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3608B -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所使用的复合镶板及墙裙分界沿五金件 - Google Patents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所使用的复合镶板及墙裙分界沿五金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3608B
CN101113608B CN2007101291447A CN200710129144A CN101113608B CN 101113608 B CN101113608 B CN 101113608B CN 2007101291447 A CN2007101291447 A CN 2007101291447A CN 200710129144 A CN200710129144 A CN 200710129144A CN 101113608 B CN101113608 B CN 101113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panel
isolation layer
plate
groove
exterior dec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91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3608A (zh
Inventor
丹征吉
櫻庭高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suku K K
Original Assignee
Tesuku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suku K K filed Critical Tesuku K K
Publication of CN101113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3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3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36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透湿性外墙结构,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混凝土基础上升部上铺设外隔热用的基础复合镶板、在混凝土外墙上铺设干式贴紧型的透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复合镶板,在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的板状隔热层的层贴面上,沿着纵向方向交替地并且以两侧部成为厚壁部的方式,配置透气用带状槽组和层贴用的厚壁部组,在层贴面上,层贴比隔热层透湿阻力小的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修底材;在各个复合镶板的隔热层相互上下、左右对接接合的形式下,在各个带状槽从最下端的复合镶板的下端一直连通到最上端的复合镶板的上端的状态下,将隔热层铺设到混凝土外墙上,在最下端复合镶板的下端与基础复合镶板的连接部,将各个带状槽气密性地封闭;在复合镶板的外装修底材上,配置比外装修底材的透湿阻力小的外装修饰面材料。

Description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所使用的复合镶板及墙裙分界沿五金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在构筑该外墙结构时,作为混凝土外墙的外侧假型箱使用的复合镶板,以及应用于复合镶板的下端的墙裙分界沿五金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对于透气性外隔热外墙容易进行改装的透湿性外墙结构、配有透气层的复合镶板、以及可以简单地从外墙的透湿性结构对透气结构进行改装施工的墙裙分界沿五金件,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制造的外隔热建筑物,由于利用隔热层将混凝土构架的外侧覆盖,所以,可以抑制由于太阳照射的热应力引起的混凝土构架的龟裂,由于混凝土构架不与外部空气接触,所以,可以抑制混凝土中性化,抑制钢筋的腐蚀,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进而,由于将整个建筑物进行外隔热覆盖,所以,与将建筑物的各个居住部分别独立地进行内隔热覆盖相比,由于隔热施工性、隔热效率优异,所以,被评价为节能建筑物。 
另外,在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中,为了建造抑制作为产生真菌、螨虫等的原因的建筑物内部结露、具有节能性、且在健康方面优异的高性能建筑物,提出了将外隔热外墙制成透湿性结构,或者透气性结构的方案。 
作为外隔热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有图10所示的现有技术例,图10是在非专利文献中揭示的美国的ドライビットシステム公司的施工法(アウサレ-ション湿式外隔热施工法),是作为透湿性外墙结构提出的方案。 
即,现有技术例1(图10),如图所示,在混凝土外墙上,在整个 面上涂布1~3mm厚的粘结树脂胶泥,层贴发泡塑料系隔热材料(空心颗粒法聚苯乙烯泡沫隔热材料),接着,在隔热材料的表面上,以埋设网状结构的形态,在整个面上涂布厚度2~3mm的底涂层的粘结树脂胶泥,在该粘结树脂胶泥干燥后,作为面饰层,通过用镘刀涂布或者喷涂丙烯酸树脂系粉刷壁材,形成1~3mm厚的抹灰墙,制成透湿阻力为:126m2hmmHg/g的混凝土外墙(180mm厚):22m2hmmHg/g的特殊隔热材料(75mm厚):6.3m2hmmg/g的抹灰墙(3~6mm厚)、透湿阻力从室内侧向室外侧依次降低的结构,使室内的潮气自然地流出到屋外。 
另外,作为外隔热的透气性外墙结构,本申请的发明人,开发了透气性隔热镶板,利用该镶板,如现有技术例2(图11)那样来实施。 
即,现有技术例2,如图11所示,将配备有透气用带状槽的挤压成形水泥板和隔热层层贴而成的复合镶板和模板并用,成一整体地铺设粘贴到混凝土构架的外墙上,在复合镶板的下端,如图11(C)所示,配置本申请人开发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具有透气功能的下滴水沿,在复合镶板的上端,如图11(A)所示,配置本申请人开发的专利文献2所述的具有透气功能的盖梁。 
而且,是这样的外墙结构:各个复合镶板的上下连接,如图11(B)所示,经由横向接缝厚度的隔热材料,将上下复合镶板的隔热层相互连接起来,在上下挤压成形的水泥板之间的间隔之中,上下带状槽之间,加装本申请的发明人开发的透气背衬,以便连通起来,构成将透气背衬的前面密封起来作为横向接缝;使从下滴水沿上升的通风空气气流a贯通流过复合镶板的内部,从盖梁排出到外方,抑制外墙的混凝土墙及隔热层的潮气(水蒸气)的散发、以及由于日照引起的作为外装修底材的挤压成形水泥板过热。 
而且,在外墙上开口的窗上,如图11(D)、(E)所示,配置本申请人开发的专利文献3所示的具有透气功能的窗框。 
即,窗的下框的滴水沿,如图图11(E)所示,在底板上配置空气孔,在窗下侧的复合镶板的透气带状槽的上端与底板之间配置透气 背衬,在透气背衬的前面配置背衬进行密封,将带状槽内的上升空气流a从滴水沿排出到外方。 
另外,窗的上框的雨檐,如图11(D)所示,在窗的上框上配置在底板上设有空气孔的的雨檐,利用透气的背衬将窗上侧的复合镶板的透气带状槽下端和雨檐的上表面之间连通,在透气背衬的前面配置背衬,将背衬的前面密封起来,使从外部空气流向雨檐的空气流a从雨檐的下面流入到复合镶板的带状槽内。 
另外,图12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用于现有技术例2的复合镶板进行了改进的类型的复合镶板,例举于专利文献4中,如图12(A)所示,将内表面具有透气用的带状槽的厚度25mm的挤压成形水泥板与板厚75mm的隔热材料层贴,将带状槽作为镶板的上下贯通流动的透气层,水泥板的宽度为490mm,隔热材料的宽度500mm,将水泥板,以一侧端缘呈小阶梯状地突出,另一侧端缘以大阶梯状凹入的形式层贴,带状槽的深度为13mm,带状槽的宽度为30mm。 
而且,图12(B)是在专利文献4中作为图12(A)的空气流通功能改进型提出的,对于挤压成形的水泥板的带状槽,不增加水泥板的厚度,即抑制水泥板的重量增加,以图增大透气带状槽的深度,在水泥板的深度为13mm的带状槽的对面的隔热材料面上,也配置深度为10mm的对应的带状槽,使复合镶板的透气用带状槽从挤压成形水泥板直到隔热材料的深度为23mm。 
【专利文献1】特许第3664699号公报(特开2004-76332号) 
【专利文献2】特许第3664697号公报(特开2004-60335号) 
【专利文献3】特许第3770494号公报(特开2005-120786号) 
【专利文献4】实用新案登录第3084186号公报(平成14年3月8日发行) 
【非专利文献1】东邦レオ(株)的目录“アウサレ-ション湿式外隔热施工法,2004年4月修订版” 
〔现有技术例1(图10)的透湿性外隔热外墙结构的课题〕 
在将隔热材料粘结固定到混凝土外墙上时,由于隔热材料向混凝 土外墙上的附着性能低,为2N/mm2,所以,外装修饰面材料被限制在轻量的薄的涂饰、粉刷材料,外装修饰面材料的选择自由度低。 
另外,外隔热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具有高耐久性的优点,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在隔热材料上产生部分地厚度减少,外皮(抹灰墙、涂饰)薄,所以,隔热材料的接合部有露出的危险,而且,由于隔热材料耐热性低,所以,有可能在夏季高温时软化,在外皮上产生皱褶、龟裂、剥离,外墙在耐久性、安全性、隔热性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由于外装修饰面材料采用湿式的底涂层,所以,涂敷厚度的不均匀、镘刀的偏差、隔热材料向混凝土外墙上赋予均匀的粘结力、抹灰打底和粉刷管理等施工作业,是要求熟练的很困难的作业,而且,是一种需要考虑到外部的气温及天候的作业,作业性差,施工品质的管理也很困难。 
另外,为了制成透湿性的结构,有必要按照混凝土外墙→隔热材料→抹灰墙、以及从室内侧向室外侧的顺序,依次降低透湿阻力,外装修饰面材料,由于受到透湿性的制约,不能采用具有重量感、高级感的瓷砖或陶砖等透湿阻力大的饰面材料。 
另外,外隔热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是高耐久性的,但是,由于外墙饰面材料是透湿阻力小的抹灰墙,所以,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涂装外墙的修复,在外墙修复时,对建筑物外观,迫切需要对在艺术性上具有高级感的面砖的粘贴等进行改装,但是,在要求利用面砖等透湿阻力大的外装修饰面材料进行外墙的改装时,在大部分情况下,同时要求对外墙进行不会发生作为真菌、螨虫的产生原因的内部结露的高品质的改装,为了满足建筑物所有者的这些要求,有必要将混凝土外墙的外侧的隔热材料、抹灰墙全部剥离,向混凝土外墙的外表面上进行新的透气性复合镶板的后铺设粘贴的施工。 
〔现有技术例2(图11)的透气性外隔热外墙结构的课题〕 
申请人的正在实施当中的图11所示的外隔热外墙结构,划时代地提供了一种节能的高品质的建筑物,所述建筑物,可以抑制外墙的内部结露,并且,可以抑制外墙外装修材料因为日照引起的过热,而且, 不必考虑的透湿性,其外装修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如图11(A)所示,在盖梁部,在复合镶板的隔热层的上边粘贴有盖梁固定用的板材,但是,板材需要有用于进行螺钉固定的厚度,当盖梁五金件被大风吹时,由于强度小的隔热层(板材的下面),容易发生位移,存在固定到板材上的螺钉松弛、以及盖梁五金件剥离的可能。 
另外,为了防止腐蚀,板材需要利用石棉水泥板等石板类原材料,所以,板材的切断加工性能差,而且,需要赋予与隔热层足够的粘结力,粘结成本大。 
另外,如图11(B)所示,复合镶板相互之间的上下连接,需要:在上下隔热层之间气密性地夹装作为另外的部件的隔热板的作业;在保持有横向接缝间隔地对向的上下镶板的挤压成形水泥板之间的、上下端边之间的带状槽间隔(横向接缝间隔)上,正确地配置截面小(宽度:13mm、高度:20mm)、长度大(跨越镶板宽度的长度)的特殊结构的透气性背衬(蜂窝状背衬)的作业等;作为混凝土外墙的外侧模板,将复合镶板进行上下、左右连接时的烦杂并且精密的作业,模板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性差。 
另外,在图11(C)所示的下滴水沿中,隔热板向基础上升部的隔热层与上方复合镶板隔热层之间气密性配置,填充材料向板网灰浆结构上端的定位配置,以及安装板向填充材料上的定位配置,都是很烦杂的。 
另外,下滴水沿,将底板向安装板上固定,成为将下滴水沿倾斜顶板后端的上升板向安装板上进行螺钉固定的作业,所以,在进行螺钉固定作业时,底板的固定容易脱落,从而,下滴水沿向复合镶板下端以匀称的姿势向空气导入的形态的配置作业,是需要注意的烦杂的作业。 
另外,在窗等外墙的中间开口部,为了使开口部的上侧复合镶板及下侧复合镶板的透气用带状槽具有空气连通功能,如图11(D)所示,在窗框的上部,将在底板上具有空气孔的雨檐固定到窗户上框上,在雨檐的上表面,正确地配置复合镶板的确保向挤压成形水泥板的带 状槽的空气连通的截面尺寸小的透气背衬,有必要经由板状背衬密封封闭透气背衬的前面,雨檐的确保向上方复合镶板的透气功能的配置,作业性差,很烦杂。 
另外,如图11(E)所示,安装在窗户下框前面的滴水沿,有必要在具有空气孔的滴水沿底板与复合镶板的带状槽上端之间,以空气连通的形式,定位配置截面尺寸小的透气背衬,在透气背衬的前面配置板状背衬,利用密封封闭背衬的前面,用于确保滴水沿的从下方复合镶板的透气功能的配置作业性差,很烦杂。 
从而,如图11所示的透气性外隔热建筑物,作为外装修饰面材料,通过具有高级感的面砖类的选择,在外观上,也成为具有高级感的高品质建筑物,但是,建筑费用远远高于图10的透湿性外隔热建筑物的费用。 
〔现有技术例3(图12)的复合镶板的课题〕 
由于外装修底材的挤压成形水泥板,是以水泥、硅质原料、纤维类原料作为主原料,挤压成形为板状,用高压釜养护的高强度镶板,所以,对于复合镶板,作为水泥模板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并且,可以保证规定的透气用带状槽,但是,为了确保深度13mm左右的带状槽,板厚变成25mm,标准尺寸的高度2680mm、宽度490mm的水泥板本身变成35kg/m2重,切断、开孔(隔离件插入贯通孔、地脚螺栓插入贯通孔)等的加工性也差。 
并且,复合镶板,在该水泥板上层贴厚度为75mm、完全不会产生隔热缺损的平坦的板状的轻(约1kg)隔热层,用作水泥外墙的找平层模型,但是,将重量约为36kg/m2的镶板以不产生碰撞缺损的方式组装成模型的作业是很困难的,从施工的角度出发,迫切希望复合镶板的轻量化。 
另外,由于挤压成形水泥板是利用金属模具形成的挤压成形品,所以,在坚固结构的水泥板上,能够像所设计的那样、并且利用批量生产系统形成具有任何截面形状的带状槽,但是,在制造过程中的干燥时,发生弯曲的频度很高,在与隔热层一体化层贴、用压力机加压 时,以及在搬运时,在模型装配中用横端粗管进行直线形态的配置时,在浇注水泥时等,有由于弯曲而产生龟裂的危险性。 
因此,为了防止挤压成形水泥板弯曲,令其宽度比较短(标准:490mm),从而,复合镶板的宽度变短,在向混凝土外墙面上铺设的状态下,外墙的并列接合砌缝(纵砌缝)变多,对于表面涂层不利,从施工方面考虑,迫切要求将复合镶板的宽度加宽。 
而且,由于复合镶板的承担必要的刚性的成形水泥板配备有透气用带状槽,在向外墙上粘贴铺设的状态下,在上下复合镶板的水泥板之间,从防止施工时的对接缺损、防止完成的建筑物在地震时的水泥板相互的缺损的角度出发,必须形成并保持横向砌缝(间隔),所以,复合镶板彼此的上下连接部、即横向砌缝部的上下水泥板之间的上下带状槽的连通形式连接的施工,如可以从现有技术例2(图11)的说明中看出的那样,只能采用特殊的并且截面形状小的蜂窝透气背衬,利用本发明的申请人开发的技术方法才是可能的,是一种烦杂并且精密的作业,是生产率低的困难的作业。 
另外,在图12(B)的改进型中,隔热层侧的带状槽,其深度为隔热缺损少的10mm,但是,由于挤压成形水泥板的带状槽是模具成形的,隔热层的带状槽是对成形板材进行后续加工的切口加工而成的,所以,挤压成形水泥板和隔热层的按照设计形状的层贴,是烦杂并且精密的作业,从改进透气功能的观点、隔热缺损的观点以及制作方面的观点出发,即,透气功能提高的效果比较小,制作烦杂并且困难,由于伴随着通过带状槽的切口引起的隔热功能损失,所以,实施效果小,而且,利用铺设粘贴到混凝土外墙上的复合镶板进行赋予透气结构的施工,由于挤压成形水泥板具有带状槽,所以,与采用图12(A)的复合镶板的情况一样烦杂,或者比其更烦杂,并且成为困难、生产率低的作业,所以,在现有技术例2(图11)的申请人开发的外墙结构的构筑中,利用现有技术例3的图12(A)的类型的复合镶板加以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或者改进所述现有技术例1、现有技术例2、现有技术例3的上述问题(课题),可以提供一种满足需要者的要求的合理的外隔热建筑物,所述建筑物,通过采用开发的新型复合镶板,最初,将高耐久性的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建筑成建筑成本低的透湿性的外墙结构,在使用中的外墙需要改装时,或者,希望对高级外观建筑物进行所希望的更新时,根据建筑物所有者的愿望,可以简单的进行具有高级感的面砖粘贴等的透气性外墙结构的改装。 
本申请的透湿性外墙结构的发明,例如,如图1所示,是一种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混凝土基础上升部5上铺设外隔热用的基础复合镶板1′、在混凝土外墙W上铺设干式贴紧型的透气性隔热复合镶板1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复合镶板1,如图6所示,在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的板状隔热层1B的层贴面1S上,沿着纵向方向交替地并且以两侧部成为厚壁部1C的方式,配置透气用带状槽G组和层贴用的厚壁部1C组,在层贴面1S上,层贴比隔热层1B透湿阻力小的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修底材1A;复合镶板1向混凝土外墙W上的铺设是,在各个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相互上下、左右对接接合的形式下,以各个带状槽G从最下端的复合镶板1的下端一直连通到最上端的复合镶板1的上端的状态,将隔热层1B铺设到混凝土外墙W上,在最下端的复合镶板1的下端与基础复合镶板1′的连接部,将各个带状槽G气密性地封闭,在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1A上,配置比外装修底材1A的透湿阻力小的外装修饰面材料2,使室内的潮气自然地放出到屋外。 
在这种情况下,复合镶板1向混凝土外墙W的铺设粘贴,利用向混凝土外墙W的外表面上的后续粘贴施工是可能的,但是,典型地,在构筑混凝土构架时,将复合镶板1作为找平层模型用于混凝土外墙W的外侧模型,与混凝土外墙W一体化。 
另外,隔热层1B,典型地,可以采用根据JISA9511的挤压法聚苯乙烯泡沫的75mm厚板(透湿阻力:52.5m2hmmHg/g)。 
另外,在最上端的复合镶板的上端,即使不气密性地将带状槽封闭,如果只将带状槽G的最下端气密性地封闭的话,由于带状槽G内的空气成为不发生对流的空气隔热层,所以,在最上端的复合镶板上端,也可以配置廉价的常用角盖梁或开式盖梁,但是,设想到将来对透气性外墙的改装,也可以配置专利文献2(特许第3664697号公报)的透气结构用盖梁。 
另外,由于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修底材1A,是保证复合镶板1的强度的结构材料,所以,只要是耐受混凝土模型组装、具有足够的作为外墙外装修底材的强度、耐冲击性、尺寸稳定性,并且是轻量的,透湿阻力比隔热层1B(75mm厚)小的材料即可,可以采用:比重0.9~1.1、厚度12mm、抗弯强度100~120kgf/cm2、透湿阻力14m2hmmHg/g的镁质水泥板1A-1,或者,比重为0.8~1.1、厚度12mm、抗弯强度100~120kgf/cm2、透湿阻力7.16m2hmmHg/g的硅酸钙板1A-2,或者,比重0.9~1.1、厚度13mm、抗弯强度100~120kgf/cm2、透湿阻力3.33m2hmmHg/g的酚醛树脂板1A-3。 
另外,作为外装修饰面材料2,可以采用以水泥和无机骨料作为主原料、标准涂抹厚度3mm左右的镘刀抹平的墙面饰面材料的(株)フッコ-制的商品名为FMX(透湿阻力:7.5m2hmmHg/g),商品名マジックコ-ト(透湿阻力:13.0m2hmmHg/g),商品名デュッセル(透湿阻力:13.5m2hmmHg/g)等。 
从而,本发明的外墙结构,提供能够抑制作为真菌、螨虫的发生原因的建筑物内的结露、对于人的健康方面优异的高性能的建筑物,所述建筑物,由于从室内侧向屋外方向,标准180mm厚度的混凝土墙W的透湿阻力为126m2hmmHg/g,75mm厚的隔热层1B的透湿阻力为52.5m2hmmHg/g,外装修底材1A的透湿阻力为3.33~14m2hmmHg/g,厚度3mm的抹灰墙外装修饰面材料2的透湿阻力为7.5~13.5m2hmmHg/g,各个结构层的透湿阻力依次降低,所以,室内的潮气自然地可以流出到屋外。 
并且,通过在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切口形成的各个带状槽G组,为了阻止从最下端的通风上升空气流a的侵入,成为各个带状槽G内的空气不上升排出的密闭空气层,隔热层1B,尽管通过切口形成产生隔热缺损的带状槽G组,但是带状槽G组的密闭空气仍然起着隔 热材料的作用,所以,发挥完全没有隔热缺损的隔热功能。 
另外,本发明的外墙结构,由于是外隔热,所以,提供一种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建筑物,而在利用廉价的抹灰施工法进行粉刷改装的时期,或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资金等原因,当希望更具有高级感的面砖外装修饰面时,只要将抹灰墙改装成铺设高价的面砖,并且打开外墙最下端的复合镶板1的下端的带状槽G组,各个带状槽G就可以发挥透气层的功能,将外隔热外墙建成透气性外墙。 
并且,如果使带状槽G组具有透气层功能的话,则在隔热功能方面,由于带状槽G组的切口,会产生隔热缺损,但是,外装修饰面材料2,已经可以不必不考虑透湿阻力值而自由地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者(所有者)的喜好选择外装修饰面材料。 
即,根据本发明,建筑者,从建筑费方面考虑,当初建筑价格低廉的透湿性外墙建筑物,而后,能够以低的成本改建成具有适当的高级感、防止结露、外装修的防止过加热性能优异的透气性外墙建筑物。 
另外,在外墙结构的发明中,如图5、图6所示,复合镶板1,隔热层宽度BW和外装修底材宽度AW是等宽的,隔热层高度Bh比外装修底材的高度Ah大,在宽度方向上,隔热层1B在一侧突出一个小的阶梯差d1,在另一侧凹入一个小的阶梯差d1,在高度方向上,隔热层1B在上端突出一个大的阶梯差d3,在下端凹入一个小的阶梯差d2,各个复合镶板1,上下、左右连接是对搭接连接,并且,在上下连接部,在上下外装修底材1A之间优选地形成横向接缝dx。 
在这种情况下,在标准的复合镶板1中,隔热层宽度BW和外装修底材宽度AW为900mm,隔热层高度Bh为2700mm,外装修底材高度Ah为2680mm,小阶梯差d1为10mm,大阶梯差d3为40mm,小阶梯差d2为20mm。 
从而,复合镶板1相互并列接触,如图3(B)所示,隔热层1B相互之间的对接接触同时成为外装修底材1A的对接接触,并且,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接触界面,位于外装修底材1A的面上,复合镶板1相互之间的上下连接,如图3(A)所示,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接 触,成为保持外装修底材1A相互的横向接缝dx的间隔的状态,隔热层1B相互对接接触界面位于外装修底材1A的面上,所以,可以不会产生外装修底材1A的碰撞缺损地实施复合镶板1相互的上下连接作业,复合镶板1的上下、左右的对搭接连接作业性良好。 
并且,在以复合镶板1作为找平层模型来浇注混凝土时,由于从隔热层1B的对接接触面流出的混凝土液被外装修底材1A的面封闭,所以,将外装修底材1A表面的混凝土流出液引起的污染抑制到最低限度。 
另外,复合镶板1的上下连接部位的外装修底材1A之间的横向接缝dx的间隔,如果常用的截面为矩形的支撑材料12B在隔热层1B的暴露部延展、用密封件12将外侧封闭的话,则上下对应的带状槽G组成为连通形式的密闭空气层,带状槽G组变成空气隔热层。 
另外,在外墙结构的发明中,优选地,如图4(C)所示,在窗户10的上框10A上侧的复合镶板1上,在隔热层1B的下端,配置将带状槽G组连通的横贯带状槽G′,在下框10B下侧的复合镶板1上,在隔热层1B的上端,配置将带状槽G组连通的横贯带状槽G′,可以使带状槽G组的上升空气流a从窗下框下侧的复合镶板1向窗上框上侧的复合镶板1,将窗竖框10C迂回连通。 
在这种情况下,窗上框上侧的复合镶板1及窗下框下侧的复合镶板,根据镶板装配详图,缩短成所需要的尺寸,形成该短尺寸的镶板时,可以在利用带状槽G组的切割机切口时形成横贯带状槽G′,横贯带状槽G′可以形成和带状槽G相同的深度和宽度。 
从而,在处于最下端的复合镶板1的下端气密性地封闭带状槽G组的状态下的透湿性外墙结构的阶段,横贯带状槽G′也和带状槽G组一样,作为密闭空气层发挥隔热功能,如果打开最下端的复合镶板1下端的带状槽G组的气密性密闭、通风上升空气流a能够流向带状槽G的话,即,如果制成透气性外墙结构的话,则在窗10的下侧的复合镶板1内、在上侧的复合镶板1内,都能够进行经由横贯带状槽G′的透气,窗10的上下复合镶板1,变成没有必要配置如现有技术例2 的图11(D)、(E)所示的具有特别的透气功能的滴水沿、雨檐的、能够透气的镶板。 
另外,在外墙结构的发明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铺设到混凝土基础上升部5上的基础复合镶板1′,是没有带状槽G的隔热层1B′与外装修底材1A的层贴镶板,在上端,隔热层1B′突出一个大的阶梯差d4,大阶梯差d4突出部前面残留有小的阶梯差d2的前面fd,在横向方向的整个宽度上包括与上方的复合镶板1的带状槽深度Gd相同尺寸深度的切口7G,将基础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上端边eu与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下端边ed之间,气密性地封闭。 
在这种情况下,典型地,如图8(A)所示,令大的阶梯差d4为65mm,小阶梯差d2为20mm,基础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上端边eu与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下端边ed的间隔d7为45mm。 
并且,如图1所示,用密封件12将基础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的切口7G气密性地封闭,如图9(B)所示,利用墙裙分界沿将上方水泥板下端边ed与下方水泥板上端边eu之间气密性地封闭,也可以达到上方复合镶板1的带状槽G组的下端的气密性封闭,由于切口7G在带状槽G组的下表面上跨越整个宽度,所以,如果将切口7G的气密性密封打开的话,可以进行从切口7G向全部带状槽G的通风上升空气气流a的供应。 
从而,基础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的小阶梯差d2的前面fd的存在、以及切口7G的存在,使得在最下端的复合镶板1的下端处的带状槽G组的气密性封闭作业及打开作业变得很容易。 
另外,基础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上端边eu和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下端边ed之间的气密性的封闭,如图1(C)所示,优选地,在切口7G上横向设置支撑材料12B,利用密封件12,将支撑材料12B前面的上侧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下端边ed与基础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上端边eu之间气密性地封闭。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A)所示,关于切口7G,由于小阶梯差d2(20mm)的上表面限定切口7G的底面ds,所以,载置从底面ds 上起直到水泥板下端边ed的宽度尺寸(d7-d2=25mm)的惯用的截面为矩形的支撑材料12B,在支撑材料12B的前面,如图1(C)所示,可以填充密封件12,能够以低成本容易地实施上方水泥板下端边ed与下方水泥板上端边eu之间的气密性封闭,并且,在对透气性外墙结构改装时的密封件12及支撑材料12B的去除作业也很容易。 
另外,在外墙结构中,优选地,如图8(C)所示,安装板片9跨接固定到基础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1A的上端边eu与上侧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1A的下端边ed之间,将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嵌入安装到安装板片9的前面。 
在这种情况下,安装板片9,由于其横向方向长度(标准:60mm)小,每隔规定的间隔(标准:500mm)进行配置,所以,基础复合镶板1′的切口7G,在安装板片9的间隔部位向前方敞开,所以,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跨越外墙的整个宽度、气密性地将上方外装修底材1A的下端边ed与下方外装修底材1A的上端边eu的空间封闭。 
并且,由于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嵌入安装到安装板片9上,所以,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的嵌入安装、以及常用的密封机构的气密性的安装变得容易,在对透气性外墙结构进行改装时,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的拔除作业容易,同时,如图7(C)所示,如果另外准备具有与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同样的可嵌入安装结构的透气性结构用下滴水沿五金件的话,可以合理地实施从透湿性外墙向透气性外墙的改装。 
另外,如图7(A)所示,优选地,安装板片9是包括背板9F、水平上片9U、水平下片9D的截面为コ字形的五金件,水平上片9U和水平下片9D备有安装孔H9,并且,在水平上片9U的下部及水平下片9D的上部,使槽状突出片9E从背板9F突出,各个槽状突出片9E,在与背板9F之间,于下侧槽状突出片9E上形成朝上的配合槽9G,于上侧槽状突出片9E上形成朝下的配合槽9G。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C)所示,由于水平上片9U和水平下片9D经由安装孔H9、用螺钉sc固定到上侧外装修底材下端边ed及下 方外装修底材上端边ed上,所以,上下槽状突出片9E的突出长度应该具有不与安装孔H9干扰的长度。 
从而,如图8(B)、(C)所示,由于可以使安装板片9的高度9h经由填料14P与上端边eu和下端边ed的尺寸d7(标准:45mm)吻合,将背板9F经由双面胶带14A固定到隔热层1B′的前面fd上,利用螺钉sc固定安装板片9,所以是细腻的手工作业,但是,即使由于在螺钉紧固时的振动,安装板片9也不会移动,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固定。 
并且,如图8(D)所示,由于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简单地嵌入安装到上下配合槽9G内,所以,提高了安装及根据需要进行拆卸的作业性能。 
另外,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如图7(B)所示,在其截面形状中,包括前面的下降板7F、从下降板7F的上端伸向后方的水平片7T、与之连续的承接密封件用的朝下的L形片7B、从下降板7F的下端伸向后方的水平片7T、与之连续的承接密封件用的朝上的L形片7B,上方的倾斜板7U和下方的底板7D从下降板7F的背面突出,在倾斜板7U的后端配备有朝上的嵌入用突起片7E,在底板7D的后端配备有朝下的嵌入用突起片7E。 
在这种情况下,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是金属板金的挤压成形件,使下降板7F的高度7h与上侧外装修底材下端边ed和下侧外装修底材上端边eu之间的尺寸d7(标准:45mm)相吻合,上下的嵌入用突起片7E之间的尺寸Eh,比安装板片9的上下的配合槽9G之间的尺寸Gh稍大。 
从而,如图8(D)所示,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推压倾斜板7U和底板7D,缩小间隔,可以简单地弹性嵌入安装到安装板片9上,如图9(B)所示,可以利用上下的用于承接密封件的L形片7B,将上方的水泥板(外装修底材)下端边ed和下方的水泥板上端边eu之间气密性地封闭,前面的下降板7F,提供崭新的分界沿五设计件。 
用于透湿性外墙结构的发明的复合镶板1,如图6(A)所示,是 将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修底材1A层贴到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的板状隔热层1B上的镶板,隔热层1B,在层贴面1S上,沿着纵向方向交替地以两侧部成为厚壁部1C的方式平行地配备透气用带状槽G组和层贴用的厚壁部1C,厚壁部1C占隔热层1B的层贴面1S的50~60%的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的板状隔热层1B,可以和外装修底材1A层贴一体化,并且,隔热覆盖混凝土外墙W,优选为挤压法聚苯乙烯泡沫、硬质聚氨酯泡沫等JIS9511的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典型地,为JIS9511的挤压法聚苯乙烯泡沫的厚度75mm的隔热材料。 
另外,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修底材1A,是耐受混凝土模型组装、满足作为外墙的外装修底材的强度、耐冲击性、尺寸变化率的最低限度的薄刚性板(水泥板),板厚在15mm以下,优选地为:如图6(B)所示,以氧化镁(Mg)和硅砂为主成分,在两面埋设玻璃纤维无纺布的轻量(10kg/m2)、高强度(100kgf/cm2)的12mm厚的镁质水泥板1A-1,或者:如图6(C)所示,使硅砂、熟石灰、纸浆分散到水中,以抄纸的方式形成层状,通过高压釜养护发生的与钙化合产生的硅酸钙(Ca)的基体材料中,加入蛭石(Va)的轻量(13.2kg/m2)、高强度(100kgf/cm2)的12mm厚的硅酸钙板1A-2,或者:图6(D)所示的,以火山砾石(Ka)和粉煤灰作为主原料,利用玻璃纤维作为加强材料,用酚醛树脂加固的轻量(12.4kg/m2)、高强度(100kgf/cm2)的13mm厚的酚醛树脂板1A-3。 
另外,由于带状槽G起着将渗透到隔热层1B内的潮气(水蒸气)放出的作用,以及通过里面的空气贯通气流来抑制外装修底材(水泥板)由外部气体引起的高温化的作用,所以,为了集中地将隔热层1B内的潮气散湿,也为了抑制外装修底材1A由于日照引起的高温,优选地,带状槽G均等分散地配置,带状槽G的槽宽(标准:50mm)和厚壁部1C的宽度均等地配置。 
另外,由于通风空气的流速,在距离带状槽G的界面20mm、即 带状槽的深度Gd为40mm时最大,带状槽深度Gd越大,隔热功能缺损越大,空气贯通流功能和隔热功能缺损的比例具有二律背反的关系,所以,带状槽G的深度Gd(标准:15mm),应当按照将隔热层1B的隔热功能损失抑制到最低限度、并且确保最低限度的必要的上升空气流的方式来决定。 
从而,本发明的复合镶板1,由于透气用带状槽G组只配置到隔热层1B的层贴面1S上,所以,只要确保外装修底材1A的粘结保持必要的粘结面积的话,在照顾到隔热缺损的障碍的情况下,通过对切削加工容易的隔热板进行切槽机械加工,可以形成纵向方向的平行的带状槽G组,以及,根据需要,附加横向带状槽G′以及斜的带状槽等所希望的形式的带状槽G。 
另外,由于隔热层1B,厚壁部1C占据层贴面1S的50%以上,并且,两侧是厚壁部1C,所以,可以与外装修底材1A进行不会产生剥离的牢固的层贴。 
并且,向隔热层1B的配置有带状槽G的层贴面1S上层贴平坦的薄刚性板即可,与现有技术例2及3的挤压成形水泥板相比,只要是宽度宽、并且重量轻即可,可以采用满足按照需要者的愿望的外装修底材1A,可以自由地对应需要者对外墙的喜好。 
而且,复合镶板1,在外隔热地覆盖外墙时,各个复合镶板的上下、左右连接,必须同时以隔热层1B相互对接接触的形式实施,但是,由于只在隔热层1B上存在带状槽,所以,如图1所示,如果通过与隔热层1B对接来实施复合镶板相互的上下连接,由于同时带状槽G组也变成上下对接连通的形式,所以,在横向接缝dx部,只要将各个带状槽G组的前面敞开部位封闭即可,将惯用的板状背衬(支撑材料)12B与隔热层1B的前面接触,只通过填充密封件12,就可以形成保证带状槽G上下连通的连接。 
另外,优选地,复合镶板1,如图5(B)所示,隔热层1B的宽度BW和外装修底材1A的宽度AW等宽,隔热层1B的高度Bh比外装修底材1A的高度Ah大,在宽度方向上,隔热层1B,在一侧突出 小的阶梯差d1,在其另一侧凹入一个小的阶梯差d1,在高度方向上,隔热层1B在上端突出一个大的阶梯差d3,在下端凹入一个小的阶梯差d2。 
在这种情况下,在标准镶板中,隔热层1B和外装修底材1A,宽度为900mm,隔热层高度Bh为2700mm,外装修底材的高度Ah为2680mm,小的阶梯差d1为10mm,大的阶梯差为40mm,小的阶梯差d2为20mm。 
并且,该复合镶板1的相互并列接触,如图3(B)所示,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接触同时变成外装修底材1A的对接接触,并列连接部,接合容易,并且如果作为混凝土找平层模型使用的话,成为能够抑制水泥液从浇注的混凝土经由接合界面流出的对搭接连接,不会产生纵接缝间隔。 
另外,复合镶板1相互的上下连接,如图3(A)所示,通过隔热层1B相互对接接触,成为外装修底材1A隔开阶梯差d3(40mm)-阶梯差d2(20mm)的横向接缝宽度(20mm)的对搭接连接,复合镶板1的模型组装时的上下连接配置作业很容易。 
并且,在上下连接部的水泥板1A之间产生横向接缝dx间隔(20mm),但是,通过连接部的隔热层1B的上下对接,纵向方向的各个带状槽G连通,令常用的平板状支撑材料12B与横向接缝dx间隔处的隔热层1B的前面接触,如果利用密封件将支撑材料12B的前面封闭的话,变成保证纵向带状槽G组上下连通的横向接缝dx。 
从而,通过利用本发明的复合镶板1,没有纵向接缝、外装修精加工容易,并且模型组装容易,成为保证纵向带状槽G的组透气功能保证作业容易的外墙结构。 
另外,优选地,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1A,厚度T2为12~13mm,比重为0.8~1.1,透湿阻力3~14m2hmmHg/g,抗弯强度100~120kgf/cm2。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厚度12~13mm、比重0.8~1.1的水泥板(外装修底材)1A,每1m2的重量为9~15kg之内,变成现有技术的挤压 成形水泥板(35.0kg/m2)的一半以下的重量,所以,本发明的复合镶板,即使令水泥板1A远比现有技术的复合镶板(图11、图12)的水泥板的宽度(490mm)宽(900mm),也还是比现有技术的复合镶板轻,所以,复合镶板1的处理很容易,提高了镶板铺设粘贴的作业性。 
并且,如果抗弯强度为100kgf/cm2的话,作为找平层模板,并且作为外墙的外装修底材,发挥足够的强度,如果透湿阻力为3~14m2hmmHg/g的话,则通过考虑到外墙的外装修底材1A,和粉刷材料、喷浆涂料材料的透湿阻力的组合,水泥板1A和外装修饰面材料2的选择范围也变宽。 
另外,在本发明的复合镶板中,如图6(A)所示,优选地,隔热层1B,其厚度T3为75mm,带状槽G的深度Gd为12~20mm,带状槽G的宽度a1为50mm。 
隔热层1B的厚度,可以根据被覆一体化的外墙的热贯流阻力(Rt)发挥规定(下一代节能标准的墙的传热率的标准)值的方式来决定,在日本的标准值最高的I地区(北海道)的标准,热贯流阻力Rt(m2h℃/kcal)在1.76m2h℃/kcal以上,在180mm的混凝土外墙W上铺设粘贴有75mm厚隔热层1B的外壁,将带状槽G形成20mm的深度,作为透气性外墙,也满足日本I地区(北海道)的标准值,充分满足比日本的I地区的标准值低的其它全部地区。 
从而,在将配备有该镶板的外墙从透湿型改建成透气型的情况下,由深度Gd为12~20mm的带状槽G产生的隔热缺损,可以具有在I地区(北海道)规定的热贯流阻力Rt(1.76m2h℃/kcal以上),同时,在带状槽G组内,可以发生比防止复合镶板内的结露以及抑制水泥板(外装修底材)1A的过加热用的最低限度的0.01m/s大得多的0.026~0.034m/s的速度的上升空气气流(通风空气气流)。 
而且,由于集中地散发隔热层1B内的水蒸气(潮气)的带状槽G的宽度a1为50mm,所以,与带状槽G交替地配置的厚壁部1C的宽度a2、a3也可以是50mm或者66.7mm的宽度,带状槽G组,可以均匀地散发隔热层1B内的潮气(水蒸气),均匀地抑制外装修底材1A 的过加热,并且,在厚壁部1C上,提供充分发挥粘结力的空间,如图5(B)所示,可以在厚壁部1C的中央部的镶板面上,均匀分散地配置各个螺栓插入用孔hb及间隔件插入用孔hs。 
另外,墙裙分界沿用五金件的发明,由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和安装板片9构成,如图7(B)所示,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是金属板成形品,其截面形状包括:前面的下降板7F;从该下降板7F的上端起,经由朝向后方的水平片7T,向下方突出地设置密封件承接用的朝下的L形片7B;从该下降板7F的下端起,经由朝向后方的水平片7T,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密封件承接用的朝上的L形片7B;从下降板7F的背面起,突出地设置在顶端备有朝上的突起片7E的上方倾斜板7U、和在顶端备有朝下的突起片7E的下方底板7D,安装板片9如图7(A)所示,截面形状包括:背板9F,从背板9F上端朝外突出的具有安装孔H9的水平上片9U,从背板9F下端朝外突出的具有安装孔H9的水平下片9D,从背板9F朝外并且以不与上下水平片的安装孔H9干扰的尺寸,在水平上片9U的下部突出地设置朝上的L形槽状突出片9E,在水平下片9D的上部,分别突出地设置朝上的L形的槽状突出片9E,上下槽9G之间的尺寸Gh,是以弹性扩展力弹性地配合保持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的倾斜板7U与底板7D的尺寸。 
在这种情况下,典型地,安装板片9,一般是厚度2mm的铝挤压成形品,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一般是厚度1.5mm的铝挤压成形品。 
另外,令安装板片9的高度9h为能够嵌入基础复合镶板1′和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上端边eu与下端边ed的间隔d7(标准:45mm)的高度(标准:40mm),使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的下降板7F的高度7h(标准:45mm)与上下水泥板端边间隔d7吻合。 
从而,安装板片9,如图8(B)所示,在基础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上端边eu上载置尺寸调整用的填料14P,并且,将背板9F经由双面胶带14A粘贴到小阶梯差d2的前面fd上,如图8(C)所示,可以利用螺钉sc将水平上片9U及水平下片9D固定到上下水泥板端边eu、ed上。
另外,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如图8(D)所示,可以利用夹具14B推压倾斜板7U和底板7D,弹性地嵌入安装到安装板片9的配合槽9G内,可以容易地实施安装板片9的安装、以及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向安装板片9上的嵌入安装作业。 
并且,如图9(A)、(B)所示,如果在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的上下L形片与赋予外装修底材的上下水泥板之间填充密封件12的话,复合镶板1的带状槽G组可以气密性地封闭,外墙结构变成将各个带状槽G作为密闭空气层的隔热层的透湿性外墙。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外墙结构,只将外隔热覆盖混凝土外墙W的复合镶板1作为具有透气功能的复合镶板,由于建筑费方面的问题,对外墙板(复合镶板)不采用下滴水沿、盖梁等赋予透气功能的机构,并且,外装修饰面材料,通过廉价的涂敷润饰,构筑成透湿性外墙,所以,可以大幅度抑制最初的建筑费用,获得内部不结露的外隔热外墙。 
并且,在高耐久性的外隔热建筑物中,在使用过程中必要的外装修饰面材料的改装时期等外墙的适当改装时,可以简单地改建成采用瓷砖等外装修饰面材料的具有高级感、并且内部不会结露的透气性外墙建筑物。 
另外,本发明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将透湿性外装修底材(水泥板)层贴到隔热层1B的外面,在水泥板1A的表面上施行粉刷,所以,可以抑制隔热层1B的长期使用引起的形状变化,可以抑制如现有技术的透湿型外墙(现有技术例1)那样的外装修饰面材料的龟裂、剥离。 
另外,由于复合镶板1本身可以利用防止下落的固定器等牢固地与混凝土外墙W固定,所以,即使对于透湿性外隔热外墙,也可以提供耐风压优异、高耐久性的外墙结构。 
并且,在改装成透气层型外隔热型时,由于预先采用特殊并且新型的内置透气功能的镶板,所以,如现有技术例2那样、使窗框上下的复合镶板具有特殊的透气结构的措施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进行合理地改装。
另外,所应用的复合镶板,在隔热层1B中,由于平衡性良好、巧妙地解决了由作为透气层的带状槽G组的配置所引起的隔热缺损与产生通风上升空气气流a所必需的带状槽G的尺寸之间二律背反的关系,所以,即使从将带状槽G组作为密闭空气层使之发挥隔热功能、不会产生任何隔热缺损的透湿型,改装成将带状槽G作为透气层、产生隔热缺陷的透气型,也可以在经受使用的范围内抑制隔热缺损。 
而且,本发明的复合镶板,与申请人正在实施的现有技术例2、3的透气性复合镶板相比,由于轻量并且宽度宽,所以,对于施工业者而言,处理容易,提高作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墙结构的纵剖视图,(A)是表示盖梁部的图示,(B)是表示镶板上下连接部的图示,(C)是表示基础上升部的图示。 
图2是本发明的外墙的简略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外墙结构的说明图,(A)是图2的Y-Y线纵剖视图,(B)是图2的X-X线横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窗部的说明图,(A)是窗的一部分切口的纵剖视图,(B)是窗下框的纵剖视图,(C)是窗周围的透气作用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镶板的说明图,(A)是一部分切掉的透视图,(B)是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镶板的说明图,(A)是横剖视图,(B)、(C)、(D)分别是(A)的B部分放大图,是应用不同的水泥板的图示。 
图7是用于本发明的五金件的说明图,(A)是安装板片透视图,(B)是墙裙分界沿五金件透视图,(C)是改装时与墙裙分界沿五金件更换的下滴水沿五金件的透视图。 
图8是基础复合镶板和复合镶板的接合部的纵剖视图,(A)是结构说明图,(B)是安装板片配置的准备状态图,(C)是安装板片的固定状态图,(D)是五金件向安装板片上的嵌入安装作用的说明图。 
图9是五金件向基础复合镶板和复合镶板的接合部的配置状态的说明图,(A)是墙裙分界沿配置透视图,(B)是墙裙分界沿配置纵剖 视图,(C)是改装时的下滴水沿五金件配置透视图,(D)是下滴水沿五金件配置纵剖视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例1的说明透视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例2的说明纵剖视图,(A)是盖梁部的图示,(B)是表示镶板上下接合部的图示,(C)是表示下滴水沿部的图示,(D)是表示窗上框部的图示,(E)是表示窗下框部的图示。 
图12是现有技术例3的说明图,(A)是复合镶板的横剖视图,(B)是变形例图。 
符号说明: 
1        复合镶板(镶板) 
1′      基础复合镶板 
1A       外装修底材(水泥板) 
1A′     外装修底材片 
1A-1     镁质水泥板(外装修底材,水泥板) 
1A-2     硅酸钙板(外装修底材,水泥板) 
1A-3     酚醛树脂板(外装修底材,水泥板) 
1B,1B′ 隔热层 
1C       厚壁部 
1S       层贴面 
2        外装饰面材料(饰面材料、抹灰墙) 
3A       玻璃网 
3B       树脂胶泥 
4A       螺栓 
4B       防止下落的固定器 
5        基础上升部 
6        盖梁(盖梁部) 
7        墙裙分界沿 
7A       墙裙分界沿五金件 
7B       L形片
7D、8D      底板 
7G          切口 
7E、8E      突起片 
7T          水平片 
7U          倾斜板 
8           下滴水沿 
8A          下滴水沿五金件 
8C          滴水沿片 
8U          倾斜顶板 
9           安装板片 
9D          水平下片 
9E          槽状突出片 
9F          背板 
9G          配合槽 
9U          水平上片 
10          窗户 
10A         上框 
10B         下框 
10C         竖框 
10D         附墙框 
11A         防水层 
11B         涂敷隔热层 
11C         隔热层 
12          密封件 
12B         支撑材料(衬垫) 
13A         灰浆 
13B         现场发泡聚氨酯 
14A         两面胶带 
14B         夹具
14P          填料 
60           板材 
a            通风上升空气流(空气流、上升空气流) 
A            居住部 
CB           中央区 
ds           底面 
dx           横向接缝 
dy           接合部(并列接合部) 
ed           下端边 
eu           上端边 
fd           前面 
G            带状槽 
G′          横贯带状槽 
Gd           槽深 
H8,H10      空气孔 
H9           安装孔 
hb           螺栓插入用孔 
hs           间隔件插入用孔 
LB           左侧区域 
P            护墙 
RB           右侧区域 
S            楼板 
Sc           螺钉 
Sf           楼板表面 
W            混凝土外墙(混凝土墙、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复合镶板1(图5、图6)〕 
复合镶板1,典型地,作为混凝土外墙W的外侧找平层模板使用,图5(A)是从水泥板(外装修底材)1A侧观察到的透视图,图5(B) 是从水泥板侧观察到的正视图,图6(A)是纵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B部放大图。 
复合镶板1,如图6(A)所示,是隔热层1B和水泥板1A的层贴板,隔热层1B是厚度T3为75mm的挤压法聚苯乙烯泡沫(JISA9511),水泥板1A,如图6(B)所示,可以使用以氧化镁和硅砂为主成分、在两面埋设玻璃纤维无纺布GC的镁质水泥板1A-1,是厚度T212mm,比重0.9~1.1,抗弯强度为100~120kgf/cm2,透湿阻力14m2hmmHg/g的成形薄刚性板,在标准镶板1中,隔热层宽度BW和水泥板宽度AW均为900mm,隔热层高度Bh为2700mm,水泥板高度Ah为2680mm。 
另外,在隔热层1B上,如图6(A)所示,将宽度900mm分割成分别为300mm的右侧区域RB、中央区域CB、左侧区域LB,在层贴面1S上,配置深度Gd为15mm、宽度a1为50mm的带状槽G,所述带状槽,在右侧区域RB和左侧区域LB中,与宽度为50mm的厚壁部1C相互交替,并且最外端为厚壁部1C,在中央区域CB,带状槽G的间隔为200/3mm(≒67mm),以使隔热层1B在一侧突出d1(10mm)、在另一侧凹入d1(10mm)的形式,并且,以上端突出一个大的阶梯差d3(40mm)、下端凹入一个小阶梯差d2(20mm)的形式,通过赋予隔热层1B的厚壁部1C粘结剂,成一体地层贴到水泥板1A-1上。 
另外,作为水泥板1A,如图6(C)所示,也可以采用硅酸钙板1A-2,该硅酸钙板1A-2是这样制成的:利用在金属模具内将硅砂、熟石灰、纸浆分散到水中,以抄纸的方式形成层状,通过高压釜养护,与钙进行化合而产生硅酸钙Ca的基体材料,在该基体材料上,施加蛭石(Va),加压成形成硅酸钙板1A-2。 
该硅酸钙板1A-2的厚度为12mm,比重为0.8~1.1,抗弯强度为100~120kgf/cm2,透湿阻力为7.16m2hmmHg/g。 
另外,作为水泥板1A,如图6(D)所示,也可以采用全面铺上塑料泡沫等、散布粉煤灰火山砾石Ka、玻璃纤维、酚醛树脂的混合物、 并进行热压加工的酚醛树脂板1A-3。 
13mm厚的酚醛树脂板1A-3,比重为0.9~1.1,抗弯强度为100~120kgf/cm2,透湿阻力为3.33m2hmmHg/g。 
另外,对于复合镶板1,如图6(A)所示,在隔热层1B的宽度方向,在从两侧起各225mm的位置上的隔热层1B的厚壁部1C的中央,如图5(B)所示,沿上下方向穿设5个间隔件插入用孔hs,在将各个复合镶板1作为模板并列地配置时,间隔件插入用孔hs,在横向方向上以等间隔(450mm的间隔)配置。 
另外,从隔热层1B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起,分别在125mm的位置上以及中央位置处的3个部位处,呈交错状地经由隔热层1B的厚壁部1C的中央位置,穿孔设置用于确保将复合镶板1固定到混凝土墙W上的、防止下落固定器4B用的螺栓插入用孔hb,并且,如图5(B)所示,使两侧的螺栓插入用孔hb和中央的螺栓插入用孔hb均匀地分散在复合镶板1的面。 
另外,如图2所示,在外墙上配置窗10时,根据建筑物设计的镶板装配详图,需要标准尺寸的镶板,也需要高度、宽度不同的变形尺寸的镶板,如图4(C)所示,当利用隔热层1B的带状槽G的切割器,在位于窗的上侧的镶板1上,在隔热层1B的下端形成横贯带状槽G′、在位于窗10的下侧的镶板1上,在隔热层1B的上端形成横贯带状槽G′时,可以和同时形成的具有所希望的对应尺寸的外装修底材1A-1层贴。 
即,变形尺寸的复合镶板1,使粘结用厚壁部1C位于隔热层1B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可以将间隔件插入用孔hs及螺栓插入用孔hb配置在隔热层厚壁部1C上。 
〔基础复合镶板(图2、图8)〕 
如图2所示,基础复合镶板1′,在墙裙分界沿7的下方,即,在第一层复合镶板1的下方,外隔热地覆盖混凝土基础上升部5,将与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相同材质的发泡塑料隔热板与不带有带状槽的水泥板1A层贴,镶板1′的高度根据建筑物的基础上升部5来决定。
并且,基础复合镶板1′的上端部,如图8(A)所示,使隔热层1B′从水泥板1A上突出65mm(d4),在突出高度d4(65mm)中,留下高度20mm(d2),将上方45mm以和上方的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的带状槽深度Gd(15mm)相同的深度.在整个宽度上形成切口7G。 
另外,基础镶板1′的左右侧缘,能够与复合镶板1同样地对搭接接合,将相同宽度的外装修底材1A和隔热层1B′左右错开10mm层贴。 
〔墙裙分界沿五金件(图7)〕 
墙裙分界沿7,如图2所示,作为分界沿配置在外墙的下端,是用图7(A)所示的安装板片9和图7(B)所示的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组装而成的。如图7(A)所示,安装板片9,是一般厚度为2mm的铝挤压成形件,其截面形状为,在高度9h为40mm的背板9F的上端及下端,使宽度W9为10mm的水平上片9U及水平下片9D向前方突出,在该水平上片9U的下部及水平下片9D的上部,使角形的槽状突出片9E从背板9F突出,利用该槽状突出片9E,分别将配合槽9G形成朝内的槽形,将所述安装板片9的长度L9切割成60mm。 
并且,在水平上片9U及水平下片9D上,在上下对应的位置、并且以不与槽状突出片9E干扰的形式,配置向水泥板1A进行螺钉紧固用的安装孔H9。 
如图7(B)所示,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是一般厚度为1.5mm的铝挤压成形品,在高度7h为45mm的下降板7F的上端及下端,配备有宽度7.5mm的水平片7T,在上方水平片7T上,配置承接密封件用的朝下的L形片7B,在下方水平片7T上,配置承接密封件用的朝上的L形片7B,使上侧的倾斜板7U、下侧的底板7D以25mm的宽度W7从下降板7F向后方突出,并配备有从倾斜板7U的后端朝向上方的高度2mm的突起片7E、从底板7D的后端朝向下方的高度2mm的突起片7E,并且,上下突起片7E之间的尺寸Eh比安装板片9的上下配合槽9G的间隔Gh大一些。 
〔下滴水沿五金件(图7(C))〕
下滴水沿五金件8A是在把本发明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改装成透气性外墙结构时使用的五金件,在改装成透气性外墙结构时,与墙裙分界沿交换使用。 
即,如图7(C)所示,下滴水沿五金件8A是一种厚度1.5mm的铝挤压成形品,所述成形品,从高度8h为25mm的下降板8F的上端,以36mm的宽度W8向后方突出斜度高度为5mm的倾斜顶板8U,从下降板8F的下端留有5mm的滴水沿片8C、并以36mm的宽度W8将底板8D向后方突出,并且,配备有从倾斜顶板8U的后端朝上、从底板8D的后端朝下的2mm的突起片8E。 
并且,上下突起片8E之间的尺寸Eh,与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中的突起片7E之间的尺寸Eh相同。 
〔外墙的构筑(图1~图3)〕 
如图2所示,在外墙的存在窗的部位上,根据镶板装配详图,准备窗10的上部、下部用的变形尺寸的复合镶板1,与标准尺寸的复合镶板1一起,将复合镶板1作为混凝土外墙W的外侧找平层模板,在螺栓插入用孔hb处配置防止下落的固定器4B,各个复合镶板1的上下、左右连接,通过隔热层1B的对接连接,进行对搭接连接,经由间隔件插入用孔hs,利用惯用的模板组装手段,构筑混凝土构架的混凝土模板,通过浇注混凝土,将复合镶板1与混凝土外墙成一整体地铺设。 
如图8所示,在基础上升部5处,采用将水泥板1A和没有带状槽G的隔热层1B层贴的、高度方向尺寸短的基础复合镶板1′作为混凝土外模板,该基础复合镶板1′,如图8(A)所示,隔热层1B′从水泥板上端边eu突出大的阶梯差d4(65mm),并且,在前面留有小阶梯差d2(20mm),在整个宽度上横向设置深度Gd与上方复合镶板的带状槽G的深度Gd(15mm)相同的切口11G。 
并且,在混凝土模板内,浇注混凝土,如果在混凝土固化后将模板拆卸的话,外墙,如图3(A)的纵剖视图以及图3(B)的横剖视图所示,复合镶板1,借助用埋设在混凝土墙W内的防止下落的固定 器4B确保位置的螺栓4A组,与混凝土墙W成一整体地固定。 
另外,复合镶板1相互之间,通过左右边缘的隔热层1B与水泥板1A的小阶梯差d1(10mm)、上下边缘的隔热层1B与水泥板1A的上方的大阶梯差d3(40mm)及下方的小阶梯差d2(20mm)的对搭接接合,如图3(B)所示,并列横向接合部dy变成不产生间隙的紧密对搭接接合,如图3(A)所示,上下接合部,通过上下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连接,在上下水泥板1A之间产生宽度20mm(d3-d2)的横向接缝dx的间隔,但是上下、左右的对搭接接合,不仅模板组装作业很容易,而且上下镶板之间保持水泥板1A相互的横向接缝dx间隔进行接触对接,可以抑制水泥板1A的碰撞缺损。 
而且,由于隔热层1B的对接接触界面处于被水泥板1A封闭的形式,所以,可以阻止混凝土液从浇注的混凝土向外装修底材(水泥板)表面流出,可以防止由去除作业困难的混凝土液造成的对外装修底材1A表面的污染。 
〔外墙的装饰(图1、图2)〕 
如图2所示,在与混凝土外墙W一体化的复合镶板1的表面,在复合镶板1的纵向接合部dy上,粘贴惯用的玻璃网3A,涂布树脂胶泥3B,涂布惯用的抹灰墙的外装修饰面材料2。 
在这种情况下,抹灰墙应当选择透湿阻力比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1A的透湿阻力小的饰面材料,作为水泥板1A,由于选择镁质水泥板1A-1(透湿阻力:14m2hmmHg/g,所以,可以应用(株)フッコ-制的商品名FMX(透湿阻力:7.5m2hmmHg/g),商品名マジックコ-ト(透湿阻力13.0m2hmmHg/g)等3mm厚的抹灰墙,由于该抹灰墙耐久性、耐气候性优异,所以是很合适的。 
另外,如图1(C)所示,在铺设在基础上升部5的外表面上的基础复合镶板1′与复合镶板1的连接部,在基础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的切口7G的底面ds(图8)上,载置截面为矩形的惯用的支撑材料12B,在该支撑材料12B的前面填充密封件12,在复合镶板1的下端,气密性地封闭各个带状槽G。
另外,如图1(B)所示,在复合镶板1的上下接合部,在下侧镶板1的水泥板上端边eu与上侧镶板1的水泥板下端边ed之间,即,在隔热层1B的露出间隔上,延展配置惯用的支撑材料12B,在该支撑材料12B的前面填充密封件12,气密性地建成上下复合镶板接合部。 
另外,如图1(A)所示,在外墙的最上部,在隔热层1B的上端粘结外装修底材片1A′,在板材60及护墙混凝土的上面,经由涂布隔热层配置防水层11A,利用螺钉Sc安装惯用的角型盖梁。 
并且,所获得的外墙结构,在混凝土外墙W上,在浇注混凝土时,一体化地铺设粘贴透气性隔热复合镶板1,复合镶板1,与在隔热层1B上、从外墙的最下端到最上端以连通的形式保持透气用带状槽G组无关,,通过气密性地密闭最下端的带状槽G组,各个带状槽G内的空气,作为密闭空气层发挥隔热功能,所以,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与是否存在带状槽G组的缺损无关,发挥完全不存在隔热缺损的隔热功能,作为抹灰墙2,采用比复合镶板水泥板1A透湿阻力小的饰面材料,所以,在外墙结构中,隔热层1B发挥100%的隔热功能,并且,从室内侧向屋外透湿散发潮气,提供内部不结露的外隔热建筑物。 
〔其它〕 
作为外墙复合镶板1的最下端的带状槽G的气密性密闭手段,也可以代替实施例的图1(C),如图9(A)、(B)所示,采用墙裙分界沿7。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B)所示,在基础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上端边eu上,根据需要选择应用填料14P,在小阶梯差d2的前面fd上粘贴双面胶带14A,将安装板片9的背面板9F粘贴到双面胶带14A上,如图8(C)所示,分别经由安装孔H9,利用螺钉Sc将安装板片9的水平上片9U固定到上侧水泥板下端边ed上,将水平下片9D固定到下侧水泥板上端边eu上,如图8(D)所示,利用弹性力将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配合到安装板片9上并弹力固定,如图9(A)、(B)所示,可以经由支撑材料12B,利用密封件12填充并气密性地封闭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与上下水泥板的接触部。
另外,在窗框部,如图4(B)所示,在适当的部位,与带状槽G连通地配置空气孔H10,所述空气孔H10,贯通粘贴在窗上框10A上侧的复合镶板1的下端面上的下面的外装修底材1A′及下面饰面材料2,如果将该空气孔H10封闭、作为透湿性外墙使用的话,在将外墙结构从透湿性改装成透气性的结构时,如果打开该空气孔H10的气密性密闭的话,可以附加向窗10的上侧的复合镶板1的横贯带状槽G′的流入空气气流a,提高窗10上侧复合镶板的透气功能。 
〔向透气性外墙结构的改装〕 
在作为透湿性外墙建筑物使用本发明时,在有必要改装抹灰墙时,或者,希望将建筑物改装成具有高级感的瓷砖粘贴外墙时,在图1的实施例的外墙上,如图1(C)所示,在混凝土基础上升部,剥落密封件12及支撑材料12B,如图8(C)所示,利用螺钉Sc,将图7(A)的安装板片9,跨接固定到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1A下端边ed与基础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1A的上端边eu之间,接着,利用夹具14B,将如图7(C)所示的底板上备有空气孔H8的下滴水沿五金件8A,将倾斜顶板8U的突起片8E和底板8D的突起片8E,嵌入安装到安装板片9的上下配合槽9G内,如图9(C)、(D)所示,利用密封件12,将下滴水沿8的底板8D与基础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1A之间、以及倾斜顶板8U与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1A之间气密性地封闭。 
并且,在图1(A)所示的盖梁部,剥落角型盖梁五金件6A,安装本申请人所有的特许第3664697号的盖梁,可以经由盖梁排出从复合镶板1上端的带状槽G组上升的空气流a。 
另外,如果剥离复合镶板1的表面的饰面材料2,在复合镶板1的水泥板1A的表面上经由粘结剂铺设瓷砖、陶砖等所喜好的外装修材料的话,则即使外墙失去透湿性,但是,复合镶板1本身由于从最下端的下滴水沿8到最上端的盖梁流动着由带状槽G组引起的通风上升空气流a,所以,成为可以抑制内部结露、并且抑制外装修材料由于日照引起的过加热的外隔热建筑物。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如果在透湿性外墙结构的阶段,如 图9(A)、(B)所示,配置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的话,则在向透气结构外墙改装时,由于下滴水沿五金件8A的配置可以原样利用安装板片9,所以,变成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与下滴水沿五金件8A利用夹具14B的交换装卸,非常容易。 
从而,本发明由于采用对于透湿结构外墙、透气结构外墙能够并用的特有的复合镶板,所以,在外隔热建筑物中,可以利用建筑费用低廉的透湿结构构筑能够抑制内部结露的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外装修底材以及下滴水沿、盖梁更换成透气结构规格,可以合理地改装成具有厚重感及高级感的面砖外装修的透气结构,满足需要者对于资金方面、以及爱好等方面的要求。

Claims (11)

1.一种透湿性外墙结构,该结构是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混凝土基础上升部(5)上铺设外隔热用的基础复合镶板(1′)、在混凝土外墙(W)上铺设干式贴紧型的透气性隔热复合镶板(1)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复合镶板(1),在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的板状隔热层(1B)的层贴面(1S)上,沿着纵向方向交替地并且以两侧部成为厚壁部(1C)的方式,配置透气用带状槽(G)组和层贴用的厚壁部(1C)组,在层贴面(1S)上,层贴比隔热层(1B)透湿阻力小的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修底材(1A);复合镶板(1)向混凝土外墙(W)上的铺设是,在各个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相互上下、左右对接接合的形式下,在各个带状槽(G)从最下端的复合镶板(1)的下端一直连通到最上端的复合镶板(1)的上端的状态下,将隔热层(1B)铺设到混凝土外墙(W)上,在最下端复合镶板(1)的下端与基础复合镶板(1′)的连接部,将各个带状槽(G)气密性地封闭;在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1A)上,配置比外装修底材(1A)的透湿阻力小的外装修饰面材料(2),使室内的潮气自然地放出到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复合镶板(1),隔热层宽度(BW)与外装修底材宽度(AW)相等,隔热层高度(Bh)比外装修底材的高度(Ah)大,在宽度方向上,隔热层(1B)在一侧突出小的阶梯差(d1),在另一侧凹入小的阶梯差(d1),在高度方向上,隔热层(1B)在上端突出大的阶梯差(d3),在下端凹入小的阶梯差(d2),各个复合镶板(1),上下、左右的连接是对搭接连接,并且,在上下连接部,在上下外装修底材(1A)之间形成横向接缝(dx)。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窗(10)的上框(10A)的上侧的复合镶板(1)上,在隔热层(1B)的下端,配置将带状槽(G)组连通的横贯带状槽(G′);在下框(10B)的下侧的复合镶板(1)上,在隔热层(1B)的上端,配置将带状槽(G)组连通的横贯带状槽(G′),从窗下框下侧的复合镶板(1)向窗上框上侧的复合镶板(1)的带状槽(G)组的上升空气气流(a)能够迂回地将窗竖框(10C)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铺设在混凝土基础上升部(5)上的基础复合镶板(1′),是没有带状槽(G)的隔热层(1B′)和外装修底材(1A)的层贴镶板,在上端,隔热层(1B′)突出大的阶梯差(d4),大的阶梯差(d4)突出部的前面保留有小阶梯差(d2)的前面(fd),在横向方向的整个宽度上,配备有与上侧复合镶板(1)的带状槽的深度(Gd)相同尺寸的深度的切口(7G);气密性地将基础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上端边(eu)与上侧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下端边(ed)之间封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切口(7G)上横向设置支撑材料(12B),利用密封件(12)将支撑材料(12B)的前面的上侧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下端边(ed)与基础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上端边(eu)之间气密性地封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安装板片(9)跨接固定到基础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1A)的上端边(eu)与上侧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1A)的下端边(ed)之间,将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嵌入安装到安装板片(9)的前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板片(9)是包括背板(9F)、水平上片(9U)、水平下片(9D)的截面为コ字形的五金件,水平上片(9U)和水平下片(9D)具有安装孔(H9),并且,在水平上片(9U)的下部及水平下片(9D)的上部,槽状突出片(9E)从背板(9F)突出,各个槽状突出片(9E),在与背板(9F)之间,在下侧槽状突出片(9E)上形成朝上的配合槽(9G),在上侧槽状突出片(9E)上形成朝下的配合槽(9G)。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包括前面下降板(7F)、从下降板(7F)的上端引向后方的水平片(7T)、与之连续的承接密封件用的朝下的L形片(7B)、从下降板(7F)的下端引向后方的水平片(7T)、与之连续的承接密封件用的朝上的L形片(7B),上方的倾斜板(7U)和下方的底板(7D)从下降板(7F)的背面突出,在倾斜板(7U)的后端,配备有朝上的嵌入用突起片(7E),在底板(7D)的后端,配备有朝下的嵌入用突起片(7E)。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复合镶板(1)的外装修底材(1A)的厚度(T2)为12~13mm,比重为0.8~1.1,透湿阻力3~14m2hmmHg/g,抗弯强度为100~120kgf/cm2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复合镶板(1)的隔热层(1B)的厚度(T3)为75mm,带状槽(G)的深度(Gd)为12~20mm,带状槽(G)的宽度(a1)为50mm。
11.一种墙裙分界沿用五金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性外墙结构,该墙裙分界沿用五金件由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和安装板片(9)构成,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是金属板成形品,其包括:前面的下降板(7F),从该下降板(7F)的上端起经由朝向后方的水平片(7T)、向下方突出地设置的密封件承接用的朝下的L形片(7B),从该下降板(7F)的下端起经由朝向后方的水平片(7T)、向上方突出地设置的密封件承接用的朝上的L形片(7B),从下降板(7F)的背面突出地设置在顶端备有朝上的突起片(7E)的上方倾斜板(7U),在顶端备有朝下的突起片(7E)的下方的底板(7D);安装板片(9),其包括:背板(9F),从背板(9F)上端朝外突出的备有安装孔(H9)的水平上片(9U),从背板(9F)下端朝外突出的备有安装孔(H9)的水平下片(9D),从背板(9F)朝外、并且以不与上下水平片的安装孔(H9)干扰的尺寸,在水平上片(9U)的下部突出地设置朝下的L形槽状突出片(9E),在水平下片(9D)的上部突出地设置朝上的L形的槽状突出片(9E);上下槽(9G)之间的尺寸(Gh),是以弹性扩展力弹性地配合保持墙裙分界沿五金件(7A)的倾斜板(7U)与底板(7D)的尺寸。
CN2007101291447A 2006-07-13 2007-07-13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所使用的复合镶板及墙裙分界沿五金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3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92837 2006-07-13
JP2006192837A JP4241773B2 (ja) 2006-07-13 2006-07-13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外断熱建物の透湿性外壁構造、及び使用する腰見切金具
JP2006-192837 2006-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3608A CN101113608A (zh) 2008-01-30
CN101113608B true CN101113608B (zh) 2011-12-14

Family

ID=39022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914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3608B (zh) 2006-07-13 2007-07-13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所使用的复合镶板及墙裙分界沿五金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41773B2 (zh)
CN (1) CN101113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9369B2 (ja) * 2009-05-20 2013-02-06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放蓄熱構造体
JP4878643B2 (ja) * 2009-12-17 2012-02-15 株式会社テスク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建物の後張り外断熱外壁の開口部構造
JP4953482B2 (ja) * 2010-03-11 2012-06-13 株式会社テスク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建物の外断熱外壁に於ける開口部構造
CN102776963A (zh) * 2011-05-09 2012-11-14 吴淑环 一种建筑保温复合墙体
CN103206032B (zh) * 2013-03-28 2014-12-31 苏州市世好建材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小温差保温墙体
CN105064555A (zh) * 2015-08-28 2015-11-18 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叠合装饰层和保温层的结构墙板及施工方法
JP7092579B2 (ja) * 2018-07-05 2022-06-2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保護材
JP7174995B2 (ja) * 2018-10-19 2022-11-18 株式会社テスク 通気層を有する密着型外断熱に用いられる火災対応型外壁構造、及び該火災対応型外壁構造に用いられる笠木
JP7126705B2 (ja) * 2019-03-01 2022-08-29 株式会社テスク 通気層を有する密着型外断熱に用いられる火災対応型外壁構造
CN111058393B (zh) * 2020-02-28 2021-05-14 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一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用降噪屏障
CN111852067B (zh) * 2020-07-30 2021-12-14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墙体保温系统的修复方法
CN115324273A (zh) * 2022-09-06 2022-11-11 郑州工大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建筑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复合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0810Y (zh) * 1997-01-06 1999-03-17 蒋筱郁 一种隔声保温墙板
JP3121654U (ja) * 2006-02-16 2006-05-25 株式会社テスク 片持ち支持バルコニー構築用z筋パネル、及びバルコニーを備えた外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0810Y (zh) * 1997-01-06 1999-03-17 蒋筱郁 一种隔声保温墙板
JP3121654U (ja) * 2006-02-16 2006-05-25 株式会社テスク 片持ち支持バルコニー構築用z筋パネル、及びバルコニーを備えた外壁構造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1-125423U 1986.08.07
JP特开2002-121839A 2002.04.26
JP特开2005-232894A 2005.09.02
JP特开2005-68791A 2005.03.17
JP特开平10-71659A 1998.03.1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19635A (ja) 2008-01-31
JP4241773B2 (ja) 2009-03-18
CN101113608A (zh) 200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3608B (zh)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所使用的复合镶板及墙裙分界沿五金件
JP2021513622A (ja) 断熱材に結合され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硬化セメント質層を備えたプレハブ断熱建築用パネル
CN101144294B (zh) 一种复合保温墙体及其生产安装方法
NO325695B1 (no) Veggkonstruksjon, fremgangsmate for a fremstille en veggkonstruksjon og en formmontasje.
US9790682B2 (en)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anels
US20180266107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wall or roof module having installations included and walls or roofs prefabricated using said method
US20070269760A1 (en) Heat Insulation Panel Serving Also as Mold Form, and Outer Heat Insulation Structure
CN101148913B (zh)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
CN208650346U (zh) 一种复合型自保温建筑免拆模板
CN206015958U (zh) 一种装配式无机纤维墙体单元
CN107435385A (zh) 一种耐火轻质颗粒和聚氨酯填充的墙板及生产方法
CN100587181C (zh) 木造建筑物外铺装隔热外壁结构
CN211523508U (zh) 一种用于住宅保温一体板外墙保温节点
CN206015932U (zh) 一种耐火轻质颗粒和聚氨酯填充的墙板
CN107435399A (zh) 一种无机纤维墙体现场喷涂填充的制作方法
ITPD20090267A1 (it) Pannell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facciate ventilate
CN112663805A (zh) 一种建筑外墙eps模块保温系统施工工法
KR101061241B1 (ko) 복합 기능성 보드와 이를 이용한 옥상 방수 및 녹화 구조
CN215802648U (zh) 一种简便式保温装饰维护一体化复合墙板及墙体结构
CN102080435A (zh) 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生产及安装方法
JP2009041266A (ja) 外断熱用複合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目地構造
KR20060062088A (ko) 천연석을 이용한 건축용 조립식 패널 및 건축물의 벽체시공방법
CN109736475B (zh) 一种轻型装配式外墙及其建筑方法
CN208918089U (zh) 一种具有保温结构一体化支撑件的墙体结构
CN206428841U (zh) 保模一体化保温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