1281356A (zh) 迅速溶解型固体制剂
CN101374503B (zh) 干式直压速崩性片剂
US11786506B2 (en) Transmucosal psychoactive alkaloid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1167770A (zh) 一种改善口味的喉痛消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5151B (zh) 一种中药复方片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21673A (zh) 一种疏肝理气、化痰利咽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658A (zh) 氢溴酸高乌甲素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0902B (zh) 四逆泡腾片
CN100450504C (zh) 一种治疗咽炎的药物
CN100421721C (zh) 一种止咳平喘的药物
CN100455314C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
CN100348215C (zh) 一种用于治疗咽喉疾病的开喉剑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63635C (zh) 一种藿香正气滴丸
CN101491677A (zh) 一种制备减轻了苦味药剂组合物的方法
JP3995202B2 (ja) 経口用ウコン類組成物
CN100542517C (zh) 牛黄解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63634C (zh) 一种小柴胡汤滴丸
CN101249119B (zh) 复方氨酚葡锌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6570C (zh) 感冒清热泡腾片
CN104523877A (zh) 一种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53618C (zh) 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
CN102772437A (zh) 中药超微破壁口服液体剂饮片的加工方法
CN100512841C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
CN1872139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滴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