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3562A - 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3562A
CN101143562A CNA2007101454942A CN200710145494A CN101143562A CN 101143562 A CN101143562 A CN 101143562A CN A2007101454942 A CNA2007101454942 A CN A2007101454942A CN 200710145494 A CN200710145494 A CN 200710145494A CN 101143562 A CN101143562 A CN 101143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vehicle
inlet pipe
control desk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54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3562B (zh
Inventor
夕永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43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3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5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雪被吸进进气管内而造成发动机运行不正常的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一种设于车辆上包括:在控制板1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下部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1a;在靠近该控制板1通道部1a的上方装有向车身前方突出,在车辆宽度方向较长的加强构件8;在该加强构件8上方设有箱状的清洗器箱(附件)9的装置,在还包括使连接到安装在靠近上述控制板1车身后方的发动机的进气管20向车身前方延伸至控制板的前方向上方竖起,将其上游端的进气口1a开口在上述清洗器箱9的下方所构成的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中,弯曲上述进气管20的上游端,使进气口20a低于加强构件8上面的位置并向下开口。

Description

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安装在靠近控制板的车身后方的发动机向车身前方伸出形成进气管的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结构为在靠近控制板的车身后方的底板下形成发动机室,并在该发动机室内安装发动机的车辆。
这样的车辆中,在控制板的前方配有前罩,在该前罩下的车身前端部配设了冷却器、冷凝器等的散热器。或者,控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下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形成连通发动机室的通道部,并在该通道部中通过连接冷却器与发动机的配管之类。
进而,靠近控制板的上述通道部上方,在车辆宽度方向装有突向车辆前方的剖面帽式的加强构件,在该加强构件的上方配设了清洗器箱等的箱状附件。
象上述这样在底板下较低位置安装发动机的车辆方面,为了防止水侵入到连接发动机的空气过滤器的进气管内,就需要使该进气管的进气口开口在尽可能高的位置。为此,使进气管向车身前方延伸至控制板的前方并向上方竖立,使其上游端的进气口开口在水难以侵入的较高位置处。(参考日本专利文献1)
又,提出一种在前照灯的背部成形密封着的吸入室,并在该吸入室上开口进气管的进气口的方案。(参考日本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2006-046215号公报
日本专利文献2:实开昭62-0439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下雪时,由于与行驶风一起的雪从车身前方吹进靠近前罩下侧控制板的前方空间,因此有可能从进气管的空气进入口吸进雪,恐怕会有造成发动机不正常运行的危险。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雪被吸进进气管内而造成发动机不正常运行的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作为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在控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下部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在靠近该控制板上述通道部的上方装有向车身前方突出并长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加强构件,在该加强构件上方配设有箱状附件所构成的装置,在使连接安装在靠近上述控制板的车身后方的发动机的进气管向车身前方延伸至上述控制板的前方向上方竖起,使其上游端的进气口开口在上述附件的下方而构成的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弯曲上述进气管的上游端,使上述进气口开口低于上述附件上面的位置并朝向下方。
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进气管弯曲了的上游端与上述加强构件的前端面之间形成车身前后方向的间隙。
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进气管上游端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向内侧弯曲,相对于进气管下游侧部分将上述进气口开口在上述控制板的上述通道部一侧。
还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明为安装在车辆上具有控制板,配置在靠近上述控制板车长方向后方的发动机及配置在靠近上述控制板的上述车长方向前方的前罩这样结构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装备有连接上述发动机的第一端部;配置在通过上述控制板与上述前罩所限定的空间里、并具有进气这样功能的开口的第二端部;及连接上述第一端部与上述第二端部的管道主体,上述管道主体在上述空间沿着车高方向延伸,弯曲上述第二端部,以致上述开口朝向上述车高方向的下方。
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辆具有安装在上述控制板,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构件,上述开口位于靠近上述加强构件上面的上述车高方向下方。
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控制板形成连通收纳上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室与上述空间的通道部,上述第二端部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向该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使上述开口位于有关该车辆宽度方向的上述通道部的一侧。
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装有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进气管和介于上述第一端部与上述发动机之间的空气过滤器而构成。
车辆行驶时从车身前方来的行驶风沿着控制板的通道部向车身后方吹动,不过在控制板的周围围的行驶风遇到控制板就停滞了吹动。因此,与行驶风一起从车身前方吹进了的雪堆积在附件周围围和加强构件的上面。
而且,若采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弯曲进气管上游端使进气口处在低于加强构件上面的位置并向下方开口,因此堆积在附件周围与加强构件上面的雪与与行驶风一起的雪不会由于进气负压而从空气进气口被吸进进气管内,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因吸进的雪造成发动机运行不正常,可使发动机稳定地运行。
若采用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发明,在进气管弯曲了的上游端与加强构件的前端面之间形成车身前后方向的间隙,因此堆积在加强构件上面的雪能够从上述间隙落下,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将雪吸进进气管内。
若采用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使进气管的进气口的开口朝向行驶风快速飘动的通道部的一侧,因此与行驶风一起飘动的雪压难以从空气进气口受进气负压被吸进进气管内,能够可靠地防止将雪吸进进气管内而造成发动机运行不正常。
另外,车辆行驶时从车长方向前方吹向车辆的行驶风吹入由控制板与前罩限定的空间,遇到控制板时停滞了吹动。因此,与行驶风一起从车长方向前方吹进来的雪容易堆积在由控制板与前罩所限定的空间中所配置的各种各样的附件与构件上。
若采用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明,该第二端部被弯曲使得进气管第二端部的开口朝向车高方向下方,因此与行驶风一起从车长方向前方吹进来的雪难以受进气负压作用难以从开口被吸进岐管主体内,从而能够防止因吸进的雪引起发动机运行不正常,而可使发动机稳定的运行。
若采用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发明,进气管第二端部的开口位于靠近安装在控制板上的加强构件上面的车高方向的下方,因此堆积在加强构件上面的雪不会从开口被吸进岐管主体里,能够可靠地防止因吸进的雪造成发动机运行不正常。
若采用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发明,进气管第二端部的开口位于连通发动机室与空间的通道侧。由于车辆运行时从车长方向前方吹向车辆的行驶风通过通道部吹进发动机室,在通道部的附近行驶风不会停滞而是快速吹动。因此,通过在通道部的附近配置开口,与行驶风一起从车长方向前方被吹进的雪就难以被吸进通气管主体里,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因吸进的雪造成发动机运行不正常。
若采用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发明,能够防止因吸进的雪造成发动机的不正常,可提供一种具有进气管的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装备有本发明进气装置的车辆前半部分的透视俯视图。
图2为装备有本发明进气装置的车辆右半部分的透视主视图。
图3为装备有本发明进气装置的车辆前半部分的右透视图。
图4为表示装备有本发明进气装置的车辆的行驶风流向的部分立体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进气装置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   控制板
1a  控制板的通道部
2   发动机室
3   发动机
4   前罩
5   前上构件
6   下构件
7   车架侧梁
8   加强构件
9   清洗器箱(附件)
10   前照灯
11   前轮
12   进气歧管
13   调压箱
14   进气管
15   进气管法兰盘
16   节流阀体
17   空气过滤器
17a  空气过滤器出口导管
17b  空气过滤器进口导管
18   支撑板
19   空气过滤器软管
20   进气管
20A  第一进气管
20B  第二进气管
20a  进气口
21   橡胶接头
22、 23悬臂架
24   分歧管
25   谐振器
26   悬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为装备有本发明进气装置的车辆前半部分的透视俯视图,图2为装备有本发明进气装置的车辆右半部分的透视主视图,图3为装备有本发明进气装置的车辆前半部分的右透视图,图4为表示装备有本发明进气装置的车辆的行驶风流向的部分立体透视图,图5为本发明进气装置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中,如图1所示,在靠近控制板1的车身后方底板下形成发动机室2,并在该发动机室2内安装发动机。
如图3所示,在这样的车辆中,在控制板1的前方配有前罩4,并在该前罩4下方的车身前端部配有未图示的冷却器、冷凝器等的散热器。另外,如图2~图4所示,控制板1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下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形成连通发动机室2的通道部1a,并在该通道部1a内通过连接冷却器与发动机3未图示的配管之类。
并且,作为车辆前部的车架结构,在前罩4下方的车身前端部配有俯视看U字状的前上构件(フロントァツパメンバ)5,并在其下方配有下构件6。还有,如图1所示,在车身下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有一对左右侧板构件7。
不过,如图1~图4所示,在靠近控制板1前面的上述通道部1a的上方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装有突向车身前方的帽型剖面的加强构件8,并在该加强构件8的右端上方上配有箱状附件的清洗器箱9。并且,在图2中,10为右侧的前照灯,11为右侧的前车轮。在车辆宽度方向全长范围内将上述加强构件安装在上述控制板1的前面来加强该控制板1。
接着,说明本发明发动机1的进气装置。
发动机3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图1的前后方向)排列设置四个气缸而组成的直列四汽缸发动机,如图1所示,其上部配设了构成进气装置一部分的进气歧管12。该进气歧管12由箱状调压箱13,四根连接该调压箱13与发动机3的四个的各个汽缸的进气管14及将各个进气管14连接到发动机3气缸头的板状进气管法兰盘15构成一个整体。并且,调压箱13内部连接着收纳未图示的节流阀而构成的节流阀体16。
另外,在上述调压箱13及节流阀体16的右侧,即发动机室2内的右侧端部配有矩形箱状的空气过滤器17。该空气过滤器17如图2所示,通过支撑板18安装在右侧的侧板构件7上,其内部收纳未图示的空气过滤器部件。并且,如图5所示,在空气过滤器17的上部突出设有沿着左侧方向伸向上述调压箱与节流阀体16的出口导管17a,如图1所示,该出口导管17a上连接着从上述节流阀体16沿右侧方向延伸着的空气过滤器软管19。总之,通过空气过滤器软管19连接空气过滤器17与节流阀体16。
进而,如图5所示,从空气过滤器17右侧壁的下部向下方突出设置入口导管17b,进气管20的一端连接着该入口导管17b。
如图1所示,从空气过滤器17向下方延伸后,大致弯曲成直角向车身前方延伸,其顶端沿着右侧的侧板构件7的内侧,边稍许弯曲边向车身前方延伸设置上述进气管20。并且,该进气管20如图3及图4所示,在控制板1的前方向上方竖起,其上游端(上端部)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向内侧(就是说,向左侧方向)弯曲成呈倒U字状。其端部进气口20a如图2所示,尽可能低于靠近上述加强构件8上面图示的L1(在本实施方式中约为20mm)位置并向下方开口。
在此,如图2所示,由于使上述那样的进气管20的上游端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向内侧弯曲,因此该进气管20的进气口20a就会相对进气管20的下游部分开口在控制板1的上述通道部1a一边。
另外,如图1及图3所示,在进气管20弯曲了的上游端与上述加强构件8的前端面之间形成车身前后方向的间隙L2。
不过,如图5所示,进气管20分成后半的第一进气管20A与前半的第二进气管20B两个部分,并用橡胶接头21连接着这些第一及第二空气进入管20A、20B。而且,进气管20用多个悬臂架安装在右侧的侧板构件7上,同时其上游端用悬臂架23安装在控制板1上。
另外,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分歧管24从进气管20的中途向右侧延伸后,弯曲成直角延伸至车身后方,其端部连接着配置在空气过滤器17下方的矩形箱状谐振器25。在此,如图2所示,谐振器25通过悬臂架26安装在右侧的侧板构件7下面。
就以上这样构成的进气装置来说,发动机3启动时,外部空气受到由各个缸筒汽缸内所产生的转动动力输出轴负压吸引,从开口在进气管20的上游端开口的进气口20a被吸进进气管20内。吸进进气管20内的空气又被引入空气过滤器17净化后,再通过空气过滤器软管19及节流阀体16并加以计量,之后引入进气歧管12的调压箱13内。
并且,引入调压箱13内的空气通过各个进气管流向发动机3,通过从未示出的喷射器把燃料喷射到该空气中以形成规定空然比(A/F)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供给发动机3的各个缸筒汽缸燃烧室的燃烧。之后,反复进行同样的作用来连续运行发动机3。
不过,尤其是在下雪时车辆行驶的情形下,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从车辆前方来的行驶风,在前罩4内沿着控制板1的前面吹向通道部1a,如图3及图4中的箭头所示,通过通道部1a吹到车身后方。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在控制板1的周围行驶风遇到控制板1而停滞了吹动,与行驶风一起从车身前方吹进的雪便堆积在清洗器箱9的上部和控制板1之间的部分(图3的斜线部分A)或加强构件8的上面部分(图3的斜线部分B)。
并且,在本发明的进气装置中,由于弯曲了进气管20的上游端且使进气口20a尽可能低于靠近加强构件8的上面图2中所表示的L1的位置并向下方开口,因此堆积在清洗器箱9周围(图3的斜线部分A)和加强构件8上面(图3的斜线B部分)的雪与行驶风一起飘入的雪不会由于进气负压而从进气口20a被吸进进气管20内,能够可靠地防止因吸进雪造成发动机3的运行不正常,从而使发动机3稳定地运行。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进气管20弯曲了的上游端与加强构件8的前端面之间形成了车身前后方向的间隙L2(参考图1及图3),因此能够使堆积在加强构件8上面的雪从间隙L2处飘落,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雪被吸进进气管20内。
进而,根据本发明,由于将进气管20的进气口20a开口朝向行驶风快速吹动的控制板1的通道部la的一侧开口,因此与行驶风一起吹入的雪难以从进气口20a受进气负压被吸进进气管20内,便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因将雪吸进进气管20内造成发动机1的运行不正常。
并且,以上虽然特别对本发明就直列四汽缸发动机进气装置的有关应用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理所当然对于其他任意方式的车辆用发动机进气装置同样也能够应用。

Claims (7)

1.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是由在控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下部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在靠近该控制板的所述通道部的上方安装向车身前方突的沿车辆宽度方向较长的加强构件,在该加强构件上方配设有箱状附件而构成的设于车辆上的装置,由使连接安装在靠近所述控制板车身后方的发动机的进气管向车身前方延伸至所述控制板的前方向上方竖起,并将其上游端进气口开口在所述附件的下方而构成,其特征在于,
弯曲所述进气管的上游端,使所述进气口开口低于所述附件上面的位置并朝向下方开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管弯曲了的上游端与所述加强构件的前端面之间形成车身前后方向的间隙。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车辆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游端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向内侧弯曲,相对于进气管下游侧部分将所述进气口开口在所述控制板的所述通道部一侧。
4.一种进气管,安装在车辆上具有配置在靠近所述控制板的车长方向后方的发动机和配置在靠近所述控制板的所述车长方向前方的前罩这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管道主体,
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所述发动机;
所述第二端部配置在由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前罩所限定的空间里并具有进气这样功能的开口;及
所述管道主体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
所述管道主体在所述空间内沿着车高方向延伸设置,
弯曲所述第二端部,以致上述开口朝向所述车高方向的下方。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具有安装在所述控制板,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构件,
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加强构件上面位于所述车高方向的下方。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板形成连通收纳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室与所述空间的通道部,
所述第二端部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向该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使所述开口对于该车辆宽度方向位于所述通道部的一侧。
7.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装有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进气管和介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空气过滤器。
CN2007101454942A 2006-09-14 2007-09-14 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5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9054 2006-09-14
JP2006249054A JP2008068731A (ja) 2006-09-14 2006-09-14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06249054 2006-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562A true CN101143562A (zh) 2008-03-19
CN101143562B CN101143562B (zh) 2011-03-09

Family

ID=3920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549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562B (zh) 2006-09-14 2007-09-14 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068731A (zh)
CN (1) CN10114356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4222A (zh) * 2014-11-04 2016-05-11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CN107580564A (zh) * 2015-07-29 2018-01-12 宝马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改善的涉水行驶的进气系统的机动车
CN110998084A (zh) * 2017-08-09 2020-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进气构造
CN112639278A (zh) * 2018-09-11 2021-04-0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CN112628038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进气装置
CN113431717A (zh) * 2021-07-16 2021-09-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46218A1 (de) 2007-09-27 2009-04-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Luftfilter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und Montageverfahren desselben
US9046063B2 (en) 2009-06-29 2015-06-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ir intake system
JP5817487B2 (ja) * 2011-12-09 2015-11-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6215A (ja) * 2004-08-05 2006-02-16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吸気系構造
CN2743565Y (zh) * 2004-10-18 2005-11-30 陈敦强 防进水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管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4222A (zh) * 2014-11-04 2016-05-11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CN105564222B (zh) * 2014-11-04 2017-12-26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CN107580564A (zh) * 2015-07-29 2018-01-12 宝马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改善的涉水行驶的进气系统的机动车
CN107580564B (zh) * 2015-07-29 2020-10-09 宝马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改善的涉水行驶的进气系统的机动车
CN110998084A (zh) * 2017-08-09 2020-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进气构造
CN112639278A (zh) * 2018-09-11 2021-04-0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CN112639278B (zh) * 2018-09-11 2022-07-2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CN112628038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进气装置
CN112628038B (zh) * 2019-09-24 2022-08-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进气装置
CN113431717A (zh) * 2021-07-16 2021-09-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562B (zh) 2011-03-09
JP2008068731A (ja) 200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3562B (zh) 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US5678884A (en) Air guide device with air intake openings
CN100497026C (zh) 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JP2004106601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空気取入装置
JP2007177712A (ja)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インタークーラ配設構造
CN101456353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5804897B (zh)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CN100416077C (zh) 一种引擎的进气系统结构
CN105143655A (zh) 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JP2011126301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6089790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05324573A (zh)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JPH11301514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1310641A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通路構造
JPH05330470A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ータ配置構造
JP5252306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KR20080110102A (ko) 자동차의 인터쿨러 장착구조
JP2001020813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口構造
JP3832697B2 (ja)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
JP2016148296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07009829A (ja) 車両
JP3919371B2 (ja) 自動車用ランプの強制換気構造
JPH0415124A (ja) 自動車フロント部の冷却風取入構造
JPH10213033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構造
JP2021173252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