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8913B -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48913B CN101148913B CN2007101120867A CN200710112086A CN101148913B CN 101148913 B CN101148913 B CN 101148913B CN 2007101120867 A CN2007101120867 A CN 2007101120867A CN 200710112086 A CN200710112086 A CN 200710112086A CN 101148913 B CN101148913 B CN 1011489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omposite plate
- bar groove
- isolation layer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可轻量化、宽幅化的外隔热透气性复合板,可操作性良好地进行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模板组装施工、复合板相互的上下、左右的接合操作,可确保复合板的上下接合部以及窗框上下部上的透气功能。在发泡塑料类隔热层(1B)的层接面(1S)上交错地平行设置透气用条槽(G)和厚壁部(1C),混凝土外墙模板(FW)的垫层模板采用将成形薄刚性板层接在层接面(1S)上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1),通过隔热层(1B)在上述复合板(1)的横接缝(dx)部相互对接抵接,可确保透气用条槽(G)群的抵接方式,通过向横接缝(dx)施加惯用的支撑物(12B)以及密封件(12),可进行上升空气流(a)在整个外墙上的从墙壁分水装置到横木的换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干式紧贴型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建造的钢筋混凝土造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的发明,所述干式紧贴型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在建造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时,作为外墙的外侧框板(枠板)使用、与混凝土墙一体化。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外隔热建筑物,由于利用隔热层覆盖混凝土本体的外侧,因此,可抑制由太阳照射的热应力引起的混凝土本体的裂缝,并且由于混凝土本体不与外气接触,因此,可抑制混凝土的中性化、抑制对钢筋柱钢的腐蚀,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而且,可保持建筑物内的温度环境,同时,可抑制在建筑物内产生结露,可抑制产生霉菌、壁虱,有利于健康,因此作为节能的高性能建筑物受到好评。
并且,为了合理地建造钢筋混凝土造的外隔热建筑物,申请人开发了图10所示的现有例1(专利文献1)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且利用该复合板、以现有例2(图11)的方式对钢筋混凝土造的外隔热建筑物进行施工。
即,现有例1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如图10(A)所示那样构成,即,将内面具有透气用的条槽、板厚为25mm的挤压成型水泥板与板厚为75mm的隔热材料层接,将条槽作为上下贯通的透气层,水泥板宽度为490mm、隔热材料宽为500mm,水泥板在一侧端缘以小台阶差(10mm)突出、另一侧端缘以大台阶差(20mm)凹入的状态下层接,条槽G的深度为13mm、条槽宽为30mm。
并且,就现有例1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也提出了以下方案,即,如图10(B)所示,在隔热材料侧也设置对应于水泥板的条槽的深度为10mm的隔热材料条槽,将条槽的深度形成为水泥板侧的13mm加上隔热材料侧的10mm共23mm的厚度,以此提高透气性能。
并且,图11是作为现有例2而列举的外墙结构,是申请人在提出本申请之前开发的且正在实施中的透气性外隔热的外墙结构,使用申请人开发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进行建造,在该图11的外墙结构中,使用申请人开发的专利文献2(专利第3664697号公报)中所述的横木(笠木)以及申请人开发的专利文献3(专利第3664699号公报)中所述的墙壁分水装置(腰水切),关于窗户,采用了申请人开发的专利文献4(专利第3770494号公报)中所述的透气结构。
即,作为现有例2而列举的图11的外壁结构,如图12(A)所示,对于横木,将剖面为拐角形的托架螺纹固定(ネジ止着)在具有透气用条槽的挤压成型水泥板的上端,将横木安装用的板材固定在复合板隔热层的上面形成一体,将横木的前端内面卡定在托架上,同时,将横木的下层水平板螺纹固定在隔热层上的板材上,利用托架上的前端卡定和后端上的向底板板材进行螺纹固定的前后两点支撑横木,可将从复合板的挤压成型水泥板的条槽上升的空气从横木排出。
并且,如图12(B)所示,复合板的上下连接部在下侧复合板的隔热层上端边和上侧复合板的隔热层下端边之间,具有相当于横接缝尺寸厚度的隔热板材,利用隔热板材将上下隔热层之间空密(空密)地封闭,在下侧复合板的挤压成型水泥板上端和上侧复合板的挤压成型水泥板下端的间隔(横接缝间隔)上,在上下条槽之间具有本申请人开发的蜂窝结构的塑料制的透气支撑物(バッカ—),保证条槽的上下连通,将该透气支撑物的前面作为横接缝进行密封封闭。
并且,如图12(C)所示,墙壁分水装置的设置是,在混凝土基础立起部(基礎立上り部)的外面铺设隔热层,在该隔热层上具有板状隔热材料,与一层的复合板下端的隔热层空密地封闭,在基础立起部的隔热层的外面(前面)铺设板网灰浆结构,在板网灰浆结构的上端固定密封材料(安装底层材料),从该密封材料的前面直到一层复合板下端的挤压成型水泥板下端边,固定有拐角形的安装板,将墙壁分 水装置底板后端的固定片卡定在安装板下部,将墙壁分水装置的倾斜顶板后端的立起片螺纹固定在安装板上部,将气流a从底板的空气孔绕过密封材料上端向挤压成型水泥板的条槽引导。
并且,如图12(D)所示,在窗户上框,将在底板上具有空气孔的雨檐固定在窗户上框前面,在雨檐顶板的空气孔和上侧复合板的挤压成型水泥板下端的条槽之间,设置蜂窝状的塑料制的透气支撑物,在透气支撑物的前面设置惯用的板状支撑物,在板状支撑物前面填充密封件(シ—リング),以雨檐底板→雨檐顶板→透气支撑物→条槽的线路,保证空气从雨檐流入复合板的透气用条槽群。
并且,如图12(E)所示,在窗户下框,将具有倾斜顶板和带有空气孔的底板的分水装置固定在窗户下框上,在下侧复合板的挤压成型水泥板上端的条槽和底板的空气孔之间,调整配置蜂窝状的透气支撑物,在透气支撑物的前面设置惯用的板状支撑物,向支撑物外面填充密封件,以条槽→透气支撑物→分水装置内部→底板空气孔→外气的线路,保证窗户下框的下方的复合板的透气功能。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注册第3084180号(平成14年3月8日发行)
专利文献2:专利第3664697号公报(特开2004-60335号)
专利文献3:专利第3664699号公报(特开2004-76332号)
专利文献4:专利第3770494号公报(特开2005-120786号)
[现有例1(复合板)的课题]
外装底层材料的挤压成型水泥板以水泥、硅酸质原料、纤维类原料为主原料、挤压成板形,是高压养护后的高强度板,因此,可保证复合板作为混凝土模板的充分强度,且可保证规定的透气用条槽,但为了确保深度为13mm左右的条槽,板厚成为25mm,标准尺寸的高度成为2680mm、宽度成为490mm,水泥板本身达到35kg/m2、很重,切割、开孔(分离插通孔、系紧螺栓插通孔)等的加工性也差。
并且,复合板是将75mm厚、完全不产生隔热缺损的平坦板状、轻质的(约1kg)的隔热层层接在该水泥板上,作为混凝土外墙的垫 层模具(拾型)使用的,但将重量约为36kg的板不产生冲撞缺损地进行模板组装的操作是很困难的,施工上要求复合板的轻量化。
并且,挤压成型水泥板由于是由模具形成的挤压成型品,因此,在钢结构的水泥板上可以按照设计且在批量生产系统中形成任何剖面形状的条槽,但在制造过程中的干燥时,发生弯曲的频率高,在与隔热层一体化层接的情况下的冲压加工时或搬运时,在组装模板的情况下的用横端粗的管以直线形设置时、浇筑混凝土等时,具有因弯曲而产生裂缝的危险。
因此,挤压成型水泥板为了防止产生弯曲,宽度形成短尺寸(标准:490mm),因此,复合板宽度形成短尺寸,在向混凝土外墙面进行铺设的方式中,外墙的并列接合接缝(纵接缝)较多,外观效果不好。
并且,由于负担复合板的必要刚性的成型水泥板具有透气用条槽,在向外墙铺设的方式中,为了防止施工时的对接缺损,防止在建成后的建筑物上在地震时水泥板相互的缺损,需要在上下复合板的水泥板之间形成、保持横接缝(间隙),因此,从后述的现有例2(图11、图12)的说明中也可以了解,复合板相互的上下连接部、即横接缝部的上下水泥板之间的上下条槽的连通式连接施工,采用特殊的且剖面形状小的蜂窝状透气支撑物,只能利用本申请人所开发的技术方法,是复杂且细致的工作,也是生产效率低、很困难的工作。
另外,在图10(B)的改良型中,隔热层侧的条槽虽然是隔热缺损少的10mm深,但挤压成型水泥板的条槽是模具成型的,隔热层的条槽是对成型板材进行后加工的切槽加工,因此,根据设计形状对挤压成型水泥板和隔热层的层接是复杂且细致的工作,从改善透气功能、隔热缺损以及制造方面来看,即,不仅提高透气功能的效果低,而且制造复杂且困难,还伴随有条槽切口产生的隔热功能损失,因此,实施效果低,并且,在将复合板铺设在混凝土外墙上的施加透气结构施工中,由于挤压成型水泥板具有条槽,因此,与采用图10(A)的复合板的情况相同,或更加复杂且困难,成为生产效率低的工作,因此, 在现有例2(图11)的申请人开发的外墙结构的建造中,利用现有例1的图10(A)式的复合板进行施工。
[现有例2(外墙结构)的课题]
如图12(A)所示,在横木部上,将横木固定用的板材贴合在复合板的隔热层上边,但板材由于是螺纹固定,因此需要厚度,一旦横木配件被强风刮得摇动,则由于是强度低的隔热层(板材的下面),因此容易产生变位,有固定在板材上的螺钉松动以及横木配件剥离的危险。
另外,为了防止腐蚀,板材需要使用石棉水泥板等的石棉板类材料,因此,板材的切割加工性差,并且,在施加与隔热层之间充分的粘接力的情况下,粘接成本高。
此外,如图12(B)所示,具有上下相互连接复合板的操作,即,具有:将作为另外的部件的隔热板空密地夹装在上下隔热层之间的操作,将剖面小(宽度:13mm、高度:20mm)且长度长的(整个板宽的长度)透气性支撑物(蜂窝支撑物)、正确地设置在保持横接缝间隔地相对的挤压成型水泥板之间的上下端边间的条槽间隔(横接缝间隔)中的操作等,在这些操作中,在将复合板作为混凝土外墙的外侧模板上下、左右地连接时,需要进行复杂且细致的操作,模板组装操作的操作性差。
并且,在图12(C)所示的墙壁分水装置中,将隔热板向基础立起部的隔热层和上方的复合板隔热层之间进行空密设置、将密封材料向板网灰浆结构上端的规定位置进行配置以及将安装板向密封材料的规定位置进行设置是非常复杂。
并且,墙壁分水装置由于是将底板卡定在安装板上,将墙壁分水装置倾斜顶板后端的立起板螺纹固定在安装板上,因此,在进行螺纹固定操作时,底板的卡定容易脱落,因此,以整齐的姿势、以空气导入方式将墙壁分水装置设置在复合板下端的操作是需要仔细的复杂的操作。
并且,在窗户等外墙的中间开口部,由于向开口部的上侧的复合板以及下侧的复合板的透气用条槽施加空气连通功能,因此,如图12(D)所示,在窗框的上部,将在底板上具有空气孔的雨檐固定在窗户上框,在雨檐上面,需要正确设置确保复合板对挤压成型水泥板的条槽的空气连通的剖面小的透气支撑物,并将透气支撑物的前面经由板状支撑物利用密封件进行封闭,确保雨檐向上方的复合板的透气功能的设置,其操作性差、复杂。
并且,如图12(E)所示,安装在窗户下框前面的分水装置,也需要将剖面小的透气支撑物以空气连通方式、限制位置地设置在具有空气孔的分水装置底板和复合板的条槽上端之间,将板状的支撑物设置在透气支撑物的前面,将支撑物前面封缝封闭,确保分水装置从下方的复合板的透气功能的设置,其操作性差、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其可以解决或改善现有例1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新的外墙结构,其利用新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解决或改善现有例2的外墙结构的建造上、功能上的问题,可进行合理的建造。
例如,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本发明的复合板)是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干式紧贴型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将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底层材料1A层接在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的板状隔热层1B上,隔热层1B在层接面1S上在纵向交替且平行地具有透气用条槽G群和层接用的厚壁部1C,两侧是厚壁部1C,并且,厚壁部1C占隔热层1B的层接面1S的50~60%的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的板状隔热层1B的意思是,成形薄刚性板(成形薄剛板)的外装底层材料1A具有可一体化层接的保形性,最好是挤压法的聚苯乙烯泡沫、空心颗粒法的聚苯乙烯泡沫、硬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等的JISA9511的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典型的是厚度为75mm的JISA9511的挤压法聚苯乙烯泡沫。
并且,隔热层1B的层接面1S是隔热层1B的层接用的整个内面。
并且,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底层材料1A,是可承受混凝土模板组 装、满足作为外墙的外装底层材料的强度、耐撞击性、尺寸变化率的最小限度的薄刚性板(水泥板),板厚为15mm以下,最好是如图2(B)所示的轻量(10kg/m2)、高强度(100kgf/cm2)的12mm厚的镁水泥板1A-1,即,以氧化镁(Mg)和硅砂为主要成分,将玻璃纤维无纺布埋设在两面而制成;或如图2(C)所示的轻量(13.2kg/m2)、高强度(100kgf/cm2)的12mm厚的硅酸钙板1A-2,即,将硅砂、消石灰、纸浆分散在水中,根据抄纸要领形成层状,并与通过高压养护而产生的钙进行化合产生硅酸钙(Ca),在该硅酸钙(Ca)的基础材料上加入蛭石(B)而形成;或如图2(D)所示的轻量(12.4kg/m2)、高强度(100kgf/cm2)的13mm厚的酚树脂板(フェノ—ル樹脂板)1A-3,即,以火山砾(Sa)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将玻璃纤维用于加强材料、利用酚树脂进行固定而形成。
并且,条槽G的作用是发挥排出渗透到隔热层1B内的湿气(水蒸气)的功能、和通过内面的空气贯通流抑制外装底层材料(水泥板)的由外气而引起的高温化的功能,因此,无论对于集中隔热层1B内的湿气进行排出还是抑制外装底层材料1A的由日照引起的高热化,条槽G群最好都均匀地分散设置,最好均匀设置条槽G的槽宽(标准:50mm)和厚壁部1C的宽度。
并且,对于条槽G的深度Gd(标准:15mm),通气空气的流速在从条槽G的界面起为20mm,即,条槽深度Gd为40mm时最大;对于隔热功能缺损,则是条槽G深度Gd越大该值越大,空气贯通流功能和隔热功能缺损的比例由于是二律背反关系,因此,应决定将隔热层1B的隔热功能损失抑制到最低、且确保必要的最小限度的上升空气流。
对条槽G的深度Gd与由条槽G的切口产生的隔热缺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条槽G的深度Gd(mm) | 热贯通流阻力Rtm2h℃/kcal※1 | 混凝土外墙W室内面的表面温度(℃)※3 | 隔热层1B的厚度比例(%) | 热贯通流阻力的比例(%) |
0※2 | 2.89 | 20.83 | 100 | 100 |
5 | 2.72 | 20.76 | 97.04 | 94.2 |
10 | 2.55 | 20.67 | 94.07 | 88.24 |
12 | 2.48 | 20.64 | 92.89 | 85.8 |
16 | 2.34 | 20.56 | 90.52 | 80.97 |
20 | 2.20 | 20.47 | 88.15 | 76.12 |
※1.混凝土外墙W(厚度180mm)+隔热层1B(厚度75mm)的热贯通流阻力值。
※2.形成为在隔热层1B的外侧具有透气层。
※3.室温22℃、外气温-5℃的情况下的混凝土墙的室内表面温度。
并且,加热垂直板面附近产生的上升空气流速和距离的关系如以下表2所示,最大上升流的产生距离与加热垂直板(外墙表面)的温度无关,为从交界面起20mm。
表2
距板面的 距离mm | 5 | 6 | 8 | 15 | 20 | 25 |
上升空气 流速m/s | 0.024 | 0.026 | 0.030 | 0.045 | 0.057 | 0.053 |
※垂直板温度为+10℃、测定区域空气温度为-20℃。
因此,本发明的复合板的条槽G由于在两侧具有界面,因此在对 产生上升空气流的条槽G的形状进行设计时,将从上述表2的板面开始的距离用于条槽G的深度的中央位置即可,可如下设定上升空气流的流速,即,在条槽G的深度Gd为10mm的情况下,为表2中的从板面开始5mm距离处的0.024m/s的近似值;在为12mm的情况下,为从板面开始6mm处的0.026m/s的近似值;在为16mm的情况下,为距离等于8mm处的0.030m/s的近似值。
并且,理论上,如果上升空气流为0.01m/s以上,则可期待最小限度的防止结露功能以及水泥板(外装底层材料)1A的抑制过加热功能。
因此,本发明的复合板1,由于透气用的条槽G群只设置在隔热层1B的层接面1S上,因此,只要确保保持外装底层材料1A的粘接所需要的粘接面积,就可通过对容易进行切削加工的隔热板的切入机械加工,以所希望的形态形成条槽G,即,纵向的平行条槽G群以及根据需要附加横贯条槽G’或斜条槽等。
并且,在隔热层1B中,由于厚壁部1C占层接面1S的50%以上,且两侧为厚壁部1C,因此,不产生外装底层材料1A的剥离,可进行牢固的层接。
并且,将平坦的薄刚性板层接在设置有隔热层1B的条槽G的层接面1S上即可,只要比现有例1(图10)的挤压成型水泥板宽幅且轻量,便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选择采用外装底层材料1A,可自由对应使用者对外墙的要求。
并且,复合板1,在以外隔热的方式覆盖外墙时,各复合板的上下、左右的连接,都必须同时在隔热层1B相互对接抵接的状态下实施,但由于条槽只存在于隔热层1B,因此,如图5(B)所示,如果利用隔热层1B的对接进行复合板相互之间的上下连接,则同时条槽G群也形成上下对接连通的方式,因此,在横接缝dx部,只封闭各条槽G群的前面的开放部位即可,只将惯用的板状支撑物(支撑材料)12B与隔热层1B的前面抵接、填充密封件12,就可形成保证条槽G的上下连通的板连接。
并且,如图6(C)所示,对于外墙的窗户等的开口部29,也是在窗框下侧的复合板1以及窗框上侧的复合板1上切槽形成相互连通各条槽G群的横贯条槽G’或倾斜条槽(无图示),所述窗框下侧的复合板1以及窗框上侧的复合板1在施工前事先通过进行板定位来制造,由此可从窗户下方的复合板1通过条槽G群以及横贯条槽G’向窗户上方的复合板1进行透气,无需象现有的窗框(图12(D)、(E))那样设置操作性差的带透气功能的分水装置、雨檐,可形成崭新设计的窗户29。
因此,本发明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可利用现有的建筑方法(图11),以极好的操作性建造高质量的外隔热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可促进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普及。
并且,如图1所示,复合板1的隔热层1B的宽度BW和外装底层材料1A的宽度AW是等宽,隔热层1B的高度Bh大于外装底层材料1A的高度Ah,最好在宽度方向,隔热层1B在一侧突出小台阶差d1,在另一侧凹入小台阶差d1,在高度方向,隔热层1B在上端突出大台阶差d3,在下端凹入小台阶差d2。
在这种情况下,在标准板1中,隔热层宽度BW和外装底层材料宽度AW为900mm,隔热层1B的高度Bh为2700mm,外装底层材料1A的高度Ah为2680mm,小台阶差d1为10mm,大台阶差d3为40mm,小台阶差d2为20mm。
并且,如图4(B)所示,该复合板1的相互并列抵接是隔热层1B相互对接抵接的同时、外装底层材料1A对接抵接,并列连接部成为容易接合、且可抑制水泥液通过来自浇筑混凝土的接合界面流出的对搭接切口连接(相欠け接続)。
并且,如图5(A)、图5(B)所示,复合板1相互的上下连接是,在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抵接处、外装底层材料1A形成打开台阶差d3(40mm)-台阶差d2(20mm)的横接缝dx宽度(20mm)的对搭接切口连接,可容易进行复合板1的模板组装时的上下连接配置操作。
并且,在上下连接部的水泥板1A之间产生横接缝dx间隔 (20mm),但通过连接部处的隔热层1B在上下对接、纵向的各条槽G进行连通,如果将惯用的平板形的支撑材料12B与横接缝dx间隔上的隔热层1B的前面抵接,利用密封件封闭支撑材料12B前面,则可形成保证纵条槽G群的上下连通的横接缝dx。
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复合板1,可无纵接缝地、容易地完成外部装饰,且模板组装容易,可形成容易保证纵条槽G群的透气功能的操作的外墙结构。
并且,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最好是厚度T2为12~13mm、比重为0.8~1.1,弯曲强度为100~120kg/cm2。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B)所示,作为外装底层材料1A的成形薄刚性板,可采用以氧化镁(Mg)和硅砂为主要成分、将玻璃纤维无纺布埋设在两面、形成12mm厚的镁水泥板1A-1;或如图2(C)所示的硅酸钙板1A-2,即,将硅砂、消石灰、纸浆分散在水中、根据抄纸要领形成层状,在通过高压养护与钙进行化合而产生的硅酸钙Ca的基础材料上加入蛭石B、形成12mm厚;以及如图2(D)所示的酚树脂板1A-3,即,以火山砾Sa和粉煤灰为主要成分,将玻璃纤维Gf用于加强材料,利用酚树脂进行固定、形成13mm厚。
这些各成形薄刚性板与现有例1的挤压成型水泥板的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比重 | 厚度mm | 弯曲强度kg/cm2 | 尺寸纵×横mm | 重量kg/m2 | 每张重量kg/张 | |
镁水泥板(1A-1) | 0.9~1.1 | 12 | 100~110 | 2680×900 | 9.0~11.0 | 21.9~26.7 |
硅酸钙板(1A-2) | 0.8~1.1 | 12 | 100~120 | 2680×900 | 10.6~14.5 | 25.1~35.2 |
酚树脂板(1A-3) | 0.9~1.1 | 13 | 100~120 | 2680×900 | 11.2~13.6 | 27.2~33.0 |
挤压成型水泥板(现有例1) | 1.9 | 25带条槽 | 180 | 2680×490 | 35.0 | 46.3 |
并且,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 的镁水泥板1A-1.硅酸钙板1A-2以及酚树脂板1A-3,同时,其比重都为现有的挤压成型水泥板的大致1/2,并且,由于是薄板,因此重量也在现有的挤压成型水泥板的一半以下,本发明的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虽然比现有的挤压成型水泥板的宽度尺寸(490mm)大很多(900mm),但重量轻,可为现有的挤压成型水泥板的70%以下。
并且,如果混凝土外墙W的外侧垫层模板采用的复合板1的弯曲强度为100kg/cm2,则作为模板组合以及外装底层材料的强度足够。
并且,本发明的复合板1的宽度虽然约为现有的复合板的1.8倍,但重量只有大约一半,并且,成为保持作为混凝土外墙的外侧垫层模板的模板组合所需的强度以及作为混凝土外墙的外装底层材料的强度的复合板,通过现有例1(图10(A))的复合板,可实现宽幅化、轻量化,因此,容易在施工工地进行处理,可提高操作性、满足现有的施工工地对轻量化的要求。
并且,即使没有起重机也可以手工操作复合板1,因此提高了施工操作的自由度。
并且,如图2(A)所示,在本发明的复合板中,最好为,隔热层1B的厚度T3为75mm,条槽G的深度Gd为12~16mm,条槽G的宽度a1为50mm。
以覆盖一体化后的外墙的热贯通流阻力(Rt)可发挥规定(下一代节能标准中的墙的热贯通流率的标准)值的方式、决定隔热层1B的厚度即可,日本国内的标准值最高的I地区(北海道)的标准是,热贯通流阻力Rt(m2h℃/kcal)为2.04m2h℃/kcal以上,从表1可以看出,在180mm的混凝土外墙W上铺设了75mm厚的隔热层1B的外墙,即使形成深度为16mm的条槽G,也可以充分满足日本国内I地区(北海道)的标准值,可满足比日本国内I地区的标准值低的其他所有地区。
因此,即使条槽G深度Gd为12~16mm,在该条槽G上产生的隔热缺损也可具有I地区(北海道)的规定热贯通流阻力Rt(2.04m2h℃/kcal以上),同时,在条槽G群内可产生足够用于防止复合板内的 结露以及用于抑制水泥板(外装底层材料)1A的过加热的0.01m/s以上的速度的上升空气流(通风空气流)。
并且,由于集中隔热层1B内的水蒸气(湿气)、进行排湿的条槽G的宽度a1为50mm,因此,与条槽G交替设置的厚壁部1C宽度a2、a3可为50mm或66.7mm,条槽G群可对隔热层1B内湿气(水蒸气)均匀地排湿,均匀地抑制外装底层材料1A的过加热,且可向厚壁部1C提供发挥充分的粘合力的空间,如图2(A)所示,可在厚壁部1C的中央的板面分散设置螺栓插入用孔hb和分离器(セパレ—タ)插入用孔hs。
并且,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复合板1的隔热层1B最好是宽度BW为900mm,在将宽度BW分成三部分的300mm宽的右侧区域RB和左侧区域LB上,交替设置50mm的条槽宽度a1和具有与条槽宽度a1相同宽度a2的厚壁部1C,且最外端区域为厚壁部1C,在宽度为300mm的中央区域CB上,将两条50mm宽a1的条槽G等间隔地设置在200/3mm的宽度a3的厚壁部1C之间。
一般来说,由于JISA9511的75mm厚的发泡塑料隔热板,作为混凝土建筑物用隔热材料以900mm的宽度进行批量生产,且向市场供给,因此,本发明的复合板不切断现成的隔热材料的宽度就可合理地进行使用。
并且,宽幅(900mm)的隔热材料与外装底层材料(水泥板)1A的轻量相辅相成,可形成宽幅且轻量的复合板1,在进行建造外墙的作业(模板组装)时,一个操作人员就可以操作(移动、立设),同时,由于形成的外墙的各复合板1之间的并列接合部dy间的间隔大于现有例(图11),因此并列接合部dy的后处理变少,提高了建造外墙结构的操作性。
并且,如图2(A)所示,分离器插入用孔hs可从隔热层1B的两侧分别在225mm的位置设置在厚壁部1C的中央,在进行复合板1的模板组合时,如图9所示,将复合板1作为外侧模板进行保持的各分离器7A,可以以450mm间隔的等间隔设置在模板的横向,将复合 板1作为外侧垫层模板进行保持,可均匀且充分地对抗浇筑混凝土压力。
并且,如图4(A)、(B)所示,对于用于防止复合板1从混凝土外墙W脱落、具有防止脱落固定器4B的系紧螺栓4A,可将如图2(A)所示的螺栓插入用孔hb如图1(B)所示地以均等的间隔设置成锯齿形,所述螺栓插入用孔hb从隔热层1B的各两侧起在125mm的厚壁部1C中央和宽度WB中央的厚壁部1C中央穿孔,因此,可在整个面上均匀分配支撑力的状态下、将复合板1与混凝土外墙W一体化固定保持,可实现复合板1群相对于混凝土外墙W的牢固且安全的保持。
因此,复合板1可通过特定的条槽G群相对于隔热层宽度BW的特定设置,利用可实施的条件巧妙地解决条槽G的隔热缺损最小化和通风透气最大化的二律背反,且可合理地满足以下方面的各条件,即,在进行复合板1的模板组合时保持分离器7A对混凝土流压的对抗、以及通过系紧螺栓4A保持整个复合板1对混凝土外墙W的均匀固定,复合板1虽然是宽幅(900mm)的,但通过使用等宽(50mm)的各透气用条槽G,可在最大限度地发挥隔热层1B和水泥板(外装底层材料)1A的层压力的状态下,在整个板面上均匀地发挥防止板内面的结露以及抑制外装底层材料1A的过加热,并且,可均匀且确实地保证在模板组装时对板的保持以及对形成的混凝土外墙W进行防止脱落固定。
并且,如图6(C)所示,最好在隔热层1B的适当部位贯通设置连通各纵向条槽G群的横贯条槽G’。
在这种情况下,从隔热缺损最小化以及确保必要的空气流量的角度来设定横贯条槽G’的深度和宽度即可,典型的是与纵条槽G相同的结构(宽度:50mm、深度:12~16mm)。
通过相对于外墙W的板定位,有助于将横贯条槽G’设置在位于窗框的上侧或下侧的复合板1上,如图6(C)所示,设置在窗户上框29A附近的隔热层1B以及窗户下框29B附近的隔热层1B上即可。
因此,在窗户下框29B、封闭了条槽G群上端的各条槽G内的上升空气流a,通过横贯条槽G’绕到窗户侧框29C的侧方,并可再次经由窗户上框29A上侧的横贯条槽G’、作为朝向窗户上框29A上部的各纵向条槽G群的上升空气流a进行引导,因此,通过将设置该横贯条槽G’的复合板1适用于窗户的上侧、下侧,在窗户29上完全不用设置现有例2的用于确保透气结构的分水装置(图12(E))、雨檐(图12(D)),可使外隔热透气外墙的建筑合理化。
本发明的外墙结构,是将透气性隔热复合板1铺设在混凝土外墙W上的钢筋混凝土造的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所述透气性隔热复合板1例如如图1所示,将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底层材料1A层接在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的板状隔热层1B上,该隔热层1B在纵向交替地具有透气用条槽G群和层接用的厚壁部1C,所述外墙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隔热层1B的相互对接,进行各复合板1相互的左右连接以及上下连接,跨越铺设在混凝土基础立起部5的外面的设置墙壁分水装置用的基础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上端和上方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下端,以规定的间隔、经由直接(差渡し)设置的安装板片14,将墙壁分水装置15可流入空气地设置在复合板1的条槽G群上,同时,将横木配件10A利用前后两点支撑,即,向固定在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上端的托架10B上的卡定、和横木配件10A的下层水平板D10向胸墙P的混凝土上面的螺栓Sc固定,以空气可从复合板1的条槽G群流出的方式进行设置,将来自墙壁分水装置15的上升空气流a通过条槽G群从横木配件10A排出。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设置墙壁分水装置用的基础复合板1’是外隔热覆盖建筑物的基础立起部5的混凝土的基础板,是高度低的复合板。
另外,横木配件10A,在申请人所有的专利第3664697号的横木(图12(A)的横木)中,是延长下层水平板、可固定在胸墙P的上面的结构。
并且,墙壁分水装置15也可使用申请人所有的专利第3664699号的墙壁分水装置。
因此,在本发明的外墙结构中,复合板1只在隔热层1B上设置透气用的条槽G群,水泥板(外装底层材料)1A是平坦的薄刚性板, 因此,板可比现有的板(图10)轻量化、宽幅化,在混凝土模板组装时可容易进行板的处理,并且,条槽G群只存在于隔热层1B上,因此,在模板组装时,通过各板的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连接,可保证各条槽G群的相互连通方式,由此可将复合板1作为混凝土墙W的外侧垫层模板进行模板组装,可以以良好的操作性进行混凝土墙外隔热外墙的建筑施工。
并且,在所得到的外墙结构中,横木配件10A向胸墙P的混凝土上面螺纹固定,因此即使被风吹得摇动也不用担心剥离脱落,外墙的复合板1保证从墙壁分水装置15到横木配件10A的空气的通风上升流a,因此,具有排出隔热层1B的水蒸气、抑制水泥板(外装底层材料)1A的因日照引起的过加热的作用,可提供能抑制内部结露的发生、耐久性好的高质量的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
并且,如图8所示,在外墙结构的发明中,基础复合板1’是无条槽G的隔热层1B’和外装底层材料1A的层接板,在上端、隔热层1B’以大台阶差d4突出,隔热层1B’的大台阶差突出部的前面留有小台阶差d2,在整个横向具有与上方的复合板1的条槽深度Gd相同深度的切槽11G,最好将安装板片14直线状(差渡し状)地螺旋固定在上方的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的下端边ed、和基础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的上端边eu上,将在底板15D上具有空气孔H15的墙壁分水装置15嵌合卡定在安装板片14上。
在这种情况下,墙壁分水装置15是长(标准:4000mm)的金属件,但安装板片14是横向短片(标准:60mm),由于保持间隔(标准:400~500mm)地进行安装,因此,形成在整个横向上的切槽11G在各安装板片14之间向前面外方开放,且形成与上方板1的各条槽G的下端开口空气连通的形式。
因此,如图7(A)、(B)所示,将墙壁分水装置15嵌合卡定在安装板片14上,如果利用惯用的密封件12填充封闭墙壁分水装置15的倾斜顶板15U与上方的外装底层材料1A以及外装装饰材料2的下端缘的间隙,则通气上升空气流a以墙壁分水装置底板15D的空气孔 H15→切槽11G→条槽G群的线路流入各条槽G,成为从横木配件10A流出的空气流,可容易进行墙壁分水装置的设置以及施加透气结构的操作。
并且,如图7(D)所示,安装板片14是具有水平上片14U、水平下片14D和背板14F的剖面コ字形片,所述水平上片14U具有安装孔H14,所述水平下片14D也具有安装孔H14,在水平上片14U的下部以及水平下片14D的上部最好具有卡合槽14G。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D)所示,卡合槽14G使槽突片14A从背板14F突出形成即可,但上下槽突片14A的突出长度应是不与安装孔H14干涉的长度。
并且,在安装板片14中,将双面胶带15P”如图8(B)所示那样粘贴在图8(A)所示的隔热层1B’的小台阶差d2(20mm)的前面fd上,在上侧水泥板下端边ed和下侧水泥板上端边eu的间隔d11(标准:45mm)上,装载用于调整安装板片14的高度Y14(标准:40mm)的密封材料15P,将安装板片14的背板14F粘接固定在双面胶带15P”上,然后,如果利用螺钉Sc分别将水平上片14U固定在上侧水泥板下端边ed、将水平下片14D固定在下侧水泥板上端边eu上,则安装板片14可利用上下端以及背板的三点支撑牢固地固定。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将背板14F粘接固定在小台阶差d2(20mm)的前面,因此,即使是螺钉Sc的固定振动也可以抑制安装板片14的活动,可顺利地进行螺钉Sc的固定。
因此,只要将墙壁分水装置15的后端嵌合在牢固固定的安装板片14的上下卡合槽14G上就可以形成规定的设置,可操作性良好地进行墙壁分水装置(腰水切)15的透气结构设置。
并且,如图7(C)所示,墙壁分水装置15具有倾斜顶板15U、下降板(立下9板)15F、从下降板下端留有分水装置片15C后向后方延伸的底板15D,以规定的间隔将空气孔H15设置在底板15D上,且最好从倾斜顶板15U的后端起向上、从底板15D的后端起向下方分别使突起片15A弯曲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墙壁分水装置15与现有的墙壁分水装置一样,由壁厚为1.5mm的铝挤压成型,并准备长尺寸件(标准:4000mm),在底板15D上以规定的间隔(标准:50mm)穿设空气孔H15。
并且,如果以倾斜顶板15U后端的突起片15A和底板15D后端的突起片15A的上下尺寸、稍大于墙壁分水装置安装板片14的上下槽突片14A之间的尺寸的方式,形成墙壁分水装置15的剖面尺寸,则对于墙壁分水装置15向安装板片14的嵌合,只要利用夹具16将墙壁分水装置15后端的上下突起片15A之间的尺寸按压缩短,嵌入安装板片14的上下槽突片14A之间、释放按压力,就可以通过底板15D和倾斜顶板15U的弹性扩张力将墙壁分水装置15弹性嵌合在安装板片14上。
因此,对于本发明的外墙结构的墙壁分水装置,通过将安装板片14以所需的间隔牢固且操作性良好地进行安装,以及如图8(D)所示,利用挟持夹具16将墙壁分水装置15简单地弹性嵌合在安装板片14上,可容易且操作性良好地进行墙壁分水装置15的空气导入方式下的设置安装。
并且,如图6(C)所示,在本发明的外墙结构中,最好在窗户等的外墙开口部29的位于下侧的复合板1的上部、以及位于上侧的复合板1的下部,设置横贯连通条槽G群的横贯条槽G’,条槽G群的空气流a可绕过开口部29贯通流动。
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开口部(窗户)29上下的复合板1,可在进行建筑物设计时、通过对外墙的板定位来决定,在加工该开口部29上下的板时,形成隔热层1B的条槽G群和横贯条槽G’,层接隔热层1B和外装底层材料1A即可。
因此,如图6(C)所示,对于隔热层1B具有纵向条槽G群和横贯条槽G’的复合板1,在窗户29的下侧、从下方开始的经过纵向条槽G群的通气上升空气流a,经由横贯条槽G’向侧方迂回,在窗户29的上侧、从侧方开始的迂回通气上升空气流a,经过横贯条槽G’再次迂回、可流入纵向条槽G群,因此,在窗户29的下框29B和上 框29A部,即使板1的条槽G群被封闭,窗户29的上下板1也可以透气。
因此,不需要象现有例(图12(D)、(E))那样、设置分水装置和雨檐,所述分水装置在窗框的下端、具有用于排出通气上升空气流a的透气结构;所述雨檐在窗框的上端、具有用于使通气上升空气流a流入的透气结构,在本发明的窗户29中,由于在窗户29的下部和上部无需透气结构,因此板与窗框的分隔施工自由,窗框的施工变得简单,也提高了设计自由度。
并且,在外墙开口部29上,如图6(A)所示,在位于外墙开口部29上侧的复合板1的下端面,设置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以及外装装饰材料2,最好从下方将贯通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以及外装装饰材料2的空气孔H29与条槽G、G’连通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外装装饰材料2采用瓷砖、陶砖、石材等惯用的装饰材料即可。
并且,复合板1的下端面的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由于是覆盖保护层接方式的复合板下端边的材料,因此,最好是比复合板厚度(隔热层厚度+水泥板厚度)稍薄、切断外装底层材料1A的、小幅且长度与复合板1的宽度相同的加工板,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可在组装混凝土模板之前,与复合板1的下面粘接一体化,也可以在将复合板1与混凝土壁W一体化后的外装装饰阶段,粘接覆盖在复合板1下面。
并且,如图6(C)所示,由于该复合板1在下端部具有横贯条槽G’,因此,空气孔H29具有间隔地每隔几个条槽G地进行设置即可。
由于经过横贯条槽G’,因此,朝向窗户29上部的复合板1的条槽G群的流量减少,所以,空气孔H29从板1外部向板1内的通气上升空气流a附加上升空气流a,提高复合板1的透气功能。
并且,在外墙结构的发明中,如图5(B)所示,在复合板1相互的上下连接部产生的外装底层材料1A之间的横接缝dx的间隔中,将支撑材料12B抵接延伸设置在隔热层1B的壁厚部1C上、封闭各条槽G的前面,最好用密封件12填充支撑材料12B的前面。
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材料12B采用惯用的塑料板条或剖面为矩形的塑料条即可。
并且,本发明中使用的复合板1,由于只在隔热层1B上设置条槽G群,因此,如果利用隔热层1B的对接抵接进行复合板1的上下连接,则各条槽G可形成上下连通状态。
因此,仅通过通用的支撑材料12B和通用的密封件空密地封闭在各复合板1的上下连接部产生的上下水泥板1A之间的接缝dx宽度,覆盖外墙W的复合板1的各条槽G便成为从墙壁分水装置到横木为止的密封式的空气管道,可操作性良好地建造外隔热透气性外墙。
即,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复合板1,则可向本发明者开发的、利用特殊的透气支撑物的复合板的上下连接部施加条槽G群连通结构,该条槽G群连通结构比细致施工形成的条槽群连通结构施加方法简单得多且操作性良好。
本发明中使用的复合板1的透气用的条槽G群只设置在隔热层1B的层接面1S上,因此只要确保外装底层材料(水泥板)1A的粘接保持所需的粘接面积,就可在层接前通过对容易进行切削加工的隔热层1B进行切入机械加工,施加纵向的平行条槽G群,而且还可根据复合板1的使用位置、施加横贯条槽G’甚至斜条槽,可以以所需的方式形成透气用条槽。
并且,由于在隔热层1B的具有条槽G群的层接面1S上,选择层接平坦的薄刚性板即可,因此可选择使用者所需要的外装底层材料1A,另外,作为外装装饰材料2,只要是可铺设在外装底层材料1A上的装饰材料,则可自由地选择使用,因此,可自由地满足使用者对外墙的要求。
并且,对于复合板1,在外隔热地覆盖外墙时,各复合板1的上下、左右的连接都必须同时以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抵接的方式进行,但由于条槽G群只存在于隔热层1B上,因此,如图5(B)所示,如果利用隔热层1B的对接上下连接复合板1,则各条槽G群可同时形成上下对接连通的形式,如果只空密地封闭在上下的外装底层材料1A 之间产生的横接缝dx间隔、即、各条槽G群前面的开放部位,则各条槽G群可形成上下连通的结构,因此,在横接缝dx部,只利用使用惯用的支撑物(支撑材料)12B的惯用的密封方法,就可上下连接板、保证条槽G群上下的连通。
并且,在外墙的窗户29上,如图6(C)所示,在事先通过向外墙进行板定位而制成的窗户29下侧的复合板1以及窗户上侧的复合板1上,切槽形成相互连通各纵条槽G群的横贯条槽G’或倾斜条槽,由此,可形成从窗户29下侧的复合板1朝向窗户上侧的复合板的上升通气空气流a的迂回连通,无需象现有的窗框(图12(D)、(E))那样,进行施工操作性差、设置带有透气功能的分水装置、雨檐的施工。
因此,在本发明的外墙结构中,复合板1只在隔热层1B上具有透气用的条槽G群,外装底层材料1A是平坦的薄刚性板,因此,复合板1比现有的(图10)的轻,在混凝土模板组装作业中可容易进行板操作,并且,由于条槽G群只存在于隔热层,因此,在进行模板组装时,通过各板的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连接,可保证各板的条槽G群的相互连通方式,无需进行以下作业,即,在现有的水泥板上存在有透气用条槽的复合板相互的上下连接部上,精密地设置用于连通上下水泥板条槽的接缝间隙的小的、特有的透气支撑物,可利用透气性隔热复合板1使外隔热外墙的建筑合理化。
并且,外墙结构由于形成前后两点支撑,即,横木配件10A的前端在托架上的卡合保持和将下层水平板D10螺纹固定在胸墙P的混凝土上面,因此横木配件10A即使被强风吹动,也可以抑制剥离、脱落。
因此,可操作性良好地建造高质量的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该建筑物可保证从墙壁分水装置到横木为止的整个外墙的均匀的透气功能,可进行新的外墙结构的合理建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复合板的说明图,(A)是一部分切槽立体图,(B)是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复合板的说明图,(A)是横剖视图,(B)、(C)、 (D)分别是(A)的B部扩大图,是使用不同的外装底层材料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外墙结构的概略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外墙结构的说明图,(A)是图3的Y-Y线的纵剖视图,(B)是图3的X-X线的横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外墙结构的说明图,(A)是图3的A-A线的纵剖视图,(B)是图3的B-B线的纵剖视图,(C)是图3的C-C线的纵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窗户的说明图,(A)是图3的D-D线的纵剖视图,(B)是图3的E-E线的纵剖视图,(C)是窗户外周的板内上升空气流a的流动作用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墙壁分水装置的说明图,(A)是墙壁分水装置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B)是墙壁分水装置的设置状态的纵剖视图,(C)是墙壁分水装置的立体图,(D)是安装板片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墙壁分水装置安装的纵剖视说明图,(A)是安装位置图,(B)是向安装位置设置双面胶带和密封材料的状态图,(C)是安装板片的固定状态图,(D)是嵌入墙壁分水装置的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的外墙模板组装的纵剖视说明图。
图10是现有例1的说明图,(A)是复合板横剖视图,(B)是变形例图。
图11是现有例2的说明图,(A)是外墙正视图,(B)是(A)的B-B线剖视图。
图12是现有例2的说明图,(A)是图11的A-A线剖视图,(B)是图11的B-B线剖视图,(C)是图11的C-C线剖视图,(D)是图11的D-D线剖视图,(E)是图11的E-E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复合板(图1、图2)]
复合板1是在建造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时、作为混凝土本体(CF)的外侧垫层模板采用的、与浇筑混凝土一体化的板,图1(A)是复合板1的立体图,图(B)是复合板1的水泥板1A侧的表面图。
复合板1是以外隔热的方式覆盖由混凝土墙W以及柱子、梁等构成的混凝土本体CF的外侧的板,是隔热层1B和水泥板(外装底层材料)1A的层接物,隔热层1B的层接面1S在纵向具有平行的透气用的条槽G群和厚壁部1C,将条槽G群之间的厚壁部1C作为粘接部,将平坦的薄刚性板的外装底层材料1A通过厚壁部1C进行粘接而一体化。
如图2(A)所示,作为标准尺寸用的隔热层1B,准备厚度T3为75mm、宽度BW为900mm、高度Bh为2700mm(标准高度)的硬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板(JISA9511),在作为层接面1S的一面上将宽度BW分成各300mm的右侧区域RB、中间区域CB和左侧区域LB,在右侧区域RB和左侧区域LB上,将宽度a1为50mm、深度Gd为15mm的条槽G和宽度a2为50mm的厚壁部1C交错设置,且以使最外侧成为厚壁部1C的方式,在中间区域CB,将两条50mm宽的条槽G等间隔(200/3mm≈67mm)地利用50mm宽的刀具(无图示)平行地纵向设置。
作为标准尺寸用的外装底层材料1A,准备厚度T2为12mm、宽度AW为900mm、高度Ah为2680mm(标准高度)的镁水泥板1A-1。
如图2(B)所示,镁水泥板1A-1是以氧化镁Mg和硅砂为主要成分,将玻璃纤维无纺布GC埋设在两面而成形为12mm厚的、比重为0.9~1.1、弯曲强度为100kg/cm2以上的、轻量且高强度的薄刚性板,作为成形板本身可获得日东纺织(株)的シンボ—ドライト(产品名称)。
并且,如图1(A)所示,隔热层1B(宽900×高2700)和水泥板1A-1(宽900×高2680)的层接以以下方式进行粘接一体化,即,在上下方向,隔热层1B的上端突出40mm(大台阶差d3),下端凹入20mm(小台阶差d2),在左右方向,如图2(A)所示,隔热层1B在左端1L突出10mm(小台阶差d1),在右端1R凹入10mm(小台阶差d1)。
并且,如图2(A)所示,分离器插入用孔hs相对于复合板1、 在隔热层1B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从两侧起各225mm的位置的隔热层1B的壁厚部1C中央,如图1(B)所示,在上下方向穿设五个孔、将各复合板1作为模板并列设置时,分离器插入用孔hs在横向上形成等间隔(间隔450mm)。
并且,用于确保将复合板1固定在混凝土墙W上的防止脱落固定器4B用的螺栓插入用孔hb,也设置在从隔热层1B的横向两侧起分别为125mm的位置以及中间位置的三处,且如图1(B)所示,两侧的螺栓插入用孔hb和中间的螺栓插入用孔hb,锯齿状地经由隔热层1B的厚壁部1C的中央位置、以均匀分散的方式穿孔设置在复合板1的表面上。
并且,如图3所示,在将窗户29设置在外墙上时,按照建筑设计中的板定位图,也需要与标准尺寸板高度、宽度不同的变形尺寸的板,但如图6(C)所示,在利用刀具将条槽G形成在隔热层1B上的同时,在位于窗户29上侧的板1上,将横贯条槽G’形成在隔热层1B的下端,在位于窗户29下侧的板1上,将横贯条槽G’形成在隔热层1B的上端,与所需尺寸的外装底层材料1A-1层接即可。
即,变形尺寸的复合板1是,粘接用厚壁部1C可位于隔热层1B的的横向两侧,且分离器插入用孔hs和螺栓插入用孔hb可设置在隔热层厚壁部1C上即可。
[基础复合板(图3、图8)]
如图3所示,基础复合板1’是在墙壁分水装置15的下方、即一层复合板1的下方,用于外隔热地覆盖混凝土基础立起部5的板,是将与复合板1的隔热层1B性质相同的发泡塑料隔热板不形成条槽地与水泥板1A层接的板,板1’的高度根据建筑物的基础立起部5而定。
并且,如图8(A)所示,在基础复合板1’的上端部,使隔热层1B’从水泥板1A突出65mm(d4),在突出高度d4(65mm)中,残留高度20mm(d2),使上方45mm与上方的复合板1的隔热层1B的条槽深度Gd(15mm)形成相同深度,形成沿整个宽度的切槽11G。
并且,基础板1’的左右侧缘可形成与复合板1相同的对搭接切 口接合,将相同宽度的外装底层材料1A和隔热层1B’左右错开10mm地进行层接。
[墙壁分水装置金属件(图7)]
如图3所示,墙壁分水装置15作为廉价品设置在外墙的下端,引导沿着外墙流下的雨水流下,同时,保证上升空气流流入外墙的复合板1的透气用条槽G群,该墙壁分水装置15由图7(C)所示的墙壁分水装置15和图7(D)所示的安装板片14组装而成。
如图7(C)所示,墙壁分水装置15是将底板15D和倾斜顶板15U挤压成型为如下剖面形状的铝成型品,所述剖面形状为,在高度Y15为25mm的下降板15F上、形成使下降板15F的下部从底板15D向下方突出5mm的分水装置片15C,所述底板15D的宽度X15为36mm、在后端具有高度为2mm向下方突出的突起片15A;所述倾斜顶板15U与底板15D同宽(36mm)并具有5mm的倾斜度、在后端具有以2mm的高度向上方突出的突起片15A,在底板15D的前部以50mm的间隔穿设空气孔H15。
并且,如图7(D)所示,安装板片14的剖面形状是,在高度Y14为40mm的背板14F的上端和下端,使宽度Z14为10mm的水平上片14U和水平下片14D向前方突出,在该水平上片14U的下部和水平下片14D上部、拐角式的槽突片14A从背板突出,分别通过该槽突片14A将卡合槽14G形成为朝向内部的通道形状,将这样的一般壁厚为2mm的铝挤压成型品切割成长度X14为60mm,在水平上片14U和水平下片14D的两端、且在不与槽突片14A干涉的外侧位置,上下对应地配置宽度为4mm、长度为6mm的安装孔H14。
[混凝土本体的形成(图4、图9)]
图9是将复合板1设置在混凝土墙模板FW的外侧垫层模板上的概略纵剖视图,图8是墙壁分水装置配置部、即基础混凝土立起部5与一层的复合板1的下端的接合部的纵剖视说明图,图4是形成的混凝土本体CF与复合板1的一体化状态的纵剖视图。
如图9所示,从一层到最顶层的复合板1使用惯用的分离器7A、 KP锥形筒子(KPコン)7B、P锥形筒子7C、脚手架分离器7D、模板支撑7E、带筋垫圈7F,通过分散设置在复合板1面上的分离器插入用孔hs,将复合板1作为外侧模具与内侧合板型板6G一起建造混凝土墙模板FW。
并且,在复合板1上,在设置在模板FW上之前,将螺栓4A插通分散设置在板面上的螺栓插入用孔hb,将防止脱落固定器4B螺合在螺栓4A的前端的隔热层1B表面上,使防止脱落固定器4B从隔热层1B突出、埋设在浇筑混凝土内。
如图8所示,在基础立起部5中,将层接了水泥板1A和无条槽G的隔热层1B的高度方向短的基础复合板1’作为混凝土外模板使用,但如图8(A)所示,该基础复合板1’的隔热层1B’从水泥板上端边eu突出大台阶差d4(65mm),且在前面残留小台阶差d2(20mm),由此将深度Gd与上方的复合板的条槽G的深度Gd(15mm)相同的切槽11G横设在整个宽度上。
并且,在混凝土模板FW内进行混凝土浇筑,若在混凝土凝固后分解模板FW,则如图4(A)的纵剖视图和图4(B)的横剖视图所示,在外墙中,复合板1通过螺栓4A群与混凝土墙W一体化固定,该螺栓4A群通过埋设在混凝土墙W内的防止脱落固定器4B保持位置。
另外,复合板1相互之间通过左右缘的隔热层1B和水泥板1A的小台阶差d1(10mm)、上下缘的隔热层1B与水泥板1A的上方的大台阶差d3(40mm)以及下方的小台阶差d2(20mm)的对搭接切口连接进行连接,如图4(B)所示,并列横接合部dy形成没有间隙的对搭接切口连接,如图4(A)所示,上下接合部通过上下隔热层1B相互的对接连接,在上下水泥板1A之间产生20mm(d3-d2)宽的横接缝dx间隔,但上下、左右的对搭接切口接合不仅模板组装操作容易,而且保持上下板间的水泥板1A相互的横接缝dx间隔的抵接对接,可抑制水泥板1A的冲撞缺损。
并且,由于隔热层1B的对接抵接界面通过水泥板1A形成封闭的 状态,因此,可阻止混凝土液体从浇筑混凝土向外装底层材料(水泥板)表面流出,可防止很难进行清除的混凝土液体对外装底层材料1A表面的污染。
以下,如图3所示,在一体化固定于混凝土本体CF上的复合板1的表面,将惯用的玻璃网3A粘贴在复合板1的纵接合部dy上,并涂布树脂灰浆3B、粘合惯用的瓷砖等的外装装饰材料(外装仕上材)2。
并且,如图8(B)所示,对于墙壁分水装置15,将双面胶带15P”粘贴在基础立起部5的前面的基础复合板1’的隔热层1B’的小台阶差d2(20mm)的前面fd上,将密封材料15P载置在水泥板(外装底层材料)1A的下方上端边eu上,使上侧水泥板下端边ed和密封材料15P的间隔与安装板片14的上下尺寸一致,将安装板片14的背板14F粘接固定在小台阶差前面fd的双面胶带15P”上,将安装板片14的水平上片14U和水平下片14D通过安装孔H14螺纹固定在水泥板1A的下端边ed以及上端边eu上。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将背板14F粘接固定,因此,伴随着振动的螺纹固定也可以在安装板片14不移动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如图8(D)所示,利用夹住墙壁分水装置15的倾斜顶板15U和底板15D并按压的夹具16、进行按压,将其插入安装板片14的槽突片14A之间,在释放按压力后,通过墙壁分水装置的倾斜顶板15U和底板15D的弹性扩张力,将倾斜顶板15U的突起片15A、底板15D的突起片15A弹性嵌合在安装板片14内的上下卡合槽14G内。
并且,如图7(A)、(B)所示,在倾斜顶板15U的上面,经由惯用的支撑材料12B、填充封闭密封件12,在底板15D的下面和基础复合板1’的水泥板1A以及外装装饰材料2的间隙上也填充惯用的密封件12。
并且,对于横木,以延长下层水平板D10的方式准备本申请人所有的专利第3664697号的横木,如图5(A)所示,将拐角式的托架下端螺纹固定在外装底层材料(水泥板)上端,同时,将托架的上端前 缘与横木配件10A的内面上端的卡合槽卡定,利用螺钉Sc将下层水平板D15的后部固定在胸墙P的混凝土上面,将防水层10D通过涂布隔热材料10C覆盖在横木配件的下层水平板D10的上面,在防水层10D端缘和横木配件的顶端板之间填充惯用的密封件12。
并且,如图5(B)所示,在复合板1的上下接合部的横接缝dx的间隔上,延伸设置惯用的板状支撑材料12B、封闭隔热层1B的条槽G群的前面,如果利用惯用的密封件12填充支撑材料12B的前面,则可形成密封的横接缝dx,利用管路(管道)方式连通复合板1的各条槽G群。
并且,如图6(B)所示,在窗户下框29B上,将与惯用的分水装置29B一体化的窗户下框29B,抵接设置在下侧的、在隔热层上部具有横贯条槽G’的复合板1的上端,利用灰浆29D封闭窗户下框29B和分水装置29B’以及下侧复合板1和混凝土墙W之间,在带窗户的框29F和混凝土墙W之间填充工地发泡氨基甲酸乙酯29E即可。
并且,如图6(A)所示,在窗户上框29A上,上侧复合板1采用如下的复合板,即,在隔热层下部具有横贯条槽G’,利用与切断加工后的隔热层1B大致相同宽度的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覆盖将隔热层1B以及外装底层材料1A的层接方式裁成同一面的板1的下端边,将惯用的支撑材料12B压入该下端边的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和窗户上框29A之间的间隙中,经由该支撑材料12B、利用密封件12’填充处理该间隙即可。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A)和图6(C)所示,在下端边的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上,如果将从外装装饰材料2贯通隔热层1B的条槽G的空气孔H29设置在适当处,则可从复合板下端边向横贯条槽G’导入空气,非常有利。
对于贯通空气孔H29,在模板组装前将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与复合板1一体化,也可以在该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上穿孔、在外壁装饰阶段在外装装饰材料2上附加穿孔,或者,在外装装饰阶段、将外装装饰材料2和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粘贴在复合板1的下端,利 用钻头从下方贯通穿孔。
[其他]
在实施例中,作为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如图3所示,采用镁水泥板1A-1,但从表3中可看出,也可采用硅酸钙板1A-2(三菱原料(株)生产,产品名称:モイス)或酚树脂板1A-3(岩仓化学工业(株)生产,商品名称:オ—マル)等,只要是满足板厚条件的轻量板,都可进行使用,可得到所期待的宽幅且轻量、具有作为混凝土模板的强度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1。
另外,从表3中可看出,现有例1(图10)的挤压成型水泥板等的比重为2左右的水泥板,例如即使是排除条槽的薄刚性板,由于水泥板本身的重量大,因此也不适合形成轻量的、宽幅的复合板。
并且,如图7(D)所示,墙壁分水装置15用的安装板片14,在实施例中是将上下的槽突片14A分别与水平上片14U以及水平下片14D平行地从背板14F突出形成,但即使从水平上片14U以及水平下片14D的安装孔H14的背板14F侧的位置起,分别将拐角式的槽突片以与水平上片14U以及水平下片14D一体化的结构突出形成,而取代上下的槽突片14A,墙壁分水装置卡定用的卡合槽14G也可以形成在水平上片14U以及水平下片14D的内侧,可进行墙壁分水装置15的弹性嵌合固定。
并且,如图6(C)所示,在实施例中,在设置于窗户上框的上侧的复合板1中,横贯条槽G’是如下地形成的,即,将厚壁部1C残留在隔热层1B的下端,保证复合板1的下端部处的水泥板(外装底层材料)1A和隔热层1B的层接功能,但如果将窗户上框的上侧的复合板的横贯条槽G’在隔热层1B的下端部、以与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抵接的方式设置,则在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上,来自留有间隔地设置在多处的各空气孔H29的流入空气流a流入横贯条槽G’内、向整个纵条槽G群分配供给,可形成横贯条槽G’向纵条槽G群的通气空气流的通畅的供给,并且,进入纵条槽G群内的雨水也可流过下面的外装底层材料1A’面、从空气孔H29排水。
并且,粘贴在复合板下面的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封闭将水泥板1A和隔热层1B裁成同一面的复合板1的下端面,保证复合板1的下端面上的外观和强度。
Claims (9)
1.一种钢筋混凝土造的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将成形薄刚性板的外装底层材料(1A)层接在发泡塑料类隔热材料的板状隔热层(1B)上而形成干式紧贴型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1),隔热层(1B)在层接面(1S)上在纵向交替且平行地具有透气用条槽(G)群和层接用的厚壁部(1C),两侧是厚壁部(1C),并且,厚壁部(1C)占隔热层(1B)的层接面(1S)的50~60%的面积,将所述干式紧贴型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1)铺设在混凝土外墙(W)上,通过隔热层(1B)的相互对接进行各复合板(1)相互的左右连接以及上下连接,跨越铺设在混凝土基础立起部(5)的外面的、设置墙壁分水装置用的基础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上端和上方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下端,以规定的间隔、通过直接设置的安装板片(14)、将墙壁分水装置(15)可流入空气地设置在复合板(1)的条槽(G)群上,同时,利用前后两点支撑以空气可从复合板(1)的条槽(G)群流出的方式设置横木配件(10A),所述前后两点支撑是指向固定在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上端的托架(10B)上的卡定、和横木配件(10A)的下层水平板(D10)向胸墙(P)的混凝土上面的螺纹(Sc)固定,并将来自墙壁分水装置(15)的上升空气流(a)通过条槽(G)群从横木配件(10A)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结构,在所述干式紧贴型的透气性隔热复合板(1)中,隔热层(1B)的宽度(BW)和外装底层材料(1A)的宽度(AW)等宽,隔热层(1B)的高度(Bh)大于外装底层材料(1A)的高度(Ah),在宽度方向,隔热层(1B)在一侧突出第一小台阶差(d1),在另一侧凹入第一小台阶差(d1),在高度方向上,隔热层(1B)在上端突出第一大台阶差(d3),在下端凹入第二小台阶差(d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墙结构,外装底层材料(1A)的厚度(T2)为12~13mm,比重为0.8~1.1,弯曲强度为100~120kg/cm2,隔热层(1B)的厚度(T3)为75mm,条槽(G)的深度(Gd)为12~16mm,条槽(G)的宽度(a1)为50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墙结构,基础复合板(1’)是无条槽(G)的隔热层(1B’)和外装底层材料(1A)的层接板,在上端,隔热层(1B’)以第二大台阶差(d4)突出,隔热层(1B’)的第二大台阶差突出部的前面,留有第二小台阶差(d2)地在整个横向具有与上方的复合板(1)的条槽深度(Gd)相同深度的切槽(11G),将安装板片(14)直线状地螺纹固定在上方的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的下端边(ed)和基础复合板(1’)的外装底层材料(1A)的上端边(eu)上,将在底板(15D)上具有空气孔(H15)的墙壁分水装置(15)嵌合卡定在安装板片(14)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墙结构,安装板片(14)是具有水平上片(14U)、水平下片(14D)和背板(14F)的剖面コ字形片,所述水平上片(14U)具有安装孔(H14),所述水平下片(14D)也具有安装孔(H14),在水平上片(14U)的下部以及水平下片(14D)的上部具有卡合槽(14G)。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墙结构,墙壁分水装置(15)具有倾斜顶板(15U)、下降板(15F)、从下降板下端留有分水装置片(15C)地向后方延伸的底板(15D),以规定的间隔将空气孔(H15)设置在底板(15D)上,并且,从倾斜顶板(15U)的后端起向上方、从底板(15D)的后端起向下方分别使突起片(15A)弯曲突出。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墙结构,在窗户的外墙开口部(29)的位于下侧的复合板(1)的上部、以及位于上侧的复合板(1)的下部,设置横贯连通条槽(G)群的横贯条槽(G’),条槽(G)群的空气流(a)可绕过开口部(29)贯通流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墙结构,在位于外墙开口部(29)上侧的复合板(1)的下端面,设置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以及外装装饰材料(2),从下方将贯通下面外装底层材料(1A’)以及外装装饰材料(2)的空气孔(H29)与条槽(G、G’)连通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墙结构,在复合板(1)相互的上下连接部上产生的外装底层材料(1A)之间的横接缝(dx)的间隔上,将支撑材料(12B)抵接延伸设置在隔热层(1B)的厚壁部(1C)上、封闭各条槽(G)的前面,用密封件(12)填充支撑材料(12B)的前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72656 | 2006-06-22 | ||
JP2006172656A JP4241767B2 (ja) | 2006-06-22 | 2006-06-22 | 通気性断熱複合パネルを張設した鉄筋コンクリート外断熱建物の外壁構造 |
JP2006-172656 | 2006-06-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48913A CN101148913A (zh) | 2008-03-26 |
CN101148913B true CN101148913B (zh) | 2012-05-23 |
Family
ID=3900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1208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8913B (zh) | 2006-06-22 | 2007-06-22 |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241767B2 (zh) |
CN (1) | CN1011489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43908B2 (ja) * | 2008-10-21 | 2011-08-10 | 株式会社テスク | 木造建物の通気性外断熱の外壁構造 |
JP5072118B2 (ja) * | 2009-08-03 | 2012-11-14 | 株式会社テスク |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建物の後張り外断熱外壁構造 |
JP5105628B2 (ja) * | 2010-03-01 | 2012-12-26 | 株式会社テスク | 木造建物を外断熱被覆するための基本形パネル、外壁複合パネル及び屋根複合パネル |
JP4953482B2 (ja) * | 2010-03-11 | 2012-06-13 | 株式会社テスク |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建物の外断熱外壁に於ける開口部構造 |
CN103321326B (zh) * | 2013-05-20 | 2015-04-22 |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轻质保温外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19573A (zh) * | 2015-07-23 | 2015-11-04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预制外墙模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JP6857978B2 (ja) * | 2016-07-12 | 2021-04-14 | ニチハ株式会社 | 外装材の取付具及び建物の外装構造 |
CN113047611B (zh) * | 2021-03-25 | 2022-04-22 | 厦门合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泡沫混凝土保温防护透气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4969A (zh) * | 2001-07-04 | 2002-08-21 | 赵振波 | 一种保温隔热复合板及制造方法 |
CN2523821Y (zh) * | 2001-12-30 | 2002-12-04 | 黄振利 | 混凝土组合浇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外墙保温板 |
CN2578430Y (zh) * | 2002-11-20 | 2003-10-08 | 杨正文 | 单面波纹保温板 |
JP3121654U (ja) * | 2006-02-16 | 2006-05-25 | 株式会社テスク | 片持ち支持バルコニー構築用z筋パネル、及びバルコニーを備えた外壁構造 |
-
2006
- 2006-06-22 JP JP2006172656A patent/JP4241767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6-22 CN CN2007101120867A patent/CN1011489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4969A (zh) * | 2001-07-04 | 2002-08-21 | 赵振波 | 一种保温隔热复合板及制造方法 |
CN2523821Y (zh) * | 2001-12-30 | 2002-12-04 | 黄振利 | 混凝土组合浇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外墙保温板 |
CN2578430Y (zh) * | 2002-11-20 | 2003-10-08 | 杨正文 | 单面波纹保温板 |
JP3121654U (ja) * | 2006-02-16 | 2006-05-25 | 株式会社テスク | 片持ち支持バルコニー構築用z筋パネル、及びバルコニーを備えた外壁構造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JP公开实用昭61-125423U 1986.08.07 |
JP实用新案登陆第3121654U 2006.05.25 |
JP特开2002-121839A 2002.04.26 |
JP特开平10-71659A 1998.03.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002159A (ja) | 2008-01-10 |
JP4241767B2 (ja) | 2009-03-18 |
CN101148913A (zh) | 2008-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48913B (zh) |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 | |
CN101144321B (zh) | 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外壁的通气性隔热复合镶板 | |
CN101113606B (zh) | 干式透气性后安装外隔热外墙 | |
CN101113608B (zh) | 钢筋混凝土外隔热建筑物的透湿性外墙结构、所使用的复合镶板及墙裙分界沿五金件 | |
CN101070713A (zh) | 环保节能自然通风空调隔音保温新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 |
US9790682B2 (en) |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anels | |
CN109322392A (zh) | 一种轻钢房屋及其建造施工方法 | |
KR101709253B1 (ko) | 이중결합형 마감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벽체 구조 | |
CN107435385A (zh) | 一种耐火轻质颗粒和聚氨酯填充的墙板及生产方法 | |
CN100588810C (zh) |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装配式建造方法 | |
CN100587181C (zh) | 木造建筑物外铺装隔热外壁结构 | |
JP4480181B2 (ja) | 木造建物の外張り断熱構造 | |
CN101319554B (zh) | 向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混凝土外墙上外铺设复合镶板的施工方法 | |
CN102080435B (zh) | 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生产及安装方法 | |
RU103372U1 (ru) | 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панель | |
CN206418808U (zh) | 一种应用于寒冷地区集装箱建筑内保温装饰一体化模块 | |
CN109881859A (zh) | 建筑保温装饰用龙骨架及其在墙面保温装饰中的应用 | |
CN202324329U (zh) | 轻钢龙骨活动房墙板 | |
CN104532949A (zh) | 太阳能集装箱房屋 | |
CN106760347B (zh) | 一种保温装饰板的拼接方法 | |
CN202081509U (zh) | 一种集成屋 | |
CN102296700A (zh) | 一种集成屋 | |
CN204876099U (zh) | 新型建筑外墙复合防水保温板 | |
CN201620542U (zh) | 墙体保温装饰角板 | |
CN207988392U (zh) | 一种装配式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