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4321B - 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外壁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外壁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4321B
CN101144321B CN2007101408785A CN200710140878A CN101144321B CN 101144321 B CN101144321 B CN 101144321B CN 2007101408785 A CN2007101408785 A CN 2007101408785A CN 200710140878 A CN200710140878 A CN 200710140878A CN 101144321 B CN101144321 B CN 1011443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groove
heat insulation
width
composite panel
isol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08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4321A (zh
Inventor
丹征吉
樱庭高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suku K K
Tokai Information System Consul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Tesuku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suku K K filed Critical Tesuku K K
Publication of CN101144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4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4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43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是用于对建筑物主体进行外隔热覆盖的干式贴紧层型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是将成形刚性板的水泥板(1A)层接在发泡塑料隔热材的板状隔热层(1B)上而成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隔热层(1B)在层接面(1S)上具有:宽度(a1)分别相等的成组的通气用条槽(G)、层接用的宽度(a2)分别相等的成组的壁部(1C),条槽(G)和壁部(1C)彼此交替且平行,而在两侧则具有壁部的宽度(a2)的1/2的宽度(a3)的半宽壁部(1C′),而且隔热层(1B),相对于水泥板(1A)而言,在宽度方向上,在一侧缘凸出,而在另一侧缘缩入,在高度方向上,在上端以第一阶梯(d3)凸出,而在下端则以第二阶梯(d2)缩入,所述第一阶梯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阶梯。

Description

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外壁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对建筑物主体进行外隔热覆盖的复合镶板,更详细地说,是涉及一种将具有通气用的条槽组的隔热板和作为外装底材的水泥板层接起来的、在层接界面上具有通气用的条槽组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属于建筑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钢筋混凝土造建筑物或者木造建筑物进行外隔热覆盖的各种施工方法已被提出,并且有关建筑物外壁的外隔热覆盖用的复合镶板的方案也已被提出。
图4是现有的例子1,其已被专利文献1所公开,是将水泥板层接在具有通气用条槽的隔热板上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即,如图4(B)所示,是在隔热材的一面以等间隔的方式并列地配置有多个凹槽,并将GRC板(水泥板)层接在该隔热材的凹槽形成面上并一体化,赋予凹槽组以通气层功能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另外,图5是现有的例子2,是已被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例子,如图5(A)所示,这是一种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中,将隔热材层接一体化到在一面具有深度13mm、宽度30mm的条槽组的25mm厚的挤压成形水泥板的条槽组的面上,并形成在宽度方向上在一侧端突出而在另一侧端缩入的状态,以条槽组作为通气层。
另外,图5(B)是力图使图5(A)所示的镶板的通气性提高的镶板,它是在隔热材一侧也形成有与水泥板的条槽相对应的深度10mm的条槽,通过层接一体化,将条槽的深度设定为水泥板条槽深度(13mm)+隔热材条槽深度(10mm),以使各条槽的通气性提高的镶板。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1-1254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084180号公报(平成14年3月8日发行)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现有的例子1(图4)的课题)
现有的例子1中的复合镶板,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样,是一种对此前的GRC板和隔热材的层接镶板中存在着如下缺陷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而成的复合镶板,即,所述缺陷为:在此前的GRC板和隔热材的层接镶板中,无法处理产生于GRC板与隔热材的层间的结露水,在寒冷地带,因层间的结露水的冻结和融化的反复进行而发生界面破坏,而在温暖地带,因直射日光的影响而使表装材破损。这里所提到的GRC板和隔热材,如图4(A)所示,是四周齐平的层接状态,另外,条槽的配置也如图4(B)所示,两端以及中间都为恒定间隔。
因此,如果将现有的例子1的镶板并列配置、作为混凝土一次性模板进行混凝土浇注,则在各镶板连接部中,会有混凝土液从镶板抵接界面向GRC板表面渗出,污染GRC板表面。
而且,由混凝土液导致的表面污染,是混凝土的粘附形态,所以该污染的除去作业是繁杂而且困难的作业。
还有,在连接覆盖该镶板的外壁,在各镶板的左右连接部中,条槽间隔为中间部处的条槽间隔的2倍。
因此,由于条槽的通气作用实现的GRC板的冷却效果以及来自隔热材的散湿效果,在外壁面整个面是不均匀的,镶板连接部处对GRC板的通气冷却作用以及来自隔热材的散湿作用,比镶板中间部低,外壁面在受到了日照加热的状态下,在GRC板上将呈斑状地残留因过度加热而受到损伤的冷却不充分的部位(高温部位)以及隔热材的散湿不充分的部位,作为通气性外隔热外壁,是条槽的散湿功能以及冷却功能在外壁面的整个面上未均匀地发挥作用,不能满足要求。
(现有的例子2(图5)的课题)
现有的例子2中的通气性复合镶板,是本申请的发明者为了在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构筑中作为外壁的一次性模板使用而开发的,挤压成形水泥板是以水泥、硅酸质原料、纤维类原料为主原料,通过挤压成形为在一面具有通气用条槽的板状后进行了高压釜养护的,这种与隔热材一体化层接而成的复合镶板是干式贴紧型的复合镶板,并且是在镶板内面具有由条槽组构成的通气层的结构。
因此,现有的例子2的在图5(A)中所示的镶板,尽管具有作为混凝土外壁的一次性模板的充分的强度,但是,由于水泥板具有为发挥通气功能所需要的深度13mm的条槽组,所以水泥板厚度为25mm,而且,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发生翘曲,为了避免在与隔热材一体化层接时的压力加工时的龟裂,水泥板宽度不能形成得宽幅,而是以490mm的宽度来实施的。
另外,作为混凝土一次性模板的具有必要刚性的水泥板,比重为1.8~2.0,所以水泥板本身为35kg/m2,较重,标准尺寸的复合镶板是,其中的水泥板高2840mm,宽490mm,与重量约1kg、75mm厚的平板状隔热材相层接后的镶板的重量约为50kg。
因此,该镶板因重而难以操作,而且因为宽度小,所以相对于外壁进行的镶板相互的连接铺装作业性也不好。
而且,由于通气用条槽存在于水泥板中,并且镶板的上下连接必须在水泥板的上下端缘间设置接缝间隔,所以,为了确保通过镶板彼此的上下连接部的条槽组实现的通气构造,必须采用本申请发明者开发的特别的通气背衬。
另外,图5(B)所示的镶板,是作为图5(A)所示的镶板的变形例而提出的,它是使镶板内的条槽变深以力图通气功能增大的镶板,是在使水泥板厚度保持25mm不变,在75mm的隔热材中附设有产生隔热缺损的10mm深的条槽,并使条槽深度设定为水泥板一侧13mm+隔热材一侧10mm的合计23mm的镶板,这是一种将隔热缺损抑制在允许范围内且充分发挥通气功能的性能优良的镶板,但是,水泥板与隔热板彼此层接时的、模具成形的水泥板一侧的条槽与进行了切槽加工的隔热板一侧条槽的在匹配状态下的一体化层接作业,是烦杂且颇费脑力劳动的细致的作业。
因此,图5(B)中所示的镶板,虽然比图5(A)所示的镶板的条槽深度(13mm)形成得深(23mm),能够获得通气功能的提高,但是,其隔热材(75mm厚)产生用作10mm厚的条槽的隔热缺损,外隔热功能下降,以及层接作业性不好,所以,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因此,现有的例子2所示的镶板,是以图5(A)所示的类型来实施的。
另外,现有的例子2中的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镶板,在侧面具有相互成对搭接用的突出阶梯以及缩入阶梯,是对作为混凝土一次性模板在使用时为阻止浇注混凝土液向水泥板表面漏出而研究出的对策,但是,仍没有改善用于使外壁整个面均匀地发挥条槽的散湿功能以及冷却功能,与现有的例子1所示的镶板同样,在镶板相互的左右连接部中,条槽间隔比镶板中间部大,依靠条槽组的通气实现的对水泥板因日照而导致的过加热进行冷却的作用、以及抑制隔热材的隔热功能下降的散湿作用,不能在整个外壁面上均匀地发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理地解决了现有的例子1以及2的上述问题点的新颖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对建筑物主体进行外隔热覆盖的干式贴紧层型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例如,如图1所示,是将成形刚性板的水泥板1A层接在发泡塑料隔热材的板状隔热层1B上而成的,隔热层1B在层接面1S上具有:宽度a1分别相等的成组的通气用条槽G、层接用的宽度a2分别相等的成组的壁部1C,条槽G和壁部1C彼此交替且平行,而在两侧则具有壁部宽度a2的1/2宽度a3的半宽壁部1C′,而且,隔热层1B,相对于水泥板1A而言,在宽度方向上,在一侧缘是凸出的,而在另一侧缘则是缩入的;在高度方向上,在上端是以第一阶梯(以下称为大阶梯)d3凸出的,而在下端则是以第二阶梯(以下称为小阶梯)d2缩入的。
另外,建筑物主体是广泛的含义,不论钢筋混凝土造还是木造的等都包括在内。
另外,发泡塑料类隔热材的板状隔热层1B,是具有能够与成形薄刚性板的水泥板1A一体化层接的保形性的发泡隔热板即可,可以采用挤出法聚苯乙烯泡沫、发泡(beads)法聚苯乙烯泡沫、硬质氨基甲酸乙脂泡沫等的JISA9511的发泡塑料类隔热板,典型性的是,厚度为75mm的、JISA9511的硬脂氨基甲酸乙脂泡沫板。
另外,通气用的条槽G的深度Gd,由于其深度越大,空气贯流功能和隔热缺损越增大,所以用刀具切成保证最小限度的必要的通风空气流a的上升贯流、且将隔热缺损抑制在最小限度的深度即可,典型的是,在厚度75mm的隔热层1B中,各条槽G的深度Gd为15mm。
另外,成形薄刚性板的水泥板1A因为是作为外壁的外装材或者是外装底材的水泥板,因此,只要具有作为外壁的外装材或者外装底材的强度、耐冲击性、尺寸稳定性的最小限度的薄刚性板(水泥板)即可,如果板厚为15mm以下,则单位面积的重量也可以抑制在能够实用的范围内,因而也可以采用GRC板、挤出成形水泥板,由于镶板本身的轻量化在施工操作方面有利,所以,水泥板1A如果采用厚度为15mm以下、重量为20kg/m2以下的水泥板,则镶板1本身的重量也轻而不会损害操作性,与现有的例子2所示的镶板相比,可以更宽,所以是理想的。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镶板1的水泥板1A,优选采用:如图1(C)所示,以氧化镁和硅砂为主成分,在两面埋设有玻璃纤维无纺布Gc的轻质(10kg/m2)、高强度(100kgf/cm2)、12mm厚的镁水泥板1A-1;或者,如图1(D)所示,使硅砂、消石灰、灰浆分散于水中而成形为层状,在与通过高压釜养护产生的钙化合而生成的硅酸钙的基材中添加了蛭石Va而成的轻质(13.2kg/cm2)、高强度(100kgf/cm2)、12mm厚的硅酸钙板1A-2;或者,如图1(E)所示的,以火山砾石Ka和粉煤灰(fly ash)为原料,将玻璃纤维用作加强材,以酚醛树脂进行固定的轻质(12.4kg/cm2)、高强度(100kgf/cm2)、13mm厚的酚醛树脂板1A-3等。
另外,在使镶板1外隔热覆盖建筑物外墙之际,镶板1相互的左右连接以及上下连接,必须是各镶板的隔热层1B相互对接抵接,所以,隔热层1B,无论是在镶板的宽度方向,还是在高度方向,都必须是与水泥板1A有相同的尺寸,或者是比水泥板1A的尺寸大,在本发明中,因为在宽度方向上,隔热层1B在一侧缘凸出,在另一侧缘缩入是必须的条件,所以,如果隔热层1B与水泥板1A为相同的宽度,则侧缘的凸出尺寸与缩入尺寸相同,如果隔热层1B比水泥板1A宽度大,则在镶板1的左右连接时,可以在水泥板1A间配置纵接缝间隔。
另外,虽然镶板1的隔热层1B与水泥板1A相比,在土端以大阶梯d3凸出,在下端以小阶梯d2缩入也是必须的条件,但是,高度方向的大阶梯d3与小阶梯d2之差,在上下连接镶板1之际,可以防止水泥板相互的碰撞导致的缺损,并且在水泥板1A间,在地震时在上下镶板间将形成用于吸收应力的横接缝dx用间隔,典型的是,大阶梯d3设定为40mm,小阶梯d2设定为20mm,横接缝dx设定为20mm。
另外,条槽G与厚壁部1C、1C′的配置,例如,如图1(B)所示,在宽BW为900mm的隔热层1B中,如果各条槽G的宽度a1以及厚壁部1C的宽度a2取为45mm,将两侧的半宽的厚壁部1C′的宽度a3取为中间厚壁部宽度a2的1/2,即22.5mm,则在镶板1内,10条45mm宽a1的分别等宽的条槽G,与45mm宽a2的分别等宽的厚壁部1C等宽、等间隔的配置,在将该镶板并列连接铺设到外墙上的状态下,镶板左右连接部是左右的半宽a3(22.5mm)的厚壁部1C′连接而成为宽45mm的厚壁部,成为外墙上的镶板的整个面等间隔(45mm间隔)地配有条槽组G的镶板。
另外,当隔热层1B的宽为900mm时,若将条槽宽度a1和厚壁部宽度a2取为50mm,将两侧的厚壁部1C′的宽度a3取为25mm,则在镶板1内,9条50mm宽的条槽G,与等宽的厚壁部1C等间隔地配置,如果将镶板相互左右连接,则成为50mm宽的各条槽G以50mm间隔配置。
因此,本发明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1,其两侧缘,例如如图1(B)所示,在左侧1L,隔热层1B凸出d1(标准:10mm),而在右侧1R,隔热层1B缩入d1(标准:10mm),所以,在用于混凝土外墙用模板的一次性模板之际,镶板相互的左右连接成为相互的搭接连接,在镶板左右连接部中,如图2(B)所示,隔热层1B相互的抵接界面Vb由水泥板1A的内面封闭保护,浇注混凝土的混凝土液从抵接界面Vb向水泥板1A表面的漏出能够被阻止,因而能够抑制因混凝土液导致的水泥板1A表面的污染。
另外,在复合镶板1相互的上下连接部中,如图2(A)所示,由于水泥板1A彼此是保持横接缝dx间隔的相互的搭接连接,所以,不会产生水泥板1A相互在上下端的碰撞缺损,因而能够容易实施连接作业。
而且,因为复合镶板1的条槽G仅是在隔热层1B上切成的,所以,在横接缝dx间隔中,仅通过使惯用的平板状支承材12B抵接于隔热层1B的露出部并延展,并将惯用的密封件12施加于支承材12B的外侧,也能保证镶板上下连接部的通气功能。
另外,在将复合镶板1外隔热覆盖在钢筋混凝土造的外壁、或者木造建筑物的外壁上的状态下,因为各镶板的左右连接部的两侧的厚壁部1C′连接成为与中间部的厚壁部1C相等的宽度,所以,外壁的覆盖镶板整个面成为在等宽的各条槽G组间有等宽的各厚壁部1C组交替连接的状态,在外壁整个面上都能够具有均匀的通气功能,因而能够使外壁整个面都无分布不均地均等地具有来自隔热层1B的散湿作用、以及由水泥板1A的通气用条槽G组实现的通气冷却作用。
而且,存在于条槽G间的各厚壁部是以等宽度分散地配置的,所以,水泥板1A成为通过通气实现的冷却作用在整个面上均等地配置在均等宽度的各非冷却部(厚壁部)间的结构,非冷却部,与受到热传导作用的影响相结合,也将因过加热导致的损伤由水泥板1A的厚壁部1C组均匀地抑制在最小限度。
因此,无论是在将水泥板1A作为外装材而露出使用之际,还是作为外装底材而使用,在水泥板1A上覆盖砖、涂装等外装修饰面材之际,都不用担心因过加热的热应力而导致的外壁面的平整性变差、及部分损伤,提高了水泥板1A或外装修饰面材的材质选择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复合镶板中,最好是水泥板1A的厚度T2为10~15mm,比重为0.8~1.1,弯曲强度为100~120kgf/cm2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水泥板1A的成型薄刚性板,如图1(C)所示的12mm厚的镁水泥板1A-1、或者如图1(D)所示的12mm厚的硅酸钙水泥板1A-2,如图1(E)所示的13mm厚的酚醛树酯板1A-3是很适合的,即使为了根据镶板的宽度尺寸而提高弯曲强度,使厚度达到15mm,因为比重小,所以,也不成为对操作产生影响的程度的重量增加。
因此,水泥板1A,由于其重量为9~15kg/m2,重量轻,且是薄板,所以在镶板制造过程以及向外壁铺设镶板的作业过程中的操作容易,与因为水泥板1A的轻量化而能够使镶板做得更宽相结合,使镶板铺装的作业性提高。
而且,只要具有100~120kgf/cm2的强度,作为镶板的构造材的强度就很充分了,作为外装底材就能够发挥充分的强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复合镶板1中,优选地,例如如图1(B)所示,隔热层1B的宽度BM是与水泥板1A的宽度AW等宽的,在宽度方向上,隔热层1B相对于水泥板1A而言,在一侧以小阶梯d1突出,在另一侧以小阶梯d1缩入。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隔热层1B和水泥板1A在镶板宽度方向上的小阶梯d1,只要适当地选定即可,典型的是10mm。
因此,在将该复合镶板1左右连接之际,因为复合镶板1彼此搭接连接,所以通过手工作业实现的左右连接作业变得容易。
而且,因为在相互搭接作业中,水泥板1A相互也是在抵接状态下的连接,所以,如图2(B)所示,隔热层1B相互对接的垂直抵接界面Vb由水泥板1A面抵接保护着,外部气体向隔热层1B的抵接界面Vb的进入能够被阻止,因而可以抑制镶板连接部中的隔热功能下降,另外,在用于混凝土外壁的一次性模板之际,也能够由外侧的水泥板1A阻止来自浇注混凝土的混凝土液从抵接界面Vb向水泥板1A表面漏出,因而也能够抑制因混凝土液导致的水泥板1A表面的污染。
另外,在本发明的复合镶板中,优选地,隔热层1B的厚度T3为75mm,条槽G的深度Gd为12~20mm。
隔热层1B的厚度,可以以进行了覆盖一体化的建筑物外壁中的热贯流阻力(Rt)能够满足规定(下一代节能基准中的壁的热贯流率的基准)值的方式决定,在日本的基准值最严格的I地区(北海道)的基准,在钢筋混凝土造结构中是Rt(m2h℃/kcal)为1.762m2h℃/kcal以上,钢筋混凝土造结构以外的其他住宅的壁的基准值为2.86m2h℃/kcal以上,无论是对于180mm厚的混凝土外壁,还是对于具有内装用面材以及构造用面材的木造外壁来说,具有热传导率0.024kcal/mh℃以下的75mm厚的隔热层1B的外壁,即使以深度Gd为20mm来形成条槽G,使75mm厚的隔热层1B产生20mm的隔热缺损,也仍然是满足基准值的。
另外,条槽G的深度Gd是这样的:直到获得通风上升空气流的最大流速的40mm为止,条槽深度G越大,上升空气流的流速就越大,另一方面,隔热层1B中的条槽深度Gd越大,隔热缺损就越大,隔热层1B中的因条槽G导致的隔热缺损与通气功能处于二律背反的关系,但是,如果各条槽G的深度Gd为12mm,则隔热缺损为可以忽略的程度之下,能够获得最小限度的有效通风空气流速≈0.026m/s,如果Gd为20mm,则隔热缺损接近容许界限值,但是能够获得高的通风空气流速(≈0.034m/s)。
因此,在适用JISA9511的发泡塑料类隔热材的75mm厚的隔热层1B中,将条槽深度Gd选定为12~20mm,所以,条槽G能够将因隔热缺损而导致的隔热功下降抑制在允许范围内,而且能够实现作为通气层所必需的上升空气流a的以有效速度的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复合镶板中,优选地,隔热层1B在适当的部位具有连通各条槽G的横切条槽G′。
在这种情况下,横切条槽G′,因为是连通各并列条槽G组而成为通向各条槽G组的端口的跳槽,所以,例如如图3所示,横切条槽G′是为了窗框的上侧以及下侧等、纵方向的并列条槽G组的上下连通状态被遮断的镶板、或者说是为了镶板1内的通气功能均匀化而配置的。可以在复合镶板制作时对隔热层1B切出条槽G的加工时,同时切成横切条槽G′,横切条槽G′的深度、宽度,可以做成与纵条槽G的相同。
因此,例如如图3所示,通过在窗下面于条槽G组的上端被封闭的镶板中,在条槽G组的上端配置横切条槽G′,在窗上面于条槽G组的下端被封闭的镶板中,在条槽G组的下端配置横切条槽G′,能够使横切条槽G′发挥通向各条槽G的端口功能,这样,上升空气流a就能够从窗10等的开口部的下方的复合镶板向上方的复合镶板迂回连通。
不言而喻,在一般壁部的复合镶板1中,横切条槽G′的配置也能实现该复合镶板1内的基于条槽G组的上升空气流a在镶板1内通气的均衡化。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通气性复合镶板1,在两侧缘中,隔热层1B和水泥板1A为凸出和缩入的状态,所以,镶板1相互的左右连接成为相互搭接的连接,镶板1的铺设作业能够作业性良好地实现。
而且,因为隔热层1B相互的垂直抵接界面Vb由水泥板1A面保护,所以,能够阻止因空气流入至隔热层抵接界面Vb导致的隔热功能下降,在作为混凝土一次性模板使用之际,还能够阻止浇注混凝土从抵接界面Vb向水泥板1A表面漏出混凝土液,能够抑制因浇注混凝土导致的水泥板1A的表面的污染。
另外,在将复合镶板1通气性外隔热覆盖在钢筋混凝土造的外壁、或木造建筑物的外壁上时,因为在各镶板的左右连接部中,两侧的厚壁部1C′连接,成为与中间厚壁部1C相同宽度的厚壁部状态,在外壁面整个面上,各条槽G成为以一定的厚壁部1C宽的间隔配置的等间隔配置,所以,能够使外壁面整个面都具有均匀的通气功能,使外壁面整个面都能够分布不均地、均匀地具有由于通气用条槽G的存在而实现的来自隔热层1B的散湿功能、以及通过水泥板1A的条槽G实现的通气冷却功能。
而且,水泥板1A,即使由通气实现的冷却作用的宽度(条槽宽度)与非冷却作用的宽度(厚壁部宽度)不等宽,因为各非冷却部以等宽的形式存在,所以,各厚壁部也会从两侧的冷却部获得通过热传导实现的平稳的、均等的均衡化冷却作用,水泥板1A的因日照导致的过加热引起的损伤可以在外壁面的整个面上被均匀地抑制。
因此,外壁面的整个面都具有均匀的耐气候性,所以提高了外装材或者作为外装底材的水泥板1A的选择、以及外装修饰面材的选择的自由度,由本发明的复合镶板覆盖的外隔热外壁成为富有耐久性的高质量的通气性隔热外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复合镶板的说明图,其中(A)为立体图,(B)为横剖视图,(C)为图(B)的C部放大图,(D)以及(E)为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水泥板的状态下的图(C)的对应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复合镶板的使用状态说明图,其中(A)为外壁的纵剖视图,(B)为外壁的横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复合镶板的使用状态说明图,其中(A)为窗框部的纵剖视图,(B)为窗框部的一部分去掉后的俯视图。
图4是现有的例子1的说明图,其中(A)为镶板立体图,(B)为镶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现有的例子2的说明图,其中(A)为镶板横剖视图,(B)为镶板变形例的放大横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复合镶板(镶板,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1A:水泥板
1A-1:镁水泥板(水泥板)
1A-2:硅酸钙板(水泥板)
1A-3:酚醛树脂板(水泥板)
1A′:水泥板片
1B:隔热层
1C:厚壁部
1C′:半宽厚壁部(厚壁部)
1S:层接面
2:外装精加工材
4A:螺栓
4B:防止下落固定器
10:窗
10A:上框
10B:下框
10C:竖框
10D、10E:滴水沿
10F:下降板
11A:灰浆
11B:发泡隔热层
11D:附框
12:密封件
12B:支承材
a:空气流(上升空气流)
a1:条槽宽度
a2、a3:厚壁部宽度
CF:混凝土主体
dx:横接缝
G:条槽(纵条槽)
G′:横切条槽
Gc:玻璃纤维无纺布
Gd:条槽深度
Hb:水平抵接界面
HG:空气孔
S:混凝土楼板坯(楼板坯)
Va:水泥板抵接界面(垂直抵接界面、抵接界面)
Vb:隔热层抵接界面(垂直抵接界面、抵接界面)
W:混凝土外壁(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复合镶板的制作(图1))
对于标准复合镶板1来说,作为隔热层1B,准备厚T3为75mm、宽BW为900mm、高Bh为2832mm的硬质氨基甲酸乙脂泡沫板(JISA9511),如图1(B)所示,用刀具在层接面1S上以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切割形成深度Gd为15mm的条槽G组,使两侧缘的厚壁部1C′为宽22.5mm,各条槽G的宽度a1为45mm,各厚壁部1C的宽度a2为45mm。
另外,作为水泥板1A,准备宽度为900mm、厚度为12mm、高度Ah为2812mm的镁水泥板1A-1。
而且,将粘接剂涂敷在硬质氨基甲酸乙脂泡沫板的隔热层1B的层接面的厚壁部1C、1C′上,将水泥板1A左右错开10mm,而在上下方向上,水泥板1A以在下方凸出20mm(d2)、在上方缩入40mm(d3)的状态与层接面1S层接并一体化。
(窗用复合镶板(图3))
配置在窗10上下的复合镶板1,是将图1所示的一般壁用的复合镶板根据外壁的镶板分配图,对宽度、高度进行加工形成的,在窗10下侧的镶板1中,在镶板上端,使隔热层1B和水泥板1A平齐,在隔热层1B上,按照与标准复合镶板1相同的形式,在层接面1S上切割形成条槽G组,进而,在隔热层1B上端贯通切割形成横切条槽G′。
在这种情况下,横切条槽G′的深度、宽度与条槽G相同。
接下来,将隔热层1B和水泥板1A以左右错开d1(10mm)的状态进行层接。
然后,如图3(A)所示,如果把将水泥板1A切断而准备好的水泥板片1A′层接在镶板上端面上,则成为窗下侧镶板1。
配置在窗10上侧的复合镶板1,按照镶板分配图准备隔热层1B以及水泥板1A。
在这种情况下,在镶板下端设定成使隔热层1B与水泥板1A平齐。
然后,在隔热层1B的层接面1S上,通过用刀具切割,将条槽G组形成与标准复合镶板1相同的形状,同时,在下端,切成与条槽G的槽宽a1、深度Gd相同的横切条槽G′。
而且,将水泥板1A以左右错开d1(10mm)的形式层接在隔热层1B的层接面1S上,在镶板下端面,如图3(A)所示,如果粘贴装饰将水泥板1A切断而准备好的水泥板片1A′,则成为窗上侧镶板1。
另外,在水泥板片1A′的适当部位,穿孔设置有与横切条槽G′连通的空气孔HG。
(复合镶板的使用(图2、图3))
图2是将本发明复合镶板1用作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构筑用外模板而与混凝土外壁W一体化铺设的图。
即,将本发明的镶板1,以将各镶板1相互的上下、左右互相搭接连接的方式实施,作为混凝土一次性模板,以惯用的手段进行模板组合,由防止下落固定器4B以及螺栓4A固定在混凝土外壁W上,在上下镶板连接部中,如图2(A)所示,如果在产生于上下水泥板1A间的20mm的横接缝dx用间隔中,将惯用的平板形态的支承材12B延展地配置于隔热层1B的露出层接面1S上,并将密封件12充填在该支承材12B的外面,则上下镶板的各条槽G组就成为上下连通的空气流通路。
在所得到的外壁中,如图2(B)所示,由于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抵接界面Vb和水泥板1A的抵接界面Va彼此错开,垂直抵接界面Va由水泥板1A面保护,所以可以抑制浇注混凝土从抵接界面Vb向水泥板1A表面的漏出污染。
在窗10中,如图3(A)、(B)所示,窗下框10B下方的复合镶板1的上端由水泥板片1A覆盖修饰,各条槽G的上端由横切条槽G′连通,所以,如图3(B)所示,经由各条槽G上升的空气流a从上端的横切条槽G′向左右流动,在竖框10C的外侧迂回后,再次流入到窗上框10A上的复合镶板1的下端的横切条槽G′,经由窗上框10A上的镶板1的各条槽G组而上升。
另外,在窗上框10A上的复合镶板1的下端覆盖着的水泥板片1A′上,由于在适当的部位存在空气孔HG,所以会促进外部气体向横切条槽G′内流入,有充分的空气流被供给到窗上框10A上的复合镶板1内。
(其他)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复合镶板1是将条槽G的宽a1、以及厚壁部1C的宽a2取为等宽的45mm,并将两侧的厚壁部1C′的宽度a3取为22.5mm,但是,在与实施例相同的宽度BW为900mm的隔热层1B中,即使将两侧的厚壁部1C′的宽度取为25mm,将条槽G的宽度以及厚壁部1C的宽度取为等宽的50mm,也与实施例一样,各条槽a1和各厚壁部的宽度a2可以按相同的尺寸配置。
但是,如果厚壁部1C的宽变大,则依靠存在于两侧的条槽G的通气实现的来自水泥板1A的冷却部位(条槽部位)的传播冷却效果减弱,所以,在两侧的厚壁部1C′的宽度具有为保持水泥板1A的层接力所需要的宽度的条件下,厚壁部1C的宽度a2小的为好。
不言而喻,在本发明中,虽然厚壁部1C在外壁面整个面上中都以等宽的形式分布是必须的,但是,条槽G的宽度a1和厚壁部1C的宽度a2则不必是相同的宽度。
在这种情况下,条槽G的宽度a1,与厚壁部1C的宽度a2相比,越大就越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因为需要牢固地粘接、保持水泥板1A,所以,厚壁部1C的宽度a2宽的为好。
因此,条槽G的宽度a1和厚壁部1C的宽度a2为二律背反的关系,所以,各条槽G的宽度,在各厚壁部1C保持必要的粘接力的条件下,优选为与厚壁部1C的宽a2同等或是其以上的宽度。
而且,在现在一般可以采用粘接剂以及隔热材的情况下,如果各条槽G的宽度a1是与厚壁部1C的宽度a2同宽度或者相近的宽度,则隔热层1B可以更好地充分满足通气功能与层接力的二律背反条件。
另外,对于复合镶板1来说,在实施例(图1)中,是将隔热层1B与水泥板1A设定为等宽,但是,也可以将水泥板1A的宽度AW设定为比隔热层1B的宽度BW小,在水泥板1A相互之间形成纵接缝。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镶板1相互的左右连接状态下,需要考虑使隔热层1B相互的垂直抵接界面Vb由水泥板1A面保护,即,使隔热层1B,例如,在一侧是以20mm左右的大阶梯凸出,而在另一侧则是以10mm左右的小阶梯缩入。
另外,条槽G的深度Gd,在实施例(图1)中取为15mm,但是,根据复合镶板1的使用地域或者需要者的选择,将条槽深度Gd取为12mm左右,使通气功能降低而抑制隔热缺损,或者将条槽G的深度Gd取为20mm左右以使通气功能提高,对于因隔热缺损导致的隔热功能降低,允许不超过允许限度的降低,这样的选择设计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是可以的。

Claims (9)

1.一种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是用于对建筑物主体进行外隔热覆盖的干式贴紧层型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是将成形刚性板的水泥板(1A)层接在发泡塑料隔热材的板状隔热层(1B)上而成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隔热层(1B)在层接面(1S)上具有:宽度(a1)分别相等的成组的通气用条槽(G)、层接用的宽度(a2)分别相等的成组的壁部(1C),条槽(G)和壁部(1C)彼此交替且平行,而在两侧则具有壁部的宽度(a2)的1/2的宽度(a3)的半宽壁部(1C′),而且隔热层(1B),相对于水泥板(1A)而言,在宽度方向上,在一侧缘凸出,而在另一侧缘缩入,在高度方向上,在上端以第一阶梯(d3)凸出,而在下端则以第二阶梯(d2)缩入,所述第一阶梯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阶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水泥板(1A)的厚度(T2)为10~15mm,比重为0.8~1.1,弯曲强度为100~120kgf/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隔热层(1B)的宽度(BW)与水泥板(1A)的宽度(AW)等宽,在宽度方向上,隔热层(1B)相对于水泥板(1A)而言,在一侧以第三阶梯(d1)凸出,在另一侧以第三阶梯(d1)缩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隔热层(1B)的厚度(T3)为75mm,条槽(G)的深度(Gd)为12~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隔热层(1B)的厚度(T3)为75mm,条槽(G)的深度(Gd)为12~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隔热层(1B)具有连通各条槽(G)的横切条槽(G′)。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隔热层(1B)具有连通各条槽(G)的横切条槽(G′)。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隔热层(1B)具有连通各条槽(G)的横切条槽(G′)。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其特征在于,隔热层(1B)具有连通各条槽(G)的横切条槽(G′)。
CN2007101408785A 2006-09-14 2007-08-10 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外壁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43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9659 2006-09-14
JP2006-249659 2006-09-14
JP2006249659A JP2008069574A (ja) 2006-09-14 2006-09-14 建物の外壁を被覆するための通気性断熱複合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4321A CN101144321A (zh) 2008-03-19
CN101144321B true CN101144321B (zh) 2010-06-16

Family

ID=39207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087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4321B (zh) 2006-09-14 2007-08-10 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外壁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069574A (zh)
CN (1) CN1011443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1326A (zh) * 2013-05-20 2013-09-25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轻质保温外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8306B2 (ja) * 2008-08-29 2013-09-25 海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外断熱パネル
CN102264985A (zh) * 2008-11-09 2011-11-30 图安·布伊 组合墙体系
CN101949183A (zh) * 2010-08-25 2011-01-19 林德方 一种新型墙体结构
CN102173116B (zh) * 2011-01-28 2016-04-27 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带通槽的硅酸钙板和水泥板的复合板的生产方法
GB2488374A (en) 2011-02-28 2012-08-29 Wizzher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void spaces within the envelope of a building
CN103866935A (zh) * 2014-01-27 2014-06-18 沈金钟 一种带隔热布的外墙装饰扣板
CZ2015323A3 (cs) * 2015-05-14 2016-08-24 Zdeněk Pavlík Zateplovací kompozitní panel s odvětrávací výplní
CN107178166A (zh) * 2016-03-09 2017-09-19 彭志军 一种轻质高强度组装墙体
CN114630945B (zh) * 2019-10-18 2023-12-19 瓦林格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木纤维的镶板和获得这种镶板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4180U (ja) * 2001-08-21 2002-03-08 株式会社テスク 外壁用複合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4180U (ja) * 2001-08-21 2002-03-08 株式会社テスク 外壁用複合パネ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1326A (zh) * 2013-05-20 2013-09-25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轻质保温外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69574A (ja) 2008-03-27
CN101144321A (zh) 2008-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4321B (zh) 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外壁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TWI468293B (zh) 具有蜂窩結構之酚醛發泡板
CN101113608B (zh)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所使用的复合镶板及墙裙分界沿五金件
CN101148913B (zh)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
CN101113606B (zh) 干式透气性后安装外隔热外墙
KR101558234B1 (ko) 건물벽용 복합단열재 및 그 시공방법
WO2014094343A1 (zh) 一种导流式发泡结构和预制件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87181C (zh) 木造建筑物外铺装隔热外壁结构
CN107435385A (zh) 一种耐火轻质颗粒和聚氨酯填充的墙板及生产方法
CN107435399A (zh) 一种无机纤维墙体现场喷涂填充的制作方法
CN101886445A (zh) 复合自保温墙体砌块
CN104295035B (zh) 一种硬泡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6032A (zh) 小温差保温墙体
CN205712703U (zh) 单侧复合自保温砌块
CN100368649C (zh) 隔气式保温防水复合屋面及施工方法
CN105082711B (zh) 一种镂空天窗顶棚干法pu基材的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206110422U (zh) 格构式预制保温隔声楼板
JP2009156015A (ja) 断熱パネル
CN208056342U (zh) 一种组合防火聚苯板及包含组合防火聚苯板的保温装饰一体板和自保温现浇模板
CN111980187B (zh) 一种具有功能组件的砂塑板
KR100837512B1 (ko) 양생중 층분리된 2층구조의 흡음재 일체형 무기질 보드 및이의 제조방법
CN209308259U (zh) 一种轻型陶粒混凝土多孔保温砖
CN206428841U (zh) 保模一体化保温板
CN102619290A (zh) 一种防火型立丝无机硅纤维保温板
CN105669131B (zh) 硅酸盐加强材料及由其制备得到的高强度抗冲击隔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