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4323A - 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64323A CN101164323A CNA2005800494621A CN200580049462A CN101164323A CN 101164323 A CN101164323 A CN 101164323A CN A2005800494621 A CNA2005800494621 A CN A2005800494621A CN 200580049462 A CN200580049462 A CN 200580049462A CN 101164323 A CN101164323 A CN 1011643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element
- housing
- mobile radio
- radio apparatus
- plane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可折叠便携式无线装置,其即使在持有壳体以与地面成任何角度倾斜时,也可具有高增益和SAR减小效果,并且可用于在多频带频率。可折叠无线装置由三个天线元件组成,包括以在壳体的宽度方向排列在下部壳体(12)中的平面元件(16)、以在壳体的纵向方向排列在上部壳体(11)中以获得较宽天线区域的平面元件(17)、以及与平面元件(16)平行地排列在上部壳体(11)中的平面元件(18)。当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平面元件(16)耦合到平面元件(17)被电容耦合并且与平面元件(18)电磁耦合。通过匹配电路(15)将平面元件(16)与在具有接地板的电路板(13)上的无线电路(14)耦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备有具有高增益和低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并且能够处理多频带的天线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无线电装置,即,蜂窝式电话被广泛接受。已经开发了各种类型的蜂窝式电话。在它们中,广泛地使用其便携性可通过可折叠的上部和下部壳体(case)(以下称为“可折叠蜂窝式电话”)而增强的紧凑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该可折叠蜂窝式电话具有打开/关闭类型的壳体结构,并且在壳体部分处于其打开状态和其关闭状态下都可使用。因此,必须在各个状态下确保期望的天线性能。此外,为了改进尺寸减小和设计性能,在此蜂窝式电话等中内置天线的使用是优选的。因此,已经开发和采用了各种类型的内置天线。
作为近来配备有内置天线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例如专利文献1中阐述的电话为公众所知。更具体地,如在图11中所示,此可折叠电话具有上部壳体101、下部壳体102、在上部壳体101中内置的导电片(conductive plate)103以及在下部壳体102中内置的导电片104。此外,在下部壳体102中排列连接到导电片103和导电片104的高频电源105。在具有这样的配置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中,导电片103和导电片104构成内置天线并且作为偶极天线工作,使得可实现蜂窝式电话的尺寸减小。
此外,作为配备有内置天线的另一可折叠蜂窝式电话,例如专利文献2中阐述的电话也为公众所知。更具体地,如在图12中所示,此可折叠电话具有上部壳体201和下部壳体202、并且,在与上部壳体201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上具有偶极天线203和相对元件(opposing element)204,以提供听筒部分。此外,偶极天线203和相对元件204经由短路部分205和短路部分206被连接到高频电源207,并且排列偶极天线203和相对元件204使得在彼此背离的方向上分别折叠偶极天线203和相对元件204的两端。此外,在偶极天线203和相对元件204的附近分别布置寄生元件(parasitic element)208和寄生元件209,并且,在相同的平面上布置寄生元件208和寄生元件209,使得寄生元件208和寄生元件209的两端在彼此背离的方向上分别被折叠。构造此可折叠蜂窝式电话使得辐射图不指向用户(人体)一侧,以便可实现在电话呼叫期间抑制介电损失和匹配损失。
专利文献1:JP-A-2004-208219
专利文献2:JP-A-2005-3349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通常在以对于地面的一定角度持有蜂窝式电话的壳体的同时,在电话呼叫或分组传送时使用此蜂窝式电话。因此,在垂直极化占优势的天线或水平极化占优势的天线中,由于极化平面与基站的天线的不一致性(主极化的不一致性),担心引起增益的恶化。
此外,响应于对于蜂窝式电话的通信面积扩展的需要、对于信道容量的增加的需要等,近来,出现了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频带(例如2GHz频带和800MHz频带)上提供服务的蜂窝式电话(产业)公司。此外,为了配合响应于通信的全球化、对于能够处理国际漫游的蜂窝式电话的需要等,已经开发了可响应于在相应的国家中对蜂窝式电话(产业)公司分配的频带的多频带蜂窝式电话。但是,在每一个频带配备了天线的情况下,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增加了天线的数量,并且因此增加了物理尺寸和蜂窝式电话的系统。结果,需要能够通过单个馈送来响应多个频带的天线的开发。
这里,在如图11所示构建的蜂窝式电话中,因为采用了简单的偶极天线结构,所以,流入壳体纵向方向(在图11中,纵向方向)的电流是占优势的。例如,当与地面垂直地排列壳体时,辐射图具有以下特性:垂直极化分量是占优势的。相反,由于在电话呼叫、分组传输时等与地面倾斜地持有壳体,所以,垂直极化分量减小。最终,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因为在高频电源105中集中了电流,所以,引起增益显著的损耗。
此外,在如图12中所示构建的蜂窝式电话中,用于采用了用作平衡馈送系统的偶级天线结构,所以,可用带宽较窄。结果,不可能在其谐振频带有很大不同的条件下生成多频带谐振。
本发明已经考虑到以上情形,并且,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具有高增益、并且能够减小SAR并能够处理多频带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1)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铰链移动部分,用于可转动地接合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中提供的第一天线元件;在第一壳体中提供的第二天线元件,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垂直相交,并且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绝缘;在第二壳体中提供的电路板,具有接地板;馈送部分,连接到在所述电路板上提供的无线电电路;以及第三天线元件,其被布置在第二壳体中、在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的邻近区域中或者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的一端,与第二天线元件平行排列,并且连接到所述馈送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三天线元件彼此电容耦合或电耦合,以用作一个天线元件,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第三天线元件以及接地板用作偶极天线,并且,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和第三天线元件彼此电容耦合或电耦合,并且,第二天线元件用作第三天线元件的寄生元件。
根据该配置,可通过第一天线元件、第三天线元件以及接地板获得较宽的带宽。此外,通过与第三天线元件电容耦合或电耦合的第一天线元件、以及被排列为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垂直相交并且与第三天线元件电磁耦合的第二天线元件,可形成在垂直极化组件和水平极化组件两者中的良好平衡的辐射图。结果,即使在电话呼叫、分组传送等时与地面倾斜地持有壳体,也可总能确保高增益天线性能。此外,因为天线电流被引入第三天线元件的寄生元件,所以,通过电流分布效果而减小了电流峰值部分,并且,还可实现SAR减小。
(2)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以非导电材料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并且所述第一天线元件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中、且具有平面形状。根据该配置,可增加天线的有效体积,还可确保宽带天线性能。
(3)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所述第一天线元件被构造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根据该配置,可增加天线有效体积,还可确保宽带天线性能。此外,可通过省略平面元件来实现移动无线电装置的厚度减小或尺寸减小。
(4)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所述第一天线元件被排列在在电话呼叫时与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一壳体的中心部分相比更靠近与面向人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根据该配置,由于第一天线元件远离用户的面颊,所以,可减小介电损耗,并且,可获得高增益,并还可减小SAR。
(5)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所述第三天线元件被构造为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部分。根据该配置,可实现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的尺寸减小,并且,可有助于耦合到第一天线元件的配置。
(6)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所述第三天线元件排列在在宽度方向上第二壳体的中心部分。根据该配置,由于第二天线元件远离持有壳体的侧面的用户的手,所以,可减小由于人体引起的介电损耗,从而在电话呼叫时获得高增益。
(7)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所述第三天线元件被排列在在电话呼叫时与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二壳体的中心部分相比更靠近与面向人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根据该配置,由于第二天线元件远离用户的脸或手指,所以,可减小由于人体引起的介电损耗,从而可在电话呼叫时获得高增益。
(8)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所述第三天线元件具有其两端都被弯曲的两个末端弯曲部分,并且,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平行的部分的长度比两个末端弯曲部分的总长度更长。根据此配置,可确保第三天线元件的电长度,并且可较宽地设置第三天线元件的谐振频率的范围,而不考虑壳体的尺寸。
(9)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第三天线元件具有曲折的图案。根据此配置,可确保第三天线元件的电长度,并且可较宽地设置第三天线元件的谐振频率的范围,而不考虑壳体的尺寸。
(10)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还包括:二频带谐振寄生元件,其通过将频率阻挡谐振电路附加到所述第三天线元件的一端并且将具有直线形状、折叠形状或曲折的图案的第四天线元件连接到所述频率阻挡谐振电路而被构造,并且与所述第三天线元件的电长度以及所述第三天线元件和所述第四天线元件之和的电长度谐振。根据此配置,可在两类显著不同的频带上利用从第三天线元件辐射的极化分量占优势的频率。
(11)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形成所述第一天线元件,使得与所述第二天线元件交迭的部分的面积被设置为所述第二天线元件面积的50%或更少。根据此配置,可减小第一天线元件在第二天线元件上的干扰,并且,还可改进从第二天线元件辐射的极化分量。
(12)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具有其两端都被弯曲的形状,并且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平行的部分的长度比两个末端弯曲部分的总长度更长。根据此配置,可确保第二天线元件的电长度,并且可较宽地设置第二天线元件的谐振频率的范围,而不考虑壳体的尺寸。
(13)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第二天线元件具有曲折的图案。根据此配置,可确保第二天线元件的电长度,并且可较宽地设置第二天线元件的谐振频率的范围,而不考虑壳体的尺寸。
(14)此外,在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中还包括:二频带谐振寄生元件,其通过将频率阻挡谐振电路附加到所述第二天线元件的一端、并将具有直线形状、折叠形状或曲折的图案的第五天线元件连接到所述频率阻挡谐振电路而被构造,并且与所述第二天线元件的电长度以及所述第三天线元件和所述第五天线元件之和的电长度谐振。根据此配置,可在两类显著不同的频带上利用从第二天线元件辐射的极化分量占优势的频率。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例如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等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拥有以下优点:可实现高增益并可获得SAR的减小以能够处理多频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后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主要(principal)部分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中的VSWR频率特性的说明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中辐射方向图的说明图。图5A示出了未提供构成第二天线的平面元件的情况,而图5B示出了提供了平面元件的情况。
图6A和图6B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SAR分布的说明图。图6A示出了未提供构成第二天线的平面元件的情况,而图6B示出了提供了平面元件的情况。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后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变型的后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后视图。
图11是示出在安装了现有技术中的天线单元的情况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在安装了现有技术中的天线单元的情况下的另一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描述
10、20、30、40、50:可折叠蜂窝式电话
11:上部壳体
12:下部壳体
13:电路板
14:无线电电路
15:匹配电路
16:平面元件(第三天线元件)
17:平面元件(第一天线元件)
18:平面元件(第二天线元件)
19:铰链移动部分
21:上部壳体组件(第一天线元件)
22:平面元件(第二天线元件)
23:下部壳体组件(第三天线元件)
24:馈送组件
31:折叠型平面元件(第二天线元件)
32:折叠型平面元件(第三天线元件)
41:曲折(meander)型平面元件(第二天线元件)
42:曲折(meander)型平面元件(第三天线元件)
51:平面元件(第二天线元件)
52:平面元件(第三天线元件)
53:平面元件(第五天线元件)
54:平面元件(第四天线元件)
55:LC谐振电路(频率阻挡谐振电路)
56:LC谐振电路(频率阻挡谐振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解释作为本发明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的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后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框图。
在本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10中,当在作为枢轴(pivot)、构成耦合部分的铰链移动部分上转动构成第一壳体的上部壳体11和构成第二壳体的下部壳体12时,壳体部分可取两种状态:其打开状态和其闭合状态。
根据第一实施例构成可折叠蜂窝式电话10的壳体的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可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此外,向下部壳体12提供电路板13、无线电电路14、匹配电路15和平面元件16。在它们之中,电路板13由几乎其整个表面被设置为电路的地电位的接地板(ground pattern)形成,而无线电电路14和匹配电路15被安装在电路板13上。平面元件16对应于“第三天线元件”,其由诸如铜、铝等的导电材料制成,并且沿壳体的宽度方向被排列。平面元件16连接到匹配电路15。
向上部壳体11提供平面元件17和平面元件18。在它们之中,平面元件17对应于“第一天线元件”,其由诸如铜、铝等的导电材料制成,并且沿上部壳体11的纵向方向(在图2中是纵向方向)被排列。此外,假设其中布置了例如LCD等的背光显示(backdisplay)组件,平面元件17具有其中空隙(clearance)17A被打开的形状。相反,平面元件18对应于“第二天线元件”,其由诸如铜、铝等的导电材料制成,并且被排列在上部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为了增强与平面元件16耦合的电磁场(the electromagnetic),该平面元件18被排列为尽可能地靠近平面元件16,例如,在与平面元件16距离d2=2mm处、与平面元件16平行排列。
此外,为了增强在打开状态下与平面元件16的电耦合,如图2所示,折叠(或弯曲)平面元件17靠近铰链移动部分19的一端(在下文中,该端称为“顶端”)。例如,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将折叠部分的尺寸设置为W=30mm(见图1),并且在壳体的厚度方向上将折叠部分的尺寸设置为L=3mm。此外,将上部壳体11的厚度设置为10mm。也就是说,将平面元件17的顶端排列在上部壳体11内部部分的厚度方向上,即排列在当电话呼叫时不面向用户的位置。换言之,将平面元件17的顶端排列在靠近与和用户相对的上部壳体11的表面(正面)相反的表面(背面)的位置。此外,为了防止与平面元件18的干扰,通过绝缘片等(未示出)将平面元件17与平面元件18隔离。此外,因为来自平面元件18的辐射应当在平面元件17和平面元件18之间的交迭区域具有优先权,所以,截去靠近顶端的平面元件17的下半部的一半或更多的面积,以形成较窄形状的部分。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中,以在平面元件17和平面元件18相应的平行边之间可保持大约d1=10mm的距离的方式将平面元件17的下半部大量地截去。
接下来,以下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具有该配置的天线的操作。
首先,将壳体设置为其打开状态,并且导通电源(未示出)。然后,如图3所示,导通无线电电路14和匹配电路15,并且将功率从高频电源(未示出)馈送到平面元件16。此时,如图2所示,因为平面元件16和平面元件17位于非常接近的邻近区域,所以,通过电耦合或电容耦合来耦合它们,并且,平面元件16和平面元件17两者用作一个元件。因此,平面元件16、平面元件17和电路板13的接地板用作一个偶极天线。在此情况下,平面元件17的天线面积较大,当平面元件17与被馈送功率的平面元件16电(或电容)耦合时,可确保宽带天线性能。
在此,图4中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10的天线的VSWR特性。根据该图4,可理解,从800MHz频带到2GHz频带带来了良好的VSWR特性。
此外,因为平面元件17的长在上部壳体11的纵向方向上占优势,所以,本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10以如下方式执行天线操作:当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与地面垂直地放置时,垂直极化分量占优势。此外,因为平面元件16位于下部壳体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所以,当用手指持有不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的下部壳体12的侧面(图1中右侧和左侧表面两者,或图2中与纸的表面平行的表面)时,可防止增益的恶化。
此外,当经由电磁耦合与平面元件16耦合时,平面元件18用作寄生元件。通过调节电长度、以在和用户(人体)相对的表面(正面)的相反(背面)侧(在图1和图2中,-x方向)上辐射无线电波,平面元件18用作在期望频率f1的波导(wave director),以便可防止增益的恶化。此外,因为平面元件18的天线电流流入上部壳体11的宽度方向,所以,即使在电话呼叫时倾斜壳体,也可获得高增益,使得不仅将壳体的纵向方向,而且将壳体的宽度方向与地面垂直设置。
这里,在图5A和图5B中示出了辐射图(其中,频带为2179MHz频带)。在此情况下,图5A示出了未提供平面元件18的情况,而图5B示出了提供了平面元件18的情况。
根据图5A和图5B,可理解,因为提供了平面元件18,所以,水平极化分量被提高了大约2dB,并且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被良好地平衡。
此外,由于在频率f1将天线电流导入平面元件18,所以减小了流过平面元件16的最大电流的峰值。因此,该平面元件18还完成SAR减小效果的角色。
这里,在图6A和图6B中示出了SAR分布(其中,频带为1920MHz频带)。在此情况下,图6A示出了未提供平面元件18的情况,而图6B示出了提供了平面元件18的情况。
根据图6A和图6B,可理解,因为提供了平面元件18,所以SAR值减小,并且特别地,可发现大约25%的减小。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由于提供了当壳体打开时通过其而使天线电流流入壳体的纵向方向的平面元件17、以及当壳体打开时通过其而使天线电流流入壳体的宽度方向的平面元件18,所以,即使在任意角度倾斜持有壳体,也很难发生由于主极化的不一致性而造成的恶化。因此,可获得高增益。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如上所述,将平面元件17排列在电话呼叫时不面向用户(人体)的背面一侧,并且将平面元件16排列在壳体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在电话呼叫期间、在持有壳体的侧面时不会与用户(人体)接近。因此,即使在电话呼叫时用户(人体)接近蜂窝式电话期间,也可获得高增益。
此外,由于天线电流被从作为馈送元件的平面元件16引入平面元件18,所以,带来了电流分布效果。因此,可减小SAR,并且从而可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侧视图。在图7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到具有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部分相同的基本配置的部分,并且将在此省略它们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20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向上部壳体11提供上部壳体组件21(构成第一天线元件)和平面元件22(构成第二天线元件)来分别替代平面元件17和平面元件18,并且向下部壳体12提供下部壳体组件23(构成第三天线元件)来代替平面元件16。
上部壳体组件21由诸如铜、铝等的导电材料形成,并且构成上部壳体11的一部分。平面元件22由诸如铜、铝等的导电材料形成,与上部壳体组件21绝缘,并沿上部壳体11的宽度方向被排列。
此外,下部壳体组件23由诸如铜、铝等的导电材料形成,并且构成下部壳体12的一部分。将下部壳体组件23经由以导电材料形成的馈送元件24连接到安装在电路板13上的匹配电路15。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20,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10中的平面元件17被上部壳体组件21替代,并且,平面元件16被下部壳体组件23替代。因此,可节省这些元件的排列所需要的空间,并且从而可实现壳体的尺寸减小。
在以上说明中,说明了通过下部壳体组件23构造平面元件16的例子。例如,即使当平面元件16被电路板13上印刷图案所替代、或着平面元件17被例如振荡器等的导电组件所代替时,也可实现本发明。这样,将该导电组件排列在靠近平面元件17的顶端,并且经由例如电感器等的组件在高频范围切断此导电组件的端子((+)端子和(-)端子),并将功率馈送到该导电组件的一个终端(例如,(+)端子)。
(第三实施例)
然后,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30、以及根据其变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40。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30的基本配置的后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40的后视图。在图8和图9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到具有与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那些部分相同的基本配置的部分,并且将在此省略它们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30的配置与在图7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配置基本相同。但是,如图8所示,提供构成“第二天线元件”的折叠型平面元件31和构成第三天线元件的折叠型平面元件32,使得分别在壳体的纵向方向上弯曲它们。
在该平面元件31(以及平面元件32)中,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占优势。如本实施例那样,由于在壳体的纵向方向上弯曲平面元件31,所以,平面元件31的电长度可被延伸为比在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构成第二天线元件的平面元件18(其形状为线型)更长。因此,可扩展期望的频率范围。
同时,如图9中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变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40中,将构成“第二天线元件”的折叠型平面元件41和构成“第三天线元件”的折叠型平面元件42构造为分别具有曲折的图案。以此方式,通过将它们成形为曲折的图案,平面元件41和平面元件42的电长度可被分别延伸得更长。因此,可进一步扩展期望的频率范围。
此外,在图8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30(或在图9中所示的变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40)中,当结合采用将平面元件31和平面元件32(或平面元件41和平面元件42)中的一个成形为折叠形状、而将它们中的另一个成形为曲折图案时,也可确保较长的电长度。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或变型),例如,当可折叠蜂窝式电话30(或可折叠蜂窝式电话40)的壳体宽度为50mm、且作为寄生元件的平面元件31和平面元件32(或平面元件41和平面元件42)作为在800MHz频带、半波长(λ/2)谐振的波导操作时,平面元件31和平面元件32(或平面元件41和平面元件42)需要大约180mm的长度。结果,不可能仅通过对应于壳体宽度的长度来确保电长度。为此原因,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或图9所示,还可通过采用折叠形状或曲折图案来确保较长的电长度。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50。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的后视图。在图10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到具有与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的那些部分相同的基本配置的部分,并且将在此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50中,如图10中所示,提供了构成“第四天线元件”的平面元件54和构成“第五天线元件”的平面元件53、以及构成“第二天线元件”的平面元件51和构成“第三天线元件”的平面元件52。此外,在平面元件51和平面元件53之间提供用作频率阻挡谐振电路的LC谐振电路55,并且在平面元件52和平面元件54之间提供用作频率阻挡谐振电路的LC谐振电路56。
以此方式,在本实施例中,LC谐振电路55连接到对应于第二天线元件的平面元件51和对应于第五天线元件的平面元件53之间。因此,可提供可在由对应于平面元件51的电长度的期望频率(f2)和对应于平面元件51和平面元件53的电长度之和的期望频率(f3)构成的两个不同频带上谐振的二频带谐振寄生元件。
此外,类似地,LC谐振电路56连接在对应于第三天线元件的平面元件52和对应于第四天线元件的平面元件54之间。因此,可提供可在由对应于平面元件52的电长度的频率(等于对应于平面元件51的电长度的频率,f2)和对应于平面元件52和平面元件54的电长度之和的频率(等于对应于平面元件51和平面元件53的电长度之和的频率,f3)构成的两个不同频带谐振的二频带谐振寄生元件。
此时,由于分别电磁耦合平面元件51、平面元件52、作为平面元件51和平面元件53之和的元件、以及作为平面元件52和平面元件54之和的元件,所以,在两类不同的频带f2、f3上,增强了在壳体宽度方向上的辐射电场的分量。此时,在频率f2,平面元件51具有大约(λ/2)长度,在频率f3,作为平面元件51和平面元件53之和的元件具有大约(λ/2)长度,在频率f2,平面元件52具有大约(3λ/8)长度,而在频率f3,作为平面元件51和平面元件53之和的元件具有大约(3λ/8)长度。
如上所述,因为LC谐振电路连接到两个平面元件,所以,可在两类不同的频带从在壳体宽度方向上的天线辐射无线电波。结果,可实现能够通过单个馈送在多频带中谐振的天线。
此外,在本发明中,例如,当平面元件22、平面元件32、平面元件41、平面元件51等不能确保仅在壳体宽度方向上的电长度时,可通过采用在壳体纵向方向上的折叠形状、或与曲折的图案结合,来确保期望的电长度。
这里,本发明完全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并且可在不背离要旨的范围内实现各种模式。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即使在持有壳体以与地面成任何角度倾斜时,也可实现高增益、并且还可实现SAR的减小,并且还可处理在多频带中的频率,这对于与国际漫游等可兼容的可折叠蜂窝式电话来说是有用的。
Claims (14)
1.一种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铰链移动部分,用于可转动地接合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在第一壳体中提供的第一天线元件;
在第一壳体中提供的第二天线元件,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垂直相交,并且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绝缘;
在第二壳体中提供的电路板,具有接地板;
馈送部分,连接到在所述电路板上提供的无线电电路;以及
第三天线元件,其被布置在第二壳体中、在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的邻近区域中或者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平行排列,并且连接到所述馈送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三天线元件彼此电容耦合或电耦合,以用作一个天线元件;
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第三天线元件以及接地板用作偶极天线,并且
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和第三天线元件彼此电容耦合或电耦合,并且,第二天线元件用作第三天线元件的寄生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以非导电材料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并且
所述第一天线元件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中,并且具有平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元件被构造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元件被排列在:在电话呼叫时、与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一壳体的中心部分相比更靠近与面向人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天线元件被构造为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天线元件被排列在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二壳体的中心部分。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天线元件被排列在:在电话呼叫时、与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二壳体的中心部分相比更靠近与面向人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天线元件具有其两端都被弯曲的两个末端弯曲部分,并且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平行的部分的长度比两个末端弯曲部分的总长度更长。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天线元件具有曲折的图案。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还包括:
二频带谐振寄生元件,其通过将频率阻挡谐振电路附加到所述第三天线元件的一端并且将具有直线形状、折叠形状或曲折的图案的第四天线元件连接到所述频率阻挡谐振电路而被构造,并且与所述第三天线元件的电长度以及所述第三天线元件和所述第四天线元件之和的电长度谐振。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天线元件,使得与所述第二天线元件交迭部分的面积被设置为所述第二天线元件面积的50%或更少。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具有其两端都被弯曲的形状,并且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平行的部分的长度比两个末端弯曲部分的总长度更长。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具有曲折的图案。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还包括:
二频带谐振寄生元件,其通过将频率阻挡谐振电路附加到所述第二天线元件的一端并且将具有直线形状、折叠形状或曲折的图案的第五天线元件连接到所述频率阻挡谐振电路而被构造,并且与所述第二天线元件的电长度以及所述第三天线元件和所述第五天线元件之和的电长度谐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5/018363 WO2007043138A1 (ja) | 2005-10-04 | 2005-10-04 | 折畳式携帯無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64323A true CN101164323A (zh) | 2008-04-16 |
Family
ID=3794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800494621A Pending CN101164323A (zh) | 2005-10-04 | 2005-10-04 | 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233657A1 (zh) |
JP (1) | JPWO2007043138A1 (zh) |
CN (1) | CN101164323A (zh) |
WO (1) | WO2007043138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05558B2 (en) | 2008-06-19 | 2013-03-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Wireless device |
US8493270B2 (en) | 2008-06-19 | 2013-07-2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Wireless device |
CN107565699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佳能株式会社 |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08140928A (zh) * | 2015-10-14 | 2018-06-08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具有多种形状因子的电子设备的自适应天线系统 |
CN109524760A (zh) * | 2018-09-30 | 2019-03-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CN110277642A (zh) * | 2019-07-15 | 2019-09-24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WO2020063097A1 (zh) * | 2018-09-30 | 2020-04-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单元及终端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00817B2 (ja) * | 2006-03-31 | 2011-10-2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機 |
JP5113536B2 (ja) * | 2008-01-15 | 2013-01-0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装置 |
JP5523374B2 (ja) * | 2011-02-25 | 2014-06-1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機 |
EP3738170A1 (en) * | 2018-01-10 | 2020-11-18 | INTEL Corporation | Folded planar antenna |
CN109687095B (zh) * | 2018-12-25 | 2021-04-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KR20200121518A (ko) * | 2019-04-16 | 2020-10-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
JP6820068B1 (ja) * | 2019-07-25 | 2021-01-27 |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 無線装置 |
KR20210031309A (ko) * | 2019-09-11 | 2021-03-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
US20220255216A1 (en) * | 2021-02-08 | 2022-08-11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configurable housing assembly with multiple antennas |
US11283908B1 (en) | 2021-02-08 | 2022-03-22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configurable housing with multiple antenna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13526B2 (ja) * | 2003-01-24 | 2005-01-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機 |
US7457650B2 (en) * | 2002-07-31 | 2008-11-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boom portion with through hole |
JP2004179995A (ja) * | 2002-11-27 | 2004-06-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無線通信装置 |
JP4101187B2 (ja) * | 2003-02-06 | 2008-06-1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通信装置 |
JP2005318566A (ja) * | 2004-04-02 | 2005-11-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携帯無線機 |
JP2005328129A (ja) * | 2004-05-12 | 2005-11-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折り畳み式携帯無線機 |
JP4376695B2 (ja) * | 2004-05-19 | 2009-12-0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
-
2005
- 2005-10-04 JP JP2007539759A patent/JPWO2007043138A1/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10-04 CN CNA2005800494621A patent/CN101164323A/zh active Pending
- 2005-10-04 US US11/908,867 patent/US200902336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5-10-04 WO PCT/JP2005/018363 patent/WO200704313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93270B2 (en) | 2008-06-19 | 2013-07-2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Wireless device |
CN101983457B (zh) * | 2008-06-19 | 2014-02-05 | 夏普株式会社 | 无线装置 |
US8405558B2 (en) | 2008-06-19 | 2013-03-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Wireless device |
CN108140928B (zh) * | 2015-10-14 | 2020-07-07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包含自适应天线的具有多种形状因子的电子设备 |
CN108140928A (zh) * | 2015-10-14 | 2018-06-08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具有多种形状因子的电子设备的自适应天线系统 |
US10770920B2 (en) | 2016-06-30 | 2020-09-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CN107565699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佳能株式会社 |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07565699B (zh) * | 2016-06-30 | 2020-11-24 | 佳能株式会社 |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WO2020063097A1 (zh) * | 2018-09-30 | 2020-04-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单元及终端设备 |
CN109524760A (zh) * | 2018-09-30 | 2019-03-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CN109524760B (zh) * | 2018-09-30 | 2021-03-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US12068536B2 (en) | 2018-09-30 | 2024-08-20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Antenna unit and terminal device |
CN110277642A (zh) * | 2019-07-15 | 2019-09-24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10277642B (zh) * | 2019-07-15 | 2021-02-02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7043138A1 (ja) | 2007-04-19 |
JPWO2007043138A1 (ja) | 2009-04-16 |
US20090233657A1 (en) | 2009-09-17 |
WO2007043138A9 (ja) | 200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64323A (zh) | 可折叠移动无线电装置 | |
KR100906510B1 (ko) | 안테나 장치 | |
US11539123B2 (en) | Antenna system for a portable device | |
KR100993439B1 (ko) | 안테나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 |
US6204826B1 (en) | Flat dual frequency band antenna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ors | |
CN101147294B (zh) | 具有多个谐振频率的天线 | |
US6498586B2 (en) | Method for coupling a signal and an antenna structure | |
US6198442B1 (en) | Multiple frequency band branch antenna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ors | |
US6218992B1 (en) | Compact, broadband inverted-F antennas with conductive element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same | |
JP4707495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無線装置 | |
EP1569300B1 (en) | Wireless device having antenna | |
KR100533624B1 (ko) | 듀얼 피딩 포트를 갖는 멀티밴드 칩 안테나 및 이를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 장치 | |
US6225951B1 (en) | Antenna systems having capacitively coupled internal and retractable antenna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incorporating same | |
US20130057443A1 (en) |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6781553B2 (en) | Antenna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KR20110043637A (ko) | 컴팩트 멀티밴드 안테나 | |
WO2007112184A2 (en) | Communications assembly and antenna assembly with a switched tuning line | |
CN113381184B (zh) | 一种天线解耦结构、mimo天线及终端 | |
CN102916255A (zh) | 多频倒f型天线 | |
JP2002009539A (ja) | 移動電話のための統合アンテナ | |
US10374311B2 (en) | Antenna for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
JPH09232854A (ja) | 移動無線機用小型平面アンテナ装置 | |
WO2001020714A1 (en) | Broadband or multi-band planar antenna | |
CN103262341B (zh) | 低阻抗槽馈入天线 | |
EP1364428B1 (en) | Wireless termina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416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