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5918B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5918B
CN101165918B CN2007101118477A CN200710111847A CN101165918B CN 101165918 B CN101165918 B CN 101165918B CN 2007101118477 A CN2007101118477 A CN 2007101118477A CN 200710111847 A CN200710111847 A CN 200710111847A CN 101165918 B CN101165918 B CN 101165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electric film
grid
stress
activ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118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5918A (zh
Inventor
田村畅征
铃木健
大谷一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65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5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5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5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8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 H01L21/823807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hannel structures, e.g. channel implants, halo or pocket implants, or channel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4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means for exerting mechanical stress on the crystal lattice of the channel region, e.g. using a flexible substrate
    • H01L29/7843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means for exerting mechanical stress on the crystal lattice of the channel region, e.g. using a flexible substrate the means being an applied insulating 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8/00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Y10S438/938Lattice strain control or utiliz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MIS晶体管驱动能力下降的在栅极电极上设置了应力绝缘膜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具有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0)的第一活性区域(100b)上的第一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中,第一MIS晶体管包括:形成在上述第一活性区域上的第一栅极绝缘膜(103b)、形成在上述第一栅极绝缘膜上的第一栅极电极(104b)、形成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并沿栅极长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一应力的第一应力绝缘膜(111b)、形成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第一基层绝缘膜(112);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上述第一应力绝缘膜。

Description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栅极电极上设置了应力绝缘膜(在此,所谓的应力绝缘膜是指在沟道区域沿栅极长度方向或者栅极宽度方向产生应力的绝缘膜。)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来说,所被提议的有以提高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为目的,在栅极电极上设置了应力绝缘膜的半导体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下面,关于以往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在参照图17的同时加以说明。图17,是表示以往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7所示,在由硅构成的半导体衬底700中,以将N型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形成区域N和P型MOS形成区域P之间进行隔离的方式,形成了元件隔离区域701。这样一来,在N型MO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701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700构成的活性区域700a,同时在P型MO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701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700构成的活性区域700b。在N型MO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700a上,夹持着由绝缘体膜构成的栅极绝缘膜703a,形成了由导电体膜构成的栅极电极704a。另一方面,在P型MO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700b上,夹持着由绝缘体膜构成的栅极绝缘膜703b,形成了由导电体膜构成的栅极电极704b。在栅极电极704a、704b的侧面上,形成了由绝缘体膜构成的侧壁706a、706b。
在N型MO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700a中的位于栅极电极704a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N型外延(extension)区域705a,在活性区域700a中的位于侧壁706a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N型源·漏极区域707a。另一方面,在P型MO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700b中的位于栅极电极704b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P型外延区域705b,在活性区域700b中的位于侧壁706b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P型源·漏极区域707b。在源·漏极区域707a、707b的上部形成了硅化物膜708a、708b,同时在栅极电极704a、704b的上部形成了硅化物膜709a、709b。
在N型MOS形成区域的半导体衬底700上,以覆盖栅极电极704a的方式,形成了由氮化硅膜构成的张应力绝缘膜710。另一方面,在P型MOS形成区域的半导体衬底700上,以覆盖栅极电极704b的方式,形成了由氮化硅膜构成的压应力绝缘膜711。在应力绝缘膜710、711上,形成了层间绝缘膜712。
在以往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由于覆盖栅极电极704a的张应力绝缘膜710,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及栅极宽度方向两个方向对N型MOS晶体管的沟道(也就是,在半导体衬底700中位于栅极电极704a下面的沟道)施加张应力。另一方面,由于覆盖栅极电极704b的压应力绝缘膜711,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及栅极宽度方向两个方向对P型MOS晶体管的沟道(也就是,在半导体衬底700中位于栅极电极704b下面的沟道)施加压应力。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2003-60076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存在有如下所示的问题。
在此,为了提高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作用于MIS晶体管的沟道的应力是具有方向性的。关于作用于MIS晶体管的沟道的应力的方向及大小,在参照图18(a)及图18(b)的基础上进行了下记说明。图18(a),是表示当构成各导电型MIS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被设定为<110>方向时,提高各导电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应力的方向及大小的立体图。另一方面,图18(b),是表示当构成各导电型MIS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被设定为<100>方向时,提高各导电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应力的方向及大小的立体图。
如图18(a)所示,以栅极电极804a、804b的栅极长度方向成为<110>方向的方式,在被元件隔离区域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构成的活性区域800a、800b上配置了栅极电极804a、804b时,为了使N型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提高,则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有必要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张应力,同时还有必要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张应力。还有,对于沟道而言,在来自栅极电极一侧的垂直方向的应力中,压应力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为了使P型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提高,则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有必要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压应力,同时还有必要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张应力。
与上述相对,如图18(b)所示,以栅极电极904a、904b的栅极长度方向成为<100>方向的方式,在被元件隔离区域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构成的活性区域900a、900b上配置了栅极电极904a、904b时,为了使N型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提高,则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有必要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张应力,同时还有必要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压应力。还有,对于沟道而言,在来自栅极电极一侧的垂直方向的应力中,压应力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为了使P型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提高,则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有必要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压应力(此外,无论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了压应力及张应力中的哪一种应力,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特性都基本上没有产生影响)。
如上所示,为了使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提高,作用于MIS晶体管的沟道的应力是具有方向性的。
因此,在以往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当构成各导电型MOS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被设定为<110>方向时,出现了下记所示的问题。
在N型MOS晶体管中,如图17所示,由于覆盖栅极电极704a的张应力绝缘膜710,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及栅极宽度方向两个方向对N型MO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张应力,所以可以使N型MO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提高。然而,在P型MOS晶体管中,虽然理想的是对于P型MOS晶体管的沟道,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压应力的同时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张应力(参照图18(a)),但是如图17所示,由于覆盖栅极电极704b的压应力绝缘膜711,对于P型MO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不仅在栅极长度方向,而且在栅极宽度方向上也产生了压应力,所以出现了使P型MO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下降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以往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当构成各导电型MOS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被设定为<100>方向时,出现了下记所示的问题。
在P型MOS晶体管中,如图17所示,由于覆盖栅极电极704b的压应力绝缘膜711,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对P型MO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压应力,所以可以使P型MO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提高。然而,在N型MOS晶体管中,虽然理想的是对于N型MOS晶体管的沟道,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张应力的同时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压应力(参照图18(b)),但如图17所示,由于覆盖栅极电极704a的张应力绝缘膜710,对于N型MO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不仅在栅极长度方向,而且在栅极宽度方向上也产生了张应力,所以出现了使N型MO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下降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以往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如图17所示,由于在栅极电极704a、704b的上表面、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以及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的所有面上都分别设置了应力绝缘膜710、711,所以当提高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应力的方向在栅极长度方向和栅极宽度方向上存在差异时,因为在栅极长度方向及栅极宽度方向中的一方上,沿使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下降的方向产生了应力,因此出现了使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栅极电极上设置了应力绝缘膜的半导体装置中,防止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下降。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是具有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一活性区域上的第一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MIS晶体管包括形成在第一活性区域上的第一栅极绝缘膜、形成在第一栅极绝缘膜上的第一栅极电极、形成在第一栅极电极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并沿栅极长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一应力的第一应力绝缘膜、以及形成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第一基层绝缘膜;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第一应力绝缘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由于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第一应力绝缘膜,因此第一应力没有沿栅极宽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产生作用(也就是,在栅极宽度方向上应力没有沿使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下降的方向产生作用),所以能够防止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下降。
而且,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由于第一应力绝缘膜,形成在第一栅极电极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因此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一应力(也就是,在栅极长度方向上使应力沿着提高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方向产生了作用),所以可以实现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一基层绝缘膜,是沿栅极宽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二应力的第二应力绝缘膜;第一应力,是压应力及张应力中的任一种应力;第二应力,是与上述第一应力不同的那种压应力或张应力。
这样一来,因为第一应力绝缘膜,形成在第一栅极电极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而且第二应力绝缘膜,形成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所以对于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第一应力,并且能够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第二应力(也就是,在栅极宽度方向上沿着提高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方向产生了应力),因此可以进一步实现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一MIS晶体管是P型MIS晶体管,第一应力是压应力,第二应力是张应力,并且半导体衬底的主面是(100)面,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是<110>方向。
这样一来,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压应力,同时能够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张应力。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一MIS晶体管是N型MIS晶体管,第一应力是张应力,第二应力是压应力,并且半导体衬底的主面是(100)面,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是<100>方向。
这样一来,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张应力,同时能够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压应力。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一MIS晶体管,还包括形成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以及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的第一侧壁。
还有,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一MIS晶体管,还包括形成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的第一侧壁,此外,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没有形成第一侧壁。
这样一来,由于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没有形成第一侧壁,所以当采用第二应力绝缘膜来作为第一基层绝缘膜时,相对于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第二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进一步实现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一活性区域,是被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中的元件隔离区域围绕的区域;第一MIS晶体管,还包括第一侧壁,且该第一侧壁形成在第一栅极电极中的位于第一活性区域上的部分的侧面上;在第一栅极电极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以及在第一栅极电极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没有形成第一侧壁。
这样一来,由于在元件隔离区域上的第一栅极电极的侧面上没有形成第一侧壁,所以当采用第二应力绝缘膜来作为第一基层绝缘膜时,相对于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第二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更加高效率地发挥作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MIS晶体管;第二MIS晶体管包括:形成在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栅极绝缘膜、形成在第二栅极绝缘膜上的第二栅极电极和形成在第二栅极电极上的第二基层绝缘膜。
这样一来,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使驱动能力提高的第一MIS晶体管,同时还具有第二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MIS晶体管;第二MIS晶体管包括形成在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栅极绝缘膜、形成在第二栅极绝缘膜上的第二栅极电极、以及形成在第二栅极电极上的第二基层绝缘膜;第二基层绝缘膜,是对第二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三应力的第三应力绝缘膜;第三应力绝缘膜和第二应力绝缘膜是由相同的绝缘膜构成的。
这样一来,由于第三应力绝缘膜形成在第二栅极电极上,所以能够对第二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三应力(也就是,能够沿着提高第二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方向使应力发挥作用),因此可以实现第二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一MIS晶体管是P型MIS晶体管,第二MIS晶体管是N型MIS晶体管,第一应力是压应力,第二应力是张应力,第三应力是张应力,并且半导体衬底的主面是(100)面,第一栅极电极及第二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是<110>方向。
这样一来,相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压应力,同时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张应力,而且对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施加张应力。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一MIS晶体管是N型MIS晶体管,第二MIS晶体管是P型MIS晶体管,第一应力是张应力,第二应力是压应力,第三应力是压应力,并且半导体衬底的主面是(100)面,第一栅极电极及第二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是<100>方向。
这样一来,相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张应力,同时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压应力,而且对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施加压应力。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二MIS晶体管,还包括形成在第二栅极电极的侧面和第二基层绝缘膜之间的第二侧壁。
还有,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中,最为理想的是:第二活性区域,是被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中的元件隔离区域围绕的区域;第一活性区域和第二活性区域,被元件隔离区域隔离;第二MIS晶体管,还包括第二侧壁,且该第二侧壁形成在第二栅极电极中的位于第二活性区域上的部分的侧面上;在第二栅极电极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的侧面和第三应力绝缘膜之间,没有形成第二侧壁。
这样一来,由于在元件隔离区域上的第二栅极电极的侧面上,没有形成第二侧壁,所以相对于第二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第三应力高效地发挥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关于具有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一活性区域上的第一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活性区域上依次形成第一栅极绝缘膜及第一栅极电极的工序(a)、在第一栅极电极上形成第一应力绝缘膜的工序(b)、将第一应力绝缘膜中的位于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部分去除的工序(c)、以及位于工序(c)之后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第一基层绝缘膜的工序(d);并且,第一应力绝缘膜,沿栅极长度方向对具有第一栅极电极的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一应力。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由于将第一应力绝缘膜中的位于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部分去除,所以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第一应力绝缘膜。因此,第一应力没有沿栅极宽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产生作用(也就是,在栅极宽度方向上应力没有沿使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下降的方向产生作用),所以能够防止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下降。
而且,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由于在第一栅极电极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了第一应力绝缘膜,所以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一应力(也就是,在栅极长度方向上使应力沿着提高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方向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实现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最为理想的是:工序(d),是作为第一基层绝缘膜,形成沿栅极宽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二应力的第二应力绝缘膜的工序;第一应力,是压应力及张应力中的任一种应力;第二应力,是与上述第一应力不同的那种压应力或张应力。
这样一来,由于在第一栅极电极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了第一应力绝缘膜,而且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了第二应力绝缘膜,所以相对于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施加第一应力,并且能够沿栅极宽度方向施加第二应力(也就是,在栅极宽度方向上能够使应力沿着提高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方向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进一步实现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最为理想的是:在工序(a)之后并且在工序(b)之前,还包括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以及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形成第一侧壁的工序(e)。
还有,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最为理想的是:在工序(a)之后并且在工序(b)之前,还包括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以及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形成第一侧壁的工序(e);且工序(c),还包括将第一侧壁中的位于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部分去除的工序。
这样一来,由于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没有形成第一侧壁,所以当采用第二应力绝缘膜来作为第一基层绝缘膜时,相对于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第二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进一步实现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最为理想的是:在工序(a)之前,还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围绕第一活性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的工序(x);在工序(a)之后并且在工序(b)之前,还包括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以及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形成第一侧壁的工序(e);在工序(e)之后并且在工序(b)之前,还包括将第一侧壁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去除的工序(f)。
这样一来,由于在元件隔离区域上的第一栅极电极的侧面上,没有形成第一侧壁,所以当采用第二应力绝缘膜来作为第一基层绝缘膜时,相对于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第二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更加高效地发挥作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最为理想的是:半导体装置,还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MIS晶体管;工序(a),还包括在第二活性区域上,依次形成第二栅极绝缘膜及第二栅极电极的工序;工序(d),还包括在第二栅极电极上,形成第二基层绝缘膜的工序。
这样一来,能够制作一种具有使驱动能力提高的第一MIS晶体管,同时还具有第二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最为理想的是:半导体装置还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MIS晶体管;工序(a),还包括在第二活性区域上依次形成第二栅极绝缘膜及第二栅极电极的工序;工序(d)还包括在第二栅极电极上形成第二基层绝缘膜的工序;工序(d),是作为第二基层绝缘膜,形成对具有第二栅极电极的第二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三应力的第三应力绝缘膜的工序;第三应力绝缘膜,是由与第二应力绝缘膜相同的绝缘膜构成的。
这样一来,由于在第二栅极电极上形成了第三应力绝缘膜,所以能够对第二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三应力(也就是,能够使应力沿着提高第二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方向发挥作用),因此可以实现第二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最为理想的是:在工序(a)之后并且在工序(b)之前,还包括工序(e1)和工序(e2),且该工序(e1)为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以及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形成第一侧壁,并且该工序(e2)为在第二栅极电极的侧面和第二基层绝缘膜之间形成第二侧壁。
还有,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最为理想的是:在工序(a)之前还包括工序(x),且该工序(x)为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隔离第一活性区域和第二活性区域、并围绕第二活性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在工序(a)之后并且在工序(b)之前还包括工序(e1)和工序(e2),且该工序(e1)为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以及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形成第一侧壁,并且该工序(e2)为在第二栅极电极的侧面和第三应力绝缘膜之间形成第二侧壁;在工序(e1)及工序(e2)之后并且在工序(b)之前,还包括工序(f1)和工序(f2),且该工序(f1)为将第一侧壁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去除,并且该工序(f2)为将第二侧壁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去除。
这样一来,因为在元件隔离区域上的第二栅极电极的侧面上,没有形成第二侧壁,所以相对于第二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第三应力高效地发挥作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由于在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第一应力绝缘膜,所以第一应力没有沿栅极宽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产生作用(也就是,在栅极宽度方向上应力没有沿着使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下降的方向发挥作用),因此能够防止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降低。
而且,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由于第一应力绝缘膜,形成在第一栅极电极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因此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对第一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一应力(也就是,在栅极长度方向上能够使应力沿着提高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方向发挥作用),所以能够实现第一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平面图。
图2(a)及图2(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剖面图。
图3(a)~图3(c),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宽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4(a)~图4(c),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宽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5(a)~图5(c),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宽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6(a)~图6(c),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长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7(a)~图7(c),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长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8(a)~图8(c),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长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平面图,图9(b)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宽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10(a)及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平面图。
图12(a)及图12(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剖面图。
图13(a)~图13(c),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宽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14(a)~图14(c),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长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15(a),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平面图,图15(b)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栅极宽度方向上的重要部分工序剖面图。
图16(a)及图16(b),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以往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剖面图。
图18(a)及图18(b),是表示提高各导电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应力的方向及大小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            半导体衬底
100a           活性区域
100b           活性区域
101            元件隔离区域
102a           P型阱区域
102b           N型阱区域
103            栅极绝缘膜形成膜
103a           栅极绝缘膜
103b           栅极绝缘膜
104            栅极电极形成膜
104a           栅极电极
104b           栅极电极
105a           偏置(offset)侧壁
105b           偏置侧壁
106a           外延区域
106b           外延区域
107a           侧壁
107b           侧壁
108a           N型源·漏极区域
108b           P型源·漏极区域
109a           硅化物膜
109b           硅化物膜
110a           硅化物膜
110b           硅化物膜
111、111b      压应力绝缘膜
112            张应力绝缘膜
113            层间绝缘膜
Re1            抗蚀膜
207b           侧壁
Re2            抗蚀膜
307a         侧壁
307b         侧壁
Re3          抗蚀膜
411、411a    张应力绝缘膜
412          压应力绝缘膜
Re4          抗蚀膜
507a         侧壁
Re5          抗蚀膜
607a         侧壁
607b         侧壁
Re6          抗蚀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加以说明。
(第一实施例)
下面,关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在参照图1以及图2(a)和图2(b)的同时加以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平面图。并且,在图中,左侧表示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表示P型MIS形成区域。还有,图2(a)及图2(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剖面图。具体来说,图2(a),是图1中所示的IIa-IIa线处的剖面图,也就是表示栅极宽度方向的剖面图。另一方面,在图2(b)中,左侧表示图1中所示的IIb1-IIb1线处的剖面图,也就是表示栅极长度方向的剖面图,右侧表示图1中所示的IIbr-IIbr线处的剖面图,也就是表示栅极长度方向的剖面图。并且,在图中,左侧所示的“N”代表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所示的“P”代表P型MIS形成区域。
在此,本实施例中,将在主面为(100)面的半导体衬底上,分别设置N型MIS晶体管及P型MIS晶体管,并将构成各导电型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设定为<110>方向的情况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在N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构成的活性区域100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构成的活性区域100b。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a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形成了栅极电极104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b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形成了栅极电极104b。在栅极电极104a、104b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偏置侧壁105a、105b及侧壁107a、107b。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上,以覆盖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的方式,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111b。还有,在半导体衬底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112。在此,例如压应力绝缘膜111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栅极电极104b中的存在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部分上,如图1所示。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压应力绝缘膜是在沟道区域沿栅极长度方向产生压应力的绝缘膜,张应力绝缘膜是在沟道区域沿栅极宽度方向产生张应力的绝缘膜。
还有,如图2(a)及图2(b)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00的上部,有选择地形成了在沟槽(trench)内埋入了氧化硅膜的元件隔离区域101。这样一来,在N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101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100构成的活性区域100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101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100构成的活性区域100b。在半导体衬底100的N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P型阱区域102a,另一方面,在半导体衬底100的P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N型阱区域102b。
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a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103a形成了栅极电极104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b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103b形成了栅极电极104b。在栅极电极104a、104b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偏置侧壁105a、105b及侧壁107a、107b。
如图2(b)所示,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a中的位于栅极电极104a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N型外延(extension)区域106a,同时在活性区域100a中的位于侧壁107a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所具有的结部比N型外延区域106a的结部深的N型源·漏极区域108a。另一方面,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b中的位于栅极电极104b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P型外延区域106b,同时在活性区域100b中的位于侧壁107b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所具有的结部比P型外延区域106b的结部深的P型源·漏极区域108b。
在源·漏极区域108a、108b的上部,形成了硅化物膜109a、109b。还有,在栅极电极104a、104b的上部,形成了硅化物膜110a、110b。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00上,以覆盖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的方式,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111b。不过,压应力绝缘膜111b,如图2(a)所示,并没有形成在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还有,在半导体衬底100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112。在张应力绝缘膜112上,形成了层间绝缘膜113。
如上所示,在本实施例里,P型MIS形成区域中,在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111b及张应力绝缘膜112,同时在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112。
另一方面,N型MIS形成区域中,在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以及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的所有面上,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112。
下面,关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参照图3(a)~图3(c)、图4(a)~图4(c)、图5(a)~图5(c)、图6(a)~图6(c)、和图7(a)~图7(c)、以及图8(a)~图8(c)的同时加以说明。图3(a)~图3(c)、图4(a)~图4(c)以及图5(a)~图5(c),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剖面图,所表示的是栅极宽度方向的剖面图。并且,在图中,左侧所示的“N”代表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所示的“P”代表P型MIS形成区域。另外,图6(a)~图6(c)、图7(a)~图7(c)、以及图8(a)~图8(c),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剖面图,所表示的是栅极长度方向的剖面图。再者,为了简略地进行图示,在图中,左侧表示N型MIS形成区域N,右侧表示P型MIS形成区域P。在此,3(a)~图3(c)、图4(a)~图4(c)以及图5(a)~图5(c)中所示的各步工序,分别与图6(a)~图6(c)、图7(a)~图7(c)以及图8(a)~图8(c)中所示的各步工序相对应。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按照相对应的各个工序进行了说明。
首先,如图3(a)及图6(a)所示,利用浅沟槽隔离(STI)法,在由P型硅构成的半导体衬底100的上部,有选择地形成了在沟槽内被埋入了氧化硅膜的元件隔离区域101。由此,在N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101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100构成的活性区域100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101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100构成的活性区域100b。其后,通过向半导体衬底100的N型MIS形成区域,注入例如硼(B)等P型杂质,从而形成了P型阱区域102a,另一方面通过向半导体衬底100的P型MIS形成区域,注入例如砷(As)等N型杂质,从而形成了N型阱区域102b。
其次,如图3(b)及图6(b)所示,利用例如热氧化法,在半导体衬底100的表面,形成了由氧化硅膜构成的栅极绝缘膜形成膜103后,在栅极绝缘膜形成膜103上,形成膜厚为140nm的由多晶硅膜构成的栅极电极形成膜104。
然后,如图3(c)及图6(c)所示,利用光刻法,在栅极电极形成膜104上,形成具有栅极图案形状的抗蚀膜(无图示)。其后,用该抗蚀膜作为掩模,利用蚀刻,将栅极电极形成膜104及栅极绝缘膜形成膜103中的在该抗蚀膜的开口处露出的部分依次去除以后,再将该抗蚀膜除去。这样一来,如图3(c)及图6(c)所示,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a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103a,形成了具有栅极图案形状的栅极电极104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b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103b,形成了具有栅极图案形状的栅极电极104b。
然后,如图4(a)及图7(a)所示,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了例如膜厚为14nm的氧化硅膜后,利用回蚀(etch back)法对氧化硅膜进行蚀刻,从而在栅极电极104a、104b的侧面上,形成了由氧化硅膜构成的偏置侧壁105a、105b。
然后,如图4(b)及图7(b)所示,以偏置侧壁105a及栅极电极104a作为掩模,通过向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a中,进行例如砷等N型杂质的离子注入,从而在活性区域100a中的位于栅极电极104a的侧下方的区域,自对准(self aligned)地形成了N型外延区域106a(特别参照图7(b)所示)。另一方面,以偏置侧壁105b及栅极电极104b作为掩模,通过向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b中,进行例如硼等P型杂质的离子注入,从而在活性区域100b中的位于栅极电极104b的侧下方的区域,自对准地形成了P型外延区域106b(特别参照图7(b)所示)。
然后,如图4(c)及图7(c)所示,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了例如膜厚为65nm的氮化硅膜后,利用回蚀法对氮化硅膜进行蚀刻,从而在偏置侧壁105a、105b的侧面上,形成了由氮化硅膜构成的侧壁107a、107b。其后,以侧壁107a及栅极电极104a作为掩模,通过向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a中,进行例如砷等N型杂质的离子注入,从而在活性区域100a中的位于侧壁107a的侧下方的区域,自对准地形成了所具有的杂质浓度比N型外延区域106a的杂质浓度高的N型源·漏极区域108a(特别参照图7(c)所示)。另一方面,以侧壁107b及栅极电极104b作为掩模,通过向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b中,进行例如硼等P型杂质的离子注入,从而在活性区域100b中的位于侧壁107b的侧下方的区域,自对准地形成了所具有的杂质浓度比P型外延区域106b的杂质浓度高的P型源·漏极区域108b(特别参照图7(c)所示)。然后,通过在1000℃的温度下,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热处理,从而对各源·漏极区域108a、108b中所含的导电型杂质进行活化处理。
其后,利用喷镀法,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堆积由例如镍(Ni)、钴(Co)或者钛(Ti)构成的金属膜(无图示)。然后,利用热处理,使源·漏极区域108a、108b及栅极电极104a、104b中包含的硅(Si)和该金属膜中包含的金属反应,从而分别对源·漏极区域108a、108b以及栅极电极104a、104b进行金属硅化处理。这样一来,在N型MIS形成区域,使N型源·漏极区域108a的上部和该金属膜反应,形成由金属硅化物膜构成的硅化物(silicide)膜109a(特别参照图7(c)所示),同时使栅极电极104a的上部和该金属膜反应,形成由金属硅化物膜构成的硅化物膜110a。另一方面,在P型MIS形成区域,使P型源·漏极区域108b的上部和该金属膜反应,形成由金属硅化物膜构成的硅化物膜109b(特别参照图7(c)所示),同时使栅极电极104b的上部和该金属膜反应,形成由金属硅化物膜构成的硅化物膜110b。
然后,如图5(a)及图8(a)所示,利用例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膜厚为30nm的由氮化硅膜构成的压应力绝缘膜111。
然后,如图5(b)及图8(b)所示,在压应力绝缘膜111上,形成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整个区域上开口而将P型MIS形成区域的一部分覆盖住的抗蚀膜Re1。然后,将抗蚀膜Re1作为掩模,利用蚀刻,除去压应力绝缘膜111中的在抗蚀膜Re1的开口处露出的部分以后,再除去抗蚀膜Re1。这样一来,将压应力绝缘膜111中的位于N型MIS形成区域的部分以及位于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部分去除,从而使压应力绝缘膜111b残留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然后,如图5(c)及图8(c)所示,利用例如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膜厚为30nm的由氮化硅膜构成的张应力绝缘膜112。然后,利用例如化学气相淀积(CVD)法,在张应力绝缘膜112上,形成层间绝缘膜113后,利用化学机械研磨(CMP)法,对层间绝缘膜113的表面进行平坦化加工。
其次,与通常具有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相同,在张应力绝缘膜112及层间绝缘膜113中,形成到达N型MIS形成区域的各硅化物膜109a、110a的接触孔(无图示),同时在压应力绝缘膜111b、张应力绝缘膜112及层间绝缘膜113中,形成到达P型MIS形成区域的各硅化物膜109b、110b的接触孔(无图示)。其后,在各接触孔的底部以及侧壁部形成了阻挡金属(barrier metal)膜后,向各接触孔内埋入金属膜。这样一来,在接触孔内,夹持着阻挡金属膜形成了由被埋入的金属膜构成的接触插塞(无图示)。然后,在层间绝缘膜113上,形成了与接触插塞电连接的金属布线(无图示)。
按上述所示的方法进行制作,从而能够制造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
在此,本实施例中,因为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被设定为<110>方向,所以在P型MIS晶体管中,使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提高的应力的方向,在栅极长度方向和栅极宽度方向上存在着差异。具体来说,如图18(a)所示,在栅极长度方向上需要沿压缩方向产生作用的应力,与此相对在栅极宽度方向上需要沿拉伸方向产生作用的应力。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以及图2(a)和图2(b)所示,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111b,同时在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112。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压应力绝缘膜111b,所以压应力没有沿栅极宽度方向对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产生作用,因此能够防止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下降。而且,由于压应力绝缘膜111b,形成在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因此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对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压应力,所以能够实现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还有,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压应力绝缘膜111b,形成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而且张应力绝缘膜112,形成在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所以相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压应力沿栅极长度方向发挥作用,同时能够使张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发挥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被设定为<110>方向,所以在N型MIS晶体管中,为了使N型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提高,如图18(a)所示,在栅极长度方向及栅极宽度方向上都需要沿拉伸方向发挥作用的应力。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张应力绝缘膜112,形成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以及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所以能够使张应力沿栅极长度方向和栅极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对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实现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张应力绝缘膜112的情况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应力为中性(neutral)的基层绝缘膜来代替张应力绝缘膜112。
这样一来,虽然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不能在栅极宽度方向产生张应力,但是能够仅在栅极长度方向产生压应力而不在栅极宽度方向产生压应力,因此能够防止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下降,而且可以实现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第一变形例)
下面,关于本发明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参照图9(a)和图9(b)的同时加以说明。图9(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平面图;图9(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剖面图,具体来说,图9(b)是图9(a)中所示的IXb-IXb线处的剖面图,也就是栅极宽度方向上的剖面图。还有,在图中,左侧表示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表示P型MIS形成区域。在此,图9(a)和图9(b)中,凡是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标注。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将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首先,依次进行了图3(a)~图3(c)和图6(a)~图6(c)、图4(a)~图4(c)和图7(a)~图7(c)、以及图5(a)、图5(b)和图8(a)、图8(b)所示的工序后,如图9(a)及图9(b)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覆盖全部N型MIS形成区域而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一部分上开口的抗蚀膜Re2。其后,将侧壁中的在抗蚀膜Re2的开口处露出的部分去除以后,再除去抗蚀膜Re2。这样一来,将位于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侧壁去除,使偏置侧壁105b露出,同时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b的方式使侧壁207b残留在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然后,与图5(c)及图8(c)所示的工序相同,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法,在半导体衬底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张应力绝缘膜。此时,张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b的方式形成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其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依次进行与通常具有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工序,从而能够制造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
在此,第一实施例与本变形例之间的不同点,如下所示。
第一实施例中,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b及侧壁107b的方式,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112(参照图2(a)),与此相对,本变形例中,在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侧壁,张应力绝缘膜是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b的方式形成的。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张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b的方式形成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侧壁被除去从而在此没有形成侧壁),所以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张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高效地发挥作用,所以能够进一步实现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也就是,根据本变形例,能够防止下记问题,即:如第一实施例所示的那样,由于夹在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张应力绝缘膜112之间的侧壁107b的存在,而导致沿栅极宽度方向对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产生作用的张应力被削弱的问题。
这样一来,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还有,本变形例中,在形成于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偏置侧壁及侧壁中,仅将侧壁进行了去除,而也可以将露出的偏置侧壁也一并去除,从而露出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此时,在形成张应力绝缘膜之际,由于能够在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以紧贴着该侧面的方式直接形成张应力绝缘膜,所以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相比,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张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第二变形例)
下面,关于本发明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参照图10(a)和图10(b)的同时加以说明。图10(a)及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平面图。还有,在图中,左侧表示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表示P型MIS形成区域。
在依次进行了图3(a)~图3(c)和图6(a)~图6(c)、以及图4(a)~图4(c)和图7(a)~图7(c)所示的工序后,如图10(a)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覆盖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及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而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101及P型MIS形成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101上开口的抗蚀膜Re3。在此,例如可使用在图3(a)及图6(a)所示的工序中,在半导体衬底100中形成沟槽时所使用的抗蚀膜来作为抗蚀膜Re3。其后,将侧壁中的在抗蚀膜Re3的开口处露出的部分去除以后,再除去抗蚀膜Re3。还有,在本变形例中对侧壁进行除去的工序,是在硅化物膜的形成工序和压应力绝缘膜的形成工序之间进行的,而也可以在侧壁形成工序和源·漏极区域的形成工序之间、或者在源·漏极区域的形成工序和硅化物膜的形成工序之间进行。
这样一来,将侧壁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部分进行去除,使侧壁307a、307b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105b的方式残留在栅极电极104a、104b中的位于活性区域上的部分的侧面上。
然后,与图5(a)及图8(a)所示的工序相同,利用例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膜厚为30nm的由氮化硅膜构成的压应力绝缘膜。此时,压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105b的方式形成在栅极电极104a、104b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部分的侧面上。
然后,与图5(b)及图8(b)所示的工序相同,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在整个N型MIS形成区域上开口而覆盖住P型MIS形成区域的一部分的抗蚀膜。然后,将压应力绝缘膜中的在该抗蚀膜的开口处露出的部分去除以后,再除去该抗蚀膜。这样一来,如图10(b)所示,使形成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偏置侧壁105b露出,同时使压应力绝缘膜111b残留在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然后,与图5(c)及图8(c)所示的工序相同,利用例如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法,在半导体衬底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此时,张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105b的方式形成在栅极电极104a、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然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依次进行与通常具有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工序,从而能够制造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
在此,第一变形例与本变形例之间的不同点,如下所示。
在第一变形例中,侧壁207b,残留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101上,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中,侧壁307b,没有残留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101上,而只形成在活性区域100b上。在此,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在栅极电极104a、104b中的位于活性区域100a、100b上的部分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偏置侧壁105a、105b及侧壁307a、307b,所以没有对各导电型MIS晶体管的特性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张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b的方式形成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而且在元件隔离区域上的栅极电极104b的侧面没有残存侧壁307b,所以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张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这样一来,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一变形例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而且,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张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的方式形成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部分的侧面上(侧壁被去除从而在此没有形成侧壁),所以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张应力在栅极长度方向和栅极宽度方向上都高效地发挥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还有,在本变形例中,以除去侧壁107b中的整个存在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部分为目的,将利用在半导体衬底100中形成沟槽时所使用的抗蚀膜来作为抗蚀膜Re3的情况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
还有,本变形例中,在存在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偏置侧壁以及侧壁中,仅将侧壁进行了去除,而也可以将偏置侧壁也一并去除。此时,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相比,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张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第二实施例)
下面,关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在参照图11以及图12(a)和图12(b)的同时加以说明。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平面图。并且,在图中,左侧表示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表示P型MIS形成区域。还有,图12(a)及图12(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剖面图。具体来说,图12(a),是图11中所示的XIIa-XIIa线处的剖面图,也就是表示栅极宽度方向的剖面图。另一方面,在图12(b)中,左侧表示图11中所示的XIIb1-XIIb1线处的剖面图,也就是表示栅极长度方向的剖面图,右侧表示图11中所示的XIIbr-XIIbr线处的剖面图,也就是表示栅极长度方向的剖面图。并且,在图中,左侧所示的“N”代表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所示的“P”代表P型MIS形成区域。在此,图11以及图12(a)和图12(b)中,凡是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标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在此,本实施例中,将在主面为(100)面的半导体衬底上,分别设置N型MIS晶体管及P型MIS晶体管,并将构成各导电型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设定为<100>方向的情况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
如图11所示,在N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构成的活性区域100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构成的活性区域100b。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a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形成了栅极电极104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b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形成了栅极电极104b。在栅极电极104a、104b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偏置侧壁105a、105b以及侧壁107a、107b。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上,以覆盖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的方式,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411a。还有,在半导体衬底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412。在此,例如张应力绝缘膜411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栅极电极104a中的存在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部分上,如图11所示。
还有,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00的上部,有选择地形成了在沟槽内埋入了氧化硅膜的元件隔离区域101。这样一来,在N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101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100构成的活性区域100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被元件隔离区域101围绕的由半导体衬底100构成的活性区域100b。在半导体衬底100的N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P型阱区域102a,另一方面在半导体衬底100的P型MIS形成区域,形成了N型阱区域102b。
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a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103a形成了栅极电极104a,同时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b上,夹持着栅极绝缘膜103b形成了栅极电极104b。在栅极电极104a、104b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偏置侧壁105a、105b以及侧壁107a、107b。
如图12(b)所示,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a中的位于栅极电极104a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N型外延区域106a,同时在活性区域100a中的位于侧壁107a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所具有的结部比N型外延区域106a的结部深的N型源·漏极区域108a。另一方面,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100b中的位于栅极电极104b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P型外延区域106b,同时在活性区域100b中的位于侧壁107b的侧下方的区域,形成了所具有的结部比P型外延区域106b的结部深的P型源·漏极区域108b。
在源·漏极区域108a、108b的上部,形成了硅化物膜109a、109b。还有,在栅极电极104a、104b的上部,形成了硅化物膜110a、110b。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b)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00上,以覆盖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的方式,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411a。不过,张应力绝缘膜411a,没有形成在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参照图12(a)所示)。还有,在半导体衬底100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412。在压应力绝缘膜412上,形成了层间绝缘膜113。
如上所示,在本实施例里,N型MIS形成区域中,在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411a及压应力绝缘膜412,同时在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412。
另一方面,P型MIS形成区域中,在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以及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的所有面上,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412。
下面,关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参照前面所述的图3(a)~图3(c)和图6(a)~图6(c)、前面所述的图4(a)~图4(c)和图7(a)~图7(c)、以及图13(a)~图13(c)和图14(a)~图14(c)的同时加以说明。图13(a)~图13(c)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剖面图,所表示的是栅极宽度方向的剖面图。并且,在图中,左侧所示的“N”代表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所示的“P”代表P型MIS形成区域。另一方面,图14(a)~图14(c)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剖面图,所表示的是栅极长度方向的剖面图。再者,为了简略地进行图示,在图中,左侧表示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表示P型MIS形成区域。在此,图13(a)~图13(c)及图14(a)~图14(c)中,凡是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标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进行重复说明。还有,图13(a)~图13(c)中所示的各步工序,分别与图14(a)~图14(c)中所示的各步工序相对应。
首先,依次进行与前面所述的图3(a)~图3(c)和图6(a)~图6(c)、以及前面所述的图4(a)~图4(c)和图7(a)~图7(c)中所示的工序相同的工序。
其次,如图13(a)及图14(a)所示,利用例如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法,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膜厚为30nm的由氮化硅膜构成的张应力绝缘膜411。
然后,如图13(b)及图14(b)所示,在张应力绝缘膜411上,形成覆盖住N型MIS形成区域的一部分而在整个P型MIS形成区域上开口的抗蚀膜Re4。然后,用抗蚀膜Re4作为掩模,利用蚀刻,将张应力绝缘膜411中的在抗蚀膜Re4的开口处露出的部分去除以后,再除去抗蚀膜Re4。这样一来,从张应力绝缘膜411中,将位于P型MIS形成区域的部分以及位于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部分除去,使张应力绝缘膜411a残留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然后,如图13(c)及图14(c)所示,利用例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膜厚为30nm的由氮化硅膜构成的压应力绝缘膜412。然后,利用例如化学气相淀积(CVD)法,在压应力绝缘膜412上,形成了层间绝缘膜113后,利用化学机械研磨(CMP)法,对层间绝缘膜113的表面进行平坦化加工。
然后,与通常具有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相同,在张应力绝缘膜411a、压应力绝缘膜412以及层间绝缘膜113中,形成到达N型MIS形成区域的各硅化物膜109a、110a的接触孔(无图示),同时在压应力绝缘膜412以及层间绝缘膜113中,形成到达P型MIS形成区域的各硅化物膜109b、110b的接触孔(无图示)。其后,在各接触孔的底部以及侧壁部形成了阻挡金属(barrier metal)膜(无图示)后,向各接触孔内埋入金属膜。这样一来,在接触孔内,夹持着阻挡金属膜形成了由被埋入的金属膜构成的接触插塞(无图示)。然后,在层间绝缘膜113上,形成了与接触插塞电连接的金属布线(无图示)。
按上述所示的方法进行制作,能够制造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
在此,本实施例中,因为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被设定为<100>方向,所以在N型MIS晶体管中,使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提高的应力的方向,在栅极长度方向和栅极宽度方向上存在着差异。具体来说,如图18(b)所示,在栅极长度方向上需要沿拉伸方向发挥作用的应力,与此相对在栅极宽度方向上需要沿压缩方向发挥作用的应力。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以及图12(a)和图12(b)所示,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411a,同时在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412。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张应力绝缘膜411a,所以张应力没有沿栅极宽度方向对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产生作用,因此能够防止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下降。而且,由于张应力绝缘膜411a,形成在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因此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对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张应力,所以能够实现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还有,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张应力绝缘膜411a,形成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而且压应力绝缘膜412,形成在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所以相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张应力沿栅极长度方向发挥作用,同时能够使压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发挥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被设定为<100>方向,所以在P型MIS晶体管中,为了使P型MI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提高,如图18(b)所示,在栅极长度方向上需要沿压缩方向发挥作用的应力。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压应力绝缘膜412,形成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所以能够沿栅极长度方向对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施加压应力,所以能够实现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压应力绝缘膜412的情况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应力为中性的基层绝缘膜来代替压应力绝缘膜412。
这样一来,虽然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不能在栅极宽度方向产生压应力,但是能够仅在栅极长度方向产生张应力而不在栅极宽度方向产生张应力,因此能够防止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下降,并且可以实现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第三变形例)
下面,关于本发明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参照图15(a)和图15(b)的同时加以说明。图15(a),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平面图;图15(b),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剖面图,具体来说,图15(b)是图15(a)中所示的XVb-XVb线处的剖面图,也就是栅极宽度方向上的剖面图。还有,在图中,左侧表示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表示P型MIS形成区域。在此,图15(a)和图15(b)中,凡是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标注。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将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首先,依次进行了前面所述的图3(a)~图3(c)和图6(a)~图6(c)、图4(a)~图4(c)和图7(a)~图7(c)、以及图13(a)、图13(b)和图14(a)、图14(b)所示的工序后,如图15(a)及图15(b)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一部分上开口而覆盖住整个P型MIS形成区域的抗蚀膜Re5。其后,将侧壁中的在抗蚀膜Re5的开口处露出的部分去除以后,再除去抗蚀膜Re5。这样一来,将位于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侧壁去除,使偏置侧壁105a露出,同时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的方式使侧壁507a残留在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然后,与图13(c)及图14(c)所示的工序相同,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半导体衬底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压应力绝缘膜。此时,压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的方式形成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其后,与第二实施例相同,通过依次进行与通常的具有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工序,从而能够制造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
在此,第二实施例与本变形例之间的不同点,如下所示。
第二实施例中,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及侧壁107a的方式,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412(参照图12(a)),与此相对,本变形例中,在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侧壁,压应力绝缘膜是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的方式形成的。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压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的方式形成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侧壁被除去从而在此没有形成侧壁),所以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压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高效地发挥作用,所以能够进一步实现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也就是,根据本变形例,能够防止下记问题,即:如第二实施例所示的那样,由于夹在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压应力绝缘膜412之间的侧壁107a的存在,而导致沿栅极宽度方向对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产生作用的压应力被削弱的问题。
这样一来,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还有,本变形例中,在形成于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偏置侧壁以及侧壁中,仅将侧壁进行了去除,而也可以将露出的偏置侧壁也一并去除,从而露出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此时,在形成压应力绝缘膜之际,由于能够在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以紧贴着该侧面的方式直接形成压应力绝缘膜,所以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相比,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压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更加高效地发挥作用。
(第四变形例)
下面,关于本发明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参照图16(a)和图16(b)的同时加以说明。图16(a)及图16(b),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重要部分工序的平面图。还有,在图中,左侧表示N型MIS形成区域,右侧表示P型MIS形成区域。在此,图16(a)和图16(b)中,凡是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标注。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在依次进行了前面所述的图3(a)~图3(c)和图6(a)~图6(c)、以及图4(a)~图4(c)和图7(a)~图7(c)中所示的工序后,如图16(a)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覆盖N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及P型MIS形成区域的活性区域而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101及P型MIS形成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101上开口的抗蚀膜Re6。在此,例如可使用前面所述的图3(a)及图6(a)所示的工序中,在半导体衬底100中形成沟槽时所使用的抗蚀膜来作为抗蚀膜Re6。其后,将侧壁中的在抗蚀膜Re6的开口处露出的部分去除以后,再除去抗蚀膜Re6。还有,在本变形例中对侧壁进行去除的工序,是在硅化物膜的形成工序和张应力绝缘膜的形成工序之间进行的,而也可以在侧壁的形成工序和源·漏极区域的形成工序之间、或者在源·漏极区域的形成工序和硅化物膜的形成工序之间进行。
这样一来,将侧壁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部分进行去除,使侧壁607a、607b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105b的方式残留在栅极电极104a、104b中的位于活性区域上的部分的侧面上。
然后,与图13(a)及图14(a)所示的工序相同,利用例如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法,在半导体衬底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膜厚为30nm的由氮化硅膜构成的张应力绝缘膜。此时,张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105b的方式形成在栅极电极104a、104b中的位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部分的侧面上。
然后,与图13(b)及图14(b)所示的工序相同,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覆盖住N型MIS形成区域的一部分而在整个P型MIS形成区域上开口的抗蚀膜。然后,将张应力绝缘膜中的在该抗蚀膜的开口处露出的部分去除以后,再除去该抗蚀膜。这样一来,如图16(b)所示,使形成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偏置侧壁105a露出,同时使张应力绝缘膜411a残留在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然后,与图13(c)及图14(c)所示的工序相同,利用例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半导体衬底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压应力绝缘膜。此时,压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的方式形成在栅极电极104a、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然后,与第二实施例相同,通过依次进行与通常具有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工序,从而能够制造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
在此,第三变形例与本变形例之间的不同点,如下所示。
在第三变形例中,侧壁507a,残留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101上,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中,侧壁607a,没有残留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101上,而只形成在活性区域100a上。在此,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在栅极电极104a、104b中的位于活性区域100a、100b上的部分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偏置侧壁105a、105b及侧壁607a、607b,所以没有对各导电型MIS晶体管的特性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压应力绝缘膜,以夹持着偏置侧壁105a的方式形成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而且在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栅极电极104a的侧面没有残存侧壁607a,所以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压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这样一来,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三变形例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还有,在本变形例中,以除去侧壁107a中的整个存在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部分为目的,将利用在半导体衬底100中形成沟槽时所使用的抗蚀膜来作为抗蚀膜Re6的情况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
还有,本变形例中,在存在于元件隔离区域101上的偏置侧壁以及侧壁中,仅将侧壁进行了去除,而也可以将偏置侧壁一并去除。此时,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相比,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压应力沿栅极宽度方向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其他的实施例)
还有,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111b及张应力绝缘膜112的情况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
例如,与图5(c)及图8(c)所示的工序相同,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112后,在进行形成层间绝缘膜113的工序之前,利用光刻法,在半导体衬底100上,形成了具有规定形状的抗蚀膜。其后,将该抗蚀膜作为掩模,利用蚀刻,将张应力绝缘膜112中的位于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的部分有选择地去除以后,再将该抗蚀膜除去。这样一来,使张应力绝缘膜残留在栅极电极104b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其后,依次进行了与图5(c)及图8(c)所示的工序相同的工序后,再依次进行与通常的具有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工序。
这样一来,由于在P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b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只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111b,所以对于P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压应力沿栅极长度方向更加高效地发挥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P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依次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411a及压应力绝缘膜412的情况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
例如,与图13(c)及图14(c)所示的工序相同,在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面上,以覆盖各栅极电极104a、104b的方式,形成了压应力绝缘膜412后,在进行形成层间绝缘膜113的工序之前,利用光刻法,在半导体衬底100上,形成了具有规定形状的抗蚀膜。其后,将该抗蚀膜作为掩模,利用蚀刻,将压应力绝缘膜412中的位于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的部分有选择地去除以后,再将该抗蚀膜除去。这样一来,使压应力绝缘膜残留在栅极电极104a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其后,依次进行了与图13(c)及图14(c)所示的工序相同的工序后,再依次进行与通常的具有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工序。
这样一来,由于在N型MIS形成区域的栅极电极104a的上表面以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只形成了张应力绝缘膜411a,所以对于N型MIS晶体管的沟道而言,能够使张应力沿栅极长度方向更高效地发挥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N型MIS晶体管驱动能力的提高。
还有,在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将同时具有N型MIS晶体管及P型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而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例如在只具有N型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或者只具有P型MIS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还有,在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作为驱动能力得以提高的应力的方向在栅极长度方向和栅极宽度方向上存在着差异的MIS晶体管,将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设定为<110>方向的P型MIS晶体管、或者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设定为<100>方向的N型MIS晶体管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而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
还有,第一及第二实施例里,在第一MIS晶体管的特别是位于活性区域上的部分中,将第一应力绝缘膜(压应力绝缘膜111b、张应力绝缘膜411a)和第一基层绝缘膜(张应力绝缘膜112、压应力绝缘膜412)之间重叠的情况作为具体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例如从第一MIS晶体管的位于活性区域上的部分中除去第一基层绝缘膜时,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对在栅极电极上设置了应力绝缘膜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是有用的。

Claims (22)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一活性区域上的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包括:
第一栅极绝缘膜,形成在上述第一活性区域上,
第一栅极电极,形成在上述第一栅极绝缘膜上,
第一应力绝缘膜,形成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上表面及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并沿栅极长度方向对上述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一应力,
第一基层绝缘膜,形成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以及
第一侧壁,形成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上述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
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没有形成上述第一应力绝缘膜;
上述第一活性区域,是被形成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中的元件隔离区域围绕起来的区域;
上述第一应力绝缘膜的栅极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位于上述第一栅极电极中的存在于上述元件隔离区域之上的部分上;
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上述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没有形成上述第一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基层绝缘膜,是沿栅极宽度方向对上述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二应力的第二应力绝缘膜;
上述第一应力,是压应力及张应力中的任一种应力;
上述第二应力,是与上述第一应力不同的那种压应力或张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是P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第一应力是压应力;
上述第二应力是张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主面是(100)面;
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是<110>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是N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第一应力是张应力;
上述第二应力是压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主面是(100)面;
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是<100>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侧壁形成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中的位于上述第一活性区域上的部分的侧面上;
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中的位于上述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和上述第一应力绝缘膜之间、以及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中的位于上述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和上述第一基层绝缘膜之间,没有形成上述第一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形成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包括:
第二栅极绝缘膜,形成在上述第二活性区域上,
第二栅极电极,形成在上述第二栅极绝缘膜上,以及
第二基层绝缘膜,形成在上述第二栅极电极上;
上述第二活性区域,是被形成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中的上述元件隔离区域围绕起来的区域;
上述第一活性区域和上述第二活性区域,被上述元件隔离区域隔离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形成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包括:
第二栅极绝缘膜,形成在上述第二活性区域上,
第二栅极电极,形成在上述第二栅极绝缘膜上,以及
第二基层绝缘膜,形成在上述第二栅极电极上;
上述第二基层绝缘膜,是对上述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三应力的第三应力绝缘膜;
上述第三应力绝缘膜和上述第二应力绝缘膜是由相同的绝缘膜构成的;
上述第二活性区域,是被形成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中的上述元件隔离区域围绕起来的区域;
上述第一活性区域和上述第二活性区域,被上述元件隔离区域隔离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是P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是N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第一应力是压应力;
上述第二应力是张应力;
上述第三应力是张应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主面是(100)面,
上述第一栅极电极及上述第二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是<110>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是N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是P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第一应力是张应力;
上述第二应力是压应力;
上述第三应力是压应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主面是(100)面,
上述第一栅极电极及上述第二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是<100>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还包括第二侧壁,且该第二侧壁形成在上述第二栅极电极的侧面和上述第二基层绝缘膜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还包括第二侧壁,且该第二侧壁形成在上述第二栅极电极中的位于上述第二活性区域上的部分的侧面上;
在上述第二栅极电极中的位于上述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的侧面和上述第三应力绝缘膜之间,没有形成上述第二侧壁。
16.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半导体装置具有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一活性区域上的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包括:
工序a,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围绕上述第一活性区域的元件隔离区域,
工序b,位于上述工序a之后,在上述第一活性区域上,依次形成第一栅极绝缘膜及第一栅极电极,
工序c,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长度方向的侧面上、以及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第一侧壁,
工序d,位于上述工序c之后,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上,形成第一应力绝缘膜,
工序e,将上述第一侧壁及上述第一应力绝缘膜中的位于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的部分去除,以及
工序f,位于上述工序e之后,在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栅极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形成第一基层绝缘膜;
在上述工序e中,形成为:使上述第一应力绝缘膜的栅极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位于上述第一栅极电极中的存在于上述元件隔离区域之上的部分上,
上述第一应力绝缘膜,沿栅极长度方向对具有上述第一栅极电极的上述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一应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序f,是作为上述第一基层绝缘膜,形成沿栅极宽度方向对上述第一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二应力的第二应力绝缘膜的工序;
上述第一应力,是压应力及张应力中的任一种应力;
上述第二应力,是与上述第一应力不同的那种压应力或张应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c之后并且在上述工序d之前,还包括工序g,且该工序g为:将上述第一侧壁中的位于上述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去除。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装置,还包括形成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工序a,还包括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隔离开上述第一活性区域和上述第二活性区域、并将上述第二活性区域围绕起来的上述元件隔离区域的工序;
上述工序b,还包括在上述第二活性区域上,依次形成第二栅极绝缘膜及第二栅极电极的工序;
上述工序f,还包括在上述第二栅极电极上,形成第二基层绝缘膜的工序。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装置,还包括形成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第二活性区域上的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
上述工序a,还包括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隔离开上述第一活性区域和上述第二活性区域、并将上述第二活性区域围绕起来的上述元件隔离区域的工序;
上述工序b,还包括在上述第二活性区域上,依次形成第二栅极绝缘膜及第二栅极电极的工序;
上述工序f,还包括在上述第二栅极电极上,形成第二基层绝缘膜的工序;
上述工序f,是作为上述第二基层绝缘膜,形成对具有上述第二栅极电极的上述第二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晶体管的沟道施加第三应力的第三应力绝缘膜的工序;
上述第三应力绝缘膜,是由与上述第二应力绝缘膜相同的绝缘膜构成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序c还包括在上述第二栅极电极的侧面上形成第二侧壁的工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序c还包括在上述第二栅极电极的侧面上形成第二侧壁的工序;
在上述工序c之后并且在上述工序d之前,还包括工序g1和工序g2,且该工序g1为将上述第一侧壁中的位于上述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去除,并且该工序g2为将上述第二侧壁中的位于上述元件隔离区域上的部分去除。
CN2007101118477A 2006-10-20 2007-06-15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1659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86203A JP2008103607A (ja) 2006-10-20 2006-10-20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86203 2006-10-20
JP2006286203 2006-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5918A CN101165918A (zh) 2008-04-23
CN101165918B true CN101165918B (zh) 2011-04-27

Family

ID=39317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18477A Active CN101165918B (zh) 2006-10-20 2007-06-15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12374B2 (zh)
JP (1) JP2008103607A (zh)
CN (1) CN1011659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6122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Mosfet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1337A (ja) * 2009-01-26 2010-08-05 Toshiba Corp 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
US9728637B2 (en) * 2013-11-14 2017-08-0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echanism for form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gate
CN104979208B (zh) * 2014-04-08 2018-03-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US10043905B2 (en) * 2015-09-11 2018-08-07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JP7037649B2 (ja) * 2018-06-18 2022-03-16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5838A (zh) * 2002-03-19 2003-10-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505839A (zh) * 2000-12-08 2004-06-16 ������������ʽ���� 半导体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7950B1 (ko) * 2000-11-22 2007-10-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타치세이사쿠쇼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7312485B2 (en) * 2000-11-29 2007-12-25 Intel Corporation CMOS fabrication process utilizing special transistor orientation
JP2003060076A (ja) 2001-08-21 2003-02-28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28276B2 (ja) * 2003-01-29 2009-02-25 富士通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4557508B2 (ja) * 2003-06-16 2010-10-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4994581B2 (ja) * 2004-06-29 2012-08-08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2006165335A (ja) * 2004-12-08 2006-06-22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
JP5002891B2 (ja) * 2004-12-17 2012-08-15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5839A (zh) * 2000-12-08 2004-06-16 ������������ʽ���� 半导体器件
CN1445838A (zh) * 2002-03-19 2003-10-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6122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Mosfet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66122B (zh) * 2011-10-20 2016-01-2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Mosfet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93673A1 (en) 2008-04-24
CN101165918A (zh) 2008-04-23
US7812374B2 (en) 2010-10-12
JP2008103607A (ja) 200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6691B (zh) 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
CN101165918B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5496750A (en) Elevated source/drain junction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using blanket silicon deposition
US7629655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multiple silicide regions
TW434901B (en) Metal gate sub-micron MOS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8445344B2 (en) Uniform high-k metal gate stacks by adjusting threshold voltage for sophisticated transistors by diffusing a metal species prior to gate patterning
EP1668706B1 (en) Method for metal replacement gate of high performance device
US7701010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transistor including buried insulating layer and transistor fabricated using the same
US6869866B1 (en) Silicide proximity structures for CMOS devic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US8993390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03060076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73352B1 (ko) 스트레스 인가 모스 트랜지스터를 갖는 반도체소자의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조된 반도체소자
CN101236988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097839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8664721B2 (en) FET with FUSI gate and reduced source/drain contact resistance
US20090079004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transistor with self-aligned double gates by reducing gate patterns
US20120153350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21765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different metal silicide portion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804666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043938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4196490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690910B1 (ko) 샐리사이드 공정 및 이를 사용한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JPH08204188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38083B (zh) 具有金属栅极的半导体元件的制作方法
US7955921B2 (en) Full silicide gate for CM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LECTUAL PROPERTY BRIDGE NO. 1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6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0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