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6122A - 特别用于冷却回路的恒温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特别用于冷却回路的恒温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6122A
CN101156122A CNA2006800110908A CN200680011090A CN101156122A CN 101156122 A CN101156122 A CN 101156122A CN A2006800110908 A CNA2006800110908 A CN A2006800110908A CN 200680011090 A CN200680011090 A CN 200680011090A CN 101156122 A CN101156122 A CN 101156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
cup
piston
thermostatic element
overc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10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6122B (zh
Inventor
R·马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net SA
Original Assignee
Vernet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net SA filed Critical Vernet SA
Publication of CN101156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6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6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61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0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23/0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 G05D23/02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non-metallic solid, e.g. elastomer, pas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5Switch ma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一种恒温元件(1),包括含有热胀材料(3)的杯(2)和活塞(4),在热胀材料膨胀期间,该活塞能在热胀材料的作用下相对于该杯沿轴向移动。设置整体保持件(5)以便相对于该杯引导活塞并密封热胀材料,该整体保持件包括用于引导活塞的刚性插入件(51),该插入件埋设在所述热胀材料不能透过的柔性外套(52)内,该柔性外套夹在插入件、活塞和杯之间。为包括在自动组装线的情况下提供插入件和杯之间的可靠密封,该插入件设有止挡部(51),该止挡部定位该整体保持件,并从插入件剩余部分的基本平坦部分(51A)沿基本平行于活塞轴线(X-X)的方向朝热胀材料凸出地延伸,在插入件的面对热胀材料的一侧界定在止挡部和插入件的平坦部分之间的空间至少部分地由外套的相应部分(52D)填充,该部分密封地压靠该杯。

Description

特别用于冷却回路的恒温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元件,它通过使用热胀材料而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本发明也涉及制造这种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些元件通常用在流体调节领域中,因为它们使得有可能根据待调节流体的和/或其它热源的热量向一个或多个分配管路分步流体供应管路。因此,这些元件布置在其中有冷却流体流动的冷却回路中,特别是机动车辆或类似元件的内燃机的冷却回路中。
通常,恒温元件包括大致柱形并包含热胀材料例如蜡的金属杯。该元件还包括大体与杯同轴的活塞,当容纳在杯中的热胀材料受热时,活塞能在该热胀材料的膨胀作用下相对于杯平移。通过膨胀,该热胀材料部分推出活塞,从而使后者处于杯的外部,而当热胀材料冷却时,活塞可以通常在与恒温元件相关联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到杯内。为了引导活塞的平移,恒温元件包括开孔的金属引导装置,活塞在该引导装置内滑动,这种引导装置牢固地附装在杯上。此外,为防止热胀材料在活塞的移动过程中从杯中排出,将该材料相对于外部密封,所用的密封装置通常设置成向活塞传递热胀材料的推力。
通常,热胀材料的密封是通过插置在热胀材料和伸入杯中的活塞端部之间的合成结构实现的。这种结构通常包括牢固固定在引导装置上以用于保持蜡的柔性膜片、容纳在引导装置的孔中并与背对蜡的重力方向的膜片表面接触的可变形衬垫、以及插在该衬垫和活塞之间的垫片,该垫片可调地插入以防止形成垫片的材料在活塞周围蠕变。这种“三明治”设计很适于使用使活塞能充分移动的高膨胀蜡。
但是,由于这种合成密封结构的每个组成部件必须依次操作布置在合适位置,并且有时要固定在恒温元件内,所以其不容易组装。由于这些组成部件尺寸很小,所以操作更加复杂,这一方面增加了组装恒温元件的时间,另一方面增大了装配线的成本,该装配线上的自动机械必须精确。从而,如果希望元件具有高可靠性,则恒温元件的单元价格会相当高。
从US-A-3,080,756、US-A-3,712,053和FR-A-1,232,776中可知,恒温元件中的热胀蜡被整体合成组件密封,所述整体合成组件包括用于引导恒温元件的活塞的插入件,该插入件埋设在柔性且密封的外套中。在US-A-3,080,756和US-A-3,712,053中,该外套插在插入件和活塞之间并插在插入件和恒温元件的杯之间,而在FR-A-1,232,776中,织造的护套覆盖恒温元件的活塞的大部分,从而使活塞难以组装,特别是在自动装配线中更是如此。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整体组件的插入件在蜡侧具有完全平坦的表面,在该表面和面对环的部分之间设有外套的配对部分。因为在使用中杯内的高压易于破坏蜡的密封,所以从蜡密封的观点来看,该外套部分很关键。实际上,在上述三篇文献中,从恒温元件的密封来看,该外套部分的尺寸和生产是决定性的,使得这些元件沿自动装配线的组装与高可靠性互相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恒温元件,该恒温元件与现有元件一样可靠,同时其制造更容易、快捷且低廉,特别是在自动装配线中。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恒温元件,该恒温元件包括:
-热传导杯,该热传导杯含有热胀材料,
-活塞,当热胀材料膨胀时,该活塞能在所述热胀材料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杯沿轴线移动,
-整体组件,其包括用于相对于杯引导活塞的刚性插入件,该插入件埋设在柔性外套中,该柔性外套密封热胀材料,并且一方面夹在插入件和活塞之间,另一方面夹在插入件和杯之间,
其特征在于:该插入件包括用于相对于杯定位该整体组件的止挡部(搭接部、对接部),该止挡部从插入件剩余部分中基本平坦的部分沿基本平行于活塞的移动轴线的方向朝热胀材料突出地延伸,在插入件的面对热胀材料的一侧,在止挡部和插入件的平坦部分之间界定的空间至少部分地由外套的相应充填部分填充,该充填部分通过密封压力挤压在杯的相应支承部分上。
使用上述既能确保相对于杯引导活塞又能确保相对于恒温元件的外部密封热胀材料的整体组件,则可避免使用和操作现有恒温元件的各种相应部件,例如上面所述的导向装置、膜片、衬垫、垫片等。在自动装配线上,这种整体组件的安装仅作为一次操作。此外,与前述各种小尺寸部件不同,该组件具有较大的整体尺寸,从而使其容易被自动机械或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操纵,对其操作的限制少于与高精度可编程控制器相关的限制。从而,本发明的恒温元件比现有元件的制造成本更低。
此外,突出的止挡部的存在使得在本发明的恒温元件的组装过程中能严格控制整体组件相对于杯的定位以及充填部分的挤压,因为该充填部分占据了止挡部界定的角形空间,当止挡部定位并支靠杯的相应支承部分时,使用者控制该充填部分的挤压程度,这种挤压作用容易由自动装配线上的自动机械或可编程控制器实施。通过这样确保充填部分的挤压程度最小,使用者可确保外套的受到较大内压应力的区域具有预定程度的密封。突出的止挡部的角形形状有利于吸收一部分该内压。
此外,刚性插入件可有利地承受在本发明的恒温元件的制造过程中由于杯和插入件卷压(sertir)在一起而引起的机械应力。
从属权利要求2至15中单独地或以所有可能的技术组合记载了这种恒温元件的其它特征。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制造恒温元件的方法,其中恒温元件具有:
-局部填充热胀材料的热传导杯,
-活塞,以及
-用于引导活塞的刚性插入件,
其中,活塞局部装配在杯内,从而,当热胀材料膨胀时,所述活塞能在热胀材料的作用下相对于该杯沿轴线移动,
其中,所述插入件埋设在柔性外套内,该柔性外套密封热胀材料,并用于一方面夹在插入件和活塞之间,另一方面夹在插入件和杯之间,该插入件和该外套形成整体组件,以及
其中,所述整体组件安装在杯中,从而,当活塞组装后,该外套的一部分夹在插入件和杯之间,而另一部分夹在插入件和活塞之间,
其特征在于:当在杯中安放整体组件时,使用该插入件的止挡部来相对于所述杯定位该组件,其中,该止挡部从插入件的剩余部分中大致平坦的部分沿基本平行于活塞的移动轴线方向朝热胀材料突出地延伸,在面对热胀材料的插入件侧,止挡部和插入件的平坦部分之间界定的空间至少局部由外套的相应充填部分填充,
并且,在已经将整体组件安置在杯中后,通过将止挡部和杯卷压在一起而将该充填部分通过密封压力沿轴向挤压在杯的相应支承部分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仅当作示例并参照附图给出的说明,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恒温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与图1类似的视图,其示出未组装状态下的恒温元件的一部分;以及
-图3和4是与图1类似的视图,其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恒温元件的另外两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恒温元件1,该恒温元件包括:
-大致柱形的金属杯2,该金属杯具有圆形基部和纵向轴线X-X,
-储存在杯2中的热胀蜡3,必要时该蜡中填充有具有良好热导性的粉末,例如铜粉,
-通常为柱形并基本与杯2同轴的金属活塞4,该活塞的一个端部4A伸入蜡3中,其对立端部4B仅局部示出;当蜡膨胀时,该活塞能在蜡的作用下相对于该杯沿轴线X-X平移,以及
-整体组件5,该组件5适于引导活塞4相对于杯2平移,并且将蜡3密封在恒温元件1的外部。
为方便起见,说明书的其余部分这样规定,术语“下部”或“向下”表示朝向图1和图2的底部的方向,而术语“顶部”和“向上”表示与之相反的方向。图3中同样如此。
杯2包括以轴线X-X为中心的管状桶体2A,该桶体的底端通过底壁2B封闭,其顶端向外开口并形成端部凸环2C。蜡3储存在桶体2A的封闭的底部,该桶体的顶部被活塞4的端部4A和组件5封闭。凸环2C包括以轴线X-X为中心的环形体部2C1、在底部由同样的材料制成并与桶体2A一体形成的肩部2C2、以及在顶部朝向轴线X-X以收敛的方式向上折叠形成的倾斜端部边缘2C3。
组件5主要包括特别是金属的刚性插入件51以及柔性外套52,该柔性外套制成将插入件51完全覆盖的一体件。该外套52由密封在蜡3上的材料,例如橡胶、腈、氢化腈或它们的混合物制成。在图1中,组件5组装在恒温元件1的相应部分上,而在图2中,该组件是独立的,也就是说,该组件随时可组装到恒温元件的相应元部件上。
插入件51和外套52具有各自的围绕纵向轴线Y-Y回转的形状,该轴线Y-Y与图1中的轴线X-X无区别。总之,组件5在内部界定基本为柱形的通道53,该通道以轴线Y-Y为中心并且能以滑动和密封的方式容纳活塞4,如图1所示。
更准确地说,在轴线Y-Y稍远处,该插入件51包括与该轴线Y-Y同轴的顶环51A、基本平坦并在基本垂直于轴线Y-Y的平面内延伸的中间凸缘51B以及与轴线Y-Y同轴的环形底边缘51C。因此,边缘51C以凸出部的形式沿基本平行于该轴线的方向从凸缘51B的外周向下延伸。所述顶环、凸缘和边缘形成一个以轴线Y-Y为中心的共同部件。环51A的内径略大于活塞4的外径,从而在元件1的组装状态,该活塞容纳在顶环内部,其间插置外套52的在内部覆盖该顶环的相应部分52A。在元件1的组装状态,凸缘51B在远离轴线X-X的位置几乎延伸到凸环2C的环形体部2C1,从而该凸缘的底面外部大致平行于凸环2C的肩部2C2的顶面内部延伸。边缘51C的外径略小于环形体部2C1的内径,从而插入件51居中设置在凸环2C的内部,其间径向插入柔性外套52的相应部分52B。类似地,外套52的部分52C沿轴向插在插入件51的边缘51C和凸环2C的肩部2C2的顶面外部之间。
界定在边缘51C和凸缘51B之间的底部空间由外套52的部分52D填充。在组件5的单体状态下,该外套部分52D相对于相邻的外套部分52C向下突出-如图2所示,但在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外套的这两个部分52D和52C彼此齐平,并压靠在凸环2C的肩部2C2上。实际上,当组件5组装时,外套部分52D沿轴向挤压在肩部2C2上,该挤压的量通常约为40%,从而确保外套52和杯2之间的可靠密封。
有利地,在外套部分52D的挤压区域,肩部2C2的顶面挖出一以轴线X-X为中心的环形凹槽2C4,当组装组件5时,该环形凹槽被外套部分52D填充,以便改善密封。
在插入件51的沿轴线Y-Y的两侧,外套52形成有底突起52E和顶突起52F。这些突起52E、52F在外套部分52A的延长线上分别向下和向上延伸,以使界定通道53的壁完全由外套52的材料制成,从而所述通道从底部到顶部由突起52E、外套部分52A以及顶突起52F界定。当活塞4容纳在该通道53中时,底突起52E相对于活塞4密封蜡3,蜡中的压力能达到200bar,而顶突起52F相对于恒温元件的外部,特别是相对于恒温元件1可浸入其中的流体密封该活塞,特别当所述流体的温度较低时,这可促进活塞和通道53的壁之间的流体的引入。
为增强密封,突起52E和52F设置有相应的环形肋52E1、52F1,所述环形肋以凸出部的形式从界定通道53的壁的其余部分朝轴线Y-Y延伸。
恒温元件1的制造如下:
首先,独立于恒温元件1的其它元部件制造组件5。为此,优选通过对金属板冲模获得插入件51。作为另外的形式,可通过机加工或落锤锻造形成该插入件。然后,特别是利用模具将该插入件51埋设到外套52内,该模具使外套52具有如图2所示的单体状态的轮廓。所用模具特别设计成可形成肋52E1和52F1、突起52E和52F以及围绕插入件51的各种外套部分52A至52D。
然后,当杯2中已经充满蜡3后,将组件5组装到杯2,通过插入件51的边缘51C与凸环2C的环形体部2C1之间的形状的相互作用,该组件的安装很容易地实现。因此,可以理解,边缘51C形成组件5相对于杯2的定位止挡,并确保组件5居中设置在杯2上,从而使轴线X-X和Y-Y实质上没有区别。
在安装组件5时,环形体部2C1的顶部边缘2C3并未如图1所示那样弯曲。相反地,在该安装已经完成后,将环形体部2C1的顶端弯曲成如图1所示的构型,以便卷压在插入件51的边缘51C上,因此该边缘有效地承受与卷压相关联的应力和机械力。
在卷压过程中,外套部分52D如箭头F所示地沿轴向挤压凸环2C的肩部2C2,直至呈现图1所示的构型。可以理解,该卷压使得边缘51C在肩部2C2的方向上沿轴向受到约束-这将挤压外套部分52D,直至该边缘轴向对接该肩部,其中外套部分52C和52D沿轴向插入。由于肩部2C2是平的并且垂直于轴线X-X延伸,所以边缘51C与肩部2C2的轴向对接很坚固。这样,外套部分52D的挤压程度容易有效地得到控制,包括沿自动装配线的控制。因此,蜡3得以可靠且可重复地密封。
然后,将活塞4插入已经定位在杯2中的组件5的通道53内,直到该活塞的端部4A浸入在蜡3中。
图3和4分别示出作为图1的恒温元件1的变型的恒温元件1’和1”。这些恒温元件1’和1”包括许多与该元件1中相同的元部件,这些元部件具有与图1和2中的元部件相同的数字标号,并且其后分别标有撇号“’”和双撇号“””。
图3的元件1’与元件1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套52’的底部区域,以及插入件51’与杯2’之间的卷压接合区域。
对于外套52’的底部区域,与图1和2中的元件1相比,图3中的该变型在于柔性外套52’向下延伸超出底突起52E’,以在活塞4’的底端部分4A’的周围和下方延伸。因此,材料的这种延伸形成一封口的手指套状部52G’,并与恒温元件领域通常称作“压推(squeeze push)”的结构类似。当插入在活塞4’与蜡3’之间时,手指套状部52G’在底端封闭通道53’,并容纳活塞4’的底端部分4A’。
图3的变型中的附加手指套状部52G’确保了元件1’能在高压时更好地起作用。
此外,可选地,用于使活塞4’更容易在通道53’内滑动的油脂6’则可储存在环形凹部52H’内,该环形凹部52H’是在界定通道53’的外套52,的壁上挖出的,并位于插入件51’的下方。
至于插入件51’和杯2’之间的连接区域,与元件1中杯2的凸环2C不同,凸环2C’没有像凸环2C的环形体部2C1那样使杯2’的桶体2A’向上延伸,而是仅具有一与杯2C的肩部2C2类似的肩部2C2’。所述肩部2C2’的端部边缘2C5’向下成锥形缩减。
此外,与元件1的插入件51的边缘51C不同,由于插入件51’具有向下形成角度的形状,该插入件51’的边缘51C’在较远离轴线X-X的位置沿径向延伸超出杯2’,所述成角度的形状的内径基本等于杯2’的肩部2C2’的最大外径,并且该形状的自由端部51D’朝向轴线X-X折靠在肩部2C2’的边缘2C5’上。在组件5’被组装到杯2’之前,所述端部51D’呈环形,其沿边缘51C’的向下角度的轴向延长线延伸。在这种预组装状态下(未示出),外套部分52D’的尺寸基本相当于外套52的外套部分52D,也就是说,所述外套部分52D’以凸起的形式从边缘51C’底面下方的凸缘51B’处伸出。另一方面,与恒温元件1中外套52的相应区域不同,边缘51C’的底面上没有覆盖外套部分。换句话说,外套52’不包括与元件1中外套52的外套部分52B和52C类似的部分。另一方面,与图1和2的元件1相似,外套52’包括插在插入件51’和活塞4’之间的部分52A’,并且除了底突起52E’和手指套状部52G’之外还形成有顶突起52F’。
组件5’在杯2’上的组装与组件5在杯2上的组装相似:将凸环2C’的肩部2C2’插入到插入件51’的角形边缘51C’内,并确保组件5’相对于杯2’居中,以便将组件5’安装到杯2’的凸环2C’上;然后,在该肩部的弄圆的端部边缘2C5’的引导下,使边缘51C’的角形部分的端部51D’卷压在肩部2C2’的周围,直至形成倾斜向下并沿着图3所示轴线X-X方向的构型。在组件5’的组装状态下,肩部2C2’的顶面和边缘51C’的底面在端部51D’的卷压作用下相互压靠接触。然后,将活塞4’插入组件5’的通道53’中。
应当指出,元件1’相对于手指套状部52G’的布置以及相对于杯2’上的插入件51’的布置相互独立,因此,作为一种变型,可以单独地应用到图1和2的元件1上。
图4的元件1”与图1和2中的元件1的主要区别在于未设置顶突起52F。根据这种变型,外套52”由分别与外套部分52A、52B、52C、52D和52E类似的外套部分52A”、52B”、52C”、52D”和52E”组成。因此,形成外套52”的材料量较少,并且通过该外套对插入件51”进行的包覆成型(重复模制,overmolding)基本限于其面对热胀蜡3”的侧面。
为确保外套52”和插入件51”之间存在足够的机械保持,有利地在平的凸缘51B”上设置多个沿轴向穿过其两侧的通孔54”,所述通孔优选沿该凸缘的外周基本一致地分布。这些通孔的数目例如为6个,图4的平面中示出两个径向相对的通孔。当随后将插入件51”沉入用于形成外套52”的材料中时,该材料散布到这些孔54”内。在凸缘51B”的底侧,该外套在由该凸缘和止挡边缘51C”共同限定的角形空间内形成填充物部分52D”,而在插入件的顶侧,所述材料盖住凸缘的表面,直至接合该套的横向部分52B”,同时仅形成薄的涂层52J”,也就是说,厚度与外套部分52B”类似。由于凸缘51B两侧具有(形成该外套的)材料,所以该外套有效且可靠地机械连接到插入件51”上。可选地,可通过粘接加强这种连接。
组件5”在杯2”上的组装与组件5在杯2上的组装相似。
可以设想对上文所述的恒温元件1、1’和1”以及其制造方法进行安排和变形。例如:
-可在将组件5、5’和5”放入凸环2C、2C’和2C”之前,将活塞4、4’和4”至少局部地插入该组件的通道53、53’和53”内;以及/或者
-可在活塞4、4’和4”内设置用于从内部加热蜡3、3’和3”的加热电阻,该加热电阻的供电导体从活塞的端部延伸到浸在蜡中的相对的端部。

Claims (17)

1.一种恒温元件(1;1’;1”),包括:
-含有热胀材料(3;3’;3”)的热传导杯(2;2’;2”),
-活塞(4;4’;4”),当热胀材料膨胀时,该活塞能在所述热胀材料的作用下相对于该杯沿轴线(X-X)移动,
-整体组件(5;5’;5”),该整体组件包括用于相对于杯(2;2’;2”)引导活塞(4;4’;4”)的刚性插入件(51;51’;51”),该插入件埋设在柔性外套(52;52’;52”)内,该柔性外套密封在热胀材料上,并且夹在插入件和活塞之间以及插入件和杯之间,
其特征在于:该插入件(51;51’;51”)包括止挡部(51C;51C’;51C”),以用于相对于杯(2;2’;2”)定位整体组件(5;5’;5”),该止挡部从插入件剩余部分的基本平坦部分(51B;51B’;51B”)沿基本平行于活塞(4;4’;4”)的移动轴线(X-X)的方向朝热胀材料(3;3’;3”)凸出地延伸,在插入件的面对热胀材料的一侧,界定在止挡部和插入件的平坦部分之间的空间至少局部由外套的相应充填部分(52D;52D’;52D”)填充,该充填部分以密封压力挤压杯的相应支承部分(2C2;2C2’;2C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2;2’;2”)的支承部分(2C2;2C2’;2C2”)是平坦的,并且基本垂直于活塞(4;4’;4”)的移动轴线(X-X)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51C;51C’;51C”)适于使所述整体组件(5;5’;5”)相对于所述杯(2;2’;2”)居中,同时与杯的相关联部分(2C1;2C1’;2C1”)通过形状互补相互作用,该止挡部设置在所述相关联部分中或者围绕该部分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51C;51C”)容纳在所述杯(2;2”)的相关联部分(2C1;2C1”)内,其间在径向上插有外套(52;52”)的一部分(52B;52B”)。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部分(52D;52D’;52D”)的挤压量约为40%。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充填部分(52D;52D’;52D”)所挤压的表面上,所述杯(2;2’;2”)的支承部分(2C2;2C2’;2C2”)设有由该充填部分填充的凹槽(2C4;2C4’;2C4”)。
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51C;51C’;51C”)形成基本与活塞(4;4’;4”)同轴的环形边缘。
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2;2’;2”)的一部分(2C3;2C3’;2C3”)与该止挡部(51C;51C’;51C”)卷压在一起。
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插入件(51;51’;51”)的面对热胀材料(3;3’;3”)的一侧,所述外套(52;52’;52”)形成相对于热胀材料密封的第一突起(52E;52E’;52E”),该第一突起压靠活塞(4;4’;4”)。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插入件(51;51’;51”)的背对热胀材料(3;3’;3”)的一侧,所述外套(52;52’)形成相对于杯(2;2’)的外侧,尤其相对于恒温元件(1;1’)所浸入的流体,密封的第二突起(52F;52F’),该第二突起压靠活塞(4;4’)。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其用于压靠活塞(4;4’;4”)的表面上,第一突起(52E;52E’;52E”)和/或第二突起(52F;52F’)设有至少一个肋(52E1;52F1),以用于加强密封。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52;52’;52”)由橡胶、腈、氢化腈或它们的混合物制成。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51;51’;51”)界定一开口(53C;53C’;53C”),以用于容纳和引导活塞(4;4’;4”),该开口的壁由外套(52;52’;52”)的相应部分(52A;52A’;52A”)覆盖。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51;51’;51”)主要通过冲模、机加工或落锤锻造成形。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52’)形成封口的手指套状部(52G’),该手指套状部用于容纳活塞(4’)的面对热胀材料(3’)的端部(4A’)。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恒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52’)界定一开口通向活塞(4’)的油脂(6’)储备腔(52H’)。
17.一种制造恒温元件(1;1’;1”)的方法,其中该恒温元件具有:
-局部填充热胀材料(3;3’;3”)的热传导杯(2;2’;2”),
-活塞(4;4’;4”),以及
-用于引导活塞的刚性插入件(51;51’;51”),
其中,该活塞局部装配在该杯内,以便当热胀材料膨胀时,该活塞能在热胀材料的作用下相对于该杯沿轴线(X-X)移动,
其中,该插入件埋设在柔性外套(52;52’;52”)内,该柔性外套密封热胀材料,并夹在插入件和活塞之间以及插入件和杯之间,该插入件和外套形成整体组件(5;5’;5”),以及
其中,该整体组件安装在杯中,以便当活塞组装后,该外套的一部分(52B、52C和52D;52D’;52B”,52C”和52D”)夹在插入件和杯之间,而该外套的另一部分(52A;52A’;52A”)夹在插入件和活塞之间,
其特征在于:在将该整体组件(5;5’;5”)放入杯(2;2’;2”)中时,利用插入件(51;51’;51”)的止挡部(51C;51C’;51C”)相对于所述杯定位该整体组件,其中,该止挡部从插入件的剩余部分的基本平坦部分(51B;51B’;51B”)沿基本平行于活塞(4;4’;4”)的移动轴线(X-X)的方向以凸出的形式朝热胀材料(3;3’;3”)延伸,在插入件的面对热胀材料的一侧,界定在止挡部和插入件的平坦部分之间的空间至少部分地由外套(52;52’;52”)的相应充填部分(52D;52D’;52D”)填充,
以及,在已经将整体组件安放在杯中以后,通过将止挡部和杯卷压在一起,而使该充填部分以密封压力沿轴向(箭头F)挤压杯的相应支承部分(2C2;2C2’;2C2”)。
CN2006800110908A 2005-04-04 2006-04-03 特别用于冷却回路的恒温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6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503296 2005-04-04
FR0503296A FR2883995A1 (fr) 2005-04-04 2005-04-04 Element thermostatique, notamment pour thermostat de circuit de refroidissement,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element
PCT/FR2006/000728 WO2006106219A1 (fr) 2005-04-04 2006-04-03 Element thermostatique, notamment pour thermostat de circuit de refroidissement,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6122A true CN101156122A (zh) 2008-04-02
CN101156122B CN101156122B (zh) 2010-08-11

Family

ID=3495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109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6122B (zh) 2005-04-04 2006-04-03 特别用于冷却回路的恒温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57916A1 (zh)
EP (1) EP1866719B1 (zh)
JP (1) JP2008538600A (zh)
CN (1) CN101156122B (zh)
AU (1) AU2006231247A1 (zh)
BR (1) BRPI0609963A2 (zh)
DE (1) DE602006007112D1 (zh)
FR (1) FR2883995A1 (zh)
RU (1) RU2007140681A (zh)
WO (1) WO200610621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484A (zh) * 2013-08-20 2016-04-27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热缩回式致动器的泵密封件
CN107524852A (zh) * 2016-06-17 2017-12-29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感温式阀机构的制造方法
CN110118618A (zh) * 2018-02-05 2019-08-13 浙江智柔科技有限公司 恒温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4091B (zh) * 2013-01-05 2016-05-11 成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组件及其制法
KR102163014B1 (ko) * 2020-02-12 2020-10-07 대구보건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치기공용 무선 조각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73609A (en) * 1955-04-19 1959-02-17 Antioch College Thermally responsive device
US2881616A (en) * 1956-06-20 1959-04-14 Gen Motors Corp Thermostatic power elements
US3016748A (en) * 1957-07-25 1962-01-16 Vernet Sergius Squeeze-push power element
US3046787A (en) * 1958-10-06 1962-07-31 Robertshaw Fulton Controls Co Fusion type thermal element
FR1232776A (fr) * 1958-11-06 1960-10-12 Standard Thomson Corp Dispositif d'actionnement utilisable notamment pour la commande d'une vanne
US3080756A (en) * 1958-12-05 1963-03-12 Standard Thomson Corp Thermal responsive actuator
US3188867A (en) * 1962-10-15 1965-06-15 Sterling Automotive Mfg Compan Power element
US3153933A (en) * 1962-10-22 1964-10-27 Sterling Automotive Mfg Compan Power element
US3407663A (en) * 1963-06-14 1968-10-29 Antioch College Double action thermostat
US3149455A (en) * 1963-11-06 1964-09-22 Ranco Inc Condition responsive power elements
US3308668A (en) * 1964-03-27 1967-03-14 Standard Thomson Corp Temperature responsive actuator apparatus
FR1402207A (fr) * 1964-06-12 1965-06-11 Thermostat
US3357252A (en) * 1966-05-04 1967-12-12 Antioch College Temperature responsive force transmitting device
US3420105A (en) * 1966-06-08 1969-01-07 Vernay Laboratories Thermal sensitive element
US3336745A (en) * 1966-07-25 1967-08-22 Dole Valve Co Squeeze element
US3381469A (en) * 1966-08-15 1968-05-07 Dole Valve Co Multi-range thermal element
US3386065A (en) * 1967-03-15 1968-05-28 Dole Valve Co Snap acting thermal element
DE1922728C3 (de) * 1969-05-03 1973-10-25 Siegfried Dr.-Ing. 7301 Zell Kofink Thermostatisches DehnstofTarbeits element
US3719085A (en) * 1970-11-23 1973-03-06 Robertshaw Controls Co Thermal power element
JPS506021Y2 (zh) * 1971-09-28 1975-02-20
DE2210551C3 (de) * 1972-03-04 1975-07-17 Danfoss A/S, Nordborg (Daenemark) Arbeitselement mit einem Kolben
DE2448065B2 (de) * 1974-10-09 1977-08-04 Gustav Wähler GmbH u. Co, 7300 Esslingen Thermostatisches betaetigungselement
US4311653A (en) * 1977-11-10 1982-01-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Fast idle carburetor system
US4179928A (en) * 1978-06-22 1979-12-25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Push type therma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a stem seat theref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4227412A (en) * 1979-04-16 1980-10-14 Eaton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responsive actuator
US4235109A (en) * 1979-07-16 1980-11-25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Stem seat for piston and cylinder type thermal device
US4291449A (en) * 1979-07-16 1981-09-29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stem seat for a piston and cylinder type thermal device
US4337621A (en) * 1980-07-21 1982-07-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ower element assembly
US4441317A (en) * 1981-11-16 1984-04-10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Piston and cylinder type thermal device part therefor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DE3782857T2 (de) * 1986-06-12 1993-05-13 Yoshikazu Kuze Wachskugelthermostat.
JP2512313B2 (ja) * 1987-11-24 1996-07-03 義一 久世 サ―モ・アクチュエ―タ
JPH04124473A (ja) * 1990-09-13 1992-04-24 Giichi Kuze サー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H0811953B2 (ja) * 1990-11-05 1996-02-07 義一 久世 ラバ・シール直状管構成の軸封蛇腹とシール・バック構成のサー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H05296140A (ja) * 1992-04-15 1993-11-09 Giichi Kuze ゴム・シール直状管とゴム・シール・バッグ 構成のサーモ・アクチュエータ
CA2129378C (en) * 1993-08-13 2001-12-25 Yoshikazu Kuz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3810843B2 (ja) * 1995-03-31 2006-08-16 ベール テルモト−トロニク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バルブ
JPH10288037A (ja) * 1997-04-11 1998-10-27 Giichi Kuze 自動車エンジンの高冷却効率のワックス型サーモスタット
JP4293506B2 (ja) * 2002-11-27 2009-07-08 日本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484A (zh) * 2013-08-20 2016-04-27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热缩回式致动器的泵密封件
CN105531484B (zh) * 2013-08-20 2018-09-04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热缩回式致动器的泵密封件
CN107524852A (zh) * 2016-06-17 2017-12-29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感温式阀机构的制造方法
CN110118618A (zh) * 2018-02-05 2019-08-13 浙江智柔科技有限公司 恒温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106219A1 (fr) 2006-10-12
FR2883995A1 (fr) 2006-10-06
AU2006231247A1 (en) 2006-10-12
RU2007140681A (ru) 2009-05-20
JP2008538600A (ja) 2008-10-30
BRPI0609963A2 (pt) 2011-10-11
EP1866719A1 (fr) 2007-12-19
EP1866719B1 (fr) 2009-06-03
DE602006007112D1 (de) 2009-07-16
CN101156122B (zh) 2010-08-11
US20080157916A1 (en) 200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6122B (zh) 特别用于冷却回路的恒温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52217C (zh) 快速响应式恒温元件及装配该元件的芯筒和旋塞
US5277508A (en) Applicator for a pastry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395414A (zh) 用于模具的可充气的密封装置
JP2017067164A (ja)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及びピストン組立体
US3016747A (en) Squeeze-push power element
US20090107137A1 (en) Integral power element
JP5324006B1 (ja)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及びサーモスタット
JP5746788B1 (ja)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及びサーモスタット
JP5407000B1 (ja)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及びサーモスタット
JP5863552B2 (ja) サーモアクチュエータ
US3777495A (en) Thermal responsive power element
JP4564752B2 (ja) 変形可能な管状プラスティック容器のヘッド部品を形成する成形型
CN114682668B (zh) 一种真空环境下管材热流体高压成形密封装置及方法
CN110410567B (zh)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06168313A (zh) 一种多部件的歧管以及制造该歧管的方法
CN104246206A (zh) 具有迷宫式密封装置的注塑包封的构件
CN107355196B (zh) 一种膨胀筛管分段用底部封隔器
US12000317B2 (en)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d with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JPH09218103A (ja)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のケースの固着方法及び構造
CN205533961U (zh) 避震器
CN110410566B (zh)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553025B (zh)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EP3786485A1 (en)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d with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TW201040432A (en) Delivery device for the proportioned delivery of a formulation of liquid gas and a procedur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liver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