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1015B - 无线终端及用户接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终端及用户接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1015B
CN101161015B CN2006800122750A CN200680012275A CN101161015B CN 101161015 B CN101161015 B CN 101161015B CN 2006800122750 A CN2006800122750 A CN 2006800122750A CN 200680012275 A CN200680012275 A CN 200680012275A CN 101161015 B CN101161015 B CN 101161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ircle
user
present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22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1015A (zh
Inventor
中村隆俊
佐古曜一郎
寺内俊郎
飞鸟井正道
宫岛靖
竹原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61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1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1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10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78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band data service to individual earth stations
    • H04B7/18595Arrangements for adapting broadband applications to satellit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21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Wireless Local Loop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不特定用户所处的场所,力求能在用户之间利用各自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终端1x上将能和终端1x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4划分成附近区域6和外侧区域7,而且利用随机数使附近区域6的半径(边界5离开终端1x的距离)随着时间改变。终端1x的控制部检测出存在于能通信的区域4内而且处于能通信状态的其它终端,对其中的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进行处理,并在显示画面2x上不显示该用户,而只对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进行处理,并在显示画面2x上显示该用户。

Description

无线终端及用户接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终端及无线终端上的用户接口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以‘Ad-hoc Network’等形式为人们所知的那样,设想一种系统,该系统在位于一定距离内的多个用户利用各自携带的无线终端,形成无线网络,通过发送信息(邮件)或音乐数据等,以求实现能进行通信。
图15表示该无线网络系统的概要。终端1x为用户X,终端1a为用户A,终端1b为用户B,终端1c为用户C,终端1d为用户D,它们均分别为便携式无线终端,终端1a、1b及1c位于以终端1x为中心的圆的边界3的内侧的区域4内,而终端1d位于边界3的外侧。
边界3是在和终端1x之间,电波能抵达可进行无线通信的位置,例如离终端1x最远的位置。即与终端1x之间距离小于等于规定距离Dx的终端,能和终端1x之间进行通信。
因此,在图15的情况下,如该图的下方所示,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作为圈内的用户,分别显示终端1a、1b及1c的用户A、B及C的附加于各自终端上的爱称或别名。
终端1x的用户X能从其所显示的圈内用户中选出进行闲聊等的对方,向所选的对方发送信息,与所选的对方之间交换信息,向所选的对方发送记录于终端1x的音乐数据,或从所选的对方送来记录于对方的终端的音乐数据等,谋求能与所选的对方进行通信。
专利文献1(日本特開2004-13508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以下的方法,即在与移动无线终端之间具有能作无线通信的基地台的通信系统中无需专用的服务器或线路只利用移动无线终端,便能取得移动无线终端的位置信息。
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特開2003-219453号公报)中亦公开了一种以下的方法,即在设置于公司内等由服务器和各自携带的无线终端组成的所在管理系统中,保护各自的个人隐私,并对各自的所在进行管理。
但是,在图15示出的上述现有的方法中,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作为圈内用户能显示在能通信的区域4内处于可通信状态的所有的用户A、B及C。因此,在用户X选择用户B,用户X、B之间进行闲聊等时,若用户B就在用户X的眼前等,靠近用户X,则用户X及B互相就会让对方知道自己所处的场所。
以上列举的在先的技术文献,如以下所示。
专利文献1:日本特開2004-1350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開2003-219453号公报
本发明不会特定用户所在的场所,在用户的个人隐私得到保护的状态下,谋求能在用户之间通过各自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方面为一种用户接口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在某终端和其它终端之间利用无线通信收发信息时的、所述某终端上的用户接口方法,其中具有以下步骤:
用于检测存在于与该终端之间能通信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的第1步骤;
用于判别在该第1步骤中检测出的其它终端是存在于所述能通信区域内的、该终端附近区域内,还是存在于所述能通信区域内的、所述附近区域的外侧的区域内的第2步骤;以及
用于对存在于所述外侧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在该终端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显示,对存在于所述附近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的第3步骤。
本发明的第2方面为一种用户接口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在某终端和其它终端之间利用无线通信收发信息时的、所述某终端上的用户接口方法,其中具有以下步骤:
用于检测存在于与该终端之间能通信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的第1步骤;以及
用于对该第1步骤检测出的其它终端中的靠近该终端的终端中,依次对N个(N为正整数)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对于除此以外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在该终端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显示的第2步骤。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1、第2方面的用户接口方法中,即使是存在于能通信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存在于该终端附近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或从靠近该终端的终端开始依次N个其它终端,在该终端的显示画面上不能显示那位用户,对于该终端如同从网络上断开。
因而,该用户(该终端的用户)及其附近的其它用户不能互相选择对方作为闲聊等的对方,相互间不会让对方知道自己所处的场所。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不会特定用户所处场所,能在用户的个人隐私得到保护的状态下,力求用户之间利用各自的无线终端能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无线终端一示例用的图。
图2为表示用户接口方法一示例用的图。
图3为表示用图2示出的用户接口方法用户移动时的图。
图4为表示用户接口方法一示例用的图。
图5A为供说明图4示出的用户接口方法的例子用的图。
图5B为供说明图4示出的用户接口方法的例子用的图。
图6为表示图2或图4示出的用户接口方法处理程序的例子用的图。
图7为表示用户接口方法一示例用的图。
图8为表示图7示出的用户接口方法处理程序的例子用的图。
图9为表示用户接口方法一示例用的图。
图10为表示图9示出的用户接口方法处理程序的例子用的图。
图11为表示用户接口方法一示例用的图。
图12为表示图11示出的用户接口方法处理程序的例子用的图。
图13为表示用户接口方法一示例用的图。
图14为表示图13示出的用户接口方法处理程序的例子用的图。
图15为表示现有用户接口方法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无线终端的实施方式:图1〕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无线终端的一个示例。
该示例的终端1具有CPU11,其总线14连接写入程序或数据的ROM12、以及展开程序或数据的RAM13。CPU11、ROM12及RAM13构成控制部10,在控制终端1的各单元的同时,还执行以后将要阐述的用户接口用的处理。
另外,总线14通过接口21与存储装置部22连接,并通过接口23与键盘操作部24连接,通过显示控制部25与液晶显示部26连接,再通过声音处理部27与声音输出部28连接。
存储装置部22是内装或可移动的存储装置,能记录音乐数据等内容数据或程序,在液晶显示部26的显示画面上能如以后将阐述地显示圈内用户清单,声音处理部27用于对终端1上的音乐再生等进行声音处理,声音输出部28为与终端1连接的头戴式耳机或终端1上具有的扬声器。
还可在总线14上连接声音处理部31、邮件处理部33、以及收发部35,收发部35上连接天线37。
声音处理部31为对向其它终端发送的音乐数据等声音数据进行处理的单元,邮件处理部33为生成邮件(信息),并进行处理的单元,收发部35及天线37为和其它终端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单元。
对以上所述的终端1可赋予在网络上单义地特定各个终端用的地址,同时还可由各个用户附上用户的爱称或别名等。
〔2.用户接口方法的实施方式1:图2~图12〕
实施方式1的用户接口方法中,如图2所示,将边界3内侧能通信的区域4,根据边界5分成附近区域6和外侧区域7。
边界3为和终端1x之间电波能抵达可进行无线通信的位置,例如离终端1x最远的位置,若在各方位上电波的传播状况相同,则呈圆形,其半径Dx为100米至300米左右。边界5也为圆形,其半径Dr为10米左右。
但是,边界3可以为电波能抵达的最远位置的内侧(近终端1x的一侧),即,设电波能抵达的最远位置的离终端1x的距离为Dxa,只要Dx≤Dxa便可。设边界5为较边界3更近终端1x一侧,即Dr<Dx。
在图2的情况下,在能通信的区域内4内有终端1a、1b及1c存在,其中,在附近区域6内只有终端1b存在,而终端1a及1c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
终端1x、1a、1b、1c及1d分别为图1所示的无线终端,而且终端1a、1b及1c和终端1x之间通过收发指令在和终端1x之间形成网络,各个终端的存在及其离开终端1x的距离可由终端1x检测出来。
〔2-1.实施例1:图2~图6〕
实施方式1的用户接口方法中,作为实施例1,在图2的情况下,如该图的下方所示,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作为圈内的用户(可选择作为通信对方的用户)只显示终端1a及1c的用户A及C,终端1b作为圈外进行处理,因而终端1b的用户B不显示。
因而,用户X及靠近其的用户B互相间不能选择对方作为闲聊等的对方,互相间不会被对方知道自己所处的场所。
由于用户A及C处于离开用户X大于等于某一程度的场所,所以即使用户X和用户A或C之间进行闲聊,用户X不会被用户A或用户C知道其所在场所,同时,用户A或C也不会被用户X知道其所在场所。
但在图2的状况下,如图2及图3的虚线箭头所示,当用户B从附近区域6内向外侧区域7内移动时,如图3的下方所示,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就显示用户B,在终端1b的显示画面上就显示用户X,所以用户X及用户B互相不会被对方知道其所处的场所。
另外,在图2的状况下,用户A或C从外侧区域7内向附近区域6内移动时,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就不显示用户A或C,在终端1a或1c的显示画面上就不显示用户X,所以用户X及用户A或C互相不会被对方知道所处的场所。
而且,最好距离(半径)Dr,即附近区域6及外侧区域7间边界5的位置,以终端1x为中心沿半径方向随着时间改变。特别是如图4所示地,最好使其根据每个终端的随机数而改变。
但是,图4为示意地表示附近区域6及外侧区域7的变化,实际上如图5A所示,在某个时刻如用虚线5p所示地将边界5作为外侧,在某个时刻如用实线所示地取其中间的位置,在某个时刻如用虚线5q所示地将其作为内侧,就这样地使其变化。图5B的距离Do为边界5位于图5A的实线位置时的距离Dr。
根据这一方法,某一用户从附近区域6内向外侧区域7内移动,或从外侧区域7内向附近区域6内移动,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以及移动的用户终端的显示画面上的圈内用户的显示即使改变,此时,由于终端1x上附近区域6及外侧区域7其本身变化,移动的用户的终端上附近区域及外侧区域其本身也变化,所以用户X及移动的用户互相不会被对方知道所处的场所。
图6表示如图1那样构成的终端1x的控制部10所执行的上述用户接口处理的一个例子。
终端1x的控制部10,首先在步骤41向其它终端发送指令,通过对其作出响应接收自其它终端发送来的指令,或者通过接收从其它终端发送来的指令,对其作出响应将指令送其它终端,从而和自己(终端1x)之间可通信的其它终端,即存在于图2至图4示出的能通信的区域内4内,而且检测出处于可通信状态(电源正接通的状态)的其它终端。
这时,终端1x的控制部10不仅能检测其它终端的存在,也通过测量接收电场强度,能检测出各个其它终端离开自己(终端1x)的距离。
终端1x控制部10然后进入步骤42,对检测出的其它终端将其编号i设为1,可根据以下的方法进行设定,即编号i依照检测出的次序进行设定,另外离开自己(终端1x)的距离依照从小到大的次序或从大到小的次序进行设定等。
然后,终端1x的控制部10在步骤43判断第i号的其它终端离开自己(终端1x)的距离Di是否大于等于附近区域6的半径即距离Dr。距离Dr如以上所述可根据随机数等而改变。
然后,终端1x的控制部10在判断Di≥Dr时,作为该(第i号)的其它终端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从步骤43进入到步骤44,将该其它终端作为圈内进行处理,进入到步骤46。
而另一方面,终端1x控制部10在判断Di<Dr时,作为该(第i号)的其它终端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从步骤43进入到步骤45,对该其它终端注上圈外标志,步骤进入到46。
在步骤46,判断所检测的其它终端另外还有否,在还有时,进入到步骤47,对编号i自动加1,返回步骤43,对于加1后的第i号的其它终端重复上述的处理。
在所检测出的其它终端另外没有时,则从步骤46进入到步骤48,根据迄今为止的处理结果,在显示画面2x上显示圈内的用户清单。
以上的用户接口处理,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
在位于能通信的区域4内的用户为1~3人那样极少数时,即使其它的用户位于离开用户X的场所时,用户X及其它用户仍能容易地被对方特定所处场所。
而在步骤41检测出的其它终端例如为小于等于3那样小于等于规定数量时,将所有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可以就这样地构成用户接口的处理程序。另外,也可以用户X看情况,通过将终端1x设定成圈外方式,从而所有的其它终端都作为圈外进行处理,就这样构成终端1x(各终端)。
〔2-2.实施例2(指定为圈外、指定为圈内、设定拒绝通信):图7~图12)
用户有时特别是不想让特定的用户或其它的用户知道通常自己所处的场所,或者相反,让特定的用户或其它用户知道、或想让(他们)知道通常自己所处的场所。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终端指定上述处理,如以下所述地构成无线终端及无线网络系统,以执行与该指定对应的处理,则是相当适合的。
〔2-2-1.指定为圈外的情况:图7及图8〕
第1种情况为某用户(终端)被指定为圈外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x对于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的其它终端,在该其它终端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时,作为圈外进行处理,但在该终端不是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时,与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的其它终端一样,作为圈内处理。
指定为圈外的方法可以为以下两种方法的任一种,即(1A)其它终端的用户在其它终端上将自己(自己终端)作为圈外进行指定的方法、以及(1B)预先用户X在终端1x上将特定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指定的方法。
在(1A)的情况下,终端1x通过接收来自该其它终端的指定为圈外的信息,检测出该其它终端是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在(1B)的情况下,终端1x将自其它终端接收到的终端地址或用户ID(识别符)和终端1x上的指定为圈外的信息比较,从而判别该其它终端是否为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
图7表示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终端1a、1b、1c及1e位于能通信的区域内4内,其中,终端1b及1e位于附近区域6内,而终端1a及1c位于外侧区域7内,终端1c(用户C)及终端1e(用户E)涂黑表示至少根据和终端1x(用户X)的关系被指定为圈外。
在这种情况下,因终端1a及1c位于外侧区域7内,不管被指定为圈外与否,用户A及C都作为圈内,而终端1b位于附近区域6内,但未被指定为圈外,所以用户B也为圈内,终端1e位于附近区域6内而且被指定为圈外,所以用户E为圈外。
因而,如图7的下方所示,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作为圈内的用户显示用户A、B及C,用户X对于位于附近区域6内的其它用户虽然无法将用户E作为对方进行闲聊等,但能将用户B作为对方进行闲聊。
图8表示在如此地被指定为圈外时,如图1那样构成的终端1x的控制部10执行的用户接口处理的一个例子。
从步骤41至步骤43,与图6的例子一样,在步骤43判断为Di≥Dr时的处理也和图6的例子一样,步骤46以后也和图6的例子一样。
在图8的例子中,步骤43判断为Di<Dr时,即判断为该其它终端位于附近区域6内时,终端1x的控制部10进入到步骤51,判断该其它终端是否是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
而在该其它终端是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时,从步骤51进入到步骤45,对该其它终端注上圈外标志,进入到步骤46。
与此相反,在该其它终端不是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时,从步骤51进入到步骤44,与步骤43判断为Di≥Dr时一样,将该其它终端作为圈内进行处理,进入到步骤46。
〔2-2-2.指定为圈内的情况:图9及图10〕
第2种情况为某用户被指定为圈内的情况。例如用户X、C及E由于关系亲密,互相之间其它两人可以知道自己所处场所,或想让其它两人知道自己所处场所。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x对于附近区域6内存在的其它终端,在该其它终端不是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时,作为圈外进行处理,但在该其它终端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时,和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的其它终端一样,作为圈内进行处理。
指定为圈内的方法和上述指定为圈外的方法一样,可以为以下两种方法中之任一种即,(2A)其它终端的用户在其它终端上指定自己(自己终端)为圈内的方法,及(2B)用户X预先在终端1x上指定特定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的方法。
在(2A)的情况下,终端1x通过接收来自该其它终端的指定为圈内的信息,检测出该其它终端是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在(2B)的情况下,终端1x通过将从其它终端接收到的终端地址或用户ID(识别符)和终端1x上的指定为圈内的信息比较,判别该其它终端是否为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
图9表示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终端1a、1b、1c及1e在能通信的区域4内,其中,终端1b及1e位于附近区域6内,而终端1a及1c位于外侧区域7内,但终端1c(用户C)及终端1e(用户E)如涂黑地表示至少根据和终端1x(用户X)间的关系被指定为圈内。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终端1a及1c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因此不论是否被指定为圈内,用户A及C皆作为圈内,终端1b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而且未被指定为圈内,所以用户B为圈外,而终端1e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但由于被指定为圈内,所以用户E为圈内。
因而,如图9的下方所示,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用户A、C及E作为圈内用户显示,用户X对于位于附近区域6内的其它用户,虽然不能将用户B作为对方进行闲聊等,但能将用户E作为对方进行闲聊等。
图10表示在如此地被指定为圈内的情况下,如图1那样构成的终端1x的控制部10执行的用户接口处理的一示例。
从步骤41至步骤43,和图6的例子相同,在步骤43判断为Di≥Dr时的处理也和图6的例子相同,在步骤46之后也和图6的例子相同。
在图10的例子中,在步骤43判断为Di<Dr时,即判断为该其它终端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时,终端1x的控制部10进入到步骤52,判断该其它终端是否为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
而在该其它终端不是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时,从步骤52进入到步骤45,对该其它终端注上圈外标志,进入到步骤46。
与此相反,在该其它终端是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时,从步骤52进入到步骤44,和在步骤43判断为Di≥Dr时一样,将该其它终端作为圈内进行处理,进入到步骤46。
〔2-2-3.设定拒绝通信的情况:图11及图12〕
第3种情况为对某用户(终端)设定拒绝通信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x在对该其它终端设定拒绝通信时,在该其它终端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时则自然是无需多言,但在该其它终端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时,也仍然将该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设定拒绝通信的方法和上述指定为圈外的方法和指定为圈内的方法相同,为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即(3A)其它终端的用户在其它终端上对自己(自己终端)设定拒绝通信的方法、以及(3B)用户X预先在终端1x上对特定的其它终端设定拒绝通信的方法。
在(3A)的情况下,终端1x通过接收来自该其它终端的设定为拒绝通信的信息,从而检测出该其它终端是被设定过拒绝通信的终端,在(3B)的情况下,终端1x通过将从其它终端接收到的终端地址或用户ID(标识符)与终端1x的设定为拒绝通信的信息比较,从而判别该其它终端是否为被设定过拒绝通信的终端。
图11中表示这种情况的一个示例。终端1a、1b、1c及1e存在于能通信的区域4内,其中,终端1b及1e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而终端1a及1c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但终端1a(用户A)及终端1b(用户B)如涂黑地表示,至少根据和终端1x(用户X)的关系被设定为拒绝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a及1b由于被设定为拒绝通信,所以无论是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还是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用户A及B皆为圈外,而终端1c未被设定为拒绝通信,而且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因此用户C为圈内,而终端1e虽未被设定为拒绝通信,但存在于附近区域6内,因此用户E为圈外。
因而,如图11的下方所示,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作为圈内用户,只能显示用户C,用户X能将用户C作为对方进行闲聊等,但不能将用户A、B或E作为对方进行闲聊等。
图12表示在如此地被设定为拒绝通信时,如图1那样的构成的终端1x的控制部10所执行的用户接口处理的一个例子。
从步骤41至步骤43,和图6的例子相同,在步骤43判断为Di<Dr时的处理也和图6的例子相同,步骤46以后也和图6的例子相同。
图12的例子中,在步骤43判断为Di≥Dr时,即判断为该其它终端存在于外侧区域7内时,终端1x的控制部10进入到步骤53,判断该其它终端是否是被设定为拒绝通信的终端。
而在该其它终端不是被设定为拒绝通信的终端时,从步骤53进入到步骤44,将该其它终端作为圈内进行处理,进入到步骤46。
与此相反,在该其它终端是被设定为拒绝通信的终端时,从步骤53进入到步骤45,和在步骤43判断为Di<Dr时一样,对该其它终端注上圈外标志,进入到步骤46。
〔3.用户接口方法的实施方式2:图13及图14〕
上述实施方式1的用户接口方法中,将能通信的区域4分成附近区域6和外侧区域7,但实施方式2的用户接口方法中,如图13所示,由于不对能通信的区域4进行划分,所以在能和终端1x之间进行通信的其它终端中,从靠近终端1x的终端开始依次对N个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而对除此以外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进行处理。
在图13的情况下,终端1a、1b、1c、1e及1f存在于能通信的区域4内,设各自离开终端1x的距离为Da、Db、Dc、De、Df,而Db<De<Df<Da<Dc,N=3,则如图13的下方所示,在终端1x的显示画面2x上,作为圈内的用户,只显示终端1a及1c的用户A及C,终端1b、1e及1f作为圈外进行处理,用户B、E及F不能显示。
因而,用户X不能选择用户B、E及F作为闲聊等的对方。
在能通信的区域4内仅有少数用户存在的状况下,用户X及位于其附近的用户很可能会互相之间被对方知道所处的场所,与此相反,在能通信的区域4内有多个用户存在的状况下,用户X及位于其附近的用户不太可能会互相之间被对方知道所处的场所。
而且,作为圈外处理的终端的数量N为了作为能和终端1x之间进行通信的终端检测出的其它终端的总数M越少则N越多,最好根据总数M能分段地改变。例如,设总数M小于等于10时,N=3,总数M大于等于11,小于等于30时,N=2,而总数M大于等于30时,N=1。
图14表示如图1那样的终端1x的控制部10执行的以上所述的用户接口处理的一个例子。
终端1x的控制部10,首先,在步骤61上与图6的示例的步骤41一样,存在于图13示出的能通信的区域4内,而且检测出处于能通信的状态的其它终端的同时,还能检测出各个其它终端离开自己(终端1x)的距离。
终端1x的控制部10,然后进入到步骤62,根据所检测出的其它终端的总数M决定作为圈外处理的终端数量N。
然后,终端1x的控制部10在步骤63,与图6的示例的步骤42一样,将对于所检测出的其它终端的编号I作为1,再进入到步骤64,判断第i个的其它终端离开自己(终端1x)的距离Di是否依照次序在第N个以内。
而在终端1x的控制部10判断距离Di依照从小到大的次序不是在第N个以内时,从步骤64进入到步骤65,将该其它终端作为圈内进行处理,进入到步骤67。
另一方面,在终端1x的控制部10判断距离Di依照从小到大次序是在第N个以内时,从步骤64进入到步骤66,对该其它终端注上圈外标志,进入到步骤67。
在步骤67判断所检测出的其它终端另外还有否,在还有时,进入到步骤68,对编号i加1,返回步骤64,对相加后的第i个其它终端重复上述处理。
在所检测出的其它终端另外没有时,从步骤67进入到步骤69,根据迄今为止的处理结果,在显示画面2x上显示圈内的用户清单。
以上的用户接口方处理,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
该实施方式2的用户接口方法也可以在步骤63检测出的其它终端例如在如小于等于3那样小于等于规定数时,将所有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就这样地构成用户接口的处理程序。另外,用户X看情况,通过将终端1x设定成圈外方式,也能构成终端1x(各终端),使得所有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再有,该实施方式2的用户接口方法也能构成无线终端及无线网络通信,能对终端作圈外或圈内的指定。
在构成为能指定圈外的情况下,只将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计入上述数N内。即,在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中,对于离开终端1x的距离依照从小到大的次序在第N个以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对于即使是离开终端1x的距离小的其它终端,未被指定为圈外的终端依旧作为圈内进行处理。
在构成为能指定圈内的情况下,对于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不计入上述数N。即在未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中,对于离开终端1x的距离依照从小到大的次序第N个以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对于被指定为圈内的终端,不管离开终端1x的距离如何,均作为圈内进行处理。

Claims (15)

1.一种用户接口方法,是在某终端和其它终端之间利用无线通信收发信息时的、所述某终端上的用户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用于检测存在于与该终端之间能通信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的第1步骤;
用于判别在该第1步骤中检测出的其它终端是存在于所述能通信区域内的、该终端附近区域内,还是存在于所述能通信区域内的、所述附近区域的外侧的区域内的第2步骤;以及
用于对存在于所述外侧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在该终端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显示,对存在于所述附近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的第3步骤,
在所述第1步骤检测出的其它终端小于等于规定数量时,对于所有的其它终端都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附近区域和所述外侧区域的边界位置随着时间而改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附近区域和所述外侧区域的边界位置按照随机数随着时间而改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存在于所述外侧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中的、被设定为拒绝通信的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
只对存在于所述附近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中的、特别指定的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存在于所述附近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中的、特别指定的终端,作为圈内在该终端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显示。
7.一种用户接口方法,是在某终端和其它终端之间利用无线通信收发信息时的、所述某终端上的用户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检测存在于与该终端之间能通信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的第1步骤;以及
用于对该第1步骤检测出的其它终端中的靠近该终端的终端中,依次对N个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对于除此以外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在该终端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显示的第2步骤,其中,N为正整数;
在所述第1步骤检测出的其它终端小于等于规定数量时,对所有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总数M分段地改变所述N,以便所述第1步骤检测出的其它终端的总数M越少而所述N越多。
9.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向其它终端发送的信息或自其它终端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处理部;
向其它终端发送由该信息处理部处理的信息,或接收自其它终端送来的信息的收发部;
用户接口用的显示部;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检测存在于与该终端之间能通信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对于存在于所述能通信的区域内的该终端附近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而对于存在于所述能通信的区域内的所述附近区域的外侧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显示,
所述控制部在存在于与该终端之间能通信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小于等于规定数量时,对于所有的其它终端都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近区域和所述外侧区域间的边界位置可随着时间而改变。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于存在于所述外侧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中的、被设定为拒绝通信的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只对存在于所述附近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中的、特别指定的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存在于所述附近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中的、特别指定的终端,作为圈内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显示。
14.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其它终端发送的信息或自其它终端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处理部;
向其它终端发送由该信息处理部处理的信息,或接收自其它终端送来的信息的收发部;
用户接口用的显示部;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检测存在于与该终端之间能通信的区域内的其它终端,从其检测出的其它终端中的、靠近该终端的终端开始,依次对N个其它终端,作为圈外进行处理,而对于除此以外的其它终端,作为圈内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显示,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出的其它终端小于等于规定数量时,对于所有的其它终端都作为圈外进行处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根据总数M所述N分段地改变,以便所检测出的其它终端的总数M越少所述N越多。
CN2006800122750A 2005-04-20 2006-04-04 无线终端及用户接口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10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2360/2005 2005-04-20
JP2005122360A JP4457953B2 (ja) 2005-04-20 2005-04-20 無線端末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方法
PCT/JP2006/307119 WO2006114996A1 (ja) 2005-04-20 2006-04-04 無線端末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1015A CN101161015A (zh) 2008-04-09
CN101161015B true CN101161015B (zh) 2012-08-01

Family

ID=3721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227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1015B (zh) 2005-04-20 2006-04-04 无线终端及用户接口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49617B2 (zh)
EP (1) EP1874073B1 (zh)
JP (1) JP4457953B2 (zh)
KR (1) KR20080009087A (zh)
CN (1) CN101161015B (zh)
WO (1) WO20061149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32967A (ja) * 2007-03-23 2008-10-02 Equos Research Co Ltd 情報配信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JP5122201B2 (ja) 2007-07-24 2013-01-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99970B2 (ja) * 2009-09-14 2013-05-15 Kddi株式会社 視聴可能範囲のユーザを操作対象装置のディスプレイに表示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6093A (zh) * 2001-09-12 2003-03-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位置信息转换设备、位置信息提供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0625A (ja) 1996-12-11 1998-06-2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位置情報表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548624B2 (ja) 1998-06-30 2010-09-22 雅信 鯨田 出会い・交流・連絡もしくは交信の支援のための装置
JP3721001B2 (ja) * 1999-03-12 2005-1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体発見/案内情報提供システム,移動体発見/案内情報提供方法,移動体発見/案内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の管理センタおよび移動体用端末,並びに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2016956A (ja) 2000-06-30 2002-01-18 Toshiba Corp 位置情報取得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情報取得方法
JP2002259251A (ja) 2001-02-28 2002-09-1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意味情報ネットワークを用いたグループメンバ間情報配信方法と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端末と受信端末
JP4487443B2 (ja) 2001-05-29 2010-06-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位置情報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表示方法
JP2003087847A (ja) * 2001-09-14 2003-03-20 Sony Corp 電話装置
JP3823789B2 (ja) * 2001-09-18 2006-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位置検索サーバ
JP2003219453A (ja) 2002-01-17 2003-07-31 Toshiba Corp 所在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所在管理方法
JP2003259425A (ja) * 2002-03-05 2003-09-12 Nec Soft Ltd 利用者到着時間通知システム、利用者到着時間通知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3284124A (ja) 2002-03-25 2003-10-03 Seiko Epson Corp 位置情報を提供する方法、検索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
US7184790B2 (en) 2002-04-02 2007-02-27 Dorenbosch Jheroen 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talk group
US7181227B2 (en) * 2002-06-14 2007-02-20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Data 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based services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JP2004135086A (ja) 2002-10-10 2004-04-30 Ntt Docomo Inc 移動無線端末の位置情報を通知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JP3886955B2 (ja) 2002-11-05 2007-02-2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携帯端末、無線通信装置を制御するプログラム
JP4207557B2 (ja) 2002-12-18 2009-0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4357216A (ja) * 2003-05-30 2004-12-16 Toshiba Corp 位置探索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探索方法
US8959187B2 (en) 2004-02-23 2015-02-17 App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ximity-bas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exchange in ad hoc networks
US7353034B2 (en) * 2005-04-04 2008-04-01 X One, Inc. Location sharing and tracking using mobile phones or other wireless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6093A (zh) * 2001-09-12 2003-03-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位置信息转换设备、位置信息提供系统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59425A 2003.09.12
JP特开2004-135086A 2004.04.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114996A1 (ja) 2006-11-02
US8249617B2 (en) 2012-08-21
JP2006303884A (ja) 2006-11-02
JP4457953B2 (ja) 2010-04-28
US20090098881A1 (en) 2009-04-16
EP1874073A1 (en) 2008-01-02
CN101161015A (zh) 2008-04-09
EP1874073A4 (en) 2012-03-14
EP1874073B1 (en) 2014-08-06
KR20080009087A (ko) 200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46394B2 (ja) 携帯機器を用いた通信用外部装置へのコンタクト情報割り当て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6992566B2 (en) Modular school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I112906B (fi) Menetelmä ja laite kommunikaatioryhmän muodostamiseksi
EP2710842B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network information strings
EP180051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proximity co-presence
US768821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US6237027B1 (en) Electronic mail system, computer device, and remote notification method
US20040014486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tch-making with distributed memory
CN101098166B (zh) 一种通信设备传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7409145A (zh) 通过中间设备进行本地控制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4159196A (zh) 向无线装置提供模式改变的系统和方法
KR20040102386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동호회 관리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3270707A (zh) 蓝牙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0149269A (zh) 一种通信方法、服务器和通信系统
JP2000167232A (ja) 出会い支援システム
CN101087152A (zh) 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0514889C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1161015B (zh) 无线终端及用户接口方法
WO2003054574A1 (en)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 individual module for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231618A (zh) 名片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224753B1 (en) Public address system using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5959370A (zh) 一种根据人脸信息自动分享内容的家庭云系统及实现方法
JP2018018530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405533B (zh) 识别显示系统
JP2002044010A (ja) 無線探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