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6351B - 通信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6351B
CN101146351B CN2007100032233A CN200710003223A CN101146351B CN 101146351 B CN101146351 B CN 101146351B CN 2007100032233 A CN2007100032233 A CN 2007100032233A CN 200710003223 A CN200710003223 A CN 200710003223A CN 101146351 B CN101146351 B CN 101146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nitored
children
personnel
r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32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6351A (zh
Inventor
池森多加士
山根靖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6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6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3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22Message structure or message content, e.g. message protoco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27System arrangements with a plurality of child uni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38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adding new units to the system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69System arrangements wherein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the exact location of child or item using a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e.g. GP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2Status alarm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通信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由多个被监视人员中的每个持有的监视终端和用于管理监视终端的位置信息的信息管理装置。监视终端具有:用于获得地理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设置允许互相结组的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终端的群组的群组设置单元,以及用于向所述信息管理装置发送所获得的位置信息和群组设置信息的第一发送单元。信息管理装置具有: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群组设置信息的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和用于确定所述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级别的条件的管理信息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监视终端之间的距离的相互距离识别单元,以及用于基于所计算出的距离、所述属性信息和所述监视级别确定条件来确定当前监视级别的监视级别确定单元。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控制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的通信控制系统:用于对在信息管理装置和监视终端等之间发送/接收的信息进行监视,来确保被监视人员(例如儿童)的安全、防止犯罪和增加抑止犯罪效果。
背景技术
近年来,考虑到对儿童的犯罪增加的趋势,提出了通过使用GPS或者蜂窝电话来检查儿童安全的监视系统。
例如,一种系统被以下述方式使用:可通过GPS获得其位置的GPS蜂窝电话由一个儿童持有,该儿童的监护人或者学校相关人员利用个人计算机或蜂窝电话识别出该儿童的当前位置。
另一种系统也被使用,其中在儿童自己觉察到危险并且按响与GPS蜂窝电话互锁的蜂鸣器时,该儿童的当前位置的信息被自动通知给监护人等的终端。
还提出了其他系统,其中包括儿童的包括学校道路在内的监视区域被预先注册到GPS蜂窝电话,并且在该儿童走出监视区域时,该儿童的当前位置信息被自动通知给监护人等的终端,或者该儿童的GPS蜂窝电话产生报警声(参见日本专利公开No.2006-171970)。
用于仅在被监视人员采取了不同于最初注册的调度数据的意外动作时才自动通知监视人员的位置信息分发装置也已被提出(参见日本专利公开No.2002-101442)。
此外,已提出了一种声音通知装置,其中电波在无线父母终端由散步的人员携带的无线终端之间被发送/接收,并且仅在这些终端彼此远离无线电波不能被接收到的距离时,从每个终端中产生声音消息(参见日本专利公开No.2001-52288)。
然而,上述传统监视系统和类似的系统存在下面的问题。
(1)利用能够识别儿童当前位置的系统,即使监护人等可以获得儿童在他/她学校和家庭之间路上的当前位置,监护人也不能获知该儿童是否处于危险情况中。即,从确认儿童安全角度来看,只获取位置信息是不够的。
(2)在儿童自己按响防犯罪蜂鸣器的情形中,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可能难以进行这种操作。即使监护人等在儿童按响蜂鸣器后识别出位置,也可能太晚了。
(3)在当被监视人员步出监视区域时发送通知的系统中,被监视人员为何步出该区域是不知道的,不管是遇到犯罪还是儿童正常往返时的偶然动作都是如此。即使在注册的监视区域也可能有犯罪发生。即,不能说在正常学校道路上儿童是安全的。区分在监视区域内和监视区域外和儿童可能遇到犯罪并不总是一致的。
(4)在预先注册调度数据的系统中,在有多种计划时,注册这些计划是麻烦的。即使在没有危险时,如果被监视人员作了不同于已注册调度的动作,就会错误地发送消息。
此外,在被监视人员是儿童等的情形中,根据调度动作的儿童可能遇到犯罪,并且安全保证是不够的。
如上所述,在传统的监视系统和类似的系统中,安全保证是不够的。由于被监视的人员即使在通常认为安全的区域和动作范围内也可能遇上犯罪,所以在这种抑止犯罪等的情形中要求更充分的安全保证。
统计数据表明约80%的对儿童犯罪发生在儿童独自一个人时。因此在儿童一个人时或者少数儿童在一起时即使在正常的学习道路上和在监视区域中时要求集中监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系统,包括由多个被监视人员中的每个持有的监视终端和用于管理监视终端的位置信息的信息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监视终端包括:用于获得地理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设置允许互相结组的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终端的群组的群组设置单元,以及用于向所述信息管理装置发送所获得的位置信息和群组设置信息的第一发送单元;并且所述信息管理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群组设置信息的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和用于确定所述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级别的条件的管理信息存储单元,用于根据自属于所设群组的每个所述监视终端接收到的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监视终端之间的距离的相互距离识别单元,以及用于基于所计算出的距离、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监视级别确定条件来确定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监视级别的监视级别确定单元。
因此,由于利用监视终端之间的相互距离和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确定出了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级别,所以可以根据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状态实现更准确的监视和即时响应。具体而言,由于除了利用位置信息和监视终端之间的相互距离之外还利用了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确定出了监视级别,所以可以检测出仅从位置不能获得的危险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框图;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信息管理装置上的管理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信息管理装置上的管理信息的另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信息管理装置上的管理信息的又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监视装置上的监视信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A和7B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监视级别信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监视级别的状态转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监视级别的状态改变的时序图;以及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监视级别的状态改变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视信息通信控制系统,该系统不是简单地发送/接收位置信息,而是可以基于适于被监视人员的特定条件改变监视方式和通知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识别要被监视的特定人员的监视状态的识别终端,其中信息管理装置执行与由监视级别确定单元确定出的监视级别最初相关联的操作,并且向识别终端通知用于标识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监视级别的状态信息。
因此,适于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级别的当前状态信息被通知给识别终端。结果,被监视人员的安全可以被更准确地识别出,利用识别终端对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状态进行识别的人员的监视负担可以被减轻,并且实现更即时的响应。因此,可以增加预防和抑止犯罪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通信控制系统,其中识别终端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注册要被监视的相应人员的属性信息和允许相互结组的被监视人员的列表;以及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已注册的被监视人员属性信息发送到信息管理装置,并且将被监视人员的列表发送到监视终端。
因此,监视人员可以利用识别终端注册监视信息,例如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通过最初将信息发送到信息管理终端,可以实现对安全的准确识别和监视。
此外,监视终端还包括用于存储被监视人员的列表的监视信息存储单元,并且群组设置单元设置仅该被监视人员列表中包括的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终端的群组,而不设置具有该列表中未包括的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终端的群组。
因此,可以被设置到群组中的被监视人员可能是有限的,使得可以实现更准确地监视。允许互相结组的被监视人员的该列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被称作白表。
此外,识别终端包括通知信息产生单元,用于利用被监视人员的状态信息产生要被通知给监视人员的通知信息,该信息从信息管理装置被通知。
此外,识别终端包括通知单元,从信息管理装置通知的被监视人员的信息包括该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监视状态、当前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由通知信息产生单元产生的通知信息包括用于可视显示所通知的状态信息的地图信息和以听觉通知所通知的状态信息的声音信息,并且通知单元显示该地图信息并且输出该声音信息。
因此,适于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监视级别和状态信息的通知被发送。因此,监视人员的监视负担可以被减轻,并且可以实现准确地响应。
此外,信息管理装置中的管理信息存储单元预先存储监视级别信息,监视级别信息包括用于确定监视级别的条件和在该条件得到满足时执行的操作,并且监视级别信息至少包括用于不对被监视人员进行监视的不监视状态级别、用于指示群组已设置和监视开始的第一监视级别、以及指示在监视开始后所设群组中包括的要被监视的特定人员变为独自一人或者与不超于预定数目的人员在一起的第二监视级别。
因此,监视级别是根据安全程度确定出的,使得可以更准确地获得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监视状态。
处于第二监视级别的要被监视的特定人员是基于该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确定出的。
因此,处于该监视级别的被监视人员是基于该被监视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和该人员的属性信息确定出的。结果,可以检测出仅从被监视人员的位置信息不能获得的危险状态,从而监视人员可以执行更准确的监视和响应。
此外,在本发明中,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被监视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年级、学校名称、监护人指定信息和联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被监视人员可以是儿童、散步的人、旅行成员、团队员工等。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位置信息可利用从人造卫星发送的电波获得,并且GPS就足以用于该目的。位置信息获得单元对应于下面的实施例中的GPS位置信息接收单元。
群组设置单元对应于下面的实施例中的配对(结组)设置单元。群组是两个或更多个人员的单元。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一组两个人员将被称作配对。即,配对是群组的更小的单位。
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被发送到信息管理装置用于确定监视级别。当在监视终端方确定监视级别的情形中,属性信息可以被发送到监视终端或者预先存储在监视终端的存储设备中。
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系统的配置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系统的总的连接配置的的图。
在图1中,利用本发明的监视信息的通信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由被监视人员(例如,儿童)持有的监视终端(也称作监视TE)100、由监视人员(例如,监护人)拥有的识别终端(识别TE)200,以及信息管理装置(也称作中央方)300,信息管理装置300用于以集中的方式管理监视信息、注册信息等,并且用于确定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级别,通知该监视级别。
终端(100和200)和装置300利用网络10彼此连接,并且发送/接收各种数据,例如监视信息。
信息管理装置300是例如安装在安全公司、本地犯罪预防公司、公共设施、警察站、学校等处的计算机。
装置300具有与通用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并且提供例如微计算机(包括CPU、ROM、RAM和I/O控制器,以及定时器)、网络连接模块,以及记录识别,例如HDD。CPU基于HDD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操作各种硬件,从而实现本发明的通信控制功能。
识别终端200是安装在对被监视人员进行监视的监视人员的家或办公室中的计算机和安装在例如监护人的家里、学校、本地防犯罪成员的家里、警察站等中的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和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都可以用作识别终端200。
识别终端200的数目可以是一个。在有多个监视人员(例如,监护人)时,识别终端200的数目(2a到2k)等于存在的监视人员的数目。
识别终端200执行用于输入和设置后面将描述的注册信息的过程,用于识别监视TE100的位置和监视级别并且用于向监视人员通知监视TE100的位置和监视级别的过程,等等。
识别监视级别是例如识别被监视人员(儿童)单独行动还是成组行动或者处于风险较高的环境中。
监视终端100是由被监视人员持有的小型计算机。例如,具有通信功能的蜂窝电话被使用。
监视TE100总是接收来自人造卫星11的GPS信号(位置信息),并且具有指定其自身的位置(维度和经度)的功能。每个监视TE100由例如作为被监视人员的儿童携带,并且可以存在多个监视TE(1a到1n)。
多个监视TE100被设置在最初注册的被监视人员范围内的配对或群组中。配对或群组的设置是针对每种特定事件作出的。特定事件的示例有一个儿童上学、从学校回家,群组中的儿童上学、诸如学校远足或学校旅行之类的群组活动,等等。
例如,当有两个作为被监视人员的儿童一起上学或者从学校返回,这两个儿童携带的监视TE(1a和1b)被配对。
在多个儿童结组上学或者从学校返回时,这些儿童携带的监视TE被分成组。
例如,在图1中,配对(P1)由两个监视TE(1a和1b)组成,群组(G1)由四个监视TE(1c到1f)组成,而群组(G2)由八个监视TE(1g到1n)组成。
配对设置是使两个监视TE100在不彼此分离超过预定距离(例如10m)的情况下一起行动的设置。群组设置是使多个监视TE100在不彼此分离超过预定距离的情况下一起行动的设置。它们彼此分离是否超过预定距离可由监视TE100从人造卫星接收到的位置信息确定。
本发明特征在于在配对或者群组由于在作出这种配对设置或群组设置后被监视人员(例如,儿童)的行动而导致配对或群组形式发生改变的情形中,监视级别(也称作监视模式)根据改变的情形被灵活地改变。
在被监视人员是儿童时,当该儿童与配对中的另一个儿童或者与群组中的其他儿童一起行动而不彼此分离时,认为遇到犯罪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结果,监视级别被设置为较低,并且发送通知和进行检查的频率被设置为较低。
另一方面,在配对或群组中行动的被监视人员改变为离开群组预定距离而单独行动或者与少数儿童行动的情形中,认为该儿童遇到犯罪的可能性较高。结果,监视级别被提高,发送通知和进行检查的频率被增大,并且执行必要的专门监视操作。
例如,在图1中,当具有TE(1a和1b)的两个儿童被配对,并且开始一起从学校回家时,中央方总是获得这两个儿童的监视TE(1a和1b)的位置信息。在它们维持预定距离(例如,10m)的同时行动时,监视级别被设置为低(级别L1),并且不向监护人通知。
另一方面,当基于两个监视TE的位置信息发现它们彼此分离超过预定距离持续了超过预定时间的状态时,确定出每个儿童都变为独自一人,监视级别就被改变到高级别(级别L3),并且儿童独自一人的状态被通知给监护人。
上面的描述是示例性的。通过基于每个监视TE的位置信息改变监视级别并且执行对应于被监视人员的状态的检查,监视人员的监视负担可以被减轻,犯罪可以被预付和抑止,并且可以提高安全确认的可靠性。
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框图。
本发明的监视TE100、识别TE200和信息管理装置300经由网络10被彼此连接,并且发送和接收去往/来自彼此的监视信息等。
除了连接到网络10执行通信的发送单元201和接收单元202之外,识别TE200主要具有用于输入注册信息的输入单元204、用于存储注册信息的注册信息存储单元206和用于检查被监视人员的状态的通知单元205和通知信息产生单元203。
输入单元204被提供来用于输入声音、字符符号等,选择项目,以及输入检测指令等。输入单元204对应于麦克风、键盘、鼠标等。
通知单元205被提供来用于向监视人员通知被监视人员的情形、监视接收信息等。通知单元205用于利用字符、图片等以可视方式通知信息的显示屏(LCD),用于以声音等通知信息的扬声器。
通知信息产生单元203是用于产生要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字符信息或图片或者用于从接收到的监视信息产生通知声音的部分。通知信息产生单元203是用于产生要被发送到被监视人员的监视TE100的信息的部分。
注册信息存储单元206是存储器,用于存储由监视人员输入的注册信息,并且可写存储器被使用。
注册信息包括白表D11、黑表D12、中央方的地址、以及监视TE100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注册信息被存储在识别TE200中,并且必要的话被发送到信息管理装置300和监视TE100。
注册信息中的白表是其中记录了可以被配对或群组的被监视人员(例如儿童)的列表。黑表是其中记录了不能被配对或者群组的人员的列表。白表和黑表都被发送到监视TE100。
例如,白表中的儿童在他们回家的路上可以被配对(或者群组),但是黑表中的儿童不能被配对(或者群组)。
白表中的儿童的示例是邻居儿童、居住在同一共管建筑中的儿童、利用相同学校道路的儿童、兄弟姐妹,以及经常在一起玩的朋友。
另一方面,黑表中的儿童是通常不一起上学和放学的儿童,例如沿不同方向回家的儿童。
这种注册信息在系统操作之前或者在操作期间系统必须被改变时被输入。
优选地,注册信息由监视人员输入,所述监视人员例如是监护人、学校员工等。
监视TE100主要包括发送单元101、接收单元102、GPS位置信息接收单元104、配对(群组)设置单元105、输出单元106、输出信息产生单元107、通知信息产生单元108和监视信息存储单元103,用于经由网络执行通信。
GPS位置信息接收单元104是用于从人造卫星11接收电波并且产生监视TE100的位置信息(维度、经度)的部分。在接收到来自安装在预定点例如交叉点处的发射机的信息而不是来自人造卫星的电波并且当前位置可从该信息指定的情形中,可以使用这种接收信息。
目前,利用来自人造卫星的电波,可以在多至约5m的误差的情况下指定当前位置。因此,两个监视TE100之间的距离可以在数米的单位上被识别。
配对(群组)设置单元105是用于设置在特定事件例如上学和放学时多个监视TE之间的相互监视的部分。为了使操作员的设置意图更可靠或者由于配对或群组随事件而变,优选通过手动按下为每个监视TE100提供的特定按钮来执行配对(群组)设置。
对特定按钮的按下可以被发送给附近的另一个监视TE100。
假设这样一种情形:五个每个都具有监视TE100的儿童聚集到一个地方并且被分组。在存在于预定近距离范围内的五个监视TE100中的每个中的特定按钮在预定时间内(例如,10秒)被按下的情形中,监视TE100将指定该监视TE的信息和指示按下特定按钮的信息发送彼此。这五个能够识别出相互通信的监视TE100可以被分组。
在作出群组设置后,由指定每个监视TE100的信息或指定儿童作为监视TE100的主人的信息构成的群组信息和所设群组的标识信息(ID)被产生。
由于还有较低年纪的儿童执行配对设置或群组设置,所以优选地配对设置或群组设置的操作使可以容易可靠地执行的操作。
例如,配对设置或群组设置的操作可通过按下指定的按钮或者使监视终端彼此接近或者使监视终端彼此接触而被执行。
配对(群组)设置产生的信息作为配对(群组)信息D33(如图4所示)被存储并且被发送给信息管理装置300。
配对设置或群组设置仅在最初注册在白表中的儿童之间执行。
具体而言,在执行上述相互通信的情形中,从另一个监视TE100发送的信息被识别出,并且执行检查来看该另一个监视TE100是否是注册在白表中的监视TE。如果存在黑表,则执行另一个检查来看该另一个监视TE100是否是注册在黑表中的监视TE。
当该另一个监视TE是注册在白表中而不是在黑表中的监视TE时,就执行与该另一个监视TE的配对设置或群组设置。
换言之,监视TE不被与未注册在白表中的监视TE配对或群组,并且不被与注册在黑表中的监视TE配对(群组)。在未执行与另一个监视TE的配对(群组)设置的情形中,消息通过声音或者显示被输出给该监视TE的主人。
输出单元106是用于在监视TE100方可视地或者以听觉输出报警等的部分,对应于扬声器、LED和显示屏(LCD)。
输出信息产生单元107是用于产生被输出给输出单元106的信息的部分,并且产生与例如监视级别相对应的报警的声音、字符、图片等。
通知信息产生单元108是用于产生要被通知给中央方300或者识别TE200的信息的部分。例如,基于GPS位置信息接收单元104接收到的信息,产生当前位置信息。在执行了配对设置后,产生如图4所示的配对(群组)信息D33。
或者,在到达作为目的地之一的家时,通知信息产生单元108产生指示到达该目的地的信息。所产生的信息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或者在产生了该信息之后立即被从发送单元101发送到预定通知目的地。
在监视终端100中的监视信息存储单元103中存储的信息的示例是如图2所示的信息。
注册信息(图6中的D11和D12)是在识别TE200中输入的白表和黑表。如上所述,注册信息被用来确定当在配对(群组)设置单元105中执行配对设置时是否可以执行配对设置。
中央信息(图6中的D13)是指定中央方的信息,并且由例如中央方的地址和通知间隔组成。
通知间隔表示向中央方300发送关于监视TE100的当前位置的信息的时间间隔。一个数值值可以被固定地预设。或者,为了更合适地执行监视,与多个监视级别相对应的多个通知间隔可以被存储,并且每次监视级别改变时通知间隔可以被改变。
例如,在监视级别较低的情形中,认为相对安全,所以设置相对较长的时间间隔(例如,60秒)。在风险程度较高并且监视级别较高的情形中,相对较短的时间间隔(例如,15秒)被设置来增加通知频率。
通知间隔可以在监视TE100方设置。在在中央方确定监视级别的情形中,每次监视间隔改变时,与监视级别相对应通知间隔的信息可以从中央方被发送到监视TE100。
位置信息(图6中的D14)包括指示监视TE100的当前位置的信息(维度和经度)、家的位置信息(维度和经度)、学校的位置信息(维度和经度),以及主人可能访问的建筑和地方的位置信息(维度和经度)。
当前位置信息随时间改变。由于家等的位置信息是固定的信息,所以该位置信息是在监视TE100方被预置的,或者是最初由识别TE200产生并从识别TE被传送并被存储的信息。
在图2的实施例的配置中,监视级别是在中央方300处确定的。也可以向监视TE100提供监视级别确定单元305,在监视TE100方确定监视级别,并且执行与该监视级别相对应的通知过程,等等。
信息管理装置300主要具有发送单元301、接收单元302、相互距离识别单元304、监视级别确定单元305和管理信息存储单元303。
相互距离识别单元304是用于利用监视接收信息为配对的(群组的)监视TE中的每个计算距离信息的部分,其中所述监视接收信息包括从监视TE100中的每个接收到的当前位置信息和配对(群组)信息。
监视级别确定单元305是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监视接收信息和计算出的距离信息来确定监视TE100中的每个的当前监视级别的部分。为了确定监视级别,使用了预设的监视级别信息的级别条件。
具体而言,利用监视接收信息识别出的监视TE100的当前情形匹配的监视级别的级别条件被确定出,从而确定出当前监视级别。当监视级别改变时,与改变后的监视级别相对应的操作被执行。
例如,当为属于群组G1的任何监视TE100计算出的距离信息变为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可以确定出该监视TE100的主人离开了群组G1变成独自一人。在这种情形中,监视级别被改变到具有“该被监视人员变成独自一人”的级别条件的监视级别,并且指示被监视人员变成独自一人的状态信息被通知给监护人等的预定通知目的地。
管理信息存储单元303是用于存储在本发明的系统中发送/接收的各种信息的部分。在管理信息存储单元303中存储的管理信息的示例是如图3、4和5所示的信息(D31到D36)。
配对(群组)信息D33和监视接收信息D35是从监视TE100发送的信息。通知目的地信息(D31和D32)、警告区域信息D34和监视级别信息D36是预置的或者最初从识别TE200发送的。
在图3中,作为通知目的地信息的示例,示出了监护人信息D31和儿童信息D32。
监护人信息D31是指定监护人的信息,主要包括监护人的ID、姓名、地址、家庭电话、蜂窝电话、邮件地址、儿童信息(ID)和附加信息(本地委员会成员)。
儿童信息D32是指定儿童的信息,主要包括儿童的ID、姓名、联系信息(蜂窝电话、邮件地址)、学校名称、年级、性别、监护人指定信息(ID)、家位置信息、学校位置信息、附加信息(通勤手段等)、以及通勤路线信息中的至少一段信息。
没有必要包括指定监护人和儿童的所有信息。可以仅采用其中之一。信息不限于图中所示的信息,而是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作为附加信息。
图4示出了配对(群组)信息D33、警告区域信息D34和监视接收信息D35。配对(群组)信息D33是监视TE100上的要被配对设置或群组设置的信息,并且对应于监视TE100产生的配对(群组)信息。
图4的配对(群组)信息包括作为被分组的监视TE100的主人的多个儿童的ID、群组ID和群组名称。
在配对设置的情形中,包括两个儿童的ID。配对(群组)信息还可以包括关于作出配对设置的时刻的信息、儿童的数目、属性信息(低/高年纪、年龄、性别和诸如该儿童是否害怕陌生人等特性,等等)。
警告区域信息D34表示关于其中监视程度被增加的区域的位置信息。警告区域信息D34的示例是在关于下述位置的信息:过去实际发生过犯罪或者意外的地方、黑暗的地方、无人街道、陌生地方、只有少数路灯的地方、以及远离警察站的地方。
在经过这种区域的情形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安全性,优选地,即使在成对或者成组行动期间,也优选通过提高监视级别和缩短从监视TE通知位置信息的间隔来执行特定操作。
监视接收信息D35是从每个监视TE100发送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下述信息:儿童ID、监视级别、年/月/日、时/分/秒,以及当前位置的维度和经度。
通过利用监视接收信息D35和配对(群组)信息,属于一个群组的儿童之间的距离被计算出。
图5示出了在中央方300中预先存储的监视级别信息D36。
监视级别是指示监视程度的数值值信息。例如,后面将描述,最高的监视级别是L4,不必监视的级别是L0,并且设置了从L0到L4的五个级别。
对于每个监视级别,设置了条件、操作和通知目的地。
“条件”表示确定监视TE100的当前情形是否与该监视级别相对应的标准。
例如,在监视TE的主人变为独自一人的标准在根据监视TE100上的监视接收信息、配对信息和计算出的距离信息的整个确定中都得到满足的情形中,监视级别被设置为L3(优先监视模式,级别3)。
“操作”指示在条件得到满足时和在条件得到满足并且另一个监视级别改变到该监视级别时要被执行的过程。
例如,在指示作出了配对(群组)设置的信息(配对信息)被接收到并且识别出监视级别已从级别L0改变到级别L1的情形中,与级别L1相关联的操作被执行。
在过程“向监护人通知指示群组设置已被作出并且上学开始的信息”被存储为监视级别L1的监视级别信息D36的操作的情形中,这种通知过程被执行。
关于要在其上执行操作的另一方的信息被存储为“通知目的地”。在上述示例中,通知要被发送到的监护人的地址和电话号码被存储。
在存储单元(103和303)中存储的信息是示例。该信息根据被监视人员、监视级别、条件等改变。
监视级别信息的具体示例
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监视级别信息D36的具体示例的图。实际的监视级别信息D36以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数据或者程序的形式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信息D36可以在中央方被设置,或者由识别TE200产生并且被传送到中央方300。
在图7A和7B中,提供了五个监视级别(L0到L4)。
级别0(L0)对应于无监视模式。其他级别1到4(L1到L4)对应于监视模式。级别的数字值越大,监视程度越高,即,监视的重要性越高。
图7A和7B示出了假设一个儿童作为被监视人员并且考虑该儿童上学/放学的情形产生的信息。
在图7A和7B中的级别0处,有三个作为条件的状态。
条件1:具有监视TE100的儿童已到达学校。
条件2:儿童已到家。
条件3:当前时间处于无监视时间段。
在这种情形中,当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得到满足时,对该儿童的监视级别被确定为级别0(L0)。条件1“儿童已到达学校”可以从图6中所示监视TE100的位置信息D14确定出。
例如,在儿童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维度和经度)与学校的维度和经度信息一致或者进入与学校的地点相对应的位置信息的区域的情形中,确定出具有该监视TE100的儿童已到达学校。确定出该儿童已到达学校的监视TE100将“关于到达学校”的信息发送给中央方300。在接收到该信息后,中央方确定具有该监视TE100的儿童已到达学校。
尽管在图3等等中未示出,但是也可以预先存储学校和家中的每个的位置信息(维度和经度),并且在中央方通过将即刻接收到的关于监视TE的当前位置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学校位置信息相比较来确定出该儿童是否已到达学校。
条件3的非监视时间段对应于从该儿童从学校返回家的时刻到该儿童下一天离开家到学校的时刻的时间段,或者周日和假期。
当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得到满足时,级别0处的“操作”被执行。
例如,当条件1或2得到满足时,“到达通知”被发送。在条件1的情形中通知目的地是“家(监护人的家)”,而在条件2的情形中是“学校和本地成员”。
图7A中的级别1(L1)在儿童作出配对设置或群组设置并且开始去往学校(群组上学)或者开始从学校返回(群组放学)的情形中被设置。
例如,开始上学可以在中央方300在接收到指示配对(群组)设置已被作出后检测到在配对(群组)中设置的监视TE100的移动来确定出。放学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确定出。
在级别1(L1)的条件得到满足后,开始上学或者开始放学被通知给儿童的家。
图7A中的级别2(L2)对应于注意呼叫模式,该模式指示风险程度变得高于级别1的状态中的程度。例如,当下面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得到满足时,级别2(L2)被确定出。
条件1:仅低年级的儿童被分组。
条件2:仅女生被群组。
条件3:包括一定数量的高年级的儿童。
是否仅低年级的儿童被群组可以基于在中央方预先存储的儿童信息(年级)和当前移动的儿童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出。
类似地,是否仅女生被群组可以通过参考儿童信息(性别)确定出。
高年级的儿童的数目是否是一可以从儿童信息(年级)和即刻发送的监视TE100的位置信息确定出。
例如,被群组的多个儿童的监视TE的相互距离可以从监视TE的当前位置信息计算出。在其中曾在距处于级别0的儿童的监视TE预定距离Lo(例如,10m)内的其他监视TE不在预定距离Lo的区域内持续超过预定时间(例如,100秒)的情形中,监视级别被改变到级别2(L2)。
在从另一个级别改变到级别2(L2)后级别2持续超过预定时间间隔(例如,“a”秒)的状态的情形中,指示这三个条件之一的状态的状态信息和关于在其中获得该状态的位置的信息或者当前位置信息被通知。通知目的地是例如家、学校、本地成员或者警察。
由于考虑到级别2时的监视程度可以比级别3和4的低,所以通知间隔(“a”秒)被设置得相对较长。
例如,“a”可以等于60(秒)或者120(秒)。
图7B中的级别3(L3)对应于优先监视模式,该模式指示风险程度高于级别2处的风险程度,并且监视程度也相当高。例如,在下面七个条件中的任一个得到满足时,监视级别被设置到级别3。
条件1:低年级儿童的数目变为1。
条件2:女生的数目变为1。
条件3:儿童呆在相同位置持续超过预定时间的状态继续。
条件4:检测到进入警告区域。
条件5:未接收到位置信息持续超过预定时间。
条件6:儿童的数目变为1。
条件7:邻近区域发生犯罪、灾难或者按响蜂鸣器。
儿童是否已进入警告区域可以通过将在中央方预先存储的警告区域信息D34与当前位置信息相比较来检测出。
其中不能接收到位置信息的状态表示其中监视TE100被损坏或者电源被关闭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可能无法与监视TE100联系,所以采取行动使人快速到就在接收信息停止的位置之前的位置,或者发送查询到被群组的其他监视TE的主人。
在条件7中,存在这样的情形:在儿童的当前位置附近发生了例如谋杀之类犯罪的紧张事件或者从另一个通知系统通知了诸如火灾之类的灾难。中央方接收到通知并且将用于报警的通知发送给接近其中发生了紧张事件的区域的儿童。
另外在邻近区域A中的儿童按响蜂鸣器的情形中,类似地,报警被通知给接近其中该儿童按响了蜂鸣器的区域A的儿童“a”。儿童“a”的监视级别可以被提高的级别3。
在监视级别被改变到级别3(L3)时,指示这七个条件之一的状态信息和儿童的当前位置信息被通知给认为必要的通知目的地,例如,家、学校、本地成员和警察。
由于在级别3处的监视程度高于级别2处的监视程度,所以增大了通知频率。在这种情形中通知间隔(“b”秒)被设置为比级别2处的(“a”秒)短(b<a)。
在级别3处,利用声音等发送通知的操作被执行用于相满足该条件的儿童报警。利用声音等的通知可以是合成语音形式的自动通知,或者监护人等可以呼叫监视TE或者之间报警。
或者,用于报警的电子邮件可以被发送给儿童的监视TE。
图7B中的级别4(L4)对应于紧急模式,其中风险程度最高,并且不仅简单的监视而且特定的行动也是必须的。
例如,在下面的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得到满足时,监视级别被设置到级别4。
条件1:检测到监视TE以不可能的速度移动。
条件2:儿童有意识地按响报警蜂鸣器。
条件3:检测到移动到指定区域外。
条件4:检测到移动到指定区域那。
以不可能的速度移动表示其中当前位置信息以儿童的通勤手段(例如,步行或者自行车)不可能的移动速度高速改变的情形。
例如,当前位置信息以60km/h改变的情形匹配条件1。在这种情形中,假设儿童被带到车上被绑架。
在儿童按响报警蜂鸣器的情形中,与该报警蜂鸣器联锁,特定信息从监视TE被通知给中央方。中央方接收到该特定信息的情形对应于条件2。
同样在儿童按响蜂鸣器的情形中,该儿童可能遇到紧急事件例如绑架或意外,所以监视级别被设置到级别4。
儿童进入禁止建筑或者不能进入的警告区域的情形对应于条件4。其中例如校区或学校道路被指定并且儿童移动到这些区域外的情形对应于条件3。同样,在检测到儿童移动到特定区域内/外的情形中,监视级别被改变到级别4,因为可能发生了绑架、意外等。
同样在监视级别改变到级别4(L4)的情形中,以类似于级别3(L3)的方式,示出得到满足的条件的状态信息和当前位置信息被通知给家、学校等。为了尽早解决事件,在该情形中通知间隔(“c”秒)优选最短。
作为级别4特有的操作,要求赶到某地点的指令或请求被通知给监护人、学校员工等。当该地点远离家等时,要求赶到该地点的指令或请求被通知给本地犯罪预防成员或者接近该地点的类似人员。此外,作为级别4特有的操作,利用声音等的通知被发送给接近该地点的儿童要求注意。
上面已描述了针对在学校和家之间的路上的儿童考虑的监视级别信息的示例。有必要考虑一个区域特有的问题、实际操作条件等来改进条件和操作。
监视级别的状态转变和监视信息等的通信控制
图8示出了监视级别状态转变图的示例。
监视级别(L0到L4)依赖于监视TE的当前情形所满足的条件改变。级别不仅可以改变到相邻级别,而且可能由于条件的剧烈转变而改变较大。
例如,即使被群组的多个儿童如通常一样开始去往学校并且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中以群组行动时,如果在相邻区域中发生了犯罪,监视级别也从L1改变到L3。即,监视级别的改变可以在所有级别中发生。
图8还示出了在五个儿童(1a到1e)被群组并且从学校回家的情形中的状态转变的具体示例。假设这五个儿童最开始呆在学校里。
在此情形中,状态从级别0(L0)开始,该状态对应于所有五个儿童都已到达学校的条件1得到满足的状态。被设置到一个群组中的这五个儿童的属性信息假设如下。儿童1a是低年级女生,儿童1b是低年级男生,儿童1c是高年级男生,儿童1d和1e是高年级女生。
在放学回家时,这五个儿童聚集到一起并且操作来利他们自己的监控TE进行群组设置。在所有这些儿童都是注册在白表中并且可以被分组的时,群组设置被执行。此后,当它们开始回家时,监视级别从级别0(L0)改变到级别1(L1),并且开始放学回家的通知被发送到这些儿童的监护人的识别TE。
假设这五个儿童开始在预定范围内一起回家,但是在地点A分成三组。
这三个群组是两个低年级儿童(1a和1b)的群组G1、一个高年级儿童(1c)的群组G2和两个高年级女生(1d和1e)的群组G3。
由于三个群组(G1、G2和G3)都满足级别2(L2)处的条件1、2和3,所以每个群组的监视级别都从级别1(L1)改变到级别2(L2)。
假设两个低年级儿童(1a和1b)在地点B到达儿童1a的家,儿童1a回到家,然后儿童1b独自回家。由于儿童1a已到家,所以级别改变到级别0(L0)。另一方面,作为低年级儿童的儿童1b变成独自一人,所以条件与级别3(L3)的条件1匹配。即,儿童1b的监视级别从级别2(L2)改变到级别3(L3),并且儿童1b进入优先监视模式。
指示出进入优先监视模式(级别3)的儿童1b的监视级别被改变到级别3的状态和其中监视级别被改变的地点B的位置信息被通知给儿童1b的监护人(家)和相关方人员,例如,学校、本地成员和警察。
假设两个高年级女生(1d和1e)在回程路上的某一中间点处的地点C分开,并且每个都独自一人回家。儿童(1d和1e)中的每个都与级别3(L3)的条件2“女生数目变为1”匹配,所以级别2(L2)改变到级别3(L3)。在级别3处,针对两个女生(1d和1e)中的每个,与针对儿童1b执行的过程类似的通知过程被执行。
对于儿童1b、1d和1e中的每个,从监视TE向中央方通知位置信息的间隔被缩短,并被设置为“b”秒。此外,当监护人通过识别TE识别出改变到级别3(L3)时,监护人可以通过声音通知向儿童报警。
假设检测到单独一人的女生1d在地点D处以不同于正常回家速度的高速移动。在该情形中,女生1d与级别4的条件1(检测到以不可能的速度移动)匹配,所以儿童1d的监视级别从级别3(L3)改变到级别4(L4)。因此,在级别4(L4)处的操作被执行。具体而言,级别改变的状态和在地点D处的位置信息被通知给监护人等,另外,报警被通知给地点D周围的儿童,要求赶到该地点的指令被通知给相邻区域中的成员。
假设单独一人的女生1e在地点E处按下报警蜂鸣器。由于该条件与级别4的条件2(儿童按响报警蜂鸣器)匹配,所以儿童1e的监视级别从级别3(L3)改变到级别4(L4)。因此,预先确定为级别4的操作的过程也针对儿童1e被执行。
在假设在地点A处开始单独一人的高年级男生1c到家时,监视级别从级别2(L2)改变到级别0(L0)。类似地,当在地点B处开始单独一人的低年级儿童1b到家时,监视级别从级别3(L3)改变到级别0(L0)。
上述状态转变是示例。每次与任一级别的条件匹配的事件发生时,监视级别就改变并且在改变后适于该监视级别的操作被执行。
下面将参考监视级别的状态转变的具体时序图描述对监视信息等的通信控制。
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的第一示例
下面将描述对下述内容进行通信控制的示例:两个从学校回家的儿童进行监视的状态中的监视信息等。
图9示出了从学校回家的时序图的示例。假设两个低年级儿童(1和2)中的每个都具有监视TE100,并且监护人、学校、本地成员和警察每个都具有识别TE200。
首先,在学校时,低年级儿童1和儿童2通过使用他们的监视TE100而被配对(事件T1)。此刻监视级别为级别0(L0)。
在假设儿童1和2被注册在白表中时,配对设置单元105执行配对设置并且产生配对信息。所产生的配对信息被发送单元101从监视TE100发送到中央方300。
由GPS位置信息接收单元104接收到的这两个儿童的当前位置信息也被发送到中央方。
在中央方300,在配对信息被接收到并且从接收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改变检测出开始放学回家时,监视级别确定单元305将儿童1和2每个的监视级别从级别0(L0)改变到级别1(L1)(事件T2)。
由于在中央方300中监视级别1(L1)的条件2得到满足,所以适于级别1的条件2的操作被执行。在此情形中,开始放学回家的通知被发送给儿童1和2的监护人(家)中的每个,如图7A所示。
假设此后这两个儿童一起在正常的学校道路上行走而不彼此分离。这两个儿童的当前位置信息也在行走期间以预定时间间隔被发送给中央方(事件T4)。
由于位置信息是在监视级别是相对较低的级别1(L1)时被发送,所以发送间隔可以被设置为比在级别2时的通知间隔长。在级别4的状态中,中央方的相互距离识别单元304总是基于这两个儿童的当前位置信息计算这两个儿童之间的距离。
此外,假设在事件T4的状态持续一会后,这两个儿童到达儿童1的家(事件T5)。当儿童1的监视TE从接收到的GPS位置信息识别出到家时,儿童1的监视TE将指示出到家的信息发送给中央方。在此情形中,对于儿童1,级别0(L0)的条件2得到满足。即,在中央方接收到指示儿童1到家的信息时,级别0(L0)的条件得到满足。监视级别确定单元305将儿童1的监视级别从级别1(L1)改变到级别0(L0)(事件T6)。
在关于儿童1的家的位置信息是在中央方被管理的情形中,从儿童1的监视TE发送的当前位置信息被与家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当信息彼此匹配时,确定出儿童1已到家,然后监视级别确定单元305可以确定级别0(L0)的条件2得到满足。
由于对于儿童1监视级别0(L0)的条件2得到满足,所以到家的通知(儿童1到家的通知)从中央方被发送给学校等(事件T7)。
儿童1到家的通知不一定必须在此定时处被发送,也可以在后面将描述的事件14的定时处发送。具体而言,在识别出被配对的两个儿童都已到他们的家后,可以发送这两个儿童都已到家的通知。
另一方面,在儿童2在儿童1的家附近与儿童1分离时,中央方通过继续接收到儿童2的当前位置信息而检测出儿童2变为独自一人。
更具体地说,中央方的相互距离识别单元304识别出关于这两个被配对的儿童的监视接收信息,获得这两个儿童的当前位置信息,并且计算出这两个儿童之间的距离。监视级别确定单元305将所计算出的相互距离与预定距离(例如,10m)相比较。在相互距离超过该预定距离时,确定出“低年级儿童2变为独自一人”。
由于低年级儿童2变为独自一人的情形与级别3(L3)的条件1匹配,所以儿童2的监视级别从级别1(L1)被改变到级别3(L3)(事件T6)。
中央方执行图7B所示的级别3(L3)的操作。
在图7B中,发生与级别3(L3)的条件1相匹配的事件、儿童2进入优先监视模式(状态信息)和儿童2的当前位置信息都从中央方被通知给儿童2的监护人(事件T9)。具体而言,例如,儿童2在他/她回家路上儿童1的家附近与儿童1分离变为独自一人的状态被通知给儿童2的监护人的识别TE。
此外,中央方将用来把位置信息的通知间隔缩短到“b”秒的指令发送给儿童2的识别TE(事件T8)。儿童2的监视TE接收到通知间隔改变指令,将位置信息的通知间隔改变到“b”秒。事件T7、T8和T9的顺序是随意的。
此后,当前位置信息等按照改变后的通知间隔从儿童2的监视TE被发送到中央方(事件T11)。即,变为独自一人的儿童2的当前位置以更短的时间间隔被识别出。
在事件T9处识别出儿童2变为独自一人的监护人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呼叫支持”相儿童2报警(事件T10)。例如,用于报警的合成语音或者电子邮件形式的通知被发送。或者,监护人可以直接呼叫儿童2提高警惕。
此后,儿童2到家(事件T12)。儿童2是否已到家可以以与事件T5的情形类似的方式确定出。具体而言,到家通知从儿童2的监视TE被发送到中央方,或者中央方识别出儿童2的当前位置和家的维度和经度之间的匹配,从而确定出到家。
在中央方确定出儿童2已到家时,级别0(L0)的条件得到满足,所以监视级别从级别3(L3)被改变到级别0(L0)(事件T13)。
此后,儿童2到家(到达通知)被从中央方发送给学校、本地成员等(事件T14)。
上面已描述了两个儿童被配对从学校回家的情形的示例的时序图。同样,在三个或更多个儿童被分组并且从学校回家的情形中,除了人数增加之外,执行几乎相同的过程。
如上所述,提供了一些监视级别,并且根据每个级别的情形执行监视和操作。因此,监视可以被根适当地执行,监视人员的负担可以被减轻,被监视人员的安全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犯罪可以被预防,从而可以增强抑止犯罪的效果。
通信控制的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其中第一示例中的儿童2变为独自一人并且他/她自己按下蜂鸣器的情形的示例。
图10示出了在该儿童变为独自一人后的时序图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儿童2的监视级别从级别3(L3)改变到级别4(L4),并且最终在到家后,变为级别0(L0)。
假设在图9中的事件11的状态中,当前位置信息周期性地从儿童2的监视TE被发送到中央方。由于在此状态中儿童2发生了一些异常,所以儿童2自己有意识地按下蜂鸣器(事件T21)。
当儿童2的监视TE识别出蜂鸣器被按下时,通知信息产生单元108产生与蜂鸣器联锁的特定信息(蜂鸣器按下信息),然后发送单元101将该信息发送给中央方。此刻,其中蜂鸣器被按下的地点的位置信息也被发送给中央方。
已接收到蜂鸣器按下信息的中央方300识别出级别4(L4)的条件2“儿童按响蜂鸣器”得到满足,所以监视级别确定单元305将监视级别从级别3(L3)改变到级别4(L4)(事件T22)。此后,级别4的操作被执行。
首先,级别4的条件2得到满足,关于儿童2的监视级别变为级别4(L4)的状态的信息(状态信息)和其中蜂鸣器被按下的地点的位置信息从中央方被发送给家、警察、学校和本地成员的识别TE(事件T23)。
通过事件T23识别出儿童2按下蜂鸣器的监护人和学校员工通过声音等对该儿童进行检查(呼叫支持:事件T25)。
要求改变当前位置信息的通知间隔的指令从中央方被发送到儿童2的监视TE(事件T24)。在此情形中,将通知间隔设置到最短时间间隔(“c”秒)的指令被给出。
接近儿童2按下蜂鸣器的地点的其他每个儿童的监视级别被改变到级别3(L3)(事件T27)。
此外,对于接近儿童2按下蜂鸣器的地点的其他儿童,儿童2在他们附近的地点处按下蜂鸣器的信息、该地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要求赶到蜂鸣器被按下的地点的指令(请求)被发送给他们的本地成员和监护人(事件T26)。
识别出赶到指令的本地成员等赶到儿童2按下蜂鸣器的地点,并且对儿童2的情形进行检查(事件T28)。
假设接近该地点的本地成员赶到该地点并且识别出儿童2是安全的,此后,儿童2正常回家。
在此情形中,尽管未示出,但是在通过消除儿童2的监视TE的蜂鸣器、从本地成员到中央方的通知等中央方识别出儿童2是安全的时,监视级别可以被重置到级别3(L3)。还可以将监视级别维持在级别4(L4)处,直到儿童2到家。
此后,儿童2到家(事件T29)。在此情形中,类似于事件T12,监视级别0(L0)的条件2得到满足。结果,在中央方处,儿童2的监视级别从级别4(L4)被改变到监视级别0(L0)(事件T30)。作为在监视级别0(L0)处的操作,“到家通知”被发送到相关方(事件T31)。
在此情形中,“儿童2到家通知”可以被发送给学校、本地成员、警察、在事件26中通知被发送给的在该地点附近的本地成员,以及在该地点附近并且监视级别在事件T27处被改变的儿童。
在接收到“到家通知”时,儿童的已被改变的监视级别可以被重置到原始级别。
上面已描述了在级别4(L4)处发生紧急情况的情形中的通信控制的示例。然而,即使在状态改变到级别4的情形中,也可以执行与图10中示出的那些不同的通信控制和相关方操作。
由于监视级别是利用被监视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作为基本信息,并且还利用可以指定该人员例如年级的信息确定的,所以可以根据被监视人员的当前情形更适当地执行通信控制过程。
利用示例中的通信控制,监视人员的负担可以被减轻,更合适的过程可以被执行,并且本发明有助于预防或抑止犯罪。
其他实施例
尽管通过图7A和7B所示的“操作”,状态信息和当前位置信息被通知给具有识别TE的监护人等,但是由于指定儿童的属性信息(姓名、年级、性别等)也作为儿童信息被存储在中央方的存储单元303中,所以儿童的属性信息可以被包括在状态信息中。
通过包括属性信息,可以在识别TE方更容易地执行准确的识别。
假设群组G1仅由的低年级儿童组成(级别2(L2)的条件1)的状态信息的通知被发送到监护人的识别TE。在该通知包括每个儿童的年级和性别属性的情形中,通知信息产生单元203产生通知信息使得属性可视地被彼此区分开。
通过根据年级和性别以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图标彼此区分出犯罪G1中的儿童,并且与学校道路地图一起显示出群组G1的当前位置中的儿童的图标,当前群组中的儿童的组成就很清楚了。例如,一年级生显示为O,二年级生显示为三年级生显示为Δ,男生以蓝色显示,女生以红色显示。
在儿童的姓名被包括在状态通知中的情形中,通过在所显示的儿童的周围显示姓名,监护人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他们的儿童,从而增加了安全感。
由于每个儿童的位置信息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从监视TE被发送到中央方,所以通过按照类似的时间间隔从中央方相识别TE通知状态,监护人可以以近似实时的方式在识别TE的显示屏上可视地获得上学/放学状态。
在风险较高例如级别3或4的情形中,通过将儿童图标的闪烁显示或者通知与声音组合,监护人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状态。
在级别3处低年级儿童变为独自一人时,通过在识别TE中可视显示指示该儿童的当前位置的地图并且执行伴随声音的通知(例如,“在地点B处儿童‘b’正独自一人回家”),监护人可以准确地预计到家时间,从而增加了安全感。
在儿童变为独自一人后,当前位置在地图上闪烁。监护人可以可视的识别出例如该儿童正进入陌生道路。在这种情形中,在此道路之前,监护人可以从识别TE方呼叫该儿童,并且可以告知该儿童小心。或者,监护人可以指示该儿童绕过或者在安全地方等待,直到监护人接回该儿童。
在不是将儿童而是将漫步人员、旅行成员、团队员工等设置为被监视人员的情形中,根据人员的情形的操作和监视级别的条件被设置。因此,也可以设置与实施例中的那些不同的监视级别和操作。
根据本发明,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级别是利用监视终端之间的距离和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确定的,所以可以根据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状态执行更准确的监视和更即时的响应。
具体而言,通过不仅利用当前位置而且利用两个或更多个被监视人员的相互距离和属性信息,可以检测出仅从位置不能获得的危险状态。
例如,在被监视人员离开群组独自行走的情形中,尽管该人员在正常的学校道路上行走,但是也可以检测出该人员处于危险状态中。
利用与监视级别相关联的操作和状态信息通知,监视人员的监视负担可以被减轻,安全可以被更准确地识别出,犯罪可以被预防,并且可以提高抑止犯罪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控制系统,包括由多个被监视人员中的每个持有的监视终端和用于对关于所述监视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信息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监视终端包括:用于获得地理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设置允许互相结组的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终端的群组的群组设置单元,以及用于向所述信息管理装置发送所获得的位置信息和群组设置信息的第一发送单元,并且
所述信息管理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群组设置信息的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和用于确定所述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级别的条件的管理信息存储单元,用于根据自属于所设群组的每个所述监视终端接收到的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监视终端之间的距离的相互距离识别单元,以及用于基于所计算出的距离、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监视级别确定条件来确定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监视级别的监视级别确定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识别要被监视的特定人员的监视状态的识别终端,并且在所述通信控制系统中,所述信息管理装置执行最初关联到由所述监视级别确定单元所确定的所述监视级别的操作,并且向所述识别终端通知用于标识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监视级别的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识别终端包括:用于注册要被监视的相应人员的属性信息和允许被相互结组的被监视人员的列表的输入单元,以及用于将所注册的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发送到所述信息管理装置和将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列表发送到所述监视终端的第二发送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监视终端包括用于存储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列表的监视信息存储单元,并且所述群组设置单元设置仅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列表中包括的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终端的群组,而不设置具有所述列表中未包括的被监视人员的监视终端的群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识别终端包括用于利用所述被监视人员的状态信息产生要被通知给监视人员的通知信息的通知信息产生单元,所述通知信息从所述信息管理装置被通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识别终端包括通知单元,
从所述信息管理装置通知的所述被监视人员的信息包括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当前监视状态、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属性信息,由所述通知信息产生单元产生的通知信息包括用于可视显示所通知的状态信息的地图信息和以听觉通知所通知的状态信息的声音信息,并且所述通知单元显示所述地图信息并输出所述声音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管理装置中的管理信息存储单元预先存储监视级别信息,所述监视级别信息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监视级别的条件和在所述条件得到满足时执行的操作,并且
所述监视级别信息至少包括用于不对所述被监视人员进行监视的不监视状态级别、用于指示所述群组已设置和监视开始的第一监视级别、以及指示在所述监视开始后所设群组中包括的要被监视的特定人员变为独自一人或者与不超于预定数目的人员在一起的第二监视级别。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处于第二监视级别的要被监视的特定人员是基于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确定出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被监视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年级、学校名称、监护人指定信息和联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0.如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个所述的通信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被监视人员是儿童、散步的人、旅行成员、团队员工。
CN2007100032233A 2006-09-12 2007-01-29 通信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63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7140A JP4820723B2 (ja) 2006-09-12 2006-09-12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JP2006247140 2006-09-12
JP2006-247140 2006-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6351A CN101146351A (zh) 2008-03-19
CN101146351B true CN101146351B (zh) 2010-09-29

Family

ID=37809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322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6351B (zh) 2006-09-12 2007-01-29 通信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45283B2 (zh)
JP (1) JP4820723B2 (zh)
KR (1) KR100814186B1 (zh)
CN (1) CN101146351B (zh)
GB (1) GB24417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5455A (zh) * 2018-12-24 2019-06-18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监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87782B2 (ja) * 2008-03-31 2012-07-25 株式会社Kddi研究所 見守りシステム、見守り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149692B2 (ja) * 2008-05-13 2013-02-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位置情報通知システム
US8035510B2 (en) * 2008-05-15 2011-10-11 3Si Security Systems, Inc. Asset recovery device installation and alert system
JP5035113B2 (ja) * 2008-05-27 2012-09-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文配信装置、電文配信方法、および電文配信プログラム
KR101481421B1 (ko) * 2008-11-03 2015-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화이트 리스트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99664B1 (ko) * 2008-11-06 2010-12-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어린이 보호 알림 장치 및 방법
EP2202942B1 (fr) * 2008-12-24 2018-02-07 Orange Procéde de surveillance de groupe
GB2466827A (en) * 2009-01-12 2010-07-14 Matthew Wellings Alarm detecting missing objects from a group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334766B2 (en) * 2009-04-01 2012-12-18 RFID Mexico, S.A. DE C.V. Tracking system
EP2717615A4 (en) * 2011-06-03 2015-04-22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PROGRAM AND MEASURING DEVICE
CN102956091B (zh) * 2011-08-31 2015-12-16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监控终端及其业务处理方法与业务处理系统
JP6076595B2 (ja) * 2011-11-28 2017-02-08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通報システム
US9129239B2 (en) 2012-03-29 2015-09-08 Discovery Schools, Inc. Driver/parent arrival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notification
JP5993239B2 (ja) * 2012-07-26 2016-09-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報知方法
JP5894032B2 (ja) * 2012-07-26 2016-03-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報知方法
WO2015101356A1 (en) * 2014-01-06 2015-07-09 Binatone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Limited Dual mode baby monitoring priority application
CN105323727A (zh) * 2014-07-30 2016-02-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管理方法和终端
JP6114942B2 (ja) * 2014-08-04 2017-04-19 株式会社ベイビッグ 位置検知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検知方法
US9786146B2 (en) 2015-05-22 2017-10-10 3Si Security Systems, Inc. Asset tracking device configured to selectively retain information during loss of communication
JP6207047B2 (ja) * 2015-08-04 2017-10-04 株式会社トライウェア 緊急時の避難誘導装置
JP6575000B2 (ja) * 2015-08-07 2019-09-18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 見守り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164267A1 (en) * 2015-12-03 2017-06-08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Apparatus to inhibit misuse of an electrically powered device
US10729124B2 (en) 2016-01-04 2020-08-0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Apparatus to effect an optical barrier to pests
JP2017162002A (ja) * 2016-03-07 2017-09-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7666432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通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6819134B2 (ja) * 2016-08-23 2021-01-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ラート通知制御プログラム、アラート通知制御方法、アラート通知制御装置、およびアラート通知制御システム
JP6188981B1 (ja) * 2017-02-28 2017-08-30 株式会社ラエン 捜索システム
JP6680723B2 (ja) * 2017-05-29 2020-04-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FR3067553B1 (fr) * 2017-06-23 2021-06-25 Orange Gestion de la perte d'un objet communicant faisant partie d'un groupe d'objets
US10923227B2 (en) * 2017-08-03 2021-02-16 Episode Solutions, LLC Tracking program interface
JP7190686B2 (ja) 2017-09-06 2022-12-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路側装置、通信システム、異常検知方法および異常通知方法
JP7381114B2 (ja) * 2019-04-01 2023-11-15 ビーサイズ株式会社 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CN110334692B (zh) * 2019-07-17 2021-07-2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盲道识别方法
US11308744B1 (en) 2019-12-27 2022-04-19 Jimcy Exantus Wrist-wearable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device
CN114401142A (zh) * 2022-01-18 2022-04-26 北京网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网络数据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7410221B2 (ja) * 2022-05-31 2024-01-09 Lineヤフ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8351A2 (en) * 2001-07-17 2003-01-2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2569A (en) 1994-09-02 1997-07-29 Paul Joseph Gerstenberger Child alarm
JP2001052288A (ja) 1999-08-12 2001-02-23 Koji Nakamura 徘徊者検出および落し物防止等の音声通報装置
JP2002101442A (ja) * 2000-09-22 2002-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位置情報配信装置及び方法
US6529131B2 (en) * 2001-06-13 2003-03-04 Robert E. Wentworth Electronic tether
JP4394309B2 (ja) * 2001-07-02 2010-01-06 セコム株式会社 位置監視システム
JP2003174396A (ja) * 2001-12-04 2003-06-20 Nec Corp Gps内蔵携帯端末装置
KR100483002B1 (ko) * 2002-06-01 2005-04-18 테크노전자산업 주식회사 미아 방지용 무선장치
US6731214B2 (en) * 2002-06-28 2004-05-04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arching system
JP4085939B2 (ja) * 2003-09-12 2008-05-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登下校情報通知プログラム及び登下校情報通知装置
KR20050036291A (ko) * 2003-10-15 2005-04-20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미아방지 시스템
JP4664624B2 (ja) * 2004-06-28 2011-04-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状況監視プログラム及び状況監視システム
JP2006171970A (ja) * 2004-12-14 2006-06-29 Adc Technology Kk 監視システム
WO2006079165A1 (en) 2005-01-25 2006-08-03 Alert Systems Pty Ltd Proximity warning system
WO2006108077A1 (en) 2005-04-06 2006-10-12 Omnilink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monitoring, collecting, report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movement of individual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8351A2 (en) * 2001-07-17 2003-01-2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5455A (zh) * 2018-12-24 2019-06-18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监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6351A (zh) 2008-03-19
GB2441792B (en) 2010-12-22
KR100814186B1 (ko) 2008-03-14
JP4820723B2 (ja) 2011-11-24
US20080068157A1 (en) 2008-03-20
GB2441792A (en) 2008-03-19
JP2008070981A (ja) 2008-03-27
US7545283B2 (en) 2009-06-09
GB0700588D0 (en) 2007-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6351B (zh) 通信控制系统
US8928483B2 (en) Automated attendance tracking and event notification
US20100225469A1 (en) Notification system, notification device, and notification method
CN106231076A (zh) 移动救助系统和方法
JP2007193710A (ja) 防犯システム、防犯方法および情報端末
JP2008113184A (ja) 位置監視システム、位置監視装置、位置監視方法及び移動端末
KR101754603B1 (ko) 어린이를 위한 보호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호방법
JP3167778U (ja) 弱者見守りシステム
US10438479B1 (en) Safety enhancement for persons under the care of others
KR20150144601A (ko) 감시구역 이탈 원격 관리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80075322A (ko) 통학버스용 학생안전통학방법
CN203204160U (zh) 定位装置及其定位管理系统
WO2011104727A2 (en) An automated multi-point tracking system
US2015009766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erting on-site responders located at a specific facility to engage and neutralize a threat
KR20160075080A (ko) 위치 제공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위치 제공 서버, 피보호자 단말, 보호자 단말
JP2003141590A (ja) 出欠確認装置、入室者管理装置、装置、ゲート、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記録媒体
CN103869349A (zh) 定位装置
Gadekar et al. QR scan based intelligent system for school bus tracking
KR101946290B1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어린이 통학차량의 하차 관리시스템
KR100824727B1 (ko) 엘비에스를 이용한 단지 내 위치정보 서비스 시스템 및방법
CN111398995A (zh) 一种特定人员监控系统
JP2005328392A (ja) 移動体監視装置、移動体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監視方法
TWI816214B (zh) 緊急急救系統及其方法
KR101571838B1 (ko) 비콘의 다기능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다기능 방법.
US11620896B1 (en) Loc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control system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contro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